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汽车 汽车 2017 2017 5 5 3 3 星期三 星期三 404 404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张海燕 张海燕 本刊电话 本刊电话010 01084636699 84636699- -8040 8040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276392652 276392652@qq @qq.com .com 新闻热线 新闻热线/ /投诉热线 投诉热线010 010 84645099 8464509984636699 84636699 8800 8800 本报记者 张海燕 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 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 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 日常出行、社会资源的顺畅流通和生态文 明的全面跃升。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 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 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 塑,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 强的战略机遇期。 基于上述理念,工信部、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近期印发了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 发展规划》(以 下 简 称《发 展 规 划》 ),阐述 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提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规划目标,并着重提出了实现规划目 标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产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 产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 《发展规划》肯定了我国汽车产业发 展的显著成绩。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 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 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整车研发能力明 显增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质量水平稳 步提高,中国品牌迅速成长,国际化发展 能力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在商用车 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等细分市场形成 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取 得重大进展,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 2800 万辆, 连续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品牌 汽车销量占比 50% 左右,市场认可度大 幅提高。 但同时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 的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掌 握不足,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创新体系仍 需完善,国际品牌建设滞缓,企业实力亟 待提升,产能过剩风险显现,商用车安全 性能有待提高。巨大汽车保有量带来的能 源、环保、交通等问题日益凸显。 由此,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面临重 大变化。《发展规划》提出,目前我国汽车 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面临深度变革,新兴 需求和商业模式加速涌现,消费需求的多 元化特征日趋明显,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 比例持续提升,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 为主要方向。汽车产业格局和生态体系需 要深刻调整,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竞合交 融发展,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发生深刻 变化,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 《发展规划》指出,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 了重要支撑和发展机遇。智能制造的推广 实施将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强基 逐步夯实共性技术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 将使海外发展通道更加畅通,沿线市场开 发更为便捷,汽车产业协同其他优势产业 共谋全球布局、国际发展的机制将加快形 成。因此,建设汽车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 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 统筹规划,强化创新驱动,促进跨界融合, 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 10 10 年努力迈入世界 年努力迈入世界强国行列 强国行列 《发展规划》提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 明确目标,力争经过 10 年持续努力,迈入 世界汽车强国行列。 实现汽车强国包括关键技术要取得 重大突破。到 2020 年,我国要培育形成若 干家进入世界前 10 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智能网联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 入世界先进行列。 全产业链要实现安全可控。到 2020 年,要形成若干家超过 1000 亿规模的汽 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 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到 2025 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 10 的汽车零 部件企业集团。 中国品牌汽车全面发展。这里包括中 国品牌汽车产品品质明显提高,品牌认可 度、产品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 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 领能力。