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ICS ×××××× P ×× 备案号:×××××-×××× DB36 西 DB36/ 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抽样检测规程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cceptance Sampling Detection o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tric Engineering ××××-××-××发布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7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Jul 02, 2022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ICS ××××××

P ××

备案号:×××××-××××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抽样检测规程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cceptance Sampling Detection o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tric Engineering

××××-××-××发布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Page 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目 次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抽样检测规程 ............................................. I

目 次 ..................................................................... 2

前 言 ..................................................................... 4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抽样检测规程 ............................................. 1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一般规定................................................................... 2

5 土石方工程 ................................................................. 4

5.1 土坝坝体填筑工程 ....................................................... 4

5.2 堤防堤身填筑工程 ....................................................... 5

5.3 粘土斜墙、心墙工程 ..................................................... 6

5.4 砂砾料填筑工程 ......................................................... 7

5.5 普通砌石工程 ........................................................... 8

5.6 砌石坝工程 ............................................................ 10

5.7 抛石工程 .............................................................. 11

5.8 垫层工程 .............................................................. 12

5.9 反滤料、过渡料填筑工程 ................................................ 12

5.10 堆石料填筑工程 ....................................................... 13

5.11 土料压渗工程 ......................................................... 14

5.12 疏浚工程 ............................................................. 14

5.13 格宾石笼护坡工程 ..................................................... 15

5.14 其他................................................................. 15

6 混凝土工程 ................................................................ 15

6.1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 ...................................................... 15

6.2 普通混凝土坝工程 ...................................................... 19

6.3 碾压混凝土坝工程 ...................................................... 20

6.4 堆石混凝土坝工程 ...................................................... 21

6.5 混凝土防渗面板工程 .................................................... 22

6.6 水闸、溢洪道工程 ...................................................... 23

6.7 电站、泵站工程 ........................................................ 24

6.8 坝下涵管工程 .......................................................... 25

6.9 渡槽工程 .............................................................. 26

6.10 护坡、挡墙工程 ....................................................... 27

6.11 洞室衬砌工程 ......................................................... 28

6.12 渠道衬砌工程 ......................................................... 29

6.13 其他................................................................. 30

7 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 ........................................................ 31

2

Page 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7.1 基岩帷幕灌浆工程 ...................................................... 31

7.2 固结灌浆工程 .......................................................... 31

7.3 隧洞回填灌浆工程 ...................................................... 32

7.4 坝体充填灌浆工程 ...................................................... 33

7.5 混凝土防渗墙工程 ...................................................... 34

7.6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工程 ................................................ 35

7.7 水泥土搅拌防渗墙工程 .................................................. 35

7.8 锚杆、锚索工程 ........................................................ 36

7.9 喷射混凝土工程 ........................................................ 37

7.10 其他................................................................. 37

8 水工金属结构工程 .......................................................... 38

8.1 钢闸门................................................................ 38

8.2 铸铁闸门 .............................................................. 39

8.3 拦污栅................................................................ 40

8.4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 ...................................................... 41

8.5 液压式启闭机 .......................................................... 42

8.6 螺杆式启闭机 .......................................................... 43

8.7 移动式启闭机 .......................................................... 43

8.8 钢管.................................................................. 44

9 水力机械及电气工程 ........................................................ 45

9.1 水轮机................................................................ 45

9.2 发电机................................................................ 46

9.3 水轮发电机组综合性能 .................................................. 48

9.4 断路器................................................................ 49

9.5 互感器................................................................ 50

9.6 电力电缆线路 .......................................................... 52

9.7 避雷器................................................................ 55

9.8 变压器................................................................ 56

9.9 水泵.................................................................. 59

9.10 电动机 ............................................................... 60

9.11 水泵机组综合性能 ..................................................... 61

10 其他工程 ................................................................. 63

10.1 农田水利工程 ......................................................... 63

10.2 防汛道路工程 ......................................................... 63

10.3 供水工程 ............................................................. 64

10.4 生态护坡、挡墙工程 ................................................... 64

附录 A 竣工抽检计划说明 ..................................................... 66

附录 B 包芯法检测混凝土渗透特性 ............................................. 68

附录 C 砌石坝体整孔芯样密度检测方法 ......................................... 69

3

Page 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x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西省水利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

Page 5: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抽样检测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江西省境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委托的竣工验收抽

样检测,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和涉水工程可参照执行。

编制说明: 竣工验收抽检是指为满足竣工验收需要开展的抽样检测工作。自 1999 以来,江西省已

经实施了 20 年的时间,对于保障江西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了适

应我省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竣工验收抽样检测工作的检测内容、方式、方法也发生了一

些变化,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经验措施。 2015 年,我厅出台了《规范全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抽样检测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验收抽检工作开展的基本框架,检测内容从工程实体拓

展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检测阶段从完工后拓展到了工程建设全过程。其质量控制方式更加

科学,效果更加明显。 2016 年,水利行业标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L734-2016)发布实施,明确

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一些技术要求。但新规程与我省质量检测工作实际存在一定差异。 (1)开展方式不同:《规程》中项目法人委托的检测包括全过程检测和竣工抽检,而目前我

省仅开展了项目法人委托的竣工抽检(相当于两者合一)。(2)委托方式不同:SL734 明确

承担竣工验收抽检的检测单位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择定,检测方案由检测单位编写,由项目

法人将检测方案报质量监督机构和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核备。(3)检测频次不同。我省实际开

展的抽检数量仅相当于《规程》中的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的抽检,明显小于全过程检测的

数量。(4)检测对象不同。SL734 规定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范围为竣工验收包含的全部永久

工程中各主要建筑物及其主要结构构件和设施设备,抽检对象应具有同类结构构件及实施设

备的代表性,检测只针对实体质量,且抽检时间为验收前即可。(5)《规程》存在工程实体

质量的检测数量不够明确、检测单元划分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工程实体质量

检测的技术要求不明确(项目、方法、数量,规程 A.0.7 中仅提到:工程实体质量应按项目

法人认定的检测方案中的检测项目、方法数量进行检测,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而这方

面我省多年来开展竣工验收抽检积累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技术成果(如防渗墙检测、土方压实

度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等方面)。 因此,为进一步增强我省水利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检测工作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提出编制江西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抽检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1

Page 6: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本适用于本规程。

SL17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734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DB36/T 934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

检测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水利水电工程实体以及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检查、测量、试验或者度量,并将结果

与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2 检测单位

依法成立,具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资质,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

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工程实体、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等

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3.3 检测人员

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

3.4 竣工验收抽样检测

为满足竣工验收需要,项目法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实体、

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等质量进行全过程抽样检测的活动。以下简称“验

收抽检”。

4 一般规定

4.1 项目法人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测的基础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

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抽检。承担验收抽检的单位不得与工程建设的项目法

人、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供应)等单位隶属同一经营实体。

4.2 承担了施工单位自检或监理单位平行检测的检测单位,不得承担该项目验收抽检。

4.3 验收抽检工作须与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同步进行,项目法人具体组织实施,并对检测

机构提交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进行确认。

2

Page 7: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4.4 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当根据工程等别规模、类型、施工重点制定验收

抽检计划,并报相应的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检测计划应符合附录 A 要求。

4.5 工程验收时,检测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交工程抽检报告。

4.6 其他专项工程(如桥梁、房屋、道路、基桩等)按照相应行业规范进行检测。

本规程第 5~10 章为各专业工程分类,分类的办法参考了 SL734 和 DB36/T934。本规程

未将堤防工程单独列出,上述两个规范的堤防工程检测内容基本分布于土石方工程及混凝土

工程内。

3

Page 8: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5 土石方工程

5.1 土坝坝体填筑工程

土坝坝体填筑工程质量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1。

表 5-1 土坝坝体填筑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

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土坝

坝体

填筑

压实度 每 1500~2500m3 检

测 1 组,单位工程

不小于 6 组

环刀法或灌水(砂)法;

每种土料检测 1 组最

大干密度

合格率不小于 90%,不

合格试样不应集中,不

合格试样压实度不低

于设计值的 98%

渗透系数 压实度检测数量的

10~20%,单位工程

不小于 2 组

变水头渗透法或现场

注水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土性分析 (颗粒分析、液塑限)

依据 SL237 进行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内部缺陷(隐患)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电法、电磁法等 填筑体内部不应出现

明显缺陷(隐患)

断面

尺寸

坝顶宽 沿轴线每 50-150m检测 1 个断面,单

位工程不少于 3 个

利用全站仪、钢卷尺等

检测

-5~+15cm 坝顶高程

0~+10cm 坝面坡度 不陡于设计值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根据 SL734 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根据施工质

量控制要点,确定工程验收抽检项目为:压实度、渗透系数、土性分析、内部缺陷、断面尺

寸等。

2.检测数量依据:

(1)SL734 附录 B 规定:竣工验收质量抽检数量不少于验收工程和同类结构体和设备

检测单位数量的 1/3,最低不少于 1 个。水工建筑物尺寸抽检的数量宜按施工单位检测数量

的 1/10~1/20,但主要建筑物应全数检测。当同一类检测单元数量大于 10 个时,抽检比例可

为 1/4;当同一类检测单元数量大于 20 个时,抽检比例可为 1/5。《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DL/T5129-2001)14.4.3 规定土方检测数量基本为 200-500m3 检测一组,抽检数量是自检

的 10%。

3.检测方法依据:填筑土性指标主要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 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堤身内部隐患探测方法参考《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436-2008)。

4

Page 9: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4.质量要求依据:

压实度参考 DL/T 5129 10.4.11 确定。

尺寸参考堤防工程。堤防断面尺寸标准根据《水利水电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附录 A.3.1-2,堤顶高程允许偏差 0~+15cm,堤顶宽度允许偏差-5~+15cm,边

坡坡度标准为不陡于设计值,目测平顺。

5.2 堤防堤身填筑工程

堤身填筑工程质量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2。

表 5-2 堤防堤身填筑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堤防堤身

填筑

压实度

每 1500~2500m3 检测 1 组

(或:每 100~250m 轴线长

检测 1 组),独立堤段至少 1组;单位工程不小于 6 组

环刀法或灌水(砂)

法;每种土料检测 1组最大干密度

符合 SL634 表

5.0.7 要求

渗透系数 压实度数量的 10~20%,单位

工程不小于 2 组 变水头渗透法或现

场注水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土性分析(颗粒

分析、液塑限) 土性与设计不符时

依据 SL237 进行检

测 内部缺陷(隐

患)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电法、电磁法等

填筑体内部不应出

现明显缺陷(隐患)

断面

尺寸

堤顶宽

度 沿轴线每 500-2000m 检测一

组 利用全站仪、钢卷尺

等检测

-5~+15cm

堤顶高

程 0~+10cm

堤面坡

度 不陡于设计值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734 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根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确定堤防堤身填筑工程验收

抽检项目为:压实度、渗透系数、土性分析、内部缺陷、断面尺寸等。

2.检测数量依据:

(1)SL734 附录 B 规定:竣工验收质量抽检数量不少于验收工程和同类结构体和设备

检测单位数量的 1/3,最低不少于 1 个。水工建筑物尺寸抽检的数量宜按施工单位检测数量

的 1/10~1/20,但主要建筑物应全数检测。当同一类检测单元数量大于 10 个时,抽检比例可

为 1/4;当同一类检测单元数量大于 20 个时,抽检比例可为 1/5。对于堤防工程,宜不超过

2km 抽检 1 个检测单元,每段堤防至少抽检 1 个检测单元。对于填筑材料发生变化的堤段

5

Page 10: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应重新布设检测单元。

(2)SL734 第 5.2 节规定,检测单元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情况划分,可沿堤(渠)轴

线每 50m 一段划分为 1 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土性分析不少于 1 组,压实度或相对密

度不少于 3 组。压实度相当于每 2km 检测 120 组压实度。渗透系数和渗透坡降,现场测试

按沿堤(渠)轴线长度每 10m 布置 1 个测区;室内测试现场取样沿堤(渠)轴线长度每 20~30m

布置一个测区(1 组),相当于每 100~150m 取样检测 1 组渗透系数。

(3)《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程》(SL239-1999)规定的检测内容和频次为工程

