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摘得首金 开启中国奥运夺金潮 1984年一声枪响,东方巨人在奥运赛场醒来。27岁的许海峰在鲜花和荣耀 中,见证了积弱百年的中国在奥运赛场上昂首挺胸的时刻。他举枪射击的画面在 光阴飞逝中历久弥新,成为近代百年奥运史中不能忘却的记忆。 一声枪响,他实现了中国人奥运金 牌“零的突破”。这一声枪响就如 同发令枪,让中国体育事业进入 世界最高舞台,从此不断冲刺、 奋进。当繁华归寂、铅华洗尽 后,始终将认真负责作为自己 成功原因的他,打算将所有曾 获得的奖牌捐赠出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许海 峰在谋划一个大动作, “我最近想着,把 之前获得的所有奖牌、历届奥运会的 领奖服、从1983年到现在的训练笔记 都整理一下,全部捐给博物馆。”许 海峰说,“这些东西放在博物馆里 会有新的价值,可以让更多的人 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 访时,许海峰穿着一件印着五 星红旗的运动衣,即使已经 退休,他的身上烙印着运动 员坚毅、果断的气质。“热 爱你的事业,努力去钻 研,不断地扩展知识面, 这是我总结的成功秘 诀。”许海峰说。 返乡转校 初中跳级错过入伍时机 这位为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 冠军,是当了多年“赤脚医生”“供销社销售员”后 半路出家的,但这些时代烙印,都成为他人生路上 的青春记忆。 许海峰的生日是1957年8月1日建军节,和许 多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一样,那时候,他的名字叫“许 建军”。他小时候一直想去当兵,但陪同他长大的小 伙伴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一心想要打枪的同伴,虽 然没能踏上战场杀敌立功,却用一块金牌为中国打开 了体育强国的大门。 1972 年,15 岁的许海峰回到安徽老家,“当时我读的 学校没有初二,只有初一和初三,校长问我想上哪一个 呢?我就说那我看看初一和初三的书吧,看完书之后,我 就说我上初三吧。”就这样,许海峰跳了一级。 当时他完全没想到,这一次跳级将对他的未来产生多大 的影响。中学毕业后,立志当兵的许海峰报名参军,“那样就 能去射击了,我从小就想去射击。结果那一年,我差8个月才 到18岁,没当成兵。于是1975年我就到农村插队去了。” 插队的日子是辛苦的,但许海峰如今谈起那段经历颇感骄 傲: “我什么农活都干过了。挑水、插秧我都做过,我还养过三个月 的鸭子。但我个子高,插秧的时候腰很难受。”这样的经历,培养了 许海峰坚韧不拔的精神。刚开始第一年的时候,他只能做到“八分 工”,但一年的汗流浃背之后,他很快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整劳 力”了。 在田里挥洒汗水两年左右,许海峰的人生又迎来了新挑战,他所 在的组织走了一个医生,于是许海峰“被改行”当上了“赤脚医生”。 这期间,许海峰还学会了打针,“那时候,我也给刚出生几天的小孩打 过吊水。有一次我生病了,特难受,家里也没别人,我自己给自己打 了一针葡萄糖。” 虽然没能入伍打枪,但许海峰在知青期间培养了一手打鱼的好 手艺,“大家想吃鱼了,我就带着鱼叉出去,两小时回来,能带回 30 多 斤鱼。”许海峰曾总结自己练射击的经验说:“射击有 3 个要素:稳、 瞄、扣,最难的是扣扳机的那一下。”也许当年叉鱼时,许海峰已经展 现出了自己把握时机的能力。在这期间,许海峰用将近40元钱,到 安徽省芜湖市百货商店购买了一支当年可以合法买到的气枪。这是 许海峰所拥有的第一支枪。 供销社找到“铁饭碗” 提升销量获重奖 1979 年,知青返城,22 岁的许海峰也回到家里,得到一份供销社 销售员的工作。“这是正规的国营单位,工资也不低,一个月 29 块 5 毛 钱。”许海峰说,自己第一年在调料柜台。说是卖调料,许海峰还卖 “烟、糖、酒、煤油、火柴”。第二年,许海峰又转到生产资料柜台,主要 是销售肥料。 销售肥料的这一年,许海峰的销售业绩让不少人刮目相看。上 一年,供销社的肥料销售额为 28 万元,许海峰接手后,一年增长到 32 万多元。与此同时,相比上一年因为各种损耗导致的3000元损失, 许海峰降到不足1000元。“当时因为这个业绩,县里边给了我60元 的奖金,比全县第二名的奖金多了一倍。” 许海峰总结说,之所以在接手肥料柜台的第一年就取得了业绩 的突破,主要靠的还是“认真负责”4 个字,“当时肥料袋子很薄,如 果不细心,可能拎起来就给弄破了。且不说洒出来肥料再装回去 的损耗,那时候的化肥很容易挥发,洒出来挥发掉了,损耗也很 大。另外,有时候肥料来了很多,库房里堆不下,就要堆到外面, 这时如果有下雨,就要及时用油布把肥料盖起来,不然肥料遇到 雨,就都没了。” 一年多训练 拿到奥运参赛资格 尽管在国营的供销社有着稳定的收入,捧着“铁饭 碗”,但许海峰内心仍然想要去射击。1982 年,许海峰中 学的体育老师在当地担任射击教练,准备组队参加安徽 省第五届省运会。许海峰找到老师,表达了想要练习射 击的愿望,最终顺利进入射击队。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8月25日许海峰参加了省 运会,以370环的成绩将原本的安徽省纪录提高了 26 环之多。“当时我用的枪也很差,却击败了用着好 枪、好子弹的专业运动员。” 比赛后,许海峰又回到供销社干了几个月, 1982 年12 月就被征调入安徽省队训练。在安徽 省队,许海峰接受教练建议,为自己增加了一个 训练项目,就是后来取得中国第一块金牌的“男 子50米手枪慢射”。这时距离许海峰夺取奥运 冠军仅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几个月后,许海峰就从省冠军晋级到全 国 冠 军 。 1983 年 11 月 ,许 海 峰 进 入 国 家 队。“当时我训练还不到一年,我本来就想 在国家队由教练系统地训练一下,提高一 下我的水平,也就达到目的了。”