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1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蔡智發、陶宏麟、吳曉蕙 ** 摘要 本文探討投資組合理論應用於區域就業問題時,應如何將模型修正至更符合 真實現況之架構,以求出真正之最適產業就業結構。我們發現,設定非零的基準 下限,使特定總就業成長下可達到的就業穩定度下降(總就業變異數上升),換句 話說,其整條成長與標準差效率前緣曲線然而當再納入調整成本時,產業就業結構的調損耗成長,使實可達到的總就業成長於設定達到的總 就業成長, 達到相同的就業穩定標下,考慮調整成本的永遠需要較大總就業成長率達成。在各區域產業的就業配置上,本文模的結為北部、 中部、南部區域的產業以製造及批售及餐飲較為優先考慮,東部區域 的產業農、林、漁、牧、礦及土石採取、水電燃氣較為優先考慮。 關鍵字:投資組合理論就業成長就業穩定 **第一、二位作者為東吳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第三位作者為東吳大學經濟碩士 聯絡方式蔡智(02)23111531 3449[email protected] ;陶宏(02)23111531 3440[email protected] ;吳曉蕙[email protected]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33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Nov 15, 2019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蔡智發、陶宏麟、吳曉蕙**

摘要

本文探討投資組合理論應用於區域就業問題時,應如何將模型修正至更符合

真實現況之架構,以求出真正之最適產業就業結構。我們發現,設定非零的基準

下限,使特定總就業成長下可達到的就業穩定度下降(總就業變異數上升),換句

話說,其整條成長與標準差效率前緣曲線上移。然而當再納入調整成本時,由於

產業就業結構的調整損耗成長,使實際可達到的總就業成長小於設定欲達到的總

就業成長,在達到相同的就業穩定目標下,考慮調整成本的情況永遠需要較大的

總就業成長率來達成。在各區域產業的就業配置上,本文模擬的結果以為北部、

中部、南部區域的產業以製造業及批發、零售及餐飲業較為優先考慮,東部區域

的產業則以農、林、漁、牧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水電燃氣業較為優先考慮。

關鍵字:投資組合理論、就業成長、就業穩定

**第一、二位作者為東吳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第三位作者為東吳大學經濟碩士。聯絡方式蔡智發:

(02)23111531轉 3449、[email protected];陶宏麟:(02)23111531轉 3440、

[email protected];吳曉蕙:[email protected]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壹、緒論

長久以來,區域發展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議題,而其中,應如何發展區

域中各產業,方能兼顧經濟成長與經濟穩定兩大目標,更是執政著所欲努力的方

向。然早期對這樣議題的研究文獻,多僅侷限在其中部分靜態問題的討論,如衡

量經濟多元程度的指標應如何建立、該如何以經濟穩定性指標或經濟成長指標來

衡量一區域整體的經濟績效或如何在區域多元化程度與經濟績效間作一相關性

分析,然而對於區域產業結構改變對區域經濟績效的影響分析卻著墨甚少;直至

1994年 Lande將金融市場中的投資組合理論套用於區域多元化問題分析

時,才將經濟成長與穩定條件同時考慮於經濟多元化的過程之中。

投資組合理論,最早乃是由Markowitz(1959)所提出,其理論的中心主要

是在探討效率前緣(efficient frontier)的存在,所謂效率前緣乃一描述投資者所

面對之投資報酬與風險的最適軌跡,其隱含投資者如何在市場眾多投資標的下選

擇出最佳的投資組合,亦即在針對某一追求的總投資報酬率下,投資者應如何選

擇一最佳資產組合比例,方可使總資產報酬風險達到最小。而在這樣的模型運作

下,對應不同的投資總報酬率,除可得到個別之最適資產組合外,尚可得出其所

對應之投資風險,而總報酬與總風險之組合即可繪出效率前緣線,並得到高報酬

必伴隨高風險這樣的結果,如圖 1所示:

總風險

總報酬

圖 1 投資效率前緣線

而當如此的模型概念應用至區域經濟問題分析時,便隱含了各項資源之最適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3: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3

分配問題。區域中各產業便好比金融市場中各項資產標的,資源應如何分配於各

產業,方能既達到區域經濟成長目標,又能兼顧使區域經濟不穩定性最低即為探

討主題之主要內容。以人力資源為例,不同的產業特性隱含不同的就業成長與穩

定性,區域政策決策者應如何將就業人口於產業間作最適分配,方可使區域在整

體期望總就業成長(相當於總投資報酬)下,達到就業變動(相當於總投資風險)

最穩定。其實一般執政者在作區域發展決策時,便是希望在追求就業成長的同

時,亦能兼顧就業穩定這個發展目標,否則民眾因被迫轉業下所造成的社會成

本,將可能抵銷相當部分的所得成長成果,所以投資組合模型確實為這樣的問題

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架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這樣的模型應用於區域產業結構

分析時,相當於投資標的的產業別應如何劃分亦將是一重要問題,若依理論中所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域為例,相同產業(如農、林、漁、牧業)於不同地區(如北部地區與東部地區),

其產業特性便可能存在相當大的差異,若將其皆視為同一產業,而決定出一共同

的就業比例,便將顯的不甚恰當,因此,在產業別的劃分上,應以產業特性為區

分標準,區域中各地區之相同產業,若存在不同的產業特性,則便應將其視為不

同之產業來處理。根據以上說明可知,若以投資組合模型作為分析區域就業成長

與穩定問題的方法,則實證上便可探討目前、甚至過去之就業結構狀況是否有

效,以檢討過去的區域產業發展效率﹔或在未來尚未達到的就業成長率下,各產

業之最適就業結構為何,以提供一未來區域發展的方向。

因此,以下文章的重點便是以投資組合理論模型,針對國內相關就業資料

作一研究與分析,希望得出台灣區域之最適就業結構型態,使執政者能在區域發

展決策上能有一更清楚的方向與制定出更有效率的政策。

貳、文獻回顧

在區域多元化的分析方式上,資產組合理論應是最被受矚目與廣為使用的模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4: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4

型。資產組合理論最早是由Markowitz(1959)所提出,使用於金融市場,藉由

各金融投資標的報酬率之期望值與變異數的應用,在目標函數為總報酬減報酬風

險代價值條件下,以求使目標函數最大之最有效投資組合,來詮釋資產選擇決策

的問題。

Conroy(1974)將資產組合理論中總報酬變異的概念,應用到區域經濟穩定

性的分析上。他認為若將產業視為投資標的,那麼區域中各產業便可視為一投資

組,區域中的人民在面對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如何將資源在其猜測報酬下,於各

產業中作最有效的分配以達區域總報酬變異達到最小。此時經濟多元化便由早期

產業數目的多寡或經濟活動於各產業間的分配問題,轉為產業種類與產業間相互

關係的影響與探討(Siegel et al.(1994))。

雖然 Conroy(1974)為最早將金融資產理論的概念導入區域產業分析中的

研究,有其觀念上的突破,然這樣的引用除了其在實證資料的套用上有整體和區

域性的不符外,仍有一些被受批評的地方,其中尤以透過 V 指標多元化所決定

出來的產業資源分配不一定為最適,因為它並沒有考慮到成長與穩定間的消長關

係的理由,使後期學者開始企圖以結合成長穩定消長關係的資產組合理論,來研

究經濟多元化的問題(Barth et al. 1975; Brewer 1985; Bolton 1989; Board and

Sutcliffe 1991; Lande 1994)。其中如 Lande(1994),在模型的建構上,其實就是

完全套用 Markowitz(1959)所提出的金融資產組合理論,他除了如 Conroy

(1974),將資產組合理論中的總報酬變異概念,應用到區域經濟的問題上外,

亦將資產組合理論中的成長條件 E=WX 也納入模型考慮了。其認為產業就業分

配可完全套用資產組合理論的原因為:在資產組合理論中,第 i項資產報酬率 ir~

為隨機變數,其期望值 ri為外生,在總報酬率期望值為 R的要求下,其實有許多

種資產的組合均可達到總期望報酬率,我們則從其中挑選使風險最小的資產組

合。所謂的風險是以總合變異數(pooled variance)表示,在各資產報酬率變異

數已知及資產間共變異數已知的情況下,最適資產組合即決定於各資產報酬率期

望值、資產報酬率變異數及共變異數。同理,在分析產業就業分配時,第 i個產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5: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5

