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8 20 18 时许,万载诚 济医院呼吸内科医生任明远、邬 辉和护士张婷、宋婷,在广州呼 吸病研究所结束学习后,乘坐 G1406 次列车回宜春。他们刚 上车没多久,就听到广播里传来 列车员的紧急播报:“6 号车厢 紧急寻找医务人员!” 出于救死扶伤的本能,任明 远等人毫不犹豫地赶到了救治 者身边。这是一个四五岁的男 孩,精神状态极差。年轻的妈妈 抱着孩子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任明远等人经过了解,得知该男 孩出现高热,体温高达 39.7 摄氏 度。由于男孩之前曾出现过高 热惊厥,所以家长非常担心孩子 再次出现抽搐和惊厥,只得紧急 求助。 护士张婷和宋婷安慰着年 轻的妈妈,任明远和邬辉则在一 边细心指导孩子父母如何给患 儿物理降温,并叫列车工作人员 拿来退热贴进行退热治疗,直到 男孩退热后,他们才安心离去。 得知男孩恢复正常后,车厢内顿 时响起一片掌声。孩子的父母 和列车员也连声向 4 名医护人 员表示感谢。 吴庆庆 记者罗玉蓉 高铁上的紧急施救 学习雷锋 奉献他人 之最美残疾人 之最美残疾人 乡村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6 6 责任编辑 文小英 电话 0795-7091077 E-mail:[email protected] 8 25 日,樟树“青协”开展“送清凉”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 及“三心”假日社会公益课堂的留守儿童给交警(上图)、环卫工 人、快递小哥送上凉茶和矿泉水等。 何小红 于勇 摄) 8 23 日上午,宜春市人民医院的党员志愿者们来到袁州区凤凰街 道滩下社区,开展“清凉一夏 爱心朵朵”关爱环卫工人送清凉志愿活动, 为他们送去白糖、绿豆、米等慰问品,让他们在盛夏酷暑中感受到一丝清 凉。图为向垃圾分类指导员送慰问品。 简婷 摄) 一乘客将行李箱遗忘在客 运班车上,宜春汽车总站工作 人员通过宜春市 12345 政府服 务热线平台成员单位微信工作 群, 1 小时内找到了失主。 8 22 5 时左右,陈某 在宜春汽车总站乘车前往万 载,在万载下车时,将行李箱 遗忘在车上。“下了车过了好 久我才想起行李箱没拿,当时 我就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某说,“就在我为寻找行李 箱而苦恼时,万载县 12345 府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告诉我, 行李箱在宜春汽车总站,明天 途经万载的客运班车会帮我 带过来。” 宜春汽车总站工作人员介 绍说:“8 23 日晚上,我发现 一行李箱无人认领。经检查 发现,箱内装有衣服、鞋子等 生活用品,还有一张江西省普 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 明,从这张成绩证明上,我得 知行李箱的主人是万载人。 考虑到失主遗失行李箱有两 天之久,肯定非常着急,当晚 9 54 分,我通过宜春市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平台成员单位 微信工作群寻找失主,热线平 台成员单位万载县 12345 政府 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经过多方 寻找,终于在 10 42 分与失 主陈某的家长取得了联系。” 8 24 日,随着一趟客运班车在 万载停靠时,丢失的行李箱又 回到了陈某的手中。 (记者 张水珍 行李箱失而复得 我在家种田的那段时日,在春插、双抢过后 农事不很忙的日子,或者春节前要去采购年货的 时候,有机会去附近的集市赶集(我们当地叫当 街或当圩),那是很惬意的事情。 我们村的周边有三个集市,一个是东边的公 社所在地观上圩,离我们村 4 公里;一个是南边的 店下公社管辖的芗溪圩, 3 公里;一个是最近的潭 埠圩,只有 1.5 公里,在我们村的东北方向。潭埠 圩我们去得最多,也最熟悉,观上圩次之,而芗溪 圩属于别的公社,去得最少。三个圩当圩都有固 定的时间,是约定俗成的,相互错开,按照农历安 排。芗溪圩是一、四、七,观上圩是二、五、八,潭 埠圩是三、六、九。没事的日子,我陪着祖父,或 跟着父亲,或邀几个同伴去集市上逛逛,多数时 候是空手而去、空手而回,纯粹是去看热闹、去散 心,当然也有去卖农产品的,偶尔我们也会提点 肉食、蔬菜回来。 从我们家出发,沿着渠道向东走 0.5 公里路, 转过一片坟地,再向北走 0.5 公里牛踩的坑坑洼 洼的大路,穿过曹溪大队的聂家村,再走上半里 路就是潭埠街了。晴天沐浴着阳光,雨天撑着 伞,我们这些刚从田里爬上来的人,漫步在蜿蜒 的小道上,身心舒爽,腰酸腿疼一扫而光。 