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第七期 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专刊 2011 年 7 月
9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Oct 29, 2014

Download

Education

Wuhui Wei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第七期

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专刊

2011 年 7 月

Page 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辑团队

编辑团队 (按拼音排序)

丁晔 @北京 《信息方略》执行总编。

[email protected]

禾玛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多年土著,研究生在读。一只在上海水浜里出身,喝过几

年英国水的大河马。对媒介环境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前开始关注传播网络和

云计算。【[email protected]

何威 @北京

ohmymedia.com

媒介与传播研究者,关心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北京师范

大学教师,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email protected]

慧声 @上海 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好读书不求甚解,好武侠虚度年华。

[email protected]

胡凌 @香港 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目前的研究兴趣在电信法和互联网治理。

[email protected]

立早 @北京

www.lizaoo.com

北大传播学硕士,伪文艺女青年,个人的几个关键词:自由、怀疑、理解、存

在主义、相对主义、非主流。目前对媒介环境学、互联网政治、新媒体技术抱

有浓厚研究兴趣。【[email protected]

刘阳 @香港

t.qq.com/hammerlet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跨学科研究爱好者。近

期对政治传播和社会网络研究感兴趣。

[email protected]

马金馨 @香港

majinxin.com

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

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

[email protected]

牟怡 @美国 Storrs 美国康乃狄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研究兴趣为新媒体应用及效应,以及研究方

法。【[email protected]

任珏 @香港 《家庭》杂志记者,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博士候选人。媒介人类学者、

书评人,学术兴趣聚焦于 ICT4D、互联网与性/性别、Civic Media、深度调查报

道等领域。【[email protected]

王成军 @香港 网名黠之大者。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博士候选人,浸染于儒墨,爱好

complexity science,以 SFI&NKS 为旨归。研究方向为网络舆论,多主体建模。

[email protected]

I

Page 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辑团队

II

魏武挥 @上海

weiwuhui.com

曾供职于多家网络公司,混迹互联网多年,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对一切数字

化的互动媒体都抱有浓厚的观察、研究和批判的兴趣。

[email protected]

王喆 @杭州 本科毕业于清华人文学院,后获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哲学硕士(M.Phil)

学位。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email protected]

萧秋水 @深圳

www.xiaoqiushui.com

知识管理研究者,热爱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互联网。《名博是怎样炼成的》、《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 30 种实用技巧》

作者。【[email protected]

袁楚 @北京 网名树子,《互联网天地》编辑部主任,个人经历可用以下标签标示:长沙、

语音技术、伪文化人、美食、人文摄影、新媒体观察者、电子阅读抵制者。

[email protected]

章戈浩 @英国 Milton Keynes

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作过记者,作着学者,当前研究兴趣为

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CAQDAS 等。

[email protected]

张昕之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博士候选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新媒体文学硕

士。关注新媒体与公民参与、政治与社会运动等。

[email protected]

* 封面中麦克卢汉诸照片围绕之图片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萧冰先生所设计,为该院纪念麦克

卢汉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会标,特此致谢。

Page 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二十世纪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最为动荡的百年,电力开始全面展示其威力,

人类的活动空间因之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拓展。在这一时期,施拉姆从存在的角

度看见了“信息”,发现了“传播”;而麦克卢汉则从结构出发看见了“技术”,

发现了“媒介”,尽管传播活动与媒介现象自古即有,但是,二者从未像在这

一百年里那样被如此频繁地提及,并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现象,仿佛某个

古老秘密露出了它的冰山一角。其实仅从“传播”和“媒介”的词义上即很容

易发现,“传播”和“媒介”是互文的,它们必定在共同说出点什么:或者是

恒久的危机,或者是此刻变局的根源。

很难在传播学与媒介研究间划清界限,施拉姆和麦克卢汉,前者是传播学

的集大成者,后者是媒介研究的太上老君,这二人,可以说同是传播学和媒介

研究历史上的双子星。依照我对二人生平的理解,他们分别像极了中国历史上

的孔子和老子:孔子开山立制,广纳学徒,苦作春秋,韦编三绝,讲究敏于行

而讷于言,施拉姆正好有点儿口吃的毛病,但他却编写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

在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机构,授予了第一批传播学学位,将传播学学

科化建制化,使之发展至今而蓬勃正盛;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了五千字

真经,尔后,无人知其生死,据说历朝历代都有他的化身,后人读起《道德经》,

往往一头雾水但又深感其学说之博大精深仿佛言中了某些天机,麦克卢汉的学

说也正是一样,即便半个世纪后的今人读起来,也倍感莫名,却又总觉得这样

的怪论必定有着常人难以揣知的大道在其中。麦克卢汉口才极佳,许多著作也

都是口述完成的,然而,1967 年,麦克卢汉进行了一场北美医学史上历时最长

III

Page 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者的话

的神经外科手术,结果记忆差不多被抹除掉,读的书忘得一干二净,从此以后,

他大脑缺氧,多次中风,庞大的写作计划就此搁浅,思想的创造力再不如前,

这让人不禁怀疑,真正的麦克卢汉或许借着那次手术人间遁形了,手术之后的

麦克卢汉多半不过是一个替身而已。

中国历史的两千年可以说是重儒而轻道的,大成至圣先师说的是孔子,孔

门子弟,也个个备极荣光,封贤拜圣,后世唯读孔书方能实现个人理想或得到

社会认可,而道士道经,往往被等同于巫祝方术,社会目为下流。殊不知中国

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无不深受老子思想影响,汉高祖开国,首重黄老之术,唐

代的君王更视老子为自家先祖,追封为玄元皇帝。这样的境况也正像极了施拉

姆和麦克卢汉生前身后的待遇,施拉姆一直被封为传播学的开山鼻祖,后世的

研究写作也必须依照他所开创的实证主义路线才容易被学术界认可,或案例,

或统计,或实验,或其他,总之,必须有言之确凿的方法,必须有清晰明白的

对象,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用语,唯有这样的研究过程才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而

像麦克卢汉那种汪洋恣肆、不拘一格、灵感顿悟式的,总之没有科学方法的写

作和研究,则直接被划为异类,被斥之为“不专业”,然而,有趣的是,尽管

至今也鲜有人完全读懂麦克卢汉,但是,五十年前的怪论却在这半个世纪里一

个接一个地被印证,这就恰恰说明了,麦克卢汉的学说对人类文明,至少对当

代社会的理解确有其深刻独到之处。

其实,对麦氏的写作方式,我倒有这样一个理解:在迷宫之中,位置当然

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方向,而人类文明正像一座迷宫,麦克卢汉的每一

次写作其实就是一次对迷宫中走出路线的描绘,他的每一句格言就像路口抛出

IV

Page 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者的话

的方向指示:向左还是向右。人们所不解的是格言与格言之间的留白,其实那

不过就是路口与路口间一条只须直走的道路而已,在迷宫中,长亦可,短亦可,

甚至无亦可,可人们却非认为,对于这样一条可有可无的道路,总必须说点什

么才好,即便说五十年前这条小路的小树旁曾有小狗小便于此也是令人备感安

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实证研究只关注细节和表面,并不是说实证研究没有

价值,如果这样想,自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况且,千万年前不为人知的一

弹指或许就能解释如今那些引人注目的谜团。

本专刊收录了与麦克卢汉之学术渊源相关的稿件共十五篇,为四篇书评、

八篇论稿、两篇编译文和一篇荐书稿,其中尤其有幸的是,蒙何道宽先生赐稿

三篇,他对麦氏学说的地位和麦克卢汉研究的现状做了系统的介绍,并提出了

未来研究的出路,同时,何先生还推荐了新近译作《软利器》,作者为当代著

名的媒介环境学者保罗·莱文森。澳门大学的吴玫女士回顾了麦克卢汉在中国

语境下的解读方式与解读困境,并将之与近二十年来中国传播学的主流趋势相

联系,令人深思。何威则探讨了唐宋时期雕版印刷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翟云霆

分析了形式主义对麦克卢汉学说的影响。王成军则大胆地提出了“宇宙传播学”

的创意,试图想象一种没有信息损溢的对话技术。周弛于冷热媒介之外提出了

“温媒介”的概念,着实值得玩味。我则批评了针对形象的现代批评,提出了

关于形象的“开放—封闭”的二分法。在三篇书评中,魏武挥从《技术垄断》

中读出了一个“有老大哥的美丽新世界”,从《知媒者生存》中发现了修习媒

介环境学的捷径,牟怡则直陈出《新新媒介》中莱文森延伸旧有理论尝试的部

分失败,而我不过借读《理解媒介》之题发挥,认为媒介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症

V

Page 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者的话

VI

候,它说明的并非理解与沟通,而是隔阂、失落与无奈,恰在此刻,媒介研究

正当时也。另两篇译文,一篇是何道宽先生介绍自己与麦克卢汉学说结缘的短

文,一篇则是莱文森的博士论文前言,均是新鲜出炉,正宜阅读。

最早向国内译介麦克卢汉的何道宽先生曾这样慨叹麦氏的遭遇:“奇人怪

杰,为人嫉恨,为人不解,古今中外皆然”,感触之深,想必何老先生多半也

有一番夫子自道于其中,然而,我等认为,万不能以“皆然”为正确,宽容怪

才,尊重创新,推崇思想,这样的社会才会富有活力,这样的学术界才会有喷

涌不止的活水源头,而要造就一个开放进取的时代,就断容不得封闭自锁的习

气!因此,我们推出此专刊,以我们的绵薄之力、浅陋之识来纪念麦克卢汉,

向思想致敬,向创造致意,向开放时代张开双臂。

本期责编:刘阳

Page 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目录

目录

编辑团队 .........................................................I

编者的话 .......................................................III

目录 ...........................................................VII

书评 .............................................................1

技术的异化

读《技术垄断》/文:魏武挥 ................................................ 1

修习媒介环境学

从《知媒者生存》开始/文:魏武挥 .......................................... 6

放逐年代:媒介研究的黄金时期

读《理解媒介》/文:刘阳 ................................................. 14

尚能饭否?

读《新新媒介》/文:牟怡 ................................................. 20

论说 ............................................................23

为什么要纪念麦克卢汉/文:何道宽 ......................................... 23

面向未来的麦克卢汉: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文:何道宽 ..................... 28

“麦克卢汉密码”的中国解读/文:吴玫 ..................................... 34

打造数字温媒介——数字出版:热媒介的冷延伸/文:禾玛 ..................... 38

形式,结构与功能——对“媒介即信息”的一种分析/文:翟云霆 ............... 45

从佛教到儒家——浅析唐宋时期雕版印刷与社会的互动/文:何威 ............... 50

呓语与幻想:传播学疆界的扩张/文:王成军 ................................. 66

形象的二分法:现代形象批评的认识论暗示/文:刘阳 ......................... 69

编译 ............................................................74

《人类进程的回放:关于媒介进化的一种理论》前言及目录/译:张振宇 ......... 74

《麦克卢汉在中国》/译:禾玛 ............................................. 78

VII

Page 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目录

VIII

推荐 ............................................................83

版权声明 ........................................................84

关于我们 ........................................................85

Page 1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

书评

技术的异化:读《技术垄断》

魏武挥 *

异化这个词,是马克思的发明。事实上,我认为国内对马克思或神圣化或妖魔化,都是

要不得的。我们应该还马克思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当然还有哲学、经济学之类)学者的本

来面目,而不是把他的话当成教义。

异化就是一个相当精到的学术词语,它所描述的是人们创造发明某物本来为了让人们

自己更好地工作生活,结果该物却成了人的主宰。在很多领域,都有异化的影子,比如宗

教,比如官僚体系,当然,也包括技术。媒介环境学大师尼尔波茨曼这本《技术垄断:文

化向技术投降》,在我看来,就是在讲技术的异化。而在一片为新媒体新技术歌功颂德的文

字中,我们的确需要这样的“盛世危言”。

《1984》是一本很有名的小说,奥威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老大哥无处不在的未来。而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技术垄断

作者:尼尔·波兹曼

译者:何道宽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年 10 月

Page 1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2

赫胥黎在以《美丽新世界》告诫我们,老大哥可能是不会存在的,但人们会“娱乐至死”(波

茨曼另外一本书的书名就是这个),在狂欢中灭亡而不自知。波茨曼本人是倾向于赫胥黎的

说法的,而我则以为,奥威尔的预言并不见得完全会落空。我们的未来,很有可能是奥威

尔+赫胥黎式的。

一.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我们今天已经生活在一个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中,到处都是“技术”。类似“只

要能发明,就把它发明出来”乃是正确的这类笛卡尔主义四处可见。但波茨曼不这么看。

在《技术垄断》中,他对我们整个社会的这根支柱提出了拷问:尼采说上帝已死,那么,

技术是不是在上帝已死后,成为了一种新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比起信仰上帝来,又有多

危险?

事实上,当我们一旦听说某项事物是建立在高科技这三个字上,我们脸上和内心深处

升起的敬畏,是不是和中世纪的人们听说这是以上帝之名之后一样的崇敬呢?面对高科技,

我们会不会去问值得的吗?就象中世纪的主教告诉教徒们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之后,有几个

人会问:真的吗?

对于技术这样东西,波茨曼始终保持着一种审慎——嗯,他称之为谦虚——的态度。

他警告我们说:“技术竞争点燃的是全面的战争,新技术的影响不可能被控制在有限的人类

活动的范围内。”因为站在媒介环境学的立场上,“将毛毛虫从它栖息的环境里清除掉,你

得到的不是一个单纯减去毛毛虫的环境,而是一个新的环境:你重构了生存的条件。新技

术不是什么东西的增减益损,它改变一切。”

为了说明技术改变和社会改变之间的有机关系,波茨曼引用了一位荷兰社会学家的发

现。当一个非洲部落引入火柴后,整个部落的通奸行为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为这个部

落的人们在进行房事前需要熄火,房事后需要重新生火而不得不向邻居去借一根已经烧着

的木棍。于是性事成为了一个公开化的事件而导致通奸难以掩盖。而火柴的引入,一切,

便都变了,因为人们不再需要跑隔壁邻居家借那根烧着的火棍了。

新技术的出现,所导致的结果,有时候会完全出乎发明人的意料。比如时钟这个技术。

时钟的发明,本意是为了让教士更严格地去撞钟来服侍上帝。但是,商人们发现,时钟是

赚钱的必备工具,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时钟能够帮助他们知道时间,从而提高效率。波

Page 1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3

茨曼不无诙谐地写道:“在上帝和财神的这场终极对决中,钟表偏爱的是财神爷。”

二.信息技术的威胁

作者梳理了整个文明史,并提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统治文化阶段和

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垄断文化阶段的标志是:装配线的出现(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猴子审判(判定真理的程序发生变化,注意,讨论的不是真理本身)以及科学管理(人听

凭技艺和技术的摆布,

人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低于机器时,社会就享受到 佳的服务)。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拼命

地发明创造,但为何发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退居其次。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可以做,就

值得做”。

技术垄断阶段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铺天盖地的信息。我记得 Google Reader 里过去曾在

页面标题上有“1000+”的标识,这表明我所订阅的信息源已经有超过 1000 篇文章没看了。

这让我产生焦虑,我会尽力地去消除这个 1000+,以至于到了 后我的目的是去消除那个标

识,而未必是阅读本身。今天的 GR 页面标题已经没有了,但在自己的分类背后还会出现

我未读的数字:这个信息,是我日常会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苹果的 iPad 里有一个 app store

的按钮,当 iPad 里的程序有新版本时,这个按钮上就会出现一个数字。我颇有几个朋友就

是为了消灭这个数字而去更新,事实上,他们真需要获得新版本的程序么?

波兹曼这样评价道:“随着信息供应量增加,信息控制机制就受到很大压力。为了对付

新的信息,就要增补控制机制。而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又反过来增加信息的供应量。”

而“失去效用之后的信息就成了混乱之源,而不是秩序之源。”铺天盖地的信息本来是为了

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但 终变成了我们更加苦恼和困惑的根源。技术的异化,彰

显无疑。

技术垄断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一切都可以计算。比如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就要计算此

人的智商;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了解资本主义,就要看 ta 的论文是不是得到了 A。一项政策

是否得到拥护,就看看有多少百分比的支持率(“我们逐渐相信这样

的说法:民意测验的结果就是人们的信念,仿佛我们的信念可以被打包装进‘我同意’和

‘我不同意’的胶囊”)。计算让电脑应运而生,因为它擅长这个。我们曾经用电脑去计算,

后来演变为电脑自行计算(比如语义处理分析)。电脑自行计算的结果是:“把人界定为信

Page 1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4

息处理器,把自然定义为信息处理的对象。”

于是,我们这样感慨:那些智商不高的家伙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比如哥白尼),可见

后天的努力有多重要。浑然没有意识到,智商这两个字,本身有多么得荒谬!

三.奥威尔的“老大哥”

数字技术带有如下特征:易复制易搜索易传输。而这些特征,并非完全是带有正面意

义的。举一个曾经被美国法学者莱斯格提及过的例子。

在前数字时代,邮件基本上可视为私密。因为张三寄出一份信被李四收到后,这份信

的内容只要他们愿意,的确可以做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便再无人知晓。拆开每一个公民的

信件阅读并复制,这显然没有任何操作性可言。但到了电子邮件出现后,人们在享受通讯

的便利之时,也意味着每份邮件不再具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私密等级了:邮件服务

器上可能存在这份邮件的备份。而数字技术的易搜索(也就是易扫描)使得一份邮件在发

送过程中,能够很轻而易举地被人截获并事先看过。公权力和私人领域之间,其实已经不

再象过去那般泾渭分明。按照莱斯格的说法,警察侵入个人电脑搜查一番可以悄无声息间

完成,这和过去警察闯入你家中翻箱倒柜,是完全不同的。

我倒并不认为有极权主义会在技术的帮助下死灰复燃,今人的民智会阻挡它。但商业

公司却可能持有老大哥式的力量。戴维科顿曾写下《当公司统治世界》一书,而数字技术

所带来的全产业链公司,已经开始浮出水面。事实上,google 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曾经有人利用 AOL 的搜索引擎做过实验。他们分析一个 IP 连续一段日子的搜索记录,

然后根据这些记录去推测这个 IP 背后的人所持有的社会属性乃至生活习惯。 后当他们拿

去和真人比对时,出现了惊人的一致。Google 今年出了一个广告片,片中不断地闪现着一

个美国人的搜索记录,从“如何申请法国留学”,到“如何追上法国女孩”,再到“如何操

办法国婚礼”,等等等等,google 在吹嘘自己无所不能的同时,可不就提示我们这样一点:

你在干什么,你想干什么,google 全知道。

四.一个有老大哥的美丽新世界:Matrix

《Matrix》是一部系列科幻电影,上中下三本。但我从来没有把这个名为《Matrix》的

三部曲看成是科幻片。很有些人认为这是一部哲学巨作,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种预

Page 1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5

言,而且,这种预言的可能性,不幸的是,还很大:人类为智能机器所统治且浑然不知。

这部机器会是谁?也许 google,也许 facebook。要知道,今天 facebook 上跑着几十万

的应用,人们在 facebook 上已经不再需要跑到另外一个网站上就能使用到各种五花八门的

服务。Facebook 正在成为互联网本身。

我们当下所缺的,仅仅是 VR(虚拟现实)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而这一技术并非遥不可

及。席美尔在 1900 年出版的《货币哲学》中已经发现,物质运动与意识状态,经由生理-

心理学家之手,得以联通。既然是道路是通的,那人们就一定会去走,且认为:这是对的。

这就是波茨曼痛加抨击的“唯科学主义”。技术的出现,本意是帮助我们去更好生活。

然而,今天的技术发展,真的是这样么?

波茨曼引用埃及法老塔姆斯的话说:“我们的发明只不过是手段的改进,目的却未见改

善”。而我则愿意这样写道:当手段上升为目的之时,一切意义,便将烟消云散。波德里亚

谓之“后现代世界里不存在任何意义”,大概便根源于此吧。

Page 1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6

修习媒介环境学:从《知媒者生存》开始

魏武挥 *

国内学者对于媒介环境学的研究专著是很稀少的。在我视野所及,一本是王冰所著的

《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想像》,另外一个就是这本由李明伟所著的《知媒者生存——媒介

环境学纵论》。这两本书都是在做媒介环境学的介绍,前者注重理论根源,后者注重整体描

述,相对来说,对于初学者而言,后者更适合入门。

一.什么是媒介环境学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又被不是那么恰当但也的确指出了它诞生地地称为“多

伦多学派”,是当今传播学三大学术流派之一(另外两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和以美

国为代表的行政研究学派)。但这门学科在中国的确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有误解;其二、

研究并不兴旺。

先看这个误解。李明伟在本书中也提到了所谓“媒介生态学”和“媒介环境学”之辩。

这其实完全是两种研究旨趣。李氏在书中论述甚多,我这里不再做太多的展开。不过我倒

是愿意用下图来表示这两者的区别: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

作者:李明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年 1 月

Page 1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7

也就是说,媒介环境学着力点在于媒介(或者说媒介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可能是正

面也可能是反面的),而国内的媒介生态学在关注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媒介运作的。在变量

安排上,两者正好相反。媒介生态学把现存的社会看成媒介所处的环境——故而有一句名

言:媒介是条鱼;而媒介环境学,则把媒介看成我们生活的两大环境之一(另外一个是自

然环境)。故而有所谓:媒介即环境的说法。

在澄清了误解之后,解释了什么不是媒介环境学之后,就有必要解释什么才是媒介环

境学了。李氏在书中提出了他的看法,我这里则结合华裔学者林文刚一篇题为《媒介环境

学的思想沿革初探》的论文来说说我的认识。

媒介环境学做为一个学派,或者说一门学科,就必然需要具备学科存在的必需条件。

按照穆雷的说法是,理解一个学派有两个模式,一谓功能主义模式,一谓冲突模式(革命

性对连续性)。对于前者而言,就是一个严密的学派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好的理念、思

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后者则是学派之间互相冲突的论断:范式是否转移?

那么,什么是好的理念呢?

