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19 6 5 星期三 / 责任编辑:黄 /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06 初中化学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由于化学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怎样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本期《中高考直 通车》带着疑问,走进滁州市第二中学,邀请名师宋勤跃,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广大考生提供复习策略。 宋勤跃现任滁州二中化学学科高级教师,工作中勤勉、敬业、细致、严谨、奋进,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七五建功者”、“章瑾教育奖励基 金综合奖”、 “优秀教师”,所带班级学风优良、成绩优异。 临近中考,考生应该如何把握复习 节奏、有效复习? 宋勤跃: 在此之前的几轮复习中, 考生都做了大量的习题和试卷,基本涵 盖了中考的相关知识点,在最后的冲刺 阶段应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是基础。立足教材,依据章 节进行复习,考生在重温基础知识的同 时,要能达到深入地理解,使知识在新的 循环中进一步提高。 (2)关键是全面。全面覆盖中考纲要 中所列的知识点和技能范围,不仅要把 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找准找全,不遗漏任 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 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 考查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变式训练。 (3)复习系统化。要建立中考化学知 识体系,对单元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梳 理,找清相互之间的联系,此外,做好反 思工作、清理工作,确实弄清楚相关的知 识点是否心中有数,努力补齐知识短板, 真正夯实基本功。 在考试过程中怎样抓住得分点、最 大效率化的答题得分? 宋勤跃: 安徽省的中考化学试题 有两大显著特点:一、大题有高度的原创 性,尤其是 14、 15 两大题是出题者精心设 计的,具有反刷题功能。二、整张试卷图 文并茂,文字阅读量并不大,大量信息是 以图片、表格的形式呈现,显得很生动, 相关信息的呈现更加直观。 试卷1-10题是选择题,所考查的知 识点相对固定,都是事关考生未来发展 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核心概 念,排除法是最重要的方法;11-13 题是 从生产生活实际列出的填空题,所考查 的知识点也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核心 概念,考生要注意答题的落脚点。 考试中,有哪些小知识可以帮助考 生有效答卷? 宋勤跃: 想在考试中提高答题效 率,就需要记住一些必备的小知识,在此,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看清题目,明确题意,确认要回答 的任务目标,忠实的执行好题意,所给的 结论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避免答 非所问。 2、对于能明确给出结论的得分点, 尽量使结论更具指向性,不要使结论模 糊化,避免在阅卷时产生歧义。 3、对于设计实验方案的题目,尽量 不要自行其是、随意发挥,要依托题目中 原有的方案答题,只是加一点点自己的 想法。 4、分步骤合理答题,可以使结论更 简明、清晰,易被认可,如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在控制变量之下设计一个相对完 整的实验方案等。 应对热点题、难点题,有什么技巧可 以帮助考生答题? 宋勤跃: 关键是要扣住题意,明确 题目中设置的条件、关键信息,要回答一 个什么样的任务目标,题目中信息的呈 现包括文字、表格、图片,尤其是涉及坐 标图像,一定要弄清楚相应坐标轴的指 向代表,要排除平时做题所形成的惯性 思维,一定要对相关坐标轴的指向进行 很好的确认。 此外,针对创新实践题,我再补充说 明一下。 安徽省的中考题 14、15 两个题目重 点考查的是考生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要落实中考纲要中突出探究的命题思 路,尽量使用题目中原有的设计方案,加 入自己的想法,分步骤设计,注意结论的 传承关系,切不可自相矛盾。 临近考试,考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宋勤跃: 临近考试,考生的重点都 放在了紧密的复习上,往往忽略了考试前 的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考生们出现一些 不必要的失误,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些提 示。 1、不要再盲目的刷题,把握最后的 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回归课本,基于中考 纲要所列的知识和技能逐一清理。 2、翻看自己做过的题目,审视自己 曾经做错的题目,回忆之前做错的症结, 有针对的解决知识点的缺漏。 3、集中精力就近五年中考试题进行 再研究、再分析,重点是其中的 14、 15 题, 弄清楚每一小题的答案和题意的关联所 在,真正让历史起到对照未来的作用。 4、就中考化学试题的实际情况而 言,考生们只要仔细一点,严谨一点,确 保 10 道选择题和第 16 题计算题不丢分, 力求第 11、12、13 三大题不丢分或少丢 分,争取第 14、 15 两大题多得分的目标是 完全可以实现的。 (吴际 整理) 真题回顾 步步为“赢” 滁州二中初中部名师: 今年将是使用部编版新教材后第一次中考,然而面对新中考、新改革、新变化,如何智慧应对、科学高效地备考,已是广大考生亟待解决 的问题,本期《中高考直通车》来到滁州市第十中学,邀请名师范化春,针对历史学科特点,为广大考生指点迷津。 范化春,滁州市第十中学初中历史一级教师,从教二十二年,他始终坚持备好每一节课,力求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与教研课改活动, 不断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在区、市级优质课评比中屡获佳绩,多次承担校级、区级、市级公开课任务。 精准备考 要足“智”更要多“谋” 请问,面对新中考,考生该如何做好 复习备考? 范化春: “谋”者,策略也。面对 新中考,考生要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回归课 本,是中考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没有 扎实的基础知识,何谈分析能力。平时 练习和考试中遇到陌生的内容,考生要 及时回归到课本中查找并加深印象,查 缺补漏。 2、吃透考纲,突出重点。考纲作为 中考命题的依据,所以紧紧围绕考纲进 行复习是有效的策略。对于学生来说, 利用考前最后的时间结合考纲将知识 点认真进行梳理,避免出现知识盲点。 对于考纲中新增加和表述调整的考点 要格外关注。 3、注意把握时空观念。注重对历 史材料的深入掌握与分析,如历史文 献、历史地图、文物图片、时代流行语、 新闻事件、纪录片等等,通过试题发现 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实现优势部分的 突破。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从历 史角度解读社会热点,近几年中考历史 题都体现了“时代性”这个特点。今年 中考涉及的重大热点,如“文化自信、 建国70周年、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海 上阅兵式、中美贸易争端”等问题,不 但要掌握涉及的基础知识,还要联系中 外历史进行解读。如“人民海军建军 70 周年海上阅兵式”这个时事热点,在 复习中可以将其与近代“有海无防”、 现代“科技强军”以及世界历史上与海 洋相关的史实联系起来,进行专题复 习。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哪些事 项呢? 范化春: “智”者,方法也。临近 考试,考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才 可以为中考加分的。 一、把握时间,注意分配。中考是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考生应避免在 单一科目上耗时过多,历史最好把握在 55分钟左右,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 避免顾此失彼。同时,考生在答题时, 可以先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这样有 助于增强自信心。中考虽采用开卷的 形式,可以借助课本和参考资料,但要 注意时间,避免在一题上耗时过长,因 此,我建议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有足够把握的题不翻书,直接作 答。 2、有一定把握的题暂时不翻书,进 行标注,在完成试卷的前提下,再查找 资料,核实答案。 3、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立刻翻 书,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二、仔细审题,先易后难。审题是 答题的必要条件,既要看清题目的显性 条件,又要注意字里行间的隐性条件, 对每一个符号、数据、图表都要准确把 握,然后联想已有的知识,选择适当方 法,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切忌长时间 去思考一道难题。 三、排除干扰,沉着冷静。考试时 的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情绪干 扰,由于过分紧张、焦虑而干扰对知识 的回忆,这时一定要平静下来,自我减 压,使心态恢复正常。二是思维定势干 扰,如果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应暂 时抛开此题,先做其他题目或换个角度 思考,另作尝试,以求顺解。 对于中考,有没有小技巧可以帮助 考生多赢得几分? 范化春: 有的,在回答历史试题 时只要用对了方法,那么得高分是非常 容易的,在此,我分享几点考生需要掌 握的答题小技巧。 1、选择题找准关键词,可以合理采 用排除法。阅读材料,要概括出中心论 点,特别要注意材料的来源、省略号出 现前后的内容、含有括号补充说明的内 容,这些往往是读懂材料的突破口。 2、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 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 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 因果关系、影响等。做到观点与材料的 统一,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 不要脱离材料,答非所问。 3、带着问题读材料,重视材料出 处,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提取有效 信息,规范作答。注意语言简明扼要、 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回答问题尽量用 课本、资料中成熟规范的语言,少说大 白话。 (吴际 整理) 滁州市第二中学初中化学老师宋勤跃 滁州市第二中学初中化学老师宋勤跃 滁州十中初中部名师: 滁州市第十中学初中历史老师范化春
1

