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附件五 1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2013-2014 年度周年校務報告 目錄: . 我們的學校 1. 辦學宗旨 2. 學校資料 3. 班級結構 4. 校董會 5. 教師資料 .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1. 提升品德及公民教育活動的效能 2. 優化課堂教學的效能 3. 推動學生主動學習 4. 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 我們的學與教 .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1. 訓導與輔導 2. 升學與就業輔導 3. 課外活動 4. 家校合作 5. 宗教教育活動 . 學生表現 . 財務報告 . 回饋與跟進
22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Oct 24, 2019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2013-2014年度周年校務報告

目錄:

一. 我們的學校

1. 辦學宗旨

2. 學校資料

3. 班級結構

4. 校董會

5. 教師資料

二.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1. 提升品德及公民教育活動的效能

2. 優化課堂教學的效能

3. 推動學生主動學習

4. 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三. 我們的學與教

四.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1. 訓導與輔導

2. 升學與就業輔導

3. 課外活動

4. 家校合作

5. 宗教教育活動

五. 學生表現

六. 財務報告

七. 回饋與跟進

Page 2: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2

一. 我們的學校

1. 辦學宗旨

本校本著基督精神辦學,為青少年提供全人教育;使其能在基督

的愛中學習與成長,建立其人格,陶冶其心靈,使其能自尊自重、自

立自信、肯追尋真理、關心社群、面向世界、重視未來。並且有盼望、

有承擔、有見地、有愛心、樂意做一個「乃役於人」的社會棟樑。

2. 學校資料

本校於 1965年由香港聖公會開辦,現座落於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

區,是一所政府資助的全日制中學。現有二十四間課室及十六間特別

室、另有多媒體學習中心、英語自學中心、中文及通識教育資源中心、

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禮堂、小禮堂(兼食物部)及露天操場各一。

3. 班級結構

本年度共開設二十七班,包括中一至中三各五班(教育局之編制為

每級四班,但自行分為五班), 中四至中六各四班。

4. 校董會

本校現共有校董八人,校董會主席為及校監為黎敏先生,其他成

員包括教育界人士、法律、會計及社工等專業人士、商界人士和聖品

等。

5. 教師資料

甲. 校長及教師學歷:

本校共有教師 58人,其學歷如下:

具備學士學位 : 96.6%

具備碩士或博士學位 : 40.5%

曾接受正規師資訓練 : 98.3%

96.60%

40.50%

98.30%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學士學位 碩士或博士學位 正規師資訓練

Page 3: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3

乙. 本校教師教學經驗如下:

4年或以下 : 18.1%

5-9年 : 20.7%

10-15年 : 27.6%

16年或以上 : 33.6%

二.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1 提升品德及公民教育活動的效能

設立健康校園政策小組以統籌及落實各項校本健康校園政策及工作,

協助學生發展健康的生活習慣、正面的人生觀及價值觀、生活技能及

抗拒誘惑的技巧。透過共創成長路、基本生活技巧訓練、班主任課、

主題週會等課程及反吸煙、抗毒及性教育工作坊等全方位活動,為學

生提供全面的預防性及發展性活動,有關課程的時數,中一至中三平

均達 20小時,中四及中五則各有 11小時。

品德及公民教育委員會諮詢全體老師之意見後,確定本年度三個層面

的首要價值觀和態度,即個人層面的「確立目標、積極進取」;對別人

層面的「關懷尊重、和洽共處」;對國家社會層面的「認識祖國、服務

社會」。並繼續透過主題週會、班主任課、班級經營等策略以推動品德

及公民教育。

本年度共安排了 25次的品德及公民教育主題週會,由各功能委員會負

責主講,內容主要環繞本年度的首要價值觀和態度。其中 15次為個人

層面,3次為對別人層面,2次為國家社會層面;亦在試後活動中安排

了一次境外交流活動分享會。在學生調查中,超過一半同學表示可從

品德及公民教育主題週會中獲得反思。

本年度繼續在班主任節推行品德及公民教育課程,在初中引入教育局

的「共創成長路」課程;中一及中二各進行了 16 節,中三進行了 15

節;而在高中則由各功能委員會設計校本的課程,中四及中五各進行

了 11 節,中六則進行了 3 節。在班主任問卷中,「課程內容能培養學

生正確價值觀」的評分為 3.44 分(4 分為滿分),反映有關課程有理想

的效果。

Page 4: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4

本年度亦繼續以班級經營策略以推動品公教育及培養學生的歸屬感,

成效顯著。在班主任問卷中,27 位班主任有 22 人同意「班級經營幫

助學生做個有教養的人」;23人同意「班級經營可提升學生的歸屬感」。

為擴闊學生的視野及增加學生不同的經歷,本年度致力鼓勵學生參加

全港性的活動、參加制服團隊及社會服務。各學會、學科及委員會全

年共安排學生參加了 140項全港性活動或比賽,曾參與的初中學生 114

人(31.3%),高中學生 75人(22.8%);校方亦大力支持制服團隊的發展

及安排各項社會服務,本年度曾參加制服團隊或社會服務的初中學生

149人(40.9%),高中學生 155人(47.1%),均比以往有明顯的進步。

2 優化課堂教學的效能

教學質素保証委員會透過教師專業發展活動、「教室開放日」、「策略性

觀課」及「課堂實踐計劃」等加強教師的專業培訓,各學科亦推行集

體備課、同儕觀課等教學活動,並透過探究式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

的技巧及效能,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效果及提升學生的學業表

現。

於 27/11/2013 於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舉行「教師團隊培訓日營」,以

加強教師的認識及團隊合作精神,為各項促進教師間專業交流的專業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 2/9/2013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 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照顧學習差異工作坊」,以加強教師處理學生學習差異的能力,多個