潭埠圩不大,一条东西宽不足 10 米,长不 足百米的街道由石板铺就而成,两旁有破旧不 堪、低矮的木制平房,还有百货商店、生资公 司、铁匠铺、理发店等,街道中央有一块较为宽 大的场地,上面搭有一个戏台,有上百年的历 史,戏台前面可容纳 100 多人。进街口有一块 不大的林地,树上拴着几头水牛、黄牛,有人在 这里吆喝,这里是耕牛交易的场所。街的另一 头北面就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后来这里建 了潭埠中心小学。学校的前面往南也有一条 几十米长的小街,小街的尽头西侧是“文昌 宫”,灰白色的外墙,长且高。不过“文昌宫”里 面却看不到任何历史痕迹,堆砌的是粮食和杂 物,只有门口上方那三个斑驳的“文昌宫”大字 在注视着人世间的变化。 每逢圩日,街道的两边一个挨着一个摆放的 全是时令蔬菜和鸡、鸭、鹅、鱼等。人们或蹲、或 站、或坐,男人嘴里叼着烟,手里拿着杆秤,女人 露着笑脸,招呼着顾客。一路走去,耳朵里全是 讨价还价的嘈杂声和鸡、鸭、鹅发出的不同声 音。几个卖肉的砧前有 10 多个人在排着队,那时 买肉是要凭票的,每斤肉 7 4 分钱。轮到自己 时,很多人喜欢给屠夫递上一根烟,目的是希望 他砍肉时能少带点杂骨。 要是雨天去当圩,更有一番情趣。雨伞花花 绿绿,石板街两旁只见雨伞不见人影。鸡、鸭、鹅 等禽类的羽毛全被雨水淋湿,在地上不停地扑 腾。什么叫“落汤鸡”,这就是真实的写照。屋檐 的水嘀嘀嗒嗒地落入石板街道两旁的小沟中,石 板湿漉、滑溜,反射出黝黑的光亮,不小心就会摔 一跤。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明代大才子解缙的故 事。有一次,解缙雨天去当圩,不小心摔了一跤, 引得周围人群大笑。解缙爬起之后,随口念出一 首打油诗,“春雨滑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 士,笑煞一群牛。”很幽默地回敬了这些嘲笑他的 人。 理发店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环境 算是不错,冬天生着碳炉子,暖和;夏天会拉着吊 在天花板下的一块长条板来回摆动,带来阵阵凉 风。理发店里有三张椅子,两张是师傅的,一张 是徒弟的。师傅叫海根、春苟,年龄四五十岁,徒 弟叫牛根, 20 多岁。我喜欢来这里,一是抽空理 个发,二是闹中取个静,更主要的是听他们侃大 山。海根、春苟师傅都是万事通,故事多,而且能 言善讲,风趣幽默。从他们嘴里,我能获得大量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黄黄白白的信息。人们说, 理发店是信息汇总、向外传播的地方,真是一点 不假。 观上圩的规模,包括场地人员、交易量都要 比潭埠圩大很多。这不仅因为这里是公社所在 地,集镇人口更多,而且与丰城市的老圩公社紧 邻,来这里当圩的人很多。有一次我跟随父亲去 观上圩买小猪,早餐后,我们父子俩迎着朝阳出 发,一路上有很多肩担、手提农副产品和家禽的 人,还有赶着牛、推着独轮车的人,他们都是去赶 集的,步履急促而矫健。差不多走了近 1 个小时, 我们才到达观上圩。 集市上人头攒动,商店里的百货、五金、布匹 琳琅满目,街道两旁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各色农副 产品。我们无心观赏这些热闹,直奔仔猪市场。 许多小仔猪被关在竹制的笼子里,一笼一笼的, 足有上百只之多。大多数仔猪的皮毛是白色的, 也有一些黑色的,一个个油光水滑,活蹦乱跳,讨 人喜欢。父亲浏览了一圈,又仔细看了十几只, 最终选定了一头 30 多斤的小公猪,讲好价钱,立 即付款。 要把这头小猪弄回家并不容易,手里提不 动,背上不好背。父亲想了个办法,找来一根木 棍和一些绳子,用绳子绑了个 30 来斤的石头,挂 在木棍的一头,木棍的另一头挂上装小猪的笼 子,两头的重量基本相同,就可以挑着回家了。 担子虽然不重,但因为棍子是圆的,不像扁担,压 在肩上不舒服。我们父子俩交替担着,赶回家正 好吃中饭。 芗溪圩的规模与潭埠圩差不多,因属于另外 一个公社,我们村的村民一般不去那里当圩,但 有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圩的头一天,我 和村里的几个人去店下公社的深山里贩春笋,用 独轮车推着回家,当走到芗溪附近的一个山坡上 时,天黑了,又下起了小雨,我们就在路边的一个 堆稻草的破屋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就择近去芗溪 圩卖笋。买笋的人很挑剔,把外面的笋壳剥了一 层又一层,真是心痛。加上春笋缩水厉害,笋卖 完了,算了一下账,还亏了几块钱,真是白白辛苦 了几天。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凡有交易的集贸市场 都逐步被改造,建起了规范的市场。