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2011 2011 全全全全 全全全全全全 全全全全 全全全全全全 全全全 全全全 全全全全全全 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 全全全全全全 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 2011 2011 10 10 24 24
24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Jan 14,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11年10月24日.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2010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和今后的努力 方向 三、 实施 “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 举措.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2011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2011 年年 1010 月月 2424 日日

Page 2: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2010 2010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和今后的努力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和今后的努力 方向方向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思” 的思路及路及 举措 举措

Page 3: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2011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2011 年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作品共计 1666个,其中进入本

次决赛的作品有 633 个(理科组 40个;工科组 143 个;医科组 41个;文科组 206 个;高职组 148 个;中职组 55个)。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听取了其中97个作品的介绍。我的感觉是,本届参赛作品与往年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进展:

(( 11 ))有更多的参赛作品能自觉贯彻落实先进的有更多的参赛作品能自觉贯彻落实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不少参赛作品都强调要贯彻实施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突出体现

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为此,在他们的作品中既有支持教师教师的“授课模块授课模块”,也有支持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块自主学习模块”;而且不仅是授课模块授课模块功能比较完备、齐全(例如能包括情境创设、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讲解、学习方法指导、二维三维动画演示、在线或离线辅导答疑等诸多支持教的功能),关于自主学习模块自主学习模块的功能(如信息导航、自主探究、扩展阅读、协作交流、师生互动、自测自评等支持自主学习的功能)也能给予较多的关注。

这方面 (就我看到的而言 )做得比较好的有:广西民族大学的“体育教学论”、北京物资学院的“ ERP 沙盘模拟课程”、广西中医学院的“中国医学史”、广西医科大学“老年护理在线教育”、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胚胎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化工设备与效防安全”等等。

Page 4: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 22 ))很多参赛课件能结合本专业、本很多参赛课件能结合本专业、本课程特点课程特点和和社会需求社会需求

进行功能设计从而取得显著效果进行功能设计从而取得显著效果 很多参赛课件不仅能结合本专业、本课程的特点特点和社会需求社会需求进行

功能设计,还能与本课程的常规教学紧密结合,甚至实现了无缝连接,变成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对于某些专业,这种效果尤其显著,例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化学化工、机械、机电、电力、电子、军事、农林、生物等专业的学生,如果通过这样的课件或网络课程来学习,那么,在观看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和虚拟现实课件并参与、沉浸其中以后,再去进行实际仪器仪表和现场环境的操作、演练,肯定要比一、二十年前仅仅靠听课和阅读书本来学习的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概念和相关原理,能更节省宝贵的实验器材和学习的时间。

这方面 (就我看到的而言 )做得比较好的有:北京大学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B” 、上海电视大学的“成人高校校本培训网络平台”、甘肃联合大学的“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延安大学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等。

Page 5: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 33 ))不少参赛课件能紧跟新技术发展动向,积极研发、探索不少参赛课件能紧跟新技术发展动向,积极研发、探索基于新技术的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新技术的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不少参赛课件能紧跟新技术发展动向,积极研发并探索基于新技术的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有些参赛课件能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的大众化终端;有些课件还善于运用博客等免费的公共网络资源来丰富网络课程的答疑、讨论等功能。

在这方面 (就我看到的而言 )做得比较好的有:北京服装学院的“化工设备虚拟教学”、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站开发技术实训教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结构”等。

(( 44 ))有些参赛课件虽未关注最新技术,但努力探索普通课件有些参赛课件虽未关注最新技术,但努力探索普通课件在教学中的更有效运用在教学中的更有效运用

有些参赛课件虽未关注虚拟现实、三维动画这类新技术,但努力探索图片、视频、录音这类日常的普通课件在教学中的更有效运用 . 事实上,只要是能深入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课件——不管使用的是最先进的新技术,还是普通的、一般技术,都是优秀课件,都值得充分肯定。

这方面 (就我看到的而言 )做得比较好的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伊犁职业中学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他们虽然只采用了图片、视频、歌曲这类日常的普通课件,但由于内容非常丰富、新颖、真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而能较深刻地达到加强“爱国主义”或“环保意识”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标要求。