到 2020 年,打造若干世界知名汽 车品牌,商用车安全性能大幅提高;到 2025 年,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 进入世界前 10另外,汽车强国还包括新型产业生态 基本形成。到 2020 年,智能化水平显著提 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 例达到 45%以上。到 2025 年,重点领域全 面实现智能化,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 值链中的比例达到 55%以上。国际发展能 力明显提升,到 2020 年,中国品牌汽车逐 步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到 2025 年,中国 品牌汽车在全球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到 2020 年,新车 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 5.0 / 百公 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 4.5 / 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 施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 际先进水平,汽车可回收利用率达到 95%;到 2025 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 用车降到 4.0 / 百公里、商用车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 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汽车实际 回收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质量是提高竞争力根本要求 质量是提高竞争力根本要求 《发展规划》提出,要实现上述目标, 重点任务是要完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增 强自主发展动力;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 业链条体系;突破重点领域,引领产业转 型升级;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 态;提升质量品牌,打造国际领军企业;深 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发展能力。 《发展规划》把坚持质量建设和品牌 建设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提出要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品牌培育,推 进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 军企业。 在提升质量控制能力方面,《发展规 划》强调推进汽车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质 量保证、成本控制、营销服务等能力建 设,增强企业产品综合竞争力。引导汽车 企业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 开发应用,构建包含前期策划、中间监 管、售后反馈的质量管理闭环系统,制定 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责 任担保机制,发挥认证检验检测高技术 服务业作用,健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 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实施质量提升 计划,以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以 降低汽车故障率和稳定达标排放为工作 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 术,建设汽车质量动态评价系统,持续提 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 在加强品牌培育上,《发展规划》强 调提高品牌培育意识,引导企业实施品 牌战略,夯实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基础, 强化中国汽车品牌文化内涵设计和推广 工作,提升品牌价值。推动建立中国汽车 品牌建设促进组织和机制,充分利用国 际产业合作、重大活动等机会推广中国 汽车品牌。引导行业组织研究建立适合 中国汽车产业特色的质量品牌评价体 系,积极推动汽车品牌评价国际新秩序 建设。改造提升现有汽车产业集聚区,推 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密切 产融合作,支持优势企业进行国际知名 品牌收购和运管。 《发展规划》提出了汽车质量品牌建 设工程,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中国汽车质量 品牌培育和发展机制,鼓励行业组织建立 和推广中国汽车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开展 汽车品牌价值专业评价工作,引导行业企 业加强品牌培育;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 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和企业,实施品牌培育 的跨越发展。到 2020 年,骨干汽车企业研 发经费占营业收入 4%左右,新车平均故 障率比 2015 年下降 30%,形成若干世界 知名汽车品牌;到 2025 年,骨干汽车企业 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 6%左右,骨干企业 新车平均故障率达到国际一线品牌同等 水平,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 世界前十。 提升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提升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保障规划目标实施的措施方面, 《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 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完 善产业发展环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 并提出要强化标准体系建设。 要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和引导性 作用,促进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 的标准协同发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 国际接轨的汽车标准体系。完善汽车安 全、节能、环保等领域强制性标准,健全标 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以整车安全与性能 评价、基础设施为重点,优化完善新能源 汽车标准体系。