钢架构的顶 棚既宽大又结实,可以遮阳挡雨避风。顶棚下设 置了很多摊位,可购、可租。市场也实行了功能 分区,农副产品、竹木制品、禽蛋、肉食、生禽交易 各有其所。工商部门对市场加强了管理,市场内 也有保安人员维持秩序。过去的情景一去不复 返了,但它将永远留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 杨晓宁 送清凉 今年暑假对于 15 岁的易子舜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暑 假。以 7A 成绩考进宜春中学的他,摇身一变,成了袁 州区秀江街道宜阳社区都市春天小区的一名小小垃圾 分类指导员,体验了一把垃圾分类新时尚。 易子舜的这次“变身”与他妈妈的工作息息相关。 他的妈妈聂春华就是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每日早出晚 归,坚守岗位,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妈妈的辛 劳和不易,易子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易子舜认为, 垃圾到底如何分类这件事必须亲力亲为,方可知其中 难易。为此,趁着暑假结束之前,他就跟着妈妈体验了 一番。 在正式“上岗”前,易子舜在家里先把自家的垃圾 分好类,督促家人分类,遇到不清楚的上网查找,先提 前热身,认真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7 25 日,正式“上岗”的第一天,易子舜就被蚊虫 叮咬,当时就烦躁得不想做了,但妈妈告诉他,垃圾分 类是为了保护环境、美化家园、资源利用、变废为宝,为 子孙后代造福,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易子舜这才决心 坚持做下去。 这之后,每天 13 20 分,易子舜就会穿好妈妈的 “袁州区垃圾分类指导员”蓝色小马甲,跟着妈妈“巡 岗”。一开始,他都是跟着妈妈学习,将投放错误的,或 是分类不精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并且对未分类的 业主进行耐心劝导。慢慢地,他自己可以单独进行“巡 岗”。 “不对不对,用过的纸巾不能跟厨余垃圾放一起, 它是其他垃圾。”“你好!阿姨,过期的饼干属于厨余垃 圾,请拆除包装把饼干投入厨余垃圾分类桶吧,谢 谢!”……易子舜的声音就这样常常出现在小区里。 “垃圾分类混丢行为时常存在,比如有的业主随意 将烧烤竹签、龙虾壳、破碎的啤酒瓶、矿泉水瓶混在一 起,扔在厨余垃圾桶里。”易子舜告诉记者,“其实这里 面有三类垃圾,竹签是属于其他垃圾,龙虾壳是厨余垃 圾,啤酒瓶、矿泉水瓶肯定是可回收的嘛,这个业主完 全没分好。” 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的不易还不止于此,最让人 头疼的是花生壳、瓜子壳这些细小的垃圾投入其他垃 圾里,第二次分拣是非常困难的。易子舜在“巡岗”中 也碰到过。他看到后会像妈妈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居 民,同时及时跟居民沟通,希望他们可以做好源头分 类。很多居民看到小小的志愿者都能做得如此好,都 表示接受,并承诺下次会分好类投放。 “在做指导员的这段时间里,我很开心,可以零距 离体验垃圾分类这项新鲜且时尚的工作,我觉得自己 越做越有成就感,而且发现这项工作真的很重要也很 有意义。”半个月以来,易子舜认真进行垃圾分类检查, 耐心劝导分类不对的居民,多次入户宣传……瘦瘦的 易子舜与大大的志愿者服是那么的违和,但志愿者服 穿在他身上又显得那么的耀眼。 (记者 刘圆 小小垃圾分类指导员 在上高,只要提起敖建林,没有人不竖起 大拇指,赞扬他是一位身残志坚,富有爱心的 传奇人物。他身兼数职,既是宜春市残疾人企 业家协会副主席、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又是 上高县肢残人协会主席,还是江西天启飞谷特 种种养专业合作社主任,及上高县剑林实业公 司总经理。 几十年来,他用拐杖支撑起残疾的身体,书 写了不凡的人生。他用意志、大爱、真情赢得了 人们的尊敬,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残疾人 企业家”“十佳上高人”等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 闯出致富路 出生于 1957 年的敖建林,从儿时起就患有小 儿麻痹症,虽然老天给他带来了不幸,但读书时, 他异常勤奋。在上高中学读高中时,校办工厂录 用他为兼职工人。高中毕业后,他留校当了正式 工人。但他不甘于现状,抛弃铁饭碗从校办工厂 辞职,在县城开了一家机电修配部,开始了自主 创业的艰辛历程。