质量抽检项目和数量由质量监督机构确定。土料填筑工程抽检内容主要为干密度和外观尺

寸,并满足以下要求:(1)每 2km 堤长至少抽检 1 个断面;(2)每个断面至少抽检 2 层,

每层不少于 3 个点,且不得在堤防顶部取样;(3)每个单位工程抽检样品点总数不得少于

20 个。

(4)本规程压实度检测数量综合 SL734 和 SL239,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

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填筑土性指标主要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 确定检测试验方法;堤身内部隐患探测

方法参考《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436-2008)。

4.质量要求依据:

压实度的合格率与施工单位合格率保持一致,满足 SL634 表 5.0.7 要求即可。

堤防断面尺寸标准根据《水利水电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SL176-2007)附录 A.3.1-2,

堤顶高程允许偏差 0~+15cm,堤顶宽度允许偏差-5~+15cm,边坡坡度标准为不陡于设计值,

目测平顺。

5.3 粘土斜墙、心墙工程

粘土斜墙、心墙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3。

表 5-3 堤坝斜墙粘土填筑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粘土斜墙、

心墙 压实度

每 50~100m 轴线长检测 1组,独立段至少 1 组;或每

900-1500m3 一组;单位工程

不小于 6 组

环刀法;每种土料

检测 1 组最大干密

度。

大坝:符合设计要

求。合格率不小于

90%,不合格试样

不应集中,不合格

试样压实度不低于

设计值的 98%

6

Page 1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堤防:符合 SL634表 5.0.7 要求

渗透系数 压实度数量的 10~20%,单

位工程不小于 2 组 变水头渗透法

符合设计要求。

土性分析 土性与设计不符时 依据 SL237进行检

断面

尺寸

墙顶高

程 沿轴线每 50-150m 检测一组

利用全站仪等进行

检测 坡度

(粘土

斜墙)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根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确定堤防堤身填筑工程验收

抽检项目为:压实度、渗透系数、土性分析、内部缺陷、断面尺寸等。

2.检测数量依据:

(1)SL7345.3.2 规定,防渗体按 10*10*3m 即 300m3 划分为一个检测单元,竣工抽检

数量为单元数的 1/3~1/5,即 900~1500m3 检测一组。

(2)渗透系数检测数量依据日常工作经验确定。

3.检测方法依据:

填筑土性指标主要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 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要求。

5.4 砂砾料填筑工程

砂砾料填筑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4。

表 5-4 砂砾料填筑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

容 检测项

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砂砾料

填筑工

相对密

每 10000-30000m3 检测 1 组,

独立段至少 1 组;单位工程不

小于 6 组

环刀法或灌水(砂)

对于大坝:合格率

不小于 90%,不合

格试样不应集中,

不合格试样压实度

不低于设计值的

7

Page 1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95%; 一般砂砾料填筑:

符合设计要求

渗透系

有设计要求时,按压实度数量

的 10~20%,单位工程不小于 2组

现场注水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土性分

析 土性与设计不符时

依据 SL237进行检

测 符合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5.1.1 及《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确定。

2.检测数量依据:

(1)SL734 5.3.2 规定,坝体材料按 10*10*5m 即 500m3 划分为一个检测单元,竣工抽

检数量为单元数的 1/3~1/5,即 1500~2500m3 检测一组。

(2)《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14.4.3 规定 3000~6000m3(或者

5000~10000m3)检测一组。 (3)《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6.3.5 规定为

1000~5000m3 检测一组。 (4)12.2.2 规定每 5000m3 取样 1 组。

(5)本次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确定为 10000-30000m3 检测 1 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填筑土性指标主要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 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大坝压实度参考 DL/T 5129 10.4.10 确定。

依据设计要求。

5.5 普通砌石工程

普通砌石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5。

表 5-5 砌石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

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干砌石

块石强度(软化系数) 根据料源情况每种

材料检测 1 组 依据SL264进行

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砌筑质量 单位工程不小于 3组。

观察、翻撬观察 自上而下错缝砌

筑;试块紧靠密实,

8

Page 1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垫塞稳固,咬扣紧

断面尺

表面平整度

单位工程不小于 3组。

2m 靠尺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 5cm

厚度 钢卷尺量测 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10%

坡度 利用全站仪等进

行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2%

干砌石

护坡

块石强度(软化系数) 根据料源情况检测

1 组,每种材料检测

1 组

依据SL264进行

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砌筑质量

每 1000~2000m2 检

测 1 组,单位工程

不小于 3 组

观察、翻撬观察

自上而下错缝砌

筑;试块紧靠密实,

垫塞稳固,咬扣紧

密。

断面尺

表面平整度 2m 靠尺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 8cm

厚度 钢卷尺量测

厚度小于 50cm,允

许偏差为±5cm;厚

度大于 50cm,允许

偏差为±10

坡度 利用全站仪等进

行检测 不陡于设计坡度

水泥砂

浆砌石

块石强度(软化系数) 根据料源情况检测

1 组,每种材料检测

1 组

依据SL264进行

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砌筑质量 单位工程不小于 3组。

观察、翻撬观察

铺浆均匀,无裸露

石块;灌浆、塞缝

饱满,砌缝密实,

无架空。 断

顶面标高 单位工程不小于 3组。

利用全站仪等进

行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1.5cm

水泥砂

浆砌石

护坡

块石强度(软化系数) 根据料源情况检测

1 组,每种材料检测

1 组

依据SL264进行

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砌筑质量 单位工程不小于 3组

观察、翻撬观察

铺浆均匀,无裸露

石块;灌浆、塞缝

饱满,砌缝密实,

无架空 断

表面平整度 每 1000~2000m2 检

测 1 组,单位工程

不小于 3 组

2m 靠尺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 5cm 厚度 钢卷尺量测 允许偏差为±5cm

9

Page 1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寸 坡度

利用全站仪等进

行检测 不陡于设计坡度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与《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第七章及

SL634 第十章编写。

2.检测数量依据:

检测数量:SL734 5.4.2 规定为 10m 或 50m2 划分一个检测单元,抽检数量即为 30~50m

或 150~250m2 检测一次。本次依据工作经验确定。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SL634 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SL634 确定。

5.6 砌石坝工程

砌石坝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6。

表 5-6 砌石坝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

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砌石

坝工

密度、孔隙率 单位工程不少于 3

组 试坑法;加固工程

可采用钻芯法。

符合设计要求。 抗渗性能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个孔。 压(注)水试验

块石强度(软化系数) 根据料源情况检测

1-3 组。 SL264

断面

尺寸

平面偏差

单位工程不小于 3组。

利用全站仪等进

行检测

允许偏差±4cm

高程

偏差

重力坝 允许偏差±3cm

拱坝、

支墩坝 允许偏差±2cm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与《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第七章编

10

Page 15: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写。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5.4.2规定为10m或50m2划分一个检测单元,抽检数量即为30~50m或150~250m2

检测一次。本次依据工作经验确定。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确定。

5.7 抛石工程

抛石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8。

表 5-8 抛石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抛石工程

块石强度(软化

系数)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SL264

符合设计要求

断面尺寸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利用水下测深仪

等进行检测

石笼防冲

钢筋笼网目尺

寸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钢尺量测

不大于充填块石的

最小粒径

防冲体体积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钢尺量测 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 0~+10%。

预制防冲

尺寸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钢尺量测 不小于设计值

外观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观察 无断裂、无严重破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SL734 中无相关规定,依据 SL634 第八章及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2.检测数量依据:

依据 SL634 第八章及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3.检测方法依据:

11

Page 16: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依据 SL634 第八章及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 SL634 第八章及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5.8 垫层工程

垫层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8。

表 5-8 垫层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堆石坝垫层

压实度

每 5000-10000m3 检测

1 组;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试坑法

符合设计要求。 孔隙率

结合现场与室内试

渗透系数 现场注水试验

颗粒级配 SL237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参考 SL631 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1)以及寒山、太湖水库工作

经验。

2.检测数量依据:

检测数量:SL631 6.6 规定为 500~2000m3 检测一组,DLT5128 规定为 500~3000m3 检测

一组,根据寒山、太湖水库工作经验,确定为 5000-10000m3 检测 1 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第六章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第六章确定。

5.9 反滤料、过渡料填筑工程

反滤料、过渡料填筑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9。

表 5-9 反滤料、过渡料填筑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12

Page 17: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一般反滤

(过渡)料

工程

反滤体厚度 单位工程不小于 3 组。 钢卷尺量测 ±10%设计厚度。

颗粒级配 必要时 SL237 符合设计要求。

堆石坝反滤

(过渡)料

干密度

每 10000-20000m3 检

测 1 组

试坑法

符合设计要求。 孔隙率

结合现场与室内

试验

渗透系数 现场注水试验

颗粒级配 SL237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参考 SL631 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1)。

2.检测数量依据:

SL631 6.6 规定为 200~400m3 检测一组,DLT5128 规定为 3000~6000m3 检测一组,根据

寒山、太湖水库工程相关建设及检测经验,确定为 5000-10000m3 检测 1 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第六章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第六章确定。

5.10 堆石料填筑工程

堆石料填筑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10。

表 5-10 堆石料填筑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堆石料

干密度

每 30000-50000m3 检测

1 组

试坑法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孔隙率 结合现场与室内试

渗透系数 现场注水试验

颗粒级配 SL237

岩石软化系

数、抗压强度 SL264

13

Page 18: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参考 SL631 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1)。

2.检测数量依据:

SL631 6.4 规定为 5000~50000m3 检测一组,DL/T5128 规定为 4000~5000m3 检测一组,

根据寒山、太湖水库相关建设及检测经验,确定为 30000-50000m3 检测 1 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第六章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参考 SL734 和 SL631 第六章确定。

5.11 土料压渗工程

土料压渗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11。

表 5-11 土料压渗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土料吹填压

渗工程

吹填高程

200-1000m 检测一个

断面 利用全站仪等进

行检测

0~+0.3m。

吹填区宽度

宽 度小 于 50m的:±0.5m;宽度

大 于 50m 的

±1.0m

吹填平整度 细 粒 土 :

0.5-1.2m ;粗粒

土:0.8-1.6m

外运土料压

渗工程

填筑高程

200-1000m 检测一个

断面 利用全站仪等进

行检测

大于设计高程+允许沉降值

填筑区宽度 ±0.3m

填筑区平整度 0.2m

编制说明:

SL734 无相关规定,土料吹填压渗依据 SL239-1999、DB36/T934.4 16.2.2 确定。

5.12 疏浚工程

疏浚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12。

14

Page 19: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表 5-12 疏浚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挖泥船疏浚

工程

河道过水 断面面积

200-1000m检测一个断

利用水下测深仪

不小于设计断面面

积 宽阔水域

平均底高程 达到设计规定高程

局部欠挖 深度小于 0.3m,面

积小于 5.0 m2

机械挖掘疏

河底高程 200-1000m检测一个断

-20cm~+20cm,平

均值不大于 设计高程

河底宽度 200-1000m检测一个断

面 ±30cm,平均值不

小于设计底宽

编制说明:

SL734 无相关规定,本条依据 SL17-90 7.4 和 SL634 11、DB36/T934.4 14.2.2 及相关工作经

验确定。

5.13 格宾石笼护坡工程

格宾石笼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5-13。

表 5-13 格宾石笼护坡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格宾(雷

诺)石笼

护坡工程

护坡厚度

1000-3000m2 检测 1 组 钢卷尺量测

允许偏差为±5cm

绑扎点间距 允许偏差为±5cm

平整度 2m 靠尺检测 允许偏差为±8cm

块石填充率 3000-10000m2 检测 1 组 钢卷尺及称重 不小于 90%

SL734 无相关规定,本条依据 SL634 10.0.5、DB36/T934.4 及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5.14 其他

未在本规程列出的土石方工程,可参照执行。

6 混凝土工程

6.1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

15

Page 20: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表 6-1 混凝土工程原材料及中间产品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名称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水泥

