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2. <科學月刊>創辦原因:台灣公民普遍科學素養不足 3. 西方科學觀念與科學素養要求的轉變: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工業革命 後現代 主義 4. 西方公民社會演變:古希臘 資本主義興起後 5. 科學素養的內涵:認識生活中的科學 學習科學新知 掌握科學的基礎知識 關 心科學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6. 科學素養與公民社會:古希臘時期 啟蒙時期 二次大戰後 科學教育目標演變 提高國民科學素養 7. 結語:科學素養對建立完善的民主社會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10/24 1. 民眾對媒體過度依賴 2. Civil society:圍繞共同利益與目標,理性,非強制 3. 素養:文書,讀寫,視覺,知識,創意,科技,內涵 4. 媒體素養消極內涵:1.分析媒體訊息 2.評估媒體運作 5. 媒體素養積極內涵:1.創製媒體訊息與運用媒體 2.察覺媒體中的錯誤再現與操 3.選擇媒體內容 6. 從媒體素養建立傳播素養 7. 科學人的傳播素養:應把專業知識轉換成大眾能了解的 11/07 1. 科學傳播理論:對自然現象所做之邏輯性敘述和解釋 2. 用途:描述,解釋,預測 3. 傳播分類:人類,人際,團體,大眾 4. 基本模式:單向 vs 雙向 5. 結論:科學傳播是實務性的傳播工作,科學傳播需要理論指引 11/21 1. 影視媒體特性:種類多,普及率高,不斷創新 2. 影視媒體元素:圖像,聲音 3. 科學節目型態:實景拍攝,解說,訪問,示範4. 影視媒體與科學傳播:呈現情景實務 5. 台灣科普媒體製播:科學教育影片,科學新聞報導,電視科學節目 6. 國內科學節目影片討論:兒童節目,青少年節目,一般大眾節目 7. 國際科學影視媒體:公共媒體,商業媒體,教育發展與科學研究教育等機構 8. 目標:喚起科學興趣,增進科學知能,強化科學參與,提升科學素養 12/4
16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Sep 02, 2019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2. <科學月刊>創辦原因:台灣公民普遍科學素養不足

3. 西方科學觀念與科學素養要求的轉變: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工業革命 後現代

主義

4. 西方公民社會演變:古希臘 資本主義興起後

5. 科學素養的內涵:認識生活中的科學 學習科學新知 掌握科學的基礎知識 關

心科學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6. 科學素養與公民社會:古希臘時期 啟蒙時期 二次大戰後 科學教育目標演變

