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Focus 封面故事
46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Oct 19, 2014

Download

Documents

This is the beta version of the magezine named "Globalist" which is the 10th edi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Focus封面故事

Page 2: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0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09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是听故事的耳朵。”封面中国的

变迁,呈现出东西方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

态。

文\龚婷

“在古老而遥远的中国,有

人告诉我说,在该地区

有一个城市,城墙是银

子筑成,城楼是金子”。这是十三世

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往东方的传教

士鲁布鲁克在其《东行记》里对中国

的一段描述。西方对于元代中国繁荣

富庶的想象,在随后马可•波罗那部

传世的《游记》中被进一步激发。在

他的笔下,元帝国上都开平府宏伟的

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整个建

筑令人叹为观止……所有殿堂和房间

里都镀了金,装饰得富丽堂皇”。元

大都汗八里(北京)不仅有着更为恢

宏壮观的宫廷建筑,而且其商业之

繁盛,市贾之兴旺,更令这个从中

世纪的欧洲远道而来的威尼斯人惊叹

不已,以致于发出“外国巨贾典物及

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

比”的感叹。大汗的国度里让他惊讶

的东西还有很多。《马可•波罗游记》

为西方人描绘了一幅文明鼎盛的东方

帝国图景:繁荣的城市、壮丽的建

筑、殷实的财富、发达的驿站、完备

的法律、优良的治安——这里是俗世

中的天堂。

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乾隆年间,

出使大清帝国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笔

下的中国却呈现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景

象。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至少

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

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

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

人”。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

政之下,生活在恐惧之中”。中国的

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

基础上,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残

酷”。在马戛尔尼眼中,康乾盛世中

的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

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停滞的帝国》)。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一直处

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耶鲁大学著

名汉学大师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在其名作《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

国》中,搜集了公元1253年至1985年的700余年间西方外交官、传教士、

作家与冒险家对中国的观察与记录,

从马可•波罗到利马窦、伏尔泰、奥

斯汀、汤若望、赛珍珠,从赫德、戈

登、华尔到鲍罗廷、陈纳德、魏德

曼,内容涵盖他们的报告、日记、家

书以及诗作、哲学论文或小说。透过

这些“西洋镜”,我们得以了解七个

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记录与幻

想、洞察与偏见,以及他们所塑造出

的不断变迁的中国面孔。这副以西方

之手绘出的中国图像,往往有前后矛

盾之处。其中常见对中国充满敬畏或

满怀热情的文字,也不乏毫不掩饰的

轻蔑与不屑。从这些溢美或是贬抑的

辞句中,西方读者各取所需,满足了

自己对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

的想象。

正如史景迁所说,西方人观察

中国、解释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既有

扭曲,又有写实。他们观察中国时,

由于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往往会得出

不同的结论,有些观点甚至互相矛

盾。中国作为西方的“他者”,在西

方眼中的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

都是相对于西方文明自身而言的。从

马可•波罗来华的元朝到外国使节出

访中国的清朝,正是西方走出落后黑

暗的中世纪,通过宗教改革、文艺复

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创造自身先

进的思想文化、政治体制和科学技

术,并挟船坚炮利之优势大举侵略扩

《马可 •波罗游记》为西方

人描绘了一幅文明鼎盛的东方帝

国图景:繁荣的城市、壮丽的建

筑、殷实的财富、发达的驿站、

完备的法律、优良的治安——这

里是俗世中的天堂。

从这些溢美或是贬抑的辞句

中,西方读者各取所需,满足了

自己对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

古国的想象。

Page 3: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1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11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张的时期,也是中国沉迷于“天朝上

国”的美梦,在原地停滞不前,逐渐

落后于世界文明进程的时期。中国和

西方在所处位置上的互换,使西方文

明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并导致西方

人眼中的中国面孔不断负面化——从

对中国先进文明的憧憬,演变为对中

国贫弱的批判和轻鄙,甚至用中国这

个落后的他者去映衬出自身的先进。

忽必烈治下的元朝未必强于康乾盛世

中的大清,然而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

面孔却从马可•波罗笔下的鼎盛帝国

变成了马戛尔尼日记中的“泥足巨

人”。

与之相反,纵观当今西方主流

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国面孔正逐渐

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

与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多年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

际地位的上升,和西方差距的缩小是

密不可分的。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

利•卢斯所创办的《时代》,作为美国

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创刊80余年来从未停止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

回顾《时代》周刊封面上那些在不同

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一个个中国面

孔,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变化。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的中国人是因直奉军阀大战而备受关

注的吴佩孚,照片神情呆滞,一幅赳

赳武夫的模样,然后是被丑化得脸色

阴鸷的蒋介石,面容憔悴的汪精卫,

还有粉墨登场、被描绘得跟小丑一样

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等等。这些

封面新闻大都从西方人猎奇的眼光出

发,以高度的自我优越感俯视着当时

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中国所发生的

一幕幕闹剧,为西方公众塑造了一副

贫弱中国的面孔。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使得西方不得

不正视中国所发生的变化。邓小平因

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多次登上《时

代》封面,并且于1979年和1986年两

次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有关中

国的图片和文字内容也逐渐向积极的

方向发展,居高临下的肆意丑化和嘲

弄日益减少。

然而,几百年来西方解读中国

的复杂心态并未因为中国近几个十年

来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

变。相反,西方语境中论断大国兴衰

的既定逻辑对于西方建构当代中国的

形象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已然苏醒

并即将腾飞的巨龙,这个在中国象征

着复兴和繁荣的传统文化符号,却给

西方造成了莫可名状的恐惧和忧虑。

2005年6月27日,身着“LV“牌服装

的毛泽东头像配以《中国新革命》标

题出现在《时代》封面,报道了“中

国制造”占领全球市场、中国在对美

贸易中占据主动局面和中国经济全面

发展。至此,中国的不断强大的已经

引起了众多西方人的恐慌。2007年1月22日,《时代》更以长城为背景,

以《中国——新王朝的黎明》,惊呼

中国将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对中国的

迅速发展表示惊叹,对美国可能被中

国超越表示担忧。

史景迁在《大汗之国:西方眼

中的中国》的结尾,曾引用卡尔维诺

在《看不见的城市》所说的一句话: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

是听故事的耳朵。”确实,决定中国

在西方人眼中呈现何种面孔的,不仅

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状况,还是西方

从它与中国所处的相对位置上派生出

的感知中国的心态。西方人眼中的中

国面孔从中世纪到近代经历了从“鼎

盛”到“贫弱”的褪变,又经历从近

代的“贫弱”到如今的“未来超级大

国”的飞跃。这一张张跨越时空的面

孔,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历史长河中东

方古国与西洋文明的兴衰,折射出两

者几百年以来碰撞和交织的历史画

卷,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辅

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态。

这一张张跨越时空的面孔,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历史长河中东方古

国与西洋文明的兴衰,折射出两者几百年以来碰撞和交织的历史画

卷,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文化浸透下的国民心态。

文 / 刘超颖

Page 4: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1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13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陈冯富珍,中国香港人,世界

卫生组织(WHO)第一个来

自中国的总干事,世卫历史

上第二名女总干事。

因为在香港禽流感疫情中的出

色表现,她进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因

为在防控SARS疫情中的有效措施,

她为世界所知。在成为WHO总干事

之后的第三个年头,她再一次被甲型

H1N1流感的疫情推上最前线。作为

世卫总干事,她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协

调世界甲流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

一条国境线相隔,国内外人士对

这位再次站在世界聚光灯下的世界卫

生组织总干事,有着不同的评价。

温婉与铁腕

陈冯富珍作为中方推举的唯一一

位世卫总干事候选人,她的参选得到

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陈冯

富珍曾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会

面。交谈中,吴仪提醒她,不要总是

摆出“铁娘子”的形象,要有比较温

柔的一面。

而事实上,在国人的眼中,陈

冯富珍本来就是一个温婉谦和的典型

东方女子。她不仅有着和蔼的面庞、

端庄的仪态,并且曾经一直恪守着东

方妇德。在她的一生中有几个转捩点

式的抉择:青年之时,放弃在香港的

教师职业,随当时的男友陈志雄远赴

加拿大求学;拿到文学学士学位时,

为陪伴学医的丈夫而毅然弃文从医,

尽管曾经一直为理科成绩而苦恼;最

终完成医学学业并顺利拿到实习工作

的机会时,又追随丈夫返回香港,照

料生病的婆婆。这所有的选择均以家

庭人伦为本,她是传统东方妇女的典

范,受到国人的尊重。而对此,陈冯

富珍自己则很坦然、很简单的表示:

“作为一名传统的亚洲女性,我选择

追随我的丈夫。”

而同样是因为传统的东方中道

文化的影响,陈冯富珍一直都采取了

温和谦逊的处事方式。而这种处事方

式,就连一些曾经批评过陈冯富珍的

医学界人士,也颇为称赞。

但是当生活中温婉的陈太面对

冷血的抗疫战场,她又转而以对病菌

的“冷酷无情”而著称,在处理疫情

时的作风非常铁腕,展现出她“铁娘

子”的一面。

在1997年,香港H5N1禽流感暴

发,这也是全球第一次人类和禽类共

同感染该种疾病。为了控制香港禽流

感的疫情,时任香港卫生署署长的

陈冯富珍,果断决定捕杀130万只活

鸡,因此有香港媒体戏称其为“杀鸡

署长”。但捕杀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

国际认可,成为国际粮农组织认定的

应对禽流感的标准做法。对此,香港

卫生署曾评价说:“虽然后来认定禽

流感病毒源自鸭,但是陈冯富珍当时

的果敢处理,给疾病防控提供了巨大

帮助。”

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的今

天,陈冯富珍更是甘当吃螃蟹的第一

人,首次启用了WHO在2005年赋予

总干事的新权力——全权负责评定全

球流行病的警戒水平。世卫组织在3天内连续两次提高流感大流行警告级

别,并最终将警戒级别确定在最高级

别6级。这是2005年6级警告系统启用

以来,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警告。

然而任何一个公共措施总是免不

了受到质疑。对于陈冯富珍在3天内

两次提高警戒级别的行为,不少出现

病例的西方国家认为,WHO反应过

度,过快升级了疫情警戒级别,引发

了全球性的恐慌。面对质疑,陈冯富

珍正面回应:“我们并不是在过分夸

大疫情,但如果因为我失误而未做准

备,那么我就是失败的。我宁愿过度

准备,也不愿不准备。世界卫生组织

不会站在几个国家的立场上说话。”

对此,国内媒体称赞:“正面回

应夸大H1N1流感疫情的质疑,在少

数国家利益和全球疫情防控面前,温

和的陈冯富珍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挑战与赞扬

“尽管她(陈冯富珍)生活在国

外多年,尽管她做出了种种声明,但

她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事实,

也是大多数国外人士评价陈冯富珍的

出发点。

陈冯富珍掌管的WHO,事实上

陈冯富珍与地震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一起

正面回应夸大H1N1流感疫情

的质疑,在少数国家利益和全球

疫情防控面前,温和的陈冯富珍

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Page 5: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1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15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是一个“不讲政治的政治舞台”,因

此她的工作,也时时遇到一些来自政

治的压力和挑战。

谈及陈冯富珍对政治挑战的应对

能力,WHO前高级官员、美国达特

茅斯学院现任院长吉姆•金这样评价:

“陈冯富珍是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她

受到周围人的爱戴。她有着出色的英

语和汉语交流能力,政治领悟力敏锐

得令人难以置信,她理解人们的想

法。”而事实也正如此。面对台湾多

次试图加入WHO的尝试,面对是否

会偏袒祖国的质疑,陈冯富珍都最初

了恰如其分的应对。

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展示出非同一

般的掌控力和政治应对能力,似乎很

难让人不把她认定为世卫政治舞台上

的中国女政治家。但是政治归政治,

人们更看重陈冯富珍应对和掌控疫情

的能力。对此,国外对她并未吝啬赞

美之辞。

2003年,时任WHO总干事的李

钟郁找到陈冯富珍,邀请她协助其改

进应对传染病的预案时曾说:“只有

你管理过危机。我有许多纸上谈兵的

专家,但我更需要将军。”

尽管陈冯富珍2003年非典期间的

措施和299人死亡的数字被后来香港

立法会的一份报告认为是最初报道广

东邻省发现该种新疾病时,她并未多

加留意的结果。其行动“无法令人满

意”,并且她没有按WHO的建议,

实行10天期检疫隔离措施。但是,英

国卫生智库英皇基金主席钱卓乐爵士

在主持的另一项官方调查中却表示,

指出处理一种未知疾病本来就存在诸

多重大挑战,在陈冯富珍的领导下,

“他们从零开始,在每个层面都表现

优异。陈冯富珍尽了自己的本职。”

甚至2 0 0 6年推选W H O总干事

时,她的竞争对手、墨西哥前卫生部

长、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利奥•弗伦克也说:“我质疑她的宏伟改革愿

景,但在集中应对危机方面,她是我

们可能盼到的最理想人选。”

我可以不认同你的价值观,可以

不赞成你的改革方案,但只要你的措

施是有效的,我就支持你。这就是国

外对陈冯富珍——这个中国总干事的

态度。

世界在我心

从禽流感到非典,再到甲型

H1N1流感,陈冯富珍一次次成为世

界瞩目的焦点。她独特的行动和处事

方式,得到了掌声和赞许,但也带来

了无数非议和批评。面对全世界的目

光和针对她的不同声音,陈冯富珍有

着自己的看法和决心。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会议上,

她曾经为与会人员演唱好莱坞电影

《安娜与国王》中的歌曲《Getting to know you》,她通过这种方式,借助

电影中女主角安娜通过坦率真诚的交

流化解东西方文化冲突挑战的形象告

诉世界:的确,她是中国人,但是在

世卫的舞台上,在WHO跟疾病作斗

争的无国界战场上,她不会仅仅站在

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立场上,她是全世

界人民健康利益的代言人。

用她自己的话总结就是:

“我们将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

透明的、和负责人的组织,促进世界

人民的利益。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

想要给WHO留下的遗产。只要是正

确的,我就敢做决定。”

或许,我们可以说:医者有祖

国,然救死扶伤之精神却没有国界。

我可以不认同你的价值观,可以不赞成你的改革方案,但只要你

的措施是有效的,我就支持你。

她不会仅仅站在一个或几个

国家的立场上,她是全世界人民

健康利益的代言人。

文 / 李淑贞

Page 6: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1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17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一样的血一样的种……让

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

国人”刘德华的《中国

人》大家都耳熟能详。香港作为诸多

“中国面孔”中的一个,表面上没

有什么分别。然而,近几十年来一

个词汇却时常被提起,那就是“香港

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马杰伟教授尝言:“香港人作为一个

集体,其边界游移不定,是投射而来

的想象,想象出一个集体,想象出一

条边界,作为身分安顿之所。” 可见“香港人”面目模糊,只是一个想

象的集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然而,马教授又指出,“所谓‘香港

人’,是历史条件下具体的社会情境

的产物,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必然,却

有文化、经济、政治的后果” 。

究竟香港有什么特质?2003年经

历了SARS一疫后,部分香港人提出了

香港的核心价值,以重新确立香港的

社会共识,这些价值包括人权法治、

敢于拼搏、言论自由等。以下就让我

们透过三个香港的典型形象,窥探这

些特质。

廉政公署(ICAC):法治与专业精神的体现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其成功吸引世界各地的资本流入的

重要因素,是廉洁与法治的精神。

所以说起西方眼中的香港,廉政公

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应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贪污问题

十分严重。当时的香港经历战后婴儿

潮及大量内地移民涌入等社会问题,

导致人口急剧膨胀,社会资源未能满

足实际需求,市民为了维持生计以及

尽早获取公共服务,都被迫使用“走

后门”的方法,贪风盛行。例如救护

人员在接送病人往医院前,向病人索

取“茶钱”、消防员救火要收“开喉

费” 、病人要“打赏”医院的护理

员,才可取得开水或便盆,即使是轮

候公共房屋、申请入学或各种公共服

务,也要贿赂有关官员。而贪污风气

在警队中更为严重。受贿的警务人员

更包庇黄、赌、毒等各种非法罪行,

社会治安、秩序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时的学生们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集

会,抗议和批评政府未能恰当处理

贪污问题,集会获数以千计的群众响

应,民怨沸腾。

以上情况对于当时的殖民地政府

而言是不容忽视的。自1950年代亚非

拉殖民运动开始,英国的在海外的利

益日渐减少;而香港67暴动期间,反

殖民地的极端行为随处可见,港英政

府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所以当1973年大批市民手持写着“反贪污、捉葛

柏”的横额到街上示威,要求政府缉

本文作者李淑贞是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香港学生。传习中国文化

传统、汲取西方文明精神,“香港”如何描画自己的样态?如何找寻

自己的归属?

拿贪污潜逃的总警司葛柏归案时,当

时的港督麦理浩惟有立刻采取行动。

1974年,廉政公署正式成立,直接隶

属于港督(回归后直接隶属于行政长

官),目标是透过执法、预防及教育打

击贪污。

在廉署成立后,香港开始进入

了一个廉洁的社会。由于投资得到保

障,世界各地的资金不断涌入,香港

亦逐步由二级产业转向以三级产业为

主的知识型社会,经济腾飞,成就了

今日的“东方之珠”。或许,正如廉

署的宣传口号:“香港,胜在有你同

ICAC”。

李小龙:西方孕育的中国龙

李小龙一直被视为香港电影的佼

佼者,而他的拼搏精神更被视为香港

的核心价值。在美国长大的李小龙,

认同中国人身分,其电影《精武门》

中的名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更为华人世界所传诵。李小龙的身世

跟香港有点相似:虽然香港人给英国

人统治了百多年,但从没有忘记自己

是中国人的身分。

资深比较文学、文学理论(特别是

后殖民理论)和传媒学学者、美国布朗

大学周蕾教授指:“香港的历史使人

倾向于一种‘边缘性’(border)或‘超

场’寄生性(parasite)的实践。” 即香

港人既认同中国文化又对中国政权疏

离;既反抗殖民主义又不愿破坏社会

繁荣。香港人的身分认同是一个经常

被探讨的话题,在香港电影中亦有很

多这样的表现,如流行一时的《无间

道》系列,探讨的正是九七问题,而

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因为它是由香

港文化经验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构所产

生,以一种Raymond Williams所谓的

“情绪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s)而存

在。 香港人的身分认同,与社会结

构有一定关系。借用社会学家、香港

大学社会学系吕大乐教授“四代香港

人” 的分析,回归前的香港的人口主

要是以第二代和第三代香港人为主。

第二代是在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

人,这一代因为受过教育,而且当时

的社会正在复苏阶段充满机遇,他们

用知识在社会上争取到地位。第三代

大约为1966年至1975年出生那一群,

他虽然同样受过教育,但由于人数上

比第二代人少,在消费力和社会影响

力上起不了主导作用,一般发展成专

业人士和中产阶级。香港被称为“借

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除了因为

是殖民地的原因外,第二代和第三代

香港人当中很大部份是离乡别井来香

港的,他们心中的信念是一旦家乡的

情况有所改善,他们便会回到原来的

地方,可见第二代和第三代香港人是

很重乡土的感情的。尽管他们身处被

英国统治的地方,然而他们的心仍然

牵系着家国。至于第四代香港人,他

们出生于中英谈判的时期,踏入社会

时香港已回归祖国,因此对于中国人

的身分认同基本上没有异议。

李小龙代表了香港人对中国人的

身分认同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拼

搏精神作为香港人的核心价值,就连

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发表财政预算

案时也以《狮子山下》来概括香港人

的成功故事──一家人同舟共济,在

狮子山下奋斗。

八零后:敢于发声的一代

与中国内地的八零后相比,香

港的八零后处于一个难于向上流动的

时代。内地的八零后生长于改革开放

的时代,生活素质日益改善,亦有更

多发展机会;加上一孩政策(即计划

生育政策),令他们可以拥有更多资

源,亦得到父母更多的重视。反观香

港的八零后 (亦即吕大乐所谓的“第

四代香港人”),他们身处的社会,第

一、二代人还没有退下来,第三代人

无法接棒,第四代人面对剧烈竞争,

却只能吃力地争取到一些小角色,而

且很难有晋升的机会。因此,第四

代人一出生就注定是失败者(吕大乐

语)。作家陈冠中也认为,上一代人的

成功,不是因为当年的香港人的素质

比下一代人优胜,而是当时香港各行

各业虚位以待的结果。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八零后

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走到街上,二

是宅在家中。宅在家里的,在这个不

容易的时代采取了消极的应对方法;

至于走到街上的那一批,都是一班积

极的年青人,他们关心社会,并用行

动表达他们的诉求,有人批评他们的

做法激进,但他们总算让社会听到了

他们的声音,也展现了言论自由的可

贵。他们曾以不同行动表示对广深港

高速铁路香港段的建设的反对,尽管

他们的方法与价值是否正确还有待讨

论,这都显示出了他们对社会的关

注。这一代人,土生土长于香港,与

上几代人不同,他们(排关键句时请

把“他们”改成“第四代香港人”)

并不把香港当作一个短暂停留的地

方。因为爱,所以着紧;因为重视,

所以珍惜。第四代香港人,终于不再

像过去几代那样“无政治意识”,他

们走到街上,为的不是自身利益。上

几代人也许不明白,批评、谩骂,不

要紧。香港需要不同的声音。

这就是香港的面孔。

Page 7: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1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19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取得

的瞩目成就,中国在世界的

声音越来越响亮,在国际问

题中的参与程度也不断加深。在中国

与世界不断紧密联系的过程中,中国

给世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中国人

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在《时代周刊》近几年的年度人物评

选中,每年总有几位中国人入选,然

而这些出现在杂志封面的中国面孔可

以代表中国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

采访了一位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

学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宋伟

老师。

信息·印象

留学大潮的兴起,吸引着一批

又一批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

我们观察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关

注外国人对我们的认识。不可否认,

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意识形态偏

见,或者出于商业需要(因为负面报

道总是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外

国大部分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相对

负面。外国人每天接触这些负面的信

息,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中国人产生负

面的看法。然而,那些老祖先留给中

国人的财富:勤奋、吃苦耐劳的优良

传统,又成了为中国人加分的重要因

素。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是很复

杂的、多面性的,这是和他们每天接

触的信息相关。”回想起自己在东京

留学的经历,宋伟老师颇有感触道,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海外的勤奋工

作、吃苦耐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

在东京留学的时候,当时许多快餐店

里打工的都是中国学生。他们承担了

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服务工作,虽然是

短期的。中国人的勤奋不仅表现在工

作方面,中国学生的勤奋恐怕也是很

大一部分因素。” 毕竟是由高考洗礼而来,中国

留学生的刻苦可是有目共睹。明确的

目标和高额的开支更是让他们倍感珍

惜,十分上进。宋伟老师最熟悉的导

师,对中国学生的刻苦、努力非常赞

赏。“我们论文完成的进度都比较

快,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生上

课有时候还不来。” 当然,正如一枚硬币具有正反两

面一样,负面评价也是接踵而至。这

里面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如宋老师指

文 / 杨超

谁可以代表中国?哪些面孔可以代表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又是什

么样子?