3d、28d 抗压强度及

抗折强度、细度、标

准稠度用水量、凝结

时间、安定性等。

以同一水泥厂、同品

牌、同强度等级、同

一出厂编号,袋装水

泥每 2000t 检测 1组;散装水泥每

5000t 检测 1 组。

依据 GB/T1346、GB/T17671、

GB/T1345 等进行检

满足规范要求

砂 含泥量、泥块含量、

云母含量、有机质含

量、颗粒级配等。 每 6000t 检测 1 组。

依据 SL352 进行检

测 满足规范要求

碎(卵)石

含泥量、泥块含量、

颗粒级配、压碎指

标、有机质含量、软

弱颗粒含量等。

每 6000t 检测 1 组。 依据 SL352 进行检

测 满足规范要求

粉煤灰 细度、烧失量、需水

量比、三氧化硫、强

度活性指数等。 每 2000t 检测 1 组。

依据 GB/T1596 和

GB/T176 等进行检

测 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

外观质量及公称直

径、重量偏差、抗拉

强度、屈服点、伸长

率、冷弯等。

同一牌号、炉罐号、

尺寸,每 600t 检测

1 组。

GB/T1499、GB/T228和 GB/T232 等进行

检测 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接头 焊接接头质量:抗拉

强度、对焊抗拉强

度、冷弯等。

每种尺寸、接头方式

至少 1 组。

依据 JGJ/T27 和

GB/T2653 等进行检

测 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 抗压、抗冻、抗折强

度、抗渗性能等。

抗压强度:大体积混

凝土 28d 龄期每

5000m3 成型一组。 非大体积混凝土

28d 龄期每 1000m3

成型一组。 抗冻、抗渗或其他主

要特殊要求应在施

工中适当取样检验,

其数量可按每季度

施工的主要部位取

样成型 1-2 组。

依据 SL352 进行检

测 满足设计要求

喷射混凝土 28d 龄期抗压强度 每 500m2 检测 1 组。 依据 SL352 进行检

测 满足设计要求

自密实混凝土 28d 龄期抗压强度 每 2000m3 检测 1 组 满足设计要求

止水橡胶 橡胶止水带母材:拉

伸强度、扯断伸长

母材:一组/批。 接头:不少于 5%,

依据 GB/T528、GB/T529和GB18173

满足规范要求

16

Page 2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率、撕裂强度、老化

等;接头:强度 且不少于 1 组。 等进行检测

铜及钢止水带

母材 强度、伸长率

母材:一组/批。 接头:不少于 0.5%,

且不少于 1 组。

依据 GB2059、GB/T4340.1 和

GB/T232 等进行检

满足规范要求

外加剂

减水率、含固量、含

水率、含气量、PH值、细度、氯离子含

量、硫酸钠含量、流

动度、收缩率比、凝

结时间差、抗压强度

掺量不小于 1%的外

加剂 100t检测 1组,

掺量小于 1%但大于

0.05%的外加剂 50t检测 1 组,掺量不大

于 0.05%的外加剂

2t 检测 1 组

依据 GB8076、GB8077 和 GB/T176

等进行检测 满足规范要求

砂浆 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每

2000m3 成型一组。

依据 SL352 进行检

测 满足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根据 SL734-2016 附录 A,项目法人全过程检测原材料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

1/5~1/10,中间产品、构(部)件的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 1/10~1/20。

2. 本规程验收抽检与行业标准 SL734-2016(附录 B)的区别:行业标准规定了水利工程

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基本要求,(1)明确承担竣工验收抽检的检测单位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择定。检测方案由检测单位编写,由项目法人将检测方案报质量监督机构和竣工验收主持单

位核备。(2)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范围为竣工验收包含的全部永久工程中各主要建筑物及其

主要结构构件和设施设备,抽检对象应具有同类结构构件及实施设备的代表性。检测只针对

实体质量,且抽检时间为验收前即可。

3.

水泥检测方法依据: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主要根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

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确定检测试验方法;水泥细度主要根据《水泥

细度检验方法_筛析法》(GB/T 1345) 确定检测试验方法;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主要根据《水

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 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砂检测方法依据: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有机质含量、颗粒级配等主要根据《水

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碎(卵)石检测方法依据:含泥量、泥块含量、颗粒级配、压碎指标、有机质含量、软

弱颗粒含量等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粉煤灰检测方法依据: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强度活性指数等主要根据

17

Page 2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T 1596)和《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确定检测试

验方法。

钢筋检测方法依据:外观质量及公称直径、重量偏差、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冷

弯等主要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GB/T 1499)、《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室温试验

方法》(GB/T 228)和《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钢筋接头检测方法依据:焊接接头质量:抗拉强度、对焊抗拉强度、冷弯等主要根据《焊

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 2653)和《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确定检测试验

方法。

混凝土检测方法依据:抗压、抗冻、抗折强度、抗渗性能等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

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喷射混凝土检测方法依据:抗压强度等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确定

检测试验方法。

止水橡胶检测方法依据:橡胶止水带母材: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老化等

以及接头:强度主要根据《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_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GB/T 529)和《高分子防水材料》(GB/T 18173)

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铜及钢止水带母材检测方法依据:强度、伸长率主要根据《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5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 1 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1)和《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外加剂检测方法依据:减水率、含固量、含水率、含气量、PH 值、细度、氯离子含量、

硫酸钠含量、流动度、收缩率比、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主要根据《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和《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确

定检测试验方法。

18

Page 2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6.2 普通混凝土坝工程

普通混凝土坝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2。

表 6-2 混凝土坝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混凝土坝体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浇筑 1000-2500m3

检测 1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每浇筑 2000-5000m3

检测 1 组 钻芯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 抗压强度检测数量

的 10~30%

按本规程附录 A执行或坝体钻孔

压水

混凝土抗冻性能 有抗冻要求的,单位

工程检测 1~2 组 按SL734附录E执

密实程度 根据钻孔芯样情况

抽检 2~3 孔

在混凝土芯样破

碎段补充钻孔电

视观察。 无明显缺陷

钢筋数量、间距和

保护层厚度

每 1600m2 布置 1 条

测线,每个测线 20m左右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标

准要求

裂缝

长度和

宽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测

缝计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条

裂缝

超声波法或面波

无贯穿性裂缝,长

度、宽度、深度不大

于设计或技术标准

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SL319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2.2 规定可沿坝轴线方向 30m 长、50m 高及相应位置断面宽度划分为 1 个检测

单元;坝体高度不足 50m,可按实际高度划分 1 个检测单元。本次根据相关经验确定。

3.检测方法依据:

回弹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

规程》(JGJ/T 23)确定检测试验方法;钻芯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确定

检测试验方法;芯样抗渗主要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270)采用包芯法确定检

测试验方法。

19

Page 2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实体质量抽检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减少和避免对工程及其建筑物重要部位或受力结构

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坏。能够较好反映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回弹法等无损方法代替(或

部分代替)钻芯法。

一般无损方法检测数量在钻芯法的 2 倍以上。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要求。

6.3 碾压混凝土坝工程

碾压混凝土坝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3。

表 6-3 碾压混凝土坝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混凝土坝体

抗压强度

每浇筑

1000-2500m3 检测

1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每浇筑

2000-5000m3 检测

1 组 钻芯法

抗渗性能 每 50-100m 检测 1

个(对)孔 坝体钻孔压水试验

混凝土抗冻性能 有抗冻要求的,单

位工程检测 1~2 组 按 SL734 附录 E 执行

密实程度 根据钻孔芯样情况

抽检 2~3 孔 在混凝土芯样破碎段

补充钻孔电视观察。 无明显缺陷

裂缝

长度和

宽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测缝计

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条裂缝

超声波法或面波法

无贯穿性裂缝,长

度、宽度、深度不

大于设计或技术标

准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DL/T5113.8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2.2 规定可沿坝轴线方向 30m 长、50m 高及相应位置断面宽度划分为 1 个检测

单元;坝体高度不足 50m,可按实际高度划分 1 个检测单元。

3.检测方法依据:

20

Page 25: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检测内容参照混凝土坝,碾压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工程,故取消芯样抗渗检测要求。

碾压混凝土坝面板检测要求参照大坝混凝土面板。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要求。

6.4 堆石混凝土坝工程

堆石混凝土坝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4。

表 6-4 堆石混凝土坝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混凝土坝体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浇筑 400m2 检

测 1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每浇筑

1000~2000m2 检

测 1 组 钻芯法

抗渗性能 每 50-100m 检测

1 个(对)孔 压水试验

混凝土抗冻性能 有抗冻要求的,

单位工程检测

1~2 组 按 SL734 附录 E 执行

块石质量 每填筑 10000m3

检测 1 组 按 SL264 执行

密实程度 根据钻孔芯样情

况抽检 2~3 孔 在混凝土芯样破碎段

补充钻孔电视观察。 无明显缺陷

裂缝

长度和

宽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测缝计

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

的 10%,且不少

于 3 条裂缝 超声波法或面波法

无贯穿性裂缝,长度、

宽度、深度不大于设计

或技术标准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SL319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2.2 规定可沿坝轴线方向 30m 长、50m 高及相应位置断面宽度划分为 1 个检测

单元;坝体高度不足 50m,可按实际高度划分 1 个检测单元。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

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21

Page 26: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略。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和 SL734、SL632 确定。

6.5 混凝土防渗面板工程

混凝土面板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5。

表 6-5 堆石坝混凝土面板验收抽检、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混凝土防渗面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浇筑 400m2 检测 1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每浇筑

1000~2000m2 检测 1组

钻芯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 芯样强度检测数量

的 10~30%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行

混凝土抗冻性能 有抗冻要求的,单位

工程检测 1~2 组 按 SL734 附录 E

执行 钢筋数量、间距和

保护层厚度 每 1600m2 布置 1 条

测线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标准

要求 面板厚度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超声波法、探地雷

达法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脱空 无脱空

裂缝

长度和

宽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测

缝计等 无贯穿性裂缝,长度、

宽度、深度不大于设计

或技术标准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条

裂缝

超声波法或面波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SL319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2.2SL734 第 6.2 条规定,混凝土面板坝可沿面板拉模方向按滑模宽度每 12m 长

划分为 1 个检测单元。钢筋数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测线应与被检测钢筋分布方向垂直布

置,测线长度与检测单元同向等长。

3.检测方法依据:

略。

4.质量要求依据:

22

Page 27: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SL734 第 6.1 条规定,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合格率达到技术标准要求。裂缝长

度、深度、宽度,检测结果无贯穿裂缝,长度、宽度、深度不大于设计或技术标准要求。条

文说明中提到,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后的评价,水利行业和建筑行业有所区别。对于闸墩、工

作桥梁等水工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不小于 70%为达到规范要求,而对于桥头堡、

泵站厂房等需要按 GB5020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执行的,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应

不小于 90%。

6.6 水闸、溢洪道工程

水闸和溢洪道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6。

表 6-6 水闸和溢洪道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上游引水段 混凝土抗压强度 3~6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1~2 组 钻芯法

闸室段闸墩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个闸墩 2 组 回弹法

每 2 个墩 1 组 钻芯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 芯样强度数量的

10~30%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

闸室段底板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 1~2 孔 1 组 钻芯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 芯样强度数量的

10~30%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

消力池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 200~500m2 检测

1 组 钻芯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 芯样抗压强度数量

的 10~30%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

下游出水段 混凝土抗压强度 1~3 组 钻芯法

启闭排架 混凝土抗压强度 3~6 组 回弹法

轨道梁 混凝土抗压强度 2~5 组

混凝土墩、墙、

板等结构体

混凝土抗冻性能 有抗冻要求的,单

位工程检测 1~2 组 按 SL734 附录 E 执

行 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数量、间距和保

护层厚度

按结构体数量的

1/3 布置 1 条测线,

墙、板等结构按

100m 布置 1 条测

线,每条测线 10m左右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标

准要求

23

Page 28: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裂缝

长度和宽

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测

缝计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条裂缝

超声波法或面波法

无贯穿性裂缝,长

度、宽度、深度不

大于设计或技术标

准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3.2 规定水闸按结构功能分类可独立划分检测单元,闸室段的闸墩、导墙、底板