業的就業成長率 ig~ 為隨機變數,其期望值為 E( ig~ )=gi。gi如同 ri仍為外生決定。

換句話說,最後發生的產業就業成長率事先無法確定,僅知其期望值是外生的

gi,變異數與第 j項資產的共變異數各為外生的 2iσ 與σij。所以,在總就業期望成

長率為 G 的要求下,選擇總就業成長風險最小的就業分配組合,便同時考慮了

成長與穩定兩變數的關係了。只是 Lande(1994)的模型雖然改進了 Conroy(1974)

未考慮成長與穩定間消長的問題,但仍有很多學者針對這樣的模型提出批判

(Sherwood-Call 1990; Alwang and Siegel 1994; Siegel et al. 1994; Lande 1994),如

認為區域對於區域變數(就業、所得、產出)的決定不像投資者之於投資決策一

般,區域對於其變數並沒有這麼大的控制力,最適就業分配不是求出來就可以馬

上達到,即使可往目標修正,也可能要花很大的成本或有很嚴重的時間落後問

題﹔並非整個效率前緣皆存在成長與穩定的消長關係﹔無法得知可投入於各產

業的總勞動或資本等,其中 Siegel et al.(1994)便針對各產業間的就業成長變異

存在內生問題,並非為外生決定一論點提出改進方法。

Siegel et al.(1994)認為,當投資組合理論使用於金融市場,作為最適投資

組合問題的分析工具時,各資產報酬變異、共變異為外生變數的假設相當合理,

i資產報酬變動並不受j資產報酬變動,或資產間報酬相關性的影響,然而當這

樣的評估指標,被使用於區域經濟活動分配效率問題的研究時,若仍假設由各產

業報酬變異和產業間報酬的共變異加權所組成的區域產業組合總變異,其產業報

酬變異與共變異亦皆為外生之給定值便顯的不甚合理,因為各產業之間息息相關

(如上下游產業),則某一產業的就業穩定便很可能受其他產業的影響,這種關

聯性將使區域問題分析直接套用投資學中的資產組合理論顯得並不恰當。因此,

Siegel et al.(1994)認為,當組合變異被使用於區域問題時,各產業報酬變異、

共變異應是一會受經濟結構所影響的內生變數,而非外生之給定值。依此,其提

出一修正的SAJ模型作為改善,其中導入了投入產出模型,以利用各產業產出

之最終需求一外生變數的提出,將產業變異內生化的問題加以合理解決。然而我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6: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6

們亦發現,Siegel et al.(1994)如此的修正過程,似乎仍有一些邏輯與假設上的

問題值得在探討與釐清,如某產業之就業成長機率分配型態,通常與產業本身特

性或整體經濟景氣有關,並無明顯證據顯示,產業之就業比例改變必伴隨其就業

成長機率分配改變,因此,原金融資產組合理論模型,雖令各產業的就業成長變

異、共變異為外生決定之固定值,但其實其中早已包含了產業間的相關性及各就

業成長變異互為內生的精神在內,只是因為模型中並無其他變數會導致它改變,

所以變異數由外生所決定,並無任何不當﹔即便產業之就業成長機率分配確實會

受就業比例改變所影響,然一組就業結構伴隨一組就業成長分配(即決定一組新

的就業成長變異、共變異值)的動態觀念,亦非投資組合這般一期模型可解釋﹔

SAJ模型中解決變異內生問題的關鍵假設是否真的成立(即最終需求是否真為

外生所決定),若是,則發現在此假設下根本不存在變異內生問題﹔若否則其變

異內生問題依然存在,新模型並無將其合理解決﹔另外如模型中變數定義問題

等,似乎皆使 Siegel et al.(1994)的模型並未真正達到其宣稱的修正目的,且投

資組合模型在解決單期的問題上應仍為適當,因此,後文的實證模型也將依據

Lande(1994)模型作分析。

參、最適就業比例之求算

這裡先介紹理論模型,再利用所建資料庫中的表 23-就業人口行業分配資

料,以台灣實際的就業狀況數據,套入以上所介紹的實證模型中,希望藉此得出

台灣地區的最適就業分配型態。

一、理論模型介紹

所謂投資組合理論模型,若以就業為研究變數,則可表示如下:

( ) ∑ ∑∑= ≠==

+=n

i

n

ijjijji

n

iii wwwGPVAR

1 11

22~ :Minimize σσ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7: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7

i 10

1 :subject to

1

1

對所有≤≤

=

=

=

=

i

n

iii

n

ii

w

Ggw

w

(1)

其中 wi為 i產業就業人口相對於總就業人口的比例

gi為各產業之平均就業成長率

2iσ 為各產業之就業成長變異

σij為 i產業與 j產業之就業成長共變異

G~為區域總就業成長率

G為區域總就業期望成長率

其中,限制式所欲表達的,除第一式為各產業之就業比例合為 1外,第二式

即表示決策者所欲追求之區域總就業成長率目標,G為一給定值,而目標函數即

表示該區域之就業成長總變異,即該區域之就業不穩定度。由模型架構可知,其

乃是欲在給定的區域總就業成長率與就業比例限制下,求算出能使區域就業不穩

定度最低的就業比例組合,而此組合便是我們要的區域產業之最適就業結構型

態。有了這樣的理論模型架構,以下我們便將利用它去做一些實證上的分析與討

論。

二、資料來源

本文以台灣地區為實證分析對象,資料來源皆是由政府出版的一些統計資料

收集而來,所使用的總資料期間是由中華民國 71年至 89年,其中民國 71年至

74 年的部分,是由警務處所出版的『台灣地區勞動力調查研究分析』中之「台

灣地區就業者之行業表」中獲得。民國 75年後,這樣的資料改由行政院主計處

負責收集,民國 75年至 78年,資料收錄於『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資源統計年

報』中(依然為「台灣地區就業者之行業表」),民國 79 年後,該刊物的名稱改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8: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8

