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98 引导一切精神享乐 | 2013-10-01 总第98期 每月逢1、15日出刊 www.zhoukan.cc 马克•吕布的百花齐放摄影展 “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 斯坦利•库布里克 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 爵士乐与上海情调 2013爵士上海音乐节 艾未未 在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的拉扯之间 说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美好的一天》 黄盈《卤煮》 一个人的城市到一个人的剧场
8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Mar 23,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北京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98

引导一切精神享乐 | 2013-10-01 总第98期 每月逢1、15日出刊 www.zhoukan.cc

马克•吕布的百花齐放摄影展“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

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

爵士乐与上海情调 2013爵士上海音乐节

艾未未在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的拉扯之间 说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美好的一天》黄盈《卤煮》一个人的城市到一个人的剧场

Page 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013/10/01 总第 98 期 每月逢 1、15 日出刊www.zhoukan.cc

本刊所有言论均属作者个人立场,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刊原创图文之版权受法律保护,无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刊所转载之图文如因故未征得原作者同意,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

本刊非出版物,仅为电子刊物。

封面人物:斯坦利·库布里克

封底图片:于冬瑞(RumYu)摄影作品

关注 Attention新浪微博 @ 文艺生活周刊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zhoubao/

订阅 Subscribe官网: http://zhoukan.cc/subscribe/APP: 支持 IPAD 和 IPHONE 免费订阅 APP Store 里搜索“文艺生活周刊”即可

微信:

注:本刊所登所有活动预告的具体细节均按主办方当日安排为准,建议前往参加前进行相关确认。

投稿 ContributeE-mail: [email protected]合作 ContactE-mail: [email protected]

印刷:荣易图文数码印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66号金灿酒店三层 / 电话:4006096511

法律顾问:如是娱乐法中心

Page 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了解详情请点击→ http://www.demohour.com/projects/322733 或登陆“点名时间”参与

是《文艺生活周刊》100期的生日我们想,和不寻常的你,一起

选择一个更有意义和存在感的过法!

《文艺生活周刊100期精华珍藏版》实体书预售中

Page 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下班的时候主任敲定新的办公地点——我们马上就要搬家了:环境更好,更独立。对那里的一切,我充满期待。

一年半以前,我们开始做“娱乐法”这个听起来不那么严肃的领域,就像坐上一趟过山车,飞速地奔驰着。但它不像过山车那样有明确顺畅的轨道,而像是一趟驶向荒地的过山车,要寻找道路,还要垦荒。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旧的方案被不断推翻;修正一套新方案就意味着几天的苦干、加班,似乎永远看不到一个可以停歇的彼岸。回过头,却已经闯出一条可供通行的路。

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每天都会不断地遇见新朋友,碰撞出新想法,每一次交谈都是学习。用主任的话说,总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甚至让我们对命运的公平产生怀疑——为什么总有这么多人给我们帮助,我们要多么努力才能回报他们的恩惠?可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好运反而变得更多了。

《文艺生活周刊》在点名时间发起100期众筹项目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狠狠地点了个赞。我从刚上大学就开始“折腾”,把自己喜欢的事情玩儿遍了,无论是搞戏剧写歌拍电影还是读书写论文做学术,终于赶在毕业之前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还结合了兴趣和所学专业,还有时代机遇,这是幸事。所有师长、前辈和同学跟我说“这很有发展前景啊”的时候,我也只是笑笑,因为这也是我唯一的退路

了——我太固执,坚决不肯接受不喜欢的事情,排斥了很多东西,所以只得自己努力发现感兴趣的领域呗。这时候却忽然发现,之前所有的“折腾”都在指向这个必然的结果。而每一个这样的结果,又在指向十年后一个必然的将来。

世界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听起来像是心灵鸡汤一样的肤浅。可是毕业典礼上,那些涉世多年的校友和师长们讲的,也是这样的话啊!单纯得就好像初入校园的新生。曾经有人跟我说:“他们都是成功了才这么说的,他们在骗你”,说这个话的人好像更“聪明”一些,好像看透了这个世界一样,可奇怪的是这样的人最后都没得到幸福,始终找不到处事的方向;反而善良的“被骗”的人坚定地走下去,在努力中修正和完善,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获得极高的幸福感,并且继续对后人说出“要有理想”、“相信未来”这样的心灵鸡汤。

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家都在比着谁变得“聪明”一些,对于真实、善良、理想这些被过度消费的价值,竟然只有“守拙”的人才愿意相信,这样的人按着最初的愿望,反复地做一件事,做了一百次。

然后所有人,包括那些“看透”的人,跑过来问:“你怎样做到坚持做一百次的?”

——你怎么回答?

看透文 / 刘莐(娱乐法律师,本刊专栏作者。)

卷首语

Page 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音乐专访山人乐队:山人真有妙计山人为了准备新专辑《听山》,回到云南进行了一系列的采风。他们沿着怒江峡谷,一直往西南走,拜访了怒族、傈僳族、彝族、佤族的老一辈音乐人 , 跟着他们学习当地的民族乐器与小调。他们说,这些乐器和小调都濒临失传,若再无人记录,恐怕将成历史。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非洲的一句古话:“一个老人的去世,如同一座图书馆的倒塌。”乐评Emo-Scene 日式摇滚︱ Radwimps: 态度万岁 大胆有理

P12-21

@RT 微辞P10

戏剧经典台词专访黄盈《卤煮》:有时候说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卤煮》十一后在北京的演出,也许是这出戏要与大家告别的时候了。黄盈说,当初那些各行各业里忙活着的人乐意来参与演出,“最狭义的说,是大家对戏剧的热爱。这个热爱可能不光是登台的一瞬间。能来这儿干这种傻事儿的人,除了享受聚光灯的那一刻之外,工作之余他要变一种活法之外,他们跟我都相信,戏剧这件事情,它有直指人心的东西。”戏评一个人的城市到一个人的剧场:《美好的一天》平静地演绎绝望:《布法与白居谢》

P22-33

Page 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P34-43 电影影 • 私推荐苏珊娜·比尔《更好的世界》Hævnen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芭芭拉》 Barbara诺亚·鲍姆巴赫《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迈克尔·温特伯顿《情留吉诺瓦》Genova影 • 评独自寻找自我:金基德 《空房间》 100 年前,卡夫卡为人类的未来担忧。他说:“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人太可怜了,在不断增加的人群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100 年后的今天,金基德像卡夫卡一样,描绘混乱和异化的现代社会下生活着的边缘人。金基德说,我拍的都是边缘人,而且只会拍边缘人,也只对边缘人感兴趣。影 • 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美)影评界对他有着这样的褒奖:“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在上帝的下面,坐着——斯坦利·库布里克。”

Page 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摄影

摄影 • 图作《星空下的寻梦人》∣于冬瑞(RumYu)这组作品被不断转发、盗图,则充分体现了道德标准不同的人们对它的一致喜爱。除了星空,土楼也常常出现在 RumYu 的作品里。这种闽西南独有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摄影 • 展览“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马克 • 吕布的百花齐放摄影展 现年已经是耄耋老人的马克 • 吕布,仍然不放弃对于摄影的热爱,就像时年 87 岁的马克,仍然会在场景零下4℃的上海,单膝跪地耐心地等待画面最完美的那一瞬间,忘记关节酸疼,不顾膝头水湿。

P44-55

Page 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P56-59 当代艺术艾未未:在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的拉扯之间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博伊斯”,但他说对博伊斯并不了解,自己更靠近安迪·沃霍尔;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安迪·沃霍尔”,他又说自己有沉重的历史负担。无论如何,博伊斯与沃霍尔同时亮相中国,不能不问问这个“胖子”。

P60-69 书氧空间书 • 讯 TAG: 《日本漫画 60 年》,美国宪法制定的 127 天, 鲍鲸鲸,《移动照相馆》,龙应台 / 蒋勋书 • 评 汤姆·麦卡锡 ( 英 ) C 书 • 人 藤泽周平书 • 途 纸的时代书店(厦门)

Page 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艺述现场爵士乐与上海情调 2013 爵士上海音乐节侧记或许因为小野丽莎加林宥嘉的组合在人气上还不能跟去年的莫文蔚加方大同相比,或许因为乐迷群体不再对音乐节有当初的兴奋,今年的爵士上海音乐节悠闲有余,刺激稍嫌不足。对于把爵士当成情调式玩物的观众来说,这或许就是“很爵士”的音乐节了。

P70-77

P78-87 艺述生活导航音乐 2013 陈绮贞时间的歌巡回演唱会(上海)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北京) 莫文蔚 20 周年巡回演唱会(上海、北京) 2013 戴佩妮纯属意外 Live House 音乐会(西安) 2013“欧洲鬼才”电音乐队(SKIP&DIE)中国巡演(上海) 低苦艾乐队 2013 年新唱片《守望者》中国巡演(北京、天津、上海)戏剧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1000 场纪念演出(北京) 台湾原版 《收信快乐》(北京) 西班牙默剧 《安德鲁与多莉尼》(北京、广州) 美国形体剧《安东尼的舅舅》(北京) 方旭 《我这一辈子》(北京) 林兆华 濮存昕 《刺客》(北京)电影 柬埔寨电影《金梦》( 北京 ) 歌舞中国 + 英国经典电影精粹(北京)展览 陈家泠艺术展(北京) 王克平木雕作品展(北京) 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上海) “纸介”艺术设计邀请展(上海) 全球化城市:在摄影的凝视下(广州) 伟大的素描:与大师同行(南京)展览 他们撼动世界 , 抑或影响世界:《对话尼克松》(北京) 叶锦添:神游灵魂之上的美之《神行陌路》大揭密(北京)... ...

Page 1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0

编辑 / 陈心怡(本期微语录均来源于新浪微博)

能够被说出来的话,被表达清楚的感情,通常都不是最重要的。你所经历的,无法陈述,你所承担的,无法脱卸,你所收藏的,无法展示,你所深知的,无法传递。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安妮宝贝(作家)

妹妹说,用星座来推算爱情,并不是因为星座有多可信,而是比起星座来,爱情要更加不可信得多了。

@夏正正(新锐作家夏正正,出版《兔子什么都知道》)

《当人们谈离婚的时候,人们在谈论什么》——看陈丹青访谈,说,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就是活下去,今天想起这句来,如果中国人的信仰就是活着,那么很多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就是混着。当一对夫妻离婚了,总会被别人问句“为什么”。这句话的深层释意其实就是,你们为什么混不下去了呀?是谁先混不下去的呀?

@水木丁(作家,专栏作者,出版《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等)

今天一个人的被离去,内心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悲伤和愤怒。真想拍啊,在电影里为他翻盘吧,像“因父之名”。可是现实没有啊,那将还是悲剧。国人说现实已经很残酷了,电影就不要了吧,都娱乐吧,于是一边是如此的现实,一边是幻化的狂欢。我为举不起手里的摄影机感到羞愧!一个“娱乐”着走向死亡的民族。

@导演王小帅

@文艺生活周刊#艺闻#Tony Giles,他从没有看过日出日落蓝天大海,但他独自一人走遍了五个大洲。他是盲人,依靠气味与声音感受着美景,感受着地球和空气。他说,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现在的Tony不再独自旅行,他的盲人女友开始与他作伴。Seeing the World My Way一书,是他看到的世界。#开始旅行,没有理由#

Page 1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1

我在南京,你从这座城市路过。我们通了好几次电话,约时间见面。可是最后,还是赶不上。我坐在酒吧发短信:喂,还要不要做小伙伴了?过一会,你在高铁回短信:要的。小伙伴是这样的,那么久没有相聚,只要想想对方,就会心里踏实。南京在下大雨,所以夜很喧哗,不知道你的城市怎么样,和小伙伴一起逃亡。

@张嘉佳(作家)

中秋。古时,感慨地理距离,而今,感慨心理距离。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黄燎原(乐评人,策划人,小说作者)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艺这事儿也不是,它需要你在荆棘和静寂的羊肠小道上发足狂奔到跌进坟墓。

淡水河浊如泥,观音山薄云遮,天兔虽走,气候未稳。上关渡山居打扫、交管理费,每次做家事,都会自觉“管家”一职最适合我。把家居器具放在合宜的位置,物之美便会凸显。把物与物的关系调整至和谐时,空间便会有生气,把屋内清洗整洁,屋外风景也会亮丽不少;洗涤内心,眼会更明,耳会更聪,脑才不钝。

@攝影人阮義忠(摄影师,被尊称为“台湾的布列松”)

说着别人没深度,却除了断言没深度的感觉之词再也说不出任何建树之语,这样岂不正展示了自己的没深度?话说,没深度多好,让我们一起没深度,傻傻的生活好过些。深度,就留给渴望深度的人吧,我们不需要。放轻松吧,生活嘛,搞得那么累干嘛?我呼吸,我感觉,我存在。张雨生说得那么好。

@吳青峰(苏打绿主唱)

Page 1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2

专访音乐 MUSIC

编辑/骨朵 记者/朝海、吕伟

山人真有妙计山人乐队来自云南,组建于1999年底,由汉、佤、布依等

多个民族的成员组成。他们一直致力于传承云贵少数民族

地区的音乐遗产,用一些奇特而美妙的乐器,融合云贵地

区原生态音乐、摇滚、雷鬼与Ska等元素,制造出世界音乐

中新鲜、动听的声音。

专访音乐 MUSIC

乐队组成:

瞿子寒:弦子/彝族月琴/吉他/民乐/主唱

小不点:三弦/秦琴/民乐/口技/和声

艾勇:大三弦/贝斯/打击乐/和声

欧建云:架子鼓/手鼓/民族打击乐/和声

Page 1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3

Page 1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4

专访音乐 MUSIC

经过喧闹的南锣鼓巷,转弯进入一条僻静的胡同,只步行十分钟,耳边的鼎沸人声便已消失了大半。继续数着门牌号往胡同深处走,一个小而别致的门面终于出现在视野。山人乐队民乐乐手小不点正悠哉地站在那儿——采访地点正是小不点的家,同时也是他自家的店铺。

山人乐队组建于1999年,但他们的音乐真正开始在人们视线中大放异彩,也就是近五六年的事。“山人”这个名字很有趣,人们既由此管中窥豹他们与大山密不可分的联系,又很容易就联想到那句耳熟能详的古话“山人自有妙计”。

山人的确妙,这“妙”在他们的音乐与生活中都显露无疑。四个来自云贵高原的年轻人——或许已不复当年年轻——真正将云南的青山碧水、九曲心肠埋进了音乐的土壤里,绽出了一朵灵动却又古老的奇葩。他们的音乐中没有痴男怨女的低吟,没有钢筋水泥的铿锵,只有一颗质朴而敏感的心,让人闻之忘忧,忍不住舞之蹈之。

和他们聊天,是难得的轻松自在。山人们的口音带着乡音余味,话里处处藏着机智,却又质朴简单。环顾店铺里陈列的麻布衣裳、木质装饰,案几上泛着袅袅蒸气的清茶,真有种世外高人品茶谈禅的错觉。  山人乐队作为中国世界音乐的先驱者,在今年6月受邀参加日本的《桥之下世界音乐祭》的演出。这个音乐祭始创于日本本土的一支朋克乐队,他们在爱知县一座名为“丰田”的大桥下搭建了舞台,邀请了日本国内世界音乐类型的乐队前来参与。而山人乐队,是此次参演的唯一一支外国乐队。

说起这次日本之行,山人们显得特别激动,眼神里投射着幸福感,或者说更多地透露出一种钦佩感和羡慕感。小不点很兴奋地描述着在日本街头遇到的第一个日本人——竟曾经听过他们的音乐,还来北京看过他们的演出!他拿出手机翻着他们与日本乐迷的合照,照片中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开着迷人的笑容。

Page 1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5

《文周》:这个音乐祭是日本民间举办的么?

山人:对。当地喜欢这些文化的小商铺,集资给这个乐队来办这个音乐祭,所以它完全是免费的。他们的舞台设在一个小城边上,走出这个城就能看见那座大桥(丰田大桥),大桥下面有草地,舞台就在这个草地上拉开,非常舒服。而且他们整个的设计理念都非常环保——连音乐节上所用的电都是由太阳能供给。

《文周》:听上去很复古?

山人:很复古。那场音乐祭不像我们印象里的音乐节,而像是回到了古时候:有很多人穿着传统服装,小摊也是传统的,还有人扎古代的发型,好像穿越了!而音乐是参与性的,它不光是在舞台上表演——中间换场的时候舞台下也会有传统的表演,他们就在这个桥下转,而观众们就围着表演者转,大家一块儿跳一块儿乐。他们表演的时候,观众们还会给点赞助,什么都行,算是一个传统。

《文周》:这感觉挺像古时候街头艺人卖艺的样子?

