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我的年终奖 责任编辑:祝鸣华 B !"#! $ $% 星期四 !"#$%&'&'(()*+,)*+#)*, -.小时读者热线/0--11 在诗中要不要用典故? 历来见仁见智。第一种观点 以钟嵘为代表,认为:“若乃 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 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 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 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 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 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 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 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 寻。”(《诗品》)“这是说,诗 是表达情性的,即抒情的,不需要用 典,又举出诗中名句,都是白描,不用 典的;至于治国的大文章,要总结过 去的经验,或叙述或驳辩,要考 察过去的事迹,那都需要用事 (即用典)。这里,钟嵘是反对 在抒情诗里用事 (用典)的。” (周振甫 《诗词例话》)而王国 维也说过,白居易的 《长恨 歌》,通篇只用了“小玉”“双 成”两个典故,因为他的才气 绰绰有余,而吴梅村的 《圆圆 曲》 等歌行却用了大量典故, 白吴的优劣,在这一点上就可 看出来。(《人间词话》) 另一种观点是当用则用, 不当用则不用,周振甫先生的 说法是:写景抒情,以写景为 主的,不该用典;以抒情为主 的,所抒发的感情又比较复杂深厚, 比方对国家的、人生的、个人遭遇的 种种感触,这种感情要在诗里表达出 来,受到字数的限制不容易说出,或 者在当时有些话不便明说,这时,正 可借用过去的事来表达,这时就需要 用典。倘作者没有这种丰富的感情要 表达,为了卖弄博学,堆砌典故,那 就不好了。(《诗词例话》) 用典达到什么地步才算最高境界 呢?前贤认为是“用事不使人觉,若 胸臆语也”(邢邵语)。“好的用典,看 不出用典的痕迹……即使不知道这个 典故,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句诗的含 义,这样用典入化,即使用典而不隔。” (周振鹤语)“用典入诗,如盐着水”; 用典“不着痕迹,不知者若自其口出, 知之者益觉其深厚……”(羊春秋语) “用典入诗,如盐着水”,是羊 春秋先生用来赞李白 《听蜀僧濬弹 琴》 中的一联的。全诗是:“蜀僧抱绿 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 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 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羊氏所推崇的, 是颈联的“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羊氏注曰—— 客心:梵语,又叫客尘, 犹言烦恼、俗念。洗流水:《列子·汤问 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听。伯牙鼓 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客心句意谓蜀僧的琴 声能洗涤尘念俗虑。馀响句:形容不绝 如缕的琴音,飘散在广漠的空间。霜 钟:《山海经》 卷五:“(丰山) 有九钟 焉,是知霜鸣。”郭璞注曰:“霜降则钟 鸣,故曰知也。”(《唐诗精华评译》) 此诗从听者的感受出发,极 写美妙琴音之感染力,不但有双 方灵魂相见之感,更生天地回 响、天人共鸣之慨。典故用得极 其精妙,不知者亦可领会诗意而 无碍,知者更可领会诗人的过人 才气和诗的脱俗境界。盐在水 中,盐已不见,水自清澈,而盐 味已在水。 