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408 高中生物花粉萌發實驗延伸探討 研究者:楊伊琳、陳品妤 指導者:胡哲明教授 孫譽真老師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歷年來高中基礎生物課程中的花粉萌發實驗,都是以非洲鳳仙花做為實驗 材料,使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對花粉進行培養,並以蔗糖溶液提供的滲透壓 為實驗課程中的操作變因,探討影響花粉管萌發的因素。 但是近期全球鳳仙花遭露菌病感染而大量死亡,老師們在準備上課用的實 驗材料時非常不便,我們第一個想要探討的問題,就是找到能替代非洲鳳仙花 做為萌發實驗材料的植物。 而在課堂上全班分組以非洲鳳仙花進行萌發實驗時,我們發現:雖然使用 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培養,每組呈現的萌發結果差異卻相當大,不禁令我們好 奇,除了滲透壓,是否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花粉的萌發率呢? 另外上課老師準備實驗材料時,往往一次配置多量的蔗糖溶液以便眾多班 級同時使用,但我們發現蔗糖溶液在常溫下很容易變質,因此我們想要尋找可 以替代蔗糖提供適當滲透壓的物質,它必須易溶於水、水溶液在常溫較易保存、 具有不亞於蔗糖的萌發效果,還要容易在一般學校實驗室中取得。甘露醇分子 量大小與蔗糖相近、生物細胞幾乎不會使用且對生物無害,本實驗嘗試利用甘 露醇做為培養液的溶質,深入了解甘露醇溶液對花粉萌發是否能提供適當的滲 透壓。 二、研究目的 (一)尋找除了鳳仙花,在短時間內有高萌發率的植物,以作為花粉萌發實驗 課程的材料。 (二)探討非洲鳳仙花及海棠種山茶花花粉新鮮度對於花粉萌發的影響。 (三)探討是否有合適的物質可以替代不易保存的蔗糖作為滲透壓來源。 (四)改良現行高中課本中的花粉萌發實驗。 三、研究問題 尋找適合進行萌發實驗的素材,並探討非洲鳳仙花及海棠種山茶花粉新鮮度對 花粉萌發的影響。
14

高中生物花粉萌發實驗延伸探討 - web.fg.tp.edu.twweb.fg.tp.edu.tw/~tfghdb/blog/wp-content/uploads/2016/07/WL22_pp408... · 高中生物花粉萌發實驗延伸探討...

Oct 14, 2019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 408

    高中生物花粉萌發實驗延伸探討

    研究者:楊伊琳、陳品妤

    指導者:胡哲明教授 孫譽真老師

    壹、 緒論

    一、研究動機 歷年來高中基礎生物課程中的花粉萌發實驗,都是以非洲鳳仙花做為實驗

    材料,使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對花粉進行培養,並以蔗糖溶液提供的滲透壓

    為實驗課程中的操作變因,探討影響花粉管萌發的因素。 但是近期全球鳳仙花遭露菌病感染而大量死亡,老師們在準備上課用的實

    驗材料時非常不便,我們第一個想要探討的問題,就是找到能替代非洲鳳仙花

    做為萌發實驗材料的植物。 而在課堂上全班分組以非洲鳳仙花進行萌發實驗時,我們發現:雖然使用

    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培養,每組呈現的萌發結果差異卻相當大,不禁令我們好

    奇,除了滲透壓,是否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花粉的萌發率呢? 另外上課老師準備實驗材料時,往往一次配置多量的蔗糖溶液以便眾多班

