YOU ARE DOWNLOADING DOCUMENT

Please tick the box to continue:

Transcript
Page 1: 鸟人€¦ · 次。他这次所拍摄到的数千张珍稀鸟类 的美图中,有3张入围了奥地利超级摄 影巡回展,一举奠定了他在摄影界的 “江湖地位”。

B3 2018年11月29日

本版编辑 韩 瀚 本版美编 李晓婷 本版审校 李小琳 热线电话:(010)51895624 E-mail:[email protected] 艺海拾贝

以趣为师 门外汉变身“发烧友”

万宪的摄影之路,源于一次出国旅游。看着同行的两位福建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万宪羡慕不已。“同样的漂亮景色、同样的拍摄位置、同样的拍摄时间、同样是用手按快门,为什么人家拍的照片比自己的漂亮几万倍?我也要拍出这样的好照片!”暗下决心的他,纵身跃入了摄影的海洋。

志趣相投的人,很容易走到一起。慢慢地,万宪结识了一大帮摄影爱好者。一有时间,大家就相约一起去南昌象山森林公园拍白鹭。

白鹭飞行时的翅膀振动频率每秒约在 3到 5次左右,拍摄时按动快门的时机至关重要。刚开始,万宪如大多数新手一样,看到白鹭就“机关枪般”狂按快门,最后拍到的白鹭要么如豌豆粒般大小;要么照片的清晰度、锐度很低,稍微一放大就是模糊的;要么构图歪斜、毫无章法。别人拍的白鹭神气活现、动感十足,万宪拍的白鹭则全无神采、呆头呆脑。

为了能拍好白鹭,万宪发了狠,不管刮风下雨,一有时间就去拍白鹭。慢慢地,他摸索出了门道:上午顺光,没有明暗对比和层次感,不容易拍出好照片。傍晚逆光时光线变幅大,特别是白鹭张开翅膀的瞬间,光线可以均匀地穿过翅膀的每一根羽毛,让白色的翅膀玲珑剔透,美得一塌糊涂。

白鹭美,美在洁白无瑕,把这种美拍出来就是成功。万宪“脸皮厚”,不管照片是好是差,他都会拿给高手指

点。刚开始,万宪按照常规设置曝光量,拍出来的片子却不是过曝就是欠曝。过曝缺少细节,欠曝表现不出白鹭的纯美,万宪对此一筹莫展,很是苦恼。有人点拨他:“白鹭通体白色,和环境色差别很大,‘宁可欠曝不能过曝’,曝光时大部分情况下要在常规基础上减两档。”万宪活学活用,曝光率日益精准。成功掌握手动对焦之后,他镜头里的白鹭越来越有范儿了。

以勤为径 “菜鸟”成高手

2015 年,对于万宪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来自于铁路世家的他,在就职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哥哥的建议下,走进了鄱阳湖。大自然,张开宽广的胸怀拥抱万宪,向他展示无穷无尽的魅力、无边无际的风景、无与伦比的杰作。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犹如一块碧绿、剔透的翡翠,系在长江之腰。这里是鸟的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之一。全世界 98%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鄱阳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群越冬地,全球有 10 余种

南北半球间迁徙的鸻鹬类鸟在鄱阳湖补充食物。

为了抓拍到鸟儿的精彩瞬间,万宪和摄友们一次次搭起简易的帐篷,做好逼真的伪装,穿上厚厚的水裤,站在齐胸深的水里,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镜头通过小小的口子伸到外面,等待着鸟儿们的到来。

鹤是非常警觉的鸟类,跟人的距离通常保持在一公里开外。这样的距离,

超出了很多摄友相机镜头的“射程”,再加上鄱阳湖上无遮无拦,大风裹挟着 寒 气 和 湿 气 从 远 处 如 飞 刀 般 飘 过来,刮在脸上生疼,吹在身上刺骨。体力的透支、糟糕的天气、极少的回报,拍鸟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万宪这个“光杆司令”。万宪循着鸟群的踪迹,转移到了一个孤岛,方圆十多公里都没有人烟。

拍鸟,特别是在鄱阳湖拍鸟,又苦

又累,万宪却乐在其中。对于他来说,拍鸟是具有魔力的欢乐剂,是他抵御任何艰苦的盾牌。

以苦作舟 越拍越出彩

一个清晨,鸟儿悦耳的鸣叫声让昏睡中的万宪猛一激灵,翻身而起。他从帐篷里的小洞向外张望,几百只白鹤、大雁等在帐篷不远的地方觅食。万宪抑制住怦怦怦剧烈跳动的心,凝神、屏气、对焦,举起相机按快门。