白居易有一首《欲与元八卜 邻先有是赠》: “平生心迹最相亲, 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 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 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 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羊氏赞赏其中“明月”一联,再看 其注解—— 三径:亦指隐士所居。赵歧 《三辅决录》: “蒋诩舍中,竹下开三径。” 陶潜 《归去来辞》: “三径就荒。”此用其 事。绿杨句:《南史·陆慧晓传》: “慧晓与 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绿杨。” 后人因以用作结邻的典故。这是诗人想 象中结邻后的情景: “皓月当空,隔墙共 赏;绿杨拂水,两家同春。景色是那样的 宜人,友情是那样的深厚,令人为之神 往。而且分用两典,不着痕迹,不知者 若自其口出,知之者益觉其深厚,此‘明 月’一联,所以成为千古的名句,奥妙就 在这里。”(《唐诗精华评译》) 翻过头去再想用典这件事,似觉有 一种立场含而不露,前贤都未明说,若 要说破且不避俗,则近乎“没有金刚 钻,别揽瓷器活”—— 端看用典者的手 法和段位,手法巧可用典,段位高则宜 用典,反之则能免则免,一为藏拙,二 为不误人。 4 8 吴家龙 年终奖一说,始于改革开放之 后。之前是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 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与不干 一个样,可谓赏罚不明。不是么,一 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企业转正为技 术员;到高等学校转正为助教,工资 !" 元 (上海地区 !# 元),一拿就是 一二十年。人的积极性没有获得充分 调动。 改革开放春风掀起,逐 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我 $#%& 年末由沈阳中捷友 谊厂经部机床工具局调入常 州机床总厂任副厂长、厂长。企业由 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到 $#%' $( 月任厂长时为厂长负责制,党委保证 监督。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厂长向市 里签承包责任状,其内容是:一是产 值产量;二是上缴利税;三是产品质 量;四是新品开发;五是出口创汇; 六是技术改造;七是安全生产;八是 文明生产。同样厂长与车间、科室, 车间、科室与班组签订承包责任状, 完成责任状规定的指标和要求,年终 给予奖励。这样层层责任承包既调动 了职工的积极性又促进生产力发 展。$##( 年我率领全厂 )!(( 员工奋战一年,不尽完成了各项 承包指标,而且还从联邦德国引 *+,-, (斯塔玛) 立式加工 中心机床制造技术,顺利地通过 一机部的国家鉴定并获部级新产 品奖。同年 "((( 平方米的数控 机床车间竣工投产,添置了德国 瓦德里希导轨磨床、瑞士三座标 测量机等关键设备,为工厂“七 五”、“八五”发展打下扎实基 础。全面、超额完成当年承包责 任状中所有指标,市机械局给予 年终奖金 &((( 元。 &((( 元于二十多年前乃 是一笔“丰厚”的犒赏,在市机 械局系统不能说最多亦是最多者 之一,相当笔者一年的工资。同 样企业给予中层干部平均 #(( 的年终奖;给予员工平均 '(( 元的 年终奖。$##( 年工作干得比较舒 畅,企业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大家拿到这笔年终奖,过一 个团结、祥和、欢乐、向上的春 节。年终奖的意义不仅是为过大年 消费之需,更重要的是促使员工爱 岗敬业,增加对企业的向心力、亲 和力、凝聚力。今非昔比, 多年前 &((( 元奖金可谓 “丰厚”奖赏,而现在乃区 区之数,“豆腐串绳”。当今 ./0、总经理年终奖少 者拿 ! 位数,多者拿 " 位数,拿 1 位数的大有人在。君子爱财取之有 道,希冀奖金、工资的分配,领导 与员工不宜差距过大,控制适当比 例,这正是企业维稳、社会维稳之 计。