等检测单元不宜大于 50m2,梁、梁格内板和节点柱可按单跨、单块、单根为 1 个检测单元,

对于吊车梁等动态承重结构体可按设计结构整体为 1 个检测单元,预应力筋可按单根为 1

个检测单元。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少了检

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6.7 电站、泵站工程

电站、泵站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7。与泵站连接的上下游混凝土工程可参照本规程

7.6 进行检测。

表 6-7 电站、泵站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项目法人抽检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主体结构

机墩、机座、蜗壳、

水轮机室混凝土抗

压强度 每台机组至少 1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楼板、墙板、柱、

梁混凝土抗压强度 总数的 10~30%

混凝土抗渗性能 有抗渗要求的,单

位工程检测 1~2 组 按本规程附录A执

混凝土抗冻性能 有抗冻要求的,单

位工程检测 1~2 组 按 SL734附录E 执

24

Page 29: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4.2 规定上下游输水系统建筑物可参照水闸的有关要求划分,厂房内的机墩、机

座、蜗壳、水轮机室按单机划分检测单元,每单根梁、柱划分为 1 个检测单元。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回弹法检测方法依据:回弹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和《回弹法检

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确定检测试验方法;钻芯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

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6.8 坝下涵管工程

坝下涵管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8。

表 6-8 坝下涵管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涵管混凝土

抗压强度 每 50m 检测 1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每 100m 检测 1 组,每

个单位工程至少 1 组 钻芯法

混凝土抗渗性

能 有抗渗要求的,单位

工程检测 1~2 组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行

混凝土抗冻性

能 有抗冻要求的,单位

工程检测 1~2 组 按 SL734 附录 E

执行

钢筋数量、间距和

保护层厚度

按结构体数量的

1/3 布置 1 条测线,

每条测线 10m左右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标

准要求

裂缝

长度和

宽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测

缝计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条裂缝

超声波法或面波法

无贯穿性裂缝,长

度、宽度、深度不

大于设计或技术标

准要求

25

Page 30: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钢筋数量、间

距和保护层厚

每 100m 布置 1 条测

线,每条测线 10m 左

右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标准

要求

裂缝

长度和

宽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

测缝计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条裂

超声波法或面波

无贯穿性裂缝,长度、

宽度、深度不大于设计

或技术标准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5.2 规定对于现浇混凝土涵管,若内径大于等于 2m 时,可将每 12m 长的顶拱、

底板及左右侧墙段分别划分 1 个检测单元,若内径小于 2m 时,可将每 6m 长度整体划分为

1 个检测单元;也可根据浇筑仓段划分,但每个检测单元长度不宜超过上述规定划分长度的

1.3,若超出时可与前段合并平分为 2 个检测单元,预制现场拼装的涵管,可将每预制段单

独为 1 个检测单元。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

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回弹法检测方法依据:回弹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和《回弹法检

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确定检测试验方法;钻芯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

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6.9 渡槽工程

渡槽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9。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渡槽混凝土

槽身混凝土抗

压强度 每节渡槽1组,或

每100m1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排架柱混凝土

抗压强度 总排架数的

10%~30%

钢筋数量、间

距和保护层厚

每 100m 或按构

件数量的 1/3 布

置 1 条测线,每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标准

要求

26

Page 3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表 6-9 渡槽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6.2 规定对于槽身,按槽底和左右槽墙分别以槽轴方向将每 12m 长划分 1 个检

测单元,对于槽墩、架、柱、梁划分 1 个检测单元,对于高度大于 5m 的墩、架、柱可按每

增高 5m 另划分 1 个检测单元。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

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回弹法检测方法依据:回弹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和《回弹法检

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6.10 护坡、挡墙工程

护坡、挡墙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10。

表 6-10 护坡、挡墙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护坡

混凝土抗压强度

轴线方向,每

500m~1000m检测1组

钻芯法 符合设计要求。

护坡厚度 钢卷尺量测

现浇混凝土护坡:允许

偏差±10mm;混凝土

预制块护坡:允许偏差

±5mm。 垫层厚度 钢卷尺量测 允许偏差±15%

条测线 10m 左右

裂缝

长度和

宽度 全部裂缝

显微镜、塞尺和测缝计

等 不小于设计要求

深度 不少于裂缝数量

的 10%,且不少

于 3 条裂缝 超声波法或面波法

无贯穿性裂缝,长度、

宽度、深度不大于设计

或技术标准要求

内外部宽、高 每 100m 或预制

构件数量的 1/3检测 1 组(3 个测

点)

量测 符合设计要求 壁厚

27

Page 3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挡墙 混凝土抗压强度 轴线方向,每

500~1000m 检测 1 组 钻芯法 符合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7.2 规定以不大于 20m 长或 50m2面积的墙体划分 1 个检测单元。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钻芯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厚度主要根据《水

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护坡有多种,预制块护坡、现浇护坡、生态护坡等,根据形势不同,其质量要求也差别

较大,因此本次质量要求仅列为依据设计确定。

6.11 洞室衬砌工程

洞室衬砌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11。

表 6-11 洞室衬砌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隧洞衬砌混凝土

抗压强度 每 50m 检测 1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每 100m 检测 1 组,每

个单位工程至少 3 组 钻芯法

抗渗性能 根据工程需要,单位工

程检测 1~2 组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行

钢筋数量、间距

和保护层厚度

沿隧洞轴线每 100m 布

置 1 条测线,每条测线

10m 左右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

标准要求

内部缺陷、混凝

土与围岩脱空

沿隧洞轴线每 200m,

拱部和侧墙各布置 1条测线,每条测线 20m 左

雷达法 符合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28

Page 3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SL734 6.8.2 规定将每 8m 长顶拱、左右侧墙、底板分别划分 1 个检测单元,不足 4m 长

度可与相邻检测单元合并,洞径小于 3m 时,可将每 12m 长整体墙段划分为 1 个检测单元。

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回弹法检测方法依据:回弹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和《回弹法检

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确定检测试验方法;钻芯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

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6.12 渠道衬砌工程

渠道衬砌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6-12。

表 6-12 渠道衬砌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明渠现浇衬砌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500m检测1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轴线方向,每

500~1000m检测1组 钻芯法

抗渗性能 根据工程需要,单位

工程检测 1~2 组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

钢筋数量、间距

和保护层厚度

沿隧洞轴线每 100m布置 1 条测线,每条

测线 10m 左右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术标

准要求

预制构件衬砌 混凝土抗压强度

轴线方向,每

500~1000m检测1组 钻芯法

符合设计要求 预制块尺寸

轴线方向,每

500~1000m检测1组 钢卷尺量测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 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6.9.2规定以不大于20m长或100m2面积的墙体划分1个检测单元。本规程在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回弹法检测方法依据:回弹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和《回弹法检

29

Page 3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确定检测试验方法;钻芯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

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6.13 其他

未在本规程列出的混凝土工程,可参照执行。

30

Page 35: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7 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

7.1 基岩帷幕灌浆工程

基岩帷幕灌浆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1。

表 7-1 基岩帷幕灌浆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基岩帷幕灌

透水率 按孔数的1-3%进行检测,

单位工程不少于3个孔。 压水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孔位偏差 不少于灌浆孔数的30% 利用全站仪、钢卷

尺等检测 ≤100mm

孔口封填外观

质量 不少于灌浆孔数的30% 目测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

封孔水泥结石

密实度及芯样

获得率 单位工程检测1~2孔

采用钻芯法及声波

法等方法检测

水泥封填密实

不渗水,水泥

结石应连续、

密实,芯样获

得 率 不 小 于

90%

岩体波速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采用钻芯法及声波

法等方法检测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2.2 规定每 36-60 米检测一孔,检测内容为孔位偏差、水泥结石的充填密实度、

水泥结石与岩石胶结质量、透水率、岩体波速、封孔质量等。本次有所简化。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2.2 规定每 36-60 米检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为准。

7.2 固结灌浆工程

固结灌浆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2。

表 7-2 固结灌浆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31

Page 36: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固结灌浆

透水率

基岩固结灌浆:根据施

工分区,每 150~250m2检测一组; 隧 洞 固 结 灌 浆 : 每

24~40m 检测一组。

压水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结石的充

填密实度、水

泥结石与岩石

胶结质量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采用钻芯法及钻

孔电视等方法检

测 符合设计要求。

岩体波速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采用钻芯法及声

波法等方法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2 规定 检测内容为孔位偏差、水泥结石的充填密实度、水泥结石与岩石胶结质

量、透水率、岩体波速、封孔质量等。本次有所简化。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2 规定 根据施工分区,每 150~250m2 检测一组;隧洞固结灌浆:每 24~40m 检

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为准。

7.3 隧洞回填灌浆工程

隧洞回填灌浆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3。

表 7-3 隧洞回填灌浆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隧洞回填灌

10min 透浆量 每24~40m检测一组。 压浆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充填密实度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地质雷达检测 应 无 明 显 脱

空,不密实等

现象 水泥结石的充

填密实度、水

泥结石与岩石

胶结质量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采用钻芯法及钻孔

电视等方法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32

Page 37: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岩体波速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采用钻芯法及声波

法等方法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2 规定 检测内容为孔位偏差、水泥结石的充填密实度、水泥结石与岩石胶结质

量、透水率、岩体波速、封孔质量等。依据 SL62,回填灌浆应进行压浆试验。本次结合了

SL734 和 SL62 确定了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2 规定 隧洞回填灌浆:每 24~40m 检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为准。

7.4 坝体充填灌浆工程

砌石坝体充填灌浆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4。

表 7-4 坝体充填帷幕灌浆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砌石坝体充

填灌浆

透水率 单位工程沿坝轴线检测

2~3个孔

压水试验(按SL31执行)

符合设计要

密度 单位工程检测2~3组(孔) 钻芯法(按附录C执行)

符合设计要

灌浆质量 单位工程检测2~3组(孔) 钻芯法,必要时辅以

孔内成像检测

砌石胶结体

芯 样 应 连

续、密实,

芯样获得率

不小于 95%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砌石坝充填灌浆施工质量质量控制和设计应用指标的要求,提出透水率、密度、灌

浆质量 3 项主要检测指标。

2.检测数量依据:

33

Page 38: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根据江西省砌石坝充填灌浆加固工程检测实践,一般 2~3 个检测孔。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钻芯法检测防渗墙和帷幕灌浆压水试验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为准。

7.5 混凝土防渗墙工程

混凝土防渗墙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5。

表 7-5 混凝土防渗墙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混凝土防

渗墙

连续完整性

每50-200m检测1个(对)孔,单位工程

至少1个(对)孔。大

坝老河床部位布置1个(对)孔。

钻芯法、孔内成像、

跨孔超声等

墙体应连续完

整,不得出现

断 墙 、 超 过

10cm 未胶结等

现象

混凝土抗压强度 芯样抗压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混凝土渗透性能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

墙体入岩深度 在墙体内和墙前(或

墙后)各钻一个孔,

比较基岩面位置

弹性模量 SL352

防渗效果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高密度电阻率法等 无明显质量缺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3.1 规定 检测项目宜包括渗透系数(抗渗等级)、抗压强度、墙体完整性(连续性)、

墙体深度、厚度、防渗效果.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宜增加墙体弹性模量。根据相关经验,墙体

深度最主要的就是墙体入岩的深度。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3.1 规定 每 120~200 米检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34

Page 39: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和防渗墙的连续完整性为准。

7.6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工程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6。

表 7-6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高压喷射

灌浆防渗

墙体连续完整性 沿轴线每50-200m检

测1个孔,单位工程

至少1个孔。

钻芯法、孔内成像

墙体应连续完

整,不得出现断

墙、超过 10cm未胶结等现象

胶结体抗压强度 芯样抗压 符合设计要求

胶结体渗透性能 芯样抗渗

墙体渗透性能 注水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防渗效果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高密度电阻率法等 无明显质量缺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3.1 规定 检测项目宜包括渗透系数(抗渗等级)、抗压强度、墙体完整性(连续性)、

