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有有有有有有有… 有有有有 有有有有有 22 有有有有
87

China 衛國軍魂

Feb 19, 2017

Download

Documents

nk1953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China   衛國軍魂

有多少人還知道…

衛國軍魂 抗日戰爭中 22次大會戰

Page 2: China   衛國軍魂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Page 3: China   衛國軍魂

中國大陸的課本上都是這樣寫的 ; 他們的老師這樣教的 ; 他們的政府這樣說 : 「抗日英雄」沒有一個是國民黨那邊的 ,抗日戰爭是毛澤東帶著共產黨八路軍打贏的。

Page 4: China   衛國軍魂

有多少人還知道…

Page 5: China   衛國軍魂

湖南「常德」一役, 74軍 57師的師長最後一封 電報,寫道: 「職率副師長、師附、政 治部主任、參謀部主任死 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 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 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 利, 74軍萬歲!」 這一師總共八千名官 兵全部陣亡。

Page 6: China   衛國軍魂

有那樣的意志誓死抵抗,是因為對勝利的信念,對未來的信念。對於「吾民吾土」的認同,相信自己的血是為「自己人」而流,所捍衛的是「自己人」的將來。 那樣毫無疑惑的相信著「吾土即吾民,吾民即吾土」的心,使得他們願意去死,願意去犧牲。

Page 7: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8: China   衛國軍魂

不管從哪一個角度詮釋,這一長串的犧牲者名單,超過七位數字的陣亡者,便是中國(無論台灣中國,或大陸中國)之所以依舊存在的關鍵 。 請大家對這些我們可能不知道、不熟悉、或許也遺忘了的衛國軍魂致敬。沒有他們,其實便沒有我們。

Page 9: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10: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11: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多少人還知道,蔣介石動用七十萬國民黨軍隊,發動了淞滬會戰。在會戰中,國民黨空軍炸毀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炸沉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旗艦。

Page 12: China   衛國軍魂

國民黨陸軍為補充戰損而五次發佈動員令,超過半數的團職以上高級將領以身殉國。淞滬會戰未能阻止日軍佔領上海,卻改變了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戰略部署,還為上海資本向重慶轉移,贏得三個月的寶貴時間。

Page 13: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最讓外國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共產黨葉挺的新四軍,而是國民黨孫立人的新一軍。新一軍遠征緬甸,以傷亡 1.7萬人的代價擊斃擊傷日軍 10.9萬人。

Page 14: China   衛國軍魂

在新一軍攻佔緬甸重鎮於邦的時候,下屬向孫立人詢問如何處理日軍戰俘,孫將軍的回答是:「你去問問那些狗雜種,看誰到過中國。到過中國的就地槍斃,以後都這樣。 」

Page 15: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共產黨八路軍在平型關大捷中,只不過是消滅了一支日軍運輸隊。而且平型關大捷只是平型關戰役的一部分,平型關戰役又是太原會戰的一部分。

Page 16: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影視作品中惡貫滿盈的張靈甫是抗戰英雄。在長沙會戰中,他率領敢死隊包抄小道,夜奪張古峰 。為國民黨成功阻擊日軍立下汗馬功勞,張靈甫還丟了一條腿。

Page 17: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18: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湖南常德保衛戰中,國民黨 74軍 57師的 8000名官兵阻擊 10萬日軍 15天之久,戰鬥最後只有 200人。 74軍 57師師長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副師長、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部主任死守中央銀行 ; 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 74軍萬歲!

Page 19: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李向陽和他的游擊隊是虛構的。真正讓日軍喪膽的是國民黨的委員長衛隊,這支軍隊使用德軍的裝備。在南京雨花台,衛隊的兩個營獨自阻擊日軍一個甲種師團(日軍一共只有六個甲種師團) 。平均每個士兵要堅守 25米長的陣地,面對 50名日軍精銳部隊,但勝利者依然是中國人。

Page 20: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武漢上空爆發過持續時間僅次於不列顛空戰的武漢空戰。那場空戰中,國民黨空軍擊落日軍飛機 78架,炸沉日軍艦艇23艘。那個時候,每當防空警報響起,很多武漢市民不是鑽進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頂,為的是能看到日軍飛機被擊落的場景。

Page 21: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重慶有 17家軍工廠在敵機轟炸下堅持 24小時不間斷生產。以金陵軍工廠為例,抗戰期間共生產迫擊炮 7000門、重機槍 1.8萬挺、步槍 28萬支、手榴彈 30萬枚、炸藥包 20萬個。