Page 6: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20102010 年年 1111 月,在国际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国际教育界)发生一件月,在国际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国际教育界)发生一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美国制定并颁布了最新一轮的《国家教育技术计:美国制定并颁布了最新一轮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划》,该计划的标题为“该计划的标题为“改革美国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改革美国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其英文”,其英文的原文是的原文是““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 Learning Powered by T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echnology——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 ;可称之;可称之为《为《美国美国 20102010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简称简称 NETPNETP ))。。

综观综观 NETP 的全部内容可知,的全部内容可知, NETP 所提出的、教育领域意义最为重所提出的、教育领域意义最为重大、最值得我们借鉴的的问题是大、最值得我们借鉴的的问题是通过回顾和总结近通过回顾和总结近 3030 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术的经验与教训而引出的一个全新的命题术的经验与教训而引出的一个全新的命题,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 “教育部门可以从企业部门学习的经验是,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 fundamental structural changes ),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 (evolutionary tinkering)”。

(下面简称之为“(下面简称之为“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命题)”命题) 由于这一命题与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或失败密切相关,所以应引起我们由于这一命题与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或失败密切相关,所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的高度关注。。

Page 7: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命题的意义之所以重大,是因为 NET

P认为:人类社会自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逐渐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或部门(尤其是在工商企业部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成效不显——大多数仍是只停留在手段、方法的应用上,对于教育生产力的提升(大批优质人材的培养), IT 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原因在哪里呢? 自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一般都无功而还。迄今为止,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往往都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或者去定义整合的内涵),因而都未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只有 NETP通过回顾和总结近 30 年来企业部门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与教训,才最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之所以成效不显,其问题是出在:教育领域没有实施由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从而第一次教育领域没有实施由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从而第一次提出了上述关于教育系统的提出了上述关于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结构性变革”命题命题。。

Page 8: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这个问题,近 20 年来一直困扰着国际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国际教育界),但是因为抓不住问题的本质与关键,所以始终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途径与方法,从而造成世界各国多年来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成百上千亿元资金投入,得不到适当回报,甚至付诸东流;成千上万的教师未能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实现有效的整合,甚至成为浪费时间的盲目实践。由此可见, NETP 能发现并提出上述“结构性结构性变革变革”命题,从而为解决“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这个问题从而为解决“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这个问题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其意义是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其意义是何等重大何等重大!其影响将会!其影响将会何等深远何等深远!!!! 但是,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还不等如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就“美国 2010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NETP )”而言,虽然它发现并提出了上述具有重大意义与影响的“结构性变革”命题,因此 NETP 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不过,客观地说,由于 NETP 目前还没有能够正确认识“教育系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统结构性变革”的真正内涵内涵,更未能找到实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途径与方法,又让人感到深为遗憾!那么,到底什么才是 “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尤其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呢? 【】

Page 9: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如上所述,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往往都是只从改变“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定义整合的内涵(顶多是同时从改变同时从改变“教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定义整合的内涵)。

只有中国学者的整合理论才从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即“学校教育系统结构”)的高度去定义整合的内涵,并以此作为我们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指导思想。在中国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中,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出的定义为(这一定义早在十年前就已给出):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新型新型教与学方式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传统教学结构。

只有紧紧抓住这三个基本属性才有可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Page 10: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国际教育信息化新进展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们认为,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这表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就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结构性变革”。

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这种结构性变革的具体内涵就是 ——要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主导—主体相结合合”教学结构;

对于美国的国情来说,这种结构性变革的具体内涵略有不同——要将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导—主体相结合—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这才是问题的本质与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这正是美国“ 2010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最为关注且强烈希望实施的“结构性变革”、而又不知道如何去实施这种“结构性变革”的答案所在。

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实施上述教育系统的“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实施上述教育系统的“结结构性变革构性变革””((即“即“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呢呢??