科目亦計劃在下年度設計更多「分層筆記及工作紙」,以切合學生的需

要。

本年度安排了七次「教室開放日」,邀請老師舉行公開課,讓其他老師

觀摩,連同去年六次「教室開放日」活動,全體老師兩年內均曾參與

公開課活動,有些老師更多次參與公開課活動,促進了教師間的教學

交流,使老師可多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技巧。

教學質素保証委員會以「課堂互動」、「提問技巧」為主題對全體老師

進行策略性觀課及評分,並透過觀課後的交流以促進老師的教學技巧

及效能,在行政人員的支援下,一般會有兩人或以上同時觀課,以加

強評分的客觀性,全體老師的平均分為 2.98 分(4 分為滿分),比去年

的 2.71分有明顯的進步。

Page 5: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5

本年度繼續推行「課堂實踐計劃」,全體教師分成 20 個小組,各選取

一個課題進行研究,並共同設計一套教學方案在課堂實踐。各小組於

4/4/2014 分開六個科組舉行匯報分享會,每科組選出一個表現最佳的

小組於 2/5/2014向全體老師匯報分享,當日黎敏校監及信義中學梁冠

芬校長亦有到場觀摩及給予評語,對各小組的研究計劃給予很高的評

價。此計劃加強了老師教學研究的風氣,亦促進了老師間的經驗交流,

有利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及效能。

各學科均推行集體備課、同儕觀課等教學交流活動,各級的中、英文

科及高中的通識科均在時間表中編有共同備課節,方便教師每星期進

行集體備課,三科在本年度共進行了 366 次集體備課及 83 次同儕觀

課;而其他科目則需自行安排時間,亦進行了 79 次集體備課及 55 次

同儕觀課,可見各老師均重視教學交流活動,共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

能。

在各項促進課堂教學效能措施推行後,學校在課堂教學的成效持續有

改善,在持分者問卷中,「學生對教學的觀感」的平均數為 3.7,比過

去幾年持續有進步,亦比全港的平均數 3.5 高。在校本的課堂學習問

卷調查中,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兩次評分分別為 3.34及 3.29,比過去幾

年高,顯示學生認同課堂教學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

3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升學及就業輔導委員會在初中推行「生涯規劃課程」,又在高中為各級

設計教材套,於學期初由班主任在班主任節教授;並於 5/11/2013 邀

請教育局政治助理施俊輝先生到校為全體中一學生舉行座談會及為中

五、六部份同學舉行「應試工作坊」;又於 29/5/2014及 30/6/2014邀

請校友回校作分享講座。以上各項措施,旨在協助同學確認短、長期

目標,及早計劃未來,確定努力的方向。

在初中推行閱讀課,於星期二第一節進行,根據學生問卷調查結果,

87%同學表示自己能安靜及認真閱讀。圖書館舉辦了作家講座、老師

推薦好書計劃、主題書展、好書龍處榜書目推介、「週會閱讀分享」等

活動,以培養同學閱讀的動機及興趣,又配合各學科的閱讀計劃推行

全校性的閱讀獎勵計劃,以推動閱讀風氣,全校共有 69%同學能達標

及獲獎勵。

為強化學生的課後學習,學校訂有明確的家課政策,學務委員會更定

期檢視各班各教師輸入電子家課冊的次數及總家課時數,確保達到校

方要求的家課量。

Page 6: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6

4 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為提升初中學生中、英、數的基礎能力,中文科因應各級進度,編排適