Page 22: China   衛國軍魂

六十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日軍投降書是什麼樣子?為什麼我們只知道 9.18日軍侵華,而不知道 8.15日軍投降的情況? 日軍投降書文中多次出現:日本陸海空軍及其輔助部隊向蔣委員長投降。受降落款是: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特派代表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

Page 23: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24: China   衛國軍魂

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特派代表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接受日軍投降書

Page 25: China   衛國軍魂

要知道,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戰爭之一!它不是光靠小米加步槍,只用游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就能打贏的。它是用重兵集團與敵人浴血奮戰,才打贏的!八年抗戰,衛國戰爭期間 :國民黨陸軍有 321萬 1418名官兵壯烈犧牲,其中包括上將 8 名,少將以上 220名 ;空軍 4321名飛行員陣亡, 2468架戰機被擊落 ;海軍全軍覆沒,所有艦艇全部打光。

自 1929至 1933年,從中央軍校畢業了大約二萬五千名軍官,這些軍官中有一萬名犧牲在 1937年七月至十一月。

Page 26: China   衛國軍魂

謹此向所有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與尊嚴而戰鬥的人們致敬!

Page 27: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28: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29: China   衛國軍魂

抗日戰爭中 22次大會戰 這是中華民族用鮮血書寫的歷史   這是中華民族用生命譜寫的壯歌   

Page 30: China   衛國軍魂

1. 淞滬會戰 1937年 8 月 13日 ~11月 11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馮玉祥 / 顧祝同 / 陳誠 / 張治中   八一三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投入了將近 100萬的兵力,這次戰役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戰前日本曾囂張的說,三個月可以滅亡中國,結果光在上海戰場就打了三個月。雖然日本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此戰日軍傷亡 5 萬餘人。中國軍民浴血苦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 並爭取了時間,從上海等地遷出大批廠礦機器及戰略物資,為堅持長期抗戰起了重大作用。

Page 31: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32: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33: China   衛國軍魂

2. 南京保衛戰 1937年 12月 1 日 ~12月 13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唐生智 / 孫元良 / 宋希濂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中華民國首都南京。 由於國軍此時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 12月 12日 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後,開始了長達數月的 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 30萬餘人。

Page 34: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35: China   衛國軍魂

3. 太原會戰 1937年 9 月 13日 ~11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閻錫山 / 衛立煌 / 孫連仲 / 傅作義 / 郝夢齡(陣亡) / 王靖國  1937年 9 月 13日,日軍佔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此時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 4 個半師共 14萬人,傷亡近 3 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 6 個集團軍計 52 個師 ( 旅 ) 共 28萬餘人,傷亡 10萬人以上。忻口會戰大量消耗日軍力量,牽制了日軍沿平漢鐵路 ( 今北京 - 漢口 ) 南下的作戰行動。著名的忻口戰役,就是這次會戰中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

Page 36: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37: China   衛國軍魂

4. 徐州會戰 1938年 1 月 4 日 ~5月 21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 / 孫連仲 / 湯恩伯 / 張自忠 / 龐炳勳 / 王銘章(陣亡)  徐州會戰包括滕縣血戰、臨沂之戰、台兒莊大捷和徐州突圍四部分。川軍打的滕縣血戰,為台兒莊佈陣爭取了兩天時間。張自忠指揮的臨沂大戰,粉碎了日軍兩路夾擊台兒莊的計劃。台兒莊大戰,重傷了日軍的兩個王牌軍。李宗仁搞的空城計,讓日軍想在徐州殲滅國軍 70萬主力的計劃落空,日軍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 國軍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四至五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莊大捷消滅日軍一萬餘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徐州大突圍,是我國抗戰史上光輝的一筆。它使敵人的戰略企圖徹底破滅,為我國後來長江方面的抗戰保存了精銳力量。對後來長江方面的持久戰和最後勝利的取得,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可以說,從台兒莊大捷到徐州的大突圍,是蔣介石整飭軍紀、紮穩陣腳之後,砍出的漂亮的兩板斧。

Page 38: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39: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40: China   衛國軍魂