麦克卢汉和波斯曼都有一个共同的旨趣:从生态学的角度去理解媒介和文化。这个视

角认为,媒介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形式上和环境上,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组织则是由

业已内化的主导性的传播模式塑造的。波斯曼关注文化与教育如何受大范围的社会环境变

革的冲击,这样的变革似乎是由于印刷技术向电子技术的转变而引起的。对于媒介环境学

而言,波斯曼的定义是:媒介环境学就是对媒介环境的研究。

看看范式上的创新。

经典的传播学派(范式)是管理学派(又称经验学派或行政学派)和批判学派。前者

Page 1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8

主要关注点是媒介影响研究(效果研究),特点是定性经验主义、功能主义和实证主义。比

如关注媒介内容对使用者或消费者的影响,验证媒介对人的短期行为的影响(可以翻阅《大

众传播研究的里程碑》一书,那本书里都是这个学派的经典研究案例)。批判学派则部分源

自法兰克福学派,后来产生所谓的新马克思主义,着重研究的是大众媒介的政治经济学,

尤其是媒介的所有权,另外一个重点则是政治和公司对媒介的控制,以及它们如何在媒介

内容的生产、销售与获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媒介环境学关注的则是媒介和技术对文化和社会在形式上和根本问题上的冲击。学者

威廉昆斯在《后工业世代的先知》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传播是环境的。他还提出这样一个

问题:电视基本上是传播媒介呢,还是一种环境现象?

在昆斯所列的七位先知(学者)中,可以看出有三个分支:以芒福德为代表的机器的

蚕食是一脉(我称之为悲观派),以富勒为代表的技术繁育乌托邦是另外一脉(我称之为乐

观派), 后则是伊尼斯和麦克卢汉代表的媒介决定文化论。

媒介环境学的 终确立是在 1968 年,波斯曼介绍时说,媒介环境学的任务就是“试图

揭示(媒介作为一个复杂的讯息系统)隐含的、固有的结构,揭示它们对人的感知、理解

和感情的影响。媒介作为感知环境,它是我们观看社会的一面镜子(媒介不是社会)。我们

通过媒介感知或“构建/重构”的“现实”,是现实的一种翻版,这种翻版是透过媒介的感知

特征过滤的。翻版的“现实”乃是插入周围环境和我们之间的一种东西。

媒介同时又是一种符号环境,我们凭借各种感觉去感知世界,又从媒介的符号世界内

容去思考。对于作家而言,世界就像一本书,对于电影制片人而言,世界就像一连串的现

象和声音——符号本身是带有偏见的。

互联网之所以成为一个很复杂的研究对象,就在于它是个多重媒介环境:多媒介的感

知-符号环境。它一部分是文字,一部分是图像,一部分是声音,一部分是电脑,一部分是

电话。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符号环境,这种新语言的密码尚待破解。

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新媒体(其实我更愿意用互动媒体)更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因

为我们已身处媒介的符号结构之中,我们“参与”到媒介中去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社会学

中,把客厅、俱乐部或卧室看成一种媒介,就会形成社会-符号环境。但在互动的网络世界

中,这种社会-符号环境又带上了一层“虚拟的”神秘面纱,的确非常有趣。

对于“媒介即环境”而言,林文刚给出了三个基本理论命题。

Page 1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9

其一,媒介固有的物质结构和符号形式发挥着规定性的作用,塑造着什么信息被编码

和传输、如何被编码和传输,又如何被解码。这个重要的理论命题的主张是:界定信息性

质的是媒介的结构。林氏顺便提到了小说和改编电影的不可比较性,因为它们根本是两种

媒介结构。

其二,不同传播媒介中固有的不同的物质形式和符号形式,预先就设定了相应的不同

偏向。伊尼斯写过一本名著《传播的偏向》。其实这在互联网上也常见,同样一篇文章,以

门户新闻页的形式出现,以 BBS 的帖子里出现,以 Blog 的博文形式出现,以及作为帖子回

复的形式出现,对人的影响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其三,传播技术如何影响文化的。这个理论命题是有个假设的:技术带有固有的偏向。

——这个假设在波斯曼的《技术垄断》一书里有充分的诠释。

二.媒介环境学的诸位大家

李明伟在书中用代际传承作为章节标题,向读者介绍了四位这个学派的著名学者,分

别是伊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和莱文森。 为名闻遐迩的当然是麦克卢汉。不过,这

个学派真正 关键的人物,在我看来,非梅罗维茨莫属(李氏在书中也如是写道:梅罗维

茨不仅为媒介环境学贡献了 有体系的理论,而且其扎实、具体的研究也改变了媒介环境

学之前大而空的理论形象)。

正如李氏所说,梅罗维茨点到了麦克卢汉的软肋。麦克卢汉天马行空地预言式方式,

着重于“媒介——感官——行为”三变量的前面一组关系,确实未就感官变化如何引起行

为改变做出充分的解释。换句话说,麦克卢汉被判为“天马行空”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梅

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则是一本非常扎实的研究作品,李明伟写道,“梅罗维茨把媒介环

境学推进到了社会变化的微观层面。与前辈所研究的宏大多主题变奏不同,梅罗维茨全神

贯注于社会行为和角色扮演这样更微观的层面”——此话十分确然。

相对而言,莱文森这位“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则弱了一点。梅罗维茨的研究——以

《消失的地域》为代表——基本上到电子媒介时代就嘎然而止,麦克卢汉更是没见过互联

网这玩意儿。莱文森则开始向数字世界进军。但与麦克卢汉相比,他的思想性的确不如,

与梅罗维茨相比,又不够扎实。莱文森提出了“媒介进化论”的观点,但这个观点其实并

没有多大的洞见。为了彰显思想的深刻,莱文森用了“理性”一词来说明人们如何选择媒

Page 1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0

介从而形成媒介的发展动力。李明伟的评判是,这一步既大且空——我更愿意用“大而无

当”一词。

现在来说说波斯曼,这位可能是中国人熟悉程度仅次于麦克卢汉的学术重镇。他的《娱

乐致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非常有名。李明伟在代际传承中并没有把波斯曼置

入其中,理由是他可能更偏向于批判学派的立场。波斯曼自称是麦克卢汉不听话的孩子,

而他的两位学生梅罗维茨和莱文森,似乎也不太认同他属于媒介环境学的宗师。这里面涉

及到一个研究的性质问题:解释性研究还是规范性研究?

梅罗维茨是 典型的解释性研究立场,他只是解释电子媒介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究竟何

在,至于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如何影响法才是好的影响,他并不过多涉及。莱文森是热情

洋溢的乐观派,觉得总体而言,媒介对社会影响偏于正面,且这种正面属于应有之意而无

需多加评判。而在我看来,波斯曼其实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任何一种进步(技术的推

进)都是进步(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么?如果这的确是个问题的话,那么,下一个问

题就很自然地出现了:什么样的进步,才是进步的呢?——这就是规范性研究的立场。

所以,波斯曼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命题:对媒介环境的保护。正如我们发明了各种

各样进步的技术来改造自然却在今天发现这些改造未必可以接受的一样,媒介环境面临同

样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波斯曼处在更高的层级上,本书作者李明伟将他从代际传承中去

除,是值得商榷的。

不过,我也的确认同这样一点,波斯曼的质问,有时候有点过于激进(激进的保守主

义)。他的论述,有时候会让我莫名想起老子的小国寡民哲学:回到过去,一切都是好的。

但考虑到今天这个欢呼一切新技术诞生的时代,这样一种矫枉过正式的批判,还是有其意

义的。结合波斯曼著名的“恒温器观点”,就可以理解他为何如此保守了。

另外需要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詹姆斯凯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林文刚的三大

命题 后一个涉及到文化的问题,而凯利,就是一个寻求文化平衡的学者。不同于波斯曼

认为“媒介是技术”,凯利认为“媒介是文化”。故而,其实他是一个文化论者,他对文化

的关切是他一切研究的核心,从精神上保存公共文化的任务始终贯穿在他的著作里。

另外一个他和波斯曼不同的地方是,相对于波斯曼的慷慨激昂和言辞凿凿,凯利显得

更为温和。他的这个温和其实是一种更整合更包容的路子。“我同意你们大家的意见,虽然

你们彼此不同意”——这句话不是说他捣浆糊活稀泥,而是他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摸

Page 2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1

象的盲人。

凯利也在寻求媒介的平衡。他认为,传播垄断的形成过程,既非自然而然,也不是不

可避免的,而是具体的权力结构产生的结果。为了反对这些垄断,就必须寻求媒介的平衡。

既然他是一名文化论者,那么,在寻求媒介的平衡时,就必然要涉及到文化研究。对

于法兰克福式的批判大众文化的态度,他持同情的观点,但他回避这个问题。他拒绝狭隘

的“品味”观念,认为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意义王国,文化就存在于

人的行为中。

客观事实是,文化是经由传播创建起来的。所以这位文化论者就很自然地走出了从媒

介到文化到传播的研究路子。他回顾了麦克卢汉的研究突破,即麦克卢汉批驳的一个概念:

传播问题仅仅是传输信息的问题。凯利要我们考虑,传播有一个仪式的问题,仪式的功能

和传播信息的功能同样重要。实际上,我们的一切传播行为都有一个超越传输功能的意义。

许多意义可以叫做仪式,比如我们交换和共享讯息以便重申友谊和归属感时,就是在进行

仪式性的交流。仪式性传播既是世俗的,也是精神的,是人们共享的润滑剂,并不限于宗

教仪式里的涂油仪式。

凯利也同样关注技术与社会的问题。芒福德是从技术乐观派转向悲观派的,芒福德的

毁灭感提醒了凯利如何去看待技术。他着重研究了电报这项技术。

凯利论证说,电报将运输和通讯明显地区别开来,电报的空间控制导致了美国地方时

间的死亡,期货交易人取代了倒卖差价的经纪人,这样就使知识竞争成为可能——结果就

导致了知识垄断。18 世纪资本主义开创了商品使用和商品价格的分离,到了 19 世纪中期,

电报引起的知识垄断进一步加速了这个分离的势头,马克思从这个势头从获得灵感,构建

了他的商品化理论。

三.技术决定论与媒介环境学的缺陷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挖苦说:日文太啰嗦,二战打败,跟其文字传送太慢有关。按照媒

介环境学学派把语言也看成是一种媒介技术的前提,这句话倒是蛮有点媒介环境学的意思。

但是,问题也来了。二战日本战败就是因为日文太罗嗦么?

媒介环境学 遭人诟病的就是这类“技术决定论”,国内外有无数学者发表过类似的看

法:媒介环境学至少有技术决定论的倾向。李明伟在本书中,先是阐释了究竟什么叫“技

Page 2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2

术决定论”,然后再来剖析媒介环境学到底是不是技术决定论。

我们回到丘吉尔的那句话。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不会真得去同意他这句玩笑话,但

是,你也不可否认,这可能真的是因素之一。而在我看来,媒介环境学就有点这个意思:

你既不能赞同这样的观点:社会的变化就是由媒介技术变化而变化的,但你也的确不能否

认,后者的变化的确会导致前者的变化。

传播技术影响文化是一个理论连续体,也就是说,一端是“软决定论”:人的能动性是

对决定性的因素;另一端是“硬决定论”:技术是必然的社会的变革的首要决定因素。连续

体的中部则是“文化/技术共生论”:人的文化和技术是不断互动向前发展的。

无论是伊尼斯还是麦克卢汉,在他们的文字中,都表露出过“非技术决定论”的意思,

李明伟已经在此书中寻章摘句地抄录了一些以做证明。但退一万步讲,即便媒介环境学带

有技术决定论的影子,都不是这个学派的致命缺点。它真正值得后来者需要警惕的是:毫

无规范可言的拍脑袋,还美名曰“思辩研究”。

李明伟写道,“在传播学里面,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贡献 为突出。但是,这绝不意味着

媒介环境学特别是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研究在方法规范上值得所有后来人效仿。他们提出

或使用的很多重要概念没有严格而明确的界定。他们提出的理论命题多不是形式逻辑层面

的事实判断。他们的论证缺乏严密周全的逻辑推理,结论往往是从一大堆来源极广且支离

破碎的材料中直接得出”。

事实上,波斯曼也有同样的问题。他被翻译为中文的三部曲,有点随感杂谈式,与其

说是学术著作,不如说更像是畅销书的写法。这是媒介环境学早期也是 著名的三位学者

的缺陷,而未经严格学术训练的初学者,又会极易被这种激扬文字的风格所吸引,甚至情

不自禁地效仿起来。所幸的是,无论是凯利,还是梅罗维茨,都在努力地纠正这个学派从

诞生之初就落下的这个毛病。

故而, 后我向读者们推荐如下的读书进路,来学习媒介环境学。初学者可以从本书

入手,做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可以看《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想像》,做理论根源探究。

再往下,可以读林文刚主编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做更深入的研究。

原典专著上,建议选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以及凯利的《作为文化的传播》。至于麦

克卢汉和伊尼斯,他们的书较为有名,就不再罗列了。

今天的媒介技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发展得史无前例得轰轰烈烈。而媒介环境学,

Page 2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3

这一关注媒介、技术、社会、文化互动的学术流派,是有其用武之地的。国内这一块,大

部分研究偏向于文头提到的“媒介生态学”,而非媒介环境学,故而还是大有可为的。

Page 2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4

放逐年代:媒介研究的黄金时期

——读《理解媒介》

刘阳 *

一.学之术:词语概念化

在对学术研究的批评中,一个典型的观点认为,所谓的学术,不过是学者们通过创造

并使用一系列有别于日常用语的术语来构筑起属于他们的小圈子而已。因此,在这些批评

者看来,学术不过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由于那些术语的含义一般不同于基于字面的理解,

甚至根本无法从字面被理解,因此,术语就被认为类似于某种黑话,它们建筑了学术圈的

围墙,在围墙之内,照样瓜分利益,攫取财富。

且不说学术场所化的后果,学术本是可以去场所的。古雅典城中的市民,不论是修鞋

匠还是理发师,他们都愿意并可以同苏格拉底谈上一阵,《单向度的人》等著作亦曾风靡全

球成为畅销书,在上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和马恩的其他著作是工人阶级寻求自我解

放的宝典,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本萨特晦涩的小说则可以在男军人和女纺织工间擦出

火花。但凡学术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一部分之时,必是人类精神 为活跃,社会 富于创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

译者:何道宽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0 年 10 月

Page 2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5

造力的时刻,而学术一旦场所化,学术活动不得不依赖大学才能生存,术语就会变得益加

艰深难懂,不容置疑或置疑也无效的学术权威便应运而生,其实这都很好理解,愈加艰深

的行话是用于砌起高墙自我保护的砖石,而学术权威则是一种复杂社会的简单化机制,他

们首先是对外的代表。但是,这谈论的是学术圈(场),而非学术本身。

术语之有别于常用语在于日常用语多是支离破碎的,而术语则有意识地彼此相关,所

谓学术,它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词语概念化”。我们所说的概念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词语,

从它出发有一系列彼此逻辑相关的用语,这些用语以一套富于自我意识的规则和排列指向

我们生活的世界。什么是概念?我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我们有木材、玻璃板、铁钉、

铁栓、铁锯、铁锤、还有划玻璃专用的玻璃 等,他们就像表征着不同现象的词语,学者

用锯子将木材削成若干条,用铁钉把它们订成边框,用玻璃 把玻璃板划成合适大小安装

上去,再订上铁栓,这样,一扇窗户就做好了。什么是概念?概念不是木材不是玻璃不是

铁钉,概念就是这扇窗户。从这个窗户里,我们可以看世界,从不同的窗户,我们看到同

一个世界的不同样貌,因此,我历来认为,概念不仅仅是一个词语,一个概念就是一种世

界观。学术工作的任务是思考词语间的联系,将之系统化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概念,

学术工作 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尽量避免制造新词语的前提下创造新概念,这就是所谓的“奥

康姆剃 ”或“除非必要,毋增实体”的真义。不过学术用语的繁复却自有其道理,譬如,

为了方便将玻璃划成合适大小,我们就必须使用专门的玻璃 ,难不成非要我们用钢锯去

切玻璃吗?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术用语之所以难以理解,并不在于词语含义本身艰深

难懂,而在于概念指涉的相关用语间复杂的逻辑关系难于在一时间理清,也因此,如果真

有什么就词义本身即难以理解的所谓新概念出现的话,我想,那多半就不是出于学术的目

的(即认识世界的目的),而几乎可以肯定是另有所图了,譬如市场的需要或者政治原因。

二.理解媒介:泛媒视角

在当代的日常用语中,言及媒体(媒介),人们首先想到到的多半是电视、广播、报纸

等,这其实都是大众媒体,而以《理解媒介》为集中代表,在麦克卢汉那里,岂止是电话

电报、照片广告,连服饰、汽车、道路、城市、住宅、货币、武器都被视为媒介,这种将

媒介外延泛化的做法成为后世学人诟病麦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如果凡物皆可视作媒介,

那么,如何定义媒介?媒介研究的边界何在?它该如何学科化?如我这般的学术匠人该如

Page 2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6

何分疆裂土、推举出自己的君王(权威)?但其实,麦克卢汉的研究一直是跨学科式的,

麦氏学说之所以富于阐释力和开创性,也正在这种被指摘为定义不明的泛媒介视角。

不同时代,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同,学科的发展也因此与时代紧密相关,所谓“文章合

为时而著”。由于工业革命,“经济”成为理解世界的方式,《国富论》因此成为经典,而在

此前,这一方式是“政治”,《君主论》故也流传至今。西方的《战争论》和中国的《孙子

兵法》都诞生于形式上的“国际战争”时期,前者是法国大革命,后者是春秋混战,战争

是那时谈论 多的主题。《理解媒介》尽管有时人和后世的诸多非议,但仍令我等常读常新,

富有如此长久的魅力,恰也在于它提出的媒介概念击中了现代社会的要害,这一要害就是

——流动性。

三.流动与延伸:重新部落化

流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二十世纪的理论家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中都发现了这一

点,包括卡斯特尔对信息社会的研究(流动的空间),梅洛维茨对电视的研究(消失的地域),

鲍曼对现代性直接展开的理论分析(流动的现代性),他们发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像游

牧民族,麦克卢汉称之为“重新部落化”,依照他的冷热论,这是一个过热后开始降温的冷

时代,不过他没能看到冷战结束后文明又开始升温,尤其是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说

明新一轮内爆正在发生。事实上,关于现代社会的流动性,马克思在两百年前即有预见,

当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四处觅工的无产阶级时,马克思即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这其实不过是“一切都流动起来了”的另一种说法,不过,不得不承认,这种流动说的彻

底性远甚于二十世纪提出的各种理论,包括麦克卢汉的学说。依照我的理解,流动在麦氏

的表述里其实差不多就是“延伸”。不论是“延伸”还是“重新部落化”,这里头都有十分

鲜明的主体在,不论这个主体被表述为“中枢神经”还是“人”。而当发现,在现代社会中,

流动已经成为存在的基本方式而不仅是单纯的社会现象,主体本身也流动起来而难以捉摸

时,从主体出发展开论述就意味着客观性再难保证,因为论述者(写作者)与被论述的主

体不辨你我了,现象学方法的运用在 后一关即主体处因为对自我的仁慈而止步了。

四:流浪与流放:家园·私有制·囚徒

在主体问题上的仁慈恰是对麦克卢汉的另一个重要批评所在,在我看来,与前面提及

Page 2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7

的对麦氏泛媒视角的指摘相比,这一批评才是切中要害而富有价值的,即麦克卢汉的研究

差不多仍自认为是资本主义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麦克卢汉的思考停止在了基于私有制的

“我”前,这一“我”不被批评为主体的牢笼,反倒成了自由的象征。

麦氏所谓“重新部落化”指向的“部落”与远古时代的部落终究大不相同,在麦克卢

汉类似的表述中,譬如“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我们身披全人类”中,这种几近无限延伸

的说法差不多快可以表述远古的公有制社会形态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经历了一

系列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将私有制渗透成现代生活的全部,“私”成为现代人类精

神的公理,成为现代社会 强大 顽固的意识形态后,起码从形式上,人类有了流动的起

点和终点,而远古游牧民族(或 耕火种的民族)的流动则更像某种流浪,无所谓起点,

亦无所谓终点,流动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没有漂泊无根之感,因为从未落地生根,

无所谓家园,亦无所谓远方。而现代社会,“我”总是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从一

种身份流动为另一种身份,地方与地方,身份与身份,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关系,直到现

代社会,我们的心中才有了一幅“地图”,标志出了种种私有物间的关系,这一关系不仅包

括区域间的地理关系,也包括阶级、性别、种族、国家等指向的各种身份间的关系,远方

与家园同时出现,意义也被看见了,并被意识为必需品。

言及“家园”,又不得不从远古社会说起,家园并不指身体,亦不指住宅,亦不指村舍,

家园并不指这些场所,而指世界,如果非要以现代的用语表述远古的话,我们可以说:一

个人的家园就是他心中的世界,没有私,即没有限制,世界都是无限的,唯无限者是家园。

佛家致力于“无我”和道家自修的“忘我”都是在私有制下回归家园的探索,没有“我”,

主体就有了“家园”。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发展至今,不仅用“我”限制主体,更将“我”

的外延不断压缩,“我”甚至可以不在家庭关系之中,“我”居然可以只是“我自己”,只是

“身体”,只是身体的欲望,这时,在现代的表述中,家就成了避风港湾,而不是自由飞翔

的天地,这样,家园就瓦解了,只剩下了远方。这就是形式主义诞生的时代逻辑,无怪乎

麦克卢汉曾这样言到“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这与德里达的“延异”概念何其相似,

二十世纪的理论家们都在概叹意义的沦陷,都在概叹虚无,而马克思和尼采等哲学家在十

九世纪即已见微知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上帝已死”,如能深解其意,它

们至今就仍都是振聋发聩历史来声,而并非明白如话。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悲观的看法:当家园浮出,家园就行将灭亡;当意义裸露,意义就

Page 2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8

必要沦丧,人类就像沙加的眼睛,一切被看见的,都注定随风磨灭。但且先不多说这些,

既然电子文明将“我”压缩成身体,既然差不多只下了远方,我们都是从远方向远方去,

那么,奔波就成了现代人的命运,流动就成了生活方式,人类就成了大海里的鲨鱼,可怜

而残忍,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动,生无其所,生无所息。我们有了起点,也有了终点,但他

们都是无意义的场所,是虚无的容器,这就是现代流动与远古流动的差别,远古的流动是

一种意义充盈弥漫的状态,我们看不见意义却身在意义之中,每一个毛孔都充满着意义,

没有形式,也没有界限。而现代的流动却不过是从一个远方向另一个远方去,从虚无步向

虚无。因此,我更愿意把远古的流动称作“流浪”,将现代的流动称作“流放”:从音乐中

我们就能感受到两种不同流动的差别,不论牧歌唱出的是多么悲伤的故事或心绪,那歌声

也仍是高亢的,向着天空向着宇宙唱开去的,心越唱越大,一切都是无限的;而在现代社

会里,我们便只能浅吟低唱,无限的只有哀愁,那歌者和听众都失魂落魄,仿佛丧家狗般,

成了悲苦的行吟诗人,其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已被从家园逐出,不同于牧民,现代人是一

群流放者,他们首先是囚徒。

五.媒介与群岛:从虚无出发

不过正是从虚无的形式出发,从基于私有制的远方出发,媒介才被日渐突出出来,成

了现代社会的症候,其实,它是 为核心的症候。作为概念的媒介正是一扇窗户,直接指

示出远方与远方的鸿沟,因此,媒介并不在说明沟通与理解,而在说明隔阂、失落与无奈,

因此,麦克卢汉对媒介外延的扩展不仅不是其研究的瑕疵,恰是其研究对人类思想与学术

大的贡献,这一泛化的媒介概念成为现代社会 清晰的透镜, 为直接地指示出现代社

会的真实面貌——群岛:桴浮于海,孤苦无依。

前文已言,麦克卢汉是保守的,他的发言仍是资本主义的一部分,电子文明的压迫性

大多数时候被他有意忽略,而在“我”面前,他更“明智”地就此收手。但是,他天才地

去繁就简,拨开迷雾发现了现代社会的核心症候——媒介,要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即要理

解虚无,就无法回避直接指示出现代社会群岛结构的媒介,就不得不从媒介出发,只不过,

我们的理论必须往前更走一步,即走进“我”,走向解放,唯此,或能从虚无出发,找回家

园,修改我那个悲观的论调。毕竟,与持年久远的原始社会相比,仅有几千年的私有制着

实是个新鲜事,“私”与“我”的诞生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还真说不定它们只是人类历史大

Page 2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19

合唱里的一个小插曲呢!