有道是: 众人翘首年终奖 金额猜猜低 抑高 数数现钞微露笑 若要致富 靠勤劳 明请看 婆送我一台 载春晚 七律 棋道 褚建君 举重若轻方寸间 着棋何必得余闲 纵横未易寻思苦 进退皆难举步艰 非为输赢荒岁月 要将悲喜慰容颜 王樵无意登仙道 不语旁观石室山 清代的宫廷绘画,以康熙、乾隆两朝最盛。而 乾隆朝更是清代院画之顶峰。乾隆院画风格丰富多 样。人物画有肖像、宫廷生活、历史纪实。均显其 厚实的写生功力。花鸟画富贵、清丽,颇具装饰 性。山水画则因作者大都是娄东派嫡传,所作仍有 着浓厚“正统”山水画特征。气韵苍润,功力深 邃,而较少宫廷味,此乃乾隆院画 之特殊者。近日,笔者见翰林画家 董邦达拟董巨笔意山水轴,笔触清 机,心手不违,为其精心杰作。 董邦达山水画轴 ( 见图 ),水 墨纸本,纵 $(& 厘米,横 '# 厘米,题 曰:“拟董巨笔意,为莲峰世长老先 生大人雅鉴。东山弟董邦达。”钤白 文印“董邦达”,朱文印“东山居 士”。裱边及画心有弘旿、永忠、李 世倬、书諴、张若澄、永璥题跋。 此画取董源、巨然笔意,峰峦 雄厚,沙坡鲜明,港水回环,草树 盤郁。近景山石,淡 墨皴擦,苔点密集, 古木参差之内,有房 舍数楹。中部山峦颇多平台,弥转弥 高,峰侧叠宇层房,或纵或横,隐于 丛林之中。其上部,群山环抱,峰峦 莽蔚,云峰万点,晴翠百重。前后群 山连绵不断,显其无尽。此画用笔简 老苍劲,中锋作皴,焦墨破醒,深厚 秀逸,一气贯通。观此画笔墨纯熟沉 着,应为其晚年之作。 此山水画不但精妙入神,更有众 多皇亲国戚、宫廷画师的题咏。弘 旿、永忠、永璥是与帝王一宗血脉的亲 王,书諴是郑献亲王的六世孙、辅国将 军之子,张若澄则是重臣张廷玉之子、 张若霭之弟,李世倬乃游走于宫廷间 的著名画家。其中,弘旿与另一位宫 廷画家维城,均为董邦达的学生。据 此,裱边弘旿之题更值得赏读。 弘旿 (? 2$%$$ ),字卓亭,号恕 斋,自署瑶华道人,清宗室,允秘第二 子。能诗,著《恕斋集》,工书画。世 称“三绝”。其于此画之题曰:“笔宗 董巨景关荆,胜国谁堪与抗衡。廿载 光阴风烛过,明师益友 忆先生……”此题时为 乾隆五十一年 ( $1%" ), 此时董邦 达已逝世 1 年了,师生之谊,乃深 挚难忘! 董邦达 ($"## 2 $1"# ),字孚存,一字 非闻,号东山,浙江富 阳人。雍正十一年进 士,仕至礼部尚书。善 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 取法元人,善用枯笔,亦 受王时敏等人影响,颇 多逸致。助编《石渠宝 笈》《秘殿珠林》《西清 古鉴》 诸书。谥文恪。 其子董诰,山水禀承家 学,雅秀绝尘,晚宗宋 元,有大、小董之称, 父子并有画名,为乾隆 帝所欣赏。 过年的味道 赵荣发 转眼之间,又一个春节到来了,空气中弥漫着 喜气洋洋的年味。这年味不仅来自服装与食品,更 因为有了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如今的人们对于春 节的概念早已超出了物质的范畴,如何在这个最为 盛大的民俗节日里放松自己,玩得潇洒过得高兴, 那才得好好琢磨呢!这实在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记得当年我在“插队落户”时,正是农业学大 寨的年代,农民是从来没有星期天的,一年到头, 用他们的话来形容,就是“从天亮忙到天黑,从鸡 叫做到鬼叫。”这话毫不夸张。在当时,所有的农 民每天都得下田劳动, 除非天下大雨,小雨照 样还得出工。至于烧 饭、喂猪、洗衣服、照 料老人孩子,乃至收拾 自留田等诸般杂务,只能在清晨、午间、夜晚穿插 料理,整日里忙得火烧尾巴似的。怨不得那时的农 家姑娘想方设法要嫁一个吃商品粮的“户头”,那 是因为这样的对象不仅每月有工资收入,而且还有 时间照料家务啊!“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恩 恩爱爱纤绳荡悠悠”。那是没有经历务农之苦的后生 小辈的遐想罢了,你在寒冬腊月拉过纤绳,回到家面 对冰凉的锅台以后,就知道这“荡悠悠”的味道如 何了也!农民们对此也习以为常了。令他们不解的 只是,有好几年,生产队按照“上面”的通知,连 大年初一也得出工。我当时所在的沪郊农村本来就 是田少人多,加上寒冬腊月,哪有这么多农事要做 呢?现在想来,这样的折腾简直不可思议。如今, 农民种田的时间完全可以自行支配,而且可以在各 个节日长假里尽情地休闲玩乐。 没错,盛世之下也确实还有诸多 不如意的事情,然而,繁花似锦的季节 里照样还有朽枝败叶,生活中如果没 有一点烦恼忧愁,那才真正稀奇呢!