山人:对,特别穿越!包括音乐也是,他们把很多传统的音乐保护得非常好。我们就是把传统和现代的音乐分开了,结合得太少。日本人则是双向发展,传统的保护了,现代的也会来——他们身着古装,我们最先听到的是传统严肃的音乐,老式的调调,可是通过电子设备一传出来,又感觉很现代,真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文周》:你说我们的音乐是把传统和现代分开了?

山人:对,我们是要么就现代要么就传统。现代人看不起固守传统的人,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又觉得现代人浮躁。比如即便在云南,有很多地区的年轻人也不要坚持传统,他们觉得土,慢慢地传统的东西就断了。但是在日本,你会看到有些人梳着鸡冠头,但他一样穿着和服。他们的音乐,你能听到西方的朋克,但是也同样能感受到他们传统的音乐。而且我们发现,他们竟然卖我们(少数民族)的服装,卖衣服的老板知道我们,特地来音乐节看我们。

《文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办一个这样的音乐节?

山人:确实,我们乐队也想办一个这样的。把真正的在民间的好的传统音乐,让它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文周》:现在有没有一个方向?

山人:我们想从云南开始出发,因为云南本身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有这个土壤,可能可以播下这个种子,长出点东西。国内现在也有人在做一些传统音乐上的保护,但是他们的保护是博物馆似的保护,把传统文化“陈列”起来,它没有生长,没有重新发展。真正的文化延续是一个生长的、变通的过程。比如它又重新结合了什么文化,能继续唱,大家能听得懂。而不是说,京剧这个东西我听着喜欢,但这就是古人的一个东西,跟我没有什么关系,那这个艺术慢慢地就死掉了。所以说现在的挖掘,需要更多民间的艺人来做,这样思维上不会被技术和素质束缚住,这个音乐才能真正地繁荣。

乐队的主唱子寒曾经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音乐上是全世界被挖掘得最少的,这既说明了中国世界音乐的现状,又显示了国内世界音乐的巨大潜能。云南是山人根的所在,也必为山人的灵感源泉。他们在新专辑《听山》中,加入了更多的民

乐,将大量的云南小调进行改编,融进乐曲中,再配以现代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一种山人特有的风格。有的曲子,甚至就是原汁原味的民间小曲,丝毫不加修饰,就这么大喇喇泛着土腥味儿,然而听着又不觉让人生出一种久违的感动。

Page 1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6

专访音乐 MUSIC 专访音乐 MUSIC

山人为了准备这张专辑,回到云南进行了一系列的采风。他们沿着怒江峡谷,一直往西南走,拜访了怒族、傈僳族、彝族、佤族的老一辈音乐人。山人跟着他们学习当地的民族乐器与小调,与他们喝酒聊天,

一块儿唱歌跳舞。他们说,这些乐器和小调都濒临失传,若再无人记录,恐怕将成历史。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非洲的一句古话:“一个老人的去世,如同一座图书馆的倒塌。”

《文周》:你们都去了哪些地方采风?收获了怎样的感受呢?

山人:主要是在云南。但我们做的都是表面的音乐,因为那里的文化太丰富了。我们只能大概地了解一些表面的、简单的东西。其实民族音乐有个特点,它看似简单,但其实有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在里面。包括我们做的这些东西——比如在民族文化里面,口簧是有交流的,你能通过演奏口簧听得懂我要说什么。又比如说在怒族的文化里,口簧是谈恋爱、私会的一种语言——他们真的是有一种语言在里面。

Page 1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7

《文周》:那这方面你们有更深的计划吗? 有没有想过要去寻根?

山人:说实话,没有太多的时间,因为演出占据了很多的时间,但我们真的是希望多做一点。现在云南有很多乐队开始做这样的民族音乐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不过我觉得我们更多的是让他们本民族这些做音乐的孩子意识到这个。比如他们在听山人的音乐时发现:“哎,这个是我们家那边的啊!”他们会非常自豪,然后可能回去关注他们自己的文化,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文周》:那包括想要做世界音乐节,也是给这些传统民族音乐一个机会?

山人:对,因为我们看到别的国家有这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在中国,单就云南这块地方,完全有很多东西可以拿出来让更多人知道。

Page 1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8

专访音乐 MUSIC

《文周》:你们到处采风,第一是为了做专辑的音乐,第二也是希望能启发当地人,多去记录这些音乐?

山人:对,最开始我们去采风,是有两个目的。第一,因为我们是“山里的人们”。之前我们还没有了解的一些民族,一些音乐,现在我们听到了,就把它做了一些改变,再去演唱它。我们想去寻找这些歌的根在哪里,想拍这样一个记录片——《山人寻山人》。拍着拍着就发现更多风景,山人又寻找到了真正的“山人”。这是一个延续:他们给我们更多的养分和素材。第二,我们发现了这个即将断层的现象,我们有义务来让这个声音走出来,让更多人听到。

山 人 乐 队 在 2 0 1 3 年 春 季COART艺术节(摄影:春宇)

《文周》:这张专辑里边还是有挺多音乐是回来之后录制的。这些是在采风之前就想好了,还是回来以后才有这样的想法?

山人:其实当时什么都还没想呢,只是采风回来,我们把收集到的素材编成歌以后再演奏,才慢慢有这种想法,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不是有一句古话来说明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做音乐,我们要的是“听”,所以我们应该是听回去——听山是山,听山不是山,听山还是山,其实就是一个轮回。我们第二张专辑表达的也是这样一个意思,就是需要我们把耳朵放回去。

在经历了14年的坎坷后,山人终于在北京扎根下来。依他们的说法,“人都想要自己没有的”——在大山里呆久了,也会怀念在城市里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相对的,在城市里浸染太多,就更向往山中凛冽清澈的空气。来北京这么多年,若说丝毫没有被改变是不可能的,但还好,山人一颗追求理想的心依旧纯净。

山人是有野心的,他们想要真正为后人在音乐上留下来什么,而不仅仅是名与利,灯光与掌声。因此,他们对人生有着自己的坚持,即便是常年在北京住着,也没失去那一颗“山人”的初心。或许,在北京生活,也是他们所坚信的“修行”的一部分。

Page 1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19

《文周》:以后乐队发展的路线会照着这个(常常采风)习惯继续下去吗?

山人:我觉得以后是双向发展,真的回到山里面,那也不是我们的生活了。我们的生活其实还是在城里,只是我们有这种情结,因为我们小时候是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但家乡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人真的回到那个地方长时间呆着,也说不定更想念大城市了呢!

《文周》:留在北京这么多年,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改变吗?

山人:北京是一个给人带来更多思考的地方。你看到的东西会更多,是所谓的世间百态。我们第二张专辑有一首歌《朝九晚五》说的就是这个。

《文周》:你们在北京感受到了什么?

山人:像我(子寒),我能接触到不同的人群,最底层的人——我曾和他们住了很长时间——还有富人、穷人,什么人都接触过。这就是这几年来为什么感受那么多——因为接触的人不一样。如果你只在一个单位上班的话,接触的人基本上就限定在这个圈子里了。但我们不同,我们接触的人越多,感受就更多,诱惑也是最多的。

《文周》:对于你来说,诱惑多源自于哪儿呢?

山人:其实就是“比”。特别是现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很多时候是在为别人活着。真正能做到为自己活着的人,非常少。其实中国古人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择善地而居”,善地是什么,就是你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城市呢,表面上看它是一个繁华的地方,但在我的理解里,其实它就是一个地狱的表现,这么说可能有点过,但它会根据每个人的境界而有不同体现。

《文周》:可以理解为在城市里的生活是一种炼狱,但反而能洗涤人心,过滤人的欲望吗?

山人:对,也可以叫“修行”。音乐的力量的确是惊人的。它是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流泪,会让你发笑,会让你放松的东西。它可能比其他东西更直接,感官体验也更立体一些。很多人听音乐,可能没把它看得那么重,但是我们在音乐里投入的感情太多了,现在也慢慢地也转变了。我个人觉得,你要让一个艺术家做出更好的作品来,你就得让他过不好。这个是有道理的,但也是很矛盾——大部分的艺术家,不管国内国外,真正过得好的其实没有几个人。

无论是在城市的修行,或是在山间的洗涤,对山人而言,只要心中有一块音乐的净土,便四处都能为家。只单看小不点的家,无论是妈妈做的“世间最好吃”的凉面,还是被小不点笑称为“老婆”的宠物小兔子,都可以看出在这块闹中取静的小天地里,深深蕴藏着质朴和乡情。我们亦相信,有着与家乡扯不断的感情的山人,即便在这污淖的城市间,也可保持一份纯净的民风,真真切切地,将那些即将失传的珍宝传承下去。(XYHahn对本文亦有贡献) 山 人 乐 队 在 2 0 1 3 年 春 季

COART艺术节(摄影:春宇)

Page 2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0

乐评音乐 MUSIC

Radwimps:态度万岁 大胆有理Emo-Scene 日式摇滚

文/小孩先生

Radwimps —— 态度万岁 大胆有理

Page 2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1

Radwimps是日本的一支四人摇滚乐团。乐队名称非常有趣:RAD是美式俚语,意为“极好的,激进的”,而WIMPS在英文中则表示“胆小鬼,懦弱的人们”。两相组合,大概就是非常帅气的胆小鬼,非常有用的混蛋这样的意思,歌迷们干脆谑称其为“英雄懦夫”。虽然顶着这么个模棱两可的名字,他们的歌曲却往往语出惊人、戳中人心。

无法定义Radwimps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摇滚乐队。他们的音乐风格多变,在作品中能够看到摇滚、电子、rap、嘻哈等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他们创造出富有日式美学韵味和日本当代青年幽默特色的作品,表达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于自身、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度思考,他们真诚、自然地吟唱那些潜伏于生活中的小故事、大道理,用与时俱进的音乐表达方式,受到了众多“中二青年”(注:中二是日本俗语,比喻青春期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的特别言行)的接受、理解和共鸣。

Radwimps的早期作品曾受到Red Hot Chili Peppers(红辣椒乐队)的影响,然而现在,丰富多彩的编曲以及精心制作的音效渐渐让他们自成一派。就像他们的歌迷所说的,“你无法定义他们究竟是Funk Rock还是Rap Rock。只要歌曲前奏一响起,只要主唱一开口,你就会有一种‘啊,是他们’的感觉。因为他们永远知道你想要什么”。

他们的作品中更让歌迷折服的是歌词。RAD的歌曲中除了《夜泣き》一曲是吉他手桑原彰(Kuwahara Akira)作词作曲之外,其余均由主唱野田洋次郎(Noda Yojiro)包揽。RAD歌词中那种超出他人想象的深度及广度确实是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他们唱情歌(主唱野田也曾表示自己“用4张专辑来对一名女性表达爱意”),但内容中同时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有占星术、黄段子甚至数字谐音等。比如2011年发行的单曲《寿限梦》。歌词中除了用到了英文单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外,还大量使用到数学公式、日语古文。

在2011年发行的专辑《绝体绝命》的歌曲《亿万笑者》中。野田大胆地写出了“只有对明天怀抱希望的人才会有绝望/只有对事物怀抱信任的人才会有背叛/没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不会有不眠之夜/没有想要守护的东西就不会有这份恐惧/没有紧握在手的东西就不会被谁剥夺走/正因为有这些痛苦/一切显得如此可爱”的歌词,被Japan Yahoo评为“激进却鼓舞人的同时又治愈人心的歌曲”。

的 确 就 如 你 所 看 到 的 ,RADWIMPS不歌颂青春,也从不讲流浪。他们唱那些微小到被忽略掉的心情,唱身边的小事,唱一瞬间,也唱你我他;他们贴近生活,拒绝戏剧化。这是他们对音乐的态度,用心地去发现,同时也诠释着不同角度的价值观。

他们才不是胆小鬼,他们是胆壮心雄的天才。

Page 2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2

戏剧 THEATRE 经典台词

编辑 / 张多多

——吉列尔梅·菲格雷多《伊索》 ——吉列尔梅·菲格雷多《伊索》

伊索:到世界各地去!我要用自由人的眼睛看看所有的一切。听说离这里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国王,他的名字叫克洛索斯,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宫殿是用金子建造成的,他的衣服是用贵重的东方宝石镶织起来的。我想要看见他,并且去嘲笑他的财富。再往远处走,在尼罗河畔,埃及人建造了巨大的坟墓,为的是纪念那些可尊贵的国王们,我想要看见这些坟墓,并且嘲笑那埋在石头下面的腐朽的骨头的虚荣心。我想要看见人们自尊心的各种表现形式,想要嘲笑他们的怪相,就像人们嘲笑我的脸那样。

伊索:你爱生活吗?阿哥诺托斯:不爱。伊索:假若把你的手砍断,这会使你悲伤吗?阿哥诺托斯:不会。伊索:假若把你的眼睛挖掉,你会不会绝望?阿哥诺托斯:不会。伊索:假若你变成聋子,你会不会发疯?阿哥诺托斯:不会。伊索:假若把你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横飞,你会不会痛苦?阿哥诺托斯:不会。伊索(对克桑弗)克桑弗,这个人正在恋爱,而对方却不爱他。只有这一个理由,才能说明他为什么这样无动于衷。

吉列尔梅·菲格雷多(1915—1997),巴西现代著名剧作家,生于圣保罗。著名寓言剧《伊索》发表于1953年,曾获巴西国家金盾奖章及最优秀剧作家奖,作者因此而脐身于现代世界优秀剧作家的行列。1961年发表另一个重要剧作《疯子》,作品描写一个政治家的没落。

Page 2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3

戏剧 THEATRE 专访

有时候说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重逢——黄盈《卤煮》

记者 / 郝思嘉

见到黄盈正是北京中秋后的傍晚,不燥不闹。在老街边的老北京饭馆儿里,和他聊《卤煮》。

《卤煮》这部戏,从2009年首演,到今年已经四年。这戏里最叫人惦记的吃食——卤煮,它的制作需要在有卤汤的大锅里把各路食材耐心烧煮;而这部戏也在四年的时间里,在其本身,同与它一起成长的这个团队的细细熬煮下,烹出了让爱戏的人都想悉心品味和收藏的味道。

水变老汤,都是日积月累所得。

Page 2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4

戏剧 THEATRE 专访

“也许你需要想一想别的出路,而不光是抱有原来的美好”

黄盈2009年初排《卤煮》,源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感觉大家做事情越来越不用心,只追求一个结果,而不太在乎过程和过程里的付出。这个直接体现在手工里的诚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下滑。很希望那些好的东西能传承下来,不要没有了。”

第一版《卤煮》的故事,发生在春夏秋冬的四季当中,是一个关于店面面临结束,如何传承的故事。但排完之后,黄盈觉得遗憾。于是推翻重来,时间格局变成了从1988年到2009年。

“首场第一幕是1988年,之所以选择这一年,是想让从台湾回来的人能出现,而这个时候第一次民间能够有人回来,这样也可以反映出八十年代的风貌。然后在这个跨度

里回顾一下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变化。”戏中孙子要出国的这条线,在2012年时,似乎更加突出了。“大家越来越觉得有一部分人选择国外的生活方式很正常,移民潮也到来了。包括出国留学,在外国就业或者回来找不到工作,这样的情况也越来越丰富。所以2012年是在孙子的传承线上做了改动,让他的外语很好,让他和台湾那家的孙子用外语来对话。”

卤煮店的何老掌柜坚守着传统,而如何把手艺传承下去的问题非常棘手。针对这个问题,“2013年排的时候,我们也有很多讨论,最早觉得老掌柜的做法其实非常伟大,希望这个伟大能保持下去;儿子的做法似乎欠商榷。但是很逗的是,时间发展到2013年,这个戏排了四年了,你依然觉得老掌柜很悲壮,是个英雄似的人物。随着他的年岁渐老、生命行将结束,这个传承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在整个城市发展

当中,既是一个城市的问题,也是每个人要面对的问题。你是不是希望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中,让自己手中的东西快速地复制,质量是即使你不愿意,也会无可奈何要失去的。这是目前阶段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卤煮店如何传承,是贯穿整个剧的核心矛盾。与初排相比,黄盈和他的团队,也在不断反思着老掌柜和他儿子的立场与做法。“我们现在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很佩服老掌柜的情况下,又觉得像老掌柜这种坚持到死的做法也有些顽固。儿子这种放亮的做法,也许损失了一些品质,但是他在某种程度上让这种东西传承下来了,不应该只是给他一个恶评。现在不管是我,还是整个团队都发现,当生活在继续、时代在往前发展的时候,也许你需要想一想别的出路,而不光是抱有原来的美好。大家都不想让美好的东西消逝,但是在这个时代你要找到时代当中你跟它的相处之道。美好的

Page 2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5

东西也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和途径才能发扬。”

“就戏剧本身来讲,在放亮这件事情上,就不具备很大的优势”