提高國民科學素養

7. 結語:科學素養對建立完善的民主社會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10/24

1. 民眾對媒體過度依賴

2. Civil society:圍繞共同利益與目標,理性,非強制

3. 素養:文書,讀寫,視覺,知識,創意,科技,內涵

4. 媒體素養消極內涵:1.分析媒體訊息 2.評估媒體運作

5. 媒體素養積極內涵:1.創製媒體訊息與運用媒體 2.察覺媒體中的錯誤再現與操

弄 3.選擇媒體內容

6. 從媒體素養建立傳播素養

7. 科學人的傳播素養:應把專業知識轉換成大眾能了解的

11/07

1. 科學傳播理論:對自然現象所做之邏輯性敘述和解釋

2. 用途:描述,解釋,預測

3. 傳播分類:人類,人際,團體,大眾

4. 基本模式:單向 vs 雙向

5. 結論:科學傳播是實務性的傳播工作,科學傳播需要理論指引

11/21

1. 影視媒體特性:種類多,普及率高,不斷創新

2. 影視媒體元素:圖像,聲音

3. 科學節目型態:實景拍攝,解說,訪問,示範…等

4. 影視媒體與科學傳播:呈現情景實務

5. 台灣科普媒體製播:科學教育影片,科學新聞報導,電視科學節目

6. 國內科學節目影片討論:兒童節目,青少年節目,一般大眾節目

7. 國際科學影視媒體:公共媒體,商業媒體,教育發展與科學研究教育等機構

8. 目標:喚起科學興趣,增進科學知能,強化科學參與,提升科學素養

12/4

Page 2: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1. 十九世紀:客觀性報導

2. 1980:解釋性報導

3. 1970:調查性報導

4. 1960:新新聞學

5. 1960 末:精確新聞報導

6. 1980 服務性新聞報導

7. 21 世紀:多元化寫作

8. 新聞屬文學下層,因為新聞多為急就性文章

9. 新聞前置作業:收集資訊,尋找前人文獻參考,規劃專題大綱,訪談主要人物,有

圖有表有照片

10. 目標:獲取大眾注意,大篇幅吸引讀者,深度挖掘新聞真相,設計各種版面吸引讀

12/12

1. 敘事:一種建構出來的模式,由一連串虛構或真實事件構成,說故事

2. 故事:文化的主要面向

3. 故事的組成:情節,人物,敘事角度

4. 故事:產生有意義的訊息

5. 科學故事的平衡:知識性 vs 故事性,趣味性,體驗性

6. 誰說故事?:科學家 vs 傳播學家

7. 誰聽故事?:聽得有趣:聽者興趣 聽得懂:聽者知識

12/19

1. 無世界末日

2. 科學傳播:使大眾不會受騙

3. 台中科博館:世界末日展,破除民眾末日迷思

4. 科學為一種生活態度

5. 台中科博館:科普特展—台灣三大信仰 1.媽祖 2.王爺 3.土地公

12/26

1. 媒體的問題:不要輕易相信跑馬燈

2. 報社新聞判斷的問題:地下水抽光,千里馬

3. 報社立場:杜正勝包裝紙

4. 報社長官:翁啟惠的抗癌藥物與病毒晶片

5. 採訪對象:福衛二號發射

6. 新媒體: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

7. 科學傳播:建立自己的能力

8. 採訪前的苦功:尋找有品牌的資料,選對關鍵字,須注意懶人包,訓練自己的本事

某篇沒寫日期

1. 生活中充滿傳播現象

2. 印刷出現,科技傳播改良導致個人價值提升

Page 3: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3. 傳播的問題:不夠精確,符號,語言,顏色不同

4. 傳播的技巧:有效運用文字,語言,肢體,圖像,聲音

5. 可信度:專業性,信賴感,活動力,客觀性

6. 傳播者的傳播目的:改變行為,激發行動

7. 閱聽眾:感知,態度,閱聽者的區隔

1/2

1. 科學家與科學傳播—台灣對科學研究、科學論文已經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2. 費曼:當眾證明象皮環不耐低溫

3. 愛因斯坦:教孩子親近數學、使用指南針告訴孩子如何對科學自然追根究柢

4. 珍古德 VS 黑猩猩:

5. 原住民科學傳播 Q&A

Q1:什麼樣的契機會想做原住民的科學教育?

A:化學 歷史 科學史 原住民教育,到部落聽到大人們憂心孩子的科學

學不好

Q2:如何組成此工作團隊?

A:計劃金高,原本是自己寫故事,但是進度太慢才開始找導演、動畫師…等

Q3:為什麼用泰雅族、飛鼠部落?

A:原設計平面教材且設計網站—飛鼠部落,讓每個角色語言歸位,邊泰雅語

辭典,不讓語言成為刻板印象。

Page 4: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文字報導 2----高雄科工館 記得上次到科工館已經是國二的事了!這次跟同學趁著假日到高雄一日遊順

便到科工館參觀,想起國二時是抱著戶外教學的心情去的,過程中都在跟同學打

打鬧鬧,根本沒有用心好好觀看每個展示品,這次由於是抱著要寫文字報導的心

態去的,自然會從中得到許多!

一進入館場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渾天儀;接著走進到一樓大廳,一旁擺放著一

些紀念品販賣,我們往下走到地下一樓裡面有夢想號、奇幻國、糖果屋,奇幻國

很好玩,連我們這些大學生都玩得不亦樂乎,有攀岩還有影像遊戲這類互動的遊

戲,夢想號大多是給人體驗自然科學的,糖果屋裡面製作的東西都好逼真喔,讓

人有探險的感覺!