无 论如何,如今的春节是越来越轻松惬意、欢乐祥和 了。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屋内暖意融融,酒菜飘 香,屋外烟花绽放,爆竹声声,随着春晚节目渐入 高潮,那一刻,所有的叹息都会随之飘逝吧? 在摆脱了许多愚昧的思想桎梏以后,我们有充 分的条件来享受又一个快乐年,多好!倘若除夕之 夜恰逢瑞雪纷飞,那就更是一个好兆头了。 走近纳斯卡线条 纳斯卡线条 ( 34564 789:; ) 是遥远而神秘的。 它位于秘鲁南部一个叫纳 斯卡的高原地区,距今已 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这些 镶嵌在荒漠大地上的巨型 线条,空中俯瞰却呈 现形状怪异的动植物 图案。是何人而为, 又是怎么弄上去的, 其背后究竟蕴含了什 么,时至今日,仍众说纷 纭,疑团重重。 从秘鲁首都利马到纳 斯卡小镇,七个多小时的 车程漫长而难熬。沿途茫 茫戈壁沙漠,寸草不生, 荒无人烟。车窗外的景色 单调地重复着同一个画 面,如同一长卷胶片长时 间地定格在了没有生命迹 象的“死亡之海”。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 终于有“动静”了:远处微 微隆起的沙丘地带,忽然 冒出一大片形同集装箱般 的简屋,一个挨着一个,似 乎毫无规律地散落于空旷 的大漠。据说这是游民自 发圈地所留下的“杰作”, 从中已能辨别出街道、庭 院、栅栏的布局,也许这 就是“小区”最原始的雏 形吧。如今人去楼空,成 了一座座空城。 又过了一会儿,眼前 很突兀地掠过了一抹绿 色,很盎然很茂盛的样子, 令疲倦的人们产生了兴 奋。看着这片沙漠绿洲, 惊叹生命顽强的同时,内 心却生起些许纳闷:干涸 的沙漠地表何以生长出如 此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 生命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当长途大巴行至一边 是沙漠一边是大海的区域 时,又一道奇特的风景出 现了:绵延数公里的海滩 一大块一大块用围栏圈起 的鸡舍面向大海。远远望 去,阳光,沙滩,波浪, 鸡舍,组合成壮观的场 面,煞是夺人眼球。 辽阔的沙漠继续演绎 着它的神奇。在接近纳斯 卡时,不知谁叫了起来, 原来远处出现了难得一见 的空气对流现象,一望无 际的大沙漠突然舞动起 来,平地升腾起一束束气 旋,夹杂着沙土,打着旋 涡笔直地冲向天际,一 个,两个,三个……好像 是一个个微型的“龙卷 风”,伴随着平移运动, 渐渐在视线中散去、消 失,大地又恢复了宁静。 与奇特的自然景观一 样,纳斯卡线条同样令人 神往。很久以前,人们对 岩层表面一条条不规则的 坑纹匪夷所思,不明就里, 直至飞行技术的发展才惊 讶地发现,这些镌刻在大 地上长达几公里的巨型线 条,竟然构成了一幅幅巨 大的图案!它们有卷尾猴、 蜘蛛、巨鲸、鹦鹉、蜥蜴、兀 鹰、蜂鸟、狗、树等,形态各 异,造型生动。消息一经 披露,引起世人震惊。 然而,这些图案的用 途却令人费解,考古界始 终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有人猜测那是天上星图在 地上投射的影子;还有的 证明这是古纳斯卡人分配 水源的标志;也有人指出 线条与印加帝国的“神圣 之路”相吻合;甚至有一 位小说家大胆设想那是外 星人留下的痕迹……毕生 致力于纳斯卡线条研究的 德国女科学家玛丽娅·赖 歇在临终前说:“我们将 无法知道所有的答案”。 由于贴上了世界未解之谜 的标签,使这一巨画遗址 更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越 发显得扑朔迷离了。 在纳斯卡上空,顺着 年轻飞行员的指点我将目 光投向广袤的大地,努力 搜寻古人类留下的遗迹。 当纳斯卡线条映入眼帘 时,在我的脑海中,方圆 五百公里的沙漠顿时 幻化成一块硕大的画 布,那些抽象的线 条,阡陌纵横,在画 布上流淌,一条连着 一条,形成规模浩大的大 地画展。而画面中那些看 似形态诡异的图案,其含 义似乎也渐渐清晰起来: 它也许是早期人类的图腾 与祭拜,所要表达的,不 正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 庶民安康的主题吗? 节日快乐 万事如意 王鸿定 篆刻 :浙江衢州有烂柯 山,又名石室山。
1