    級同時使用,但我們發現蔗糖溶液在常溫下很容易變質,因此我們想要尋找可

    以替代蔗糖提供適當滲透壓的物質,它必須易溶於水、水溶液在常溫較易保存、

    具有不亞於蔗糖的萌發效果,還要容易在一般學校實驗室中取得。甘露醇分子

    量大小與蔗糖相近、生物細胞幾乎不會使用且對生物無害,本實驗嘗試利用甘

    露醇做為培養液的溶質,深入了解甘露醇溶液對花粉萌發是否能提供適當的滲

    透壓。

    二、研究目的 (一)尋找除了鳳仙花,在短時間內有高萌發率的植物,以作為花粉萌發實驗

    課程的材料。

    (二)探討非洲鳳仙花及海棠種山茶花花粉新鮮度對於花粉萌發的影響。

    (三)探討是否有合適的物質可以替代不易保存的蔗糖作為滲透壓來源。

    (四)改良現行高中課本中的花粉萌發實驗。

    三、研究問題 尋找適合進行萌發實驗的素材,並探討非洲鳳仙花及海棠種山茶花粉新鮮度對

    花粉萌發的影響。

  • 409

    貳、 文獻探討

    查詢文獻後,我們得知花粉萌發結果的影響因素,除了課本(趙等,民 99 年)提到的生長環境滲透壓外,培養液中不同濃度的鈣離子(Steinhorst and Kudla,2013)與硼離子會影響花粉管生長的長度(蔡等人,2004);不同濃度的鈣離子、鈉離子與鉀離子會影響朱槿的花粉萌發率(楊,2010);鈣離子、植物荷爾蒙或是雌蕊柱頭液,都會影響花粉萌發的情形(藍等人,2008);將百合柱頭液加入培養液中,會使劍蘭花粉的萌發率大幅下降(林與林,2007)。眾多研究顯示:培養液的成分也是影響花粉管生長的重要因素。因為課堂實驗中各組使用的是成分相同的溶液,所以上述這

    些知識無法直接為我們解釋課堂上各組數據間的差異,但我們仍可從中了解到培養

    液中的離子與其他添加成分對於花粉萌發有重要的影響。 有兩篇研究探討花粉的新鮮度對萌發率的影響(楊,2010)、(羅與田,2004)。前者是將花粉取下放在培養皿內,後者則是將花粉放入烘箱中,並皆於每日取出部分

    花粉觀察其萌發率。雖然兩者皆顯示花粉的新鮮度為影響萌發的因素之一,卻不能

    為我們上課實驗的問題提供完整的解釋,兩個實驗中所使用的花粉並不符合其在自

    然界中的生長狀況。尤其後者,花粉在烘箱中放置越久,內部的水分會越少,在培

    養液中會吸水而改變蔗糖所提供的滲透壓,增加了實驗的另一個變因。我們想到開

    花時間或許會對於花粉萌發有所影響,剛開花與開花後數日的花粉或許會有不同的

    萌發情形。課程實驗時,可能是有人使用了剛開的花,有人使用了快要謝的花,造

    成實驗結果的差距,因此我們決定改良上述兩篇報告中的實驗方法,每天同一時間

    於同一朵花取下花粉,觀察開花後不同天的萌發情形。

    參、 研究方法:

    本實驗進行花粉萌發實驗的方法是採用 Pollination Ec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書中的建議,配置花粉培養液,Ca(NO3)2 濃度 6 x 10-3 M,H3BO3 濃度 2 x 10-3 M,以花粉培養液為溶劑,配置各濃度蔗糖溶液。再取花粉與各濃度的蔗糖溶液分別放

    入蔗糖溶液中,定時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其萌發率(每次隨機取 100 個花粉)與花粉管長度(每次隨機取 15 個)。

    肆、 研究步驟

    一、找出除了鳳仙花,在短時間內有高萌發率的植物,作為花粉萌發實驗課程的

    材料。 (一) 配置花粉培養液,並以該溶液為溶劑,配置重量百分濃度各為 0%、5%、

    10%、15%、20%、25%、30%、40%、50%的蔗糖溶液。 (二) 在各懸滴玻片上分別滴上 70μι上述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 (三) 將各種植物的新鮮花粉(山茶花、金魚草、玉蘭、大花咸豐草、紫葉酢漿