由于他技术精、服务到位,生 意很快红火起来。1993 年,他创办了上高县剑林 实业公司,招收了 12 名残疾人就业。随着时间的 推移,公司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几年间陆续增 加了酒店、幼儿园等项目。其中, 1998 年创办的 “上高县大风车双语艺术幼儿园”经过 20 多年的 发展,如今已初具规模,有分园 2 家,学生 300 名,教职工 30 多名。 2016 年,为增强事业发展后劲,敖建林听 说养殖竹鼠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便着手准备养 殖竹鼠。“身患残疾怎么养殖竹鼠?何况你又 没有养竹鼠的技术。”敖建林的想法遭到了妻 子的反对。可敖建林没有退缩,一切从零开 始,他买来书籍,开始自学,并观察竹鼠的生长 规律,逐步掌握了饲养搭配、疾病预防等养竹 鼠专业知识。此外,敖建林还主动到外地参加 培训,邀请专家到他的养殖场来传授技术,很 快,敖建林就从养竹鼠的门外汉变成了能手。 现在他饲养了 1000 对竹鼠种苗、 300 只商品竹 鼠, 2000 对黑豚种苗、 1500 只商品黑豚,市场价 100 多万元。 如今,敖建林增开了一家特色酒店,给大家 品尝竹鼠、黑豚的美味。他打算继续扩大竹鼠、 黑豚的养殖规模,带动辐射周边的残疾人共同创 业,与他们一道,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 于自己的一片天。 大爱无疆 情系残疾人 对于残疾人来说,成就事业实属不易,但多 年积德行善更不容易。他在事业取得成就之初, 便致力于慈善事业。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资助 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 残疾人,热衷于公益事业,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 乐曲。 1989 , 省残疾人基金会刚成立不久,敖建 林便匿名汇款到基金会,后基金会领导经多方打 听,才找到他,并登门致谢。 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 1987 年,是全省 创办最早的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但该校在办学 中资金遇到困难,敖建林时不时给予捐助,一直 坚持到今天。他的义举感动了该校师生和周围 群众。 5.12”汶川特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敖 建林第一时间将 4000 多元送到相关部门。玉树 地震他同样捐助钱物给灾区。 锦南村下街头的李华贤是个侏儒症患者,敖 建林不仅经常资助他,还牵线搭桥帮他找媳妇。 去年 3 月,李华贤住院了,敖建林赶到医院探望了 他,鼓励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敖建林广播爱 心,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回报,只希望能有更 多的人为残疾人奉献爱心,为建设和谐平安社会 作贡献。 真情相待 情似一家人 2017 年底,敖建林再次当选上高县肢残人协 会主席。他深知肢残人是各类残疾人中最活跃 的群体,经常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能凝聚 更多的残疾朋友,同时促使协会日益壮大,让 协会成为残疾人又一个温暖的家。在他的带 领下,肢残人协会在开展各种有利于残疾人身 心健康活动的同时,关注残疾人的就业、康复 等问题,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帮助残疾 人创业创新,肢残人协会组织残疾人群体中的 自强模范与创业之星举行报告会,介绍他们艰 苦奋斗、顽强拼搏走上成功之道的经验,从而 鼓励残疾人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大胆实践,走 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今年春节期间,敖建 林还带头捐款,走访慰问了有特殊困难的肢残 人家庭。 天天面对着残疾人朋友,敖建林深知自己的 言行和态度代表着协会整体形象,知道自己的工 作有任何疏忽和淡漠都会给残疾人带来伤害。 正因为这样,他对来访的残疾人热情和蔼、耐心 细致,对每个细节问题都很注意,让残疾人朋友 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刘青保 记者刘美艳 敖建林:用拐杖撑起不凡的人生
1