“四十多个人的团队去上海演出,每次演两三场,其实从算账的角度、放亮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严格讲,这是与应该做的事情是背道而驰的。”背道而驰四年之后,时间开始给每个和这个戏一起成长的人予回馈。这部戏坚持的本身,也似乎是用实践给出了戏里的问题一个答案,更像是用执拗和坚持向老掌柜致敬。

戏里很多人物都脱胎于演员本身。黄盈说,他个人的经历很像王博士,总是想去吃但总是没赶上。“但是随着创作的进行,上次复排,我觉得自己从心境上来讲可能会跟老掌柜有一点像。因为做舞台这件事情就好像在固守一件不合时宜的事情,尤其我,我也有商业制作,但是很少,好像一直在强调手艺的概念。目

前戏里没有一个人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样。我觉得,时代在发展,你要保持老掌柜的精神,就要在做法上找到一个恰当的方式让它更有力量。儿子的方式尽管被主流认可,但是他的牺牲总会让你觉得有遗憾。我希望能做一个老掌柜和少掌柜的结合吧。”

黄盈身上手艺人的那种热乎乎的执拗,真实得可爱。

上海首演的当天,空调坏了,现场的高温能有四十度。很少上台的黄盈在台上向观众解释,请观众谅解。“我当时能做的最诚意的事儿,就是我把带到上海的长裤子穿上,因为我也要坐在观众席里记场记单,只能跟观众一起热。当时坐在最后一排,就看着观众们一直在拿着节目单扇风。很让人感动的是,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几乎没有人退场。上海的演出相当于台上台下把这个戏火热地演完了。”

黄盈带着《卤煮》来上海,想看看根源于北京的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价值观念中会有怎样的反应。

Page 2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6

戏剧 THEATRE 专访

“演出之前,觉得两地价值观不太一样,当时也不知道观众能不能接受,后来发现虽然接受起来有细微的差别,但三十年都市成长的记忆是相通的,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变化,这是全中国人都体会得到的。特别是都在城市当中。”

《卤煮》为了今年在上海和北京的演出,已经是第三次复排了,这个戏本身的复制、放亮也惹人关注。按黄盈自己的说法:“其实有时候不能只关心一部戏的得和失——大家是不是给了好评,这个戏的票房怎么样,观众们是否喜欢。现在这个时代发展特别快,每一年人们的想法都可能会不一样,但有很多东西它的形态变了,但是本质没变。它会随着时代的成长慢慢沉淀下来。就戏剧本身来讲,在放亮这件事情上,就不具备很大的优势。作为一名戏剧创作者,其实更应该关注文化上的有所作为,在历史和现代化之间作一个连接,这样,你所做的才是值得的。”

告别,不是结束

《卤煮》十一后在北京的演出,也许是这出戏要与大家告别的时候了。当初相聚,黄盈说,那些各行各业里忙活着的人乐意来,“最狭义的说,是大家对戏剧的热爱。这个热爱可能不光是登台的一瞬间。我觉得能来这儿干这种傻事儿的人,除了享受聚光灯的那一刻之外,工作之余他要变一种活法之外,他们跟我都相信,戏剧这件事情,它除了能让人放松之外,它还有直指人心的东西。它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升华。那种升华的东西,是即使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也要拿出来与你同时代的人一起分享的。”

“昨天排练完我还跟大家说,由于这个戏排练的难度和它所需要的巨大付出,这次演出之后可能短时间之内很难再演了,但戏还是会继续创作。我觉得,某样东西的消失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再没有心劲儿去继续保持它的美好。一部戏的得失,这个问题它固然会牵

Page 2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7

《卤煮》

时间:2013年10月5日、6日19:30

地点:解放军歌剧院

票价:80~580元

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871.html

编剧/导演:黄盈

主演:王继涛、李雅菂、杨紫嫣等

动你的情感,但是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能保持自己在这整个的大环境中,继续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继续去创作出新的美好或者去传承这份美好。”

黄盈信赖这种古老生产模式下,戏剧产生的原始的力量——对人心和思维的力量。他笑说,有时候说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重逢。“这个戏在这次复排的过程中,扪心自问,我和我的团队包括演员们交流很多。我们跟这个戏一起成长,也许在呈现当中没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的创作,都有了一个新的方向和规划。”

这个戏最初搭建团队的时候,黄盈并没顾及那一个个被call来的演员是否有工作在身,或者是否忙碌,他只需确定的是,“你是不是愿意来,试一试这个戏,试戏ok,那我们就尽力保证时间去做这件事”。就像他说:“这不仅是一次排练,也是一次老友重逢。”

既然有了新的力量,告别也就不再那么悲伤。

Page 2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8

戏剧 THEATRE 戏评

一个人的城市到一个人的剧场——《美好的一天》

刘莐专栏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娱乐法律师。新浪微博:@ 刘莐

2013年9月13日-15日∣国话先锋剧场导演:李建军∣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这部戏里,每个演员在舞台上各自说自己的故事,口语表述,内容真实,有大意而无剧本,每场都不一样……这些记录式戏剧的概念对于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但导演却让所有人同时说故事,利用耳机调频把选择听哪个故事的权利交给了观众,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频率。

这让人想起孟京辉在《爱,比,死,更,冷,酷》里也玩过耳机,但那个戏里耳机只起到电声传输的作用,是小技巧;但这个戏,导演却将耳机玩出了大意义——传统剧场里观众除了座位不同影响到观剧视角,观众基本共享同样的观剧经历,剧场行为是群体性的、同一的;而耳机的运用,却在无互动的统一的设定中,让观剧成了每个观众的个人行为,剧场中的观演体验是个人的、单一的。虽然还都齐刷刷地盯着舞台,却在聆听不同的故事,获得不同的感动——三百人的剧场,变成“一个人的剧场”。导演不再向观众“传达”戏剧,而是由观众“选择”戏剧。传统的观演方式被打破,打破的方式简单明快,手段干脆利落,让人眼前一亮。

于是剧评也只能变得个人化了,散戏后除了“我挺喜

欢这个戏的”以外,很难像以前一样交流具体故事产生的共鸣。

对于我来说,从演员教大家如何使用耳机、收音机及演员名册开始,就产生一种强大又神奇的力量:得知一会儿要选择聆听一个人的故事,我不断翻动小册子,企图找到一个“好看”的人,才能不虚此行;但我却只能凭借册子上的大头照和简单几句关于年龄和职业的介绍来判断谁会“更有故事”;人物开始讲述,还没听出味道,话筒就被下一个人匆匆拿去,下一个人的新故事开始,上一个人依然在那个频道里运行;直到后面,几个人一齐开讲,甚至都来不及对上他们每个人是谁,各自的故事已经展开……作为一个选择焦虑的观众,很快就被一涌而来的声音击溃,我找不到那个期待的“好故事”了。

在选择频道的时候,我会通过他们的口音、表达、内容来决定是否继续倾听。刚开始的时候我刻意避开了同龄人,尤其是身着牛仔衬衫和黑色长裙的记者,她的开头简直就是“文艺女青年的早晨”,我都跳过去了;也刻意避开了演员,因为既然导演使用记录式戏剧剔除“表演”成分,就不要听职业演员的讲述;我

Page 2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9

看准一个简介上写着63年出生、由国企到下海经商的北京人,我觉得这样的人或许有丰富的阅历和故事,但听了两句发现受到语言表述水平限制,半天也没讲出什么,便调了下一个台。大约每个台都听一耳朵之后,我完全不知道该继续哪个故事。恰好这时记者姑娘讲到一个公园里遇见的男孩,我便顺着听下去了。这是和我年龄相仿这一代人的初恋故事,轻松、表述尚可,平凡感人。直到这个故事结束,我又去听了半截没头没尾的北京老大爷的故事——我能听下去,是因为他一口京片子,老北京味儿特浓,声音好听——然后,戏剧就进入尾声了。

这个体验的过程让我惊恐至极,它精准地诠释了人与人的关系——我不知参与怎样的人生。我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或者其中的几个,我可以对一个人聆听到尽头,也可以对每个人浅尝辄止。可无论我是否参与,或者参与谁,他们各自的故事都在继续,不会因为我的选择而停驻或偏离轨道。讲述者之间听不到彼此,只能滔滔不绝地倾诉,却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和对话;每个人都在对观众讲,却根本不知道谁在聆听自己;你以为倾听自己的人,也许在某一个时刻早已换到另一个频道……有的人没有聆听全部,随便选择一个

人继续下去,也参与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之流泪为之感动;也有的每人都听点儿,却每段儿都没听完,还有人东张西望,看看旁边的人在听哪个频道,自己也顺着听听;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阶层,我们凭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价值取向对他们选择,有偏爱,也有歧视;而最初的相遇,大多只是基于外表和几条毫无感情的基本信息;也许因为一个简单的偶然因素,就与一个人擦肩而过,又绝对没想到第一印象不好的人竟然是那最终让我听完整故事并感动落泪的人……它对现代文明、城市生活描述精准得残酷,所有的声音在变换音量的背景噪音下,仿佛一股沉重的力量,笼罩着整个剧场。以地铁声、鞭炮声作结尾,将台上的所有演员变为城市群像:一个人的剧场变成了一个人的城市。

其实我不该做这样个人化的解读,因为这并非导演开放性的设定希望引导的目的。在具体的讲述中,他使用抽象而无意义的手段切割讲述内容,演员扔出的球、彩条喷筒、坐在炉子上的水壶,没有绝对意义又似乎有点儿韵味,导演纯粹用它们调节戏剧节奏,把想象空间留给观众;根据每个人的个人体验,他们都会联想出自己的意义。相比于这三个意向,我觉得地

Page 3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0

戏剧 THEATRE 戏评

铁声和鞭炮反而象征性太强、隐喻太明显——俗了。直接上升到城市万象,如中学作文般“扣中心”“扣主题”了——宏观的感受不用怕观众察觉不到,导演前面的开放的设计已经够好了,大可不必在结尾小心翼翼地收回。

走出剧场我在想,从观演上说,这个戏是给观众选择权,但所有演员坐在一起之后,终究还是在声音这个单一线性的方式上让观众选择,只有听和说这两者的关系;除了声音,还可不可以加入其他形式的感官体验呢?可否把“选择听说”变成带有“视觉”层面的“选择表演”或者“选择空间”呢?如果按照导演意图的概念,的确可以往这个方向推理和设想,那观众“参与”舞台上一排人的“故事”,就不只是对话了,而是真的“参与”——国外有这样的戏剧,运用在剧场里设置迷宫的方式,让观众选择不同迷宫线路走完全程,便可体会到故事的不同侧面,每个人形成各自的观演体验。但迷宫毕竟无法实现收音机“换频”的功能,因为迷宫还有可能出现两个观众走一条线路的结果,收音机有了随时换频,则不可能有两个观众的调频完全一致——那么,要想增加除“听觉”之外的“视觉”层面,导演唯一的做法就是将剧场分出十几个小格子,每个人在里面进行自己的故事,一边演一遍讲,可以有实景、有灯光,观众在之间及时切换……岂不很有趣?忽然想到这里我又不禁笑了,不考虑这将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超大成本预想,倘若真造出了这样的视觉效果,每间屋子都上演着戏剧,观众坐在剧场,岂不变成坐在城市大楼的监视器主控室?

不敢再想了,感谢这个戏,让观众体会了一把上帝视角。

Page 3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1

平静地演绎绝望——《布法与白居谢》2013年9月24、25日∣北京9剧场(后SARS剧场)原著:福楼拜∣演出:法国文森·考林剧团∣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文 / 格洛 摄影 / 王雨晨

带不看戏的朋友进剧场,演出结束后的观感往往是“真好”。再多问句“哪儿好”,不少人会以“深刻”、“有禅意”这样的话应付,部分语言表达能力欠奉的朋友只好老实承认“说不清”了。对于很多观众,《布法与白居谢》就是这样一出让很多人“说不清”但觉得“真好”的戏剧。

进入后SARS剧场,开阔的空间和简洁的陈设,让观众很容易便将注意力集中在舞台中心的装置上。两个拉杆式衣架、两个放平的乐谱架对称地摆放在台中一个矮柜的左右,从观众席前到装置区到幕底为演员留出了充足的表演空间。舞台设计看似极简,那个小小的柜子里却填满了让剧场产生饱满张力的道具,演员们将会借助这些道具辅助表演、制造音效,为观众带来一段奇妙的观剧经验。

在平静的旁白声引导下,生活在大

都市巴黎的抄写员布法和白居谢,在热天午后布尔东大道的长椅上相遇。通过同样绣上了名字的帽子,他们在彼此身上发现了对无聊生活同样的不满,对日复一日寻章摘句的厌倦。经过短暂的来往之后,他们一拍即合,决定结束枯燥的工作生涯,用布法继承的遗产在乡下买了一处农场,过起了耕读的日子。他们以各种书籍为指导,饲养牲畜、种植果树,甚至从事收藏,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两人不得不回到巴黎,重操旧业。

“逃离巴黎”是法国文艺作品特别是讽刺作品重要的题材。和来自全世界走马观花的游客,特别是《午夜巴黎》里美国土豪文艺青年们对巴黎的向往不同,巴黎的居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大城市的喧嚣和生存压力。离开巴黎,离开城市,成了很多作品中主人公的梦想。《布法与白居谢》(又译《布瓦尔和佩库歇》)作为福楼拜的遗作,一部未

完成长篇小说,舞台剧借助却又不曾拘泥于这一题材。对于小说的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解读,其中不乏博尔赫斯之流的名家。博尔赫斯对这篇小说做出了一个“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解读,他认为,主人公或者作者要逃离和批判的是琐碎文字和知识的束缚,而这种努力的失败则隐喻了现实主义这一体材的失败,以对现实的摹状和再现为宗旨的现实主义小说类型将走向末路,最终被近现代的杂花生树的小说形式所替代。相比之下,剧场艺术家们对这个故事的阐释和二度创作则更为温情。本戏的导演文森·考林是法国著名戏剧导演,曾是塞吉-蓬图瓦兹国立剧院院长、留尼旺印度洋戏剧中心主任,在他的理解中“剧中人物不断失败显得更为感人,是因为他们让我们联想到我们自己”。布法和白居谢要离开巴黎,是因为无法忍受枯燥工作和无知庸众的愚蠢,但离开巴黎到乡下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另一种

Page 3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2

戏剧 THEATRE 戏评

愚蠢中,同时自己也处处表现出愚蠢。能够感受和意识,却没有能力免于愚蠢,似乎是这两个主角身不由己的宿命,感受力高于创造力,也是我们普通观众与剧中主角相同的症结所在,角色和观众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鸣。这本是人生的大不幸和无奈,幸好戏剧的主创们将舞台展示的重点放在了布法和白居谢两人的默契上,他们的异想天开和对书籍教条式的依赖,让他们共同经历了离开巴黎后的一次次失败。尽管小有抱怨,但他们却能理解和彼此陪伴,这出主旨略显绝望的故事,讲述的格调反而是平和的,甚至还不乏俏皮。廖一梅在柔软里写

道,“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在舞台版的《布法与白居谢》里,正是两位演员对这份了解的演绎和刻画,消解了原著的悲凉主题。

像《布法与白居谢》这种双男主角的“对儿戏”,即便在我们身边的戏剧舞台上也并不鲜见。无论是即将上演千场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还是《等待戈多》,甚至传统戏曲中的《三岔口》等等。这种形式往往需要演员以夸张的表演推动戏剧发展,甚或演员的表演就是一出戏的全部,盖因剧情本身可资

利用的资源太少,需要台词承载的观点和演员夸张的表演充满舞台。然而罗什-安东尼•阿勒巴拉德侯和菲利普•布朗什这两位一望便知有着丰富而深厚舞台功底的演员,对自己的表演却从头到尾保持了高贵的控制。在台词方面,演员用自然声和麦克风两种不同的音质区分对白和内心独白,恰到好处地运用口技、演唱、道具甚至脚步制造的音效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舞台节奏,仿佛为演员形体表演打着拍子。在这种节奏之下,除了需要用动作表现少数非常激烈的剧情,演员的肢体也是舒展、柔和的,为了保持这种可贵的节奏,主创甚至把部分剧情

Page 3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3

的演绎转移到了幕后,以避免在舞台上破坏节奏地撒狗血。正是这种毫不突兀的状态,使两位演员和两个角色始终保持在同一节奏中,在剧目上演的时间空间中,向观众展示了这份弥足珍贵的默契,传达了戏剧的主旨。

据说所谓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布法与白居谢》显然不是这样一种悲剧。她的主创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呈现,严格控制的表演和富人情味的承载形式,使观众能够平静地接收一个绝望的主旨,和由复杂剧情和激烈表演承载的大悲剧相比,这样的戏剧让人在平静中体会一种非情绪化的绝望,传达了更为高级的体验。

