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201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四 | 總第 26 期 iSunAffairs.Com 陽光衛視民主大片 烏坎
100

sunny

Mar 11,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Vincent Lin

yongguangshimu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sunny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 總第26期iSunAffairs.Com

贈陽光衛視民主大片

烏坎

Page 2: sunny
Page 3: sunny
Page 4: sunny
Page 5: sunny

出品機構 Publish Organization陽光時務有限公司 ISUNAFFAIRS LIMITED出版人 Publisher陳平 Chen Ping行政總裁 Chief Executive Officer程益中 Cheng Yizhong運營總經理 General Manager of Operations陳洲任 Julian Chen主編/主筆 Editor in chief長平 Chang Ping執行主編 Executive Editor in chief 張潔平 Annie Zhang視覺總監 Visual Director邱晨 Qiu Chen

設計 Visual

編輯 Editorial

高級經理 Senior Marketing Manager陳茜 Chen Qian廣告銷售經理 Advertising Sales Manager李炳輝 Patrick Lee發行經理 Distribution Manager彭宇濤 Peng Yutao推廣主任 Marketing Supervisor香港 Hong Kong李婷 Li Ting台灣 Taiwan劉惠純 Liu Huichun 資深項目統籌 Senior Coordinator 祝碩 Zhu Shuo

網絡整合營銷總監 Internet Integrated Marketing Director溫云超 Wen Yunchao

副主編 Deputy Editor in chief 溫克堅 Wen Kejian香港總監 Hong Kong Director雨文 Yu Wen資深編輯Senior Editor 劉懷昭 Liu Huaizhao鄧志新 Deng Zhixin曹疏影 Cao Shuying編輯 Editor 袁載俊 Yuan Zaijun梁正燁 Liang Zhengye朱曉玢 Zhu Xiaobin呂陽 Lu Yang圖片編輯 Photo Editor 邱博宇 Qiu Boyu新媒體編輯 New Media Editor 戚振宇 Qi Zhenyu流程編輯Logistics Editor 劉垚 Liu Yao校對 Proof Reader杜素 Du Su記者 Reporter 陳嘯軒 Chan Siu Hin周澄 Chow Ching曠達 Kuang Da黃麗萍 Wong Lai Ping視頻記者 Video Reporter黎哲沁 Li Zheqin特派記者 Correspondent北京 Beijing余聲 Yu Sheng上海 Shanghai趙思樂 Zhao Sile台北 Taipei康依倫 Kang Yilun林怡廷 Lin Yiting特約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北京 Beijing羅小朋 Luo Xiaopeng艾未未 Ai Weiwei吳虹飛 Wu Hongfei美國 America林達 Lin Da夏明 Xia Ming日本 Japan蔡成平 Cai Chengping馬來西亞 Malaysia蔡添强 Cai Tianqiang歐洲 Europe常遠 Chang Yuan鐘錦鈴 Kelly Chong

高級設計師 Senior Designer陳雷 Leonard Chen設計師 Designer 桑田 Teresa Sang張銘然 Marvin Cheung張茹馨 Ruth Zhang曹浩文 Homan Cho

出版助理 Publish Assistant尤漢輝 Yau Hon Fai

地址 Address 香港柴灣安業街1號新華豐中心7樓

電話 Tel +852 2526 7818 傳真 Fax +852 2525 6149

陽光時務週刊台北分社

地址 Address 106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86號10樓之二

電話 Tel +886 02 6636 8158

香港、澳門 所有 7-11 便利店、OK 便利店、

VANGO 便利店、報攤及書店。台灣 台北誠品、

Pageone、機場書店、博客來等。其它地區 隨後開通。

全球網絡訂閱 www.subisunaffairs.com

或填寫陽光時務週刊雜誌內訂閱表格。(限香港地區)

iPad 或 iPhone,請到 ipad.isunaffairs.com,

Android 平板電腦,請到 android.isunaffairs.com。

將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手機號或通訊地址)用

Gmail 發至 [email protected] 訂閱。

iSunAffairs.Com 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出版,總第26期

市場 Marketing

《陽光時務週刊》所載之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報

道、圖片、視頻、音頻、圖表、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

稱及內容分類標準等版權,均屬陽光時務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人未經陽光時務有限公司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拷貝、

篡改或剽竊於任何商業用途,個人傳閱、媒體機構轉載引

用及其他非盈利使用,敬請標注明確的版權信息。

版權聲明 COPYRIGHT NOTICE

亞洲出版協會四項新聞大獎

承印廠 凸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區零售發行商 勤力德書報發行有限公司

台灣區零售總經銷 台灣英文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

+ 886 02 2361 2151

圖片合作機構 CFP、法新社、路透社

中國內地讀者

陽光國際傳媒集團旗下品牌

陽光衛視

陽光華語紀錄片

陽光時務週刊

iPad/iPhone/Android

訂閱

零售

即將推出

2012年卓越新聞獎中文報紙類:

廣告聯絡電話 Advertising Department contact+ 852 2526 7818發行/訂閱聯絡電話 Distribution and Subscription contact + 852 2595 2115(香港)+ 886 02 3366 8158 (台灣)發行/訂閱電子郵箱 Distribution and Subscription email [email protected]

卓越調查報道獎榮譽獎

卓越人權報道獎優異獎卓越人權報道獎榮譽獎

卓越評論獎優異獎

Page 6: sunny
Page 7: sunny

5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主編的話EDITOR'S DESK

陽光時務周刊主編 長平

爬出陷阱的聲音

中共十八大召開在即,相信有好事的網民,又會翻出《人

民日報》對歷屆黨代會開幕的報道,正如他們找出「全國兩會」

開幕報導、找出「國慶社論」一樣。人們發現,每到重要時刻,

黨報報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幾乎沒有變化。

根據聲學原理,一種有規律地重復的噪音,往往對人不再

發生刺激,而成為沉默的背景。除了充當笑料之外,更多的時

候被人忽略。所以很多人感歎,《人民日報》編輯太好當了。

但是政治遠比聲學複雜。在《人民日報》刻板重複的同時,

各地黨報都要和它一樣保持隊形,其餘媒體則受到嚴格限制。

通過這種媒體團體操,不只是傳遞了沉默的威嚴,還構成一種

在美學上和智力上帶有侮辱性的挑戰——我醜陋而且愚笨,但

是我一直就是這樣統治着你們。

這是整個中共體制的一張畫像。二十年前,這副面孔還是

不好意思對外張揚的家醜,反復宣稱有朝一日會和世界接軌。

時至今日,它已經被戴上「中國模式」的桂冠招搖過市,漸漸

有了征服世界的野心。

中國市場化媒體試圖有所改變,竭盡全力要爬出陷阱,結

果卻以另外一種語言圈套愈箍愈緊。「中國面臨十字路口」、

「改革走到深水區」、「政治改革正當其時」……在中國大陸

做了二十年媒體,我自己都記不清,這樣的話寫了多少遍了。

無論憤世嫉俗還是溫和理性,也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名嘴,

要想安全地議論國事,最好預設為黨分憂的立場,痛陳只有代

表人民利益,中共才有前途,然後你儘管大聲呼籲,輕聲提醒,

厲聲警告:不搞政治改革只有死路一條,不抓法制建設必將人

人自危。

先是一種策略,隨後成為習慣。先是發自肺腑之言,隨後

成為文字遊戲。但是每一次都有人真誠地相信:中共正在錯失

良機,必將追悔莫及。

良機的確盡失,中共卻未見追悔。無論多少公道不再,人

心不古,居屋被拆,食品被毒,孩子被屠,言論被禁,天空被

污染,社會被撕裂,他們都可以宣稱這是和諧社會,幸福國民。

對於統治者來說,迎來送往的是一個又一個黃金十年。

又一個新的黃金十年擺在面前。中國媒體和意見領袖大可

放心的是,新的統治者一定會放送新的希望,足以讓輿論或大

聲讚頌,或謹慎樂觀,否則你就乖乖閉嘴。當然,為黨分憂的

輿論監督遊戲,仍然可以一如既往地玩下去。

這並不僅僅是中國媒體的困境,港台及海外媒體面對中國

問題,也以不同的話語圈套墜入同一個陷阱。批評與讚美,往

往都是不得要領的老調重彈。東方主義的俯視態度,無論欣賞

還是救助,愚蠢的優越感難以為繼。而批評、憤怒與抗議日漸

退為守勢,面對龐然怪物不知從何說起。

我無意於評判同行,而是借助這種方式進行自我檢討。在

休刊兩個月之後,我們再次和讀者見面,變成了增出紙版的《陽

光時務週刊》。無論是出版週期、報道內容和評論視角,我們

都進行了補充和調整。多說不止一點,讓更多陽光照亮更多真

相。

在回顧與檢討之後,我們仍然認為,中國處於大變革的前

夜。我們以為每一個個體伸張權利的立場,關注和參與這場變

革所影響的國家命運。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公民社會和新生力量,報道底層抗

爭與文化前沿,同時將以直擊烏坎的態度和方式,正視發生在

中南海的新聞。我們相信中共和每一個社會組織一樣,並不擁

有更多的特權和秘密。我們相信言論自由勝於強權控制,國民

福祉高於政黨利益。

我們還相信,中南海以及中國的任何城市與鄉村,不僅僅

屬於中國,也是整個世界的一部分。它們的存在與發展,不僅

僅會影響世界的面貌,它們本身就是世界面貌的一部分。

我們希望從現在開始,和你共享新的閱讀之旅。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公民社會和新生力量,報道底層抗爭與文化前沿,同時將以直擊烏坎的態度和方式,正視發生在中南海的新聞。

——《陽光時務週刊》改版致辭

Page 8: sunny
Page 9: sunny

7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我們秉持「多說一點」的宗旨,為所有人提供暢所欲言的平台。如果你有任何回應、意見或來稿,都歡迎與我們聯繫。

E-Mail: [email protected]: facebook.com/isunaffairsTwitter: twitter.com/isunaffairs

電話:+852 2595 2157 傳真:+852 2525 6149

地址:香港柴灣安業街1號新華豐中心 7樓

改版寄語LETTERS

創刊週年之際,我們改版週刊,增出紙本。在「多說一點」之後,

希望和您一起「多做一點」。—— 陽光時務週刊編輯部

來稿

《陽光時務》電子版我是每期必看的。我

欣賞它客觀、理性、溫和的氣質。希望改

版後的《陽光時務週刊》保持以上特質,

既為讀者提供信息,又逐漸培育出一種新

時代的精神。

《陽光時務》一直是着力於中國的變革和

民主化進程。我希望這次改版能有更多人

參與到它的編輯和寫作的陣營中,為中國

正在發生的變革起到一個更好的作用。

非常高興看到《陽光時務》改版為《陽光

時務週刊》。這個名字讓我想到一百多年

前的梁啟超和他的《時務報》,我祝願《陽

光時務週刊》能夠在新聞專業主義的道路

上取得成功。

知名學者徐友漁

知名藝術家 艾未未

知名傳媒人 錢鋼

香港學者 沈旭暉

香港作家、傳媒人 陶傑

台灣民進黨主席 蘇貞昌

問:貴刊改為紙版之後,iPad 版等電子

雜誌是否繼續發行?

答:本刊於今年10月中旬進行改版,除

改為週刊外,更會發行紙質版雜誌,但

這並不影響電子版的發行。如果您喜歡

電子版,仍可通過在 App Store 中搜尋

「iSunAffairs」訂閱本刊,謝謝!

從第一期「革命,反革命」開始,我便

一直關注《陽光時務》。已經出版的25

期雜誌,我每一期都看,也非常喜歡。

Q&A

《陽光時務》是華文社會的異數,能堅

持言論自由、新聞獨立的核心價值,希

望《陽光時務》精神延伸到週刊後繼續

發揚光大,成為亂世的清流。

我經常透過《陽光時務》來瞭解關於中

國大陸的資訊。現在《陽光時務》改版

為週刊,我想對於現在香港「困惑的一代」

來說,透過《陽光時務》可以瞭解到很

多陽光和真相的資訊。

《陽光時務》自去年創刊以來,對中港

台三地的報道讓許多人有目共睹。我們

非常期待(週刊)能夠堅持民主、自由

和新聞專業的價值,更加深入地報道中

港台三地新聞,增進民間互相瞭解。

相信改為週刊的《陽光時務》會更加精

彩。希望你們能夠堅守獨立精神,真實、

客觀地報道兩岸三地重大新聞議題。雖

然在墻這頭,需要花一番功夫才能讀到,

但每一期雜誌我們都期待着。(北京讀

者 丁志鑫)

一直關注陽光時務的 Facebook,覺得

你們雜誌許多內容都很精彩。但因為沒

有 iPad ,所以一直沒有購買。聽到你

們要出紙本並會在台灣發行的消息很開

心, 祝 願 你 們 越 辦 越 好!( 台 灣 讀 者

Joseph)

香港集中報道時政的雜誌唔算好多,可

以每個禮拜出版就更少,講得Deep就少

之又少,但你哋都叫做有深度,Layout

也很創新,印刷版能夠Keep住就最好

啦!繼續加油!(香港讀者 Jason)

Page 10: sunny
Page 11: sunny

9

目錄CONTENT 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出版,總第26期

COVER STORY

NEWS

CULTURE

POTRAIT

COLUMNS

封面故事

新聞

文化

人物

專欄

中共盛會讓整個國家的專政機器瘋狂運轉。從地方政府到民間則陷入階段性休克,是謂十八大綜合症。

十八大後,政治局常委會的七個或九個席位將會由誰來坐?「黑箱」裏正發生一場場你死我活的廝殺。

中共高層代際交替的亂象已經充分顯現,而亂象過後的中國政治是否真的會有一絲生機?新一代領導當中是否有人還記得自己年輕時曾經追逐過的民主夢想?

中國此次對日的強硬態度讓人疑惑不已。或許,外交政策只是表象,高層權鬥才是內因。面對超級政治權力和隨之而來的龐大利益,誰會心甘情願地放手?

十八大綜合症26

常委席位爭奪戰

代際交替時的亂象與生機

爭島還是權鬥?

39 /經濟 中國製造之後 危機時代開始

42 /台灣 專訪蘇貞昌:未來兩岸,國共皆不復主流

45 /台灣 在Open Studio裏想想共產黨

47 /台灣 謝長廷西進,大陸小心示愛

48 /香港 南丫島海難 誰之過?

50 /香港 香港廣播:在染紅與閹割之間

54 /國際 朝鮮:主體思想 VS. 經濟改革

56 /國際 日本民間聯署反思島爭,牆內開花牆外香

58 /國際 一個聯署文本引發的思想實驗

60 / 國際 致村上春樹:你我之間這缸劣質的酒啊!

70 /影像 政府大樓

76 /閱讀 專訪作家 Ian Johnson

78 /書評 更精緻地殺死一座城市

80 /廣場 82 /電影 83 /音樂

63 / 鄭經翰:

成也風波敗也風波

87 /安分守己的國民與民主的公民教育 /徐賁

89 /中共十八大的責任 /夏明

91 /別讓「親戚」扯後腿 /謝曉陽

92 / 一個羞澀的政權 /艾未未

93 /民進黨應有的兩岸政策方向 /張鐵志

94 /日本對華關係名存實亡 /安替

95 /砸車的好漢,你的名字叫懦夫 /丁鴻富

96 /My word is Free/寧二

P11 /世界 P12/中國 P14/圖志 P20/聲音 P21/數據 P22/禁區 P23/新媒 P24/公民

5 EDITOR'S DESK

爬出陷阱的聲音主編的話

Page 12: sunny
Page 13: sunny

BRIEFING資訊聲音圖志 禁區 公民新媒中國

查韋斯大選獲勝

將影響國際油價

英國日本科學家

奪諾貝爾醫學獎

加泰隆尼亞要求獨立

巴塞觀眾主場展訴求

北韓邊防軍槍殺上司

越非軍事區投奔南韓

10 月 7 日,委內瑞拉現

任總統查韋斯在總統選舉中

勝出,獲得連任。已經執政

近 14 年的查韋斯將開始新的

6 年總統任期。委內瑞拉已被

證實石油儲量超過沙特,預

計大選結果將會影響委內瑞

拉石油去向及全球油價。查

韋斯曾承諾會加大石油產量,

把對亞洲石油出口量翻倍,

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10 月 8 日,2012 年諾貝

爾醫學獎在斯德哥爾摩揭曉,

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以及英

國科學家約翰·格登獲得。

兩位科學家成功製造出「人

工多功能幹細胞」,在細胞

重編程研究領域有卓越貢獻。

細胞重編程能讓成熟的體細

胞轉變為多能幹細胞,幹細

胞可以生長形成其它各種類

型的細胞組織。

10 月 7 日西班牙甲級足

球聯賽國家德比,巴塞隆那

對皇馬的比賽中,在諾坎普

球場,加泰隆尼亞球迷集體

舉起代表該地區的紅黃色牌,

組成大型圖案,表達支持該

地區要求獨立的訴求。隨着

西班牙經濟一再下滑,本來

富庶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人們

認為國家政策賦稅高、回報

少,要求獨立聲音日益增加。

10 月 6 日,一名北韓邊

防士兵,在北韓邊界板門店

休戰村附近的非軍事區射殺

兩名上級,越過守衛森嚴的

非軍事區,逃往南韓,現正

被南韓當局扣留調查。南韓

當局拒絕公布這名北韓人身

分。 事發後,南韓方面隨即

加強在邊境的警戒。上一次

南北韓邊境發生士兵變節事

件是在 2008 年。

委內瑞拉 瑞典 西班牙 朝鮮VENEZUELA SWEDEN SPAIN KOREA

11

1 2 3 4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世界

WORLD 世界

3

數據

Page 14: sunny

VIEW ON CHINA

WEEKLY

NEWS

薄熙來醜聞引發的中共權力交接

危機,讓許多人不禁問:中共政權還

能走多遠?《金融時報》10 月 5 日報

道指,薄的下馬表明腐敗已到達中共

的最高層。《開放》雜誌近日則刊登

多篇文章指出,中南海對薄的拋棄或

再次開啟中國民主轉型的良機。而中

共黨報《學習時報》日前刊登的《胡

溫政治遺產》系列文章,被認為是習

近平推行政改的前兆。《時代》週刊

10 月 5 日發表專文指出,改革派在同

新毛派的權力鬥爭中佔了上風,但人

們對十八大之後的中國政情變化尚未

能有過高期待。同日刊出的《華爾街

日報》則認為,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北京在釣島問題上缺乏有力措施等問

題,使支持薄熙來的新左派聲音愈來

愈大。他們的強硬批評將對未來的中

國領導人提出難題。

後薄熙來時代中共走向何處?

1

2

3

4

TRENDS 時局 世界看中國 一周新聞

政治太正確孔子跑不贏「江南」叔

紅遍全球的韓國神曲《江南 style》

傷了不少中國人的心:原來這也算「文

化軟實力輸出」?為什麼中國輸出不

了這玩意?《紐約客》10 月 3 日刊

文稱,PSY 出色的自嘲能力讓全世

界的人加入到對韓國社會無傷大雅的

諷刺行列中。但中國政府因始終不能

放棄對文化自由創作的規管,對不夠

「政治正確」的作品欠缺韓國官方「一

笑而過」的肚量及幽默精神,致使滿

世界的孔子學院跑不贏一個微禿、豬

鼻的大叔歌手。

《紐約客》

藏族作家那曲自焚亡《西藏快報》報道指,43 歲的藏族作家古珠

10 月 5 日在西藏那曲地區自焚死亡。報道說,

中國軍警搶走了古珠的遺體,且沒有交給他的

家人。古珠曾公開批評西藏在中國統治下缺乏

自由,並呼籲達賴喇嘛返回西藏。

Tibet

抗議校方縱容抄襲 台籍教授絕食

北京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程曜 10 月 4 日開始絕食,

抗議學院未經同意,採用其報告內容製作他的個人網頁。

他稱已去信中共中央統戰部長令計劃投訴。來自台灣的程

曜,於 2005 年曾發表《救救這些孩子吧》一文,怒斥內

地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功利。他指自那之後就受到學院打壓。

Beijing

歷時 3 個月的香港國民教育科爭議暫告一段落。梁振英 10 月 8

日宣布,擱置國教科課程指引但不撤科,又承諾 5 年任期內不

會重推官方指引。開展國教科委員會主席胡紅玉表示,這意味

着教育局不再以指引作教學依據、不再檢討修訂指引,而委員

會將盡快解散。民間反國教大聯盟認為政府已回應民意,做法

等同「撤科」,但对政府堅持不用「撤科」字眼感到失望。

Hong Kong

臉書自爆師生戀 胡幼偉請辭官位

台灣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 10 月 6 日在臉書上,自爆與 24 歲的女學生墜

入愛河,並稱為避免影響執政團隊形象,決定辭去官位。他的這一請求 7

日獲批。行政院發言人由副秘書長黃敏恭暫代。

Taiwan

謝長廷調酒誰與共認真?

資訊BRIEFING

不用武力用特工?愛國活動家釣島度假

中日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

危機吸引世界目光。長年從事釣魚島

問題研究的美國戰略問題研究所高級

研究員尼克遜在接受日本《產經新聞》

訪問時表示,當前及今後數年,中國

均不會武力攻島,但或許會派出特工

人員,以「愛國活動家」名義,出動

過百人甚至數百人登島,然後搭建帳

篷逗留,挑戰日本政府。

《產經新聞》:

富士康工潮折射中國人口變化

繼日前太原廠出現數千工人群毆事件

後,蘋果全球最大代工廠富士康的鄭

州工廠在過去一周又現兩次工潮。《金

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 4 日撰文指,

騷亂的根源在於中國人口結構的變

化,包括男女比例失衡導致更難以忍

受在工廠埋頭工作的男性工人增多。

皮林強調,中國已無法再依靠源源不

斷的、願意接受精疲力盡的繁重勞動

的人力資源。

《金融時報》:

12

前台灣行政院院長、前民進黨主

席謝長廷週一結束五天的大陸之行。

此次「個人調酒之旅」,因謝與戴秉國、

王毅、陳雲林等人以及解放軍總政治

部重要智庫的「會面與餐敘」,增添

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在與王毅會面時,

謝提出以「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

識」。對此,代表大陸立場的中評社

9 日社評指,謝的言論「是一種進步」。

國民黨則稱有了「九二共識」的「一

中各表」,才有「憲法各表」的可能。

而民進黨大佬林濁水則批評謝的論調

與「一中各表」並無實質差異。謝自

己則表示,此次訪問是雙方信賴與互

信的一小步。

梁振英擱置國教指引 大聯盟收貨

Page 15: sunny

中日釣魚島主權紛爭逐漸從外交抗

議、經濟制裁,蔓延至國際間報章的「廣

告戰」。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 3 日在《每

日電訊報》發表文章,指出日本無視國

際決議,聲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是對

《聯合國憲章》的嚴重踐踏。上月底,《中

國日報》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

刊登「釣魚島是中國的」的整版廣告。

而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亦在當地報章

刊登四頁廣告,宣示對釣島的主權。另

據消息人士稱,台灣外交部近日會在《紐

約時報》等美國四大報紙刊登廣告就釣

魚島的法律和歷史依據發表聲明。

CHINA IN

WORLD 世界上的中國

奧巴馬不久前以涉嫌威脅美國「國

家安全」為由,下令中止中國三一集團

關聯公司——美國 Ralls 公司在俄勒岡

州開展的風電項目。奧巴馬也因此成為

22 年來首個下令讓外國公司放棄在美投

資的總統。據報道,引發爭議的風力發

電廠鄰近用於測試無人機的美國海軍基

地。Ralls 公司隨後以「超越憲法權限、

違法操作」為由將奧巴馬告上法庭。作

為三一集團的核心企業,此事件一度被

報道為「三一重工美國子公司狀告奧巴

馬」。 三 一 重 工 4 日 發 表 聲 明 指, 與

Ralls 不存在隸屬關係,否認狀告奧巴馬。

中國近年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以推進

經濟轉型。《紐約時報》4 日刊登文章指,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確實奠定了全球

主導地位,比如急速發展的中國太陽能

電池組件和風力發電機工廠迫使許多國

外競爭對手出局。但報道表示,儘管在

過去五年中,全球對太陽能電池組件和

風力發電機的需求迅速增長,但由於中

國的生產能力增長得更快,導致了巨大

的供應過剩。自 2008 年以來,全球電池

組件的價格已經下跌了四分之三。中國

的製造商以及為其提供貸款的國有銀行

和中國政府也因此面臨潛在的金融災難。

1三一重工否認狀告奧巴馬

2CHINA / US 3中國太陽能電池業迫爆全球中國打廣告戰宣示釣島主權

CHINA / UK CHINA / GLOBAL

1

資訊BRIEFING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13

2

Page 16: sunny

西班牙·塞維利亞

9 月 29 日,塞維利亞消防員、安全和軍事人員

發起遊行,抗議政府削減工資,一位攝影師在拍攝遊

行時跳過煙霧彈的瞬間。西班牙政府的預算文件顯

示,2012 年年底西班牙的債務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

(GDP)的 85.3%,到 2013 年年底該數據更會升

至 90.5%。

圖 | 路透社

Page 17: sunny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18: sunny

土耳其·哈塔伊省

一輛載有敘利亞難民的巴士到達土耳其邊境小鎮

Reyhanli 附近的一個邊境關卡,一位年輕的敘利亞難

民在車內向外望。土耳其政府在 10 月 5 日表示,由於

敘利亞局勢惡化,更多敘利亞難民湧入土耳其,多個月

來已有近 97,000 名敘利亞難民進入土耳其境內。

圖 | 路透社

Page 19: sunny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20: sunny

10 月 4 日,美軍犧牲士兵悼念儀式上,

兩名美國士兵在他們的軍靴、槍、軍帽和

軍牌前致敬。

阿富汗·Puli Alam

10 月 4 日,英國一位警員在出席另外一

位被謀殺的女警 Fiona Bone 的喪禮時

擦眼淚。

英國·曼徹斯特

10 月 3 日,倫敦市一家畫廊的一名員工手

拿報紙站在「雨室」。參觀者走進去,「雨

室」的感應系統就可以檢測到人的位置。

英國·倫敦

9 月 30 日,在伊斯坦布爾,一位參加遊

行的女人在橫額前舉起一隻貓。示威者聚

集在此,抗議一項關於動物保護法法規。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10 月 1 日,在法國北部城市 Strazeele,

一群歐掠鳥在季節性遷徙之前,於一個高

壓電線上聚集。

法國·Strazeele

10 月 3 日,大量遊客擠在長城上面。國

慶黃金週期間,在中國各個城市,數以百

萬計的遊客都擁擠在各個旅遊景點。

中國·北京

18

Page 21: sunny

19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22: sunny

我會停止資助公共電視台(PBS)。我喜歡公共電視台,我也愛大鳥……但我不能繼續向中國借錢來花。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10 月 3 日說。備受歡迎的兒童

節目芝麻街是 PBS 的節目,「大

鳥」是節目的主角,網民因此

發起「保衛大鳥」行動。

10 月 2 日,美國宣布台灣居民

可免簽證進入美國,內地網友

@ 假裝在紐約 如此感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拿着我的暗紅色護照本,爲一個簽證歷盡艱辛;而你拿着你的墨綠色護照,120 多個國家暢通無阻。

一個地方法院又怎可宣佈全國人大作出的決定無效呢?如果法官知道特區與中央的關係站在哪的話,就不會犯此錯誤。

香港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出席

一論壇時說,大律師李柱銘指

該言論比中國副主席習近平的

三權合作論更可怕。

十一「黄金粥」最浪漫的事,是呆家裏看人山人海。

內地的中秋國慶長假各個旅遊

景點人滿為患,網友笑話「黃

金週」成了「黃金粥」。

我們倆的話語權是不平等的,你提出的四條觀點,我沒有一條可以反駁,因為是個政治正確的問題,你在那裏你說得很好,你回去住大賓館了,我反駁你,我可能進小黑屋了。

10 月 7 日,親政府學者司馬南

在海南大學演講被扔鞋,扔鞋者在扔鞋之前如此說。

資訊BRIEFING

COMIC 漫畫 VOICE 聲音

作者 / 鄺飈

無路可走

電視失敗了,我無怨無悔,卻對三年多來在渺茫中仍奮力併肩作戰的同事深感歉疚。我的錯失使你們荒廢了三年寶貴的青春,我無以為報了,只剩下一句對不起,請你們原諒,並請珍重!

壹傳媒宣布將台灣壹電視售予

年代集團,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短訊向員工致歉。

20

Page 23: sunny

資訊BRIEFING

RANKING 榜單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2012 全球最佳品牌榜

根據網站

PolitiFact 的研究,奧巴馬

說的 400 句話中,每 4 句

有 1 句被評為「虛假」或「錯

誤」;至於奧巴馬的競選對

手羅姆尼,數據顯示他說的

話中,每 5 句話超過 2 句

被評為「虛假」或「錯誤」。

韓國與美國達成協議,將

彈道導彈射程範圍由目前

300 公里增至 800 公里,

足以覆蓋整個朝鮮,彈頭

重量亦可增加兩倍。

18,000

1/4 2/5

300 800

瑞典是垃圾

循環再用做

受中日關係惡化影響,

日本航空與全日空兩間

公司,在 9 月至 11 月的

中國航線團體預訂中,

有超過 6 萬 2 千個訂座

被取消。

香港樓價連續兩週

創新高,十月第一

周香港樓價參考指

標「中原城市領先

指數」升至 110.1,

為歷史新高,相

比六月底數據上升

11%。

NUMBER 數字

62,000

中國億萬富豪近 8000 重慶 4 年增長八成最快

GRAPHIC 圖表

21

中國政府公布「十二五」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

將在 2015 年貫通「四縱

四橫」的高鐵網路,中國

高鐵總里程將達到 18,000

萬公里,目前中國高鐵運

營里程為 6,894 公里。

99%11%2012 年

排名2011 年

排名品牌 品牌價值

(百萬美元)品牌價值變化(2011-2012)

1 77,8931 8%

2 76,5688

3 75,5322

4 69,7264 26%

5 57,8533 -2%

6 43,6825 2%

7 40,0626 13%

8 39,3857 12%

10 30,28011 9%

9 32,89317 40%

129%

8%

vs

資料來源:

WealthInsight;Guandian

億萬富翁定義為資產淨值達

3000 萬美金以上人士

上海 Shanghai

1028 52.6 29%

1318 87.9 21%北京 Beijing

溫州 Wenzhou111 12.2 55%

杭州 Hangzhou

563 108.5 57%深圳 Shenzhen

377 36.9 19%廣州 Guangzhou

311 29.7 41%南京 Nanjing

192 33.9 32%

重慶 Chongqing96 9.9 78%

西安 Xi'an61 12.6 35%

成都 Chengdu

118 18.4 61%

青島 Qingdao

65 17.7 33%

武漢 Wuhan111 12.5 59%

長沙 Changsha118 16.8 44%

大連 Dalian89 14.5 46%

福州 Fuzhou67 9.3 59%

天津 Tianjin

155 18.2 51%

其他地區 Other

3125 2.6

中國內地 Mainland China

億萬富豪 7905 人

每十萬人中億萬富豪 5.9 人

人數增長(對比 2007 年)41%

億萬富豪人數Multimillionaires

每十萬人中億萬富豪人數Multimillionaires per 100,000 people

億萬富豪人數增長(對比 2007 年)Growth in number of multimillionaires since 2007

得最好的國家,幾乎所有生

活垃圾都被回收再利用,其

中 36% 被加工利用,14%

轉化成肥料,49% 則會經焚

燒轉化成能源,只有 1% 屬

於無法再利用的「真垃圾」,

回收率達 99%。

Page 24: sunny

22

STOP被禁

GO解禁

越南當局以傳播反政府宣傳內

容為由,監禁了三名博客作者。其

中,知名博客作者阮文海被判 12 年

監禁;前員警戴風坦女士獲刑 10 年,

越南政府開展言論鎮壓異見博客作者遭到監禁

其母於今年 7 月為抗議政府,在市政大樓門

前自焚致死;清海因認罪並向法庭保證「不

10 月 3 日, 路 透 社

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

曾 希 望 於 9 月 份 訪 問 中

國,被中方婉拒。消息指,

金正恩冀訪華中方低調拒絕

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曾於 8 月份訪華時,表達過金

正恩希望在 9 月訪華的意願,但被中方低調拒絕。

有分析稱,中共此舉是基於十八大臨近,薄熙來案

尚未告罄,釣魚島衝突不斷升級等原因,中共高層

日程安排已滿。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共此舉是希

望得到關於朝鮮放弃核武的積極回應。

宜家家俬沙特產品目錄照片中女性模特被隱形

朝鮮經濟貿易區開放免簽證出入

日前,中國和朝鮮在北京舉辦的朝鮮羅先

經貿區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投資說明會,

有 200 多家企業和商會參加,是目前中朝企業

間規模最大、投資範圍最廣的商務洽談會。會

議介紹了投資優惠政策,除減免稅費外,在黃

昂山呼籲停止制裁奏效美國放寬對緬進口禁令

日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與緬

甸總統登盛會談時宣布,美國將放寬對緬甸貨

物的進口禁令,希望這將給緬甸人民提供更多

機會將商品銷往美國市場。而此前,正在美國

金坪、威化島經濟區,外國人和車輛

可持護照或可代替護照的出入證明,

無需簽證,從規定通道直接出入經濟

區。據會議透露,這兩處經濟特區將

同時流通人民幣和朝鮮元。

美國校園慘案增加,更

多美國公立大學允許學生在

美國二十四州公立大學允許學生校園隱蔽持槍

有 21 個州禁止在校園內持槍,其餘 24 州讓各

個大學董事會自行決定是否禁止學生帶槍。

科羅拉多大學有教師提出感到緊張不安,稱學

生帶槍或將影響學術自由的爭論環境。甚至有教師

提出,如果發現學生持槍上課,就將罷課抗議。

有 21 個州禁止在校園內持槍,其餘 24 州讓各

機會將商品銷往美國市場。而此前,正在美國

訪問的昂山素姬曾呼籲美國終止對緬

甸的制裁。對於美國此次解禁,登盛

則表示,緬甸對美國的做法感到高興

和感激。

校帶槍。截至目前,美國已增加至五個

州明確允許在大學校園裏隱蔽持槍。

金正恩冀訪華中方低調拒絕

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曾於 8 月份訪華時,表達過金

再同反政府人士接觸」,被判處 4 年徒刑。活動人

士指責越南政府正在開展一場對博客作者與和平活

動人士的鎮壓運動。

瑞典家具連鎖店 IKEA 在發往沙特阿拉伯的

産品目錄中,與其他地區的版面有些不同,其中目

錄冊所有女性形象的照片都被删除。瑞典民衆認爲

IKEA 此舉嚴重破壞了瑞典男女平等

的價值觀。IKEA 已經為此道歉,且

宣布在未來在進入新市場時,

會在自己價值觀及當地文化、

法律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Page 25: sunny

23

內地的中央電視台在國慶節假期期間,隨機採訪路人「你幸福嗎」(音似「你姓付嗎」),

得到「我姓曾」的搞笑回答而傳遍網絡,但發酵之後卻引發更多人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很

多網民創作了大量虛擬採訪對話,形容自己的「幸福生活」,諷刺調侃內地的社會現狀。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門也不約而同地出台了「幸福城市」、「幸福家園」發

展口號。學者于建嶸早在 10 月 3 日就在微博推測新一屆政府是想把「幸福中國」作為執

政口號,他還批評說「從『和諧中國』到『幸福中國』只能表明執政者政治理念的缺失。

公平、正義、民主、法治才是治國的真經。」關於「幸福」的話題,也許現在才剛剛開始。

你幸福嗎?

