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Minggu 15 Tutorial 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 从从 从从 :一 从从 17 从从从 ()一。 从从从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从从从 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 ,。一 。, 体。 从从从从从从从“ 从从从从从” 从 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 教教教教 1.从 “从 从从从从从从 2.从 从 从 “从 ”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 ,一 3.从 “从 ” 从从从从从 从从从 从从从 从从 从从从从从 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 从” 从从 从从从从从 4.从 ,。(、 、, 从从 从从从从从从从 1 2
17

Minggu 15 Tutorial

Jan 12,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Kiaying Teo

EDU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Minggu 15 Tutorial

Minggu 15 Tutorial

从课文中带出多项语文综合练习的教学方法并建议教学活动。

年级 :一年级

课文 :单元 17 (二)不一样的心情。

课文大意 :

这篇课文描述了两种情况, 两种心情。“赛跑第一名所带来的好心情”和“没交功课被责备的难为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课文贴近生活, 生动又具体地描述学生开心与惭愧的心情。

在这篇课文中的“语文百宝袋”里, 我们将从“语文百宝袋”里带出多项语文综合练习的教学方法并建议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

1. 教师展示字卡“耳”, 指示学生朗读。 2. 教师指示学生互相观察同学的耳朵形状,再说一说“耳”字和

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 教师展示“耳”字从甲骨文, 到金文, 到小篆,到楷书的字

形变化,引导学生说出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耳”都像一个人的耳朵。小篆的“耳”则演变成不太像耳朵的形状了。

4.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说出和耳朵有关的物品。 (收音机 、 耳环 、耳机 , 等等, 接受其他合理的答案)

1.汉字时光机

Page 2: Minggu 15 Tutorial

教学活动

1. 教师展示字卡“羽”“林”和“从”, 指名要学生朗读后,

说出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由同样的字组成)

2. 教师说明汉字由部件构成, 像 “羽”“林”和“从”这种由

相同部件构成的字,就像双胞胎一样, 可以说是汉字双胞胎,

让学生体会汉字的趣味性。

3. 教师将学生分组比赛,看看哪一组能说出最多的汉字双胞胎或

三胞胎。 (森 、炎、吕、品 、 众 、 磊 、 晶。。。。)

2.汉字百宝箱

Page 3: Minggu 15 Tutorial

教学活动

1. 教师展示音节卡“ ”“ ”和“ ” ,引导学生读出音节,并说出相关汉字。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第 81 页的拼音表,进行“ ”

“ ”和“ ”的四声练习,让学生熟悉汉语的四个声调发音。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节说出相关的汉字(一 、 椅、 雨、

玉、 五、物等,接受其他合理的答案 )

3.汉语拼音

Page 4: Minggu 15 Tutorial

教学活动

1. 教师指示学生观察课本内的插图,并提问:图中画的是谁?他

们在做什么?

2. 教师提醒学生再仔细看看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动作、表情, 然

后用自己学过的词语说一说。

3. 学生讨论后各说一句话, 教师随机板书。(教师提醒学生话

要说得完整 )

4. 教师指示学生写话,并出示写话要求:

写出主要的人物和事情的特点

语句要通顺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我会写话

Page 5: Minggu 15 Tutorial

教学活动

1. 教师以谜语导入古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像把镰刀。 (月亮)

2. 教师提问:同学们 , 你们喜欢月亮吗 ? 3. 教师说明从古至今, 许多诗人、 作家也很喜欢月亮, 望着月亮,

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诗》。

4. 教师播放《静夜诗》的光盘,指使学生注意聆听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5. 教师指名要学生一行一行读古诗。注意正音, 指导学生读准 “静 、 床、光 、 望 、乡 ”的后鼻音。

6. 译文 :床前照射着一片月光,我睁开朦胧的睡眼,还以为是地上结满了白霜。抬起头来,望一望明月; 低下头时,却不禁思念起故乡。

5.古诗学堂

Page 6: Minggu 15 Tutorial

7.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李白在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时, 心里的感受。 (难过、伤心、悲哀。。。)