【】

Page 11: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举措 的思路及举措 只要对只要对教育系统“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与理”的确切内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与理

解以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找到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正确思路及举解以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找到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正确思路及举措措。。

由于由于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组成,但不是若干要素的简单组合与堆砌,而是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这样的有机整体即是系统的结构。所以考虑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不仅要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考虑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不仅要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本身的性质、特点去分析,更要从组成系统的各个“”本身的性质、特点去分析,更要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去分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去分析。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明实施教育系统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结构性变革”的思路及举措:

( 1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本身的性质、特点去分析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去分析

Page 12: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举措 的思路及举措 ( 1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本身的性质、

特点去分析 从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本身的性质、特点(即各个“要素”的地位、作用)是:

① 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由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活动的进程;

② 学生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③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即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④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形象化教学工具。

各个“要素”具有上述性质、特点的教学系统,体现的显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Page 13: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举措 的思路及举措

从当前西方国家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教学系统各个“要素”本身的性质、特点(即各个“要素”的地位、作用)则有所不同:

① 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② 学生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③ 教材教材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从其它途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获取各种知识;

④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各个“要素”具有上述性质、特点的教学系统,体现的显然

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Page 14: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举措 的思路及举措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去分析 由于教学系统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组成要

素,所以教学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应当包括以下六种::

“ 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教学内容; 教师与教学媒体; 学生与教学内容; 学生与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 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上述有些关系彼此有很强的相关性,若将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上述有些关系彼此有很强的相关性,若将

它们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与把握——例如它们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与把握——例如““教师与教学内容”和“”和“学生与教学内容”这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就是如此,故可将它们结合就是如此,故可将它们结合成一种新的“成一种新的“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教学内容”关系;类似地“”关系;类似地“教师与教学媒体””和“和“学生与教学媒体”也可结合成新的“”也可结合成新的“师、生与教学媒体师、生与教学媒体”关系。”关系。

Page 15: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举措的思路及举措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去分析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体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体

现为以下四种:现为以下四种: “ “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 ”; “ “ 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教学内容”;”; “ “ 师、生与教学媒体师、生与教学媒体”;”; “ “ 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 通过这四种关系的改变去促进整个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也就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正是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由于系统的各个“由于系统的各个“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往往具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往往具有非非线性特征线性特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这四种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这四种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互作用关系去促进整个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Page 16: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去分析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应通过坚持“主导—主体相结合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与“学教并重学教并重”的教学观念来变革)

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建构主义的教学都未能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的非线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而是比较孤立地只强调教师这一方或学生这一方的性质与特点(地位与作用),从而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而只体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利、弊是——

利: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弊: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材的成长(按这种结构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应用型人材而非创新型人材)。

只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利、弊正好与此相反——有利于创新人材的培养,而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Page 17: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去分析

正确处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的办法是坚持“主导—主体相结合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与“学教并重学教并重”的教学观

念。为体现这种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

本身的性质、特点(即各个“要素”的地位、作用)应如下面所示:

①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帮助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② 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③ 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工具;

④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Page 18: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去分析

B)“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应通过有效运用组织教学内容的“宏策略宏策略”与“微策略微策略”来体现) 宏策略宏策略是要揭示学科知识内容中的结构性关系——即在一个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内、各种知识点之间因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中,各种知识之间所存在的结构性关系。可见,宏策略宏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帮助教师用来指导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对知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帮助教师用来指导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对知识点顺序的安排;对于学生则能促进他们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识点顺序的安排;对于学生则能促进他们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各个知识点的机械记忆与孤立运用。 微策略微策略则强调在一节课内,如何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主题来组织教学。

经过学术界多年的努力 ,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不论是在宏策略或微策略方面都已取得显著进展 ,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宏策略宏策略应推瑞奇鲁斯( Charles M.Reigeluth)在其精细化理论精细化理论 (Elaboration Theory)中所提出的相关策略;最受广大教师欢迎的微策略微策略则属于梅瑞尔( David Merrill)在其成分显示理论成分显示理论 (Component Display Theory) 中所提出的相关策略