以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为 重点,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以轻量化、智能化制造、典型测试工况、先 进节能技术为重点,完善节能汽车标准体 系。以车辆本质安全、节能高效、严格贯标 为重点,加强商用汽车标准的建设和贯彻 执行。开展重点领域标准综合体的研究, 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 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推动汽车相关标 准法规体系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 准制定,发挥标准化组织作用,推动优势、 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 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强化 认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认证认可管 理模式。 《发展规划》最后指出,各地区、各部 门要充分认识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 大到强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 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制定工作方案, 细化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 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 实到位。工信部表示,要会同相关部门加 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开展年度检查与 效果评估,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 整。研究建立汽车产业发展国家级智库, 开展产业发展前瞻性、战略性等重大问题 研究,对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 胡立彪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日前联 合发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 下简称《规划》),提出力争经过 10 年持续 努力,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 变。业内人士表示,《规划》站在全球汽车 产业变革的起点上,从全价值链的角度为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知道,加快推进我国从制造业大 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是新时期党和政 府做出的战略部署。汽车业作为国民经济 的支柱性产业,是国家制造实力的象征, 实现由大变强,使命使然,责无旁贷。那 么,要完成这一转变,最关键的着力点在 哪?《中国制造 2025 》规划明确提出,必须 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 夯实产品质量基础,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 路。显然,中国汽车要完成使命,必须同样 重视质量,打牢质量基础。 事实上,《规划》就实现目标任务作了 具体部署,其中就强调把坚持质量和品牌 建设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当 然,凸显质量的重要性,强调打牢质量基 础,既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逻辑的必然 要求,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多年发展经验教 训的总结。 说到教训,实在是太多太深刻了。奇 瑞老总尹同跃的一番话最有代表性:“中 国汽车的根本出路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 品牌的基础是品质。过去中国很多企业都 强调质量,但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想的却 是销量、利润,最后牺牲的都是质量。” 牺牲质量的最大代价就是品质口碑 差,市场认可度低,竞争力不足。自主品牌 曾经追求的“性价比”确曾赢得过短时的市 场,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长久支持。过去中 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不管好赖,是车都能 卖出去,然而 10 多年后,当市场开始出现 增长乏力局面,质量这块硬性短板突然变 得十分刺眼。其必然的结果是产品打不开 销路、投诉增多、生存压力增大。 从世界著名市场咨询机构 J.D.power 的数据看,近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 IQS (新车质量研究,反应的是消费者在购车 2- 6 个月遇到的问题数)确有下降,而在 VDS (车辆可靠性研究,购车 37-48 个月内的用 车问题数)方面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明显 落后于国际品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自 主品牌市场销量最好的 SUV 细分市场, VDS 表现却最差。 2016 J.D.power 的数 据显示,自主品牌 SUV VDS 总体平均得 分为 156 PP100 (每 百 辆 车 出 现 的 问 题 数),相比国际品牌多出 39 个。 显然,自主品牌 SUV 卖的好但质量 问题多,说明自主车企依然还存在尹同跃 所指出的重销量轻质量的问题。在消费者 汽车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因而对品质要求 更高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如果依然不 重视质量问题,就会遭遇“双斧劈柴”的困 境:一方面,消费者不信任自主汽车的品 质,必然会减少购买,让自主车企经受销 量下滑压力;另一方面,卖出去的车质量 差,返修率就会高,这是需要花费巨大成 本来解决的售后负担,而这个担子重重地 压在每个自主车企的肩头。 不得不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在质量 上的欠账太多,要补上就得下大力气、动 真格。怎么办?无它,唯有真心重视质量, 打牢质量基础这一条路可走。这就要求自 主车企从战略一开始就要制定产品质量 标准,在质量和成本相矛盾时一定选择质 量,即使销售不好,也坚决守住质量底线。 要像《规划》所指出的那样,加强可靠 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构建 包含前期策划、中间监管、售后反馈的质 量管理闭环系统,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标 准体系,完善质量责任担保机制。同时,要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文化,让 质量理念真正融入企业血液,成为自主品 牌实现超越发展的根本动力。 