宜 春 敖建林:用拐杖撑起不凡的人生epaper.newsyc.com/ycrb/page/1/2019-08/27/06/2019082706_pdf.pdf · 转过一片坟地,再向北走0.5 公里牛踩的坑坑洼...

Oct 11,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宜 春 敖建林:用拐杖撑起不凡的人生epaper.newsyc.com/ycrb/page/1/2019-08/27/06/2019082706_pdf.pdf · 转过一片坟地,再向北走0.5 公里牛踩的坑坑洼 洼的大路,穿过曹溪大队的聂家村,再走上半里

8 月 20 日 18 时许,万载诚济医院呼吸内科医生任明远、邬辉和护士张婷、宋婷,在广州呼吸病研究所结束学习后,乘坐G1406 次列车回宜春。他们刚上车没多久,就听到广播里传来列车员的紧急播报:“6 号车厢紧急寻找医务人员!”

出于救死扶伤的本能,任明远等人毫不犹豫地赶到了救治者身边。这是一个四五岁的男孩,精神状态极差。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心急如焚、不知所措。任明远等人经过了解,得知该男孩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7摄氏

度。由于男孩之前曾出现过高热惊厥,所以家长非常担心孩子再次出现抽搐和惊厥,只得紧急求助。

护士张婷和宋婷安慰着年轻的妈妈,任明远和邬辉则在一边细心指导孩子父母如何给患儿物理降温,并叫列车工作人员拿来退热贴进行退热治疗,直到男孩退热后,他们才安心离去。得知男孩恢复正常后,车厢内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孩子的父母和列车员也连声向 4 名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吴庆庆 记者罗玉蓉)

高铁上的紧急施救学习雷锋奉献他人

美丽宜宜春春

之最美残疾人之最美残疾人

乡村记忆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66 版版世 象 第第

责任编辑 文小英 电话 0795-7091077 E-mail:[email protected]

8月25日,樟树“青协”开展“送清凉”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及“三心”假日社会公益课堂的留守儿童给交警(上图)、环卫工人、快递小哥送上凉茶和矿泉水等。 (何小红 于勇 摄)

8月23日上午,宜春市人民医院的党员志愿者们来到袁州区凤凰街道滩下社区,开展“清凉一夏 爱心朵朵”关爱环卫工人送清凉志愿活动,为他们送去白糖、绿豆、米等慰问品,让他们在盛夏酷暑中感受到一丝清凉。图为向垃圾分类指导员送慰问品。 (简婷 摄)

一乘客将行李箱遗忘在客运班车上,宜春汽车总站工作人员通过宜春市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平台成员单位微信工作群,1小时内找到了失主。

8 月 22 日 5 时左右,陈某在宜春汽车总站乘车前往万载,在万载下车时,将行李箱遗忘在车上。“下了车过了好久我才想起行李箱没拿,当时我就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陈某说,“就在我为寻找行李箱而苦恼时,万载县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告诉我,行李箱在宜春汽车总站,明天途经万载的客运班车会帮我带过来。”

宜春汽车总站工作人员介绍说:“8 月 23 日晚上,我发现

一行李箱无人认领。经检查发现,箱内装有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还有一张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从这张成绩证明上,我得知行李箱的主人是万载人。考虑到失主遗失行李箱有两天之久,肯定非常着急,当晚 9时 54 分,我通过宜春市 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成员单位微信工作群寻找失主,热线平台成员单位万载县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在 10 时 42 分与失主陈某的家长取得了联系。”8月 24 日,随着一趟客运班车在万载停靠时,丢失的行李箱又回到了陈某的手中。

(记者 张水珍)