出的那样,“中国人之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也不能说没有影响,例如一部分

在日本打工的中国人所参与的不太好

的工作、一些人中国人所搞的违法犯

罪活动,钻对方国家法律和体系的空

子,这给人感觉很不好,会觉得我们

的整体社会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其实,每一个在海外的人都代表

着中国,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一方

面来自于其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但毕

竟有机会来中国的人有限,大部分人

都是通过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的中

国人,来了解中国的。而随着近十几

年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足迹遍

布全球,在继承勤奋、吃苦耐劳的优

良传统的同时,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

些问题也在海外暴露出来。这势必影

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反映了亟

待高的社会道德水平。

国别·时代

当被问及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

时,宋老师指出,“很难说世界对中

国人有什么固定的形象,不同的国

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中国人的形

象都有不同。比如,巴基斯坦人对中

国人的看法和日本人、美国人肯定就

有不同,这里面有地缘政治方面的因

素,有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的差

异,也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但不管怎

么样,我感觉世界对中国人有一个较

为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传承了

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勤劳、

能吃苦、热情好客、讲求人际关系和

社会和谐。”

在新世纪的头10年,中国延续

着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全面发展,

特别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世界对中国看法是不是也相应地

发生了变化呢?

“新世纪的头10年肯定会有一

些变化,在不同的地方变化自然也不

同。例如我听说非洲一些地方对中国

人的印象就有一些误解。” 非洲,我

们曾经的盟友,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

微妙的变化。非洲认为中国人从某种

程度上说,和一个世纪前的欧洲殖民

者没有本质区别,欧洲是靠武力打开

非洲的大门,掠夺资源,而中国做得

更聪明,是新殖民主义者,拿钞票将

非洲的资源买走,缺乏技术与资金的

非洲只能依赖中国。

“而发达国家对中国人的接纳倒

是越来越多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

开始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今年春

节,许多领导人向中国发来贺电,澳

大利亚总理使用流利的中文向中国民

众拜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农历新年

来临之际于总统府爱丽舍宫召开招待

会,向广大旅法华人华侨致以节日祝

福;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亮起了灯,

庆祝中国新年。“在国际场合,中文

被更多使用,我想这是和中国人在世

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分不开

的。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

许多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了解和

接受。”

谁能代表中国?

中国与中国人,两个难以分

开、彼此影响的概念。在外国人眼

中,这两者似乎不能等同。宋老师这

样解读:“一般来说,在外国人眼

中,谈到中国时主要是指中国整个国

家,特别是代表国家的中国政府,而

中国人是具有一定独特气质、文化传

承的中华民族。因此两者不能等同。

例如,外国人会说中国正在成为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

上发挥了中心作用;或者中国需要更

世界对中国人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传承了五千

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勤劳、能吃苦、热情好客、讲求人际关系和

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许多优

点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了解和接

受。

Page 8: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2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21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注意环境保护。说到中国人时,他们

会说中国人很热情好客,等等。”

诚然,中国的发展、国力的提

升也会直接影响到世界对中国人的看

法。近几年,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

特别是奥运会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

地位日益重要,国际形象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提升,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自然也不会停留在过去。同样,正如

宋老师之前提到的,中国人在海外的

表现也会给中国加分或者减分。

最后,记者问出了萦绕在心中许

久的问题:谁能够代表中国?或许,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属

于他自己的答案。宋老师,这位国际

关系学者的答案是这样的:“在一个

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

成为世界舞台上被大家关注的角色,

说不定哪天就有外国记者有意来采访

你,或者无意中成为某个镜头下的主

角。因此,每一个人都可能代表中

国,尤其当我们在海外的时候。如果

中国人在海外能够树立更好的形象,

那么自然是作用很大的。当然,最能

代表中国的是中国的政治领导人,他

们的作为直接影响到世界对中国的看

法。我想,胡锦涛和温家宝就已经成

为了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代表,这两

个名字在我们与外国人聊天时会时常

被提起,而且我感觉普遍外界对他们

的印象不错。”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世界舞台上

被大家关注的角色,说不定哪天

就有外国记者有意来采访你,

或者无意中成为某个镜头下的主

角。

文 / 于潇 周宇枫

伴任何文化的解读都不能驱除主观建构的迷魅,也都不可避免地着

有“我”之色彩。本文试通过调查分析,探寻使中国时代英雄的面孔

解读呈现出“双面性”甚至是“多面性”的因素。

时代造英雄。

共和国成立的六十年,

是英雄辈出的六十年。文革

的低谷未能阻挡中国经济奇迹的诞

生,“亚洲飞人”昭示着一个民族的

加速,从粮食饥荒到小康社会,从中

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沧桑巨变的背后

是时代英雄的力挽狂澜。

伴随着全球化的大潮,一张张

中国面孔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他们当

中有政治领袖、商界精英、科学家,

也不乏娱乐明星、体育健儿。可以

说,这些面孔已然成为中国的符号与

缩影,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打开了

窗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文化

的解读都不能驱除主观建构的迷魅,

也都不可避免地着有“我”之色彩。

历史渊源、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差

异,以及中外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微妙

引导,使这些时代英雄的面孔解读呈

现出“双面性”甚至是“多面性”。

本调查以不同专业背景的中西

方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充分保证了调

查的随机性与多样性,以分别代表中

国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和文化领

域的邓小平、李开复和李彦宏、袁隆

平、刘翔、成龙为调查主体,旨在通

过国内外大学生对上述中国面孔的认

知与解读,探求中西方对时代英雄背

后的关注角度、思维方式的异同,从

而进一步探索中西文化差异。

共性解读:主流价值观的世界认同

在200份(中外学生各占100份)

有效问卷中,调查结果显示,中西方

的大学生对中国面孔不乏共性的解

读。以邓小平为例,中外学生对其国

Page 9: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2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23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际影响力皆持肯定态度,其中中国

学生占87.5%,外国学生占79.17%。

81.25%的中国学生和62.5%的外国学

生都认为“经济贡献”是邓小平被

《时代周刊》推选为亚洲人物最主要

的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外国学生对邓

小平的认识并非仅是闻乎其名,对

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一国

两制”、“经济特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政

策理论均有所耳闻,其中“一国两

制”、“经济特区”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熟知度分别高达75%、

70.83%、58.33%。对于中国十年动

乱的“文化大革命”,高达95.83%的外国学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甚至

有58.33%表示非常了解,这也显示

出了国外学生对中国历史背景的熟悉

程度,侧面反映出邓小平对一个民

族时代转型意义的关注度,这一点在

“以上六位,你认为谁最能代表中国

形象”的排序中又得到了印证——无

论中外,邓稳居榜首。三十年来,中

国从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

了90年代的“经济中国”,并向新世

纪的“文化中国”迈进。邓小平作为

政治领袖,成功地促进并引领了时代

转型,诚如南方周末在“百年小平”

专题中所评论的:邓小平不仅顺应了

历史,而且用他特有的智慧推动了历

史,当他于1997年去世时,中国比

1840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民族

复兴的目标。如果以中国国力在世界

的位次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画一条

曲线,这条线便在邓小平时代画出了

一道止跌回升的陡峭轨迹———邓小

平去世时,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综合国

力前六位并且继续向前迈进。中国速

度令世界瞩目,也延续着这位胆识家

与政治领袖的魅力。而邓小平的智慧

和胆魄更在于不断地顺应历史,不

失时机地将改革向纵深推进,这就是

“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经

济特区”以及邓小平理论不竭的生命

力与持久的影响力,是在世界范围内

家喻户晓的原因,也是留给世界的创

举。

提及创举与创新,中外学生在

这一点上显现出高度的认同感。在

“李开复与李彦宏,谁更能代表中国

形象”这一问题中,中外学生均纷纷

把票投给了百度的李彦宏,理由有着

惊人的相似:“中国特色”、“自主

性”、“原创性”、“本土性”、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对

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点在世界范

围内得到认同。以往曾经流传着这样

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独立,

就没有政治独立。”而如今,这一说

法已远远不够,应更换为“一个国家

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政治上

的独立。” 许多国家都将大量经费

投入到科研,比如西门子在全球就有

七个研究院,并且都是相对独立的大

型研究机构,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几

十亿欧元,每年输出的创新成果和专

利数以万计,一组组惊人的数据令人

邓小平

李彦宏

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也延

续着这位胆识家与政治领袖的魅

力。而邓小平的智慧和胆魄更在

于不断地顺应历史,不失时机地

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瞠目。中外众多经济学家认为,自主

创新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原因,一

个企业如果过分的依赖外资和外国技

术,便老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也

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在技术市场领域

的话语权,自然也失去了在知识产权

上的必要保护,在国际竞争中便会处

于弱势。因此,从制造走向创造,不

仅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亟需思考

并夺取的“制胜点”,也是世界所共

同关注的焦点。

而对于科技的社会意义与国家

利益,中外学生通过对“杂交水稻之

父”袁隆平的调查中,分享了共同的

价值观。尽管87.5%的外国学生未听

说过袁隆平,但对于“他将技术专利

无私地献给国家而非自己赚钱”这个

探讨中,过半的中外学生都认为“他

很高尚,值得我们的尊敬”。在最能

代表中国形象的排名中,中、外学生

分别将袁隆平排在了第二和第三位。

袁隆平曾说:“农民富了,国家粮食

安全了,我就知足了”。有人说袁隆

平是“战略科学家”,因为他从不局

限于在一城一池上的攻城掠地,而是

在科学发展上的敏感和不断进取,更

是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考虑人类生存问

题的大器宇,这是一般的科学家望尘

莫及的。在很多学生和同行看来,袁

隆平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的

理解,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杂

交水稻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并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

重大影响,美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

化学奖获得者西瑟罗纳说:“袁隆平

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正因为此,袁隆平

的国家至上、心怀世界,心宽几许、

地宽几许的精神引起了中外学生的共

鸣。自然科学家的人文关怀、科学问

题的哲学层面思考以及科技无国界、

造福于普天下人类等价值观,是中外

学生的共识。 

众说纷纭:思维与聚焦之异

然而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我

们也不难发现“相同”之下的细微差

异。在分析调查数据过程中,笔者发

现中国学生的选项呈“一边倒”的态

势,选择的答案较为集中;外国学生

的选项则相对发散。

比如,对”邓小平被《时代杂

志》评为亚洲人物的主要原因”一

题中,外国学生除62.5%选择了“经

济贡献”外,分别有25%、8.33%、

4.17%的人选择了的“一国两制”、

“教育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而中国学生90%的人选择

了经济,对于其他三项的选择分别是

0、4.15%、5.85%。

再如,对“袁隆平将技术专利

袁隆平

而对于科技的社会意义与国

家利益,中外学生通过对“杂交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调查中,分

享了共同的价值观。

Page 10: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2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25

封面故事

Focus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刘翔

献给国家”,虽然多数外国学生持积

极肯定态度,但选择“没必要”或

“对此没什么感觉”的学生却占到

37.5%,而中国学生只有12.5%。笔

者猜测,这种差异可能与国家的发展

程度与历史背景有关。此次问卷调查

对象的外国学生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

家,相比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对粮

食的敏感度与关注程度不足。水稻作

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世界

吃大米的人占总人口的60%,而中国

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50%。但

是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

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21世纪的地

球上,依然有8亿人处于粮食短缺状

态,每天有24000人死于饥饿。发达

国家因为经济发达,人口相对少,因

此可以拿钱去世界市场买粮食。而中

国是发展大国,人口众多,消费量巨

大,如果一旦进口,就会迅速拉动国

际市场粮价大幅上升,有资料显示,

中国只要有5%的粮食供给波动,就

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重大冲击,但

凡有点国家安全意识的人都会明白,

粮食在某种程度上不单单是商品,它

是一种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上的战

略物资,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就会受

制于人,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

也会绊倒巨大的中国。袁隆平带领他

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

使13亿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

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近

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

活7000多万人口。而7000多万这个数

字,意味着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

数量的总和。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的

贡献,用“伟大”二字并不过分。这

是中国学生所切身感受的。

颇值得玩味的是,在对刘翔、

成龙这两位文体明星的调查中,中

外学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对于

“刘翔以何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外国学生的选择可谓五花八门,仅

有16.67%选对了“12’88””,这

与中国学生75%的正确率形成了鲜

明对比。41.67%的外国学生选择了

“12’91””,在四个选项中位居第

一,可以看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

留给世界的深刻印象,而对于其奥运

夺金后的关注,70.83%的外国学生

甚至不知道刘翔北京奥运会的退赛,

更不说其今日的复出,这与中国学生

87.5%的熟知度反差鲜明。可以说,

刘翔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颇具有民族英

雄的意味,他使中国田径事业扬眉吐

气,因此这位亚洲飞人的一举一动都

牵扯着中国人民的视觉神经。而对于

外国人来说,刘翔或许只是众多世界

体育健儿中的一员,这些田径事业发

达的国家,也很难体会到刘翔对于中

华民族的独特意义。

“你认为刘翔的哪个方面最能

代表中国时?速度、雄心、信心、其

他”一题中,41.67%的外国学生选择

了“速度”,而与此对应的中国学生

只有6.25%;而“信心”则成为中国

学生的首选,高达50%。以上结果表

明,刘翔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

表的是“中国速度”,这种加速给外

国学生留下了的印象可谓极其深刻,

也构成了对中国的整体感悟;而对于

中国学生自身而言,渴望富强的信心

与雄心则是刘翔带给中国的意义,昭

示着中国渴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自信心与自尊心。

然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尽管中国学生对于刘翔的熟知度要远

远高于外国学生,在最后的中国形象

排序上,外国学生反而将刘翔排到了

第二位,仅次于邓小平,而中国学生

却将刘翔排到了倒数第二位,这一定

程度上也映射着体育运动在中西大学

生中的不同地位。尽管体育是一个国

家综合实力体现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

已达成共识,但中西方教育体制对体

育的重视程度依然有显著差异。在

“岩松看美国”有关美国体育教育这

期栏目有这样一段话:“我想体育是

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很

长的历史了,因为在美国,我们成长

于一种观念中,体育是我们学习团队

协作的途径,学习如何竞争,学习如

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学校里主要强调

知识的传授,但同时体育教育的观念

也很悠久了,而且向年轻化发展,不

是年轻人,但是大概是中学、高中时

期,我想在美国,几乎每个中学和高

中都有运动队。这是美国文化中的一

个主要部分。”美国人认为,如果一

个人能在球场上创造奇迹,在其他地

方也能够创造奇迹,只要这个人能够

展示出他与世界的联系,如果他能够

真正认识世界,他会发现,自己和他

人共同热爱的东西是有共通之处的。

因此,美国各个大学都有自身的球

队、拉拉队,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的

差异在于,体育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可

以参与的,美国的观念认为,体育向

每个人提供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能

参与,这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中国大

学相对而言,在体育活动方面颇欠火

候,体育比赛是特长生的专属。可以

说,体育在西方学生的眼中是“主

流”,在中国大学生则为“小道”,

这或许也是刘翔在中西方学生当中呈

现不同价值的原因之所在。

同样,在对于成龙的调查中,

笔者也发现了中西方学生关注点的

差异。87.5%的中国学生了解成龙在

慈善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外国却有

66.67%完全不了解;有90.62%的中

国学生对成龙的艰苦奋斗史有所了

解,87.5%的外国学生毫不知晓。可

见,成龙在外国学生的心中依然是中

国功夫的代名词,对其了解也仅仅停

留在武打明星的层面上。而多数中国

体育在西方学生的眼中是“主流”,在中国大学生则为“小

道”,这或许也是刘翔在中西方学生当中呈现不同价值的原因之所

在。

Page 11: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2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封面故事

Focus

学生更关注的是成龙电影明星以外的

社会身份,作为一个慈善家以及一个

有血有肉、充满辛酸血泪的奋斗历史

的平凡人。成龙曾经说过,“除了拍

电影,只要在公共场合出现,就必然

和慈善和公益挂钩,今后,他将把主

要的精力投入环保。”从九十年代初

期开始,成龙就开始了他在医疗上的

一些公益慈善事业,作为艺人他还深

切地关注年轻艺人的培养,又将慈善

事业扩展到环保事业。成龙曾对于艺

人的责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艺人是公众人物,艺人的一言一行都

对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必然

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艺人应当利

用各种机会参与慈善,身体力行的为

慈善事业做一些实事。此外,对成龙

慈善事业的媒体报道也非常重要,

以“成龙慈善”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

索,有关成龙慈善事业的大事记就有

上千条,这也是“龙子心”能够走入

人心的原因。因为其的慈善事业主要

侧重在中国,因为外国媒体的关注度

不高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

到对于这些中国面孔、亚洲英雄的解

读中,中外学生的思维方式既有契合

又有分歧,关注角度既有共性又分别

有所侧重。在宏大事件上,中外学生

分享了共同的价值观,比如中国经济

的转型与速度,对自主创新的认同,

对科技的哲学命题思考等。而对于一

些个人性问题的思考中,中外学生的

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思维方式也有所

差异。中国学生习惯内向思考,倾向

上升到一定意识形态的高度做最后总

结,而外国学生思维比较直接,习惯

外向思考。对于成龙和刘翔的关注点

也不同,可以说,这与民族性格、

传媒舆论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因

为这些异同才构成了中国面孔的“双

面性”甚至是“多面性”而非单向的

维度。也唯有考虑到国家、历史、文

化、传媒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才能

对这些中国面孔有着更为全面和深刻

的解读,以更加丰富多维的方式角度

捕捉到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成龙

Page 12: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29

在迎接新世纪曙光的热闹之中,众多国家体验着大步迈向全球

化进程的欣悦。然而,所谓的分享共同的未来与命运,究竟

是美好的预言,荒谬的误解还是不安的冲突?

2000年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千年报告《我们人民:

二十一世纪联合国的作用》中明确指出:“首先,全球化的好处和机

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

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

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

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全球化对许多人而言,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

力量的伤害,从而引发经济不稳、社会失调等一系列问题,本期专题

中,我们将一同倾听新世界图景背后的滚滚声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中国在国际贸易地位上的不

断提升,不断发展变化的国

际贸易形势也对中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要求我

们处理好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同时

仍要注重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战略合

作。

中非关系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

一。近年来,中国大力援助非洲经济

发展,帮助其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

方面的基础设施,免除其对华债务;

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向非洲市场输送

大量的轻工业品,开展对非投资并与

许多非洲国家签署了能源合作协议。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互

利互惠的双赢局面。然而,从另一个

角度来看,全球化给非洲和经济发达

的国家带来了更大的差距。中非贸易

合作,是互助还是掠夺?

中非贸易再续前缘,获得新发展

早在郑和下西洋时,中国与非洲

就曾有过短暂的贸易关系。据《长乐

南山碑文》记载:“(郑和)自永乐

三年(1405)奉使西洋,迨今七次,

所历蕃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

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竹锡兰山

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

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

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其

中说的“木骨都束”就是今天东非索

马里共和国的首都摩加迪沙。郑和那

时已经到过非洲,带去大量瓷器、丝

织品等,而从非洲运回香料、珠宝、

奇珍异兽等。然而,这段贸易关系随

着郑和远航的结束和也随之中断。

新中国建立后,自1950年起,中

国与非洲重启了停止数百年之久的贸

易关系。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非贸

易规模从1000多万美元增至数百亿美

元,贸易对象由一、两个国家增加到

50多个,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

也日趋多元化。由初步发展到徘徊前

进再到稳步提升,伴随着不断推进的

经济全球化进程,2000年起,中非贸

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的发展阶段。

当年10月,为加强中非在新世纪的友

好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促进

共同发展,中非双方共同创立了“中

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WTO的大家庭。这标志着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又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新的贸易问题也应运而生,不断影响着发展

中的中国和世界。

文/林伯逍

Page 13: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中非合作论坛极大地促进了中非贸易合作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30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31

非合作论坛”,开启了中非合作新纪

元。同时,在这一年,中非贸易额首

次突破100亿美元。到2005年,中非

贸易额已达到397.5亿美元,比2000年接近翻了一番,5年间年均增幅高

达32%。2006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

达到2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其中中国对非出口110.3亿美元,

从非进口145.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

同期增长30%和51%。中国在非洲的

贸易伙伴已遍布非洲各个角落。2005年,中国对非洲出口超1亿美元的国

家达26个,中国从非洲进口超1亿美

元的国家达18个。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

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

动计划(2007至2009年)》。会议期

间,中非双方签署了14项总金额约19亿美元的商务合同和协议。签署项目

涵盖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和技术设备

出口、资源开发、金融保险等领域,

涉及埃塞俄比亚、埃及、南非等11个非洲国家。

中国自 1992 年以来开始积极在

非洲国家进行资源与基础建设的投

资,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石油公司

(CNPC)在非洲国家苏丹自1996年开始进行投资,由于内战与恐怖主义

的威胁,西方石油公司纷纷离开苏

丹,刚好给中国进入投资的机会。中

国在苏丹的投资包括石油开发与基础

建设,总计约四百万美金,成为苏丹

最大的投资国。此外,在赞比亚著名

的含铜带,中国对矿区投入了1700万美元;在津巴布韦,控制着世界第二

大铂金矿,储量约价值5000亿美元;

2006年一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签署了一份最大的石油贸易协定,耗

资23亿美元购买了尼日尔三角洲一家

尼日尔油田45%的股份。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以对非援

助和多领域合作为前提的。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

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

讲话中包含了大量对非的援助计划:

为非洲援建太阳能、沼气、小水电等

100个清洁能源项目;实施100个中非

联合科技研究示范项目,接收100名非洲博士后来华进行科研工作;向

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

款;支持中国金融机构设立金额为10亿美元的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

款。……正是靠着这些援助计划,中

国与非洲维持着新型的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非洲愿意与中国合作,双方各

取所需,互利共赢。

非洲经济受到中国经济势力冲击

1998年,当中国有色金属有限

公司非洲矿业分公司以2000万美元买

下赞比亚赞比西铜矿85%的股份时,

附近城镇的居民欣喜若狂。11年来,

封矿已经造成了大量失业,重新投产

可大大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国有

色金属有限公司承诺早这块地产上投

资700万美元建设一家炸药厂,并捐

款60万美元装备和翻新当地的一家医

院。2005年4月,在炸药厂的一次巨

大爆炸事故中,46名工人丧生。

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中国人

口在过去十年膨胀到了3万。出售来

自中国国内廉价物的中国商人被指责

破坏当地工业。2006年,27岁的鞋匠

乔•曼巴对《电讯》报记者说:“无论

你去哪儿——市场、市中心,都有中

国人,他们抢了赞比亚人的生意。我

做鞋用的是天然方法制作的真皮,而

中国人的人造革皮鞋要便宜得多,所

以,人们都去买他们的货,我就没生

意了。”

在加纳和南非,中国的出口产品

也取代了本国生产的服装和家具,有

人指责是中国造成了尼日利亚35万人

失业。另外,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的一

次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研的本

国鞋厂中,28%的破产,32%被迫缩

小生产规模,强制裁员。

来自同属于第三世界的中国的

制造商的竞争也给非洲工业带来了冲

击。继2005年国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

之后,5个非洲国家的服装与纺织品

产值下降了17%,造成了大规模的失

业——肯尼亚有3000人失业,南非有

12000人,莱索托有15000人。在斯威

士兰,服装与纺织品行业的裁员达到

了56%。

总之,不论是在进出口方面还

是在就业方面,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势

力确实对其本国经济产业造成了不小

的冲击。事实上,经济学家们现在认

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对第三

世界国家市场的影响,正在彻底改变

一条根本的经济法则,而且很多国家

都要被迫重新评估其发展战略。英国

开放大学研究国际发展的拉斐尔•卡普林斯基教授说:“发展战略的一条

常识就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

价格相比已出现下降,因此,国家应

扩展其工业部门。然而,中国加入全

球市场威胁到了这一逻辑。”卡普林

斯基教授也是英国国际发展不一份关

于中国对非洲影响的报告的作者。他

解释说,中国的竞争力造成了工业制

成品价格的下降,而它对某些原料的

需求又造成了这些原料商品价格的上

涨。“现在,经济学基本认为,非洲

国家应从工业生产中撤出来,更多地

侧重于原材料商品。”

他继续说道,这个趋势将会产生

难以估量的影响。“从发展政策和学

术研究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

问题。在五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使一

个几十年来一条不成文的经济发展规

律发生了变化。”

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坚持不干涉

非洲国家内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不

断努力改进合作思路,合理地调整一

部分中非贸易政策,更多地为非洲国

家的发展做出考虑。安哥拉是中国最

大的石油供应国,国际捐赠机构曾拒

绝借给安哥拉政府建设所需的,除非

安哥拉政府承诺在人权、善政廉政和

财政透明等问题上作出改进。但中国

在2004年提出的价值20亿美元的出口

信贷协议却却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是一次平等的国际援助信贷。于是,

安格拉政府再也不需要接受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IMF)或世界银行(World Bank)任何带有附加条件的贷款了。

在对非贸易结构方面,中国特别加强

了从非洲国家的进口,让非洲保持顺

差,使非洲从中获得了大量外汇收

入。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还对近

30个最不发达非洲国家的190个税目

的输华商品实施免关税政策,使去年

相关非洲国家受惠商品的对华出口额

增长1倍以上。

中国在搞“新殖民主义”吗?

