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16

Tradition VS Modern

Feb 21,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wai wai

Tradition VS Moder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Tradition VS Modern

Page 2: Tradition VS Modern

蕉徑村觀音誕

蕉 徑村,位於上水,

由四個小村組成,

分別是老圍、新圍、陳屋

埔和彭屋村。而不同村

中,又由不同堂口組成。

村民有些是原居民村,例

如彭屋村村民就是由粉嶺

搬過來,有些則不是。總

括來說,整條村並非由單

一姓氏居住,而是雜性。

觀音誕是村民們一年一度

的大事。村民會舞獅及麒

麟到觀音廟前集合。

舞動的麒麟活像兩個彩球

Page 3: Tradition VS Modern

除了舞獅,麒麟外,村民還會抬自己堂口的"花炮到觀音廟,俗稱"還炮"

Page 4: Tradition VS Modern

Page 5: Tradition VS Modern

觀音誕 舞獅

Page 6: Tradition VS Modern
Page 7: Tradition VS Modern
Page 8: Tradition VS Modern

本年度抽到第一炮的,為四興堂,堂代表即場表露出勝利的喜悅

抽花炮活動, 由廟祝主持

抽花炮

各 花炮會龍獅隊與表演

團體於天后廟前集

合,經過還神、還花炮,便

到達抽花炮環節。 大會將炮

號寫在乒乓球上,放在紅袋

內,然後按還炮的先後,來

決定抽炮次序。各堂口均希

望可以抽到第一炮,象徵好

意頭。

Page 9: Tradition VS Modern
Page 10: Tradition VS Modern

抽 過花炮後,各村民便抬屬於自己的花炮回到堂口

Page 11: Tradition VS Modern

雖 然老一輩的人在興奮地慶祝這項盛事,但小朋

友,卻不知這些慶祝活動,意義何在。

「 今天很熱鬧,很高興,但其實我也不道觀音誕的由

來,意義,我只是被爸爸邀請來舞獅。」

Page 12: Tradition VS Modern

地產霸權

Page 13: Tradition VS Modern

在 兩次反對違法興建骨灰龕行動

中,蕉徑村村民邱福來先生也落

力參與。從他即場打破自製骨灰龕道具

可以見到他的憤怒,也反映他居住的蕉

徑村飽受困擾。獨媒特約記者於是邀請

他訪問。主流傳媒的報導,只集中例如

黑幫入侵或者具體違規細節,我們希望

能看看鄉郊體制和地區議會為何失效,

以至於難以控制骨灰龕場入侵村落。

四村合一的蕉徑

二零一零年五月廿七日下午,我們沿著

反對興建骨灰龕的橫額到達蕉徑菜站。

誤以為到了目的地蕉徑老圍村,要麻

煩村民指路。原來蕉徑村由四個小村組

成,分別是老圍、新圍、陳屋埔和彭屋

村。它們有些是原居民村,例如彭屋村

村民就是由粉嶺搬過來,有些則不是。

總括來說,整條村並非由單一姓氏居

住,而是雜性。而以老圍村為例,撇除

移居海外的原居民,現時村裡的非原居

民佔多數。

Page 14: Tradition VS Modern

情 意 結

Page 15: Tradition VS Modern

情 意 結

地 產發展商的收購行為,令居民髮指,但另一方面,村內荒廢的學校,淪為一個廢虛,更成為部份居民的”小便聖地”,傳來陣陣惡

臭,而部份被棄置的房屋,亦被居民改建為"龜池",村民拼命維護的,是一片廢墟?一片能為香港人服務的土地? 也許只是一

個情意結,香港人,總是放不底"生於斯,長於斯"的精神,這遊戲,也許年輕一輩,不愛玩吧!

Page 16: Tradition VS Mod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