Page 2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20

尚能饭否?

——读《新新媒介》

牟怡 *

保罗·莱文森作为麦克卢汉的朋友和门徒,继承与发扬着麦氏的思想;也体验着麦克卢

汉没能体验的新媒介时代和新新媒介时代。在其 新著作《新新媒介》里,莱文森再次延

续了麦克卢汉的观点。然而,这些努力翻新麦氏思想的尝试也每每透出牵强和无奈。

所谓“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是相对“旧媒介”和“新媒介”而言。按照书

中的定义,新新媒体指的是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其具有以下八大特征:1)消费者即生

产者;2)生产者多为非专业人士;3)消费者可以按兴趣爱好进行选择;4)服务一般免费;

5)新新媒介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6)服务功能社交化;7)无自上而下的控制;8)使得

人人可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书中列举的新新媒体包含博客(blog),优视网

(YouTube),维基网(Wikipedia),掘客网(Digg),聚友网(MySpace),脸谱网(Facebook),推

特网(Twitter),第二人生(Second Life),播客(podcast)等。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新新媒介

作者:保罗·莱文森

译者:何道宽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年 3 月

Page 3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21

在《新新媒介》一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一一解释了各个新新媒体的使用方式。

例如在描述“第二人生”的运行机制时,莱文森详细描写了在第二人生里发生的一场讨论

会,一位天文学家的第二人生故事等等。在介绍脸谱网时,他一面以自己使用脸谱网的经

历为例介绍脸谱网的一般社交功能,一面以奥巴马总统选举中脸谱网小组给予的支持为例

探讨脸谱网小组作为社会政治力量的作用。甚至莱文森在介绍博客时,不厌其烦地教起来

如何测算你的博客读者人数。这样迅速有效的实践总结显示了莱文森深厚的技术背景和兴

趣。

与此同时,莱文森也试图将应用于新媒体,乃至传统媒体的理论延伸到新新媒体上,

却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老师哈罗德·伊尼斯提出,一切媒介都具

有时间约束性(time-bind)或空间约束性(space-bind)。如传统电视节目的播出,只能在特

定的时间和区域进行。而新新媒体上的信息超越了时空的束缚,若非互联网监控等原因,

大可以在世界各地任何时间搜索到。再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全身心浸淫”(total immersion)

的观点,即使用一种媒介时,无论你怎么想或正在做什么,都会完全被它吞没(McLuhan &

Fiore, 1967)。而事实上,我们看到太多多线程工作(multi-tasking)的状态,有多少人会专心

致志的上网?!谁不是电脑上多线程进行,甚至多种媒介中随意切换?哪怕是在莱文森提

出的千方百计给我们造成“全身心浸淫”幻觉的第二人生中,也没法完全做到 100%的沉

浸:就算电脑因为第二人生程序运行的特点不得不独霸电脑,可还有手机,电视,报纸,

其他游戏机的干扰吧?!至于莱文森提出的麦克卢汉是超前的微博人,他的警句格言分明

就是微博的观点,就非常具有无厘头之感了。

基于新新媒体和传统理论的差异,莱文森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我们这种感觉(指新

新媒介是我们的延伸的感觉)是多么强烈,信心媒介都不完全是我们的延伸”(p.132)。

这些媒体既是我们的延伸,又属于它们自己。

通观整本《新新媒介》,一方面让人佩服莱文森能紧紧跟踪媒介发展 前沿(这一点

并非每个媒体研究学者所能做到的),另一方面让人提出基于传统媒体和 web 1.0 媒体发展

出来的理论“尚能饭否”的疑问。本文写作之时,正值 Google+上线。Google 凭借其资深

优势带来新的概念挑战 Facebook。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 Google 之前试图挑战 Twitter 的不

成功的尝试 Google Buzz,以及初始吸引众多眼球,后来却门庭冷落的 Google Wave。这次

的 Google+立足信息加上圈子(circle)的概念,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圈子里分享的信息不

Page 3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书评

22

一样,使得较之 Facebook 对待所有朋友均等的做法更有优势,或许会在新新媒介时代里杀

出一条血路来。新媒体,新新媒体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里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看得眼花

缭乱好不热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精彩纷呈才使得新媒体新新媒体研究更加困难。

麦氏一派的观点着眼于技术发展的历史,试图以技术决定论解释与媒介相关的问题。

然而须知,媒介技术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受社会经济甚至人自身的因素影响呢?如莱文森所

言,“新新媒介的固有属性是社交”(p.4)。伴随着社交这一属性,多少非技术因素汇集新

新媒体,这岂是单一技术决定论能说得明道得清的?!

除此之外,麦氏一家的观点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大起大落,这与他的言论晦涩难懂不无

关系。这些微博文字似的观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理解方式。而这一千种理解方式里,

又有多少合乎麦氏的初衷?!难怪在麦克卢汉生平唯一一次触电的伍迪·艾兰的《安妮·霍》

电影中,麦克卢汉严厉指责谈论他的观点者“完完全全不懂我的观点“。这种情形和社会

科学里的理论的普适意义是南辕北辙的。难怪乎,有人做过统计,追随麦氏的大多数是学

术圈子之外的人,例如商人,广告代理人,新闻记者,诗人,嬉皮士等等(刘钢,2005)。

新新媒介的诞生给历史不长的传播学研究带来空前的挑战。传统的理论失灵,对有着

和传统媒介完全不一样特性的新媒体和新新媒体鞭长莫及。随之而来的是机遇。媒体研究

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创建新理论的时代正在展开。从这个角度说,这

是一个 坏的时代,也是 好的时光。

Page 3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23

论说

为什么要纪念麦克卢汉

何道宽 *

一.谁是麦克卢汉?

2011 年 7 月 21 日是马歇尔·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全世界都在纪念他。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

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被誉为 20 世纪的“思想家”、“先知”、“圣人”。以“地球村”

和“媒介即是讯息”等论断名震全球。

“麦克卢汉学”已然成为世界范围的显学。随着 2011 年世界各地麦克卢汉 100 周年

诞辰纪念活动的展开,第三次的麦克卢汉热已经形成。他的思想跨越国界、跨越学术边

界,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机器新娘》、《理解媒介》和《麦克卢汉精粹》、《麦克卢汉如是说》、《麦克卢汉书简》

已经引进国内。研究他的著作比如《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数字麦克卢汉》和《麦

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已在国内出版。

他是真正的思想大师,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得不用他指出的方式去感知世界。我们发

现,他的许多“预言”,比如“地球村”、“意识延伸”已然成为事实。他的确是 20 世纪

“鬼聪明”的怪杰之一。

二.麦克卢汉热的三次浪潮

第一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遍及全球;因其 1964 年的代表作《理

解媒介》的出版而起,又因其思想的超前而短命。麦克卢汉像一颗巨星,以其独特的媒

介理论照亮传播学晦暗的一隅,他又像一颗短命的彗星,于 20 世纪 70 年代,黯然消逝。 作者为深圳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本文节本刊于深圳《晶报》2011 年 7 月 14 日 B09 版,本刊刊载足本,感谢作者赐

稿。

Page 3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第二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因互联网而起。

第三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 21 世纪 10 年代,因互联网的第二代媒介即“新新媒介”

而起,又借其百年诞辰的东风而势头更猛。

在这个阶段,国外的主要成果首推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辑并撰写的《媒

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这本书是媒介

环境学的小百科全书,以纪传体的方式介绍了该学派的十余位代表人物,是该学派划时

代的成就。媒介环境学派已经进入自觉反思、系统总结、清理遗产、推陈出新、问鼎主

流的新阶段。

在第三个阶段,特别值得注意的两本书是:特伦斯·戈登编辑的《理解媒介》(增订

评注本,译林,2011 年 6 月)和罗伯特·洛根(Robert K. Logan)的专著《理解新媒介:

延伸麦克卢汉》(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洛根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在世不多的权

威人士之一,这本书是对麦克卢汉思想的权威解读和 新发展。

三.国内的纪念活动

2011 年 6 月 13 日,为纪念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

-1980)诞辰 100 周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学术研讨会在

上海举办。纪念性与学术性并重、国际化程度高、跨学科性强,是本次研讨会的三大特

点。

2011 年 6 月 24~25 日,第九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跨文化交

际学会、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美国中华传播研究学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纪念

麦克卢汉自然成为研讨会的内容之一。

2011 年 6 月 26 日,新闻传播界的著名学术网站“紫金网”推出“纪念麦克卢汉百

年诞辰‘媒介环境学专辑’”。专辑第一部分是国外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的网站网址及

相关学术活动介绍,第二部分是林文刚、陈世敏、何道宽、胡翼青、李明伟、秦州、魏

武挥等一批媒介环境学研究学者的论文与相关文章共 20 多篇,并将适时补充新的论文与

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国际新闻界》2011 年第七期推出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专辑。

24

Page 3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译林出版社 2011 年 6 月中旬推出麦克卢汉名著《理解媒介》的增订评注本。编者特

伦斯·戈登呕心沥血,加上了大量的评注,弘扬了麦克卢汉的思想,显然更容易理解,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麦克卢汉研究,是麦克卢汉百年诞辰的 佳献礼。

四.海外的纪念热潮

http://figure/ground.ca 辑刊了五六十位著名传播学家的访谈录。

http://mcluhanconference.blogspot. 内容丰富,介绍纪念活动,发表纪念博文,“会期”

整整一年。

http://www.mcluhancentennial.eu (布鲁塞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哲学”研讨会,10

月下旬)。

麦克卢汉遗产管委会(The Estate of Corinne & Marshall McLuhan)推出纪念“麦克

卢汉百年诞辰”的官方网站(MMXI,Commemorate 100 years of McLuhan),排出了一个

日程,简单介绍全球各地的 40 余场论坛、讲演等纪念活动。

以上网站仅仅是纪念活动的主要信息源头。其他值得重视的源头有:多伦多大学的

“麦克卢汉计划”,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和斯多达特出版社(Stoddart Publishing),

美国的金科出版社(Gingko Press)和汉普顿出版社(Hampton Press),德国的彼得·朗

出版社(Peter Lang Publishing)。

兹将麦克卢汉遗产管委会提供的信息摘要介绍如下。

在 10 月下旬布鲁塞尔的“麦克卢汉的媒介哲学”研讨会上,主题讲演人有麦克卢汉

的儿子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 McLuhan)、罗伯特·洛根、保罗·莱文森、格雷厄姆·哈

尔曼(Graham Harman)和彼得-保罗·维比克(Peter-Paul Verbeek)。这将是一场跨学

科的思想碰撞会。

其他值得注意的研讨会有:斯洛伐克 3 月份的“媒介大趋势”(Megatrends & Media:

From Classroom to Global Village),布达佩斯三四月间的“麦克卢汉在匈牙利”(McLuhan

in Hungary Workshops),奥斯陆 4 月间的“重访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Revisited),

多伦多 5 月间的“数字时代的外观-背景迁移”(Figure-Ground Shifts in the Digital Age),

德国玛堡 5 月中旬的“地球村的今天:媒介与讯息的跨洋对话”(McLuhan’s Global Village

Today: Transatlantic Perspectives on Medium and Message),罗马五六月间的《理解今天的

25

Page 3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媒介》(Understanding Media Today),渥太华 7-10 月的“媒介融合”论坛(Media Mix:

Communications in the Age of McLuhan),多伦多 11-12 月的“麦克卢汉的昨天,今天和

明天”论坛(McLuhan: Then,Now,Next)等。

五. 麦克卢汉在传播学三个学派里的地位

学界大体分为三类: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几十年来的历史证明:经

验学派一派独大,批判学派在欧洲有市场,在美国“水土不服”, 媒介环境学派长期在美

国受经验学派排斥。我深感有必要矫正传播学圈子失衡的缺憾,我非常希望批判学派和媒

介环境学派能够问鼎北美传播学的主流圈子。

从哲学高度俯瞰这三个学派,其基本轮廓是:经验学派埋头实用问题和短期效应,重

器而不重道;批判学派固守意识形态批判,重道而不重器;媒介环境学着重媒介的长效影

响,偏重宏观的分析、描绘和批评,缺少微观的务实和个案研究。

在传播学发展史上,首先成气候的是经验学派。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式诞生,

由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勒温(Kurt Lewin)、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与

霍夫兰(Carl Hovland)等四位先驱开拓,战后由“祖师爷”威尔伯·施拉姆钦定,具有

明显的热战背景和冷战背景,其首要关怀是宣传、说服、舆论、民意测验、媒介内容、受

众分析和短期效果,其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其方法论是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

其研究对象是宣传、广告和媒体效果,其服务对象是现存的政治体制和商业体制。)、哈罗

德·拉斯韦尔(该学派称霸美国传播研究达数十年,其根源在于美国文化里根深蒂固的实

用主义和“崇美主义”。它骨子里抗拒和恐惧马克思主义,鄙视兴起于北美的媒介环境学。

后起的批判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批判学派的代表有德

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学派。法兰克福

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突出代表,对美国传播学产生影响的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席勒(Herbert

Schiller)、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等。这些学派对既存的美国体制产生强大的冲击,

它们高扬意识形态的旗帜,因不服水土,故只能够在高校和文人的圈子里产生影响。

26

Page 3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真正摆脱服务现存体制、解放传播学的却是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北美传播学的第三学

派——媒介环境学派。该学派有强烈的人文关怀、道德关怀、社会关怀,具有明显的批判

倾向。

1951 年,麦克卢汉用《机器新娘》对美国文化的种种弊端和广告的“洗脑”本质进行

辛辣的鞭笞。20 世纪 60 年代,他又以唐吉诃德的勇武单挑美国的主流传播学,把传播学

从体制和书斋里解放出来。

尼尔·波斯曼、保罗·莱文森、林文刚等媒介环境学高扬人文主义和道德关怀的旗帜、

深刻反思当代美国社会的弊端、高扬美国传播学的批判意识。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技

术垄断》、《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已经引进国内,莱文森的《数字麦克卢汉》、《新

新媒介》、《软利器》和林文刚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等已经在国内问世。

7 月 21 日是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世界各地都在纪念他。他是地球村和互联网的预言家,

只要互联网不灭,人们就会怀念他。他是媒介研究的信使,只要媒介演化还在继续,人们

对他的研究就不会停止。

27

Page 3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28

面向未来的麦克卢汉: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

何道宽 *

一.麦克卢汉热的三次高潮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

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被誉为 20 世纪的“思想家”、“先知”、“圣人”。以“地球村”

和“媒介即是讯息”等论断名震全球。

“麦克卢汉学”已然成为世界范围的显学。随着 2011 年世界各地麦克卢汉 100 周

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展开,第三次的麦克卢汉热已经形成。他的思想跨越国界、跨越学术

边界,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机器新娘》、《理解媒介》和《麦克卢汉精粹》、《麦克卢汉如是说》、《麦克卢汉书简》

已经引进国内。研究他的著作比如《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数字麦克卢汉》和《麦

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已在国内出版。

他是真正的思想大师,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得不用他指出的方式去感知世界。我们发

现,他的许多“预言”,比如“地球村”、“意识延伸”已然成为事实。他的确是 20 世纪

“鬼聪明”的怪杰之一。

第一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遍及全球;因其 1964 年的代表作《理

解媒介》的出版而起,又因其思想的超前而短命。麦克卢汉像一颗巨星,以其独特的媒

介理论照亮传播学晦暗的一隅,他又像一颗短命的彗星,于 20 世纪 70 年代,黯然消逝。

第二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因互联网而起。

第三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 21 世纪 10 年代,因互联网的第二代媒介即“新新媒介”

而起,又借其百年诞辰的东风而势头更猛。

第一波的麦克卢汉热令人震撼,标志很多,难以尽述。择其要者有:1966 至 1967

年,北美的全部宣传机器似乎都开足马力为他鼓吹;主流的和通俗的媒体发表了数以百

计的评论、报导和访谈录;《理解媒介》的封面赫然印出《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文

作者为深圳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本文节本刊于 2011 年 7 月 11 日《文汇报》,本刊刊载足本,感谢作者赐稿。

Page 3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字,宣告麦克卢汉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 重要

的思想家……”;1969 年 3 月号的《花花公子》以超乎寻常的篇幅发表了几万字的《麦

克卢汉访谈录》,称他为“高级祭司”、“北方圣人”;各界的要求应接不暇;几所大学想

用诱人的高薪挖走他,纽约的福德姆大学以首位“施韦策讲座教授”特聘他工作一年,

其年薪高出一般教授好几倍;欧洲的麦克卢汉迷创造了 mcluhanism, mcluhanist 等词汇;

日本人几乎翻译了麦克卢汉的全部著作,所谓“麦克卢汉学”随之而起。

20 世纪 90 年代,第二波麦克卢汉热兴起。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加

速使人赫然顿悟:原来麦克卢汉是对的!

新媒体的喉舌《连线》(Wired,1993)在创刊号的刊头上封他为“先师圣贤”( patron

saint),表露了新一代电子人的心声,创办者坦承麦克卢汉是《连线》的教父。他那 20

世纪 60 年代读不懂的天书,看上去胡说八道的东西,到了 90 年代末,都明白如话了。

第二波的热,以 1994 年麻省理工学院版的《理解媒介》为标志之一,这就是我翻

译的第二版《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该译作入选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 具

影响力的 300 本书”。推动这次热潮的还有专著、专刊、专题研讨会和麦克卢汉传记。

研究麦克卢汉的译作有:《数字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森,1999)、《虚拟现实与麦

克卢汉》(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2000)。

这个阶段的麦克卢汉传记有十来种,单就我收藏和涉猎的,至少有七八种:《用后

视镜看未来》、《麦克卢汉:轻轻松松读懂他》、《麦克卢汉入门》、《谁是麦克卢汉?》、《麦

克卢汉:其人其讯息》、《媒介是后视镜:理解麦克卢汉》、《虚拟麦克卢汉》、《麦克卢汉:

媒介及信使》, 后这一种已有中译本(何道宽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此间,论麦克卢汉的专辑有 1998 年《加拿大传播学季刊》夏季号,含两篇专论,

还有 2000 年春季号的《澳大利亚国际媒介》专辑,含 8 篇文章,撰稿者交口称赞,几

无批评。麦克卢汉“复活”啦!