資訊BRIEFING

NEW WORD 新詞

FRESHNESS 新鮮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洋蔥迷眼 伊朗媒體中招

歐洲一朵雲 250 萬新職位

奧巴馬和羅姆尼的總統大選辯論已經開始,風起雲涌,飛沙走石,衆看客難免迷眼——他們

說的事都是真的嗎?坦帕灣时报 (Tampa Bay Times) 旗下網站 PolitiFact.com 有一款驗證政壇

話語真僞的 APP——「Settle It」。該軟件就熱點政治言論由專業人士通過資料分析,給出真僞

指數及相關背景信息解釋。讓政客的金口玉言在你手掌間還原真相。

Facebook 宣布,將啓動「promoted-posts-for-users」(為用戶推廣帖子)功能,允許

美國用戶通過付費方式,提高其帖子的能見度。Facebook 主要收入來自廣告,伴隨著廣告收入

增長速度不斷下降,Facebook 開始尋找新的盈利模式。使用過該功能的美國用戶稱,收費爲 7

美元,可使用戶分享的信息在其好友界面的新聞中置頂一段時間。

APP「測謊」 政客現原形

Facebook 盈利新招 付費就給推一推

伊朗半官方媒體對「洋葱新聞」信以爲真,全文報道,遭美國媒體嘲笑。日前,洋蔥新聞網

站發布了一條關於美國總統大選的民意調查的假新聞,虛稱大多數美國農村白人寧願投票給伊朗

總統內賈德,也不願意投票給美國現總統奧巴馬。不料此「新聞」竟被伊朗法斯通訊社信以爲真,

並全文轉載。洋葱新聞發現後再發一「新聞」調侃,稱伊朗法斯社實爲洋葱新聞的中東分局。

歐盟委員會近期宣布啓動了一項歐洲雲計算戰略計劃,以加速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歐

盟將雲計算技術視爲歐洲的發展機遇,相信能够改善歐洲經濟。據其調查數據表明,80% 采用

雲計算的歐洲組織機構將運營成本降低了 10% 至 20%。2020 年,雲計算戰略計劃有望能够在

歐洲創造 250 萬個新就業崗位,1600 億歐元的年均産值,占歐盟國民生産總值的 1%。

Page 26: sunny

近一段時間,台灣勞工組織頻頻抗

議行政院勞工政策,並且都用到了扔雞

蛋一招。9 月 26 日,行政院長陳沖核定

基本工資月薪緩漲,遭全國產業總工會

數十名工人代表抗議;後於 10 月 1 日,

台灣行政院會議决議,僱傭外勞配額上

限提升至 40%,再次遭到台勞工團體抗

議。不同的是,前者是將雞蛋扔在繪製

有行政院圖像的大張紙板,後者則直接

丟向行政院。陳沖認爲結合外勞與基本

工資脫鈎等一系列措施,可增加外來投

資,留更多生産線在台灣,振興經濟並

創造就業。而勞工組織陣營認為,同工

不同酬不僅違背人權價值和「國際勞工

公約」的承諾,更會將台灣淪爲血汗工廠,

勞工組織陣營認爲政府鬆綁外勞配額上

限,將會損害本土勞工的權益。

台行政院遭勞工團體扔兩蛋 反國教聯盟提出三點要求 中學生提城市水浸解決方案

香港反對國民教育開設課程事件取

得新進展,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

會主席胡紅玉向政府提出「擱置」的建議,

「反國教大聯盟」表示接納並作出補充,

目前等待政府決議。

胡紅玉 10 月 8 日上午宣布委員會決

議,以國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學校的自主

選擇權為由,反對撤科,建議政府宣布

擱置課程指引。反國教大聯盟回應表示,

委員會的建議可以接受,但政府對於課

程指引需明確說明三個問題:一、是否

無限期擱置;二、是否會成為對學校有

約束力的非官方諮詢文件;三、是否會

從教育局網站上刪除。此前,大聯盟曾

要求政府 10 月 8 日撤回國教科,否則

將號召市民於 10 月 17 日再次包圍政府

總部。

《南方都市報》10 月 9 日報道,廣

州市三名高中生就城市水浸問題進行調

研,並向市政府提出解决方案,得到市

長批示。

城市內澇問題是廣州市民多年的心

病,却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黃婷等

三名高中生就此問題展開調研,查找資

料文獻、設計問卷、街頭實地調查、數

據結果分析,並嘗試通過微博與水務局

取得聯繫,並開始與其展開交涉。經過

項目調研和充分討論後,調研小組向市

民、居委會和政府都提出了具體建議,

並撰寫了《給市長的一封信》,提出水

浸街問題及其解决方案,日前得到市長

陳建華的批示。廣州水務局也準備與學

生小組聯繫,聽取學生的調研成果,進

一步討論解決方案。

01 OCT

08OCT

09 OCT

行動 ACTION

台北 香港 廣州

24

資訊BRIEFING

CITIZEN 公民

Page 27: sunny

參與PARTICIPATION

高雄 香港

廣州 香港

02 OCT

12 OCT

14 OCT

16 DEC

22 NOV

10NOV

「地球警訊」專題紀錄片

「為愛奔跑」慈善馬拉松 非公募基金發展論壇年會 2012 香港同志大遊行

「博群書節」讀書講座 白色恐怖文學系列座談

主辦:高雄市電影館網址:kfa.kcg.gov.tw

網址:www.runforlove.org.cn地址:深圳鹽田區大梅沙海濱廣場

主辦: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組委會地點: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主辦:香港同志遊行籌委會地點: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博群計劃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

主辦: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地點:中正區武昌街一段 5 號三樓

台北

深圳

10 月 2 日至 17 日,高雄市電影館

將舉行「地球警訊——綠世代紀錄專題」

主題影展,期間播放來自美國、法國和

台灣的 5 部影片,內容涵蓋地球發展史、

環境保護等內容。放映場次時間詳見高

雄市電影館網站。

「爲愛奔跑·壹基金 2012 深圳山地

馬拉松賽」將於 12 月 16 日在深圳東部

鹽田山海舉行,報名者可捐贈一定數額

的善款用於牽手孤兒的愛心溫暖包。報

名費用爲 60 元 / 人,10 人以上可申請

團體報名。11 月 8 日截止報名。

第四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

2012 年會,將於 11 月 22-23 日在廣州

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年會的主題為

「財盡其用,追求卓越」。企業、基金會、

公益組織和媒體可自主提出、發起和舉

辦分論壇,如沙龍、講座、工作坊等。

2012 香港同志遊行 11 月 10 日舉行,

將會從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遊行至中環

遮打花園結束。遊行主要抗議過去一年

香港社會對同性戀人群的反對言論。遊

行鼓勵參與者着各行各業服飾,呼籲營

造對同志人群友善的社會工作環境。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博 群 書 節 —— 燃

起那一路的燈」剩餘兩場:10 月 12 日

19:00-21:00,盧瑋鑾教授 ( 小思 ) 分

享講座「揚帆」;10 月 18 日 19:00-

21:00,閉幕活動「書緣」。活動語言

均爲廣東話,無需報名。

「2012 幽暗土層中的禁錮與呼吸

──家族視角下的白色恐怖文學系列座

談」,將於 10 月 14 日 14:30-16:30,

在明星咖啡館三樓,舉辦「以書寫引渡

─白色恐怖文學的救贖意涵」主題座談。

諮詢電話:02-23569979。

25

資訊BRIEFING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28: sunny

十八大綜合症中共的「盛會」讓整個國家的專政機器都全力運轉。到底是什麼讓這個「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黨如此恐懼呢?或許,十八大的症狀只是表象,而中國的政治體制已是「病入膏肓」了。

文 / 余聲

圖:《夢遊》,羊群密布的人民大會堂。作者劉韌。作者解釋,圖片無政治含義,

惟希望觀者可以對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也會產生美好喜悅的感覺。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Page 29: sunny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30: sunny

2012 年 9 月 29 日,住在北京陶然

亭附近一家小旅館的張玉敏被突然闖入

的警察「擒獲」,20 多個警察連夜把她

押送回老家: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由於家中 500 多平方米的營業房遭

遇強拆,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經歷:赴

京上訪,申訴無門,每逢重大節日,家

鄉的官員還會直接到北京抓她回家。

但跟以前不同的是,回到內蒙後,

張玉敏沒有被允許回家。警察把她帶到

興安盟賓館、628 部隊招待所,更換了

兩個看押地點;公安局、法院、街道辦

事處、房屋徵收局,五六個單位的幹部

在門口輪流看管。直到 10 月 8 日,張玉

敏忍不住問看守:中秋節過去了,國慶

節也過去了,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一名看守猶豫着回答她:還不行,

這次看押,必須持續到十八大之後。

張玉敏這才知道自己捲入了一場比

上訪 - 截訪更荒唐的「戰役」:「保衛

十八大」。在這場保衛戰裏,她和許多

底層民眾、網絡活躍者、不聽話的知識

分子、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境外勢力一樣,

都被繃緊神經開會的黨國,視為敵人。

十八大指揮棒 捲起病態中國

十八大,全稱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

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期間,將選出共

產黨新一屆的中央委員,由中共中央委

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和

新任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按照慣例,

他也會成為國家主席,掌控黨政軍大權。

這是「十八大」在台面上的意思。

而所有人都明白,它的實際含義是:共

產黨內部正為搶佔黨國權力的最高位進

行激烈爭鬥。除了穩住江山的儲君習近

平之外,作為「領導集體」的政治局常委,

7 人還是 9 人,誰上誰下,廝殺正酣。

天安門廣場擺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

花籃。中央電視台在街頭詢問困惑的民

眾:「你幸福嗎?」

當歌舞昇平已經因為眾人皆知的真

相而顯得可笑時,黑箱裏的權力鬥爭,

也已經裹挾了對權力注目的所有人。

有 人 眼 含 熱 淚 熱 切 期 待。 他 們 從

十二大等到了十八大,放不下對民主的

渴求,也放不下對一個已經喪失了自我

革新能力的政黨的幻想。領導人換了一

屆又一屆,再不改革就完了,這一屆,

總該不一樣?等十八大之後再看吧。

有人仰望星空惴惴不安。汪洋到底

能不能進政治局?俞正聲能否上位?廣

東和上海的官場上交頭接耳、流言滿天。

集權體制下的官員不會尊重無謂的制度

和規則。他們必須算計清楚的是,領導

明天還會是領導嗎?我做給他看的政績

明天還有作用嗎?我今天還做不做了?

等十八大之後再說吧。

有人陷入瘋狂,孟建柱在公安廳局

長會議上提出「保衛十八大」,自上而下,

層層推行。無論高層派系的勝敗輸贏,

依附權力生存的人必然「誓死捍衛」能

夠保障權力的現行制度。而有人早已絕

望,張玉敏們從一座黑監獄出來,進入

另一座黑監獄;知識分子喊着改革已死,

流亡四方。

有人不關心政治,卻被政治關心了。

淘寶網上開店的小生意人寄出的貨

物都被退回:十八大在即,液體不能寄,

印刷品要檢查,各個省都在爭相簽署《黨

的十八大期間寄遞渠道安全保障工作責

任書》呢。出版社的小編輯手頭擠押着

最暢銷的宮廷鬥爭、官場小說等不到批

文……等等吧,等到十八大之後就好了。

香港人在等,台灣人在等,老外也

在等。還要不要跟重慶做生意?成都會

和重慶一樣嗎?廣東政局又如何?資本

在尋求權力的庇護,而權力的歸宿尚未

可知。中國會向哪裏去?

等到十八大之後,再說吧。

盒子裏的人瘋狂,盒子外的人休克,

是謂十八大綜合症。黨在那裏,你看它

一眼,有所圖,有所感,有所懼,就會

跟隨它的指揮棒,不瘋魔不成活。

「紅袖章」與攝像頭,嚴防死守

保衛十八大,重點在北京。

被認為決定十八大走向的北戴河工

作會議結束後,北京於 8 月 15 日宣布成

立了中共十八大安保監督保障指揮部,

公安局長傅政華進行了十八大安保監督

工作部署。

全面清查流動人口,消除隱患,是

京城各個社區的首要任務。

曾經聞名的「小腳偵緝隊」(由退

休老年婦女組成的治安巡邏隊,編者註)

以「紅袖章」和「志願者」的名義重現,

遍佈北京街頭,人數據稱達九萬。

9 月 19 日至 21 日,北京市警方還

抽調部分機關幹部、派出所所長,對城

八區及環城帶流動人口多、出租房屋多

的 100 個重點地區進行檢查,重點檢查

出租房屋資訊。公安機關通過媒體警告

出租房主,房客沒暫住證須立即退房,

「將房屋出租給無身分證件的人居住的,

或者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姓名、身分證

件種類和號碼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

以下罰款」,「將房屋出租給無暫住證

的外地來京人員的,責令解除租賃關係,

沒收非法所得,並可處以房屋月租金 5

倍以下的罰款」。

被稱為「首都視窗」的計程車行業,

進行了全面整頓和培訓。「我們的車內

攝像頭全都是聯網的,即時傳送到指揮

中心。」計程車司機趙師傅說,過天安

門廣場時要特別小心,提防車內乘客向

外撒傳單。

北京最大的計程車公司之一漁陽計

程車集團,特別成立了迎十八大安全保

衛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安全保衛工

作方案。即使是個體計程車司機,也被

交通委運輸管理局等部門組織起來,進

行「迎接十八大安全培訓」。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28

Page 31: sunny

圖:2012 年 10 月 , 北京,外國青年志願者戴上紅袖章,協助北京警方在街頭巡邏。(CFP)

誰是敵人?草木皆兵

王府井的洋華堂大樓貼出「堅決打

贏黨的十八大保衛戰」的標語。河南、

內蒙古、浙江、安徽、山西等多個省市

區 9 月開始大規模的軍警演練,警察們

喊出「誓死保衛十八大」的口號。

網絡議論紛紛。網民「朱智勇」說:

「又是打贏,又是保衛戰的,執掌大陸

都六十多年了,開個會還這麼緊張。」

網友「Wk_Zhu」說:「視人民為

敵人的一群『人民』,在沒有人民的人

民大會堂商討怎麼對付人民。」網友「阿

喀 is 雙魚座」回覆:「真是,全民公敵。

一語中的。」

十八大保衛戰,誰是敵人?

安徽省濉溪縣韓村鎮政府發布的

「十八大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實施方案」

表明,穩控時間為「2012 年 8 月 15 日

至全國十八大閉幕」。穩控對象為:「一

是發生過進京赴省上訪且仍未息訪的對

象;二是近期去過市、縣上訪的對象;

三是近期有上訪苗頭及本鎮摸排後認為

需要穩控的人員;四是重點信訪老戶。」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所美國所所長袁

鵬發布於 7 月 31 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的文章早已把「敵人」的問題說得很清楚:

維權律師、地下宗教、異見人士、網絡

領袖、弱勢人群,他們被政府視為當下

中國不穩定因素的最大源頭,網友戲稱

被定性的五類人為「新黑五類」。

其中,因為各種原因上訪的弱勢群

體,成為十八大之前,各地政府防範的

主要「敵人」。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教育

體育局「關於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及會議

期間綜治維穩工作方案」指出:要充分

發揮各校的維穩資訊員的作用,積極地

開展深入細緻地排查摸底工作,對排查

出來的不穩定因素和隱患問題要及時妥

善地進行處置,對重點人員採取人盯人

的辦法,決不允許發生重點對象去向不

明,人員失控的現象。吉林省長春市委

「關於做好 2012 年國慶日、十八大期間

安全保衛工作的通知」要求:「把責任

落實到具體人、具體事,做到分兵把口,

確保職責明晰、任務明確、工作到位。」

維穩維到香港,一國一制

天網人權事務中心負責人黃琦長期

關注弱勢群體的維權行動。他說,由於

十八大的因素,政府維穩力度加大,北

京地區訪民數量、尤其是在中南海一帶

明顯減少。與此同時,各地政府非法拘

禁和限制訪民自由的案例急劇增加。

湖南二十多名退伍軍人,10 月 1 日

在長安街被警方查獲,隨後由「黑保安」

分別用二輛大巴車從北京押回。在北京

拘押期間和路上,多數退伍軍人被「黑

保安」毆打。10 月 2 日到達長沙後,湖

南各地退伍軍人聞訊趕到長沙法制培訓

29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32: sunny

與基層如火如荼的保

衛十八大運動形成鮮

明對照的是,中共高

層顯得雲山霧罩,撲

朔迷離。「儲君」神

隱,故弄玄虛。

六十年代毛與張玉鳳的游泳照,配圖文

字為:「跟多名女性,發生和保持不正

當性關係,副手叛逃,妻子被判死緩。」

更有網友尖銳地指出:「與黨的關

係正常,你與多名女性的關係就正常;

與黨的關係不正常,你與多名女性的關

係就不正常;所以關鍵在於你與黨是否

保持一致。」

奢侈品價格也看十八大

媒體盛傳,十八大後中共中央的常

委數將會由九人減為七人,而且發布了

多個不同的版本。

「我不管這些,只是盼着十八大趕

緊開。」從事高檔煙酒回收的黃先生說,

十八大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這一行的生

意了。

據黃先生介紹,今年二手煙酒的回

收和出售價格與往年比都低了有一成左

右,而且生意很不好做,「送禮的人少

很多。」

認為十八大影響了禮品市場的不僅

他一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

金融學教授許小年日前發布微博稱:飛

機上讀華爾街日報,英國奢侈品大牌

Burberry 發出多年來首個盈利預警,股

價隨即大跌百分之十幾。原因當然是中

國,「有意思的是,該公司認為政治上

的不確定性也影響了銷量,高檔禮品不

知往哪送,他們相信,大會(十八大)

之後銷售將回升。」

不過,與高端白酒價格一度大跌形

成強烈對比的是,同屬貴州茅台集團的

習酒價格一路暴漲。究其原因,「習酒」

與即將於十八大接班任最高領導人的習

近平的姓相同,因此「十八大後喝習酒」

說法廣泛流傳。

仍在被拘押中的張玉敏問:她聽說

有人準備向溫家寶總理家放爆竹以求

引起領導關注,十八大後,是不是還有

用?

中心,將「黑保安」圍堵在大巴車上,

要求當地政府嚴懲兇手。一直到第二天

凌晨,當地政府出動上百警力,才護送

北京「黑保安」安全離開。

10 月 2 日,香港地區一批因內地財

產投資糾紛案長期告狀的訪民,在九龍

紅磡火車站集結,準備通過羅湖口岸進

入中國大陸境內維權請願。他們打出橫

幅「生命不息,維權不止」,「有法不依,

國已不國」。該行動被香港警方勸阻。

「儲君」神隱,故弄玄虛?

與基層如火如荼的保衛十八大運動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共高層顯得雲山

霧罩,撲朔迷離。

薄熙來事件發生後,關於高層權鬥

的流言四起,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中央

辦公廳主任令計畫、解放軍總後勤部政

委劉源紛紛被傳捲入薄案。一段時間內,

九名政治局常委幾乎每天在新聞聯播中

亮相,以證明自己沒有出事,被形容為「電

視打卡」。然而,即將於十八大上接任

最高領導人職務的「儲君」習近平卻突

然消失了。

按照計畫,習近平應於 9 月 5 日會

晤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但這個活動被臨

時取消。人們對此議論紛紛。

細心的人們向前查詢發現,習近平

9 月 1 日主持中央黨校秋季開學典禮後,

就再未露面。在希拉里之前,已經取消

了 9 月 4 日與訪華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的會面。

美方稱接到中方解釋,習近平游泳

扭傷背部。而網上傳言則有心臟病突發、

遭遇刺殺等多個版本。9 月 10 日丹麥首

相施密特訪華,外交部曾預告習近平會

見,但他仍未出現。傳言至此達到頂峰,

甚至稱習近平十八大接班的局勢出現變

數。

一直到兩個星期後的 9 月 15 日,習

近平終於出現在中國農業大學的全國科

普日活動上。

9 月 21 日,習近平又赴南寧主持第

九屆中國 - 東盟博覽會的開幕式。習近

平精神飽滿的狀態又引起了另外的傳言。

其一為胡錦濤堅決留任軍委主席,習近

平因此鬧情緒。其二為習近平反對將胡

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寫入十八大政治報告

和黨章,兩人幾近攤牌,冷戰僵持中,

習近平賭氣不見外賓。

此事尚未平息,多家媒體又爆出「中

共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現身國家大

劇院觀看音樂劇的消息。近年多次傳出

死訊的江澤民身體康復,希望以此來顯

示對十八大的影響力?

網絡狂歡,淪為笑柄

9 月 28 日, 中 共 中 央 正 式 宣 布,

十八大定於 11 月 8 日召開。隨着會期的

宣布,關於十八大的紛紛擾擾似乎暫時

塵埃落定。網絡上的關注熱點轉向當天

發布的另一條新聞:薄熙來被開除黨籍、

開除公職,並將其移送司法機關。

中共中央的《審查報告》定調之高、

用詞之嚴厲、對薄熙來涉嫌罪名公布之

多,超出了許多觀察家的預期。但網民

們最感興趣的,卻是其中一句話:「與

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

很快,「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

正當性關係」成為最熱議的網絡詞彙。

而在幾天前,薄熙來以及相關人名還是

被遮罩的網絡敏感詞。有網友貼出一張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30

Page 33: sunny

31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常委席位爭奪戰中共政治局常委會的席位將會由誰來坐?「黑箱」裏正發生着你死我活的廝殺,傳出的每一聲響動都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和猜測。文 / 咼中校

儘管中國共產黨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宣布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

本年 11 月 8 日召開,但是最令人關注的

十八大領導核心換屆問題似乎還沒有最

終敲定。各種迹象顯示,中共這次人事

換屆鬥爭之激烈、形勢之詭譎,是 1989

年「六四事件」以來少有的。

根據中共黨內制度,十八大的會期必

須在十七屆七中全會上正式決定並公布,

而十八大政治報告則必須在七中全會前

一個月下發黨內進行討論。由於人事難

以敲定、對薄熙來處理仍存爭議、十八

大政治報告分歧巨大等原因,中共十八

大會期始終難以確定,直至前國家主席

江澤民露面,這個危機才得以緩解。

江澤民出面解決爭端

9 月 22 日,江澤民與夫人出現在國

家大劇院,欣賞《美麗的藍色多瑙河——

紀念約翰施特勞斯 1872 年訪問美國》專

場音樂劇。在兩個半小時演出中江澤民

只休息了一次,顯示身體不錯。江澤民

露面,不但顯示他仍具有最高權威的政

治影響力,而且明顯針對十八大而來。

正 是 由 於 江 澤 民 的 露 面 與 推 動,

十八大籌備明顯加速。中共中央是在 9

月 28 日政治局會議上確定對薄熙來的處

理辦法和十八大會期,而在這之前兩天,

北京已陸續向黨內老幹部通報了這兩個

決定,以至於 9 月 27 日晚上就有人在網

上透露出風聲。

不過,最關鍵也最引人關注的十八

大人事仍未見定案。十八大中共政治局

常委競爭之激烈,從外面流傳的各種名

單就已見端倪——從最開始的人選難以

敲定,到後來發展到維持九常委還是恢

復七常委的爭議,七常委制度確定後仍

有一兩個位置難以決定,直到北戴河會

議之後甚至發展到要衝擊習李體制,局

面愈變愈複雜。

薄熙來出局

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共十八大常委

已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各種猜測名單已

經開始流傳。在中共十七屆政治局委員

當中,根據中共在五年前的十七大上所

作的安排,現任常委中只有習近平和李

克強可以留任,其他人選則根據組織制

度及「七上八下」(67 歲留任,68 歲退休,

編者註)的年齡要求,在張德江、王岐

山、李源潮、劉雲山、劉延東、俞正聲、

張高麗、汪洋、薄熙來 9 人中產生。雖

然當時仍是九常委制的思路,但要從剩

下的 9 個人中選出 7 個,競爭還是相當

激烈。其中,薄熙來能否入常,成為焦

點中的焦點。不過,今年 2 月,薄熙來

的打黑悍將王立軍出走美國駐成都總領

事館之後,薄熙來的政治前途已基本结

束了。

回歸七常委制

雖然薄熙來出局,競爭者少了,但

是競爭未見緩和、局面更加複雜了。薄

熙來事件引致的政法系統危機,使中共

決策層更清楚地看到九常委制的弊端,

即不利於決策。而且,政法委列入常委,

與中紀委工作重叠,留下了不少後遺症。

因此,今年四月以來,要將九常委制改

為七常委制的呼聲在中共黨內愈來愈強

烈。如果恢復十六大以前的七常委制,

那就意味着要在剩下的 8 人(前述 9 人

中除去薄熙來)中選出 5 個,淘汰 3 個。

與九常委制只須淘汰 2 人相比,競爭更

激烈了。

七人常委都是誰?

如果按照五年前敲定的習李體制來

確定七人常委,人選及分工都比較容易

推演,只剩下兩個位置難以確定。中共

十七大除了確定習近平、李克強之外,

還設有「備位機制」,也就是黨內俗稱

的 AB 制。備位人選以副職出現,自然

也是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李克強的備

胎分別是李源潮與王岐山,也就是說李

源潮將出任主管組織的國家副主席,王

岐山出任主抓經濟的常務副總理。

在 剩 下 的 人 選 中, 張 德 江 資 歷 最

老——已是三屆政治局委員,四任地方

大員(先後任吉林、浙江、廣東、重慶

四個省或直轄市的行政首腦或黨委書

記)。因此張肯定上位,而且排位也要

靠前,就是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七個位置確定五個,剩下兩個位置

就是政協主席和中紀委書記,需要在俞

正聲、張高麗、汪洋、劉雲山與劉延東

五人中產生。五人中劉延東競爭力最弱,

Page 34: sunny

59

57

66

64

62

66

65

67

57

年齡 妻

彭麗媛 總政歌舞團

團長,少將

程虹首都經貿大學

英語教授

辛樹森中國建設銀行

副行長

姚明姍姚依林二女

高建進中央音樂學院

教授

未知

未知

張志凱前國防科工委

副主任

張震寰之女

未知

習近平:香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機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2008年習訪港)

67

習近平:司法三個機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2008年習

64

訪港)

李克強: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風。(2012年訪歐)

張德江:六四没有需要平反,這個態度是不會改變的。

(2005年對陣香港民主派議員)

王岐山:首都無小事 (2006年北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會議)

李源潮:多讀書,少應酬。(2012年與新任市委書記座談會)

張高麗:我本身就是個苦孩子。(2012年3月全國人代會)

劉雲山: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話語權決定定主動權,傳播力決定影響力。(2011年中宣部座談會)

俞正聲:如果黨本身是軟弱無力的,這個黨不會有希望。(給上海幹部上黨課)

汪洋:烏坎民主選舉沒有創新。(2012年3月全國人代會)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32

雖然她有女性的優勢,不過中共目前還沒有

出現女常委的時機和條件。

在中共北戴河會議期間,出現對俞正聲

和汪洋不利的形勢。據說江澤民對俞正聲非

常欣賞,不但希望他入常而且還希望他能獲

得重用。不過李鵬卻提出,八十年代元老們

有個口頭決議,因為其兄俞強生叛逃的原因,

不能重用俞家的人。江澤民再去徵求胡錦濤、

習近平的意見,胡、習二人都表示尊重當年

老同志們的意見。

汪洋的優勢和劣勢都在於他太年輕。說

是優勢,是因為中共幹部需要年輕化,而他

又是形象很好的改革派;說是劣勢,是因為

他還可以幹三屆,因此可以再等五年。中共

歷來有論資排輩的傳統,汪洋的前任張德江

卸任廣東省委書記之後,也等了 5 年,才能

拿到常委的入場券,那麼汪洋再等上 5 年又

有何不可?因此在最新版本的名單中,張高

麗與劉雲山拿到最後兩張入場券,預計會任

職中紀委書記和國務院常務副總理。

不過,在大家都認為王岐山將出任常務

副總理之時,又傳出王岐山與李克強不和的

消息。兩人經濟政策的理念相去甚遠,在國

務院會議上王岐山甚至公然頂撞李克強。王

岐山個性強勢,李克強柔和中庸,兩人在國

務院系統難以和諧相處。因此,新的人事方

案之一是王岐山出任政協主席。

由於目前的經濟形勢非常嚴峻,國際金

融形勢遲遲未見好轉,國內外財經界都有強

烈的呼聲,希望王岐山出任國務院總理。王

岐山有長期從事財經的經歷,尤其有處理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外界也都相信

他有類似朱鎔基的鐵腕和魄力。

筆者曾經撰文提到,要打破十七大確立

的習李體制,除非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非常嚴

峻,使得中共不得不推翻定案。因此,王岐

山能否出任總理,還要看時勢是否造英雄。

這種可能性雖然很小,但是局面隨着形勢發

展也在不斷變化。國內經濟形勢的持續低迷

也許會使王岐山成為薄熙來之後中共政壇的

最大變數。

Page 35: sunny

任職 派系現任在任期間重大

事故子女

入常可

能指數

入常後可能

職務

習明澤哈佛留學

女兒

美國留學

未知

未知

李海進耶魯留學

其女与

港富商聯姻

劉樂飛中信產業基金

董事長

未知

未知

福建

浙江

上海

河南

遼寧

吉林

浙江

廣東

廣東

海南

北京

江蘇

廣東

山東

天津

中宣部

山東

湖北

上海

安徽

重慶

廣東

太子黨

團派

江派/

上海幫

太子黨

太子黨/

團派

江派/

石油幫

團派、江派、

太子黨

中間路線

江派/

太子黨

團派

政治局常委、

國家副主席

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副總理

政治局委員,

重慶市委書記

政治局委員、

國務院副總理

(經濟)

政治局委員、

中組部部長

政治局委員、

天津市委書記

政治局委員、

中宣部長

政治局委員、

上海市委書記

政治局委員、

廣東省委書記

河南艾滋病疫情處置

不當

隐瞒SARS疫情、鎮

壓太石村事件、南都

太湖藍藻污染事件

打壓山東維權人士陳

光誠,隱瞞天津薊縣

商場特大火災

妨礙言論自由,出版

審查,網絡封鎖

鐵道部劉志軍腐敗案

「騰籠換鳥」政策失

敗,烏坎事件,打壓

勞工NGO

中共中央總書

記、國家主席

國務院總理或全

國人大常委會委

員長

全國人大常委會

委員長或全國政

協主席

全國政協主席或

國務院常務副總

理或國務院總理

國家副主席、中

央黨校校長

國務院常務副總

理或中紀委書記

中紀委書記或國

家副主席兼中央

黨校校長

全國政協主席

國務院常務副總

★★★★★

★★★★★

★★★★★

★★★★★

★★★★★

★★★★★

★★★★☆

★★★☆☆

★★★☆☆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33

Page 36: sunny

中共十八大:

「代際」交替時的亂象與生機在中共高層代際交替的時候,中國有可能出現實質性的政治轉變。代際交替的亂象已經在過去的幾個月間充分顯現,而亂象過後的中國政治是否真的會出現一絲生機?登上權力巔峰的新一代領導當中是否有人還記得,自己年輕時曾經追逐過的民主夢想?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中國轉型時

期的代際政治》一文,發表在《北京之

春》1999 年第 8 期上。文中提出了代際

政治的概念:「代際政治是指一個國家

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的一種特殊政治形態。

生現象。」從 1930 年代至 1950 年代,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形態在世界上處

於戰略攻勢,蘇聯搞原子彈都有西方知

識分子自動把機密送上門。到 1970 至

1980 年代,則是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在

命。而黃埔軍校中的共產黨員和國民黨

員,後來雖然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對於

中國革命的目標模式卻沒有很大的歧見,

因此在黨派上變節就不會帶來心理上不

可克服的障礙。」

文 / 陳子明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我沒有把江澤民和胡錦濤

視為兩代人,他們只是第

三代人中的兩個亞代。中

共十六大是亞代之間的過

渡,中共十八大才是第三

代與第四代之間的替代。

主要的政治分界不是在同一

代人的中間,而是在兩代人

之間。同一代人的政治分歧,

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同一

代人的政治爭論,不過是茶

杯中的波瀾。只有在人事的

代際交替時,才會出現具有

實質性的政治轉變。儘管每

一代新人登上歷史舞台都會

在政治上卷起一陣旋風,但

只有在急劇的社會轉型時期,

才會出現典型的代際政治。」

為什麼說典型的代際政治是轉型時

期的一種特殊現象?歷史學家唐德剛把

中國從傳統向現代的社會政治轉型比喻

為過「歷史三峽」。「歷史三峽」中水

流湍急,每一代人都要比上一代人前進

一大截,甚至搞到父子不相認的地步,

才能迅速渡過轉型期的險境。譬如說:

「五四青年一代對於參加過同盟會的父

輩,感情上已經格格不入,無法接受他

們抽大煙、娶小老婆、在妓院中策劃革

中國幾代人的發展目標都脫離了千

年傳統,表明「華夏秩序被『船堅炮利』

打破後,中國不得不在西方強勢的世界

體系中重新定位,中國傳統思想早已被

邊緣化,新的本土思想源頭尚未湧現,

思想上基本處於無國防無抵抗的狀態。

一波接一波的外來思潮,為一代又一代

的中國人定下了思想的基調。由於沒有

自己的思想根底,中國的政治演化成為

世界主流思想嬗變的多少有些滯後的衍

全球復蘇的年代,「蘇維埃

模式」的弊端暴露無遺,在

新科技革命中敗下陣來。世

界潮流,浩浩蕩蕩,對於每

一代中國人的思想起着決定

性的影響。

共和國領導人的代際

以二十年為一代,我在

上述文章中劃分了共和國的

四代人:「如果說毛澤東、

鄧 小 平 是 共 和 國 的 第 一 代

(五四運動的一代),胡耀邦、趙紫陽

是第二代(一二九運動的一代,政治成

熟於 30 年代),江澤民、李瑞環是第三

代(建國前後的一代,政治成熟於 50 年

代),接下來的就是第四代(四五運動

的一代,政治成熟於 70 年代)。」我沒

有把江澤民和胡錦濤視為兩代人,他們

只是第三代人中的兩個亞代。中共十六

大是亞代之間的過渡,中共十八大才是

第三代與第四代之間的替代。

34

Page 37: sunny

「在 80 年代中期,一些新權威主義

者曾經認真思考過代際政治問題。他們

的理想方案是,鞏固第二代領導人的權

威並延長其政治壽命,加速第四代人的

接班進程,通過上壓下擠,實現直接對接,

在權力政治上封殺第三代領導人的時代。

然而,天不遂人願,第二代與第四

代的政治直通車沒有開通,第一代與第

三代的隔代交接班卻成為現實。」為什

麼當時體制內外的政治智囊和政治算命

師會有排斥第三代人的想法呢?因為黨

國體制下的第三代人是非常特殊的一代

人。蘇共第三代即勃列日涅夫這一代人

造成了蘇聯的「停滯時期」,中共第三

代也可能表現出類似的素質,前車可鑒,

因此才會有上述想法。

蘇共領袖的代際

列寧、斯大林是蘇維埃政權的第一

代,兩個人相差 9 歲,可以劃為兩個亞代,

類似於相差 11 歲的毛澤東和鄧小平是共

和國第一代人中的兩個亞代。赫魯曉夫、

米高揚是蘇維埃政權的第二代。勃列日

涅夫和契爾年科是蘇維埃政權的第三代。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是蘇維埃政權的第

四代。

第一代人是列寧黨、蘇維埃政權和

斯大林體制的創立者。第二代人曾積極

致力於改革斯大林體制,但沒有觸及列

寧黨和蘇維埃政權,結果是改革半途而

廢,改革者身敗名裂,這和中共第二代

領導人的命運非常相似。第三代人汲取

了第二代人的教訓,成為政治上「維穩

的一代」。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的

核力量和軍事力量迅速膨脹,克格勃在

國內外無孔不入,持不同政見者無處容

身,而貪污腐化、社會潰敗一發不可收拾。

第四代人則成為黨國的終結者。

蘇共第三代人特殊素質和品格的形

成,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個是教育的

原因,一個是政治運動的原因。

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初,人文社會學

科以及文學藝術曾經有過一個短暫的活

躍期,到斯大林掌權之後,先是扼殺黨

外的學術界,然後整肅黨內的理論界,

逐漸形成以紅色教授學院和《聯共(布)

