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时 重点字词 1. 给加点字注音。 确凿 菜畦 长吟 桑葚 脑髓 书塾 蝉蜕 梁( 谷( 竹筛 倜傥 獉獉 )(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荚( 颊( { 塾( 熟( { 寇( 冠( { 蜕( 锐( { 倜( 惆( { 畦( 洼( {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獉獉獉獉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獉獉 ,质朴,博学的人。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獉獉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獉獉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獉獉獉獉 文学常识 5.《从百 草 园 到 三 味 书 屋》 选 自 鲁 迅 的 回 忆 性 散 文 集 》。这本散文集共收录散文十篇,最初以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鲁迅原 ,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伟大的 家。 6.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则是他幼年读书 的地方。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生( mè 甲( kuī 食( mì B.钱( cuán 皮( tuì 确凿 záo C.竹筛 shāi 收敛 liǎn见( hǎn D.宿 儒( sù 锡箔 bó 住(zào 2.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 样。(比喻) C.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 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比喻) D.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 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 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排比) 3.下面哪些语句不能表现先生的性格特点? A.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 不常用。 C.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D.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
4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 tongyi.com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 · 了手中的竹条不久,我也扔掉了屁股上的疼痛。我用赤脚在...

Aug 05,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 tongyi.com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 · 了手中的竹条不久,我也扔掉了屁股上的疼痛。我用赤脚在 尘土遍布的灼热的乡村小路上踏出的畸形图案,足以使许多

书书书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1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1课时

 重点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确凿獉(  )  菜畦

獉(  )  长吟

獉(  )

桑葚獉(  )  脑髓

獉(  )  书塾

獉(  )

蝉蜕獉(  )  脊

獉梁 (  )  秕

獉谷 (  )

竹筛獉(  )  倜傥

獉獉(  )(  )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荚 (  )

颊 (  { )  

塾 (  )

熟 (  { )

寇 (  )

冠 (  { )  

蜕 (  )

锐 (  { )

倜 (  )

惆 (  { )  

畦 (  )

洼 (  { )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攒(  )

(  { )  系

(  )

(  { )

(  )

(  )

(  {

  露(  )

(  {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这是荒园,人迹罕至獉獉獉獉

(2)他是本城中极方正獉獉

,质朴,博学的人。

(3)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獉獉

(4)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獉獉

(5)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獉獉獉獉

 文学常识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      》。这本散文集共收录散文十篇,最初以

《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 《莽原》。鲁迅原

名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

6.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而 则是他幼年读书

的地方。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陌獉生 (mè)  盔

獉甲 (kuī)  觅

獉食 (mì)

B.攒獉钱 (cuán) 蜕

獉皮 (tuì) 确凿

獉(záo)

C.竹筛獉(shāi) 收敛

獉(liǎn) 罕

獉见 (hǎn)

D.宿獉儒 (sù) 锡箔

獉(bó) 罩

獉住 (zào)

2.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

样。(比喻)

C.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

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比喻)

D.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

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

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排比)

3.下面哪些语句不能表现先生的性格特点? (  )

A.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

不常用。

C.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D.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

镜。

Page 2: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 tongyi.com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 · 了手中的竹条不久,我也扔掉了屁股上的疼痛。我用赤脚在 尘土遍布的灼热的乡村小路上踏出的畸形图案,足以使许多

打好基础—金牌作业本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下)

2    

4.仿照下列句子,用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不必说獉獉獉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

红的桑葚;也不必说獉獉獉獉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

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了。单是獉獉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

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

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

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

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

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

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

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

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用横线在甲文中画出总写句。如果用原文中的词语

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可以用 “

”概括。

  (2)这段文字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请根据提示各找出

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3)选文开头的两个 “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这句

话强调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作者写这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1.(基础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渊搏 怪哉 消释  B.书熟 倜傥 绣象

C.签赏 喉咙 牌匾  D.严厉 急躁 缠络

2.(表述题)认真观察下面 《露露和黑面娃娃》的一组漫

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3.(迁移题)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草原屋顶 (节选)

何 蔚

①童年的故乡邻近天堂。一个孩子绝对不会将这样的地

方同 “贫穷”“艰难”一类的深奥词汇联系在一起。

②我只记得,那时我常常像一条小蚕爬上老家门前的桑

树,我常常蹲在枝桠间凝视着大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我吐

出细长的丝线,裤裆下水声涓涓,使一大群觅食的蚂蚁断

路;我砸破一池静水,然后,躲在远处的椿麻林中窥探屋里

的动静。那时黄昏将近,鸟语纷纷,我嗅到鸟屎的芳香正涟

漪一般在屋顶上扩散。

③那么你呢?──我的朋友,你有过这样邻近天堂的老

家吗?