恰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

前夕,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研

究机构和新闻媒体,都在散布这样一

种言论:在争夺非洲资源的斗争中,

中国已呈咄咄逼人之势。他们极力宣

扬,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就是为

了石油,为了攫取非洲的能源,认为

中国这是在搞“新殖民主义”。近

来,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中国问题

专家”纷纷撰文著书,把中国作为美

国在非洲未来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

一篇文章中说,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是

多方面的,这是中国“软实力”不断

上升的写照,而这种上升是以美国的

“软实力”不断下降为代价的。法国

《费加罗报》发表文章《中国在非洲

编织网络》,称“中国占据西方让出

的每一寸地盘,在这个被认为没有希

望甚至有时无足轻重的大陆上,它成

事实上,经济学家们现在认为,中

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对第三世界国家

市场的影响,正在彻底改变一条根本的

经济法则,而且很多国家都要被迫重新

评估其发展战略。

正是靠着这些援助计划,中

国与非洲维持着新型的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非洲愿意与中国合

作,双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赢。

Page 14: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古老的非洲列车将驶向何方?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32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33

了角逐的主力”。

诚然,我们必须要承认,中国大

力发展同非洲的合作关系肯定要考虑

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自身利益,同

时在合作深化时期,肯定会出现一些

问题。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认为,我

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中国与非洲

国家进行的合作以互利双赢为目的,

能源合作只是经贸合作的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室

主任徐伟忠表示,中国不仅同非洲能

源丰富的国家合作,即使是能源较为

缺乏的国家,中国与之也有着广泛的

合作。西方对此的评价有失公正。因

此,“中国绝不应该被戴上‘新殖民

主义’的帽子”(温家宝语)。

南非《安全研究所》网站2009年

11月23日发布的《中非贸易的影响》

一文指出:非洲可以把同中国加强合

作看做增长和繁荣的机遇。有迹象显

示,中非贸易制度似乎在平等的基础

上发挥作用,目前的研究尚还没有不

同看法。“人们可能会说,中国有点

像冷战时期的大国,为自己的利益援

助某些地区。我们在很多场合听见中

国官员说:“我们的经济和政治政策

是分开的。”但不法现象在很多非洲

国家存在,中国在那里建立或者正建

立存在。在和非洲交往的透明度上,

中国可以做很多事情。”

关于中国对非洲影响的大多数报

道,都走的是这样一条线:非洲贫困

腐败、无力妥善管理自己的事物,而

中国贪婪成性、不值得信任,那么,

结果只能是灾难。似乎只有那些从几

百年钱就一直在非洲榨取价值的国家

才有资格既同非洲作生意,又不断修

正它们国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与

非洲国家间没有任何历史纠葛,没有

根本利害冲突,合作基础广泛坚实。

不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投资,还是

开展合作项目,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

正常经贸活动,是平等互利的商贸往

来,有利于促进各自的发展,特别是

有利于非洲减少和消除贫困。美国佐

治亚州奥古斯塔州立大学政治系的陈

博中教授也认为,非洲国家对新殖民

主义感到害怕,是因为他们对18世纪

末和19世纪的欧洲老殖民主义对非洲

资源的掠夺记忆犹新。而现在,与其

说非洲国家担心中国搞“新殖民主

义”,倒不如说他们是担心美国这样

做。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阿维

甘攻击说,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

不附加任何条件,“会延长独裁统治

的时间,加剧民众的痛苦,延缓民主

进程”。事实上,中国不附带政治条

件的经济援助受到非洲国家政府和人

民的高度称赞。尼日利亚驻中国大使

馆新闻参赞也曾表示:“长期以来,

欧洲一直在剥削非洲,但现在世界已

经发生了变化。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

选择。中国是坦诚的,中国与非洲之

间的交流没有任何预设的条件。现在

欧洲和美国有了竞争对手。它们将不

得不更加注意过去对非洲做了些什么

以及将来会对非洲做什么。”

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最主要原则

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因此,在中国

进出口银行给某个政府贷款、签订石

油采购或公路修建合同时,都没有关

于改善政府政策、敦促修正腐败或减

少环境破坏等方面的附加条件,这正

是中国外交一贯奉行的平等原则。

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望,在日益

开放的国际市场中,中非的贸易合作

将会上升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模式,

焕发更大的生机。

参考文献:

《美国眼中的中国抢油战》(本篇1. 文章为Stanford University 能源课程

中的报告,并在 2008 年 6 月发表

于 ASPAC 2008 - Crossing Boundaries in the Asia-Pacific 研讨会中。)。

《中非贸易的影响》,南非“安全2. 研究所”。

于培伟《中非贸易前途无量》,中3. 国经济时报。

“中国绝不应该被戴上‘新

殖民主义’的帽子”(温家宝

语)。

Page 15: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34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35

Page 16: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副司令马科斯

Chiapas Market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36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37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全球化的合理性已经不再被中

国所反思。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全球化呼声逐渐在世界政治中崭露头

角,却被最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所忽视。

戴锦华,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

中文系读书,毕业后任教于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

1993年重返燕园,进入北京大学比较

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戴锦华教授

对当代社会的林林总总有着敏锐的触

角,并以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为激

发点,关注现实,研究大众文化,探

索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角色。2009年岁

末,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五,趁着两

节课之间的午餐时间,戴锦华教授接

受了《北大环球家》的专访。

萨帕塔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的导火索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墨西哥萨帕

塔运动的?是什么契机使您将注意力

聚焦到这一运动上的?

戴锦华:说来话长。大概是从九十年

代后期开始吧,在国外旅行的过程

中,我慢慢地意识到了一个事实:

我从自认为打开了世界视野的那一

天起,其实封闭了另外一片世界视

野——第三世界。在渴望着获取欧美

的知识和视角的同时,我们渐渐不再

关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曾经非常熟

悉的第三世界。当一个大幕向我们打

开的时候,另一幕却悄悄地落下了。

所以我会有意识地选择去第三世界访

问、考察和旅行,关注第三世界的无

奈和反抗。那时有许多人谈论“萨帕

塔”,听上去像一个传奇,直到我有

机会去墨西哥。

记者:讨论反全球化运动之前,我们

需要澄清一下“反全球化”的概念。

以萨帕塔运动为起点的反全球化运动

是在什么层面上反对全球化?是反对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以政府和国际

组织为其服务工具的全球化吗?

戴锦华:萨帕塔运动是一种“智慧

的即兴创作”。它是一种相当本土

的抗争,是对全球资本主义化灭绝

原住民——在文化上,甚至是在物

理层面的灭绝——的反抗。其间的智

慧便在于萨帕塔运动将这种非常本土

萨帕塔运动是一种“智慧的

即兴创作”,其间的智慧便在于

它将一种本土化的斗争与全球

资本主义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了一

起,从而使自己成为了反全球化

运动的一部分。

化的斗争与全球资本主义进程非常有

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萨帕塔使自

己成为了反全球化运动的一部分。因

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并不是要

用萨帕塔运动来定义反全球化,而是

他们在自我抗争的同时成为了后冷战

时期全球化运动的导火索。这一影响

也是始料未及的。如果我们深究这场

运动的根源,它本身也不是一场原住

民运动。萨帕塔从无产阶级革命转变

为原住民运动可能受到了两个因素的

影响。一方面,正如马科斯自己表示

的那样,当他们意识到六十年代的游

击战、毛派游击战,或者说是格瓦拉

式的游击战是没有出路的,在今天不

再成为一种可能的动员时,他们扭转

了自己的方向。另一方面,萨帕塔作

为一场原住民运动,也是一场即兴创

作。当这样一场“为了生的自杀行

动”忽然因为市民社会的介入而改变

了原本状态的时候,萨帕塔将自身即

兴地书写为一场原住民权益运动。同

时,它在原住民运动和反全球化运动

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高妙的联结——

而这正是我们难以定义“反全球化”

运动的一个原因。如果我们将全球的

反全球化运动纳入研究视野,你会发

现反全球化运动是一场相当微弱、分

散而又短暂的政治结盟。

记者:从1994年正式兴起到今天的15年中,萨帕塔运动经历了一个式微的

过程。1995年萨帕塔与政府签订《圣

安德烈斯协议》,该协议最终也没有

得到政府的执行。2006年萨帕塔介入

墨西哥总统大选,也未能取得令人满

意的结果。这种衰微是不是因为萨帕

塔运动只是一连串“偶然”的结果?

戴锦华:可能我们要区分层面。一方

面你可以说萨帕塔运动已然失败;而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说成败尚未可

知。因为它一次又一次沉寂,但一次

又一次地崛起,所以我并不觉得它只

是一连串的“偶然”,而是一系列成

功的即兴创作,也可以说是“见招拆

招”。社会主义阵营不战而败——

即所谓全球性的“大溃败”之后,

溃败的并不仅仅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反

对力量,还包括了这样一种失败——

人们不再相信改造世界的可能性,这

种巨大的失败造成的犬儒主义是由胜

利者与失败者共同缔造的,使人们拒

绝任何一种乌托邦的想象。丧失了一

种可以联合的社会力量,乌托邦的想

象也不再是具有力量的。在这样一种

背景之下,萨帕塔运动的意义便在于

它不断在没有可能的地方创造可能。

所以我认为萨帕塔运动在05年06年的

下滑,或者说这一次的沉寂,是它出

的又一招险棋,又一次的剑走偏锋,

但是这一次失败了。然而,从另一个

角度来看,这也是萨帕塔运动对我们

的一个提示:当你尝试去触及后冷战

时代社会的基本支撑性体系时,最后

撞毁的究竟是那个体系还是你自己?

这是一个问题。马科斯的这一步险

棋——反对左翼候选人,进行另类竞

选运动,实际上触及到了现代民主的

唯一样式——政党政治。马科斯有一

个判断错误:他认为左翼候选人一定

会胜出。马科斯在墨西哥大选期间接

受了BBC西语台长达3个小时的专访。

期间他表示,并非他与左翼候选人之

间存在这么大的分歧和冲突,他只是

以这种反对的姿态来尝试倡导人民

民主,或者说是基层民主实践的可能

性。但是马科斯最大的失误不在于他

错误地判断左翼候选人一定会胜出,

而在于他忽视了美国力量的介入。事

实是美国在墨西哥大选之前派遣了80余名电脑专家进入墨西哥。结果是右

翼候选人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其间发

生过什么我们并不清楚。但萨帕塔运

动可能动员的民众立刻转移到了对可

能的选举舞弊和左翼候选人的落选的

抗争当中。这时,马科斯的角色就变

得非常尴尬。马科斯并不能为左翼候

选人的失败承担责任,但他可能要为

这一行动削弱了整个萨帕塔运动作为

精神领袖的象征意义承担某种责任。

娱乐化的博弈

记者:2006年马科斯与一位侦探小说

家共同创作了一部侦探小说《不宁的

Page 17: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Seattle WTO Protest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38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39

死者》,《纽约时报》等媒体称之为

“革命的穷途末路”。但是萨帕塔运

动和“马科斯”这个角色,在1994年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便具有了这种

娱乐化、符号化的特质。这种特质对

于萨帕塔运动旨在达成的政治目标产

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戴锦华:这是成功的第一例——怎样

利用传媒,利用娱乐化、符号化的特

征并主导它们。所以说马科斯和格瓦

拉完全不同。格瓦拉去世后才被娱乐

化、符号化和消费化的。而马科斯是

非常清醒的把握着、驾驭着传媒,并

且调侃他们,戏弄他们甚至玩弄他们

于股掌之中,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成功

的效果。作为第一场后现代革命,或

者说“符号学游击战”,萨帕塔运动

是一场伟大的创造。它让我们第一次

不仅仅从理论上,而且从革命实践

上,认识到在今天的传媒系统甚至是

主流传媒之中展开游击战的可能性是

存在的,而且战而胜之的可能性也是

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特质

是萨帕塔运动最有趣的部分,也是最

具有启示性的部分。但是,从另一个

角度来看,每一次萨帕塔运动成功的

即兴创作的同时,又阻断了一种现实

实践的可能。比如说当他们成功地将

自己书写为原住民运动,以古老的玛

雅人的声音发声时,他们使得全球有

良知的人民都不能漠视他们的存在。

这是一个成功。但是他们同时将自己

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之内,限定在

占墨西哥总人口5%的玛雅人的范围

之内。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逾越,甚

至进行“全球动员”,呼唤“五大洲

的兄弟姐妹们”,但是其他国家的人

们和墨西哥统治者的政治实践还是会

将它限定在“争取原住民权利”这个

非常具体的行为价值范畴之内。当它

成功的把自己营造成一个符号的时

候,这个能指便像一个魔咒一样,同

时限制了萨帕塔运动和马科斯自身。

所以,虽然马科斯已经达到了一个非

常成功非常出色的状态,但也同时呈

现出一种被咒语所压制的状态。这种

状态是有待于他今后的实践,或者说

是后来者,去进一步突破的。我们不

能要求一个人来完成这一切。但他已

经向我们展示了媒体战场、文化战场

或者符号学游击战的现实可能性——

毕竟马科斯曾经两度实现了“全球动

员”,使得全世界都不可能无视他。

记者:所以萨帕塔运动在成功地利用

传媒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阻断

了现实实践的可能性。

戴锦华:对,某些现实可行的路径被

这个被日益放大的符号自身阻断了。

所以马科斯写作侦探小说这件事本身

是不足以被诟病的。《纽约时报》的

评论表现了一种美国主流社会的批

判,他们希望达成这样一种效果。侦

探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有趣之处

在于它主要以社会犯罪为讲述对象,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它会暴露许多

主流社会试图遮盖的黑暗压抑;但是

另一方面侦探小说又是一种主流的匡

正文体——它最终都以将罪犯绳之以

法、惩恶扬善来重新匡扶秩序,或者

说重新抚慰我们现实的困境。我的一

位朋友,一位美国的西语教授认为这

本合写的侦探小说非常有趣,泰博与

马科斯的连续写作之间存在一种有趣

的张力。泰博作为一位职业侦探小说

家的写作是凝聚性的,而马科斯的写

作一直是发散性的,他并不引向问题

的解决,而是不断地导向问题。因此

我认为他的这种写作是另一种文化战

场。

叠加在中国之上的中国

记者:中国曾经宣称自己将“永远是

第三世界的一份子”,对非洲和拉丁

美洲的人民怀有同志般的革命感情。

戴锦华:对,当时至少受到了两个因

素的影响。一是国际主义,一种对超

越民族国家和世界革命的想象,是比

较“马克思主义”的;二是第三世界

主义,是比较“毛泽东思想”的。

“第三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因此

对它们的关注是非常自然和内在的。

那时的中国对自身存在着既是第三世

界的成员,又是第三世界领袖的一种

想象。

记者:现在的中国主流媒体对于第三

世界、反全球化运动等主题的关注并

不充分。也许中国并没有遗忘历史,

但目前它确实忽略了第三世界人民的

呼声。您觉得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过程

中,是什么因素使中国对第三世界的

感情逐渐淡薄?

戴锦华:这个问题和中国整体的转型

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果我们从经济的

角度来看,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

积累,中国已经具有了加入国际市

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可能。

我们经历了政治和经济路线的整体转

向。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有一个纳

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过程。在全球

资本主义体系的阶序之中,第三世界

处于一个极低的位阶。所以如果使经

济成为了最重要的主导,那么第三世

界的这些国家,用马科斯的说法就是

“掉出了经济版图的国家”,自然就

不再获得关注。我的经验是,当我重

新获得了关注第三世界的动力之后,

我发现这些图景并没有从我们的视野

中消失,而只是被我们非常“有意

识”——不,应该是“无意识”地忽

略掉了。

记者:1999年西雅图WTO第三次部长

级会议时,发生了大规模的发全球化

示威游行。中国媒体对此仅仅轻描淡

写地一笔带过。这是一种“无意识”

还是“有意识”?

萨帕塔运动让我们第一次从革命实践上认识到在今天的传媒系统

之中展开游击战的可能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娱乐化的特

质又阻断了革命现实实践的可能性。

戴锦华:两个都是吧。说它“有意

识”是因为你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

界想象,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价值评

判,这时你会有一个相当有意识的筛

选和对轻重缓急的排序。说它“无意

识”是因为全球化已经不再被中国所

反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现

象有趣的地方并不在于权力中心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而在于权力中心的意

愿怎样变成了公众意愿。比如你会听

到出租车司机说,管这种小穷国干什

么,他们不就是来找我们要钱的吗。

这些都表明,一个重新构造权力结构

的世界想象的支持谱系的过程已经完

成了。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它是不自

觉的,因为它不再被反省。

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现在依然是

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的绝大部分区

域和绝大部分人口,仍然处于一种

“发展中”和“欠发达”的状态。但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

崛起、中国成为美国的债权国——这

是一种叠加在中国之上的中国。当你

看到这样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时,那

个巨大的处于第三世界中的中国其

实被褶皱了。但当你瞩目于第三世界

的中国,你会发现那个大都市的中国

只不过是小小的一部分。我虽关注但

并不特别关注作为修辞的“中国是第

三世界国家”或“中国是世界超级大

国”,因为这是一个在今天中国的土

地上并存的事实。因此中国存在的问

题必须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讨论。同

样,在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过程当

中,“中国”这个能指会扮演非常不

同的角色。一方面,如果“亚盟”形

成,“亚元”发行成功,中国如果能

够主导这个过程,将会成为全球化历

程的巨头之一。另一方面,即使中国

成为与欧盟、美国鼎立的三巨头之

一,也绝不意味着中国将不会面临作

为第三世界的一员的急迫的反全球化

任务。中国和拉美、非洲的许多国家

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资源匮乏、人

口数量巨大的国家。所以至少在形而

下的意义上,任何一种全球化的方案

都不可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

题只有她自己去面对。但是,以国家

为单位能否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一个

值得商榷的问题。至少目前来看,以

国家为单位显然不可能解决“中国”

这个名目下所有的问题。所以,中

国需要一种“自救”——自己来面对

既存的问题和进行“智慧的即兴创

作”。现在的世界不仅面临着金融危

机,还需要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危

机。中国不可能等待这个世界体系的

内在拯救力量来拯救我们,而如果我

们不想与他们一起沉没,我们应该怎

么办?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三等舱先进

水,三等舱的人不可能等待头等舱的

人去救援。他们只能在即兴发挥中寻

找自救的道路。如果能有足够的在领

导层面的制度创新和基层层面的自我

组织、自救,中国真的可以为第三世

界、为这个世界的多数人提供一种新

的方案和新的可能。我始终抱着这种

期望。

当你看到一个崛起中的中国

时,那个巨大的处于第三世界中

的中国其实被褶皱了;但当你瞩

目于第三世界的中国,你会发现

那个大都市的中国只不过是小小

的一部分。

Page 18: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41

文 / 田倩如

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能否在灯火辉煌的城市中寻找到希望?

中国现有的企业发展模式只会

造富,产生不了伟大的商业

机构。——长江商学院院长

项兵

危机四伏

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曝光了在

贪欲与松散监管之下金融机构的不道

德行为,也警醒了在亚洲做着“出

口”崛起梦的各个新兴经济体。自从

二战后日本凭借出口导向型经济获得

成功,中国与亚洲四小龙也纷纷效仿

其发展模式,利用比较优势在国际经

济秩序中缓缓着力,颇具扭转乾坤之

势。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不良资产如

同传染病一般传播,美国居民消费能

力遭到重挫,建立在资产升值预期上

的投资成为破灭的泡沫,此时中国也

因出口受到打击成了一个巨大的买单

者。谁来与危机角力?

近年来,“民工荒”成为雇主面

临的尴尬难题。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五

分之一人口的超级大国,近半个世纪

来凭借着充裕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

源吸引了大批外资、哺育了许多新企

业,却出现“民工荒”,让人失笑不

已。谁来与此尴尬角力?

