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政政政 政政政 政政政政 政政政政 政政 政政 政政 政政
29

Election

Aug 20, 2015

Download

Education

Jason Lye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Election

政治學政治學政治參與政治參與

投票投票選舉選舉

Page 2: Election

政治參與政治參與 人民以各種途徑,努力影響政治的過程。人民以各種途徑,努力影響政治的過程。

是一種行動是一種行動 是用以指涉公民的志願活動是用以指涉公民的志願活動 是假定公民有自由選擇的機會是假定公民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Page 3: Election

政治參與的層次政治參與的層次擔任黨政公職作為公職候選人募捐政治專款參加某一決策會議成為政黨的積極成員投身於政治競選

決策活動

參加某一政治會議或集會為政黨或候選人捐款接觸公職人員或政黨領袖

過渡型活動

佩帶標誌和在車上張貼標語試圖勸說他人如何投票組織政治討論參加選舉活動易受政治消息影響

旁觀型活動

Page 4: Election

投票行為模式投票行為模式 政黨認同模式政黨認同模式

對政黨的偏好為基礎對政黨的偏好為基礎 社會學模式社會學模式

影響選民投票的社會背影響選民投票的社會背景變項為主,如性別、景變項為主,如性別、年齡、階級、族群、宗年齡、階級、族群、宗教、地區……等教、地區……等

理性選擇模式理性選擇模式 選民會依自己的利益、選民會依自己的利益、價值和政治取向,通過價值和政治取向,通過理性計算,選擇最能滿理性計算,選擇最能滿足他們要求的政黨足他們要求的政黨

主流意識模式主流意識模式 由意識型態操控由意識型態操控

Page 5: Election

影響投票行為之因素影響投票行為之因素

社會及經濟因素

心理因素

其他因素

經濟所得教育程度族群差異性別

政治效能感公民責任感

交叉壓力選舉競爭激烈性勝選者的可確定性強制投票

Page 6: Election

影響投票率的因素影響投票率的因素 競爭性競爭性 比例性比例性 優勝者的明確性優勝者的明確性 一院制一院制 強制投票強制投票

Page 7: Election

投票取向投票取向

政黨取向

候選人取向

政見取向

對特定政黨的認同

對候選人個人特質之喜好

關心特定重要議題

Page 8: Election

全國性公民投票之概念架構全國性公民投票之概念架構全國性公民投票

不得提案事項主管機關

行政院創制 複決

立法原則 重大政策 憲法及法律 重大政策

Page 9: Election

公民投票的運作公民投票的運作 全國性公投,或是地方政府公投全國性公投,或是地方政府公投 憲法明確規範公民投票:歐洲民主國家,多數國家都在憲憲法明確規範公民投票:歐洲民主國家,多數國家都在憲

法中對全國性公民投票做明確規範(英國,不成文憲法)。法中對全國性公民投票做明確規範(英國,不成文憲法)。 歐洲民主國家 :公共政策或國家重大事務、憲法的增修歐洲民主國家 :公共政策或國家重大事務、憲法的增修

或制定、國際條約與組織、人民權利與義務等。例如:加或制定、國際條約與組織、人民權利與義務等。例如:加入歐盟、加入北約、降低選舉權年齡、選舉制度、核能利入歐盟、加入北約、降低選舉權年齡、選舉制度、核能利用、原住民問題社會安全法、墮胎合法、離婚合法、槍械用、原住民問題社會安全法、墮胎合法、離婚合法、槍械管理法、酒吧營業時間等等 。管理法、酒吧營業時間等等 。

非洲國家:二次大戰後,多數是為了解決主權與獨立,以非洲國家:二次大戰後,多數是為了解決主權與獨立,以及憲政體制問題 。及憲政體制問題 。

東歐與前蘇聯:多數是為了解決「主權獨立」。東歐與前蘇聯:多數是為了解決「主權獨立」。

Page 10: Election

公民投票的優、缺點公民投票的優、缺點 優點優點

實現「主權在民」的理實現「主權在民」的理念念

提升政治參與和民主教提升政治參與和民主教育育

對立法行為的控制對立法行為的控制 有助於維持社會安定有助於維持社會安定 可解決政治僵局可解決政治僵局 彌補代議政治之不足 彌補代議政治之不足

缺點缺點 缺少民主政治的制衡關缺少民主政治的制衡關係係

對公民能力的質疑對公民能力的質疑 易形成行政或立法怠增 易形成行政或立法怠增 可能製造社會對立的不可能製造社會對立的不安 安

將問題簡化:「是」或將問題簡化:「是」或「否」 「否」

淪為利益團體或政府的淪為利益團體或政府的工具工具

Page 11: Election

選舉選舉 指透過書面或其他種類(如電子投票)之投票方式,讓統指透過書面或其他種類(如電子投票)之投票方式,讓統

治者之產生經由被統治者同意,是一種讓執政者獲得民意治者之產生經由被統治者同意,是一種讓執政者獲得民意正當性的程序機制,也是最主要的政治參與管道。正當性的程序機制,也是最主要的政治參與管道。