玩了一些孩子們的東西後我們便往二樓去,二樓展示的是動力與機械、食品

工業、防疫戰鬥營、災害防治,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到防疫戰鬥營與食品工業

區參觀,防疫戰鬥營會讓你化身為一位戰士,裡頭教你如何洗手還有考驗你的防

疫知識,接著到了我很喜歡的食品工業區;因為我對食物如何製造很有興趣,有

關香腸像是如何灌豬肉灌腸,還有超多食物模型看得都餓了!災害防治裡有地震

體驗區,雖然之前就玩過了,不過還是感到很興奮,有一級、三級、五級、七級,

七級真的滿刺激的!

到了六樓,六樓所展示的是健康生活廳、水資源利用、航空與太空還有台灣

工業史蹟館,航空與太空很酷!有模擬的飛航地勤中心,瞬間覺得自己好像電影

裡那些飛勤人員!

匆匆忙忙經過四樓時發現有氫燃料蒸汽小火車可以坐,很像回到孩童時代完

的不亦樂乎!最後都到科工館了當然要到地下一樓看一齣 3D 電影,我們看了海之

霸王龍—是以現代水族館為起點,走一趟中生代海洋之旅,背景是驚人的中生代

海洋世界,內容描述力量強大的巨型滑齒龍、長頸的薄板龍和巨大的秀尼魚龍如

何在恐龍統治地球之前稱霸海底王國,記得我第一次的 3D 電影就是在科工館看

的,這次看雖然沒有當初的震撼與驚奇甚至還有點頭暈,我仍然覺得值回票價,

與國二那次的經驗相對照,這次是擁有了一些理工知識,科工館將課本那些原理

真實的呈現,參觀時都會感到真的耶!!”這就是博物館的精神吧!使人更靠近科學

一步!希望台南也能趕快有一間規模大的科學博物館。

Page 5: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學習心得一

由於對傳播相關課程有興趣,選修這堂課時有人跟我說這堂課作業很

多叫我趕快退選,不過若是一堂課能夠從中學習到東西,又能夠因為

這堂課的作業讓自己去做一些從來不會想到要去做的事;例如:到博

物館參觀並寫下文字報導,我覺得這樣一門課比一些大家都去混混過

一學期的課程來的實用多了!不過其實一開始對這堂課的期待很高,

因為去夢大 course 版看,裡面提到有更多豐富的演講者,但實際上上

課好像常常是重複的演講者,遠距教學當演講著在別的學校演講時那

個畫面我也覺得沒有很清楚,不過請到的演講者可能更更都是學傳播

或者是從事跟傳播相關的工作;各個都妙語如珠,沒有像在上其他課

教授死氣沉沉的感覺,由於是在第三階段才選到課,第一堂和第二堂

都沒有上到,只能藉由助教上傳到 moodle 的 ppt 來看,關尚仁老師

和莫季雍老師

Page 6: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老師了!記得一開始兩位老師都是在跟我們介紹

傳播的淵源與科學的結合,這些東西以前高中歷史就已經有學過,不

過在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下,我便更加細細品味古人對於大眾傳播的

貢獻,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巴黎博覽會、芝加哥世界博覽會,都讓

當時民眾看到各國強大的國力與工業技術

巴黎博覽會

Page 7: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越上這堂課越對科學家有種崇敬的感覺,他們不只是自己學習