再让我们回到“说不清”的话题。戏剧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长久存在,就是因为她能奉献给

欣赏者用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感受,她独立存在的价值正在于叙述和评论无法传达的部分。《布法与白居谢》就是这样一出以戏剧形式呈现的艺术佳作,希望更多的观众有机会直接走进剧场,直面感受她难以言传那部分的节奏感和独特意旨。

Page 3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4

电影 MOVIE 影 · 私推荐 编辑 / ph.D

导演:苏珊娜•比尔制片国家:丹麦/瑞典上映日期:2010-8(丹麦)主演:米克尔•佩斯勃兰特、崔娜•蒂虹、马库斯•瑞格德

当葬礼上复着《夜莺》的故事时,他的童话早已破灭,残酷的现实将他无情地拖向恐惧,并一直拉扯向前,丝毫没有余留可以止步喘息的罅隙,一直拉到濒临死亡的边界,然而最终,他的灵魂得以净化,化为自我内心的救赎……电影取景于丹麦和肯尼亚,两个看似不同却有着许多相同地方的世界。镜头在两个世界中切换,让人嗅到一点《巴别塔》的味道,其叙述方式却要有吸引力得多。加上依托的整个故事背景,电影留给观众的不仅是具有深度的人文关怀,还有高度的思考空间。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片。

获奖:2011年 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2011年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东德

《芭芭拉》 Barbara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制片国家:德国上映日期:2012-3主演:妮娜•霍斯、隆纳德•泽荷菲德、赖纳•博克

影片选择80年代为时间背景,聚焦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东德村庄,一位素来我行我素的女医生走进观众视野,为争取自由而倍受煎熬,最终却为爱割舍。影片在淡化政治的同时却从其他细节上来展现政府统治下的人民的束缚和无奈。电影从角色的塑造到镜头的掌握都很有说服力,从芭芭拉最初的准备到最终的决定——这些集中表现内心的镜头,刻意渐缓为自然,不用太多配乐装饰,在平静中彰显异动之情,所有感情的调动都很难让人观后平复。而我个人最喜欢的桥段莫过于那段对伦勃朗作品的解析。

获奖:2012年 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编辑特别推荐

《更好的世界》Haven

Page 3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5

《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导演:诺亚•鲍姆巴赫制片国家:美国上映日期:2005-9主演:杰夫•丹尼尔斯、劳拉•琳妮、欧文•克莱恩、杰西•艾森伯格

导演:迈克尔•温特伯顿制片国家:英国上映日期:2008-10(伦敦国际电影节)主演:柯林•菲尔斯、薇拉•贺兰德、凯瑟琳•基纳、霍普•戴维斯

或许有些人对杰西•艾森伯格的演技还是不敢恭维,于我而言,电影本身玩弄文艺的手法有点太过,导致与整个故事有失平衡,但抛开以上两点,电影从故事上至少还是有讨巧的地方。电影以一个特立独行的家庭为主入手,通过父母间那匪夷所思的关系来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如果你深入家庭的内部去挖掘内容,再结合片中提到的电影或书籍来解读的话,其实还算有趣,不错的原声带,则更能加分。

《情留吉诺瓦》Genova

想不到柯林•菲尔斯演过这样一个角色。电影是由当年执导《九歌》的导演迈克尔•温特伯顿所拍,擅长探讨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他在这部影片中仍有不俗表现。这是一个关于丧妻的父亲为抚平伤痛而带着女儿到另一个城市展开全新生活的感人故事,情感的爆点就在叛逆情绪的大女儿和思念母亲伤痛难忘的小女儿之间辗转。电影中的城市则是风光明媚的吉诺瓦(也称热那亚),在这样一个古韵犹存的意大利海港城市,上演着一场逃离伤感中彰显情愫的印象追逐戏,细腻且温存。喜爱文艺爱情类电影的人可以一看。

喜剧 | 家庭

家庭

Page 3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6

电影 MOVIE 影 · 评 编辑 / 曹真

独自寻找自我——《空房间》导演:金基德 | 制片国家:韩国 | 上映日期:2004-10 (韩国)

主演:在熙、李成延、李忠秀

文/王霄

“我是人世间中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但是我不会停止去爱,不会停止寻找我灵魂的归宿。”这是我要替《空房间》男主角说的独白,也是替导演金基德说的。

《空房间》中的男主角不停地寻找着空房子,在不同的人家流浪。他在寻找一个可以完全与世隔绝的空间,表面上是逃避和隐遁,实际上他是在不同的房间里寻找真正的自我。陌生人家安静的房间,对他来说就是世外桃源,像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恬静、自由、温暖和安全。亨利•米勒说过,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把世界看成一个巨大的子宫。其实人生在世,我们不断地寻求的就是类似母亲的子宫和怀抱的温暖接触。我们每日每夜不停追寻

的快乐,不断追求的满足感,物欲带给我们的快感,朋友和恋人的慰藉——这些不过都是母亲子宫般温暖的影子。比起在外面的世界,影片中的男主角在陌生人的房间中更能感受到平静和淡然,甚至在监狱中也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对他来说,空空的房间里仿佛灌注了母亲的养分,使得他完善和修炼了自我,锻炼出了“隐形”能力。

男主角的“隐形”能力利用了人眼仅能看到面前180°视角的特性,他藏在那个被人忽略的背后的世界。其实我们都是瞎子,整日忙碌迷失于面前的世界,谁曾想我们真正需要的也许是在背后的那个未知的世界。这种“隐形”不能简单地归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相反“隐形”

是一种清醒,一种更高的境界,放弃现实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真实。另外,现实世界也失去了原初的美好,不能作为孕育我们的大子宫。导演通过影片宣扬的不仅仅是做自由的自己,更是要对抗畸变的世界。金基德可谓现代的卡夫卡,影片中无不渗透着反思现代性的后现代气息。

100年前,卡夫卡为人类的未来担忧。他说:“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人太可怜了,在不断增加的人群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卡夫卡笔下描写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在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

要做冷酷的石头,要做狂暴的激流,要做愤怒的闪电,总之,什么都要做,就是不要做人!——萨特

Page 3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7

安、孤独和迷惘,向往明天却又看不到出路。100年后的今天,金基德就像卡夫卡一样,依然描绘混乱和异化的现代社会下生活着的边缘人。金基德说,我拍的都是边缘人,而且只会拍边缘人,也只对边缘人感兴趣。

影片男主角实际上是非典型的边缘人。他上过大学,而且成绩优秀,再考虑到他修理东西的能力,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完全不成问题。而他却终日开着摩托,像个幽灵一样游荡在街道和别人的家中。这不禁让人费解,为什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孩子不想过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宁愿选择做一个别人厌恶的异类呢?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似乎文化正在毁灭,人已经迷失了道路。我们到底是要成为我们自己,还是要变成这个社会让我们变成的样子?也许边缘人并不仅仅指的是这么一小批人,它涉及到严重的社会问题。荣格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人正处于完全丢失自己影子的危险中,人变成了他自己的虚构和一个逐步代替现实的纯粹观念性世界的奴隶。

影片表达了对人类生活真实性的忧虑。现代性带给我们的是进步,还是倒退?科技日益进步,生活越来越好,可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矛盾越来越深。无怪乎萨特说,他人是地狱。这种与他人共在时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而主要是意识和情感上的困扰,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若即若离。也许男主角不是异类,我们才是异类。影片中男主角打开的几间房门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冰冷和凌乱,而不是温暖和祥和。即便是这些房主家人回来后,我们看到的也不是欢笑,更多的反而是冷漠、烦躁和矛盾重重。不过金基德在影片中还向我们展现了与之完全不同

的景象。男主角曾进入过一个特别的农家家庭,这个家的男女主人并没有像城里人有那么多的烦恼,生活清贫却快乐和谐。家中也整理得井井有条,养着金鱼和好看的植物。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男女主角第一次接吻就是在这个农家中,此时影片也呼应着温柔的背景音乐,这显然是导演有意为之。反差更大的是,女主角在男主角蹲监狱时,还曾独自一人再次回到这个农家小憩片刻,比起其他家庭的毒打,农家的男女主人却欣然接受这一行为。这不禁让我想到我小时候回农村老家时的情景,家家大门不关,大家在一起吃饭,甚至在很晚还互相串门,这和城市的隔阂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卡夫卡说,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更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智力劳动把人推离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群体。金基德通过这一农家,刻画了现代社会的病态和异化,同时展现了人类生活原本拥有的美好。

金基德是个沉默的人,同样他所有影片中的主人公也都几乎没有对白,《空房间》也同样如此。除了突出导演超能的画面表现能力外,更是为了表达存在主义的人生观。

维特根斯坦说过,语言有局限,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的确,祸从口出,生活中的种种误解和悲哀往往是因为我们无法清晰地用言语表达自己,同样也无法真正理解别人的言语。所以影片中男主角在被警察误认为是杀死老人的凶手时,并没有辩解。咄咄逼人的言语是一种假象和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而沉默中蕴含了太多力量,持久的力量就在于这忍受中。在孤独中默认孤独,用沉默来回应纷乱的世界,这是很高的哲学境界。科恩兄弟2001年的影片《缺席的人》中,最后男主人公在电刑前默念:“也许在天堂,人们会听我诉说一切,世间言语难以形容的一切。”在这个畸变异化的现实世界之外,可能还存在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在那里,我们能够快乐地生活。影片最后,男主角凭借自己的“隐形”功能和女主角成功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另一个世界,仿佛一场美丽的梦。这部电影中,金基德将残忍与唯美完美地结合,在悲观中蕴含了惊世骇俗的美,在残酷中传达了震撼灵魂的爱。在影片中,尽管男女主角默默无言,但别忘了女主角对男主角说过的唯一一句话:“我爱你!”

Page 3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8

电影 MOVIE 影 · 人 编辑 / 郑泽童

斯坦利•库布里克(美)

1951《搏击之日》 《飞翔的牧师》1953《海员们》 《恐惧与欲望》1955《杀手之吻》1956《杀手》1957《光荣之路》1960《斯巴达克斯》

1962《洛丽塔》1964《奇爱博士》1968《2001太空漫游》1971《发条橙》1975《巴里•林登》1980《闪灵》1987《全金属外壳》1999《大开眼界》

影人独语

主要作品

人类已经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为神的死亡而欢呼:古老的单一民族国家里必须的忠诚正在瓦解,所有旧的社会和道德价值观都在消失。20世纪的人被孤立在一艘无舵的船上,飘在未知的海洋上;如果要在整个航行中都保持头脑清醒,他必须有一些要关心的事情,一些比他自己更重要的事情。

我发现罪犯和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不喜欢生活本来的样子。任何悲剧都是跟事实本来的样子相冲突的东西。

——斯坦利•库布里克

- Stanley Kubrick,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 他是当今伟大的电影导演之一,获得过十二次奥斯卡的提名。早年的库布里克曾是记者,对电影的狂热,使他很快便成为地下电影的代表人物,他超常的才华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从60年代开始,他成为一位职业电影导演,是战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力求表现荒诞的人生和悲剧化的哲理。他同时也是一位多面手,除导演外,他还常常担任电影的剪接、摄影、音效等工作。- 影评界对他有着这样的褒奖:“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在上帝的下面,坐着——斯坦利•库布里克。”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附设的餐室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以兹记念。

Page 3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39

斯坦利•库布里克吹毛求疵的电影艺术

迷影人VS. 影人

文/SweetTweed

闲来无事的时候一个人待在家里收拾房间,在房间的某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陈旧的老式纸箱,才想起那是学生时代看过的一些旧书,里面有一本纸张早已泛黄的《洛丽塔》,这本书又唤起了我对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记忆。从《搏击之日》到《巴里•林登》,再到《洛丽塔》与《大开眼界》,斯坦利•库布里克这个吹毛求疵的导演的影片震撼人心。

1

毫无疑问,斯坦利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是个极不安分的家伙,但可敬的是,他几乎为所有的电影类型都树立了高山仰止的标杆。《奇爱博士》让喜剧可以轻易戳痛政治小丑的软肋,《闪灵》带着我们一同惊惧着人的疯狂蜕变,《2001漫游太空》让科学幻想有了神谕一般的远见卓识,《巴里•林登》则粉饰得如古装片洛可可油画一样奢华

甜腻。还有战争灭绝人性的《全金属外壳》和尊严反抗强权的《斯巴达克斯》,甚至如约翰•休斯敦和亨利•克鲁佐旧时代风貌的黑色犯罪片《杀手》。他身后的道路多姿多彩,丰碑林立。外界的描述中,斯坦利通常是冷漠疏离、不近人情得刁钻古怪,但是通过镜头中人物折射出的光辉却又使人不得不钦佩他激发演员潜能的匠心独具。

Page 4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0

电影 MOVIE 影 · 人 编辑 / 郑泽童影 · 人

《洛丽塔》海报 《奇爱博士》海报 《2001太空漫游》海报 《发条橙》海报

没有他,柯克•道格拉斯是沉湎于黄金时代尾巴而固步自封的好莱坞遗老,根本没有半点《光荣之路》和《斯巴达克斯》里乱世英雄的豪气,彼得•塞勒斯只能怀才不遇地混迹在《粉红豹》中装疯卖傻扮现世活宝,身上的阴郁之气根本与明快的色彩不合拍;没有他,瑞

安•奥尼尔一脸褶子了仍在痴心等待《爱情故事》的再度上演和他的偶像第二春,而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充其量只是个上窜下跳的小痞子,打打校长、骂骂老师,闹不起多大风浪。斯坦利掌握住了他们演艺航程的舵轮,引领他们驶向了一片全新的广阔天地,所以即使他平

日里对明星们呼来喝去,照样赢得一片由衷的激赏和尊重。

2

如果你还不是完全懂得“完美”一词的含义,马上去请教斯坦利•库布里克,他会用实际行动让你铭记终生。为了寻找到散发死亡气息的崩溃感觉,他完全不顾及君子风度,真的把女演员雪莉•杜瓦尔折磨得死去活来。而《大开眼戒》的马拉松拍摄过程中,汤姆•克鲁斯曾经被勒令无数次地穿过同一道门,原因是导演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多年的戏骨对自我产生的怀疑和不信任严重到崩溃,如果你憎恶偏执狂,请远离与他合作。

斯坦利像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那些代表权势,被社会高端阶层所景仰膜拜的文学作品刺激着他身体里每一颗野心的细胞和每一寸改造的欲望。幸运的是,他从不盲目自大,在动手之前,他会像最老练的猎手捕捉目标之前做许多细致入微的准备。

当一切已经烂熟于胸,没有什么是他不敢挑战的。即使是斯蒂芬•金

Page 4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1

和彼得•布莱恩特这样难伺候的刺头,依然只能发无可奈何的牢骚,因为斯坦利做的甚至要比他们的原作更精彩。

3

拍摄《斯巴达克斯》期间与制片方观点的不和以及对英国电检肆意修改《洛丽塔》的大为不满,让斯坦利•库布里克发誓从此要将艺术主权捍卫在自己手中。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什么铜臭气的商人、不懂电影的外行或者腐朽迂化的老夫子可以踏进他的创作王国指指点点。虽然1962年之后,呼唤自由让斯坦利受尽了发行和票房上的坎坷磨难,但也保证了他作品一以贯之的高水平和独特魅力。 每一部打着斯坦利•库布里克标签的作品都拥有迥异的血肉和风骨,他很反感模仿,更不愿意重复。在他的词典中,没有续集的概念。他极度厌烦一成不变,千篇一律会让他焦躁不安。那样的电影,他宁可掐死在襁褓中。 因此,不重复就意味着要在创新上下足功夫,时间换空间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50年的电影生涯,斯坦

利作品寥寥,可部部精彩纷呈。慢工出细活让他做到了射落艺术最高成就的百发百中,也铸造了业界的金牌信誉。

4

《2001漫游太空》的拍摄制作前后花了四年时间,全部预算1050

万美元,六成用来做后期特效,实际剪出来的片子是使用胶片总长的千分之五。大手大脚换来的结果是,所有影像的衔接都像教科书般精准,严丝合缝得毫无破绽。在库布里克的电影中找bug,困难得就像在龙袍上找线头一样。 前线的士兵浴血奋战,后方的将领

《巴里·林登》海报 《闪灵》海报 《全金属外壳》海报 《大开眼戒》海报

Page 4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2

电影 MOVIE 影 · 人 编辑 / 郑泽童影 · 人

悠哉乐闲,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反战思维让素来宽宏大量的法国人恼羞成怒,对那些腐化官僚的描写太露骨了,语气不留情面得仿佛在抽法国军政界的嘴巴。“他们血管里装的不是血是牛奶”,巴黎的文豪雅士急切地寻找,哪里冒出一个讲话如此没有分寸的愣头青,他难道不懂得含蓄温和的批判,只会直白的羞辱吗?