结果通 过 4 个多月的训练,1983 年 3 月份,经过 国家队内的选拔赛,许海峰在队内排第 二名,仅次于队友王义夫。此后,许海 峰又在奥运会热身赛中击败世界各 国的选手,取得了自己首个世界冠 军,由此获得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 会的参赛资格。 1984 年 7 月 29 日上午 11 点 30 分,在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自选 手枪射击比赛中,许海峰夺得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块金牌,而 他的名字,也被铭记在了新中国的体育史册上。 当天,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6名运动员参加了“男子50 米手枪慢射60发”的比赛。60发子弹分6组完成,在出色地完成 了前两组后,许海峰第三组打得不太理想。他放下枪,歇了会儿 以调整状态。决定胜负的3组,许海峰打出了一个9环、两个10 环的成绩。最终,许海峰以566环的总成绩和领先1环的优势夺 冠,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榜“零的突破”。 许海峰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夺冠当天的日记。日记中,许 海峰将自己每一枪的位置都画在两幅图里,并用实心和空心的 三角形、圆形、方形来对每一组枪加以区分。看着35年前绘制的 图,许海峰笑着对北青报记者说:“当时打了太多 8 环,太不应该 了,要不成绩还应该更好的。”他在日记中坦言,自己也有紧张的 时刻:“因为前面打得稍好,后面就想保住前面的成绩,打时就有 一点苛求,怕打坏,但你越怕打坏,做起动作来就越小心,动作就 会生硬、发僵,你的成绩就会越差。”但随后经过调整,许海峰找 回了状态。 从许海峰取得的第一块金牌开始,许海峰的命运改变了,中 国奥运历史也发生了转变。许海峰之前,现代奥运会的2500多 枚金牌中,没有一枚属于中国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中国 陆续参加了 1988 年汉城、1992 年巴塞罗那、1996 年亚特兰大、 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夏奥会,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 51 枚金牌位列金牌总数第一。 出乎不少人意料,从美国回来仅仅两个月,许海峰就把金牌 捐给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许海峰说:“这块金牌本来就是 属于国家的。我不是在说空话,运动员都是国家培养的,这不仅 是我的荣誉,更是国家的。”另外,许海峰还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 枚中国奥运第一金, “金牌放在家里只有我自己能看,最多也就是 记者来拍一拍,但放在博物馆里就不一样了,只要展出,就会有很 多人能看到。” 去年,许海峰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奖之前,我去国家 博物馆参观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展览,那里展出了我的三 件物品,分别是我当时捐出的金牌、领奖服和望远镜。” 1995年,许海峰因眼疾最终决定退役封枪,开始担任中国 国家射击队女子手枪组教练。 许海峰称自己“好钻研”。作为教练,许海峰开始在训练安排 和赛前准备上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许海峰钻研后形成的方 法再次奏效。1996年,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许海峰的队 员李对红摘下女子运动手枪金牌;2000年,陶璐娜在第27届悉尼 奥运会上夺得首金。 2004年年底,许海峰调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 中心副主任,分管“现代五项”。从事了 20 年射击工作的许海峰, 开始尝试新的“角色”。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中国的现代五项就取 得了突破,钱震华在波兰世锦赛上夺得男子个人冠军,这是中国 现代五项在世界大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继1984年捐出奥运首金后,国庆70周年来临之际,许海峰又 在谋划一个大动作,“我最近想着,把之前获得的所有奖牌、历届 奥运会的领奖服、从1983年到现在的训练笔记都整理一下,全部 捐给博物馆。”又一次,许海峰决定做一件不被理解的事。“肯定有 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想法,但我自己想得很明白。这些东西放在博 物馆里就会有新的价值。” 2017年,许海峰退休了。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工作时总 不在家,亏欠家里人太多了。如今这位昔日的奥运冠军几乎包揽 了所有的家务活儿,“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全都是我一个人干, 退休后必须好好表现一下。” 本版文/本报记者 屈畅 实习记者 赵诣涵 半路出家的奥运冠军 打算捐出 所有的奖牌、领奖服 时代 影响 中国奥运史 实现金牌零突破 他的 青春 光阴 故事 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编辑/池海波 程喆 美编/陈波 责校/李建良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1