切的語文基礎知識課程;又推行閱報課以助學生擴闊眼界,提升讀寫及

思考能力;亦繼續推行默書課以提升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英文科則策

略性地在初中教授拼音、英文生字及文法,並加強口語訓練,以確保學

生的英文基礎。數學科亦在每級選出三項基礎能力,按教學進度測試,

未能達標的同學需作補課,以確保初中同學能夠擁有學習高中課題所需

的基本能力,本年度中一至中三達標率分別為 90.7%、92%及 93.3%,

效果理想。

為協助學生應付中三級「全港性系統評估」,中文科在中二起在課後進

行「小組討論」訓練,在中三全年進行了五次針對閱讀、聆聽及視訊三

張卷別的模擬練習;另在期終考試額外加插一份實用文卷別,及於試後

進行温習及派發温習筆記,讓學生熟習試題形式。英文科在中三進行了

19次(每次一小時)的補課,在平時小測亦加插全港性系統評估試題及進

行了三次模擬試,讓學生熟習考核模式,並於每星期進行一課節的口語

訓練,以提升學生口試的表現。數學科則分三階段提供試前準備及應試

技巧等資料,及在課堂中講解答題注意事項及技巧;並在不同時間派發

三份模擬試卷給學生作練習及舉行一次模擬試以協助學生應付考試。

配合分組小班教學按能力分班的安排,各科對課程進行統整及剪裁,因

材施教以提升教學效能;亦鼓勵各科以「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批判

性思考能力,本年度共有 11 科將探究式學習之元素加入課程中,以提

高學習的效果。此外,各科亦針對學生的情況推行不同的拔尖保底措

施,以提升學生的成績。

學習支援小組按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不同要求,以「全校參與」模式,

對不同層級的學生提供支援,包括對第一層級學生作出課程及教學調

適,為第二層級學生制定教學支援策略及為第三層級學生制定「個別學

習計劃」等,並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課後進修班、試前温習班、功課輔導

小組、數學基礎加強班等課後支援;又為學生提供了言語治療服務、職

業導向計劃等支援措施,以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學業

表現。

在各項措施推行後,同學的學習態度更為積極,對學習亦更有自信,在

持分者問卷中,學生在「我對學習有自信」一題之評分為 3.6分,比去

年的 3.4分有明顯的進步。而各級同學在校內考試的成績亦有改善,在

中三級全港性系統評估中,各科成績平穏;在中學文憑考試中,各科的

整體合格率亦比去年有進步;在增值報告中,各科均為正增值或增值達

到平均水平。

Page 7: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7

三. 我們的學與教

1. 分組小班教學:在初中按成績分班,並推行小班教學,以減少班內的個別

差異及加強對同學的個別照顧,亦可增加課堂活動及促進師生的互動,以

加強同學課堂學習的效果。在高中方面,在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教育

四個核心科目均將四班按成績分為六組上課,以便老師因材施教及加強對

學生的個別照顧,促進教學的效能及為同學應付公開考試作好準備。

2. 拔尖保底計劃:在初中舉辦中、英、數課後進修班及暑期班,以協助基礎

薄弱的同學。在高中推行拔尖計劃,為有潛質的同學提供額外的支援;亦

按需要為同學舉行課後補習班,以協助同學應付公開考試。此外,在各級

設立「學業水平指標」,每次測考後,未達標的同學均由科任老師跟進,以

確保同學能達到一定的學業水平。

3. 中一樂進計劃:中一同學每星期有四天放學後留校在班主任督導下做功課

或温習至四時十五分,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正確的學習態度。中

一同學的反應正面,在學生問卷調查中,87%學生表示此計劃可幫助學習,

82%認為有助養成自行完成功課的習慣。

4. 中六奮進計劃:中六同學每天放學後留校至五時,其中三天由老師安排學

科學習活動,另兩天在教學助理督導下自修,以提升中六同學的備試氣氛,

協助同學應付中學文憑考試,在學生問卷調查中,88%同學認為此計劃有

助他們更好地準備文憑試,達到預期的效果。

5. 全方位學習活動:為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實踐課堂學習的知識及擴闊同

學的視野,各學科舉辦了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中、英、數科均定期

舉辦學習活動,中文科舉行了八次午間活動,以提高學生對中國語文及文

化之興趣,亦舉辦了「中文週」、「中一閱讀分享會」、「微型小說寫作工作

坊」、「中秋燈謎競猜」、「作文比賽」及「初中中文問答比賽」等學習活動。

英文科亦定期舉行午間及放學後活動,增加同學接觸及運用英語的機會,

又舉辦了「英語日營」及「英語話劇匯演」等活動。數學科亦定期製作數

學益智問題壁報,亦舉辦「數學多面睇」等活動及「中一問答比賽」等活

動,亦安排學生參加了五項校外比賽。除中、英、數三科外,其他各科亦

合共舉辦了 53項參觀、考察活動,參觀了立法會、「零碳天地」、「探知館」、

樂施會及有機農場等,又曾帶領學生到香港國際機場、地質公園、迪士尼

樂園、屏山文物徑、中西區文物徑、可觀自然教育中心、馬灣、長洲等進

行考察活動。

6. 境外交流活動:為增廣生見聞及推動國情教育,英文科及通識科分別舉辦

了新加坡英語交流團及中三從化考察團;而地理、中史、旅遊、通識科亦

舉辦了聯科境外察活動,詳情表列如下:

Page 8: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8

日期 活動名稱 參加學生人數

27/9 – 2/10/2013 內蒙古送暖及文化共融體驗之旅 19人

23/10 – 26/10/2013 土樓風情 – 福建城鄉生活體驗團 52人

8/11 – 9/11/2013 中三廣州從化考察團 36人

12/4 – 15/4/2014 南韓地理及歷史文化考察團 30人

12/4 – 15/4/2014 新加坡英語交流團 20人

四.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1. 訓導與輔導

以訓輔合一,全校參與及班級經營之模式推行各項訓輔工作,加強對

學生的品德教育,以維持良好的紀律和秩序,創造有利學習的環境。

訓輔委員會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以檢視各級之紀律及秩序情況,商討

各級訓輔活動之安排,以及檢討及協調各班之訓輔工作。訓輔委員會

除關注學生的紀律和秩序外,亦在各級推行適切的訓育及輔導活動,

並致力推行各項預防性及發展性活動,透過與品德行為有關的講座、

比賽、參觀、社會服務及訓練營等活動以加強學生的德育訓練,並為

有需要的同學進行個人或小組輔導,協助學生健康地成長。

在中一推行「共創成長路」計劃,全體中一同學均接受了第一層培育

課程,學生對課程有很正面的評價,94%同學認同計劃能夠促進他們

的整體成長。全級共 31名同學被挑選參與第二層培育活動,內容包括

日營、宿營、義工活動等,93.5%同學同意計劃能令他們學到解決問題

的方法,而參與的同學「在積極面對困難」和「改善情緒」的表現有

明顯的進步。

與協青社合作在中二級推行「菁華世代」活動,共有 20位同學參與,

內容包括日營、宿營及小組訓練,學生的反應及表現都非常正面。

與衞生署合作為中一、二級全體同學舉行「基本生活技巧訓練課程」,

由衞生署安排的專業人士入班教導同學,每級各安排七次訓練,中一

級的主題為解難、情感、壓力、溝通、群策、成長和抗誘,87%中一

同學表示覺得課程有用及有助成長,並更有信心拒絶煙酒毒品的引誘

及更懂得正面處理情緒;中二級的主題為價值、堅定、傾聽、息怒、

和解、成長及自尊,88%中二學生表示覺得課程有用,79%表示有助

成長,80%表示可更懂得與人溝通及正面處理情緒。中一、二級的班

主任對課程亦有正面的評價,而衞生署的導師亦表示欣賞本校學生對

課堂的投入。

Page 9: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9

在中二、三級推行「多元智能挑戰計劃」,共有 38 名同學參加,透過

在消防訓練學校舉行五日四夜的訓練營,向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紀律及

體能訓練,以培育他們成為自信、自律、合作和具抗逆能力的年青人。

其中 20 位同學其後亦參加了一次極具挑戰性的山澗體驗活動;24 位

同學參加了「黑暗中的對話」活動,增加他們對視障人士的認識及學

懂尊重別人。

中四級 10 位同學參加了外展訓練學校的「外展領袖訓練」,透過七日

六夜的野外生活及歷奇訓練,挑戰學生的意志、體能及潛能,促使他

們反思人生及計劃將來,全體學生均能完成整個訓練,而且表現積極

投入,亦有對自己前途作出深刻的反思,效果理想。

在各級推行性教育活動, 中一的性教育講座由婦女事務委員會與風雨

蘭合辦,主題是「防止性騷擾」;中三至中五的性教育工作坊由衞生署

九龍青少年健康服務計劃負責,中三級的主題是「性在有愛」,中四、

五級的主題是「寧缺勿濫」,根據學生回應表,大部份學生表示明白主

題及對個人成長有幫助。

透過講座、話劇、攤位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

人生觀,部份活動表列如下:

活動名稱 主辦/協辦機構 形式 地點 對象

反黑及網上欺凌問題講座 警察公共關係科 講座 本校 中一

「齊享健康資訊」教育短劇 娛樂及影視處 戲劇 本校 中一

快樂自選台攤位活動(濫藥) 路德會青彩中心 攤位 本校 全校

吸煙與吸毒的關係講座 防止青少年吸煙

委員會

講座 本校 中三至

中五

廉政互動劇場 廉政公署 互動話劇 本校 中三

抗毒滅罪劇場 香港善導會 話劇 本校 中三

禁毒講座 警察公共關係科 講座 本校 中一、二

分別舉行中一新生迎新營、中一新生及家長輔導日等活動,以協助家

長及同學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政策及措施,使同學能更快適應及融入校

園生活。

建立領袖生隊,以協助老師維持學校良好紀律和秩序。本年度領袖生

人數共 105 人,人數穏定地上升,校方的理念是希望鼓勵更多能自律

的同學一同協助營造正面的校園氣氛,從而增強同學對學校的歸屬

感,共同創造和諧的校園。本年度校方安排了 12位高中領袖生參加由

Page 10: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0

教育局舉辦的「和諧大使朋輩調解員」的領袖訓練,讓領袖生們學習

如何調解同學之間的糾紛。校方亦為領袖生安排野戰訓練、獨木舟星

章及水上歷奇日營等訓練活動,以培養領袖生的領導才能及團隊精

神。領袖生整體表現令人滿意,能以正確態度處理同學的違規行為,

提醒同學遵守校規,協助建立和諧的校園文化。

學校社工除了協助「共創成長路」之第二層培育活動、「多元智能挑戰

計劃」之延伸活動外,亦為有需要同學舉辦四個成長小組,透過不同

活動和討論與同學建立關係,並輔以戶外活動、攤位遊戲、義工服務

等以促進學生的成長;亦組織了學生參加「團隊挑戰 36」活動。

2. 升學與就業輔導

升學及就業輔導委員會透過佈告板、機構展板、圖書館資源角及派發

最新資訊,向同學提供最新的升學及就業資訊;又編印了「中三同學

選科參考手冊」及「中六同學大學聯招參考手冊」,以協助中三、中六

同學進行選科。

委員會為中三同學舉行了「中三升中四選科講座」,讓同學了解本校新

高中選修科的安排,協助中三同學選科:又為中六同學舉行了「大學聯

招課程講座」,亦邀請了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到校舉行課程講座,又安排

了有興趣的同學參觀了香港演藝學院,讓學生對中六後升讀各項課程

有更多的認識。

為讓同學獲得與工作有關的經歷,委員會安排了學生參加由黃大仙學

校聯絡委員會與聖母醫院合辦的「醫護體驗計劃」,讓同學加深對有關

行業的認識:又安排學生參加由黃大仙學校聯絡委員會及黃大仙工商業

聯會舉辦的「珠三角工商業考察」,讓同學了解香港工商業家在內地經

營工商業的情況。

校友會於 11/7/2014至 12/7/2014為中六同學舉辦畢業營活動,並邀請

了五位不同行業之校友與中六同學分享,讓同學多了解有關行業的出

路。

3. 課外活動

為同學提供三十多項學會及興趣組活動,並推行課外活動統一介紹及

報名程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又配合「中一樂進計劃」,於星期三放

學後為中一同學安排了 8 項學會活動及多元化的全級性活動,協助中

一學生發展個人興趣及增加歸屬感。

Page 11: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1

由全體同學投票選出學生會主席,籌組學生會幹事會,協助學校籌辦

大型活動及班際活動,並作為同學與學校溝通的橋樑。

配合學校推行的班級經營,安排了班際大合唱、棋藝、陸上水球、閃

避球、西瓜波、籃球等 8 項班際活動,同學都積極參與,每班平均參

加了 6.4 項比賽,使各班同學都有機會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亦強化

了各班的團隊合作精神。

為啟發學生的創意潛能,推行了「多元智能活動計劃」及加強對學生

的培訓。全年安排了魔術班、結他班、流行鼓班、戲劇訓練班等超過

30項多元智能活動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發展個人興趣,學生問卷調

查之評分為 8.2 分(10 分為滿分),達到預期的效果。本年度亦安排有

系統的訓練課程培訓大型活動的工作人員,分別安排了司儀、拍攝人

員及燈光音響技術員訓練課程;亦推出了「健康新世代表演系列」,為

同學安排了 6 次表演活動,提供機會給學生作公開表演,以提升學生

的自信心、責任感及組織活動的能力。

制服團隊、社會服務服務團、領袖生隊、田徑隊等均積極參與各項社

區服務及公益活動,全校參與義務工作旳總時數達 29406 小時,而在

社會福利署義務工嘉許計劃中,有 5 名同學因連續 5 年參與義工服務

而獲得長期服務獎,33名同學在本年度服務達 200小時而獲得金獎,

62名同學服務達 100小時而獲銀獎,81名同學服務達 50小時而獲銅

獎,合共 181 位同學獲得社會福利署嘉許。而女童軍再度獲總會選為

優秀隊伍,並有三位隊員獲選為黃大仙區優秀女童軍;聖約翰救傷隊

在週年個人家居護理比賽中獲得亞軍;公益少年團獲得慈善花卉義賣

金獎、堆沙比賽亞軍及「關愛服務」活動冊設計比賽優異獎;亦有四

位同學獲選為和富香港學生公民大使等,都肯定了本校制服團隊及服

務團體的出色表現。

各隊伍在校際比賽中亦有出色表現,男子籃球隊因在黃大仙區學界籃

球聯賽獲得亞軍而獲邀於 14/9/2013 至 15/9/2013 到開平參加「四角

籃球邀請賽暨交流團」,得以與開平世界譚氏宗親總會中學切磋交流;

