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器器器器 器器器器
33

器官捐贈

Jan 03,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ila-ross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 屍體器官捐贈:當一個人不幸腦死時,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組織, 以無償的方式 ,捐贈給器官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讓他們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的生活品質,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這是一種大愛的情操,更是尊重生命的行為表現 活體器官捐贈:一個健康的成年人,願意在不影響自身的健康及生理功能的原則下,捐出自己的一部分器官或組織,提供親屬或配偶作為器官移植. 器官捐贈. 組織捐贈:人體可供移植的的組織包括骨骼、眼角膜、皮膚、小腸、心瓣膜、血管、氣管、軟骨組織、肌腱、骨髓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器官捐贈

Page 2: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器官捐贈• 屍體器官捐贈:當一個人不幸腦死時,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無償的方式,捐贈給器官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讓他們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的生活品質,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 這是一種大愛的情操,更是尊重生命的行為表現

• 活體器官捐贈:一個健康的成年人,願意在不影響自身的健康及生理功能的原則下,捐出自己的一部分器官或組織,提供親屬或配偶作為器官移植

Page 3: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器官捐贈組織捐贈:人體可供移植的的組織包括骨骼、眼角膜、皮膚、小腸、心瓣膜、血管、氣管、軟骨組織、肌腱、骨髓等

器官捐贈:目前國內移植成功的器官有心臟、肺臟、腎臟、肝臟、胰臟等器官。移植手術可幫助器官衰竭的病患因他人的器官捐贈而獲得新生命

Page 4: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 的年齡的限制器官捐贈 的年齡的限制

年齡的下限活體捐贈以成年人為原則,屍體捐贈則沒有絕對的年齡下限,視捐贈器官及組織之可用性而定

年齡的上限心 65 歲 肝 70 歲肺 65 歲 腎 70 歲胰 65 歲 眼角膜 80 歲

Page 5: 器官捐贈
Page 6: 器官捐贈

腦死• 臨床所謂的「腦死」即是生命結束,視同死亡• 指生命中樞—腦幹壞死,導致呼吸完全停止及器官逐漸敗壞• 由於近幾十年醫療科技的進步,腦死病人可以藉由呼吸器及藥物來暫時維持人體的呼吸和心跳、血壓等生理功能,但仍然難以超過兩星期

• 一旦除去呼吸器,腦死病人無法自行呼吸,心跳亦隨之停止• 正常人的生理結構,為了保護腦部,頭顱是堅硬無法擴張的• 頭部受傷時,例如出血、腫瘤、外傷,就會腫脹,一如足踝受傷踵起來

• 因腫脹導致的膨脹使顱內壓上升,壓力上升到某個程度,血液就無法到達腦部,造成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和氧氣而壞死,腦細胞是不能再生的,一旦腦死,再高明的醫術或高貴的藥物,也無法使其恢復

Page 7: 器官捐贈

腦死腦死判定必須經過兩次不同時間做兩次腦死判定步驟

兩次測試時,病人完全無腦幹反射,不能自行呼吸,可判定為腦死

Page 8: 器官捐贈

判定腦死之步驟判定腦死之步驟由行政院衛生署認可之腦死判定相關研習

證明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內科、外科、急診醫學科、或麻醉科專科醫師、小兒科專科醫師

上敘醫師二名和病人之原診治醫師共同參與

但五歲至十五歲之對象得由小兒科神經科醫師判定

Page 9: 器官捐贈

造成腦死的因素

•頭部外傷:例如車禍、墜樓、槍傷等 •腦部病變:例如原發性腫瘤、顱內出血等 •其他因素:例如腦部缺氧、心臟麻痺、藥物中毒、溺水等

Page 10: 器官捐贈

昏迷指數的由來一般常聽到的昏迷指數指的就是「格拉斯哥

昏迷指數」 (Glasgow coma scale, 簡寫成GCS)