斯坦利某些时候会被神化,往往由于观者对《2001漫游太空》和《发条橙》近乎痴迷地热爱和崇拜,因为人们对先知的预见性和参悟的力量都会有不可名状的敬畏。《2001漫游太空》对于未来时空技术革新的逼真远见和物种繁衍的冥想,《发条橙》压抑人类自由天性的社会机器终将毁灭的预言,斯坦利极富洞察力的探索让单薄的科幻故事上升到精神图腾的高度,宛如人类祖先焦灼探索高抛入云的兽骨和百万年后历经宇宙沧桑变化返还地球,顶天立地的黑石巨碑,电

影也由单纯的娱乐功能演变成垫起人类智慧脚尖的艺术基座。

5

“你能帮我吗?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无法在这里继续住下去了,我怕送我的小孩上课,我的房子被围攻,我不想再发行这部片子了。”《发条橙》成功上映61周后,斯坦利单方面要求发行方从英国院线撤下,这项强制性、毫无商谈余地的命令对华纳兄弟公司也适用。没有任何导演敢这么做,也可以说,没有能力这么做。 但是,掌握艺术主权的斯坦利做到了,影片被雪藏了30年,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又重返主流视线。为什么?因为有太多模仿本片的青少年犯罪发生,斯坦利良好的社会道德观敦促他有必要为此做点什么。

如果将斯坦利和希区柯克进行比较,两个人都没有得到过奥斯卡的

青睐,都擅于“折磨”自己的演员,都爱在电影里布一些机巧的小花招,比如:希区柯克瞅空儿要蹭戏过瘾,而斯坦利则把《2001漫游太空》放到《发条橙》的书店货架上致敬。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对于悬疑气氛的把握。

《杀手》中赛马场步步惊心的偷拐抢骗让人窒息;《大开眼戒》中汤姆•克鲁斯夜半凝视着沉睡的尼克尔•基德曼,怀抱面具,脸上散发出纠结不安和怀疑;最绝的要属《闪灵》,简直是对精神分裂症和幻想狂的一次彻底的病理分析报告,酒店在他的镜头下逼仄成难于逃离的巨大迷宫,阴影到结尾诡异的照片依然挥之不去,像厉鬼再生扑面而来,把高潮的无尽想象留给了观众。

6

从1969年开始,斯坦利就偏安一隅成了在英国赫特福德郡的隐士,

《发条橙》剧照

Page 4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3

过着闲云野鹤、闭门谢客的恬静生活,乐得做桃花源里的太平老人。好莱坞的纸醉金迷和浮华奢侈让他忧心忡忡、不胜其烦,而愚蠢的记者和各路评论乱七八糟的采访说辞令他作呕。他觉得英国乡间的田园风光不仅维护住了他的清幽,也保鲜了他的创造力。后来,这种思想慢慢进化成老年的偏执,他宁肯在伦敦复制纽约的风光来拍摄《大开眼戒》,即使漏洞百出也不愿再返回故乡一步。 斯皮尔伯格曾经回忆他第一次观看《2001漫游太空》的情景:“我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感觉它不像电影,感觉电影不一样了。”带着这个似是而非的疑问,在成名之后,斯皮尔伯格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和他的精神导师斯坦利•库布里克通宵达旦地通过传真机来探讨关于人工智能的浅见。

乔治•卢卡斯则采用拍摄《星球大战》向这部伟大科幻片致敬,而小

字辈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注:《热舞之夜》《血色将至》导演)恳求汤姆•克鲁斯带他进入《大开眼戒》的片场亲身观摩大师现身说法,愤青的小伙子看到斯坦利之后,像虔诚的追星族一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伍迪•艾伦的敬仰最为痴狂:“在导演的万神殿中,最高的两个位子属于奥逊•威尔斯和斯坦利•库布里克。”

7

斯坦利憎恶愚蠢僵化,所以也抗拒许多导演对于观众思维的轻视和践踏,那些总是试图去说教和引导观众进行分辨判断的行为在他眼中极为可耻。他就像一个好客的主人,虽然排斥外人对于他私生活领地的干预,却欢迎每一位来宾到他的影像世界里去自我探寻,自我解读,而不去做一个聒噪不停、喋喋不休的向导。 《洛丽塔》里有伤风化的恋童癖和

性暗示,《奇爱博士》里把冷战思维下的政客和军官讥讽成阳痿般的蠢货或者机能亢进的猪,B52轰炸机飞行员的求生包里揣着自动手枪、两包弹药、四天紧急配给、抗生素、吗啡、维他命、兴奋剂之外,还有一本迷你俄文字典和圣经的合集,《巴里•林登》里声名狼藉的爱尔兰冒险家差点为斯坦利引来爱尔兰共和军的报复。 斯坦利•库布里克曾笑谈,自己在剪辑房的时间比待在家里的时间还要长。作为导演,他严苛地把持着后期制作的每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剪辑。那些被认为是无用的胶片,他从不怜惜半分,这种挥霍会让很多演员的戏份“突然死亡”,会使无数的银子投入打了水漂儿。

《大开眼戒》工作照

Page 4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4

摄影 PHOTOGRAPHY 图作

摄影师:于冬瑞

网名RumYu。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在校大四学生,户外爱好者,非专业驴友。(@RumYu)

星空下的寻梦人编辑 / 刘妍

Dreamer Under The Stars

Page 4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5

Page 4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6

摄影 PHOTOGRAPHY 图作

Page 4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7

因为星空与摄影结缘,又因为对雪山的热爱而常年奔波于西藏的大山之中。摄影最开始只是我的表达工具,而后渐渐成为了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此次前往土楼也是属于意外之旅,去的时候只是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并未想着能拍出多少照片。没想到最后,不论是土楼的外景抑或土楼居民的生活日常,都收获了不少的好片子。照相这个东西,虽然需要积累,但是运气和发现美的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人们觉得已经被拍烂的东西,仔细观察体会之后往往也还能产出不少好的、独一无二的东西。

摄影师自述

Page 4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8

摄影 PHOTOGRAPHY 图作

Page 4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49

编者的话

只要对摄影类帐号稍有关注,一定会有机会看到RumYu所拍摄的系列星空作品,广袤天空下或一匹山峦或一座小楼,繁星则像用银色亮粉胶水在靛蓝上抹了一笔,这组作品被不断转发、盗图,则充分体现了道德标准不同的人们对它的一致喜爱。除了星空,土楼也常常出现在RumYu的作品里。这种闽西南独有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曾有关于土楼的趣谈一则:六十年代的冷战时期,土楼被美国误认为核弹发射井。美方虽经过20年的研究,用间谍卫星拍下无数俯视图,但仍无法了解1500座“核弹发射井”中的“机密”。中情局在1985年终于派出一对夫妇伪装游客,到福建闽西永定县调查,终于发现那些“发射井”原来是历史悠久的土楼,绝不是间谍卫星所发现的“核武设施”,才令美国当局松了口气。而从“发射井”中看星空,便更会发觉土楼之鬼斧神工与人类自身之渺小!

Page 5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0

摄影 PHOTOGRAPHY 展览

"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马克•吕布的百花齐放摄影展编辑/刘妍 文/薄荷夭夭 图片由比极影像提供

2013年8月25日—9月25日 地点:上海泰康路210弄Building 5 studio519策展人:尚陆主办:比极影像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 1923年6月24日-),法国著名摄影师,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1957年他发表了报道中国的第一张图片,从那时起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马克•吕布是为中国摄影师所熟悉的名字之一。一是因为他来自颇具传奇色彩的玛格南图片社,二是因为他先后20多次来到中国,与中国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马克•吕布以温情的视角为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马克•吕布深受布列松的影响,主张照片要记录生活的真实,而不能摆拍,他痴迷黑白摄影排斥彩色摄影,在黑白照片的色彩与构图方面有着不逊他人的造诣与成就。

Page 5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1

“老”是一种情怀

安妮宝贝在《春宴》里这样细致入微又毫不掩饰地描写过她对老照片的偏爱:“比起具备流动感和连续性的摄像来,照片更有一种独立形式。此刻当下,在影像定型的瞬间,人与过去、未来、所依存的环境种种,共处于一个时间凸出点上。那分明是一种隔绝的断裂的破碎的尖锐的处境。在照片里,每一个季节,每一个人的表情,每一个地点的样貌,都不可复制。仿佛在快速疾行的高空飞机里跳落,每一次跳跃的落点和速度,都在变动之中。格外需要慎重的勇气。在只有传统手动相机的时代,能随意删改图片的家庭数码相机还未出现,人们的拍摄欲望因技术未能提供便利无法得以泛滥成灾。那时拍摄及印制出来的照片,每一张,都呈现着发出亮光般的纯度。”

如此这番纤巧精准的剖白,令人深有同感。薄薄的胶片中,承载的是一去不返的时间碎片与不可估量的细节亮点,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给予人们最温柔的抚慰与追忆。

一个时间与细节的信徒

马克•吕布说:“如果我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欣赏力,那我的照片也会随之黯淡,因为拍照就是去深刻地品味人生,品味每个百分之一秒的瞬间。”“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本身不断变化之时。”

马克•吕布走遍世界各地,期间出版无数著作,而“中国确实是他钟爱的目的地之一”。从1957年至今,马克到访中国超过二十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第一幅摄影作品,正是在香港去往广州的火车上所拍,内容是“一位优雅而有尊严的农妇”。他的足迹遍布中国,通过镜头捕捉各种人物瞬间,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国家领导。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从1957年开始的这块土地。

此次为期一个多月的展览展出的是马克•吕布于1957年首次来到中国所拍摄的作品。跨入展厅的那一刻,我就被视线里的作品吸引住了。50年代的老北京,在马克•吕布的手下被撕开一角神秘的面纱。几代帝京、

Page 5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2

摄影 PHOTOGRAPHY 展览

五方杂处、数族混居的北京城,不是影视作品里自以为是拼凑与还原的一派皇家气势的华贵想象,而是定格了岁月的润色与勾勒,描摹出的真实模样。马克•吕布的作品让我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的胡同往事。

老舍笔下的北京和他眼里的北京,没有红墙黄瓦的紫禁城、伟岸壮阔的城墙楼门,有的只是拐不完的破胡同和快塌下来的烂房子。街头巷尾蹲着拉车的人,各种做小买卖的人瞅着来往的路人,大杂院里的老头、妇女和孩子,都挤在老舍笔下的一页页纸里瑟瑟发抖。

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老北平早已成了形单影只的孤砖片瓦,好在还有马克•吕布的照片比照,它们像个时间的旅行家,热情地张罗着大伙儿到老京城里随处逛荡,那一张张联结是关于一个模糊在记忆中的时代的只言片语,与真正的老北平的京腔京味儿已难辨虚实真假。当一个土生土长在皇城根儿,深受老北京文化浸淫,有着难以割舍的北京情节的老舍笔下的北京形象,与

马克•吕布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国摄影师眼中的北京影像重叠时,让我这个在几十年后欣赏它的人陡生出一种奇异又真实的穿越感。

“为什么我看马克•吕布的作品,觉得不像是外国人的视角,没有时代的违和感呢?”我犹疑着问本次的策展人尚陆。他笑了笑,慢慢回答:“其实,正是因为他的外国人身份和视角,才会让你现在有如此的感受。”他的回答,让我的疑问更深。

其实,如果把50年代的时间与政治背景考虑进来,所纠结的疑问自然就有了解答。

50年代,了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个所谓的红色年代。当时,中国刚刚从战乱、贫穷、重建中获得难得的和平与安定。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在逐渐平复创伤后慢慢地苏醒了自强自立的意志,向外界敞开了自己紧闭的心胸,才有了第一批外国游人的到访。当时,人们的生活被政治氛围笼罩,到处洋溢着对红色政权的讴歌和赞美,一切的照片与影像,都被用作教科书般,作为鼓动人心的道具。如今,国内残存的少量50年代的照片中,多数都有着相似的刻意营造出的背景氛围,如出一辙的摆拍动作、表情,几乎没有人会跳出当时的阅历、想法的框架,像马克•吕布一样着眼于捕捉被刻意忽略的生活细节。

一个自由游荡的异乡人的身份与视角,给予了马克•吕布局外人的客观立场,摆脱了时代的局限、政治与文化的局限,从而记录了当时人们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也因为他对细节始终如一的偏爱,才让他冷静地躲在相机后面,搜寻这一个个平凡中迸发光亮的瞬间。

如果说1957年,马克•吕布的作品作为一罐刚刚勾兑的中国白酒,还尚青涩寡淡,那么,四十多年来,这罐白酒经由一个外国人之手埋入、封存、窖藏,至如今解封,它的味道不仅仅是时间发酵后的辛辣与甘美,更是让人意外的原汁原味。

至于违和感。当代中国的纪实摄影家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或多或少皆受过马克•吕布的影响,这主要是因马克•吕布拍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实照片数量很大,中国摄影人看着亲切,于思想立场、主题内容、摄影技艺、视觉审美等方面也较易认识与理解。马克•吕布的照片不仅为五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留下了异常丰富、经典的历史图鉴,也间接影响了众多中国摄

Page 5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3

影人投身到伟大的纪实摄影中。

现如今,时代的观念和风向已然改变,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吝于展示自我的年代,自拍照、游玩时的风景照,拍摄变得随意又便捷,人人信手拈来,网络上充斥各种对于人物、景色等细致抓拍的图片,与马克强调细节与自然的美感不谋而合。可是,如果想到,马克四十年前就做到了我们现如今正热衷的事,你会惊叹于他前卫又敏锐的摄影理念。

他说:“要看到我们要拍什么,而不是摆设,‘眼光’很重要,拍摄的时候,要有非常投入的眼神,内心也就投射进去了,拍摄也就投入进去了。要有‘打动眼光的记忆’。不一定每次都有好眼光,但这时候就拍不到好照片。”

“我是个拿着小照相机走路的人。我不停地仔细观察周围的东西,有时候会拍下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那使我很着迷,但我并不创作故事。我只是个琐碎细节的收藏者。”

“而我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

细节,我觉得那很重要,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

马克•吕布拥有着超越时代的艺术修养与摄影触觉,他把摄影定义为一种乐趣,一种靠观看,漫无目的地游走,凭直觉来捕捉世界瞬间的乐趣。他拍了许多中国的场景,用最自然的方式来纪实摄影,尽力捕捉事物易逝却耀眼的瞬间,而不是费尽心力地设计摆拍。从他的一幅幅作品中,贯彻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对于“瞬间”的追求和对“细节”的把握。

马克•吕布的拍摄风格与手法,曾经影响了中国许多知名的摄影师。拥有“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美誉的摄影师肖全,与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有段特殊的缘分,他曾担任了4年马克在华期间的助理。肖全对马克•吕布感情很深,不仅是在摄影的感悟上,更是马克对肖全人生上的指引与影响。“马克•吕布工作时像一头猎豹,总是能敏锐地发现令人兴奋的猎物。他总是有办法不让摄影对象发现自己,一旦被发现了,他会停止拍摄。”

其实,他的这些特质从他的作品中就能窥见。三个小姐妹,6、7岁的模样,蓬乱的短发被寒风吹起,脏兮兮的旧式破棉袄棉裤,在寒风瑟瑟中依偎相

Page 5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4

摄影 PHOTOGRAPHY 展览

拥着行走的背影,无端让人觉得心酸又温暖;胡同里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三三两两地聚集,席地盘腿而坐在墙根处,全神贯注的看着手中小人书,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内容能有如此的魅力;老北京热闹的杂耍场面,里三层外三层拥堵围观的人群正勾着头,目不遐接地看着耍花枪,胸口碎大石,斗武的表演。……

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都让人感觉到相机后面的马克拥有着同样的好奇与激动;工厂里,村落间,火车上,广场前,劳动时,交谈中,我不禁惊叹,他是怎么做到淡化自己的存在,令他们全然忽略了几步之外拿着相机拍照的金发碧眼的外国客,捕捉到如此自然生动的画面。

其实,我算不得摄影发烧友,不明白构图这样那样的好处,却实在被马克营造的黑白画面所折服,其中有一张对胡同外的行人抓拍的照片,行人仿佛在思索着心事,低低地望向路面,步履匆匆,白亮的日光落下,砸在旁边光秃的树丫,碎了一地的影影憧憧,空地上一片雪白与背后胡同的暗影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生出一种让人置身于色彩柔和油画中的错觉。中国画的学习中常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这些道理,与马克营造的黑白神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他说:“还记得童年时看到的火车窗上挂的告示牌么,那上边用几国语言写着‘探出车窗危险’。(我的一位朋友还把一块这样的告示牌拆下来挂在他床前了)唉,经过这么多年,我逐渐发现作为一名摄影师,恰恰该做相反的事——强迫自己探出车窗去。我们必须走出到活生生的大千世界,只管将账单和琐碎的鸡毛蒜皮都抛到脑后。取景和构图的强烈冲动把我们推向外面那个别样的世界,那一瞬间的狂喜,谁不曾体验?这一刻你头晕目眩,却无法自拔,你的脸迎着窗外猛烈的风,一幅接一幅的图景风驰电掣地在眼前展现——在那个瞬间,你将拥抱最为炽烈的快感。”

现年已经是耄耋老人的马克•吕布,仍然不放弃对于摄影的热爱,就像时年87岁的马克,仍然会在场景零下4℃的上海,单膝跪地耐心地等待画面最完

Page 5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5

美的那一瞬间,忘记关节酸疼,不顾膝头水湿。

对于如何获得一张完美的照片,他并不认为摄影师靠的是运气,所以他说“我不喜欢巧合这个字眼/让人以为是偶然的”。马克•吕布只强调摄影师的“好奇心”和照片能给读者带去的“惊奇”,他六十年代跑到越南去拍越战,就是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来拍中国也如此,甚至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原因,就是他比较偏爱“动的东西”,因为动态的人物与情景变化多端,具有丰富性与不确定性,很有趣,因此他说“我之所以去中国大陆而不去澳洲,只因为我觉得中国大陆动的多一点”。

记者后记

整个参展期间,时不时推门而入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有些外国朋友干脆执起胸前的莱卡相机与策展人交流摄影感触。而我直到离开,也没有遇到国内的摄影爱好者,让我不免感觉有些遗憾。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马克 • 吕布,现场感受他的作品。他的身上有现代人少有的不惊不躁的柔韧,古典与现代杂糅的优雅,朴实又有力量。

肖全镜头中的马克 • 吕布

Page 5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6

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ART

本栏目由《文艺生活周刊》与“99艺术网”合作

99艺术网 http://www.99ys.com

中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以艺术的当代性、学术性、前沿性为发展导向, 打造集资讯和推荐服务为一体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在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的拉扯之间艾未未

记者/赵成帅

编者按: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博伊斯”,但他说对博伊斯并不了解,自己更靠近安迪•沃霍尔;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安迪•沃霍尔”,他又说自己有沉重的历史负担。无论如何,博伊斯与沃霍尔同时亮相中国,不能不问问这个“胖子”。

Page 5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7

99艺术网:博伊斯的展览您看了吗?