田徑隊在各項校際比賽中共獲 12項冠軍、10項亞軍及 14項季軍;此

外,本校亦在「聯校抗毒滅罪競技比賽」獲得冠軍、「認識基本法隊際

問答比賽」獲得季軍、「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獲得優異金獎,

而在朗誦、音樂、戲劇、數學、短片創作、閃避球比賽中亦獲得不少

獎項。

Page 12: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2

4.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透過舉辦不同類型之活動以促進學校與家長的合作與溝

通、促進家長與子女的親子關係、提升家長教導子女的能力與技巧,

甚至以身作則參與社會服務,教導子女實踐本校「非以役人,乃役於

人」的校訓。

於 4/10/2013 舉行家長教師會周年大會,選出新一屆之家長委員,並

舉行家長教師聯誼晚宴,加強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家長的認識及交流。

於 30/11/2013 及 17/12/2013 特別為中一家長舉行交流會及工作坊,

加強中一家長對學校的認識及協助家長了解子女升中所面對的問題。

於 22/11/2013舉行家長教師座談會,使家長可與其子女之班主任及科

任老師面談,並特別為中三家長講解本校的新高中課程及中三同學出

路。又於 19/1/2014 舉行家長日,使家長可以了解其子女在上半年在

校的成績及表現。

於 12/4/2014與區內聖公會中小學合辦「聯校家長教育講座」,邀請羅

乃萱女士主講,講題是「如何作孩子的生命師傅」。亦於 17/5/2014與

李求恩紀念中學合辦「低碳好煮意」親子烹飪比賽。

於 12/11/2013 舉行陸運會師生家長競技活動、12/1/2014 舉行親子旅

行同樂日,以促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及親子關係。

分別於 19/1/2014 協助舉行「公益金慈善花卉義賣」及於 27/5/2014

舉行「裹粽同心為公益」活動,為公益金籌款。

5. 宗教教育活動

每星期舉行初中及高中週會各一次,內容包括唱詩、讀經、祈禱及主

題短講,每次均由學生讀經,全年共安排了 12次週會由學生小組領詩,

13 次由學生領禱;並在主題短講中安排 10 次由校長作信仰分享,3

次由傳道人作信仰分享及 3次聖詩音樂分享。

分級舉行信仰生活小組,由宗教教育委員會之老師負責帶領,內容包

括唱詩、研經、分享、祈禱、影片等靈育活動,恆常出席的學生約有

50人。又於逢星期四放學後舉行基督徒團契,由聖十架堂傳道人及青

年幹事主領,平均出席人數 10-16 人,內容包括唱詩、分享聖經、分

享時事、功課輔導及代禱。

於 26/11/2013舉行佈道會,由基督教得生團契有限公司主領音樂敬拜

及分享,有 107 人在回應表中表示願意接受耶穌為個人救主,分別由

Page 13: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3

各級信仰生活小組老師、聖十架堂傳道人及青年幹事跟進。

舉行了四次大型崇拜,開學禮崇拜由聖十架堂蔡少海傳道訓勉;聖誕

崇拜由校長講道,復活節崇拜由聖十架堂 Unity敬拜隊主領,蔡少海傳

道講道,結業禮崇拜由校長訓勉。

定期更新宗教資訊壁報與學生分享宗教訊息;宗教教育委員會亦出版

了《德信》,主題是「為甚麼」,內容主要是關於信仰的疑問;亦舉行

了靈育閱讀獎勵計劃,共有 35人參加。此外,亦訂閱了《天使心》及

《時代論壇》,並索取《蒲公英》月刋,傳閱給有興趣的同工。

合唱團應邀出席 24/12/2013聖十架堂的歌述崇拜及獻詩《明日恩典》,

基督徒小組於 9/7/2014到基德小學協助試後活動,又於 10/7/2014到

靜山及日修小學協助試後活動。

於 13/4/2014 至 14/4/2014 在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基督徒小組營會,

主題是「復活節」,共有 21位同學參加。又於 21/4/2014至 23/4/2014

與本區 6 間中學合辦聯校基督徒學生奮興營,在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

中學暨小學舉行,主題是「興起!發光!」,本校有 10 名學生參加。

其後更於 28/4/2014起逢星期四中午舉行 6次「奮興營學生禁食祈禱」

會,約 10-15名學生參加,內容包括唱詩、聖經分享及代禱。

獲「奉獻力量基金事工有限公司」贊助於 25/6/2014在MCL德福戲院

舉行福音電影《上帝之子》欣賞會,全體中二同學出席,並邀請得呂

宇俊先生於電影播放後分享回應,共有 12人決志信主。

五. 學生表現

1. 學業方面:在各項提升學生學業表現的措施有效推行下,整體學生的學習

氣氛良好,學業表現亦有改善,在本年度的中學文憑考試中,中文科、英

文科、通識科之合格率均有進步,各科整體合格率接近七成;在增值報告

中,核心四科、最佳五科及全部有增值報告之科目均錄得正增值或增值達

平均。

2. 品德方面:推行了全面而有系統的品德及公民教育,整體學生之品德及紀

律表現良好,同學亦能積極參與社區服務、關懷別人,家長及老師均滿意

學生在品德行為的表現。在持分者問卷中,教師在「學校積極幫助學生建

立正確的價值觀」一題中,有 91.2%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家長在「學校

能幫助我的子女養成良好品德」一題中,67.4%家長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表示不同意的只有 3.6%;而學生在「學校積極培養我們的良好品德」一題

中,65.7%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不同意的只有 4.5%。

Page 14: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4

3. 課外活動方面:學生表現積極及投入,課外活動委員會、學生會、各學科

及各學會均籌辦不少大型活動,學生亦表現出良好的組織能力及卓越的領

導才能。制服團隊及社會服務團體有出色表現,獲得社會人士的一致讚賞。

在校際活動和比賽中亦獲得不少獎項,而在本年度黃大仙區傑出學生選舉

中,本校共有 2 位同學當選為傑出學生,1 位同學當選為優秀學生,可見

同學的表現獲得社會人士認同。本年度校際活動及比賽中主要之得獎項目

表列如下:

活動名稱 /主辦機構 得獎項目 / 得獎者姓名 獎項

第七屆黃大仙區傑出學生選舉 3E 劉子龍 傑出學生

3E 溫碧滢

5D 霍煒琳 優秀學生

公益少年團 堆沙比賽 亞軍

慈善花卉義賣 金獎

「關愛服務」活動冊設計比賽 優異獎

3E 黃迦程 4A 翁渲淋 4B 劉詠思 中級章

4C 楊晞雯 6A 鄭君浩 6A 馬啟彤

6B 黎秀琼 6B 梁肇穎 6B 王宇恒

6C 黃嘉祺 6D 黎秋曉

香港女童軍總會

優秀隊伍選舉

東九龍第 50女童軍隊 優秀隊伍

香港女童軍總會

隊伍優秀女童軍選舉

5B 何宛螢 隊伍優秀女童軍

香港女童軍總會

區優秀女童軍選舉

4D 蘇銘莉 黃大仙區優秀女童軍

5B 何宛螢

5D 霍煒琳

聖約翰救傷隊

週年個人家居護理比賽 2013

6B 陳家欣 6B 鄭子健

第二名

教育局

2013至 2014年度中學數學閱讀比賽

2E 丁心怡

二等獎

香港學校戲劇節 2013-2014 中學廣東話組 傑出舞台效果獎

3E 張恭瑜 3E 歐翠如 4A 游智健 傑出合作獎

4A 郭學端 4B 周泓業 4B 關詠憧

4B 林志興 4D 鄭維傑 5A 何卓婷

5A 吳詠詩 5B 何宛螢 5B 葉楚穎

5C 陳晉朗 5C 陳建榮 5C 羅潔瑩

5C 王曉峰 5C 胡敏聰 5D 陳詩雅

5D 張倩珩 5D 張婉玲 5D 霍煒琳

5D 劉嘉琳 5D 王杰 5D 戴家榮

5D 黃汶軒 5D 黃霆浩 5D 甄偉岐

香港 TheatreSportsTM即興競技劇場大賽

2014

1D 羅啟柏 2A 楊來鋒 3E 伍詠芝 殿軍

3E 溫碧滢 4A 郭學端 4C 劉文江 最佳團隊精神獎

4C 徐子祥 4D 巫啟俊

國際青年劇場競技節 TheatreSportsTM

場大比拼 2014(香港區)熱身賽

1C 梁詩喻 1E 麥美愉 1E 蕭泉谷 最具創意海報設計獎

1E 余宗穎 3E 伍詠芝 3E 溫碧滢

4A 郭學端 4D 巫啟俊

Page 15: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5

全港青少年短片創作大賽 4B 周泓業 4B 關詠憧 4D 鄧麗英 黃大仙區最佳創片

4D 蘇銘莉 6A 劉培生 6A 莫國豪

6A 郭嘉文 6A 梁錦文 6A 鄧智健

6B 謝穎儀 6B 文靖楠 6C 林宣圻

6D 趙麗君 6D 袁嘉廉

黃大仙撲滅罪行委員會

「不毒不倒--聯校抗毒滅罪競技比賽」

2E 吳錚杭 2E 楊竣智 3D 郭清倩 中學組冠軍

4C 葉海琦 4C 劉文江 4C 李德善

4C 周銘誠 4D 陳慧怡 4D 鄧麗英

4D 蘇銘莉

認識《基本法》隊際問答比賽 5A 何卓婷 5B 林秋洁 5C 尹福聯 中學組季軍

5D 黎建安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 5B 胡偉業 6B 李曉欣 獎學金

高中應用學習獎學金 6D 何穎茵 獎學金

政府扶貧委員會「上游獎學金」 4D 鄧麗英 5A 鍾禮賢 5D 司徒志堅 獎學金

第 65屆香港學校朗誦節 英詩獨誦 - 男子組(中學三年級) 3E 劉子龍 亞軍

英詩獨誦 優異獎狀

2D 張倩萓 2D 甄子朗 2E 周琪琪

2E 宗泳淇 3E 劉子龍 3E 湯熹霖

3E 黃詩韻 4B 嚴凱渟 4D 陳慧怡

4D 梁鈺暉 4D 蘇銘莉 4D 鄧麗英

英詩獨誦 優良獎狀

1C 梁詩喻 2B 郭影琳 2B 胡少盈

2D 陳英杰 2D 古曉冰 2E 鄧嘉詠

2E 丁心怡 3C 盧煒心 3E 伍詠芝

3E 溫碧滢 3E 黃啟沖 3E 張恭瑜

4A 郭學端 4A 翁渲淋 4B 劉詠思

4C 邱凱婷

第 65屆香港學校朗誦節 歌詞朗誦 - 粵語/女子_女子

(中學四至六年級)

6D 葉詠琛 冠軍

6D 鍾晴

6D 曾嘉玲 優良獎狀

6D 利熠

歌詞朗誦 - 粵語/女子_女子

(中學一至三年級)

1E 胡家恩 亞軍

1E 麥美愉

散文獨誦 - 普通話/男子組

(中學三、四年級)

3E 劉子龍 季軍

散文獨誦 - 粵語/女子組

(中學六年級)

6D 利熠 優良獎狀

散文獨誦 - 粵語/男子組

(中學一年級)

1E 蕭泉谷 優良獎狀

二人朗誦 - 粵語/女子_女子

(中學三、四年級)

3E 伍詠芝 優良獎狀

3E 歐翠如

詩詞獨誦 - 粵語/女子組

(中學二年級)

2E 周琪琪 優良獎狀

2E 黃佩雯

詩詞獨誦 - 粵語/女子組

(中學一年級)

1C 趙珮廷 優良獎狀

詩詞獨誦 - 普通話/女子組

(中學一、二年級)

2E 丁心怡 優良獎狀

宗教作品朗誦–基督教經文/粵語

(中學一、二年級)

2A 吳焯豐 優良獎狀

Page 16: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6

第 66屆香港校際音樂節 鋼琴獨奏(一級) 1C 王嘉怡 優良獎狀

箏獨奏 – 初級組 1E 胡家恩 優良獎狀

大提琴獨奏 –中級組二級 2D 孫業禮 優良獎狀

鋼琴獨奏 (二級) 2D 孫業禮 良好獎狀

「香港夢」音樂會 2014 1A 梁思詠 1C 趙珮廷 1D 孔庭欣 嘉許狀

1D 林殷瑜 1D 梁樂瑜 1D 潘曉慧

1D 黃卓寧 1D 王詠琛 1E 鄒珮嘉

1E 陳倩怡 1E 郭穎詩 1E 黎嘉茵

1E 蘇梓澄 1E 胡家恩 1E 余宗穎

1E 麥美愉 2E 周琪琪 2E 黃佩雯

3E 歐翠如 4C 葉海琦 4D 蘇銘莉

4D 鄧麗英 4D 陳慧怡

學界田徑比賽 男子乙組 全場總殿軍

鐵餅 3A 黃曉光 冠軍

5000米 4A 鄭裕朗 季軍

1500米 4B 葉家明 亞軍

400米 4B 曾智鑠 冠軍

2C 莊霈鋒 亞軍

200米 4B 曾智鑠 亞軍

1D 余偉棋 亞軍

100米 1D 余偉棋 殿軍

4X400米接力比賽 4B 曾智鑠 殿軍

4B 葉家明

1E 陳偉灝

1A 周健文

學界越野賽 4A 鄭裕朗 季軍

4B 葉家明 第十名

黃大仙區田徑比賽 鐵餅 3A 黃曉光 冠軍

破大會紀錄

4B 周萬昇 亞軍

破大會紀錄

4B 馮裕和 季軍

標槍 2C 莊霈鋒 季軍

壘球 1E 朱耀坤 季軍

5000米 4A 鄭裕朗 冠軍

1500米 4A 鄭裕朗 亞軍 (破大會紀錄)