滁州二中初中部名师: 真题回顾 步步为“赢”szbk.chuzhou.cn/wdck/page/10/2019-06/05/A06/20190605A06_pdf.pdf · 有两大显著特点:一、大题有高度的原创

Dec 31, 2019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滁州二中初中部名师: 真题回顾 步步为“赢”szbk.chuzhou.cn/wdck/page/10/2019-06/05/A06/20190605A06_pdf.pdf · 有两大显著特点:一、大题有高度的原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 责任编辑:黄 蔚 /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专 版 06

初中化学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由于化学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怎样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本期《中高考直通车》带着疑问,走进滁州市第二中学,邀请名师宋勤跃,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广大考生提供复习策略。

宋勤跃现任滁州二中化学学科高级教师,工作中勤勉、敬业、细致、严谨、奋进,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七五建功者”、“章瑾教育奖励基金综合奖”、“优秀教师”,所带班级学风优良、成绩优异。

临近中考,考生应该如何把握复习节奏、有效复习?

•宋勤跃:在此之前的几轮复习中,考生都做了大量的习题和试卷,基本涵盖了中考的相关知识点,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是基础。立足教材,依据章节进行复习,考生在重温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能达到深入地理解,使知识在新的循环中进一步提高。

(2)关键是全面。全面覆盖中考纲要中所列的知识点和技能范围,不仅要把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找准找全,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变式训练。

(3)复习系统化。要建立中考化学知

识体系,对单元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梳理,找清相互之间的联系,此外,做好反思工作、清理工作,确实弄清楚相关的知识点是否心中有数,努力补齐知识短板,真正夯实基本功。

在考试过程中怎样抓住得分点、最大效率化的答题得分?

•宋勤跃:安徽省的中考化学试题有两大显著特点:一、大题有高度的原创性,尤其是14、15两大题是出题者精心设计的,具有反刷题功能。二、整张试卷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量并不大,大量信息是以图片、表格的形式呈现,显得很生动,相关信息的呈现更加直观。

试卷1-10题是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固定,都是事关考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核心概念,排除法是最重要的方法;11-13题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列出的填空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考生要注意答题的落脚点。

考试中,有哪些小知识可以帮助考生有效答卷?

•宋勤跃:想在考试中提高答题效率,就需要记住一些必备的小知识,在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看清题目,明确题意,确认要回答

的任务目标,忠实的执行好题意,所给的结论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避免答非所问。

2、对于能明确给出结论的得分点,尽量使结论更具指向性,不要使结论模糊化,避免在阅卷时产生歧义。

3、对于设计实验方案的题目,尽量不要自行其是、随意发挥,要依托题目中原有的方案答题,只是加一点点自己的想法。

4、分步骤合理答题,可以使结论更简明、清晰,易被认可,如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控制变量之下设计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方案等。

应对热点题、难点题,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考生答题?

•宋勤跃:关键是要扣住题意,明确题目中设置的条件、关键信息,要回答一个什么样的任务目标,题目中信息的呈现包括文字、表格、图片,尤其是涉及坐标图像,一定要弄清楚相应坐标轴的指向代表,要排除平时做题所形成的惯性思维,一定要对相关坐标轴的指向进行很好的确认。

此外,针对创新实践题,我再补充说明一下。

安徽省的中考题14、15两个题目重

点考查的是考生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要落实中考纲要中突出探究的命题思路,尽量使用题目中原有的设计方案,加入自己的想法,分步骤设计,注意结论的传承关系,切不可自相矛盾。

临近考试,考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宋勤跃:临近考试,考生的重点都

放在了紧密的复习上,往往忽略了考试前的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考生们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些提示。

1、不要再盲目的刷题,把握最后的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回归课本,基于中考纲要所列的知识和技能逐一清理。

2、翻看自己做过的题目,审视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回忆之前做错的症结,有针对的解决知识点的缺漏。