這些知識,他們還希望全部的民眾了解,主動辦理,扮演主導

角色,灌輸平民百姓科學與科技知識之教化功能,即「赤字模式」

思維。企圖達成「社會教化」功能與「國力展示」功能。然後接

著在二十世紀初期科學家就知道運用報紙對社會大眾傳播科學。

而且印刷媒體大量出現科學寫作,多在表達對科學的禮讚﹔著

者如曾獲普立茲獎記者 John J. O'Neill。二十世紀廣播電視媒介

快速發展,成為傳播科學與科技重要工具。「科學精神」提倡全

民皆具備理性的思考與態度,在這個二十世紀末的時期科學普

及的重點關懷在提高公民素質,亦即公民在現代科技社會中理

性行動的能力。在第二次大戰之後,各國都發現科學與科技在

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於是促發「科學致勝論」。所以政府開

始主動扮演推手,推動正式與非正式科學教育。不過就如同課

堂上老師們強調的科學家與大眾傳播學者之間的隔閡,一個學

文、一個學理,難免在價值觀與處理事情的態度有不同之處,

一:科學與傳播專門領域之差異。二:媒體科學內容未臻精確

與過度簡化,乃至因過度簡化,而有成為「偽科學」之虞,甚

至激發民眾的反科學心態。三:傳播媒體過度商業化取向。所

以很多科學家變自己跳出來成為大眾傳播者;成為一位科學傳

Page 8: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播學者,但有時候卻又拙於表達,而且至今一般大眾依然對科

學有一種不知何故的恐懼感,所以在面對科學相關的節目時,

一揪擁有不想理解的心態,導致那種類型的節目往往不能得到

大眾的喜愛,現在一般民眾只喜歡情啊、愛啊這類的八點檔或

是偶像劇,有時候也不能怪罪傳播媒體太過商業化,因為他們

必須要合乎大眾的口味,要調整整群公民大眾的口味可見還要

一段長時間的努力才行,其實我也是對傳播相當有興趣的人,

只是隨著媒體的弊病越來越被大家所詬病,好像對傳播界的夢

想有一點一點的被打退堂鼓了,雖然知道還是有很多很多有志

之士想要振興這個頹勢,但總會害怕自己因此跟隨這個環境隨

波逐流了,看到各個來講課的學者們還是在這片領域如此賣力

認真的打拼,其實很感動。

除了關尚仁老師、莫季雍老師的精彩演說之外,讓我記憶最深

刻的非屬孫維新老師了!孫維新老師是一位天文學家,在上課的

過程中他將自己本身的經驗用很幽默詼諧的方式告訴大家,我

那時候一到教室不知道孫維新老師要來課堂上演講,發現好多

旁聽的學生!就知道那天有個大人物要來演講了!

Page 9: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剛好在那堂課前不久才看過孫維新老師的文章—白象與男孩,

故事的內容是一位英國人到泰國看到白象後,對白象非常喜愛;

但礙於白象代表神聖的象徵不能出口,英國人很懊惱於是在旅

館的巷口裡和一位小男孩買了一頭白象,然後回到旅館將白象

用油漆漆成灰色的,英國人牽著這一頭普通灰象,順利的通過

了海關,回到家她欣喜若狂的將這頭灰象用力清洗,但總覺得

刷得不夠乾淨於是繼續刷了兩下,白漆也被刷掉了,又變回一

頭灰象。孫維新老師這段故事,是想要告訴我們「今日的科學,

也許是明日的神話。」科學工作研究者研究自然的歷史,就是

一連串認錯的課程,後之視今猶如今之視昔,我們不能夠在一

項科學理論被創造出來之後,就抱持著:「恩,它就是對的的想

法。」在現今大眾的想法,好像都把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個任

Page 10: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務交給科學家,自己只等著接收被整理過的訊息,沒有動腦思

考、動手去做,時常會盲目地相信一些訊息,這又讓我想到一

部電影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故事大意是在描述一名青少年,

在他的家鄉成長的孩子,未來通常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

做礦工開發當地的煤礦,二、踢美式足球取得獎學金上大學。

這名青少年,他既沒有當礦工的夢想,也沒有健壯的體格踢足

球,在他看到火箭升空後,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於是夢想著自

己建造一艘火箭。他與兩個好朋友以及班上博學多聞但是個性

孤僻的同學,努力研究並且製造火箭,在隨著一次次的失敗後,

他們得到更多的支援,當最後成功發射了火箭之後,「火箭男孩」

的名號就此傳播。

一個人對科學的

熱情,應該說不只是對科學而是對任何事物擁有強烈的熱情,

就能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然後努力去實踐,一直覺的研究科

Page 11: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學是一件很傷神的工作,由於我念的科系是偏向商管類的領域,