国企占领制高点数十年,与之

相伴的是地方机关用权寻租数十年。

2005年,中央决定,2010年国企数量

减少一半,此言一出,引得专家大众

中国创业力正角力于危机时代。面对价值取向与发展模式转型的挑

战,中国企业将何去何从?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船只出口

走秀网

Page 19: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42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43

长期观望。去年,国企间的并购突然

增多,中投一度忙不迭,中投二号出

世协助。然而通过匆匆并购实现的数

量减少是否能达到国退民进的目的?

在这样的并购中如中粮一样的巨头的

诞生究竟是福音还是倒退?2009年的

“国进民退”抗议声是过虑还是直

言?中国民企面临的危机,谁来与之

角力?

哥本哈根只是个传说。两周的

风云迭起和舆论四炸,似乎除了环境

危机的暗示之外,更多的是政治意图

的表露和商业机会的催生。雷声大雨

点小、很可能沦为保护主义道具的碳

关税,能源板块上的融资风暴……没

有人知道日益疯狂的人类可能面临什

么。中国作为碳交易潜力巨大的一

方,是否应该暂时撇开商利,考虑子

孙后代可能面临的困境。然而国内外

阻力仍在,谁来与此角力?

笔者并非危机论者,只因危机

不被看到,就会成为隐患。笔者意不

在振臂高呼,振臂高呼者当另有其

人——那些正徘徊着、酝酿着、拼搏

着的中国创业力。创业动机如今有了

新的趋势:从谋求暴利到解决社会问

题——“社会企业家”成为一个既陌

生又不遥远的名词,而此种创业新思

路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有何意义?

角力危机:时代之幕

“企业家”是一个神奇的词语。

企业家最重要的发家资本是他的才

能。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大多集中

于制造业或是重工业,他们了解中国

市场,打拼其中犹如鱼翔大海。然而

在管理思想的创新上、对社会问题的

解决上,中国企业家却显得略输一

成。企业做大做富,的确是把企业做

强的一种方法,然而一味往效率和利

润看齐,中国的龙头企业似乎缺少了

一些灵动和创造力。

此时,后金融危机时代给中国企

业家(更多的是民营企业家)带来的

挑战似乎是空前绝后的。原来的出口

型产业里企业堆积如山,仍能分得一

杯羹各自为营,而今出口面临萎缩的

危险,国内的流动性和产能都过剩偏

多,由此产生的淘汰和不稳定性是残

酷的。国家的宏观调控只能消除市场

过度激烈的上下波动,而在此之后,

“国进民退”便不能作为稳定市场的

良方。如果想要看到经济不断复苏,

必须依靠民企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

民族企业的力量一旦被国家加以放大

和支持,将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动

力。

此时,创业就不仅仅是年轻的追

梦人的事了。目前为止,中国民族企

业的成功主要产生在非主流行业,也

就是常说的鞋子、袜子、打火机、领

带、纽扣等等。在这些小的领域,中

国民族企业进步巨大,然而在主流的

市场,如同华为和中兴这样的突破性

案例少之又少。同时,中国企业对出

口依赖度非常高,其成功是一种“替

代性”的,也就是建立在现有企业

被打败的基础上的,而非一种“创造

性”的,而前者更有可能发展为零和

博弈。

中国企业家需要新型创业思路,

让他们可以“再创业”:突破中国企

业的发展模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

业机会,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

济改革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是一艘大船,如果这个市场

更多地由千万民营企业来共同掌舵,

是否能经历得起风雨交加愈演愈烈的

国际经济形势的考验?项兵院长所说

的“伟大的商业机构”究竟是什么样

的创业或者再创业成果?

中国企业有着过强的“科技中心

观”,却忽视了理念的创新——高盛

没有所谓的核心技术,沃尔玛、星巴

克也没有,却都是世界顶级的商业机

构。核心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立

竿见影,而理念创新常常更像是唱独

角戏,不得不经历一段蛰伏期的观望

与考验。

理念的创新往往来源于对社会

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中国企业大

多缺少的是这种眼界。梦想不一样,

做生意的方式也就完全不一样了。为

什么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大眼界就变

得如此重要?危机同时来自于内在和

外在的环境,而应对危机的力量应该

更多的来自于社会企业家们自发的行

动,而非政府的小心翼翼的疏导。危

机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家必须面对的大

环境、大背景,此时对他们发展最有

利的不是在危机中打擦边球、投机偷

生,而是协助经济的良性复苏与根本

调整,这样企业才能在将来得到更多

的发展。

中国企业家,尤其是已经成功

的企业家们,尤其需要拾回曾经的创

业精神,并且在现在的位置上勇敢地

“再创业”,对自己的公司进行反思

和突破。

“创业”一词,就如同“企业

家”一词一样神奇。它不仅仅是指公

司起步的阶段,而是指任何一种新思

想萌芽的阶段。创业是一种满怀热血

去突破的渴望,是一种扩大影响力的

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现在正是中国

民营企业所需要的——当中国无法完

全依靠现有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抵住

金融危机的余震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大

潮,当中国守着大量劳动力却面临着

让人啼笑皆非的“民工荒”,当“国

退民进”终有一天拉开大幕,当环境

问题的解决方案变得更为迫切而不仅

仅是热门……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否挑

起舞台主角的担子,发扬他们正向的

能量,以中国的名义为世界创造价

中国企业家,尤其是已经成

功的企业家们,尤其需要拾回曾

经的创业精神,并且在现在的位

置上勇敢地“再创业”,对自己

的公司进行反思和突破。

如果想要看到经济不断复

苏,必须依靠民企的活力和创造

力,中国民族企业的力量一旦被

国家加以放大和支持,将成为中

国崛起的重要动力。值,也许就取决于仍在与危机角力的

他们,能否找到属于中国民企的创业

角色,发挥他们的创业力了。

中国创业现状:创业教育与创业环境

中国民营企业家此刻站在风口浪

尖,而一些满怀梦想、见地颇丰的年

轻奋斗者们正做好准备前仆后继。诚

然,创业很少会成为中国大学生毕业

后的第一选择,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放

大到整个“准创业人群”,我们看到

一些希望,也有一些失落。

2 0 0 9年,在“全球创业观察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的调查中,只有3.6%的香港受访者曾

经创业或拥有营运少于3年的企业,

较2007年的10%大幅减少;深圳的

早期创业率由2004年的11.5%下跌至

4.8%;只有14%的香港人表示对未来

六个月的营商环境表示乐观,比起

2008年的81%简直天壤之别……可以

说,在2009年这样动荡的一年中,受

访的准创业人群的心理成熟度有了一

定的提升,而数据的剧烈波动也在危

机的影响范围之内。然而危机一定意

味着创业的劣势么?当危机转折点到

来,经济复苏步步临近,创投的春天

也逐渐来临的时候,也许在此刻仍然

悲观的创业者们,会有好得超出想象

的发展前景。

再看,2009年8月11日,中国新

闻网上有一则消息称日前一项有关大

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

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

1.94%。如果要解释这个数据,必须

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是中国的创业环境

和创业教育。

在中国,经济秩序和法律秩序都

仍未臻完善,大学生创业,政府给予

的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都比较少。创

业之初,最重要的是企业的财政透明

化,而中国在此方面的监管力度和手

段仍有待提高。有想法,无法实施;

或者是实施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这两种结果的产生,创业环境的不成

熟实在难辞其咎。

国内本科商学院中,真正进行创

业指导和熏陶的术凤毛麟角;国内的

几个创业策划书大赛,又往往成了优

秀学生简历上的贴金和找到高薪工作

的敲门砖、垫脚石。得不到关于创业

方法的系统指导,激不起大学生对创

业的兴趣,抑或是没有引导年轻人关

注社会问题、培养敏锐感受力,导致

他们及时跟风创业也无业科创……这

些是商学院与非商学院的教育失职。

虽然大学生创业只是中国创业力

一个不够强大的分支,却映射着中国

经济的未来。当勇气和眼界都仍待开

阔的这一批年轻人逐渐走向了企业家

的位置,他们是否有勇气和力量去坚

持创业力?当下一轮危机到来,当下

一轮改革开始,他们能否撑起中国经

济的蓝天?

结语

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商业

活动的全过程而非仅仅是利润的再分

配来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创业力其实

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中国的创业

力正在危机和矛盾中缓慢地发展、成

长。在它成长的过程中,更大的阻力

来自于自身。

中国创业力正角力于危机时代,

它与危机角力,与外压角力,也与自

身角力。可以想见,当经济进入后危

机时代,这种角力仍然会存在。也许

此刻,危机激发了中国的创业力,而

中国的创业力也成功地帮助中国乃至

其他受益国度过这场风暴;但是中国

创业力对于中国的社会意义绝不仅限

于此。

中国企业需要激发自身的创业

力,以面对价值取向的调整与发展模

式的突破,这一切,让我们拭目以

待。

上海中国电信信息园区——高科技创新开发园

Page 20: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44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45

在刑讼改革的今天,刑罚是否仍为唯一有效的手段?面对“辩诉交

易”“刑事和解”的出现,我们应该做出何种抉择?

文 / 杨柟

“花钱买刑”并非规范用语

记者(以下简称记):面对网上激烈的争论,出现频率最

高的词汇莫过于“花钱买刑”“赔钱减刑”。然而,对它

们的解释却众说纷纭。若起点不同,会使之后的讨论丧失

意义。这里,您能就这些说法,谈谈您的理解吗?

汪建成(以下简称汪):这几个词根本就不是(在)规范

意义上使用的。什么叫“花钱买刑”?这只是一种通俗说

法而已。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刑事和解的

改革中,如果被告能够积极赔偿被害方,并取得了被害方

的谅解,那么,适当地在量刑上可以减轻处罚。

记: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也许这种说法比较容易理解。

20世纪70年代,“布雷迪诉美利坚合众国”

(Brady v. United States)为美国刑事诉讼法

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由此确立的辩诉交易制

度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0年后的今天,随着各国刑事诉讼的改革,曾经一

味重视追求事实真相的大陆法系国家也开始关注诉讼效

率和成本。法国出现了定额罚金,德国设置了刑罚命令程

序……

而我国,2002年一起故意伤害案可谓轰动全国,被冠

以“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

院仿照“辩诉交易”模式,开庭审理仅用25分钟。自04年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后,各地纷纷建立“类辩诉

交易”制度,如:东莞、郑州的赔钱减刑,江西吉安的刑

事和解撤案处理等。

对于“刑事和解”“花钱买刑”“赔钱减刑”,社会

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鲜的名

词?它们与“辩诉交易”有着怎样的关系?在刑事诉讼改

革的今天,我们又该做出何种抉择?

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建成教授。让我们

透过法律人的视角,一一解读机制背后蕴涵的道理。

In the 1970s, the "Brady vs. the United States" case turned a new page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plea bargaining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case has had

long-lasting impact worldwide. �ereafter, many other countries have adopted similar systems. Even civil law countries with strong emphasis on finding the facts of cases, like France and Germany, have explored familiar means.

In China, a 2002 intentional injury case made the national scene. �e Heilongjiang Mudan River Railroad Court emulated the "plea bargaining" model hearing a case in only twenty-five minutes. �e case has been called "Chinese first case of plea bar-gaining".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gration of mild and se-vere punishments" policy, various local courts have implemented "quasi-plea bargaining" methods. For example, in Dongguan and Zhengzhou, payments of fine can reduce the severity of punish-ments; in Jiangxi, a criminal case's plea bargaining resulted in the case's withdraw.

The general public holds different views on the subject. Other than "plea bargaining", many call it "paying to buy penal-ty" or "paying fine to reduce penalty". Some praise it, while oth-ers blame it. How should we react to these different names? What are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lea bargaining? What choices should we make today in an age of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

The reporter had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 Prof. Wang Jiancheng of 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 on this subject. Let us interpret implications of the system with critical perspectives from an expert.

First, "paying to buy penalty" is not a proper state-ment

Reporter: discussions online make frequent reference to the term "paying to buy penalty" or "paying a fine to reduce pen-alty". However,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terms vary. If we cannot find the right starting point, then subsequent discussions will lose their meaning. Can you elaborate on some from your perspec-tives?Wang: these terms are not proper statement at all. What does "paying to buy penalty" mean? It is just a slang. It possibly refers to a phenomenon observed in the current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 if the defendant can actively compensate the victim, and has received forgiveness from the latter, then some reasonable reduc-tion of penalty can be implemented. Reporter: to the general public, perhaps the above saying is easier to understand.Wang: but we cannot forgo accuracy and the usage of formal terms for the sake of general accessibility; or it will cause the spread of false beliefs, which will eventually distort the concept's

刑事和解是系统化改革思路的一种说法。通俗

的‘花钱买刑’四个字是很难准确概括其全部内涵

的。我不认为“花钱买刑”是规范标准的术语。

Page 21: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46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47

汪:不能这样,不能为了通俗理解,就使用很不规范很不

准确的词,造成以讹传讹,越传越厉害,(最后)歪曲了

其本来的用意。

针对“花钱买刑”所指向的现象,我认为有几个重要

的背景需要谈谈。

首先,正当程序和司法资源之间存在着的紧张关系。

我们都在强调、追求程序的正当化,似乎这个社会程

序越正当就越公正。这个命题是对的。但要知道正当程序

和前提,是需要投入司法资源的。程序越正当,司法资源

投入的成本就越高。

在一定的时期内,司法资源是定量不是变量。如果程

序正当化,却缺少相应的司法资源,那么只有一个结果,

即刑事案件积压。在意大利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改革者

坦言,如果完全按照普通规范的程序处理案件,那么他

们将仍在审二十年前的案件。社会能否承受司法如此低下

的效率?司法要不要定分止争?要不要快速地使社会关系

(秩序)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记:就像那句著名的英国谚语——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汪:对。在正当程序和司法资源之间存在天然的紧张关系

时,怎么办?那就要做到案件的繁简分流。重大的、被告

人不认罪的案件,一定要走严格的正规程序。甚至于美国

陪审团式的审理,就像辛普森案件,能经得起一年时间、

旷日持久的审理;但是对于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就可以适

用简易程序。认罪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承认其所犯罪

行;同时,积极地悔罪。通过悔罪,通过赔偿被害人的损

失,换回社会对他的谅解。这样,国家司法资源的投入也

original meaning.To the case pointed by "paying to buy penalty", I'd like to

point out some important backgrounds.First, there is a natural tension between due process

and judicial resources. We are always emphasizing and seeking the due process, but

we must understand that the precondition for it is ample input of judiciary resource. �e more standardized the procedure is, the more costly the input of judiciary resource will be.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judiciary resources will not increase. If procedures standardize without the corresponding judiciary resource, then only case will result as piling up of crimi-nal cases (due to the judiciary system's inability to process all on time). During the Italian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 the reform-ers stated candidly that if due process had been adopted in great details, then they would have been trying cases from twenty years ago. Can this be bearable? Isn't the purpose of judiciary system to settle disputes? Doesn't it desire a speedy way to restore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relations?Reporter: isn't this like the English saying "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 Wang: Yes. So what should we do when there is a natural ten-sion due process and judiciary resources? We need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licated cases and simple ones. In serious cases, such as the one where the defendant refuses to plead guilty,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must be applied. For example, under the

辛普森案——旷日持久的审理

就减少了。因此相对来讲,应该给被告人一种配合国家减

少司法资源投入的回报。这种回报即是适当地减刑。这有

何不妥呢?

被告人通过积极赔偿,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社会

秩序相对而言更加稳定了,国家给与被告人适度从宽的处

理,怎么能说成是“花钱买刑”呢?被告人向谁买了呢?

如果是花钱买刑,应该是向国家交钱。但被告没有向国家

交钱,而是向被害人赔偿。减刑,是国家给其减刑,而不

是被害人给其减刑。我认为,这是讨论这个问题最根本的

前提。

被告人对被害人积极赔偿,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

了他积极悔罪,其主观恶意就减少很多;二是他求得了

被害人谅解,对被害人是一种补偿安慰,那么,被害和被

告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社会的不安定不和谐的

矛盾因素也进一步化解。这时候,国家应该肯定被告的做

法——出于被告人悔罪的表现,出于被告人得到了被害人

的谅解,国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体现在刑罚上减轻一

点,有何不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花钱买刑”可以概括

的。

记:那您认为,用什么词语来概括比较合适?

汪:相对于通俗却不确切的“花钱买刑”,“刑事和解”

是比较准确的。

记:但“花钱买刑”为何会从最高法院副院长口中说出?

汪:显然不是他提出“花钱买刑”,而恰恰是对这个说法

予以回应。针对网上的激烈讨论,他作为在这个问题上具

有决策权的人之一,来回应这个说法。我不认为“花钱买

刑”是张军副院长提出来的,我也不相信他会赞同这种说

法。

其次,犯罪观念的转变。

汪:我们过去过多强调犯罪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性,把马

克思所言的“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过

分绝对化。其实从本质上讲,犯罪是从侵权演变而来的。

American jury system, the Simpson case took more than a year to process. But for cases where the defendant pleads guilty, then simple procedures should be applied. Guilty pleas are evident in many ways: one can acknowledge his perpetr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ctively repents his crimes. Through repentance and through compensating the victim, he gets the society's forgive-ness in return. In this way, state's input for judiciary resource de-creases. �us, in return the defendant should be awarded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reducing the state's expense,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reasonable reduction in penalty. Isn't this a good plan?

Through active compensation, the defendant acquires acknowledgement from the offended party, and social order be-comes relatively more stable. �us, when the state gives a lighter penalty, how can we call it "paying to buy penalty"? Whom did the defendant buy from? Reduction in penalty is executed by the state; the offended party cannot reduce his penalty. I believe that thi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recondition for discussing this is-sue.

From this perspective, I want to correct what has been called "paying to buy penalty". �e misnomer refers to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arties. But in this case (of state's reduction of pen-alty when the defendant compensates the offended party), we see a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parties: the state, the defendant, and the offended party.

�e defendant's active compensation to the offended party has two effects: 1) it reflects his repentance, reducing his subjec-tive malice by much; 2) as a console to the victim, at the same time, he gets the offended party's forgiveness. As a result,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offended party and the defendant is relaxed; and contradictory elements of social unrest and disharmony is further reduced. At this point, the state confirms the defendant's action. For your good behavior in repentance, and for your seek-ing of forgiveness from the offended party, the state gives you a considerable reward that is materialized in reduction of criminal penalties. Isn't this good? �is cannot be simply summarized by "paying to buy penalty". Reporter: what do you think is a better term then?Wang: compared to the inaccurate slang "paying to buy penalty",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s better. Reporter: then why has the Deputy Chief Justice of the People's Supreme Court spoken about "paying to buy penalty"?Wang: obviously he is not proposing the term "paying to buy penalty"; instead he is directly responding to this misnomer. In the heated debates online, he responded to this misnomer as an authority on the case. I do not think Deputy Chief Justice Zhang Jun has proposed the term; nor do I believe that he agrees with such statement.

Secondly, change in attitudes toward crimes

从这个角度讲,我要纠正“花钱买刑”的说

法。“花钱买刑”是双方,而这里(国家对被告人

认罪的案件适当减轻刑罚)不是双方的关系,而是

牵扯到三方,即:国家、被告人、被害人。

本质上讲,犯罪是从侵权演变而来的……和解

制度的产生,本身即是取决于犯罪观念的转变。

Page 22: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48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49

最直接的受害人是被害人,最直接的危害是对受害人的伤

害。如果被害人能够予以谅解,国家为何还要抓住致害人

不放?和解制度的产生,本身即是取决于犯罪观念的转

变:不再把犯罪看作是洪水猛兽,而是社会冲突社会纠纷

的表现形式,不过是和平时期最为激烈的表现形式罢了。

最后,如何看待平等观?

汪: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平等,都是相对的。人与人

(拥有)的金钱是不一样。但是只要有这样一个开放性的

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利用它,它就是平等的。(如果

说)有些人可以利用,而另一些人具备了这个条件却不能

利用这个制度,则是不平等的。但只要一个制度摆在那

里,任何人达到条件即可利用,就是平等的。哪里存在绝

对的平等?绝对的平等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

'In essence, crime is originally transformed from the

infringement on rights...'

Wang: In the past we have emphasized on criminals' harmful-ness to state and society, and makes too absolute Marx's claim that "crime is an alienated man's struggle against the ruler-subject relations". Fundamentally, crime is transformed from in-

fringement on rights. �e direct victim is the offended party, who suffers directly from the offender's conduct.

The creation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resulted from a changed conception of criminality. We no longer see crime as an evil; instead, it is a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conflicts and disputes—just the most acute manifestation in times of peace. Actually, its original source is still the infringement on rights. �e most direct victim of infringement on rights is the offended party. If the offended party can forgive the defendant, why can't the so-ciety forgive him as well?

Thirdly, how to view equality?

Wang: there can never be absolute equality in this world; equality is relative. Each man's possession of wealth is different. However, by providing an open system which all the peopl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mploy, equality can exist. If some people can use it, but others who have met its requirements cannot use the system; then it is not equal. As long as there is a system in which anyone meeting its requirements can readily use it, then it is equal. Abso-lute equality can only exist when communism is fully realized.

Can social harm be measured by economic compen-sation?

Reporter: Concerning the viewpoint proposed by Zhang Jun, that "the social harm will vary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of the defendant," many people question whether so-cial harm can be measured by economic compensation.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Wang: I think that social harm can be considered from two aspects. First is the social harm that has already occurred. This kind of social harm has already been made and is not reversible, of course. But the other kind of harm refers to the crime's threat upon the social order and the loss caused by the crime upon the relatives of the victim. For example, if a person used to be the bread winner of the family and was suddenly killed in a criminal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

平等的。——[英]波洛克

The law cannot make all men equal, but they are all equal before the law.

              —Pollock

社会危害性能否拿经济补偿来衡量

记:针对张军副院长提出“类似个案,社会危害性随被告

人的经济补偿而发生变化”的观点,很多人质疑:社会危

害性能否拿经济补偿来衡量?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

待的?

汪:我认为,社会危害性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已经出

现的社会危害性,已经造成了的危害当然不可逆;但另

一种危害性,是指犯罪对整个社会秩序构成的威胁,以及

给被害人亲人成的巨大损失。这个危害,是事情发生以后

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可以弥补的。比如:刑事案件的被

害人,曾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一家老小很多需要赡养

的人如果失去帮助,是很成问题的。如果此时被告人认错

悔罪、积极赔偿,使被害人的家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

态,经济秩序上得到辅佐,生活有所着落,社会危害性自

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记:您认为,当前我们需要引进辩诉交易吗?刑事和解与

辩诉交易存在怎样的关系?