行李箱失而复得

我在家种田的那段时日,在春插、双抢过后农事不很忙的日子,或者春节前要去采购年货的时候,有机会去附近的集市赶集(我们当地叫当街或当圩),那是很惬意的事情。

我们村的周边有三个集市,一个是东边的公社所在地观上圩,离我们村4公里;一个是南边的店下公社管辖的芗溪圩,3公里;一个是最近的潭埠圩,只有1.5公里,在我们村的东北方向。潭埠圩我们去得最多,也最熟悉,观上圩次之,而芗溪圩属于别的公社,去得最少。三个圩当圩都有固定的时间,是约定俗成的,相互错开,按照农历安排。芗溪圩是一、四、七,观上圩是二、五、八,潭埠圩是三、六、九。没事的日子,我陪着祖父,或跟着父亲,或邀几个同伴去集市上逛逛,多数时候是空手而去、空手而回,纯粹是去看热闹、去散心,当然也有去卖农产品的,偶尔我们也会提点肉食、蔬菜回来。

从我们家出发,沿着渠道向东走0.5公里路,转过一片坟地,再向北走 0.5 公里牛踩的坑坑洼洼的大路,穿过曹溪大队的聂家村,再走上半里路就是潭埠街了。晴天沐浴着阳光,雨天撑着伞,我们这些刚从田里爬上来的人,漫步在蜿蜒的小道上,身心舒爽,腰酸腿疼一扫而光。

潭埠圩不大,一条东西宽不足 10 米,长不足百米的街道由石板铺就而成,两旁有破旧不堪、低矮的木制平房,还有百货商店、生资公司、铁匠铺、理发店等,街道中央有一块较为宽大的场地,上面搭有一个戏台,有上百年的历

史,戏台前面可容纳 100 多人。进街口有一块不大的林地,树上拴着几头水牛、黄牛,有人在这里吆喝,这里是耕牛交易的场所。街的另一头北面就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后来这里建了潭埠中心小学。学校的前面往南也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小街,小街的尽头西侧是“文昌宫”,灰白色的外墙,长且高。不过“文昌宫”里面却看不到任何历史痕迹,堆砌的是粮食和杂物,只有门口上方那三个斑驳的“文昌宫”大字在注视着人世间的变化。

每逢圩日,街道的两边一个挨着一个摆放的全是时令蔬菜和鸡、鸭、鹅、鱼等。人们或蹲、或站、或坐,男人嘴里叼着烟,手里拿着杆秤,女人露着笑脸,招呼着顾客。一路走去,耳朵里全是讨价还价的嘈杂声和鸡、鸭、鹅发出的不同声音。几个卖肉的砧前有10多个人在排着队,那时买肉是要凭票的,每斤肉 7 角 4 分钱。轮到自己时,很多人喜欢给屠夫递上一根烟,目的是希望他砍肉时能少带点杂骨。

要是雨天去当圩,更有一番情趣。雨伞花花

绿绿,石板街两旁只见雨伞不见人影。鸡、鸭、鹅等禽类的羽毛全被雨水淋湿,在地上不停地扑腾。什么叫“落汤鸡”,这就是真实的写照。屋檐的水嘀嘀嗒嗒地落入石板街道两旁的小沟中,石板湿漉、滑溜,反射出黝黑的光亮,不小心就会摔一跤。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明代大才子解缙的故事。有一次,解缙雨天去当圩,不小心摔了一跤,引得周围人群大笑。解缙爬起之后,随口念出一首打油诗,“春雨滑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很幽默地回敬了这些嘲笑他的人。

理发店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环境算是不错,冬天生着碳炉子,暖和;夏天会拉着吊在天花板下的一块长条板来回摆动,带来阵阵凉风。理发店里有三张椅子,两张是师傅的,一张是徒弟的。师傅叫海根、春苟,年龄四五十岁,徒弟叫牛根,20 多岁。我喜欢来这里,一是抽空理个发,二是闹中取个静,更主要的是听他们侃大山。海根、春苟师傅都是万事通,故事多,而且能言善讲,风趣幽默。从他们嘴里,我能获得大量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黄黄白白的信息。人们说,理发店是信息汇总、向外传播的地方,真是一点不假。

观上圩的规模,包括场地人员、交易量都要比潭埠圩大很多。这不仅因为这里是公社所在地,集镇人口更多,而且与丰城市的老圩公社紧邻,来这里当圩的人很多。有一次我跟随父亲去观上圩买小猪,早餐后,我们父子俩迎着朝阳出发,一路上有很多肩担、手提农副产品和家禽的人,还有赶着牛、推着独轮车的人,他们都是去赶集的,步履急促而矫健。差不多走了近1个小时,我们才到达观上圩。