摘得首金 开启中国奥运夺金潮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19-09/02/A05/bjbqb20190902A05.pdf摘得首金 开启中国奥运夺金潮...

Aug 15,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摘得首金 开启中国奥运夺金潮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19-09/02/A05/bjbqb20190902A05.pdf摘得首金 开启中国奥运夺金潮 1984年一声枪响,东方巨人在奥运赛场醒来。27岁的许海峰在鲜花和荣耀

摘得首金 开启中国奥运夺金潮

1984年一声枪响,东方巨人在奥运赛场醒来。27岁的许海峰在鲜花和荣耀中,见证了积弱百年的中国在奥运赛场上昂首挺胸的时刻。他举枪射击的画面在光阴飞逝中历久弥新,成为近代百年奥运史中不能忘却的记忆。

一声枪响,他实现了中国人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这一声枪响就如同发令枪,让中国体育事业进入世界最高舞台,从此不断冲刺、奋进。当繁华归寂、铅华洗尽后,始终将认真负责作为自己成功原因的他,打算将所有曾获得的奖牌捐赠出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许海峰在谋划一个大动作,“我最近想着,把之前获得的所有奖牌、历届奥运会的领奖服、从1983年到现在的训练笔记都整理一下,全部捐给博物馆。”许海峰说,“这些东西放在博物馆里会有新的价值,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许海峰穿着一件印着五星红旗的运动衣,即使已经退休,他的身上烙印着运动员坚毅、果断的气质。“热爱你的事业,努力去钻研,不断地扩展知识面,这是我总结的成功秘诀。”许海峰说。

返乡转校初中跳级错过入伍时机

这位为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冠军,是当了多年“赤脚医生”“供销社销售员”后半路出家的,但这些时代烙印,都成为他人生路上的青春记忆。

许海峰的生日是1957年8月1日建军节,和许多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一样,那时候,他的名字叫“许建军”。他小时候一直想去当兵,但陪同他长大的小伙伴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一心想要打枪的同伴,虽然没能踏上战场杀敌立功,却用一块金牌为中国打开了体育强国的大门。