汪:是这样,不能简单地将刑事和解和辩诉交易划等号。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刑事和解实际上源自我们本土的文

化,并非西方的舶来品。“和”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

千年来的传统。有矛盾化解矛盾,是几千年来文明的传

统,也是当代中国实行和谐政治文化很重要的因素。这个

社会中,犯罪就是最大、最激烈的矛盾。这时候,是用简

单的惩罚化解矛盾好呢,还是采取一些和解的方式好呢?

显然是后者。所以我认为,和解是当前整个刑事司法当中

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这个政治背

景与当前主流的和谐观念、和谐政治、和谐文化是相契合

的。这里的和解不仅仅指一个制度,还包括附带民事诉讼

中的赔偿制度,起诉制度中的暂缓起诉,起诉以后的控辩

协商。所以说,不是辩诉交易导致了中国刑事和解制度。

而是源自我们本土“和”文化中的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有

契合之处。

然降低很多。

此外,社会危害性的衡量还要考虑被告人的改造问

题。被告人积极赔偿,主观上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是有利

于其接受改造、回归社会的,实际上也意味着社会减少了

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对社会危害性的看法,不能片面地只

从已经发生过的危害性来考虑。这种评价,恰是一种很典

型的客观归罪,它并不是一种很科学的态度。客观上已经

造成的伤害,当然无法改变。但是,对于消除犯罪可能造

成的深远影响,我们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因此,我们评

价社会危害性,应该使用动态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张

军副院长的讲话是有道理的。

case, the family suffers badly from this loss of economic income. If in such time the defendant recognizes his crime and makes a positive compensation, then the victim's family will be in a rela-tively more stable economic status and there will be less potential social harm.

Furthermore,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harm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form of the defendant. �e defendant's positive compensation and awareness of his wrongdoing is good for his reform and return to society, which means that the society would have fewer elements for instability. Social harm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solely from the aspect of the harm already been made. �is evaluation is exactly a very typical objective imputa-tion and is not a very scientific attitude. �e objective harm that has already been made is of course not alterable, but we can still do something to eliminate the effects of the crime. �erefore, we should evaluate social harm in a dynamic way. In this way, the words by Zhang Jun make good sense.

Victim-O�ender Mediation and Plea Bargaining

Reporter: Do you think we need to introduce plea bargaining at the present?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and plea bargaining?Wang: We cannot simply equalize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with plea bargaining. As for the present time, the mediation in our country actually is originated from our own culture and is not from the West. "He", which means harmony, is a tradition of our nation for millennia. �at when there is a conflict we try to rec-oncile the conflict, is a tradition of our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harmon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is society, crime is the greatest and most intensive conflict. In such a time, shall we simply solve the conflict by punishment, or shall we take some other ways? Obviously, the latter is the better. �erefore I regard mediation as a revolution in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s revolu-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political background, which fits the current mainstream concepts of harmony. �e mediation here not only refers to a system but also includes other things, such as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incidental civil action, reprieve prosecution and the charge and defense consultation. So it is not plea bargaining that resulted in the mediation system in Chinese criminal law, but that the mediation system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Chinese local culture of "HE" bears similarities with the plea bargaining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ourse during this process people will be reminded of the plea bargaining system.

�e plea bargaining system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early as the 1920s and 1930s. It was called "lobby bargaining"

和解是当前整个刑事司法当中的一场革命,这

场革命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这个政治背景与当前

主流的和谐观念、和谐政治、和谐文化相契合……

不是辩诉交易导致了中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而是源

自我们本土‘和’文化中的和解制度和美国的辩诉

交易有契合之处。

Page 23: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50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51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想到美国的辩诉交易制

度。

辩诉交易制度,发端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

当时被称作“走廊交易”。为何叫“走廊交易”?即是见

不得人的嘛。但在1970年,通过“布雷迪案件”直接将其

公开化了。为什么一个曾经见不得人的规则能通过公开

的判例得以确立呢?原因很简单,因为1966年米兰达案件

规定了沉默权。这之后美国的刑事诉讼面临着一个问题:

被告人都沉默,如何办案?既然规定了沉默权,国家就要

想办法通过给予一些好处让你不沉默。这样,辩诉交易就

“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了。所以说,辩诉交易制度

是很典型地为解决控方风险问题而诞生的。由于沉默权等

一系列保障被告人人权制度的确立,使得控方在诉讼中的

风险大大增加,这时如何化解风险?辩诉交易就是出路。

与此不同,我们和解制度得产生主要是为了化解社会矛

盾。

记:也就是说,两种制度的出发点不是一样的?

汪:对,它们只是有所契合,但出发点不是一样的。

记:辩诉交易制度中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汪:比如说,自愿认罪的审查程序。认罪的自愿性,要通

过司法审查加以确认。比如说,辩诉交易的适用范围比较

广泛,而我们过去观念很古板,认为只有轻罪才可以(刑

事和解)。如果从化解矛盾的角度讲,不仅轻罪有矛盾,

重罪一样是矛盾,那么,重罪为什么不可以(和解)呢?

记:我们国家现在有没有对犯有重罪而参与了刑事和解的

back then. since it was unpresentable at that moment. Later in the 1970s, however, it went public through the Brady case. Why a rule that used to be unpresentable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 a public trial case? The reason is that the 1966 Miranda case entitled the defendant to the right to silence. Then a question must be addressed: if all keeps silent, how to proceed? If the right to silence was allowed, the state then would give some benefits to make the defendant not silent. In this way, plea bargaining becomes openly presentable and justifiable. Therefore, the

system of plea bargaining was a typical case that was

start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assumed by the Prosecutors. Becau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that guarantees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defendant, such as the right to silence, the risk of the plaintiff greatly increases in litigations. How should this risk be solved then? Plea bargaining is the choice.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 of plea bargaining, the creation of the mediation system was for the reconciliation of social conflicts.Reporter: So you mean that the starting points are different?Wang: Yes. �ey only sh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but the bases are different.Reporter: An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lea bargaining?Wang: First, the inspection process of voluntary guilty pleading. �e voluntariness should be confirmed through judicial inspec-tion. Besides, plea bargaining covers a wider field, but In China, the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can only be applied to misde-

中国实践中的刑事和解

辩诉交易的是与非

记: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有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如注重实用

的契约精神,法律共同体的形成,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等可能都是中国现阶段还未达到的。

如果中国引进辩诉交易中的积极因素,是否会因缺少相应

的法律环境而适得其反呢?

汪:(如果)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达到,那就什么都不用

做了。的确,一项法律制度需要一定的社会文明作支撑。

但事实上,一项先进的制度也有促进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的功效。中国的现代法治本来就是西方的一个舶来品——

我们的传统法治是行政司法合一的。因此,我国司法的现

代化就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如果说所有的东西都

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认为,不要什么都贴上意识

形态的标签。有些东西是有阶级性的,有些东西没有阶级

性。像这样一些人类社会都面对的共同问题,怎么解决一

被告人的减刑,比如从死刑改到死缓?

汪:有啊,最近四川的交通肇事案最终以危险方法定罪,

我认为二审的判决(从死刑到死缓)就是运用了刑事和解制

度。

此外又如,辩诉交易中律师制度的保障。高水平的

律师很重要,因为辩诉交易不是在被告人与检察官之间进

行的,而是在律师与检察官之间展开的。如果没有有效辩

护,被告人如何进行交易?如果没有律师对被告人诉讼风

险的评估,交易如何达成?

当然,这个辩诉交易到了我国,恐怕也不能照搬。至

少叫法上就要有所改变。“交易”,在我国传统观念中,

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联想。可以辩啊,为何一定要交易

呢?因此,我认为控辩协商就挺好的。

meanor. If we view the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onciling conflicts, not only are there conflicts in light offense, there are also conflicts in felony, so why serious offense can't be allowed (mediation)?Reporter: Are there reduction of punishments in cases of felony in our country now, for example, from death penalty to stay of execution?Wang: Yes there are. For example there is a recent case in Sichuan concerning the violation of transportation regulations. I think in the decision changing from capital punishment to death sentence with a two-year reprieve and forced labor, the system of media-tion was used.Wang: Plus, the lawyer system in plea bargaining. Highly quali-fied lawyers ar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 plea bargaining does not occur between the defendant and the prosecution but between the lawyer and the prosecution. If there is no effective defense, how can the defendant bargain? If there is no lawyer to evaluate the defendant's risk of litigation, how can bargaining be achieved?

Moreover, we cannot take plea bargaining into China totally unchanged. At least there should be a change in the name. "Bar-gaining" can easily arouse negative associations among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notions. �ere can be discussions and negotiations, but why do we have to bargain? So I think "victim-offender negotiation" can be a good name.

The Controversies over Plea Bargaining

"As long as such issues exist, it will adapt to the situation and resolve at least some problems."Reporter: As we all know, the United States attaches great weight to the principle of contract, the formation of legal com-munities, and some other basic systems like the judicial indepen-dence, freedom of express etc. As is also known, China has not yet achieved this standard. Do you think the lack of conditions will negatively affect China's endeavor in bringing positive factors in plea-bargaining?Wang: (If ) we always wait until every condition is fulfilled, we will take no actions at all. Admittedly, a legal system is based on certain social circumstances, but we should also note that a ma-ture legal system could motivate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ociety in turn. �e modern legal system in China is imported from the west per se. (�is is because) in our traditional legal system; ad-ministration and justice are in the same system. We can say tha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is a westernization process. My personal view is that we should not label everything with ideology. A lot of issues that the entire human society is facing should be resolved with better technique, not with the rhetoric of

只要这些问题在中国存在,它就不会不适应,

就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

Page 24: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52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53

ideology. Why must we say (the plea bargaining) is not suitable for China? As long as problems exist, it will fit in, and solve some of the problems. We should of course note that some side effects might arise. And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minimize those effects.Reporter: Do you think the problem of judicial corruption will arise from the system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Wang: Yes. But every system may cause this problem, and we should never kill all the dogs because one of them bit its master. Instead, we should seek resolutions positively. For example, to promot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system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to go through the necessary trial process, and to enhance media supervision can all help to prevent corruption.Reporter: We have heard about critiques revolving around situa-tions where the defendant cannot afford compensating the victim. Besides, social problems arise because the defendant and his rela-tives tend to collect money illegally.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Wang: I think it is impossible for any system to eliminate all the problems. But we can always balance the pros and cons. �ere is no perfect system, but comparing to other mechanism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s obviously smaller.Reporter: Why are we only debating about plea bargaining but not taking any actions if it is a justifiable system?Wang: This kind of change requires big changes like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 and it is no easy task. I believe, however, that issues like this will be resolved in the near future.

Prospects on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

At the end of our interview, Prof. Wang gave the following prospects on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

First,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 should always be conduct-ed within the frame of constitution. Second, China should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s that China has signed and ratified. As for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and control-ling crimes, Prof. Wang thought we should take different resolu-tions. As for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he re-emphasized that criminal procedure is neither a tool of oppressing the "class en-emy" nor a weapon of class dictatorship; instead, we should deem it as a mechanism for resolving differences.

At last, Prof. Wang stated that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s not a specific system, but a general name of a seri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s, including the reprieve prosecution,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incidental civil ac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trial process etc. Prof. Wang believes this great reform, which fits in the Chinese culture background, is a historical progress.

定有很多技术性的做法。而这些做法,更多的是操作层面

的,它和意识形态不沾边。所以,为什么一定要说在中国

不适应?只要这些问题在中国存在,它就不会不适应,它

就能够来解决一定的问题。当然,也不要指望所有问题解

决方法就没有它的副作用。都会有,但重要的是怎么将其

降低到最小程度。

记:您认为,刑事和解制度是否会引起司法腐败的滋生?

汪:会,任何一项制度都会引起司法腐败。关键不能因噎

废食。产生司法腐败,就要去找到克服这种现象发生的方

法。比如:刑事和解的透明公开、通过必要的庭审程序、

通过新闻监督来防止(腐败)。任何制度不都是通过公

开、透明来防止腐败吗?我们不能因为一项制度可能导致

腐败就摒弃不用。

记: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比如说,被告人给予赔偿但经

济能力不足时,尤其是对于重刑,其家人为减轻其刑罚,

想尽各种办法,筹款赔偿。甚至有些地方可能存在非法贷

款,这样岂不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汪:我个人认为,要想用一项制度消除所有的问题是不可

能的。但是,两相比较哪个利更大?世界上永远没有最

好的制度。但相比之下,刑事和解造成的负面效益显然更

低。

记:既然存在合理性,为何中国针对辩诉交易仅停留在口

头的争论上?

汪:你要知道,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要付诸实践,就

要通过立法加以改变。而现在的诸多争论都在推动着国家

立法的转变。我相信,类似刑事和解一系列制度,在未来

不太长的时期内都会得到解决的。

对中国刑诉改革的展望

在我们的采访结束之际,对于中国刑诉改革,汪建成

教授做了如下展望。首先,刑诉的改革要始终坚持在宪法

的框架内完成;其次,对于加入的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义

务,我们应当履行兑现;对于人权保障和犯罪控制,汪教

授认为,在措施方面要分别有所侧重;谈到刑事和解时,

他重申,刑事诉讼不再是镇压敌人的武器或阶级专政的工

具,而是将其柔化成化解纠纷的一种机制。

最后,汪教授强调,刑事和解不是一个具体制度,而

是刑事司法中一系列改革的总称。包括起诉程序中的暂缓

起诉,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规范化,审判程序的分流等一系

列问题。这是一次重大改革,堪称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一

场革命。汪教授认为,它与我们当前的主流观念相契合,

并相信这场革命是进步的。

采访手记:

与建成老师的采访虽然不长,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

他的真实与平易。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亢的激情,

但那平凡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依旧能够带来强大的影

响力。

美国法官霍姆斯曾言:“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

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

律及推算方式。”建成老师通过大量的实例,赋予书本

知识以生命力,向我们阐述规则背后的道理。法律,就

在你我身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建成老师以独到的方式,

循循善诱般将我们领进刑事诉讼法的殿堂。而这一切,

又源于他多年来深厚的积淀。

走出陈明楼,耳畔依旧回旋着采访中老师的话语。

是啊,讲堂上,有他投入的讲授;学术研讨中,有他精

彩的论述;运动场上,亦有他活跃的身影。他不仅是我

们的老师,更像是身边的一位朋友。他的真实、平易,

也许正是他的魅力所在吧!

和建成老师交流,永远都是一种享受。

人物点击:

汪建成(1962 - ),男,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

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访问学者,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富布莱特研究学者

(Fulbright Research Visiting Scholar),兼任中国刑诉法学研究会副会

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

委员。

Professor Jiancheng Wang:

Jiancheng Wang is a PhD of Law and Professor, Doctoral Advisor, member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in the 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 visiting scholar to Katholic Universiity of Leuven, Fulbright Research Visiting Scholar to Yale University. Prof. Wang is also serving as the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Research Institution, a member of the Expert Advisory Committee to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a member to the Ques-tion Proposition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Judicial Examination.

Page 25: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Photo Essay图片故事

文 / 杨雪怡 王南子

图 / 王南子

城中村,一个我们熟悉的

称谓,一个我们并不熟悉

的地方。这里没有拔地而

起的高楼大厦,没有宽阔

的城市道路,甚至没有干

净整洁的房屋;这里几乎

听不到舌尖打卷的北京

腔,夹杂在汽车嘈杂之中

的,是我们无法辨认的南

腔北调。

Page 26: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56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572010春 北大环球家 57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乘公交车沿清华大学东门一路向北,不到一站地的距离,仿佛进入另一个世

界。这里是北京“著名的”城中村之一——八家村。来到这里,仿佛进入另一

个世界。

泥泞的小路,破烂的房屋,乱跑的野

狗,干枯的枝桠。拥挤不堪,环境恶

劣,是我们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Page 27: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58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592010春 北大环球家 59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狭窄的通道两侧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幢

又一幢出租房,哪怕几个人分享只有

几平米的空间,哪怕到了夜晚没有温

暖和光亮,也被这里的人们称作家。

从城中村的小路向外远望,不远处的城市高楼尽收眼底。可不可以这样说,他

们骑行在城市的边缘,城市之于他们,那么近,又那么远。

Page 28: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60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612010春 北大环球家 61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柴米油盐中能有诗情画意,城中村的

人们也能开创独特惬意的生存之道。

这里从早到晚飘荡着流行歌曲的旋律

和沁人肺腑的饭菜香,间或听到孩子

的哭声,那是外地人未来的希望。

孩子是在京务工外地人的希望,他们

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接受教育,在

北京扎根。顺着小路一直走,路的尽

头有一所学校,八家村新希望学校。

Page 29: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62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632010春 北大环球家 63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弟开设的民办学

校,唯一一栋三层左右的建筑是“教

学楼”,包括小学初中两个部分,还

有一片不大的没有跑道的“操场”。

八家村的孩子们可以在公立小学读

书,却纷纷选择来到这里,因为这里

有身份“一样”的朋友,有平等的尊

重和对待。

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花样的色

彩,缤纷的梦想。可以想象,当红旗

在这里飘扬,孩子们放声歌唱,他们

自强,他们自爱,他们年轻,他们充

满希望。

Page 30: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北京之大,何处是家。城中村对于外地人来说,是个故乡一般的地方。

城市里的人总会对城中村里的人抱有偏见,认为他们就是社会问题的根源,认

为那片土地就是城市的伤疤。而只有在城中村中亲身感受,才会理解这是怎样

来之不易的生活。日出日落,城中村的人们早出晚归,为了改善生活,为了改

变自己。

是的,城中村的未来最终还是需要城中村村民的努力。听说八家村要进行整改

了,政府是改造的主体,村民的意愿是重要的参考意见。也许这是“非贫民

化”过程自然而然的开始,行走在城市边缘的人们能在偌大的北京城感受希望

之光。

经济·法律

Economy& Law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64

图片故事

PhotoEssay

Education& Society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教育·文化

Page 31: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文 / 赵楠

Page 32: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6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69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由于地缘上的临近和历史上的

沿革,位于中国最北端、与

俄罗斯大部分接壤的黑龙江

省,一直是中国在初等教育中开设俄

语课程的主要省份。但这一事实已然

随着时代的改易而有所变化,尤其是

本世纪初叶的十年之间——中国外语

基础教育的现状是,黑龙江省乃至整

个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中,不再将俄

语作为外语教学内容而几乎全皆代之

以英语。由于俄语教学的式微和编制

的收缩,上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

中学专职俄语教师不得不转行教授其

他课程或担任行政职务;“俄语生”

作为一个名词成为历史记忆;而它所

培养的俄语生们,到了大学和工作岗

位中,绝大多数都已(被迫)完成了

“英语生”的身份转换。

这样的状况在黑龙江省绝非个

案。

与俄语教学曾经的(尤其是建国

初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中俄

边贸强势复苏的改革开放初期)如火

如荼相比,目前黑龙江省半数以上地

市的中小学已并不开设俄语课程,全

省中小学“俄语生”的比例下降到仅

为1.5%。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高

中俄语教研员冯雅菲的介绍,近年来

黑龙江高中俄语开课状况呈现下滑趋

势,目前高中开设俄语课程的学校较

多仅分布在边境地区,如绥芬河、黑

河等地;而黑龙江省自2001年起明文

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在小学三年级可以

开设英语课以来,许多小学生升入初

中后自然就学习了英语。俄语教学相

对集中的边境地区也不容乐观——

以占据了黑龙江基础教育俄语

教学“半壁江山”的黑河市为例,黑

中国基础教育中俄语式微、英语渐热的事实,不仅是“与国际接轨”

的必然要求,更表征了我们的身份倾向与文化困境……

到底是什么,操纵在语言角力的背后

河市教育局副局长孙希广声言,这个

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

克市(简称“布市”)只有一江之隔

的繁华的边境城市,除了与俄罗斯逐

年深化的货宗经贸往来之外,每年还

吸引着大量俄罗斯客人到黑河休闲

度假、旅游购物。可以说,黑河人

学习俄语有着得天独厚语言环境优势

与切实需要,黑河市也一直有着在基

础教育中开展俄语教学的传统。但令

人忧虑的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

的加深,与学习英语的学生逐年增加

的状况不同,俄语学习则呈现逐年衰

退的迹象;即便在黑河这样每天都能

看到数以千百计的俄罗斯面孔的边境

城市,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英

语、以适应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市场的人才需求导向与中国教育

政策的共谋,无疑是造成此局面的一

剂强力催化。不少学科学习与英文关

系十分密切,而熟练掌握英语已经成

为当今就业的普遍要求。高考规定、

高校招生作为重要的风向标,对学生

的语种选择有着极为强力的影响作

用。各高校招生章程的意愿性选择本

身,已在事实上用“英语”为基础教

育阶段的“俄语”宣判告罄。 国内许

多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主要

招收英语考生”,甚至于就某些专业

直接提出“限招英语考生”,或相较

于英语考生、对“俄语生”有着更多

的限制与要求。有的学校甚至干脆表

示不招收俄语生、不少学校的俄语专

业招收的则是俄语“零起点”的英语

考生,自然影响了学生的外语学习和

当地中小学的教学方向选择。尽管黑

龙江省个别地市对于中考俄语生也出

台一些政策,如齐齐哈尔、佳木斯等

地区对俄语考生采取10分-15分的加分

政策,省内教研部门也采取培训教师

等方式来提高俄语教学质量,但亦未

能扭转现状。

与此相应,中国大陆地区(毋

宁说是黑龙江省相关地区)将逐步取

消基础教育中以俄语作为第二外语的

教学课程、而皆改为英语。在历经长

达十年的“俄语还是英语”的选择与

过渡后,“俄语生”这个益发“边

缘”的专有名词和群体、将与中国基

础教育中的俄语教学一并逐渐下线,

代之以“英语生”的绝对优势和英语

的全面进军。语言在建构文化和知识

的运作过程中成为远比语言本身更加

复杂的社会力量,并涉及作为语言运

用的主体的实际利益与策略选择。而

无论是就业现况还是招生与教育政策

的指归,其背后都有着明显而强势的

文化倾向与政治选择——或曰,“认

同”,尤其是在日益“开放”的中国

和全球化如此深刻的今天。

最晚从“新文化运动”前后开

始,以其丰厚的民族精神文化滋养了

中国现代文学思想的俄语与俄罗斯文

学,在建国初期一度达到鼎盛:不

仅苏俄文学成为中国作家学习的典

范、中国读者重要(甚至唯一)的精

神食粮,俄语也是外语教学中的重

要语言;那时的“留苏”人才,彷佛

比八十年代初期的“留美”人才还要

金贵。这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塑

造、冷战时期中国的阵营选择等等都

有着深刻的关联。而一个不容忽视的

原因,大概是当时的苏联尚是能与美

国、与西方阵营抗衡的强大国家。

然而,正如古代英国上层人士以

习说法语为尊、意大利强大起来之后

希图建立本民族语言一样,语言论述

和话语已经远远超出语言符号表达和

沟通真理的功能范围,而同整个社会

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状

况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

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建构及其

“正当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作为对

在外语问题上,个体选择与国家选择实现一致,不期然印证了后

结构主义者关于语言与权力、语言作为权力运用脉络的观点 和表述。

市场的人才需求导向与中国

教育政策的共谋,无疑是造成此

局面的一剂强力催化。

英文书写的高尔基

Page 33: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7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71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中国影响(至少是曾经影响)至为深