功能功能 甄拔政治人物甄拔政治人物 組成政府組成政府 提供代表性(依各地方人口比率產生民意代表,具代表性。)提供代表性(依各地方人口比率產生民意代表,具代表性。) 影響政策影響政策 教育選民(提供選民政黨、候選人、政策、政府政績等資訊,供教育選民(提供選民政黨、候選人、政策、政府政績等資訊,供

選民抉擇)選民抉擇) 建立正當性建立正當性 強化精英的力量(培養菁英控制大眾的能力)強化精英的力量(培養菁英控制大眾的能力)

Page 12: Election

選舉的性質選舉的性質 自由投票制(權利說)自由投票制(權利說)

認為選舉投票是公民的天賦人權,可以基於自認為選舉投票是公民的天賦人權,可以基於自主權決定行使或不行使投票權。主權決定行使或不行使投票權。

強制投票制(義務說)強制投票制(義務說) 基於投票是公民履行其國家公民之責任,有責基於投票是公民履行其國家公民之責任,有責任也有義務參與統治者之選擇與產生。任也有義務參與統治者之選擇與產生。

兼具強制與自由投票制(權利暨義務說)兼具強制與自由投票制(權利暨義務說) 選舉不單是人民之權利也是人民之義務。選舉不單是人民之權利也是人民之義務。

Page 13: Election

選舉的方式選舉的方式 普通普通

只要達到法定年齡,除只要達到法定年齡,除了被法律剝奪選舉權外,了被法律剝奪選舉權外,皆可參加選舉。皆可參加選舉。

平等平等 一人一票,票票等值,一人一票,票票等值,不因身分、宗教、種族、不因身分、宗教、種族、階級、黨派而有差異。階級、黨派而有差異。

直接直接 選舉人之投票能直接產選舉人之投票能直接產生當選人。生當選人。

無記名無記名 即秘密投票,投票權人即秘密投票,投票權人不須也不能在選票上簽不須也不能在選票上簽名或以任何符號註記,名或以任何符號註記,不得採取舉手或記名之不得採取舉手或記名之投票方式。投票方式。

Page 14: Election

選舉的流程選舉的流程1.1. 發布選舉公告發布選舉公告總統:總統: 120120 天前,公職人員天前,公職人員 4040 天前天前

2.2. 公告候選人名單公告候選人名單3.3. 競選活動競選活動

投票前一日推算 總統、副總統投票前一日推算 總統、副總統 2828 天;立委天;立委 1010 天;鄉鎮市代表、天;鄉鎮市代表、村里長村里長 55 天。從早上七點至下午十點。天。從早上七點至下午十點。

4.4. 投票、開票投票、開票均為星期六,當天放假。投票時間:早上八點至下午四點均為星期六,當天放假。投票時間:早上八點至下午四點

5.5. 公告當選人名單公告當選人名單七日內七日內

6.6. 發給當選證書發給當選證書

Page 15: Election

候選人產生的方式候選人產生的方式候選人產生

公職人員選罷法 總統副總統選罷法

個人申請制 政黨提名制 公民連署制 選民初選制

第一階

第二階

基 於 個 人 意 願

向 選 務 機 關 依

法 定 程 序 登 記

由 具 有 一 定 得

票 率 (5%) 之

政 黨 來 提 名

由 一 定 數 量 的

公 民 簽 名 連 署

推 薦 而 取 得 資

美 國 的 「 直 接

初 選 制 」 , 由

選 民 透 過 初 選

產 生

Page 16: Election

國、民兩黨提名候選人機制國、民兩黨提名候選人機制 民進黨民進黨

資格:入黨連續一年者且未資格:入黨連續一年者且未具有消極資格具有消極資格

提名程序:提名程序:• 溝通協調溝通協調• 無法協議時,提名初選。無法協議時,提名初選。

黨員投票佔黨員投票佔 30%30% ,民調佔,民調佔70%70% 。。

• 艱困選區—黨主席提名經艱困選區—黨主席提名經中央執行委員會同意後徵中央執行委員會同意後徵召召

國民黨國民黨 資格:具公職人員候選人資資格:具公職人員候選人資格之黨員,依規定繳納黨費格之黨員,依規定繳納黨費且入黨或回復黨籍滿四個月。且入黨或回復黨籍滿四個月。