墙体深度、厚度、防渗效果。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3.1 规定 每 120~200 米检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和防渗墙的连续完整性为准。

7.7 水泥土搅拌防渗墙工程

水泥土搅拌防渗墙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7。

表 7-7 水泥土搅拌防渗墙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水泥土搅

拌防渗墙

胶结体抗压强度 沿轴线每50-200m检

测1个孔,单位工程至

少1个孔

芯样抗压

符合设计要求 胶结体渗透性能 芯样抗渗 桩径、有效墙厚 钢卷尺测量 墙体渗透性能 注水试验

35

Page 40: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墙体连续完整性 钻芯法或开挖观察

墙 体 应 连 续 完

整,不得出现断

墙、超过 10cm 未

胶结等现象 物探检测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高密度电阻率法等 无明显质量缺陷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3.1 规定 检测项目宜包括渗透系数(抗渗等级)、抗压强度、墙体完整性(连续性)、

墙体深度、厚度、防渗效果。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3.1 规定 每 120~200 米检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和防渗墙的连续完整性为准。

7.8 锚杆、锚索工程

锚杆、锚索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8。

表 7-8 锚杆、锚索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项目法人抽检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锚杆(锚

索)

注浆密实度

每90~150m2检测一组

声波反射法

符合设计要求

抗拔力 拉拔试验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5 规定 检测项目宜包括钢筋数量,位置偏差,钢筋直径,长度(外露及锚固)

饱满度,拉拔力、张拉力、锚具硬度。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5 规定 每 90~150m2 检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36

Page 4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和防渗墙的连续完整性为准。

7.9 喷射混凝土工程

喷射混凝土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7-9。

表 7-9 喷射混凝土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项目法人抽检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喷射混凝土

抗压强度 每150~250m2检测一

钻芯法 符合设计要求

厚度 钻芯测量、雷达

法、声波反射法 与围岩黏结强

度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预留试件拉拔法

检测 符合设计要求

挂网位置和范 围。

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雷达法 符合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SL734 4.6 规定 检测项目宜包括抗压强度、厚度、与围岩黏结强度、挂网位置和范围。

2.检测数量依据:

SL734 4.6 规定 每 150~250m2 检测一组。

3.检测方法依据:

参考 SL734 和相关工作经验确定。

4.质量要求依据:

以符合设计要求和防渗墙的连续完整性为准。

7.10 其他

未在本规程列出的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可参照执行。

37

Page 4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8 水工金属结构工程

8.1 钢闸门

钢闸门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1。

表 8-1 钢闸门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钢闸门

钢板厚度

1、每扇闸门对主要构件

按每种规格抽检 1 块钢

板,均匀布置 5 个测点 2、抽检闸门数量的 30%

超声波法 GB11344

满足设计要求

焊 缝

质量

外观质量 各类焊缝 100%检查 焊接检验尺和

目测 GB/T29712

内部质量 一类焊缝 50% 二类焊缝 30%

超 声 波 法

GB/T11345

防腐质量(防腐层厚

度、防腐层附着力)

1、面板不少于 3 个局部

厚度 2、主梁、边梁的翼板和

腹板各不少于 1 个局部

厚度

SL105-2007 附

录 D 满 足 设 计 和

SL105 的要求

结构尺寸与变形(门

叶厚度、宽度、高度、

对角线相对差、扭

曲、平面度等)

1、抽检闸门数量的 30%

采用钢卷尺、游

标卡尺、水准

仪、经纬仪、弦

线等进行检测

满足NB/T35045的要求

埋件制造安装质量

(主轨、反轨、底槛) 表面平面度、轨道间距

采用钢卷尺、游

标卡尺、水准

仪、经纬仪、弦

线等进行检测

满足设计要求

和 NB/T35045的要求

橡胶止水质量(橡胶

水封硬度、表面平面

度)

硬度:每种规格橡胶水

封每条均布 3 个测点 止水平面平面度:每米 1个测点

邵氏硬度计 弦线测量

满足设计要求

和 NB/T35045附录 N 的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钢闸门检测项目应包括:钢板厚度、橡胶止水质量(硬度、厚度、表面平

整度、焊缝质量(外观质量、内部质量)、结构尺寸与变形、埋件制度安装质量等。

2.检测数量依据:

1、钢板厚度:SL734 第 7.1.1 节规定,钢板厚度检测主要构件按每种规格抽检 1 块钢板,

均匀布置 5 个测点。

2、焊缝质量:SL734 第 7.1.1 节规定,焊缝外观质量应对各类焊缝进行 100%检查;

38

Page 4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NB/T35045 第 4.5.4 节规定,超声波法检测焊缝内部质量一类焊缝检测长度占一类焊缝全部

长度应大于 50%,二类焊缝应大于 30%。

3、防腐质量:SL734 附录 D 规定,平整表面上每 10m2 至少测 3 个局部厚度,复杂表

面每 2m2 测 1 个局部厚度,本规程根据我省大部分闸门情况,规定面板防腐厚度不低于 3

个局部厚度,梁的翼板腹板各不低于 1 个局部厚度。

4、结构尺寸与变形:根据赣水建管字{2015}100 号文和江苏省地方标准,本规程规定抽

检项目总闸门数的 30%。

5、橡胶止水质量:根据 SL734 第 7.2.4 节规定,硬度、厚度按每种规格橡胶水封每条均

匀布置 3 个测点;止水表面平面度对每条止水橡皮按每米 1 个测点进行检测

3.检测依据

1、钢板厚度:GB11344

2、焊缝质量:GB11345

3、防腐质量:SL105

4、结构尺寸:NB/T35045

5、橡胶止水质量:GB/T531.1

8.2 铸铁闸门

铸铁闸门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2。

表 8-2 铸铁闸门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铸铁闸门

门板与门框密封座结

合面间隙 1、每扇闸门沿结合面全检 2、抽检闸门数量的20%

0.1mm 塞尺 不大于 0.1mm

门板与门框导向槽间

隙 1、每扇闸门沿结合面全检 2、抽检闸门数量的20%

钢尺和塞尺 应为 2-3mm

防腐厚度 1、每扇闸门面板不少于3

个局部厚度 2、抽检闸门数量的20%

SL105-2007 附录

D 满足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CJ/T3006 和 SL545,铸铁闸门检测项目应包括:门板与门框密封座结合面间隙、门

板与门框导向槽单边间隙、防腐厚度等。

2.检测数量依据:

39

Page 4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CJ/T3006 中第 5.5 节规定,订货单位按本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复查,抽检量为批量的

20%且不小于 1 台。

3. 检测依据:

CJ/T3006 和 SL545

4.质量要求:

根据 SL545 第 3.6 节规定门板与门框密封座结合面间隙应不大于 0.1mm,门板与门框导

向槽单边间隙应为应为 2-3mm。

8.3 拦污栅

拦污栅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3。

表 8-3 拦污栅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拦污栅

焊缝质量 一类焊缝探伤抽检 50%, 二类焊缝探伤抽检 30%

GB11345 满足设计和

GB/T29712 防腐质量

(防腐层厚度、防

腐层附着力)

栅体布置 4 个局部厚度 每栅条布置 1 个局部厚度,抽

取 10%的栅条 SL105

满足设计和

SL105

栅体和栅条间距尺

寸 1、栅体上下左右各布置 2 个测

点 2、栅条间距尺寸抽检不少于

10%栅条

SL582 满 足 设 计 和

NB/T35045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第 7.4 节,拦污栅检测项目应包括焊缝质量、栅体和栅条间距尺寸、防

腐质量等。

2.检测数量依据:

1、NB/T35045 第 4.5.4 节规定,超声波法检测焊缝内部质量一类焊缝检测长度占一

类焊缝全部长度应大于 50%,二类焊缝应大于 30%。

2、SL582 第 4.9.4 规定,防腐检测的数量和位置由双方协商确定,当协议双方没有

规定时,按照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原则布置基准面,SL734 附录 D 规定,平整表面上每

10m2 至少测 3 个局部厚度,复杂表面每 2m2 测 1 个局部厚度,本规程规定拦污栅栅体不低

于 4 个局部厚度,栅条不低于 1 个局部厚度,抽取 10%的栅条。

3、SL734 第 7.4.4 规定,栅体和栅条尺寸分别于栅体上下、左右等处各布置 2 个测点;

栅条间距尺寸抽检不少于 10%栅条。

40

Page 45: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3.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 GB11345、防腐质量 SL105、栅体和栅条尺寸 SL582.

4.质量要求:

拦污栅栅体和栅条间距尺寸满足 NB/T35045 第 9.1.3 的要求。

8.4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4。

表 8-4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固定卷扬启

闭机

零部

件组

装质

钢丝绳

直径 抽检钢丝绳总根数

的 30% GB8919

圆股:0-5%

异形股:0-6%

开式齿

轮齿面

硬度

对大、小开式齿轮分

别随机测量 1 个齿,

每个齿测试2个齿面 GB17394.1

小齿轮面

硬度不小

于 HB240,大齿轮面

硬度不小

于 HB190 制动轮

轮面硬

对每个轮面上随机

测量 5 个点 GB17394.1

SL381 HRC35-

HRC45

电动机三项电流

不平衡度

1、每台启闭机 1 次 2、抽检启闭机总数

量的 30% 钳式电流表 <10%

电动机绝缘电阻 1、每台启闭机 1 次 2、抽检启闭机总数

量的 30% 高阻计或摇表

不大于

0.5MΩ

噪声

1 、每台在距减速器

1m处测量 4 个方

位。 2、抽检启闭机总数

量的 30%

噪音计 满足设计

要求

运行试验 1、每台启闭机 1 次 2、抽检启闭机总数

量的 30%

温度计、万能表

满足规范

SL381 的要

编制说明:

1. 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第 7.3.1 节,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检测项目应包括零部件组装质量、电动机三

41

Page 46: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项电流不平衡度、电动机绝缘电阻、噪声、运行试验等。

2.检测数量依据:

1、SL734 中第 7.3.4 节规定,钢丝绳实径直径应每根钢丝绳选取 2 个截面进行检测,

总量没有规定,本规程根据经验规定,抽检钢丝绳总根数的 30%。

2、SL734 第 7.3.4 节规定,开式齿轮面硬度应对大、小开式齿轮分别随机测量 1 个

齿,每个齿测量 2 个齿面,在每个齿面上测量 5 处;制动轮轮面硬度应对每个制动轮的轮面

上随机测量 5 个点。

3、SL734 第 7.3.4 规定,对每台电动机进行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和噪声检测。根据赣水

建管字{2015}100 号文和江苏省地方标准为抽取总台数的 30%进行检测,本规程结合实际经

验,规定为抽取总台数的 30%进行检测。

3.检测方法:钢丝绳直径按 GB8919 检测、硬度按 GB17394.1 检测、其它按 SL381 进行

检测。

4.质量要求:满足规范要求

8.5 液压式启闭机

液压式启闭机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5。

表 8-5 液压式启闭机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液压启闭机

活塞杆镀铬层厚度

1、每根活塞杆抽检 5个点

2、抽检启闭机总数量

的 30%

SL105 附录 G 满足设计要求

试运行试验 1、每台启闭机 1 次

2、抽检启闭机总数量

的 30% SL381

满足 SL381 的

要求

沉降试验 1、每台启闭机 1 次

2、抽检启闭机总数量

的 30% SL381

24 小时内沉降

量不大于

100mm。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第 7.3.1 节,液压式启闭机检测项目应包括:活塞杆镀铬层厚度、试运转试

验、沉降性试验等。

2.检测数量依据:

SL105 中规定,对平整表面 10m2 范围内布置 3 个局部厚度,而对圆柱形表面未做规定,

42

Page 47: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本规程根据经验规定每根活塞杆布置不小于 5 个局部厚度,抽取活塞杆总数的 30%进行检