99艺术网:有人说您是中国的博伊斯,您觉得呢?

99艺术网:他对社会、政治现实的关注、焦虑跟您是不是点儿像?

99艺术网:您之前说自己写博客和接受采访都是谈政治,但自己关心时政不是政治的态度,而是美学或伦理的,为什么是这样?

99艺术网:陈丹青谈过您从单个作品的观念性进入了大规模的行为,博伊斯也有这个特点,您为什么对这种庞大的、社会化的、行动性的方式产生了兴趣?

99艺术网:前几年谈到博伊斯的时候,您还说自己对他、对德国不太熟悉,自己可能跟美国、跟安迪•沃霍尔更近一些?

艾未未:没有,他们不会请我的,我没有去看,我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也能看到一些,在纽约待了十年,还是看过一些的。

艾未未:有这种说法,因为博伊斯有所谓“社会雕塑”之类的概念,他是一个非常有社会政治意识的艺术家,在这一点上我也很尊重他,但是我其实不太了解他这一块。后来我到德国跟绿党的主席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一个很有趣的细节,他说“博伊斯是绿党的原始党员”,就是所谓的缔造者之一,并且“绿党”这个名字是他起的,所以我才能理解一个党用某种颜色来命名一个名字。博伊斯在德国战后的政治、文化中都是一个很强的标本,德国本身具有这种思考和争论的历史传统,而博伊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他的状态和表达都非常正常。

艾未未:我们就是生活在“政治”当中,不光是我,包括我父亲那一代,(所谓“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人”都生长在一个强大的政治背景中)当然也都经历了多重、多次的政治挤压,其实应该说是受害者。那么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回避我们的现实生活,大多数艺术院校基本上是这样做的,美学和教育与生存现实割裂,将艺术文化从现实的价值中抽离出来,这样就变得很简单,艺术唯一的功能就剩下宣传功能。如果说我对艺术有兴趣,我对它最有兴趣的就是自由表达。自由表达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不自由表达的一种对抗,或者我们作为一种存在本来就要坚持它,但是这个坚持本身在现实中是困难的,会被认为你是一个政治性的艺术家,我从来没有认为我是政治性的艺术家,但是现在我变得越来越政治化,因为自由表达始终是一个问题,而且越来越强大,现在网络上很简单的一个转推都可能给人的生存带来困境或者威胁,这就变成非常政治化的行动,到底是要坚持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和没落?

艾未未:其实我还是要伪装成是一个艺术家,说老实话,因为艺术家有点儿文艺范儿,大家都会舒服一点,谁喜欢那些血淋淋的、激愤的事,有什么意思呢?我还是尽量告诫我自己少谈一些这方面的事,因为我们确实处在一个非常不安全的状态中,谈这个可以直接造成不幸,但是有时候也无法回避。因为回避等于承认了一种“标准”,这个“标准”直接腐蚀着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艾未未:刚开始做作品都很在意,但作品只是人的流露,你再掩饰也掩饰不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夹紧了做挺累的,我就是我这个样子。其实鲁迅当年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那他所做的就是一个作家能做的东西,我做的就是一个艺术家能做的东西,我既不拥有军队,也没有警察,我也没有兴趣做一个什么领袖人物,我就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谈谈我的一些非常不靠谱的观点,在今天活一天是一天。

艾未未:是的,我当时对德国文化,包括欧洲文化都不熟悉,我主要是受美国影响,美国影响就是消费文化,是波普、观念艺术、极少主义这一块,没有那么沉重的历史负担,但是我自己又有沉重的历史负担,所以在这两者之间我被拉了一下,最后又变成博伊斯那样了。我认为我的负担比博伊斯要重,我们所承受的的确很重。

Page 5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8

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ART

99艺术网:您跟博伊斯的不同呢?他那些神秘的、寓言的、萨满的倾向?

99艺术网:您对自由地打破秩序充满兴趣,而博伊斯却有个寓言乌托邦,您有没有一种虚构的东西?

99艺术网:您觉得博伊斯有可疑的东西吗?有人也批评他,觉得有集权或者是纳粹的倾向。

艾未未:他很有力量的部分是他的某种寓言和带有神秘性的部分,我们通常也认为是艺术的部分。我的东西很直白、很简单,我的东西很不像艺术。我也不是做不了更精细的活儿,其实我更熟悉那一块,但是我还是想做得傻一点,跟我的生活经验很像,因为中国确实是一个没有宗教的社会,我们可以随意忘掉一切,虚无主义,同时又很荒诞地坚持一些根本就是笑话的东西。

艾未未:我没有,我没有乌托邦,也没有细腻的目标,甚至我都不知道我能活多久,因为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确实是活在一个不确定的现实当中。这个现实告诉我们,不存在一个稳定的现实,一直是处在一种极端的、强迫的环境当中,包括人的生命、财产、愿望、情感,方方面面都有点儿像废墟,被荒芜、被忘记的一个区域。

艾未未:因为我不熟悉,真的不好评价,他是“德国文化的一个产物”,这是他的说法,我相信我也脱不开中国。他们调查我的时候说:“你一定看了很多好莱坞电影。”虽然我觉得蛮好笑,但我的价值观的确受到了美国的影响,里边有很多幼稚的成分,有很多很傻的成分,当然也受到我生长的地方的影响。

博伊斯 博伊斯作品《欧亚西伯利亚交响曲第32章》

Page 5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59

99艺术网:您刚到美国的时候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安迪•沃霍尔的哲学》,那个时候他的什么东西刺激到您?

99艺术网:也有人是说您是“中国的安迪•沃霍尔”,与“中国的博伊斯”这两个说法在您心里有区分吗?

99艺术网:所以也有人评论博伊斯在某个层面上是一个中国的艺术家,因为他跟中国当前的问题语境密切相关。

艾未未:对我最刺激的是一个疯话、傻话连篇的人能够这么舒展地生长,这也是我对自由社会的看法——允许这些疯话、傻话,疯的行为、傻的行为自由地生长,对我来说这样的社会是可生存的社会,是强大的社会。因为我生长的社会一直在清算,在虚构一个假象,我都开始怀疑他们的智力真是这样吗?他们相信自己说的吗?世界翻篇翻得这么快,他们一说能说几十年,在这样的口号下牺牲了几代人的热情和狂想,如果这个不能被称之为罪恶,还有什么罪恶呢?

艾未未:我以前就是一笑,1988年在我第一个展览的时候,美国的一家报纸也谈到这个问题,谈了几个人,一个是杜尚,一个是沃霍尔,一个是博伊斯,我蛮高兴的,因为作为名不见经传的人至少跟我很敬重的一些人连在一起了。现在说的多了我也习以为常了,我觉得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是什么,这个价值为什么在今天仍然需要被再次提起、引起警示。

艾未未:因为我没有看,也不知道展览作品具体如何,但是我相信像我这么一个在北京的艺术家,不能被邀请的话基本上也说明了一些现状。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作品《玛丽莲·梦露》

Page 6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0

[新上榜书]《民主的奇迹》

副标题: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原作名: Miracle at Philadelphia作者: 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译者: 郑明萱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年: 2013-7

1787年夏,美国费城。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开的联邦大会,结果演变成一场闻所未闻的宪法的缔造会。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三岁,来自十二个立场各异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有人出言威胁,有人离场抗议,连主席华盛顿都写道:“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而正是在几近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这部宪法,孕育了当今世上最富强的国家。这奇迹如何诞生?本书带你直击联邦制宪会议上唇枪舌剑的激斗,看美国先贤如何“吵出”开启两百多年国运的不朽文献!

[编辑特别推荐]《日本漫画60年》

书•讯编辑 / 王竹

原作名:Manga: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作者:[英]保罗·格拉维特译者:周彦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出版年:2013-10

500余幅精彩插图,直观感受日本漫画的魅力。本书为读者奉上了1945—2004 年间日本漫画发展的轨迹,作者从战后日本的社会环境和国民心理入手,分析了漫画在日本兴起的原因。其中,有着“漫画之神”之称的手塚治虫功不可没,书中单辟一章,讲述了他的生平和创作。之后,作者分章节论述了日本漫画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最后一章讨论了漫画在日本文化出口中的地位及漫画的全球影响。此外,本书还拥有丰富的插图,作者广泛收集了漫画领域名画名图,包括众多日本著名漫画杂志的罕见的创刊号。

Page 6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1

[小说类]《等风来》

作者: 鲍鲸鲸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13-9

小清新《失恋33天》斩获盛誉,大格局《浮沉》增加IBM实习阅历,作者鲍鲸鲸推出自认为最触动心灵的新作《等风来》,击中卑微小白领的梦想,让在拼搏中迷失自己的人们“给心灵吸吸氧,给精神松松绑”。同名电影由倪妮、井柏然主演,将于2013年底上映。

[艺术/摄影]《移动照相馆》

作者: 马良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3-9

马良,观念摄影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在他的移动照相馆里,网络红人“作业本”、大喊着自强不息的小老板、理想爱情不兼容的摄影师,表现时代百态;崂山道士、寺庙喇嘛、草原牧马人,演绎“生活在别处”;还有老旧公车里重返80年代的集体记忆、现场求婚的厨师、妈妈肚子里的“移动照相馆”宝宝……这时代所有人不曾实现的梦都被一一打捞,重新上色。所有的美好也都聚集在这些照片和有关照片的故事里。

[随笔/散文]《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

作者:龙应台/蒋勋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年:2013-10

本书是龙应台等人以忆旧文字为题的一部散文集。因为追念随风逝去的岁月,因为感怀永远不来的青春,也因为伤怀无法抚平的苦难,更因为要坚持前往,对生活满怀希望,因此你在书中不仅仅能够找到深藏于心灵襞褶深处的震撼,更能找回久违的温暖于心的梦想。

Page 6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2

科学题材入文学创作并不鲜见,但揆诸科学爆炸的20世纪,其早期阶段(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与晚近阶段(可下探至21世纪初)可谓判然有别。早期如凡尔纳等人的创作大多对科技抱持好感,让人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而晚近作家则对科技于人和社会的影响产生某种焦虑,这大抵是因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各种冷热不均的小战,科技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致。作家的良知使之无法回避这些问题,但关于科技的文学呈现日趋单一化、狭隘化甚至妖魔化,也是不争的事实。科技成了小说家批判现实的靶子,而不是让人享受的载体。   所以当英国作家汤姆•麦卡锡在小说C中,将科技于人的愉悦感视作超越性爱和海洛因的无上享受时,真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需要指出的是,C本身并非一本科幻小说,无意渲染科技对物质生活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毋宁说,这本书是将科技作为一种美学方式来呈现的,目的在于探索科技在拓宽人的认知体验方面的维度,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审美

范畴内的问题,而不是技术、社会或者道德问题。为此,作者将小说的时空背景置于20世纪初的欧洲,彼时正是科技迅猛发展并走入千家万户的时代,对人们来说,科学完全是“新”的,作者借这一由旧时代包装的“新”体验,来向21世纪的人们宣告已被弄疲钝了的“旧”体验的破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不是历史小说而是超历史的后现代小说。    小说共分四部,“胎膜”、“降落伞”、“坠毁”和“呼叫”,呼应塞奇从出生、教育、疗养、锻造,到堕落和死亡的过程,当中串讲生理学、动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精神分析学等科学现象。这些本来可能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的东西被作者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去之后,反而透出一股轻松活泼又严谨实诚的魔幻感,由此大大加强了小说的可读性。而麦卡锡对主人公成长经历的描述又让人不禁想起托马斯•曼的《魔山》,这两本书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小说”,但它们又是绝然不同的,塞奇觉醒之后并没有如《魔山》的主人公那样见证西方文明的崩溃,而是实现了个体精

灵魂于语言和意象的狂欢中裸奔 —— C

书•评编辑 / 高晓倩

C作者: 汤姆·麦卡锡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者: 吴杨/李晔 出版年: 2013-7

虾米专栏

Page 6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3

神的自由和解放,尽管两者都以肉体消弭的方式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麦卡锡在描述精神的束缚与解放过程中,并没有泼墨书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没有把人的行为和动机扭在一起打成结,而是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放弃从个体本身来探讨精神,换句话说,麦卡锡将精神放置在了一个更宏大的场域之中。比如塞奇家有个“迷宫花园”,小径分岔但条条都是死路,小径周围则是宽阔的草地,任选一块都可以达到小径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地。我们说人各有异彼此不同,但人毕竟又是一种程序性的动物,给塞奇接生的医生就宁愿困守迷宫暗地骂娘而不逾矩半步。小小的塞奇也复如此,当看到姐姐索菲一袭睡衣半夜三更游弋在草地之中(其实是去抓虫子),直觉得姐姐奇怪得不可思议。    这种从小养成的思维定势还可以让我们联系到塞奇出生时的“胎膜”,淤塞肠道的肠胃病,以及模糊视线的眼疾。他赴欧洲养病时战争阴云已经浓得化不开了,医生对他的治疗仿佛是给这个时代诊病:“你的病不是一个东西;它是一个过程。一种节律。毒素在身体周围分泌出来,器官变得习惯了,被习惯扭曲而上瘾了。所以当毒素没有了时,器官就会要求更多的毒素……然后身体会制造更多。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再重复……”事

实上,就如吸食毒品一样,身体或者精神都已经安逸于这种迟早会带来痛苦和麻木的甜蜜之中,所谓的“养病”是真“养”而不是祛病了。想要从中解脱,就必须“打破整个中毒的节律”,然后“身体和灵魂才会像花儿一样全都开放”。    这是全书最能代表麦卡锡本人的观点了,在他看来,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即处于这种“中毒的节律”之中,无论时代如何日新月异,我们的感知都粗糙迟钝得无可救药,而敏感的少数人则被压抑得要么像索菲那样发了疯,要么像塞奇那样患上久治不愈的淤塞(忧郁)症。而无线电、索菲的自杀和医生的建议作为诱因拯救了塞奇,在此过程中,小说的文风经历了几次奇妙的转变,从“胎膜”的现实主义,到“降落伞”的超现实,以及“坠毁”和“呼叫”的数种风格杂陈,我们惊见种种奇趣和异境从生活的庸常表象下脱颖而出。    其中,叙述塞奇一战经历的“降落伞”最是迷人。麦卡锡洛可可式纷繁绵密的文字如洪流一样布满纸页,在塞奇作为英国皇家空军战斗的广阔天穹中交织起一幅如梦似幻的图景。在此情境中,战争已经不是战争,而是无线电波彼此衔接缠绕的立体派艺术,人体残骸拼接混搭的超现实绘画,莎士比亚和加密电码交相辉映的咏叹调……读到这里,我们再联系本书的书名,C,