1972年,15岁的许海峰回到安徽老家,“当时我读的学校没有初二,只有初一和初三,校长问我想上哪一个呢?我就说那我看看初一和初三的书吧,看完书之后,我就说我上初三吧。”就这样,许海峰跳了一级。

当时他完全没想到,这一次跳级将对他的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中学毕业后,立志当兵的许海峰报名参军,“那样就能去射击了,我从小就想去射击。结果那一年,我差8个月才到18岁,没当成兵。于是1975年我就到农村插队去了。”

插队的日子是辛苦的,但许海峰如今谈起那段经历颇感骄傲:“我什么农活都干过了。挑水、插秧我都做过,我还养过三个月的鸭子。但我个子高,插秧的时候腰很难受。”这样的经历,培养了许海峰坚韧不拔的精神。刚开始第一年的时候,他只能做到“八分工”,但一年的汗流浃背之后,他很快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整劳力”了。

在田里挥洒汗水两年左右,许海峰的人生又迎来了新挑战,他所在的组织走了一个医生,于是许海峰“被改行”当上了“赤脚医生”。这期间,许海峰还学会了打针,“那时候,我也给刚出生几天的小孩打过吊水。有一次我生病了,特难受,家里也没别人,我自己给自己打了一针葡萄糖。”

虽然没能入伍打枪,但许海峰在知青期间培养了一手打鱼的好手艺,“大家想吃鱼了,我就带着鱼叉出去,两小时回来,能带回30多斤鱼。”许海峰曾总结自己练射击的经验说:“射击有3个要素:稳、瞄、扣,最难的是扣扳机的那一下。”也许当年叉鱼时,许海峰已经展现出了自己把握时机的能力。在这期间,许海峰用将近40元钱,到安徽省芜湖市百货商店购买了一支当年可以合法买到的气枪。这是许海峰所拥有的第一支枪。

供销社找到“铁饭碗”提升销量获重奖

1979年,知青返城,22岁的许海峰也回到家里,得到一份供销社销售员的工作。“这是正规的国营单位,工资也不低,一个月29块5毛

钱。”许海峰说,自己第一年在调料柜台。说是卖调料,许海峰还卖“烟、糖、酒、煤油、火柴”。第二年,许海峰又转到生产资料柜台,主要是销售肥料。

销售肥料的这一年,许海峰的销售业绩让不少人刮目相看。上一年,供销社的肥料销售额为28万元,许海峰接手后,一年增长到32万多元。与此同时,相比上一年因为各种损耗导致的3000元损失,许海峰降到不足1000元。“当时因为这个业绩,县里边给了我60元的奖金,比全县第二名的奖金多了一倍。”

许海峰总结说,之所以在接手肥料柜台的第一年就取得了业绩的突破,主要靠的还是“认真负责”4个字,“当时肥料袋子很薄,如果不细心,可能拎起来就给弄破了。且不说洒出来肥料再装回去的损耗,那时候的化肥很容易挥发,洒出来挥发掉了,损耗也很大。另外,有时候肥料来了很多,库房里堆不下,就要堆到外面,这时如果有下雨,就要及时用油布把肥料盖起来,不然肥料遇到雨,就都没了。”

一年多训练拿到奥运参赛资格

尽管在国营的供销社有着稳定的收入,捧着“铁饭碗”,但许海峰内心仍然想要去射击。1982年,许海峰中学的体育老师在当地担任射击教练,准备组队参加安徽省第五届省运会。许海峰找到老师,表达了想要练习射击的愿望,最终顺利进入射击队。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8月25日许海峰参加了省运会,以370环的成绩将原本的安徽省纪录提高了26环之多。“当时我用的枪也很差,却击败了用着好枪、好子弹的专业运动员。”