测。

3.检测方法:按 SL381 进行检测。

4.质量要求:满足 SL381 要求

8.6 螺杆式启闭机

螺杆式启闭机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6。

表 8-6 螺杆式启闭机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螺杆启闭机 螺杆直线度

1、整根检测 2、抽检螺杆总数量的

30% 直尺、弦线、垫块

每 1m 内不超

过 0.6mmm

试运行试验 抽检启闭机总数量的

30% 按 SL381进行检测 满足规范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第 7.3.1 节,螺杆式启闭机检测项目应包括:螺杆直线度、运行试验等。

2.检测数量依据:

螺杆直线度的抽检数量没有相应规范,根据建管 100 号文和江苏省地方标准,本规程规

定螺杆直线度抽检螺杆总数量的 30%。

3.检测方法:按 SL381 进行检测。

4.质量要求:满足 SL381 要求

8.7 移动式启闭机

移动式启闭机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7。

表 8-7 移动式启闭机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移动试启闭

跨中上拱度、悬臂端上翘

度。 所有主梁全数检测 接 SL582 检测 满足规范要求

运行试验 所有启闭机全数检测 接 SL582 检测 满足规范要求 静载试验 所有启闭机全数检测 接 SL582 检测 满足规范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第 7.3.1 节,移动式启闭机检测项目应包括:跨中上拱度、悬臂端上翘度、

试运行试验、静载试验等。

43

Page 48: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2.检测数量依据:

考虑移动式启闭机数量较少,且较为重要,结合江苏省地方标准,本规程规定移动式启

闭机检测为全数检测。

3.检测方法:按 SL582 进行检测。

4.质量要求:满足 SL381 要求

8.8 钢管

钢管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8-8。

表 8-8 钢管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钢管

钢管壁厚 每 100 米布置一个测区,每

个测区 5 个点 超声波法

GB11344 满足设计要

焊缝质量 环焊缝每 100 米检测 1 条 纵焊缝每 50 米检测 1 条

GB11345 满足规范和

设计要求

防腐质量 每 100 米布置一个测区 SL105 满足设计要

水压试验 根据钢管长度或设计要求确

定试验段长度 按 SL432 进行

检测 满足规范要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 第 7.6.1 节,钢管检测项目应包括壁厚、焊缝质量、防腐质量、水压试验等。

2.检测数量依据:

1、钢管壁厚:SL734 第 7.6.4 规定,每一个拼装节布置一个测区,一个测区 5 个点,根据

经验这个数量有点偏多,本规程规定沿钢管轴线长度每 100 米布置一个测区,一个测区 5

个点

2、焊缝质量:SL432 规定,一类焊缝抽检 100%,二类焊缝抽检 50%,根据经验这个数

量有点偏多,本规程规定钢管环焊缝每 100 米检测 1 条,纵焊缝每 50 米检测 1 条。

3、SL734 第 7.6.4 规定,水压试验根据钢管长度或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段长度。

3.检测方法:钢管壁厚按 GB11344 进行检测、焊缝质量按 GB11345 进行检测、防腐质

量按 SL105 进行检测,水压试验按 SL432 进行检测。

4.质量要求:满足 SL432 的要求。

44

Page 49: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9 水力机械及电气工程

9.1 水轮机

水轮机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1。

表 9-1 水轮机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水轮机

振动 1、每种型号至少检

测一台。 2、同种型号抽取总

台数的 1/3。

应执行 GB17189 规定 见表 9.1.4.1.1

主轴摆度 应符合 GB/T 15468

中规定 压力脉动

噪声 应执行 GB/T 10069.1 规定 漏水量 容积法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GB 50150、SL 734,确定振动、主轴摆度、压力脉动、噪声、转速、漏水量等为水

利机械工程水轮机验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1、根据 SL 734 中 8.1.2 及 8.1.4 规定:检测单元划分:每台发电机为 1 个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2、SL 734 附录 B 规定: 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数量,应不少于验收工程同类结构体和设

备检测单元数量的 1/3 , 最低不少于 1 个。10.1.3 检测方法依据:振动、主轴摆度、压力

脉动主要根据 GB/T 17189,噪声主要根据 GB/T 10069.1、导叶漏水量主要根据 SL 734。

3.质量要求依据:

振动:根据 SL734-2016 附录表 G.1.1,水轮机各部位振动允许值见表 10.1.4.1.1。

主轴摆度:根据GB/T 15468-2006,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主轴摆度应不大于GB/T 15468-2006

中附录 D 中 B 区上限线,且不超过轴承间隙的 75%。

压力脉动:根据 GB/T 15468-2006 中 5.8 规定:当以导叶中心平面为基准面,在电站空

化系数下测取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内的压力脉动的混频峰-峰值,在最大水头与最小水头之

比小于 1.6 时,其保证值应不大于相应运行水头的 3%~11%,低比转速取最小值,高比转速

取最大值;原型水轮机尾水管进口下游侧压力脉动峰-峰值不应大于 10m 水柱。

噪音:根据 GB/T 15468 中 5.8 规定:水轮机正常运行时,在水轮机机坑地板上方 1m 处

所测得的噪声不应大于 90dB(A),在距尾水管进入门 1m 处所测得的噪声不应大于 95dB(A),冲

45

Page 50: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击式水轮机机壳上方 1m 处所测得的噪声不应大于 85dB(A),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室周围 1m

内所测得的噪声不应大于 90dB(A)。

漏水量:根据 GB/T 15468 中 5.7 规定:在额定水头下,圆柱式导叶漏水量不应大于水

轮机额定流量的 3‰。圆锥式导叶漏水量不应大于水轮机额定流量的 4‰。

表10.1.4.1.1 水轮机振动限值表 单位:mm

项 目 额定转速 N /( r / min )

n <100 100< w <250 250< n <375 375< n <750

立式机组 顶盖水平振动 0.09 0.07 0.05 0.03 顶盖垂直振动 0.11 0.09 0.09 0.03

卧式机组 轴承的水平振动 0.08 0.07 0.05 0.04 轴承的垂直振动 0.11 0.09 0.07 0.05 注 :振动值系指机组在除过速运行以外的各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双振幅值。

9.2 发电机

发电机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2。 表 9-2 发电机检测项目、数量及质量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根据 GB50150、SL734,确定振动、噪音、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

指数、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交流耐压、定子绕组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等为水利机械工程发

电机验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1、根据 SL 734 中 8.1.2 及 8.1.4 规定:检测单元划分:每台发电机为 1 个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2、SL 734 附录 B 规定: 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数量,应不少于验收工程同类结构体和设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发电机

振动

1、每种型号至少

检测一台。 2、抽检每种型号

总数量的的1/3。

应执行GB17189规定 表10.2.4.1

噪音 应执行10069.1-2006规

定 符合7894规定

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

化指数 应执行DL/T 474.1规定

应符合

SL734-2016规定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应执行GB/T 17189规定

交流耐压 应执行DL/T 474.4规定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及

泄漏电流 应执行GB/T 17189规定

46

Page 5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备检测单元数量的 1/3 , 最低不少于 1 个。

3.检测方法依据:

绝缘电阻主要根据 DL/T 474.1,交流耐压主要根据 DL/T 474.4,直流耐压主要根据,振动

主要根据 GB/T 17189,噪声主要根据《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第 1 部分:旋转电机

噪声测定方法》GB/T 10069.1-2006

4.质量要求依据:

振动:根据 SL 734-2016附录表G.1.3,水轮发电机组各部位振动允许值具体见表 10.2.4.1。

噪声:根据 GB/T 7894 中 9.0 规定:在水发电机盖板外缘上方垂直距离 1m 处测量的噪

声水平,应符合下列数值:a)额定转速为 250r/min 及以下者不超过 80dB(A);

b)额定转速高于 250r/min 者不超过 85dB(A);

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根据表 SL734-2016 附录表 G.1.4 规定,

1. 定子绕组对地和绕组间绝缘电阻测量:定子绕组的每相绝缘电阻值,在换算至 l

00 °C 时,不得低于按下式计算的数值:R = Un /(1000+ Sn /100)

式 中 Un—水轮发电机额定线电压, V;

Sn- 水轮发电机额定容量, kVA 。

对于干燥清洁的水轮发电机,在 t(℃) 的定子绕组绝缘电阻 Rt(MΩ),可按下式修

正:

Rt = R X 1.6 X ( 100 - t)/10

式 中 R 一 对 应 温 度 为 l 00 ° C 的绕组热态绝缘电阻计算值,MΩ 。

2. 在 40 C 以下时,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绝缘电阻吸收比 R 60/ R 15 不小于 1 . 6 或极化

指数只 10 min/lmin 不小于 2 . 0。

3. 各相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 2。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各相、各分支的直流电阻,校正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

后,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2 %。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根据表 SL734-2016 附录表 G.1.4 ,

1. 对于整体到货的定子,定子绕组的交流耐电压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压的 0.8 倍 ;

2. 对于在工地装配的定子,当额定线电压为 20 kV 及以下时,试验电压为 2 倍额定线

电压加 3 kV;

3. 整机起晕电压应不小于 1.0 倍额定线。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根据表 SL734-2016 附录表 G.1.4,

47

Page 5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1. 试验电压为 3.0 倍额定线电压值;

2. 泄漏电流不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3. 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50%

表10.2.4.1.1 水轮发电机组各部位振动允许值表 单位:mm

机组型式 项目 额定转速 N /( r / min )

n <100 100< w <250

250< n <375

375< n <750

立式机组

带推力轴承支架的垂直振

动 0.08 0.07 0.05 0.04

带导轴承支架的水平振动 0.11 0.09 0.07 0.05 定子铁芯部位机座水平振

动 0.04 0.03 0.02 0.02

定子铁芯振动(100 Hz 双振幅值)

0.03 0.03 0.03 0.03

卧式机组 各部轴承垂直振动 0.08 0.07 0.05 0.04 轴承的垂直振动 0.11 0.09 0.07 0.05

灯泡贯 流式机组

推力支架的轴向振动 0.10 0.08 各导轴承的径向振动 0.12 0.10 灯泡头的径向振动 0.12 0.10

注 :振动值系指机组在除过速运行以外的各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双振幅值。

9.3 水轮发电机组综合性能

水轮发电机组综合性能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3。

表 9-3 机组综合性能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水轮发电机组综合

性能

机组出力 抽检每种型号总数量的 1/3。

应符执行 GB/T 20043 规定

满足设计要求

效率试验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根据 SL734,确定机组出力,效率试验为水轮发电机组综合性能验收

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1、根据 SL 734 中 8.1.2 及 8.1.4 规定:检测单元划分:每台发电机为 1 个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2、SL 734 附录 B 规定: 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数量,应不少于验收工程同类结构体和设

备检测单元数量的 1/3 , 最低不少于 1 个。

48

Page 5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3.检测方法依据:机组出力和效率试验主要根据《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水力性

能现场验收试验规程》GB/T 20043-2005 确定检测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满足设计要求

9.4 断路器

断路器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4。

表 9-4断路器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断路器

绝缘电阻

不同厂家、型

号各选择 1 台 (套)

应执行 DL/T 474.1 规

定 应符合 GB50150

规定 交流耐压 应执行 DL/T 474.4 规

定 回路电阻 直流压降法

分、合闸时间 应执行 GB50150 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

气体密封性 应符合 GB50150

规定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GB 50150-2016,确定绝缘电阻、交流耐压回路电阻分、合闸时间、气体密封性为

断路器验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根据 SL 734 中 8. 5 . 4 规定:不同厂不同型号、不同厂同型号、同厂不同型号的,各选

择 1 台 (套)进行检测。

3.检测方法依据:

绝缘电阻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DL/T

474.1,交流耐压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交流耐压试验》DL/T 474.4,回路电阻,

分、合闸时间,气体密封性主要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

4.质量要求依据:

绝缘电阻:根据 GB 50150-2016 规定: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交流耐压:根据 GB 50150-2016 规定:真空断路器的交流耐受电压见表 10.4.4.1.1,试

验中不应发生贯穿性放电,真空断路器的试验电压按出厂试验电压的 80%。

回路电阻:根据 GB 50150-2016 规定: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9

Page 5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分、合闸时间:满足设计要求。

气体密封性:根据 GB50150-2016 规定:

1 采用灵敏度不低于 1×10-6 (体积比)的检漏仪对断路器各密封部位、管道接头等处

进行检测时,检漏仪不应报警;

2 必要时可采用局部包扎法进行气体泄漏测量。以 24h 的漏气量换算,每一个气室年

漏气率不应大于 1%;

3 泄漏值的测量应在断路器充气 24h 后进行。

表10.4.4.1.1 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

额定电压kV 最高工作电

压kV

1mi n工频耐受电压kV 峰值

相对地 相间 断路器断

口 隔离断口

3 3.6 25 25 25 27

6 7.2 32 32 32 36

10 12 42 42 42 49

35 40.5 95 95 95 118

66 72.5 155 155 155 197

110 126 200 200 200 225

230 230 230 265

220 252 360 360 360 415

395 395 395 460

330 363 460 460 520 520

510 510 580 580

500 550

630 630 790 790

680 680 790 790

740 740 790 790

9.5 互感器

互感器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5。

表 9-5互感器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互感器

绕组的绝缘电阻 不同厂家、型

号各选择 1 台 (套)

应执行 DL/T 474.1 规定 应符合

GB50150 规

介质损耗 应执行 DL/T 474.3 规定 交流耐压 应执行 DL/T 474.4 规定 直流电阻 应执行 GB50150 规定

50

Page 55: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GB 50150-2016 确定绝缘电阻、介质损耗,交流耐压,直流电阻为互感器验收抽检

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根据 SL 734 中 8.5.4 规定:不同厂不同型号、不同厂同型号、同厂不同型号的,各选择

1 台 (套)进行检测。

3.检测方法依据:

绝缘电阻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DL/T

474.1,交流耐压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交流耐压试验》DL/T 474.4,介质损耗

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介质损耗因数 tanδ试验规定》DL/T 474.3。

4.质量要求依据:

绝缘电阻: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10.0.3

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

不宜低于 1000MΩ;

2 测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段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 1000 MΩ,但由于结

构原因而无法测量时可不进行;

3 测量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的末屏及电压互感器接地端(N)对外壳(地) 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不宜小于 1000 MΩ。若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小于 1000 M Ω时,应测量其 tanδ ;

4 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 2500V 兆欧表。

介质损耗: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10.0.4,

电压等级 35kV 及以上互感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δ测量应符合如下规定:

1 互感器的绕组 tanδ测量电压应在 10kV 测量,tanδ不应大于表 10.5.4.1.1 中数据。当

对绝缘有怀疑时,可采用高压法进行试验,在(0.5~1) Um√3 范围内进行,tanδ变化量不

应大于 0.2% ,电容变化量不应大于 0.5%;

2 末屏 tanδ测量电压为 2kV。

交流耐压: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10.0.6

规定:

1 应按出厂试验电压的 80%进行;

51

Page 56: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2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包括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磁单元)在遇到铁心磁密较高的情况

下,宜按下列规定进行感应耐压试验:

1)感应耐压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压的 80%。

2) 电压等级 66kV 及以上的油浸式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前后,应各进行一次绝缘油

的色谱分析,两次测得值相比不应有明显差别;

3)感应耐压试验时,应在高压端测量电压值。

4)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中间电压变压器进行感应耐压试验时,应将分压电容拆开。

由于产品结构原因现场无条件拆开时,可不进行感应耐压试验。

3 电压等级 220kV 以上的 SF6 气体绝缘互感器(特别是电压等级为 500kV 的互感器)

宜在安装完毕的情况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4 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2kV;

5 电压等级 110kV 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末屏及电压互感器接地端(N)对地的工频耐压

试验电压应为 2kV。

直流电阻电阻: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

10.0.8 规定:

1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

宜大于 10%。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

15%。

2 电流互感器: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

的差异不宜大于 10% 。当有怀疑,应提高施加的测量电流,测量电流(直流值)一般不宜

超过额定电流(方均根值)的 50% 。

表10.5.4.1.1 tanδ (%)限值 额定电压 种类

20~35kV 66~110kV 220kV 330~500kV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2.5 0.8 0.6 0.5 充硅脂及其它干式电流互感器 0.5 0.5 0.5 ─ 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绕组 3 2.5 ─ 串级式电压互感器支架 ─ 6 ─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末屏 ─ 2

9.6 电力电缆线路

52

Page 57: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电力电缆线路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6。

表 9-6电力电缆线路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电力电缆线

绝缘电阻 不同厂家、型号各选择

1 台 (套)

应执行DL/T 474.1 规定 应符合

GB50150 规定 直流耐压及泄漏

电流 应执行DL/T 474.2 规定

交流耐压 应执行DL/T 474.4 规定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GB 50150-2016 确定绝缘电阻、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交流耐压为电力电缆线路验

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根据 SL 734 中 8.5.4 规定:不同厂不同型号、不同厂同型号、同厂不同型号的,各选择

1 台 (套)进行检测。

3. 检测方法依据:

绝缘电阻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DL/T

474.1,交流耐压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交流耐压试验》DL/T 474.4,直流耐压

及泄漏电流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直流高电压试验》DL/T 474.2。

4.质量要求依据:

绝缘电阻: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17.0.3

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

2 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0.5MΩ/km;

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17.0.4,

1)纸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 Ut 可采用下式计算,

对于统包绝缘(带绝缘):

Ut =5× (U0 +U)/2 (表 10.6.4.2.1)

对于分相屏蔽绝缘:

Ut = 5×U0 (表 10.6.4.2.1)

试验电压见下表 10.6.4.2.1 的规定。

53

Page 58: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10.6.4.2.1 纸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 电缆额定电压Uo/U 1.8/3 2.6/3 3.6/6 6/6 6/10 8.7/10 21/35 26/35 直流试验电压 12 17 24 30 40 47 105 130

2)18/3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橡塑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按下式计算:

Ut = 4 ×U0 ;

3)充油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 10.6.4.2.2 的规定。

表10.6.4.2 .2充油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 电缆额定电压U0/U 直流试验电压

48/66 162 64/110 275 127/220 510 200/330 650 290/500 840

2 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 4~6 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 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

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维持 15min,其间读取 1min 和 15 min 时泄漏电流。测量时应消除杂

散电流的影响。

3 纸绝缘电缆泄漏电流的三相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应大于 2;当 6/l0kV

及以上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 20μA 和 6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缆泄漏电流小于 10μA 时,

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4 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

以处理:

1) 泄漏电流很不稳定;

2) 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

3) 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

交流耐压: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17.0.5

规定:

1 橡塑电缆优先采用 20Hz~300Hz 交流耐压试验。20Hz~300Hz 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及时

间见表 10.6.4.3.1:

表10.6.4.3 .1橡塑电缆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和时间 额定电压U0/U(KV) 试验电压 时间(min)

18/30及以下 2.5U0(或2U0) 5(或60) 21/35~64/110 2 U0 60

127/220 1.7 U0(或1.4 U0) 60 190/330 1.7 U0(或1.3 U0) 60 290/500 1.7 U0(或1.1 U0) 60

54

Page 59: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2 不具备上述试验条件或有特殊规定时,可采用施加正常系统相对地电压24h方法代替交流

耐压。

9.7 避雷器

避雷器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7。

表 9-7避雷器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避雷器

绝缘电阻 不同厂家、型号各选择

1 台 (套)

应执行 DL/T 474.1 规定 应符合

GB50150规定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

的泄漏电流 应执行 DL/T 474.2 规定

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 /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根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

确定绝缘电阻、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验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检测数量依据:根据 SL 734 中 8.5.4 规定:不同厂不同型号、不同厂

同型号、同厂不同型号的,各选择 1 台 (套)进行检测。。

3.检测方法依据:绝缘电阻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

化指数试验》DL/T 474.1,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主要根据《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直流高电

压试验》DL/T 474.2。

4.质量要求依据:

绝缘电阻: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20.0.3

规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 以上电压:应采用 5000V 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 2500MΩ;

2 35kV 及以下电压:应采用 2500V 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 1000MΩ;

3 1kV 以电压等级:应采用 500V 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 2MΩ。

4 基座绝缘电阻不低于 5 MΩ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16)20.0.5,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和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

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应于直流参考电流下的直流参考电压,整支或分节进行的测试

值,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 11032 规定值,并符合产

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实测值与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其允许偏差应为±5%。

55

Page 60: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2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 50μA,或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 试验时若整流回路中的波纹系数大于 1.5% 时,应加装滤波电容器,可为 0.01~0.1

μF , 试验电压应在高压侧测量。

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20.0.6 规定放电记数器的动作应可靠,避雷器监视电流表指示应良好。

9.8 变压器

变压器验收抽检要求见表9-8。 表9-8变压器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变压器

绝缘电阻

主变、厂用变

100%数量全检

应执行DL/T 474.1规定 应符合

GB50150规定

直流电阻 应执行GB50150规定 介质损耗 应执行DL/T 474.3规定 交流耐压 应执行DL/T 474.4规定 电压比 应执行GB50150规定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确定绝缘电阻、

介质损耗,直流电阻、介质损耗、交流耐压、直流耐压、变比互变压器验收的主要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根据《赣水建管字[2015]100 号》,主变、厂用变 100%数量全检。

3.检测方法依据:

绝缘电阻主要根据 DL/T 474.1,交流耐压主要根据 DL/T 474.4,介质损耗主要根据 DL/T

474.3-2018,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主要根据 DL/T 474.2。

4.质量要求依据:

绝缘电阻: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8.0.10

规定,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电阻值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70%。

2 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 10.8.4.1 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

数值进行比较;

表 10.8.4.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 K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换算系数A 1.2 1.5 1.8 2.3 2.8 3.4 4.1 5.1 6.2 7.5 9.2 11.2

56

Page 6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注:1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 20℃ 的绝对值。 2 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当测量绝缘电阻的温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数值时,其换算系数 A 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

也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A=1.5K/10

校正到 20℃ 时的绝缘电阻值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当实测温度为 20℃ 以上时: R20=ARt

当实测温度为 20℃ 以下时: R20=Rt/A

式中 R20——校正到 20℃ 时的绝缘电阻值(MΩ);

Rt ——在测量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MΩ)。

3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 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4000kVA 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吸

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应不小于 1.3;当 R60s 大于 3000MΩ时,

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

4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 220kV 及以上且容量为 120MVA 及以上时,宜用 5000V 兆欧表

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 1.3;当 R60s 大于

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

直流电阻电阻: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

8.0.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 1600kVA 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不大于 4%;无中性

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各绕组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 4%;1600kVA 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绕组

相互间的差别不大于 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各绕组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 1%;

3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不同

温度下电阻值按照式以下换算:

R2=R1(T+t2)/( T+t1)

式中 R1、R2——分别为温度在 t1、t2 时的电阻值;

T——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 235,铝导线取 225。

介质损耗: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8.0.1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δ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 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10000kVA 及以上时,应测量介质损耗角

57

Page 6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正切值 tanδ ;

2 被测绕组的 tanδ 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130%;当大于 130%时,可结合其

他绝缘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3 当测量时的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表 10.8.4.1 换算到同一温度时

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10.8.4.1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 K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换算系数 A 1.15 1.3 1.5 1.7 1.9 2.2 2.5 2.9 3.3 3.7 注:1 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 20℃ 的绝对值; 2 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当测量时的温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数值时,其换算系数 A 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也可按

下述公式计算: A=1.3K/10 校正到 20℃ 时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可用下述公式计

算:

当测量温度在 20℃以上时, tanδ20= tanδt/A

当测量温度在 20℃ 以下时: tanδ20=A tanδ t

式中 tanδ20——校正到 20 ℃ 时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δt ——在测量温度下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交流耐压: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8.0.13,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绕组额定电压在 110kV 以下的变压器,

线端试验应按表 10.8.4.2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表10.8.4.2.1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 系统

标称电压 设备

最高电压 交流耐压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 干式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 <1 ≤1.1 — 2.5 3 3.6 14 8.5 6 7.2 20 17