商务部预计 商务部预计 2017 2017 汽车销售稳中趋缓 汽车销售稳中趋缓 据新华社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日前表示,考 虑到 2016 年汽车销售快速增长抬高基数,以及小排量乘 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减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预计全 年汽车销售将呈现稳中趋缓的总体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售同比增长 7%略高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估的 5%的全年增速。孙继文 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特别是受 大宗商品运输需求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增多等因 素影响,一季度商用车销售增长较快,同比增速22.9%,其 中货车销量同比增长30.1%,对汽车整体销售增长的拉动 作用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占汽车总销量85%的乘用车销售同比 增长4.6%,还略低于机构预测水平。 “考虑到2016 年汽车 销售快速增长抬高基数,以及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 策力度减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预计全年汽车销售将呈现 稳中趋缓的总体态势。”孙继文说。 汽车强国 汽车强国 质量为基 质量为基 三部委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部委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10 年持续努力迈入强国行列 北京近日举行了国际互联网科技博览会暨世界网络安全大会。会上,无人驾驶汽车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 盛佳鹏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 期,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车博会 现场上演“鸡蛋碰汽车”。车企 1.6 吨展车四轮落在 4 盒鸡 蛋上,以展示其轻盈省油的新 形象。 王路宪 中国一汽引领行业 中国一汽引领行业 智能互联升级发展 智能互联升级发展 本报讯 (记 者 张海燕)中国一汽近日携旗下红 旗、奔腾、骏派、森雅四大自主乘用车品牌在上海向公 众展示,同时着重展示了一汽在智能化、信息化、传统 节能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前瞻技术成果。 据了解,中国一汽早在 2015 年的上海车展上,就 发布了完整的智能互联战略—“挚途”技术战略,开 启业界先河。预计到 2025 年,中国一汽将通过打造五 大技术平台,完成汽车智能互联生态圈布局。 在“挚途”战略发布初期,中国一汽已经实现了基 于传感融合的先进辅助驾驶,并成功将智能巡航、紧急 制动、偏道预警、防撞预警等智能化功能搭载在红旗 H7 高级轿车上,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按照规划,预计到 2018 年,中国一汽将实现具备手机 叫车、自动泊车、拥堵跟车和 D-Partner2.0 等信息化 智能服务功能。 中国一汽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挚途”战略为引领, 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汽车行业实现真正的变革,为开启 未来汽车移动互联时代的崭新生活贡献力量。 北汽新能源全谱系车型 北汽新能源全谱系车型 将出征环青海湖挑战赛 将出征环青海湖挑战赛 本报讯(记 者4 25 日,由青海省人民政 府、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 18 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四届 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在北京举行了新闻 发布会,宣布本届国际电动车挑战赛将于 6 18 日正 式开赛。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领航者,北汽新能源至今已连 续第 4 年参赛。发布会上,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 司副总经理陆皓表示,不同于往年只派少量车型参赛 的情况,今年北汽新能源将会有 EH300EU400EX260EC180EV160 等全系车型集体出战,并相信 北汽新能源定会延续往年的出色表现,全面征服赛事 评委以及众多观众,展现最强实力和风采。 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是国内唯一的 电动汽车赛事,具有距离长、海拔高、坡度大等挑战难 度。即使在 6 月举办,众多纯电动汽车仍然要面临严 寒、雨雪、海拔落差等恶劣环境,极度考验车型加速性 能、制动性能、操控性能等硬性素质。 众所周知,北汽新能源在过去 3 年一直是所有参 赛品牌中的最大赢家。尤其是在 2016 年的第三届大赛 中,其参赛的两大主力车型 EX200 EU260 凭借动力 流畅、加速轻盈、操控灵敏的特性,赢得了“纯电动车 界双子星”的美名。国内首款 A 级纯电动汽车 EU260不仅在 2016 年度青海湖挑战赛以及 CCPC 等各项赛 事中表现出色,在以公平和评选标准苛刻著称的轩辕 奖评选中更是突出重围,打破新能源车型奖项空缺 3 年的格局,一举拿下第 4 届轩辕奖新能源奖。 今年,北汽新能源明星车型将全面升级。在 EX200 基础上全新升级后的 2017 EX260,除了完 全继承 EX200 的炫酷外观外,更搭载安全性更高、容 量更大的高性能三元锂电池,实现了综合工况续航 260 公里、等速续航超过 318 公里的超长续航,极大缓 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 EU260 的加长续航版, EU400 无论是在续航里程,还是车辆性能,都更为卓 越。据悉,该车将在青海湖挑战赛期间正式上市,届 时,必将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在 2017 1 季度,北汽新能源 销量同比劲增 107%,累积售出 1.27 万辆车,占国内 1 度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 25.65%,以超出第二名比亚 迪近 48%的绝对优势,获得了 1 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的销 量冠军。其中,截至今年 3 月, EC180 已累计销售 7129 辆。不仅如此, 2017 2 月, EC180 销量雄踞世界第四, 成为唯一入围全球 TOP10 的中国品牌车型。 有理由相信,未来随着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电 动汽车挑战赛的正式开赛,北汽新能源在 EX260EU400EH300 EC180 等最新全明星车型阵容的加 持下,以及 EU260EX200EV160 的强力助攻下定能 带来更出色的表现,为再度刷新销量数据立下最强背 书,以实力彰显连续稳居销冠宝座的王者风采。 一汽红旗 H7 四驱版车型前不久亮相,作为国产 自主品牌,敢把自己的价格与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看 齐,显示了强大的自信。 本报记者 宋平一
1

