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9 道琼斯工业指数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pic.bankofchina.com/bocappd/rareport/201711/P0201711293897556… · 证券研究报告——港股通每日研究报告(零售)

Post on 17-Aug-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证券研究报告——港股通每日研究报告(零售)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指标名称 收盘价 涨跌 涨跌幅(%)道琼斯工业指数 23580.78 22.79 0.10标准普尔500指数 2601.42 (1.00) (0.0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6878.52 (10.64) (0.15)伦敦富时100指数 7383.90 (25.74) (0.35)沪深300指数 4049.95 (54.26) (1.32)恒生指数 29686.19 (180.13) (0.60)恒生国企指数 11772.27 (135.92) (1.14)恒生指数期货(11月) 29770.00 (140.00) (0.47)恒指指数期货持仓量(11月) 68805.00 (43065.00) -纽约原油期货(11月)美元/桶 56.52 (0.16) (0.28)纽约黄金美元/盎司 1,290.30 3.60 0.28伦敦期锌(三个月)美元/吨 3187.00 (59.70) (1.84)纽约期铜(11月)美元/磅 3.13 (0.038) (1.18)上海期铜(11月)人民币/吨 53730.00 (370.00) (0.68)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1477.00 19.00 1.30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策略及特色产品组

兰晓飞 (8610)66229085 Xiaofei.Lan@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1040003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市场策略 周二(11 月 28 日),恒指跌 0.02%,报 29680.85 点;国企指数跌 0.57%,报11705.58 点;红筹指数涨 0.05%,报 4342.49 点。大市成交额 1188.53 亿港元。沪港通南向 105 亿元额度,剩余 81.03 亿元,流入 23.97 亿元。深港通南向 105亿元额度,剩余 96.99 亿元,流入 8.01 亿元。板块方面,涨幅前三的为电脑器材、建筑材料、电商及互联网,分别上涨 3.03%、2.84%、1.83%;跌幅前三的为电子消费品、广播、家庭电器,分别下跌 2.52%、1.87%、1.77%。蓝筹股下跌,跌幅前三的为友邦保险、九龙仓集团、中国人寿,分别下跌 2.29%、1.80%、1.50%。个股方面,涨幅前三的为意科控股股权、万达酒店发展、黄河实业,分别上涨 900.00%、17.70%、17.17%;跌幅前三的为中国电力股权、富一国际控股、香港教育国际,分别下跌 24.69%、20.43%、14.75%。港股通标的涨幅前三的为中国金洋、中国建材、远东发展,分别上涨 7.94%、5.87%、4.97%;跌幅前三的为创维数码、TCL 多媒体、民银资本,分别下跌 9.07%、6.01%、5.00%。综合来看,港股早盘低开低走,午后恒指跳水跌穿上午低位,尾盘指数由于腾讯的带动有所回升。外围市场方面,美联储公示了候任主席鲍威尔即将于周二在国会参院听证会上所宣读的证词,证词显示鲍威尔意欲继续提高基准利率水平,逐步缩表,同时鹰派言论明确了 12 月加息的预期,美元随即出现了反弹走势,港股承压;英国在跌出前五大经济体后发布白皮书规划产业战略。我们认为,恒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A 股短线资金入场进而带动港股反弹,同时腾讯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股市。建议投资者谨慎持仓,可关注建材、钢铁等周期性板块。

周二(11 月 28 日),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 1.06%,报 23836.71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 046%,报 6012.36 点;标普 500 指数收涨 0.97%,报 2627.04 点。

■财经日志 今日聚焦

美国公布10月批发库存月率初值美国公布9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美国公布11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公布11月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美国公布9月S&P/CS20座大城市未季调房价指数年率美国公布截至11月25日当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德国公布12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加拿大公布10月工业品物价指数月率澳大利亚公布截至11月26日当周ANZ消费者信心指数

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就提名鲍威尔(Jerome Powell)担任美联储主席举行听证会。美国费城联储主席、2017年FOMC票委哈克(Patrick Harker)就老龄人口的金融安全发表讲话。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uko Kuroda)在亚洲金融危机20周年上发表讲话。

业绩公布

(00022)茂盛控股、(00025)其士国际、(00037)远东酒店实业、(00052)大快活、(00088)大昌集团、(00105)凯联国际酒店、(00160)汉国置业、(00213)乐声电子、(00216)建业实业、(00224)建生国际、(00234)新世纪集团、(00237)安全货仓、(00266)天德地产、(00290)中国富强金融、(00313)裕田中国、(00345)维他奶国际、(00403)星光集团、(00426)万华媒体、(00474)昊天发展集团、(00483)包浩斯国际、(00539)冠华国际控股、(00595)先思行、(00599)怡邦行控股、(00638)建溢集团、(00657)环科国际、(00673)中国卫生集团、(00674)中国唐商、(00677)金源米业、(00684)亚伦国际、(00685)世界华文媒体、(00731)森信纸业集团、(00835)亚洲煤业、(00918)国能国际资产、(00938)民生国际、(00948)融达控股、(00952)中国泛海金融、(01009)国际娱乐、(01170)信星集团、(01173)威高国际、(01218)永义国际、(01314)翠华控股、(01315)允升国际、(01341)昊天国际建投、(01348)滉达富控股、(01389)美捷汇控股、(01469)结好金融、(01496)亚积邦租赁、(01539)汇能集团、(01566)华夏动漫、(01581)进升集团控股、(01633)上谕集团、(01985)美高域、(02326)新源万恒控股、(03683)荣丰联合控股、(03998)波司登、(08013)ECI TECH

股权变化 (01227)国盛投资

派息备忘 (00410)SOHO中国、(01047)毅兴行、(01177)中国生物制药

明日前瞻

业绩公布

(00060)香港食品投资、(00064)结好控股、(00113)迪生创建、(00114)兴利集团、(00126)佳宁娜、(00129)泛海集团、(00130)慕诗国际、(00156)力宝华润、(00162)世纪金花、(00164)中国宝力科技、(00172)金榜集团、(00202)润中国际控股、(00214)汇汉控股、(00226)力宝、(00259)亿都(国际控股)、(00269)中国资源交通、(00275)凯华集团、(00276)蒙古能源、(00278)华厦置业、(00279)民众金融科技、(00292)泛海酒店、(00294)长江制衣、(00335)美建集团、(00343)文化传信、(00348)中国智能健康、(00367)庄士机构国际、(00374)四洲集团、(00375)YGM 贸易、(00377)华君控股、(00391)美亚娱乐资讯、(00399)领航医药生物科技、(00406)有利集团、(00464)建福集团、(00485)中国华星、(00497)资本策略地产、(00518)同得仕(集团)、(00558)力劲科技、(00590)六福集团、(00621)坛金矿业、(00655)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711)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23)永保林业、(00736)中国置业投资、(00858)精优药业、(00910)中国三迪、(00928)莲和医疗、(00959)奥玛仕国际、(00986)中国环保能源、(00989)广泽国际发展、(01001)沪港联合、(01260)皓天财经集团、(01273)香港信贷、(01323)NEWTREE GROUP、(01613)协同通信、(01632)膳源控股、(01637)顺兴集团控股、(01718)宏基集团控股、(02031)澳至尊、(02288)宏基资本