就会发现这个蕴涵丰富、暧昧难定又噱头十足的字母,复归到了其本有的意义——碳——“生命的基本元素”。塞奇最后感到自己“碳化了”,正是精神于语言和意象狂欢中的解脱和裸奔;灵魂,如未着衣的身体那样敞开毛孔接受且任世界穿越而过。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死亡并非消亡而是一种转化,就如我们看到的,觉醒了的塞奇身上有索菲的存在,死亡了的塞奇则漂移在地球的电波之中,生生不绝,萦绕不散。    如上文所述,本书多意象的洪流而少意识流描写,主人公塞奇貌似一个“接收器”而非“感应器”,缺乏自身的道德评价,甚至从他享受战争这点来看还是一个战争主义者,整个叙述口吻干脆也是调侃谐谑的。但如果我们执拗于道德层面则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如“迷宫花园”一样的思维圈套之中,麦卡锡选择以战争来铺展他的理念,是因为战争最容易使作家掉入滥情的窠臼。政治正确,人道主义,反战主题,精神创伤,等等,这些东西不仅麻痹着作家和读者,也使文学一遍遍重复自己而没有更大的改变。麦卡锡从战争这一角度寻求突破,显见其大胆和用心,以科技入手的实验笔法是虚,打破僵化的文学传统以重建审美体验才是实。

汤姆•麦卡锡 汤姆•麦卡锡(1969—),英国作家、概念艺术家。2005年出版小说《残留记忆》后一跃成为当代英国小说界颇为令人期待的原创作家之一,被誉为“后现代文学的继承人”。同时,作为国际灵航协会(International Necronautical Society,简称INS)的协作创始人,麦卡锡始终关注艺术和社会中的非本真性,以及重复或复制的首要性和原创性,并一再将这两个命题运用到他的小说中。他的写作手法精巧、复杂,充满实验性和先锋性,旨在打破传统的文字美学,却丝毫无损阅读的乐趣。

Page 6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4

毕竟,众生心中无不抱着遗憾,生在此无常的人世间。——《蝉时雨》

代表作品

精彩书摘

书•人编辑/高晓倩

藤泽周平(1927-1997),出生于鹤冈市的农民家庭,毕业于山形师范学校。23岁时得了肺结核,29岁病愈出院并结婚。婚后不久,妻子病故。为排解心中的悲哀,他开始写小说,用历史小说的形式,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1973年他以《暗杀的年轮》一书荣获第69届直木奖。曾获菊池宽赏(1989)、朝日赏(1994)以及东京都文化赏(1994)等多个文学奖项。

藤泽周平

-

-

- -

《蝉时雨》《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黄昏清兵卫》

菊与刀的浪漫文/sme11ycat

提起武士道,脑海里浮现的无非就是:竹林对决,刀光剑影,见血封喉,士为知己者死或是此仇不报非君子;切腹,道,义和尊严应该是

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藤泽周平的作品,相比于放大武士道精神的其他作品不一样的是,他笔下的武士总有一些委婉的情怀和踟躇的姿

态,有一些迟疑,有一些伤感,有一些不得以而为之,有一些自嘲,还有一些小小的骄傲。在他的笔下,武士这类已经类型化的人物被

Page 6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5

还原到普通人的境地中,充满着市井之气。

四十三岁获直木奖,真可谓是大器晚成。据说,藤泽周平最初写小说,是因为妻子的去世,为排解心中的哀伤而写。写字,是可以安抚心灵的。从安抚自己的内心,到安抚他人的内心。在他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细腻淡雅,略带些忧伤的笔下,江户时代即将消亡的武士们身怀绝技,却心甘情愿地孜孜于人间烟火、儿女情长,淡泊世间风云。红尘原来就是那么得不堪,一食一饮都要人分心。他们个个都是平凡寂寞的武士,一板一眼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然而却时刻都在倾听内心的呼唤;他们用超越普通人的力量,在普通,有时甚至卑微的日子里维护着自己的家、朋友、信义和道德。藤泽周平笔下的这些小人物故事,与其说是武士道的殉道传奇,不如说是对武士道的升华。庙堂或市井,让我们动容的永远是普遍而英伟的人性。所以,在藤泽逝世后,丸谷才一撰文悼念,这样评价他:“通观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的武士小说,藤泽是第一高手,文章如美玉无瑕,未有出其右者。每有新作问世,对于为数众多的读者来说,是比政变、比股市起落大得多的事件。”

我喜欢《黄昏清兵卫》的含蓄,喜欢《隐剑鬼爪》的豁达,喜欢《盲剑回声》的轻盈,也喜欢《蝉时雨》的隐忍。如果说藤泽周平一生所写只是一部小说,那么他小说的主人公也是那一个人。牧文四郎、片桐宗藏、清兵卫、三村新之丞,不过是人生不同阶段中的同一个人。读他们的人生,很像是看一个人毫无技术地走高空绳索,作为岸上观者的我们实在不可能相信。然而他们摇摇晃晃,左支右绌,不

知怎样的造化,竟然趟过去了。虽然不能说毫发无损,甚至还可能极度的狼狈,然而毕竟渡过去了。藤泽擅长讲述一个个男人幸与不幸的故事,幸,不在于功名利禄鲜花掌声,而是平平淡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幸,不在于人为的争吵和糊涂,而是命运的玩弄和造化。藤泽也一定是个很懂得欣赏女性的人。在这些书里面的女性,尽管着笔寥寥,但是无不透露着可爱和柔美。能温柔忍耐操持家务的妻子,明艳活泼喜欢开玩笑的初恋女孩,成为将军侧室端庄隐忍的情人……美好温柔的女性们,是美好温柔的日常平凡生活的缩影,也是清兵卫们不可侵犯的最后底线。吾辈只是微尘,但是微尘也有自己要拼命守护的东西,当退无可退时,武士毕竟还是武士,会迸发出惊人的勇气和能力。所以只要这些可爱的女性受到侮辱侵犯,不起眼的庸庸碌碌的清兵卫们,刹那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和大丈夫。好像他们将平时所有的光彩和勇气都储存起来,只为在这一刻绽放。感激作者的宅心仁厚,他是不吝惜把幸福的结局给男女主人公,也给看书的人的。

生活往往像一杯茶,需要时间慢慢地沉淀,茗香需要细味;男人亦如此,年少轻狂的冲动嚣张顶多是一杯冰镇可乐,一饮而尽后除了二氧化碳冲击带来的刺激感毫无其他;而经过岁月酸甜苦辣的洗礼,心境磨合得如一湖秋水的成熟男子,往往像一杯上好的普洱,洗、泡,从头道茶一直到七八道茶,藏在茶饼里那股岁月的发酵方能品出,回味无穷,藤泽明显就是后一种男人。“我在三十几岁快四十岁的时候,是个怀抱着郁闷生活的人。虽然说是郁闷,倒也不是对工作或是世俗不满,完全是因为私人自己的事。但是因为如此我对世界感到很

绝望,对这样的自己觉得很可怜。我自己回头阅读当时所写的小说,也觉得痛苦与阴暗的结局很多。像是以男女生离死别为结局的,或是武士一死故事就结束这样的结局。当时的我是写不出Happy Ending的。”——在他的回忆文里,藤泽如是说。从阴暗沉重的《暗杀的年轮》,到平静淡然的《蝉时雨》,再 到 什 么 都 能 放 下 的 《 盲 剑 回声》,二十年间作品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心境的变化。原本是写悲剧的,到了暮年,却也写起结尾光明的小说,这个男人的心田毕竟也是温柔的。圆润而平凡,这样的鹅卵石人生,也会给人玉石的感觉。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大概就是藤泽周平的菊与刀的浪漫吧?刀起刀落,生死交替,却干净利落得不带一丝血腥味;历经惊涛骇浪,最后却恬静得犹如初雪。原来,什么都没有,就什么都放得下来。犹如武士屋前萦绕不去的萤火虫身上的点点微光。淡淡地,美丽自处……

Page 6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6

书·途编辑/曹真 记者/Iris

纸的时代书店(厦门)

开业时间:2013年4月29日地址:厦门海沧阿罗海城市广场(梦露歌剧院旁)新浪微博:@厦门大摩纸的时代书店

书店信条:完整阅读,深度思考书籍都按当当网实时价格出售,最低折扣为65折,如果当当网低于65折的,差价将以咖啡券的形式补给读者。以网络售价在实体店售书,在国内恐怕还是首创。书店为读者提供扫描服务,看到喜欢的段落可以到前台请工作人员扫描下来带回家慢慢品读。书店里面,有九米高的书架,可移动的梯子,宽阔的落地窗,舒适的阅读桌椅。所有的书籍都有1-2本已经拆封过,读者可以随意取阅。书店除了咖啡区、阅读区之外,还设有沙龙区、展览区和包厢。沙龙区主要举办一些小范围的签售、互动和分享活动;展览区会不间断展出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 -

-

-

-

Page 6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7

纸的时代书店(厦门)

访:书店总经理林惠敏女士

《文周》:书店主要经营哪些类别的书籍呢?林惠敏:主要以人文社科和艺术、创意设计类书籍为主,其中人文社科占60%左右,艺术创意设计类占40%左右。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代表着古的方面,我们书店是致力于传承一种思想性的东西。而艺术创意类的书籍,有对生活的体会,同时指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所以代表着未来的部分。我们书店希望将过去和未来的元素一同展示给读者。

《文周》:书店是如何定位受众群体的?林惠敏:没有一个特定的群体定位,只要是热爱人文社科、艺术创意类书籍的读者我们都欢迎。这其中可能有思想较为成熟,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士,也可能有爱思考爱阅读的中学生。由于年轻人更喜爱文学类的书籍,所以我们也优选了

很多经典的文学书籍,作为一种阶梯形的阅读。很多读者在阅读了很多较为轻松的文学类书籍之后,就会开始进入思想性更强的社会学类、哲学类的阅读。

《文周》:开业三个月了,客人多吗?林惠敏:虽然我们开在稍微偏离厦

门本岛的海沧,人流量相对较少。但这段时间以来客流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很多人都专程从岛内赶来。也有很多读者通过微博等形式表达对书店的肯定。我们也非常感动。

《文周》:现在有没有一些印象深刻的老读者?林惠敏:经常来的读者非常多啦,

书店里设有一个专门的纸品区,这些纸品都是环保可再生酸性纸,每种纸有其不同的 特 性 和 功 能 , 都 各 具 特色。特色活动:每周六或周日,书店会开展纸品的手工制作活动,由专业的老师指导制作各式纸制品,如玫瑰花、纸鹤、书签等。

-

-

在民营书店艰难经营纷纷关门的多事之秋,纸的时代书店不算高调但以一个极为铿锵的姿态步入了公众的视野。他们在书店的“檄文”中写道:“纸和文字的相遇是我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努力的‘纸的时代’/愿,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电子化浪潮的席卷下,能提出“纸的时代”这样的概念,也是一种态度和坚守。

Page 6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8

书·途

印象都比较深刻。很多读者每次都买很多书回去。特别有一些厦门的文化学者,他们很多人来之前会发个微博,其他朋友们看到微博也约着一起过来。还有的时候,一些老朋友会在书店不期而遇,感叹“原来你也在这里”。书店有的时候成为了爱书的友人之间相聚的场所,这点我们也非常欣慰。

《文周》:书店有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图书按网络实时价格出售,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采取这一方式的呢?书店又是如何平衡收支以维持正常运转的呢?林惠敏:我们的书籍都按当当网实时价格出售,如果网上查找不到的书籍,会按原价9折出售。我们的初衷是做好一家书店,做一家好书店。我们是公益性的,暂不考虑盈利。纸的时代书店应该算是我们用一个新的思路在做文化事业。

《文周》:现在实体书店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网络书店对实体店的冲击。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呢?纸的时代书店又是如何面对的呢?林女士:无法否认,网络书店有其便捷性,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养成了

网络买书的习惯。然而实体书店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就在于书店能提供的阅读体验。在实体书店,你可以看到书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翻开书的任意一页读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以网络的价格售书,因为我们想把客人更多地引导到实体书店中来。书店中的书籍都是精选过的,并且做了很详细的分类,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很好的阅读指导,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文周》:书店已经举办过一些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了吗?林女士:我们已经举办过谢泳、南宋、高振碧等厦门文化人的分享、签售活动。包厢可以举办朋友之间私人读书交流的活动。展览区是面向所有需要一个展示平台的艺术家的。我们欢迎学生、新进毕业生和青年艺术家。不过我们更侧重当代艺术这一块。因为当代艺术更年轻化,更具活力。我们提供展览场地是不向艺术家收取任何费用的。

《文周》:目前为止都举行了哪些艺术展览呢?之后有什么具体计划吗?林惠敏:目前已经举办了两期个人的展览。第一期是厦门插画作者庄

小壳的个人展览。第二期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林勇欢的《在抑郁中展示空间》的个人油画展。后期的展览我们还在联系中,预计九月份将有一个摄影展。

《文周》:讲讲纸品的手工制作活动吧?林惠敏:在纸品的手工制作活动中,我们希望能让大家与纸品建立亲密的联系,用心感受纸品。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很少有人能够慢下来静静地亲手制作一些美好的小物件,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参与的人们能够慢下来,享受制作的喜悦,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他人和环境能够多一分关爱和体贴。

《文周》:书店有什么目标或者愿景呢?林惠敏:我们希望书店以后能成为一个文化地标,一道城市里的文化风景。我们希望这里是一个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地方。我们曾经设想过,当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提到某本书上的某个论点,如果大家存在分歧的话,可以马上架上梯子爬到书架顶端,取出那本著作,翻到书里阐述那个问题的一页,然后说:“看,书里多少多少页里是这么写着的”,于是将那段话大声地朗读出来……

《文周》:听起来的确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林惠敏:是的(笑)。我们希望这个书店,以人文艺术为底蕴,用思想交流延展一个文化的绿洲,并延展一个“纸的时代”。

Page 6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69

Page 7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0

艺述现场 ON-THE-SPOT

70

爵士乐与上海情调

文/王小曙 摄影/刘少成

艺述现场 ON-THE-SPOT

2013年9月20、21日 | 上海世博公园

——2013爵士上海音乐节侧记

The Brand New Heavies

Page 7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1

2013年爵士上海音乐节“森海塞尔绿色音符”部分首次提前到9月“中秋佳节”上演。以重磅炸弹Mos Def为嘉宾的Robert Glasper,带来纽约最根源的灵魂之音;许久未露面的小野丽莎,在黄浦江边呢喃属于她的Bosa Nova;世界三大酸爵士团体之一的The Brand New Heavies,用最棒的Acid Jazz & Funk挑动你的跳感神经;迷幻王子林宥嘉,跳进Jazz的海洋只玩爵士;李泉相邀JZ Big Band,带来人声与器乐的摩擦……

小野丽莎

Glasper+Mos Def

Page 7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2

艺述现场 ON-THE-SPOT

不知今年来爵士上海音乐节的观众里边,有多少人知道Rober t Glasper在R&B界、The Brand New Heavies在Acid Jazz界的声望,又有多少人是冲着Mof Def过人的音乐才华前来。当世博公园的夕阳、清风和细雨又一次裹挟着音乐声洒在黄浦江畔,即使没有准确的数据,也不难发现,其实并没有太多人在意台上的音乐。主持人不厌其烦地介绍Robert Glasper得过格莱美最佳R&B专辑,但无论对于纯粹来游园的观众,还是对于少数几个认真听音乐的乐迷,“格莱美最佳R&B专辑”,没人会当一回事。或许因为小野丽莎加林宥嘉的组合在人气上还不能跟去年的莫文蔚加方大同相比,或许因为乐迷群体不再对音乐节有当初的兴奋,今年的爵士上海音乐节悠闲有余,刺激稍嫌不足。对于把爵士当成情调式玩物的观众来说,这或许就是“很爵士”的音乐节了。而这部分观众所占的比例也着实不小。还有什么比夕阳下唱着Bossa Nova的小野丽莎更接近通俗易懂的小资呢?