5. 蘭封會戰 1938年 5 月 21日 ~6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程潛 / 薛岳 / 邱清泉 / 桂永清 / 宋希濂 / 杜聿明 龍慕韓(槍斃)  蘭封會戰是日軍為配合徐州會戰,切斷徐州中國軍隊之西面退 路和阻止第一戰區軍隊增援徐州,和中國軍隊發生的一場會戰。這會戰演發成了武漢會戰的序幕。  蘭封會戰對日軍來講是敗仗,如果土肥原在 5 月 18日轉向商丘,估計日軍能夠提前一個星期佔領商丘。一個精銳的常設師團加上一個重炮旅團,將對從徐州戰場後撤的中國軍隊造成很大威脅。而且日軍第 16 師團和第 3 、 13混成旅團可以全力截擊後撤的中國軍隊,而不是去救援土肥原。  由於在這次會戰中,國民黨將領龍慕韓作戰不力被處決,成為抗戰中第一個被處決的蔣介石中央嫡系將領。

Page 41: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42: China   衛國軍魂

6. 武漢會戰 1938年 6 月 ~10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陳誠 / 白崇禧 / 薛岳 / 張發奎 / 孫連仲 / 王耀武 張靈甫 / 黃維 / 商震 / 池峰城 / 李延年 / 杜聿明 關麟征 / 鄭洞國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其中在萬家嶺一帶,日軍四個團被全殲,史稱萬家嶺大捷。中國空軍與敵激戰,取得重大戰果 ; 共擊落日機 62架,炸毀日機 16架,炸沉日軍艦艇 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隊作戰。中國海軍在長江上,也進行了激烈戰鬥。在沿江要塞佈置水雷,設置海岸炮,並擊沉日艦多艘,有力遲滯了日艦沿江進攻。 中國軍隊英勇抗擊,消耗了日軍力量 ; 遲滯了日軍行動 ; 日軍傷亡 10萬以上。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Page 43: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44: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45: China   衛國軍魂

雖然武漢最終失守,但「武漢會戰」卻有著重大的意義。會戰中,中國軍隊殲滅日軍十多萬人,同時大量消耗了日本財力,爭取到時間把工業遷入西南和西北地區,為相持階段作了重要的物資準備。 自此以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再也沒有能力調動 40多萬大軍作戰略進攻性的大會戰了。從這個角度上看,「武漢會戰」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在中國近代史上,這一時期是中國人最團結的時期。全中國同仇敵愾,真正做到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投入到抗日的偉大洪流中。用郭沬若的話來說,那就是「整個武漢沸騰起來了,也帶動全國沸騰起來了!」

Page 46: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47: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48: China   衛國軍魂

7. 隨棗會戰 1939年 5 月 1 日 ~20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 / 湯恩伯 / 張自忠 / 李品仙 / 孫震  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國軍隊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隨棗縣棗陽地區發動進攻。國軍擊斃敵軍 1.3萬人,第五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Page 49: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50: China   衛國軍魂

8.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 9 月 14日 ~10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 / 羅卓英 / 王耀武 / 關麟征 / 楊森 / 張靈甫  此役,日軍集中 10萬兵力,勞師南征,未能達到殲滅第 9 戰區主力的作戰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擊、側擊。部分日軍陷於包圍,損失慘重。日軍承認 「此次會戰與南昌、襄東(即隨棗會戰)兩次會戰,頗有決戰之勢。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日軍在會戰前期,攻勢行動艱苦 ; 在會戰後期,於中方反擊下匆匆撤退,士氣大受影響。此次會戰,日軍傷亡達 2 萬餘人。

Page 51: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52: China   衛國軍魂

9. 桂南會戰 1939年 11月 13日 ~1940年 10月 30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白崇禧 / 杜聿明 / 邱清泉 / 廖耀湘 / 鄭洞國 / 陳明仁 / 戴安瀾  日軍侵佔南寧和崑崙關之後,國民黨從數百公里外急調 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崑崙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Page 53: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54: China   衛國軍魂

10. 棗宜會戰 1940年 5 月 1 日 ~6月 18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 / 陳誠 / 張自忠(陣亡) / 湯恩伯 / 黃琪翔 孫連仲 / 孫震  此次會戰,日軍雖佔領了宜昌,但未能擊潰第五戰區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創,傷亡 1.1萬餘人。   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

Page 55: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56: China   衛國軍魂

11. 豫南會戰 1941年 1 月 25日 ~2月 7 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 / 湯恩伯 / 孫連仲 / 李品仙

  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 日軍一度攻佔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 9000餘人後, 日軍最終撤退。

Page 57: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58: China   衛國軍魂

12. 上高會戰 1941年 3 月 15日 ~4月 9 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羅卓英 / 王耀武 / 張靈甫 / 韓璇  為保證南昌及其附近佔領地的安全,日軍發動企圖消滅贛北中國軍隊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進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中國軍隊包圍的日軍倉皇撤退,日軍重創,傷亡高達 1.5萬人。