集市上人头攒动,商店里的百货、五金、布匹琳琅满目,街道两旁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各色农副产品。我们无心观赏这些热闹,直奔仔猪市场。许多小仔猪被关在竹制的笼子里,一笼一笼的,足有上百只之多。大多数仔猪的皮毛是白色的,也有一些黑色的,一个个油光水滑,活蹦乱跳,讨人喜欢。父亲浏览了一圈,又仔细看了十几只,最终选定了一头30多斤的小公猪,讲好价钱,立

即付款。要把这头小猪弄回家并不容易,手里提不

动,背上不好背。父亲想了个办法,找来一根木棍和一些绳子,用绳子绑了个 30来斤的石头,挂在木棍的一头,木棍的另一头挂上装小猪的笼子,两头的重量基本相同,就可以挑着回家了。担子虽然不重,但因为棍子是圆的,不像扁担,压在肩上不舒服。我们父子俩交替担着,赶回家正好吃中饭。

芗溪圩的规模与潭埠圩差不多,因属于另外一个公社,我们村的村民一般不去那里当圩,但有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圩的头一天,我和村里的几个人去店下公社的深山里贩春笋,用独轮车推着回家,当走到芗溪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时,天黑了,又下起了小雨,我们就在路边的一个堆稻草的破屋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就择近去芗溪圩卖笋。买笋的人很挑剔,把外面的笋壳剥了一层又一层,真是心痛。加上春笋缩水厉害,笋卖完了,算了一下账,还亏了几块钱,真是白白辛苦了几天。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凡有交易的集贸市场都逐步被改造,建起了规范的市场。钢架构的顶棚既宽大又结实,可以遮阳挡雨避风。顶棚下设置了很多摊位,可购、可租。市场也实行了功能分区,农副产品、竹木制品、禽蛋、肉食、生禽交易各有其所。工商部门对市场加强了管理,市场内也有保安人员维持秩序。过去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但它将永远留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

赶 集杨晓宁

送清凉

今年暑假对于15岁的易子舜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暑假。以 7A 成绩考进宜春中学的他,摇身一变,成了袁州区秀江街道宜阳社区都市春天小区的一名小小垃圾分类指导员,体验了一把垃圾分类新时尚。

易子舜的这次“变身”与他妈妈的工作息息相关。他的妈妈聂春华就是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每日早出晚归,坚守岗位,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妈妈的辛劳和不易,易子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易子舜认为,垃圾到底如何分类这件事必须亲力亲为,方可知其中难易。为此,趁着暑假结束之前,他就跟着妈妈体验了一番。

在正式“上岗”前,易子舜在家里先把自家的垃圾分好类,督促家人分类,遇到不清楚的上网查找,先提前热身,认真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7月25日,正式“上岗”的第一天,易子舜就被蚊虫叮咬,当时就烦躁得不想做了,但妈妈告诉他,垃圾分

类是为了保护环境、美化家园、资源利用、变废为宝,为子孙后代造福,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易子舜这才决心坚持做下去。

这之后,每天 13 时 20 分,易子舜就会穿好妈妈的“袁州区垃圾分类指导员”蓝色小马甲,跟着妈妈“巡岗”。一开始,他都是跟着妈妈学习,将投放错误的,或是分类不精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并且对未分类的业主进行耐心劝导。慢慢地,他自己可以单独进行“巡岗”。

“不对不对,用过的纸巾不能跟厨余垃圾放一起,它是其他垃圾。”“你好!阿姨,过期的饼干属于厨余垃圾,请拆除包装把饼干投入厨余垃圾分类桶吧,谢谢!”……易子舜的声音就这样常常出现在小区里。

“垃圾分类混丢行为时常存在,比如有的业主随意将烧烤竹签、龙虾壳、破碎的啤酒瓶、矿泉水瓶混在一起,扔在厨余垃圾桶里。”易子舜告诉记者,“其实这里面有三类垃圾,竹签是属于其他垃圾,龙虾壳是厨余垃

圾,啤酒瓶、矿泉水瓶肯定是可回收的嘛,这个业主完全没分好。”

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的不易还不止于此,最让人头疼的是花生壳、瓜子壳这些细小的垃圾投入其他垃圾里,第二次分拣是非常困难的。易子舜在“巡岗”中也碰到过。他看到后会像妈妈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居民,同时及时跟居民沟通,希望他们可以做好源头分类。很多居民看到小小的志愿者都能做得如此好,都表示接受,并承诺下次会分好类投放。