為『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三、原模型-非負下限

利用上述的實證資料,下圖 2便是由各區域產業之就業成長與共變異矩陣資

料所求出的效率前緣圖。圖之橫軸表總就業成長期望值、縱軸表就業變異之標準

差,而非總變異數,且皆以百分比表示。圖中可知,在最低點的右邊,由各區域

產業之就業資料所繪出的效率前緣圖,和金融資產組合理論中的效率前緣線有著

極高的相似性,就是高報酬必伴隨高風險,若欲追求較高之區域產業總成長則必

伴隨較高的區域產業就業不穩定度;最低點的左邊反而呈現高成長低風險的態

勢。根據這樣的圖形,決策著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目前的區域產業就業狀況是位

於何處,在現有的就業成長或穩定度下,該如何降低就業變異或提高就業總成長

來達到最適之區域產業發展組合,以作為將來區域發展的目標。因此,理論上而

言,投資組合理論模型不失為一分析區域發展的良好工具。

0.4

0.6

0.8

1

1.2

1.4

1.6

1.8

0.001

0.211

0.421

0.631

0.841

1.051

1.261

1.471

1.681

1.891

2.101

2.311

2.521

2.731

2.941

3.151

3.361

就業總成長百分比

非負下限

統計下限

最小值下限

圖 2 各下限值之效率前緣圖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9: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9

然而,在這些最適的效率組合背後,其隱含的最適就業比例,除少數產業為

正值外,有絕大多數產業皆為零,如表 1所示,也就是說,若要各產業之就業達

到兼顧成長與穩定兩大目標,那麼對於這兩目標不能提供足夠貢獻的產業是不被

允許存在的,此即在總就業人口不變下,表示某些產業將大幅成長、某些產業將

大幅萎縮,甚至消失不見。這其實也符合 Lande(1994)的實證結果,該文雖未

列出其最適解,但在原文註解 4中即明白指出此聚集於下界零的問題。顯然 Lande

(1994)也有許多產業之最適就業比例有發生為零的現象,由於最適就業比例為

零,即代表該產業應立刻消失,這樣的結果對現有產業結構的調整有著極大的震

撼。也因此,Lande(1994)以產業就業比例平均數的 1/2 取代零下限的方法作

為改進方式,然而其所採用的下限標準並無任何理論依據或實務上是否可行的考

慮,因此,在修改下限方法上,我們至少有兩個層面的改善空間。其一是設定理

論上可接受的下界;其二是實務上較可行的下界。

其實最適解為零的情形在金融資產領域中,是可被合理解釋的。若某項資產

的期望報酬低、風險又高,則一理性投資者,在信守優勢原則下,必不會願意購

買此項資產。事實上,這套分析工具套用在金融資產組合分析上是相當適當的。

我們可以這樣來解釋,在 t期開始前,投資人手中握有一定數額的現金,他根據

各資產的報酬及風險特性將其一定數額的現金分配至各資產的持有,以達期望報

酬最高、風險最低的目標。這樣的解釋即使在金融資產組合的動態調整上也無不

適當之處,t期開始前,投資人手中對各資產握有一定的比例,這項比例是其根

據上一期(t-1期)各資產的報酬及風險特性所持有的。然而如果其對 t期各資

產之報酬及風險特性的預期有任何改變,其持有的各資產比例也應該調整,他當

然可以任意處置手上持有的資產,即使全盤賣光 t-1 期的所有資產,轉而在 t

期投資其他不同的資產,技術上也完全可行。t期開始前,此投資人手中握有的

資金就是 t-1期期末的資產可轉為現金的數量。

然而當這樣的分析工具用於就業市場分析時,某產業之最適就業比例為零、

某產業應該消失的建議,便顯得不切實際,因為如果現行的產業結構已是某種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0: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0

表 1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零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0.01 0.85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7.65 就業標準差 0.58 0.50 0.49 0.57 0.71 0.89 1.31 1.94 2.67 3.43 農、林、漁、牧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5.34 4.53 3.51 1.0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製造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水電燃氣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營造業 10.83 9.56 0.2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00 0.00 2.90 4.87 7.01 10.86 20.86 22.41 23.51 20.0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9.07 10.89 9.12 9.53 3.84 0.00 0.00 0.00 0.00 0.0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0 0.00 0.00 0.00 6.28 14.32 24.71 33.13 41.38 49.44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00 0.00 0.00 7.41 5.62 0.00 0.00 0.00 0.00 0.00 農、林、漁、牧業 4.1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60 0.54 1.23 2.39 1.66 0.00 0.00 0.00 0.00 0.00 製造業 0.00 0.00 3.71 10.23 11.86 12.01 12.46 6.87 1.82 0.00 水電燃氣業 0.00 0.00 0.87 0.00 0.00 0.00 0.00 0.00 0.59 1.77 營造業 0.00 0.00 6.41 4.19 1.79 0.00 0.00 0.00 0.00 0.00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6.74 9.05 14.30 24.87 30.94 32.07 33.56 23.73 12.44 0.00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4.95 1.6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0 0.00 0.00 0.00 0.00 1.61 4.15 7.82 12.31 18.7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農、林、漁、牧業 5.11 3.08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製造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水電燃氣業 3.56 3.72 1.3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營造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7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南 部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20.37 31.32 36.58 28.29 26.21 25.20 0.00 0.00 0.00 0.00 農、林、漁、牧業 15.87 13.66 9.48 5.07 2.49 0.00 0.00 0.00 0.00 0.0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55 1.00 1.23 0.80 0.65 0.47 0.04 0.39 0.77 1.20 製造業 5.70 4.67 3.3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水電燃氣業 0.16 0.00 0.00 0.00 0.00 0.00 0.89 1.32 1.74 2.14 營造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0 0.00 0.00 0.00 0.53 1.07 2.83 4.19 5.37 6.66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5.24 6.34 5.71 1.31 1.13 2.38 0.50 0.14 0.08 0.0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1: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1

衡、比較利益或滿足特定限制條件後的結果,這樣的調整是否真的在該國的產業

技術上可行(feasible)。又例如經濟社會中必有交易行為,因此批發零售業是絕

對存在的,但表 1中所呈現的結果可發現,南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批發零售業,

其最適就業比例在各總成長、變異值下皆為零,如此便違背了此項基本法則。即

使不考慮這些問題,那些就業比例大幅下降的產業,除非其資本設備可轉移至其

他產業,否則大量的資本閒置,也是份可觀的社會成本;這樣的產業結構調整是

否抵觸經濟最高期望成長,而風險最小的目標;是否就業人口不論在那些行業其

瞬間或短時間即可轉業。顯然各產業最適比例為零的結論須有許多嚴苛的「假設

條件」伴隨成立,而這些假設條件若不是過於天真,就是其條件的滿足須龐大的

社會成本來支持。例如我們須假設各行業間的資本設備可完全轉移,技術的轉移

也完全可行,遂不會產生資本閒置的問題。同時,人們擁有的技術也可完全在行

業間轉移,勞資雙方有完全充分的資訊,沒有磨擦性失業的問題;政府對就業問

題的重視遠較經濟成長更甚,或是假設各行業的的每人產值相同,呈現固定規模

報酬的型態,轉行業不會對國民所得產生影響。有了這麼多的假設,資產組合模

型才可如 Conroy (1974, 1975),Board和 Sutcliffe(1991),Gilchrist和 St. Louis

(1991),Lande(1994)的宣稱,直接應用在區域內成長與穩定的問題上,而不

是如 Lande(1994)一語帶過的:「這種在金融市場觀察到的成長穩定抵消關

係假設在區域經濟上也成立」1,2。

四、考慮非零下限值

經過以上的討論可知,若將金融資產理論中的原投資組合模型,直接用於就

業市場中的就業結構分析,將因最適就業比例解出現在下界為零的不合理情形,

1 原文為:This relationship assumes that the growth-instability (risk-return) trade-off

observed in financial markets will hold in regional economies. 2 Lande (1994) 倒是對分析區域大小的選定多所著墨,認為區域的大小最好能代表經濟活動的