Page 59: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60: China   衛國軍魂

13. 晉南會戰(中條山之戰) 1941年 5 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衛立煌 / 杜聿明 / 傅作義  此次戰役,日軍的目的是「在華北要殲滅山西南部的中央軍」。由於中國軍隊疏於防守,臨戰又缺乏物質和精神準備,因此遭到慘敗。傷亡慘重,退出中條山。此戰,日軍傷亡 9900人。

Page 61: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62: China   衛國軍魂

14.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 9 月 ~10月 1 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 / 楊森 / 賴傳湘(陣亡) / 歐震 / 王耀武 / 王甲本 / 劉振三   日軍為打擊中國第 9 戰區主力,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第 11軍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 3 、第 4 、第 6 、第 40師團和 4 個旅團,總兵力達 12萬餘人。此次會戰歷時月餘,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 3 萬餘人,擊落飛機6 架,擊沉汽艇 9 艘,使其日軍妄圖一舉殲滅第 9 戰區主力的計劃遭到失敗。

Page 63: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64: China   衛國軍魂

15.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 12月 23日 ~1942年 1月 6 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 / 楊森 / 李玉堂 / 方先覺 / 夏首勳 / 陳沛 孫明瑾 / 余程萬  這次長沙會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中國正面戰場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作戰。薛岳將軍負責的第 9 戰區一線兵團依托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相當的損耗和遲滯。待敵深入長沙預定決戰地區,中國長沙守軍頑強堅守核心陣地,連續挫敗日軍進攻。 同時,第二線反擊兵團周密協同,對日軍進行合圍。日軍屢攻長沙不下,周圍中國軍隊又不斷壓縮包圍圈。日軍彈藥將盡而補給線已被切斷,只能空投補給。日軍見勢不妙,立即展開退卻。我軍合圍部隊立即轉為向敵阻擊、截擊、尾擊作戰,窮追不捨。在多處予敵重大打擊,擴大戰果,敵狼狽逃竄。至 1942 年 1 月 15日,日軍退過新牆河,恢復戰前態勢。由於第 9 戰區部署得當、協同密切, 作戰得力,從而取得了此次會戰的勝利。此役共斃傷俘日軍 5萬餘人,成為 12 月 7 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

Page 65: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66: China   衛國軍魂

16. 浙贛會戰 1942年 4 月 ~7月 28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顧祝同 / 上官雲相 / 劉建緒 / 黃紹竑 / 汪之斌   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中國軍隊機場,打通

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 15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 1.7萬人。

Page 67: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68: China   衛國軍魂

17. 鄂西會戰 1943年 5 月 ~6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陳誠 / 胡璉 / 王瓚緒 / 王敬久 / 馮治安 / 王甲本  鄂西會戰歷時月餘,第六戰區以 10個軍的兵力抗擊了日軍約 5 個師團兵力的進攻。 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 4000人。

Page 69: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70: China   衛國軍魂

18. 常德會戰 1943年 11月 2 日 ~12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孫連仲 / 王耀武 / 余程萬 / 施中誠 / 胡璉 / 池峰城 張靈甫  在此次會戰中,中國空軍以及美國駐中國基地空軍也參戰,並取得重大戰績。集結轟炸機和驅逐機約 200架,對日軍飛機、艦船、地面部隊展開作戰,有力支援了地面作戰。   中國軍隊依托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給敵重大消耗,擊斃日軍萬餘人。

Page 71: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72: China   衛國軍魂

19. 豫中會戰 1944年 4 月 ~5月 25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湯恩伯 / 蔣鼎文 / 胡宗南 / 李家鈺 / 何國柱 呂公良 ( 陣亡 )  豫中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一部分。一九四四年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就要看到勝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本軍國主義妄圖挽救因太平洋戰爭慘敗而導致即將覆滅的命運。根據「一號作戰計劃」,發動了以打通平漢鐵路南段,消滅中國軍隊湯恩伯部主力為目的的「河南會戰」,史稱「豫中會戰」。其中, 「許昌保衛戰」成了當時這場戰役最為慘烈的戰鬥之一。  這次會戰是侵華日軍發動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日軍勢在必得,打通大陸南北的交通線。