汽车 - cqn.com.cnepaper.cqn.com.cn/images/2017-05/03/05/zgzlb2017050305.pdf · 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 例达到45%以上。到2025年,重点领域全

Jul 03,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汽车 - cqn.com.cnepaper.cqn.com.cn/images/2017-05/03/05/zgzlb2017050305.pdf · 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 例达到45%以上。到2025年,重点领域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周刊汽车汽车

20172017年年55月月33日日 星期三星期三 第第404404期期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张海燕张海燕

本刊电话本刊电话::010010--8463669984636699--80408040电子信箱电子信箱::276392652276392652@[email protected]新闻热线新闻热线//投诉热线投诉热线((010010))8464509984645099、、8463669984636699转转88008800

□ 本报记者 张海燕

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社会资源的顺畅流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基于上述理念,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近期印发了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阐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提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并着重提出了实现规划目标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产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产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

《发展规划》肯定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显著成绩。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整车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品牌迅速成长,国际化发展能力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在商用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等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 重 大 进 展 ,由 培 育 期 进 入 成 长 期 。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 2800 万辆,连 续 8 年 位 居 全 球 第 一 ,其 中 中 国 品 牌汽车销量占比 50%左右,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

但同时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创新体系仍需完善,国际品牌建设滞缓,企业实力亟待提升,产能过剩风险显现,商用车安全性能有待提高。巨大汽车保有量带来的能源、环保、交通等问题日益凸显。

由此,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面临重大变化。《发展规划》提出,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面临深度变革,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加速涌现,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比例持续提升,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为主要方向。汽车产业格局和生态体系需要深刻调整,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竞合交融发展,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

《发展规划》指出,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发展机遇。智能制造的推广实施将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强基逐步夯实共性技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将使海外发展通道更加畅通,沿线市场开发更为便捷,汽车产业协同其他优势产业共谋全球布局、国际发展的机制将加快形成。因此,建设汽车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创新驱动,促进跨界融合,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010年努力迈入世界年努力迈入世界强国行列强国行列

《发展规划》提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明确目标,力争经过 10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

实现汽车强国包括关键技术要取得重大突破。到 2020年,我国要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 10 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到 2025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全产业链要实现安全可控。到 2020年,要形成若干家超过 1000 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到 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 10 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中国品牌汽车全面发展。这里包括中国品牌汽车产品品质明显提高,品牌认可度、产品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到 2020年,打造若干世界知名汽车 品 牌 ,商 用 车 安 全 性 能 大 幅 提 高 ;到2025 年,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10。

另外,汽车强国还包括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到 2020年,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 45%以上。到 2025年,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 55%以上。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到 2020年,中国品牌汽车逐步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到 2025年,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到 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 5.0 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 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

施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 先 进 水 平 ,汽 车 可 回 收 利 用 率 达 到95%;到 2025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 4.0升/百公里、商用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汽车实际回收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质量是提高竞争力根本要求质量是提高竞争力根本要求

《发展规划》提出,要实现上述目标,重点任务是要完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突破重点领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提升质量品牌,打造国际领军企业;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发展能力。

《发展规划》把坚持质量建设和品牌建设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品牌培育,推进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

军企业。在提升质量控制能力方面,《发展规

划》强调推进汽车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质量 保 证 、成 本 控 制 、营 销 服 务 等 能 力 建设,增强企业产品综合竞争力。引导汽车企业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 发 应 用 ,构 建 包 含 前 期 策 划 、中 间 监管、售后反馈的质量管理闭环系统,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责任担保机制,发挥认证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作用,健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实施质量提升计划,以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以降低汽车故障率和稳定达标排放为工作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汽车质量动态评价系统,持续提

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在加强品牌培育上,《发展规划》强

调提高品牌培育意识,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夯实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基础,强化中国汽车品牌文化内涵设计和推广工作,提升品牌价值。推动建立中国汽车品牌建设促进组织和机制,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合作、重大活动等机会推广中国汽车品牌。引导行业组织研究建立适合中 国 汽 车 产 业 特 色 的 质 量 品 牌 评 价 体系,积极推动汽车品牌评价国际新秩序建设。改造提升现有汽车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密切产融合作,支持优势企业进行国际知名品牌收购和运管。

《发展规划》提出了汽车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中国汽车质量品牌培育和发展机制,鼓励行业组织建立和推广中国汽车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开展汽车品牌价值专业评价工作,引导行业企

业加强品牌培育;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和企业,实施品牌培育的跨越发展。到 2020年,骨干汽车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 4%左右,新车平均故障率比 2015 年下降 30%,形成若干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到 2025年,骨干汽车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 6%左右,骨干企业新车平均故障率达到国际一线品牌同等水平,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

提升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保障规划目标实施的措施方面 ,《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

并提出要强化标准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和引导性

作用,促进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汽车标准体系。完善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强制性标准,健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以整车安全与性能评价、基础设施为重点,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以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为重点,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以轻量化、智能化制造、典型测试工况、先进节能技术为重点,完善节能汽车标准体系。以车辆本质安全、节能高效、严格贯标为重点,加强商用汽车标准的建设和贯彻执行。开展重点领域标准综合体的研究,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推动汽车相关标准法规体系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发挥标准化组织作用,推动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