10 12 28 24 15 17.5 36 32 20 24 44 43 35 40.5 68 60 66 72.5 112 — 110 126 160 — 220 252 316(288) — 330 363 408(368) — 500 550 544(504) —

58

Page 6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注:上表中,变压器试验电压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和绝

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 1094.3规定的出厂试验电压乘以0.8制定的。

交流耐压: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8.0.13,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绕组额定电压在 110kV 以下的变压器,

线端试验应按表 10.8.4.2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电压比: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8.0.5 规

定,电压比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

2 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压等级在 35kV 以下,电压比小于 3 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应为±1%;

2 其他所有变压器额定分接下电压比允许偏差不超过±0.5%;

3 其它分接的电压比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 1/10 以内,但允许偏差为±1%。

9.9 水泵

水泵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9-9。 表 9-9 水泵检测项目、数量及质量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确定振动、噪音等为水利机械工程水泵验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根据 SL 734 中 8.1.2 及 8.1.4 规定:检测单元划分:每台发电机为 1 个检测单元;检测

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SL 734 附录 B 规定: 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数量,应不少于验收工程同类结构体和设备

检测单元数量的 1/3 , 最低不少于 1 个。

3.检测方法依据:

振动主要根据 GB/T 29531 规定,噪音主要根据 GB/T29529 规定。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水泵

振动 每种型号总数量的的

1/3。

应执行GB/T 29531规定

应符合GB/T 29531规定

噪音 应执行GB/T 29529

规定 应符合GB/T 29529规

59

Page 6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4.质量要求依据:

振动:根据 GB/T 29532-2013 中 6.3 规定:泵的振动级别分别为 A、B、C、D 四级,D

为不合格,具体见 GB/T 29531 规定。

噪声:根据 GB/T 29531-2013 中 10.4 规定,用 3 个限值 LA、LB、LC 把泵的噪声分为

ABCD 四个级别,D 级为不合格,具体见 GB/T 29531-2013 中规定。

9.10 电动机

电动机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10-10。 表 10-10 电动机检测项目、数量及质量要求

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确定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定

子绕组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等为水利机械工程电动机验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根据SL 734 中8.1.2及8.1.4规定:检测单元划分:每台发电机为1 个检测单元;检测

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SL 734 附录 B 规定: 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数量,应不少于验收工程同类结构体和设备

检测单元数量的 1/3 , 最低不少于 1 个。

3.检测方法依据:

绝缘电阻主要根据 DL/T 474.1,交流耐压主要根据 DL/T 474.4,直流耐压主要根据,振动

主要根据 GB/T 17189。

4.质量要求依据:

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根据GB 50150-2016中7.0.3中规定: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电动机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每种型号总数

量的的1/3。

应执行DL/T 474.1规定

应符合

GB50150规定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应执行GB/T 17189规定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 应执行DL/T 474.4规定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及泄

漏电流 应执行GB/T 17189规定

60

Page 65: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1 、额定电压为 1000V 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D; 额定电压为 1000V 及

以上,折算至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1 MΩ/kV ,转子绕组不应低于

0.5MΩ/kV 。

2、1000V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 1. 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

相测量。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根据 GB 50150-2016中 7.0.4中规定: 1、1000V 以上或容量 100kW 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

最小值的 2%;

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 1%;

3、特殊结构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试验值差别不应超过 2% 。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根据 GB 50150-2016中 7.0.6中规定:应符合表 10.10.4.1 规

定。

表 10.10.4.1 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kV) 3 6 10

试验电压(kV) 5 10 16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根据GB 50150-2016中7.0.5中规定:

1 1000V 以上及 1000kW 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 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

行直流耐压试验;

2 试验电压应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 3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

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100% ;当最大泄漏电流在 20μA 以下,根据绝缘电阻值和交流耐压试

验结果综合判断为良好时,可不考虑各相间差值。

9.11 水泵机组综合性能

水泵机组综合性能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10-3。

表 10-11 水泵机组综合性能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水泵组综合性能 装置效率 每种型号总数量的 1/3。 应执行

GB/T 20043 规定 满足设计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内容依据:

根据 SL734,确定装置效率为水轮发电机组综合性能验收抽检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根据 SL 734 中 8.1.2 及 8.1.4 规定:检测单元划分:每台水泵机组为 1 个检测单元;检

测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2、SL 734 附录 B 规定: 竣工验收质量抽检的数量,应不少于验收工程同类结构体和设

备检测单元数量的 1/3 , 最低不少于 1 个。

61

Page 66: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3. 检测方法依据:

装置效率主要根据《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水力性能现场验收试验规程》GB/T

20043-2005 确定检测方法。

4.质量要求依据:

满足设计要求。

62

Page 67: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10 其他工程

10.1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10-1。

表 10-1 农田水利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抽检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抬田工程 高程 10-50 个 部 位

/km2 利用全站仪等检

测 满足设计及规范

要求

预制构件 外观尺寸 同型号 5000m 检

测一组 根据 DB36/T 646进行检测

满足设计及规范

要求 抗压强度

编制说明:

主要参考《江西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及相关工作经验制定。

10.2 防汛道路工程

防汛道路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10-2。

表 10-2 防汛道路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混凝土道路

工程

抗压强度

200~500m 一

个断面

钻芯法 符合设计要求

宽度 钢卷尺量测 厚度 钢卷尺量测 允许偏差-10mm

水稳层厚度、密实度 试坑法 符合设计要求

泥结石道路

工程

压实度

500~1000m一

个断面

试坑法 符合设计要求

宽度 钢卷尺量测 允许偏差±5cm

厚度 钢卷尺量测 允许偏差±2cm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根据 SL632、SL734、DB36/T934.6 第五章确定检测项目。

2.检测数量依据:

本规程在 SL734 基础上,既考虑全过程控制所需的检测数量,又适当减少了检测数量。

3.检测方法依据:

钻芯法主要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确定检测试验方法;厚度主要根据《水

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确定检测试验方法;同时参考了 DB36/T934.6

63

Page 68: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第五章。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10.3 供水工程

供水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10-3。

表 10-3 供水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供水管材

外观

同型号每 5000m检测一组

根据管材的型号

进行检测 满足设计及规

范要求 规格尺寸 耐压试验

力学试验

厂房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个种类建筑物

抽检 2~4 组 回弹法

符合设计要求

具备条件的情况

下,每个种类建筑

物抽检 1~2 组 钻芯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 芯样强度检测数

量的 10~30% 按本规程附录 A

执行

混凝土抗冻性能 有抗冻要求的,单

位工程检测 1~2组

按 SL734 附录 E执行

钢筋数量、间距和保

护层厚度 根据需要进行检

测 电磁感应法

合格率达到技

术标准要求

编制说明:

1.检测项目依据:

主要参考了《江西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

知》,供水管材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同,厂房部分主要考虑为混凝土。

2.检测数量依据:

供水工程的厂房主要包括:取水泵房、滤池、清水池等,检测时应以无损检测为主。

3.检测方法依据:

4.质量要求依据:

依据设计确定。

10.4 生态护坡、挡墙工程

64

Page 69: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生态护坡、挡墙工程验收抽检要求见表 10-4。

表 10-4 生态护坡、挡墙工程验收抽检项目、数量、方法及质量要求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草皮护坡 成活率 单位工程不少于

3 组 利用百格网、钢

卷尺进行检测 不低于 90%(面

积比)

生态混凝土

预制块

混凝土抗压强度 轴 线 方 向 , 每

500m~1000m 检

测 1 组

钻芯法 符合设计要求

预制块厚度 钢卷尺量测 允许偏差±5mm

编制说明:

本条主要参考 DB36/T 934.6 第 6/7 章进行编写。

65

Page 70: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附录 A 竣工抽检计划说明

A1 表格说明

A1.1封面格式

xxxx工程

竣工验收抽检计划

xxxxxx(建设单位名称)

xxxx 年 x 月 x日

66

Page 71: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A1.2 主要内容要求

A1.2.1 概述。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参建单位、对检测单位资质要求,工程所

涉及的检测范围(岩土类、混凝土类、量测类、金属结构类、机械电器类)。

A1.2.2 检测计划。主要包括:检测依据、检测内容、检测指标、检测单价、检

测费用(见后附表 A1);对检测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对检测工期的要求、出具检

测报告的要求。

A1.2.3 过程检测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重要部位、隐蔽工程取样,对检测单

位过程参与的要求;常规检测项目,对检测单位过程参与的要求;对检测单位人

员、组织保障的一般要求等。

附表 A1 检测计划表格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指标 检测数量 单价(元/

项)

合计(元) 备注

总计(元)

67

Page 72: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附录 B 包芯法检测混凝土渗透特性

(1)在被测混凝土结构实体上进行钻芯取样,芯样直径应大于 100mm;

(2)加工高径比为 1 的芯样 3 根,用于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加工高 150mm 圆柱体

混凝土芯样 6 根,用于混凝土渗透特性。

(3)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7.7 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4)拌制 7d 强度高于混凝土芯样的水泥砂浆;

(5)将高 150mm 的芯样分别装入(Ø175mm/Ø185mm)×150mm 截头圆锥体试模中,并

使得混凝土芯样在试模中心且垂直于截头圆锥体上、下表面,然后在试模周围填充水泥砂浆;

(6)脱模后标准养护 7d。

(7)如需测定混凝土抗渗等级,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4.21 的要

求进行混凝土抗渗性试验并计算,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除芯样以外部位渗出,应重新按

(4)~(6)进行密封,重新试验。

(8)如需测定混凝土相对渗透性系数,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4.22

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相对渗透性试验并计算。

68

Page 73: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附录 C 砌石坝体整孔芯样密度检测方法

整孔芯样测定砌石体干密度方法是通过在坝体典型断面自坝顶钻孔至坝体中下部,通

过测定整孔芯样的质量与体积,计算整孔芯样的干密度。为保证所取芯样对于整个坝体的代

表性,要求整孔取芯率不小于 95%,钻孔芯样总长度不小于 5.0m。

为减小钻进过程中芯样直径偏差对最终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便于现场分批称量和检

测,按钻孔回次分别计算各段芯样的干密度,最后对各段芯样干密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整孔

芯样干密度。

整孔芯样干密度 ρd的计算方法:

d d1

ni

ii

LL

ρ ρ=

=∑ (附 C-1)

式中,ρd--整孔芯样干密度;ρdi—第 i 回次芯样干密度;Li—第 i 回次芯样长度;L—该

钻孔芯样总长度。

单回次芯样干密度计算方法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中的量积法。单回次

芯样干密度 ρdi的计算方法:

i

dii

mv

ρ = (附 C-2)

式中,mi—第 i 回次芯样自然干燥状态的质量;

vi—第 i 回次芯样的体积,采用游标卡尺分上、中、下三个典型断面测量芯样直径,取

平均值为直径计算芯样体积。

对于取芯率无法达到 95%的情况,应结合孔内成像成果确定缺失部分的胶结情况,可

以空隙或纯浆体密度代替缺失部分进行整孔密度计算。

编制说明:

对于砌石体的密度检测一般采用试坑法进行检测,但该方法存在检测工作量大、成本

高、影响施工进度等不足,且不适用于已建成的砌石坝(不能反映较深部位坝体质量状况)。

国内曾有研究人员提出采用钻芯法检测砌石坝混凝土密度,采用设定系数考虑取芯过程中的

芯样损失,但其并未给出损失系数的计算依据。可以看出,通过芯样测定砌石体密度的方法,

其参数取值的合理性直接决定密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钻芯法检测

密度的准确性问题。

69

Page 74: ICS P ×× 备案号:×××××-×××× DB36 - Jiangxi

DB36/T ××××-××××

为实现对砌石坝加固工程的全面有效检测,提出通过整孔芯样测定混凝土密度的有效

方法。在保证整孔取芯率的前提下,以整孔芯样干密度作为砌石坝体干密度的计算值,其准

确性和代表性要明显优于一般钻芯法(包括局部芯样法和质量损失估算法)。为保证砌石体

密度检测值的代表性,单孔芯样长度不少于 5.0m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