黨史》為代表的一套黨化教育模式。勃

列日涅夫和契爾年科這一代人就是黨化

教育的產兒。

斯大林在 1930 年代的「大清洗」運

動,把政界、軍界、文化教育界的幹部

消滅了十之八九,這樣就讓勃列日涅夫

「第聶伯羅幫」的一批「紅色工程師」

撿了大便宜。

勃氏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裏,就從一

名冶金工程師晉升為蘇共中央主席團(相

當於政治局)成員,與此相應,胡錦濤

圖: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會議場景及吊頂。(CFP)35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38: sunny

第四代人就不同了。他們為實質的

「四五運動」的參與者。在 1970

年代末,他們被稱為「懷疑的一代」、

「迷茫的一代」,這種心理狀態很

適合他們在恢復高考跨入大學校門

後如饑似渴地汲取當代西方思想。

也在十幾年時間裏就從一名水利工程師

晉升為政治局常委。「工程師掌權」,

是蘇共和中共第三代人的共同特徵,卻

是世界治理史上極為罕見的現象。戈爾

巴喬夫是法學士出身,習近平和李克強

擁有法學和經濟學博士學位,這就回歸

了世界各國政治領導人的常態。

被摧殘的第三代

在中共第三代人中,與蘇共第三代人

最相似的是胡錦濤這個亞代。江澤民是

1949 年以前名牌大學畢業的,會講英語,

會背林肯《葛底斯堡演講》;而胡錦濤

的青少年整個是在黨化教育的鼎盛期,

最熟悉的外國文化是蘇聯的《鋼鐵是怎

樣煉成的》、《卓婭與舒拉的故事》。

前者比後者更瞭解當代世界。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如果不是在江

朱時代(江澤民、朱鎔基時代,編者註)

的末期拍板,恐怕胡溫(胡錦濤、溫家寶,

編者註)十年也難以成事。

毛澤東時代的兩次政治運動,毀滅

性地摧殘了第三代人中的思想精英與政

治精英。

1957 年的反右運動,將十分之一的

大學生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運動中的

紅衛兵,不論是哪一派,在 1976 年以後

的「揭批查」運動和清理「三種人」運

動中都是清查對象,在升遷上受到影響

的大學生比例,恐怕還要超過十分之一。

1980 年代中組部建立「第三梯隊」名單,

一個關鍵性的指標是必須是文革中的「逍

遙派」。當下 65 歲以上的中央領導,都

曾經名列這個千人名單,也就是說,他

們都曾經是政治不活躍青年,比較缺乏

人文社科知識,基本上屬於勃列日涅夫

式的「紅色工程師」類型。

曾經懷揣理想的第四代

第四代人就不同了。他們在十幾歲

以前,也曾經是毛主席的「好孩子」和「紅

小兵」,但是在林彪事件爆發後,他們

開始懷疑毛澤東思想,進而成為以「尊周」

(尊重周恩來,編者註)為名義以「非毛」

(排斥毛澤東,編者註)為實質的「四五

運動」的參與者。

在 1970 年代末,他們被稱為「懷疑

的一代」、「迷茫的一代」,這種心理

狀態很適合他們在恢復高考跨入大學校

門後如饑似渴地汲取當代西方思想。

第四代人的精英折損率也低於第三

代人。

儘管最早被吸納為團中央委員的

「四五英雄」周為民、韓志雄、王軍濤

等人因為參加民主牆和民刊運動而被打

入「新三種人」之列;儘管最早成為副

部級幹部的青年「四君子」之首翁永曦

被以「三種人」名義拉下馬;儘管曾經

在仕途上領跑的「團派」——上海市委

宣傳部長潘維民和天津開發區主任張煒

因為胡、趙的倒台而下台;儘管胡、趙

的青年智囊們——如中央辦公廳的吳稼

祥、中央政改辦的陳曉魯、高山、吳國光、

吳偉等人在「六四」後大面積犧牲;但

仍然有 1980 年代的青年風雲人物在廟堂

上留存下來。譬如說:與王軍濤共同創

辦北京大學學生代表會議,在高校競選

運動中領銜推薦張煒競選人民代表公開

信的李克強;與翁永曦、朱嘉明(「六四」

後曾任海外民運組織負責人)共同列名

青年「四君子」,與包遵信(「六四」

後被判刑)、陳一諮

(「六四」後流亡海外)

共同列名《走向未來》

叢書編委的王岐山;

因同情學生民主運動

而在「六四」後一度

仕途蹭蹬的李源潮;

以及曾為暢銷政治小

說《新星》主人公原

型的習近平;……

憲政民主的希望

我曾經說過:「轉

型時期代際政治的產

生有兩個基本的原因:

社會急劇動盪,思想

頻繁更新。如果社會

持續朝着一個方向演化,不論是向好的

方向還是壞的方向,代際政治均不明顯。」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在幾代人中佔統治

地位的意識形態是「鄧小平改革理論」。

該理論的核心就是趙紫陽概括的「一個

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

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

只抓經濟建設,不抓社會建設,只搞經

濟改革,不搞政治改革,已經造成了一

系列嚴重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態和

道德問題。

近年來,原有的「改革」共識已經

破裂,精英和底層都出現了強烈的不滿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36

Page 39: sunny

圖:2012 年 9 月 27 日,武警士兵守衛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毛澤東巨幅畫像。(Reuters)

和騷動。體制外人士早已給了改革一個

「死刑判決」;薄熙來的「重慶模式」,

劉源的「新民主主義」,則是體制內人

士突破鄧氏「改革」框架在理論和實踐

上的嘗試。

在中共十八大前後,雖然會有種種

新的名號和提法出籠,但基本方向只有

兩個:或者是國家主義和法西斯主義,

或者是憲政主義和民主主義。

我在十三年前寫道:「第四代人中

的體制外民主派,已經亮出了政治反對

派的旗幟;如果要想了解體制內民主派

的潛在動向,與其相信種種小道消息,

不如認真閱讀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的回

憶錄,尤其是布林拉茨基與阿爾巴托夫

的回憶錄。」

中國政治反對派的旗幟上寫着「憲

政」兩個字,這能不能成為體制內外一

種新的共識?我認為是有希望的。體制

內第二代的李銳在中共十六大前夕就呼

喚「憲政大開張」,第三代的溫家寶在

最近幾年頻頻標榜「普世價值」,第四

代的李克強和李源潮,也曾經公開鼓吹

「憲政」。2004 年,時任河南省委書記

的李克強說:「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從憲政角度總

結了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經驗。」

2006 年,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李源

潮說:「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憲法,

增強憲政意識,自覺在憲法和法律的範

圍內活動。」後來,他們又閉口不談「憲

政」了。我認為這不是一種拋棄,而是

一種蟄伏。

自然,可能性不等於必然性,要把「憲

政」從希望變成現實,還需要體制內外

人士的各自努力和良性互動。而走向憲

政的前提是,必須遏制國家主義和法西

斯主義的倒行逆施。

(作者系北京政治學者。)

37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40: sunny

爭島還是權鬥?對日態度強硬,高層權鬥是內因。面對權力,誰會忍心放手?

中共最高權力交接,已進入最後階

段。一個關鍵問題,是胡錦濤是否還要

留任軍委主席兩年,「送」習近平一程。

有迹象表明,胡及其支持者,正為

此全力一搏。理由有兩個:一是有例在先,

應該「江規胡隨」,否則有失公道;其次是,

目前國家周邊不寧,尤其是對日「保釣」

鬥爭,「形勢十分複雜」,需要胡主席

一鼓作氣指揮到底,奠定勝局。

這兩個理由是否能使天下信服,胡

錦濤不會在意,當年江澤民權力到期不

撒手,為此不惜人為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也不在乎世人的非議。不過,胡的麻煩

是他的意圖顯然未能在高層通過,尤其

未能得到習近平認可。否則,就不會有

董建華放口風的事情發生。

此次中國的反日浪潮,究竟是誰在

幕後掌舵?是理論上馬上要離任的胡錦

濤,還是已經定下來要接任大位的習近

平?這個問題的真相非同小可,因為這

一次中國的反日浪潮出現了許多極端詭

異,極不正常的現象。除了全面動用國

家機器來發動和操控「群眾示威」,姑

息和縱容種種流氓行為之外,最重要的

是,中共擺出了前所未有的惡鬥姿態,

不惜令中日經濟關係全面倒退,且不怕

發生有限的軍事對抗。這是自鄧小平去

世以來,中共全球戰略姿態最重大的調

整。那麼,最積極地策劃這一調整的究

竟是胡還是習,顯然是一個關乎如何判

斷未來中國走勢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邏輯上,無非有這樣幾種可能。其一,

習近平為了立威,尤其是為了顯示自己

全面掌控局面的能力,逼胡錦濤放棄未

來干政的企圖,利用日本將釣魚島國有

化這步錯棋,積極推動了此次反日浪潮,

並選擇了強硬的對外戰略;其二,是胡

錦濤視日本的錯棋為天賜良機,趁公器

尚在手,積極推動此次反日浪潮,以達

一石數鳥之政治目的,其中就包括,增

加自己留任軍委主席的政治籌碼;其三,

日本在中共權力交接之際將釣魚島國有

化,不管自覺還是不自覺,都讓中共感

到趁人之危,欺人太甚。胡錦濤和習近

平,誰要是對日本示弱,都是政治自殺,

兩人競相顯示強硬的結果,造成了今天

的局面。

那麼,三種可能性何者為大?應該

是第二種。理由是,與日本全面交惡,

文 / 羅小朋

不惜以經濟關係全面倒退甚至發生軍事

衝突為代價,逼日本全民服軟,勝算極

小而風險卻極大。更何況,中國把釣魚

島奪回來,也解決不了堆積如山的內政

難題。而如果這次賭博輸了,習近平無

疑是最大輸家,因為最終都要由他在政

治上買單。對胡錦濤來說,這個賭博不

論輸贏,只要能助其留任軍委主席,他

都將是贏家。如果不能留任軍委主席,

胡錦濤也沒有什麼損失,因為收拾局面

的人不是他,而是習近平。總而言之,

胡錦濤不願罷手權爭,是加劇中共最高

決策非理性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該罷手

時且罷手,為中國利益和世界和平計,

胡錦濤都到了罷手的時候。

(作者系北京政治觀察家,學者。)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圖:2007 年 6 月 30 日,胡錦濤檢閱駐港解放軍部隊。(AFP)38

Page 41: sunny

大行業蕭條,小企業破產。原來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無法延續,中國經濟需要一個新的動力,甚至一次危機,才能走出泥沼。

文 / 溫克堅

中國製造之後,危機時代開始

根據中國政府公布的資料,2012 年

第二季 GDP 增長率依舊高達 7.6%,這

一數字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無疑相當

靚麗。但回到真實的經濟,則是一幅日

益晦暗的經濟危機圖景,房地產,鋼鐵,

採礦,汽車等大行業已十分蕭條,而依

賴出口為主的紡織,服裝,製鞋,玩具

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更是在苦苦掙扎。第

四季將迎來更多中小企業的破產,經濟

危機將向縱深發展。一個側證是 9 月以

來,華東華南等主要經濟帶的空氣品質

明顯好轉,這其實也是大部分企業開工

不足的一個尷尬喻示。

這場經濟危機將如何演變?在一個

高度複雜和激烈的社會情勢中,將帶來

什麼後果? 而執政當局將如何應對? 一

篇短文自然不可能回應所有這些關注,

但作為一個引子,本文希望觸及一些影

響中國經濟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因,結合

《陽光時務週刊》後續在經濟領域的評析,

和讀者分享對中國經濟體的基本診斷,

來為失去方向的中國經濟提供一種知識

上的導航,最終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危機。

轉型之痛 人口紅利耗盡

風起於青萍之末,最近兩個並不顯

眼的商業新聞,說明很多顯著的變化早

已發端。

2012 年 7 月 19 日,阿迪達斯宣布,

基於「重新整合全球資源的策略」,決

定在今年關閉其位於蘇州工業園的在華

惟一一家直屬工廠。阿迪達斯給出的理

由堂而皇之,但說白了就是因為中國勞

圖:免費高速路政策造成的大堵車使剛過去的黃金週成為「黃金粥」。(AFP)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39

經濟ECONOMICSnews

Page 42: sunny

動力成本上升,其生產基地開始逐步轉

移。事實上,東南亞的越南、印尼等國

家已成為跨國公司的重要生產基地。越

南生產的耐克牌運動鞋總量已超過中國。

2012 年 8 月 8 日,中國知名的平民

時尚品牌凡客誠品,宣布將部分訂單轉

移到孟加拉國,並計劃將更多生產環節

轉移到東南亞,以緩解不斷上升的人工

成本壓力。這雖然會增加交易成本,並

帶來管理上的挑戰,但相較於中國東部

地區工人每月至少達 2000 元人民幣的

薪水,孟加拉國工人約為 500 到 600 元

人民幣的月薪,將帶來明顯的效益。

個案表明,建基於人口紅利和低勞

動力價格優勢的中國製造,正在遭受來

自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挑戰,而處於一

個歷史性的變局中。這種變化自然有複

雜的原因。中國連續實行三十多年的僵

化的計劃生育政策,反應在勞動力領域,

就是人口紅利的衰減。另外央行的貨幣

政策導致的通貨膨脹,除了帶來廣泛的

資產泡沫之外,也導致勞動力價格水漲

船高。像中國這樣的製造業大國,如果

失去了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又無法在

高科技創新型領域有所突破,對中長期

經濟健康的衝擊將是無法想像的。

經濟之傷 企業家精神萎靡

無論是新古典經濟學派還是奧地利

學派,都特別強調企業家精神在經濟發

展中的作用。尤其對奧地利學派來說,

企業家精神幾乎就是經濟發展動力的全

部。

而企業家精神的逐步萎靡,乃至喪

失無疑是中國經濟最根本的內傷。從一

些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中,我們可以看

到企業家精神的快速消退。

浙江知名房地產企業家宋衛平在接

受媒體採訪時,公開指責政策不講信用,

說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政府為拉動經

濟,大力鼓勵房地產企業購買土地,但

過 1 千萬的人群中,有近 60% 已完成或

正在考慮投資移民。 與之一同流失的,

不僅是資本,更重要的是企業家精神。

那些沒有選擇移民,而是選擇堅守

的中小企業家,面臨同樣深重的困局。

筆者日前採訪的一個江陰企業家,已經

在服裝加工業深耕將近 20 年。20 年前,

他是眾人眼中惹紅的千萬富翁,而 20 年

後的今天,雖然財富積累有所增長,但

他的相對地位已不復當年。長期在同一

行業耕耘的他,所有的知識,社會關係

都被定格。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他不

願放棄,但也沒有能力和動力去進行所

謂的升級轉型,而只能苦守。然而可喜

的是,他已從一個埋頭經營的老闆,轉

變為一個關注社會走勢的企業家。對網

絡上熱點的財經類評論,他都可以娓娓

道來。而對於那些關於目前稅負不合理

的文章,和對企業負擔的評述,他更是

隨後就在 2010 年出台調控政策,說要限

購。宋衛平甚至賭氣說,把房價一降到底,

以後再也不做房地產了。

9 月份筆者參加了浙江一個企業家

俱樂部舉辦的沙龍,在座包括近百位來

自多個行業的舉足輕重的企業家。但沙

龍所有的話題,都是政治性的,包括對

政策的抱怨,對薄熙來所受處置的猜測,

同時特別熱心追問所謂的十八大人事安

排。企業家們自然應該關心政治,但這

種虛高的政治熱情,顯然反映企業界對

政治風險的某種恐懼,大家都急切地需

要瞭解相關政治資訊來規避經營風險。

這種高風險的社會環境,使得企業家無

法專注於經營,他們的才能被大量浪費。

而精英移民也表明了企業家階層對

中國環境的不信任。胡潤發布的《2011

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和《2011 中國私

人財富管理白皮書》顯示,個人資產超

40

經濟ECONOMICSnews

Page 43: sunny

感同身受。他的感慨是,不知道自己還

能堅守幾年,不改革,經濟真是不行了。

可以這麼說,除了少數和權力緊密

勾兌的紅色資本家,大部分企業家都開

始看淡中國經濟前景,糾結和無力感也

成為具代表性的企業家心態。這種心態

自然會深刻影響到他們的選擇和經濟行

為。經濟危機和企業家精神危機相互疊

加,將給經濟體帶來長期的負能量。

政策之亂 政府罔顧規則

經濟發展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

政府。市場主義取向的經濟學理論,強

調政府的角色是確保經濟自由和競爭,

保護產權,尊重並保障契約的執行。當然,

中國的經濟是由計劃經濟轉變而來,政

府在經濟中的角色繁雜,和西方市場經

濟中的政府角色反差極大。尤其在經濟

危機的情景中,強調政府可以創造有效

學吳敬璉最近提出警告:指中國經濟社

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當前社會上存

在種種醜惡現象,從根本上說是緣於經

濟改革沒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嚴重滯

後、行政權力變本加厲地壓制和干預民

間正當經濟活動,造成廣泛尋租活動的

結果。而作為一種象徵性的行動,大批

自由派學者於 9 月中旬重聚莫干山,以

學術會議的形式,啟動莫干山會議的歷

史意涵,呼籲推動自由化改革,試圖為

中國經濟重新接續動力。

即將開幕的中共十八大讓很多人滿

懷期待,他們希望十八大能打破權貴結

構,重新確立經濟發展的自由化路線。

不過從目前來看,十八大最重要的功能

將是平衡中共各個派系的人事安排,而

不太可能提供新的經濟社會願景。

在經濟和政治高度纏繞和僵化結構

下,通過民間的建言,指望開明的領袖,

都不可能為經濟提供所需的導航。而從

更長的歷史視角來看,有些危機也許是

必要的。

正如西諺所說,一千次說服,不如

一次危機。只有經濟危機,才能摧毀原

來畸形的經濟結構,帶來必要的政治壓

力,催化政治結構的改善。民眾在政治

上獲得賦權,才能有機會對抗既得利益

等權貴階層,才能參與對經濟發展方向

和方式的博弈。

從這個意義上,經濟危機將自己給

出答案,人們需要做的是,不要每次都

錯過機會。

圖:建基於人口紅利和低勞動力價格優勢的中國製造,正在遭受來自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挑戰。(AFP)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41

需求的凱恩斯主義自然大

行其道。2008 年底的「四

萬億」經濟刺激方案就是

這種思路的產物。

但當 2012 年經濟危

機 再 度 襲 來 時, 政 府 幾

乎是本能地重複過去的經

驗,繼續通過大規模投資,

刺激經濟回暖。這是典型

的飲鴆止渴的做法,將給中國經濟帶來

不可估量的長期危害。

但政府在經濟領域的錯亂行為,遠

不止這些。以 9 月中旬以來中日就釣魚

島主權爭議展開的一些對抗行為來看,

中國政府幾乎毫不顧忌地將禍水引至經

濟領域。對日系車的歧視,對在華日資

企業的騷擾,甚至勒令部分書店下架日

語書籍等做法表明,為了某種政治意圖,

政府可以罔顧基本的規則,踐踏市場。

而這將對中國政府的公信力,及中國經

濟長期的吸引力,帶來巨大損傷。

而剛過去的所謂十一黃金週高速公

路免費通行的做法,也典型地表明政府

缺乏對行政程式及市場契約的尊重,更

重要的是,黃金週高速公路免費通行,

並沒有贏得民間的喝彩。很明顯的意圖

討好公眾的政策,結果卻招來普遍的責

駡,這說明政府從智力上已經破產。

從影響經濟政策的基本思路,到具

體的政策落實,從金融自由到社會分配,

中國政府在多數領域表現都不及格,錯

亂的政府行為已成為中國經濟健康最大

的威脅。

如何為經濟發展導航?

比較優勢正在失去,企業家精神消

退,政府行為錯亂,這些都意味着原來

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無法延續,中國經濟

需要新的動力,新的導航體系,才能走

出經濟危機的泥沼。

基於對現狀的深刻擔憂,知名經濟

黃金週高速公路免費通行,

並未贏得民間的喝彩。很明

顯的意圖討好公眾的政策,

卻招來普遍的責駡。這說明

政府從智力上已經破產。

Page 44: sunny

專訪蘇貞昌:未來兩岸,國共皆不復主流蘇貞昌在今年五月當選民進黨主席,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提出要認識「庶民中國」。他是否真的能帶領民進黨提出新的中國與兩岸政策?本刊對他進行了深度專訪。

文 / 張鐵志 採訪整理 / 陳思吟 攝影 / 趙豫中

受訪時的蘇貞昌和私下的蘇貞昌差

別很大,前者拘謹,後者卻是非常輕鬆,

不斷跟記者開玩笑,尤其會拿自己光亮

可鑑的禿頭來自嘲。從省議員到擔任地

方首長、中央官員,蘇貞昌給外界的印象,

一向都是「衝衝衝」(台語的「昌」與「衝」

發音相近)——嚴肅、認真、執行力強。

2010 年競選台北市長時,為了爭取更多

都會選民的支持,他大幅改變形象:穿

上粉紅色 Polo 衫,舉辦搖滾演唱會,製

作討人喜歡的競選商品。但終究沒有成

功。

台北市長一役失敗之後,蘇貞昌成

立了個人名義的「超越基金會」(他競

選台北市的口號是「超越台北」),由

他的大女兒蘇巧慧擔任執行長,舉辦文

化講座、紀錄片放映會(蘇貞昌的女婿

龍男是知名紀錄片導演)和許多公益活

動。基金會每個月有一場「超越講堂」,

中大敗,雖然全黨士氣低迷,但是起碼,

大家知道民進黨為何跌至谷底;2012 年

的大選挫敗卻讓許多人更沮喪,因為這

次蔡英文作為一個候選人的條件相當好,

民進黨也沒犯大錯,卻仍然無力回天,

這意味着存在一種可能:要麽民進黨在

根本路線上出了問題,要麽目前的選民

結構就是不利於民進黨。那麼民進黨可

以做什麼來贏得多數選民的支持呢?

這是今年五月接任黨主席的創黨元

老蘇貞昌所面對的挑戰。他必須一方面

帶領民進黨前進,並且還要在這一過程

中「超越小英」,成為民進黨的實質領

袖,包括跨越「中國政策」這一關卡,

讓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獲得更多民眾支持。

另一方面他同時又要獲得黨內對這個爭

議議題的支持。

這是民進黨與蘇貞昌都不能迴避的

挑戰。

邀請作家或評論者與蘇貞昌討論一本書。

九月份是和中國作家許知遠對談他的書

《一個遊盪者的世界》,十月份是和知

名評論家司馬文武對談傅高義的《鄧小

平改變中國》。

這些活動看似與政治無關,但對於

一個政治人物來說,無疑意味着累積更

大的社會能量以備來日。如果稍加留意,

其實從上述兩場活動中,不難窺見蘇貞

昌認識中國的企圖心——尤其考慮到蘇

貞昌和蔡英文仍將在 2016 年總統大選中

狹路相逢,成為民進黨內兩大主要的競

爭者——2012 年一役蘇蔡兩人首次狹路

相逢爭奪黨內提名,結果以蔡英文勝出

告終。

蘇、蔡二人還交替出任最近兩屆的

民進黨主席,但各有使命。蔡英文在

2008 年民進黨的最低谷接任黨主席,當

時受阿扁弊案之累,民進黨在總統大選

Q&A

以下是陽光時務週刊對民進黨

主席蘇貞昌的專訪摘要:

蘇貞昌陽光時務

Q

台灣TAIWANnews

42

和我們之間的關係那麼複雜,而對台灣

又是這麼不懷好意,所以我們必須要知

己知彼。尤其民進黨要守護台灣,更要

了解中國。因為中國的變化很快,有些

甚至是我們沒辦法預料的,就象猜不到

王立軍會叛逃,也不會想到好面子的中

陽光時務:您在黨主席競選時提出,

民進黨應該要加強對中國的認識。您在

擔任主席之後也恢復了黨中央的中國事

務部。您覺得為什麼民進黨有這個需要?

蘇貞昌:中國那麼大,離我們這麼近,

Page 45: sunny

國怎麼會同意陳光誠到美國。你看前幾

天習近平神隱的原因是什麼?說神隱就

神隱,說出來就出來,沒有人知道後面

到底是怎麼樣。

所以我們覺得中國大,變化快,應

該要好好了解。何況我們看到,中國從

沿海到北京,從黨政到學校,研究台灣

制度機構的有上萬人,但台灣在研究中

國的,不到兩百人。所以民進黨恢復中

國事務部,就是希望有一個單位可以長

期、全面且仔細地研究中國。不只了解

黨政的中國,還要了解庶民的中國;是

要了解現在的中國,更要了解未來的中

國;不僅是要了解經貿的中國,更是要

了解文化人權各方面的中國。

我們 Open Studio 的第二場,就是

面對中國社會,接下來的內容還包括面

對中國的經濟以及中國的人權,這是我

們民進黨要做的功課。

陽光時務:主席在選舉時特別提出

要了解「庶民中國」,這是很有意思的

概念。可否進一步闡釋?

蘇貞昌:中國共產黨現在是中國的

統治者,他黨員雖有好幾千萬,可是就

十三億人口來說,比例也不高,甚至可

能低過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最強的時期。

當下的中國也和以前不一樣,不再

是一個封閉的、只有共產組織的地方。

所以我們應該和他們的民間有多一點互

動。不能讓中國只從國民黨的角度看台

灣,而台灣也不能只從共產黨的角度看

中國。

我相信,未來的共產黨絕對不會是

中國的主流。同樣的,親共的或者跟中

國一起起舞的中國國民黨,也不會成為

台灣的主流。而民進黨作為要為台灣發

聲的一個政黨,不能僅僅了解中國的黨

政。

民進黨敗選,中國因素不是關鍵

陽光時務:關於民進黨在2012

年的選舉,有人覺得民進黨的失敗和中

國有很大的關係,包括中國的影響,選

民覺得民進黨沒辦法處理兩岸事務等問

題。想請問您怎麼看?這次選舉真的跟

中國因素有關嗎?

蘇貞昌:對於大選失敗的理由,大

家會講這個講那個,但是理由不會只有

一個,中國因素只是其中一個,也不是

關鍵。民進黨對於整個選舉都會有全方

位的考量及檢討,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務

實地了解我們還有哪一些要加強。有些

因素可能被放大了,有一些因素可能沒

有被注意到。無論如何,我們內部在檢

討時,都會方方面面來注意,這也是必

要的。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43圖:蘇貞昌在接受《陽光時務週刊》專訪時指出,瞭解中國社會、經濟及人權等各方面問題,是民進黨要做的功課。

Page 46: sunny

台灣TAIWANnews

陽光時務:您覺得國民黨過去四年

的兩岸政策最大問題是什麼?民進黨是

否有可能提出什麼不一樣的中國政策?

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國民黨其

實是變化最大的黨。從我們讀書的時候

講「反攻大陸」,到「三不」(編按:

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到現在的「三

通」。我曾經對着章孝嚴講,你阿公講

反攻大陸,我們要跟着出去。我還當了

兩年兵,反攻號角一響,我們就踏上國

土解決同胞。這都是國民黨教的。我們

從國小寫作文,中學寫作文,都要這樣寫。

那時蔣經國對台灣人講「三不」,誰要

是說「反攻大陸不可能」是要殺頭的。

但現在做生意最多的也是國民黨。

超越台北,不一樣的中國政策

民進黨認為,我們跟共產黨從沒有

打過戰,也沒有任何恩怨,可是我們跟

國民黨不一樣的是,他一味地覺得跟中

國是可以做生意的,政經是可以分離的,

我們認為這會有點受制於中國,容易受

到中國的掌控。既然有求於人,就會陷

入別人的框框裏面,就會跟着他的整個

運作,接着他會予取予求。現在國民黨

一味的靠着中國,好像是他的鐵票。所

以現在中共要開始來經營民進黨,因為

民進黨至少代表台灣一半選民。北京會

調整步驟方法,改變對台灣的經營方式,

因為他們看透國民黨不足以代表台灣。

民進黨跟國民黨最大不同就是,我

們認為台灣本身的價值、存在是最重要

的。雖然國民黨也說台灣優先,但是他

們不是這樣(做)。台灣經過幾十年,

打破威權,跟中國的互動也是必要的。

民進黨從來沒有反對跟中國互動或者經

貿往來。國民黨的宣傳把民進黨講成不

跟中國正常貿易往來,好像是鎖國的、

逢中必反的,很多媒體也隨着國民黨講

法,這其實是滿大的錯誤。民進黨在執

政時期,無論是投資中國或者是和中國

貿易,在數據上並沒有減少。

但是,民進黨始終認為,貿易的正

常往來不是只有中國,應該是全世界。

雖然很多人看到中國人低價的工資是最

好的,中國的市場是最大的,但目前後

遺症也已經出來了。中國已經要開始調

整工資,而過度開發造成環境保護問題

也出來了。中國也開始建立自己垂直性

的分工。以前是我們這裏的半成品輸出

中國,他們代工。但現在垂直分工建立

起來之後,他們不需要進口。當我們周

邊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出口旺盛成長,若

只有台灣是萎縮的,這對台灣異常不利,

這就是民進黨一直在講的,但被國民黨

說成是「逢中必反」。

互設辦事處,運作需透明

陽光時務:第八次江陳會提出了兩

岸互設代表處的協定,不知道民進黨怎

麼看這個議題?

蘇貞昌:兩岸互設辦事處有其功能

上的必要。但只是由海基會和海協會來

設這個表面上的機構還不夠,必須要有

資訊的透明,要彼此之間真正發揮功能,

而不是為設代表處而設。這涉及到修改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樣才完整。

資訊的透明,運作的透明是最重要的。

否則的話,那邊是威權體制,台灣這邊

是自由開放,這樣弄起來不太對。

陽光時務:您今年三月在香港特首

選舉時公開發表文章談論香港經驗,那

麼中共統治香港的經驗對台灣有什麼啟

示?或者台灣經驗對香港有什麼啟示?

蘇貞昌:我覺得香港其實是很可貴

的。雖然它現在回歸中國,但過去長時

間受英國影響,建立起深厚的法治和自

由的貿易。鄧小平對香港有兩個承諾,

一國兩制和五十年不變,可是你可以看

到,香港這些年哪有不變?哪有真的一

國兩制?

台灣香港化,萬萬不可以

中國其實用它很大的力量,無論是

收買或者是通過運作,一直在無所不在

地建立起自己的影響力。選舉也都不讓

香港人自己作主,各種的影響都着痕很

深,現在更試圖要透過教育的方式,也

就是香港所說的「洗腦」(控制香港)。

這對香港人來說,是很不幸且可悲的。

正因為這樣,國民黨想把台灣香港

化,這是萬萬不可以的。香港人多麼珍

惜現在所有,也多麼想要台灣人所擁有

的民主和自由,包括全面的選舉。所以,

一方面台灣要珍惜,一方面也要以香港

的例子來自我警惕。台灣的存在,更能

夠給香港一個發揮的空間,如果台灣沒

有了,香港也不用爭了。

我覺得台灣今天這個存在其實難能

可貴,不僅是給香港做對照,也是中國

的一個櫥窗。之前蔣介石說台灣是中國

的一座自由燈塔,我們都覺得很好笑,

但現在看這話似乎很符合。

台灣的民主、開放和人權,可以給

庶民中國一個機會。為什麼他們到台灣

那麼喜歡看 call-in 節目?喜歡到處走?

當中國發展到一定程度,人也會想要有

更大的自由。現在中國人在解決生存之

後,會看到台灣其實還有很多重要的價

值。

44

不能讓中國只從國民

黨的角度看台灣,而

台灣也不能只從共產

黨的角度看中國。

Page 47: sunny

圖:10 月 5 日,謝長廷訪問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時,展示自己十九年前訪問廈大的照片。(AFP)

在 Open Studio 裏想想共產黨

文 / 李蔚

正當民進黨的「兩個太陽」——蘇貞昌和蔡英文陣營各自開始「補中國課」時,黨內另一個山頭的領導人謝長廷已搶先一步訪問中國。這反映在民進黨「山頭共治」的體制下,對於重要政策的不易協調,甚至以中國政策做為黨內權力爭逐目標的嚴重缺陷。

「年初總統大選,民進黨敗於欠缺

中國政策」這個命題雖然沒有太多人反

對,但接下來卻產生更多的問題,它們

概略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中國政策」的表述要不要改?

這一問題直接連繫到民進黨對「中華民

國體制」的定位和國家認同。如果民進

黨的中國政策向國民黨/共產黨的「九二

共識」靠攏,民進黨在台灣生存發展的

價值根基必定大幅流失。況且,這樣真

的就能執政嗎?

第二,在操作層面上,究竟有沒有

所謂成功的「中國政策」?國民黨的中

國政策是成功的範例嗎?如果不是,它

又應該是什麼?

第三,民進黨未來的「中國政策」,

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產生?

在選後「兵荒馬亂」的一段期間,

民進黨自身和台灣輿論圈,曾經針對上

述這些問題,風風火火地討論了好一陣

子。但由於問題和問題之間不時相互牽

動,戰略戰術層次的區分也不明顯,再

加上蔡英文請辭、主席改選造成的權力

真空狀態,一時之間,「向『九二共識』

靠攏」似乎成了唯一「經實驗證實有效」

的解藥。或者用郭正亮更為形象的比喻:

國民黨和共產黨在開趴(party),人家

規定要穿西裝(承認「九二共識」)才

能進場,民進黨不穿西裝要怎麼進場?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然而到了蘇貞昌當選黨主席、蔡英

文籌組的「小英基金會」成立後,民進

黨內的「兩個太陽」暫時各安其位,關

於中國政策的問題,似乎較為理順。蘇、

蔡兩陣營,事實上同步排除了第一個層

次,也就是調整國家認同的表述方式的

可能性。

靠攏「九二共識」或撕裂綠營

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的重要依據,是

1999 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台

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

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 ...... 固然依目前

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

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

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

方式決定。

決議文和「九二共識」最大的共同點,

就是承認或接受「台灣等於中華民國」

的現狀;最大的差異在於,「九二共識」

不反駁中國政府對台灣的主權主張,也

不聲明台灣人民獨立的權利。但「台灣

前途決議文」既強調台灣不屬於中華人

民共和國,同時也保留台灣人民通過民

主程序宣布獨立的權利。

就如同民進黨內重量級的理論家林

濁水多次在公開場合所說,歷史的發展

證明,台灣的民主化、本土化進程,事

實上是執政的國民黨不斷地向民進黨的

主張靠攏。不同的民意調查也顯示,台

45

Page 48: sunny

灣民眾的統獨意向,不斷向包括維持現

狀的獨立傾斜。如果連馬英九都說過,

台灣的未來「由兩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

林濁水反問:已經走對的路線,為什麼

要轉而向國民黨的「九二共識」靠攏?