整體性,並依此做為研究的經濟單位。例如全國資料與州資料,他雖認為全國資料較州資料更能

代表經濟活動的整體性,不過兩種資料都有加以分析。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2: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2

因此為了解決此種不合理現象,我們將修正原模型中對最適解值的下界限制條

件,但不擬採取 Lande(1994)所採用的產業就業比例平均數的 1/2,而是採取

更加考慮理論依據和實務上可行的數值。因此,以下將分別討論二種不同的下界

情形,其一是理論上可接受的下界,即統計下限;其二是實務上較可行的下界,

即歷年曾發生之最小就業比例下限。

1、統計下限

所謂的統計下限,乃以各區域產業歷年之就業比例分配為基礎,根據這些分

配,個別取平均數減兩倍標準差為各產業之就業比例下限,意即求算至少百分之

九十五機率可能發生之最小值,這也就是說,根據歷史經驗,低於此下限值的就

業比例,其發生的機率已非常低,宜不列入考慮。依據這樣的想法,若將原模型

限制式中的最適就業比例範圍作如是的修正,則可得到如以上圖 2與表 2所示之

效率前緣圖與最適就業比例結果。由這些圖表可看出,即便此時最適就業比例範

圍被限制在一個較原先更小的範圍內,但最後其所得出的效率前緣線型態仍能與

投資組合理論所預期的相吻合,且就業比例的最適值除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的礦

業及土石採取業,因其平均就業比例減兩倍標準差為負值而仍取零為下限外,其

他產業亦不再有最適值為零的情況出現,確實改善了之前原模型所面對之多數產

業最適值皆為零的困境。

2、最小值下限

在最小值下限部分,和以上統計下限做法相同,只是此時下限值改為資料期

間內曾發生的最小值。因為某產業的最小就業比例為其在歷史上曾發生過之數

值,表示它是一個技術上可實現的就業結構,是一個實務上較可行的下限值。因

此,若根據這樣的想法,則可得到如圖 2與表 3的效率前緣圖與最適就業比例結

果。由圖中可看出,在如此下限值下之效率前緣線,依然符合原所預期的曲線型

態,而在表 3所呈現的最適就業比例部分,由於下限值為曾發生過之最小就業比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3: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3

表 2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 wi sw 2−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0.01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就業標準差 1.31 1.10 0.98 0.92 0.88 0.88 0.91 0.98 1.08 1.26 農、林、漁、牧業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7.22 5.60 4.11 3.19 2.23 0.93 0.01 0.00 0.00 0.00 製造業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2.32 4.89 8.67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農、林、漁、牧業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73 2.25 2.68 2.75 2.79 2.66 1.96 0.68 0.04 0.04 製造業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1.28 4.22 6.92 6.05 5.29 4.26 3.06 1.50 1.28 1.28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3.17 3.17 3.75 9.20 14.52 18.86 20.14 18.74 17.18 9.55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17 0.17 0.17 0.17 0.17 0.54 2.44 5.32 7.46 10.46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農、林、漁、牧業 7.99 7.45 6.63 4.60 2.54 2.49 2.49 2.49 2.49 2.49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31 0.24 0.1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製造業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水電燃氣業 0.09 0.09 0.09 0.09 0.09 0.22 1.04 1.45 0.46 0.09 營造業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南 部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農、林、漁、牧業 11.88 10.47 9.06 7.77 6.47 4.49 2.92 1.60 0.25 0.2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94 0.97 0.95 0.79 0.61 0.42 0.36 0.30 0.15 0.38 製造業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水電燃氣業 0.67 0.82 0.92 0.82 0.73 0.57 0.49 0.50 0.54 0.79 營造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56 1.10 1.26 1.99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4: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4

表 3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歷年最小 iw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0.01 0.35 0.70 1.05 1.40 1.75 2.10 2.45 2.80 3.15 就業標準差 1.67 1.38 1.18 1.06 1.01 0.99 0.99 1.02 1.08 1.19 農、林、漁、牧業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9.38 7.11 4.99 3.62 2.64 1.45 0.52 0.02 0.02 0.02 製造業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87 5.06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農、林、漁、牧業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5 0.89 2.13 2.51 2.63 2.62 2.26 1.38 0.05 0.05 製造業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1.56 1.56 1.84 4.59 4.80 3.92 2.97 2.08 1.56 1.56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3.67 3.67 3.67 3.67 7.13 11.42 14.01 14.63 13.10 7.82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1.66 4.09 7.38 9.81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農、林、漁、牧業 3.30 4.51 5.62 5.01 3.51 3.30 3.30 3.30 3.30 3.3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7 0.09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製造業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水電燃氣業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54 0.99 1.19 0.10 營造業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南 部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農、林、漁、牧業 10.48 9.98 8.97 7.72 6.55 4.85 3.16 1.72 0.53 0.5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20 0.58 0.92 0.92 0.80 0.63 0.47 0.35 0.25 0.33 製造業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水電燃氣業 0.11 0.43 0.64 0.76 0.73 0.58 0.48 0.45 0.47 0.66 營造業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41 1.02 1.50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5: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5

例值,必皆為正值,因此,在此所有產業之最適就業比例皆不為零,但如同統計

下限中的討論一般,雖然以資料期間內曾發生的最小值為下限值,確實使最適就

業比例不再為零,然其中仍有多數產業之最適就業比例值是落於下限值上的。

五、比較分析

根據以上對下限值的修正討論與所得結果,我們將可作進一步的比較與討

論。

1、不同下限結果

觀察以上所得出的結果可發現,由於非零下限模型中的就業比例值被限制在

較小的求解範圍中,因此其在尋求最適就業比例組時,便比零下限模型擁有較少

的選擇組合可達成目標函數,使其運作結果下可偏離下限值的產業數將較零下限

模型來得少,且偏離下限之產業亦多為零下限模型中最適解不為零的產業,其中

僅南部的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在零下限模型最適解為零的情況下,卻在非零模型

之低總就業成長率中,出現偏離下限的情況,此因模型下限改變,可供選擇之產

業減少所致。此外,非零下限模型亦因限制條件的加強,而使其在追求相同的就

業總成長率時必須面對較高的就業成長風險。

在非零下限模型中,雖然統計下限與最小值下限所採用的下限值並不相同,

但整體而言其差異程度並不太大(參考附表一),因此在相同的產業特性下,以投

資組合模型得出的最適就業比例值中,能夠偏離下限值的產業皆相同,此外,因

在欲追求的總成長率下,對於無法提供比下界值更高成長與穩定貢獻的產業,其

最適就業比例將皆被限制在非零的下限值上,而在這些產業之就業比例固定不變

的情況下,對於有足夠力量偏離下限值的產業結果中可發現,其最適就業比例隨

成長增加的波動趨勢亦是大同小異的。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6: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6