由 Dr. Jennett 於 1974 年於 Glasgow 這個地方提出的

起初是為了評估頭部外傷病人的狀態及預後而定的

之後被廣泛的運用於任何有意識變化的病患, 例如:頭部外傷、腦血管障礙(腦中風)等

Page 11: 器官捐贈

昏迷指數的描述•以往在描述意識狀態的時候可能會用昏迷、半昏迷、癡呆…等詞來形容

•不同的人用詞的定義不同,往往會造成溝通的困難

•使用昏迷指數的好處在於用「分數」作為意識狀態的判定,使每位醫護人員看到分數後可以客觀的大概瞭解病患的昏迷程度,並可作後續的追蹤和評估

Page 12: 器官捐贈

昏迷指數的評估

以•「最佳運動反應」•「發聲反應」•「睜開眼睛」三項指標來評估

Page 13: 器官捐贈

睜眼反應 (E)

•  自發性張開眼睛--------4 聽到聲音刺激張開眼睛-----3 對疼痛刺激才張開眼睛-----2 無張眼反應----------1

Page 14: 器官捐贈

說話反應 (V)

 有條理的談話----------5 談話語無倫次,答非所問-----4 只能說一些不適當的單字、詞---3 只能發出無法分辨的聲音-----2 無發聲反應-----------1

Page 15: 器官捐贈

活動反應 (M)

聽從命令---------------6對疼痛刺激處會「用手撥除」------5對疼痛有「上下肢收縮性運動」-----4對疼痛反射性上肢屈曲、下肢伸展性運動-3對疼痛反射性上下肢皆為伸展性運動---2對疼痛全無反應------------1

Page 16: 器官捐贈

予疼痛刺激時上肢伸展 (2分 )

予疼痛刺激時上肢屈曲 (3分 )

Page 17: 器官捐贈
Page 18: 器官捐贈

把三項指標的分數加起來得到的總分,是所謂的「昏迷指數」

可以做為預後的參考

昏迷指數的應用

Page 19: 器官捐贈

依這三個分數之和 , 來判斷腦損傷與昏迷之嚴重性 15 分 ( = E4V5M6 ) 為 正 常 ;14 分為輕度 ;13至 8 分為中度 ;7 分以下為重度

死人及腦死為 3 分 = ( E1V1M1)

昏迷指數的應用

Page 20: 器官捐贈

一個人喪失高層大腦皮質的功能,高層大腦皮質管理所有心智、意識的地方,如:思考、記憶、推理和一些複雜有意義的行為 (說話、有目的的動作等 )

但腦幹的功能是完整的,表示他有正常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環,會有自發性的動作,對外界的刺激眼睛會張開,也有一些無意義的扮鬼臉、哭或笑,但無法說話和遵從命令

植物人

Page 21: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器官捐贈想要成為器官捐贈者,該如何表達我的意願? 可以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並隨身攜帶。平時請與家人、同事、朋友表達你的意願或討論 你的想法。

如果簽了器官捐贈同意卡,就一定能捐嗎? 一般來說,僅在腦死的狀況下,才得施行器官捐贈。現行法律,除了捐贈者本身的意願外,也要取得兩位捐贈者家屬的同意書,才能捐贈器官。

Page 22: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如果簽了器官捐贈卡,當被送到醫院時, 是否會影響到照顧的醫療品質?

器官捐贈是要等到所有救命措施都失敗, 醫療人員與病患家屬才開始討論死亡時, 器官捐贈的問題。所以,不會影響到應有 的醫療照顧品質。而移植小組要一直等到 家屬同意並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後,才會 被通知。救人是所有醫護人員的責任,他 們會竭盡所能來挽救病患的生命,不會因 病人或家屬作器官捐贈的決定而有所疏忽

Page 23: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器官捐贈後,遺體外觀是否會受影響,喪 葬事宜能否如常進行?