況且,在選舉訴求上,拒絕任何形

式的統一,保留通過民主方式宣告獨立

的權利,是綠營支持者最不可動搖的信

念。民進黨一旦在這條戰線上鬆動,不

一定能吸引新選票,但綠營保證分裂,

未戰先敗。

走近中國 不可獨沽經濟一昧

因此,無論是蘇貞昌或蔡英文,都

把焦點集中在第二個問題:中國政策應

該有哪些內涵?

國民黨重返執政的前四年,兩岸在

經貿領域關係最為密切。 但不論蘇、蔡,

一旦確定了國家認同表述方式不變,就

確定不能拷貝從「九二共識」出發的國

民黨路線。這一點,就算是搶先訪問中

國大陸的謝長廷,也必須另闢「憲法各表」

的蹊徑,但這裏暫不擬深談這一點。

那麼以經貿利益為中心,藉着中共

「照顧統戰對象」的一貫手法,替台灣

資本家和共產黨牽頭拉線的「國共論壇」

模式又如何?

恐怕在民進黨同樣行不通。在組成

民進黨的基因裏,相當一部分是左派經

濟路線以及與草根社運的同盟。近年來,

中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民間社會和黨

國體制的對立愈來愈尖銳。這從劉曉波

獲諾貝爾和平獎、艾未未的「創意維權」、

烏坎的草根民運和一年數以萬計的群體

事件中可見一斑。

為了推進和中國簽署 ECFA,以獲

取經貿關係,國民黨政府可以對中國的

激烈變局和共產黨的強力鎮壓視而不見、

消極回應。但民進黨如果照搬這條路線,

勢必遭到自由派知識菁英的激烈批判,

這是民進黨難以承受之重。

順着這樣的思路,民進黨唯一可行

的路線,就只有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以

往對中國實在欠缺了解,當權人物以往

對中國民間社會和維權運動發展也漠不

關心。這時侯,只能像一個缺課多年的

學生一樣,從頭補課,但不能效仿國民

黨獨沽經濟一味,還必須了解當下中國

政治、社會、日漸蓬勃發展的非政府組

織和日益惡化的人權問題。

蘇貞昌的「超越基金會」舉辦的「超

越講堂」系列率先邁出一步。九月初,

基金會邀請了中國自由派專欄作家許知

遠和蘇貞昌對談,宣示民進黨和國民黨

不同的中國政策切入點。十月談的鄧小

平,更是當代中國學補課的必修學分。

民進黨內也從九月中開始,連續舉

辦以「Open Studio」為名的中國問題

系列座談。第一場的主題是對中共十八

大政權轉移的觀察,講者包括馬英九政

府兩岸政策重要智囊之一的趙春山。第

二到四場的主題,分別是中國的社會、

經濟和人權問題。

無獨有偶,蔡英文的「小英基金會」,

也在網路上開辦「想想論壇」。蔡英文

在自己署名的文章中說道:

「和中國的關係,考驗着我們國家

與人民集體的智慧與判斷。...... 觀察中國

內部與國際的看法,不只局限在政治人

物,我們還要更全面地掌握中國民間社

會的看法,學者專家的意見,以及各種

不同利益取向的人,在競合之間的利益

分析。...... 我們更必須思考,現在中國在

想什麼、做什麼,我們又如何來面對?」

打開「想想論壇」的網站,「中國

觀察」欄目裏有阮銘評傅高義的「鄧小

平改變中國」;有長平對十八大的看法;

還有盧峰和其他評論者對香港大選和反

國民教育的評論。作者雖然都是一時之

選,但整體性還有待建立,中國本土自

由派學者撰寫的文章更屈指可數。這說

明了以往的民進黨(事實上是整個台灣

知識圈),對中國現狀的了解多麼生疏。

但走出這一步,總比不走好。

最後,是民進黨內中國政策的產出

機制問題。蘇貞昌接任黨主席後,7 月

底恢復了原本被併入「國際事務部」的「中

國事務部」。蘇貞昌親自主持了記者會,

他說,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不是只

針對國內或者選舉的考量,更要從區域

穩定的角度出發。同時,民進黨也要提

出符合台灣人民利益與期待的中國政策

主張。」

值得注意的是,在恢復中國事務部

之後,蘇貞昌着手成立「中國事務委員

會」,而黨內另一位派系領袖謝長廷,

是傳說中的主委人選。但不久之後,又

傳出蘇貞昌為「冷卻」黨內的「中國熱」,

暫時打住「中國事務委員會」成立動作

的說法。

謝長廷「調酒」效應仍待觀察

但就在蘇貞昌、蔡英文陣營還在「摸

着石頭過河的初階段」,本月 4 號,謝

長廷以「參觀世界調酒大賽」的名義,

訪問了北京和廈門。而其與北京國台辦

主任王毅、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國務委

員戴秉國的會面行程,讓謝長廷的中國

行,成為不折不扣的政治訪問。

謝長廷中國行所產生的效應仍有待

觀察。蘇貞昌和蔡英文兩大陣營第一時

間不是保持沉默,就是低調冷對。但兩

陣營的中國政策研究、產出和行動節奏

是否會被打亂,目前還不知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縱使民進黨內

46

台灣TAIWANnews

國共開 party,規定

穿西裝(承認「九二

共識」)才能進場,

民進黨不穿西裝要怎

麼進場?

Page 49: sunny

蘇貞昌

九月起的「超越講堂」,蘇貞昌與中國

自由派作家許知遠對談,提出要了解更

大的「庶民中國」;十月,則與知名評

論家司馬文武對談「鄧小平改變中國」

蔡英文 「小英基金會」在網絡開辦的「想想論壇」

八月上線。專開的「中國觀察」欄目邀

請包括阮銘、長平及盧峰等一眾評論者

齊齊「想想中國」的方方面面

謝長廷 10月4號,率先借「調酒」名義,訪問

大陸,會晤中國對台政策的高階領導人,

在與王毅會面時,提出以「憲法各表」

取代「九二共識」,引起兩岸廣泛討論

謝長廷西進,大陸小心示愛

面對以「調酒」之名,行「調情」

之實前來的台灣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

大陸保持了友好但低調的姿態:對他要

求「超越差異」的主張予以積極回應,

但對「憲法各表」、「憲法一中」等概

念則諱莫如深。官方同時希望能借此機

會,向島內綠營其他派別傳遞善意。

謝長廷的大陸「開展之旅」受到了

逐步升級的「低調禮遇」。4 日廈門登

陸時由兩個副市長接機、市長而非黨委

書記宴請,沒有更高級別官員作陪;而

等他飛抵北京後,出面的官員則逐步升

級,從北京市台辦主任,到國台辦王毅、

海協會陳雲林以至國務委員戴秉國,但

一概以私人身分會面。

民進黨青年部前政務部副主任、澳

洲莫納什大學的許建榮博士分析,這顯

示大陸接受謝以民間而非政黨身分登陸,

但也將規格限定在「涉台事務」官員之內。

他進一步指出:「中方的安排其實

是政治性的民間行程。謝訪問廈門大學

雖是私人情誼,但廈大本身就是對台硏

究的學術統戰單位。會見社科院台硏所

所長的性質也與拜訪廈大性質相同,台

硏所本身就是對台學術統戰領導單位。」

除官員級別外,大陸的低調應對還

體現在媒體上。雖然網絡上的討論熱火

朝天,但官方卻鮮有報道,《新聞聯播》

甚至完全沒有提及。謝與戴秉國會見的

消息也先由謝主動放風,而後新華社再

放出僅一句話的短消息。謝長廷本人則

表示自己沒有被「消費」。

但低調並不一定意味着對謝的冷淡,

以往也不乏諸如許信良這樣主張對中國

採取「政治妥協、經濟前進」政策的政

治人物。但這些人在黨內的影響力微乎

其微。而謝長廷不僅是一個派系的首腦,

其身邊翼附的諸如李應元者,甚至是根

正苗綠的「台獨聯盟」領袖。因此,謝

長廷這次搶先訪問中國,密會中國對台

政策的高階領導人,究竟會如同香港民

主黨進西環中聯辦一樣,掀起台灣綠營

內部如同香港泛民陣營一樣的內鬥風潮;

還是和許信良一類的民進黨領袖一樣,

反而讓自己在綠營被邊緣化?

換個角度理解,這正是雙方務實態度的

體現——若貿然抬高會談等級,或將對

島內藍綠都造成壓力。「大陸非常清楚

謝長廷在民進黨內的位置,沒有要(拉

攏他而)打壓其他派別的想法。」參加

了與謝長廷會談的大陸社科院台硏所副

主任朱衛東說,「謝長廷在島內也是非

主流,他能否產生蝴蝶效應還有待觀察。」

除了接待規格之外,雙方會談內容

也逐漸升溫,但始終形式大於實質。參

與會見的廈門大學教授林勁是大陸最著

名的民進黨硏究學者之一,他雖然認為,

謝長廷對兩岸關係長期的思考,以及大

陸對他「一貫理解」的熟悉,使謝(相

比他人)來華具一定優勢,但他同時否

認雙方有討論過「憲法一中」,只稱雙

方「僅談論了一些文教交流的問題」。

在與王毅的會面中,謝長廷將兩岸

1992 年會談的精神凝縮為「憲法各表」、

「憲法一中」,拋出「憲法共識」的方案。

但雙方並沒指望從中取得什麽成果。「這

只是漫長的第一步而已。首先是你過來,

然後諒解,找到共同點後再談判。」朱

衛東指出,謝的觀點雖然較易被大陸接

受,但雙方並未達到進一步深談的地步。

與島內褒貶不一不同,大陸對謝長

廷的意見比較統一:不對謝的登陸抱有

過高期待,同時通過他向民進黨釋放善

意。戴秉國甚至在與他的會面中,提起

當年大陸加入聯合國之前,也曾被國民

黨政府打壓。這不僅是體諒台灣的國際

空間問題,也是希望告訴綠營其他勢力,

民共兩黨間並非充斥深仇大恨。

文 / 曠達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47

Page 50: sunny

南丫島海難 誰之過?國慶夜,香港發生 41 年來最嚴重海難。本刊經多方採訪調查發現,慘劇可能與人為疏忽有關︰「只有一位船長開船隨時會出事。」文 / 屈朗鈞、黃麗萍、蘇曉欣、陳嘯軒 圖 / 屈朗鈞

「十 . 一」國慶夜當晚,香港電燈公

司一艘載有 121 名港燈職員家屬和 3 名

船員的「南丫四號」,從南丫島出發前

往維多利亞港,準備觀賞 9 時開始的國

慶煙花匯演。客船開出不到 5 分鐘即與

另一艘港九小輪「海泰號」渡輪相撞。

客船迅速下沉,釀成 39 人死亡的罕有大

海難。劫後餘生的乘客形容事件有如港

版的鐵達尼號︰「就好像鐵達尼(事件),

人踩人,命懸一線!」對於導致這次災

難的原因,輿論與民間眾說紛紜。

本刊在海難發生後,連日多方採訪

調查,發現涉事船隻的從業員欠缺災難

應變能力與經驗。有關的人員編制亦相

當不足。擁有逾廿年領航員經驗的南丫

島居民羅先生表示︰「只有一位船長負

責開船,是非常危險的,隨時會出事。」

指事件可能與人為因素有密切關係。事

發時身在海泰號上的乘客鄭小姐亦批評:

「我完全看不到船公司的船員有任何危

急處理的方案。」她指,發生意外時乘

客的安全毫無保障。

鄭小姐對本刊說,當晚她和家人乘

搭 8 時從中環開往榕樹灣的航班返回南

丫島寓所,當時船上乘客不足百人,她

和家人坐在下層船尾。事發時,她突然

聽到一聲巨響,雙體船就停下來。她憶述,

海泰號撞到南丫四號前沒有明顯轉向,

只是在相撞前數秒減慢船速。而撞船後,

船上沒有任何廣播,也無船員向乘客交

待發生何事:「有船員到船頭查看情況,

回來後對另一船員說:『那回碼頭吧。』」

海泰號欠缺危急處理措施

海泰號在現場海面停留了片刻再次

啟航。不過坐在前面的乘客這時卻顯得

很驚慌,原來有海水正湧入船艙,「大

家於是自動自覺找救生衣穿,但又不懂

得穿,好混亂,完全是乘客自己照顧自己。

看到船向左傾,大家就說一起站過來右

邊,直到回到碼頭,都沒有看到有任何

船員出現來協助我們。」

海 泰 號 在 肇 事 後 被 指 不 顧 而 去。

《蘋果日報》日前引述一名事發海面附

近航行的船長所提供的船舶自動辨識系

統(AIS)偵測圖顯示,海泰號在撞碰

事故後僅 40 秒,即再次啟動引擎駛離現

場。對此香港船藝學會會長李慨俠指出,

海泰號是雙體船,一邊被撞後應有另一

邊作浮力支撐,並未有即時下沉的危險。

按國際公約規定,發生相撞事故後船隻

應該停留,協助支援另一沉船或拯救傷

者。他批評船長缺乏專業判斷︰「船長

不應該受到乘客或船公司的影響,應該

有自己的專業判斷而決定留下來,但船

長卻繼續航程就存在很大問題。」

人為疏忽亦成為今次警方和政府成

立獨立調查委員的重點調查之一。有海

事處知情人士對本刊指,港九小輪和港

燈的船隊人員質素和編制均「先天不足」,

即使不發生意外,其日常航行亦未算安

全。

南丫島居民羅先生亦指,有在港九

小輪工作的朋友向他透露,該公司對於

緊急事故的訓練並不足夠︰「很少舉行

演習,一旦發生意外,船員都無法妥善

一艘港燈客船遭迎面而來的港九小輪撞沉。

一艘內地貨船因儀器失靈,與另一艘內地運沙船相撞。

舢舨遭一艘雙體船攔腰撞及

烏克蘭補給船與內地貨船相撞,補給船沉沒

漁民夫婦冒雨駕舢舨出海,與另一舢舨相撞。

滑水快艇涉超速及無開啟照明系統,攔腰撞向一舢舨。

「南沙38」內地雙體客輪因高速行駛與內河躉船相撞。

2012.10.01

2010.12.07

2009.03.20

2008.03.22

2007.06.29

2005.06.17

2005.02.17

南丫島西博寮海峽

東龍洲海面

西博寮海峽

大嶼山大小磨刀洲海面

大埔三門仔海面

西貢白馬嘴海面

汲水門航道

39人死、87傷

8死6傷

一名女漁民死亡,另一人受傷

18死

妻死夫傷

舢舨上一對夫婦死亡

客輪上102乘客受傷

香港HONG KONGnews

48

香港近年嚴重撞船意外

Page 51: sunny

處理。」他指自己退休前工作的船公司,

每個月都會進行演習,包括穿着救生衣,

疏散人員、模擬棄船等步驟。「因為公

司每月安排演習,自己才能熟練這些應

變措施。」

小輪業職工會理事長程岸麗表示,

港九小輪員工安全培訓不足,與薪酬偏

低、人手短缺有關,船員也未必有空閒

時間接受培訓。負責訓練海員的海事訓

練學院目前也沒有安全證書課程,結果

就造成惡性循環,船員也普遍缺乏培訓。

肇事船隻人員編制不足

另一令人質疑的就是肇事兩隻船上

的人員編制明顯不足。被撞沉的南丫四

號,船上有 121 位乘客,卻只配有一名

船長、兩名水手。而來往南丫島至中環

的港九小輪海泰號,可載客 389 人,只

配有一名船長、一名機長、兩名水手。

羅先生認為,船長有很多「死位」

看不到,需要一名副船長全職負責協助

船長觀察海上環境,「如果多一個人幫

手觀察,發生意外的風險就大大減低。」

現已退休的他憶述,兩年前他在青衣附

近海域領航時,他坐在船長旁邊,看到

有一艘船高速駛過來,於是猛力拍船長,

提醒他有船駛過來,船長才剎停船隻,

避過一了場意外。「那位船長現在還經

常對我說:『如果那次不是你提醒我,

我應該已經沒有命了。』」

領航經驗豐富的羅先生又說,安全

的航海人員編制,應該包括船長、副船

長、機長各一人及兩名水手,合共五人。

船長全權控制船隻,副船長則坐在旁邊

提點,並且在船長短暫離開崗位時替代

職務。行內俗稱「大偈」的機長負責看

守機房,不時檢查船隻引擎狀況和溫度。

兩名水手則分別負責看守船頭船尾,並

且協助船隻靠岸停泊。上述人手編制是

不少貨船的基本要求,如果航程更長,

船隻更大,則可以增加人手,例如增加

副機長和水手。

以中環來往榕樹灣的航線為例,在

十多年前油蔴地小輪經營的年代,當時

航班設有副船長,每班人員編制是五人。

但是港九小輪在 2000 年接辦航線後,

即取消了副船長的崗位。相比起同時期

從油蔴地小輪手中接辦其他航線的新世

界第一渡輪,副船長職位一直存在,另

設有副機長。該公司發言人周淑敏說,

副船長和副機長主要是輔助性質,並且

在船長和機長需要休息,或身體不適時

代替職務。她謂副船長和副機長職位可

以提升航海安全水平,提高乘客信心。

不過,目前香港法例並未規定,船隻必

須設有副船長。海事處發言人說:「是

否需另外設立副船長,主要是渡輪營運

公司本身考慮。」程岸麗認為有需要增

設副船長,以減輕船長的壓力。工會曾

經就此向資方提出,但資方認為並不需

要。

慘劇後渡輪仍無改善

本刊記者連日到南丫島採訪沉船事

故,留意到船上的簽到簿上,確實有四

人,沒有副船長。開船後,通常會再多

兩名船員進入駕駛室,但根據記者觀察,

其餘兩名船員進入駕駛室後,都只是在

旁休息,沒有協助船長觀察海面情況。

港九小輪公關部發言人強調船公司

並非因為成本考慮而不設置副船長,而

是因為難以招聘相關人手,而且增設副

船長一職會帶來加價壓力,恐遭區議會

反對。發言人指出船公司每隔數個月便

會為每一艘船進行事故演習,包括火警

及疏散乘客。

海事處驗船主任鄧光耀指,這次肇

事兩艘船的船員配置證書列明,最低安

全配員人數同樣為四名。他翻查南丫四

號的編制,也發現編制應為四人。然而,

南丫四號肇事當時只有三名船員,顯示

南丫四號涉嫌違規。不過,記者再向海

事處書面查證時,當局卻不願再具體說

明南丫四號的配員標準。

香港發生是次嚴重海難,令公眾關

注船隻行船安全問題。業界促政府應加

強監管。

圖:10 月 4 日,「南丫四號」被移至南丫島牙較灣後,僧人在海灘上超度海難亡魂。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49

Page 52: sunny

新的免費牌照遲遲不獲批,業界質疑維持電視界寡頭壟斷所為者何?「一個有競爭的廣播巿場,會影響當局控制傳媒的效率。」

文 / 陳嘯軒

一向激烈批評行政長官梁振英政府、

5 月正式啓播的香港數碼廣播(DBC),

疑涉政治因素被迫於 10 月 10 日停播。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

分析道︰「客觀上,擁有七條頻道的

DBC,擴闊了香港的輿論空間。但 DBC

對梁振英的批評相當多,這是中國官方

不希望見到的。」一度有希望可以自由、

多元地發展的香港廣播,如今卻要面對

被強行維持寡頭壟斷的現況。杜耀明指,

維持原狀對政府管治有利 ,「一個有競

當 中 兩 間 免 費 電 視 台, 無 綫 電 視

(TVB)和亞洲電視,近年被指已變得

親建制。民間嘲諷兩間電視台的新聞報

道取向有如內地官方的中央電視台。社

會各界的不滿近年越來越強,要求政府

增加持牌電子媒體數目以引進競爭。

議員批政府有意壓制媒體

直至 2010 年,上屆特區政府終於批

出三個商營數碼聲音廣播牌照,並着手

多發三個免費電視牌照。不過,7 月上

爭的廣播巿場,會影響當局控制傳媒的

效率。」

香港廣播政策從來都涉政治考慮,

由港英管治時期到回歸後的特區政府,

一直奉行保守的廣播政策,嚴格限制經

營者數目,以便政府駕馭。至今,市場

上只有兩間免費電視台,四間收費電視

台(其中一間為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

的子公司),五間獲發牌照的廣播電台。

對於香港這個擁有 700 萬人口的國際大

都會來講,數目並不算多。

香港廣播︰在染紅與閹割之間

香港HONG KONGnews

50

Page 53: sunny

右頁圖:香港數碼聲音廣播創辦人鄭經翰,批評中聯辦打壓該台是壓制香港言論自由空間。(陳明攝)

左頁圖:香港數碼聲音廣播,節目一向以批評政府、評論時政出名,被指因此而得罪政府。(陳嘯軒攝)

台的梁振英政府,至今一直未就有關申

請作出決定。相反,無綫電視旗下的無

綫收費電視,2011 年底才提出續牌申請,

現已獲政府迅速批核。

有立法會議員指,事件顯示政府是

出於政治考慮,要壓下免費電視發牌。

數碼廣播批梁得罪中聯辦

而與此同時,試播一年、今年 5 月

才正式啟播的香港數碼廣播(DBC),

是上屆政府新批出的數碼聲音廣播牌照

之一。開台至今卻風波不斷,8 月以來

更不斷傳出公司內部股東間出現紛爭而

令 DBC 面臨被迫停播的命運。

DBC 創辦人、人稱「大班」的香港

廣播界「名嘴」鄭經翰堅稱,事件絕非

單純的股東不和問題,並將矛頭直指上

任僅三個多月的行政長官梁振英和中聯

辦,認為他們是打壓該台的幕後黑手。

身兼 DBC 大股東(持股 23%)及

該台《風波裏的茶杯》節目主持人的鄭

經翰,接受《陽光時務週刊》專訪時,

炮轟以公司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黃楚標

為首的四名股東,突然出爾反爾拒絕繼

續注資電台,並對外把事件包裝成「股

東爭拗,經營不善」。「黃楚標自己向

我說,中聯辦給他任務,要讓 DBC 倒閉,

要封我的咪(麥克風)。」

他指,四名股東之一的李國章也附

和黃楚標的說法,「很簡單,這是政治

迫害,要打壓香港言論自由,不是商業

因素。」他又說,曾協助梁振英競選特

首的得力助手、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

曾親口向立法會前議員鄭家富說:「不

可以令 DBC 坐大。」令他更相信事件涉

及政治因素。

香港的數碼聲音廣播,始於上任行

政長官曾蔭權,會同行政會議,在 2010

年批出的三個商營數碼聲音廣播牌照

(DBC、新城電台、鳳凰優悅)。然而,

經營七條頻道的 DBC,卻在梁振英 7 月

上台後旋即發生股東糾紛。

8 月 3 日,四名股東(黃楚標、

李國寶、李國章、黃子欣)拒絕按

原 定 計 劃 注 資 5,000 萬 港 元, 同

時拒絕出售股份或招股,試圖迫使

DBC 清盤,讓政府收回其廣播牌照。

政府回應稱事件純屬股東注資分歧,

暫無意干涉有關牌照運作。不過,

杜耀明則指,事件明顯帶有政治性

質,「黃楚標等股東拒絕注資,又

不讓別人注資,寧願讓電台『陰乾』

(因耗盡經費而結束),他們志不

在金錢,卻要求電台結束,很難令

人信服當中沒有政治因素。」

鄭經翰並非首次與梁振英交手。

早在 2004 年,他在商台主持同名

節目《風波裏的茶杯》時,因經常

務管理局)完成有關牌照的審批工作,

並向行政會議提議發牌。財政司司長曾

俊華去年 11 月亦曾稱,政府會盡快完成

審批,「希望盡快有結果」。然而,三

個牌照拖至政府換屆仍未發出。

面對公眾質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局長蘇錦樑多次耍拖字訣,強調免費電

視牌照的申請,現時由行政會議處理,

基於保密機制,未能透露相關內容,僅

指「局方是會充分配合」。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相信,政府現在

發出新牌照有「困難」,與 70 年代、曾

在香港經營三年即倒閉的佳藝電視結業

情況一樣,同屬政治因素,「當年曾有

財團想入股陷入財困的佳藝,但當時的

港英政府覺得佳藝重視內地新聞,有很

多來自內地的廣告,懷疑佳藝有內地資

金,最後以單一股東持股百分比不能超

過 15% 為由,不准這些財團入股,令佳

藝最終倒閉收場。」

劉銳紹認為,政府遲遲不肯發牌,

是害怕「多隻香爐多隻鬼」,「從政府

管理傳媒的角度來看,電視台數目愈少

愈好,少一些具影響力的傳媒,對弱勢

激烈批評政府,突然遭「封咪」。背後

真正原因,直至今年 3 月行政長官候選

人電視辯論時,才遭候選人、前政務司

司長唐英年揭密︰爆出時任行政會議召

集人的梁振英在討論商台續牌時,就因

鄭的言論,而建議縮短商業電台牌照期

限。最後因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

年的反對,商台才獲政府續牌 12 年。

鄭經翰形容,梁振英這次是想「借

刀殺 DBC」,令他失去一個批評現屆政

府的平台。「梁振英政府現在太弱勢,

他很擔心歷史重演。就像我當年批評董

建華,很多人認為是我把他罵下台。我

不排除他(梁)是想先發制人。」

免費電視牌隨時胎死腹中

最具規模的聲音數碼廣播機構 DBC

瀕臨夭折,而醞釀了三年的新免費電視

牌照,亦面臨隨時胎死腹中的厄運。早

於 2009 年,上屆政府已計劃批出新的

免費電視牌照。包括有線寬頻旗下的奇

妙電視、城巿電訊旗下的香港媒體製作、

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2011 年

中,廣播事務管理局(即現在的通訊事

51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54: sunny

政府有利。」

現時兩間免費電視台的表現,印證

了他的觀點。香港最大的免費電視,無

綫電視(TVB),以及她唯一競爭對手

亞洲電視(ATV),近年先後被指受到

不同程度的「染紅」。

黨官入主無綫子公司

無綫電視在 5 月即傳出「染紅」疑雲。

該台宣布旗下的電視廣播國際(TVBI)

與上海東方傳媒(SMG)合組成聯營公

司,並在內地註冊。據內地報章報道,

聯營公司為上海翡翠東方傳播有限公司,

並由有內地黨官背景的前上海市委辦公

廳主任、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前總裁黎瑞

剛,出任主席。據報,有關合營公司現

已開始運作。

電視廣播董事及集團總經理李寶安

強調,聯營公司主力發展內地電視巿場

及開拓新媒體業務,不會參與電視廣播

在香港的運作,並強調 TVB「絕對不會

染紅」。

雖然無綫否認被染紅,但近年業務

發展「一路向北」的無綫,在 2011 年 3

月股權出現變動時,即時已惹來外界對

其新聞編採方針會否出現改變的疑慮。

有「殼王」之稱、與內地商界關係密切

的香港商人陳國強,聯同台灣女首富王

雪紅及美資私募基金組成財團,購入邵

氏兄弟持有的相當於無綫 26% 的股權,

成為無綫單一大股東。

其後,時任立法會議員的李永達,

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出,得悉陳國強所組

成的財團,除了陳國強、王雪紅及私募

基金 Providence Equity 外,尚有兩位

股東,要求政府及無綫公開他們的身分,

但遭無綫當場拒絕。廣管局主席何沛謙

承認此事,但表示 「要得到財團同意才

可以公開股東名稱」。

京奧後TVB變CCTVB?

李永達又質疑無綫新聞部已設有「黑

名單」,禁止報道某些類別的新聞。雖

然無綫否認「黑名單」之說,但其近年

的新聞報道常因迴避或淡化包括「六四

事件」等敏感題材,而被網民謔稱為

「CCTVB」。

曾任無綫記者和主播、並在 2010 年

底離開無綫的柳俊江指,從 2008 年北京

奧運會開始,無綫新聞部的編採方針明

顯地趨向保守,管理層傾向以「大國家

主義」的視角看待中國新聞,新聞報道

要「突出宣揚國家的強大」的傾向,開

始逐漸成型。他指無綫早前報道中國第

一艘航空母艦正式服役時,較多地從內

地官方的視角去報道,欠缺立場中立的

分析。

柳俊江又指,電視台新聞部最高層,

決定了整個新聞部的意識形態和新聞選

材角度。他說︰「2010 年夏天,廣州民

間掀起保衛粵語運動,我當時向上級建

議以此為題做專題節目,遭否決。上級

的說法是:『我覺得國家應該(推動)

講普通話,廣東省無權要求講粵語。』」

曾任職無綫記者和主播的浸會大學

新聞系客席高級講師呂秉權對《陽光時

務》說︰「無綫的新聞方針近幾年來變

化很大。像陳光誠從山東家中逃出來的

新聞,當日無線在傍晚六點半新聞竟然

放在倒數第二條。今年的『七一』,頭

條新聞是梁振英上任特首,而數十萬人

上街遊行只做第二條新聞。」呂秉權指

這與電視台需考量發展內地業務有關。

左報高層入主亞視新聞部

而無綫電視的唯一競爭對手亞洲電

視,則早已被染紅。早前香港反國民教

育科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亞洲電

視時事短評節目《ATV 焦點》即在 9 月

3 日,以迹近「文革式」的批鬥語言,

形容參與運動的學民思潮成員是遭「破

52

香港HONG KONGnews

Page 55: sunny

壞派」(即泛民主派)政客利用的「惡少」, 聞專題節目。

雷競斌甫上任後,把原本討論每日

重點新聞的《ATV 焦點》,改為由他一

手包辦撰稿、審核以至監製的「個人意

見節目」,令節目變成仿如《大公報》

式的電視版社評。

有業內人士稱,雷競斌素來思想保

守,早年他任職《天天日報》撰寫社論時,

其傾向北京和建制派的立場已經表露無

遺。

亞視在香港收視因為長年積弱,多

次陷入財困。近十年來股權多番轉手,

先後入主的商人都與內地有千絲萬縷的

關係。如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台灣旺旺中時董

事長蔡衍明,以至上海地產商人王征等。

北京以合作發展業務控制無綫

左頁圖:DBC 三大股東黃楚標(左)、李國寶(中)、李國章(右)。(CFP)

香港新聞自由危機大事紀

日期 機構 事件

2012.9

2011.11

2012.5

2009.5

2012.3

2004.5

2012.2

2012.9 電台因為股東內訌瀕臨停播,大股東鄭經翰指是受到中聯辦和特首梁振英的壓力。

旗下電視廣播國際(TVBI)與上海東方傳媒(SMG)合組聯營公司,並由上海

巿委前副秘書長黎瑞剛出任主席,有人擔心無綫從此被「染紅」。

經常尖銳批評中央和特區政府的節目主持人吳志森,突然不獲續約。

大股東為廣東利海集團,有解放軍海軍背景。該報擅自修改劉銳紹有關特首選舉

的專欄文章,把原來標題的「唐梁都不值得幫」,改成「唐梁中揀,寧揀梁振英」。

吉林省政協委員王向偉出任報社總編輯後,該報其後在6月報道湖南民運人士李

旺陽死亡事件上,被指淡化事件。

由內地商人王征掌控的亞視,聘前《大公報》執行總編輯雷競斌任副總裁。雷主

管的《ATV焦點》,把學民思潮成員形容為「遭破壞派政客利用的惡少」。

南華傳媒旗下的《君子》雜誌,臨時抽起16頁六四專題報道,撰寫報道記者一

個月後被辭退。

主持人鄭經翰疑因政治壓力,遭商台解約。

較香港左派輿論更為激烈。

該個形同報章「社論」的三分鐘獨

白式節目,由於在評論時沒有列出證據

支持論點,內容偏頗,節目播出後即引

起巿民激憤,通訊事務管理局事後更接

獲了逾四萬宗投訴,創下單一節目最多

投訴的紀錄。

近年股權多番轉換的亞視,因為早

已有「紅色」資金入主,立場已倒向北

京和建制派,被坊間戲稱為「中央十台」。

撰寫《ATV 焦點》評論的是資深傳媒人、

亞視副總裁雷競斌。他曾先後任職於《東

方日報》、《東周刊》、《天天日報》

和《大公報》執行總編輯。並於 2012 年

4 月加盟亞視並「空降」新聞部主管新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杜耀明認為,亞視在資金來源方面

早已經被「染紅」,但因收視太低,社

會影響力有限,故此對北京而言可謂「得

一物而無所用」。

至於無綫電視,由於影響力遍佈兩

岸三地,以至整個亞州區及美洲華人社

區,地位舉足輕重。對此,北京會透過

讓其與內地合作發展業務的方式,來施

加影響力。

他指無綫新聞報道及節目內容,近

年處處自我設限,往往把官方回應放在

顯要位置,而在關鍵問題上絕不會挑動

中國政府神經。他預計在梁振英任內,

未來數年香港廣播的言論空間會進一步

收窄。

53

Page 56: sunny

世上最後一個信奉斯大林主義的國家朝鮮真的要改革?面對多年國際封鎖和嚴重的糧食短缺,年輕的「最高領袖」如何修補漏洞百出的「神聖主體」?改革象徵主體的崩潰,還是主體的復活?