2、各區比較

根據本研究的初始想法,認為各區域之相同產業,因所在區域之不同而存在

不同的產業特性,所以應將各區之相同產業視為不同產業別作處理才是。而針對

以上各表所作出之結果,將表 2與表 3之最適就業比例求一均值,整理至表 4,

觀察各區產業之就業狀況是否真存在差異性。

由表 4可看到,無論為何種非零下界標準,在北中南各區,占就業人口最高

的二產業皆是製造業與批發、零售及餐飲業,惟獨東部地區乃是以農、林、漁、

牧業為主要發展產業﹔其次,於北部地區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公共行政業亦

為就業比例相當高的產業,南部地區則為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公共行政業與

農、林、漁、牧業,至於中部與東部地區,則因下限標準不同而出現區域就業排

名不盡相同的情況。

肆、考慮調整成本之最適就業比例

根據上一節的討論可知,當金融資產領域中的投資組合理論,被套用於就業

市場分析時,將發生模型所得出之理想最適就業比例值,與現實就業結構差距過

遠的現象,而產生就業結構調整與現實脫節的問題。因此,在除考慮產業特性以

求產業就業結構能達到就業成長與穩定目標之原意外,若亦欲兼顧現實之可行

性,則必須對原投資組合模型作一些改進上的修正。上一節所提出,在最適就業

比例下限上,做一非零下限限制,便是針對此一問題之改進方法之一,然除此方

式之外,在此,我們亦將提出另一修改方向,由於就業比例的調整是需要耗費資

源,因此即將調整成本觀念納入最適就業模型中,如此,乃是希望除了下限之限

制外,亦可藉由調整成本的限制力量,合理地反映就業比例之調幅。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7: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7

表 4 各區就業比較表 百分比

以 wi sw 2− 為下界 以歷年最小 iw 為下界

產業別 平均就業比例 區域排名 產業別 平均就業比例 區域排名 製造業 11.16 1 製造業 11.71 1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59 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63 2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6.03 3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6.44 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9 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98 4 營造業 2.42 5 營造業 2.78 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33 6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7 6 金保、不動產、工服 1.95 7 金保、不動產、工服 1.75 7 農、林、漁、牧業 0.41 8 農、林、漁、牧業 0.84 8 水電燃氣業 0.14 9 水電燃氣業 0.14 9

總產業 34.72 總產業 36.94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11.83 1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8.28 1 製造業 6.63 2 製造業 7.28 2 營造業 3.51 3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3.33 3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3.08 4 農、林、漁、牧業 3.13 4 金保、不動產、工服 2.71 5 營造業 2.64 5 農、林、漁、牧業 2.65 6 金保、不動產、工服 2.58 6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76 7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46 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79 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80 8 水電燃氣業 0.08 9 水電燃氣業 0.08 9

總產業 33.04 總產業 29.58 製造業 6.72 1 製造業 7.42 1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67 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98 2 農、林、漁、牧業 4.17 3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4.37 3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4.09 4 農、林、漁、牧業 3.84 4 營造業 1.87 5 營造業 2.14 5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3 6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8 6 水電燃氣業 0.37 7 金保、不動產、工服 0.55 7 金保、不動產、工服 0.23 8 水電燃氣業 0.34 8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7 9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3 9

部 區

總產業 23.42 總產業 24.95 農、林、漁、牧業 5.52 1 農、林、漁、牧業 5.45 1 水電燃氣業 0.69 2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54 2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59 3 水電燃氣業 0.53 3 金保、不動產、工服 0.51 4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0.50 4 社服及個服、公行業 0.49 5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5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6 金保、不動產、工服 0.33 6 營造業 0.23 7 製造業 0.28 7 製造業 0.19 8 營造業 0.27 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9

總產業 8.83 總產業 8.5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8: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8

一、調整成本模型介紹

所謂就業結構的調整成本,乃是以某一就業結構為基準,將其視為一調整的

原點值。當我們欲根據各產業之就業成長與變異特色,求出滿足某一總體就業成

長與穩定目標的最適就業結構,並希望就業結構偏離此原點值向最適值作調整

時,若其間的調整過程並非是毫無成本的可任意調整,而是必須付出某種代價

時,便稱就業結構的調整存在調整成本。將調整成本納入考慮,是因為現實世界

中各產業就業比例的改變不是資源與就業人口於產業間的瞬間移轉,而是存在著

相當的困難度或社會成本代價,因此,若可將調整成本納入模型中考慮,則在決

定各產業之最適就業比例值時,產業是否具提供就業總成長與穩定貢獻特色,便

不再是唯一考量要件。例如,當某一產業的加入或就業比例的大幅提高,在無調

整成本時,若確實可使區域的總就業成長上升或就業變異下降,則該產業必將成

為模型所選定之被鼓勵發展產業,其他較不具貢獻之產業的就業人口將建議往該

產業移轉﹔但若現今環境存在調整成本,則就業人口於產業間如此的大幅移轉,

便將因現實技術層面的考量無法立即移轉成功,如勞工技術不合、生產資源無法

立即轉移等,而這樣的移轉困難(即調整成本的存在),將使原來預期之就業成

長貢獻無法達成。因此,當最適就業比例選擇欲將就業人口由其他產業大幅移轉

至某產業時,提高某產業就業比例所帶來的貢獻度,是否足以抵銷因此就業比例

改變所帶來的成本負擔,亦將成為模型中一重要的考量條件。

此外,調整成本的高低將隨就業結構變動的幅度而改變將是一合理的假設,

也就是說,各產業新的最適就業比例值若偏離原點值越遠,代表整個區域的就業

結構調整幅度越大,自然其所需負擔的調整成本便越高。其實這樣的概念就像金

融市場中資產交易存在手續費一般,若資產交易手續費存在且隨交易金額增加而

上升,那麼一理性投資者在決定是否增加某項資產的持有比例時,其所考慮的便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19: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19

不再單單只是該項資產的報酬與風險,他尚應考慮該資產購入所帶來的報酬,是

否足以承擔新舊資產交換所需負擔的交易成本才是。

根據以上的想法,我們希望對原投資組合模型作一修正。由前文可知,原

實證模型架構如(1)式所示,現在,除了上一章節所提,認為社會體系對各產業

皆存在一基本運作需求,故最適就業比例需限於某一基本下限值外,亦將調整成

本觀念納入最適值決定之考慮中。因此,修改後之新模型架構如下所示:

( ) ∑ ∑∑= ≠==

+=n

i

n

ijjijji

n

iii wwwGPVAR

1 11

22~ :Minimize σσ

( )

i 1

1 :subject to

*

1

2

1

1

對所有≤≤

−⋅−=

=

∑∑

==

=

ii

n

iii

n

iii

n

ii

ww

kwcGgw

w

(2)

其中 c為調整成本權數

ki為代表 i產業目前就業結構均衡狀態之就業比例(即原點值)

wi為 i產業就業人口相對於總就業人口的比例

*iw 為 i產業就業比例之可能最小值(即下限值)

2iσ 為 i產業之就業成長變異數

ijσ 為 i產業與 j產業之就業成長共變異

gi為 i產業之平均就業成長率

G~為區域就業總成長率

G為區域就業總期望成長率

由新的模型架構中可看出,限制式中的就業總成長部分不再是原來各產業的

平均就業成長率與就業比例之加權平均,而是包含了調整成本的部分在內,其表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0: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0