    草、九層塔、紫背鴨跖草、晚香玉、朱槿、海棠、仙客來、羊蹄甲、香水

  • 410

    百合、鐵炮百合、櫻花)分別放入懸滴玻片上的蔗糖溶液中,攪拌均勻後

    蓋上蓋玻片。 (四) 將玻片與一片濕潤的衛生紙放入密封盒內,避免水分過度蒸發,影響玻片

    中蔗糖溶液濃度。 (五) 放置 2 小時後,分別在複式顯微鏡下觀察並紀錄花粉之萌發率(以花粉管

    長度超過花粉最長直徑定義為萌發,在顯微鏡下隨機觀察 100 個花粉)。 (六) 將有高萌發率的植物花粉,置於純蔗糖溶液中培養(與課本實驗設計相符),

    並觀察其萌發率。 二、探討鳳仙花及山茶花花粉新鮮度對於花粉萌發的影響。

    在上一個實驗中發現,山茶花在短時間內有良好的萌發率,故此部分實驗只

    以山茶花及鳳仙花為觀察對象。 (一) 配置花粉培養液,並以該溶液為溶劑,配置重量百分濃度各為 0%、5%、

    10%、15%、20%、25%、30%的蔗糖溶液,因為先前實驗顯示在蔗糖濃度

    40%及 50%時,花粉萌發的效果不彰,故不使用。

    (二) 標記鳳仙花/山茶花的其中一朵花苞,並每日持續觀察記錄。從花藥開裂第一天開始,每天採一些花粉進行萌發實驗,但不摘下整朵花,直到花朵

    凋謝或萌發率明顯下降。其中由於山茶花內圈(靠近中心)與外圈(靠近外圍)的花藥外觀與花粉量均有些不同,所以我們將山茶花分為內圈與外圈兩組

    分別進行實驗。 (三) 在各懸滴玻片上分別滴上 70μι上述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 (四) 將新鮮的鳳仙花/山茶花花粉分別放入懸滴玻片上的蔗糖溶液滴中,攪拌

    均勻後蓋上蓋玻片。 (五) 將玻片與一片濕潤的衛生紙放入密封盒內,避免水分過度蒸發,影響玻片

    中蔗糖溶液濃度。 (六) 鳳仙花放置 2 小時,山茶花放置 3 小時,於每小時在複式顯微鏡下觀察並

    紀錄花粉之萌發率(以花粉管長度超過花粉最長直徑定義為萌發,在顯微

    鏡下隨機觀察 100 個花粉)。 三、探討是否有合適的物質可以替代不易保存的蔗糖作為滲透壓來源。

    (一) 由於甘露醇(C6H14O6)不易被微生物分解而變質,故嘗試以甘露醇做為的溶液的滲透壓來源,並和蔗糖做比較。

    (二) 由上述實驗二之結果我們可知山茶花與鳳仙花在蔗糖濃度 5%至 15%有較高的萌發率,故以培養液為溶劑,配置重量百分濃度 5%、10%、15%的蔗糖溶液。

    (三) 滲透壓計算公式:π= i CM R T,其中π=滲透壓(atm), i=解離係數,CM=體積莫耳濃度(mol/L),R=理想氣體常數,T=絕對溫度(K)。在培養液中鹽類的體積莫耳濃度分別為 Ca(NO3)2= 6 x 10-3 M、H3BO3=2 x 10-3 M,假設完全解離,所提供的滲透壓仍然極小,故忽略不計。根據滲透壓計算公式計算

    可得:在以培養液作為溶劑的蔗糖溶液中,重量百分濃度 5%蔗糖溶液的

  • 411

    滲透壓約相當於重量百分濃度 2.7%的甘露醇溶液、重量百分濃度 10%蔗糖溶液的滲透壓約相當於重量百分濃度 5.6%的甘露醇溶液、15%蔗糖溶液的滲透壓約相當於 8.6%的甘露醇溶液。故以培養液為溶劑分別配置重量百分濃度 2.7%、5.6%、8.6%之甘露醇溶液。