文 / 蒲黃榆

朝鮮 : 主體思想 VS. 經濟改革

近日,朝鮮傳出計劃實施農業改革

的消息。消息稱,醞釀中的改革方案將

允許農民保留和自由買賣大部分農産品,

這很像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施行的家庭聯

産承包責任制的翻版。

在中國改革開放近三十年後,閉關

鎖國的朝鮮政權也曾在 2002 年啓動了一

輪經濟改革措施。但大約從 2005 年起,

朝鮮又開始收緊政策,告別改革。朝鮮

近年連年出現糧食短缺現象,今年再次

發生大規模乾旱,農作物大幅减産。

今年四月筆者曾從朝鮮了解到,當

地一個大學教授的收入是月薪 4000 至

5000 朝幣(相當於人民幣 400 元左右)。

而在當時,朝鮮黑市上每公斤大米的價

格已超過 3000 元朝幣。這意味着,一

個朝鮮家庭靠工資是吃不起大米的。

去年 12 月金正日去世之後,其三子

金正恩成為金氏王朝第三代領導人。其

後數月來,從這位「80 後」朝鮮領導人

的言談中可以感覺到,他對改革經濟興

趣濃厚。

改革的蛛絲馬迹

今年 6 月 28 日,朝鮮內部公布了《關

於確立朝鮮式新經濟管理體制》的措施。

據朝方釋放出的信息,當局醞釀「激發

農民的動力,生産更多的糧食。根據不

同地區,他們收成中的 30% 到 50% 可

以被用來保留、買賣。」截至目前,朝

鮮大多數農産品收成一直由國家以明顯

偏離市場的低價從農民手中統一收購。

上世紀 80 年代末,朝鮮在個別農村

試驗過家庭農場,和中國的家庭承包制

類似。但由於不同家庭勞力有差別,導

致收成差異等原因,很快又取消。

在 21 世紀初期,朝鮮政權曾提出「新

思考」,變封閉的自力更生為開放的自

力更生,並在 2002 年以 7.1 措施啟動了

一輪經濟改革措施,但大約至 2005 年起,

朝鮮又開始收緊政策,告別改革。

根據朝鮮金氏一家三代領導人堅持

貫徹的主體思想,朝鮮要保持思想主體,

全民一心以領袖為大腦,以朝鮮勞動黨

的政策為唯一的行動指南。

保證主體思想的一統地位,就不得

不採取閉關鎖國與擴大戰爭情緒的方式

確保執政合法性。但自 20 世紀末以來,

這一模式已經面臨愈來愈大的挑戰。

再強大的思想也變不出更多的糧食、

技術和產品。缺乏原材料和能源,朝鮮

的化肥無法自足。缺乏電力和材料,工

廠無法滿額開工。經濟陷入衰退的惡性

循環。

隨即,朝鮮開始轉身。

進 入 21 世 紀 後, 一 直 到 2009 年

溫家寶訪問朝鮮之前,朝鮮當局與中國

合作開發特區的戰略進行得並不順利。

2002 年新義州特區成立,金正日任命中

國人楊斌爲特區特首,一系列的特區法

國際INTERNATIONAL

54

news

Page 57: sunny

朝鮮出現了新的官商階層。

朝鮮的改革開放,本質上

是建立通向金家小金庫的

輸血管道。

律法規初具規模。根據設計,新義州將

開設賭場,成爲中國東北邊界的洗錢重

鎮。這沒有得到諒解。在某日清晨,幾

名公安人員在楊斌的別墅外將他逮捕。

至今楊斌下落不明。

2008 年以後,朝鮮的改革迹象迅速

淡去。官方限制絕大多數產品在市場出

售。只有國營的商店可以出售食物、日

常用品和進口產品。外幣也被禁止流通。

到 2009 年 3 月,所有的買賣被政

府接管,政府試圖重新掌控市場。同年

2 月,個人或團體承包的自留地也被重

新歸入國家集體所有制中。

最為嚴苛的打壓政策隨即出現了。

2009 年朝鮮政府頒布了新的貨幣政策。

根據新規定,朝鮮舊鈔作廢,個人可以

將不超過 10 萬朝元的舊鈔兌換新鈔,比

率為 100 舊元兌換 1 新元。這意味着超

過 10 萬朝元的舊鈔將等同廢紙。

貨幣改革引發朝鮮新一輪經濟混亂,

普通的朝鮮民眾一夜間失去積蓄,隨即

引發新一輪通脹及糧食供應的短缺。新

朝幣在使用後既迅速貶值,人民幣兌換

從最初的十幾朝元兌換一人民幣到今天

的 1011 元朝幣比 1 元人民幣(平壤)。

朝鮮政府隨即政府宣布改革失敗,

但人民的財富已被成功剝奪。

樂觀的一面是,10 年來的歷史告訴

我們,朝鮮政府期待戰勝市場的努力始

終沒有實現。市場屢壓不止,而財赤連

年增加。

目前,雖然朝鮮官方隆重的「改革」

版本還只是傳說,但有許多迹象似乎在

支撑其存在的可靠性。去年秋季,朝鮮

派特區官員到中國培訓,向朝鮮唯一主

要的經濟和外交盟友學習經濟管理。而

在金正恩上台後,中朝之間的合作動作

加快。近期,又有清津等數個港口被中

國企業租借包産。而就在 9 月下旬,朝

鮮在中國舉行了三場招商活動,分別在

長春、厦門和北京。

2009 年 溫 家 寶 訪 問

朝鮮以後,雙方確立了新

的合作項目,包括租借黃

金坪島、威化島以及修建

新的鴨綠江大橋。

很快,中國企業得到

了羅先特別市羅津港的部

分港口租借權,延吉市圈

朝鮮消滅市場的行動屢屢失敗,便進而

求其次接管市場。在政權許可的 400 多

個市場裏,九成的商品均來自中國。

這些商品並不是由朝鮮民間人士通

過中國進口獲得,而是來自政權下屬的

各個會社。每天,大批的中國商品通過

口岸,運送給朝鮮的會社,再由這些會

社批發到各個市場。這意味著,在朝鮮

出現了新的官商階層。他們從屬於金氏

家族的庇護網絡 , 通過上供、行賄表示

忠心,換取貿易許可權。而只有理解這

一點,才能看到朝鮮的開放,本質上是

建立通向金家小金庫的輸血管道。無論

是開城工業區、羅先特別市,還是各種

勞務輸出,換取外匯均如此。對於金氏

家族和權力精英來說,將輸入的外匯掌

控在手中,在通過原有的國家分配體系

分配下去,保持國體的純潔,是最完美

的解決方案。

至於這個階層能否改變朝鮮,形成

新一輪的倒逼式改革,尚不可知。同時,

自冷戰結束以來,朝鮮國內的社會秩序

日趨崩潰、資源日漸衰竭,與國際體系

漸行漸遠。金正恩上台也無法清算他的

父親,否則他自身的合法性也會出現危

機,乃至權力體系崩潰。這個風險不僅

是他,也是整個朝鮮權力精英集團無法

承擔的。

在不久前的聯合國大會上,朝鮮聲

稱,朝鮮需要核武器,揚言朝鮮半島不

能排除核戰爭危險。種種迹象顯示,對

於朝鮮領導人來說,最核心的應該還是

建立自己的庇護網絡。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圖:朝鮮的「80 後」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將如何修補漏洞百出的「神聖主體」?圖為朝鮮國慶時在首都平壤舉行的閱兵儀式。

55

河口岸的跨界橋至羅先港的道路開始修

整。據筆者了解,這一道路已經進入試

通車階段,尚未完工。

近日朝鮮勞動黨中央行政部部長張

成澤造訪北京,明確提到了朝鮮要進行

經濟改革的想法。張成澤被外界視爲朝

鮮的改革派代表。

若真有其事,且不去考慮具體的風

險,朝鮮經濟改革對中國的商人而言,

當然是利好消息。種種數據表明,作爲

對朝最大進口國,中國爲朝鮮的輸血已

經成爲影響朝鮮經濟的巨大因素。

不過據路透社報道,金正恩的這一

「新政」將不會稱為「經濟改革」,而

只是視為經濟「調整」,旨在強調朝鮮

將不會照搬中國上世紀 70 年代末開啓的

經濟改革,而且規模也要小得多。

中國的朝鮮觀察家亦不乏保守的觀

望者,認爲朝鮮啓動全面改革的動力不

足。比如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張璉瑰就認為,朝鮮對中國改革開放一

直是嚴厲批評態度,很難說真的有意改

革開放。

金正日長子金正男的態度變化也可

以作為佐證。今年,日本《東京新聞》

記者五味洋治披露了他與金正男長期通

信的內容。信件可以明顯看出,在 2010

年前,金正男曾表達期待朝鮮進行中國

式的改革開放。而之後,在受到朝鮮內

部壓力後,他表態稱朝鮮絕無可能改革

開放。

的確,朝鮮雖從中國獲得輸血,但

並不是以展開市場改革爲目標。多年來,

Page 58: sunny

日本民間聯署反思島爭

針對日本民間發出和平聲明 , 日本資深媒體人奧漥對《陽光時務週刊》表示,發起聯署的團體基本上偏左翼,而左翼的聲音很難佔據主流。在涉及領土問題時,媒體立場則表現得更加謹慎。

文 / 蔡成平

互惠。平和。非暴力。對話。互相尊重。

日本國會議員會館前,數百名請願者聚

集。他們手舉寫有五個中文關鍵詞的牌

子,發布了一份題為《 終止『領土問題』

的惡性循環》」的民間聲明。

這一天是 9 月 28 日。在此之前的半

個月內,內地剛有 70 多個城市爆發大規

模反日遊行示威,其間上演了「打砸搶」

的暴力衝突。

日本民間聲明指出,紛爭的原因,

就是東京都知事石原宣布買下尖閣、以

及日本政府以此為契機宣布國有化方針,

聲明認為此舉因此被中方視為「挑撥」

行為並不為過。

「領土問題不論對任何國家的民族

主義而言,都是個挑動神經的議題,是

權力者會用此轉移國內矛盾的原因。一

方的行動,將激發另一方的相應行動,

如此輾轉升溫,無法預料不久之後,是

否會發展成無法控制的武力衝突的危險

性。」聲明中要求日本及其他涉事國政

府「肩負起壓制本國民族主義及冷靜處

理的責任」。

針對如何解決領土爭端,聲明認為

「除了共同開發、共同利用之外,其他

途徑勢不可行」。

這一聲明發布一周之內即已徵集到

約 1300 名市民的簽名,其中包括日本著

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

著名翻譯家池田香代子、日本長崎市原

市長本島等、《世界》月刊雜誌原總編

岡本厚,以及律師、學者等各界代表人士。

據《陽光時務週刊》了解,發起此

次請願的市民團體名為「決不允許憲

法改惡市民聯絡會」,活動的主要發起

人之一是野平晉作,是日本非政府組織

「Peace Boat」(和平之船)的共同代表。

就發起此次活動的目的,野平晉作表示,

「日本國內也有反對日本政府方針的聲

音,但有必要更多地宣傳一下。我們還

要和國際輿論聯手,給日本政府施加壓

力,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這樣的契機。」

另一位主要發起人高田健目前擔任

「決不允許憲法改惡市民聯絡會」事務

局長,他認為,「正是由於野田對現在

的日中關係和歷史問題的認識膚淺,才

做出了這樣愚蠢的事情。」。

日本頗具代表性的左翼政黨——社

民黨全國聯合和平市民委員會事務局長

藤田高景也參加了聯署。他批評道 :「日

本民主黨政權壓根不了解日中關係的歷

史。日中兩國在領土問題上達成了『擱

置爭議』的共識是歷史事實,但遺憾的是,

民主黨政權卻一直無視這一點。」針對

所謂的「國有化」方針,他批評稱,「那

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挑起事端的是石

原慎太郎,但真正的原因在於日本政府

對這件事的錯誤處理」。

據活動發起人透露,此次聲明聯署

活動將延續至 10 月 17 日。聯署一結束,

他們就將於 10 月 18 日前往日本首相官

邸集會,呼籲和平解決領土問題爭端。

據本刊了解,此次聯署活動的骨幹

與「反對沖繩配備魚鷹戰機」、「反對

沖繩普天間美軍基地」等聲明的發起人

系出同源,整體被視為是「學者文化人」,

只是此次更多了呼籲市民參與的成分。

56

國際INTERNATIONALnews

《終止領土問題的惡性循環-

日本市民的主張》摘要

1、主張客觀回顧從釣魚島問題背景到近代日本對亞洲

的侵略歷史。認為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宣布買下尖閣、

日本政府宣佈國有化方針等舉動,確實如中國方面所

批評的那樣,違反了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擱置」領

土問題的「默認」,因此視日方為「挑撥」並不為過。

2、主張警惕民族主義可能導致武力衝突的危險性。

3、主張倡導協議,交涉。支持台灣總統馬英九提出的

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管道、

尋求共識、制訂東海行為準則的冷靜與理性提案。

4、主張釣魚島列嶼海域自古即為台灣及沖繩等周邊漁

民們的漁場和生活場所。主張尊重相關海域漁民的權

益。

5、主張日本認識和反省自己的歷史問題,尊重迄今為

止締結的條約與聲明,表現朝著和解、友好合作方向

進行的姿態。

牆內開花牆外香

Page 59: sunny

日本主流媒體對聯署漠不關心

但必須指出的是,此前的反對美軍

沖繩基地、反對配備魚鷹戰機的聲明發

起時,《每日新聞》、《朝日新聞》、《琉

球新報》等日本媒體均予以了不同程度

的報道,但此次聯署活動卻幾乎沒有日

本媒體參與報導,主流媒體更是表現得

有些「漠不關心」。在 9 月 28 日聲明發

布記者會上,大批駐日的中、台及韓國

媒體紛至,但幾乎未見日本媒體蹤影。

日本資深媒體人奧漥對《陽光時務》

表示,「這樣的團體在日本基本上屬於

偏左翼組織,在當前的日本,左翼的聲

音很難佔據主流。在涉及領土問題時,

媒體在立場上則表現得更加謹慎」。

在日本全國發行的五大報紙(讀賣、

朝日、日經、每日、產經)中,只有偏

右翼的《產經新聞》做了相應的報道,

但論調無疑是批判性的。《產經新聞》

將此次聲明稱之為「反日聲明」,將聲

明簽署者歸結為是「一貫持反日立場的

左翼人士」,並介紹稱「大江健三郎簽

署的聲明在韓國大受歡迎」。

左翼立場聯署引發右翼抨擊

筆者發現,該聲明實際上是被中國、

韓國的媒體刊登報導之後,才引起日本

方面的注意,且日本方面的關注更多的

是限於網絡上。在日本「網絡右翼」聚

集的 2ch 論壇、以及日本兩大門戶網

站——日文 yahoo、livedoor 等平台上,

這一聲明正引起一番討論,或者準確地

說是一番「鞭撻」。有的評論認為,「這

樣的表態在當前形勢下實屬難得」,但

認為「這純粹是向中韓獻媚」的評論是

壓倒性多數。

事實上,當前日本追求成為「普通

國家」、「正常國家」,說白了就是希

望去除戰後所受到的一些政治上的約束,

追求更加自立、自主,有望重新執政的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57

圖:對如何解決釣魚島領土爭端,日本民間聲明認為「除了共同開發、共同利用之外,其他途徑勢不可行」。

在野黨——自民黨也將「修改和平憲法」、

「將自衛隊升級為軍隊」等主張明確地

寫入了總選舉綱領。隨着戰後出生的世

代正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日本期

待儘快擺脫「自虐史觀」(即「只說日

本罪惡而忽視日本正面價值」的歷史觀,

為日本主流歷史教科書採用)的願望也

愈來愈強烈。

在這樣的背景下,此次聯署聲明的

論調多少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實際上,

筆者身邊認識的日本人很多都沒有聽說

過此次聲明聯署,當筆者將聲明的內容

給他們看過之後,大部分人表態稱,希

望日中、日韓等鄰國都能共存共處,但

不認可聲明中所謂的「尖閣列島(中方

稱釣魚島)系日本竊取」、「最重要的

是日本應反省歷史」等觀點。

當然,作為成熟社會的日本,聲音

無疑是多元的。據筆者了解,除了此次

聯署聲明之外,在東京居住的華人 9 月

29 日也已經聯合日本人通過 facebook、

twitter 等新媒體工具,共同發起設立了

「共創日中未來」之會,並發布了「反

對暴力、加深理解」的共同聲明,呼籲

「相互尊重彼此的認識差異,反對暴力,

強化市民層面的持久不斷的理解與信賴」

發起人之一的丁寧對《陽光時務》表示,

「相互不理解的怨恨只會加深危機現狀,

需要讓更多的人理解中日草根對話的重

要性」。

與此同時,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

也在 9 月 28 日向《朝日新聞》投稿,對

領土紛爭危及近 20 年逐漸繁榮的東亞文

化圈提出嚴肅批評。村上在文章中稱,

「只要國界存在,令人惋惜的 ( 該這麼

說吧 ) 領土問題就成為無從逃避的課題。

但這應該是實務層面解決的事,或者說,

應限定在實務層面上解決。一旦超出了

實務層面,踏入了『國民感情』領域,

就見不到出口,就會帶來危險的狀況。

這就像劣質酒類所造成的宿醉。劣酒只

需幾杯就能讓人醉倒、腦子充血。人們

的聲音變得高亢、行動變得粗暴。理論

變得單純、思維成了繞不出去的圈。但

熱鬧騷動之後,一旦清晨從宿醉中醒來,

剩下的只是惱人的頭痛」。

村上呼籲,要「警惕暢飲劣酒後進

行煽動的政客名嘴」,因為「政客名嘴

只需巧言令色就能煽風點火,但實際受

傷的,是在第一線搖旗呐喊的每一個個

體」。

實事求是地說,在目前的中日緊張

現狀下,東亞個國家的市民活動仍影響

有限。但隨著亞洲地區市民社會的不斷

成熟,棘手的領土爭議是否有望迎來新

解呢?

Page 60: sunny

一個聯署文本引發的思想實驗如何在機會出現的時候,從網絡輿論轉向街頭政治,而不是把街頭拱手讓給激進派,或者聽任民眾們發洩愛國的狂熱?日本民間呼籲之後,中國民間學者作出回應。

文 / 劉慷、雁南

日本民間聲明《終止『領土問題』

的惡性循環》所釋放的誠懇善意,令同

樣立足民間、倡導理性與多元聲音的中

國自由派人士受到啟發,並感覺到應該

有所呼應。

香港登記註冊的 NGO 組織「中日

民間小組」先動了起來。該小組由香港

作家陳冠中和日本學者本田善彥共同創

立,成員主要來自中日學界與媒體,平

日用中文以郵件組的形式交流。

小組成員之一、北京作家孟湄在讀

完日本民間聲明後,率先以個人身分發

出聲援,強調這份聲明「這是將危機處

理成一個契機的良好做法。」孟湄的表

態在郵件組中獲得積極回應。

內地的 NGO 活動家梁曉燕也認為,

中國民間應該給予積極的回應。梁曉燕

在接受《陽光時務週刊》採訪時指出:

「所謂的民間不是國與國,而是人對人。

而中國很多問題恰恰就發生在這裏,每

個人都以國家為代表。」

未達共識、需要共識可能是在中日

關係上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在梁曉

燕看來,在中國謀求共識的難度比日本

要大得多。「什麼是共識?現在的中國

社會比較分裂。不能說這是多元,多元

並非是沒有主流價值和共同認同。在中

國,對獲得共識的難度我感到有些悲哀。」

果然,當一份聲援日本民間聲明的

中國民間聲明出現後,其聯署活動一開

始便出現分歧與爭議,似乎在印證梁曉

燕那句「獲得共識的難度」。

日本民間聲明發表的兩天後即 9 月

30 日,一份題為《讓中日關係回歸理

性——我們的呼籲》的聲明草稿在北京

著名公共知識分子崔衛平的家中誕生了。

這份草稿首先發布在「中日民間小

組」及另一個叫 Critique 的中國自由派

知識分子郵件組中,均獲得相當積極的

反饋。

10 月 4 日,這份聲明在郵件群組內

聽取意見進行審定後,發布在崔衛平的

博客及「共識網」上徵集中國民間聯署,

簽名支持者隨之大量湧入,當中不乏兩

岸三地知名知識精英。

共識的難度

但與此同時,對聲明文本的批判意

見一直如影隨形。中國媒體人長平指出,

中國的民間聲明與日本民間聲明的立場

有相當大差別:「日本民間聲明立足於

批評本國政府;中國民間的回應(聲明)

也立場鮮明地批評日本政府,態度曖昧

地批評中國政府」。他認為在日本民間

團體已經著重批評本國政府之後,來自

中國的呼應應著重檢討中國政府的不當

言行,包括在領土爭端上最新的「戰勝

國理論」,以及粗鄙的「自古以來」論調,

或功利的「國家利益」之說。

有鑑於此,有意見認為,如不澄清

上述問題這份聲明不如不發,否則擔心

58

國際INTERNATIONALnews

Page 61: sunny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會引起誤導。

這一擔心果然並非多慮。

10 月 5 日,「中日民間小組」成員、

旅居中國的日裔學者溫子在郵件組中對

聲明的部分內容明確提出質疑。

共識與共謀的邊界

「我本來不想說什麼,但是看到這

個(中國民間聲明的)改編,身為『中

日民間小組』日本成員,我非常反感這

個紅字新內容,因為它罔顧事實,意識

心態先行。」

溫子指出的「紅字新內容」,是指

從草擬開始已經三易其稿的第二條。初

稿內容為:

「2012 年 9 月 27 日,日本駐聯合

國代表兒玉和夫先生在大會發言中,以

《馬關條約》作為釣魚島歸屬的依據,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罔顧事實、不負責任

的表現,不能接受這樣一個重現不平等

條約幽靈的起點。不能否認,日本始終

存在領土擴張及軍國主義思潮,不時傳

出極右翼言論,對於侵華歷史的認知也

經常反覆,不利於發展友好的睦鄰關係。」

該條內容被長平質疑為「選擇性的

批評」(「聲明中專條批評日本駐聯合

國代表兒玉和夫先生在大會發言中,以

《馬關條約》作為釣魚島歸屬的依據,

而中國外交部秦剛稱,「一個戰敗國卻

要霸佔一個戰勝國的領土,豈有此理?!

」按照這種勝者為王的流氓邏輯,《馬

關條約》有何不平等可言?)

最後該條再易其稿,最終修訂為:

「對於最近日本政府在釣魚島歸屬

上的一系列論證,我們認為缺乏令人信

服的證據。不能否認,戰後日本在承擔

歷史責任方面,沒有做到讓周邊國家的

人們心悅誠服,在中國民間,始終存在

許多積怨。首先需要面對這些積怨,然

後尋找化解的途徑。這一方面需要對於

戰爭的過去有足夠的認識,體現以德服

人,另一方面,不能再製造新的爭端,

激發起本來就存在的怨氣。」

結果修改後的文本引起了更大的爭

議。「我就吃驚,」溫子對《陽光時務週刊》

表示:「這麼多精英或知識分子簽署,

但是其中沒有一個人提出原版上面的重

大新聞內容錯誤,而有人提出錯誤存在,

但是起草人也不會通知簽署人們這個錯

誤,而以另一些其他話語來填補就行。「這

種粗糙的呼籲書,哪裏有理性可說?」

由溫子以一名日人的身分不留情面

地提出質疑開始,中國民間聲明發展成

為一場耐人尋味的思想實驗活動。

「這是我心目中,不懂自我反省的

華人精英分子被非要奪取社會主導權的

欲望膨脹驅動的一個行動,這一次,我

對傳統華人精英分子徹底失去了期望」。

面對溫子這句難免情緒化的批評,

「中日民間小組」中反彈者有之:「由

於我不在「精英」之列,也就用不着向

您說抱歉了!」

反求諸己者亦有之。一名中國學者

表示認同說:「(中國民間聲明)措詞

過於官方,過於簡單化。」

長平表示:「我完全理解為了發出

一份聲明所必須採取的隱忍和妥協態度,

也完全贊同對一些事件和觀點採取溫和

的立場,但是認為應該謹惕「共識」與「共

謀」的邊界,在當下的中國尤其如此。」

包括崔衛平在內的最早參與起草聲

明的中港台學者中,至少有四位都沒有

出現在終稿的聯署名單上。其中一名北

京學者表示,曾指出文本存在問題,遺

憾當初未明確提出異議。他希望民間聲

明這一行動仍能進行下去,但聲明的文

本要解決「表述立意存在的問題」。

「9 月 15 日(中國爆發反日示威)

以來,我們感到愛國主義情緒,需要尋

找更合理、和平的形式,聲明的另一用

意,即在於醞釀這樣一種表達的方式。」

另一名參與起草聲明的中國學者表示。

一場中國民間的聯署活動,就這樣

在不經意間揭示了釣魚島之爭背後,中

國民間在認知上的鴻溝,同時也呈現出

民間在反思的同時,彌合鴻溝的努力。

島爭問題的核心是什麼?自由派是

否應接過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旗幟,

將此轉化為建構自由民主、推動政治改

革的契機?如何在機會出現時,從網絡

輿論轉向街頭政治,而不是把街頭拱手

讓給激進派,或者聽任民眾們發洩愛國

的狂熱?由一個聯署文本引發的反思仍

然在發酵,達致共識的努力仍在進行。

《讓中日關係回歸理性——

我們的呼籲》摘要

1、釣魚島的領土爭議是歷史遺留問題,中方 1972 年提

出「擱置爭議」的意向是明智的,任何單方面的解決方案,

都只會導致武力衝突乃至於東亞和平局面的崩潰。

2、日本政府最近在釣魚島歸屬上的一系列論證缺乏令人

信服的證據。中國民間始終存在積怨。首先需要面對這些

積怨,然後尋找化解的途徑。

3、中國大陸應珍惜近三十餘年經濟的成就,珍視穩定和

諧的友好關係,爭取一切可能的途徑對話協商,繼續保持

與日本及其他周邊國家和平穩定的關係。

4、肯定戰後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成果,及

許多日本人士在戰爭道歉和重建和平方面的努力,以及日

本在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上的有力援助。

5、警惕和反對任何利益集團或政治派別,為了自己的目

的和利益,挑起領土爭端,操弄和綁架民意,煽動狹隘民

族主義情緒。在解決領土爭議和取得和解問題方面,政府

本身擁有更大責任。一旦發生危機,政府也有責任引導民

眾理性認識問題和採取行動。

6、譴責 2012 年 9 月中旬,在中國一些城市發生的因釣

魚島爭端激化而引發的打砸燒行為。

7、領土或政治方面的爭議,不應無限制擴展到其他領域。

應儘快恢復雙方民間的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正常的

合作交往,儘快撤銷所有缺乏長遠眼光的臨時措施。

8、政府處理主權事務時,需要傾聽民眾的意見,而不是

把民眾甩在身後。

9、兩岸四地和日本的教科書,應寫入中日兩國全面而真

實的近現代歷史。

10、領土、國家主權等國際事務不獨政府責任。應該更

多發展民間交流渠道。

59

圖:中日釣魚島爭端由來已久。圖為 2010 年 10 月 16 日在東京出現的一次千人規模的反華遊行上,遊行者手舉英文橫額宣示「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 (AFP)

Page 62: sunny

你我之間這缸劣質的酒啊!

中日兩國猶如一根毒藤上的兩顆毒瓜,所謂靈魂交流,不過是同床異夢。所以歸根結底,溝通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文 / 陳希我

——給村上春樹的一封信

尊敬的村上先生:

看到了您在《朝日新聞》上的文章,

我感覺複雜。想說什麼,又說不好。直

到現在才勉強理出個頭緒來。這種情形,

也許恰如您所說的喝了劣質酒吧!

您對中國下架日本作家書籍的事,

雖然不肯表態,但意見已現。我很有同

感。有人說,作家村上春樹愈來愈關心

政治了,言語之間帶着的是否定,但我

不這麼認為。今年年初倫敦筆會,在英

國筆會和言論自由中心舉辦的活動上,

主持人問我作家與政治的關係,她說:

「在英國,作家可以不關心政治,而關

心政治會成為更好的作家。」我答:「在

中國,不關心政治的是偽作家,關心政

治的才是真作家,中國作家還沒有漠視

政治的奢侈,這是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國

家的區別。」我想,在民主國家日本,

您是朝着成為「更好的作家」方向走的。

作為中國作家,我也渴望有朝一日可以

在不需要談政治的環境下談政治。

在中國,政治無處不在。中國不是

任何大國,只是政治大國。比如 GDP,

也是政治之下的 GDP。而又因為有了

GDP,中國的政治才更加專制起來。這

也如同您所說的喝劣質酒的狀況吧?這

些年來,中國政府變得愈來愈難以跟世

界對話了。上世紀 80 年代,他們還覺

習。那時日本還是中國的最好榜樣。這

些年,我們常聽到的卻是「別以為外國

什麼都好!」這種變化是微妙的,也是

深刻的。所以此次「反日」遊行,民眾

是否受中國官方政治的主導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民眾自己的情緒。

當然,這種情緒也可以是反官方政

治的。據說某個城市抓了 40 多個遊行中

的「打砸搶」分子,而問到釣魚島,有

17 個人不知道在哪裏,被傳為笑話。但

我覺得沒什麼可笑的。那些上街「打砸搶」

的,未必都是只對日不滿,他們也對國

內現實不滿,釣魚島只是他們的舞台。

當今中國社會充滿了暴戾之氣,這種戾

氣可以是為國家,也可以是為個人,或

者明確說是因為不能操國家之心而實行

的個人暴動。此次遊行,發洩的目標固

然是日本,但也是中國政府。此次中國

政府企圖利用民眾「反日」,但他們更

怕引火焚身。實際情況是,希望通過「釣

魚島事件」來推動中國民主化進程的大

有人在。老實說,我也在其中。在一個

政治不民主的國家,所有的問題都是政

治問題,因為政治就是生存;在一個腐

敗的國家,所有的外政都是內政。

按中國學者朱學勤先生分析,世界

大國崛起一般可分為三種模式:英美模

式、法俄模式、德日模式。中國「崛起」

是兼具後兩種模式的。「德日模式」是

國際INTERNATIONALnews

60

得必須融入世界,雖然

用了「中國特色」這塊

遮羞布,但這些年他們

喜歡說:「西方對中國

指手劃腳的時代已經過

去了!」這底氣從何而

來?就因為有錢了!這

種揚眉吐氣也出現在民

眾身上,雖然他們並沒

有 多 少 錢。 上 世 紀 80

年代,中國人對發達國

家基本是有共識的:學

Page 63: sunny

長期受壓制的民族的「崛起模式」。整

個中國近現代史,都是衰敗中國力圖「崛

起」的歷史。這種「崛起」是依賴於專

制制度的,這也是中國現政權所強調的

他們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此次「釣魚島

事件」,不知您是否發現,公共知識分

子基本失語。也許正像有人對我說的,

必須先有國,然後才談得上國是否屬於

民。「崛起」對長期被壓迫的國家是絕

對的硬道理。作為日本人,您很清楚日

本當年怎樣「崛起」的,所以您也應該

明白中日這麼兩個地緣接近,利益相食

的國家,和平基本是不可能的。對中、日、

韓三國,您美好地看到了「圈」,我看

到了「圈裏鬥」。固然都想着「共榮」,

但誰都想做這個「大東亞共榮圈」的霸主。

那麼也許應該把希望寄託在文化

上?我注意到您提出的是「東亞文化圈」。

文化是超然的,「雖然我們語言不同,

卻同為擁有同樣感情和感動的人類」。

但我仍然很懷疑這種「同」。作為文化

使者的知識分子可以超然嗎?他們即使

可以超然於國家,也難以超然於理想。

這就要談到「法俄模式」,這模式就是

革命。法蘭西知識分子和俄羅斯知識分

子,他們屬於各自的國家,甚至有時還

互為敵國,但他們把革命薪火相傳了。

知識分子是天生的「左派」,知識分子

該死地極容易被捲入革命。此次反日遊

行,政府號召「理性愛國」,一些怯弱

文化人特別贊成,他們的苟且有了正當

的理由了,既能聽政府話,又能有正當

的理由,多好!可見「理性」是個什麼

東西。

在日本對外侵略的年代,相當多的

日本作家成了「筆部隊」成員,連「冷

豔文人」川端康成也難以超然脫身,在

日軍佔領新加坡之時也亢奮了。難道滿

腹經綸沒有告訴他們是非曲直嗎?有,

但更告訴他們民族屬性和他們理想。中

國文化傳統使得中國知識份子更難超越

一根毒藤上的兩顆毒瓜,所謂靈魂交流,

不過是同床異夢。當然我仍然是堅定的

理想主義者,我也希望能用自我清醒、

自我批判,聯絡起文化交流的動脈。但

那是很悲壯的努力,不是「千萬不要採

取什麼報復舉動」就可以解決的。

說起悲壯,我想起小時候讀過的課

文:1958 年,此岸的共產黨軍隊和彼岸

的國民黨軍隊為爭奪金門島激戰,此岸

幾個少年發現軍用電話線被敵方炮火炸

斷五米之遠,他們手把手,用自己的身

體連接起電話線。後來當事人回憶:「當

電流通過每個人的身體時,大家都感覺

一陣發麻,身子有些抽搐,腦子裏嗡嗡

作響,但我們還是緊緊咬着牙堅持着。」

他們悲壯地聯絡起的是戰爭的動脈。我

們是否可以努力聯絡起和平的動脈?他

們的行為是來自那時代劣質教育的醉態,

我們能否從「劣質酒缸」中掙脫出來?