示的方式,是令 ki矩陣為各產業目前就業結構,代表目前區域產業就業結構的

分配情況,將其視為一原點值,而後再計算新的最適就業結構位置與該原點值的

距離,若存在距離越大,表示就業結構重分配的調整變動程度越高,其所造成的

調整成本也就越高﹔至於 c乃是代表,因調整成本造成就業總成長損失的一個權

數。根據限制式: ( )∑ ∑= =

−⋅−=n

i

n

iiiii kwcGgw

1 1

2 ,當調整成本存在時,最適就業

結構將無法如零調整成本時般,達到預期的區域總就業成長值G,意即實際之區

域總就業成長值將因調整成本的關係,僅可達到理想之目標值減調整成本損失後

之水準。當然,其中調整成本的變動趨勢亦有可能是其他函數形式,如調整成本

隨調整程度上升而呈倍數上升等,然在此為了簡化模型,將其設為隨變動程度等

比例上升的線性模型,而至於原點值 ki的選定,以下將分別取兩種較能代表均衡

就業結構狀況的數值為標準,一為資料期間歷年平均就業比例值、二為資料期間

最後一期就業比例值。

二、最適就業比例

有了以上的實證模型架構,現便以台灣各地區產業實際之就業資料套入模型

中,作考慮調整成本後之最適就業比例求算。

1、以歷年平均為原點值

首先,我們採資料期間歷年就業比例之平均值,為就業結構調整基準,這是

因為歷年就業比例平均值代表過去的一般現象,應不失為一良好的原點值選擇。

根據前文的討論,代表社會對各產業基本運作需求的就業比例下界標準,可

分為統計下限與最小值下限。若以此二下限標準,分別納入以歷年平均就業比例

值為原點考量的調整成本條件,則可得到以下如表 5(統計下限)與表 6(最小值下

限)的最適就業比例表。其中,就業總成長部分,我們取了五個不同程度的就業

總成長值,而在各就業總成長值中,又分別取了四種不同的調整成本權數,代表

不同的調整成本重要程度,當調整成本權數越高時,表示就業結構改變時,其所

付出的調整成本代價削弱其對總成長貢獻度的程度越高。

2、以最新分配為原點值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1: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1

表 5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歷年平均為原點、 wi sw 2−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0.10 0.80 1.50 調整成本權數 1.01 2.01 3.01 4.01 1.01 2.01 3.01 4.01 1.01 2.01 就業標準差 1.25 1.34 1.46 1.59 0.98 1.00 1.04 1.09 0.89 0.90 農、林、漁、牧業 0.41 0.41 0.41 1.43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6.78 7.52 8.34 8.84 4.12 4.52 4.99 5.22 2.48 2.75 製造業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農、林、漁、牧業 2.65 2.65 3.71 4.65 2.65 2.65 2.65 4.20 2.65 2.6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91 1.53 0.93 0.46 2.67 2.57 2.43 2.33 2.78 2.77 製造業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1.85 1.28 1.28 1.28 6.93 6.30 5.28 4.09 5.49 5.75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3.17 3.17 3.17 3.17 3.72 3.17 3.17 3.17 13.16 11.42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農、林、漁、牧業 7.96 8.33 7.98 7.47 6.64 7.18 7.67 7.55 3.07 3.8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29 0.34 0.35 0.29 0.16 0.21 0.24 0.19 0.00 0.00 製造業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水電燃氣業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營造業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農、林、漁、牧業 11.54 11.50 10.96 10.06 9.06 9.36 9.57 9.37 6.80 7.16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96 0.89 0.70 0.53 0.95 0.97 0.98 0.99 0.66 0.72 製造業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水電燃氣業 0.71 0.61 0.42 0.09 0.92 0.90 0.85 0.73 0.75 0.78 營造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2: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2

表 5續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歷年平均為原點、 wi sw 2−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1.50 2.20 2.90 調整成本權數 3.01 4.01 1.01 2.01 3.01 4.01 1.01 2.01 3.01 4.01 就業標準差 0.91 0.93 0.89 0.88 0.88 0.88 1.00 0.96 0.93 0.91 農、林、漁、牧業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3.00 3.24 0.47 0.82 1.28 1.73 0.00 0.00 0.00 0.00 製造業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2.83 1.80 0.53 0.5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農、林、漁、牧業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77 2.76 2.32 2.67 2.77 2.79 0.37 0.98 1.64 2.49 製造業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5.96 6.10 3.67 4.13 4.56 4.98 1.28 1.67 2.51 3.06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9.88 8.46 19.52 19.33 17.90 16.23 18.35 20.35 22.06 22.6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17 0.17 1.47 0.49 0.17 0.17 5.94 4.59 3.14 0.91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農、林、漁、牧業 4.54 5.24 2.49 2.49 2.49 2.49 2.49 2.49 2.49 2.49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製造業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水電燃氣業 0.09 0.09 0.62 0.18 0.09 0.09 1.49 0.92 0.33 0.15 營造業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農、林、漁、牧業 7.46 7.72 3.71 4.36 5.10 5.75 1.27 1.70 2.25 2.98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77 0.83 0.39 0.40 0.48 0.54 0.28 0.22 0.17 0.24 製造業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水電燃氣業 0.81 0.83 0.53 0.55 0.61 0.67 0.50 0.47 0.44 0.42 營造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4 0.04 0.28 0.04 0.04 0.04 1.20 0.81 0.44 0.04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3: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3

表 6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歷年平均為原點、最小 iw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0.10 0.80 1.50 調整成本權數 1.01 2.01 3.01 4.01 1.01 2.01 3.01 4.01 1.01 2.01 就業標準差 1.58 1.71 1.87 2.06 1.14 1.18 1.23 1.30 1.00 1.01 農、林、漁、牧業 0.84 0.84 0.84 0.93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8.74 9.64 10.81 12.06 4.60 5.00 5.54 6.04 2.34 2.59 製造業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農、林、漁、牧業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92 3.13 3.1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5 0.05 0.05 0.05 2.24 2.06 1.72 1.26 2.64 2.63 製造業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1.56 1.56 1.56 1.56 2.61 1.85 1.56 1.56 4.57 4.7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3.67 3.67 3.67 3.67 3.67 3.67 3.67 3.67 8.37 7.1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農、林、漁、牧業 3.41 3.86 3.88 3.92 5.45 6.10 6.53 6.56 3.30 3.6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13 0.10 0.08 0.06 0.02 0.03 0.07 0.08 0.02 0.02 製造業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水電燃氣業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營造業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農、林、漁、牧業 10.68 9.74 8.65 7.38 8.62 8.59 8.39 7.81 6.13 6.4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31 0.17 0.09 0.01 0.92 0.91 0.82 0.68 0.75 0.80 製造業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水電燃氣業 0.26 0.02 0.01 0.01 0.68 0.61 0.52 0.35 0.69 0.72 營造業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4: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4