    (四) 在各懸滴玻片上分別滴上 70μι5%、10%、15%的蔗糖溶液與 2.7%、5.6%、8.6%的甘露醇溶液。

    (五) 將新鮮的鳳仙花/山茶花花粉分別放入懸滴玻片上的蔗糖溶液滴中,攪拌均勻後蓋上蓋玻片。

    (六) 將玻片與一片濕潤的衛生紙放入密封盒內,避免水分過度蒸發,影響玻片中蔗糖溶液濃度。

    (七) 鳳仙花放置 1 小時,山茶花放置 4 小時,分別在複式顯微鏡下觀察並紀錄花粉之萌發率(以花粉管長度超過花粉最長直徑定義為萌發,在顯微鏡下

    隨機觀察 100 個花粉),並隨機選取 15 個有萌發的花粉測量花粉管長度,再求其平均。

    伍、 研究設計

    先嘗試找出在短時間內有高萌發率的植物,再藉由所找出來的非洲鳳仙花與海棠種山茶來進行花粉新鮮度實驗,並測試使用蔗糖溶液和甘露醇溶液的差異。

    陸、 結果與討論

    一、 找出在短時間內有高的萌發率的植物,作為花粉萌發實驗的材料

    蔗糖濃度 山茶花 金魚草 玉蘭 大花咸

    豐草

    紫葉酢

    漿草 九層塔

    紫背鴨

    跖草

    0% 37 6

    0 0

    1

    0

    0

    5% 44 9 6 1

    10% 62 21 5

    0

    15% 45 17 5

    20% 36 5 6

    25% 2 3 0

    30% 0 2 0

    40%

    50% 皆為 0

    萌發率(單位:%)

    表一、各種花粉的萌發率(實驗兩小時後)

  • 412

    蔗糖濃度 晚香

    玉 朱槿 海棠 仙客來

    羊蹄

    鐵炮百

    香水

    百合 櫻花

    0% 1

    0 0 0 0 0

    0 3

    5% 0 2 17

    10% 0 0 21

    15% 1 0 16

    20.25.

    30.40.

    50%

    皆為 0

    萌發率(單位:%)

    表一、各種花粉的萌發率(實驗兩小時後)

    *山茶花在以培養液為溶劑的蔗糖溶液當中有高萌發率,因此針對山茶花花粉進行純蔗

    糖溶液(與高中實驗課程相同條件)的培養

    蔗糖溶液 1 小時 2 小時

    0% 1 10

    5% 20 50

    10% 42 71

    15% 23 34

    20% 7 47

    25% 0 0

    萌發率(單位:%)

    (一)山茶花的花粉於短時間內具有高萌發率,且萌發率在不同濃度的溶液中也有明顯

    差異,可以看出不同濃度造成的影響,因此十分適合作為花粉萌發實驗的材料。

    (二)山茶花的花粉對於鈣離子和硼離子並不敏感,不一定要在特別配製的培養液中才

    能進行萌發,這使它成為方便的課堂實驗材料。至於為什麼山茶花對於鈣離子和

    硼離子不敏感,推測可能是因為花粉粒中已包含足夠的離子,所以對外界離子的

    仰賴程度低。

    (三)山茶花的花粉大,生長出的花粉管也較粗、較鳳仙花筆直,方便學生於實驗中觀

    察甚至進一步測量花粉管長度。

    (四)雖然就茶花花粉本身而言,萌發狀況佳,且一朵花的花粉量十分龐大,是非常理

    想的實驗材料,但海棠種茶花的價格並不便宜(一株可以開花的海棠茶花樹約值新

    台幣 2000 元以上),且不是全年都會開花(花期約為 11 月至隔年 3 月),所以在花

    粉的取得上有其限制。

  • 413

    海棠山茶與非洲鳳仙的花粉萌發情形比較

    圖一、海棠山茶花粉(400x) 圖二、非洲鳳仙花花粉(400x)

    二、探討鳳仙花及山茶花花粉新鮮度對於花粉萌發的影響

    (一)鳳仙花

  • 414

    (二)山茶花:因山茶花平均開花時間長度為八天,故只針對開花第一到第七天作探討。

  • 415

  • 416

  • 417

    (一) 鳳仙花花粉萌發率約於實驗第二小時達到高峰,山茶花花粉萌發率則約於實驗第三小時達到高峰。

    (二) 山茶的內圈花粉在各濃度中萌發率普遍較外圈高,但外圈花粉較容易觀察出萌發率隨著蔗糖溶液濃度的變化。

    (三) 鳳仙花的萌發率在第四天開始大幅下降;山茶花內圈萌發率略高於外圈,且兩者對滲透壓的反應略有不同,但萌發率都在第四天開始大幅下降。

    (四) 我們在學校實驗課程中各組萌發結果的差異,可能是因為分別使用了開花天數不同的花朵。

    (五) 原本我們推測木本的山茶花花粉活性持續時間會長於草本的鳳仙花,但實際觀測後發現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 418