派息备忘 (00467)联合能源集团、(00896)兴胜创建、(02368)鹰美

重要经济数据

海外重要事件

资料来源:汇港资讯、中银证券

58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2

市场概况及策略

周二(11 月 28 日),截至收盘,恒指跌 0.02%,报 29680.85 点;国企指数跌 0.57%,报 11705.58 点;红筹指数涨 0.05%,报 4342.49 点。大市成交额 1188.53 亿港元。沪港通南向 105 亿元额度,剩余 81.03 亿元,流入 23.97 亿元。深港通南向105 亿元额度,剩余 96.99 亿元,流入 8.01 亿元。板块方面,涨幅前三的为电脑器材、建筑材料、电商及互联网,分别上涨 3.03%、2.84%、1.83%;跌幅前三的为电子消费品、广播、家庭电器,分别下跌 2.52%、1.87%、1.77%。蓝筹股下跌,跌幅前三的为友邦保险、九龙仓集团、中国人寿,分别下跌 2.29%、1.80%、1.50%。个股方面,涨幅前三的为意科控股股权、万达酒店发展、黄河实业,分别上涨 900.00%、17.70%、17.17%;跌幅前三的为中国电力股权、富一国际控股、香港教育国际,分别下跌 24.69%、20.43%、14.75%。港股通标的涨幅前三的为中国金洋、中国建材、远东发展,分别上涨 7.94%、5.87%、4.97%;跌幅前三的为创维数码、TCL 多媒体、民银资本,分别下跌 9.07%、6.01%、5.00%。热门股方面,TCL 多媒体全天跌 6.01%,报价 4.38 港元。创维数码全天跌 9.07%,报价 3.51 港元。枫叶教育全天涨 0.81%,报价 8.75 港元。煜荣集团全天涨 12.77%,报价 1.59 港元。综合来看,港股早盘低开低走,午后恒指跳水跌穿上午低位,尾盘指数由于腾讯的带动有所回升。外围市场方面,美联储公示了候任主席鲍威尔即将于周二在国会参院听证会上所宣读的证词,证词显示鲍威尔意欲继续提高基准利率水平,逐步缩表,同时鹰派言论明确了 12 月加息的预期,美元随即出现了反弹走势,港股承压;英国在跌出前五大经济体后发布白皮书规划产业战略。我们认为,恒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A 股短线资金入场进而带动港股反弹,同时腾讯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股市。建议投资者谨慎持仓,可关注建材、钢铁等周期性板块。

沪港通成交回顾 图表 1.沪港通当日成交一览

指标名称 港股通 沪股通 当日投资额度余额 178.01 亿元(人民币) 108.99 亿元(人民币) 当日使用额度占比(%) 15.23 16.16 成交金额 121.99 亿元(港币) 85.36 亿元(人民币) 买入成交额 74.26 亿元(港币) 52.75 亿元(人民币) 卖出成交额 47.73 亿元(港币) 32.61 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 图表 2.沪股通当日投资成交额占投资额度比重(%)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3

图表 3.沪市港股通当日投资成交额占投资额度比重(%)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

沪港通&深港通前十大活跃个股 图表 4.沪市&深市港股通当日投资成交额占公司总成交额比重排名

公司代码 公司简称 类型 排名 成交金额(亿港币)

收盘价(港币)

涨跌幅(%)

换手率(%)

市盈率(TTM)

市净率(MRQ) 恒生一级行业

0700.HK 腾讯控股 沪市港股通 1 2.48 419.20 1.90 0.41 55.24 14.52 资讯科技业(HS)0005.HK 汇丰控股 沪市港股通 2 7.70 76.95 0.20 0.14 36.28 1.05 金融业(HS)1398.HK 工商银行 沪市港股通 3 2.49 6.15 -0.49 0.27 6.68 0.89 金融业(HS)2318.HK 中国平安 沪市港股通 4 3.04 81.55 0.06 1.21 17.54 2.83 金融业(HS)0981.HK 中芯国际 沪市港股通 5 1.45 11.20 -1.93 2.12 28.37 1.41 资讯科技业(HS)1336.HK 新华保险 沪市港股通 6 -0.80 52.15 -0.86 1.16 26.59 2.17 金融业(HS)0966.HK 中国太平 沪市港股通 7 -0.64 31.00 -2.21 0.47 29.39 1.99 金融业(HS)3988.HK 中国银行 沪市港股通 8 0.82 3.81 -0.78 0.35 5.65 0.64 金融业(HS)1918.HK 融创中国 沪市港股通 9 0.38 38.20 3.80 0.37 37.07 5.88 地产建筑业(HS)1093.HK 石药集团 沪市港股通 10 -0.33 15.72 1.29 0.28 38.09 8.88 消费品制造业(HS)0700.HK 腾讯控股 深市港股通 1 1.51 419.20 1.90 0.41 55.24 14.52 资讯科技业(HS)0763.HK 中兴通讯 深市港股通 2 -0.16 29.05 3.01 3.78 -78.90 3.35 资讯科技业(HS)0981.HK 中芯国际 深市港股通 3 -0.55 11.20 -1.93 2.12 28.37 1.41 资讯科技业(HS)3333.HK 中国恒大 深市港股通 4 -1.52 26.65 1.33 0.20 13.89 3.01 地产建筑业(HS)1918.HK 融创中国 深市港股通 5 0.76 38.20 3.80 0.37 37.07 5.88 地产建筑业(HS)2382.HK 舜宇光学科技 深市港股通 6 0.78 139.80 2.12 0.68 67.75 23.29 工业(HS)2018.HK 瑞声科技 深市港股通 7 -0.17 172.20 4.30 0.32 35.31 12.20 资讯科技业(HS)0939.HK 建设银行 深市港股通 8 0.06 6.90 -0.72 0.10 6.16 0.87 金融业(HS)2208.HK 金风科技 深市港股通 9 0.14 10.92 -3.53 1.28 10.57 1.52 工业(HS)2601.HK 中国太保 深市港股通 10 0.70 39.45 -0.13 0.64 21.46 2.24 金融业(HS)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4

图表 5.沪股通&深股通当日投资成交额占公司总成交额比重排名

公司代码 公司简称 类型 排名 成交金额(亿人民币)

收盘价(人民币)

涨跌幅(%)

换手率(%)

市盈率(TTM)

市净率(MRQ)

申万一级行业

600519.SH 贵州茅台 沪股通 1 1.53 648.23 4.34 0.56 33.60 9.65 食品饮料601318.SH 中国平安 沪股通 2 2.75 72.73 -1.11 0.73 18.41 2.97 非银金融600036.SH 招商银行 沪股通 3 1.88 29.19 -2.31 0.30 10.71 1.68 银行600030.SH 中信证券 沪股通 4 -0.22 18.86 -0.84 1.56 22.08 1.55 非银金融600019.SH 宝钢股份 沪股通 5 0.42 9.12 2.36 0.73 13.41 1.28 钢铁601888.SH 中国国旅 沪股通 6 0.86 39.08 1.32 0.56 33.83 5.68 休闲服务601166.SH 兴业银行 沪股通 7 0.19 17.62 -1.23 0.36 6.42 0.90 银行600050.SH 中国联通 沪股通 8 -0.14 7.17 0.70 1.57 221.82 2.75 通信600276.SH 恒瑞医药 沪股通 9 0.96 66.25 3.14 0.47 62.45 12.93 医药生物600066.SH 宇通客车 沪股通 10 0.24 23.52 -0.93 0.54 14.19 3.92 汽车002415.SZ 海康威视 深股通 1 1.58 38.17 2.47 0.46 40.37 13.08 电子000725.SZ 京东方A 深股通 2 1.53 5.39 3.26 4.26 22.82 2.24 电子000333.SZ 美的集团 深股通 3 -0.08 52.59 -0.09 0.47 20.41 4.84 家用电器000858.SZ 五粮液 深股通 4 0.59 68.68 1.61 0.65 30.15 5.15 食品饮料000001.SZ 平安银行 深股通 5 1.07 13.70 -1.65 1.04 10.21 1.08 银行002008.SZ 大族激光 深股通 6 0.47 52.71 2.59 1.89 34.65 8.16 电子002594.SZ 比亚迪 深股通 7 0.67 64.73 1.73 1.97 42.25 3.26 汽车000002.SZ 万科A 深股通 8 0.66 30.75 -2.44 0.42 14.23 2.92 房地产002230.SZ 科大讯飞 深股通 9 -0.23 67.00 8.85 6.88 248.40 11.26 计算机000651.SZ 格力电器 深股通 10 -0.28 44.00 -0.09 0.73 13.47 4.52 家用电器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

港股重点推荐(无)

海外股市回顾

周二(11 月 28 日),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 1.06%,报 23836.71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 046%,报 6012.36 点;标普 500 指数收涨 0.97%,报 2627.04 点。

周二(11 月 28 日),欧洲三大股指集体下跌。英国富时 100 指数收涨 1.04%,报 7460.65 点;法国 CAC40 指数收涨 0.57%,报 5390.48 点;德国 DAX 指数收涨 0.46%,报 13059.53 点。