希望能夠。

中國作家陳希我

2012 年此國之國慶

奸」,被密告到某部門,我的住處被搔

擾,還有人警告我的導師跟我劃清界限,

否則我挨揍,我的導師也不能倖免。如

此的我,捫心自問,如果中日戰爭爆發,

我是否應該站在「卵的一邊」?記得您

曾經演講說要站在「卵的一邊」。當戰

局開始,祖國就會自然被理解成是「卵

的一邊」,即正義的一邊。我不能肯定

我的選擇,我對人絕望,對自己也絕望。

我因此也不寄希望於他人來拯救了,特

別是日本。我還記得 23 年前中國那場舉

世震驚的國殤,當時我在日本,日本政

府並沒有對中國民主運動伸出救援之手。

在世界各民主國家中,日本對中國是最

缺乏民主道義的。至於日本的知識人,

對中國人的苦難又有多少發聲?大江健

三郎貌似發聲了,但發的是什麼聲?不

過是貶日本政府而誇中國現政權罷了。

所以寫這封信,是表達一個中國作

家的迷惘。我們都喝着劣質的酒,我們

都處在醉態,所以歸根結底,溝通只是

一個美好的願望。日本所以還沒有下架

中國的書,當然是因為日本空氣比中國

清明。還因為在日本,下架中國的書無

關痛癢。古籍除外,日本人已經把中國

古籍看成是他自己的了。中日兩國猶如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61

國家與政治。那麼,如何

做 到「 無 論 發 生 什 麼 事

情,都對別國文化保持尊

重」?老實說,對民主制

度下的日本知識分子,我

也是很懷疑的。其實,從

您 謹 慎 的 措 辭 中, 也 可

以隱約覺察到難以避免的

「日本立場」。

我曾經在日本待了許

多年,我現在教的是日本

文學,我最喜歡的作家是

日本作家,我不遺餘力寫

關於日本的文章,做關於

日本的演講,我被罵為「漢

左頁圖:村上春樹投書《朝日新聞》說:「領土主權引發的狂熱好像是喝劣酒,很容易讓人腦充血,說話變大聲,行動變粗暴,論理也變得單純化。」(AFP)

右頁圖:陳希我回應村上春樹文章,希望我們能夠從「劣質酒缸」中掙脫出來。

Page 64: sunny
Page 65: sunny

PORTRAIT人物

左圖: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 右圖: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

PORTRAIT人物

左圖: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 右圖: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圖:鄭經翰

Page 66: sunny

64

鄭經翰

誰在「茶杯」裏下毒?鄭經翰八年前主持電台節目《風波裏的茶杯》一舉成名為「十點前特首」。10 月 10 日,他一手創立的香港數碼廣播啟播不到半年,即因政治壓迫而停播。他概嘆︰「到了今時今日,不能再爭了」。文 / 陳嘯軒 攝影 / 陳明

「今天是陳茂波的劏房醜聞被揭發

後第 71 天。雖然巿民批評他誠信破產,

但陳茂波卻未肯引咎下台。陳茂波,你

究竟什麼時候才會引咎下台呢?」

這條香港數碼廣播(DBC)電台的

聲帶,近月每小時無間斷地播出,高呼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下台。這種政治立場

鮮明的宣傳,在香港絕無僅有。有人說,

DBC 本身就是一個行動派的電台,毫不

留情地批評政府,甚至有「鼓動」聽眾

反對政府的感覺。整個電台的風格乃至

編輯方針,更深深地烙上了電台創辦人

兼大股東鄭經翰、坊間昵稱他「大班」

的影子。

DBC 2011 年底開台時,就打着「還

聲於民」的口號。作為電台總編輯的大

班明確地說,「民」就是指弱勢社群,「我

們不是為有錢人服務,不會阿謏奉承。

第一,主持人一定要基於客觀事實,作

出主觀的批評。第二,我一定要他們有

操守,不容許節目出現低俗的東西,一

定要幫助弱勢社群,一定要撐最低工資。」

基於客觀事實作主觀批評

他解釋這與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有

關︰「現在香港社會怨氣這麼重,就是

因為富人發財不立品(格)。我們沒有

巴菲特、蓋茨,承諾死後捐出全部身家;

也沒有富人如巴菲特般,呼籲徵收『富

人稅』。我們這個社會只要『賺到盡』,

建制派大部分都是發財不立品,這最令

人生厭。政府現在討論調整最低工資,

調幅就算只有五角也要爭論一番,時薪

29.5 港元或 30 元都被認為是大不諱(編

按:目前香港最低工資時薪 28 元),這

個世界還有沒有公義?」

在香港,像鄭經翰這類強烈支持基

層的商人可謂鳳毛麟角,他也自嘲自己

裏外不是人:「我的一些商界朋友,認

為我出賣了所屬階層的利益。有些妒忌

我的人,認為我有錢,怎麼會為人民服

務呢,只是口頭說說罷了。」

在 5 月正式啓播的 DBC,落實了「還

聲於民」的口號,每每批評特首梁振英

或整個特區政府都毫不留情。措辭辛辣、

激烈,已成為 DBC 的「台風」。9 月 6

日,面對學民思潮等團體連日來發動大

規模集會,政府卻仍然拒絕撤回國民教

育科諮詢文件。大班便在節目中炮轟:

「梁振英只『吹水』(信口開河),這

群官員根本不是人,走出來講廢話,說

討論國民教育的空間很大,不懂中文的

人才會說這樣的話!」兩星期後,他又

向主責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陳茂波開火:

「你想想一個如此貪婪的人,連劏房(分

間樓宇單位)都經營,你(梁振英)竟

然讓他管理一個比香港島更大的發展計

劃。」

「還聲於民」激烈批評中港政府

電台即使在報道交通消息時,報道

員亦不忘時政,有時會揶揄「劏房局長」

陳茂波,或批評梁振英及其領導班子。

而討論時政的節目中,主持人批評中央

和特區政府的言論也更為尖銳和激烈,

是香港其它電台所欠缺的。

正是這種作風,使當初招來數名「大

孖沙」(巨額投資富豪)入股而一度被

看好的 DBC,開台僅兩個多月,即發生

股權糾紛。以全國政協委員黃楚標為首

的四名股東,指摘鄭經翰「經營不善」,

拒絕按原訂計劃注資,頓使 DBC 陷入財

困,主持人和部分員工要減薪一半。也

人物PORTRAITnews

Page 67: sunny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左頁圖:鄭經翰與林旭華是《風波裏的茶杯》老拍檔。

右頁圖:DBC 由籌備到啟播,大班事事親力親為,對電台停播感到心痛。

鄭經翰簡歷

出生於香港

以飛機工程師專業移民加拿大

回流香港,加盟星島集團

創立三思傳播集團,在香港引

進《花花公子》、《財富》中

文版

與黎智英合伙創辦《壹週刊》,

不久因意見不合拆伙。

進軍廣播界,主持亞視節目《龍

門陣》

主持商台節目《風波裏的茶杯》

在商台門外遇襲,身中八刀,

因傷「封咪」

行政會議討論商台續牌,向商

台申請休假「封咪」兩個月

因政治壓力「封咪」,同年當

選立法會議員

放棄連任議員,籌備「雄濤廣

播」

「雄濤廣播」易名「香港數碼

廣播」(DBC),取得數碼

聲音廣播牌照

DBC 停播

1946

1970

1982

1986

1989

1994

1995

1998

2003

2004

2008

2010

2012

65

使鄭經翰先後兩次宣布,電台可能因財

困問題最終要被迫停播。他指這場表面

上是公司內部股東紛爭的事件,實際上

是一場政治迫害︰「黃楚標自己向我們

說,中聯辦給他任務,要讓 DBC 倒閉,

要封我的咪(麥克風)。」

大班早前在節目中,把 DBC 事件的

矛頭指向梁振英,又指他打壓言論自由

「早有前科」︰「梁振英在 2003 年未

能封我的『咪』,他做了特首就要封殺

DBC 了!他不想有一個電台重蹈覆轍。

他自己不行,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想

DBC 每天罵他。」坊間又有論者指,身

為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和前政務司司長唐

英年好友的鄭經翰,當初「押重注在唐

身上」,故此才斥巨金辦數碼電台,誰

知梁振英最後跑出,在「樹倒猢猻散」

的情況下一眾股東才拒絕注資。

對於「押錯注」之說,大班嗤之以鼻:

「這樣說的人都是白痴,問那個的也都

是白痴,包括你,哈哈哈。你想想,許

多人以為我『封咪』八年後復出,不會

有當年的風采,不會那麼受歡迎。永遠

是『時勢造英雄』,如果我知道梁振英

做特首,我就更加覺得應該下重注,可

能我不會去找股東,一個人做就不會有

事發生了,哈哈。只有梁振英這樣的政府,

Page 68: sunny

66

DBC 風波事件簿

黃楚標等股東拒絕按原訂計劃注資 5000 萬元,也不

願出售股份或招股,圖令 DBC 被迫清盤,讓政府收

回其廣播牌照;鄭經翰稱是受到中聯辦打壓,一度稱

DBC 將於 9 月 11 日後停播。

鄭經翰在中環舉行燭光晚會,獲逾千聽眾到場支持,

節目主持及部分員工願減薪一半留任。

鄭經翰等三名股東宣布,願以半價出售名下股權予黃

楚標,或同樣以半價購入黃名下股份,以結束股東爭

議,否則將於 9 月 30 日停播。

各方同意,在 10 月 9 日召開緊急董事會解決爭議。

停播

2012.8.03

2012.8.31

2012.9.25

2012.9.28

2012.10.10

多行不義,社會才需要我們這類節目。

所以我應該是下對了注,哈哈。」

面對電台營運資金愈來愈少,以鄭

經翰為首的一方股東,近日向黃楚標提

出兩個解決方案,以半價出售名下 DBC

的股權予黃楚標。或同樣以半價購入黃

楚標名下股份,來結束這場耗時兩個多

月的股東爭議︰「其實我與何國輝(另

一股東)已經意興闌珊,早想在九月底

結束廣播。」不過對於收購黃楚標的股份,

他早已打定輸數︰「如果我們被迫賣給

他,這個也是沒選擇中的選擇。」

相反,黃楚標最近卻突然對收購電

台產生興趣,並指 DBC 應該減少批評內

地。有網民因此擔心,若黃成為大股東,

DBC 就會面目全非,甚至變質成為「建

制台」(親政府的電台)。不過,原定

在 10 月 9 日召開的股東會,最終因黃楚

標等股東缺席而流會。黃同時拒絕再注

資,令 DBC 無法營運下去被迫要停播。

大班無奈地說,當初找與中聯辦關

係密切的黃楚標入股,是因為覺得黃在

申請廣播牌照上能夠幫他一把,哪知事

態發展卻證明他「遇人不淑」。「我當

然很痛心,我的心血全都放在這裏。用

了四年籌備這間電台,由開始申請牌照,

到直播室裏掛着的每一張相片、放的每

一張枱子,都是我的設計。我們也得到

聽眾對節目的認同,這些當然全都不捨

得,但到了今時今日,不能再爭了。」

龍門陣一炮而紅

人稱大班的鄭經翰,1994 年與(現

任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出任亞視政論

節目《龍門陣》的嘉賓主持。鄭因為早

年曾做過傳媒老闆而被節目主持人稱呼

為「大班」。至此,「鄭大班」幾乎成

了他的別名。鄭經翰因為《龍門陣》聲

名大噪,隨後加盟商業電台,主持清晨「烽

煙」(phone-in,即聽眾來電)節目《風

波裏的茶杯》,歷時十年。他經常在節

目裏辛辣地批評官員,使他的影響力足

以影響輿論,並被冠以「十點前特首」(特

首十點正式上班)之稱。不過,這種作

風亦使鄭人身安全受到危脅。1998 年他

在商台門外遇襲受傷,身中八刀,手筋

被砍斷,事後留醫兩個月,案件至今仍

為懸案。2004 年,這位名嘴又因受到政

治壓力而要徹底「封咪(麥克風)」。

八年後的 2012 年 5 月 15 日,大班

創辦的香港數碼廣播正式開台啟播,同

時在 DBC 旗艦頻道「數碼大聲台」復出

「開咪」。節目名稱仍舊是《風波裏的

茶杯》,風格與昔日商台的節目一致,

亦因此遭到有人出言恐嚇︰「近日 DBC

員工曾接獲恐嚇電話,致電者揚言要斬

大班。」鄭為此已經報警,他說︰「家

人都很支持我,但也擔心我的安全。」

人物PORTRAITnews

Page 69: sunny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67

搞社運由加拿大開始

事實上,現年 66 歲的大班早已是「激

進分子」。1970 年,當年 24 歲的鄭經

翰在香港取得飛機工程師專業資格後移

民加拿大,在溫哥華擔任飛機工程師。

他很快便融入當地社會,在工作以外與

美國和加拿大的熱血青年,全力投入社

會運動。

「我在 30 歲前在加拿大是激進分

子,搞種族平等運動。後來我們坐在一

起討論說,不行了,因為我們知道自己

人微言輕,沒有人會尊重我們。那時我

們決定,做回自己的專業,專注賺錢,

但賺錢後要回饋社會。」

「人微言輕」四個字,從此成為鄭

經翰的座右銘。八十年代初他回流香港,

但從事的不再是飛機工程,而是轉戰傳

媒行業,第一份工作就是星島集團的廣

告和巿場推廣主管。1986 年他自己做起

老闆,創立《資本雜誌》,並引入世界

知名的成人雜誌《花花公子》(Playboy)、

財富雜誌《福布斯》(Forbes)等在香

港推出中文版,成為香港八十年代的出

版大亨。進軍傳媒業,為他帶來了社會

地位和影響力,也為他後來成為電台「名

嘴」奠定基礎。

與黎智英恩怨情仇

1989 年「六四」後,鄭經翰伙拍當

年剛涉獵出版界的黎智英創辦《壹週刊》,

不久便因意見不合拆伙,多年來兩人仍

透過傳媒多次隔空「開火」。逾廿年後,

在 DBC 風雨飄搖之際,這個大班的前生

意拍檔卻走到 DBC「開咪」,在 9 月初

與他一起主持節目。黎旗下的《爽報》

更為 DBC 提供網上平台,以視像轉播電

台節目,還設立節目重溫資料庫。

「肥佬黎」出手相助,令 DBC 網上

電台的點擊率大增。對於他此刻雪中送

炭,大班坦言:「大家都視如陌路很多年,

他幫我們也是互利,我當然也多謝他。」

至於兩人的恩怨,他不願再提:「大家

都是多嘴、真性情的人,他罵我就結怨了。

他最初不懂做出版,是我幫他,但他最

不喜歡人家說我是他的『師傅』。」

大班承認黎智英的狗仔隊路線成功:

「我們做出版,沒人看的話,講什麼偉

論都沒用。但我有少許不屑。我不是那

種人,不做那一類的事。我就是比較講

原則的人,比較頑固。」正是這種個性,

使大班在《風波》裏冒起,也使他被迫

退出廣播界。

「八年前『封咪』,前無古人後無

來者,華山論劍,變成『天下第一』。

很多人認為我這次復出是『攞黎衰』(自

己作賤),但現在總算保持『武林第一』。

這個時候也應該退了,但現在群眾壓力

又不讓我退,哈哈哈,這事對我來說頗

困擾。其實我是時候考慮一下歎世界,

多點時間做我想做的事,與家人多點接

觸。」

投身廣播界多年屢陷風波,大班慨

嘆再次「封咪」對他和家人來說也許是

件好事,因為三個子女目前仍在求學階

段,「現在再不擁抱他們,日後他們出

來工作就再沒有機會了。人最重要的是

曾經滄海,你做過就滿足,要見好即收。

我不會像梁振英,如果我是他,我現在

就辭職了。」

圖:在電台直播室外牆,貼滿聽衆為大班和 DBC 打氣的留言。

Page 70: sunny
Page 71: sunny

82/電影 低俗地向西走

83/音樂 雞蛋可否愛石頭

76/閱讀 專訪作家Ian Johnson

78/書評 更精緻地殺死一座城市

80/廣場 島

CULTURE 文化70/ 影像PHOTOGRAPHY

政府大樓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放東西嚴力

從人類的創世紀開始

很多東西就被分開來放了

人被放成不同的族裔

語言被放成很多種發音

部落被放成很多個國家

後來

信仰被放進不同的宗教

飲料被放進很多種瓶子

汽車被放進很多個牌子

窗戶則在不同的高度

面對不同的風景

放着放着

很多東西再也放不回去了

有些能被放回去的

已不是我們的了

2012.3

【導讀】

作者在紐約一待將近 20 年,中美大

洋兩岸沉潛的生活、觀察、比較,使

他對「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

這些國人普遍使用的「大詞」,有最

直接、最深入的體認與判讀,這首短

詩是作者自己對「大詞」的反讀與溯

源性解構。

【作者簡介】

嚴力,詩人、畫家、作家。1954 年生於

北京。1973 年開始寫詩,1979 年開始

繪畫,為北京民間藝術和文學團體「星星

畫會」、「今天」的成員。1985 年留學

紐約,1987 年在紐約創辦「一行」詩歌

藝術團體,幷出版《一行》詩歌藝術季刊。

最近 10 多年「回歸」中國,目前居住於

上海、北京、紐約。

主持人 孟 浪

Page 72: sunny

攝影 / 白小刺政府大樓白小刺的鏡頭收集著中國各地的政府大樓,它們嶄新、巨大、威嚴,中西合璧,價值錯亂,它們已成為今日飛速發展的中國一種獨特景觀。它們宣示着地方政府的權力,令來訪公民陷入空間性的敬畏。政府大樓拔地而起的背後,同步的是底層民眾的血淚抗爭;而大樓前彰顯威儀的廣場此時也便成為抗爭的戰場。(編者按)

影像PHOTOGRAPHYculture

70

Page 73: sunny

2005 年 8 月,浙江長興爆發反污染遊行,大批村民圍堵

一間被指嚴重污染、導致村內 200 人中鉛毒的電池廠,

要求工廠停產或搬遷。警方千餘人向示威民眾發射催淚彈,

數十名村民受傷。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長興縣人民政府

71

Page 74: sunny
Page 75: sunny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76: sunny

74

影像PHOTOGRAPHYculture

Page 77: sunny

烏坎村民代表過去兩年十數次之上訪絲毫沒有解決土地問

題,村民與廣東陸豐市政府發生矛盾,村民代表薛錦波死

在看守所。2011 年 9 月 21 日烏坎村有三四千人聚集在

陸豐市政府大樓與派出所外。

2011 年 10 月 20 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牧民照日

格圖被因油田開採而往來的大型車輛輾軋致死。牧民們向

油田方面多次發起請願抗議行動。

2009 年 3 月 30 日,江西萍鄉市開發區橫板村村民陳某

被該區近 20 名城管人員群毆致死,事後家屬抬着屍體封

堵了境內 320 國道路段,抗議城管暴行,引發近萬名群

眾圍觀。

過去的十五年,是中國城市化進程

的高速發展期,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

城市面積迅速擴張,各地巍峨的政府大

樓,成為地方政府的土木引擎。

政府大樓往往體量形制巨大,中軸

對稱巍峨宏偉,建築語言威嚴,巨大的

建築體量反襯個人的渺小,讓來訪者時

刻浸陷在敬畏當中。設計者在政府大樓

前設置巨大廣場,同時在廣場周邊設置

類似華表、金水橋等傳統皇權符號、形

制上採用左右對稱結構、裝飾性的羅馬

柱,建築材料大量應用灰白大理石和花

崗岩,極盡威權建築設計手法。它們成

為向外界展示政府權威之地;也是和諧

盛世的櫥窗;是統治者與民同樂的平

台——政治展示功能大於建築空間意義。

過去的十五年,是政府大樓興建高

潮期,也是中國各地群體事件的多發期。

城市化帶來的政府與民眾的矛盾,沒有

合適的解決管道,強勢一方表現出來的

獨裁專斷往往會引發弱勢一方的抗爭。

政府廣場變戰場?大多數群體事件往往因土地經濟利益的

分配不公;也有因政府片面追求 GDP 而

罔顧環境保護,導致環保危機、引發群

體抗議;也有因工業區內勞資雙方缺乏

溝通,引發工潮事件;在西部接近藏族

和維族地區,還會有宗教信仰受到粗暴

干涉而引發的抗爭。

抗議、遊行經過發酵,最終往新建

的政府大樓廣場集中,甚至直接將政府

大樓作為抗議復仇的目標。這與政府的

賣力建設形成諷刺意味。去年著名的烏

坎事件,烏坎村民為抗議村官賤賣土地

中飽私囊,集體出動往 3 公里外的陸豐

市政府大樓集中,呼喊口號。而江西的

錢明奇因拆遷補償未能與政府談攏,投

訴無門,把復仇的炸彈安放在了撫州市

臨川區政府大樓的建築體內。啟東事件

中,市民們為抗議南通市政府將一家造

紙廠的排污管道安置在啟東縣境內,大

量民眾通過網絡聚集,最後衝進了政府

大樓,連市長的上衣都被扒下。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75

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政府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陸豐市人民政府

攝影師手記

Page 78: sunny

他的書聚焦中國人的權利和信仰,講述了三個小人物的「中國往事」。

和 目 前 在 中 國 名 氣 很 大、《 消 失

中 的 江 城》 一 書 的 作 者 何 偉(Peter

Hessler) 相 比, 知 道 張 彥(Ian

Johnson)的中文讀者還很有限,因為

直到今年,他的書才被譯成中文在台灣

出版——這本《苛稅、胡同、法輪功:

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看書名就知道

短期內不可能在中國內地出版。張彥更

喜歡它的英文原名「Wild Grass」——

文 / 楊瀟

且看野草如何生長專訪作家張彥(Ian Johnson)

76

取自魯迅的《野草》。這本書 2004 年

在國外出版,講了三個小人物的故事和

與之相關的三段「中國往事」——在這

樣一個微博時代,人們的興趣點每日翻

新,「中國網事」尚且跟不上變幻的節奏,

有誰還記得陝北一個叫馬文林的維權者,

代表家鄉數千鄉親起訴當地政府亂收費

而被判刑?有誰還記得在世紀之初北京

城裏的那場轟轟烈烈的胡同保衛戰?有

張彥(Ian Johnson)著 吳美真 譯

八旗文化(台北) 2012 年 9 月

苛稅、胡同與法輪功:

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新書BOOKculture

Page 79: sunny

誰還記得 1999 年法輪功被宣布為「邪教」

後,曾在社會引起廣泛的不解和同情(而

不是今日的避之唯恐不及)?

但張彥覺得,過去二三十年,中國

最大的故事就是「個人」的覺醒與成長,

他願意去書寫他們,記錄他們。張彥在

美國受訪時說,「我們常把 13 億中國人

視作一個整體,現在是時候進入他們每

個人的生活看看了。」

他不喜歡那些預言中國崩潰或者驚

嘆中國崛起的書,覺得它們聳動易碎,

他很高興 Wild Grass 在八年後還能出中

文版,「這說明它還是有生命力的。」

緩慢革命

張彥把見面地點約在工體東門的「黃

河水」,一家地道的陝西餐館,我早到

了一點兒,他給我發短信:「I'm on my

bike pedaling like an old 農民。」張

彥個子不高,動作不緊不慢,我們一人

要了碗羊肉泡饃,邊吃邊聊。

《苛稅、胡同、法輪功》由台灣八

旗文化翻譯出版,總編輯富察這樣比較

何偉與張彥(何偉三部曲的台版書也由

這家出版社推出):「兩人最大的不同,

在於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何偉想描繪

出一幅中國全景,他不斷在書中暗示這

一點,即便是《江城》,他都意識到這

座城位於長江的中游,也處於中國歷史

的中游。張彥則聚焦中國人的權利和信

仰,他對宗教感興趣,《慕尼黑的清真寺》

早在若干年前就處理了歐洲社會因移民

問題所引發的文化和信仰衝突。另外一

個不同是何偉的志向是成為作家,我認

為張彥想成為中國問題專家。事實上他

已經是。而兩個人的相同點則是,都關

注中國底層社會。」

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是張彥

觀察中國重要的框架,「很多記者,特

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的記者面臨的一個問

題是,他們的報道缺乏分析框架。我不

是說每個故事都得嵌入一個框架,但如

果你知道新聞背後更大的圖景,總是有

幫助的。」

也是基於此,儘管近兩年中國政治

形勢收緊得相當明顯,張彥對中國基本

面的判斷仍然沒變:「人們的教育水平

在提高,人們的素質、對政府的要求也

在提高,人們不會只滿足於吃飽飯、賺錢、

上大學,經濟增長這個社會契約不再能

夠持續,社會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很多

人也許會說,我對政治沒興趣,但他的

想法、訴求(比如要求改變教育的現狀),

其實都是和政治有關的。」

「中國不像阿拉伯世界,中國的變

化是緩慢的。」以市民社會理論為框架,

他追踪報道了法輪功學員的抗爭與政府

的鎮壓,「這的確是中國的市民社會自

下而上衝擊僵硬政治體制的例子。」

今天的中國

2009 年,張彥重回中國,發現周

圍很多年輕朋友開始練習書法、古箏、

太 極 拳,「What does it mean to be

Chinese ?」而更多的人則向宗教尋找

答案,這讓他對信仰問題越發感興趣。

如今中國面臨和美國 18 世紀早期和

19 世紀晚期的宗教復興類似的情況,很

多人離開農村的熟人社會來到城市,城

市的特點就是匿名,人們在城市裏誰也

不認識,會覺得非常漂泊和動盪。趨勢

相當明顯,「我也得檢討,中國政府沒

有我以前想得那麼僵硬,他們還是多少

改了一點,比如宗教這一塊他們就默許

了許多灰色地帶。」

他提及國際上非常流行的一個詞:

Adaptive Authoritarianism( 調 試 性

威權主義),「但問題在於,再往前改

就涉及到黨對權力的壟斷,包括現在龐

大的利益集團。」

在張彥看來,中國的未來還是有賴

於市民社會的成長和自下而上的變革。

前一陣他也參與報道了反日示威。我問

他,「你說中國這 20 年最大的故事是

『個人』的崛起,可是這次反日遊行特

別是打砸搶一來,很多人都覺得特別失

望,覺得怎麼中國人還是這麼容易被挑

動呢?這個社會怎麼隱藏着這麼多『暴

民』呢?這社會是不是沒救了啊?」

「有兩方面。這些活動規模不大,

日本大使館門口最多有幾千人吧?在中

國,街頭有個人裸奔都能吸引來 5000 個

圍觀者吧(笑)? 1989 年時上街的有多

少人?一百萬?所以這次反日並不是一

次大眾運動。」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確實是自發

的。我們採訪了坐大巴來的河北一個村

的村民,他們說是村里一個大款出的錢。

採訪時你能感覺到他們是了解情況的,

也許他們了解的情況有限,但他們真的

認為日本是要欺負中國了。這都是可能

的,並不一定就是有人想的那樣:政府

租車,找了一大幫無業遊民來示威……

你也可以從心理學上分析,政府不讓他

們說別的問題,就從這裏發洩,就像德

國 1848 年革命失敗後,很多人變成了愛

國主義者。重點是,這裏面混雜了很多

東西,你得小心,不要簡化為單一的解

釋。……當然,這次事件也能看出來,

社會潛藏的暴力因素還是挺大的。」

「所以很多人擔心未來的和平轉

型…… 」「所以,中國不要亂……」他

狡猾地笑了。我們握手道別 , 我發現張

彥的「不緊不慢」也許是個假象:他蹬

起那輛舊自行車,哧溜一下就滑走了。

77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左圖 : 張彥(Ian Johnson),1984 年來華,曾任《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社長,其間對中國的報道

獲得普利策獎,現供職於《紐約時報》。

苛稅、胡同與法輪功:

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我們常把 13億中國人視作一個整體,現

在是時候進入他們每個人的生活看看了。

Page 80: sunny

2009 至 2010 年 間 我 客 居 紐 約 遊

學一年,在曼哈頓、布魯克林等地區實

地考察,研究都市空間與文化發展之間

的關係。因為跟自己的研究主題相關,

總會不時拜訪外外百老滙劇場發源地

East Village、六七十年代紐約前衛藝

術集中地 Lower East Side、畫廊集中

地 Soho 與 Chelsea,以至布魯克林的

Williamsburg 與 Bushwick 等 近 年 興

起的文化「潮」區,看看展覽與演出、

都市空間,或乾脆看人。

作為酷愛文化藝術的紐約外人,自

然目眩於這裏豐富的文化生活,但作

為都市研究者,我卻深深明白眼前的風

光背後,必有其政治經濟的脈絡,正

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

緣無故的恨」。碰巧美國知名都市社

會學家 Sharon Zukin 出版了新著《裸

城》 Naked City: 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部分地為我解開了這

個「五色令人目盲」之謎。

捍衛小街小社區

Zukin 擅 長 以 政 治 經 濟 學 的 角 度

入手分析都市文化的發展。《裸城》的

主要對話對象之一,明顯是對美國戰後

都市發展影響舉足輕重的公共知識分子

Jane Jacobs,該書副題也挪自 Jacobs

1961 年經典作品《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在美國的都市規劃史上, Jacobs

是反對現代主義都市規劃的先驅之一。

事 緣 在 1930 至 1960 年 代,Robert

Moses 出任紐約主要都市重建機構的負

責人,其間大興土木,規劃完成了大量

公共工程,海灘、泳池、大橋、高架、

公園以至許多公共住宅計劃。如此龐大

的工程難免摧毀附近社區鄰里。 Moses

堅持讓新高架穿過原有的社區鄰里,摧

毀任何阻擋去路的房屋和公園,並對社

區居民的申訴與反抗置若罔聞。

正是 Moses 的這部怪獸推土機激起

了 Jacobs 及其鄰居聯手反抗,擊垮了

Moses 主導下三個可能改變南曼哈頓都

市肌理的計劃。

純正都市有價

Jacobs 認為現代主義規劃所倡議

的大規模都市更新計劃,摧毀了原有都

市空間的多元肌理,破壞社區生活,使

都市環境變得千篇一律。與此相對,

Jacobs 則主張可親的小街小區、混合使

用的街道 、老建築以及高密度等空間特

質,認為有活力的城市都具備了以上的

特點。Jacobs 的觀點深刻影響了美國都

市規劃政策往後的走向。然而, Zukin

指出,Jacobs 當年所孜孜以求的多樣性

與小尺度街道生活,在《美國大城市的

生與死》出版後的二十年間,卻不無反

諷地被房地產商「實現」了,純正都市

更精緻地殺死一座城市文 / 小西

7878

地方變得奇貨可居,原有的居民卻在「仕

紳化」(gentrification)的過程中被迫

遷離原來的社區。 Zukin 批評道,正是

Jacobs 一手打造的小街小社區的純正都

市地方神話,以及她對資本與市場的過

度信任,為往後的房地產發展商鳴鑼開

道。

我在紐約有一次碰見一位內地藝術

家,問及紐約這一類藝術區的發展,他

歸納出箇中規律:「由於租金便宜,先

是藝術家進駐;待藝術家把原本的廢置

工業區或貧民窟弄至有聲有色時,有特

色的咖啡館與休閒店便來了;之後,消

費力極高的中產也開始進駐,而房地產

商的大軍,則隨後殺到。」純正都市有

價,而不無吊詭地,純正性的守護者(藝

術家與社區保育分子)卻反過來為房地

產商打開了通道,以更精巧的方式,摧

毀社區。

閱讀《裸城》很難讓人不聯想到中

港台澳四地的相類的情況。例如香港的

喜帖街、上海新天地附近的石庫門群落、

台北師大商圈附近的「南村落」,不正

正是房地產商點「保育」成金、化「文化」

為神奇的最佳例子嗎? Zukin 提醒我們,

「潮爆」是要付出代價的。

書評REVIEWculture

Page 81: sunny

性別常被誤以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理特徵,

事實則不然。女性或男性的生物性特徵只是起

點,真正影響着人類社會與文化發展的,是人

們對這些生理特徵的解讀。書中集合了兩岸三

地華人社會多年來性別研究的成果,並分享不

同地域的學者們對性別議題所衍生的教育發展、

社會運動、文化藝術等領域的觀點。

譚少薇、 葉漢明、 黃慧貞、 盧家詠著商務印書館(香港)2012 年 8 月

性別覺醒——兩岸三地社會性別研究

十六到十七世紀,耶穌傳道會首先將西方文明

帶到遙遠的中國,自此之後一直自詡為以智慧

啟蒙蠻荒、以科學輔助傳道的使者。在利瑪

竇的光環下,明朝官員徐光啟在西方學界眼

中不過是一位翻譯者、皈依者和傳聲筒。然而

Roger Hart 通過研究中國史籍,發掘了故事

的另一面:徐光啟的權力和地位遠高於利瑪竇;

事實上,利瑪竇被徐光啟利用為一種政治資本,

而徐並未真正重視過西方數學的價值。(劉冉)

Roger Hart 著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巴爾的摩)2012 年 8 月

Imagining Civilizations: China, the West, and Their First Encounter

改革是否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替代革命,哪些革

命恰恰是改革引起?統治階級對知識階層的打

壓和禁令,反而使思想蒙難者「被」賦予聖徒

般的光環與榮耀,促成了社會上的革命黨崇拜。

本書由近而遠,以倒敘方式追溯俄國歷史中幾

個典型的知識群體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

追問革命與自由的問題。索爾仁尼琴和高爾基

被作為不同時期個案進行研究。全書層層剝離,

逐步推進,將俄羅斯知識份子的群體形象展現

於世人面前。

金雁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12 年 9 月

倒轉紅輪:俄國知識分子的心路回溯

該書是一本民間反核的真實筆記。年過七旬的

日本老人佐佐木孝,在 2011 年 3 月日本福島

核洩漏事件爆發後,選擇了與患有認知障礙的

妻子留守已成為核電災區的家園,將每一天的

經歷寫入博客。他在博客中觀察身邊的人與事,

從一名普通災民的情感和角度出發,思索日本

社會在非常時期下曝露出來的弱點和弊病,思

考日本政治與核問題、社會老齡化等議題的關

係。

佐佐木孝著 楊晶、李建華譯三聯書店(香港)2012 年 9 月

在核電的禍水中活着

里爾克在小古堡穆佐寫出了他最偉大的詩篇《杜

伊諾哀歌》,那是一個勝利者的輝煌。同樣作

於這裏,這些飽滿豐盈不亞於詩篇的書簡,告

訴了我們勝利背後的謙卑、艱苦甚至磨煉,同

時它也是里爾克在其最深刻的晚年對神、對存

在、對詩的終極思考。通過推心置腹的書信,

他不提供答案,只提供追問的方式與態度。這

種追問超越一戰與二戰之間歐洲的精神廢墟和

索多瑪,捍衛了人類最後的高貴。

里爾克著 林克、袁洪敏譯華夏出版社(北京)2012 年 8 月

穆佐書簡——里爾克晚期書信集

改變得由生活細節開始,逛菜市場也有新的態

度。而這新態度實際是在今日全球化資本運作

中向舊式的文明和智慧謙卑學習,以在地消費、

認真生活,抗拒那些怪獸對生命的操控,是為

消費者責任之一。劉克襄寫一番市場風物學,

尋求在地文化脈絡。那一碗對土地友善的白米

飯,不只健康,更對永續環境承擔責任,它集

聚着美好的物質力量。

男人的菜市場

劉克襄著遠流出版公司(台北)2012 年 9 月

7979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書訊SHELF

culture

Page 82: sunny

小學識字不久,就從書本讀

到香港是個島,九龍是半島,中

間是維多利亞港﹔也是從書本讀

到的﹕香港地小人多。因為是從

社會、常識科的課本讀回來的,

一直都覺得「香港地小人多」這

說法是金科玉律。

既然是地少人多,要解决居

住問題,增加土地,興建房屋,

當然是要開山填海。這也是很小

時就從書本讀回來的,不單覺得

理所當然,心中隱隱然有一份敬

畏,因為書本上通常都附上圖片,

開山填海工地上一片恢宏,直如

上帝之手施展他的雄才偉略。嘩。

然後香港人口一下子增加到

四百萬,課本的附圖只見鬧市裏

人來人往、肩摩接踵的景象。兒

時一個想法不斷來襲﹕把維多利

亞港填了,就得地無數啦!也省

卻每次來回港、九兩岸都要乘搭

渡輪。

小學、初中學時,跟別人提

過這想法,没人覺得我是認真的。

通常他們會說,維多利亞港好美

麗呀,或者,沒有港口,我們的

工商業怎辦?有一次有個人卻這

樣說﹕那我們就會失去香港這個

島了。我不記得是誰跟我說這句

話,但一如某些附了魔的句與字,

一直就留在我心裏﹕那我們就會

失去香港這個島了。

幾年前年輕人守護天星、皇

后碼頭運動期間,我去探望和打

氣,很多時我會伏在海邊的欄干,

長久看著這個變得陌生的維港,

那句子就隨著海浪一翻一覆拍打

2011 年,在渤海邊的一個人工島上,我遇見一些躊躇滿志

的村長和漁民,他們的理想是買下附近的一些小島。我不知道

買一個島需要多少錢。我給這些未來的島主們講了一個去冰島

買島的人的事情,對他們產生了一定刺激,說還是有文化的人

厲害啊。在遼寧的這些近海區域,工業用地不夠之後,人們就

通過人工填埋產生新的陸地。我對一個村長說,不如把這些小

島之間的海全部填平。其實,我的胡扯是剽竊過去聽說的一則「牟

其中」式的奇謀:從陝西的黃土高原取土,逐漸填平台灣海峽,

永遠解決這個番薯島的問題。

我喜歡這些心高志大的「牟其中」們。我想,既然人們不

喜歡渤海,在毛時代就已經濫捕濫撈耗盡了它,又把石油倒入它,

而這個內海也就不到一個省的面積,那麼——我從那位提出台

海妙計的謀略家得到靈感——不如排空渤海。我越想越覺得這

條計策美妙動人。這樣,我就可以遊歷一大片曾經是渤海的平

原和窪地,遊覽日俄海戰留下的未來建築般的沉船群,我還可

以進入馬卡洛夫的旗艦,看看這位魚雷發明者、俄羅斯海軍軍

神的機械墳墓。如果在這裏開發一座未來新城,我會希望參與

它的建設並居於其中。

我與村長酒過數巡,向他遞煙不斷。村長開始說起心中最

輝煌的奇想。在附近的海域,著名的世貿集團填海造地後建成

一個人工島。該人工島是一條巨龍的形象,島上佈滿各種高端

島雄仔叔叔 阮志雄,詩人「蕪露」,諧音「無政府佬」,

現為故事人,劇場創作人

岸邊﹕那我們就會失去香港這個

島了,那我們就會失去香港這個

島了。

「失去香港這個島」是什麼

意思?有什麼重要?最初聽到這

句話時,也許有這些疑問,它轉

一個彎來考驗自小以來相信的金

科玉律,「香港地少人多」,一

個島有什麼大不了?