当万宪以钢铁般的意志在无人区坚守到第 12 天的时候,大自然满意地点了点头,慷慨地打赏了万宪。万宪像久经沙场的战士般冷静,他的相机如同狙击枪般“精准点射”,将鸟儿们无拘无束的形态一一收入镜头。

这是万宪拍得最过瘾、最尽兴的一次。他这次所拍摄到的数千张珍稀鸟类的美图中,有 3张入围了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一举奠定了他在摄影界的

“江湖地位”。在 2018 年“生态江西”摄影大赛

中,万宪的摄影作品 《望》 从国内外诸多摄影大咖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纪实组一等奖。他此次的获奖作品和其他参赛摄影作品在江西第 26 届亚洲影艺联盟大会、洛杉矶尼克松博物馆画展等境内外展览上亮相;他的多幅鸟类作品被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 《鄱阳湖的前世今生》 采用。

2018 年 立 秋 当 天 , 万 宪 的 摄 影“庄园”中又增添了一串沉甸甸的果实:在 2018 首届中国·黄柏山国际摄影展暨黄柏山专题展上,他和来自 94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0余名摄影师的近 6万幅 (组) 摄影作品同场竞技,他的

《引颈高歌》《斗舞》《羞涩》《莺歌》 共4幅作品入选本次摄影展。

万宪对名利看得很淡,他说:“鸟儿带给我太多快乐,我不想利用鸟儿来为自己捞取什么名利,一切顺其自然。鸟儿的翅膀如果涂上金粉,看上去金光闪闪,但这只鸟儿肯定飞不高、飞不远、飞不快。人,也一样!”

图为万宪和他的摄影作品。万 宪 提供

北京人艺三排田汉名剧《名优之死》呼唤做人做艺的纯粹

为纪念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诞辰 120周年,北京人艺新排话剧 《名优之死》 将于 12 月 20 日在首都剧场首演。作为剧院年度收官之作,该剧着重表现梨园行的规矩和传统艺人的气节,由闫锐、李小萌等主演。

田汉创作的三幕话剧 《名优之死》,以清末著名须生刘鸿升为原型,讲述注重戏德戏品的京剧名角刘振声,在徒弟刘凤仙小有名气而被流氓恶霸腐蚀后,起而抗争却倒毙于舞台上的故事。该剧1927年在上海首演,1957年、1979年两度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于是之、童超、黄宗洛、朱旭等都曾是主演。

戏曲元素入话剧屡见不鲜,但该剧中戏曲不只是一种元素,而是内核。“让熟悉京剧的人看到京剧在话剧中,让熟悉话剧的人看到话剧里有京剧。这是该剧独特的风格。”作为第三度排演的导演,北京人艺现任院长任鸣说,“这部戏不是纯写实的,它融合了写实、写意、表现、象征等多重手法,但是故事本身又是民族的、传统的。这是我们对东方戏剧美学的又一次探索。”

白 瀛

世界著名芭蕾演员扎哈洛娃作品《AMORE》中国首演

近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世界著名芭蕾演员、莫斯科大剧院首席斯维特兰娜·扎哈洛娃,与莫斯科大剧院的众多明 星 一 起 为 观 众 献 上 全 新 力 作

《AMORE》,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芭蕾艺术界的交流和合作。

《AMORE》 包含三部风格迥异的芭蕾作品,分别是 《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雨落之前》《诙谐燕尾服》。扎哈洛娃委托 3位世界知名的编舞家为她量身打造的这部作品,使她能在古典与现代流派间进行尝试。

“我喜欢与众不同的、未知的东西所带来的挑战。”扎哈洛娃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只是创作一个新作品,而是一个大制作,这样我能在 3部芭蕾作品中诠释不同风格的编舞。”

关桂峰

■张贵锋

如果鄱阳湖的鸟儿会说话,它们肯定会对万宪说声:“辛苦了,谢谢!”

万宪镜头里的鸟儿,在蓝天白云下飞翔,在湖泊草木间嬉闹。他的照片有着鲜明的主题,有着爱的述说,有着

大自然的味道。春风在拂动鄱阳湖漫无边际花海的时候,把花草的清香吹入了他的照片中。

看着他镜头里一只比一只“恰噶”(南昌方言,特别棒的意思)的鸟儿和他拍摄的一张比一张更有艺术质感的

传神之作,你会赞叹造物主的神奇魔力,你会忍不住追问眼前这个人:“你是怎么做到的?”

鸟人鸟人是怎样炼成的?

Related Doc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