第三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 2010 年前后,以麦克卢汉百年诞辰的纪念活动为高潮。

国外的主要成果首推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辑并撰写的《媒介环境学:思想

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这本书是媒介环境学的小百科

全书,以纪传体的方式介绍了该学派的十余位代表人物,是该学派划时代的成就。媒介

环境学派已经进入自觉反思、系统总结、清理遗产、推陈出新、问鼎主流的新阶段。

29

Page 3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在第三个阶段,特别值得注意的两本书是:特伦斯·戈登编辑的《理解媒介》(增

订评注本,译林,2011)和罗伯特·洛根(Robert K. Logan)的专著《理解新媒介:延

伸麦克卢汉》(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洛根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在世不多的权威

人士之一,这本书是对麦克卢汉思想的权威解读和 新发展。

二.中国大陆的麦克卢汉研究

在第二波的麦克卢汉热中,大陆学者的成果数以十计,择其要者有:大学学报和其

他刊物数以十计的论文,出版社出版的麦克卢汉著作、传记、讲演录和研究麦克卢汉的

著作达十余种。

以我个人为例,我主持、参与或主译的“大师经典译丛”(人民大学出版社)、“麦克

卢汉研究书系”(人大)、“媒介环境学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译丛相继问世。《机器

新娘》、《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麦克卢

汉书简》、《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等相继出版。此外,与麦克卢汉研究相关的其他译

作有:《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

《莱文森精粹》、《新新媒介》和《软利器》。

我发表了研究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环境学派”十余篇论文。其他学者发表的论文数

以十计。

更可喜的是,国内学者研究麦克卢汉及其学派的专著问世了,已知的有四种:《媒介

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2002)、《媒介的直观:论麦克卢汉传播学研究

的现象学方法》(范龙,2008)、《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李明伟,2010)、《媒

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范龙,2011)。张咏华是国内研究麦克卢汉学派的

先驱,李明伟的书是全面论述媒介环境学的第一部专著,范龙的两本书是将麦克卢汉与

现象学嫁接的可贵尝试。张咏华的书是国内第二波麦克卢汉热的重要成果,其余的三本

书为国内的第三波麦克卢汉热推波助澜。

胡翼青的《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2004)和《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

学派传播思想》(2007)提醒学界注意传播学的平衡发展,追溯了媒介环境学的芝加哥社

会学派源头。

30

Page 4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在第三波的麦克卢汉热中,媒体和学界给予他特殊的关注。我译介了“数字时代的

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森论媒介演化的姐妹篇《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2011)和

《软利器》(Soft Edge)(2011),这两本书进入了“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的启动篇。

《新新媒介》介绍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软利器》是媒介演化史 权威的著作之一,

论述人类从古到今波澜壮阔的媒介演化,始于 古老的口语,直到 20 世纪末的互联网。

三.媒介环境学在中国

该学派滥觞于 20 世纪初,定名于 20 世纪后半叶,有两个中心:多伦多和纽约。伊

尼斯和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的双星,麦克卢汉是其精神领袖。尼尔·波斯曼是纽约学

派的精神领袖和旗手。1970 年,他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博士点,培养了一百多位

博士生、四百多位硕士生。他的诸多学生已经成为媒介环境学会的领导和学术骨干。

中国大陆的媒介环境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以 2007 年为界,此前的研究多半“见树

不见林”,是对学派个别人物比如麦克卢汉和伊尼斯的研究,此后才转向对整个学派的研

究。

分界点的标志之一是林文刚教授编著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

从 2007 年到 2010 年,由我操 的北大“媒介环境学译丛”出了四种:《媒介环境学:

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技术垄断》、《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

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

从 2006 年到 2007 年,我发表了评介媒介环境学的五篇论文:《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

(《深圳大学学报》,2006 年第六期)、《媒介环境学辨析: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二》(《国际

新闻界》,2007 年第 1 期;《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三》(南京大学新

闻传播学前沿课题研讨会,2007 年 5 月);《三代学人的薪火传承:媒介环境学评论之四》

(中国传播学高端学术研讨会,2007 年 8 月,南昌);《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

与阐释: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08 年第一期)。

四.深化麦克卢汉研究

我在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供同仁参考。

31

Page 4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1. 扬弃“技术决定论”一说,采用林文刚教授的“文化/技术共生论”,既不接受“硬”

技术决定论,又有条件地接受“软”技术决定论。

在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上,媒介环境学派内部有三种倾向:麦克卢汉偏向“硬”决定论,

莱文森偏向“软”决定论,林文刚主张“文化/技术共生论”。现在看来,林文刚的主张比

较合理、更加成熟。

2. 开拓麦克卢汉研究的新路子。我们再也不能只满足于“老三论”(延伸论、讯息论

和冷热论)。早在 1999 年的《数字麦克卢汉》里,保罗·莱文森就用 14 条麦克卢汉语录

作为题解、分 14 章阐述麦克卢汉的 14 条理论。

罗伯特·洛根的《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是对麦克卢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我

期待着尽快将其介绍给华人读者。

3.在传播学三个学派的比较研究中推进麦克卢汉研究。

从哲学高度俯瞰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其基本轮廓是:经验学派埋头

实用问题和短期效应,重器而不重道;批判学派固守意识形态批判,重道而不重器;媒介

环境学着重媒介的长效影响,偏重宏观的分析、描绘和批评,缺少微观的务实和个案研究。

经验学派的首要关怀是宣传、说服、舆论、民意测验、媒介内容、受众分析和短期效

果,其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其方法论是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其研究对象是

宣传、广告和媒体效果,其服务对象是现存的政治体制和商业体制。

批判学派的代表有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法国

结构主义学派。这些学派对既存的美国体制产生强大的冲击,它们高扬意识形态的旗帜,

因不服水土,故只能够在高校和文人的圈子里产生影响。

真正摆脱服务现存体制、解放传播学的却是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北美传播学的第三学

派——媒介环境学派。该学派有强烈的人文关怀、道德关怀、社会关怀,具有明显的批判

倾向。

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以及尼尔·波斯曼的《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

垄断》都深刻而犀利地批判了美国文化里的消费至上、娱乐至上和技术至上。

波斯曼在《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的序文里说:“麦克卢汉不是本世纪的朋友,而

是下一个世纪的朋友。他是一个主张改良的人、面向未来的人、预言希望的人。”

32

Page 4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2011 年 7 月 21 日是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世界各地都在纪念他。他是地球村和互联网

的预言家,只要互联网不灭,人们就会怀念他。他是媒介研究的信使,只要媒介演化还在

继续,人们对他的研究就不会停止。

33

Page 4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34

“麦克卢汉密码”的中国解读

吴玫 *

作者按:1990 年,我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媒介研究硕士班上,首

次接触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理论,当时的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它颠覆了我

们之前对传播的固有理解,将媒介技术的影响力以夸张的语言概括出来。加拿大是英尼斯

与麦克卢汉的故乡,媒介技术学派既是该国传播学的骄傲也是那里的主流。硕士博士学习

的八年中,每门课,都会有涉及英尼斯与麦克卢汉的内容。20 多年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

论一直或明或暗地影响着我的教学与研究,使我受益匪浅。然而一直没有机会将自己对麦

克卢汉的这份感激总结出来。恰逢今年是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国际上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其中包括 2011 年 6 月 23-25 日在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麦克卢汉百年纪念国际研讨会

“McLuhan Galaxy:Understanding Media, Today”。主旨演讲者包括国际知名新媒体及麦克卢

汉研究学者:Manuel Castells, Paul Levinson, Derrick de Kerckhove, Robert Logan 等。值此机会,

做了篇论文“McLuhan Galaxy and New Media Ecology in China”在研讨会上宣读。回来后将

文章整理为中文,定名《中国传播界对“麦克卢汉密码”的解读》(吴玫、杨姣,2011),收

录在即将出版的《西方理论与本土经验: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播学”会议论文集》中(复

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因得知《数字时代阅读报告》要出专辑纪念麦氏,特摘录论

文中的前言与讨论部分与青年读者分享。

麦克卢汉的同事、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的著名物理学家及媒介生态学家罗伯

作者为澳门大学副教授,感谢作者赐稿。

Page 4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特·洛根(Robert K. Logan)在巴塞罗纳麦克卢汉百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上用“麦克卢汉密码”

来形容麦克卢汉的学术影响力。随着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等一系列新媒体技术在当代

社会的日益普及,麦克卢汉的学术魅力如同达芬奇密码一般有着越来越广阔的解读空间。

麦克卢汉在中国经历的是一个从无名到著名的过程,从负面评价到无条件赞誉的过程。初

始,他被认为是“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奇谈怪论”,其后他被冠之越来越多的正面颂

扬,从“媒介理论的泰斗”、“天才预言家”、“媒介狂欢时代的先知”、“20 世纪的思想巨人”

到“一座绕不开的丰碑”。他的名句“媒介即信息”、“地球村”已经走出了学界的象牙塔,

成为大众媒介上的流行语。

麦克卢汉在中国内地的推介与传播反映出的是麦克卢汉在中国被解读的过程,这其实

也是一个麦克卢汉“被”中国本土化的历程,是一个从介绍、研究到批评、反思和借鉴吸

收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与新媒体技术在中国大规模迅速普及相联系的。互联网、电脑、

手机、无线通讯、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时空维度,使中国社

会从造纸和印刷术以后,再次站到了世界传播技术的高点。自 19 世纪中叶中国在电子通讯

媒介技术长期落后以来,这是第一次在新媒体的发展、使用与普及方面与西方强国同步。

这也使得中国人对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力有着深刻的感悟与殷切的期待。

另一个与麦的解读过程相联系的是西方传播学在中国引进与发展的过程。过去 20 年中,

新闻传播界从改革开放前的共产主义宣传工具理论占统治地位转化到如今多元开放的理论

体系,传播学专业也从无到有,遍地开花。在这个传播学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有三种主流

趋势:一是自由主义运动,从过去的共产主义的宣传观向自由主义的新闻传播观转化,强

调新闻自由,媒介监督等概念;二是科学方法论,从人文学科的新闻学向社会科学的传播

学的转化,强调传播研究的科学方法,重视论证的量化分析与逻辑推理过程;三是技术乌

托邦主义,对新媒介技术持无条件的赞颂态度,新技术发明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器,

尤其是有利于中国的崛起。这三种主流趋势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学界的麦克卢汉解读产生影

响。

本文基于文化研究的立场,以中国内地 1997-2010 年中对麦克卢汉的期刊研究论文为文

本,通过量化与质化的分析,对中国学界是如何解码麦克卢汉做一个梳理和探讨。不同于

以往的麦克卢汉在中国被“误读“的讨论,本文作者认为麦克卢汉、他的著作、以及对他

的研究本身并不具有唯一的一个“客观”、“准确”、“完整”的版本,而是开放、多元、具

35

Page 4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有无限情境化诠释可能性的“密码”,对于这个“密码”,可以有无数的解读版本。也就是

说,我们不认为在麦克卢汉研究上有所谓“误读”问题,中国学界 90 年代对麦的批驳与其

后的“误读”指责其实都是中国解读版本的一部分,我们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这个中国版

本的构建过程。

……

中国学界对麦克卢汉“密码”解码过程展现了一个从质疑到肯定到空泛赞誉的过程。

麦氏的媒介理论给了中国学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激发了他们探究传播与媒介技术的

极大想象力。然而如何解读麦克卢汉,将它消化吸收,变成可以应用于中国社会实践的理

论成分的前景并不明朗。过去十几年对麦氏的研究呈现一种相互矛盾的局面。

一是在传播学精英层面,麦克卢汉作为思想学派仍然处于边缘状态。虽然国内传播学

界的知名学者在其著作中对麦氏理论多有介绍,核心刊物上早期也发表了几篇传播学专家

的重点介绍文章,却鲜有主流传播学者持续发表有深度、有见地、有影响的麦克卢汉研究

文章。在中国知名度 高的麦克卢汉学者何道宽是美国文学教授,而不是传播学者,因此

他的文学式解读并不能给传播学者带来深度启发。特别是在后期,核心刊物对麦克卢汉的

关注度显著下降,特别是缺乏有独立见解、有说服力、结合中国本土化实践方面的优秀文

章,从而丧失了引领麦克卢汉研究本土化的能力。

然而在另一方面,在青年学者层面,却是一派五花八门的本地化尝试,显示了麦克卢

汉对青年学者的魅力,也说明青年学者正在试图消化吸收麦氏理论,并把它应用于对中国

媒介现象的研究中。然而这些年青学人的本地化尝试,因其对麦克卢汉理论理解水平之局

限,往往流于庸俗实用化。他们只是不求甚解、各取所需地选用麦克卢汉一、两个知名理

论,然后发挥个人的理解力与想象力,将它套用在对中国的某个媒介现象的解释中。这样

的本地化努力反而使得麦克卢汉研究流于肤浅与急功近利。

麦克卢汉在中国的解读困境与中国传播学近 20 年来三种主流趋势的影响有关。

首先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介于占据中国传播界主流的两大理论体系之间,因此它在中国

传播界的理论地位很尴尬。“媒介既讯息”的观点,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媒介是统治阶级

的工具,也不同于自由主义的媒介是“渠道”的理论模式,所以很难将它在这两大体系占

主流的中国传播学界谋取一个有份量的地位。在前期,对他的技术决定论的质疑更多地是

36

Page 4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基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2000 年开始的“正面解读”,其主要立脚点是为了与西方

社会所谓“麦克卢汉热”接轨,迎合了中国学界向自由主义转向的大趋势。但麦在西方主

流传播学界的模糊地位又使得中国的自由主义式的“接轨”解读无法深入。

其次是麦克卢汉理论的表述方式的文学性、艺术性不契合中国传播界趋向科学方法论

的形势。在“效果学派”、“量化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的时代,传播学日益从过去的人文学

科的新闻学向社会科学转化,强调研究的科学方法,重视论证、量化分析与逻辑推理。麦

克卢汉天马行空式的行文方式与通常的社会科学三段式(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发现)

的表达方式大相径庭,因此被认为是“行吟诗人”,而不是社会科学家,从而局限了麦克卢

汉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第三是技术乌托邦主义对麦克卢汉解读的制约。麦克卢汉的声誉是与社会新媒体的崛

起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第一次声名大震得益于电视在美国与西方社会的流行,世界范围的

第二次麦克卢汉热是与互联网、手机、无线通讯的数码革命紧密相关。新媒体世界需要一

个代表性的“思想泰斗”来宣扬推广媒介技术革命,麦克卢汉的名言 “媒介即讯息”

简洁、 形象地浓缩了媒介技术至上的精义,因此麦当之无愧地被选择成为新媒体的“至

圣先师”。然而,确切地说,麦克卢汉并非是一个技术乌托邦主义者,他只是在电视兴起的

时代拥抱了电视媒介,但并非对所有的媒介技术都持肯定态度。与同时代的主流观点相反,

他对印刷技术对人脑的机械化影响持相当的批判态度。然而国内麦氏研究中大量的是技术

乌托邦主义的视角,对任何新媒介技术均持无条件的赞颂态度,对新媒介技术发明推动社

会进步不置怀疑,这种立场反而制约了对麦克卢汉的深度理解。

后,麦克卢汉密码本身是拼音文字,中国人是通过另外一种文字——象形文字来解

码麦克卢汉的。有意思的是,麦克卢汉理论的基石之一就是文字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对

人思维的制约与塑造。人类所有的思维、思想都是以语言文字这个媒介来表现的,文字媒

介本身就构成了讯息。麦克卢汉特别强调拼音文字对西方文明的机械化影响。然而当中国

人解码麦克卢汉的时候,他们使用的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形象而诗意的象形文字,这种媒

介的本质差异将导致中国人的解码独具一格。

37

Page 4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38

打造数字温媒介

——数字出版:热媒介的冷延伸

禾玛 *

数字技术的崛起引进一种全新的尺度1,使得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环境之中。这一

环境延伸人体的全部感官,旨在将人们的传播行为通过技术的手段回复到前技术的部落时

代。一种新的文化也随之产生:电子媒介使我们在人类传播和文化中传统的时空观念完全

过时。[1] 现代思想体系经由书面传统和印刷文化建构起来的线性与理性思维方式受到数字

媒介技术多媒介、直觉发散、非线性逻辑和娱乐精神2、业余主义3的冲击,后现代文化的征

候主导整个环境。电视、电脑、手机以及智能化的Web3.0 成为了时代的主宰。

媒介变革带来的 直接挑战便是对传统媒介以及相关产业的威胁。数字化的新媒介找到

新的文化与传播范式,一跃成为新的推动力,却使得适应旧尺度的媒介遭到新生代们的冷

落与排挤。这种排挤 首要的受害者便是传统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这一

方面是由于通过数字技术所构建的主流后现代文化与传统出版物思想逻辑体系的冲突所造

成,同时数字技术对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报纸等出版物带来巨大裨益,帮助其完成新一轮

的媒介进化与逆转4。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书籍(电子书)、新闻和电子杂志具有一种聪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1 相关论述可参见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一章《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

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

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何道宽 译.2005,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

馆,p33) 2 关于数字媒介娱乐性的阐述,可参见两篇立场截然不同的文献。一本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认

为以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介产生一种娱乐化的影响,使得人们丧失思考的能力,继而导致文化精神枯萎([美]尼尔·波兹曼,章艳 译.2009,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而詹宁斯·布莱恩特则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尽管她也提

及媒介的负面效果,但她在与多丽娜·迈伦合写的《娱乐作为一种媒介效果》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大众媒介提供的娱乐可

以使人们获得非常有益的情绪体验,且这些体验的确是娱乐性的,能够使人振奋。”([美] 詹宁斯·布莱恩特,多丽娜·迈

伦 著, 石义彬 彭彪 译.2009. 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M].北京:华夏出版社,p432)她提请人们重新评价娱乐效果,并加

以更深入地探讨。 3 数字媒介的业余主义滥觞于 Web2.0 的兴起。草根阶层迅速崛起,从维基百科开始,youtube、facebook、twitter 等等都

重新规划起世界的阶层。“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麦克卢汉语),业余主义成为革命的象征,“高贵的业余者”将

实现“专家统治”。由数字革命产生的 Web2.0 时代将带来“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主影响,它将永远改变这个世界。([美]安德鲁·基恩 著,丁德良 译.2010, 网民的狂欢[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p35)关于业余主义的福祉大多可以见诸各网站,

而对于其弊端可参见《网民的狂欢》一书。 4 媒介的逆转理论来源于马歇尔·麦克卢汉晚年 重要的一部著作《媒介理论》。在这本书中,麦氏试图找寻一种新的方

法论:他摒弃黑格尔的三段论,建立四段论,提出媒介的发展包含提升、过时、再现、逆转四个阶段。他指出“这四条定

Page 4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39

明的个性5,使得文字获得了一种超越其原有线性逻辑的叙述能力,进而变得轻快起来,这

吸引着更多的读者步入数字出版的大门。根据全球第一大在线书店和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

2011 年 5 月 19 日发布的公告,从 2011 年 5 月起,基于亚马逊自有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出

售的电子书数量已经超越了传统图书。而这一过程仅仅花费了不到四年时间。[2]

对于数字出版概念的界定,学界和业界则表露出截然不同的理解。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数字出版研究室张立、陈含章给出相关定义: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

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

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3] 虽然张立

的这一定义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其论述也涵盖了数字出版的大部分,然而需要指出的

是,他一方面强调凡是使用数字化手段的出版都是数字出版,将数字出版的概念延伸到一

个宏大的视角层面;一方面又将数字出版的囊括范围局限在作品编辑加工以及发行阅读局

限在印刷的领域。事实上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数据表明,2009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

的产值达 799.4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50.6%,[4]然而在这其中数字出版产业包括数字期刊、

电子书、数字报(网络版)、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

手机动漫、手机阅读)等领域,其中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又占到 799.4 亿元中的

97.1%,高达 776.3 亿元。相反,张立所定义的“数字出版”则显得极为薄弱,仅占 2.9%。

这一概念的定义不清晰使得在我们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超越传统出版的

同时,又不得不将其归于“朝阳行业,所有的商业模式尚处在摸索阶段”6。

事实上,目前所谓的数字出版是对于传统纸质出版的数字化延伸7:借助数字化的技术

手段,传统的纸质出版获得一种新的平台。印刷在纸张上的作为内容的文字活跃到了屏幕

上,抛弃业已成为禁拘其智慧的纸张,数字化的文字开始重新迎合人类前技术时代的思维8。

文字的内在逻辑是线性,并通过对视觉感官单一的延伸得以实现。数字出版则包容文字与

律是关于技术和人工制造物效应的定律。它们表现的不是一个序列的过程,而是一组同步的定律。……一般来说,‘媒介

研究’只涵盖了前两条。”([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弗兰克·秦格龙著,何道宽 译,2000.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p428)事实证明,媒介的逆转使得旧媒介成为新媒介的内容,新媒介也随之带上了旧媒介的尺度,这对理解本文

温媒介(Warm Media)概念有很多帮助。 5 《聪明的文字:文本的电子解放》([美]保罗·莱文森 著,何道宽译,2007.莱文森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8 章) 6 来源于笔者与盛大文学公司人士访谈记录。 7 通过此定义排除网络游戏等电子出版物。 8 在文字与印刷文明兴盛之前,人类生活于延伸全感官知觉的听觉空间(Acoustic Space)中,不强调线性逻辑,而以实际生

活的事实关联,并假以口语词加以传播。电子媒介使得这种口语文化得以重生,继而形成“次生口语文化”(该定义提出

可参见[美]沃尔特·翁 著,何道宽 译. 2008,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p103)

Page 4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40

口语的双重特性,并融合经由电报开创的电子化媒介文化,将单一书籍的知识延伸到全人

类的知识宝库之中9。文字传统的保留维护印刷文明的线性逻辑,超链接关联又将人们的注

意力无止尽的转移,思维被非线性地发散开去10,这种矛盾在数字出版上的统一使之形成一

套折衷的方案,力图用电脑加工 大限度地使语词嵌入空间,嵌入电子运动,使语词的分

析性序列达到 优化的效果[5],同时使其兼具娱乐性、注意力的自由控制和对全局的掌控

力。当然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降低媒介的传播效果:当一项技术变得

无所不能,那么完成每一项领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便会下降11。

热媒介的冷延伸

作为新兴热门概念的数字出版,即使借助网络这一新媒体的平台,其本质还是书籍出

版物。回溯历史,书籍自 15 世纪古登堡印刷革命以来,到 16 至 17 世纪形成强有力的印刷

文明12,这种文明建立在对视觉感官的延伸之上。文字将外部世界和抽象思想通过符号的编

解码过程变成一种可以看见的代码,帮助人们将其所指广泛散播、流传千年。世界变得清

晰明朗,通过对一种感官的延伸即完成传播的全部过程,而用户的参与程度却很低。根据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解释,这种承载文字的书籍和文字本身都属于他所定

义的热媒介。他指出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13,因此热媒介并不

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也较低。[6]这些特性使得

热媒介被赋予一种强烈的排斥性,这种排斥为冷媒介借助电子革命契机而兴起提供了基础。

19 世纪莫尔斯的电报和达盖尔的印刷术冲击建立了 300 多年的印刷文明,形成一种新的文

化,这种文化借助冷媒介得以实现。与热媒介相对,麦克卢汉指出冷媒介延伸人的多种或

全部感官,通过低清晰度的信息将大量空白留给接受者去填补[7],这种特性吸引用户全身

心投入其中。冷媒介作为一种环境将用户包裹起来,它独有的包容性使得其善长营造一种

虚幻的美景,以供人们娱乐。

9 这一功能的实现得益于超链接技术的实现。事实上,如今的网页通过超链接建立起本网页文字内容和与其相关知识信息

的数据库,使得用户能够在 简短的时间掌握一个相关知识点的各种信息。 10 这种经由超链接带来的发散性思维与前文提及传统书籍在阅读时的思维自由有着本质区别:后者的自由依然遵循文字

的线性逻辑,同时提供读者自由思辨的空间,这种建立在线性逻辑上的自由阅读是哲学思想产生的 好温床;而前者则属

于混乱的发散式链接,尽管通过介质带来的内在逻辑统一使得读者能够依据作者的思路进行思考,然而电子化媒介的发散

性特质无从保证读者对一项议题的注意力,加上超链接的发散,使得人们往往陷于天马行空的幻想,而非富有逻辑性的想

象。 11 相关论述参见作者论文《媒介熵》。 12 其间变革历史可参见[美] 伊丽莎白·爱森斯坦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一书。 13 高清晰度的实质即充满数据。

Page 5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41

早在前技术时代14,冷媒介就一直存在。语言相对于文字就是冷媒介的代表。然而冷媒

介真正崛起却是 20 世纪以后,尤其是二战结束的近 70 余年时间里,冷媒介凭借电子技术

乃至数字技术的逐渐完善,一跃成为“王者媒介”(megamedia)。从电视开始,到互联网

Web1.0,Web2.0, Mweb以及Web3.0……冷媒介营建出一种全新的情境,人的感官得到无限的

延伸,一种前所未有的通感将人与媒介乃至外部世界联接在一起。透过媒介,我们看到整

个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未必真实。

正是由于感官的完全解放,我们也回到了前技术时代村落的情境。这种情境使得经由

书面文字建构起来的评估体系打碎,继而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这种真实一方面使得人

们不必再面对浮士德式的哲学困扰;同时又变得过于务实,继而丧失了逻辑思辨的能力。

线性逻辑被打破,严密的框架体系被冲击得支离破碎,而这一切的后果便是“娱乐至死”

与“技术垄断”15的警钟。这是以书籍为代表的热媒介从来没有面临过的挑战。

那么,在冷媒介16日益发展并延伸出手机这一过冷媒介(Freezing Media)的今天,书

籍这一典型的热媒介将会通过何种形式呈现?它是否已经过时?而又会以何种形态被再现

继而逆转为新的媒介?文字和书籍的线性逻辑结构又是否能通过技术的手段被保留下来,

以此作为教育的辅助,来使得过冷媒介完成逆转17,形成一种深具人性化智慧的媒介形态,

达到关乎世间万物的太和之境?新兴的新新冷媒介18通过便捷的终端向用户提供自由、多媒

体、娱乐性的服务,作为传统书籍等纸质出版物数字化延伸的数字出版产业是否还具有市

场生命力呢?