小野丽莎

Glasper+Mos Def

林宥嘉

林宥嘉

Page 7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3

The Brand New Heavies

Glasper+Mos Def

Page 7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4

艺述现场 ON-THE-SPOT

74

艺述现场 ON-THE-SPOT

从主舞台的安排看,今年的日程完全延续了去年的风格:第一天的重点组合是一个流行度很高的乐人加一个实力卓越的爵士中坚,第二天是让粉丝众多的华语乐人压轴,前面垫一个足够炒热场子的酸爵士疯克乐队。只不过,第一天的组合从去年的莫文蔚加Roy Hargrove's RH Factor变成了今年的小野丽莎加Robert Glasper Experiment,第二天的嘉宾则由去年的Incognito加方大同换做今年的The Brand New Heavies加林宥嘉。这样的安排倒真是值得沿用,尤其第二天把酸爵士乐队排在华语乐人之前的方式,对吸引人气非常有益。相较而言,Robert Glasper Experiment的实验和即兴化演出离一般观众的聆听经验确实有些远,因此现场没能真正嗨起来;而The Brand New Heavies的表现却让人兴奋,堪称两天里面最出色的一场。而在主舞台之外,河畔舞台的休闲风,蓝草舞台的民族味,东方剧院的熟面孔,也都是熟悉爵士上海音乐节的老乐迷习以为常的事了。

Page 7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5

每次来爵士上海音乐节,有一个话题始终绕不开,那就是,所有演出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爵士?这个问题年年有人问,有人争。第一次来音乐节的观众在蓝草舞台看到南城二哥和苏阳的演出,很惊喜,但惊喜之余又难免嘀咕:这跟爵士有什么关系?

其实爵士上海的蓝草舞台一向都是民族味浓的乐队压轴,原因很简单——爵士乐归根到底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爵士音乐节上有一个舞台呈现中国的民间音乐,再合适不过了。我想对于音乐节的主办方来说,这种思路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最“土”和最“洋”的音乐文化,本来是极其接近的东西。

苏阳

电音舞台

Page 7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6

艺述现场 ON-THE-SPOT

曹方

Page 7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7

所以回到爵士乐,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概念在国内几乎一直与某种上海情调相伴而行。这对我们已是文化传播上的既成事实,自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对于音乐文化的拓展,终究也是有局限的。从音乐节现场出来,我想起今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看过的《上海老爵士》——和平饭店里平民阶层的老爵士乐手,数十年如一日地把玩着某种西洋感觉。

“上海情调”真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能把平民的生活气息和洋化的时尚感连接起来。这种感觉一直都在,上海式的土气和上海式的时尚一直伴随着这个城市的传统建构和现代性历程。不管世人如何批判情调式玩物的空虚,总还是能从中发现某种生活底气。那种生活底气,不在音乐本身,而在音乐背后。这是音乐文化本身的缺陷,却也是生活终极的合理。想到这里,我觉得,对于我们目前所能拥有的一个音乐节,爵士上海已经可以了。

李泉

Page 7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8

艺述生活导航 EVENTS GUIDE 音乐LIVE 编辑/米拉拉 徐小恬

戴佩妮 | 西安

2013戴佩妮纯属意外Live House音乐会

2013年10月18日(周五)19:45

地点:西安音乐厅票价:180~108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5006.html

2013年11月16日(周六)19:30

地点:首都体育馆票价:380~168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509.html

提前订票 | 李宗盛 | 北京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

提前订票 | 陈绮贞 | 上海

2013陈绮贞时间的歌巡回演唱会·上海站

2013年12月14日(周六)19:30

地点: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票价:280~108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600.html

2013年11月8日—10日(周五~周日)19:30 上海站2013年12月20日、21日(周五、周六)19:30 北京站地点:上海文化广场 北京展览馆剧场票价:380~168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771.html (上海) http://www.damai.cn/ticket_56285.html (北京)

莫文蔚 | 上海 | 北京

莫文蔚20周年巡回演唱会

这些年,都市人在他的情歌中沉沉浮浮,百转千回,而他的情歌就像一瓶老酒,越老就越香、越纯。

Page 79: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79

2013“欧洲鬼才”电音乐队(SKIP&DIE)中国巡演

2013年10月5日(周六)21:00

电音 | 上海

地点:MAO LIVEHOUSE SHANGHAI票价:100元(预售)180元(VIP)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675.html

票价:80元订票: http://e.mosh.cn/dikuai2013(北京、上海) http://shop106312973.taobao.com/(兰州、天津)注:各站点当日演出具体时间待定

赵雷2013全国巡演

10月12日(周日)厦门 @梦旅人音乐客栈10月18日(周三)深圳 @红糖罐 10月19日(周四)广州 @喜窝 10月27日(周五)成都 @成都小酒馆

民谣 | 厦门 | 深圳 | 广州 | 成都

票价:50元订票: http://e.mosh.cn/2013zl注:厦门站于当晚20:30开场,其余站点具体时间待定

低苦艾乐队2013年新唱片《守望者》中国巡演

10月11日(周五)兰州 @花儿剧场10月12日(周六)北京 @麻雀瓦舍10月13日(周日)天津 @天津13CLUB10月26日(周六)上海 @ON_STAGE

兰州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Page 80: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0

艺述生活导航 EVENTS GUIDE 戏剧 编辑/米拉拉 徐小恬

2013年10月11日—13日19:30

《我这一辈子》

地点: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剧场票价:50~26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5053.html原著:老舍艺术顾问:斯琴高娃文学顾问:舒乙改编/主演:方旭导演:佘南南

重点推荐 | 独角戏 | 方旭 | 北京

故事讲述了一个旧时代巡警坎坷而艰难的一生遭遇,真切地表现出陈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底层小人物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悲哀。剧中的“我”聪明能干,通晓人情世故,却屡遭生活重创,贫困落魄到“无家可归,没吃没喝,饿着等死”,在悲愤中发出对命运的质问——“我这辈子到底招着谁啦?!”

2013年10月18日—22日 19:30

《刺客》

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票价:180~68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2767.html导演:林兆华编剧:林瑛音乐:谭盾主演:高亚麟、濮存昕、李士龙、严燕生、米铁增、李珍

林兆华 | 高亚麟 | 濮存昕 | 北京

晋国大臣智伯兴兵伐赵,意欲一举消灭劲敌,为实现其取代晋君之野心,扫清障碍。未料事与愿违,反被赵襄子所杀。智伯门客豫让为替主人报仇,假扮囚徒寻机行刺,不幸失手被擒。赵襄子感其忠义,不但放了豫让,而且从此对豫让避而远之。为接近赵襄子,豫让不惜以暴虐自残的方式毁容,以期获得行刺的机会,最终却再遭失败,留下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妇为悦己者容”的千古名言,慷慨赴死。

Page 81: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1

2013年10月9日—19日 19:30

《收信快乐》

地点: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票价:180~30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2773.html导演:单承矩演员:万芳、夏靖庭

重点推荐 | 台湾原版 | 万芳 | 北京

这是一部跨越50年的爱情故事,故事里有很多人,但舞台上只有他和她。从高中同学直到她去世,他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是:“谢谢你。”这是一个不确定世界,在到处都是不确定的因素中,剧中女主人公在连谁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能确定的日子里,是哪一点确定的因素在牵着她的生命一直走下去?她是那样的特别,她总是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你,好似看到你的心里去。你既兴奋又不安,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啊?她总是能让你看到你看不到的美好,她说着她的感受仿佛替你说出了你的感受;她跌跌撞撞,总是碰壁,甚至讨厌自己,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啊?50年间你们只有几天短暂的相聚,但你相信什么是永远,永远就是:她是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

2013年10月29日—11月3日(周二~周五)19:30 |(周六、周日)14:30 19:30

《安东尼的舅舅》

地点:北京9剧场3层TNT剧场票价:50~28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941.html

美国 | 形体剧 | 北京

《安东尼的舅舅》的灵感来源于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却是全新创作。它以形体话剧进行全新解构,融合了大量舞蹈和肢体运动,极富创意与幽默感。它抽离了剧中的女性角色,留下四位男性,挣扎于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压力中,审视着无生命力的生活,质疑着自身存在的意义。

Page 82: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2

艺述生活导航 EVENTS GUIDE 戏剧

2013年11月5日—10日19:30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1000场纪念演出

地点:保利剧院票价:50~50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851.html导演:孟京辉主演:刘晓晔、陈明昊、韩鹏翼、吴洲凯、王印、单冠朝、丁一滕

孟京辉 | 北京

2013年11月1日—4日(周一、周五)19:15(周六、周日)14:00 19:15《短波》

地点:上海文化广场票价:80~880元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6035.html监制/主演:王伟忠、田浩江导演:谢念祖编剧:徐誉庭

王伟忠 | 上海

那些年,台湾眷村与北京部队大院,两岸异地平行时空下上演的真实人生。这是一个因“偷听”触发的故事,也可能是一段你不太熟悉的历史。

2013年11月28日—12月1日(周四~周六)19:30(周日)14:302013年12月6 日—8日(周五~周六)20:00(周日)15:00

《安德鲁与多莉尼》

地点:东宫影剧院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三号剧院票价:50~300元(北京站) 113~580元(广东站)订票: http://www.damai.cn/ticket_54459.html(北京) http://www.damai.cn/ticket_56438.html(广东)

西班牙 | 默剧 | 北京 | 广东

安德鲁和多莉妮(Andre and Dorine)是一对平凡的老夫妇,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然而病魔——老年痴呆症,打破了往日的单调,这个强劲的对手,吞噬着他们的记忆力,甚至他们自己。为了不忘记现在的自己,为了回忆曾经如何相爱,他们站在了新的起点。没有一字一句,却胜过千言万语。

Page 83: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3

歌舞中国+英国经典电影精粹

2013年10月9日(周三)19:00-22:00

地点:中国电影资料馆票价:10元(国片专场)/20元(怀旧专场)

排片表:10月9 日(周三)19:00 《莺飞人间》(1947) 19:30 《孤星血泪》(1947) 【编辑推荐语】《莺飞人间》为中国著名导演方沛霖作品,《孤星血泪》为英国大导演大卫里恩的名作,为译制片,原声控可选择观看。

北京

2013年10月13日(周日) 14:00-16:00

《金梦》

地点:UCCA艺术影院(798艺术区内) 票价:20元/15元(学生)

这是一部高棉影人的回忆录,是对黄金时代的回溯与追忆。柬埔寨的电影史始于1960年,即在宣布独立七年后的那一年,他们的电影艺术开始萌芽。此后的十五年间,柬埔寨共有近400部影片出品,直至1975年红色高棉政府掌权,电影业的命脉被扼杀,大量影片被强行销毁,演员惨遭迫害,影院被迫转向经营……在恐怖政权之下,电影从业者的命运就此转向。如今,柬埔寨年轻人对六十年代的本国电影一无所知,这段辉煌时代已被人为地抹去,如同黄金一梦。

北京

电影 编辑/夏春光

Page 84: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4

艺述生活导航 EVENTS GUIDE 展览 编辑 / 曹真

化境——陈家泠艺术展

2013年9月22日—10月12日 9:00-17:00(周一闭馆)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1-南4展厅

在20世纪中国画的演变历程中,陈家泠教授是一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将分为四个主题——万紫千红、万水千山、万种风情、万变为宗,囊括了其近年创作的大部分艺术作品,其中花鸟画56幅,山水画101幅,人物画69幅,瓷器10件,家具4套,缂丝旗袍8件,缂丝5幅,华服6件,云锦1件。陈家泠教授的“化境”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绮丽和缤纷,使得他的“泠风格”成为当代水墨画艺术中一支特别的力量,也为传统艺术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

水墨 | 北京

2013年9月27日—2014年1月5日 10:00-18:30(周一闭馆)

王克平木雕作品展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798艺术区内)票价:10元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早的雕刻家之一,王克平此次展出逾 50 件木雕作品,旨在呈现其 35 年艺术生涯中不同阶段的创作,涵盖丰富多变的主题和风格。作为以雕塑为创作语言的艺术家,王克平几乎将全部的创作精力投注于他所选择的媒介:树木。从总体上来看,他的作品按照主题可以划分成为五类——女人、人物、鸟、仁,和“性品”,本次展览将悉数呈现。王克平的雕塑完全是自己制作的,用他的话来讲:“做雕塑就像是跟女人做爱,怎么可以假手于人?”从最初挑选木料开始,到雕刻、烧制、打磨和上光,他一丝不苟地控制着他的作品的每一道程序,这种强迫症式的精力奉献几乎接近于一个痴迷的工匠。

木雕 | 北京

Page 85: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5

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

2013年9月19日—12月1日 9:00-17:00

地点:上海博物馆

免费 | 法国绘画 | 上海

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科技、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在这场风暴中,法国也经历了一个风云迭起的世纪。新的绘画流派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大工业时代的来临以及新思潮的涌入脱颖而出,与传统的古典风范争艳斗芳。正是在这个传奇的世纪之初,美国胜家公司继承人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来到欧洲,在众彩纷呈的艺术界中找到了他毕生的兴趣所在。几十年中,他收集了一批囊括多种画派代表作的十九世纪绘画。此次展览作品中包括法国画坛领军人物柯罗、米勒、莫奈和雷诺阿等人的代表作,它们将帮助大家共同温故西方艺术史上那段璀璨的时光。

“纸介”艺术设计邀请展

此次展览邀请了21位来自于不同艺术创意范畴的知名设计师和艺术家参与,各以三个文化主题——纸韵、纸意、纸情,运用三款经典纸品——Curious Matter 星域Matter、 SKIN、Keaykolour卡昆,来创作匠心独运的纸艺作品,尽显文化艺术与纸张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无限空间。

免费 | 上海

地点:Réel芮欧3层(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1601号B楼)

2013年9月8日—10月7日10:00-22:00

Page 86: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6

艺述生活导航 EVENTS GUIDE

全球化城市:在摄影的凝视下

2013年9月17日—10月23日10:00-22:00

地点:方所(广州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商场地铁上层MU35号)

免费 | 摄影 | 广州

全球联系不断增强的大环境,使得城市发展出一种奇异的无地域性,无论是生活品味、文化教育、甚至城市景观都趋于相同,同时,也使得更多关于城市的独特历史记忆被忽视、甚至剔除。全球化城市,让各种文化得以融合与创新,也让传统与现代价值观产生冲突;虽然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但环境也惨遭最不公平的对待。此次展览,选取了五组来自不同地区城市的艺术家作品,期望借助影像媒介的演绎,促使大家可以对今日城市作出自己的文化见解。

时间:10月1日(周二)14:00-16:00

回归创意本源:从One Show全球获奖创意作品看国际创意趋势

地点:三匚创意汇(798艺术区内)

“新生代设计精品展”是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联合北京国际设计周重点打造的“高校设计成果展示站点”,是设计周“设计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精品展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际知名艺术类院校,以及港台设计类大学、国内八大美院、设计类排名前十强高校,将近500所高校的积极参与。展览的优秀作品还将进入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设计商店,未来将配合设计商店的巡展抵达米兰设计周、伦敦设计周,以及东京设计周等国际设计活动。展览期间将举办one show 分享会。

免费 | 创意精品展 | 北京

展览

2013年9月18日—11月20日 9:00-17:00

伟大的素描:与大师同行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第2、5展厅(南京鼓楼区虎踞北路15号)

本次展览由50余幅西方大师素描原作构成,囊括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至近现代的大师素描作品,如此大规模地展出在中国尚属首次。展品不乏阿尔伯蒂、安格尔、华托、弗里德里希、贝克曼、迪克斯、科柯施卡、克里姆特、巴尔蒂斯、莫兰迪等艺术家的精彩之作,呈现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西方艺术中的素描方式,并从各种角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相对于当下艺术实践中的素描方式的参照。

免费 | 素描 | 南京

Page 87: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87

讲座 / 沙龙 编辑/刘旭芳

他们撼动世界,抑或影响世界:《对话尼克松》

时间:10月4日(周五)19:00-21:30

地点:雨枫书馆崇文馆(新世界女子百货2F) 报名方式:致电010-67087470 留下姓名及电话

免费 | 电影赏析 | 北京

重点推荐 | 免费 | 叶锦添 | 北京

神游灵魂之上的美之《神行陌路》大揭密

时间:10月12日(周六)16:00~17:30

地点:时尚廊(北京朝阳区世贸天阶北街时尚大厦2层l214)嘉宾:叶锦添报名方式:豆瓣活动页面点击“参加”后,请详细填写豆瓣活动报名表;或私信新浪微博(@时尚廊)告知姓名、职业、电话、邮箱、微博名、活动标题。

从剧场到电影,在金马与奥斯卡绚丽舞台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美学思考?透过大师的双眼,跨越东方与西方,穿梭繁华与虚无,窥见艺术家最深刻的陌路追寻——独一无二,叶锦添美学。叶锦添综览群书,跨越国境,贯穿历史,回溯梦境、死亡与生命本源。《神行陌路》透过大师的双眼,探问艺术创作的灵感。

Page 88: 文艺生活周刊No 98

2013/10/01 总第98期 每月逢1、15日出刊www.zhoukan.cc

于冬瑞(RumYu)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