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JHGT-20.1(28) (2013-01) 華岡紡織期刊 第二十卷 第一期 ISSN 1025-9678 28 以過渡金屬-鐵改質 TiO 2 加入熱致變色材料製成 PVA 薄膜之探討 Transition Metal - Fe Modified TiO2 Add in Thermochromic Materials Made of PVA Film on the UV/Vis Spectral of Properties 單于蘋, 李貴琪 Y. P. Shan and K. C. Lee 中國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Textile Engineering,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K. C. Lee : [email protected] 摘要 本實驗將熱致變色材料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依重量百分濃度 0.2wt%添加於聚乙烯醇水溶液 (8wt%)並依重量百分濃度(0.1wt%0.15wt%0.2wt%)添加二氧化鈦製成薄膜,在分別將薄膜 照射 UV/Vis 光譜分析儀和分光分析儀,得到的結果為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二氧化鈦薄膜具 有吸收 400nm-200nm 紫外線的功效,而隨溫度的升高會使吸收值上升,透光值下降。 關鍵詞: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聚乙烯醇、二氧化鈦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hermochromic materials[(CH3CH2)2NH2]2[CuCl4],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fixed concentrations 0.2% adding polyvinyl alcohol (PVA) solution (8%) doped Fe/TiO2 made of filmand then the film were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and heated to 60UV/Vis 200~800nm light absorption and light transmittance values were measured for analysis.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CH3CH2)2NH2]2[CuCl4] doped Fe/TiO2 absorption value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films increased transmittance decreased, [(CH3CH2)2NH2]2[CuCl4] doped Fe/TiO2 absorp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films value of 200~400nm. Keywords : [(CH 3 CH 2 ) 2 NH 2 ] 2 [CuCl 4 ], PVA, TiO 2
7

以過渡金屬 鐵改質 TiO2 加入熱致變色材料製成 PVA 薄膜之探討28)(2013).pdf · 2016. 1. 10. · [CuCl 4] doped Fe/TiO 2 absorption value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Sep 10,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 JHGT-20.1(28) (2013-01)

    華岡紡織期刊 第二十卷 第一期 ISSN 1025-9678

    28

    以過渡金屬-鐵改質 TiO2加入熱致變色材料製成 PVA

    薄膜之探討 Transition Metal - Fe Modified TiO2 Add in Thermochromic Materials Made of PVA Film on the

    UV/Vis Spectral of Properties

    單于蘋, 李貴琪 Y. P. Shan and K. C. Lee

    中國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Textile Engineering,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K. C. Lee : [email protected]

    摘要

    本實驗將熱致變色材料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依重量百分濃度 0.2wt%添加於聚乙烯醇水溶液

    (8wt%)並依重量百分濃度(0.1wt%、0.15wt%、0.2wt%)添加二氧化鈦製成薄膜,在分別將薄膜

    照射UV/Vis光譜分析儀和分光分析儀,得到的結果為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二氧化鈦薄膜具

    有吸收 400nm-200nm紫外線的功效,而隨溫度的升高會使吸收值上升,透光值下降。

    關鍵詞: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聚乙烯醇、二氧化鈦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hermochromic materials[(CH3CH2)2NH2]2[CuCl4],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fixed concentrations 0.2% adding polyvinyl alcohol (PVA) solution (8%) doped

    Fe/TiO2 made of film﹐and then the film were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and heated to 60℃ UV/Vis

    200~800nm light absorption and light transmittance values were measured for analysis.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CH3CH2)2NH2]2[CuCl4] doped

    Fe/TiO2 absorption value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films increased transmittance decreased,

    [(CH3CH2)2NH2]2[CuCl4] doped Fe/TiO2 absorp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films value of

    200~400nm.