周二(11 月 28 日),亚太股市收盘涨跌互现。日经 225 指数跌 0.04%,报 22486.24 点;韩国综合指数涨 0.25%,报 2515.19点;澳大利亚 ASX200 指数涨 0.10%,报 5988.77 点。

期货市场回顾

周二(11 月 28 日)伦敦基本金属多数下跌。LME 期铜收跌 1.79%,报 6805 美元/吨。LME 期铝收跌 1.52%,报 2099 美元/吨。LME 期锌收跌 0.82%,报 3160 美元/吨。LME 期铅收跌 1.4%,报 2429 美元/吨。LME 期镍收跌 1.81%,报 11375 美元/吨。LME 期锡收涨 0.1%,报 19525 美元/吨。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5

香港股市信息

1、亚积邦租赁控股(01496)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升 120.4%至 1340 万元;每股基本盈利 1.55 仙;派发中期息每股 0.68 仙。收益约 1.19 亿元,按年上升约 20.3%。毛利率轻微减少乃由于机械的折旧开支增加所致。上半年的其他收益及亏损是由于香港对建筑设备的需求强劲,加上集团出售若干旧设备等。(万得)

2、安全货仓(00237)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纯利 2.089 亿元,按年上升 43%。每股盈利 1.55 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 28 分。收入为 6079 万港元,按年下跌 3.5%。(万得)

3、中国卫生集团(00673)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亏损 1836 万元(2016 年度同期亏损 4428 万元),每股基本亏损 0.47 港仙,不派中期息。集团正积极寻求其他商机以扩展集团之医疗相关业务,并已取得重大进展。(万得)

4、永义国际(01218)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 2280 万港元,相对 2016 同期亏损 1.62 亿元;每股盈利 0.29 元,不派息。营业额 2.47 亿港元,按年减少 0.03%。(万得)

5、信星集团(01170)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股东应占溢利 2.25 亿元,按年大增 2.87 倍。每股基本盈利 32.3仙,派中期息及特别息分别 3.8 仙和 11.2 仙,合共派 15 仙。收益按年跌 41.4%至 5.94 亿元。(万得)

6、裕田中国(00313)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六个月亏损 1.45 亿元(2016 年度同期蚀 7680 万元),每股亏损 1.1 仙。不派息。收益 9998.7 万元,去年同期为 1733.1 万。集团目前经营收入主要来自长沙奥特莱斯项目,该项目坐落于发展潜力巨大的湖南湘江新区核心位置。(万得)

7、进升集团控股(01581)发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减少 1.8%至 2.08 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 0.6%至 1230 万港元;每股收益 1.2 港仙。(万得)

8、建业实业(00216)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集团实现收入 10.01 亿港元,同比减少 23.50%;毛利 4.70 亿港元,同比减少 19.91%;股东应占净利 17.08 亿港元,同比增加 11.33 倍;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 3.097 港元,不派中期股息。期内净利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 23.99 亿港元,上年同期无此收益。(万得)

9、汇能集团(01539)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集团收入 1.35 亿港元,同比增加 5.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 4318.8 万港元,同比增加 2.4%;每股基本盈利 8.6 港仙,不派息。总收入增加主要由于公司于海外市场的发展所致。(万得)

10、亚洲煤业(00835)公告称,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六个月收入 463.4 万港元,同比下降 30%;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间亏损 1867 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 2724.4 万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 0.19 仙。亏损下降主要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 800 万港元及汇兑差异减少 300 万港元,惟部份影响被约 400 万港元之额外融资成本所抵销。(万得)

11、冠华国际控股(00539)周二晚间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之中期业绩,期内实现收益 25.47 亿(港元,下同),同比增加 0.5%;毛利 4.25 亿,同比减少 2.22%;股东应占溢利约 1.93 亿,同比增加 122.56%;每股基本盈利 4.6 港仙,同比增长 36.39%。公告称,董事议决不就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万得)

12、威高国际(01173)公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集团营业额为 9.18 亿港元,同比减少 10.7%;本期亏损 4038.1万港元,同比增加 7.24 倍;每股基本亏损 1.69 港仙,拟派中期股息每股 0.50 港仙。公告称,亏损其主要是由于香港消费市场持续表现不济,导致销售额下跌。(万得)

13、世界华文媒体(00685)发布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中期业绩,该集团于期内营业额为 1.53 亿美元,同比减少8.7%。毛利为 5027.8 万美元,同比减少 15.7%。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 572.4 万美元,同比减少 43.7%。每股基本盈利为 0.34 美仙,拟派发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 0.25 美仙。(万得)

14、凯联国际酒店(00105)公告称,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公司实现营收 3.22 亿元(港币,下同),同比下降 3.88%;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间亏损全面收入总额为 1.69 亿元,上年同期则盈利 8759.5 万港元;每股亏损 0.47 元。拟每股派息0.6 元。期内亏损主要是投资物业之估值亏损所致。(万得)

15、天德地产(00266)公告称,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止六个月收入 3.28 亿港元,同比下降 3.4%;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7169.6 万港元,上年同期为盈利的 5254.6 万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 0.15 元;拟每股派 0.23 元。(万得)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6

海外股市信息

11 月 28 日,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将就提名鲍威尔(Jerome Powell)担任美联储主席举行听证会。鲍威尔已经公布了他将在听证会上宣读的演讲稿内容,表示他将继续前任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制定的路线,会继续提高利率,同时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鲍威尔在听证会的讲稿中表示:"我们预计利率将进一步上升,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将逐渐缩小。"他提到美联储的目标是实现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鲍威尔反驳了共和党提出的限制美联储政策自由的建议。他表示:"美联储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可预见的事态发展。当我们努力使政策路径尽可能地可预测时,未来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必须保持灵活性,以调整我们的政策,从而应对经济的发展。"2012 年以来一直担任美联储理事的鲍威尔表示,他对于缓解银行的监管负担持有开放的态度,但还想保留金融危机后的核心改革政策。用他的话说,这些政策包括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水平、压力测试和决议计划。他还告诉委员会,他将设法让美联储变得更加透明,并且将努力实现美联储制定的目标,同时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鲍威尔警告称:"尽管我们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对我们国家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面临的威胁采取果断的、合适的措施。此外,我们必须保证金融系统依然稳定并且有效。我们将继续考虑合适的方式,以放松监管负担,同时保持核心的改革措施。我们明白,美联储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将对美国的家庭和社区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将致力于做出客观的决定,并且根据最好的证据做出相应的决定。在决定相关政策的时候,我将把国会的授权,以及美国公众的长期利益考虑进去。"彭博的分析师里根(Michael Regan)对鲍威尔的演讲稿做出了评论,认为其没有什么令人感到特别惊讶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让大家了解到鲍威尔是什么样的人了。鲍威尔的证词讲稿措辞看起来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鸽派,而是承诺了在上任后继续上调利率并考虑放松监管的决心,这令此前已饱受摧残的美元多头信心暂时得到了恢复,美元指数因此得到一定拉升,但在美国参议院表决"税改"前景未卜的背景下,上涨空间受限,仍未突破 93 整数阻力位。北京时间 11 月 28 日 10:45,美元指数报 92.8940。(万得)

