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林鳳珠 107.03.17
30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Jan 22,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林鳳珠 107.03.17

Page 2: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課程大綱

一、概念理論

二、生命週期與社會環境

三、人類行為問題與政策

生命歷程:嬰幼兒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生態系統:家庭、學校、社區、職業、政經、文化、生態環境

基本概念、理論觀點、社工運用

Page 3: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第 一 章 基本概念

意義 、分類、發展基本原則、決定因素人類行為

社會環境 分類、問題 、適應

相互關係

研究方法

環境→行為、行為→環境

(一)步驟:問題假設→研究方法→蒐集→結論

(二)方法:

1.人類行為研究法:縱貫/橫斷/分層綜合

2.社會行為研究:觀察/相關/實驗/溯源/跨文化

Page 4: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人類行為1

(一)意義 p5

個人對環境的任何回應或反應,包含所做、所言、所思等。

個人行為、集體行為 / 社會行為

(二)分類 p7

1.廣義行為 / 狹義行為 → 行為範圍

2.天賦才能 / 適應行為 → 先天後天

3.正常行為 / 偏差行為 → 是否合模

4.生理 / 精神 / 情緒 / 社會 → 功能

Page 5: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人類行為2

(三)發展原則 p8

1.遺傳及環境互動結果

2.連續漸進的歷程

3.每階段不同行為

4.一定的順序性

5.彼此相關

(四)決定因素4 p10

1.遺傳基因

2.心理因素

3.文化因素

4.環境因素

微視面 -個人

巨視面 -環境

Page 6: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社會環境 1

一、環境分類 p12

三、社會適應 p14

1.自然環境 / 社會環境

2.內部環境 / 外部環境

自我與他人或所處團體間的規律性與和諧化之狀態。

維持與環境間的平衡交易..

內部

外部

自然社會

外部

Page 7: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社會環境 p13

二、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原生問題、次生問題

社會衝擊有形衝擊、 無形衝擊

自然災害 人為破壞

Page 8: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研究方法-步驟

1.問題意識

5.資料分析

6.解釋結論

2.研究假設

3.研究方法4.資料蒐集

科學之輪

三代同堂吃老

三代同堂老人家真如多數人所想得享天倫之樂

「主-客」異位,需以年輕人意見生活習慣為主。

焦點團體法

p17

Page 9: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研究方法2

二、人類行為研究 p18

1.縱貫法:同一群人的多次測量

2.橫斷法:某個歷程、階段的資料。

3.分層綜合法:兩者合併使用

35歲

25歲

15歲

05歲

周歲幼兒會走路

8歲幼童牙齒發育

智力測驗常模

優點

缺點

優點

缺點

Page 10: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研究方法3

三、社會行為研究 P19

1.觀察法:進入某一群體參與觀察蒐集資料

2.相關法:有系統測量2變項,並評估其關係。

3.實驗法:以實驗評估變項間的因果關係。

4.溯源法:以既有資料回溯。

5.跨文化法:不同文化間資料的比較。

重點:

各方法的定義、優缺點及適用狀況

內部效度 / 外部效度

Page 11: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第 二 章 人類行為發展的理論觀點 p30

生命週期

生理學

心理學

社會學

生物決定 生物演化基因遺傳

心理分析 客體關係 認知發展 環境-行為社會學習

結構功能 衝突理論 符號互動 交換理論

:個體生物層面的解釋 → p31

:個體心理層面之研究

:社會環境的影響力量

Page 12: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心理學理論

Page 13: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心理分析理論 P35

• 行為由基本心理力量所引導與激發。

• 人格三部分:本我、 自我 、 超我。

1.本我: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依循立即滿足的享樂原則。

2.自我:是依循現實原則,能考量現實狀況,使得慾望的滿足能符合現實的要求,或將享樂延後。

3.超我:是理想化的我,依循於社會道德規範行事。

Page 14: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客體關係理論 P36

主張:兒童經歷的社會關係決定成年人格發展,早期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經驗會影響人類行為。

◎墨西哥裔美國人

特徵:家庭主義。大型、跨世代的家庭生活,高度肯定家庭和諧和家人親屬頻繁互動。→→高度認同母親、以家人為重心、神聖、自我犧牲。

Page 15: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社會學習理論 p37

• 孩童與周遭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

• 相信人類的發展依賴於學習,只要提供

適當的經驗,學習就會產生。

• 在環境中學習到一種新的反應,讓人能

夠趨吉避凶。透過增強、懲罰、觀察、

模仿而來。

孟母三遷…

Page 16: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 皮亞傑認為發展除了社會學習,想像也很重

要,基模(schema)是個人所擁有資訊的基

本單位,會隨著社會經驗累積而修正與發展。

兒童歷經不同認知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思考及行為都有著實質的變化,作為學習的基礎 。