    Keywords : [(CH3CH2)2NH2]2[CuCl4], PVA, TiO2

  • 29

    1.前言

    近年來變色材料研究非常廣泛,也有很多研

    究已商品化,而在軍事、節能方面有很多的研究發

    展,如變色纖維的應用及電致、熱致、光致變色節

    能窗材也是最近熱門的研究方向。針對一般的二氧

    化鈦只有在紫外光照射下才可進行光催化分解反

    應,但本研究以摻雜過渡金屬離子於二氧化鈦中,

    增加二氧化鈦對可見光的吸收能力以達到更廣泛

    的應用範圍。本實驗以指示性材料為研究方向做為

    研究。使用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依不同重量百分濃

    度添加改質二氧化鈦,製成聚乙烯醇(PVA)薄膜,

    增加吸收波長範圍並同時提高熱傳導性[1,2]。

    2.理論

    2-1 熱致變色材料

    本實驗中的熱致變色材料為四氯銅雙二乙基

    銨鹽,[(CH3CH2)2NH2]2[CuCl4],在室溫下為黃綠

    色,當溫度升高時,會轉變為黃褐色。熱變色的發

    生是由於中心金屬四周的配位幾何形狀改變所造

    成,此化合物結構由四個氯離子圍繞一個銅離子形

    成一個共平面化合物,而銨陽離子位於外圍;當溫

    度升高時因銨陽離子振動,使 N-HCl 的氫鍵發生

    變化,這作用力使原來共平面的原子構形扭曲成四

    面體構形,而呈現不同顏色如圖 1[3,4]。

    圖 1 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變色理論

    2-2 聚乙烯醇(PVA)成膜機制

    高分子顆粒或粉末加熱至熔點溫度,粒子因

    熱而開始軟化,粒子與粒子接觸會互相結合,粒子

    間的空隙會形成微小孔洞乾燥後形成膜。聚乙烯醇

    (PVA)為水溶性材料,為了使其成膜後水溶性降

    低,增加其使用性,因此使用了交聯法(Crosslinking)

    中的熱交聯法,將聚乙烯醇(PVA)在 100~200℃下

    持續加熱約一小時,使聚乙烯醇(PVA)分子內的

    -OH 基相互反應脫氫,成為 C-O-C 鍵將高分子鏈

    與鏈之間架橋聯接起來。本實驗使用的聚乙烯醇在

    20℃ 下 8wt % 聚 乙 烯 醇 水 溶 液 的 黏 度 為

    21~26(cps)、PH 值為 5~7。聚乙烯醇分子式如圖

    2[3-5]。

    圖 2 聚乙烯醇(PVA)分子式

    3.實驗

    3-1實驗材料

    (1) 異丙醇IPA(isopropyl alcohol,C3H8O)

    (2) Purity 99.8%、第一化工。

    (3) 無水酒精(ethanol,C2H5OH)

    (4) Purity 99.5%、 第一化工。

    (5) 無水氯化銅(copper(II) chloride,CuCl2.2H2O

    =170.48)Purity>98%、和光純藥株式會

    社。

    (6) 氯化二乙基銨(diethylaminehydrochloride,

    (CH3CH2)2 NH‧ HCl)Purity>98%、

    (7) 第一化工。

    (8) (5)聚乙烯醇BP-24(Polyvinyl Alcohol,

    (9) (CH2CHOH)n-(CH2CHOOCCH3)m-)

    (10) Purity 86~89%、第一化工。

    (11) (6)硝酸鐵(Fe(NO3)3·9H2O )、第一化工。

    (12) (7)二氧化鈦(titanium(IV) oxide,TiO2)、

    (13) 第一化工。

    3-2實驗設備

    (1) 電磁加熱攪拌器。 型號:HMS-102-4、廠商:

    祥泰精機。

    (2) UV光譜分析儀。型號:V-6700、廠商:尚偉

    科技股份有限司。

    (3) 自動塗佈機。型號:K101。廠商: CONTROL

    COATER

  • 30

    (4) 電子天秤。型號:FX-320。廠商:日本 A&D

    3-3 實驗流程

    (1) 熱致變色材料製作

    (2) 熱致變色材料製作步驟

    在室溫 27℃秤取 0.70g之氯化銅,置於 50

    mL 錐形瓶中,再加入 2 mL無水酒精,以

    玻棒攪拌使固體完全溶解。秤取 1.10 g的氯

    化二乙基銨置於50 mL錐形瓶中,加入6 mL

    異丙醇後,以電磁加熱攪拌器加熱(加熱數

    值 3、約 60~70℃)並攪拌使之溶解,氯化二

    乙基銨完全溶解後,用滴管將氯化銅溶液逐

    滴加入,加入過程中溶液仍持續加熱攪拌

    (加熱數值 3、約 60~70℃)。氯化銅溶液滴

    加完後,再調高加熱溫度加熱 40分鐘(加熱

    數值 4、約 70~80℃),以蒸發過多之溶劑,

    將錐形瓶放於桌面稍微冷卻後,置於冰浴中

    冷卻,產生結晶,再使用過濾抽氣收集產物。

    (3) 鐵改質二氧化鈦製作步驟

    在室溫 27℃秤取取 0.5g Fe(NO3)3·9H2O

    加入 50mL去離子水溶解,加入 5g TiO2 與

    10mL甲醇,此時溶液為淡黃色。經過攪拌,

    並以UV光照射 3小時後可發現容易變更淡

    且接近無色,粉末呈現淡黃色。過濾取出粉

    末,以高溫燒結 2小時,以去離子水清洗並

    烘乾。

    3-4實驗方法

    本實驗的熱致變色材料,使用四氯銅雙二乙

    基銨鹽。而薄膜部份使用聚乙烯醇,將聚乙烯醇粉

    末用去離子水溶解分別配成重量百分濃度 8wt%,

    再分別加熱至 80℃持續 30分鐘,置於室溫冷卻,

    分別再將聚乙烯醇溶液加入熱致變色粉末,配製成

    重量百分濃度 0.2wt%,在分別依重量百分濃度添

    加 Fe/TiO2(0.1wt%,0.15wt%、2.0wt%)在用塗佈機

    塗佈(200μm)置於室溫下乾燥[6,7]。

    4.結果與討論

    4-1不同重量百分濃度對聚乙烯醇薄膜透光率分析

    由圖 3我們可以得知不同比例(6wt%、8wt%、

    10wt%)聚乙烯醇水溶液,製成薄膜厚度約 200μm

    藉由波長範圍 200~800nm UV/Vis 光譜儀測其透光

    率。圖 3為所量測到的透光率圖譜。由圖 2譜得知

    10wt%透光率最差,而 10wt%透光率最差是因為在

    製造聚乙烯醇薄膜過程中,因聚乙烯醇濃度高乾燥

    後因薄膜厚度控制在 200μm 使得分子間凝集較為

    緊密,使得濃度 10wt%的聚乙烯醇薄膜透光率最

    差,再由圖譜可知雖然 6wt%與 8wt%透光率並沒有

    太大的差別,但是 6wt%的薄膜較 8wt%不穩定,且

    薄膜濃度過低會不易測量[8,9] 。

    圖 3 PVA film (6%、8%、10%)UV/Vis透光率圖譜

    4-2不同重量百分濃度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UV/Vis

    透光率分析

    氯化銅+無水酒精

    氯化二乙基銨+異丙醇

    氯化二乙基銨溶液+氯化銅溶液

    加熱蒸發多於溶劑

    冰浴

    過濾抽氣收集產物

    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 31

    根據上一章節的結果選用 8wt%聚乙烯醇水

    溶液,來作為添加變色材料製成薄膜的濃度。我們

    依不同重量百分濃度(0.1%、0.15%、0.2%)添加四

    氯銅雙二乙基銨鹽,於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製成薄膜

    (厚度約 200μm),由圖 4得知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濃度在常溫下對透光率的影響較為不明顯其原因

    為在常溫中變色材料的分子結構並不會發生改

    變。但由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濃度本身還是可以看

    出 (透光率在 500nm~300nm 的部分) 隨著濃度越

    高其曲線也越陡。

    圖 5、圖 6、圖 7為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各濃

    度在室溫 27℃和 60℃的透光率圖譜。因四氯銅雙

    二乙基銨鹽溫度升高時顏色會由黃綠色變為黃褐

    色,所以因顏色加深使透光率下降。圖譜顯示溫度

    上升會使整體透光率些微下降,原因是高溫時四氯

    銅雙二乙基銨鹽 PVA 薄膜為黃褐色,而當四氯銅

    雙二乙基銨鹽濃度升高時,變色的程度也較為明顯

    故往後實驗皆選用較有明顯變化之 0.2 wt%四氯銅

    雙二乙基銨鹽。

    圖 4 各濃度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PVA film UV/Vis

    透光率圖譜

    圖 5 0.1wt%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PVA film UV/Vis

    透光率圖譜

    圖 6 0.15wt%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PVA film

    UV/Vis透光率圖譜

    圖 7 0.2wt%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PVA film UV/Vis

    透光率圖譜

    4-3不同重量百分濃度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UV/Vis

    吸收值分析

    根據上節的結果選用 8wt%聚乙烯醇水溶

    液,來作為添加變色材料製成薄膜的濃度。我們依

    不同重量百分濃度(0.1%、0.15%、0.2%)添加四氯

    銅雙二乙基銨鹽,於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製成薄膜

    (厚度約 200μm),由圖 8得知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濃度在常溫下對吸收值的影響較為不明顯其原因