400米 4B 曾智鑠 冠軍

200米 4B 曾智鑠 亞軍

100米 1D 余偉棋 冠軍

(破大會紀錄)

60米 1D 余偉棋 冠軍 (破大會紀錄)

110米欄 4B 周萬昇 季軍

4X400米接力比賽 4B 曾智鑠 冠軍

(破大會紀錄) 4B 葉家明

2C 莊霈鋒

1A 周健文

5B 黃家健 季軍

4B 馮裕和

4B 周萬昇

4A 鄭裕朗

Page 17: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7

九龍城區田徑比賽 5000米 4A 鄭裕朗 季軍

1500米 4A 鄭裕朗 季軍

800米 5B 黃家健 季軍

400米 4B 曾智鑠 季軍

200米 4B 曾智鑠 亞軍

60米 1D 余偉棋 冠軍

4X400米接力比賽 4B 曾智鑠 冠軍

破大會紀錄 4B 葉家明

4B 馮裕和

2C 莊霈鋒

5D 許貴輝 季軍

5B 黃家健

4B 周萬昇

4A 鄭裕朗

鐵餅 4B 周萬昇 亞軍

標槍 4B 周萬昇 殿軍

飛達秋季青少年田徑錦標賽 800米 5B 黃家健 殿軍

跳高 4B 周萬昇 殿軍

跳遠 4B 周萬昇 殿軍

4X400米接力比賽 5B 黃家健 季軍

4B 周萬昇

4B 曾智鑠

1A 周健文

飛達田徑新星大賽 400米 4B 曾智鑠 冠軍

跳高 2B 黃曉光 冠軍

飛達新春慈善跑 3K 少年 III組 4A 鄭裕朗 第七名

4B 葉家明 第九名

飛達慈善復活跑 3K 少年 III組 4A 鄭裕朗 第七名

5B 黃家健 第九名

4B 葉家明 第十名

城門河皇者之戰 2000米 公開組 4A 鄭裕朗 第七名

5B 黃家健 第八名

南旋勁家莊迎春長跑 3K 少年 III組 4A 鄭裕朗 第四名

5B 黃家健 第七名

4B 葉家明 第九名

1E 陳偉灝 第十名

5B 黃家健 隊際亞軍

4B 曾智鑠

4B 葉家明

4A 鄭裕朗

少年 II組 2C 莊霈鋒 隊際季軍

2B 魏智文

1E 朱耀坤

1D 余偉棋

Page 18: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8

Reebok Zseries 400M 4X100米接力比賽 5B 黃家健 季軍

4B 曾智鑠

4B 馮裕和

4B 周萬昇

4B 葉家明 第五名

4A 鄭裕朗

2C 莊霈鋒

1A 周健文

九龍塘中學

接力邀請賽

4X100米接力比賽 5B 黃家健 亞軍

4B 曾智鑠

1D 余偉棋

1A 周健文

全港校際閃避球錦標賽 5B 黃家健 4A 鄭裕朗 4B 馮裕和 碟賽季軍 4B 葉家明 4B 曾智鑠 4B 周萬昇

3A 黃曉光 2B 魏智文 2C 莊霈鋒

1D 余偉棋 1A 周健文 1E 朱耀坤

1E 陳偉灝

中國香港賽艇總會新秀選拔 5B 黃家健 4B 馮裕和 4B 葉家明 入選中國香港賽艇總會

新秀隊 4B 曾智鑠 4B 周萬昇 2B 魏智文

2C 莊霈鋒 1D 余偉棋 1A 周健文

1E 陳偉灝 1E 朱耀坤

夏日動感挑戰 5B 黃家健 4A 鄭裕朗 4B 馮裕和 金獎

4B 曾智鑠 4B 周萬昇 4B 葉家明

3A 黃曉光 2C 莊霈鋒 2B 魏智文

2E 吳錚杭 1D 余偉棋

2C 梁肇維 2D 羅嘉成 銅獎

和富青少年網絡

傑出公民學生獎勵計劃

3E 溫碧滢 3E 黃迦程 2013和富香港學生

公民大使 3E 劉子龍 3E 李偉樂

第三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5C 尹褔聯

優異金奬

(中學組個人賽)

黃大仙區珍愛「仙」境環保圖案設計比賽 3D 張恭瑜 優異奬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

第五屆 SUPER 24邀請賽

2E 楊竣智 二等獎

1E 梁識譽 2E 吳錚杭 2E 鄭鍵雄 三等獎

教育局網上學習課程 2013/2014 3E 溫碧滢 完成第 2級數學課程

社會福利署 義務工作嘉許狀 長期服務獎(5年)