每個人必須通過相同的順序,只是實質上的時間發展點或成熟點因人而異。

認知發展理論1 p38

Page 17: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認知發展理論2--兒童認知發展階段 p38、p96

階段 年紀 說明

感覺動作期 嬰兒期透過感覺經驗外界物體的存在。

準備運思期 2歲到7歲會運用語言與符號象徵

瞭解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具體運思期 7歲到11歲能具體邏輯操作、有保留概念

形式運思期11歲至成

年可以概念的、抽象邏輯的推理演繹思考。

Page 18: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認知發展理論3-道德發展理論 p39

期 年紀 階段

道德成規前期幼稚園

小學低中年級

遵守規範,未形成主見

因1.怕懲罰、2.受獎賞而遵守

道德循規期小學高年級

青年、成年

瞭解認識規範,進而接受與實踐規範

3.尋求認可、4.順從權威

道德自律期青年期人格成

熟後

獨立思考、自律

5.法制、6.價值觀念

柯爾保基於發展階段

Page 19: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心理學理論觀點

理論 行為發展 註記

心理分析 心理力量所引導 本我←自我→超我

客體關係 兒童依附經驗 家庭主義

社會學習 與社會互動的結果

刺激 - 反應

增強與模仿

認知發展 運用基模來適應環境 認知發展

道德發展

環境-行為 環境影響行為

Page 20: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社會學理論

Page 21: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結構功能理論 P42

社會如同有機體,各部門相互關連,尋求均衡狀態。

家社群

結構

結構

結構

附屬體系

Page 22: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衝突理論 P43

社會各部門相互關連,權力關係是社會的基礎,會有緊張、失衡與利益衝突現象產生。

社群

社群社群社群

社群

地域、族群、職業、宗教、、、

Page 23: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社會學理論 P46

符號互動理論

交換理論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人與人間的交往是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

•源以功利主義思想,以經濟學解釋社會現象。

Page 24: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第 三 章 社工理論與評估 p54

1.優勢觀點第一節

社工理論

第二、三節

社工評估架構

2.充權觀點

1.多層面評估

2.生態系統評估

1.家系圖

2.生態圖

3.資源盤點清單

第四節

社工評估工具

Page 25: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優勢觀點 問題解決

正向經驗 負向經驗能力、優點、潛能

資源、正向經驗

問題、弱點、損失

阻礙、缺陷、不幸遭遇

有能量的人 無力感的人

•朋友對你的肯定

•共同支持打拚的時刻

•和某人相知相惜的關係

•老師的肯定

•甜蜜時刻

•朋友對你的責難

•孤單辛苦難熬的日子

•和某人不歡而散的關係

•老師的責怪

•分手時刻

Page 26: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優勢觀點 p55

定義:找尋與發掘個案的優勢、長處,尋找個體利基,讓個案

復健、重生,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強調個案的「復原力」:個人遭遇危機,運用自身優勢保護自

己回復的能力。

•重要概念:p56

1.充權激發:增強自我解決問題的能量

2.停止對個案懷疑和不信任

3.建立合作對話關係

4.促使個案成為社區一份子

5.強調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6.重視人的復原力

•目標:p58

1.個案、家庭和社區都有自己的優勢

2. 創傷是生命成長機會

3.正向看待個體的發展

4.避免「責備受害者」

5.善加運用社會資源

Page 27: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自我優勢評量 p61

評量你的優勢(回答以下問題評量你的優勢)

1. 個人優勢:你對自己感到自傲的

2. 家庭優勢:你的家庭最好的特質

3. 團體優勢:你的朋友如何協助支持你

4. 組織優勢:你曾參與的組織

5. 社區優勢:你居住的社區哪些是你喜歡的

助人過程應強調有效辦別、運用與加強個案

能力、優點與資源

Page 28: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實務工作原則

1.情境脈絡化:焦點是個案為自己社會處境的理解,基於個案事實,鼓勵其表達其生活感受和理解。 -說故事

3.集體的:促進個案間的連結。

2.充權:辨識可滿足需求的各種可能性,重構自我。-自我優勢評量

充權觀點 p62

Page 29: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個案評估表 :工具

一、基本資料

家系圖(內部系統:家庭資料)

生態圖(外部系統:鄰里、教會、工作等)

二、需求評估

多層面評估架構 p68

( 生理、心理、環境、社會)

三、資源評量 P70

社會資源盤點清單(阻助力分析)p71

四、處遇目標/策略

Page 30: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一) news/1062-ebook/1062-S-200707-0317.pdf · •個人如何對情境所下的定義,才是決定行為的主 要因素。 •變動的,隨著互動方式改變而改變。

多層面需求評估分析

生理層面

心理層面

社會層面

環境層面

發展狀況

健康狀況

認知能力、人際溝通

工作態度、情緒狀態

價值觀

學校、職場狀況

社區環境

政策法規

家庭、團體支持系統

社會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