Page 73: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74: China   衛國軍魂

20. 長衡會戰 ( 第四次長沙會戰 ) 1944年 5 月 ~8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 / 方先覺 / 周慶祥 / 容有略 / 葛先才  長衡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豫中會戰的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國民黨第 10軍在衡陽進行了不可思議的,長達 48天的抵抗。最後因 寡不敵眾,衡陽失守。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中日雙方公佈的日軍在長衡會戰中傷亡人數均是 6 萬人。驚人的一致,這是八年抗戰中唯一的一次。

Page 75: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76: China   衛國軍魂

21. 桂柳會戰 1944年 8 月 ~12月 10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 :白崇禧 / 張發奎 / 韋雲淞 / 闞維雍 ( 陣亡 ) / 孫元良  桂柳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三部分。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美軍空軍基地,和打通大陸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交通線,發動桂柳會戰。 由於蔣和桂系之間的矛盾,這次會戰國民黨兵力嚴重不足,導致桂林柳州相繼失守。在整個會戰中,日軍也付出了傷亡 3 萬餘的代價。

Page 77: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78: China   衛國軍魂

22. 湘西會戰 1945年 4 月 ~6月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 :王耀武 / 施中誠 / 胡璉 / 李天霞 / 廖耀湘 / 韓璇   1945年 4 月至 6 月的湘西雪峰會戰,是國軍給日軍最嚴厲的打擊之一,也是中日戰爭的一次攤牌作戰 。此戰役直接給日本政府敲響了喪鐘。     

Page 79: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80: China   衛國軍魂

附加戰役 : 滇緬會戰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 :衛立煌 / 杜聿明 / 鄭洞國 / 戴安瀾 / 孫立人 廖耀湘   滇緬會戰的意義,是中國政府為打開中緬邊境交通線,讓美國大量援華物資進入中國大陸,而發動的戰役。

Page 81: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82: China   衛國軍魂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升官發財請走他路

Page 83: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84: China   衛國軍魂
Page 85: China   衛國軍魂

人類行動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往往會把人類在社會演變中 的任務的性質和意義變換過來。戰爭所促成的大的變化之一, 就是中國國民黨和民族資產階級中間的進步份子,在蔣介石委 員長賢明領導之下,恢復了他們的革命意志。對日本帝國主義 ,已沒有妥協餘地。當前的歷史途徑,不是戰鬥,就只有滅亡 ,而除了完全投降出賣外,也再沒有一條中間的路。這一個真 理,現在已成為事實。中國資產階級的先進分子已經懂得,在 他們的需要與中國革命的需要之間,己經沒有基本的衝突。因 此他們現在已抱定決心,要領導這民族救亡圖存的鬥爭。現在 已再沒有所謂「紅軍」、「白軍」互爭勝負的鬥爭了 ; 現在全 世界已沒有人再稱中國共產黨員為「赤匪」了 ; 第八路軍和國 民黨士兵現在肩並肩地在作同樣廣大的戰鬥。現在已只有一個 軍隊,就是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鬥爭的革命中國的軍隊。 ( 美 ) 埃德加.斯諾 《 西行漫記 》 《序》 1938年 1 月 24日上海 Edgar Snow 《 Red Star Over

China 》

Page 86: China   衛國軍魂

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清除集體記憶是消滅一個族群的最好辦法。 前一陣在台灣召開「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大陸與會學者提議: 二○一一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以及二○一五年抗戰七十周年,兩岸可 聯合舉辦紀念活動。先說前一個紀念日,後年還是馬英九執政。辛亥 革命既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也是國民黨的精神祖庭 ;  更兼那時候 共產黨還未降世,所以兩岸聯合紀念辛亥革命當無大礙。至於二○一 五那麼遠的事就難說了,國民黨不比萬年執政的共產黨,屆時台灣是 藍天還是綠野?天曉得。退一萬步說,馬英九勝選連任,國共對抗日 戰爭史的認知相去甚遠,如何坐到一張板凳上去共同紀念? 然而,北京近年畢竟恩賜式地承認了國民政府和盟國對抗日有所 貢獻。只不過中共還是而且永遠是「中流砥柱」,這是不可更易的鐵 律。試問如果國民黨默認此說,怎對得起四百萬國軍抗日烈士和二百 多位殉國將軍?我卻想到另一條鐵律,倘若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 被滅掉,抗戰歷史的定論絕對就是共產黨所欽定那個版本,而且會成 為整個民族的集體記憶。 孔捷生 /  2009年 12月 03日

Page 87: China   衛國軍魂

歌曲 : 中華民國空軍軍歌

謝 謝 瀏 覽Edition 2009-12-03 by Herbert K. 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