8. 教师再次播放光碟, 指示学生跟读。9. 教师指示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 并背诵古诗。10. 教师将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轮流出来演绎古诗。

附录 一

Page 7: Minggu 15 Tutorial

附录 二 课文

Page 8: Minggu 15 Tutorial

Minggu 16 Tutorial

选择一篇课文,找出朗读要点并标相关的朗读符号。

年级 :一年级

课文 :单元 17 (二)不一样的心情。

课文大意 :

这篇课文描述了两种情况, 两种心情。“赛跑第一名所带来的好心情”和“没交功课被责备的难为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课文贴近生活, 生动又具体地描述学生开心与惭愧的心情。

课文朗读:

1. 教师展示标注好朗读符号的本课儿歌的课件,然后示范以正确的语调、 停顿、速度、节奏和表情朗读课文。

2. 接着, 教师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分组朗读,最后再个别朗读。

昨天 / 赛跑 / 第一名 ,

一路 / 走来 / 好心情 ,

像根 / 羽毛 / 飘啊飘,

飘到 / 天上 / 也高兴。

回到 / 家里 / 睡一觉,

今天 / 功课 / 没有交,

老师 / 问我 / 为什么,

耳根 / 发热 / 心儿跳。

注 :

重音,表示强调。

/ 表示短暂的停顿。

陈述的语气。

上扬的语气 , 表示激昂。

下降的语气, 标示舒缓、感叹。

Page 9: Minggu 15 Tutorial

附录 一

附录 二 课文

Page 10: Minggu 15 Tutorial

Minggu 17 Tutorial

默读、精读 、 略读时要注意的事项,分析进行时面对的困难与对策。

默读

Page 11: Minggu 15 Tutorial

默读时要注意的事项。

默读与朗读相反,就是阅读时不发出声音,通过视觉和思维活动,来吸收阅读信息的一种方法。与朗读相比,默读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孩子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字,才能顺利进行。当然,默读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比朗读吸收信息要快,效率要高,孩子学会默读后,无论是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默读训练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教给孩子正确的默读方法   

        默读首先要把握三个原则,即:不发出声音、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点字,以免影响阅读速度。并且要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眼睛离书本的距离要适当,避免不必要的回视和不正确的扫视,最好看完一句或几句眼皮才眨动一次。这样可以避免丢字、掉句、漏行。

                      2   、让孩子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孩子在阅读时,家长要鼓励他们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对文中不懂的地方不要轻易放过,要反复多默读几遍,同时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动脑筋认真地分析、思考,找到答案,从而真正弄明白文章的内容。有时还可以让孩子一边默读一边推测下面的故事情节,然后再判断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如果孩子的推测是准确的,就更能提高他们默读的兴趣。

        3 、在默读时动动笔头

        为了让孩子做到手、眼、脑并用,家长可以发给他们一支铅笔和一个笔记本,让他们在默读时提起笔来,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勾出来,或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或者画出来。也许孩子最初的读书感受还是非常幼稚的,但通过这种方法,却能把阅读的内容带入他们心灵的深处,并能条理分明地保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

分析进行默读时面对的困难。

1. 在默读时学生有时会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不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 这“三不”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却不易。有的学生不出声,但嘴唇却在不停地动;有的学生习惯在默读时用手指着,这样会影响阅读的速度 。

Page 12: Minggu 15 Tutorial

2. 在默读时学生有时会无法一眼看几个字、一句,甚至看一行。学生扫描幅度低,默读速度越不快。

3. 在默读时学生有时会无法按句、段默读。有些学生也没在默读时圈圈点点、划划写写,一面阅读,一面评点的习惯。

分析进行默读时面对的困难对策。

参阅法

文章中有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段,默读时需要通过查阅字典,参考有关书籍和资料,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是参阅法。

浏览法

通过粗略的默读,了解文章的大意,这就是浏览。一般在学完课文以后,在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时,就要运用这种方法。

间读法

默读一篇文章,如遇到生字新词或不懂的句子,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就叫间读。默读完一段文章后,需要想想它的主要意思,就要运用间读的方法。