看诗不分明 走近纳斯卡线条 - xmwb.xinmin.cnxmwb.xinmin.cn/resfile/2012-01-19/B05/T05B0119.pdf · 中,盐已不见,水自清澈,而盐 味已在水。...

Oct 19,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 十日谈我的年终奖

    责任编辑:祝鸣华 B!!"#!年 $月 $%日星期四!"#$%&'&'(()*+,)*+#)*,-.小时读者热线:/0--11

    用典之妙

    如盐着水

    潘向黎

    ! ! ! !在诗中要不要用典故?历来见仁见智。第一种观点以钟嵘为代表,认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诗品》)“这是说,诗

    是表达情性的,即抒情的,不需要用典,又举出诗中名句,都是白描,不用典的;至于治国的大文章,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或叙述或驳辩,要考察过去的事迹,那都需要用事(即用典)。这里,钟嵘是反对在抒情诗里用事(用典)的。”(周振甫《诗词例话》)而王国维也说过,白居易的 《长恨歌》,通篇只用了“小玉”“双成”两个典故,因为他的才气绰绰有余,而吴梅村的《圆圆曲》等歌行却用了大量典故,白吴的优劣,在这一点上就可看出来。(《人间词话》)

    另一种观点是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周振甫先生的说法是:写景抒情,以写景为主的,不该用典;以抒情为主的,所抒发的感情又比较复杂深厚,比方对国家的、人生的、个人遭遇的种种感触,这种感情要在诗里表达出来,受到字数的限制不容易说出,或者在当时有些话不便明说,这时,正可借用过去的事来表达,这时就需要用典。倘作者没有这种丰富的感情要表达,为了卖弄博学,堆砌典故,那就不好了。(《诗词例话》)用典达到什么地步才算最高境界

    呢?前贤认为是“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好的用典,看不出用典的痕迹……即使不知道这个典故,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句诗的含义,这样用典入化,即使用典而不隔。”(周振鹤语)“用典入诗,如盐着水”;用典“不着痕迹,不知者若自其口出,知之者益觉其深厚……”(羊春秋语)

    “用典入诗,如盐着水”,是羊春秋先生用来赞李白 《听蜀僧濬弹

    琴》中的一联的。全诗是:“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羊氏所推崇的,是颈联的“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羊氏注曰———客心:梵语,又叫客尘,犹言烦恼、俗念。洗流水:《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客心句意谓蜀僧的琴声能洗涤尘念俗虑。馀响句:形容不绝如缕的琴音,飘散在广漠的空间。霜钟:《山海经》卷五:“(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曰:“霜降则钟鸣,故曰知也。”(《唐诗精华评译》)

    此诗从听者的感受出发,极写美妙琴音之感染力,不但有双方灵魂相见之感,更生天地回响、天人共鸣之慨。典故用得极其精妙,不知者亦可领会诗意而无碍,知者更可领会诗人的过人才气和诗的脱俗境界。盐在水中,盐已不见,水自清澈,而盐味已在水。白居易有一首《欲与元八卜

    邻先有是赠》:“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羊氏赞赏其中“明月”一联,再看

    其注解———三径:亦指隐士所居。赵歧《三辅决录》:“蒋诩舍中,竹下开三径。”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此用其事。绿杨句:《南史·陆慧晓传》:“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绿杨。”后人因以用作结邻的典故。这是诗人想象中结邻后的情景:“皓月当空,隔墙共赏;绿杨拂水,两家同春。景色是那样的宜人,友情是那样的深厚,令人为之神往。而且分用两典,不着痕迹,不知者若自其口出,知之者益觉其深厚,此‘明月’一联,所以成为千古的名句,奥妙就在这里。”(《唐诗精华评译》)翻过头去再想用典这件事,似觉有