    為在常溫中變色材料的分子結構並不會發生改

    變。但由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濃度本身還是可以看

    出 (吸收值在 500nm~300nm 的部分) 隨著濃度越

    高其曲線也越陡。

    圖 9為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濃度 0.2%在室溫

    27℃和 60℃的吸收值圖譜。因四氯銅雙二乙基銨

    鹽溫度升高時顏色會由黃綠色變為黃褐色,所以因

    顏色加深使吸收值升高。圖譜顯示溫度上升會使整

    體吸收值些微提升,原因是高溫時四氯銅雙二乙基

    銨鹽 PVA 薄膜為黃褐色,而當四氯銅雙二乙基銨

    鹽濃度升高時,變色的程度也較為明顯故往後實驗

    皆選用較有明顯變化之 0.2 wt%四氯銅雙二乙基銨

    鹽。

  • 32

    圖 8 各濃度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PVA film UV/Vis

    吸收值圖譜

    圖 9 0.2wt%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PVA film UV/Vis

    吸收值圖譜

    4-4 不同重量百分濃度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 薄膜 UV/Vis透光率分析

    選用 8wt%聚乙烯醇水溶液,來作為添加變色

    材料製成薄膜的濃度。我們依不同重量百分濃度

    (0.1%、0.15%、0.2%)添加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

    於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製成薄膜厚度約 200μm,在室

    溫下 27℃和加熱到 60℃時藉由波長 200~800nm

    UV/Vis 光譜儀測其透光率。依圖 10可知隨改質二

    氧化鈦濃度的增加透光度會下降,在濃度 0.1wt%

    時可見光區的透光率有百分之 90%,而在 400nm

    處各濃度透光值皆開始下降,而 390nm~100nm 波

    長處為紫外光區,由此可知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改質二氧化鈦薄膜有遮蔽紫外光的功效,而隨著改