“在做指导员的这段时间里,我很开心,可以零距离体验垃圾分类这项新鲜且时尚的工作,我觉得自己越做越有成就感,而且发现这项工作真的很重要也很有意义。”半个月以来,易子舜认真进行垃圾分类检查,耐心劝导分类不对的居民,多次入户宣传……瘦瘦的易子舜与大大的志愿者服是那么的违和,但志愿者服穿在他身上又显得那么的耀眼。

(记者 刘圆)

小小垃圾分类指导员

在上高,只要提起敖建林,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赞扬他是一位身残志坚,富有爱心的传奇人物。他身兼数职,既是宜春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副主席、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又是上高县肢残人协会主席,还是江西天启飞谷特种种养专业合作社主任,及上高县剑林实业公司总经理。

几十年来,他用拐杖支撑起残疾的身体,书写了不凡的人生。他用意志、大爱、真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残疾人企业家”“十佳上高人”等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 闯出致富路

出生于1957年的敖建林,从儿时起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虽然老天给他带来了不幸,但读书时,他异常勤奋。在上高中学读高中时,校办工厂录用他为兼职工人。高中毕业后,他留校当了正式工人。但他不甘于现状,抛弃铁饭碗从校办工厂辞职,在县城开了一家机电修配部,开始了自主

创业的艰辛历程。由于他技术精、服务到位,生意很快红火起来。1993年,他创办了上高县剑林实业公司,招收了12名残疾人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几年间陆续增加了酒店、幼儿园等项目。其中,1998 年创办的

“上高县大风车双语艺术幼儿园”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初具规模,有分园 2 家,学生 300 多名,教职工30多名。

2016 年,为增强事业发展后劲,敖建林听说养殖竹鼠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便着手准备养殖竹鼠。“身患残疾怎么养殖竹鼠?何况你又没有养竹鼠的技术。”敖建林的想法遭到了妻子的反对。可敖建林没有退缩,一切从零开始,他买来书籍,开始自学,并观察竹鼠的生长规律,逐步掌握了饲养搭配、疾病预防等养竹鼠专业知识。此外,敖建林还主动到外地参加培训,邀请专家到他的养殖场来传授技术,很快,敖建林就从养竹鼠的门外汉变成了能手。现在他饲养了 1000 对竹鼠种苗、300 只商品竹鼠,2000 对黑豚种苗、1500 只商品黑豚,市场价

值 100 多万元。如今,敖建林增开了一家特色酒店,给大家

品尝竹鼠、黑豚的美味。他打算继续扩大竹鼠、黑豚的养殖规模,带动辐射周边的残疾人共同创业,与他们一道,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大爱无疆 情系残疾人

对于残疾人来说,成就事业实属不易,但多年积德行善更不容易。他在事业取得成就之初,便致力于慈善事业。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资助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热衷于公益事业,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乐曲。

1989 年,省残疾人基金会刚成立不久,敖建林便匿名汇款到基金会,后基金会领导经多方打听,才找到他,并登门致谢。

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7年,是全省创办最早的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但该校在办学

中资金遇到困难,敖建林时不时给予捐助,一直坚持到今天。他的义举感动了该校师生和周围群众。

“5.12”汶川特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敖建林第一时间将 4000 多元送到相关部门。玉树地震他同样捐助钱物给灾区。

锦南村下街头的李华贤是个侏儒症患者,敖建林不仅经常资助他,还牵线搭桥帮他找媳妇。去年3月,李华贤住院了,敖建林赶到医院探望了他,鼓励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敖建林广播爱

心,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回报,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为残疾人奉献爱心,为建设和谐平安社会作贡献。

真情相待 情似一家人

2017年底,敖建林再次当选上高县肢残人协会主席。他深知肢残人是各类残疾人中最活跃

的群体,经常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能凝聚更多的残疾朋友,同时促使协会日益壮大,让协会成为残疾人又一个温暖的家。在他的带领下,肢残人协会在开展各种有利于残疾人身心健康活动的同时,关注残疾人的就业、康复等问题,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帮助残疾人创业创新,肢残人协会组织残疾人群体中的自强模范与创业之星举行报告会,介绍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走上成功之道的经验,从而鼓励残疾人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大胆实践,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今年春节期间,敖建林还带头捐款,走访慰问了有特殊困难的肢残人家庭。

天天面对着残疾人朋友,敖建林深知自己的言行和态度代表着协会整体形象,知道自己的工作有任何疏忽和淡漠都会给残疾人带来伤害。正因为这样,他对来访的残疾人热情和蔼、耐心细致,对每个细节问题都很注意,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刘青保 记者刘美艳)

敖建林:用拐杖撑起不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