表 6續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歷年平均為原點、最小 iw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1.50 2.20 2.90 調整成本權數 3.01 4.01 1.01 2.01 3.01 4.01 1.01 2.01 3.01 4.01 就業標準差 1.02 1.03 0.99 0.99 0.98 0.98 1.10 1.07 1.05 1.02 農、林、漁、牧業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77 2.97 0.27 0.53 0.81 1.07 0.02 0.02 0.02 0.02 製造業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2.68 1.40 1.32 1.3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農、林、漁、牧業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62 2.60 2.14 2.31 2.43 2.51 0.05 0.13 0.82 1.47 製造業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4.86 4.88 2.71 2.97 3.26 3.56 1.56 1.56 1.56 1.56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6.08 5.05 14.68 14.13 13.39 12.53 12.55 14.41 16.44 17.46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48 0.48 2.03 1.48 1.09 0.83 7.93 7.21 5.39 3.63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農、林、漁、牧業 4.27 4.89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製造業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水電燃氣業 0.10 0.10 0.67 0.46 0.32 0.25 0.37 0.75 0.19 0.10 營造業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農、林、漁、牧業 6.61 6.78 2.69 3.24 3.74 4.19 0.53 0.53 0.84 1.29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84 0.87 0.43 0.47 0.52 0.57 0.19 0.15 0.11 0.17 製造業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水電燃氣業 0.73 0.74 0.45 0.48 0.51 0.54 0.51 0.44 0.40 0.37 營造業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05 0.84 0.35 0.0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5: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5

表 7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最新分配為原點、 wi sw 2−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0.01 0.76 1.51 調整成本權數 1.51 3.01 4.51 6.01 1.51 3.01 4.51 6.01 1.51 3.01 就業標準差 1.31 1.49 1.72 2.02 0.98 1.04 1.13 1.26 0.89 0.91 農、林、漁、牧業 0.41 0.41 1.77 2.50 0.41 0.41 0.41 0.92 0.41 0.41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7.17 8.78 10.01 12.08 4.21 5.04 5.83 6.62 2.45 2.88 製造業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農、林、漁、牧業 2.65 2.65 3.37 3.31 2.65 2.65 3.70 4.91 2.65 2.6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76 0.87 0.08 0.04 2.66 2.43 2.19 1.87 2.78 2.77 製造業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1.28 1.28 1.28 1.28 7.02 5.38 3.68 2.28 5.47 5.85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3.17 3.17 3.17 3.17 3.17 3.17 3.17 3.17 13.29 10.74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農、林、漁、牧業 8.02 7.71 6.80 5.68 6.84 7.34 7.41 7.15 3.01 4.09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30 0.40 0.38 0.40 0.19 0.23 0.24 0.23 0.00 0.00 製造業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水電燃氣業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營造業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農、林、漁、牧業 11.85 11.78 10.90 9.46 9.19 9.74 9.90 9.63 6.77 7.31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95 0.70 0.44 0.32 0.97 0.98 0.98 0.95 0.65 0.74 製造業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水電燃氣業 0.68 0.49 0.05 0.00 0.94 0.86 0.74 0.51 0.75 0.79 營造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6: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6

表 7續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最新分配為原點、 wi sw 2−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1.51 2.26 3.01 調整成本權數 4.51 6.01 1.51 3.01 4.51 6.01 1.51 3.01 4.51 6.01 就業標準差 0.93 0.96 0.90 0.88 0.88 0.88 1.02 0.97 0.92 0.90 農、林、漁、牧業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0.41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3.30 3.81 0.33 0.86 1.52 2.11 0.00 0.00 0.00 0.26 製造業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11.16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2.4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7.5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2 0.52 0.52 0.52 0.52 0.52 3.36 1.87 0.52 0.5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6.03 農、林、漁、牧業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76 2.72 2.22 2.70 2.78 2.80 0.04 0.94 2.03 2.72 製造業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6.63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6.11 6.22 3.49 4.16 4.78 5.36 1.28 1.46 2.61 3.39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8.43 6.14 19.71 19.32 17.00 14.72 17.84 21.07 23.10 21.9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17 0.17 1.76 0.37 0.17 0.17 6.65 4.64 2.03 0.20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農、林、漁、牧業 5.13 6.16 2.49 2.49 2.49 2.56 2.49 2.49 2.49 2.49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0 0.0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製造業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6.72 水電燃氣業 0.09 0.09 0.75 0.13 0.09 0.09 1.45 0.67 0.09 0.09 營造業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4.6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4.09 農、林、漁、牧業 7.80 8.30 3.48 4.44 5.45 6.29 0.86 1.52 2.40 3.59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83 0.91 0.38 0.41 0.51 0.61 0.23 0.16 0.16 0.31 製造業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水電燃氣業 0.83 0.87 0.52 0.55 0.64 0.73 0.51 0.45 0.41 0.45 營造業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4 0.04 0.37 0.04 0.04 0.04 1.30 0.74 0.15 0.04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7: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7

表 8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最新分配為原點、最小 iw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0.01 0.76 1.51 調整成本權數 1.51 3.01 4.51 6.01 1.51 3.01 4.51 6.01 1.51 3.01 就業標準差 1.66 1.90 2.23 2.68 1.15 1.24 1.36 1.53 1.00 1.01 農、林、漁、牧業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2.08 0.84 0.8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9.33 11.11 13.23 15.87 4.76 5.68 6.87 7.70 2.31 2.71 製造業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農、林、漁、牧業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57 3.13 3.1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5 0.05 0.05 0.05 2.19 1.75 1.04 0.44 2.63 2.62 製造業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1.56 1.56 1.56 1.56 2.30 1.56 1.56 1.56 4.55 4.82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3.67 3.67 3.67 3.67 3.67 3.67 3.67 3.67 8.49 6.6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農、林、漁、牧業 3.30 3.30 3.30 3.30 5.52 5.88 6.00 5.56 3.30 3.8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7 0.03 0.02 0.02 0.02 0.07 0.16 0.15 0.02 0.02 製造業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水電燃氣業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營造業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農、林、漁、牧業 10.50 9.01 6.96 4.32 8.76 8.83 8.50 7.61 6.07 6.56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21 0.06 0.01 0.01 0.92 0.84 0.64 0.42 0.75 0.81 製造業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水電燃氣業 0.12 0.01 0.01 0.01 0.66 0.55 0.37 0.01 0.69 0.73 營造業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8: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8

表 8續 最適就業比例表(以最新分配為原點、最小 iw 為下界) 百分比

就業總成長 1.51 2.26 3.01 調整成本權數 4.51 6.01 1.51 3.01 4.51 6.01 1.51 3.01 4.51 6.01 就業標準差 1.03 1.06 1.00 0.99 0.98 0.98 1.13 1.08 1.04 1.01 農、林、漁、牧業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3.11 3.67 0.11 0.50 0.91 1.31 0.02 0.02 0.02 0.02 製造業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11.71 水電燃氣業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營造業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2.78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7.6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2.67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1.32 1.32 1.32 1.32 1.32 1.32 3.69 1.42 1.32 1.3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6.44 農、林、漁、牧業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3.1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59 2.48 2.07 2.32 2.47 2.56 0.05 0.05 0.99 1.79 製造業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7.28 水電燃氣業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營造業 4.90 4.47 2.54 2.93 3.38 3.82 1.56 1.56 1.56 1.56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88 3.67 15.09 14.28 13.09 11.70 10.77 14.71 17.56 17.7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48 0.48 2.25 1.45 0.96 0.70 8.72 7.71 4.74 2.61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農、林、漁、牧業 4.74 5.57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製造業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7.42 水電燃氣業 0.10 0.10 0.75 0.44 0.28 0.25 0.10 0.10 0.10 0.10 營造業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4.9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4.37 農、林、漁、牧業 6.94 7.26 2.41 3.21 3.93 4.55 0.53 0.53 0.62 1.6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88 0.93 0.40 0.47 0.54 0.61 0.23 0.06 0.06 0.23 製造業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水電燃氣業 0.75 0.74 0.44 0.47 0.52 0.57 0.57 0.45 0.36 0.36 營造業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工商服務業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2 0.83 0.10 0.0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