在英国承认失去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后,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拿出了 255 页的产业战略白皮书。她表示英国正在脱离欧盟,并为自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当地时间 11 月 27 日,英国商务、能源与战略部发布了这份产业战略白皮书。白皮书规划了英国未来数十年的产业发展策略,解决英国经济的迫切问题,比如生产力落后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研发投入滞后等。白皮书提出政府与企业合作,首先在建筑、生命科学、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签署合约联合发展,并提出了多项投资研发、教育、基础设施升级的计划。产业战略的目标是,到 2030 年,英国成为全球最为创新的经济体,为国民创造高技术含量、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启动脱欧之后,英国的经济发展前景颇为黯淡。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下调了 2017 年的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从 2%砍到 1.5%,并预期英国经济将在 2018 年增长 1.4%,在 2019年和 2020 年放缓到 1.3%。据英国金融时报,首相梅重启产业战略,刺激英国的生产力发展。这种策略在 1970 年代之前颇为流行。但自首相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执政之后,英国的经济重心转向了金融服务业。英国政府也在当天公布两项重大投资,来自生物医药企业美国默沙东(MSD)和德国凯杰(Qiagen)。英国与两家企业达成合作,新设、扩大在英的研发中心,并称这样的长期投资,是对于英国产业战略的认可和支持。抢占前沿科技产业:英国产业战略白皮书显示,英国计划在高科技产业取得领先地位,并创造高收入就业,驱动经济发展。为了使英国成为最具创新力的国家,首相梅曾宣布,希望到 2027 年,将英国研发投资占 GDP 的比重,从 1.7%提高到 2.4%。这意味着,在未来 10年内,英国或将对高科技产业再投入 800 亿英镑。在税收优惠方面,研发纳税抵扣提高到 12%。英国政府承诺在未来3 年内,向产业发展挑战基金投资 7.25 亿英镑。其中 1.7 亿英镑将用来推动建筑产业转型,提供更为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2.1 亿英镑用于推动早期疾病诊断和精准医疗的发展。在此之前,英国政府已经承诺,向第一批产业发展挑战基金项目注入 10 亿英镑。其中 2.46 亿英镑用于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8600 万英镑用于在全国建立机器人中心。白皮书也指出了四大挑战和机遇: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而英国需要在这场数据驱动的变革中走在前沿,并抓住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全球向清洁经济增长转型,在研发、制造以及使用低碳科技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机遇。在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方面,英国必须利用医疗保健、技术、服务的创新力量。在未来的物流领域,从无人驾驶到无人机送货,人口、物品、服务的流动正在快速发展,英国也需要抢占领先地位。在人才支持方面,英国计划建立技术教育系统,使之能够与世界一流的技术教育体系相匹敌,与英国已有优势的高等教育体系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对数学、数字技术教育增加投资 4.06 亿英镑,帮助解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技能的短缺问题。英国也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再培训计划,支持人才习得新的技能,首期向数字化和建筑技能培训提供 6400 万英镑。公私合作推动产业发展:英国政府将和产业签约合作,来提高生产力。首先签约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是建筑、生命科学、汽车、人工智能。这些产业将受益于同政府的合作发展,以及来自私营领域的共同投资支持。白皮书发布同日,英国政府表示,已经确认获得来自生物制药企业默沙东的投资支持。默沙东会在英国开设新的生命科学研发中心,并提供 950 个高技术、高价值的研发职位。目前默沙东生命科学业务,在英国的营收已经超过 640 亿英镑,并雇佣 23.3 万员工。德国凯杰则计划在明年初签约,扩大在曼彻斯特的基因与诊断中心。据 BBC 报道,凯杰 CEO 夏沛然(Peer?Schatz)称,曼彻斯特大学的合作、英国国家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7

医疗体系的信任、英国政府这三者,对于凯杰投资合作项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在基础设施方面,英国国家生产力投资基金(National Productivity Investment Fund)将提高到 310 亿英镑,对交通、住房、和数字化基础设施投资。白皮书提出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向充电基础设施投资 4 亿英镑,并额外提供 1 亿英镑,用于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项目。数字基础设施也将获得超过 10 亿英镑的投资,其中 1.76 亿英镑用于发展 5G 通信,2 亿英镑用于铺设高速宽带光纤设施。英国将会建立一个新的城市转型基金,为城市间的交通项目提供 17 亿英镑,通过加强城市间的联系而提高产出。英国政府计划驱动超过 200 亿英镑的投资,进入创新和具有潜力的企业。此外,为教师发展计划提供 4200 万英镑的基金。这将用于为落后地区的教师提供 1000 英镑的职业发展项目,并探索项目的有效性。英国为了确保产业战略达到预期效果,一个独立的产业战略委员会将在 2018 年启动,为英国政府的效果评估提供建议。(万得)

越来越平坦的美债收益率曲线正在引发广泛讨论。自从上周美债收益率曲线达到十年以来最平坦的状态后,关于经济危机是否就在转角的议论甚嚣尘上,毕竟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直至倒挂,总是经济衰退的先行指标。那么问题来了,长短端收益率差未来会否进一步缩窄至零,甚至倒挂?高盛近日在报告中指出,大多政府债券的期现溢价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在一些主要市场甚至出现负的时间溢价,高盛认为这和央行的负利率政策以及大规模资产购买有关,但随着美联储和欧央行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2018 年是重建期限溢价的成熟时机。这意味着长端收益率有望走高。但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认为,未来美债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走平,预计将在未来 10 个月内,即 2018 年 9 月前,达到完全平坦的状态,即长短端收益率差为零。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们预计,美联储明年将在每个季度的利率决策会议上,逐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直到 9 月利率区间达到 2.00%-2.25%。摩根士丹利利率策略师 Matthew Hornbach认为,随着美联储逐步加息,收益率曲线将继续趋于平衡,到明年第三季度,所有国债收益率预计都将处于 2.00%-2.25%区间的低端。Hornbach 的判断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方面他认为明年全球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会继续增长;另一方面,美联储会继续通过抬升短期利率和缩表的方式在低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收紧货币政策。大摩认为美联储明年的资产负债表正常化措施不会对长期国债造成抛售压力,因此曲线不会走峭,同时大摩认为,税改可能导致的国债供应增加已经反应在市场定价中了。大摩认为,无论明年经济好坏,曲线都将平坦化。大摩给出的理由是,如果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短期利率将上升的更多,导致曲线趋平(Bear flattener);如果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对长期国债的需求将会上升,导致长端收益率下降,曲线也会趋平(Bull flattener)。Hornbach 还预计 30 年国债收益率将大幅走低,于年底下降至低于 2%的水平,这将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大摩内部在做出上述预测时,曾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因为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30 年国债收益率走低部分受到量化宽松的影响下,随着全球央行逐渐开启货币正常化,理论上期限溢价应该走高。大摩预计,到明年第三季度后,美债收益率曲线到达完全平坦的状态,由于货币政策没有重大变化,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倒挂,出现短端收益率高于长端的情况。倒挂是否一定紧跟着衰退?美股研投网站 Seeking Alpha 上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市场的担忧可能过头了。该文章认为,要满足经济衰退的条件,光有趋平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还不够,还需要有更高的利率和流动性缺失。(更多分析详见:读要闻 | "格林斯潘之谜"再现身,这根吓坏美元的曲线真意味着衰退吗?)花旗集团分析师 Jeremy Hale 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历史上来看,从收益率曲线反转到出现衰退,以及市场见顶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有时候倒挂会提供一个及时的信号,例如 2000 年的时候,曲线准确预测的标普见顶的时间。然而在 2006 年,倒挂的曲线让股票空头经历了七个月的痛苦,在收益率曲线反转后的七个月里,标普指数又进一步上涨了 18%;而在 1989 年,曲线出现倒挂后,股市股市又上涨了 22%,直到 1990 年经济进入衰退。Hale 认为,虽然当前还不至于过分担心,但随着曲线越来越趋于平坦,我们需要越来越谨慎。(华尔街见闻)

周一(11 月 27 日),根据行业贸易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英国 10 月交付 120 架飞机,创下新的纪录,为英国工业部门贡献 24 亿英镑。今年飞机交付一共 1138 驾,价值 220 亿英镑,英国拥有世界第二大航空制造业。英国航宇国防及安防工业协会(ADS)报告显示,2017 年有望超过去年创纪录的数字:1443 架和 270 亿英镑,并连续第六年创纪录增长。英国飞机制造业受益于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特别是来自中国和东南亚。令人鼓舞的数据受到迪拜航空展的提振,该展览机构称,在 11 月 12 日至 16 日期间,英国飞机的新订单和意向数达到 746 架。ADS 首席执行官 Paul Everitt 表示:"全球航空业正处于上升轨道,英国企业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价值 220 亿英镑,超过 1100 架飞机交付,今年航空业为英国经济作出了更大贡献。Everitt 将英国航空业形容为"让我们的全球竞争对手嫉妒",并呼吁英国政府在保护和促进行业增长方面做更多事情:"政府现在必须采取行动,帮助英国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确保英国航空领域在英国退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增长,并保持竞争力。"(东方财富网)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8

