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New Asia College GENA 1113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and Seminar STOT)(2nd Term of 2010/2011) Name of Teacher: Prof. Lau Ching 劉劉劉劉 Course Code: GENA1113 AJ Project Name: 劉 劉劉 ,- ord Count: 3155 Student name & student ID no.: 1155003396 Wu Kwan Wai 1155002639 Yeung Yuk Ling 1155002875 Yung Sin Yi
13

STOT New Version

Jul 24, 2015

Download

Documents

Yoki Leung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STOT New Version

New Asia College

GENA 1113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and Seminar

(STOT)(2nd Term of 2010/2011)

Name of Teacher: Prof. Lau Ching 劉正教授

Course Code: GENA1113 AJ

Project Name: 港孩,講孩-港孩現象之我見及其解決方法

W ord Count: 3155

Student name & student ID no.:1155003396 Wu Kwan Wai

1155002639 Yeung Yuk Ling1155002875 Yung Sin Yi

前言:

何謂港孩?

Page 2: STOT New Version

現今社會的新一代,不分年齡,無分性別,一旦他們出現港孩的特徵,他們都一律被控訴為港孩。

我們二月期間,於網上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調查,我們激請約 523人作為我們的受訪者,當中 96位參與了我們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九成人認為港孩現象在香港屬嚴重,所有受訪者均承認港孩問題的存在,可見港孩問題的確存在於現今社會,並對社會起了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解決港孩問題,可謂刻不容緩。有見港孩現象越趨嚴重,我們以港孩為題,希望探討港孩現象的成因,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及其解決方法。

港孩的特徵:

根據觀察,港孩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徵:

Page 3: STOT New Version

一. 三低所謂三低,包括了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及抗逆能力低。自理能力低:港孩在家長盲目溺愛之下成了小公主小王子,間接造成港孩自理

能力低。有研究報告顯示,近八成家長指八歲或以下子女仍未未具獨力完成功課的能力,過半數人未能自行如廁及沐浴。

情緒智商低,抗逆能力低:二零一年一月下旬,多名香港留英學生由於受歐洲暴風雪影響而

需在英國機場留宿,無法如期抵港。這群學生在外地遇上考驗時,不但沒有表現出冷靜,忍耐,遵守秩序和尊重當局的安排,反而大肆批評機場環境差劣,埋怨航空公司應變措施失當,糧水供應不足,可見香港小孩的抗逆能力不足。

二. 過於自我中心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接近9成受訪者指現今港孩常因小事發脾氣,並不禮貌地對待長輩,可見孩子自我中心,不會尊重他人的行為常見。

  此外,曾有報導指年僅十二歲的小孩不滿母親提醒自己起床做功課的,居然威脅母親揚言要自殺。 這些例子都說明了港孩過於自我中心,凡事以自己為先。

Page 4: STOT New Version

三. 精神生活貧瘠,缺乏金錢概念  2010年十二月期間,大埔一間中學掀起了一場「軒哥風波」。一名初中學生向同學送出iphone及現金一共超過四萬元,藉以搏得心儀對象的歡心和同學的認同。可見現今小孩欠缺金錢概念,他們物質生活富裕,但精神生活卻非常貧瘠,欠缺安全感,年紀小小但竟然要用金錢來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港孩現象之成因 :

一 , 香港出生率持續下降

現時很多父母只計劃生一個孩子,令家庭結構由以往的多兄弟姊妺變成獨生子女為主。而然, 在有兄弟姊妹伴隨的成長,孩子能從中學到很多與人相處的技巧。例如,子女有機會學習如何照顧弟妹, 當弟妹做錯事時懂得互相體諒,妥協和尊重等。這些都是獨生子女未必能學習得到的。另外, 由於是獨生子女的關係, 往往是被父母過份保護及遷就, 造成自我中心、缺乏耐力、情緒智商低等問題。