務業、公共行政業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29: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29

其次,改採資料期間最新一期之就業比例值為原點值,此原點之涵義便是以當下

之真實就業結構現況,來代表就業結構之均衡狀態。如同以歷年平均就業為原點

之討論一般,同樣分別以統計下限和最小值下限作為社會對各產業基本運作需求

之標準、取五組就業總成長值、四組調整成本權數,作最適就業比例之求算,可

得以下表 7(統計下限)與表 8(最小值下限)之結果。

三、比較分析

由以上各表結果中可知,調整成本條件的考量,確實使就業結構產生不同的

最適組合,表示存在於現實世界就業市場中之調整成本,於模型中是有存在必要

的。

為更清楚看出調整成本所帶來的效果,我們針對不同下限,將零調整成本與

存在調整成本之效率前緣線繪於同一圖形中,其中存在調整成本部分還分為以歷

年平均為原點和以最後一期為原點兩種,而以統計下限為下界標準的圖形中,存

在調整成本模型的調整成本權數為一固定值 0.04,繪出的結果如圖 3所示﹔而以

最小值下限為下界標準的模型中,其存在調整成本的調整成本權數則為定值

0.02,結果如圖 4所示。

由圖 3、圖 4中可看出,無論所採用之下限值為何,當調整成本被納入模型

中考慮時,在調整成本的存在將耗損總就業成長的情況下,若欲達到相同的就業

穩定水準,存在調整成本的模型將永遠需較大的就業總成長率來支撐方可達成。

伍、結論

投資組合理論模型雖然在區域分析領域中被廣泛使用,但其在金融市場分析

中相當合理之假設限制條件,如最適資產持有比例下限為零、交易不存在交易成

本等,在完整套用於區域產業就業結構分析時,這些假設卻出現與現實狀況差距

過遠之不合理現象。因此,本文之研究便是探討將投資組合理論應用於區域就業

問題時,應如何將模型修正至更符合真實現況之架構,以求出真正之最適產業就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30: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30

百分比

0.8

1

1.2

1.4

1.6

1.8

0.1 0.28

0.46

0.64

0.82 1

1.18

1.36

1.54

1.72 1.9 2.0

82.2

62.4

42.6

2 2.8 2.98

就業總成長

無調整成本 以歷年平均為原點 以最新分配為原點

圖 3 以 wi sw 2− 為下界之調整成本效率前緣比較圖(調整成本權數 0.04)

百分比

0.9

1.1

1.3

1.5

1.7

1.9

0.1 0.28

0.46

0.64

0.82 1

1.18

1.36

1.54

1.72 1.9 2.0

82.2

62.4

42.6

2 2.8 2.98

就業總成長

就業變異標準差

無調整成本 以歷年平均為原點 以最新分配為原點

圖 4 以最小 iw 為下界之調整成本效率前緣比較圖(調整成本權數 0.0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31: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31

業結構。我們發現,設定非零的基準下限,使特定總就業成長下可達到的就業穩

定度下降(總就業變異數上升),換句話說,其整條成長與標準差效率前緣曲線上

移。然而當再納入調整成本時,由於產業就業結構的調整損耗成長,使實際可達

到的總就業成長小於設定欲達到的總就業成長,其成長與標準差效率前緣曲線並

未整條上移,而是與未考慮調整成本之曲線呈交叉,其圖形的涵義是印證在達到

相同的就業穩定目標下,考慮調整成本的情況永遠需要較大的總就業成長率來達

成。在各區域產業的就業配置上,本文模擬的結果以為北部、中部、南部區域的

產業以製造業及批發、零售及餐飲業較為優先考慮,東部區域的產業則以農、林、

漁、牧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水電燃氣業較為優先考慮。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32: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32

參考文獻

Alwang, J., and P.B. Siegel. 1994. Portfolio models and planning for export diversification: Malawi, Tanzania and Zimbabwe. Joru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0:405-422.

Barth, J., J. Kraft, and P. Wiest. 1975. A portfolio theoretic approach to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and regional employment.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6:9-15.

Brewer, H.L. 1985. Measure of diversification: Predi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stability.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5:463-470.

Board, J. and C. Sutcliffe. 1991. Risk and income tradeoffs in regional policy: A portfolio theoretic approach.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31:191-210.

Bolton, R. 1989. Strategic regional planning, a portfolio model of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regional benefit-cost analysi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d Policies, edited by W.H. Berensten, D.R. Danta, and E. Daroczi. Budapest, Hungary: Centre for Regional Studies,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Conroy, M.E. 1974.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regional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4:31-46.

Lande, P.S. 1994.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instability.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34: 343-360.

Markowitz., H.M. 1959. Portfolio Selection. New York: Wiley Press. Sherwood-Call, C. 1990. Assessing regional economic stability: A portfolio approach.

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Winter, pp.17-26. Siegel. P.B., J. Alwang, and T.G. Johnson. 1994. Toward an improved portfolio

variance measure of regional economic stability.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 24:71-86.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age 33: 考慮產業就業風險的最適區域就業結構 -台灣的實證分析 · 定義,相同的產業應有相同的產業特性,即其就業成長分配應相同,然以台灣區

33

附表一 原點值與下限值 百分比 原點值 下限值 歷年平均 最新分配 wi sw 2− 歷年最小 iw

農、林、漁、牧業 1.67 0.84 0.41 0.84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20 0.02 0.00 0.02 製造業 12.88 12.35 11.16 11.71 水電燃氣業 0.19 0.15 0.14 0.14 營造業 3.47 3.55 2.42 2.78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9.34 10.55 7.59 7.63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2.82 2.83 2.69 2.67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

工商服務業 2.59 4.41 0.52 1.32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

業、公共行政業 7.62 8.63 6.03 6.44 農、林、漁、牧業 5.07 3.13 2.65 3.1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8 0.06 0.04 0.05 製造業 8.51 7.77 6.63 7.28 水電燃氣業 0.09 0.09 0.08 0.08 營造業 2.08 2.31 1.28 1.56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4.32 5.23 3.17 3.67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89 0.80 0.79 0.80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

工商服務業 0.88 1.49 0.17 0.48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

業、公共行政業 3.80 4.38 3.08 3.33 農、林、漁、牧業 5.44 3.30 2.49 3.3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5 0.02 0.00 0.02 製造業 8.86 7.58 6.72 7.42 水電燃氣業 0.12 0.12 0.09 0.10 營造業 2.63 2.50 1.87 2.14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5.71 6.40 4.67 4.98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1.42 1.30 1.23 1.28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

工商服務業 1.04 1.61 0.23 0.55

南 部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

業、公共行政業 5.08 5.89 4.09 4.37 農、林、漁、牧業 0.82 0.53 0.25 0.53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02 0.01 0.00 0.01 製造業 0.46 0.28 0.19 0.28 水電燃氣業 0.02 0.01 0.00 0.01 營造業 0.40 0.40 0.23 0.27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 0.58 0.62 0.49 0.49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0.16 0.14 0.12 0.12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

工商服務業 0.10 0.14 0.04 0.05

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

業、公共行政業 0.60 0.58 0.49 0.5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