或者這個島是香港是重要的,

或者「失去」也是重要的。穿街

過巷,驀然回頭,卻看不見走過

的路,是什麼一回事呀!或者一

句附魔的句子是重要的,我就見

過一個剛去世的朋友,在舊宅前

踟躕,舊宅及四周已然流失,怎

忍心見到死者在道上茫然,說﹕

「我失去生活之島,如何過渡?」

或者反擊一些金科玉律是重

要的,這些年來,我城開始尋問

自家身世,也是從反擊一些金科

玉律開始的﹕漁港變金融中心、

没有國,哪有家,愛國是天經地義,

當然,還有這個﹕香港地小人多。

今早如厠時,剛聽到財政司

長曾俊華又重提「香港地少人多」

這金科玉律。他正在為新界東北

區發展計劃解畫,他正在說那些

農地、菓園、茅寮野地的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應該為一個更理

想的宏圖讓路。但我們都長大了,

香港再不是一個小學生,我們知

道這些金科玉律背後,總有一些

不要我知道的事物。那個曾敬畏

於一些金科玉律的孩子,再不會

傻到要填平維多利亞港,理由很

簡單,我們不要失去香港這個島。

飛島 王煒 青年詩人

Hongkong

80

廣場PLAYGROUNDculture

Page 83: sunny

百合從國軍醫院出來已三點

多,她抬頭望天,久日陰霾終見

雲洩微陽,於是緩走了一段路,

坐到街角的小公園。

上回見到老湯是在丈夫的葬

禮。四年前那個早上,欽林一幫

年過古稀的酒友,換上整套熨得

有棱角的藍色軍服,齊步跨入第

一殯儀館的簡陋禮堂,他們的軍

徽溜亮,兩朵雲翅拱著十二角白

日,嵌在褪色的帆船帽緣。月前

傳來老湯病訊,百合想他身邊無

人,於是撿了幾道菜前去探望。

來路上,國父紀念館那兒聚

集人群,黑髮白髮,紅旗黃幟在

仁愛路的綠蔭旁飄揚,百合在公

園長椅坐下,想著剛看到一支被

打黑叉的日本國旗,邊取出豆豉

蚵、花生豬腳,拆了衛生筷吃起來。

老湯說他沒胃口,百合知道他終

究吃不慣台菜。

陽光露面了,百合把幾塊骨

丟向一旁的狗,倚著水泥柱打盹,

直到遠方呼喊聲漸傳來「兩岸聯

手…」、「打倒日本…」人群手

舉「保衛釣魚台」的巨字白布前

行,幾幅旗高擎於後方,百合瞇

老花眼探頭細瞧,青天白日滿地

紅,旁竟揮動著一面赤紅的五星

旗。她有些悒佇了,緩緩把臀挪

回長椅。曾經勢不兩立的藍紅雙

旗竟齊飄於台北城,是抗議日本?

她突然緊張起來,將手探進提包

暗袋,摸到那個紅絲布小包,鬆

開黃繩,捏住躺在裏頭一塊約半

掌大的玉觀音。

這觀音像是欽林挑的玉,親

手雕刻。那年小隊從廈門撤往台

灣,船遇難,欽林抱塊骸木飄於

海面,竟順著洋流沉浮了一晝夜

來到金門。欽林說,夜的海是黑色,

秋末水冷極叫人魂喪,意識迷亂

間他見到白衣觀世音菩薩立於半

空,左手拖瓶右手提柳枝,朝著

皂黯的水輕輕一劃,於是潮間橫

出一條閃著明光的路。欽林只懂

盯緊那條看似無盡的白色大道,

漂向小島,給附近漁船撿起。

遊行人群正在眼前。「打倒

日本軍國主義」、「抵制日貨」,

口號如此清晰,玉觀音滑溜在百

合汗水直冒的掌心。其實百合不

懂得怎麼恨日本。戰前,學校是

說日語的,她感覺日文比國字還

親切,至今她看書總挑日文版讀,

與嫁到嘉義的阿姊說心裏話還是

日語台語混用,而欽林聽見總是

皺眉。每次欽林口沫當年抗日剿

共,她要謹慎地偽裝出她的仇恨。

此刻,「兩岸和平保釣」字

樣如跑馬燈般橫過台北街頭,百

合抿唇闔上眼,知道自己的記憶

犯了嫌疑。

百合回過神,一個東南亞裔

女孩推輪椅停在公園角落,上頭

坐一老者,女孩細心扶正老者的

頭,手裹捧著他的臉,輕斜瓶身

餵水。百合突然思念起她的女兒。

她微鬆開捏緊玉觀音的手,一股

持橫的溫熱自掌心傳來,觀音的

暖意是她的體溫,玉似乎變得柔

軟。於是她輕輕吁口氣,把觀音

收回小紅包,繫緊黃繩置回內袋。

遠天幾抹霞煙,彷彿一切安好。

香港、台灣、釣魚島……還有更多海水中的小塊陸地,雖是相遇海底,但分隔我們的不僅僅是海水。本期以「島」为题,講講那些分隔、佔有、相期與守望的心事。本欄名為「廣場」,每期一題,廣邀天下,以文字聚義。

一個週日午後

住宅。村長的憂慮是,這座龍形的島其實對應了「龍困淺水」

之說,風水上極不吉利。其二,這裏本來是一片海產豐富的灘

塗,也是潮汐進退的緩衝帶,人住在這裏,是把自己的肉體作

為防波堤。我去看過這個島,島上的地面離海面不到兩米,週

邊沒有任何防波堤。村長說,他的想法是,這些人工島的基礎

可以升降,大潮湧至,島就可以自動抬升。當然——他補充說,

既然是富人區,每家應該配備一架直升飛機,海水來了,業主

們就群體飛離。

這一構思立刻震撼了我,我腦海中聯想起斯威夫特在《格

列佛遊記》中講述的飛島。這座島上只住著國王、官員和富人。

飛島四處巡遊。陰影漸近,人們就知道飛島來了,勒緊褲帶,

準備好各種貢品。「如果有哪一座城市發生風潮或者叛亂,引

起劇烈政爭,或者拒絕像平常一樣納貢效忠,那麼國王有兩種

方法可以使他們服從」,第一種辦法比較溫和,使島飛到叛變

地區上方,遮住他們的陽光雨水。另一種辦法很直接,就是飛

島轟然降落,將該地區整個壓碎。因此,人們發明了一種反抗

的方式,儘量建造一種尖銳的鋼鐵高塔,使飛島不敢貿然落下。

我給村長講了這個故事。村長說——他有點醉了——可以

考慮將這種鋼鐵高塔改造成一種自動伸縮的人工島基座。他要

是承包這個工程,他就發了。我也醉醺醺的,看著面前這位想

要頂起大地的遼寧阿特拉斯,肅然起敬。

胡清雅 生於 1983 年台灣,還在念書

China

Taiwan

81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84: sunny

藝術隨街怒放——第一屆香港藝穗民化節

文 / 鄭依依

「When People Act, The City Reats!」第一屆香港藝穗民化節在 11 月起奏不同類型與媒體的作品,在官辦場地之外,民間藝團此起彼落,互相呼應,首次嘗試在自主自發空間的多種可能。

今年 3 月才開始籌備,但已有香港、

台灣、日本乃至法國的藝術家與團體雀

躍參節,集結 50 多個藝術團體、29 個

場地,跨越港九不同區域,「大家來開會、

來談,本來就不需要很堂皇。」藝術節

統籌莫蔓茹(Julia)的笑容像緊張過後

吁出的一口長嘆,裏面有種坦然的大度。

展開一頁「香港藝穗民化節」(HK

People's Fringe Festival,下稱藝穗節 )

節目表,密麻麻的節目簡訊後面,是包

括觀塘、大角嘴、新蒲崗、葵涌等老工

業區在內的 14 區地圖。小分區裏的桃紅

標記,點出一個個展演場地,有工廈裏

的排演室或表演空間,也有生活社區裏

的書店、畫廊、咖啡廳,以至髮廊和裁

縫店!平面的地圖中,可以拉出多維的

藝術創作,音樂、舞蹈、劇場、形體、

詩歌、座談、電影……交織出城中不論

新區老區中多元而澎湃的創作力量。

「藝穗民化節,是官辦場地以外的

藝術節。」空間,是認識是次藝穗節的

一個面向。開拓、發展演出場地可能性,

正是藝穗節回應政府藝文空間政策的一

個體現式回應。

為藝術尋找空間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為了場地,

不論是演出的或排練的,表演藝術團體

向來苦惱不堪。官方場地租貴客多期短、

程序冗繁,2003 年起成一時爭議的西九

龍文化區諮詢、近年的「活化工廈」政策,

看似都是政府解決問題的方案,可總落

得便宜了財團的粉飾宣傳、或地產加租

逼遷的契機,反倒苦了小藝團。

這恐怕都是獨立團體如「黑目鳥」、

「同流」等的共同經驗:本來因應申請

官方場地時且戰且走,而發展出在租金

較廉的工業區廠廈中自建小劇場、排練

廳或工作室的策略,雖已有所紥根、專

心自主地鑽研作品,但在「市區重建何

時來到」的徬徨中,精神上仍保持着與

節節攀升的租金打遊擊的警惕狀態。

譬如香港藝穗文化協會其中成員的

「天邊外劇團」,四年前承租大角咀廠

廈三樓 2000 呎單位,親自佈置成五臟俱

全的小劇場。辦公室、停憩區、表演區

連成一氣又靈活分割,既是排練場地同

時為演出劇場,「在穩定、佈景預設的

熟悉環境中演練、公演,演員得以投入

演出,每天有新的發現與成長;劇團也

可以培育觀眾切合自己的劇場規則,比

方跳脫出城市電腦售票網絡高昂的手續

費,發展自己的票務系統,不用將精力

虛耗在適應官方場地繁多的規定之中。」

Julia 也是天邊外駐團形體指導,見

證劇團經營劇場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特色:

82

現場LIVEculture

Page 85: sunny

左图:形體、聲音與錄像作品《羽爺》作者松島誠(被訪者提供)。 右二:獨立音樂馬拉松(被訪者提供)。

右一:2011 愛丁堡藝穗節街頭表演(桃桃攝)。

「我們曾演出意大利劇家達利奧 ‧ 福講

述物價飛升下師奶在超市起義的劇作,

觀眾甫進劇場便獲派一罐頭,還設有一

個小型自由市場!」

正是團體自行營運表演場地的經驗

近年間漸漸增多,已經到了彼此「共襄

盛舉」一觸即發的時機。Julia 與做劇場

的朋友們曾經考察韓國首爾大學路的劇

場街,去年、今年又兩度前往藝穗節的

源頭英國愛丁堡取經,愛丁堡藝穗節每

年單是藝術家參與便有 2 萬人,成為振

興經濟的重要活動,當中政府積極地跨

部門協調,「譬如劇場可與酒吧合作將

酒牌延伸至劇場;或者外地藝術家可豁

免工作簽證。」再反觀香港小劇場臨時

牌照申請之嚴,香港藝術家大為稱羨,

同時,決心舉辦香港本土的藝穗節,一

呼百應,半年間數十個團體、場地紛紛

參節:「藝術界看到有這樣的需要,辦

一場屬於所有人的藝穗節」。

「藝穗」(fringe) 有「邊緣」甚至「化

外」之意,這次藝穗節還有一記「民化」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的注腳。這大抵不是畫蛇添足,而是香

港藝團單打獨鬥地與官方機構周旋太久,

配合慣政策要求或官方藝術節的主題先

決模式,倒像受到規範,初次參與民間

自發的藝術平台或有無所適從,「有的

也會問:你們想怎樣。」

「香港的消費文化實太根深蒂固,

連劉德華也在廣告宣稱『這種服務態度

不行啦』。可是藝穗節只協助製作整合

的節目表、網站,配對場地,協調時間,

也不收取報名費,團體節目得自負盈虧,

自己宣傳。」藝穗節協會作為主辦機構

全是義工參與,只能提供基本支援,藝

團在借讓場地、分享資源與經驗──「比

方不曾有公開演出的小團體,不懂處理

票務,這就是我們要援助的地方」──

卻也成就了一次串連、集結民間力量,

以及體現真正自主自發的機會。

民間不能死忍

也是因着互相照應,演藝團體得到

一次檢視民間資源在分享之下如何呈現

香港藝穗民化節:2012.11.23 ~ 12.15

起動禮:2012.11.17~18 @ 旺角行人專用區

網站:http://pplsfring.com

83

的網絡早已撒開海外,法國經典「陽光

藝團」演員特意在往台灣旅程中留港,

為藝穗節作熱身節目;台灣曉劇團作品

《燕子》中的暴力或會衝擊香港觀眾界線;

來自日本的松島誠、橋本禮對藝穗節參

與踴躍,演出形體劇場之外還有工作坊。

「形藝祭」、「FMEL Mini Festival」

與「白盒子蚊型藝術節」等更以形體藝術、

實驗音樂、多媒體藝術實驗工作坊等集

體參節,成為節中節。

藝團一鼓作氣,「大家都希望有些

事發生」,如此民間藝穗節一旦成為藝

壇大事件,總會成為催促政府提交文化

政策的壓力。「愛丁堡藝穗節的協調官

員提醒我們,政府總是不會自發工作的,

除非 good disaster 發生,但民間不能

死忍!」縱然在破格或無牌場地演出將

冒被禁的風險,Julia 還是如斯期願。

爆發式的多樣可能:譬如「閃

亮拉闊」和「A2 工作室」合

作套票計劃,一個場地協調

分上、下午演出,觀眾同時

觀賞會有票價優惠;又或是

美國作家 Charlie Schroeder

朗讀歷史幻想回憶錄的地方,

白天是男裝襯衫裁縫店,晚

上關門就開放作朗讀會的場

地。「『 識 ‧ 劇 域』 原 曾

成功遊說過商場打開數十間

店,讓團隊創作、展覽、搞

環境劇場,這經驗本身就給

我們這些古老十八代帶來大

衝擊!」習慣了正劇的編舞

家 Julia 不禁笑說。

當從牢牢地套在身上的

規範中釋放,藝團迸出難以

預估的可能:香港民間藝團

Page 86: sunny

—— 北島《源起》

出口WALLculture

86

Page 87: sunny

近來有兩部香港電影題作,都是三

級電影及標榜不是「合拍片」的純香港

題材,分別是彭浩翔導演的《低俗喜劇》,

及胡耀輝首次執導的《一路向西》。

《低俗喜劇》自8月開畫,到了10月,

票房超過了 3000 萬,打破香港本年度

華語片票房紀錄。而 9 月下旬開畫的《一

路向西》來勢洶洶,公映一周票房已過

千萬,成績十分理想。

這些票房數字雖然和內地過億票房

合拍華語片難以相提並論,但為日漸萎

縮的香港電影注入一劑強心針,證明本

地觀眾的力量仍然可支持一部電影。電

影人可以考慮合拍片以外的方式,避免

因遷就內地市場/審查制度而影響題材。

《低俗喜劇》亦帶領了導演及演員

主動走近觀眾的宣傳策略,演員杜汶澤、

陳靜及彭浩翔四出奔走,不斷在放映後

到戲院謝票、派紀念品及分享拍攝背後

的小故事,這有助加深對香港電影的親

切感,把觀眾吸引回到電影院中。

從《低俗喜劇》及《一路向西》觀

察所得,香港觀眾偏向喜歡通俗及大眾

化的題材,《低》以打破禁忌的語言作

文 / 葉七城低俗地向西走為賣點,在粗口橫飛,大開「與騾子性交」

的笑料中,寄託了導演對香港電影的「置

之死地而後生」情壞,嘲諷投資者的鄙俗,

卻又要在鄙俗中圓夢。

《一路向西》改編自香港網絡作家

「向西村上春樹」的成名作《東莞的森林》,

寫香港人到內地光顧風月場所的體驗,

作品不時流露其感性情懷及調侃中國的

文學作品,企圖在雅與俗的碰撞中,在

機,在商業掛帥的前提下,觀眾口味塑

造了電影的主流面貌,「本土 = 低俗」

的錯覺出現時,香港電影只會循着壞品

味走下去。《一路向西》有這樣的宣傳

招數:男士只要向工作人員說「我是嫖

客」,女士說「我是雞 ( 妓女 )」便可得

到優惠——當人格紆降而帶旺電影生意

時 ——其實會流失更多拒絕庸俗的香港

觀眾。一路向西,可能很快走到盡頭。

2012 台北詩歌節

「詩,無障礙」。今年的台北詩歌節,不

僅一如既往讓詩穿梭在城市各個角落,更

融合各種感官詩性大體驗。詩歌、劇場、

舞蹈、音樂等系列跨界創作,讓詩人與讀

者泯除文學、空間、性別、族群和心靈的

藩籬。詩可以消除邊界,因此將有從視障

朋友需求出發的「聲音詩」徵選,入選詩

作會透過巷弄店家的水管裝置,播放給行

人過客實地體驗。

日期:

地點:

即日 -11 月 4 日

中山堂等

台北香港 北京

荒 誕 的 處 境 中,

製 造 一 種 風 流 雅

士 的 文 藝 氣 息。

當 然 製 作 人 明 白

一 部 色 情 片 是 要

靠 女 性 的 裸 體 作

招 徠, 片 中 不 乏

養 眼 的 性 愛 場 面

及 東 莞 色 情 桑 拿

浴 室 的 獵 奇 式 描

寫。

《一路向西》

及《 低 俗 喜 劇》

的 受 落, 其 實 令

香 港 電 影 暗 藏 危

84

散場見MOVIE

如果在末日,一个旅人

日期:

地點:

10 月 25 日 -10 月 30 日

牛棚藝術村

去年《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 2012 的戲劇

場景》裏的艾艾小姐回來了。這一次末日預言眼

見成為現實──九十後加入社運最前線,民間媒

體被粗暴威嚇,「佔領中環」行動歷時大半年亦

難逃法庭清場令。 導演、編劇陳炳釗對「行動的

可能」再次提出疑問:「2012 年整個社會的處境

跟去年完全不同,茉莉花革命和本土社會運動的

光環漸漸減退,但年青一代卻更躁動不安,從不

可能中追尋可能的動力,更強也更壓抑。」

金氏徹平:城畔魅影

日本藝術家金氏徹平近年來鋒頭直上,他

利用自己對綜合材质和獨特部件的敏感,

製造集合體来打破手工製造和機器製造的

界限,探討本質性的哲學概念。這次在

UCCA 的展覽是他在日本以外的國家舉

辦的首個美術館展覽。在這個即將過去的

夏天裏,金氏徹平一直長居北京,為本展

创作了一組全新的雕塑作品。

日期:

地點:

11 月 18 日 -12 月 29 日

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culture

Page 88: sunny

香港

大 支 featuring、MC 仁 高 唱《 洗

腦教育》,以國粵語同時 rap 出對香港

國民教育的嘲諷,短短三天點擊率逾三

萬。令人想起張震嶽與 MC HOTDOG

的 hip hop 作品《我愛台妹》,同樣以

rap 的社會批判風格、台語國語和充滿

性暗示的混雜語言包裝,嘲弄外在世界

的單一標準、擁抱本土之美。2010 年底,

MC Jin 歐陽靖應當時香港特首曾蔭權之

邀,創作《Rap Now 2010》支持政府

雞蛋可否愛石頭文 / 梁偉詩

政改方案和三三四學制改革惹來坊間痛

罵 MC Jin「出賣 hip hop」、「自行當

奴向 Donald Tsang 獻媚」。

rap 作為嘻哈文化五大元素之一 ,

一直是反建制、抗爭精神的載體。在雞

蛋和高牆之間,rap 更永遠應助陣雞蛋

一方。縱然香港 rapper 不時錦上添花為

主流歌手裝點顏色,在香港 hip hop 文

化上,始終以冒起於九十年代的 LMF 為

「正統」,緊扣批判現實、草根論述。

hip hop 火併偽 hip hop」,點擊率更

勝官方版本。由此可見,hip hop 與主

流或建制之間,明顯有着一條無形界線,

這也恰恰折射出樂迷聽眾對「獨立音樂」

的理解──「獨立音樂」四個字背後,

其實還有點「最後的堡壘」的意思,一

旦與水火不容的主流或建制扯上關係,

幾乎便相等於墮落和失格。這種對於「獨

立音樂的墮落」的焦慮,反而最耐人尋味。

當外間以為MC HOTDOG《差不多先生》

後無以為繼、台灣文青更愛蛋堡時,MC

HOTDOG 卻發表《不吃早餐才是一件

很嘻哈的事》,嘲弄盧廣仲所販售的「吃

早餐=搖滾精神」,以批判主流維持嘻哈。

「邊緣-中心」的劃分原是建基於

「雞蛋-高牆」的想像,保有「獨立音樂」

彷彿便讓世界還有一點點自由和抗爭的

餘地。因此,MASTAMIC 與陳淑莊連

線創作《戴錯嘢夫人》,冷嘲熱諷理所

當然,如果為林峯 rap 出《CHOK》,

可能便要被罵了。換句話說,hip hop

即使被不求甚解的香港人粗疏地歸為

「潮」來消費,始終得「親雞蛋遠高牆」。

雞蛋縱然撞破也盡興。

東京 紐約

與 LMF 一 脈 相 承 的 大 概 便

是廿四味和後來獨立發展的

MC 仁。曾與鄭秀文合作「福

音大碟」的 MC 仁,2006 年

創立「福建音樂」,積極抗

衡主流唱片工業運作模式,

提 供 mixtapes 讓 人 免 費 下

載,又創立自己的創意品牌

「寧死不屈」。

而在文首所提及的疑似

「 歐 陽 靖 向 Donald Tsang

獻 媚」 事 件 中, 網 上 即 時

出 現 MC 仁《 忍 唔 住 再 要

part3》x 特首,彷彿要以「真

85

詩珏失調MUSIC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缺席 The Empty Chair

2012 人權紀錄片展國際特赦組織電影放映之

「聚焦死刑」單元中的一部影片。四名被害者

家屬選擇以不同態度對待兇犯,以仇恨來報復,

亦或力爭取死刑以求償命,若選擇以寬恕憐憫

面對,會否真能放開心結。但最終,不論我們

選擇了緊抓痛苦還是擁抱寬容,我們依然無法

選擇,讓空缺了的位席,重現生命。

日期:

地點:

10 月 24 日 7:30PM

實現會社書店

MAM 計劃 018 9 + 1 Ways of Being Political

1976 年出生於日本沖繩的山城知佳子,

以墓庭和大海等為背景,使用影像和照片,

創作了美軍基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

戰場等沖繩特有主題的作品。山城在許多

作品中親自登場,嘗試用自己的身體象徵

性地表現故鄉沖繩的歷史沉澱。另外,她

的作品中還包含着女性化與身體、生與死

的關係、記憶與述說等各種各樣普遍的主

題。

二十世紀早期前衛藝術的基礎信念之一,

即建築擁有政治的潛能。然而今天,建築

的這種潛在能量早為鋪天蓋地的商業現實

置換和覆蓋,不僅如此,大部分時候,建

築與現存的權力結構還共生得相當不錯。

MoMA 以此多媒體展覽來探討過去半個

世紀裏,建築師如何積極回應政治 - 社會

環境的變遷,建築與藝術、攝影、設計等

其他都市實踐者之間的對話歷程。

日期:

地點:

11 月 17 日 -2013 年 3 月 31 日

森美術館

日期:

地點:

即日 -2013 年 3 月 25 日

MoMA 建築與設計畫廊

culture

Page 89: sunny

專欄COLUMNS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著有《知識份子和

公共政治》、《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等。

陽光論壇

徐賁

安分守己的國民與民主的公民教育

教育作為一種將人社會化的機制,其具有的保守性質有可能使之導向奴化的臣民教育。民主的公民教育必須結合「個人行動」與「社會意識」,提供「反社會化」的制衡,承擔社會批判和變革的任務。

87

在尚未實現民主的國家裏,人們往

往期望從教育入手,以「公民觀念」來

帶動社會和政治的民主轉型。其實,一

般的公民教育與民主政治之間並無必然

聯繫,就像自由市場不但不一定帶來民

主,而且實際可以強化專制一樣,公民

教育本身也完全可能被不民主的制度所

利用和同化,從而使得社會和政治的民

主轉化變得更加困難。對於民主政治來

說,重要的不僅是公民教育,而是民主

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不能代替民主的公民教育

教 育 是 一 種 將 人 社 會 化

(socialization) 的 機 制 與 過 程。 單

純教育社會化的弊病是,如恩格爾和

歐 喬(Shirley H. Engle and Anna S.

Ochoa)所說, 「在再生時,把僵化的、

矛盾的、不公正的都一起再生」。因此,

他們提出,民主教育必須提供「反社會化」

的制衡,那就是公民們的獨立思維和社

會批判。

民主教育的「反社會化」的制衡只

有在民主政治制度保障公民們的言論和

結社自由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因此,維

特森和斯坦利(J. A. Whitson and W. B.

Stanley)認為,「反社會化」實際上是

民主國家社會化的一部分,這是因為,

獨立思維和社會批判本身就是一種公民

參與,是民主制度中社會化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因此,獨立思維和社會批判應

該成為民主公民教育的內容。這樣的看

法實際上已經把一般的「社會參與」與「民

主參與」作了區分。

在任何一個社會裏,都會有人做好

人好事、保護環境、慈善捐助、助人為樂、

志願者奉獻。每個社會也都會有鼓勵這

種行為的「公民教育」或「國民教育」。

但是,只有以提升公民正義意識和獨立

思考能力為宗旨的民主公民教育才不會

把好人好事、慈善捐助這樣的行為當作

它們本身的目的,也才不會形式主義地

為做「好事」而做好事(如每年 3 月 5

日的「學雷鋒」)。「好人好事」很可

能是在社會、政治制度有嚴重缺陷或者

甚至失敗的情況下,由個人所做的杯水

車薪式的補救。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所

號召和組織的「好人好事」更可能成為

一種為自己裝點門面的國家行為。具有

民主參與意識的公民不會滿足於加入這

種被動員的行動,他們會進行批判性的

參與。

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 國 的「 社 會 重 建 論 者」 們(Social

Reconstructionist) 所 主 張 的 就 是 這

樣一種有批判性的公民參與。二十世紀

早期的美國「進步教育」改革家魯格

(Harold Rugg) 於 1921 年 提 出, 歷

史教學不僅要傳授關於過去的知識,還

更要把過去的經驗與今天的問題有批判

地聯繫起來。其他「進步教育」理論家

也強調,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自己就應

對現有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有所思

考和評價,並「參與到創造美國生活新

傳統的積極工作中去」。學校教育,包

括學校的民主公民教育,必然涉及課程

設置、教材、教程以及教師素質。如果

一個國家的政府權力掌控教科書的編寫,

把一些過去的政府失誤或災難事件強行

Page 90: sunny

許和鼓勵學校發揮民主公民教育的作用:

「民主社會的獨特美德在於,它授權予

公民,讓他們能影響自己社會的生活方

式」。

在美國,學校既教育學生社會有什

麼規範,同時又教育他們如何對這些規

範進行反思批判,這種教育所提供的正

是一種對民主公民能力的培養。學生既

學習民主社會的運作,又學習如何對民

主運作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墨

守成規、得過且過、機械操作。這就不

再是一般的公民教育,而是民主的公民

教育。格特曼所說的民主公民教育看起

來像是一個悖論:在允許這種教育的民

這些只是基本的知識。如果把這些民主

知識只是當作一些抽象的原則或教條來

傳授,讓學生在毫無疑問和思考的情況

下加以接受,那就鮮有民主公民教育的

意義。只有當學生在由教師所營造的民

主課堂環境中,對這些價值理想與現實

差距提出質疑的情況下,他們才可能對

民主原則有真正的認同。

民主公民教育的第二個方面是具體

的政治思考能力。它並不只是告訴學

生,投票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或者投

票對於維護民主制度有多麼重要。它還

告訴學生,投票需要對公共事務和政治

有深入了解,需要投票者有政治思考能

只有當學生在由教師所營造

的民主課堂環境中,對民主

價值理想與現實差距提出質

疑的情況下,他們才可能對

民主原則有真正的認同。

動中有好的操守,能盡責並獲

得信任,與他人建立好的合作

關係。但是,即便如此,公民

品格教育也可能起到淡化或者

甚至取消公民參與教育的作用。

有論者就此寫道:「大多數學

校的(社會)服務知識和社群

服務專案包含的都是一種缺乏

政治的公民觀,強調的是服務

而不是民主,其導向是志願服

務和慈善活動,而避談社會運動、社會

變革和制度改革。這些公民教育重視個

人的同情和愛心行為,但忽視與社會正

義有關的行動和追求。

教育者不是「知識保鏢」

總體而論,學校和教育體制所起的

基本作用是保守性質的,學校在允許的

意識形態範圍內運作,它的作用是維護

和幫助現有社會秩序有效再生。因此,

對於教育這個天生帶有保守慣性的體

制,能否將社會批判和變革的任務託付

於它呢?如果教育或學校要擔負起這個

重任,又應該如何看待在這個體制中進

行的民主公民教育呢?格特曼(Amy

Gutmann)指出,只有民主國家才會允

主國家裏其實不需要它,而在不允許這

種教育的不民主國家裏,則雖然需要,

但卻不可能。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在美

國這樣的民主國家裏一直不斷有人在討

論這樣的民主教育,正說明有這個需要。

而在不民主的國家裏,正因為缺乏民主,

所以人們格外渴望民主,那裏的教育、

媒體工作者和公共知識份子對民主國家

的公民教育經驗不僅關注,而且也有不

少介紹。

美國民主公民教育的經驗包括兩個

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民主社會的基本價

值觀,如自由、平等、尊嚴、公民權利;

還有民主政府的運作原理和制度,如國

會議員的產生、政府不同部門的責權範

圍和相互關係、司法和陪審員制度等等。

力。民主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幫助

學生學會「公共地思考」(think

publicly), 也就是從公共角度來

思考問題。思考能力不僅是一種

政治技能,而且是「一種依靠公

共對話的思維和認知方式」。只

有通過這樣的民主公共思考,才

能知道什麼是公共利益,也才能

參與構建關於公共利益的共識基

礎。

像這樣的民主公民教育很難設想能

在一個尚未建立民主制度的國家裏發生,

那裏的學校制度、教程、教材和教師素

質也都不可能勝任這樣的公民教育。但

是,儘管如此,這樣的教育仍然不是不

可能在點點滴滴的具體教學方法和師生

接觸中發生。而且,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

其他國家民主生活的方式會通過文藝、

新聞事件或其他的領域的傳媒方式來產

生影響。新聞報導、時評、公共知識份

子寫作、教師對教學議題和教材的選擇

和講解方式、 教師的言傳身教、與學生

的互動形式及課堂活動的方式 , 都可以

成為民主公民教育的媒介。

在民主尚未確立的國家裏,民主公

民教育要比在民主國家裏更具有啟蒙和

88

劃入禁忌的範圍,魯格所說的那種「將

過去經驗與今天問題的聯繫」自然就難

以實現。如果學校的目的根本就是灌輸

政治教條,只是以考分來判定教學成效,

那麼又怎麼能指望學生有自己的價值判

斷?這樣的教育雖號稱公民教育,其實

與奴化的臣民教育並沒有什麼兩樣。

以品格教育為主的公民教育,或國

民教育與以民主公民參與為主的公民教

育,這二者之間是否能相互一致,與一

個國家的政體性質有關。在一個憲政民

主的國家裏,公民守法、誠實、敬業、

樂於助人,這些個人品格有助於那些積

極參與公共政治的公民在公民組織和行

專欄COLUMNS

Page 91: sunny

個邏輯,由這個政權來設計和掌控。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條》中說:「教

育是一個調節的過程,它使得人們可以

參與到社會意識中來。只有當個人能夠

以社會意識來自己採取行動的時候,社

會的再造才有可能」。

民主的公民教育是結合「個人行動」

與「社會意識」的教育,它幫人們克服

現實環境的限制,優化社會品質和提升

人的能力。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得到優

化的是民主社會,而得到能力提升的便

是民主的公民。

89

中共十八大的責任

夏明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和斯德頓島學院政治學教授,

著有《民主維納斯:從一無所有到民主中國》。

北京圓桌

自我啟蒙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知識

份子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但是,應該看

到,知識份子並不總是在起推動的作用,

他們也可以在扮演不民主權力的「知識

保鏢」角色,成為民主啟蒙的障礙。大

衛·鮑茲 (David Boaz) 說:「啟蒙運動

之後,統治階級意識到,依靠君權神授

的理論已不足以保持被統治臣民的忠誠。

於是他們就開始與世俗知識份子結盟,

從畫家、劇作家到歷史學家、社會學家、

城市規劃師、經濟學家和高級技術人員。

有的知識份子需要統治者來拉攏,有的

則熱血沸騰地主動要求為國效力,就像

十九世紀柏林大學的教授,他們宣稱:

我們都是霍亨索倫王室(普魯士的統治

者)的「知識保鏢」。

現在,這些知識保鏢盡忠職守的手

段也越來越巧妙。他們不再高呼國王萬

歲,不再赤裸裸地主張鐵血的專制,而

是以「專家」(被民眾戲稱「磚家」)

的身份告訴人們:一個政權只要能夠滿

足百姓基本的衣食需要就是一個好的政

權,百姓要安分守己,這才符合國家的

最大利益,因此,國民教育也理應按這

中國上上下下都在焦慮中等待十八

大的召開。地方領導現在是人心惶惶,

幾乎無心幹事。黨政各部門基本處於癱

瘓狀態。「等十八大以後再說」已成口

頭禪。現在即便請客吃飯,也會聽到這

樣的回答。

顯然,中共十八大的召開不只是要

解決請客吃飯的問題,最不該是華筵又

開,讓一批垂涎已久的餓狼代替撐腸拄

肚的老狼。在既得利益集團人人思安維

穩、草民百姓大多思變圖強的大環境下,

十八大也難以僅僅是走過場,把權力從

「第四代」領導傳給「第五代」,而又

期盼中國政治還會周而復始地從「第五

代」走向「第六代」, 直至永遠,保證

中共成為壟斷霸主地位的「東方不敗」。

十八大的一個重要責任是要讓中共借機

檢討、承諾和踐行它的政黨責任,從而

使中國人民可以生活在「免於恐懼的自

由」之中。

「薄 - 谷 - 王」事件宣告了「建設

依法治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徹底

失敗,暴露出中共黨政領導基本上行使

著沒有責任的權力。一個在英國有著深

厚而廣泛的關係網的前政府官員、商人

尼爾·海伍德可以在「社會主義的中國」

被毒害而死,並以過度酗酒定案、草草

送往火化;一個直轄市的副市長兼公安

局局長的王立軍被他的書記、政治局委

員薄熙來摑嘴、 打臉;一群一群的美女

主播和演員被書記染指糟蹋,或由「紅

頂商人」徐明之流進貢給官員;面對這

一切,中國的民眾還能有安全感嗎?他

在既得利益集團人人思安維穩,草民百姓大多思變圖強的大環境下,十八大的一個重要責任是要讓中共借機檢討、承諾和踐行它的政黨責任,從而使中國人民可以生活在「免於恐懼的自由」中。

專欄COLUMNS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92: sunny

90

們還有自信和能力保護自 己的妻室女兒

嗎?