任何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势必具备三种趋向:是、否和两者的折衷。作为绝对论的选

择,是与否在提供鲜明立场的同时带来人性化的缺失,并可能造成损失。折衷的思想则吸

纳来自东方的古典智慧,通过系统化的和谐共存,寻求一种温和的出路。这种方案尽管无

法立刻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却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持久的效果。当作

为热媒介的传统纸质出版物和代表冷媒介的数字技术进行融合,并形成新的媒介之时,这

种折衷的逻辑将会带来新的发现。

热媒介和热信息通过冷技术逆转为新的温媒介,这种居于两者之间的新形态。温媒介

14 即人们不通过媒介技术进行交流的时代,也称“部落时代”。(麦克卢汉语) 15 参见[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与《技术垄断》。 16 麦克卢汉冷媒介热媒介理论。 17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第三章为“过热媒介的逆转”。那么同样的根据哈罗德·伊尼斯“万事不过”(Nothing Over-much)的推断,在必要的情境下,过冷媒介也将完成自身的逆转而升温。 18 借用保罗·莱文森新书《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题目中的定义。

Page 5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42

一方面保持热媒介的高清晰度,但同时为使用者预留大量的活动空间,并融合热媒介的排

斥性和冷媒介的包容性,形成一种引导的文化。温媒介使得热媒介获得更多的适用情境,

同时维持其作为信息延伸的使命。这种媒介便具有一种人性化(Anthropotropic)19的智慧,

以适应数字时代人和信息的双重需求。

下图是作为人的延伸的冷媒介与作为信息的延伸的热媒介相互逆转、作用的图示:

图 1 冷媒介、热媒介20

而作为热媒介的冷延伸,温媒介则具有如下的特点:

图 2 温媒介

19 关于人性化媒介的阐述可参见保罗·莱文森 1979 年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他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

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像人,技术在模仿、复制人体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20 此图中的思想经由王昊青、田翔等人与笔者进行的讨论启发所得。

Page 5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数字出版正好符合温媒介的所有要求。一方面作为书籍的延伸,书籍成为数字出版的内

容,也使得数字出版具有了书籍的特性;但同时数字出版借助网络平台,数字化终端而非

传统纸张加以呈现。这种介质的改变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与终端的互动获得一种超越原本纸

张限制的能力:内容不再被书籍厚度所限制,数字出版物通过电子墨水、云计算和网络智

能实现内容的无限延展,并通过人为或者网络智能的引导,为未来的媒介发展提供一种新

的趋向。这种趋向对目前过冷媒介的逆转铺下了基石。事实上,尽管新兴的新新冷媒介借

助互联网 1.0-3.0 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条件获得了内容生产和个性的解放,但是这种电子冷

媒介营建起来的文化无疑对逻辑有着巨大的杀伤力——尽管部落人不识字也同样能把事情

办好,但是对于愈发复杂的现代社会,自印刷术以来的线性逻辑依然对整个世界有着足够

强大的解释力,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解决方案。温媒介无疑能够延续这一传统。

而这无疑也是目前“前景一片良好”但同时又才刚刚起步的数字出版业的出路所在。坚

持打造数字时代温媒介将会帮助传统纸质出版物、传统出版商和目前的数字出版集团和相

关平台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林文刚 编, 何道宽 译. 2007, 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 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 p35

[2] Amazon.com Now Selling More Kindle Books Than Print Books[EB/OL], May 19, 2011

Accessed on June 25, 2011, @

http://phx.corporate-ir.net/phoenix.zhtml?c=176060&p=irol-newsArticle&ID=1565581&highligh

t

[3] 张立 陈含章. 2006, “数字出版”概念探讨[J/OL].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

Sep 29,2006, Accessed on June 25, 2011, @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6-09-29/16201166788.shtml

[4] 郝振省. 2010,2010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2010 中国数

字出版年会”

[5] [美]沃尔特·翁 著,何道宽 译. 2008,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p103

43

Page 5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何道宽 译.2005,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北京:商务印

书馆,p51

[7]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何道宽 译.2005,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北京:商务印

书馆,p51

44

Page 5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45

形式,结构与功能

——对“媒介即信息”的一种分析

翟云霆 *

作为“媒体预言家”,麦克卢汉留给人们的是无数充满暗喻、双关语和警世句的作品。

他试图从媒体的角度出发,考察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规律。本文将从分析麦克卢

汉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构主义的思想入手,提出一种对麦克卢汉式观察方法的观察。

一.“文学的”麦克卢汉:形式主义

麦克卢汉在 1952 年以一名大众传媒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并在此后近 30 年内留下一系

列足以令包括传播学者在内的读者如坠谷里的作品。而即使是当事人自己,似乎也在为读

者理解他和他的作品设置障碍,“他故意将他的自传弄得模糊含混,甚至充满谬误。人们只

能大概了解一个抽象的形象”(切特罗姆,p.178)。

从有关学者的考察中可以了解到,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取得工程专业的学士和硕士

学位之后,麦克卢汉“对英国文学的不断增长的热情淹没了他早年想当工程师的愿望”。于

是,从 1935 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起,麦克卢汉便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研究和批评

的学术生涯。此后的 20 多年中,他一直以文学教授和批评家的身份进行自己的学术活动(同

上,p.178~179)。

在剑桥学习过程中,麦克卢汉“深受所谓‘新批评’学派的方法论和道德倾向的影响,特

别是 I-A。理查德和 F*R.利维斯的影响”。其中,理查德认为:“一本书的价值既与作者自

己的意图无关,也与任何生平的影响无关……批评应建立在著作本身的整体和正规结构的

基础上一一也就是本文……批评者必须着眼于本文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内部联系,必须阐释

它的各个层次的意义、含糊之处和矛盾之处。阐释只有通过一本著作自己的语言结构才能

作者系南华早报记者,感谢作者赐稿。

Page 5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完成;文学理论、哲学和历史是不 相干的”(同上,p.179)。尽管目前无法通过第一手材料

确定“新批评”学派的成员及其思想渊源,但不难看出,上述的这段引文,清楚地带有形

式主义的影子。

作为“本世纪 有影响、 富活力的重要文学理论派别之一”的形式主义,是“结构

主义思潮的真正发源地”。它诞生于 1914 年的莫斯科和彼得堡,整个二十年代,是其形成

和兴盛的时期(什克洛夫斯基等著,p.1)。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们认为,“文学是一个独立

有序的自足体……只有艺术特有的规律才能卓明艺术的形式和结构……”。用其代表成员之

一的什克洛夫斯基的话来说,就是“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

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同上,p.11,p.17)。二十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三十年代之后,

由于与当时的苏联国内意识形态的矛盾,形式主义的活动从前苏联转移到了布拉格,并随

之出现了捷克结构主义,一种“已在发展中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原理”(布洛克曼,p.33,p.76)。

比较上述两段引文,人们会感到麦克卢汉所采取的“故意将他的自传弄得模糊含混,

甚至充满谬误”的行为似乎是在行动上对他在剑桥所受到的文学批评练的实践。他“尽一

切可能加强一种印象:他没有任何背景”的目的,或许就是希望他的读者们能以令他深受

影响的“新批评”学派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去理解、甚至是批评他的作品,而不要因考虑到

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受任何的影响。他甚至是在训练他的读者,使他们习惯一种为他自己

所推崇倍至的“阅读”方法,即他在《机械的新娘》的前言中所提到的来自于爱伦·坡的

方法论。在《卷进大漩涡》中,坡描写了一个水手在莫斯柯厄大漩涡中得以生还的原因:

他保持了一个观察者的立场。尽管身处巨大的漩涡之中,水手却对身边的环境产生了反常

的好奇心。

“我开始以一种奇异的兴趣注视那许多跟我们一道漂流的东西……甚至以推测他们各

自落进浪花的快慢速度来取悦自己……这一事实……终于使我产生了一连串的沉思……萌

发了一种更为激动人心的希望。这种希望的产生,部分由于回忆,部分由于当前的观察”(爱

伦·坡,p.2 1 6)。麦克卢汉希望他的读者们置身于媒介漩涡的中心,但又必须同时保持

如坡的水手那样的观察者的态度。因为根据“新批评”理论,只有进入作品本身才可能真

正理解这部作品。而对于进入作品的人来说,“正是这种来自他——(指水手——作者注)

理性地超脱自己的处境,作为这一处境的旁观者的乐趣给予他脱离漩涡迷宫的指引线索”

(麦克卢汉,转引自切特罗姆,p.182)。

46

Page 5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二.“媒介即信息”,索绪尔,及结构主义语言学

事实上,“媒介即信息”这一观点的产生,正是麦克卢汉在方法论的范畴内实践着经过

他本人补充的形式主义批评方法的结果。而从认识论的层面考察,这一观点的内核则体现

出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刻印记。

在他 有名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作者

按:此处略去涉及符号学的部分内容)……麦克卢汉在他这一创造性的表述当中,对构成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关系作了全新的确定。

在新的关系中,“媒介”是能指,与之相对的所指则不再只是一种功能,而同样是一

种信息。通过这种信息,人们能够了解自己了解与思考的习惯,能够了解当时代的感官比

例。他写到:“虽然技术的效果并未在意见或观念的层次上发挥作用,但却逐渐地且不可避

免地改变了‘感官作用的比例,’或理解的形式”(麦克鲁汉,转引自赛佛林等,p.296)。

当媒介只是“媒介”的时候,当人们只关心“媒介”中的内容的时候,参与在其中的

人们便成为媒介内容的一种——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媒介的内容就像破门而入的盗

贼携带的一块多汁的肉,它的目的是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麦克卢汉,同上,p.296)。

而在一个大量使用各种大众媒介的年代,只有同时考虑媒介的形式,甚至是更多地考

虑媒介的形式而非内容,人们才能成为一个媒介的观察者,才能准确把握它的效果。换句

话说,谁、何时、使用哪些大众媒介,怎样、对谁使用这些大众媒介,已经成为考察、理

解现时代人类社会变化及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中,有学者认为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大致有“监察性,过滤性;

协调性,统一性;教育性;娱乐性;授予社会地位性”。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协调社会,

监测环境,传递文化”三种功能(张咏华,【目录】p.7)。而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划分,其标

准都来源于传媒所传递的信息的类型,都是关注传播内容的结果。但当麦克卢汉重新确立

了构成“媒介”这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之后,按照他“关注形式而非内容”的思路

延续下去,媒介就成为一个整体的观察对象。无论在这一整体中出现何种内容,无论这一

整体传递了什么信息,都不应影响对这个传播系统的整体观察。这正如坡的水手所关注的

是整个漩涡的运动方式、而非在这漩涡中出现了什么物体。

如果我们把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命名为“后工业社会”或直接称作“信息社会”,

47

Page 5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那么,作为同时反映两种能指、所指关系的语言符号,“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应该

成为分析时代特征的一种平台。

三.结语

人类生活的速度,与当时的媒介速度成正比。马,火车,电子,象征着三个完全不同

的时代。高速的生活,使得人们对交流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使用和理解语言符号

时,既涉及到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确定问题,又涉及到符号的形式问题,其效率绝对无

法与使用和理解数字相比。

因此,在今天的生活中,凡是涉及效率的时候。人们都会设法简化能指与所指之间的

关系。或者,尽可能地以数字代替。也只有意义指向单一、能被人在 短时间内把握的数

字,才有可能在一个“充满意义的社会”(罗兰·巴尔特语)中简化不必要的意义压力。

当人们在工作中习惯以有力的数字数据代替大段的文字解释,当人们在生活中开始重

新习惯于直观的图像阅读方式,在机械印刷时代为人们所习惯的文字阅读生活,便面临着

被完全改变的可能。而随着文字、数字、图像三种表意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例的改变,

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将(或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参考书目:

(I)哲学,语言学,文学批评部分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96

年4月版。

2.[前苏联]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 992

年6月版。

3.[英国]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刘峰校,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 997年7月版。

4.[比利时] 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一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 986年1 1月版。

5.李幼蒸:《结构与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6.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48

Page 5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49

7.[法国]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6月版。

8.[法国]罗兰·巴尔特:《符号帝国>,孙乃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3月版。

9.[法国]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99年3月版。

(II)传播学部分

10.[美国]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鲁汉》,

曹静生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91年6月版。

1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鲁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2.[美国]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慎之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3.[美国]利贝卡·鲁宾/艾伦·鲁宾/琳达·皮尔:《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

黄晓兰等译,柯惠新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4.[美国】爱维莱特。 M·罗吉斯:《传播科技学理》,庄克仁译,台北:正中书局1 988

年3月版。

15.董天策:《传播学导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16.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 998年1月版。

1 7.欧阳康:《大众媒介通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 993年5月版。

(III)其他

18.[美国】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选》,唐荫荪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 994

年版。

19.[美国】比尔·盖茨:《Business@The Speed of Thought: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

乐为良译,盗版。

Page 5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0

从佛教到儒家

——浅析唐宋时期雕版印刷与社会的互动

何威 *

六百余年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一直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1,

正如培根在十七世纪所宣称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

面貌和状态”2。李约瑟也认为“在全部人类文明中没有比造纸史和印刷史更加重要的了”

3。然而西方世界对印刷术的审视,主要集中于古腾堡之后活字印刷术对欧洲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启蒙运动等的巨大影响。包括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亦以其一以贯之的“媒介即讯

息”思路,纵论印刷术这一“媒介”具备哪些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又如何使得印刷术这一

“人的延伸”,在欧洲产生出民族主义、工业主义、价格体系和庞大市场等革命性事物4。

古腾堡之前六百年,中国之雕版印刷术已发展成熟并保持稳定、少有革新。然而这一媒

介技术非但未曾引发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层面上的激烈变动,长期来看甚至成为保

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印刷术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维护中国民族文化统一的一种基础工具”5。印刷术在中西历史上作用的迥异,无疑以

事实对“技术决定论”进行了有力反驳。这一事实再次提醒人们注意:某一特定时空的技

术/媒介与社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互动”关系。书籍从手

写媒介向印刷媒介发生形态转变的过程,也正像媒介学者罗杰·菲德勒所言“是由于可感

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6。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1 如钱存训博士所述,造纸术一直被欧洲人认为源自阿拉伯,直到 1925 年卡特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一书中

首次提出纸源于中国并被广为赞同后,纸才正式进入所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行列。见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

墨及印刷术》,第 68 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 [英]培根:《新工具》,第 103 页,商务印书馆,1986。转引自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欧洲启

蒙运动》,第 1 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钱存训著,刘祖慰译,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第 220 页,商务印书馆,2000。 5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第 270 页。 6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明安香译,第 19 页,华夏出版社,2000。

Page 6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1

那么,雕版印刷之于中国尽管不像活字印刷之于十五、六世纪的欧洲那样波澜起伏,但

在“维护”与“稳定”之后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作为媒介技术的雕版印刷与中国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是如何互动的?中西间又为何有如许差异?本文将就这些有趣

的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和阐述;选择唐至宋的历史时期,是因为恰逢雕版印刷诞生到发展

成熟、广泛应用,新的媒介技术从萌芽到普及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

笔者也赞同葛兆光先生所言,即“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

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

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7。如果说雕版印刷对古代文化产生了影响,那么更

首当其冲也是更广泛深远地被影响的,正是这“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在研究中

不应忽视。

一.隋唐:雕版印刷的诞生、发展与佛教的兴旺

关于雕版印刷究竟 早何时出现在中国,古今中外学者不乏高论。有现存文物可考的

早雕版印刷品(韩国庆州出土之《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属于公元 8 世纪8;而 7 世纪已

有雕版印刷的文献证据较为可信,如玄奘用回锋纸印制布施百万普贤像等例证9。如张秀民

先生甚至将雕版印刷上推至六朝10。潘吉星先生认为对印刷术起源的认识已接近成熟,目前

各家主张的起源时间在 590~640 年之间,时间间隔为 50 年,从整体来说已接近共识11。而

雕版印刷术创于隋唐,广于唐末,盛于五代之后,已成学界广泛认可之观点。

雕版印刷为何得以出现在隋末唐初?论者甚众。大多从如下几方面论述:印刷所需之物

质基础如纸、墨的应用早已相当成熟与完备;与印刷相关的技术条件均已出现且经历长期

发展后成熟,如雕刻、印章、拓印、凸版印花等技术;社会对印刷的需求主要来自当时盛

行全国的佛教对于大规模复制图像经文的需求12。

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第 13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第 148~151 页。另有隋大业三年(607)的《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西安

柴油机械厂工地唐墓出土之梵文陀罗尼咒单张印本(被韩保全定为 7 世纪初叶印刷品)等文物,但并未得到广泛一致的认

可,参见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58~62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载于冯贽《云仙散录》,见钱存训《纸和印刷》第 133 页。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54~55 页更引用了另

两则有关的旁证文献。 10 张以清人所记载的刘景先所言,认为 351 年时人已知雕版印刷之便利。见张秀民:《中国印刷史》,第 18 页,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9。 11 潘吉星:《中国、韩国与欧洲早期印刷术的比较》,第 49~50 页,科学出版社,1997。 12 有代表性的论述如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46~53 页。

Page 6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2

如将雕版印刷视为一项发明来审视其迅速在社会中得以扩散采纳的过程,不妨以媒介学

者E.M.罗杰斯的观点来分析。他认为发明的扩散和采用程度,受到其五个方面特点影响:

相对便利性、兼容性、复杂性、可靠性、可感知性13。就雕版印刷而言,不难发现:

相对便利性:相对此前的手绘/手写本,雕版印刷在制作书版环节要更费时费工,但一

旦进入批量复制环节,则比抄写快速便捷得多。也正因此便利性,才使得“玄奘布施百万

普贤像”、“日本称德天皇印百万陀罗尼经咒”、“吴越国印八万四千卷宝箧陀罗尼经”等大

规模复制佛像、佛经成为可能。而雕版印书,从百份到数万份,均非难事,客观上书籍的

成本因此大幅下降为过去的十分之一14,使得普通人更容易获得书籍了。

兼容性:从雕版印刷品的形式来看,和过去人们习惯阅读的手绘/手写本没有什么区别。

文字的直行书写、狭直的行格间仍加以纵向线条,雕版印刷保留的形式甚至可上溯到中国

古代简牍的形制。同样由当时流行的楷书字体抄写而成,内容亦无不同。雕版印刷品的出

现并未使手写本失去作用,而是 大程度地模仿已有的媒介形态,从而并不违背人们的接

受习惯和感情。

复杂性:对于长期注重经典的中国人,抄写是很普及的素养。尤其在隋代帝王对抄书的

鼓励感召下(如隋文帝召天下工书之人写 46 部佛经共 13 万卷),民间也出现以抄书为业的

“经生”和“佣书”。到唐朝甚至连新疆的 12 岁儿童都能抄写多本儒家经典15。至于雕刻则

从青铜器时代起被应用,经历汉以来刻石经,六朝以来佛教刻像雕窟等发展,早已技艺纯

熟。相关的如拓印等技术,也都早就普及。所以雕版印刷对隋唐时期中国人不算复杂。

可靠性:书版一旦雕成,可反复印制,所得印刷品每件相同,不会有所偏差。这种可靠

性也使得五代以后历代政府选择雕版印刷作为复制经典的手段而非活字印刷。

可感知性:雕版印刷本身就是一项媒介技术,其产品便是对它本身的 佳宣传。随着佛

像、经咒、书籍的迅速流传扩散,雕版印刷的广为天下人知,应当是非常迅速的过程。而

其相较过去手绘/手写的优越性,对人们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作为一项发明的雕版印刷在唐代能得以扩散普及,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但正如

沈括所说:“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16相较唐代之为中国古代写本书的鼎盛时期,雕

版印刷在儒家经典和传世文献方面的表现,几无成就可言。

13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第 10 页。 14 据钱存训考证,唐朝时印本与抄本成本的比率为 1:10。见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第 334 页。 15 奚椿年:《中国书源流》,第 127 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6 沈括:《梦溪笔谈》卷 18,转引自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第 304 页,新华出版社,1999。

Page 6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3

其根本原因,以媒介技术“延时采用”的基本原则无法很好解释。即使一项新媒介技术

从诞生到普遍应用总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由上述的分析和文献记载均可得知,在唐至五代

的三百年间,这种从本质上易于扩散普及的技术早已广布大唐辽阔的疆域甚至开始向东亚、

中亚传播。亦不乏论者称此乃封建统治者对来自民间的发明创造一贯视为“雕虫小技”而

予以轻视的结果17。然此论有主观臆断之嫌,唐代素以思想开明自由著称,且有开元、贞观

等强盛自信的年代,文化氛围亦被广泛赞为“兼收并蓄”、“宽容”、“世界性”18,简单以“轻

视民间发明”为由,证据不足。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的各方面客观条件,决定了雕

版印刷被更多地应用于佛教和百姓生活,这种应用又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环境并使这种新兴