比赛后,许海峰又回到供销社干了几个月,1982年12月就被征调入安徽省队训练。在安徽省队,许海峰接受教练建议,为自己增加了一个训练项目,就是后来取得中国第一块金牌的“男子50米手枪慢射”。这时距离许海峰夺取奥运冠军仅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几个月后,许海峰就从省冠军晋级到全国冠军。1983 年 11 月,许海峰进入国家队。“当时我训练还不到一年,我本来就想在国家队由教练系统地训练一下,提高一下我的水平,也就达到目的了。”结果通过4个多月的训练,1983年3月份,经过国家队内的选拔赛,许海峰在队内排第二名,仅次于队友王义夫。此后,许海峰又在奥运会热身赛中击败世界各国的选手,取得了自己首个世界冠军,由此获得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1984年7月29日上午11点30分,在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自选手枪射击比赛中,许海峰夺得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块金牌,而他的名字,也被铭记在了新中国的体育史册上。

当天,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6名运动员参加了“男子50米手枪慢射60发”的比赛。60发子弹分6组完成,在出色地完成了前两组后,许海峰第三组打得不太理想。他放下枪,歇了会儿以调整状态。决定胜负的3组,许海峰打出了一个9环、两个10环的成绩。最终,许海峰以566环的总成绩和领先1环的优势夺冠,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榜“零的突破”。

许海峰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夺冠当天的日记。日记中,许海峰将自己每一枪的位置都画在两幅图里,并用实心和空心的三角形、圆形、方形来对每一组枪加以区分。看着35年前绘制的图,许海峰笑着对北青报记者说:“当时打了太多8环,太不应该了,要不成绩还应该更好的。”他在日记中坦言,自己也有紧张的时刻:“因为前面打得稍好,后面就想保住前面的成绩,打时就有一点苛求,怕打坏,但你越怕打坏,做起动作来就越小心,动作就会生硬、发僵,你的成绩就会越差。”但随后经过调整,许海峰找回了状态。

从许海峰取得的第一块金牌开始,许海峰的命运改变了,中国奥运历史也发生了转变。许海峰之前,现代奥运会的2500多枚金牌中,没有一枚属于中国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中国陆续参加了1988年汉城、1992年巴塞罗那、1996年亚特兰大、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夏奥会,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51枚金牌位列金牌总数第一。

出乎不少人意料,从美国回来仅仅两个月,许海峰就把金牌捐给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许海峰说:“这块金牌本来就是属于国家的。我不是在说空话,运动员都是国家培养的,这不仅是我的荣誉,更是国家的。”另外,许海峰还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枚中国奥运第一金,“金牌放在家里只有我自己能看,最多也就是记者来拍一拍,但放在博物馆里就不一样了,只要展出,就会有很多人能看到。”

去年,许海峰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奖之前,我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展览,那里展出了我的三件物品,分别是我当时捐出的金牌、领奖服和望远镜。”

1995年,许海峰因眼疾最终决定退役封枪,开始担任中国国家射击队女子手枪组教练。

许海峰称自己“好钻研”。作为教练,许海峰开始在训练安排和赛前准备上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许海峰钻研后形成的方法再次奏效。1996年,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许海峰的队员李对红摘下女子运动手枪金牌;2000年,陶璐娜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夺得首金。

2004年年底,许海峰调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分管“现代五项”。从事了20年射击工作的许海峰,开始尝试新的“角色”。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中国的现代五项就取得了突破,钱震华在波兰世锦赛上夺得男子个人冠军,这是中国现代五项在世界大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继1984年捐出奥运首金后,国庆70周年来临之际,许海峰又在谋划一个大动作,“我最近想着,把之前获得的所有奖牌、历届奥运会的领奖服、从1983年到现在的训练笔记都整理一下,全部捐给博物馆。”又一次,许海峰决定做一件不被理解的事。“肯定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想法,但我自己想得很明白。这些东西放在博物馆里就会有新的价值。”

2017年,许海峰退休了。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工作时总不在家,亏欠家里人太多了。如今这位昔日的奥运冠军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儿,“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全都是我一个人干,退休后必须好好表现一下。”

本版文/本报记者 屈畅 实习记者 赵诣涵

半路出家的奥运冠军

打算捐出所有的奖牌、领奖服

时代影响

中国奥运史实现金牌零突破

他的青春

光阴故事

许海峰

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编辑/池海波 程喆 美编/陈波 责校/李建良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