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22

二年级古诗.pdf

Jul 10,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ChiaSiehPing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二年级古诗.pdf
Page 2: 二年级古诗.pdf

目录

古诗 页数

1 江南(汉•乐府) --- 1-2

2 赠汪伦(唐•李白) --- 3-4

3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 5-6

4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 7-8

5 敕勒歌 (北朝•乐府) --- 9-10

6 所见 (清•袁枚) --- 11-12

7 小池(杨万里) --- 13-14

8 乐游园(李商隐) --- 15-16

9 鹿柴 (唐•王维) --- 17-18

10 江雪 (唐•柳宗元) --- 19-20

Page 3: 二年级古诗.pdf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

Page 4: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 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

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

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

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

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

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

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

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

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

边。

2

Page 5: 二年级古诗.pdf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3

Page 6: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

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

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

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

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

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

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

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

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

《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

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

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

《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

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 754年(天

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4

Page 7: 二年级古诗.pdf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5

Page 8: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

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

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

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

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

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⑷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

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

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

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

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⑸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⑹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⑺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6

Page 9: 二年级古诗.pdf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7

Page 10: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

如博山香炉之状。”

紫烟,日光照射水气反射出的紫色的烟雾。

前川,一作“长川”。

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8

Page 11: 二年级古诗.pdf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9

Page 12: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

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 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10

Page 13: 二年级古诗.pdf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1

Page 14: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12

Page 15: 二年级古诗.pdf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3

Page 16: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处。

2.惜:珍惜,爱惜。

3.细流:细小的流水。

4.照水:映照在水里。

5.晴柔:晴天柔和美丽的风光。

6.小荷:刚长出的嫩荷叶。

7.尖尖角: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译文

翻译一:

泉眼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

柔。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

面。

翻译二:

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

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

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

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

走。

14

Page 17: 二年级古诗.pdf

乐游园(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15

Page 18: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

南八百里的地方。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16

Page 19: 二年级古诗.pdf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7

Page 20: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译文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18

Page 21: 二年级古诗.pdf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9

Page 22: 二年级古诗.pdf

注释

1. 踪:脚迹。

2.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