媒介技术的应用更倾向于远离儒家经典。

传播学视野中的雕版印刷,本质特征即是基于纸质媒介的批量复制并将图文信息广泛传

播。雕版印刷被中国佛教信徒率先发明和使用,不妨视作历史的因缘际会:已然成熟的物

质和技术基础与这一宗教对批量复制、广泛传播的需求相遇合。但在举国对此媒介技术已

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将之运用于哪些方面,这其中便有历史的必然。

除了人们在文化上对雕版印刷中佛教内容“先入为主”的成见与习惯, 直接的原因不

妨从经济上考虑。

第一,自汉代佛教东传以来,到公元四至六世纪,佛教的故事、仪式和观念已渐渐深入

民心。又恰逢汉以后 400 年战乱与异族入侵,“独尊儒术”的思想格局被极大弱化,“幸生

畏死,伤离乱而想太平”的人民需要宗教的指引和拯救,而世俗化后的佛教教义如因果报

应等迎合了他们的需求。佛教也为人们指出了具体的救赎道路,诵经念佛、造寺建塔造像

抄经、行忏发愿等,都是以某种代价来换取宗教拯救的方式19。而雕版印刷因其相对廉价和

极强复制能力,很快成为发下宏愿的信徒和普通百姓的选择。虔诚的僧侣和信徒如玄奘等

人,筹募资金动辄印制分发佛像、经咒数万甚至百万份;普通百姓从出资印刷单张画像,

到印行篇幅不大、费用不高的经文(如现存 早的雕版印刷书籍《金刚经》),表达对个人、

家庭、家族甚至世间众生的平安幸福的祈求祝愿;官员或皇室人员甚至以此方式表达对世

俗政治的关切,为国家祈祷20。因唐代崇佛之风,各地寺院多拥有车马田庄,不乏善男信女

17 奚椿年:《中国书源流》,第 126 页。也见于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中国书史》,第 129 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18 这样的赞誉出自世界各国大家如威尔斯、费正清、谢和耐,见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第 167 页。 19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 375~391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0 同上,第 385~386 页。

Page 6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4

捐助,也成为译经刻经的主力。因此,私人、组织或政府都为唐代佛教的雕版印刷应用提

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第二,唐代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百姓对书籍的需求集中在世俗生活领域。雕版印刷术

在全国普及后,坊肆刻印应运而生(如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

等21),迎合市场需求,以出售印刷品牟利。历书是除佛像经咒外唐代 为丰富的印刷品,

这符合农耕社会的实际需要。唐代诗歌之兴盛流行,使得白居易《长庆集》这样的文学类

印本得以“炫卖于市井”22。而如 883 年在四川所出售的诸多书籍,一方面是“阴阳杂记占

梦相宅九宫五纬”等民间方技迷信之书,一方面是“字学小书”等基础教育书籍23,可以看

到,虽然它们“终不及经典”,但由于契合了社会大众的“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因此

这些内容的印刷便有了市场作为资金来源的保障。

第三,反观经史子集等儒家经典,著作篇幅浩大,动辄需要成百上千块雕版,后来五代

时的冯道刻九经,费时 22 年方才完成。雕版印刷儒家经典的人力物力财力,均非私人能轻

易提供,而书坊也缺乏足够的市场驱动力从事此业,只有达官显贵甚至政府才有可能提供

经济支持。但唐代作为手写本的鼎盛时期,皇家曾至少发动五次大规模抄书,每次抄录卷

数多者达五、六万卷。抄书的目的主要为的是“藏于内库”,供皇家和政府官员阅览查询24,

而并非使其广布天下。这样的需求使得雕版印刷批量复制、广泛传播的优势难以显示,那

么政府似乎也就没有必要耗费资金去雕印儒家经典了。所以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刻书体系之

一的官刻在唐代并未发展。

同时从另一角度而言,尽管唐代继承了隋代的教育、考试和选举制度,并以推崇儒家经

典话语作为自己政权合理合法性的证明,但前有数百年异族交替入主中原,李唐自身也并

非真正的汉民族血脉,盛唐一代与世界的广泛沟通交流也让文明的冲突与交融在潜移默化

中持续进行。在这样一个统一、富庶、兴旺的大帝国里,提到知识、思想和信仰上的统一,

却前不及汉后不及宋。像葛兆光先生论述的那样,曾经不容置疑的以“秩序”为中心的主

流思想,在一个“四海承平、夷狄朝贡”、“万民富庶”的看似完美的朝代里,其使命似已

结束,迅速沦落为依附于经典的知识,并在考试制度的挟裹下简约化,作为记忆和背诵的

21 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华印刷通史》,第 66 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 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华印刷通史》,第 68 页。 23 [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吴泽炎译,第 58 页,商务印书馆,1991。 24 奚椿年:《中国书源流》,第 126~127 页。

Page 6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5

内容存在。因此也造成了所谓思想史上“盛世的平庸”25。“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

荀子、董仲舒时代所拥有的活力……它们既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26,

过去作为边缘的道教、佛教,却成为那时代 活跃和富于生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不仅

普通百姓对其十分热衷,而且上流社会的知识阶层或权力阶层也都趋之若鹜。不用提武则

天等帝王掀起的全国全民崇佛之风,即使是重建思想与秩序传统愿望至为强烈、曾重整经

典、历法、科举并多次颁布限制佛道命令的唐玄宗,也开始将《老子》、《庄子》等非儒家

经典列入考试,并以皇帝名义向天下先后颁布《孝经注》、《道德经御注》和《金刚经》这

三种儒、道、释的经典而简约的文本。这一切表明唐代社会文化的转变:知识的教条和简

化、思想的装饰和表面化、信仰的模糊与混乱27。这也从更深层次解释了为何皇家并无强烈

意愿让所有儒家经典广布天下。

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儒家经典并未成为雕版印刷的主要内容。而佛教却因为对雕版印

刷的广泛应用而进一步推广。进一步的推广又会从经济、文化、政策等诸方面予其应用雕

版印刷更强劲的动力。这或许能够解释整个唐代佛教兴盛与雕版印刷的诞生、发展之间的

互动关系。

二.五代至宋:雕版印刷的成熟、繁荣与儒家文化复兴

佛教与儒家在整个唐代知识、思想与信仰领域中的此消彼长,为何没有 终导致所谓的

“佛教征服中国”、佛教思想成为中国主流话语呢?这当然是个极复杂的问题,但大致上可

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解释。

内在原因主要是中华文明自萌芽始,血脉里早已深深浸染儒家文化,难以彻底改变。自

周朝封建制度初创,农耕-封建-宗法便相辅相成;而“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

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这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直

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28。这样的地理、气候环境,

决定了经济、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有了发轫于周成熟于汉的封建官僚政治和儒家思想文

化伦理传统。佛教尽管在隋唐大为兴盛,也同时进入精英阶层和世俗阶层文化的“大传统”

与“小传统”之中,但作为外来宗教和思想,它普及的过程其实也是其自身不断本土化以

2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 5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修订译本),赵复三译,第 232 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 9~27 页。 28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 21 页,三联书店,1997。

Page 6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6

适应中国传统的过程。例如 根本的一点,来自印度的佛教要求人们出家,将宗教信仰置

于世俗亲情之上,也将现世功名、忠君孝父等行为视为轮回中的梦幻泡影;但以“孝”为

核心的血缘亲情却是古代中国伦理的基点,是维持家庭、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如冯友兰

先生所言:“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 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昆弟、

夫妇、朋友”都可视为家庭关系或家庭关系的延伸,“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

制度的理性化”29。佛教既无法完全颠覆这种因客观环境和生产关系而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

与伦理,就只好转换自己的立场甚至渐渐地推崇“孝”来换取其合理性存在与普及。葛兆

光先生即认为:在佛教教团与世俗政权、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伦理、佛教精神与民族立场

三个基本方面上,五至七世纪的佛教都在中国“发生着静悄悄的立场挪移”,“佛教不能不

适应中国”,“他们只能无条件地承认政权的天经地义”,承认伦理传统的合理并依此调整佛

教的伦理规则,回避民族情绪的强烈对抗30。佛教的“汉化”就这样发生了,它与儒家文化

也不再是竞争、颠覆的关系,而是丰富、补充和辅佐的关系。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进一

步转型,印度佛教转化为中国禅宗,“失去了作为精神生活的规训与督导的责任,变成了一

种审美的生活情趣、语言智慧和优雅态度的提倡者”,“深入了中国的人生与艺术世界”而

“淡出了中国思想与信仰的世界”31。

外在原因,一方面从唐朝的藩镇割据、农民暴动、异族威胁、战乱频发开始,到五代十

国的政权并存或更替,盛世不再。乱世中对秩序和统一的渴望,加之应对北方契丹、西夏

等半游牧民族入侵危机的需要,统一的中央政权应当被建立,儒家传统应当被重拾。另一

方面,世事动荡之中,儒家传统或民族主义的反扑,也容易让统治者将国运衰微归咎于佛

教过于兴旺,而客观上佛教寺院的集中财富、民众投奔寺院以避赋税杂役等事实,更促使

唐至五代的一系列毁佛禁佛事件,仅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就拆除寺院 4600 处,毁兰若、

招提 4 万余所,僧尼还俗 26 万余人,经卷刻版毁弃难以数计32。佛教及佛教内容的雕版印

刷品均深受打击。事实上,对儒学复兴的全力推动,从唐中叶以后的韩愈、李翱等士人身

上已可见端倪。

佛教的传播曾见证了雕版印刷这一媒介技术的威力。当儒家文化谋求复兴之时,其推动

者也选择了雕版印刷,虽然未必出于同样的动机。这一划时代的事件就是五代冯道之刻印

29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 18~19 页。 3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 426~450 页。 3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 90 页。 32 载于《资治通鉴》,转引自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67 页。

Page 6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7

九经。冯道时任后唐宰相,与其同僚李愚于 932 年奏请皇帝刻印九部儒家经典并被获准。

刻印的目的是“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33。尽管其本意并不在于批量复制和广

泛传播儒家经典,而是通过掌握“校定经典”的权力来确认其政权的合法与权威性,掌握

言说主流话语的权力;但客观上这项费时 22 年的工程泽被后世,130 余册书的印版在宋代

得到广泛使用。此外它也标志着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开“官刻”之先河,奠定国子监

刻书藏版之传统。所以卡特才会将其功绩与古腾堡之于欧洲相提并论,将此后的儒学重兴

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34。

至宋王朝建立,雕版印刷也迅速勃兴并持续繁荣,书籍刻印盛况空前,刻书数量之多,

范围之广、质量之好,堪称空前,因此被称为“中国印刷术的黄金时代”35。 早的官刻本

《大藏经》大约有 6 万至 8 万块书版,完成这项任务也让各地培养了大量雕版印刷人才并

将技艺进一步普及36。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雕版印刷“不及经典”、“尚未盛为之”的情况就

大为改观,仅国子监所藏儒家经版就从“国初不及四千”,变为 45 年后的“十余万”37,且

不但向外公开出售所印书籍,还可将经版出租给民间印刷;再加上地方政府官刻、坊刻、

私刻、书院刻,印刷品的增长倍数之大就更不难想象了。苏轼这样的读书人的切身感受很

能说明问题:“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近岁市人转相

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

这样的局面与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政治上,赵宋王朝创立初期即以务实态度从事政治、经济改革,从重农政策转向留心商

业;因唐代教训而废除门阀士族土地制度,抑武重文,尊崇儒学儒士,集中修撰大部头丛

书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录取名额,每年考中进

士者多达二三千人,较唐代增长数十倍,且中举者不经考试即可为官,多次应试不中者亦

有机会被赐官职。整个宋代进士人数达 4 万以上。仅十二、十三世纪的举人便超过 60 万38。

由此可以想象宋代阅读儒家经典人群的规模,宋代的整个官僚体系既建立于此基础上。客

观上巨大的需求强烈刺激了儒家经典的雕印,反之雕印又促进了科举文教。如研究者所指

33 载于《册府元龟》,转引自[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第 64 页。 34 [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第 66~67、71 页。 35 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第 142 页。 36 同上,第 144 页。 37 奚椿年:《中国书源流》,第 156 页。 38 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第 339 页。

Page 6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8

出:宋代全国东、南、西、中部五个 突出省份考中进士的人数占全体进士人数的 84%,

同一时期这五省印书总数为全国印本的 90%39。

经济上,公元 965 年的诏令,让各地除支出经费外所积累的金帛都送中央40,财富的高

度集中让国库充裕,因此国子监官刻书籍有足够经费保障;宋代社会物质文明发达,科技

商业较前朝进步颇大,人民生活富庶,市民阶层人数可观,应试人口众多,识字人口更多,

对坊刻儒家经典以及休闲、科技、宗教等书籍提供了市场保障。

文化上,一方面是科举应试的巨大诱惑令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一方面因书院与州县学

合流的设立与合流,以及印刷术的持续应用,使知识传播及于民众,就连妇女、牧童、樵

夫都能阅读经典、引用古人言语41;另外则是士大夫和读书人得到社会尊重和拥戴,雕印书

籍传播文化成为一种道德和体面的事业和善举,因此书院刻和私刻儒家经典十分风行。从

开国时便奠定的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和文化环境,也为雕印书籍营造了有利氛围。

在北宋对国家权威和社会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儒家文化中的礼仪、伦理、道德等核心内

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随着国家权威与社会秩序的成功重建,儒家文化的复兴也就理

所当然了。不能说雕版印刷导致了儒家文化复兴,但雕版印刷在儒家文化复兴和政治与伦

理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可以肯定的。“版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42的情况,对

达到皇家、士绅和民众在知识、思想与信仰层面上的认同是大有裨益的。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不同,在时效性上它并无优势;对于新知识新思想新信息,即便尽

快刻出印版,但未经检验的新书籍很可能并不畅销和常销,雕刻仅使用一次的书版, 成本

与收益太不相称,因此坊刻书籍自然尽量避免这种选择。而官刻、私刻或学院刻,儒家经

典本就是其主要目的。

雕版印刷这种更利于复制与传播经典而非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信息的特征,恰巧也契合

儒家文化重视传统、经典和尊古的内在特质。因此,当宋代儒家文化复兴到达巅峰,也就

是将伦理提升为至高无上、超越一切的本原的“理学”开始出现之时,这种文化的“复古”

特性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了。在从中唐时代韩愈等士人对“道统”、“古文”的推崇与夸大的

基础上,理学的拥护者们将这些历史资源和经典文本用于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解读与阐释,

直到南宋朱熹推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理学核心经典。而集理

39 同上,第 339 页。 40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 133 页。 4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 190 页。 42 载于《宋史》,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 176 页。

Page 6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59

学之大成者朱熹对刻印书籍恰恰异常重视,事必躬亲;这个大学问家甚至为筹划纸张、寻

觅书工及筹集资金等琐事忙碌奔波,亲自主持刻印了《四书》、《五经》,在年近古稀、一目

已盲、另一眼也染病的情况下仍伏案核较图书43。朱子之重视雕版印刷,正是复兴后之儒学

倚赖于雕版印刷的一种象征。

另一方面,在中央集权远胜唐代的宋代,自十一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

政治和文化重心分离的现象:政治首都汴梁聚集着在皇权支持下推行实用的、速见成效的

新政策的官僚,文化中心洛阳却聚集着一批一直很有影响却暂无权力的士大夫,坚守着高

调的文化立场。有研究者认为这一方面因为北宋士大夫在各地重新建构新的家族,形成了

汉魏士族以来又一个介于皇权与个人间的阶层“士绅”;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印刷术的普遍使

用让社会形成了庞大的以道德、知识、思想互相认同的阶层,士大夫们得到社会的尊重与

拥戴44。而儒学之新发展——理学,本来也是作为士绅阶层以文化权力对抗政治权力、以超

越思想对抗世俗思想的思想学说,直到十三世纪以后,它才渐渐得到皇家认可,并通过进

入官方教育和考试体系而进入了官方意识形态45。这种政治与文化重心分离的现象及士绅阶

层的形成,也离不开雕版印刷对社会“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以宋代印刷术之繁荣与科技之发达,何以发明于十一世纪中叶的活字印刷术却并不盛行

于当时?活字印刷的应用程度在整个古代中国印刷历史中完全无法和雕版印刷相比——有

记录显示历代活字印本数量不足所有印刷书籍的 1%46,又是何故?许多研究者已经指出了

各方面的原因,例如中国文字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活字排检困难、技术要求更高、资

金成本更高、形式相对呆板等47。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儒家经典以及由儒家学者主持编撰

的正史是宋代印刷的主要对象,而较之写本不可避免的笔误、活字本排版时容易误植而产

生的文本错误,经过学者儒士们反复校勘后再交付刻工依样雕摹的雕版印刷术,其可靠程

度要高得多。而一次制版后印版可以收藏,日后反复重印亦十分方便;活字本每次排版后

仍需重新拆开(否则即失去活字之意义),日后重印仍费时费工,且又给文字误植造成新的

43 曹之:《朱熹与宋代刻书》,转引自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241~242 页。 4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 185~192 页。 45 同上,第 251~252 页。 46 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341 页。 47 许多学者对此有过论述,例如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第 173~174 页;《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

刷》,第 196~197 页;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342~343 页;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

腾堡到欧洲启蒙运动》,第 30~32 页。

Page 6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0

机会。正是这种极端重视反复、无差别复制经典的需求,让雕版印刷显示出优于活字印刷

的长处。从此意义上,儒家文化复兴也保证了雕版印刷在此后八百年间的继续发展与繁荣。

三.中西早期印刷术与社会互动之几点相似与不同

若将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与欧洲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活字印刷相对照,会发现许

多有趣的相似之处。

首先,中西印刷术的诞生,皆来自于宗教需求且因此得到推动力。古腾堡印刷的 42 行

圣经和赎罪符,与中国之金刚经和密宗经咒颇可对照。

其次,中西印刷术诞生以后,印刷品内容都渐渐从宗教宣传走向了更广泛的领域,成为

当时对知识、思想和信仰影响 为巨大的媒介技术,也包括了文学和通俗读物等世俗民众

需要的书籍。印刷术在中国或西方,都使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明传承、文盲率降低、

文艺更丰富。

第三,不论雕版印刷之于宋,还是活字印刷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印刷术从诞生起

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未在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方面发挥多大作用,如麦克卢汉所言“1700

年以前,50%以上的印刷书籍是古代和中世纪的书籍”48;它们更多被用于传统、经典文本

的批量复制与传播,使这类书籍数量大增、成本骤降,从而获得比过去历史上任一时期多

得多的读者群体,范围从权力和知识精英到普通民众。因此,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文化首

先更多地表现为“复兴”、“尊古”,对古代文化传统和经典的重新解读和阐释,或多或少成

为对抗现有的强大思想(儒者对抗佛教、人文主义者对抗经院哲学)或重建另一种秩序的

力量。

中西印刷史上这些相似之处,或者说所表现出的“平行一致的特色”,以卡特所见,反

映出了“世界两方人类心理活动的平行一致性”49。此言固然不错,但除了人性之共通,及

印刷这种媒介技术本身固有之特性外,中西印刷史的相似还源自二者在社会语境上的相似。

例如,中国的唐宋以前或者欧洲的十五世纪以前,都曾经历数个时间的战乱、纷争,文

明与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与摧残;社会经济均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对阅读的需求较

前有所增长;唐至宋或者文艺复兴与宗教启蒙时期,都分别被认为是从古典文化向近代文

化的过渡时期(卡特说:“宋代……基本上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特色相近。宋代人的心理

48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 218 页。 49 [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第 207 页。

Page 7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1

就是现代人的心理。”50葛兆光认为:“……前者(唐文化)可以说是古典文化的巅峰,后者

(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51黄仁宇则说:“公元 960 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

现代。”52),所以更宏观地看,印刷术在中国或欧洲,都出现于社会由古典向近代过渡时期,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又一中西印刷史相似之处也。

然相似之外,不同之处更多。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差异;而从长远

来看,印刷术在欧洲带来动荡与变革,在中国则带来维护传统与稳定;西方的印刷术逐渐

标准化、精密化, 终成长为大规模生产和发行的强大出版工业,而在中国印刷却一直保

持手工方式直至现代以前;印刷术在以拉丁语文化为共同基础的西欧,与资本主义相结合

后反而促成了民族主义的形成,近代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也由此产生,但在中国,印刷却

间接带来对家族概念的进一步强化……

这些差异又如何解释?笔者认为首先还是应当考虑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与印

刷的不同互动,环境或者互动的不同,又大都可以上溯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源头。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取舍,如前文分析, 首要原因当然是中国会意文字与欧洲拼音

文字的本质差别。由此而来的对印刷技术的不同选择,又导致了在中国进行标准化、精密

化、机械化印刷的不可行;同时这也和中国讲究书法艺术的文化氛围相关,和中国重农抑

商的传统有关;也和宋代虽然商业从总量上看还算可观、但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则收效甚

微的现状相关53;更和宋代数百年边患连年,唯有重农以供给战备物资而不能期待商业、科

技等救国于水火有关……这些因素常常互为因果环环相扣,而更可以上溯到农耕-封建-

宗族的文明源头。

再看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中国与中世纪之后的欧洲,后者的文明受损程度远较前者为

大,所谓“黑暗时代”甚至使得许多王公贵族目不识丁,而作为古典文化基础的希腊文字

更是识者寥寥,书籍的数量亦不能与中国相比。纸的应用在中国比欧洲要早大约一千年;

而中国重视文献的传统更早在纸被发明之前就已经奠定,崇尚文字的传统使得中国产生的

抄本和印本直到 17 世纪末年以前还比西方多得多,甚至比世界上用一切其他文字写成的页

数总和都多54;中国早在秦始皇时代已经统一文字,其后虽然有“六书”之变迁,但任一时

50 同上,第 182 页。 51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第 216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2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 128 页。 53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 158 页。 54 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第 337~338 页。

Page 7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2

代的知识分子阅读古人著作都没有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这些原因都使得印刷术带来书籍大