恰如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

與罰》中揭示的,所謂高智商犯罪人的

心理是,他們認為世界分為「平常人」

和「不平常人」兩類:前者不得不在服

從管制下生 活;後者卻可以像拿破崙,

隨意超越常理,違背道德法律、作奸犯科,

有權作「亂法的立法者」。當一個執政

黨認定自己為「東方不敗」時,薄熙來

把自己定位為江 湖上的「任我行」,而

一幫動輒搧智叟耳光的昔日紅衛兵就成

了「左冷殘」。相形之下,有點悲憫心

腸的溫總理就成了一個「老頑童」,而

破僵局的必然措施。第三,交接班是全

面交接,還是部分交接。定期的接班制

產生的背景就是要完成權力的順利交接,

而「扶上馬送一程」將會延續責任模糊

的狀態,拖延中國的社會進步。現在中

國的百姓基本上對貪官多拿一點、多貪

一點已習以為常。他們的基本期盼是,

當官的喝足貪飽後,至少應該幹點好 事。

如果這樣的底線還置之不顧,在與民爭

利上政府亂作為,在為民謀利上政府不

作為,兩相映襯,勢必加劇民眾的相對

被剝奪感和對政府的離異,刺激更多民

變發 生。

正值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共權

貴新階級有必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一系列

責任:(1)對自己和家庭要擔當起責任,

只有做好「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

天下」。 「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恐怕

也不願留下自己的未亡人作為「反革命

集團」的首領而深陷囹圄、最後上吊自殺。

聰明過人的薄熙來目睹自己妻離子散,

也會追悔莫及,羡慕隱居鄉里、粗茶淡

飯的神仙日子。(2)對民眾負責,不做

獨夫民賊。(3)對歷史負責,不要讓自

己的名字寫進昏君和庸君的行列。(4)

對天地良心負責,免受天譴和後人詬罵。

中國古老智慧「不是不報,時間未到」

如果一個政黨既鎮壓了反對

黨,廢棄了選舉,又把媒體

變成了喉舌,同時還鉗制公

共輿論、以言治罪,「人民

當家作主」就必然成了幌子。

最大的勝家卻是忍得人間 第一恥

辱、自宮而得權力秘笈的「岳不

群」。近年來重慶所發生的行行

種種事件揭示出,中國政壇已經

完成了全面的江湖化。

在正常的政治生活中,沒有

權力,就沒有責任;反之亦然。

英國不成文憲法中所謂的「英王

永不犯錯」就是建立在「英王統

而不治」的前提下的。而首相大

權在手又是 由「個人責任制」、

「部門責任制」和「內閣集體責

任制」來配套的。但在「人民共和國」,

執掌權力的寡頭集團經常是不用負責的。

一個執政黨必須尊重人民的利益,必須

回應民眾的呼聲。但如果一個政黨既鎮

壓了反對黨,廢棄了選舉,又把媒體變

成了喉舌,同時還鉗制公共輿論、以言

治罪,「人民當家作主」就必然成了幌 子。

記得曾在蘇州參觀調研,市政府大樓的

正前門赫然矗立着「為人民服務」的五

個大字,後門的牌子寫著「實事求是」。

陪同的一位當地官員解讀道:為人民服

務 走前門,實事求是還得靠關係、走後

門。

在十八大召開之際,三項具體的制

度安排,對執政黨的責任會產生不同的

影響。第一,政治局常委會的設置規模

是大一點,還是小一點。有學者盛讚「九

龍治水」的好處。從利益均沾的分贓角

度來看,它確實有好處,但卻無助於明

晰責任和提高效率。所以,從常委九人

制縮到七人制、甚至五人制的發展趨勢

不失為一個小小的進 步。第二,決策程

式是多數表決制,還是一致表決制。在

改革的初期,改革基本上還是雙贏博弈,

共識容易形成,一致表決也易推行。但

隨着利益集團的形成和穩固,一致表決

給保守的權勢集團一票否決的權力,從

而產生政府不作為。多數表決製成為突 時常在歷史上得到印證。

今天,在九千六百萬平方

公里的土地上,不乏為個人的

完和、家庭的尊嚴、人民的自由、

國家的民主和天下太平而思而

為的人群。但可悲的是,權力

最高層推行「皇上英明、奴才

有罪」的慣例,除了做些姿態,

通常把寒門出生的官員(從胡

長清到成克傑,再從陳希同到

王立軍)送上權力的祭壇外,

即便蠹國害民、罪不容誅,也

從未嘗試過自責下野(袁世凱

和蔣介石至少還做過秀)以謝天下。小

吏們(例如李貞、王立軍之流)為了完

成從奴才到主子的突變,通過魚肉人民、

買官賣官,試圖在權力的跑步機上實現

跨越,最後卻成為政治絞肉機的犧牲品。

而甘願充當看客的知識界更多是被犬儒

主義所籠罩。留下無數老百姓只好奉行

「管他媽主義」。

孩童時曾聽過姜昆講相聲,說國外

有個「加拿大」,中國有「拿大家”和「大

家拿」。目睹官員的普遍腐敗和民眾的

痞子化現象,現在我明白了,這個相聲

是在拿一個沒有責任的國家和民族尋開

心。

專欄COLUMNS

Page 93: sunny

91

90 年代在台灣念書時,正是李登輝

執政,台獨意識方興未艾,曾經作過這

麼一個比喻:雖然有些香港人不喜歡大

陸人,但還是把他們視作「討厭的親戚」。

但台灣人呢,已在短短數年間,將大陸

人視作無關痛痕的「鄰居」。這個比喻

也許過於粗簡,但親戚和鄰居之間,是

「質」的差異。而香港,走入 21 世紀首

十年,「親戚」可能變「鄰居」了。

「十一南丫島海難」事件,延續了

近幾個月來的中港矛盾,爭議焦點包括

中聯辦副主任李剛不應高調介入香港事

務等。近些年來,在「反自駕遊」、「反

雙非」、「光復上水」以至「反對新界

東北三區發展規劃」等種種場合,「英

屬香港旗」和「香港城邦旗」 飄揚人海。

喧吵中,「中國人滾回去」的說法不脛

而走,中港關係似乎來到了「質變」的

關口。追溯源頭,至少要回到 1997 香港

政權轉交年。

97 後,跟大部分地區不同,香港脫

殖但卻沒有獨立。北京一心延續英國殖

民特色,將香港視為一座「重經濟並去

政治化」的城市。事實上,從 1997 年至

2003 年,中聯辦及北京,均甚少高調介

入香港事務,其中一個異例,就是 99 年

人大就「居港權」問題釋法。

然而,2003 年香港經濟跌落谷底再

加上 50 萬人大遊行,觸動北京神經,并

即時調整對港政策,包括成立曾慶紅領

頭的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及開放大陸

人士港澳自由行等一系列措施。然而,

這種政治及經濟同時介入的背後思維,

卻是以 13 億人口為考慮背景,而不是立

於香港七百萬人的視角。於是,香港社

會原本包括貧富懸殊、地產霸權等深層

矛盾不僅沒能解決,還變生出「大陸人

VS 香港人」這個全新,然而虛假的族群

爭議。

中港之間的族群問題,此前幾乎沒

有在香港冒現過。從 1842 年中英簽定《南

京條約》、正式被殖民開始,香港就是「過

客之城」。20 世紀國共內戰及至中共建

政後多次政治災難,使香港成了逃禍人

的避風港。

此情此況,到 20 世紀 70 年代才出

現「斷裂」。這個「斷裂」,導致「香港人」

這個身分認同出現。「67 暴動」後,殖

民政府管治觸礁,港英政府釋出大量「善

政」:十年建屋計劃、小學六年免費教育,

引入傷殘及老弱津貼等,當然還包括成

立「廉政公署」,加上本地流行文化的

冒起,這一切,構築了陳冠中筆下的「香

港盛世」。

到了 80 年代,儘管「大陸燦」之說

流傳大街小弄,但他們是「窮親戚」,

不是「鄰居」。敢大膽說,中港兩地人

們的關係,並非「中國人滾回去」及「蝗

蟲論」等粗簡的族群差異就能解釋的。

從台灣的經驗,我們應該學到,族群矛

盾是一個假議題。

不管是「雙非問題」中對醫療資源

的爭奪,「光復上水」爭奪的車站及車

廂空間使用,還是新界東北三區爭奪的

土地資源及居住空間問題等等,這都跟

政策失當及資源分配失衡相關,但卻很

快便被民粹式的敵我二分掩蓋。這種政

策的誤植,根源於特區政府從 97 回歸以

來,不斷鞏固殖民時期的利益分佈,表

面上是遵守《基本法》的「50 年不變」,

實際上是保護既得利益者,新界東北三

區的規劃及發展,便是一例。儘管規劃

藍圖仍在抽屜,但按政府發展思維,不

外是強行遷離住民(尤其非新界原居民),

以及蓋建高樓豪宅,或增建少數公共房

屋,以作敷衍。

事實上,數十年來,香港政府有關

城市發展的構思及規劃裏,向來都向市

民關上參與的大門。到底那片土地應該

是發展成有機農地、公共房屋 、豪宅,

還是別的什麼,這些都應該由當地甚至

是周邊居民通過參與討論後,一併選擇。

而不是僅僅由政府、地產發展商及少數

原居民說了算!

然而,這個本來涉及居民參與土地

及城市規劃的社會運動,卻被轉化成一

個「排他」的議題。「反對富豪雙非城」,

我們是否可以將論述轉回到「反地產霸

權」,而不是「雙非」或「大陸人」身上,

不要給假議題掩蓋真議題呢?

假議題不僅顯示論者簡化論述以便

入口的短視思維,更甚者,港人真正的

住房問題仍懸在半空。本來,親戚變鄰居,

無可不可,但如果整天忙着跟鄰居鬥死

鬥活,卻忘了自家裏的親戚在扯後腿,

那就太悲哀了。

別讓「親戚」扯後腿

從事新聞編採工作近十年。前《亞洲週刊》編輯,現

為澳門大學兼任講師,香港獨立媒體編輯。

2046

謝曉陽

91

專欄COLUMNS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94: sunny

一個羞澀的政權9 月 30 日中秋節。陽光時務記者拜訪了

艾未未。以後,他每週都會在裏跟我們聊一會

兒。今天我們從正經話題開始。

問:你對上訴 1500 萬稅案被駁回的

事,怎麼看?

艾未未:一個公民想自證清白,幾

乎是不可能的。全世界有 600 家媒體提

到這事,這個國家卻沒一個媒體來發聲,

連八卦都不會有,連在圍脖上提一下,

都會被立刻刪除。

這麼一個擁有 8000 萬黨員的政權,

航母下水,衛星上天,這樣一個政權——

我們見過羞澀的男孩女孩,卻從沒見過

如此羞澀的政權,它不敢面對納稅人的

訴求,哪怕算算帳,到底欠多少,怎麼還,

有無證據,都不敢回答,只能悄悄地指

控我,這整個稅案都是一個笑話。這是

一個充滿了笑話的年代。

法律是國家的倫理基石,這是唯一

的對公民有效的尺子。但這個尺子在中

國是有彈性,在互聯網時代,這完全是

一種自我嘲弄。中國政府把自己放在小

丑的位置,每天做各種奇怪的動作。這

個應該快樂的時代,為什麼大家活得那

麼悲苦?因為政府把愚蠢建立在每個人

的身上。

問:現在你被限制出境了嗎?

艾未未:我出來一年,取保候審,

是最受保護和監視的人。一年之後,我

是個自由人了。這個案子根本沒立案,

所以是子虛烏有。但是他們沒收了我的

艾未未中國藝術家,活躍於建築、策展、攝影、電影以及

社會文化評論。

護照。他們說, 我們要還你的。但現在

不能還你,類似這樣的車軲轆話。我曾

經多次邀請公安跟我出國,去國外最核

心的位置看我們是如何衝出國門,走向

世界。但是他們也都不被允許出國。

問:1500 萬你必須交?

艾未未:我們已經交了 800 多萬,

除此之外,還要滯納金 600 萬。萬惡的

舊社會,什麼地主劉文彩,都沒現在的

政府,這麼開天闢地的壞法。

問:談談薄熙來和王立軍事件。

艾未未:國家必須是公平和正義的。

不管薄熙來和他妻子多麼罪大惡極,對

他的審判都必須走法律的程式。否則對

他們的公平都無法呈現。如果這個做不

到,傷害的是每個人。國家在那麼大的

案子上都如此做手腳,還要以正義的名

義。那就是無可救藥了。這些人是為整

個民族造孽,資訊封鎖,同時羞辱、盤

剝那些缺乏能力,一無所知的人。所有

的代價都強加給那些人,這個國家就越

鞏固。我本來只是一個藝術家,逐漸變

成藝術活動家,逐漸被變成異己分子。

問:談談愛國與反日的關係:愛國

主義必然是醜陋、敵視外族的嗎?

艾未未:反日必須在不被「日」的

情況下反日。中國政府說,這是民間自

發的——太搞笑了麼!很清楚,中國政

府如果不允許你出門,你是出不了門的,

不允許你唱歌,你唱不了歌。不允許你

眨眼,你就不能眨眼。這太搞笑了,有

這樣暴力的嗎?砸人家的車?人家日本

理性多了,人家會說,我們有地契的。

中國政府嘰嘰喳喳, 撒潑打滾,你有沒

有外交啊?有沒有理念啊?

我是這麼認為的,人權高於主權。

無產階級是沒有國土的,奴隸是沒有領

土的。只有有了人權意識,才有財產意識,

國家意識。

遊行四天我至少去了兩次。美國大

使的車被攻擊的視頻是我拍的,現在全

世界都是了。

問:這一次反日遊行,毛澤東作為

圖騰符號再次出現了。

艾未未:中國歷史一直沒搞清楚,

一鍋亂燉。我相信皇軍來了他們也會上

街歡迎。 中日戰爭,偽軍比日軍多——

是個不正常的社會。你看遊行裏,有學

者嗎?有知識分子?政府最怕這些人上

街,遊行隊伍裏出現了自由、憲政、民主,

立刻被摁住。缺乏個人自由,沒有憲政,

沒有民主選舉的國家,無從談愛國。

問:你對政府的態度在逐漸改變?

艾未未:在變化。矛盾肯定深化了。

因為政府從來沒跟我溝通,對談。我一

開始,只是問死了多少學生,後來就被打,

我不是楊佳,你為什麼打我?然後你拆

我房子, 我開個「河蟹宴」,你把我拘留,

把我秘密失蹤,然後給我一個罰單。我

不是一個埋怨的人,但趕上了這個時代,

我也沒覺得有什麼委屈的,我只是要發

出我的聲音,直到我的聲音全部沒有。

我愛問

未未記者:程西泠

92

專欄COLUMNS

Page 95: sunny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先生的中國大

陸調酒之旅,調動了民進黨內與台灣島

內的春水,至於會不會影響未來兩岸關

係,似乎還在未定之天。謝長廷先生本

人很有破冰之旅的使命感,甚至可能意

欲成為當年連戰之於國民黨的角色:不

僅希望找到個人的新政治舞台,也成為

北京和民進黨之間最關鍵的那個橋樑。

泛綠營內(包括學界、媒體)有人

樂觀其成,認為多去大陸看看是好的;

也有人擔心他強大的使命感會使他推動

他的理念「憲法一中」或這次提到的「憲

法共識」,成為民進黨未來在兩岸政治

定位上的新底線,而影響台灣政治空間。

謝長廷之外,民進黨的另外兩位重

要人士,也都積極展現了解中國的意圖。

蔡英文的基金會新設立了「想想論壇」,

其中包括關注中國問題,蘇貞昌則是

一方面在黨中央舉辦中國議題的 Open

Studio,另方面在他個人的基金會舉辦

關於中國的座談(見本期蘇貞昌專訪)。

事實上, 民進黨在 2012 年初的總

統大選失敗之後,從主要領導人到年輕

幕僚,許多人都同意民進黨應該加強對

中國的認識,並且要讓選民對於民進黨

處理兩岸問題開始產生信心。但對於如

何加強、要從哪裏開始,還非常欠缺共識。

尤其,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的核心兩難

是:既要加強對中國的了解,不能給人「逢

中必反」的認知,但又不能採取跟國民

黨一樣的政策方向──後者讓許多人擔

憂喪失台灣主體性與傷害台灣民主。(但

謝長廷先生的主張是民進黨和國民黨在

兩岸政策上應該趨同,而在內政上較勁。)

民進黨如果要破解這個兩難困境,

採取與國民黨路線區隔的兩岸政策,應

該掌握下列原則:

一、一方面,在兩岸互動的防守線上,

民進黨應該更守護台灣主體性和民主實

踐;但另方面在進攻線,應該更深入了

解中國。

二、所謂的守護不是排外或者阻止

中國因素進入,而是要區分民間與政商

力量的進入。對於民間人士如大陸籍配

偶或在台留學陸生,民進黨應基於人權

立場上提出更進步、更友善的政策;例

如在當前是否給予陸生健保的議題,民

進黨應該主動提出讓陸生如同其他外籍

生身分可以加入台灣健保體系。但對於

來自北京的政治或經濟力量,如北京對

媒體的影響,或者對於中資投資,應該

有所防範與警覺。香港從過去被逐步掌

控到現在正在進行捍衛核心價值的抵抗,

以及另方面要如何避免未來「蝗蟲論」

的民間矛盾惡化,都是台灣的前車之鑑。

三、在進攻方面,和中共打交道固

然重要,但民進黨不該只是模仿國民黨

的國共聯盟,建立「民共聯盟」,而是

要去接觸中國正在劇烈變遷中的公民社

會(如公民運動和媒體),同時也讓中

國的公民社會成員更理解、認識不一樣

的台灣思考。蘇貞昌說的去理解「庶民

中國」確實有其意義。

這事實上也是台灣民間社會的重要

工作:以民主和人權等價值為基礎和中

國民間社會產生更多的互動與連結。過

去大陸人透過媒體所看到、理解到的,

大都是政治上藍營的觀點,例如只有泛

藍名嘴才會上央視或其他媒體,而綠營

的資訊或觀點很難出現;綠營或本土派

人士可能和中國商界、官員乃至台研體

系有聯繫,但是卻少和公民社會團體互

動。因此,大陸民眾可能很難理解另一

半的台灣,很難理解何謂「台灣人的悲

哀」或者台灣本土派的情感與歷史記憶,

或者很難理解為何有這麼多人對中國感

到疑懼。當許多人都會把台灣的公民品

質說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保留,這只顯

示他們是從自己的視角出發,而對台灣

陌生。

民進黨或泛綠人士確實應該提出理

解中國的新視野,應該更全方位地接觸

中國官方與民間,促進兩岸更多的正常

交往,讓大陸各界認識一個他們過去不

熟悉的台灣,這不僅可能刺激中國改革,

也有利於台灣的安全保障。我們樂見謝

先生調更多的酒,但要留意別喝醉了。

民進黨應有的兩岸政策方向

台灣政治與文化評論人,曾任台灣「新新聞週刊」副

總編輯、「陽光時務」台灣總監。

張鐵志

93

專欄COLUMNS

美麗島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96: sunny

日本對華關係名存實亡

國際新聞專欄作家、哈佛大學尼曼學者,長期關注中

國互聯網新媒體發展。

權力水晶球

安替

村上春樹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得主,

小說風靡日本、中國和全世界。但他並

不是政客和外交官,2009 年 2 月他接受

耶路撒冷文學獎時「高牆與雞蛋」的獲

獎詞雖然很煽情,被中國網友高頻引用,

但無助於理解巴以局勢。9 月 28 日,他

再次觸及政治,投書日本《朝日新聞》(《劣

質酒的醉態》),表達了對因釣魚島問

題而導致中日關係惡化的擔憂,稱「領

土問題超出了實務範圍,踏入了國民感

情的領域,就見不到出口,會帶來危險,

這就像劣質酒類所造成的宿醉」。

村上的聲明在中國互聯網和媒體上

傳播開來,並且還在英國《衛報》發表

了英文版,但他對日本政客的抨擊太過

於文學化。反而是持左翼立場的諾貝爾

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等人同一天發表

的聲明更加切題。大江等人呼籲日本政

府改變其認為「領土問題不存在」的虛

構認識。

日本能有這樣無畏賣國指責的知識

分子,挺身維護中日關係,是日本民主

社會的福音。但中日關係到了需要兩位

文豪站出來表態的時刻,說明日本對華

外交系統不僅僅是缺乏領導力的問題,

而簡直是名存實亡了。

外交脫線的象徵事件是,9 月 16 日,

新任駐華大使西宮伸一在赴京前不幸去

世,至今新大使遲遲未決定。近期反日

的浪潮中,在武警重兵保護的日本駐華

大使館裏,其中只有垂秀夫公使當班。

野田佳彥正努力應對自民黨新總裁安倍

晉三的逆襲。當他對民主黨是否能繼續

保持政權都沒有把握時,釣魚島局勢是

否緩解、中日關係是否改善自然不會成

為他的眼前要務。不過民主黨對華外交

失控問題已不是新現象。

自從 2009 年 9 月 16 日民主黨獲得

政權以來,和自民黨時代長期形成的對

華外交資源整合不良,更別談兩國建立

戰略互信。菅直人上任時,竟然挑選了

非外交系統的商人丹羽宇一郎駐華,增

加了兩國高層溝通的困難。2010 年 9 月

7 日,當中國漁船和日本警船相撞時,

時任國土交通大臣(後很快改任外相)

的前原誠司決定用國內法而不是中日漁

業協定來處置衝突、逮捕船長詹其雄,

兩國溝通不暢的問題終於釀成大型衝突。

對華關係失控的同時,民主黨政權

卻加強了對美關係。在親美派前原誠司

的影響下,菅直人和野田佳彥都表示東

海不存在領土問題,同時美國政府也逐

步在釣魚島問題上明確安保第五條適用

該島的立場,甚至在官方發言中,完全

採用日名「Senkaku Islands」稱呼釣魚

島。現在的日本政府,是在用日美關係

來「應付」日中關係,其實就是完全放

棄中日關係。

這樣南轅北轍的「以美遏華」的對

華外交,自然會導致中日兩國溝通中斷。

在兩國矛盾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中日在

海參崴 APEC 峰會上竟然不安排直接會

談,而是又一次上演「過道外交」。9

月 9 日,胡錦濤主席和野田首相在過道

上短暫談話,因為沒有中日翻譯,胡錦

濤對日本國有化釣魚島的批評,是通過

中方翻譯成英文,然後再由日方從英文

翻譯成日文給野田。這是日本對華關係

的寫照:東京認為和北京的矛盾要通過

華盛頓來協商。

隨後 9 月 11 日日本通過尖閣國有化

方案後,迅速在中日產生完全不同的兩

種解讀。日本說法是國有化土地無關主

權更替,政府此舉是對石原慎太郎購島

行為的平息,國有化之後,就能控制極

端人士繼續在島上滋事;而中國政府的

解讀,這是日方對釣魚島現狀的重大改

變、違背了中國政府和自民黨政權時代

長期默認的 1978 年鄧小平的「擱置共

識」。隨後,中國對日展開了從外交、法律、

宣傳到反日遊行的全方面報復。

包括前駐華大使宮本雄二等在內的

一批熟悉中日外交歷史的老人,已經公

開批評政府對主權爭論這一外交事實的

否認本身,就是目前中日外交的癥結。

和中日貿易息息相關的產業界,也漸漸

發出了對政府否認立場的抱怨。所以在

日本媒體中,除了共同社、《朝日新聞》

在尋找中日緩和之道之外,財經大報《日

本經濟新聞》也新近加入了質疑政府對

華外交的合唱中。

但只要日本政府繼續回避中日矛盾,

堅持「以美遏華」而不是直接中日對話,

那麼無論民間有多少類似村上春樹的聲

音,都無法阻擋中日外交繼續結構性惡

化。

94

專欄COLUMNS

Page 97: sunny

最近為了釣魚島,各地出現了一批

好漢,砸日本品牌的汽車,鬧得一些私

家車主不敢開車,有些開出去前把車上

的日本商標遮蓋起來,或者在車上貼出

愛國口號,高調愛國表態。好些商家不

分晝夜打出滾動廣告,表明愛國立場。

看起來中國人一下子都變得好愛國,其

實是全社會都在表態,請砸車的好漢手

下留情,咱見了您好漢害怕。

這就叫正不壓邪。國人天生膽小,

不敢面對強權強盜強漢,事關自己,能

避則避,避不過了大多忍氣吞聲;若事

關他人,則早已躲得遠遠的。如今的中國,

誰都知道國家和社會的問題大了去了,

你愛也罷不愛也罷,都沒用,過分起勁

關心國家大事就是一個「維穩」問題,

輕則請喝茶,重則坐監獄。小小釣魚島,

中國老百姓真的放心上?不要開玩笑了。

真放在心上的早回家練功夫準備打仗了。

至於那些砸車的好漢,叫他們好漢

實在是抬舉了他們。這種人,敢在光天

化日之下砸人家的汽車,砸商家的櫥窗

店堂,甚至砸別人的腦袋,卻和愛國兩

個字八杆子打不着,這類人連自己姓什

麼都搞不太清,還愛個什麼國。別看他

橫眉豎目兇神惡煞一般,這類人和勇敢

兩字也八杆子打不着,這類人叫懦夫。

因為這種人的大膽妄為,有一個特點,

他們在這樣做的時候,是指望着不必為

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

中國從來就盛產這類人。中國社會

是個人沒有地位的社會。以前有一種學

術上的說法,說中華文明強調「仁」,

「仁」即「二人」,中國人特別重視二人,

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說中國

文化是「人」的文化,這和西方文明歷

史上強調「神」的文化相反。

說中國文化不強調「神」,沒有「神」

的地位,這可能有幾分道理。中國人缺「神

性」,所以到了信仰唯物主義、黑貓白

貓主義、笑貧不笑娼主義的時候,中國

人就特別順利,信得特別堅定。中國人

的頭上三尺,根本就看不見什麼神明。

可是,要是說中國文化少了「神性」

卻多了「人性」,那就錯了。中國文化

講的是「仁」,不是個人的「人」。整

個中國文化,教的都是你在各色關係中

的定位,所謂「名分」。知道了名分,

你就知道了你是在怎樣的社會關係網絡

中,處於怎樣的定位,這個網絡自然會

提出約束你行為的規範,你照做就是,

這就叫「本分」。中國人從生下來那一

天開始就沒有自己,只有關係。

沒有個人地位的中國社會,就盛產

缺乏個人擔當的中國人。國人愛起哄,

愛打群架,卻少有光明正大「單挑」的

好漢。中國人批個人主義最起勁。但現

代政治文明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

個人主義是一個好東西。個人主義的核

心是個人的尊嚴,而個人尊嚴的前提是

個人的道德擔當,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

負責。這樣的個人才是現代社會的公民。

缺乏個人意識,不敢有個人擔當的

人,其行為模式有一個特徵:當他們處

於群體之中的時候,他們的特點是沒有

腦子;當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任的時候,他們的特點就是膽小如鼠。

砸車的好漢都是這類懦夫。

中國的文革之所以搞得起來,離不

開一大批這類懦夫。學生「小將」們在

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時,能大白天

把一個校長活活打死,卻在五十年後也

沒人敢站出來承認自己當時打過一拳,

踢過一腳。若在一個人人必須為自己負

責的社會,這樣的文革是搞不起來的。

如今,各大城市街頭的砸車好漢們,

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可以躲進人群,誰

也找不着他了,而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

責。如果他們知道,有強大維穩能力的

政府和有正義標準的社會,會把他們一

個個都找出來,要他們賠車,你看看還

有沒有砸車的。我敢說,一個也不會有。

可惜的是,奇怪得很,這種時候政

府就是沒本事把他們都找出來,被砸了

車的只能自認倒楣。於是,下次,還是

會有好漢出來砸車。再下一次,文革還

是搞得起來的。

砸車的好漢,你的名字叫懦夫

知名自由撰稿人,著有「看美國」系列等,祖籍江蘇

省無錫縣南橋鎮,現旅居美國。

南橋評論

丁鴻富

95

專欄COLUMNS

陽光時務週刊ISSUE 26 · OCT 11, 2012

Page 98: sunny

7 月 8 日下午,我站在德國魏瑪附

近的小鎮 Rudolstadt 古堡旁,觀看了

Emel Mathlouthi 的演出。

這位創造了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最重

要的抗議歌曲 My word is Free 的女歌

手,在天方夜譚式的彌暗弦樂、陰鬱的

貝司、肥厚的打碟聲中宛若黑暗女神,

誦唱着阿拉伯語寫就的抗議歌詞。英式

Trip-Hop 的迷幻音色,以及時不時湧

現的跳舞節奏令「抗議」無處感受,經

效果器處理後的人聲旋律又若空心化的

天外來音,時而飄渺,時而乾裂。當突

然出現一陣乾冰煙霧開始在樂手身邊繚

繞,我以為我身處的是再不能更黑暗的

黑夜,我以為我到了某個充斥着大麻香

氣人人亢奮卻又無比頹喪的地下室酒吧。

可抬頭看看,綠樹成蔭,天空晴朗,

德國的中產階級觀眾們一個一個在露天

舞台前正襟危坐,面色凝重地欣賞着這

最新出爐的阿拉伯抗議之聲。

席捲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已經

締造了多位明星抗議歌手,Emel 是最國

際化、聲名最響亮的一位。

百分之五十的突尼斯人口是三十歲

以下年輕人,自焚的小販博阿齊齊 26 歲,

而 Emel,30 歲。和所有缺乏唱片公司

支持的獨立歌手一樣,Emel 靠在突尼斯

各地辛苦巡演建立口口相傳的聲名,又

從臉書凝聚樂迷開始,一步一步擠入主

流媒體。

從 2007 年開始,My word is Free

成了她每場演出的最後一首曲目:「我

們是無所畏懼的自由民,我們是永不死

亡的秘密,我們是反抗者的嘶吼,我們

是混沌中的閃電」。當 2010 年末的街頭

抗議開始集結時,Emel 突然發現她三萬

粉絲的臉書頁面被封殺,而她被電台封

禁的歌卻成了令突尼斯年輕人熱血僨張

的街頭戰歌,隨後,本·阿里出逃,街

頭抗議席捲北非,Emel 前往法國,錄製

了她第一張專輯,開始密集地全球巡演。

她甚至受邀到正劇烈變革的越南,

唱起同樣的歌謠。

那天下午,面對略顯妖嬈的 Emel,

我頗多不解。這位已移居法國的突尼斯

姑娘通過刻意壓抑與扭曲的音色所進行

的反主流美學對抗究竟意味着什麼?身

處世界性社運浪潮不斷醞釀,抗議歌曲

和抗議歌手可能再次枝繁葉茂的未知時

代,新一輪的抗議之音究竟會輻射哪些

仍需變革的區域?當今天的搖滾迷們還

在懷念 60 年代從美國濫觴、交混着毒品

和性開放的「搖滾改變世界」,正在發

生的第三世界社運浪潮又會各自發酵出

怎樣的時代新聲?

在 Emel 演 出 前 幾 天, 同 樣 在

Rudolstadt 音樂節,我看到西非馬里共

和國最重要的女歌手 Oumou Sangare

的演出。

與 Emeil 的 壓 抑 與 迷 幻 相 比,

Oumou 則快樂極了,柯拉琴,說話鼓,

以及癲狂的貝司帶來的另一種靈魂出竅。

這個馬里最重要的女性抗議歌手,同樣

身處一個伊斯蘭與部落文化混雜的社會,

她的舞台生涯一直在為廢除一夫多妻制

及呼喚女性解放而努力,而其紮根於

馬里 Wassoulou 地區的傳統風格。和

Emel 的演出一樣,雖然我一句都聽不懂,

卻深深為其音樂的魅力所感染。那天夜

裏,和很多德國人一樣,隨着非洲節奏,

跳出了一身汗,我知道 Oumou 歌唱的,

是另一首 My word is Free。

從突尼斯到馬里,西方民權運動激

發起的流行音樂與社會抗議相結合的傳

統,在全球化背景下,已進入那些很少

出現在主流媒體上的邊緣國家,並結合

自身的議題開花結果。而今天仍沉溺於

1960 年代歐美搖滾的神話,實在顯得略

顯迂腐。當年唱片工業的造神運動所塑

造的搖滾偶像,在今天的社交媒體行動

者這裏更可能遭遇詰難。慣常的通過口

號式的歌詞來感受抗議的老套方式,也

遺漏了太多旋律、節奏、音色等音樂本

體所具有的魅力與能量,更會忽略它們

所帶出的社會議題的複雜性。

事實上,在時下第三世界國家的音

樂抗議中,「西方」很可能本身就位於

靶心中央,別樣的美學本身就是一種反

抗。 像 Emel Mathlouthi 和 Oumou

Sangare 這些處於西方之外的更多聲音

在呼喊,回應或者引領着新的社會變革,

一場值得期待的耳朵革命正在破繭而

出。

My word is Free

寧二文字工作者,民族音樂迷,流浪發燒

友。

地球村

96

專欄COLUMNS

Page 99: sunny

Subscribe Form

陽光時務 2011 年 8 月創刊於香港,作

為全球第一家電子時政刊物,以新銳視角與

專業精神,見證兩岸三地風雲勢起的一年。

創刊週年之際,我們將改版為週刊,並增出

紙本,全球發行。希冀在時代的拐點之上,

對深層轉型中的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進

行更有力的觀察分析,提供更專業的解讀。

新聞專業、價值獨立、言論自由,是我

們不變的立場。立足香港,放眼全球,致力

成為華文世界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中文時

事新聞大刊。

1) 個人資料

2) 選擇訂閱期數

訂戶姓名:

電子郵件地址:

電話:

收件地址:

必須為真實姓名

+( )

我確認以上通訊信息準確,能收到郵寄投遞產品。並瞭解以上信息將

絕對保密,只用於郵寄《陽光時務周刊》使用。

半年(共計30期) 原價750 港幣, 訂閱價6.5折, 合計 480.00 港幣

一年(共計50期) 原價1530 港幣, 訂閱價5.9折, 合計 900.00 港幣

兩年(共計100期)原價3060 港幣, 訂閱價5折, 合計 1,530.00 港幣

3) 付款方式 ( 任選其一)

劃線支票付款支 票 抬 頭 請 注 明「 陽 光 時 務 有 限 公 司」 或「ISUNAFFAIRS

LIMITED」

銀行名稱:

支票編號:

電匯或銀行轉帳(不同銀行間轉帳可能會產生不同手續費用)

開戶名:ISUNAFFAIRS LIMITED

開戶銀行:HSBC

帳戶號碼:004 - 640 - 146502 - 838

SWIFT CODE:HSBCHKHHHKH

信用卡付款信用卡類別: VISA Master JCB

信用卡號碼:

信用卡驗證碼:

持卡人英文姓名:

有效日期至: / (MM/YY)

簽名:

香港陽光衛視市場部 (信封面註明:訂購雜誌)

地址為:香港柴灣安業街1號新華豐中心7樓全層

4) 郵寄本表格到

注意事項 及 免責條款:1)

2)

3)

4)

從確認收款和訂閱信息起,訂閱需時三個工作日處理;郵

寄服務根據不同地區的快遞時間有不同安排。如無特別注

明,本刊不另發收據。

若訂戶於訂閱期滿前終止訂閱,本刊將不退還訂閱款項。

因不可控因素或訂戶的個人信息錯誤而導致的無法寄送

《陽光時務週刊》,本刊將不承擔責任。

最終解釋權歸《陽光時務週刊》所有。

客戶服務 及 查詢:閣下在訂閱過程中,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發送郵件到 :

[email protected] 客服電話:+852 2526 7818

若使用 iPad 平板電腦 /iPhone 手機,

請到:ipad.isunaffairs.com

若使用 Android 平板電腦,

請到:android.isunaffairs.com

其他版本的購買地址

背面簽名欄最後 3 位數字

(劃線支票連同表格一同遞交)

(銀行收據連同表格一同遞交)

必須與信用卡上姓名相同

Page 100: 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