提名:提名:• 一般候選人:黨員投票佔一般候選人:黨員投票佔 33

0%0% 、民調佔、民調佔 70%70% ,並考,並考量地區特性及選情評估。量地區特性及選情評估。

• 原住民立委:原住民黨員原住民立委:原住民黨員投票佔投票佔 50%50% 、幹部評鑑佔、幹部評鑑佔50%50% ,並考量原住民族群,並考量原住民族群生態及選情評估。生態及選情評估。

Page 17: Election

選舉制度類型選舉制度類型 第一名過關制第一名過關制

每個選區當選名額僅每個選區當選名額僅 11 名,名,得票數最高者當選,如英國、得票數最高者當選,如英國、美國。美國。

二輪投票制二輪投票制 得票數過半數者當選,若未得票數過半數者當選,若未

過半數,則挑選得票數較高過半數,則挑選得票數較高者前兩名進入第二輪 投票,者前兩名進入第二輪 投票,如法國。如法國。

偏好投票制偏好投票制 投票時可在選票上就候選人投票時可在選票上就候選人

之偏好順序排列,得票數過之偏好順序排列,得票數過半數之候選人當選,如澳大半數之候選人當選,如澳大利亞。利亞。

複席單記多數決複席單記多數決 每個選區可選出二名以上,每個選區可選出二名以上,

投票時僅圈選一人,依席次投票時僅圈選一人,依席次及得票數分配,如縣議員選及得票數分配,如縣議員選舉。舉。

可轉讓投票制可轉讓投票制 每個選區可選出二名以上,每個選區可選出二名以上,採偏好投票制,得票數達到採偏好投票制,得票數達到當選門檻,多出的票可移轉當選門檻,多出的票可移轉至第二順位 候選人。至第二順位 候選人。

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按政黨得票數分配應當選名按政黨得票數分配應當選名額,如任務型國大。額,如任務型國大。

混合制混合制 單一選票兩票制單一選票兩票制

Page 18: Election

我國中央民代選舉制度變革我國中央民代選舉制度變革

20052005 修憲前修憲前(( 複數選區一票制複數選區一票制 ))

立法委員自第立法委員自第 44屆起屆起 225225 人人直轄市、縣市直轄市、縣市 6868 人人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 44 人人僑選僑選 88 人人 採政黨比例方式採政黨比例方式

全國不分區全國不分區 4141 人人

20052005 修憲後修憲後((單一選區兩票制單一選區兩票制 ))

立法委員自第立法委員自第 77屆起屆起 113113 人人直轄市、縣市直轄市、縣市 7373人人 依人口比例分配依人口比例分配

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 33 人人不分區及僑選共不分區及僑選共 3434 人人 依政黨得票率依政黨得票率

Page 19: Election

選舉區劃分原則選舉區劃分原則 對每一位公民而言,皆應有平對每一位公民而言,皆應有平

等的代表等的代表 疆界應盡量與地方的行政疆界疆界應盡量與地方的行政疆界

一致一致 在地域上必須是簡潔且連續的在地域上必須是簡潔且連續的 應兼顧政治少數之意見應兼顧政治少數之意見 應保障少數族群的參政權利應保障少數族群的參政權利 不應對任一政黨有特別有利而不應對任一政黨有特別有利而