量复制而对社会文化造成的冲击,中国远不如欧洲剧烈。在欧洲这种“知识爆炸”的变化

已经剧烈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地步,例如麦克卢汉称“印刷术的爆炸延伸了人的头

脑和声音,在世界规模上重新构造人的对话,这就构成连接各个世纪的桥梁”55,若针对中

国在印刷术出现前如此丰富持续的文献传承和数量庞大的手抄书籍,麦氏可能很难下此论

断。另一例证是尼尔·波茨曼有关“童年消逝”的著名论述:他认为在印刷媒介出现前的

传播环境中,童年的观念几乎不存在,儿童的语言、服装、游戏、劳动和法律权利与成人

无异;印刷媒介创造了新的“儿童”概念,因为儿童缺乏必须接受教育才能获得的阅读能

力,阅读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印刷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成人和儿童的世界,儿童因

为不能与成人共享印刷媒介所包含的成人世界的信息,从而造就了童年阶段56——同样地,

这样的论述似乎很难适用于印刷术出现前后的中国社会。

中西印刷的另一重大差异,即广为研究者重视的印刷术的“民族主义建筑师”的功能:

“它的作用就是结束狭隘的地域观点和部落观念,在心灵上和社会上、空间上和时间上

结束地方观念和部落观念。……在印刷术的许多始料未及的影响之中,民族主义的兴起大

概是 广为人知的。借助口语和语言集团而实现的政治统一,在印刷术将地方口语变成为

地域宽广的大众媒介之前,是难以想象的。部落这一血亲家族形式由于印刷术的出现而爆

裂,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相似训练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群体。”57

安德森则在民族主义研究中称近代民族意识的起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印刷这种

新的传播技术和人类语言多样性的宿命这三者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58。

审视唐宋时期与雕版印刷,不难发现,当时的中国社会固然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也不存在“人类语言多样性的宿命”。前者还未出现,后者自秦朝以来似乎已经解决。事实

上,中国社会在印刷术出现千余年前就实现了麦克卢汉“难以想象的”“借助口语和语言集

团而实现的政治统一”;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民族意识,倒不妨认为是中国文字和文

化传统带来的认同一直在强化我们/他者——“夏”/“夷”之别。宋代雕印各类书籍的同时,

契丹、西夏、辽、高丽、日本等各民族政权同样在以自己的文字雕印佛经、语言文字、儒

家经史等书籍,无法因此下结论说印刷术曾为东亚民族主义和民族意识的兴起添砖加瓦。

55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 217 页。 56 [美]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7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 217、225 页。 58 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欧洲启蒙运动》,第 13~14 页。

Page 7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3

甚至与之相反,血亲家族形式在中国并未因印刷术出现而爆裂,反而在客观上较过去更

为强化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如前所述,家族制度或家庭关系一直是古代中国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根本基础,

血缘亲情则是伦理的基点。当印刷术这一新的媒介技术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并未激烈到发生

“质变”,完全不足以颠覆社会秩序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并不发生大的改变,血亲家族

这一根基也就不会因此动摇。

第二,若如冯友兰所说“儒家思想即家族制度的理性化”,而雕版印刷又推动了儒家文

化复兴,那么事实上也就强化了家族制度的合理性。另外,同样得益于印刷术的还有宋代

士绅阶层的形成,从十一世纪中叶到现代以前,这个阶层在政治上即构成了文官集团的各

个层级,在经济上则是富裕程度不同的地主,文化上则集中了社会的知识分子。从北宋起,

族塾义学兴盛、家族祠堂设立、家族义田出现,各种家训、家规、族规开始制定59……这都

是印刷术普及后血亲家族形式强化的明证。历史学者也对“科举入仕是家族多人长期惨淡

经营结果,因此成功、荣誉和利益必须与家庭乃至家族成员分享“的伦理道德有令人信服

的分析60。

第三,仅从雕版印刷本身来看,也浸染着家族观念的色彩。与官刻、坊刻并称为古代中

国三大刻书系统的私刻,即私家不为谋利而刻印书籍的行为,为的正是个人乃至家族的

“名”。五代时蜀相毋昭裔,少时贫穷问人借书而不得,遂立志“它日稍达,愿刻版印之,

庶及天下学者”,拜相后果以百万私财刻《九经》和诸史,繁荣了蜀地文化。他因此善举而

被宋代皇帝起用重新指导刻书。他死后,子孙又因所刻书版而身受皇恩加官进爵61。这样的

事迹,连同类似故事如宋代程一德不分三教,捐资刊布,致有明道、伊川(程颢、程颐)

两贤哲为其后裔62,被上至正史下至笔记小说反复记载。雕印书籍与行善积德、泽被后世相

联系,与家族的名誉和命运相联系。事实上,私家刻书的主持者多为官僚、地主、儒生,

也即前文所谓之“士绅”阶层,他们刻书为的是名誉、声望、地位,将此作为道德的彰显,

因此私刻素以质量佳、底本好、校勘精、专纸专工、技艺创新等著称;从刻书内容看,除

了儒家经典外,更包括刊刻家集宣扬祖德以示门第之高贵、刊刻乡土文献以示地望之不凡

59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 191 页。 60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 55~56、214~215 页,三联书店,2005。 61 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239 页;[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第 72 页。 62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第 269 页。

Page 7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4

等63,这本身就是对于家族、地域观念的一再强化。因此雕版印刷与家族观念一直是互相促

进的。

以上种种中西印刷史上之大不同,皆因社会语境之迥异而生。当然也并非要因此而否定

媒介技术和形式的特性不同所导致的差异。例如,即使以纯粹的“麦克卢汉式”视角观之,

拼音文字带给西方文化的“同质性、一致性和连续性”,与会意文字给中国文化保留的“丰

富的、包容宽泛的知觉”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著的。由此而来的“线性结构”与“整体直觉”

64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在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两种媒介技术上。不难想象,一方面是活字印刷

使用的高度抽象的、可切分为一个个完全无意义字母的符号体系,一方面是雕版印刷将整

面印版作为 基本印刷单位,当它们被用来描述和表现世界的时候,对使用者的思维会产

生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可以将世界高度抽象化、符号化、标准化、分解为单个连续

因子的活字印刷术,对催生微积分、机械化、市场经济与金融体系等等人类文明产物确会

有所贡献;而手工雕琢、作为一个完形(gestalt)被认知、作为一种艺术被欣赏的雕版印刷,

是否应当对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会意、政治中的以笼统伦理道德代替法制和经济中难以

进行基于数目字的管理负有一定责任呢?更进一步,活字印刷的符号体系似乎更像今日所

谓的“数字信号”,而雕版印刷则更具有“模拟信号”的特征,那么当今天数字媒介正全面

融合、取代电子媒介之时,媒介史上曾经有过的这些差异和经验又会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行文至此,本文已对唐宋时期雕版印刷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做出了简单分析,并探讨了中

西印刷史上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及其原因。笔者以为,雕版印刷之于唐宋,或者活字印刷

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都并非以唐宋帝王、冯道、毋昭裔或古腾堡之作为

或不作为所能概括。新的媒介形态或技术,其诞生、发展、繁荣、衰落与否都将依赖于所

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结构,同时媒介形态或技术也将作用于这社会结构本

身。同时这种社会结构之所以如此,可以追根溯源到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诞生之初,其

地理气候与文化根基。当考虑到这么多复杂因素之时,个人在历史中起到的作用只能说是

微乎其微了;或者说,即使不是这个人有此作为,也会有另一个人来迈这小小一步。然此

后事物的发展,通常就非个人意愿所能左右了,而是在诸多力量影响之下的媒介与社会互

动之结果。这也算是媒介史研究的一种思路吧。

63 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第 245 页。 64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 118~126 页。

Page 7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5

参考文献(依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1. [美]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明安香译,第 19 页,华夏出版社,2000。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修订译本),赵复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三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

7.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05。

8. [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吴泽炎译,商务印书馆,1991。

9.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1999。

10. 刘国钧:《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1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第 220 页,商务印书

馆,2000。

12.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0。

13. 潘吉星:《中国、韩国与欧洲早期印刷术的比较》,科学出版社,1997。

14.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5. 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刘祖慰译,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 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7. 魏隐儒编著:《中国古籍印刷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18. 奚椿年:《中国书源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9. 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欧洲启蒙运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0. 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 张丽娟、程有庆:《宋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2. 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4. 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中国书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Page 7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6

呓语与幻想:传播学疆界的扩张

王成军 *

媒介技术学派是一个充满个性的群体,然而这也许并非一个准确的称谓1。本文无意分

析、辨明其思想脉络,只想在这个专刊里,从其源头走向、并走出其中一个集大成者:麦

克卢汉。

一.呓语:技术与疆界

麦克卢汉如同一个呓语者,他的文笔过于随意,远远非学派开创者英尼斯之历史视角

和细致有力的分析。伴随着那个思想涌动的时代,这个伴随着邻邦实证主义发展起来的分

析视角到了麦克卢汉这里,怵然开始转折:文笔之大胆生动,远远超出了想象。“地球村”

早成现实,“媒介即信息”也被广泛印证,“媒介即按摩”也可以自圆其说,然而总是透着

一种不够严谨的感觉。麦克卢汉对语言的随意应用,使他的思想因其看似荒诞而广泛流传。

麦克卢汉像一个高高的奇形怪状的灯塔,立在传播学的海洋边上。若问一个其他学科中的

人对于传播学大师们的认识,恐怕无人能出麦克卢汉之右。

技术毫无疑问在不断深入地形塑着传播学,拓展着传播学的疆界,在 mass media 出现

之初,人类传播行为只限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然而从印刷技术,造纸技术开始,书、

报、杂志、广播,电视开始勾勒出传播学的疆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这个疆界因互联

网之产生,而变得无远弗至。

然而,或许,这只是传播学疆界扩展的开始阶段。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是:宇宙传播

学。在我所接触到的不多的科幻小说里2,这种想法已经开始变得不那么流于空想。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1 或许更恰当的称谓仍是多伦多学派,以英尼斯,麦克卢汉等人为代表,其著作分析媒介与文明的关系,媒介技术对于文

化和社会的影响。 2起初对科幻并无太多的兴趣,在深圳的时候李晓煦博士推荐的苏联科幻电影 Solaris,用了三个小时,感受了“聚念成人”

的快乐与痛苦:一个中年男人来到一个名为 Solaris 的陌生星球,调查发生在宇航员身上的各种离奇事件:他每天清晨发

现自己少年时候爱过的女人坐在窗前,穿着那件记忆中的衣服。然而,一切都是虚幻的,她只不过是这个名为 Solaris 的

星球根据你的想象生成的虚假的实体。假的依然是假的,甚至比不过记忆中模糊的形体。男人将她们通过小型发射器放逐

到太空中。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把录音带投入到 Solaris 星球,搅乱了星球对于人类思维的识别, 终了结了这种种离

Page 7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7

二.幻想:传播即死亡

在这里要聊的是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我是先读第二部黑暗森林,然后读第三部 死

神永生, 后读了第一部《地球往事》。三体三部曲汪洋恣肆,想象力异常丰富。一开始就

被认为是开创了所谓“宇宙社会学”,因为大刘构造了“黑暗森林”的假说。这个假说所处

理的是地球与外星球文明的关系,在《三体》三部曲中就是名为三体的这个星球。

宇宙的文明发展并非均衡的,三体文明超越了地球文明,然而,三体人的人际传播方

式完全不同于地球文明。三体人之间可以完全读出对方内心,不需要经过言语的交流和表

达。这使得三体文明出现了一种更加简洁的社会构造。然而,单纯的三体文明内部发展的

故事并不足为奇,故事的巧妙之处仍在于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的冲突。刘慈欣将宇宙间文

明互动的规则总结为“黑暗森林”假说:宇宙如同一个黑暗而庞大的森林,文明分布稀疏3,

每一个文明都像一个在黑暗森林里跋涉的猎人,手执猎枪,当他发现一个外星文明的时候,

因为无法判别对方的善意,因此 好的方法是消灭这个被发现的文明。这就是一个信息博

弈的悖论。

《三体①》的主旋律是失望和复仇,女主角的父亲在文革中被打死,她因缘巧合卷入

一个军事计划,却通过太阳作为信息放大器向宇宙发射了关于地球的信息。三体人收到信

息,制造出智子,人类陷入科学封锁的困境。《三体②》的主体是被分隔的爱情。为了对抗

三体人的科学封锁和信息监控,地球联盟选择了四个面壁者。其中的逻辑是一个令人敬畏

的思考者,作为一个面壁者,他有着自己对于情感的追求。 在一个幽静的欧洲密林深处,

他守候着自己的爱人,过着 为普通的生活。读到这些美丽的文字,我都在想,何必要有

责任,眼前的红袖添香、西窗剪烛不是人生 大的快乐吗?但是,逻辑依然是逻辑,为了

肩负的面壁者的使命,以及妻子和孩子的安全,只好选择了和她们分开。《三体③》 为浪

漫,一个男人在去世之前送给一个女人一个星球。之后这个男人的大脑被送往三体人。他

奇事件。这个故事对我的吸引力在于,如果是你,你能强大到拒绝她们吗?我时时怀疑。因为记忆中的美好的身影早已将

自己迷惑。或许,我会选择永远生活在那里。我喜欢这个能直面人性真实的星球,它抚慰时间箭头带给我们的损伤。四十

年过去了,她还在,还是那样年轻,风姿绰约。这样的美丽你如何拒绝? 我觉得苏联电影的好处是特别的粗糙所指向的

极度的真实,影片之初对于暴雨前的深林的拍摄令人无限忧郁。

3 这符合一个称之为“费米悖论”的解释,费米说:如果存在外星文明,它们也该出现了。它们一直未出现。因此并不存

在这个外星文明。

Page 7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8

的基因被复原,并在三体人的领地生活。潜伏其中的他跟女主角有了一次接触,传递了画

中人以维度杀人的秘密。

仔细辨明这些黑暗森林假说和其信息博弈的过程,我们会发现,悖论来源于宇宙文明

之间的传播障碍。这种传播障碍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超越了文明内的传播障碍4。而内部的

传播机制决定了一切的游戏规则。比如,女主角叶文洁向宇宙发出了地球的信息,被三体

人所截获,暴露了地球文明的位置,引来了三体文明的入侵。地球文明对于宇宙文明的广

播行为,或者说对话行为招来杀身之祸。然而罗辑巧妙地利用向宇宙中广播三体星球的位

置的做法,使得地球转危为安。全书中如果描绘了一种“宇宙传播学”的话,那么,在刘

慈欣眼里,显然是“传播即死亡”。

宇宙文明之间的传播行为是一个囚徒困境,走不出来。一旦经由广播等传播行为而暴

露,就以为着文明的消亡。这是一种富有张力的图景。但透着文明间对话困境的思索。用

禅语说,就是“不可说”。

三.宇宙传播学:宇宙传播技术的诞生

然而,当死亡的阴影笼罩整个宇宙之后,文明方可真正经由死亡走向永生:废弃理性

主导的荒诞,由杀戮走向合作。三体三 后描述了维度之剑下宇宙文明损失殆尽,小的文

明火种经由构造狭小的宇宙空间而得存留。然而这种存留的代价是抢夺宇宙的物质。痛定

思痛的宇宙各文明 终放弃苟延残喘,将物质归还宇宙,期待宇宙文明的重新孕育和诞生。

刘慈欣在书中略微调侃人类的传播媒介,在所有的传播媒介中,只有石刻 能经受岁

月的摧残。而电子设备与之相比,其储存的期限远远不可比拟。

很显然刘慈欣是一个传播学视角下的悲观主义者,然而,人类文明已经不止一次向其

它宇宙文明“表达”自身的存在和存在的善意。很显然,如果费米悖论正确,那么人类是

宇宙的孤家寡人,如果错误,人类在自取死亡。唯一可抱希望的是,是否有一种宇宙语言

诞生,让宇宙文明可以对话5。

回到媒介技术学派的思路:是否可能有一种宇宙传播技术的诞生,使得宇宙文明之间

可以在一个没有猜疑的语义空间里对话?

4 对此,在三体中所描述的危机纪元有充分的描述:一个恐怖组织的精神领袖,在地球面临外星球文明威胁的时候,变得

土崩瓦解。曾经组织内部铁血的斗争意志,在全人类面临危机的时候被消解。 5 对此,回到圣经中的巴别塔是有必要的。上帝为防止人类合作建造巴别塔,而使人类说不同语言,失去交流的可能,而

终结了不同语言的种族间合作的可能。

Page 7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69

形象的二分法:现代形象批评的认识论暗示

刘阳 *

对于形象的贬损总被认为由来已久,远自摩西不可擅制偶像的告诫,柏拉图关于“形象

世界”与“原型世界”的界分,古代贤哲们关于形象的只言片语都被现代形象的批评论者

们作为理论资源征用,奉为展开形象批评的圭臬。而现代以来关于形象的批评,尤富代表

性的是尼尔·波兹曼等媒介环境学者对于电视的批评,其中显见形象被视为比语言文字低

等的表意工具。

一.有效性与真实性的现代批评

现代学者对形象的非议大致从两个路径展开——有效性和真实性。有效性方面,波兹

曼的批评颇具代表性,他这样理解摩西十诫中禁止以色列人制作具体形象的训诫:“那些如

今已经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其他具体形象表达思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法像原来一样去

膜拜一个抽象的神。犹太人的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或者通过文字而存在,这需要人们进行

精妙的抽象思考”(尼尔·波兹曼,2004:10-11),即在波兹曼看来,形象的直观性同时

意味着它对线性思维在内的逻辑思维的拒斥,也即意味着它的肤浅。而关于真实性的批评,

尽管柏拉图的批评不啻为先知之明,但这一问题真正被提上日程却是在机械复制时代,因

为恰在这一机械复制的技术背景下,拟态环境才足以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摆脱亦不可忽视的

真实布景,或者说媒介化社会成型。费尔巴哈曾经不无讽刺地这样谈论形象:“形象拥有非

凡的力量,能决定我们对真实的要求,而且形象本身成为令人向往的直接经验的替代品”(费

尔巴哈,2009:119)。在苏珊·桑塔格那些颇带着后现代主义色彩,也就是那些自相矛盾

的写作中曾这样对摄影时代的形象展开批评,尽管她时常又情难自禁地称赞起形象的革命

性。桑塔格承认形象制造着一个拟态世界的事实,称“收集图片可用于制造一个替代世界,

使之与振奋、或抚慰、或诱人的形象相符”(苏珊·桑塔格,2009:123),而形象在这一真

实性维度的虚假在于“世界的虚假一致性是靠把内容转化为形象实现的”,而“形象总是相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Page 7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容的,或者可以使之相容,即使是在它们描绘的真实格格不入时”,即“在真实世界互不关

联的东西,形象把它们联系起来”(苏珊·桑塔格,2009:129),因此,“通过摄影形象了

解了世上的大量事情(艺术、灾祸、自然美景)之后,人们常常在目睹事情的真实面目时

感到失望、惊讶、无动于衷,因为摄影形象往往从我们直接经历的事情中减掉感情因素,

而它们激发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在真实生活中拥有的感情”(苏珊·桑塔格,2009:

126)。

总结起来,在批评者们看来,形象在有效性的维度是肤浅的,在真实性的维度是虚假

的。但尤需注意的是,不可忽视这一批评的现代语境,即不论是有效性的批评还是真实性

的批评,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批评,如前所曾言明的,古代贤哲的只言片语不过是现

代批评论者假以阐释发挥自证其意的传统资源。关于真实性的批评的现代属性在上文概述

之时即已说明,而关于形象的有效性也只有在现代才具有其作为社会论题的可见性,这一

“可见性”所意示的是批评策略的问题,也就是说,关于形象的有效性的批评在许多批评

论者处成为现代批评的当务之急,因为他们发现时代的表意系统似乎在发生着某种前所未

有的剧烈变革,即波兹曼在阐释摩西训诫之时提及的“我们的文化正处在从以文字为中心

向以形象为中心的转换的过程中,思考一下摩西的训诫对我们也许是有益的”(尼尔·波兹

曼,2004:11)。对于形象有效性的批评逻辑是:与文字抽象而线性的接受方式相比,形象

是直观的,因而是不鼓励参与和沉思的。而批评论者担心的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中,

形象的主导会培养出执迷于感官刺激,却不能进行复杂思考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我们发现关于形象的批评是一现代论题,那接下来我们就很容易

判断关于形象的有效性批评和真实性批评绝非并置的,即所谓作为现代论题的真实性批评

实是基于有效性批评的,真实性批评的基本逻辑是形象世界替代了现实世界,但其实这一

替代的完成分成两级,波兹曼所声称的“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的转换”发生在第

二级上,此即关于形象的有效性批评所针对的层面,而在第一级,也就是基本层面上发生

的则是媒介化社会的形成过程,普遍的对于媒介化社会的真实性批评无疑应针对这一基本

层面,但关于形象的真实性的批评不仅仅是如此宽泛地针对媒介化社会,更为精确地针对

的是景观社会,专门针对形象的真实性批评恰恰基于是形象之肤浅因而不能反映处于结构

之中的真实的认定。关于形象之有效性批评与真实性批评的这一关系 为鲜明的一个表现

就是关于“豁免感”的研究,对此,桑塔格如是说:“一个人以力图不去体验贫困、失败、

70

Page 8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苦难、痛苦、可怕的疾病为规范的社会,一个不把死亡本身视为正常和必然,而是看做残

酷的飞来横祸的社会,制造出对这些事件的巨大好奇心——一种通过照片拍摄获得部分满

足的好奇心。被免于灾祸的感觉激发了观看痛苦图像的兴趣,而观看它们又暗示并增强了

被豁免的感觉”(苏珊·桑塔格,2009:126), 而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也曾作出类