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强化认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

《发展规划》最后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到强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发展合力。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工信部表示,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开展年度检查与效果评估,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研究建立汽车产业发展国家级智库,开展产业发展前瞻性、战略性等重大问题研究,对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

□ 胡立彪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日前联合发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力争经过 10年持续努力,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业内人士表示,《规划》站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起点上,从全价值链的角度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知道,加快推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做出的战略部署。汽车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国家制造实力的象征,实现由大变强,使命使然,责无旁贷。那么,要完成这一转变,最关键的着力点在哪?《中国制造 2025》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显然,中国汽车要完成使命,必须同样重视质量,打牢质量基础。

事实上,《规划》就实现目标任务作了具体部署,其中就强调把坚持质量和品牌建设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当然,凸显质量的重要性,强调打牢质量基础,既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逻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多年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

说到教训,实在是太多太深刻了。奇瑞老总尹同跃的一番话最有代表性:“中国汽车的根本出路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基础是品质。过去中国很多企业都强调质量,但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想的却是销量、利润,最后牺牲的都是质量。”

牺牲质量的最大代价就是品质口碑差,市场认可度低,竞争力不足。自主品牌曾经追求的“性价比”确曾赢得过短时的市场,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长久支持。过去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不管好赖,是车都能卖出去,然而 10多年后,当市场开始出现增长乏力局面,质量这块硬性短板突然变得十分刺眼。其必然的结果是产品打不开销路、投诉增多、生存压力增大。

从世界著名市场咨询机构 J.D.power的数据看,近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 IQS

(新车质量研究,反应的是消费者在购车2-6个月遇到的问题数)确有下降,而在VDS(车辆可靠性研究,购车37-48个月内的用车问题数)方面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明显落后于国际品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品牌市场销量最好的 SUV 细分市场,VDS表现却最差。2016年 J.D.power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SUV的VDS总体平均得分为 156个PP100(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相比国际品牌多出39个。

显然,自主品牌 SUV 卖的好但质量问题多,说明自主车企依然还存在尹同跃所指出的重销量轻质量的问题。在消费者汽车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因而对品质要求更高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如果依然不重视质量问题,就会遭遇“双斧劈柴”的困境:一方面,消费者不信任自主汽车的品质,必然会减少购买,让自主车企经受销量下滑压力;另一方面,卖出去的车质量差,返修率就会高,这是需要花费巨大成本来解决的售后负担,而这个担子重重地压在每个自主车企的肩头。

不得不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在质量上的欠账太多,要补上就得下大力气、动真格。怎么办?无它,唯有真心重视质量,打牢质量基础这一条路可走。这就要求自主车企从战略一开始就要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在质量和成本相矛盾时一定选择质量,即使销售不好,也坚决守住质量底线。

要像《规划》所指出的那样,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构建包含前期策划、中间监管、售后反馈的质量管理闭环系统,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责任担保机制。同时,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文化,让质量理念真正融入企业血液,成为自主品牌实现超越发展的根本动力。

商务部预计商务部预计20172017年年汽车销售稳中趋缓汽车销售稳中趋缓据新华社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日前表示,考

虑到2016年汽车销售快速增长抬高基数,以及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减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预计全年汽车销售将呈现稳中趋缓的总体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售同比增长7%,略高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估的5%的全年增速。孙继文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特别是受大宗商品运输需求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增多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商用车销售增长较快,同比增速22.9%,其中货车销量同比增长30.1%,对汽车整体销售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占汽车总销量85%的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4.6%,还略低于机构预测水平。“考虑到2016年汽车销售快速增长抬高基数,以及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减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预计全年汽车销售将呈现稳中趋缓的总体态势。”孙继文说。

汽车强国汽车强国 质量为基质量为基

三部委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部委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10年持续努力迈入强国行列

北京近日举行了国际互联网科技博览会暨世界网络安全大会。会上,无人驾驶汽车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 盛佳鹏 摄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车博会现场上演“鸡蛋碰汽车”。车企用 1.6 吨展车四轮落在 4 盒鸡蛋上,以展示其轻盈省油的新形象。