有所偏差有所偏差 不應對任何族群特別有利而產不應對任何族群特別有利而產生偏差生偏差

應對選民在政黨偏好上的改變應對選民在政黨偏好上的改變具有廣泛的回應具有廣泛的回應

政黨所獲席次與選票數目的比政黨所獲席次與選票數目的比例應對稱例應對稱

任何特定的種族團體其得票數任何特定的種族團體其得票數與席次之間應具有比例性與席次之間應具有比例性

應使其具競爭性,亦即每個政應使其具競爭性,亦即每個政黨在各選區都有當選的機會黨在各選區都有當選的機會

每一位選民所投的票對選舉結每一位選民所投的票對選舉結果應具有同樣的影響力果應具有同樣的影響力

盡量不要產生廢票盡量不要產生廢票 每一位立法者在立法機關中的每一位立法者在立法機關中的

權力應與代表的選民人數相稱權力應與代表的選民人數相稱 應有相等數目的代表為相等數應有相等數目的代表為相等數目的選民服務目的選民服務

大多數的選民應該可透過其代大多數的選民應該可透過其代表控制立法結果表控制立法結果

Page 20: Election

我國立法委員產生與特殊保障機制我國立法委員產生與特殊保障機制國會減半國會減半 自第自第 77屆起屆起 113113 人人 任期任期 44 年年

席次分配席次分配

直轄市、縣市直轄市、縣市 7373人人 依人口比例分配依人口比例分配

平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 33 人人仍採複數選區仍採複數選區

山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 33 人人

不分區及僑選不分區及僑選 3434人人 依政黨選舉票之得票率依政黨選舉票之得票率

婦女保障婦女保障 政黨選舉票政黨選舉票 各政黨黨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各政黨黨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二分之一二分之一

地方自治團體保障地方自治團體保障 直轄市、縣市直轄市、縣市 每縣市至少每縣市至少 11人人

Page 21: Election

應選名額之分配應選名額之分配 最大餘數法最大餘數法

先決定一個當選基數,再以此基數除以各政黨所得的先決定一個當選基數,再以此基數除以各政黨所得的有效票總數,取整體做為當選名額。有效票總數,取整體做為當選名額。

頓特最高平均數法頓特最高平均數法 凡得票超過當選基數的政黨,可先分配一席,未分配凡得票超過當選基數的政黨,可先分配一席,未分配完畢者,將總票數除以二,再比較各政黨的平均數分完畢者,將總票數除以二,再比較各政黨的平均數分配剩餘的席次(除數序列為配剩餘的席次(除數序列為 N+1N+1 )。)。

聖提拉噶最高平均數法聖提拉噶最高平均數法 過程與頓特最高平均數法相同,但除數序列為過程與頓特最高平均數法相同,但除數序列為 2N+12N+1 。。

Page 22: Election

中央與地方民代之保障中央與地方民代之保障

民意代表地方議員 立法委員

會期中 例外

不受逮捕特權

現行犯院會許可

言論免責權 不受逮捕特權

合法言論 不合法言論

有關會議 無關會議

免責 無關會議負責

現行犯通緝犯

會期內

不需議會同意

需議會同意

Page 23: Election

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連結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連結

杜瓦傑定律

在《政黨論》提出選舉制影響政黨體系三大規律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選舉制

絕對多數選舉制

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易趨向形成兩黨制

易形成兩極化的多數制

易朝向多黨制

一輪投票

二輪投票

特徵

Page 24: Election

選舉制度本身之扭曲性選舉制度本身之扭曲性

DavidFarrel

名額不公平之分配

傑利蠑螈之政治操作

選舉門檻之不黨設定

選舉與政黨法規之限制

有些選區人口數遠多於其他選區

受到特定政治立場操作影響

有利大黨,而不利小黨

如候選人保證金的法律規定

Page 25: Election

民調與新聞報導的淵源 民調與新聞報導的淵源 19601960 年代美國的騎士報團就進行過民意調查,以年代美國的騎士報團就進行過民意調查,以瞭解黑人暴動的原因。瞭解黑人暴動的原因。

美國各大報都有民意調查小組,針對重要時事,美國各大報都有民意調查小組,針對重要時事,進行民意調查。進行民意調查。

民意調查受新聞界重視的原因:民意調查受新聞界重視的原因: 擺脫消息來源的控制,不要過分依賴政府官員與社會擺脫消息來源的控制,不要過分依賴政府官員與社會菁英提供的消息。菁英提供的消息。

反映普遍民意,反映「草根聲音」。反映普遍民意,反映「草根聲音」。 糾正錯誤的觀念。糾正錯誤的觀念。 監督政府。監督政府。

Page 26: Election

民意調查的作業流程民意調查的作業流程

確定研究主題 設

計問卷

界定母群體

訪員訓練

登錄資料

撰寫報告

分析資料

進行訪問

Page 27: Election

民意調查的作用民意調查的作用 民調作用在反應民意的本質。 民調作用在反應民意的本質。 選舉初期→界定支持者、目標選民、對手選舉初期→界定支持者、目標選民、對手支持者。支持者。

選舉中期→了解選民的態度。選舉中期→了解選民的態度。 選舉晚期→了解候選人地位。選舉晚期→了解候選人地位。

Page 28: Election
Page 29: 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