    一种立场含而不露,前贤都未明说,若要说破且不避俗,则近乎“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端看用典者的手法和段位,手法巧可用典,段位高则宜用典,反之则能免则免,一为藏拙,二为不误人。

    看诗不分明(48)

    吴家龙

    ! ! ! !年终奖一说,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之前是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与不干一个样,可谓赏罚不明。不是么,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企业转正为技术员;到高等学校转正为助教,工资!"元 (上海地区 !# 元),一拿就是一二十年。人的积极性没有获得充分调动。改革开放春风掀起,逐

    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我于 $#%&年末由沈阳中捷友谊厂经部机床工具局调入常州机床总厂任副厂长、厂长。企业由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到 $#%'年 $(月任厂长时为厂长负责制,党委保证监督。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厂长向市里签承包责任状,其内容是:一是产值产量;二是上缴利税;三是产品质量;四是新品开发;五是出口创汇;六是技术改造;七是安全生产;八是文明生产。同样厂长与车间、科室,车间、科室与班组签订承包责任状,完成责任状规定的指标和要求,年终给予奖励。这样层层责任承包既调动

    了职工的积极性又促进生产力发展。$##(年我率领全厂 )!((名员工奋战一年,不尽完成了各项承包指标,而且还从联邦德国引进 *+,-,(斯塔玛) 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制造技术,顺利地通过一机部的国家鉴定并获部级新产品奖。同年 "(((平方米的数控

    机床车间竣工投产,添置了德国瓦德里希导轨磨床、瑞士三座标测量机等关键设备,为工厂“七五”、“八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全面、超额完成当年承包责任状中所有指标,市机械局给予年终奖金 &(((元。

    这 &(((元于二十多年前乃是一笔“丰厚”的犒赏,在市机械局系统不能说最多亦是最多者之一,相当笔者一年的工资。同样企业给予中层干部平均 #((元

    的年终奖;给予员工平均 '((元的年终奖。$##( 年工作干得比较舒畅,企业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拿到这笔年终奖,过一个团结、祥和、欢乐、向上的春节。年终奖的意义不仅是为过大年消费之需,更重要的是促使员工爱岗敬业,增加对企业的向心力、亲

    和力、凝聚力。今非昔比,多年前 &((( 元奖金可谓“丰厚”奖赏,而现在乃区区之数,“豆腐串绳”。当今的 ./0、总经理年终奖少

    者拿 !位数,多者拿 "位数,拿 1位数的大有人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希冀奖金、工资的分配,领导与员工不宜差距过大,控制适当比例,这正是企业维稳、社会维稳之计。有道是:

    众人翘首年终奖! 金额猜猜低

    抑高" 数数现钞微露笑! 若要致富

    靠勤劳#

    明请看 !老

    婆送我一台 "车

    载春晚#$%

    七律$棋道褚建君

    举重若轻方寸间!

    着棋何必得余闲%

    纵横未易寻思苦!

    进退皆难举步艰#

    非为输赢荒岁月!

    要将悲喜慰容颜#

    王樵无意登仙道!

    不语旁观石室山#

    ︱︱︱董邦达拟董巨笔意山水轴

    童衍方

    笔触清机心手不违

    ! ! ! !清代的宫廷绘画,以康熙、乾隆两朝最盛。而乾隆朝更是清代院画之顶峰。乾隆院画风格丰富多样。人物画有肖像、宫廷生活、历史纪实。均显其厚实的写生功力。花鸟画富贵、清丽,颇具装饰性。山水画则因作者大都是娄东派嫡传,所作仍有着浓厚“正统”山水画特征。气韵苍润,功力深邃,而较少宫廷味,此乃乾隆院画之特殊者。近日,笔者见翰林画家董邦达拟董巨笔意山水轴,笔触清机,心手不违,为其精心杰作。