器官摘取時是採用嚴謹的外科手術標準, 如同你在醫院接受任何的外科手術,手術 後醫師會仔細縫合並且維護外觀。因此, 喪葬事宜必定能如常進行。

可以自己決定要捐出幾個器官嗎? 可以指定自己想捐出的器官種類,醫院會尊重每一個人的意願。

Page 24: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受贈者如何向器官捐贈者家屬表達感謝? 可以用不具名的方式,以感謝卡或慰問信,透過移植醫院社工師轉交給捐贈者家屬。為保障個人隱私,及免除不必要的困擾之故,捐贈者家屬及 受贈者是不得相見的。

是否可以指定捐贈給某位特定人士? 器官捐贈是大愛的延續,每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 。捐贈是需要進行組織抗原基因 (HLA) 及血清, 配對的檢查等,找出最適合接受移植者,才不 會形成不必要的浪費,交由專業的醫護人員來處 理,將會有最好的安排。

Page 25: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植物人可以捐贈器官嗎?不可以。植物人是因腦部病變或其他系統的疾病合併腦病變,導致大腦功能喪失。此類病人沒有思考、記憶、認知、行為或語言能力,但可以有臉部動作,且腦幹功能正常,可維持自發性呼吸、心跳,所以不能捐贈器官。

器官捐贈與大體捐贈有何不同? 器官捐贈-僅將功能完整器官摘取,移植給血型 及組織配對相符之器官衰竭病患。

大體捐贈-是提供遺體給醫學院、醫學大學之學 生解剖教學,或病理解剖研究之用;但器官捐贈 後,仍可提供遺體病理解剖研究之用。

Page 26: 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器官可以買賣嗎? 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 12條規定: 「提供移植之器官,應以無償捐贈方式為之 」,絕不能有任何交易行為,違反第 12條而從事器官買賣者,可處 6 個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18條規定:「以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體,散佈、播送或刊登,促使人為器官買賣訊息者,處新台幣 9 萬元以上、 45萬元以下 罰鍰。」

Page 27: 器官捐贈

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2012.9.25)2012.9.25)

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 7995 人心臟 134 人   肺臟 18 人   肝臟 1047 人  

腎臟 6191 人   胰臟 83 人   眼角膜 591 人 2

本年度屍體器官捐贈者總數 135 人 本年度捐贈屍體器官 ( 組織 )總例數 474 例 本年度已接受屍體器官 ( 組織 ) 移植人數 ( 未列入皮膚 , 骨骼銀行等 ) 403 人

接受心臟 / 肺臟 / 肝臟 / 腎臟 / 胰臟 / 眼角膜移植人數 52 / 3 / 62 / 131 / 5 / 152 人

Page 28: 器官捐贈

器捐移植劃區分配 列入優先選項為了讓器捐移植更有效率,衛生署預告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草案,器官分配除了以「疾病嚴重度」為優先考量項目,也首度將「地理因素」列入選項之一,將全台分為 4 區,若勸募醫院及其勸募組織都沒有合適受贈者,優先分配給同一區域內的受贈者

國內等候器官移植者眾,但捐贈者非常稀少未來器官分配除了以「疾病嚴重度」為優先考量項目

首度將「地理因素」列入選項之一,讓器捐移植更有效率,減少南來北往奔波運送器官

Page 29: 器官捐贈

器捐移植劃區分配 列入優先選項最新器官分配的區域劃分為北、中、南、東 4區

北區為宜蘭縣、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金門縣、連江縣;

中區為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

南區為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

東區為花蓮縣、台東縣

Page 30: 器官捐贈

器捐移植劃區分配 列入優先選項器官來源很珍貴,疾病嚴重度是最優先考量如果血型配對的絕對因素不符合,就會從其他相對因素尋找合適的受贈者

過去為了鼓勵醫院進行器官勸募,會優先給同一個勸募網絡內的醫院,若仍沒有適合受贈者,再依據等候時間等因素來依序排隊

Page 31: 器官捐贈

器捐移植劃區分配 列入優先選項現在加入地理因素來考量,放在勸募網絡內醫院之後、但優先於等候時間較久者

為器捐講求爭取時間,為了減少南來北往奔波運送器官,且考量全台各地移植醫院水準相當

透過劃分區域來就近提供,是可行且有效率的做法

Page 32: 器官捐贈

器捐移植劃區分配 列入優先選項為了提升民眾支持器捐的意願,修定的器官分配原將增加對器捐者家屬的加分條件,這項議案經過多方討論

最後專家共識是限定簽署器捐卡且完成器捐者,其家屬未來若有器官移植需求,獲得加分、取得等候優勢

Page 33: 器官捐贈

相關網站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