远的外语语言、及联合国六大工作语

言之一,俄语教学的衰落,实也是俄

语地区、尤其是大国俄罗斯某种程度

的式微。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相对于英语

而言,与俄语状况类似的是日语——

主要分布在与朝鲜接壤、朝鲜族人口

较多的中国吉林省。不同的是,日语

教学的情况一直比较稳定,亦无取消

“日语生”的政策。这一方面和朝鲜

语与日语的语源较为近似有关;另一

方面,日语所对应的日本,仍是当今

世界经济的极重要实体。这同时意味

着对日本国的经济政治地位的尊重、

和日语生就业出路、个人发展上的较

有前途。而在上海、天津等国内一些

基础教育阶段有条件开展第二外语教

学的地区,学生在英语学习之外,选

择日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等语言的学生,也远多于选择俄语的

学生数量。在外语问题上,个体选择

与国家选择实现一致,不期然印证了

后结构主义者关于语言与权力、语言

作为权力运用脉络的观点 和表述。

英语的席卷全球,则是作用于

语言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社会

结构因素的垄断性霸权势力的兴起和

发展的最典型结果,其语言背后强大

的运作和依托,是美国。普遍的英语

习得,让我们习惯、并且习俄语者自

己也逐渐接受“俄语生”的“边缘”

身份,而参照霍米巴巴在《民族与叙

事》中就“边缘”的阐释——“边缘

的”或是“少数的”情形往往是对现

代性的许多种自我辩护的一种远为有

力得多的实质性干预,正是这种现代

性打着国家利益或者种族特权的旗号

在为文化中那些独裁的、“正常化”

的趋势文过饰非——“俄语生”或者

“俄语”在中国的“边缘”本身,真

正提示的正是英语及美国文化在中国

的过于“正常”。

如果将“本来就是法西斯式的”

语言运用同权力进行绑定,英语、或

者说美国,对学科建制和知识论述体

系的规范首先就相当有力而专制。人

类学、比较文学等学术科目的创立即

有着强烈的帝国中心色彩;而在本来

发达的基础之上,通过优厚待遇吸引

全世界的精英人才(他们被吸纳到美

国领土的过程与标准之一,则是通过

相当难度的英语考试),美国在诸多

学科领域拥有相当成就,这又为其提

供了良性循环。学科的领先使得人们

需要接受并学习其知识体系,若更精

深一步发展,则又要与语言本身碰

头。中国国内许多专业不乐于、甚至

于干脆不招收俄语考生,其一大原

因亦在于此。而大学里学习经济等与

英语瓜葛密切的学科的“俄语生”,

其学习过程与“英语生”相比,则倍

失语还是倾听

由语言则牵涉出另外一个命题——身份与认同。“语言是文化认

同的重要标志”,英语选择的背后同样折射出认同的选择;认同的倾

向,又是美国以语言为突破口的重要战略实践,并成功搭上了新一轮

全球化的航班。

加辛苦。这样一来,基础教育阶段学

俄语不如学英语,更加成为某种共识

和共择。与此同时,美国又利用政

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对知识理论等

进行着二度生产和全球“出口”,也

即,通过英语的转译与删选,我们得

以读到(前提是英语的普及)欧洲、

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各地大师们的理

论思想。但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漏隙

与危险,因为翻译本身与原文有偏差

(英语也是如此),且由美国出产的

知识理论,其内容为何、如何翻译、

出版哪些……已经经过了美国英语的

自我选择;我们自以为不用中文翻译

而能够看到的“原文”本身,即已断

章取义并包含了一定的意识形态色

彩。过于单一化的外语选择,不仅无

法避免这些问题,而且仅仅通过英语

的透镜,我们遮蔽、忽略掉了许多其

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虽然安德烈•塔可

夫斯基、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在中国

年轻人中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改易了

他们唯好莱坞电影和《纽约时报》畅

销小说榜首是尊的文化习惯。

由语言则牵涉出另外一个命

题——身份与认同。“语言是文化认

同的重要标志”,英语选择的背后同

样折射出认同的选择;认同的倾向,

又是美国以语言为突破口的重要战略

实践,并成功搭上了新一轮全球化的

航班。约翰•汤姆林森的所认为的、在

后现代时期取代了“帝国主义”的是

“全球化”的观点不得不令人深思。

“全球化”的等义词也许是资本主义

的全球扩张,且仅从语言即可窥见,

“全球化”毋宁说是“美国化”。还

是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的

论述更为直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

并非减弱了而是“掩盖了文化帝国主

义的效果”,这些效果不仅体现在全

球经济统治局面中,更广泛存在于区

域或区域化活动,“帝国态度”、某

学学术科目的创立,以及“公众对于

美国支配地位的额手称庆”之中。正

是通过搭借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争

取(到)了“公众对于美国支配地位

的额手称庆”的认同效果。语言——

英语,通过裹挟所谓“文化”,在其

中又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作

为外语学习者,其在保持母语文化身

份的同时,往往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文

化身份,即外语/目的语文化身份;

同时,语言的转换可使语言使用者获

得新的身份认同,从而有利于建立一

种新的人际关系,置换一种文化身

份,使用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从

而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表现出

自己的优越感,并在交际中起到重要

作用。无论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

不自觉身份选择、还是依托美国的英

语作为强大与时尚的象征,都令人

们——彷佛尤其是经历改革开放的中

国人——对操习英语有一种文化上

的向往与归属,并也由此排挤了其他

语言学习者的身份——比如“俄语

生”。

这样的认同策略对于美国而言

是漂亮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

上等影院,在本土放映美国大片时

往往标注“英语原声”,而这简单

的四字广告,正是吸引众多精英人士

和高校学生的重要信息。他们对英文

的亲切感,同时夹杂着自我身份的优

越感;北京奥运会则在向世界彰显民

族自信的同时,将英语学习推向了一

个冠冕堂皇的新高度,不仅李阳“疯

狂英语”被搬上了当年春晚的舞台,

普通市民亦以学习英语说英语为其荣

耀……其也必然引发这样的事实:本

世纪初那场惊动世界的“双塔座”的

倒塌,令许多中国人山呼悲恸,“今

夜,我是美国人”的标头读来至今

如此动情。而这些2001年9月11日的

“美国人”没有想起(甚至于并不知

道)两年前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

之后,一档收视率极高的美国电视直

播节目,主持人亲手按掉了众多热线

中唯一一个为愤怒的中国人辩解的电

话;更没有想到(甚至于并未在意)

七年后中国西南发生特大地震时,

没有多少美国人有“今夜,我是中国

人”那样的感同身受。国家的选择也

许同样值得注意:2002年初美国“哥

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虽则正

值春节而国内媒体亦进行了大篇幅报

道。可与之相比的,一是1981年改革

开放初期、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失事时远未如此篇幅的报道,一是

新千年里、曾经的苏联“老大哥”的

“和平号”空间站怀揣着大国没落的

印记斜坠大洋深处,国内媒体相对的

冷清反馈。

当然,这样的比对并不代表我

之狭隘地摈斥由英语习来的“人道

主义”。面对成功的英语语言推广

与渗透,如何规避过于单一而非多

元的文化选择、如何保持我们自己的

母语地位和言说方式,是“英语还是

俄语”之外,尤当思考的问题。在黑

龙江等地的基础教育中,通过卓有实

绩的市场效益影响和政策上的支持引

导、继续保留部分地区的俄语教学传

统,并发掘利用当地的师资力量和语

言环境,努力开展中学阶段的英语、

俄语双外语教学;在国内高校教育

中,学科学习上不唯英美是尊,淡化

“英语”在专业与选择中的可能原本

并不必要的限制,对上大学后从ABC开始学习英文的俄语学生,既重视其

英语学习,同时为他们继续学习深造

俄语学习提供便利,从而减轻俄语生

的“边缘感”和增强对俄语学习的信

心,等等,也许是我们可以尝试回答

“英语还是俄语”问题的道路。

Page 34: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73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文/赵亦楠

自1701年至今,“耶鲁大学”

四个字的意义不仅没有被300多年的岁月腐蚀,而是被砥砺

地愈发温润、被诠释地愈发丰满。今

天,它不仅是全球公认的世界一流名

校,不仅是成果不可小觑的综合性研

究机构,还因其贵族化、精英化的传

统化身为时尚与流行的尖端符码。

理查德·莱温(Rechard C. Levin)作为耶鲁第22任校长,已经领导这所

古老而极具魅力的大学16年之久。在

这16年中,他所肩负的是世界一流名

校的声望与使命,是一个庞大机构在

运转与发展中的障碍与机遇,也是古

典的价值观与传统在新环境下的成长

与转型。特别是最后一点,这几乎是

所有老牌名校正共同思索与探索的命

题——当信息膨胀带来知识的廉价与

普及、当后发优势使得新贵名校成为

可能,耶鲁们除了继续享有厚重的人

文底蕴以及声誉,还应朝向哪个方向

寻找新的生命力、探求突破所在呢?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

同时又是影响力在国际上迅速增强的

历史名校,同耶鲁既有几分惺惺相惜

之意,又在发展中面临着类似的境

遇。作为北大的老朋友,莱温校长于

2009年夏末再一次造访燕园,共话世

界一流大学之道仍是他此行的主题之

一。

而莱温校长多年前就已得出的答

案再一次被印证——当代世界一流大

学之道,寓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纵横

带领世界一流名校在运转与发展中抓住机遇,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

传统、寻求特色。第三次接受《北大环球家》的访问,莱温校长用睿

智和思考向我们呈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纵横捭阖”之道。

环球家记者(左一)与莱温校长合影

Page 35: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7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75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捭阖”之中。

天时——世界是平的

无需多言,“全球化”已然成

了任何机构与组织谋求生存与发展

所必须考虑的大前提,高等院校亦

无例外。2001年,当耶鲁迎来第300个生日时,莱温校长第一次将“全

球化”明确纳入发展的战略取向。

同时,在耶鲁官方网站致以公众的

公开信中,莱温校长也将“全球视

野”(Global Outlook)同“多元的学生

构成”(Diversity of students)、“杰出

的研究能力”(Outstanding researches)并列为耶鲁的重要特征。

然而对于耶鲁而言,“全球化”

究竟意味着什么?当它作为一种价值

观被注入延续了300余年的人文精神

与精英传统时,是会带来更强劲的生

命力,还是会引发致命的排异反应?

答案自然取决于决策者如何诠释与践

行这个战略。

在莱温的答案中,“全球化”

意味着在不与耶鲁的核心精神冲突的

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平坦化

的世界所带来的新的可能性,为了达

到这一目标,莱温并不介意采取某些

“逆势之举”。

全球化意味着所有高等院校必

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彼此的冲

击,挑战的范围将被大大扩展,国界

的庇护能力将不断下降,而学生的选

择将会越来越分散与多元。在这种情

况下,相当一部分学校会选择“做

大”“做全”“做高端”的策略,换

言之,就是扩大招生规模、开设更多

学科、并特别注意提高研究生教育在

整个大学教育中的权重。如此一来,

既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又能相

对迅速地提升大学的综合排名。

对此,莱温表示理解,但他并不

赞同。

就在莱温此次北大之行前几天,

美国一份相当权威的“全美高校排

名”刚刚出炉。谈及耶鲁居于哈佛大

学与普林斯顿大学之下、位列第三名

时,莱温不失幽默地说:“我相信,

如果让美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自己

选择的话,耶鲁绝不会只落得‘第

三’的名次。”继而他的表情渐渐严

肃:“每个大学都应充分了解自己的

特质,依照适合自己的模式发展,而

不是一味迎合这些排名中被量化了的

标准。特别在当下,这类排名越来越

多,其价值几何很难说,当一所大学

已经拥有其品牌与特色时,完全不必

为其所累而迷失了发展方向。”

理清价值取向后,又应如何适应

全球化?在耶鲁的特色中,有两点正

好与所谓的“大势”相悖——视本科

教育为发展核心,同时坚守精英化理

念。对于前者,莱温表示“优秀的本

科教育可以让学生具备必要的从业知

识与能力,并且能够清晰地判断今后

继续深造或者研究的发展方向。”这

无疑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基础坐标。

而所谓“精英化”,并不指相当比例

的耶鲁学生来自权贵之家,而是其严

格控制学生数量、坚持人文教育的方

针。发表于1828年的《耶鲁报告》对

这一点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没有什

么东西比好的理论更为实际,没有什

么东西比人文教育更为有用,大学里

为本科生所开设的教学课程不包括职

业学,专门化必须晚一点开始……心

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对社会的责任

感。”

而耶鲁的另一个特征,恰恰为其

“全球化”提供了可行的思路——耶

鲁大学的师生构成是非常国际化的,

在耶鲁的特色中,有两点正

好与所谓的“大势”相悖——视

本科教育为发展核心,同时坚守

精英化理念。

在这里,你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考方式

长期以来,它一直吸引着世界上最优

秀的人才。莱温希望能够进一步强化

这一特征,在教师与学生的选拔中坚

持国际化标准,而最终将耶鲁建设成

由全世界顶尖教员与学生组成的研究

与教学机构。

不过在当下,莱温心中还有一

个不亚于这一点的策略,就是利用耶

鲁作为世界顶尖学府的地位与资源,

同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建立密切的合

作与互助关系,增进国际上的校际交

流。而这一合纵战略的重头戏,将上

演于迅速崛起的中国。

地利——与中国的千丝万缕

将中国定位为耶鲁全球化策略的

重要战地,既是耶鲁历史悠久的“中

国传统”所致,又是基于当下国际形

势的新的判断。

在耶鲁300周年校庆的一份宣传

册中有这样一段话:“200年来,耶鲁

大学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这种深厚的感情、悠久的历史,在中

美文化交往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由

耶鲁和中国共同建立的教育事业和学

术成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凝聚

力,它不仅丰富了耶鲁大学的全面发

展,而且改变了无数校友的命运与前

途。耶鲁与中国的关系,不仅是该校

有史以来最早的国际性接触,在耶鲁

大学将跨入第四个世纪的时刻,仍然

至为重要。”

上溯200年,可以在耶鲁的历史

中看到这样几个名字:卫三畏,一个

在中国生活40多年后返回耶鲁任汉学

教授的传教士,其著作《中国总论》

被美国各大学采用作中国史课本,几

乎达一个世纪之久;布朗,被称为

“在中国创办西塾之第一人”,这名

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在中国担任中学校

长达12年之久,并将包括容闳在内的

三名学生带回美国求学,几年之后容

闳获得耶鲁的学士学位,这是中国人

首次在西方国家获得该学位……

这个名单还包括詹天佑、马寅

初、晏阳初、高尚荫、颜福庆、李继

侗、杨石先、施汝为、陈嘉、王家

楫、唐耀、杨遵仪、应开识等大批杰

出人才,并且还在不断扩大,目前,

耶鲁校园中有几百名中国学生,占留

学生总数的20%,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团体。

除却历史传统外,当下的中国更

促使莱温重视同中国的合作。这一结

论来自于莱温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的判断。微观层面,是他在耶鲁几十

年的学习、任教以及担任行政职务的

切身感受,中国学生的勤奋让他非常

欣赏,同时中国式的价值观也同其他

价值观有机碰撞,成了耶鲁多元价值

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而宏观层面,在“北大—耶鲁本

科生联合培养计划”的介绍中,有这

样一段话:“当下,中国正在国际政

治与经济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能量与

影响力,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第一手

知识将成为耶鲁学生的宝贵财富。”

莱温反复强调这一点:“必须重视迅

速崛起的中国,耶鲁培养着未来的领

导者,而同中国的关系也将成为他们

领导力的重要构成。”

人和——北大的“知交故旧”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

府,正培养着中国未来的领导者,同

你们面对面的交往、共同生活的经历

将构筑起两校人际层面的网络,这更

是尤为宝贵的。”

此次来访,莱温校长专程看望

了在北京大学参与“北大—耶鲁本科

生联合培养计划”的耶鲁学生,足见

其对该项目的重视。2006年项目刚刚

启动之时,两校并没有遵循惯常的国

际交流项目的模式,而是另辟蹊径,

开启了一种“共同学习与生活”的模

式。在耶鲁的网站上,特别强调:

“北大与耶鲁的项目参与者将在一座

新的宿舍楼中共同居住,没有任何其

他美国学生有机会同中国本科生在同

一座楼中居住。”

显然,两校所要实现的,是真

正密切的交流与共处。而除了这一原

因,该项目的实现还因为两校作为各

自国家最好的大学之一,拥有特殊而

珍贵的教学与研究的资源,“在这样

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不同国家不同

学校对学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必然是高

等教育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充分

利用各自的优势,为学生拓宽学术资

源和视野。”

几次来访北大,莱温校长的收

获并不限于这个项目,对他而言,中

国的大学亦有“镜鉴”的作用。中国

的大学有其特殊的历史积淀与发展模

式,北大亦是如此,然而作为中国高

等教育界的旗舰,反观北大的发展也

给了莱温校长很多启示。

就如北大同耶鲁的一大共同点

是两者都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有着

非常显著的优势,但同时在工科领域

的发展相对薄弱。这实际上是高校发

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优势学科与相

对弱势学科之间,如何分配资源?莱

温认为:“更理性的方式是接受一个

学校在这方面的特点,有所长有所短

是正常的,没有任何一个学校能做到

每一点都优于他人。就如同北大与清

华,各有所长,同时各自都是杰出的

高校,耶鲁的情况或许同北大很相

似,我们都没有必要强求某方面的疾

速发展。”

“这次来到北大,算得上故地重

游了。这几年的时间里,我看到北大

不断的变化与发展,校园越来越美,

而学生们在国际活动中的参与越来越

频繁、越来越主动。”说这句话时,

莱温的表情愉快而充满期待,或许从

这些变化之中,他看到了在这个全球

化背景下,正在努力争取成为世界一

流名校的大学新鲜而蓬勃的生命力所

在。

对他而言,中国的大学亦

有“镜鉴”的作用。中国的大

学有其特殊的历史积淀与发展模

式,北大亦是如此。

Page 36: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7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77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文 / 李思遥

Page 37: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7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79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呦,这是什么风这么香,

把您给兜来了”,“能

把我兜来,怎么没把你

给兜飞了”。

这是北京人艺今年推出的献礼大

戏《窝头会馆》中的两句对话,剧中

饰演肖保长的杨立新话音未落,台下

便响起一片笑声。满堂笑声并不仅仅

因为这台词的幽默,更是因为这久违

的“京味儿”,嬉笑怒骂中透出的是

那些令我们难以忘怀的亲切与温暖。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立于1952年6月12号,首任院长是戏剧泰斗曹

禺先生,首任总导演则是艺术大师焦

菊隐先生,奠基作是老舍先生的名剧

《龙须沟》,我们耳熟能详的欧阳山

尊、蓝天野、于是之等诸位名家都曾

活跃在这个星光璀璨的大舞台上。或

许如此骄人的历史已经足以让人叹

服,但是人艺的辉煌并不仅如此,

她的辉煌在于那无可替代的“老北京

之魂”。编剧邹静之曾经说过,“如

果特别有北京味儿的话,就变成地方

戏了。但是如果是北京人艺,就不一

样了——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

格。全中国任何一个话剧院,都不可

能演出如此带有京味儿的戏剧。”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京味

儿”戏剧呢?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

人艺副院长,著名导演任鸣先生,他

听到这个问题后略为沉吟了一下,

“京味儿戏剧就是反映了北京风土人

情的,北京特有的那些人物个性,甚

至政治文化的戏剧。”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是书写老

北京的高手,而先生的戏剧诸如《茶

馆》、《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更是人艺舞台上长演不衰的经典,人

艺与老舍先生的风格自有契合之处。

先生常把墨水化作百姓泪,他的笔下

多是皇城根儿下贫穷的小人物们辛酸

而无奈的生活。他们或许有一种市

井的鄙俗,一切都是为了一个“钱”

字,就像《窝头会馆》中“苑大头”

在填入党申请中的信仰一栏时,说

“你就给我填上‘钱’!”但是老舍

先生对他们非但没有一句责难,反而

满注悲悯之情。他在《骆驼祥子》中

借二强子之口悲凉地呼喊,“什么都

抵不过一个‘饿’字啊!”有人说老

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当知识分子们

都摇旗呐喊要求民主自由的时候,他

却只把眼光放在城南角下食不果腹的

小人物身上,用本该大书华章的笔记

话剧不死,大胆任鸣。在现代城市愈发趋向标准化的今天,人艺是怎

样依旧坚守着京味话剧的传统?让我们通过与任鸣导演对话,一起来

探寻植根于人艺话剧人心中不朽的北京魂。

大将军

录下他们那“微不足道”的悲凉命

运。恰巧,这亦是人艺一直的坚持,

任鸣导演说北京人艺所表演的作品始

终具有三个特点,那便是“民族性、

现实性,大众性。”人艺所信仰的艺

术从不因华丽而可贵,他们信仰的就

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那一个个活生

生的生命。与其说这是题材偏好,毋

宁说,这源于一种温暖济世的胸怀。

虽然京味题材着眼于刻画小人

物的苦难,但这苦难并非是通过泪

水,而是借助辛辣的幽默来表现的。

京味儿戏剧的台词向来以“贫嘴”著

称,但这种幽默不仅是写作风格,而

更是一种存在方式。这在老舍先生的

戏剧中表现地最为明显,在写了“不

幽默”的《猫城记》后,老舍先生在

《离婚》的序言中就说,“这回我是

下定决心要回归幽默的。”所以,

当我们看到《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憨

直和虎妞的彪悍时,还是会忍俊不

禁,一时竟忘了他们悲惨的境况。这

种幽默进一步发展成了小人物用以对

抗黑暗社会和凄苦生活的武器。观戏

的时候你会发现,无论多么沉重的打

击都不能打垮他们,虽然会遭到各种

势力的欺压,但穷街坊们逗逗闷子生

活还是有不少的笑声。所以,人艺的

戏迷们看戏的时候往往“眼眶中闪着

泪花,脸上却挂着微笑”。淡褪了社

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激进化叙事,也没

有纯粹现实主义那种沉重不堪的悲怆

感,而这种追求生活本身的艺术风格

奠定了人艺戏剧最深厚的根基。自老

舍先生以后,何冀平的《天下第一

楼》、叶广苓的《全家福》,乃至人

艺刚刚推出的刘恒的《窝头会馆》虽

然有着各自迥然相异的故事却无一例

外地都带着老舍先生所奠定的人艺风

格。人艺的眼光从未离开平凡的小人

物,从未离开老北京这片饱经沧桑的

土地。或许,这就是人艺的血统

面对现实加诸的苦难,京味儿

戏剧也给出了自己的救赎之途。《骆

驼祥子》里拉车的穷兄弟们尽管自己

饥寒交迫,但还是会凑钱为小虎子买

饼吃;《窝头会馆》里的苑大头虽然

会为了钱不顾一切,但他对儿子深沉

的父爱却让人动容。乱世混沌,命运

不堪,但是人间有爱人间有情,小人

物的真诚与善良就是唯一的星光。京

味儿也正是体现在这点上,无论世界

怎样,老北京们总能乐天知命、坦坦

然然地过他们所爱的生活,珍惜身边

的人们。京味儿戏剧早早地就进行了

自身的“内转向”,把希望寄予个人

本身。而京味戏剧的来源正是北京人

与生俱来的气质,北京人向来是大气

而豁达的,一碗豆汁、一把木椅、一

份散淡的心情,就能观得四季轮换,

品得人生百味。人艺一直坚持纯正的

京腔,因为这韵脚里涵着老北京的魂

魄。

人艺从来都是这样,一个作家为

之注入一种精神,而一种精神又影响

了几代作家。

老北京早已随着隆隆作响的推土

机而灰飞烟灭了,那人艺所坚持的北

京味儿难道只是一种伤感的回忆吗?