6A 鄧淑華 6B 李永鍶 6C 洪芷韻

6D 曾嘉玲 6D 利熠

義務工作嘉許狀 金嘉許狀

2B 李浩緯 2C 劉凱茵 2D 衞穎暉

3A 黃曉光 3C 陳相言 3C 馮逸懿

3D 衞嘉曦 3D 楊欣瑩 4A 鄭裕朗

4A 游智健 4A 翁渲淋 4B 周萬昇

4B 馮裕和 4B 洪芷蕎 4B 葉家明

4B 曾智鑠 4C 葉海琦 4D 陳慧怡

4D 鄭維傑 4D 蘇銘莉 4D 鄧麗英

5A 黃天恩 5B 鍾雅慧 5B 何宛螢

5B 黃嘉健 5C 陳家豪 5C 黃嘉健

5D 霍煒琳 5D 劉智鑫 5D 王杰

5D 叶厚鴻 6A 鄭子健 6A 葉詠琛

Page 19: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19

社會福利署 義務工作嘉許狀 銀嘉許狀

1A 周健文 1D 余偉棋 1E 陳偉灝

1E 朱耀坤 2D 鄭敏慧 2D 張倩萱

2E 張祖賢 2E 周琪琪 2E 宗泳淇

3C 陳靜怡 3D 陳盈盈 3D 林浩民

3E 歐翠如 3E 陳嘉麗 3E 許芷盈

3E 劉子龍 3E 李偉樂 3E 丁嘉妤

3E 黃詩韻 3E 張恭瑜 4A 馮筠懿

4A 郭學端 4B 關詠憧 4B 林志興

4B 劉詠思 4B 王文海 4B 黃燕嵐

4B 嚴凱渟 4C 梁黛環 4C 楊晞雯

4D 黎秀海 4D 林湋深 4D 梁鈺暉

4D 巫啟俊 4D 黃艷麗 5A 蔡偉力

5A 吳詠詩 5A 曾榕生 5A 謝俊賢

5B 周皓欣 5B 朱詠琪 5B 鍾耀權

5B 葉燕芬 5B 李泳洛 5B 吳嘉慧

5B 甄詠琪 5B 葉楚穎 5C 陳建榮

5C 張展軒 5D 劉嘉琳 5D 司徒志堅

5D 戴家榮 6A 梁錦華 6A 梁梓澄

6A 鄧智健 6A 鄧淑華 6B 陳家欣

6B 李永鍶 6C 洪芷韻 6C 林惠琪

6D 利熠 6D 曾嘉玲

社會福利署 義務工作嘉許狀 銅嘉許狀

1B 歐萱文 1B 黃蔚瑩 2A 吳焯豐

2B 何慰根 2B 郭影琳 2B 伍梓筠

2B 譚卓浩 2C 陳樂衡 2C 蔡淑君

2C 何嘉欣 2C 林靖儀 2C 李卓倫

2D 何俊文 2D 古曉冰 2D 劉曉嵐

2D 劉芷晴 2D 梁綺珊 2D 譚嘉儀

2D 溫宜靜 2E 程啟權 2E 賈茹

2E 劉靜潼 2E 黃卓妮 2E 黃佩雯

3B 湛淑妍 3B 張倬倫 3C 趙嘉豪

3C 朱家駿 3C 林嘉華 3D 陳倬賢

3D 何子儒 3D 郭清倩 3D 黃凡

3E 陳鳴慧 3E 馬樂怡 3E 余詠芝

3E 戴安熙 3E 溫碧滢 3E 黃迦程

4A 陳頌輝 4A 朱文港 4A 方嘉豪

4A 李沃濤 4A 嚴浩晉 4B 周泓業

4C 周銘誠 4C 劉文江 4C 李芷瑩

4C 李德善 4D 何錦穎 4D 盧進華

5A 郭可悅 5A 王雋傑 5B 陳婉婷

5B 陳沛瑜 5B 黎逸灝 5B 李嘉彥

5B 胡偉業 5B 楊子健 5C 陳晉朗

5C 司徒偉文 5C 尹福聯 5D 黎建安

5D 謝威豪 5D 黃汶軒 5D 黃霆浩

5D 鍾晴 6A 陳偉杰 6A 劉培生

6A 李宗翰 6A 廖君恒 6A 馬啟彤

6B 陳盟潔 6B 張文聰 6B 林咏恩

6B 廖嘉盈 6C 林宣圻 6C 招嘉泳

6D 陳俊宇 6D 馮家偉 6D 王嘉宣

Page 20: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20

六. 財務報告(未經核數)

1. 本年度政府賬之營辦開支整筆津貼錄得約 32萬元之盈餘;而學校賬則錄得

約 20.3萬元之赤字,主要原因是以堂費聘請額外的教學及非教學人員薪金

支出而導致。

2. 本年度學校發展津貼獲撥款 537,792 元,學校用以聘請了一名教師、一名

教學助理、一名文員及一名資訊科技技術員;並以津貼聘請課外活動之教

練及導師;亦以津貼資助學生參加應用學習課程,總開支為 679,219元。

3. 在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方面,本年度共獲撥款 208,650 元,學校按

指引資助學生參與各項全方位學習活動及境外交流活動,總開支為

208,650元,使用率為 100%,總受惠人數為 372人。

4. 學校以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校本津貼資助有需要同學的學習活動及課

後活動,由於此項撥款的限制較大,在約 135,600 元的津貼中,本校共支

出 116,405元。

5. 本年度之學習支援津貼獲撥款 73萬元,為加強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的

支援,學校以撥款聘請了一位合約教師,2 名輔導助理及為同學安排支援

課程及課後進修班,總支出為 694,645元。

6. 總括而言,學校採取穩健的理財原則,妥善運用營辦開支津貼以維持學校

的日常運作,亦運用各項津貼及撥款為教師創造空間及對學生在學習及活

動上提供支援,各項主要開支表列如下:

Page 21: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21

Page 22: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發展活動作準備。又分別於2/9/2013 邀請前潮州會館中學陳德恆校長 及於11/6/2014 邀請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到校為全體老師舉行

附件五

22

七. 回饋與跟進

本年度是 2013/2014 至 2015/2016 年度三年學校發展計劃的第一年,我們

以「提升品德及公民教育活動的效能」及「協助學生建立學習目標及提升學生

基本學習能力」為主要關注事項。在 2013-2014 年度周年計劃中,我們透過

校本健康校園政策、班級經營、鼓勵學生參加制服團隊及社會服務等策略以提

升品德及公民教教育的效能;亦透過優化課堂教學效能、推動學生主動學習、

提升初中學生中、英、數的基礎能力、鼓勵探究式學習等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學

業表現,各項措施均能順利推行,而且取得很好的成果,學生在品德行為及學

業成績均有明顯的進步。學校在檢討了各項策略及措施的成效及學校發展的需

要後,已制訂了 2014-2015 周年校務計劃書,繼續落實推行 2013/2014 至

2015/2016年度的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中的各項策略,以提升學生在品德行為及

學業成績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