所以有時候真的很由衷的佩服那些讀理工科系的同學,他們要

在一次一次錯誤的研究中,尋找事情的真相,這是需要很堅毅

的耐性與專注力,往往在實驗過後也不能找出答案,又看看這

些致力於科學傳播的老師們,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有更完善的科

學教育,常常千里迢迢的從北部趕來南部,利用遠端教學的方

式一次讓好幾間學校的學生能夠聽到老師們的授課,孫維新老

師在課堂上所呈現的台中科學博物館的末日展覽,在台中自然

科學博物館在橢圓形廣場建造了一個九公尺高的馬雅文化重大

地標「奇琴伊察神殿」和神殿頂端的「末日時鐘」,那座奇琴依

察神殿實在太壯觀了!絢麗的燈光效果,而且民眾還能入內參觀

展覽,聽孫維新老師說這座神殿竟然是用保麗龍搭建而成,真

是太厲害了!

Page 12: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看著看著突然好希望,台南也有這樣一間科學博物館,不管是

台中的科學博物館還是高雄的科學博物館,都有很精彩的的展

覽時時在演出,如果有一間博物館的話,家長在周末的時候也

可以不用放著孩子在家裡看電視玩電腦一整天,一間內容豐富、

設備齊全的博物館,一定一天都參觀不完!在前幾堂的課程中,

老師也有跟我們提到蔣故事的重要性,老師表示我們人一整天

都在講故事,敘說昨天晚餐吃什麼,今天早上發生了什麼事,

有時候我們敘說出來的內容是由虛構與真實的事情交織而成的,

故事的元素有人物、情節與敘事者本身的敘事角度,在科學敘

事方面越聽著聆聽的情況分為兩種,1.聽得有趣-代表閱聽者對

這個故事有興趣,2.聽得懂-代表閱聽者理解故事的內容。一個

有用的故事應該要產生有用的訊息,資訊→知識→訊息,資訊

應該要經過系統化才能成為知識,知識應該要經過美學設計再

成為傳播給大眾的訊息,科學專家卻是敘事生手,專業知識密

度高、命題長度短、注重因果關係與邏輯推理,而敘事專家是

科學生手,人文主題密度高、命題長度長、欠缺因果、缺乏結

構,這兩種人要激發想法然後對大眾說故事,要怎麼在知識性

與故事性、趣味性、體驗性中取得平衡,其實是一項很重要的

課題!

Page 13: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科學與傳播

接下來探討報導文學的歷程,十九世紀-客觀性報導-有聞必錄,

創導純新聞。這類的新聞較不吸引人,很簡單平鋪直敘,1980

年代-解釋性報導-適當補充事件的來龍去脈,1970 年代-調查性

報導-例如:揭露官方弊案,1960 年代-新新聞學(報導文學)-古老

的小說手法,1960 年代末期-精確新聞報導-科學結合打破新聞

神話,1980 年代-服務性新聞報導,邁向二十一世紀-多元化寫

作,記得以前高三的時候,為了應付大學指考喜歡考時事題的

取向,每天都買了一份聯合報來看,我都會挑頭版、社會版、

影視版,還有最喜歡看的一版是有很多讀者投稿,有時候也會

出現小說的創作,喜歡那種沒有任何立場的創作,各個報社的

報紙難免會有他們的政治立場,看社論的時候都很怕自己的觀

念會被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還是喜歡看那種純創作的文

章。很多才華洋溢的有志之士總在進入新聞界工作後,因為上

面的長官,為了博取大眾的喜愛,喜歡把前後文刪刪改改,把

Page 14: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標題加進腥羶色的元素,最後呈現在報紙上的報導,全然變了

色,然而卻是這些記者要承擔這些席捲而來的批評聲浪,最近

媒體壟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姑且不論其他衍生出來的問題,

媒體的世界變成一言堂實在是令人很害怕的一件事,我們的思

想、發言的權利、得到的訊息…等,都會被單一化,所謂的科

學傳播,會不會也被箝制住呢?