    三、探討是否有合適的物質可以替代不易保存的蔗糖作為滲透壓來源

    (一)鳳仙花

  • 419

    (二)山茶花

    茶花與鳳仙花之花粉萌發率在兩種溶液中差異並不明顯。而甘露醇相較於蔗糖更

    容易保存,所以實驗課程中建議使用甘露醇來代替蔗糖。

  • 420

    柒、 結論與建議

    一、山茶花在 2 小時已有良好的萌發率,並隨著不同濃度的蔗糖有明顯的變化,而且相較於鳳仙花容易觀察,若時間許可,可以用來代替目前受到露菌病感

    染而大量死亡的非洲鳳仙花,效果甚至優於非洲鳳仙花。 二、花粉的新鮮度確實為影響萌發率的一大因素。 三、在學校進行花粉萌發實驗時,建議可使用甘露醇液代替蔗糖液。 四、對於現行高中課本花粉萌發實驗之建議

    (一) 相對於鳳仙花,山茶花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呈現的變化較為顯著,較適合做為探討不同蔗糖濃度對花粉萌發造成的影響(這是課本的實驗目的)

    。而鳳仙花的花粉小,花粉管又極細且生長彎曲,相較於鳳仙花,山茶花 容易觀察及測量許多。然而山茶花的萌發所需的時間(約 1 至 2 小時)還是 比鳳仙花(1 小時內)略長,不過高中實驗課通常為兩堂課(110 分鐘),時間 上仍是許可的。 (二) 學校在進行花粉萌發實驗時,由於班級數眾多,往往需要分成許多天進行。

    若以容易保存的甘露醇液來代替蔗糖液,將可一次配製足量的溶液而無須

    擔心溶液是否會在短時間內變質。 (三) 在課本中,萌發實驗只以滲透壓為變因,而未做其他說明。往往使學生誤

    以為滲透壓是影響萌發率之唯一因素,但根據許多參考資料與我們自己設

    計的實驗顯示,結果並非如此。所以課本若能於文字敘述中多加說明,或

    在實驗課程後的「問題與討論」單元中引導學生對於影響萌發的因素有更

    多思考,相信可以讓學生們對花粉萌發有更完整的認識。

  • 421

    捌、 參考文獻

    一、趙大衛等(民 99 年)。普通高級中學基礎生物(上)。台南市:翰林。 二、蔡佩芳、牛文俐、陳麗存、邱怡瑄(民 93 年)。花粉的萌發與傳播。取自:

    http://science.ntsec.edu.tw/Science-Content.aspx?cat=-1&sid=1286 三、楊皓任(民 99 年)。影響花粉管萌發因素初討—以朱槿為例。取自:

    http://passport.tc.edu.tw/contest/file/98_kinmen/b101/b101_00077.pdf 四、藍梓羽、林香吟、卓建文、李宜珊(民 97 年)。花粉管不為人知的秘密。取自:

    http://affairs.ymhs.tyc.edu.tw/social/document/fileList/%E5%B0%8F%E8%AB%96%E6%96%87/%E8%8A%B1%E7%B2%89%E7%AE%A1%E4%B8%8D%E7%82%BA%E4%BA%BA%E7%9F%A5%E7%9A%84%E7%A7%98%E5%AF%86.pdf

    五、林俞廷、林乃慧(民 96 年)。兵來將擋─鐵砲百合(Lilium longiflorum)柱頭分泌物防止異種雜交之機制。取自:

    http://science.ntsec.edu.tw/Science-Content.aspx?cat=-1&sid=2368 六、羅尉晉、田宜鑫(民 93 年)。百合花粉嚇嚇叫。取自:

    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4/E/040704.pdf 七、Leonie Steinhorst, Jörg Kudla (2013). Calcium - a central regulator of pollen

    germination and tube growth. 八、Dafni, A. (1992). Pollination ec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IRL Press Ltd.

    玖、 謝誌

    我們很幸運能在高中階段能有做專題研究的機會,謝謝孫譽真老師帶領濛濛懂懂的我們進入生命科學的領域,謝謝胡哲明教授願意讓沒有一定基礎的我們進

    入實驗室從頭學起,謝謝學長姐們總是耐心的教導笨拙又幼稚的我們,感謝孫譽

    真老師、胡哲明教授、以及實驗室所有的學長姐們在這段期間對我們的教導,讓

    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這一路走來,謝謝你們的指導、關心與包容,我們會繼

    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