王路宪 摄

中国一汽引领行业中国一汽引领行业智能互联升级发展智能互联升级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海燕)中国一汽近日携旗下红旗、奔腾、骏派、森雅四大自主乘用车品牌在上海向公众展示,同时着重展示了一汽在智能化、信息化、传统节能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前瞻技术成果。

据了解,中国一汽早在 2015年的上海车展上,就发布了完整的智能互联战略——“挚途”技术战略,开启业界先河。预计到2025年,中国一汽将通过打造五大技术平台,完成汽车智能互联生态圈布局。

在“挚途”战略发布初期,中国一汽已经实现了基于传感融合的先进辅助驾驶,并成功将智能巡航、紧急制动、偏道预警、防撞预警等智能化功能搭载在红旗H7高级轿车上,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按照规划,预计到 2018年,中国一汽将实现具备手机叫车、自动泊车、拥堵跟车和 D-Partner2.0 等信息化智能服务功能。

中国一汽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挚途”战略为引领,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汽车行业实现真正的变革,为开启未来汽车移动互联时代的崭新生活贡献力量。

北汽新能源全谱系车型北汽新能源全谱系车型将出征环青海湖挑战赛将出征环青海湖挑战赛

本报讯(记者王 辉)4月 25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第 18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国际电动车挑战赛将于 6月 18日正式开赛。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领航者,北汽新能源至今已连续第 4年参赛。发布会上,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皓表示,不同于往年只派少量车型参赛的 情 况 ,今 年 北 汽 新 能 源 将 会 有 EH300、EU400、EX260、EC180、EV160等全系车型集体出战,并相信北汽新能源定会延续往年的出色表现,全面征服赛事评委以及众多观众,展现最强实力和风采。

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是国内唯一的电动汽车赛事,具有距离长、海拔高、坡度大等挑战难度。即使在 6 月举办,众多纯电动汽车仍然要面临严寒、雨雪、海拔落差等恶劣环境,极度考验车型加速性能、制动性能、操控性能等硬性素质。

众所周知,北汽新能源在过去 3年一直是所有参赛品牌中的最大赢家。尤其是在2016年的第三届大赛中,其参赛的两大主力车型EX200和EU260凭借动力流畅、加速轻盈、操控灵敏的特性,赢得了“纯电动车界双子星”的美名。国内首款A级纯电动汽车 EU260,不仅在 2016年度青海湖挑战赛以及CCPC等各项赛事中表现出色,在以公平和评选标准苛刻著称的轩辕奖评选中更是突出重围,打破新能源车型奖项空缺 3年的格局,一举拿下第4届轩辕奖新能源奖。

今 年 ,北 汽 新 能 源 明 星 车 型 将 全 面 升 级 。在EX200 基础上全新升级后的 2017 款 EX260,除了完全继承 EX200 的炫酷外观外,更搭载安全性更高、容量更大的高性能三元锂电池,实现了综合工况续航260公里、等速续航超过 318公里的超长续航,极大缓解 消 费 者 的 里 程 焦 虑 问 题 。EU260 的 加 长 续 航 版 ,EU400 无论是在续航里程,还是车辆性能,都更为卓越。据悉,该车将在青海湖挑战赛期间正式上市,届时,必将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在2017年1季度,北汽新能源销量同比劲增107%,累积售出1.27万辆车,占国内1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25.65%,以超出第二名比亚迪近48%的绝对优势,获得了1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冠军。其中,截至今年 3月,EC180已累计销售 7129辆。不仅如此,2017年2月,EC180销量雄踞世界第四,成为唯一入围全球TOP10的中国品牌车型。

有理由相信,未来随着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 汽 车 挑 战 赛 的 正 式 开 赛 ,北 汽 新 能 源 在 EX260、EU400、EH300和EC180等最新全明星车型阵容的加持下,以及 EU260、EX200、EV160的强力助攻下定能带来更出色的表现,为再度刷新销量数据立下最强背书,以实力彰显连续稳居销冠宝座的王者风采。

一汽红旗H7四驱版车型前不久亮相,作为国产自主品牌,敢把自己的价格与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看齐,显示了强大的自信。 本报记者 宋平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