3、集中精力就近五年中考试题进行再研究、再分析,重点是其中的14、15题,弄清楚每一小题的答案和题意的关联所在,真正让历史起到对照未来的作用。

4、就中考化学试题的实际情况而言,考生们只要仔细一点,严谨一点,确保10道选择题和第16题计算题不丢分,力求第 11、12、13 三大题不丢分或少丢分,争取第14、15两大题多得分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吴际 整理)

真题回顾 步步为“赢”滁州二中初中部名师:

今年将是使用部编版新教材后第一次中考,然而面对新中考、新改革、新变化,如何智慧应对、科学高效地备考,已是广大考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中高考直通车》来到滁州市第十中学,邀请名师范化春,针对历史学科特点,为广大考生指点迷津。

范化春,滁州市第十中学初中历史一级教师,从教二十二年,他始终坚持备好每一节课,力求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与教研课改活动,不断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在区、市级优质课评比中屡获佳绩,多次承担校级、区级、市级公开课任务。

精准备考 要足“智”更要多“谋”

请问,面对新中考,考生该如何做好复习备考?

•范化春:“谋”者,策略也。面对新中考,考生要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回归课本,是中考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何谈分析能力。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遇到陌生的内容,考生要及时回归到课本中查找并加深印象,查缺补漏。

2、吃透考纲,突出重点。考纲作为中考命题的依据,所以紧紧围绕考纲进行复习是有效的策略。对于学生来说,利用考前最后的时间结合考纲将知识点认真进行梳理,避免出现知识盲点。对于考纲中新增加和表述调整的考点要格外关注。

3、注意把握时空观念。注重对历

史材料的深入掌握与分析,如历史文献、历史地图、文物图片、时代流行语、新闻事件、纪录片等等,通过试题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实现优势部分的突破。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从历史角度解读社会热点,近几年中考历史题都体现了“时代性”这个特点。今年中考涉及的重大热点,如“文化自信、建国 70 周年、人民海军建军 70 周年海上阅兵式、中美贸易争端”等问题,不但要掌握涉及的基础知识,还要联系中外历史进行解读。如“人民海军建军70 周年海上阅兵式”这个时事热点,在复习中可以将其与近代“有海无防”、现代“科技强军”以及世界历史上与海洋相关的史实联系起来,进行专题复习。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范化春:“智”者,方法也。临近考试,考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才可以为中考加分的。

一、把握时间,注意分配。中考是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考生应避免在单一科目上耗时过多,历史最好把握在55 分钟左右,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避免顾此失彼。同时,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先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这样有助于增强自信心。中考虽采用开卷的

形式,可以借助课本和参考资料,但要注意时间,避免在一题上耗时过长,因此,我建议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有足够把握的题不翻书,直接作答。

2、有一定把握的题暂时不翻书,进行标注,在完成试卷的前提下,再查找资料,核实答案。

3、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立刻翻书,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二、仔细审题,先易后难。审题是答题的必要条件,既要看清题目的显性条件,又要注意字里行间的隐性条件,对每一个符号、数据、图表都要准确把握,然后联想已有的知识,选择适当方法,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切忌长时间去思考一道难题。

三、排除干扰,沉着冷静。考试时的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情绪干扰,由于过分紧张、焦虑而干扰对知识的回忆,这时一定要平静下来,自我减压,使心态恢复正常。二是思维定势干扰,如果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应暂时抛开此题,先做其他题目或换个角度

思考,另作尝试,以求顺解。对于中考,有没有小技巧可以帮助

考生多赢得几分?•范化春:有的,在回答历史试题

时只要用对了方法,那么得高分是非常容易的,在此,我分享几点考生需要掌握的答题小技巧。

1、选择题找准关键词,可以合理采用排除法。阅读材料,要概括出中心论点,特别要注意材料的来源、省略号出现前后的内容、含有括号补充说明的内容,这些往往是读懂材料的突破口。

2、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因果关系、影响等。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不要脱离材料,答非所问。

3、带着问题读材料,重视材料出处,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提取有效信息,规范作答。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回答问题尽量用课本、资料中成熟规范的语言,少说大白话。 (吴际 整理)

滁州市第二中学初中化学老师宋勤跃滁州市第二中学初中化学老师宋勤跃

滁州十中初中部名师:

滁州市第十中学初中历史老师范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