任鸣导演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北京人

的概念已经被泛化了,但是北京味却

一直没有消逝。我们今年推出的《有

一种毒药》等戏剧就是描写新北京人

的。而且,我们的戏剧,无论是经典

还是原创都曾在海外演出,获得了良

好的反响。观众群体有华裔也有外国

人。真正出色的戏剧是不受题材、语

言和地域限制的,它能引起人的共

鸣。”

从传统走向当代,我们丢失了

很多珍贵的东西,其中就包括曾经的

文化记忆。一个与过去完全断裂的民

族会有无根之险,而今天就当我们愈

发富足的同时,我们也在渐渐失去了

本民族的独特性,于是独属民族的记

忆显得愈发弥足珍贵。幸而,我们还

有北京人艺。人艺的排练室里,“戏

比天大”的古朴匾牌依然高悬;人艺

近年的原创话剧中,传统的声音未曾

减弱。虽然是现代的故事,但是戏剧

里却时时闪现着老北京人那种达观可

爱的性格。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虽

然酒吧林立,但你会发现她讲述的依

然是老北京的故事。与其说买的是商

品,不如说买的是一种心情——简朴

而闲散。老北京人有的是对生活的从

容,所以,人艺坚持的京味儿戏剧永

远不会让我们陌生,反而会唤醒一直

潜伏在我们内心的小感动。

所以,愈是在全球化的年代,对

传统的坚守愈发在失落中显现得以永

存的力量。

“人艺是多元化的剧团,我们不

仅排经典,也排原创甚至还会引进许

多外国话剧,比如尤金.奥尼尔的《榆

树下的欲望》等。”任鸣导演向记者

介绍道。记者不禁想起了2009曾轰动

一时的原创历史剧《知己》,记者便

问任鸣导演:“这些原创历史剧是以

何种视角解读历史,是否具备对当下

的文化关怀?”不料任鸣导演的回答

却很让记者吃惊,他淡淡地说,“有

人说‘一切历史剧都是时代剧’,我

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知己》是反映

中国传统文人的故事,我看重的是它

本身具有的文学性和深刻内涵,我并

不认为历史剧该为现实服务。如果一

味地去影射现实,那样的历史剧是短

命的。”任导的回答可以代表人艺许

多原创戏剧的立场,无关功利无意媚

俗,只是虔诚地信仰着文学戏剧的本

真性。在饱经意识形态束缚的当代中

国,文艺向来被铐上了沉重的枷锁。

虽然劫难已成过往,但是指向性的文

学戏剧作为文化心理习惯依然未完全

淡褪,因此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敬佩这

些为戏剧祛历史之魅的艺术家。任鸣

导演所排演的戏剧是纯粹美学层面上

人艺从来都是这样,一个作

家为之注入一种精神,而一种精

神又影响了几代作家。

所以,愈是在全球化的年

代,对传统的坚守愈发在失落中

显现得以永存的力量。

Page 38: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8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81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的戏剧,而他本人也是一个纯粹的艺

术家,他说:“《日出》这样的经典

我排过三次了,明年还会排第四次。

我知道前辈艺术家也曾排过多次,但

他们不会对我产生太大的影响。我每

一次排戏都会不一样,因为随着我年

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戏剧内容的理解

会不一样。但这是建立在我个人经验

上的事,和别人无关,我一直觉得自

己是个独立导演。”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戴锦华曾说,世界上所有的故事

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经讲完了,剩下

的不过是不同的讲故事的嘴而已。于

是,我们可以看到人艺舞台上每一版

本的经典都有其个性,折射出具有独

立人格的导演的个性,经典因此而具

备了可塑性。坚持艺术本身和重视独

立经验为人艺和它的京味儿戏剧的延

续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或许,表面上“京味儿”体现在

戏剧中,但骨子里“京味儿”却存在

也只存在于艺术家的人生观中。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个时

代兴起的电影电视等传媒方式似乎成

为了文化传播的主流,我们不免对人

艺的未来充满了忧虑的关切:人艺和

京味儿戏剧在商业化的浪潮下,如何

能成为市场的选择?

“影视传媒的兴起是顺应时代

发展潮流的,我能做的只是随遇而

安。我觉得影视传媒和商业话剧都挺

好的,所以我并不会排斥什么或者

抱怨什么,我喜欢戏剧就好好搞下

去,就这么简单。而且,我始终相信

人们永远不会抛弃戏剧,这种与演员

直接交流的方式是其他文化方式替代

不了的。”任鸣导演平和地道出他的

看法,“随遇而安”一直是他的关键

词。此刻,记者心底突然产生一种强

烈的感慨,导演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

道的北京人,他并不去为时代的浮躁

和健忘而怨怒,只是单纯而执着地热

爱着戏剧艺术。导演的性格必定和剧

院的性格有某种契合,这样才能相携

相伴愈走愈远。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

话,“戏剧不死,大胆任鸣。”此言

得之。

人艺走到今天不仅没有被市场抛

弃,反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誉,

也印证了任鸣导演的那句话,“人们

永远不会抛弃戏剧。”马尔库塞等西

方马克思主义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

们,财富的积累并没有用于改善人的

生活状态,反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在

标准化大生产时代,我们分享同样的

生活模式。网络媒体等传媒方式一天

天地把我们制作成适应他们传播意识

的人,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理论代替

了我们的思考,而一场简简单单面对

面的话剧,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珍贵。

当我们和相隔不到5米的邻里都需要

用虚拟网络沟通时,一场酣畅淋漓的

话剧,演员在你面前嚎哭呐喊,甚至

唾沫星子溅上你的脸,那时我们才能

真切地感觉到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人

艺所崇尚的殿堂风范,导演所信仰的

纯粹戏剧,避免它流于浮夸和喧闹。

人艺平静地讲述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

故事,给观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感动。

一旦你走进“首都剧场”,就

会不由自主地沉潜于舞台上的人物们

所讲述的故事中,一会儿笑地前仰后

合,一会儿却又暗自堕泪。直到灯光

亮起名角谢幕的那一刻,你才如梦初

醒,起身拼命地拍着巴掌,心中默

默对自己说道,“是了,这就是生活

了。”俗世的种种有时回想起来亦不

过是黄粱一梦,而存在于戏剧中的真

实却像久埋地下的一坛女儿红,年岁

愈久愈值得细细品味。也正因此,戏

剧不死,人艺不朽。

幽默”的《猫城记》后,老舍

先生在《离婚》的序言中就说,“这

回我是下定决心要回归幽默的。”所

以,当我们看到《骆驼祥子》中祥子

的憨直和虎妞的彪悍时,还是会忍俊

不禁,一时竟忘了他们悲惨的境况。

这种幽默进一步发展成了小人物用以

对抗黑暗社会和凄苦生活的武器。观

戏的时候你会发现,无论多么沉重的

打击都不能打垮他们,虽然会遭到各

种势力的欺压,但穷街坊们逗逗闷子

生活还是有不少的笑声。所以,人艺

的戏迷们看戏的时候往往“眼眶中闪

着泪花,脸上却挂着微笑”。淡褪了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激进化叙事,也

没有纯粹现实主义那种沉重不堪的悲

怆感,而这种追求生活本身的艺术风

格奠定了人艺戏剧最深厚的根基。自

老舍先生以后,何冀平的《天下第一

楼》、叶广苓的《全家福》,乃至人

艺刚刚推出的刘恒的《窝头会馆》虽

然有着各自迥然相异的故事却无一例

外地都带着老舍先生所奠定的人艺风

格。人艺的眼光从未离开平凡的小人

物,从未离开老北京这片饱经沧桑的

土地。或许,这就是人艺的血统

面对现实加诸的苦难,京味儿

戏剧也给出了自己的救赎之途。《骆

驼祥子》里拉车的穷兄弟们尽管自己

饥寒交迫,但还是会凑钱为小虎子买

饼吃;《窝头会馆》里的苑大头虽然

会为了钱不顾一切,但他对儿子深沉

的父爱却让人动容。乱世混沌,命运

不堪,但是人间有爱人间有情,小人

物的真诚与善良就是唯一的星光。京

味儿也正是体现在这点上,无论世界

怎样,老北京们总能乐天知命、坦坦

然然地过他们所爱的生活,珍惜身边

的人们。京味儿戏剧早早地就进行了

自身的“内转向”,把希望寄予个人

本身。而京味戏剧的来源正是北京人

与生俱来的气质,北京人向来是大气

而豁达的,一碗豆汁、一把木椅、一

份散淡的心情,就能观得四季轮换,

品得人生百味。人艺一直坚持纯正的

京腔,因为这韵脚里涵着老北京的魂

魄。

人艺从来都是这样,一个作家为

之注入一种精神,而一种精神又影响

了几代作家。

老北京早已随着隆隆作响的推土

机而灰飞烟灭了,那人艺所坚持的北

京味儿难道只是一种伤感的回忆吗?

任鸣导演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北京人

的概念已经被泛化了,但是北京味却

一直没有消逝。我们今年推出的《有

一种毒药》等戏剧就是描写新北京人

的。而且,我们的戏剧,无论是经典

还是原创都曾在海外演出,获得了良

好的反响。观众群体有华裔也有外国

人。真正出色的戏剧是不受题材、语

言和地域限制的,它能引起人的共

鸣。”

从传统走向当代,我们丢失了

很多珍贵的东西,其中就包括曾经的

文化记忆。一个与过去完全断裂的民

族会有无根之险,而今天就当我们愈

发富足的同时,我们也在渐渐失去了

本民族的独特性,于是独属民族的记

忆显得愈发弥足珍贵。幸而,我们还

有北京人艺。人艺的排练室里,“戏

比天大”的古朴匾牌依然高悬;人艺

近年的原创话剧中,传统的声音未曾

减弱。虽然是现代的故事,但是戏剧

里却时时闪现着老北京人那种达观可

爱的性格。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虽

然酒吧林立,但你会发现她讲述的依

然是老北京的故事。与其说买的是商

品,不如说买的是一种心情——简朴

而闲散。老北京人有的是对生活的从

容,所以,人艺坚持的京味儿戏剧永

远不会让我们陌生,反而会唤醒一直

潜伏在我们内心的小感动。

所以,愈是在全球化的年代,对

传统的坚守愈发在失落中显现得以永

存的力量。

“人艺是多元化的剧团,我们不

仅排经典,也排原创甚至还会引进许

多外国话剧,比如尤金.奥尼尔的《榆

树下的欲望》等。”任鸣导演向记者

介绍道。记者不禁想起了2009曾轰动

一时的原创历史剧《知己》,记者便

问任鸣导演:“这些原创历史剧是以

何种视角解读历史,是否具备对当下

的文化关怀?”不料任鸣导演的回答

却很让记者吃惊,他淡淡地说,“有

人说‘一切历史剧都是时代剧’,我

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知己》是反映

中国传统文人的故事,我看重的是它

本身具有的文学性和深刻内涵,我并

不认为历史剧该为现实服务。如果一

味地去影射现实,那样的历史剧是短

命的。”任导的回答可以代表人艺许

多原创戏剧的立场,无关功利无意媚

俗,只是虔诚地信仰着文学戏剧的本

真性。在饱经意识形态束缚的当代中

国,文艺向来被铐上了沉重的枷锁。

虽然劫难已成过往,但是指向性的文

学戏剧作为文化心理习惯依然未完全

淡褪,因此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敬佩这

哈姆雷特

Page 39: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8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83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些为戏剧祛历史之魅的艺术家。任鸣

导演所排演的戏剧是纯粹美学层面上

的戏剧,而他本人也是一个纯粹的艺

术家,他说:“《日出》这样的经典

我排过三次了,明年还会排第四次。

我知道前辈艺术家也曾排过多次,但

他们不会对我产生太大的影响。我每

一次排戏都会不一样,因为随着我年

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戏剧内容的理解

会不一样。但这是建立在我个人经验

上的事,和别人无关,我一直觉得自

己是个独立导演。”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戴锦华曾说,世界上所有的故事

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经讲完了,剩下

的不过是不同的讲故事的嘴而已。于

是,我们可以看到人艺舞台上每一版

本的经典都有其个性,折射出具有独

立人格的导演的个性,经典因此而具

备了可塑性。坚持艺术本身和重视独

立经验为人艺和它的京味儿戏剧的延

续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或许,表面上“京味儿”体现在

戏剧中,但骨子里“京味儿”却存在

也只存在于艺术家的人生观中。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个时

代兴起的电影电视等传媒方式似乎成

为了文化传播的主流,我们不免对人

艺的未来充满了忧虑的关切:人艺和

京味儿戏剧在商业化的浪潮下,如何

能成为市场的选择?

“影视传媒的兴起是顺应时代

发展潮流的,我能做的只是随遇而

安。我觉得影视传媒和商业话剧都挺

好的,所以我并不会排斥什么或者

抱怨什么,我喜欢戏剧就好好搞下

去,就这么简单。而且,我始终相信

人们永远不会抛弃戏剧,这种与演员

直接交流的方式是其他文化方式替代

不了的。”任鸣导演平和地道出他的

看法,“随遇而安”一直是他的关键

词。此刻,记者心底突然产生一种强

烈的感慨,导演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

道的北京人,他并不去为时代的浮躁

和健忘而怨怒,只是单纯而执着地热

爱着戏剧艺术。导演的性格必定和剧

院的性格有某种契合,这样才能相携

相伴愈走愈远。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

话,“戏剧不死,大胆任鸣。”此言

得之。

人艺走到今天不仅没有被市场抛

弃,反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誉,

也印证了任鸣导演的那句话,“人们

永远不会抛弃戏剧。”马尔库塞等西

方马克思主义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

们,财富的积累并没有用于改善人的

生活状态,反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在

标准化大生产时代,我们分享同样的

生活模式。网络媒体等传媒方式一天

天地把我们制作成适应他们传播意识

的人,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理论代替

了我们的思考,而一场简简单单面对

面的话剧,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珍贵。

当我们和相隔不到5米的邻里都需要

用虚拟网络沟通时,一场酣畅淋漓的

话剧,演员在你面前嚎哭呐喊,甚至

唾沫星子溅上你的脸,那时我们才能

真切地感觉到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人

艺所崇尚的殿堂风范,导演所信仰的

纯粹戏剧,避免它流于浮夸和喧闹。

人艺平静地讲述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

故事,给观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感动。

一旦你走进“首都剧场”,就

会不由自主地沉潜于舞台上的人物们

所讲述的故事中,一会儿笑地前仰后

合,一会儿却又暗自堕泪。直到灯光

亮起名角谢幕的那一刻,你才如梦初

醒,起身拼命地拍着巴掌,心中默

默对自己说道,“是了,这就是生活

了。”俗世的种种有时回想起来亦不

过是黄粱一梦,而存在于戏剧中的真

实却像久埋地下的一坛女儿红,年岁

愈久愈值得细细品味。也正因此,戏

剧不死,人艺不朽。

李白

表面上“京味儿”体现在戏

剧中,但骨子里“京味儿”却存

在也只存在于艺术家的人生观

中。

A holy church, a white wedding dress, a pastor of praying and the lightly "I do"...... �e West-

erners' aesthetic, solemn and romantic wedding slips into so many girls' dream. However, in China's far northwest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Kazakh wedding displays another form of beauti-ful love.

Amid the 13 ethnic minorities in Xinjiang, the Kazak has the second larg-est population after the Han and Uygur people. �ey mainly live in the I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other areas. Since ancient times, grasslands, horses, Ea-gles are partners of Kazakh, which formed their bold and unrestrained, enthusiastic national character. A wedding on the

Since ancient times, grass-lands, horses, Eagles are partners of Kazakh, which formed their bold and unrestrained, enthusi-astic national character. A wed-ding on the grassland therefore has it’s unique charm.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is a Kazakh girl studying in Peking Univerisy.What else are there in Xinjaing besides Taklamakan and Kanas? What kind of life do people in the center area of the Eurasia lead? Although it's not easy to answer all these question ,a traditional wedding cer-emony of kazakh people may show you a di�erent Xinjiang.

by SHU A KE·WU ZA TI

Page 40: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8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85

教育·文化

Education& Society

2010春 北大环球家

grassland therefore has it's unique charm. �ere are many ceremonies in a Ka-

zak wedding. As one of the most solemn ceremonies in the eyes' of Kazakh's , the entire wedding includes the "Wearing Eagle Feather Ceremony", Engagement, "Marriage Ceremony" held in the bride's home and the "Jiertes" and "Bridal Cer-emony" held in the groom's home .

(A) Wearing Eagle Feather Cer-emony

�is is a small ceremony serving as a prelude to the wedding ceremony after a parental consent by both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were designed to enable both parents meet each other. After agreeing to marry their children, the groom's families bring along a horse and some other gifts to meet the bride's parents, and let the girl who is to become a new member of the family wear eagle feathers at the ceremony.

(B) Engagement

The Engagement will be held after a discussion with friends and families on a selected auspicious day after Wearing

Eagle Feathers Ceremony. The groom's parents leave for the Engagement, with a few selected friends and relatives, and send pre-prepared gift of livestock to the bride's home .�e bride's parents will be prepared in advance to invite friends or relatives to come to hospitality welcome them. In the Engagement, according to their custom, they would slaughter a sheep with a yellow forehead,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symbol of purity and honesty. Oil from the sheep's tail and liver will be mixed in the yogurt to make a kind of "tail liver oil" snack. When people are enjoying the delicious food, naughty girls will deliberately wipe it on their faces for fun! If there are those who refuse to conform, then the women who are clever will seize the chance to sewn the hem of their clothes firmly on the carpet. The bride's parents will give presents to the guests in return.

(C) Jiertesi Ceremony

Jiertesi are the things the groom's family prepared for dowry, such as tap-estry, back cushion tapestries, blankets and so on. Sending these things to the bride's home is called Jiertesi Ceremony.

When relatives-in laws come to the bride's family, parents from both sides will hug each other as greetings. When the groom, surrounded by the bride's sisters and girl friends, come to greet his parents-in laws, the bride's grandmother or mother will throw candies, fruits and yogurt pimple called "QIA Xiu" to them as blessing. �e people present,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and children will compete to grab to eat the "QIA Xiu", which is actually a bless-ing for the girl and the boy. On this day, relatives will receive a special dinner. Not only animals prepared in advance will be slaughtered but also a highly respected el-der will give them a blessing prayer. Guests will enjoy mellow tea and eat meat.

(D) Marriage Ceremony

In the Kazakh people's customs, this is the most solemn part of the whole mar-riage ceremony, whic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wo families, but also a happy event for the entire village .A duet will be held in the afternoon the day before the Mar-riage Ceremony. By then, girls will gather together sitting in a yurt whose door has been opened and the boys will sing, sit-ting outside the yurt. �ey form a duet of one man and one woman or two men and two women. On that night, the girl who will be married together with his sister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duet, telling her wish from the very bottom of her heart.

On the official wedding ceremony which will be held on the next day, hospi-table Kazakh will first fete the guests, the singing sound of the duet will once again haunt the prairie sky. A duet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Sa-jen (Overture). Gal - Gal (Comforter song), W Mills (Weeping song), and Sen-Sima (Cry ing song) these four parts. Generally speaking, Gal - Gal, Sa Ren, Sen-Sima are only sung before the marriage ceremony, while weeping song is sung after the marriage ceremony. �e girl who will leave will no longer be the same

little girl on her father's lap like a baby. She mus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 new family. The history of nomadic Kazakhs shows that they often live alone on the vast grassland, and keep migrat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grassland. It's not always easy for a married girl to meet her own parents. Therefore, the songs sound like crying, actually they do really cry when singing. Kazakh people believe in Is-lam, during the wedding that day,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s of Islam, people will drink water with candy and a ring in it on a wedding day.

(E) Bridal Ceremony

�is is the last part of the entire wed-ding ceremony, which will be held in the groom's family. When the bride accompa-nied by her mother or a sister finally comes to the home of her parents-in-law', the groom's mother would lead other women,

carrying dishes filled with fruits and yogurt pimples and candies to give her daughter-in law a warm welcome. And then Bridal ceremony officially started. At this time, a lively and funny lad who is good at sing-ing will sing a song called "Uncover Your Veil" with a whip in hand to introduce the bride to the groom's relatives and tactfully tell the truth of life to the bride when the bride for the first time bow to her parents-in-law. People will sprinkle some drops of oil into the stove, when the flame rises up, people in the yurts should read: "�e Vulcan Empress, Oil God Goddess, grant us well-being."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this custom is handed down from the Hun Dynasty. �en their will be horse races and all-night-long dancing. The bride should wear a turban with a spike which is a sign of a bride until the next year,.

Kazakh young people then enter the marriage hall.

The people present,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and children will compete to grab to eat the "QIA Xiu", which is actually a blessing for the girl and the boy.