Page 19: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去分析

C)“师、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应通实现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者之间的“双向乃至双向乃至多向互动多向互动”来体现) “师、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的体现比较简单——除了录音带常用于学生自主练习外语的听力以外,其余的教学媒体(不论是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还是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计算机),基本上都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直观教具;教师、学生与教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是一种学媒体之间是一种单向的线性传输关系。而学生在这种场合,由于信息是单向传输,缺乏互动,所以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可见,这种应用对于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虽然也有作用,但有局限性——因为在这种线性关系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材的培养。

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使“师、生与教学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线性”转变为“非线性”:信息在教师、学生、教学媒信息在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者之间要有体三者之间要有双向乃至多向互动——也就是要实现人机交互、也就是要实现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使教学媒体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直观教具,而且还能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认知探究工具、协作交流工具。这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创新人材培养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Page 20: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去分析

D) “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应通过采用“超链接超链接”方式组织“数字化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内容”来体现)

传统的教学内容通常是以纸介质印刷的文字教材,顶多再加上视听以纸介质印刷的文字教材,顶多再加上视听媒体媒体。不管是以纸介质为载体还是以视听媒介为载体,它们和教学内容之

间的关系都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教学内容在媒体中都是按线性、顺序方式呈现(即按目录、章节、内容的先后次序进行组织)。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变化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包括渗透到教材出版领域。到目前为止,多媒体和网络这类数字媒体已日益紧密地与多媒体和网络这类数字媒体已日益紧密地与教材出版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声并茂的数字化网络课程教材出版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声并茂的数字化网络课程。

Page 21: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 2 )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去分析 在这种网络课程中,数字媒体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跟以前其他媒体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就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已经由“线性线性”转为“非线非线性性”:

教学内容在数字媒体中已不再是按线性、顺序的方式呈现,而是按非线性的、超链接方式组织 —— 每一个信息(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图形、一张照片、一种案例或一个课件)皆用一个“节点”表示(每个节点就是一个知识点),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则用“链”进行连接;

按这种非线性超链接方式组织的教学内容,不是像传统教材那样,只能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按线性、顺序的方式阅读,而是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原有基础和个人爱好,从任意一个节点从任意一个节点(知识点)开始、选择选择任意的分支、路径任意的分支、路径、顺序进行学习,并可在各个相关的知识点之间随可在各个相关的知识点之间随意跳转意跳转,真正实现非线性的“按需学习按需学习”,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每一位学习者自主探究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显然,这种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是传统的内容与媒体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本无法比拟的是传统的内容与媒体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本无法比拟的。

Page 22: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举措 的思路及举措

由于课堂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与由于课堂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与

教学方法、策略才能实现教学方法、策略才能实现,,这就离不开先进的“学教并重”

教学设计的支持。 此外,如前所述,为了能达到显着提高教育生产力的目标,此外,如前所述,为了能达到显着提高教育生产力的目标,

教育系统要实施的结构性变革应当是由教育系统要实施的结构性变革应当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的重大结构性变革;换句话说,上述结构性变革应当是在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教性变革;换句话说,上述结构性变革应当是在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实现,这就要涉及学环境下实现,这就要涉及——

如何实现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理论” ” 能否与时俱进等问题。

Page 23: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三、实施 “实施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 的思路及举措 的思路及举措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不难明白:要想真正贯彻落实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命题,即要想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来达到显着提高教育生产力的目标,光从上述教学系统的四种关系去促进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还是不够的,还应当有

先进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 和科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学科教学理论”(例如基于“儿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创新语文学科教学论、基于“语觉论语觉论”的创新英语学科教学论┅┅)的支撑 ,才有可能。 自进入 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在全国范围的十多个教改试验区内(其中多半是在中西部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开展了旨在大幅提高中小学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新试验研究”;经过整整十年的实践、探索,现已取得较显著成效,从而在国内外(例如新加坡)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这种能达到基础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即教育生产力显著提高)目标的“跨越式试验”,正是在上述思想和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的。

Page 24: 201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

谢谢 !!

何克抗

Email: [email protected]

http: //www.etc.edu.cn/学者专访 /何克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