11 月 27 日,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此次会晤适逢中国-中东欧国家"16+1 合作"开展五周年。对于推进"16+1 合作"深入发展、促进中东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塞尔维亚免签了,波兰的双色苹果来中国了,人民币清算行在匈牙利启动了,北京-明斯克-布达佩斯的航线开通了,留学中东欧更加方便快捷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五年来,"16+1 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扎扎实实的项目与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惠及双方人民,"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合作理念深入人心。"16+1 合作"作为中欧合作的组成部分,不仅助力了中东欧国家自身发展,也促进了欧洲整体的平衡发展,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东欧 16 国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2012 年 4 月,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波兰华沙举行,"16+1 合作"就此启航。此后每年举行一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因此又称"16+1 领导人会晤"。"16+1 合作"机制建立五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合作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并陆续建成,人文交流也不断开花结果。五年来,中国先后同塞尔维亚、波兰和匈牙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捷克成为战略伙伴。中国与中东欧各国高层互访不断,"16+1"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运作良好,还设立了合作秘书处、投资秘书处、国家协调员会议、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等机制。2015 年 6 月 8 日,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的亮点之一,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展在浙江宁波正式开馆。主要展示销售来自中东欧 16国的特色商品,包括进口葡萄酒、进口橄榄油、进口水晶制品、进口蜜蜡、进口食品等 4000 多种商品。五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2016 年,中国与中东欧 16 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 586.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9.5%,2017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其中,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增速更快,在欧盟对华出口中比重上升。在中东欧贸易中占比不断提升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跟进,先后建成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波兰弗罗茨瓦夫城市防洪设施等一大批标志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合作"等多个重大倡议向前推进,200 多项具体合作举措不断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和波兰两国均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匈两国实现本币互换,多家中资银行在中东欧国家设立分行,从事存、贷款以及人民币清算等业务。2015 年 10 月,中东欧首家清算行在匈牙利启动。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已在中东欧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未来,人民币结算业务将会更加广泛。2015 年 5 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北京-明斯克-布达佩斯航线。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公司重返中东欧地区。目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已开通 6 条直航航线,可以直飞波兰、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双向旅游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16 年,中国赴中东欧出境游人次同比增长 229%,波兰、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位列中国游客人次增长最快的五大目的地。此外,双向留学生人数也不断攀升。目前,中国已与8 个中东欧国家签署互认高等学位协议,双向留学生总数达近万人。"深化经贸金融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发展"是此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的主题。此次会晤不仅回顾总结"16+1 合作"五年来的经验和成果,还将共同擘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新蓝图。据中方介绍,出席"16+1 合作"领导人会晤期间,李克强总理将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规划未来合作纲要,见证一批合作文件签署、会见记者、出席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并共同庆祝"16+1 合作"成立五周年,还将同与会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会晤结束后将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发表《布达佩斯会晤成果清单》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5 年成果清单》。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表示,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为"16+1 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徐坚表示,"16+1 合作"并不是 16 对双边关系的简单相加。"16+1 合作"首先是"牵线",让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发展政策加深对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其次是"搭台",让中国与中东欧16 国的合作系统化,在更丰富的层次、更宽的领域中充分展开。第三是"提速"。合作已经发布了 4 份合作纲要、一份中期规划,为合作适时设定阶段性目标,并不断推出贸易、融资等方面的便利化措施。"希望这次各方抓住机遇,推动'16+1 合作'行稳致远,将'16+1 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接口'、中欧四大伙伴关系落地的优先区域和中欧合作新增长极。"徐坚说。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础国策,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东欧 16 国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中国与中东欧经济发展有较高契合度,中东欧国家普遍对"一带一路"建设充满期待。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国务秘书易加尔多表示,布达佩斯是"16+1 合作"的发起地。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中东欧国家,视"一带一路"倡议为重大发展机遇,而"16+1 合作"更是与"一带一路"互相交融,可以说"16+1 合作"积极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近年来,中东欧国家整体经济呈增长态势,发展潜力巨大。新形势下,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等严峻挑战,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加强经贸合作的意愿十分强烈。专家表示,"16+1合作"是中国和中东欧 16 国共同创建的合作平台,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欧友好合作的重要创新,开辟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新格局,有利于促进欧洲地区的平衡发展。"展望未来,中国-中东欧合作大有潜力,双方可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东欧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16+1 合作'与中欧合作的对接,深化金融合作,加快工业及科技合作,推进人文交流,将中国-中东欧合作做实做深,提质增效,促进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张健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必将在过去五年成就的基础上继续阔步向前,进入合作领域持续拓展、深化的新时期。(东方财富网)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9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并高喊他的"美国优先"口号后,德国总理默克尔被很多政治家、学者视为西方自由世界的实际领袖。但在今年 9 月一场险胜的选举后,事情起了微妙的变化。本月 19 日,在默克尔与自民党和绿党组阁谈判破裂后,铁娘子的未来似乎已经蒙上了阴影。自 2005 年首次当选为总理后,默克尔在全球舞台上一直表现稳定。经过 10 多年,对德国乃至欧洲来说,没有她出席的未来不可想象。当然,目前的情况还没有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尽管不清楚默克尔会走上哪条路-与自民党和绿党组成三方联盟,或是再次与社民党联合执政,还是重新大选-只要没有意外,她仍将会是下一届德国总理。数日前的访问中,她说自己已经准备好再服务四年-即便需要重新选举。面对目前的僵局,她举重若轻:"坦白说,我不害怕任何事。"今年 9 月的联邦议院选举中,默克尔领导的第一大党基民盟虽保持了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需同其他党派组成联合政府执政。而自 2013 年以来一直与基民盟联合执政的社民党,在选举中虽然保住了第二大党的地位,但仅获得 20.5%的选票,为该党在联邦德国历史上的最差结果。选举结束后,社民党领导人马丁·舒尔茨多次强调不会再与默克尔联合执政,而是选择当反对党。这样的情况下,基民盟只能寻求与其他党派联合执政。由于拒绝接触极右、极左政党,默克尔被迫寻求与持疑欧立场的、自由主义的自民党和亲欧的、支持干预主义的绿党建立一个不稳定的三方联盟。这一左一右的立场,原本就不容易协调。而谈判的议题又有 12 个之多,双方在基本立场上坚持不肯放弃。经过 12 年来欧盟及国际会议的无数磨练,默克尔已经是传奇的幕后谈判高手。尽管如此,联合政府的谈判在棘手的移民和经济问题面前还是破裂了。按照计划,各方本应于 11 月 16 日达成初步一致,并形成成果文件,但这一目标并未实现。11 月 19 日,自民党领袖克里斯蒂安·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怒气冲冲地退出了联盟谈判。如果事情没有新的转机,这将是战后德国大选首次未能组成一个政府。如果只为了留在总理之位上,默克尔能够选择的方法很多。但她却抛出一句-宁可重选。这似乎让"没有默克尔的世界"变成了可能。默克尔自 2005 年以来已经领导了三届政府,她表示,对在少数派政府执政表示"非常怀疑",并建议如果在新的一年举行选举,她将再次成为候选人,告诉公共广播机构 ARD,她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女人",并准备在未来承担责任。然而,目前看来,"重新选举"并不能为默克尔带来转机。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报道,研究选举趋势的 SPON 调查机构从 11 月 19-20 日进行的调查来看,在组阁谈判中首先退出的自民党支持率的增长在所有政党中最大,支持率达 13.3%,自宣布中断组阁谈判以来增长了 1.7 个百分点。绿党也同样获益,支持率增长 1.5 个百分点,达到 11.9%。基民盟在最新民调中的支持率则跌破 30%大关。早在试探性谈判结束前,总部设在柏林的一家网上民调研究所记录了基民盟支持率的下降趋势。继续拒绝参加新政府的社民党支持率为 19.5%,跌破 20%大关,这也是该党自 2016 年 12 月的最低值。民调显示,一旦重新大选,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最可能获益。不过,由于多方压力,事情出现了一丝转机。最近一周以来,社民党多名重量级人物公开发声,呼吁社民党党主席舒尔茨重新考虑与默克尔联手。根据这篇报道,150 多名社民党议员中,约 30人质疑舒尔茨的立场。来自社民党外的"复合"呼声同样高涨。欧盟委员会负责预算的委员、基民盟成员京特·厄廷格对《明镜》周刊说:"组阁进程拖得太久,将削弱德国在布鲁塞尔的影响力。"德国总统施泰也公开表示,仍希望说服各方重启组阁谈判,基民盟与社民党"大联盟"也好,与自民党、绿党"黑黄绿"组合也好,"不要把责任推回给选民"。面对党内外压力,舒尔茨口气似乎有松动的迹象。他 23 日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说:"在目前的困境下,社民党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我相信,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我们一定能为国家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社民党的态度改变,成了默克尔组阁目前最理想的可能。默克尔愿意与社民党再度联手,但她强调,如果"复合"失败,自己宁愿重新选举,也不愿组成不稳定的"少数派政府"。不过,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 Ashoka Mody 认为,即便默克尔仍继续担任德国总理,她的权力也已大幅度削弱,将成为与以往不同的领导。"就欧洲而言,默克尔是个历史性人物,但她的时代已经过去。"Mody如是分析。63 岁的默克尔,在三届总理任期内,带领德国相对平稳地渡过全球金融危机,并帮助保持欧元稳定。因为默克尔的自信和能力,她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少粉丝。但她允许中东难民进入德国,却让自己在国内的支持度大打折扣。彭博分析认为,德国的下一任总理--不管是不是默克尔--都将要面对修复增长模式的问题。现有的德国模式中,很多人感到自己被抛弃,此外还有看起来无止境的移民。民粹主义政党 AfD 在 9 月选举中赢得了 12.6%的选票,令该党成为1950 年以来进入德国联邦议院的首个强硬右派党派。下一任总理的任务之一就是想办法限制该党的壮大。在德国之外,对欧盟而言,默克尔影响力下降绝对是个坏消息。《法国世界报》在柏林组阁谈判失败后,就发表了极为沮丧的社论。如果失去默克尔,欧盟无疑面临巨大损失。在乌克兰危机中,她的政治立场和能力让她成功为普京和欧盟搭建桥梁,成为解决那场危机的关键。但默克尔并不完美。难民立场令其被怀疑,尤其让很多东欧人愤怒。而她传统的欧元政策,又让南欧人不高兴。当然,如今谈论"失去默克尔"为时过早。即便权力被削减,她失去总理之位的可能性并不大。"默克尔看事情的角度很不同,"路透社记者 Andreas Rinke 如是评价。Rinke 跟踪报道默克尔 6 年,"在默克尔看来,9 月的选举结果'坏,但并非灾难性'"。在 Rinke 为默克尔写的传记中,"击败"一节只有一页内容。在这节的最后一句,他写道:"对默克尔而言,失败永远不等于最终挫败。"(东方财富网)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10