Page 41: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World Expo世博畅想

872010春 北大环球家

世博畅想

WorldExpo

世博会是人类物质文明成果的优美展现,而我们的社会是否已经拥有

了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精神世界呢?本文作者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学

生注册记者候选人,将从大学生记者的角度提出她的思考。

文 / 王磬 章闻韶

Page 42: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88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世博畅想

WorldExpo

892010春 北大环球家

世博畅想

WorldExpo

编者按

三个月之后,有着159年历史的世博会,将在上海向世人展示她

磅礴壮丽的一切。这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第一次

立于东方中国眺望人类未来。世博园每天的人流量预计会达到30万人次,这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全世界推动物质发展

的共同机遇。世博会更是一场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是见证

社会发展的重要驿站。“一切始于世博会”,历久弥新,长盛不

衰。我们即将接受百年世博的洗礼,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一.电动柠檬榨汁机引发的“厨房辩论”

说到博览会,我们也许会想

起1 9 5 9年的莫斯科美国博

览会(Amer ican Nat iona l Exhibition)。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

松亲自到莫斯科为美国博览会开张剪

彩。这个展会主要展示了美国在科技

研发和物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专门复制了一个

样板房,陈列美国普通工人家具的全

貌:地上铺满了地毯,客厅里摆放了

电视机,有两个厕所,装有中央取暖

器,厨房里还有洗衣机、滚筒式烘干

机和冰箱。

在对美国的展会进行报道时,一

家苏联报纸激愤地指出,一个普通的

美国工人家庭更本就不可能过上如此

奢华的生活,要求它的读者认清楚这

不过是美国政府的宣传而已,并挪揄

地把它称为“泰姬陵”。

当时,尼克松带领赫鲁晓夫参观

展会,赫鲁晓夫显然对其真实性表示

怀疑。在它的厨房外,赫鲁晓夫看见

了一个电动柠檬榨汁机,尼克松回应

说:“任何能帮助妇女减轻其繁重家

务的东西都是有用的。”

赫鲁晓夫怒气冲冲地打断了尼克

松的话,厉声说道:“在你们资本主

义制度下,妇女都是工人;在我们国

家,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那天晚上,稍晚些时候,尼克

松受邀在前苏联电视台发表演讲。当

然,他免不了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来宣

扬美国生活的优越性,不过,他很讲

求技巧,并没有直奔主题,说美国如

何民主,人权如何得到了保护,而是

先从美国人所拥有的财富和所享受的

物质生活说起。尼克松说,西方国家

的人民在短短的数百年间,通过勤奋

创业,在18世纪中叶就已经基本消灭

了贫穷和饥荒,而在世界其他很多地

方,人们仍生活在贫穷之中。他告诉

苏联的观众——当时的苏联人都很少

有自己家的浴室或淋浴器——现在美

国人拥有5,600万台电视机,1,430万只收音机,有约3,100万的美国家

庭购买了自己的房子,他们每年能

添置9套正规的衣服和14双鞋子。在

美国,供人们选购的房子可以有近千

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而且这些房子多

数都比电视演播室还要宽敞。赫鲁晓

夫当时就坐在尼克松身旁,他狂怒地

握着拳头,不时地嘟噜:“放屁!放

屁!”

二.物质企盼与精神寄托的共同

理想

这就是著名的“厨房辩论”

(Kitchen Debate)。很多学者在后来

评价说,是有洗衣机的美国战胜了没

有洗衣机的苏联,是有抽水马桶的资

本主义战胜了没有马桶的社会主义。

讽刺道:愤怒的东德人民推翻了柏林

墙,奔向了西德“自由世界”,面对

自由民主,人们反而一个劲地咕咚咕

咚喝起可口可乐。

因此,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当下

中国经验告诉我们,更多的中国人迫

切需要的是解决生活的温饱,需要物

质水平的提高,需要经济的发展,而

不是选票,不是言论,不是抽象的政

治文明,不是高高在上的自由民主的

理念。中国的崛起可以证明一切。

然而事实上,中国百年来追求

的“现代化”之梦,从来不仅仅是狭

中国百年来追求的“现代

化”之梦,从来不仅仅是狭隘的

物质现代化之梦,而是整个社会

的现代化之梦,这个梦包括了物

质进步,社会自由,政治民主,

人性美好。

隘的物质现代化之梦,而是整个社会

的现代化之梦,这个梦包括了物质

进步,社会自由,政治民主,人性美

好。

在东方,作为一个贫乏之地,作

为一个后发现代性的国家,人们的匮

乏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对

物质的企盼,自然包含了精神理想的

寄托。物质的进步,科技的追求,代

表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人性解放

的期待。我们追求经济的发展,最终

的着眼点便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在未

来,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免

于匮乏的恐惧,免于被控制的威胁,

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生活的梦想。

我们很难想象,东德人民推翻柏

林墙,仅仅是为了可口可乐。可口可

乐在社会主义中,不仅仅代表了物资

的丰裕,更代表了一种可能,即未来

生活的可能,即我们有权利对我们的

生活进行自由的安排,对我们的自己

的个人的未来,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的未来前途进行自由的选择。

推翻柏林墙不是为了喝可口可乐,而

是为了我们能有选择喝可口可乐的权

利与自由。

同样,有厨房的美国与没有厨房

的苏联的争论也不仅仅是那么简单。

在社会主义人们的眼中,厨房代表了

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进行自主选

择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摆脱束缚获

得更大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

物质、科技在“东方”,在后发

现代性的国家中,体现的不仅仅是物

质本身,而更多的是理念,是生活方

式。它代表了人类在工业文明起步时

期的美好展望:物质可以为我们带来

更美好的生活。物质进步始终是与自

由相联系的。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

国伦敦召开的时候,正式这种理念。

辉煌的水晶宫,震撼的蒸汽机,在令

人们目瞪口呆的同时,代表了人类的

未来的希望。人类在未来能够获得物

质、社会、人性的解放。

如今,150余年过去了,2010的上海世博会会是怎么样?物质的巨大

进步是否带来了人类的全面解放?中

国经济的崛起是否带来了社会的真正

自由?

50年前,马尔库塞曾经忧心忡忡

地写道:技术的进步使发达工业社会

对人的控制可以通过电视、电台、电

影、收音机等传播媒介而无孔不入地

侵入人们的闲暇时间,从而占领人们

的私人空间;技术的进步使发达工业

社会可以在富裕的生活水平上,让人

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需要而付出不再

追求自由、不再想像另一种生活方式

的代价;技术的进步还使发达工业社

会握有杀伤力更大的武器:火箭、轰

炸机、原子弹、氢弹……简言之,由

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发达工业社会虽

是一个不自由的社会,但毕竟是一个

舒舒服服的不自由社会;虽是一个更

有效地控制着人的极权主义社会,但

毕竟是一个使人安然自得的极权主义

社会。这就是它的新颖之处。

这本《单向度的人》出版不久,

1968年,失望的法国学生在骚动的五

月占领了街头,筑起了堡垒,用石块

和燃烧瓶来对抗这个发达工业社会。

在2010世博会召开的前夕,我们

应该也开始反思当初的理想的初衷。

三.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个个体

在这大潮之中,面对经济的可能,畅

想未来生活的希望。30年过去了,这

一切有了多少改变?

我们很难想象,当个体工商业

者,民营企业家在相信经济机遇的同

时,会被迫面临着全面垄断,国家资

源重新被“四大家族”掌控的残局。

我们也很难想象,当农民工在想

象进城打工的微薄的希望的同时,会

被迫面临被拖欠工资,被迫以跳楼挥

舞大刀来索取自己劳动成果,被迫开

胸验肺来证明自己的工伤。

我们也很难想象,当城市平民相

信所谓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和谐社会的

归根到底,如果物质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无法带来社会的解放、

个体的自由,那么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每一个上海人都在为世博准备着

Page 43: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90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世博畅想

WorldExpo

LiveOverseas

彼岸生活

然而,如果只是怨妇一般絮叨

着“没有意义”,那么这种絮叨也不

会是有意义的。我们该对世博抱些怎

样的期待,世博之后我们对生活的期

待能有怎样的改变,这大概是能通向

“意义”的,更好的途径。

去年十月份,因为注册记者训

练营的契机,见到了还在施工之中的

世博展馆,卯足了劲儿抢地盘建场馆

的各国,颇有几分美女朝贡的味道。

而其他的配套体系,志愿者选拔、新

闻宣传、文艺活动等各方面,也都该

可以用有条不紊来形容。从硬件上来

看,这毫无疑问,该是一届近乎完美

的世博会,十几亿同胞也大可以放心

地等着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在世

界上又一次大放异彩大出风头。而作

为东道主的上海,

是的,世博之于上海,确是点点

滴滴中留下了痕迹。无论是公交车上

印着世博标语的扶手,还是出租车司

机驾驶证上微笑着的,亦或是立在南

京路街头的巨型海宝和倒计时牌,世

博大概已经成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中

避之不能的一个词语。然而这种痕迹

影响有多深,却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问题。根据一份在南京路街头的关于

上海人对世博认同程度的调查报告,

市民们最关心的首先是世博带来的物

质改善。换言之,就是地铁是不是修

到了阿拉家门口,展馆是不是可以免

费开放。而对世博带来的精神风貌的

改变,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然在上海,也已经看到了物

质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在某些领域的

某种融合尝试,如戏剧大道的建设,

如大剧院、体育场观的建设等等,这

些努力在促进两者的交融,以期待最

后达到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境界,做到相互的促进和繁荣。但

是,我们也仍然看到,就目前而言,

这种速度与上海的国际都市外壳膨胀

和扩展形成强烈的反差,物质和精神

的融合是远远不平衡和成正比的。

上海仍然任重道远,无怪乎其他

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不是一个陈述句,而是一个祈使

句”。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部长、

上海世博会研究中心主任季路德在接

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如此阐释本次世

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并不表达一个已知的既定的事实,而

是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期望和努力的

目标——How to make a life better.“世博会的目标是促进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

程。无论是物质,还是其他。”季路

德如是说。

“better city, better life”并不表达一个已知的既定的事实,而是

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期望和努力的目标——How to make a life better.

Page 44: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92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彼岸生活

LiveOverseas

932010春 北大环球家

彼岸生活

LiveOverseas

八名北大学生,怀揣各自的新闻理想,在一片标榜民主自由的土地,

与美国媒体人及高校学生共同探讨中美媒体现状及其背后的问题。

文 / 王南子

MLI项目组成员访问纽约时报

自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事

件”爆发以来,一系列热点事

件的发生给中国制造了严重的

国家形象危机。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

的误解加深,民众间沟通缺乏平台。

而在这场危机中,担任全球舆论领袖

的美国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知

名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带有刻板成见、

偏离客观事实,导致西方民众对中国

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媒体

由于复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未能在

国际舞台上有力发声,间接导致中西

方的民间关系一度陷入谷底。大众传

媒素来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占有重要地

位:恰当的传播方式容易得到国际受

众的认可,有助于向外界展示一国的

真实情况,削弱虚假报道的影响力。

然而,中美两国国民缺乏对对方媒体

运作机制、受众实际需求的了解,导

致了中国媒体的报道影响力弱、美国

民众缺乏对中国的客观认识等诸多不

良后果。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哥伦

比亚大学传媒领袖论坛Media Literacy Initiative(MLI2009)”呼之欲出。我

们,一群怀抱新闻梦想的大学生,踏

上纽约这神奇的一方土地,开始追梦

之旅,探索之旅。

“媒体”是此次论坛最重要的主

题之一,而我们也有幸与多位工作在

美国新闻界一线的媒体人进行面对面

的直接交流。无论是哥伦比亚大学新

闻学院前教务长David Klatell教授、

Internation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主任Anya Schiffrin教授、还

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H o w a r d French、资深财经新闻编辑Marcus Mabr y,每个人谈论的话题不尽相

同,但我们从他们的言语中感受到了

一种执着的精神,用独立的思考和批

判的眼光,不断认识社会的痼疾,挑

战刻板的模式。每一次的panel,每

一次的小组讨论,我们都在不断更新

着自己的认识,以不同的眼光审视社

会与时代。我们很幸运的站在潮头,

我们有梦想,我们还年轻。“媒体”

这个大问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可

以弄明白,伴随着一系列的讲座、媒

体参观,心中也有许多未解的疑问。

到底什么是记者的责任?如何与采访

对象沟通交流?有没有真正的新闻自

由?商业化的运作对媒体是坏是好?

如何做出《纽约时报》那样科学化专

业化的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新闻

理想并且付诸实践?有的想出了所以

然,有的到现在为止也还是问号。但

值得欣慰,因为MLI2009,才能让我

们一下子有了这么多“为什么”。

“传媒”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

题,而在主题之外,也有意想不到的

收获。于我而言,来美国已经不是第

一次,对纽约这个城市也不那么陌

生,可是当我第一次进入到哥大校园

的时候,还是被shock到了。我喜欢

从我的host丹丹14层的宿舍看整个哥

大,看纷纷洋洋的落叶和树上的小松

鼠,看办公楼前三三两两坐着聊着的

discussion groups,看sundial附近发传

单举海报的同龄人,看新闻学院门口

cafe里抱着笔记本上网的学生……我

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美国大学生活。

然而,我只看到了一部分,当和当地

的学生做panel discussion,和J-school、

SIPA的教授做交流,和楼道里的local们闲聊时,我才意识到,我对这里了

解的太少,我要学习的还有太多。

因为MLI2009,我第一次如此大

规模的接触GCC(全球中国连接)组

织中这样一群特殊的人:我们有着不

同的文化背景,却可以用中文或是英

文交流顺畅;我们有着相同的文化背

景,却从小生长在完全不同的环境;

我们曾经有着一样的经历,但最终在

十八岁那一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我一直很好奇,中国为什么会那么吸

引这群美国学生,而对于GCC组织里

的中国人或是ABC\CBC,我也很好奇

自己和他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肖愚,一个和我同龄的北京男

生,哥大大二学生,GCC中国区事务

的负责人。高三时他放弃高考,选择

出国。我们的交谈中,常常谈到自己

身边的校园小事儿,也会聊到当代的

中国和世界。作为一个身处异国他乡

的留学生,他无时不刻的关注着在中

国发生的一切变化。在我看来,留学

生的身份使得他有着双向思维,既是

中国的,也是美国的,也许这也是他

们这样一群海外学子之于我们的巨大

差异。他对自己有着不错的规划,并

觉得自己最终还是回到中国,他说他

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像肖愚这样

的海外学子我们认识了很多,慢慢的

我意识到,也许真的是不同环境决定

了我们所要持有的价值观不同,看问

题的角度不同,我们的谈话中有些冲

突很难避免,但有些血脉相承的东西

却不会被抹去,比如中国人一向的踏

实、严谨和谦虚。

这次的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传

媒领袖论坛,让我,我们从许多优秀

的传媒人和GCC成员身上学到很多,

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我们更好的

认识自己。这是一次追梦之旅,探索

之旅,一切只是开始,我们一直在路

上。

Page 45: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94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彼岸生活

LiveOverseas

952010春 北大环球家

彼岸生活

LiveOverseas

文 / 杜嘉美 伞冰

IMUSE2009中美大学生北京论坛

已经落幕整整两个月了。然而,

在这个夏天结实的一个个年轻的

身影总在脑海中闪现。两星期的思考

与交流,那如火的激情,似水的包

容,无不现实出IMUSE的别样风情:

Initia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Student Exchange,她年轻,却不乏品

味;她综合,却不乏深度;她充满了

思考的理性,却不乏人文的关怀。那

样一个思想剧撞的八月,那样一段激

情似火的夏日,其实,早已在每一个

IMUSEer心上烙下了深深地印痕,汇

成一曲理解的乐章,缓缓奏响,述说

着那中美精英学子心间的悠长友谊。

从教授走向学子,交流之章自独立思考开始

作为一个包罗万象而又高端学术

的交流活动,IMUSE2009也聚焦了中

美两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

问题。同时,IMUSE不只关注知名学

者的相关论断,更是注重了每一位代

表的独特见解。

代表们认真聆听了外籍教授

Michael Pettis先生关于中国经济的演

讲、由北京大学张智勇教授做出的关

于中西思维差异的报告。在演讲中与

讨论中,代表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在从

由储蓄-出口-投资拉动主导转向由消

费内需拉动主导的可能性,也现实地

感到了在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短期

转型阵痛;既对横扫世界的金融危机

之起因做出了思考后的个人判断,也

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生存的威胁给出了

研究后的可能结论;在日常相处之中

了解了对方在自由独立精神引导下对

竞选机制的认同,亦在思想碰撞之余

触及了深埋在不同文化价值观下的政

治意识不同。

可以说,IMUSE是高端而自由

的,它决不会遗漏对任何益于增进理

解的热点议题的探讨,更会寻求独特

的探讨之道。求得最终结论和解决方

法实为不易,但是至少,我们在自由

的氛围中,已向对方展示了异国同

龄人的风采,拉开了彼此间友谊的序

幕。

交流的乐章,自独立思考开始。

从学子看向“我们”,中国美国共同的舞台

探讨了宽泛的经济、政治等宏观

大问题,IMUSE的视角也同样集中在

“我们”这样的现实小问题。不过,

自“我们”之小处着眼,其结论却与

社会之大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不论来自何方,每一位代

表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和职业规划,

其中不少代表还欣然表达了自己到对

方国家就业的兴趣。同时,在畅想未

来之余,IMUSE的代表们同样清醒地

认识到,现实中的异国职场路充满了

挑战与艰辛。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的想象里,

在美国就业等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

量——华人专家中保留中国国籍却成

衷心感谢所有代表对本文写作的大力支援。

IMUSE是SICA(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常设中美学生交流项

目。两周交流期间,代表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看世界?

Page 46: [Magezine]Globalist10_Spring_beta

96 Peking Globalist 2010 Spring

彼岸生活

LiveOverseas

972010春 北大环球家

彼岸生活

LiveOverseas

为美国永久公民的例子屡见不鲜,继

续在美国院校深造或是加入到一些跨

国组织便成了异国就业的捷径。在美

国的高科技领域中,如生化行业、资

讯科技或金融业等,常常不乏中国人

的身影。然而,通过IMUSE的交流,

我们却发现,尽管许多当代中国学子

立志到美国工作,但最终多数人还是

想要在自己的国家闯出一番天地。其

原因有学子们报效祖国的热情,也有

对异国就业受到歧视、心理感受孤独

等。

另一方面,IMUSE的交流也让

我们了解到,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

很多美国大学生来中国发展的兴趣。

这不仅始于美中的经济现状,以及许

多美国人心中在中国居住消费低的观

念,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

开始相信,中国是未来世界的“经济

之首”,于是在中国的金融、可再生

能源、英文教学、新闻等领域工作就

常常成为了来华者的首选。通常,美

国学子会选择创业或加入跨国组织的

工作。也有许多美国学子乐意在中国

先从事规划之外的工作,以加深对中

国市场的了解。在汉语水平、文化误

解、以及“关系”问题上的担忧,以

及对自我眼中中国政治系统及常变法

规的难以理解,使得众美国学子在中

国职场格外小心谨慎。

在美国,40-45%的本科生毕业

之后可以立即到研究生院深造,还有

50%则可以进入社会全职工作。相对

于中国的激烈竞争,美国确实是机会

无限、黄金铺地的“天堂”。虽然在

美国就业机会众多的看法有其现实依

据,但诸如轻松实现“美国梦”的念

头却仍然带有童话色彩——即使在美

国,事先的筹备与锻炼一样是攀登职

业阶梯的必要准备。要获得一份在医

药、管理、工程等高端领域的稳定工

作,仅仅握有本科毕业证远远不够。

可以说,中美两国都有无限的空

间和广阔的舞台,等待着充满梦想的

年轻人展现自己的风采。

从“我们”推向“他们”,阐述和聆听让事实浮现

自最初事实之交流推出相互理解

之高潮。IMUSE的每一场lecture,每

一次panel discussion,每一段旅行,都

促进者双方代表更好地沟通和合作。

在民族人权、医疗改革等方面

的讨论中,我们注意到了引发问题的

原因有诸多相似之处,也看到了两国

间问题呈现的许多不同;由此,代表

们感到了两国间合作的无限可能,同

时也对合作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冲突

表示担忧。仅从“我们”这一小群体

来看,在仔细聆听了对方的现实阐述

后,对比于心中的既有“事实”,察

觉到了成见的存在。不过,消除成见

正是IMUSE的任务之一。一位代表这

样说:“在IMUSE的经历让我们对彼

此的文化了解了更多。虽然我们明白

在会议中所听到的观点并不能代表两

国所有人民,但是,正是在这样的交

流推动下,我们才更容易消除成见,

增强理解。”

理解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关键

是事实。在中美之间的许多核心问题

上,媒体报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IMUSE让我们了解到,就在我们大声

指责CNN报道负面的同时,在一些美

国人眼中,中国的媒体有时显出“独

断”;而就在一部分美国人攻击中国

的人权问题时,在很多中国人眼中,

美国自身就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但其实,不论是哪一方,所说所讲都

会有事实的存在,只是,究竟该如何

利用我们的思维去批判而全面地看待

这样的“事实”,增进了解,加深理

解,提出见解,从而最终矛盾化解,

才是IMUSE最终要探讨的问题。

从“他们”归向他们,IMUSE人散曲未终

他们的世界令我们新奇,我们

的生活亦让他们思索。不同的教育制

度下,中美学子们的感受不同,也各

自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IMUSE的讨论之前,代表们一般认为,中国

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

自由选择,而美国的独立教学机智则

更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经过

思考和探讨,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美

国看似先进的制度下也隐藏着基础教

育不扎实、大学学费昂贵等现实问

题,正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学子心生忧

虑。另一方面,在教育的选拔机制改

革上,大部分代表们都认同,中国对

美国的生搬硬套只能造成更大的不平

衡,而在时间、内容等方面对SAT的

适度借鉴却具有一定可实践性。而在

现实中,IMUSEer们都是学术与实践

相结合的坚决推行者。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在万

卷书后,更成长在万里路上。IMUSE的别具风情也体现在它丰富的实践活

动中。对中国农村生活的实地体验,

与社会残障人士的爱心互动,在民工

子弟小学的半日支教,这样经历对于

中美学生是同样的难得与珍贵。在民

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那天真可爱的笑

脸、依依不舍的眼神、那种流露出的

对生活的小小无奈,都令我们动容,

令我们震撼。比起IMUSE的代表们,

他们的生活少了父母的关怀;他们的

故事多了生活的暮霭。我们早已开始

了对问题的思索求解,大到政府的扶

持、NGO的关注,小到我们的支援,

微薄绵力终将汇聚成海。

在很多方面,我们的思考可以求

同存异,相异的文化趋同,正是全球

化的大势对各国文化的重新塑造。删

去繁文缛节,刨除固执成见,世界文

化终将寻求和谐,目前缺少的只是一

份了解与沟通。IMUSE汇聚了一群朝

气蓬勃的大学生,一群有着太多相似

的青年人——相似地胸怀世界,相似

地憧憬未来,相似地愿为努力消除分

歧、增进了解和维护和平尽一份自己

的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