④记得有一回,我在门槛上故意踩死了一只嫩黄的鸡

雏,我因此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打。我的父亲从竹扫帚上抽

出一根竹条,将我最真实的眼泪喝了出来。但是,父亲扔掉

了手中的竹条不久,我也扔掉了屁股上的疼痛。我用赤脚在

尘土遍布的灼热的乡村小路上踏出的畸形图案,足以使许多

小器的艺术品显得黯然失色。

⑤那么你呢?———我的朋友,你流过这样真实的眼泪

吗?在你自己的故乡和老家,你制作过这样宿命的且又美丽

得如同梦幻的图案吗?

  (1)试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请说明理由。

父亲扔掉了手中的竹条不久,我也扔掉了屁股上的疼

痛。

  (2)第③段和第⑤段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说说你是如何理解

“童年的故乡邻近天堂”这句话的。

Page 3: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 tongyi.com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 · 了手中的竹条不久,我也扔掉了屁股上的疼痛。我用赤脚在 尘土遍布的灼热的乡村小路上踏出的畸形图案,足以使许多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3    

第2课时

 问题探究

1.作者对文中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2.本文所写的 “百草园”和 “三味书屋”这两部分之间是

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文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其作用是 (  )

A.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寄托了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C.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

D.表现童年乐园———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写在句后括号内。

(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

眼镜。 (    )

(2)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

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    )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

(4)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

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

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    )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

生活进行对比,一个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

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又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

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B.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

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

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及欢乐的心理。

D.本文描写百草园景物之美,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

描写。通过静与动的对比,无声与有声的对比,突出

了百草园作为 “我”儿时的乐园的无限乐趣。

4.在句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

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

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

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

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

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

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

们和木莲们!

  (1)选择能够准确体现 “也许”这一词语意思的一项

(  )

A.表达了 “我”的极度不满的心情。

B.表达了 “我”的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C.表达了 “我”非常气愤,懊恼的心情。

D.表达了 “我”对这件事非常重视,认真思考的

心情。

  (2)本段主要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3)该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试着补充出来。

  (4)作者说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

里去了”,你认为作者真的不知道吗?他为什么要这

样说呢?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找出表达感情最关

键的一句。

  (6)试着分析一下,这段话在本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Page 4: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 tongyi.com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 · 了手中的竹条不久,我也扔掉了屁股上的疼痛。我用赤脚在 尘土遍布的灼热的乡村小路上踏出的畸形图案,足以使许多

打好基础—金牌作业本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下)

4    

1.(基础题)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迹罕獉至 (  )

A.喜欢           B.稀少

(2)渊獉博 (  )

A.深            B.大

(3)宿獉儒 (  )

A.长期从事某种工作     B.住宿

2.(探究题)玲玲同学有一些烦恼,她给校园网 “心灵驿

站”来信倾诉,栏目主持人 “知心姐姐”回信解惑,一

位网友也热情来信劝慰。请你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

完成 (1) ~(4)题。

知心姐姐:我是个长得不好看的女孩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

,如果把身边的同

学比作花朵,我便是被人践踏的小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

越来越苦恼。临近毕业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复习迎考,而我

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我该怎么办?

(玲玲)

玲玲同学:谢谢你向我倾诉你的心声。我想告诉你,小

草虽然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是它有着坚韧、顽强的生命

力!                   。你也有自

己独特的美,即使是小草,你的绿色也是春天里的一道风景。

(知心姐姐)

残疾人运动员、奥运会火炬手金晶在巴黎用柔弱的身体

护卫圣火,奏响了一曲激奋人心的壮歌。①在许多国人的心

中,她是民族英雄,②但她表示自己的生活其实和健全人并

无两样;③在许多人眼里,她是个需要帮助的残疾人,④但

她坚称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女孩。遇挫而不折,平凡而不平

庸。玲玲同学,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

我,实现自我。

(网友)

  (1)玲玲来信中画线的句子里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请

找出来加以改正。

“      ”改为 “      ”

  (2)知心姐姐回信中,有几句是针对玲玲来信中加点的

话而说的,请你在回信的横线上把它补写出来。

  (3)网友来信中,画线的句子不够连贯。请将调整后的

序号填在下面方格内。

正确的序号:□□□□

  (4)针对玲玲的苦恼,也请你写一段话,帮她答疑解惑。

(50字左右,不得照抄上述材料)

3.(迁移题)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说 《山海经》是

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我知道她并非学

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

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

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的 ‘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獉獉

起来;赶紧去接过

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

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

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

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

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獉獉

的本子。……

(选自 《阿长与 〈山海经〉》)

  (1)联系前后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震悚:

粗拙: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

何?“全体”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说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

的宝书”?

  (5)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