    質二氧化鈦濃度的增加紫外光區的透光度也隨之

    下降,代表遮蔽效果越好。

    圖 11、圖 12、圖 13 為各濃度熱致變色聚乙

    烯醇添加改質二氧化鈦薄膜在室溫 27℃和高溫

    60℃下的透光值,由圖 11、圖 12、圖 13得知溫度

    的升高會使可見光到紫外光區透光值下降,原因為

    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在溫度升高後分子構形改變

    使得能階上升改變薄膜光譜吸收[5]。

    圖 10 各濃度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膜

    UV/Vis透光率圖譜

    圖 11 0.1wt%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膜

    室溫 27℃和高溫 60℃UV/Vis透光率圖譜

    圖 12 0.15wt%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

    膜室溫 27℃和高溫 60℃UV/Vis透光率圖譜

    圖 13 0.2wt%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膜

    室溫 27℃和高溫 60℃UV/Vis透光率圖譜

  • 33

    4-5 不同重量百分濃度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膜 UV/Vis吸收值分析

    圖 14為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不同重量百分

    濃度 0.1%、0.15%、0.2%改質二氧化鈦薄膜之

    UV/Vis吸收值圖譜分析。

    圖 15、圖 16、圖 17 為不同重量百分濃度

    0.1%、0.15%、0.2%改質二氧化鈦薄膜在室溫 27 ℃

    與高溫 60℃之 UV/Vis吸收值圖譜分析。

    依圖 14 得知隨 Fe/TiO2重量百分濃度的增加

    會使吸收值提高,而各濃度皆在 400nm 處開始吸

    收值上升,原因為 Fe/TiO2 具有紫外光發光的能

    力,當有外加能量作用時會使價電子帶激發到傳導

    帶而發光,二氧化鈦的電子結構是由價電子帶和空

    軌道形成的傳導帶構成,當其受紫外光照射時,可

    以看到波長 400nm到 200nm(紫外光區)的吸收值開

    始有升高的趨勢,由此吸收值圖譜可以證實熱致變

    色聚乙烯醇薄膜添加 Fe/TiO2時會使薄膜有吸收紫

    外線的能力,但二氧化鈦本身能隙的寬度為 3.2

    eV,波長超過 380 nm(即能量低於 3.2 eV)的光源無

    法使二氧化鈦發揮光觸媒功能,而利用鐵本身之特

    性改善二氧化鈦表面的電子傳遞速率,能在光催化

    反應過程中延長光電子存活時間使得改質二氧化

    鈦具有更優良的光催化效果以彌補一般二氧化鈦

    在波長 350nm以上光催化效果反應不顯著的情況。

    依圖 15、圖 16、圖 17為各 Fe/TiO2濃度在室

    溫和高溫下之吸收值,由前所述得知圖譜溫度的升

    高可使吸收值上升。

    圖 14 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膜各濃度

    UV/Vis吸收值圖譜

    圖 15 0.1wt%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膜

    室溫 27℃和高溫 60℃UV/Vis吸收值圖譜

    圖 16 0.15wt%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

    膜室溫 27℃和高溫 60℃UV/Vis吸收值圖譜

    圖 17 0.2wt%熱致變色聚乙烯醇添加 Fe/TiO2薄膜

    室溫 27℃和高溫 60℃UV/Vis吸收值圖譜

    5.結論

    (1) 聚乙烯醇(PVA)水溶液製成薄膜後,當厚度

    固定時受到聚乙烯醇濃度的影響,UV/Vis

    透光度會隨聚乙烯醇濃度的增加而透光值

    下降。

    (2) 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本身對透光率有影響

    但效果不太明顯,原因為在常溫中變色材料

  • 34

    的分子結構並不會發生改變。

    (3) 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本身對吸收值有影響

    但效果不太明顯,原因為在常溫中變色材料

    的分子結構並不會發生改變。

    (4) 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聚乙烯醇(PVA)薄膜參

    雜 Fe/TiO2透光率會因溫度升高而下降,而

    在室溫下 400nm~200nm 透光率會因四氯銅

    雙二乙基銨鹽濃度增加而使曲線越陡。

    (5) 四氯銅雙二乙基銨鹽聚乙烯醇(PVA)薄膜參

    雜 Fe/TiO2 在 400nm~200nm 吸收值會上

    升,而且除了受到濃度的影響外,溫度升高

    會使吸收值加大。

    謝誌

    感謝曾軍凱先生的指導,洪銘頎先生的協助。

    參考文獻

    1 張志盛,光變色染料 Chromenes 的合成與研

    究,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論文,高

    雄,台灣,2-11(2004)

    2 沈慶月、陸春華、許仲梓,光致變色材料的

    研究與應用,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材料

    報導,第十九卷,第十期,31-35(2005)

    3 王大銘、蔡逸文,鹼處理對聚乙烯醇薄膜滲

    透蒸發 效能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

    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台灣, 5-6,

    17-18(2004)

    4 葉茂榮、黃堯堂,聚乙烯醇/碳酸鈣奈米材料

    的製備與特性,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台南,台灣,40,73(2007)

    5 S.A. Tomás , M.A. Arvizu, O. Zelaya -Angel, P.

    Rodríguez , Effect of ZnSe doping on the

    photochromic and therm -ochromic properties

    of MoO3 thin films,Thin Solid Film, Germany

    1-4 (2009)

    6 Xue-Feng Qian, Jie Yin, Jun-Chao Huang,

    Yan-Fei Yang, Xiao-Xia Guo and Zi-Kang

    Zhu ,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VA/Ag2S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ina,2-3(2001)

    7 Jeongbae Kim, Moo Hwan Kim, A

    photochromic dye activa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thickness of liquid films, Korea

    97-504(2006)

    8 楊定亞、陳智榮,設計合成以香豆素為主體

    之螺喃化合物及其光致變色性質研究,私立

    東海大學應用化學研所碩士論文,台中,台

    灣,135-136(2008)

    9 Qiying Chen, Suwas Nikumb, Laser processing

    of silicon at submicron scale using

    photochromic films, Germany 411-417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