似的论述,他说“当我们观看世界形象时,有谁把突然闯入的现实与不在场而产生的内心

快乐加以区别呢?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

与外界产生的距离则巩固了这份宁静”(让·波德里亚,2001:12)。桑塔格与波德里亚此

处谈及“豁免感”所要揭示的是形象世界与真实世界间的距离,亦即所谓形象之虚假性,

而这一呈现为豁免感的虚假性恰是基于受者的不假思索。

二.弥漫的本真与封闭的形象

现代论者关于形象的有效性批评显然是值得商榷的,但首要的问题并不在于我们要如

何教科书式或字典式地去界定肤浅与深刻的边限,而在于批评者展开有效性批评的方法—

—他们是在与文字的比较中来谈论形象的肤浅。但有趣的是,他们引以为据的形象之“直

观”在不同的形象样式中则完全可以起到所谓“直击人心”的效果,譬如某张照片,某场

舞剧,某部默片,它们如何震撼人心,而这无疑被认为是“深刻”的,语言文字在这种“直

击人心”的“深刻”的达成上往往显得如此乏力。所以,以与文字比较的方法来论证形象

的肤浅是存在问题的。但经由前文所分析的,从批评者的论述中,关于形象的真实性批评

确是基于有效性批评,也就是所谓的形象之虚假性的认定恰是基于其肤浅而论的,而这一

则说明了关于形象的真实性批评的本质其实本真性批评,因为有效性的批评既然作为基础

则必然意味着真实性的批评涉及对真实的本质性理解;二者则示意了关于形象的有效性批

评更合理的应是在放在本真性的视域中来理解,而绝非放在与语言文字比较的视域中那么

简单。

论者对形象展开的基于有效性批评的真实性批评所涉及的是本质角度关于真实的理

解:真实是处于时空结构中的真实,是处于历史与总体之中的真实。因此桑塔格会有关于

形象这样的批评:“形象总是相容的,或者可以使之相容,即使是在它们描绘的真实格格不

入时”,即“在真实世界互不关联的东西,形象把它们联系起来”(苏珊·桑塔格,2009:

129),这就是说,形象对真实的捕捉是支离破碎的,而无法反映那弥漫于时空之中的真实,

71

Page 8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而这就是对它的本真性的批评的核心,即形象是非本真的。而当我们从本真的角度来理解

真实和对形象的批评时,实际又回到了柏拉图关于“形象世界”和“原型世界”的区分,

尽管桑塔格曾自鸣得意地以为超越了这种划界,她这样评价在她以前关于形象的研究:“当

下对形象世界正取代真实世界的关切,大都像费尔巴哈当初那样,重复了柏拉图式的对形

象的贬抑:它真,因为它与实物相似;它假,因为它不过是相似而已。但是,这种脆弱幼

稚的的写实主义在摄影时代有些无关紧要了,形象(“摹本”)与被描绘的实物(“原型”)

之间生硬的反差——柏拉图以绘画为例对此进行反复说明——不能简单地套用到照片上,

而且这种反差也无助于从源头理解形象的制作”(苏珊·桑塔格,2009:119),可事实上,

当她将柏拉图所谓的“原型”理解为“被描绘的实物”时,她显然并没有明白这位先知的

真正用意——原型并非可见的真实,而在她极不情愿展开的对形象的若干批评中,她又不

自觉地堕入她所谓的柏拉图的窠臼,她没有理解柏氏提及原型所指涉的其实是“不可格分”

的真实,这也就是本真一词所要言出的。

本真既是弥漫而不可格分的,则如要执着于原型的形象则必然只能是“相似”,而无法

复制原型的“灵韵”,因为本真的弥漫使形象没有捕捉的原点,而本真的不可格分又意味着

对原型的扭曲,更直接的是“强制切割”。形象既要执着于原型以成其形,则必是要断送原

型的本真性,这一断送的结果在此前曾使用“支离破碎”一词形容形象对现实的反映状况,

而现在则更贴切地可以使用“已死的”,或者避开这种会被讥以故作声势的语词,可以使用

“封闭的”来形容被论者批评的形象,即执着于原型的形象都是“封闭的形象”,它们丢失

了在时空中延展的活力,在可能性的道路上戛然而止。

此前我曾提及“执着于原型的形象”,这一表述所要示出的是“封闭的形象”所寓含的

形象与原型间双重的不对等关系:形象受制于原型,原型被形象扭曲。形象既在发生学上

倚赖于原型,却又无从习得原型的灵韵,则“封闭的形象”在本质上是不在场的,没有什

么比柏拉图的“影子”比喻更好地揭示了这一点,即“封闭的形象”之虚无的本质。只要

形象有了“原型意识”,就宣告了它的已死或者封闭。

三.在场的形象:不是结束,而是起始

将封闭的形象提取出来与下文将要提出的“开放的形象”作出区分是诚然必要的,非

此,我们无法理解关于形象的批评者的本质逻辑究竟何在,尽管他们或许并未能经过复杂

72

Page 8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论说

73

的推理自觉出浅层的批评情绪与深层的批评逻辑之间的必然关联,同样,没有这样一个区

分我们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总有一些形象类别或具体的形象并不如批评论者所认定的那样肤

浅和虚假,相反它们能使受者体认出其本真性。

开放的形象是与其在场的属性密不可分的,而这一切又要归结到形象与原型的关系,

在上文我们谈论的“封闭的形象”中,形象受制于原型又扭曲了原型,原型与形象之间存

在着不对等关系,形象与原型相隔却又相仿,故而成其封闭性,即不再有生命姿态的抒发,

故是本质上的虚无和不在场。而开放的形象本身并不存在与原型的关系,它即存在于本真

的领域之中,融入在不可格分的真实里,在时空中敞开自身真实而非虚假的可能性,它们

并非对原型的仿造,即没有“原型意识”,因而没有关闭想象的空间。

封闭的形象执着于原型而以完成的姿态给自身的可能性画上句号,以其复制灵韵的失

败,受者对它的理解无论何者都是误解,受者关于封闭形象的处理只能是徒劳的回溯,无

处无时不在迷失。而开放的形象以本质(直接)在场的方式作为受者的体验物(封闭的形

象以其本质的虚无而丧失了作为体验物的资格),“吁请”受者进入其自身参与其意义的生

成和自我的弥漫,而又进入受者激发其联想即处理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的材料并同样弥漫来

与它们融合以共同维继本真的弥漫。这就像某张照片或某部电影作为体验物造成了某种体

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照片与电影等展示之时的体验,是它们见证和参与生成的体验,

他们并非作为原型的仿制品,而是本质地在场,因此这种体验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指

向一厢情愿之原点的徒劳回溯,而是本真的弥漫与生成——处于本真之中体悟本真而朝向

未来无限之可能性的“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苏珊·桑塔格等著:《视觉文化研究读本》,陈永国主编,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Page 8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74

编译

人类进程的回放:关于媒介进化的一种理论

前言及目录1

保罗·莱文森(著)

张振宇*(编译)

一.前言

有关人造媒介是如何影响甚至主导人类生活的话题,我们已经谈论得太多,但很少有

人关注媒介自身是如何改变的,以及人类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际上, 近

有一些研究提出了媒介改变的模式,其中,人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例如,电视

从黑白变为彩色;电话几乎完全取代了电报;多功能的录音机在不断地超越单放机。当我

们清楚了人类在自然状态(或曰“前技术状态”)中看到的是彩色而非黑白、说出的是声音

而非莫尔斯码、通常听到的都是多声道而非单声道时,媒介变化的模式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在媒介的进化过程中,不是它所包含的人工痕迹变得越来越多,而是在逐步重现人类 原

初(或曰“前技术状态”)的传播形态。

本文试图对人们观察到的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使之发展为一种“媒介进化论”—

—它是描绘、解释和预测媒介进化过程的。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评述以前有关媒介

本质及其进化的学说,以及分析媒介自身的发展过程。

尽管一些理论家在媒介和人类传播体系的关系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有深度的研究,在

很多时候,不同地区的一些观察者也或多或少地发现了传播技术的“人性化趋势”正在兴

起。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萨缪尔·巴特勒就是 早的这批人之一,他认为,技术实质上

就是人造的四肢和器官。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曾指出,人类用其技术化的拓展,

使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神”,以满足基本的欲望。马歇尔·麦克卢汉,也许是当今 为深

1 本文译自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的博士论文《人类进程的回放:关于媒介进化的一种理论》的前言和目录部分,

见 Paul Levinson. HUMAN REPLAY: 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D], New York University, 1979. *译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候选人,方向是电视媒介形态及产业研究,目前研究兴趣在于对媒介形态的变

化及其对人类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感谢译者赐稿。 #[email protected]#

Page 8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75

刻的媒介预言家,他认为电子媒介再现了原始部落社会的传播环境。

媒介进化的事实似乎也证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例如,照相术即使在 初无法拍摄活

动影像、无法记录声音和色彩的状态下,仍然比文字印刷和任何写实派的彩色画作更能再

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果给静止的照相术加上运动、声音和色彩、加上电视所具有的即时

传真、再加上全息摄影的三维成像技术,那么,通过镜头和麦克风所再现的世界,无疑会

更加接近人类通过眼睛和耳朵所感知到的世界。

从这些简单的例子中,本文抽象出一套重新定义的媒介进化“原理”:那就是,媒介能

否生存,取决于它对人类传播模式的复制程度。简陋的复制者,例如电报和无声电影,已

经逐渐消失了;稍好一些的复制者,例如电话和手提无线电话,能够持续生存下去,直到

更为精密的替代者被发明出来。事实上,媒介的进化似乎遵循着一种“达尔文式”的自然

选择过程,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是由人类扮演着选择者的角色。哲学家卡尔·普柏的研

究也支持了这一模式:他认为人类精神活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以一种类似达尔文的模式

在进化着。

通过这一原理及其推论,可以做出一些有关媒介未来的预测——其中 为激进的说法

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会将运输工具和信息传播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身体的“瞬间

移动”。这听起来很可怕吗?也许不那么可怕,正如本研究中所谈论的,我们对于 先进技

术的控制,并不比我们对于 原始技术的控制更复杂,以窗户为例,我们仅仅只需要拉下

窗帘就行了。

二.目录

一、导论:两种不同的创造物

人性化趋势模式:重返知识家园

文学中的线索

媒介的证词

证伪主义的方法

界限:理论没法到达的地方

第一部分 人性化趋势的理论根基与线索

Page 8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76

二、作为延伸的技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被造出来的上帝

R·巴克敏斯特·福勒:眼睛等于眼镜

爱德华·霍尔:蜘蛛网和有线电视网——一种专为扩张的生物性目的

马歇尔·麦克卢汉(1):作为技术结果的人类

马歇尔·麦克卢汉(2):从口头到书写再到电子——人性化趋势的进程图

三、媒介进化论的宣告

皮特·梅达沃:技术进化理论的日程表

拉马克、达尔文和德日进:进化的模式

刘易斯·芒福德:失落的发现

哈罗德·因尼斯:媒介的辩证法

四、类似之物和特定之物

诺曼·乔姆斯基:深层结构和转变

克劳德 列维-斯特劳斯:二元思维法

卡尔·普柏:一种思想的达尔文式进化

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人性化趋势的进化原因

大脑、计算机和心灵

变为世界的媒介:德日进的人类圈

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作为快乐结局的电影

安德烈·巴赞:人性化趋势的意图

第二部分 人性化趋势的表现

五、物种的起源和进化

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 原始的综合

印刷术:在转折点上

电报和照相术:两个伟大的分支

电报:前技术时代在加工方式上的重现

照相术:前技术时代在内容上的重现

Page 8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77

动态摄影:对剧场风景的超越

留声机:留住生命的声音

可视电话:画面与声音的再次融合

颜色:比生命更少,也比生命更多

照相术分支的电子化增值:加工方式与内容上的再次融合

六、媒介进化论的原理: 适者生存

媒介在人类生态中的地位

媒介复制在相似性上的精度与广度

“净利”原则

复制和延伸

共同进化和融合

抽象机制的永久性

七、未来的重聚

移动性和易得性:有线、空中电波和线偏振光束

观察的终点:全息摄影术与三维空间的重现

老去的首选继承者:可视电话

互动的终端:交谈和移动的再次融合

八、小结

结语

九、被凝视的中心

适宜的怪兽

梦想与行动:不可减少的差异

人类的选择

Page 8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78

Marshall McLuhan in China

麦克卢汉在中国

He Daokuan

何道宽

Prof. of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University

深圳大学 英语与传播学教授

June 2011

2011 年 6 月

由禾玛 *受何道宽教授委托、编译、整理

My first encounter with Marshall McLuhan

初识麦克卢汉

I worked at Goshen College in northern Indiana as a visiting scholar in the 1980-81

academic year. With 17 years’experience as an EFL teacher, I was supposed to learn the state

of art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980 年,我到美国北印第安纳的戈申学院做访问学者。作为一名有着 17 年经验的

英语讲师,我 初的计划是到那里进修英语语言学与文学的教学艺术。

Yet with a burning desire to be more than a good teacher, I ventured outside the

boundaries of my mission. Besides courses in British Lit, American Lit, modern linguistics

and TOESL, I took European Philosoph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y teacher of

philosophy Prof. Marlin Jesche was profound and conversant, his speaking matched that of

the marvelous Marshall McLuhan. My teacher of communication Prof. Daniel Hess was

prolific. The textbook we used for his ICC class was his own work From the Other’s Point of

View, which is teeming with wisdom and expereince in cross-cultural living and teaching.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Page 8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79

然而我不仅仅只满足做一名出色的英语老师,而将自己的视线放到了更为广阔的

领域。我不本分的天性敦促我在修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当代语言学与对外英语教学

的同时,还选修了欧洲哲学史和跨文化传播(交际)。我的哲学课导师马林·杰斯切是

一名深刻且谙练的学者,他的语言风格与麦克卢汉不谋而合;而跨文化传播这门课使我

结识了在学术界多产的导师丹尼尔·赫斯及其用作教材的专著《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

这本书无疑是他智慧和他本人多年跨文化生活和教学经验的精华。

There, I was fortunate enough to strike a friendship with Prof. Robert Kohls, whose gift

books such as Survival Kit for Overseas Living encouraged my bolder venture into this new

field of learning.

这段经历还令人有幸与美国跨文化传播拓荒人罗伯特·科尔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他赠予的《海外生存手册》等著作鼓励我在进入传播学这一全新学术领域更进一步。

The signed reading for Dan’s ICC course included Edward T. Hall’s Silent Language

and Beyond Culture, and McLuhan’s Understanding Media. They opened up a new horizen

and enriched my research interest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在丹尼尔的课上,我阅读了爱德华·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以及麦克卢汉

的《理解媒介》,这些书赋予我全新的视野,也使得我在人类学与社会科学领域获得了极深

的研究兴趣。

Translation of Marshall McLuhan and Edward T. Hall

翻译麦克卢汉与霍尔

In the past dozen years and more, I had a strong urge to introduce ICC and

communication into China in general and McLuhan and Hall in particular. A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ICC, I helped found China Association for Intercutural Communication as one of

its vice-presidents. CAFIC was founded in 1995.

Page 8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80

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我有种强烈的意愿将跨文化传播学和传播学引入中国,在

这其中尤以麦克卢汉与霍尔为代表。作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的几位先行者之一,我在

1995 年参与筹建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直至 2007 年2。

At the same time I participated in the work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C)and was elected a vice-president. This society leans heavily on social sciences

evolving mostly media and journalism professionals. CAC was founded in 2005.

与其同时,我参与到 2005 年成立的中国传播学会的工作中,并担任该组织的副会

长。这一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汇集了国内几乎所有媒体与新闻学方面的教授专家。

Before that I had a wonderful chance to interpret McLuhan’s ideas. It was in Nov 1986.

I volunteered as interpreter for the “Culture and Future” seminar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Academ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a Associ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Among the numerous

speakers from abroad was Frank Feather, Secretary General of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His speech “Hi-tech Electronic Culture” focused on Marshall McLuhan. The

venue for the seminar was the big auditorium of Beijing University. The warm response from

the elite audience from all over China spurred me on to attempt a translation of McLuhan’s

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three transaltions of mine of its three editions (McGraw Hill,

1964 ; MIT Press, 1994 ;Gingko Press, 2003) came out in China respectively in 1992, 2000

and 2011. UM made its way into the 300 most influential books of China between 1980 and

2010.

而在此之前,我获得了一次翻译引进麦克卢汉思想的良机。早在 1986 年 11 月,

我参加中国文化书院和中国未来学会主办的“文化与未来研究班”,并毛遂自荐担任这

次会议的口译。在群星璀璨的海外演讲嘉宾中,加拿大未来研究会秘书长弗兰克·费瑟

在名为《电子高技术文化》的演讲中聚焦于麦克卢汉的学术理论。于是在北京大学的大

演讲厅里,我尝试着就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作了翻译,并得到了台下观众的好评。

此后经由我翻译的《理解媒介》的三个版本(McGraw Hill,1964 版;麻省理工大学 1994

2 译者注。

Page 9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81

版;Gingko 出版社,2003 版)分别在 1992 年,2000 年和 2011 年与中国的读者见面。

《理解媒介》是我引进的传播学重要经典之一,在传播学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

认为是 30 年来中国 具影响力的 300 本书之一。

Other works by McLuhan brought out by me in China are Essential McLuhan (2001) ,

The Mechanical Bride (2004) ,Understanding Me: Lectures and Interviews (2004) and

Letters of Marshall McLuhan (2005).

我还翻译引进了麦克卢汉的其他著作,包括 2001 的《麦克卢汉精粹》、2004 年的

《机器新娘》、2004 年的《理解我:麦克卢汉如是说》以及 2005 年的《麦克卢汉书简》。

Pity no publisher in China has ever got the copy rights to print Chinese editions of

McLuhan’s other major work The Gutenberg Galaxy up to now.

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的出版社还未能拿到麦克卢汉其他重要著作

的简体汉语版权,这其中就包括《古登堡星汉璀璨》。

Meanwhile, I published translations of works on or related with McLuhan. These

include Digital McLuhan (2001) by Paul Levinson, Marshall McLuhan: The Medium and the

Messenger by Phillip Marchand.

此外,我还译介了与麦克卢汉有关的著作,包括保罗·莱文森 2001 年的《数字麦

克卢汉》、菲利普·马尔尚的《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等。

Authors similar to Marshall McLuhan in a way have been my interest focus all along.

So Harold Innis, Neil Postman, Paul Lvinson, Robert Logan entered into my translation

projects. I have managed to put some of their works on the Chinese Market: Bias of

Communication, Empire and Communications by Harold Innis, Technopoly by Neil Postman,

Cellphone, Realspace, New New Media and Soft Edge by Paul Lvinson.

我同意对和麦克卢汉同属媒介环境学派的作者们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故而哈罗

德·伊尼斯、尼尔·波兹曼、保罗·莱文森、罗伯特·洛根等人的作品也进入了我的翻

Page 9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编译

82

译计划。我将他们的部分作品引入了中国,包括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帝

国与传播》;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以及保罗·莱文森的《手机》、《真实空间:

飞天梦解析》、《莱文森精粹》、《新新媒介》和《软利器》等。

2012 will see my translations of two of Robert Logan’s work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Extending Marshall McLuhan and The Alphabet Effect. I will bring out another two

of Harold Innis’s works next year too. They are Changing Concept of Time and Strategy of

Cutlture.

在 2012 年,我将翻译引进两部罗伯特·洛根3的著作:《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

(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与《字母的影响》。此外明年还有两本哈罗德·伊尼斯的

作品《时间概念的嬗变》与《文化策略》将被引入中国。

3译者注:洛根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在世不多的权威人士之一,《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一书是对麦克卢汉思想的

权威解读和 新发展。

Page 9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推荐

推荐

软利器:

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

作者:保罗·莱文森

译者:何道宽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年 5 月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1997)是媒介哲学家保罗·莱文森(1947

-)的力作,讲从古至今的媒介演化。我们跟随作者踏上回顾之旅、探险之旅、展望之

旅,沿途造访大大小小的“港口”,大港有古埃及、古希腊、15 世纪的欧洲。我们将邂

逅古埃及的法老、古希腊的圣贤以及欧洲中世纪、近代和当代的谷登堡、哥伦布、达尔

文、康德、黑格尔、爱因斯坦;还将重温宗教改革、发现的时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

电子革命和阿西莫夫革命;先后考察口语、象形文字、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光化学媒

介、电子媒介、文字处理、超文本和互联网的演化。我们将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软利器》内容宏富、哲理厚重、学科跨度大、文字灵动传神,向我们展示媒介的

人性化发展趋势、后继媒介对先行媒介的补救、充实或完善。作品兼有学院派的严谨和

文艺家的风趣,与文化史和多种学科史相映成趣,凡人文社科的读者都能与作者一道遨

游,驾驭人类选择的媒介航船驶向无限美好的未来彼岸。

(以上资源提供来自何道宽先生)

83

Page 9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本电子读物所登载文章,著作权均归作者本人持有。除特别声明外,本电子读物之内

容采用如下CC (Creative Commons) 协议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84

Page 9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是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同人杂志”,

暂定为每个奇数月中下旬以 PDF 格式发布。

主题与栏目 主题与栏目

所谓“书籍”,包括正式出版的书,以及长篇论文、研究报告等,范围包括但不完全限

于:探讨数字媒体理论或实务的书籍;探讨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产业、政策与文化的书

籍;探讨媒体、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书籍。我们也欢迎对更广义的数字媒体“文本”

——例如影视、动画、游戏等的深入读解分析。

目前暂辟如下栏目(每期栏目会根据稿件情况微调):

书评:两千字以上,作者本人的阅读心得,可以是对材料的点评,亦可是经过阅读后的

引申联想,亦可是较为泛泛的读书心得,比如选书读书方法,但需紧扣本刊主题。

编译:对尚未译介到国内的、与本刊主题相关的书籍或论文的选择性翻译,千字以上。

短评:对有关书籍的精短评论,百字左右为宜。

资源:电子书籍、研究报告、论文的下载链接地址,可附带短评。

投稿与加入

你想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吗?欢迎来稿!我们的公共邮箱是

[email protected]

本刊目前无法支付稿费,亦不做独家或首发要求。请勿剽窃抄袭,文责自负。向本刊

投稿即默认同意采用CC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授权自己的作品。

85

Page 9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七期(麦克卢汉专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七期 2011 年 7 月 关于我们

你想和更多志同道合者交流信息和思想吗?欢迎加入编辑、撰稿人团队!

本期刊由一群爱好者共同义务参与,通过互联网协作完成编辑工作。不设总编辑,实

行圆桌式原则和每期责任编辑轮值制。参与方式包括:

编辑。每两期需为“书评”或“编译”栏目约稿或写稿至少一篇,每期需提供短评至少

一条,资源至少一条。

撰稿人。每两期需为“书评”或“编译”栏目供稿至少一篇。

作者。投稿被“书评”或“编译”栏目采纳后即成为本期作者。

信息提供者。提供短评和电子书籍下载地址的,成为信息提供者。

http://www.douban.com/group/newmedia/ 我们在豆瓣上的小组页面:

过往报告下载地址汇总: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