二 , 父母教育程度平均較上一代的為高

父母教育程度高使他們對子女的期望也提高。例如, 很多學生自幼被安悱參加很多興趣班和補習班,對子女造成壓力。另外,父母往往過份重視知識技能而乏視教授生活技能的重要性,令孩子不能自理日常生活。例如收拾書包、梳洗、更換衣服等都要依靠別人。再者,高學歷的父母較易認為自已為子女安排的必定最好,未先與子女溝通為他們巳安排好一切,子女的個人意願因而被忽略。令港孩在自我表達和決擇能方面較弱。

三 , 香港社會生活質素提升

父母能投放更多資源在孩子上,較有經濟能力的父母會聘用外傭照顧,造成孩子依賴性強、自理能力低。當孩子視外傭的照顧為理所當然時,可能外傭無禮甚至責備漸漸養成目大,推敞卸責,甚至目中無人的性格。現代生活安逸,大部分孩子都未曾經歷苦難或困難。由於缺乏成長體驗,造成解難能力低、受不起挫折、容易放棄。

Page 5: STOT New Version

港童問題的負面影響 :

由於家長和外傭過分的遷就,兒童的正常發展可能被拖慢。根據美國兒童成長階梯研究顯示,兒童在不同的年齡應有能力做到不同的事情,例如在四、五歲的時候便應學會自行穿衣服而不用家長的幫忙。然而,在近年卻有很多學生在升中後才學懂自行穿衣服和繫鞋帶等的簡單生活技能。

以外,港童也有著以自我為中心,過分依賴父母和缺乏金錢概念的性格。這此性格導致他們難以和朋輩相處,長大後仍然不能獨立生活,找工作也得讓父母幫忙,成為負擔;因物質生活過於豐盛而建立了不正確的價值觀,容易變得揮霍。可是,他們的心靈質素卻遠不及物質生活,因抗逆能力低,他們遇困難的時候,會選擇逃避,或是以死解決問題。近年不斷上升的兒童自殺問題,專家也認為是因兒童缺乏抗逆力的原故。

港孩問題在社會發展方面也影響深遠,對香港整體的形象可能帶來了負面影響,令香港的兒童被其他人標籤為「三低港童」,對港人的能力有所懷疑。長大後的港童,遇到問題時仍會推卸責任。若然企業裹這些長大後的港孩佔多數的話,企業的競爭力和生產力便會受到影響,損害經濟發展。

Page 6: STOT New Version

港孩現象的解決方法: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主要認為家長和學校最需要為港孩現象負上責任。而子女被家長過份保護,子女為家庭裡的唯一寵兒和有外傭照顧為構成港孩現象的主因。

因此,我們將從三個方向,分別是父母,學校和政府著手,探討解決港孩現象的方法。

學校方面:

可能辦法:一, 生活技能加入小學常識課,

教授學生如何繫鞋帶、叠被、打領帶等基本生活技能。因家長一般很注重子女成積,若把生活技能融入課程中,家長便更注重生活技能的學習,並可給予所有學生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因為他們其實並非學不懂這些技能,只是家長過份照顧,令子女沒有機會學習及應用。

二, 學生輪流值日,參與維持課室整潔  學生可以從中實踐課堂上學會的抺窗,掃地等生活技能,一方面提升個人自理能力,一方面承擔起保持課室整潔的責任。

Page 7: STOT New Version

三, 舉辨宿營,提供在校留宿及進行專題研習  透過參與這些團體活動,港孩可以學習自我照顧、家務分工甚至自已動手準備饍食,同學間亦可互相提點。進行專題研習,港孩可於搜集與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

四, 初中舉辨軍訓,集體露營   透過軍訓中隊員被要求對隊長作絕對服從和尊重上級的指示,以及日常的晨跑,步操,自行整理個人物品以至拳術鍛鍊,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在遇到困難時刻苦忍耐。

父母方面:

可能辨法:一, 可嘗試鄰里朋友間互相託管子女。

例如甲家長今週未負責照甲及乙子女,下週未則由甲家長照顧甲及乙子女。這方法需長期性,不若的朋友相處,減小孤獨感。另外,互相託管可減少使用外傭照顧,在別人家中實踐禮貌,感激他人的照顧。