幸好科學是一個事實,不會因為立場的不同而被扭曲,至少目

前是這樣,科學傳播學者還是能秉持著自己的初衷,期待民眾

能藉著對科學知識的吸收,培養理性的思考、在面對很多恐怖

的預言或錯誤的報導時,能夠自己正確的判斷,不造成誇張的

恐慌。

Page 15: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學習心得二

我要如何成為一個具有傳播能量的科學人?

上了一整學期有關科學傳播的課程,看了好多好多充滿理想的老師們他們的

夢想,他們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這個禮拜的傅麗玉教授,看著她為原住民

小朋友,自己到處奔波找寫故事的人、找翻譯、找動畫師、找導演…等。還要掏

出資金,為了就是想讓部落裡的孩子更了解科學,讓他們能夠更貼近這個大自然

並進而去了解自然運行的原理與法則,看到老師在描述她的『血淚史』的時候,

很佩服她的堅持,也為她的屹立不搖感到心疼,記得老師那天說:「我媽媽說,

要挑人少的路走。」但是跟從人少的路走,也要面對大眾的質疑眼光,或許這就

是一個有夢的人必須承擔的痛苦吧!

在我認知的觀點裡,到底要如何成為一位具有傳播能量的科學人?我想必須

要先好好學習科學的知識,好好累積我們可以提供給大眾的科學常識,記得課堂

上有一位老師說:「科學傳播者不用擁有高深的科學知識,只要比一般大眾多一

些就好。」所以在具備基本的科學知識後,我們應該要好好培養講故事的技巧,

學會怎麼把正確的觀念傳達給社會大眾,學會把艱澀、難懂、令人覺得很神祕的

科學知識用詼諧、幽默、有趣、好玩的方法告訴一般民眾,我想這種學會講故事

的能力必須要靠平常多多嘗試上台,勇於接受這樣的機會,或是在私底下大家在

分享想法的時候,能夠常常告訴大家自己的想法,在這些過程中,我們將會逐漸

去學習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習讓他人了解自己想告訴大家的東西,這項能力看似

Page 16: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 science.nchc.org.twscience.nchc.org.tw/EPoSC/CSC/studentswork/ebooks/科傳電子書.pdf · 科傳電子書 d44991385 交管二林孟嫻 10/17 1. 科學傳播的目標是培養公民科學素養

很簡單,好像每個人都與生俱來講故事的能力,但其實不然,尤其在這個工學院

為主的成功大學,我常常聽到很多人沒有辦法清楚明確的表達自己,這樣其實在

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是很吃虧的!要成為一位科學傳播者,我想還要有勇於發問

的勇氣,我們往往在學習很多課本上的東西之後,卻不知道怎麼善加運用這些知

識,空有一肚子學問卻不能利用,不能告訴一般民眾,所以有很多前輩是可以讓

我們發問的,前輩們就像是百科全書,值得我們吸取經驗!其實是修了這堂課我

才意會到友科學傳播這片領域,一開始還以為是新時代的東西,沒想到從古時候

的科學家就發展出這類的傳播了!不論是為了宣揚國威或是提升民眾知識,讓一

般人多多了解科學期實是很重要的,培養人們理性且具有邏輯性的思考,其實會

讓很多事情運作得更流暢,在台灣,科學傳播還是一條不好走的路,藉著在大學

授課、在電視上播放節目、科工館、抑或是舞台劇,要努力成為一位兼具科學背

景且擁有傳播能力的人,又要面對大環境下的很多脅迫,我們必須準備好自己來

應付挑戰!

Ps:由於文字報導一我是寫成紙本,所以沒有電子檔,助教也還沒傳真給我,所以沒

有辦法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