    董邦达山水画轴(见图),水墨纸本,纵 $(&厘米,横 '#厘米,题曰:“拟董巨笔意,为莲峰世长老先生大人雅鉴。东山弟董邦达。”钤白文印“董邦达”,朱文印“东山居士”。裱边及画心有弘旿、永忠、李世倬、书諴、张若澄、永璥题跋。此画取董源、巨然笔意,峰峦

    雄厚,沙坡鲜明,港水回环,草树盤郁。近景山石,淡墨皴擦,苔点密集,古木参差之内,有房舍数楹。中部山峦颇多平台,弥转弥高,峰侧叠宇层房,或纵或横,隐于丛林之中。其上部,群山环抱,峰峦莽蔚,云峰万点,晴翠百重。前后群山连绵不断,显其无尽。此画用笔简老苍劲,中锋作皴,焦墨破醒,深厚秀逸,一气贯通。观此画笔墨纯熟沉着,应为其晚年之作。此山水画不但精妙入神,更有众

    多皇亲国戚、宫廷画师的题咏。弘旿、永忠、永璥是与帝王一宗血脉的亲王,书諴是郑献亲王的六世孙、辅国将军之子,张若澄则是重臣张廷玉之子、张若霭之弟,李世倬乃游走于宫廷间的著名画家。其中,弘旿与另一位宫廷画家维城,均为董邦达的学生。据此,裱边弘旿之题更值得赏读。

    弘旿(?2$%$$),字卓亭,号恕斋,自署瑶华道人,清宗室,允秘第二子。能诗,著《恕斋集》,工书画。世称“三绝”。其于此画之题曰:“笔宗董巨景关荆,胜国谁堪与抗衡。廿载光阴风烛过,明师益友忆先生……”此题时为乾隆五十一年($1%"),

    此时董邦达已逝世1年了,师生之谊,乃深挚难忘!

    董邦达 ($"## 2$1"#),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仕至礼部尚书。善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亦受王时敏等人影响,颇多逸致。助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诸书。谥文恪。其子董诰,山水禀承家学,雅秀绝尘,晚宗宋元,有大、小董之称,父子并有画名,为乾隆帝所欣赏。

    过年的味道赵荣发

    ! ! ! !转眼之间,又一个春节到来了,空气中弥漫着喜气洋洋的年味。这年味不仅来自服装与食品,更因为有了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如今的人们对于春节的概念早已超出了物质的范畴,如何在这个最为盛大的民俗节日里放松自己,玩得潇洒过得高兴,那才得好好琢磨呢!这实在是时代的一种进步。记得当年我在“插队落户”时,正是农业学大

    寨的年代,农民是从来没有星期天的,一年到头,用他们的话来形容,就是“从天亮忙到天黑,从鸡叫做到鬼叫。”这话毫不夸张。在当时,所有的农

    民每天都得下田劳动,除非天下大雨,小雨照样还得出工。至于烧饭、喂猪、洗衣服、照料老人孩子,乃至收拾

    自留田等诸般杂务,只能在清晨、午间、夜晚穿插料理,整日里忙得火烧尾巴似的。怨不得那时的农家姑娘想方设法要嫁一个吃商品粮的“户头”,那是因为这样的对象不仅每月有工资收入,而且还有时间照料家务啊!“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那是没有经历务农之苦的后生小辈的遐想罢了,你在寒冬腊月拉过纤绳,回到家面对冰凉的锅台以后,就知道这“荡悠悠”的味道如何了也!农民们对此也习以为常了。令他们不解的只是,有好几年,生产队按照“上面”的通知,连大年初一也得出工。我当时所在的沪郊农村本来就是田少人多,加上寒冬腊月,哪有这么多农事要做呢?现在想来,这样的折腾简直不可思议。如今,农民种田的时间完全可以自行支配,而且可以在各个节日长假里尽情地休闲玩乐。没错,盛世之下也确实还有诸多

    不如意的事情,然而,繁花似锦的季节里照样还有朽枝败叶,生活中如果没有一点烦恼忧愁,那才真正稀奇呢!无论如何,如今的春节是越来越轻松惬意、欢乐祥和了。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屋内暖意融融,酒菜飘香,屋外烟花绽放,爆竹声声,随着春晚节目渐入高潮,那一刻,所有的叹息都会随之飘逝吧?在摆脱了许多愚昧的思想桎梏以后,我们有充