品读法

文章中有些词句或段落含义深刻,能突出表现中心思想。默读时就要运用品读法,认真品味,反复推敲,真正弄懂弄通。

重读法

有些文章读了一遍以后,还不能领会意思,需要再读一遍或多遍,这就是重读。凡是要熟读和背诵的课文,该用重读法。

勾画法

一边默读文章,一边运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或重点段落进行勾画,作出标记。运用勾画法,有利于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精读时要注意的事项。

精读

Page 13: Minggu 15 Tutorial

(1)加强词、句训练。主要的任务有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

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

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

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

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落实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训练,

扎实进行训练。转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060s.com )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

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

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

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

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

挥示范作用。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

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

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

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

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要营造自学

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接触零距离,沟

通无障碍。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

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善于在学

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

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

Page 14: Minggu 15 Tutorial

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

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习。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

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

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

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详情请访问 http://www.060s.com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

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

化。

分析进行精读时面对的困难。

1. 有些学生在作业方面不能正确理解课后习题,并完成习题要求的训练。

2. 有些学生会不按照顺序,不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字,会错认或漏认。

3. 有些学生在理解方面对课文的词、句、段、篇都无法按教学目标所要求

的分析和思考。

Page 15: Minggu 15 Tutorial

分析进行精读时面对的困难对策。

诵读法

教师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诵读。反复诵读,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抑扬顿挫,从而使学生从小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不断提高其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

问题法

问题法是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分几遍看,每一遍都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用问题法进行阅读,每一次都只求一意,往深处探求。这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

摘记法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和摘要的习惯。摘记,可以使摘录文章内容的要点,也可以是学生由阅读作品内容而生发的体会或感悟。

出入法

这种方法强调阅读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并善于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学以致用。

略读时要注意的事项。

(一)寻找恰切的迁移点,明确教学目标

略读

Page 16: Minggu 15 Tutorial

 为寻找到合适的写作迁移点,备课时通读整组教材是必要的前提。先围绕

单元教学重点和课文特点,拎出有关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或应掌握的文章写法,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找准恰切的读写迁移点,制定好方向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由读学写,读一样的文本,写则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在运用悟到的写

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时肯定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在学生将写作方法迁移于实践时,教师应积极地展开个别辅导,使所有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都得到提高。

 (三)拓展阅读,读写再结合 为充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学略读文时一般会进行适当的阅读拓

展。运用读写结合模式也应适当地拓展阅读,只是目的有所区别。虽然略读文已直观地为学生提供仿写范例,教学时,教师有时还可围绕读写迁移点再提供另一范文,做适当拓展阅读。既训练学生阅读,又再次强化同一写作技巧,为学生(尤其是差生)写作实践奠定基础。

分析进行略读时面对的困难。

分析进行略读时面对的困难对策。

1. 多作跳读练习,以增强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许多资料中查

找出与这一问题有关的内容等等。

Page 17: Minggu 15 Tutorial

2.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跳过去,找一找哪些

语句最能表现中心思想。

3. 首先要看序文、提要、课文的自渎提示和目录,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

其次要在略读的过程中浏览全文,掌握全文的大意;最后要根据文章内

容提出不同意见。

Minggu 18 Tutorial

讨论 “如何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读物”

案例展示:

Page 18: Minggu 15 Tutorial

许多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读课外书;面对书市上铺天盖地的各类读物,

学生们对读什么、怎么读往往无所适从;为应付考试而进行“功利性”阅读的

现象十分普遍,很难达到通过阅读来提高素质、丰富精神世界的目的,等等。

因此,课外阅读这一看似轻松、愉悦的事情,却成为让学生苦恼、家长困惑、

老师头痛、社会担忧的并不轻松的话题。

 一些家长坦言,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即除了与

学习有关的一些教辅书和极少的几部名著以外,一般的课外书都被列入禁读

“黑名单”。原因非常简单,怕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他们觉得看课外书是看

“闲书”,不如让孩子把时间放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

能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水平。

分析与反思 :

                        