OPEC 周一表示,该组织于上周五会议表示需要延长现有的原油减产计划至明年底,预计明年 6 月后原油市场将再平衡。本周四 OPEC 在维也纳的会议将就原油减产协议延期给出答复。原油市场现在释放出矛盾的信号,随着油价涨超60 美元/桶,投资者开始担心市场可能过度收紧,从而可能刺激美国页岩油产量再度激增。上周五国际油价收涨,美油收创两年多新高,布伦特原油也逼近两年多来的高位 65 美元/桶。虽然原油库存有所下降,但是供应过剩依然存在,而在 OPEC 国家努力减产之际,美国原油产量屡创新高,且出口增加趋势明显,隐有借 OPEC 减产之风,扩大自身市场份额之势,使得油市承压。今日盘中美油一度跌超 2%,刷新日低至 57.56 美元/桶,之后跌幅收窄。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则一度收窄至不到 0.2%,最低触及 63.12 美元/桶,但整体上仍然徘徊于 11 月 7-8 日所创 2015 年夏季以来盘中最高位 64.65 美元/桶附近。俄罗斯表示将与 OPEC 成员国共同减产,但对于延长期限仍未能确定,OPEC 建议延长 9 个月,而俄罗斯则偏向于延长 6 个月。此外,沙特表示由于沙特阿美公司计划 IPO,并且面临巨大的财政赤字,因此希望油价能够保持在每桶 60 美元左右。此外俄罗斯将在明年 3 月举行总统大选,届时需要油价上涨带动俄罗斯的经济竞争力。不过据能源媒体 OilPrice.com 文章援引花旗分析称,花旗预计,可能 OPEC 本周会议只会决定将减产延长到 2018 年 6 月,另一种可能的结果是,等到 2018 年 1 月或者 2 月再做延长减产的决定。俄罗斯对于减产具有重要影响力,关于 OPEC本周会议的更多分析详见《读要闻 | OPEC"输不起"的减产会议:沙特已经"明牌",那主动权都在普京这里了》。OPEC和俄罗斯在内的其他主要原油生产国在去年达成协议同意将全球原油产量减少近 2%,以遏制供应过剩从而促使价格上涨。 该原油减产协议将在明年 3 月到期。目前 OPEC 产量维持在限产目标 3250 万桶/日附近,且全球库存也在不断去化,向五年均值靠拢。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OPEC 将于明年 6 月再度见面,如果到时候原油市场依然紧张,OPEC 将随时调整供应以保证市场平衡。(华尔街见闻)

日本遭遇 43 年来最大用工荒。今年 4 月,日本的求职比从前月的 1.48 升至 1.49,即意味着每个求职者对应着 1.49 个职位空缺。这个比率甚至超过了 1990 年 7 月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最高点。日本劳动力需求上一次如此强劲是在 1974 年 2月,当时该比值为 1.53.与此同时,日本失业率持稳于 2.8%,齐平于 1994 年 6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曾经历过经济繁荣时代,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过那时候不同的是,这次劳工短缺不像当年一样是工作岗位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而只是因为劳动力供应在减少。随着婴儿潮(baby boom,指战后生育高峰出生的人)一代人陆续退休,日本适龄工作人口正以每年 70 万的速度在减少。这也凸显出日本经济的一个核心问题:尽管商店和餐厅都因为无法招聘到足够的雇员而难以为继、被迫关店,但在经济颓靡之际,企业没有增加员工工资的能力,因此劳动力短缺仍未能转化为多数劳工的薪资上涨,这可能制约消费者支出增加。这令寄望于劳工市场紧张以推升国民收入水平的日本央行感到头疼。若国民薪资不增加,就无法最终带来日本央行渴望已久的通胀指标达到 2%目标值。每经小编注意到,今年 4 月,日本家庭开支同比下滑了 1.4%,至 29.6 万日元,连续第 14 个月降低。这是该指标在 2008 年 3 月至 2009 年 4 月持续在历史高位以来的最长连跌。终身雇佣制重回日本曾几何时,在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年头,终身雇佣制成了一种骄傲。就连日本最早的足球联赛里,各队都是以母公司名称命名,而非以所在城市命名。后来随着时代进步,终身"铁饭碗"早已被日本人自己打破。不过每经小编发现,在今年日本劳动力格外短缺的背景下,不少日本企业竟然重走老路,用终身雇佣制来吸引劳动力入职。据金融时报报道,从建筑业到老年护理行业等多个行业的日本企业近日都警告称,用工短缺正开始影响它们的业务。日本企业用工难凸显出该国人口的萎缩。日本最大地材制造商之一东理株式会社总经理永嶋元博表示:"工期推迟正变成一个长期性问题。"在宣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时,永嶋表示,公司原本预期在此期间销售额将上升 2%,但实际上销售额反而下降了 1%,原因是建筑工人的普遍短缺使东京地区的办公楼和商用项目工期推迟。日本企业应对用工短缺的一种普遍方法是提供更优渥的终身制雇佣合同,提供工作保障和养老金福利。日本 10 年来倾向于提供更多兼职和合同工作的趋势,但现在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开始逆转过去 10 年的趋势,全职工作占据绝对主要的位置。电子公司松下(Panasonic)旗下提供社会化护理服务的公司 Panasonic Age Free 上周为其数百家家庭护理和日间护理中心的所有员工提供了终身制雇佣合同。该公司有 1500 名员工签订的是 6 个月的合同,但从明年 4 月起,那些在该公司工作达 1 年的员工有资格转为终身制员工,享受养老金、奖金和可在该公司工作到退休的工作保障条款。由于老年护理行业用工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紧张的劳动力市场相互冲突,这个领域的用工短缺尤为严重。Panasonic Age Free 表示,希望能够通过降低招聘支出来抵消员工成本的上升。该公司社长片山荣一对广播电视机构日本放送协会(NHK)说:"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工作条件来留住兼职员工,在两三年内将我们的离职率降至 10%出头的水平。"运营东京迪士尼乐园和东京迪士尼海洋的 Oriental Land 今年早些时候警告称,该公司难以招募运营园内餐厅和游乐项目的员工。该公司高管 Akinobu Yokota 说:"招人变得越来越难。"目前来看,日本企业面对用工短缺,正在采取除了涨工资以外的一切手段应对。(东方财富网)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11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登山者,在攀登被人遗忘的高峰时也可能会晕头转向。周三,香港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在 3 万点上方收盘,这是 2007 年以来未见水平。日本日经 225 指数(Nikkei 225)已经回升至 1997 年亚洲危机之前水平。韩国的基准股指也在刷新纪录。要评估这些涨势是否可持续,不妨看一看是什么因素在驱动着它们。香港股市今年迄今 40%的飙涨,有三分之一要归功于一只股票:即时信息和游戏集团腾讯(Tencent)。类似地,正在销售创纪录数量存储芯片的三星(Samsung)主导着韩国股指。日本股市既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也受益于该国央行的宽松计划。日本的东证指数(Topix)更为平衡,但由金融股引领——与其他亚洲股指形成反差的是,东证指数可能受益于美国利率走高。基于过度集中和流动性萎缩的上涨行情往往会失去后劲。香港似乎没有什么流动性萎缩的前景。高盛(Goldman Sachs)估计,今年流入这个特别行政区的 950 亿美元中,五分之二来自中国内地。考虑到港元汇率盯住美元,以港元计值的资产为人民币投资者提供天然的汇率对冲。2014 年起先后开通的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为这类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内地金融监管机构对境内购房者和高风险固定收益产品采取的行动,只会促使更多资金通过这些机制流向香港。为了平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遏制债务增长的努力,充足的央行支持是可以预期的。随着这些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投机行为和中国人民银行(PBoC)流动性将在越来越大程度上驱动港股。大风险是政治风险:有朝一日,优先事项可能改变。中国股市周四的急跌提供了一个预示。那些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揣摩党的政策动向的投资者,可以在覆盖面更广的日本股市找到更好的风险/回报平衡。(FT 中文网)