    分的条件来享受又一个快乐年,多好!倘若除夕之夜恰逢瑞雪纷飞,那就更是一个好兆头了。

    走近纳斯卡线条张 跻

    ! ! ! !纳斯卡线条 (34564789:;)是遥远而神秘的。它位于秘鲁南部一个叫纳斯卡的高原地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这些镶嵌在荒漠大地上的巨型线条,空中俯瞰却呈现形状怪异的动植物图案。是何人而为,又是怎么弄上去的,其背后究竟蕴含了什么,时至今日,仍众说纷纭,疑团重重。从秘鲁首都利马到纳

    斯卡小镇,七个多小时的车程漫长而难熬。沿途茫茫戈壁沙漠,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车窗外的景色单调地重复着同一个画面,如同一长卷胶片长时间地定格在了没有生命迹象的“死亡之海”。不知过了多久,窗外

    终于有“动静”了:远处微微隆起的沙丘地带,忽然冒出一大片形同集装箱般的简屋,一个挨着一个,似乎毫无规律地散落于空旷的大漠。据说这是游民自发圈地所留下的“杰作”,从中已能辨别出街道、庭院、栅栏的布局,也许这就是“小区”最原始的雏形吧。如今人去楼空,成了一座座空城。又过了一会儿,眼前

    很突兀地掠过了一抹绿色,很盎然很茂盛的样子,令疲倦的人们产生了兴奋。看着这片沙漠绿洲,惊叹生命顽强的同时,内心却生起些许纳闷:干涸的沙漠地表何以生长出如此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生命的极限究竟在哪里?当长途大巴行至一边

    是沙漠一边是大海的区域时,又一道奇特的风景出现了:绵延数公里的海滩一大块一大块用围栏圈起的鸡舍面向大海。远远望去,阳光,沙滩,波浪,鸡舍,组合成壮观的场面,煞是夺人眼球。辽阔的沙漠继续演绎

    着它的神奇。在接近纳斯卡时,不知谁叫了起来,原来远处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空气对流现象,一望无际的大沙漠突然舞动起来,平地升腾起一束束气旋,夹杂着沙土,打着旋涡笔直地冲向天际,一个,两个,三个……好像是一个个微型的“龙卷风”,伴随着平移运动,渐渐在视线中散去、消

    失,大地又恢复了宁静。与奇特的自然景观一

    样,纳斯卡线条同样令人神往。很久以前,人们对岩层表面一条条不规则的坑纹匪夷所思,不明就里,

    直至飞行技术的发展才惊讶地发现,这些镌刻在大地上长达几公里的巨型线条,竟然构成了一幅幅巨大的图案!它们有卷尾猴、蜘蛛、巨鲸、鹦鹉、蜥蜴、兀鹰、蜂鸟、狗、树等,形态各异,造型生动。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世人震惊。然而,这些图案的用

    途却令人费解,考古界始终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人猜测那是天上星图在地上投射的影子;还有的证明这是古纳斯卡人分配水源的标志;也有人指出线条与印加帝国的“神圣之路”相吻合;甚至有一位小说家大胆设想那是外星人留下的痕迹……毕生致力于纳斯卡线条研究的德国女科学家玛丽娅·赖歇在临终前说:“我们将无法知道所有的答案”。由于贴上了世界未解之谜的标签,使这一巨画遗址更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了。

    在纳斯卡上空,顺着年轻飞行员的指点我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大地,努力搜寻古人类留下的遗迹。当纳斯卡线条映入眼帘时,在我的脑海中,方圆五百公里的沙漠顿时幻化成一块硕大的画布,那些抽象的线条,阡陌纵横,在画布上流淌,一条连着

    一条,形成规模浩大的大地画展。而画面中那些看似形态诡异的图案,其含义似乎也渐渐清晰起来:它也许是早期人类的图腾与祭拜,所要表达的,不正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庶民安康的主题吗?

    节日快乐

    万事如意王鸿定 篆刻

    ! ! ! !注:浙江衢州有烂柯山,又名石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