在某些家长的眼里,教辅书籍几乎就是课外读物的代名词。所读的人文书

籍,也多以短篇为主。阅读的层次,则仅限于读懂,而不能够有所创见,进行

批评性的鉴赏。目前家长中存在很大的误区,有的把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对立

起来,以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成绩而禁止孩子读课外书;有的不知该让孩子

读些什么才好,盲目地给孩子一大堆可能根本不适合他们的读物。因此,要开

展好学生的课外读书活动,家长们的全力支持尤为重要。要多给孩子们一点时

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学生中读畅销书的人不少,专心读名著的学生比重并不大,和相对厚重难

读的名著相比,轻松、幽默的卡通书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但经典著作的阅读

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对在潜移

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都是不可

或缺的。

Page 19: Minggu 15 Tutorial

 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

如《赤壁之战》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

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课后不少学生争看

《三国演义》。由于有了“课本”这个引子,很容易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

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某篇文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也可以达

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如教学老舍先生的《养

花》后,让学生去读他写的《林海》等。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

师应大胆引导学生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这样学生才能受益无穷,趣味无穷。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

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

效途径。教师和同学推荐课外的好文章,读给大家听,让大家自己去读。教师

应适时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外读物或文章介绍给

同学们,让他们有亲近感。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向同

学们介绍。这样做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还可起到促进大家多读书,争相

读好书的作用,使学生阅读的内容与自己所学相结合,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

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方法转化为能力,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见闻,

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之网。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已不仅仅局限于从课本上获取知识,而

更多地是从平时的活动,从阅读课外书中来获得知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

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

再阅读。”

今后,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我们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这也说明以后的

学习仅靠书本是不够的,还要从各个方面来获取知识。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

是一种最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Page 20: Minggu 15 Tutorial

   设计荐言   :   

一、 培养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身的强烈愿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阅历等实际情况,独立阅读常常会遇到

不少困难,这会给阅读兴趣带来负面的影响。学生只有知道了读什

么书,掌握了读书方法,消除了阅读障碍,才能对课外阅读有兴趣。首

先应教会学生筛选读物,除了教师推荐一些好书外,也允许小学生自

主选择不涉及原则性问题,不违法,不违反伦理道德的书来读,还教给

学生读书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用辅导讲座启发学生读书的

直接兴趣。如: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学生怎样精读和略读;教学生

学会思维;教会学生边读边想的方法、怎样写读书笔记等。

二. 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让同学们读得轻松,富有实效。  

培根在《论求知》中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

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我们也可对课外阅读

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涉猎性地读。要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

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重

要作用的内容,则要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可以理解为积累性的阅读或探究

性的阅读,更注重内容的内化和运用。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

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精读和略

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精读往往建立在略读的基

础之上。如一本书值不值得一读,常常是先浏览一番,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

会发现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

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

Page 21: Minggu 15 Tutorial

助,不妨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略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

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的效果。

 

三. 做好课外读书笔记,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   

“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为了便于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参考,我鼓励

每位学生都准备专门的笔记本作课外读书笔记。作读书笔记可采用摘抄、列提

纲、写体会、制卡片、剪辑等方法。内容上可是多方面的,包括在略读时精选

的词句,精读时需烂熟于胸的原文或片断,都可以。为便于检索,应引导学生

在作笔记时分门别类。可按词、句、段、文分,也可按材料类型的不同分成各

个栏目,譬如课堂内外、诗词天地、习作精萃、我的感想等。总之,对所作笔

记进行归类,有利于学生随时运用课外阅读的成果,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

“工具书”

四、 教学中注意课内外的结合,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大有用武之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我

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学生在课外阅读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

和探究之中。如学习《向往奥运》一文时,请同学们交流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

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会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就会深入

感悟作者向往奥运的原因,教学的难点就不难突破。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也应

有意识地注意将课内作业引向课外。在习作中,教师在评讲时,对乐于运用课

外阅读成果的作文要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同学们。这样做,对学生平时养成课外

读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都是大有帮助的。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

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课

Page 22: Minggu 15 Tutorial

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这是使语文教学

充满生机活力的一条捷径,也是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