二, 嘗試讓孩子飼養小動物。透過照顧小動物可培養愛心和同情心,愛護幼小。與小動物為伴

可獨生子女的孤獨感令孩子變得開朗。此外,接觸小動物接觸也能培養孩於觀察的能力。

三, 鼓勵孩子參與團體性活動除了參與個人課外活動如樂器,珠算等,多鼓勵孩子多參與團

體性活動(如足球,籃球),希望可令孩子明白團隊間的合作及相互信任、學會接納和忍讓、欣嘗別人長處、改善溝通技巧。

四, 辭退傭人 針對外傭照顧的成因,父母如非必要應辭退傭人。如父母雙方均

無瑕照顧,可要求外傭由直接照顧式改為指導式,如從旁協助收拾書包而非直接代為收拾書包,以培養自理能力及責任感,減少依賴別人。

五, 鼓勵孩子入讀寄宿學校或參與一些海外短期交流計劃 報讀這些課程,能使孩子們培養獨立處事及提升解難能力,並可

Page 8: STOT New Version

以提高適應新環境能力。但父母應事前與子女溝通達成共識,並不能強逼他們參與。

六, 加強美德品格的培養溝通 母應明白溺愛子女只會阻礙成長,應讓子女經歷碰壁跌倒,並

且鼓勵他們多作嘗試。父母也應重視子女美德品格的培養和全人發展。對子女的期望亦不要太高,例如不要安排過量課外活動,以免造成沉重的壓力。父母與子女的溝通亦很重要,應多抽時間與孩子溝通,鼓勵孩子表達己見,從而加強親子關係,了解他們所想,家長在這個時候也可以教育子女金錢的正確價值觀。

政府方面:可能辦法:

引入空檔年為新學制: 

  我們建議政府進行教育改革, 引入空檔年為新學制,鼓勵學生在報讀大專課程前,在外地貧困地區以半年至一年時間體驗當地生活,擴闊眼界之餘學會獨立生活和獨力解難,以提升情緒智商和抗逆能力。空檔年的學制在外國早以實行,威廉王子就曾到第三世界國家作義工服務,感受貧苦生活,並學習在艱苦中自強。

Page 9: STOT New Version

參考資料:

, 黃明樂,《港孩》,明窗出版社(2009)

《父母溺愛「港孩」自理能力差》,大公報,2010-8-20

《港孩嬌生慣養 遇困手足無措》,香港文匯報,2011-2-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

v=agwVTfAdzis&playnext=1&list=PL0897566125FFBEF1

《軒哥》,星島日報,3-12-2010

《「港童」升中 才懂便後清潔》,經濟日報,2010-6-21

《兒童自殺惡化最細11歲》,太陽報,2011-1-26

《家長不成長,「港孩」如何成長?》,明報,27-12-2010

Page 10: STOT New Version

附錄一:問卷調查1. 你認為香港的港孩現象嚴重嗎?

2. 你認為以下那些項目屬於小孩具自理能力的表現?(可選多於一項)

3. 你曾經親眼見過或聽過小孩以下那些表現?(可選多於一項)

Page 11: STOT New Version

4. 請用 1-5分去形容香港小孩的自理能力,1分為自理能力最低,5分為自理能力最高。

5. 下列那項是導致港孩現象出現的原因?(可選多於一項)

Page 12: STOT New Version

6. 請用1-5分去形容在你所認知裡,子女受家長保護的程度,1分為最受保護,5

分為最不受保護。

7. 在你認識的小孩裡,他們一星期最多會參加多少日的興趣班?

Page 13: STOT New Version

8. 你認為下列那個是小孩參加興趣班最主要的原因?

9. 在你認識的小孩裡,他們一星期最多會參加多少日的補習班?

10. 你認為下列那個是小孩參加補習班最主要的原因?

11. 你認為現在學校教育中,社會對生活技能的重視程度足夠嗎?

Page 14: STOT New Version

12. 請用1-5去形容在你認識的孩子裡,他們參與日常家務的情況,1分為最少參予,5分為最常參予。

13. 你認為對於港孩現象,什麼人需負上最大的責任?

Page 15: STOT New Version

14. 你認為以下那個方法可解決港孩問題?(可選多於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