上周四开启的感恩节、"黑五"、"网络星期一"等多个购物日,被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用来预测美国年末的经济健康程度。今年人们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网购。《华尔街日报》援引 RetailNext 数据称,感恩节和"黑五"两日线下零售店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 4%,但在线销售激增了 18%,有力推动了电商巨头亚马逊股价上扬并创新高。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的表现也不俗,周一开盘涨近 1%,交投于 97.56 美元,接近 11 月 16 日利好财报公布后 99.62 美元的纪录新高。华尔街见闻曾提到,三季度沃尔玛电商业务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大增 54%,可能是削弱亚马逊在电商领域霸主地位的信号。据路透社独家报道,沃尔玛从去年起打响了与亚马逊的电商价格战。截止今年 11 月 7 日,零售数据分析机构Market Track 追踪了 11 大类 213 件商品在过去 700 天里的价格,发现当前沃尔玛的在线售价仅比亚马逊平均高出 0.3%,而截止去年 11 月 7 日的头 350 天里还高出了 3%。路透社指出,这是历史上沃尔玛在线销售价格与亚马逊之间差距最小的纪录。其中在包括了健康追踪器和智能手表的可穿戴设备类别,沃尔玛的售价比亚马逊低了 6.4%,去年同期则高出 12.6%。在运动和户外用品类别,沃尔玛的售价比亚马逊低了 1.3%,去年为高出 3.5%。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沃尔玛大举投资电商领域,包括去年以 33 亿美元收购在线零售商 Jet.com、今年 6 月以 3.1 亿美元收购男装品牌 Bonobos和 10 月收购最后一英里初创公司 Parcel 在内,就是为了和亚马逊在零售市场一决高下。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三季度沃尔玛剔除燃料的全美同店销售增长 2.7%,连续第 17 个季度增长,约为金融危机以来最强劲。截止 10 月 31 日,沃尔玛的美国在线零售市场份额涨至 3.6%,去年同期为 2.8%。不过券商 Cowen&Co.指出,亚马逊在美国的电商市场份额高达 43.5%,近一半美国家庭都有亚马逊 Prime 订阅账户,沃尔玛进军电商的征途充满挑战。两个巨头大打价格战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沃尔玛发言人 Dan Toporek 对路透社表示,公司致力于在线售价接近或低于其他头部网站,如果消费者在线预订、线下店内取货会享受更低价格。亚马逊发言人 Kate Scarpa 则表示,除了做到售价等于或低于其他零售商,也会确保每天都有最低价。华尔街分析师普遍预计沃尔玛将在未来几年花费 60 亿美元投资电商,包括扩大在线商品销售种类、持续降价和快捷配送,才能在电商领域保持竞争力。虽然沃尔玛握有 69 亿美元现金流,价格战仍可能影响盈利,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就连降四个季度至 2.8%。英国《金融时报》援引 Second Measure 数据指出,亚马逊今年的在线销售增长可能会超过沃尔玛的线下零售店。亚马逊的购物体验更好、配送时间更快,超过 50%的网购搜索首选亚马逊,代表消费者四处比价意愿不强。尽管亚马逊预计四季度电商销售再涨 40%至 115 亿美元,仍是去年整体电商零售额 4860亿美元的零头。但沃尔玛投资者看好其与亚马逊对抗。Sizemore Capital Management 首席投资官 Charles Sizemore 表示,沃尔玛利用现金流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电商,也只有沃尔玛有实力与亚马逊抗衡。电商运营策略机构 Boomerang CEO Guru Hariharan 对《华尔街日报》表示,沃尔玛今年把 75%的热销商品都摆上网,是传统零售商中比例最高。不过亚马逊也借由收购全食超市打起了线下促销牌。除了感恩节起店内火鸡打折、加入 Prime 会员打折外,470 家全食超市门店中的100 多家都有亚马逊自身厂牌硬件的促销活动。投资者也关心沃尔玛的降价策略是否影响 200 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沃尔玛股价周一午后转跌超 0.2%;收涨 0.01%,接近 97 美元,盘后微跌 0.19%。(华尔街见闻)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12

本周一(27 日)亚太股市一开盘,半导体行业内的公司就遭到一记"晴天霹雳"!全球芯片龙头企业三星电子(以下简称三星)的跌幅尤为"抢眼"。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俗称"大摩")于当地时间周日(11 月 26 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自 2016 年一季度以来,半导体行业所享受的强劲市场需求和史无前例的定价权难以为继,闪存芯片超级周期即将发生逆转。鉴于此,大摩建议市场立即减仓闪存芯片乃至整个亚洲半导体行业股票的风险敞口。在研报中,三星、台积电和西部数据等半导体硬盘龙头企业均遭下调至"观望(Equal Weight)"评级,全球最大的工业宽温闪存供应商群联电子(Phison Electronics)遭下调至"看跌"评级。需要指出的是,大摩不仅将三星的评级从"增持"下调到"观望",还将其目标价下调 3.4%至 280 万韩元,并称其在闪存芯片领域的收益明年将不会增长。受此影响,三星周一收跌 5.08%,创下一年多时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并创下近一个月来的低点,这直接导致韩国 KOSPI 指数收跌 1.4%。此外,台积电收跌 2.87%、西部数据则收跌 0.14%,受影响较弱。受行业龙头三星等企业重挫影响,A 股芯片概念股昨日也领跌大盘。半导体板块昨日平均收跌 5.68%,截至收盘,台基股份、韦尔股份、汇顶科技、景嘉微、国科微均跌停。《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分析称,可以看出,大摩是在质疑自 2016 年年初以来芯片市场的井喷推高了三星的股价,导致公司的估值过高,并且三星的股价已经见顶。此外,大摩还在研报中表示,闪存芯片的价格已经开始下降,而三星恰恰正是闪存芯片在全球市场的龙头。上述报道还表示,三星股价的暴跌也反应出市场,尤其是科技股投资者极高的敏感性。大摩研报的仅仅指出了一个风险,即三星的收益可能无法高于市场对其过热的预期--这足以让一家处于高位的科技股出现暴跌。由于三星的收益一直高于此前的预期,分析师们也一直在提高他们对三星的收益预期。例如,自 2016 年以来,除了去年第三季度外,三星其余每个季度都实现了高于预期的收益。当然,大摩的研报也没有对三星的未来进行全盘否定。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数据,大摩仍然预计三星电子明年的收益将增长 23%,高于预期的 20.3%。路透社的报道中也分析称,由于对高性能服务器和智能手机需求的猛增,从而导致了一个所谓的闪存芯片"超级周期",而这也成为三星第三季度利润达到 14.5 万亿韩元(约 129.1 亿美元)的主要原因,然而,投资者们关注的却是当下闪存芯片"超级周期"能持续多久。大摩称供应过剩导致闪存芯片现货价格出现加速下跌大摩在研报中指出,"随着闪存芯片价格在 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下跌,我们认为(三星的股价)有下行风险,与此同时,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2018 年第一季度后的供需动态能见度已经下滑。"需要指出的是,三星在今年 10 月份也曾表示,预计在 2018 年,闪存芯片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供应需求将继续吃紧。尽管本周一暴跌逾 5%,但三星的股价年初至今仍累计上涨了 47%,目前市值约为 3530 亿美元。但同时也有一些分析人士也表示,相比于大摩在研报中预计的未来闪存芯片价格趋势,三星的更有可能受到来自像海力士(SKHynix,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这样的竞争对手的影响。海力士本周一收跌 3.6%,创下近一个月以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场对(三星的股价)反应有点过于敏感,因为这一切都是众所周知的。"韩国投资机构 HMC Investment&Securities 分析师格雷格卢武铉(Greg Roh)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都知道闪存芯片的价格正在下降,这实际上是为了鼓励合理的需求和增加出货量。三星在闪存芯片和固态硬盘领域都是龙头,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东方财富网)

软银对世界第一独角兽的要约收购报价终于揭晓。据美国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软银集团提出的报价对 Uber 的估值仅为 480 亿美元,较该公司上一轮融资时 690 亿美元的估值大幅折价 30%。上述媒体称,除了要约收购部分股权外,软银还将以 690 亿美元的估值对 Uber 投资至少 10 亿美元。软银领衔的财团计划收购至少 14%的 Uber 股权,获得 Uber 董事会中的两个席位。此前媒体称,这笔交易的价值最高可能达到 100 亿美元,其中 10 亿美元为直接投资,余下 90 亿美元将用于收购现有 Uber 股份。但上周,Uber 曝出隐瞒数据泄露丑闻,当时华尔街日报就曾援引知情人士称,该丑闻可能影响软银对 Uber 的估值。Uber 上周发布声明,承认 2016 年曾遭黑客攻击并导致数据大规模泄露,导致 5700 万名用户数据遭窃。事情发生后,Uber 向黑客支付了 10 万美元"赎金",以换取黑客删除这些数据。尽管到目前为止数据泄露似乎未造成严重后果,但纽约检方已经介入调查。销售估算公司 TXN Solutions 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Uber 的市场份额从 90%下降到 75%,与此同时,Lyft 的市场份额从 21.2%上升到 24.7%。10 月初,Lyft 还宣布其订单量突破了 5亿人次,在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Lyft 和 Uber 几乎是平分市场。软银和 Uber 之间的投资谈判已经持续数月,Uber 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明确拒绝到同意,软银也一度要放弃并放话称, 若与 Uber 谈不拢,可能转投 Uber 最大竞争对手 Lyft。报价的出炉意味着这个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股权交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还不算尘埃落定。如果有足够的现有投资者认为这个报价太低而拒绝出售股权的话,这笔交易可能再度搁置。软银要么选择提高报价,要么放弃。分析认为,以高于 480 亿美元估值入股 Uber 的晚期投资者可能对该笔交易提出反对。Uber 新任首席执行官 Dara Khosrowshahi 致力于促成这笔交易,因为软银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这将有利于 Uber 进行全面整顿。(华尔街见闻)

2017 年 11 月 29 日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13

披露声明

本报告准确表述了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观点。该证券分析师声明,本人未在公司内、外部机构兼任有损本人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其他职务,没有担任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公司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或其它第三方都没有或没有承诺向本人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它利益。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声明,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或机构刊载或转发本研究报告。如有投资者于公众媒体看到或从其它机构获得本研究报告的,请慎重使用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以防止被误导,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对其报告理解和使用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由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分析师撰写并向特定客户发布。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报告发布的特定客户包括:1)基金、保险、QFII、QDII 等能够充分理解证券研究报告,具备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机构客户;2)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其可参考使用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可能以本报告为基础,整合形成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建议或产品,提供给接受其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客户。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以任何方式或渠道向除上述特定客户外的公司个人客户提供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个人客户从任何外部渠道获得本报告的,亦不应直接依据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作出投资决策;需充分咨询证券投资顾问意见,独立作出投资决策。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及损失等。

本报告内含保密信息,仅供收件人使用。阁下作为收件人,不得出于任何目的直接或间接复制、派发或转发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予任何其他人,或将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发表。如发现本研究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转发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将及时采取维权措施,追究有关媒体或者机构的责任。所有本报告内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或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统称“中银国际集团”)的商标、服务标记、注册商标或注册服务标记。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特殊需要,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票据的要约或邀请,亦不构成任何合约或承诺的基础。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能确保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适合任何特定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阁下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中银国际集团的客户。阁下收到或阅读本报告须在承诺购买任何报告中所指之投资产品之前,就该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包括阁下的特殊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其特别需要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其证券分析师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撰写本报告的证券分析师或中银国际集团的任何成员及其董事、高管、员工或其他任何个人(包括其关联方)都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中银国际集团任何成员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对其中所包含的或讨论的信息或意见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阁下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本报告时的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中银国际集团成员可发布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有可能采取与本报告观点不同的投资策略。为免生疑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银国际集团成员的立场。

本报告可能附载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本报告可能涉及到中银国际集团本身网站以外的资料,中银国际集团未有参阅有关网站,也不对它们的内容负责。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包括连接到中银国际集团网站的地址及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为了阁下的方便及参考,连结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份。阁下须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风险。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基于现状,不构成任何保证,可随时更改,毋须提前通知。本报告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或保证任何投资或策略适用于阁下个别情况。本报告不能作为阁下私人投资的建议。

过往的表现不能被视作将来表现的指示或保证,也不能代表或对将来表现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障。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只是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本报告所载日期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本报告中涉及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能出现上升或下跌。

部分投资可能不会轻易变现,可能在出售或变现投资时存在难度。同样,阁下获得有关投资的价值或风险的可靠信息也存在困难。本报告中包含或涉及的投资及服务可能未必适合阁下。如上所述,阁下须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包括买卖本报告涉及的任何证券,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上海浦东 银城中路 200 号 中银大厦 39 楼 邮编 200121 电话:(8621)68604866 传真:(8621)58883554 相关关联机构: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 香港花园道一号 中银大厦二十楼 电话:(852)39886333 致电香港免费电话: 中国网通 10 省市客户请拨打:108008521065 中国电信 21 省市客户请拨打:108001521065 新加坡客户请拨打:8008523392 传真:(852)21479513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香港花园道一号 中银大厦二十楼 电话:(852)39886333 传真:(852)21479513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西单北大街 110 号 8 层 邮编:100032 电话:(8610)83262000 传真:(8610)83262291 中银国际(英国)有限公司 2/F,1Lothbury LondonEC2R7DB UnitedKingdom 电话:(4420)36518888 传真:(4420)36518877 中银国际(美国)有限公司 美国纽约市美国大道1045号 7BryantPark15楼 NY10018 电话:(1)2122590888 传真:(1)2122590889 中银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99303046Z 新加坡百得利路四号 中国银行大厦四楼(049908) 电话:(65)66926829/65345587 传真:(65)65343996/65323371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