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试备考手册》,在即将到来的紧张、激烈的备考攻坚战中,与中公教育的资深名师团队一起 携手,帮助你夯实基础,突破瓶颈,攻克考试的难关!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汇集名师匠心研发这本《面试备考手册》,以杭州市教师招 聘考试为核心命脉,结合最新的考试动态以及历年考题的考查特点,全面结合考场法则、测 评要素强化面试技巧,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各个击破,扫清障碍,帮助考生循序渐进地建立 起面试知识体系。另外,经验丰富的研究院老师还结合自身多年培训经历与历年考生备考经 验,提供有效的备考规划,以帮助大家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同时兼顾此次考试,最终得到 满意的成果! 愿各位考生朋友能够善用这件“利器”,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打好有准备之战。预祝大 家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方法备考,早日走上心目中的三尺讲台!
58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Oct 18,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前 言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试备考手册》,在即将到来的紧张、激烈的备考攻坚战中,与中公教育的资深名师团队一起

携手,帮助你夯实基础,突破瓶颈,攻克考试的难关!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汇集名师匠心研发这本《面试备考手册》,以杭州市教师招

聘考试为核心命脉,结合最新的考试动态以及历年考题的考查特点,全面结合考场法则、测

评要素强化面试技巧,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各个击破,扫清障碍,帮助考生循序渐进地建立

起面试知识体系。另外,经验丰富的研究院老师还结合自身多年培训经历与历年考生备考经

验,提供有效的备考规划,以帮助大家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同时兼顾此次考试,最终得到

满意的成果!

愿各位考生朋友能够善用这件“利器”,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打好有准备之战。预祝大

家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方法备考,早日走上心目中的三尺讲台!

Page 2: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目 录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1

第二部分 备考指导................................... 3

【试讲】 ........................................................ 3

【教案范例】 .................................................... 6

【说课】 ....................................................... 25

【说课稿范例】 ................................................. 28

【结构化】 ..................................................... 53

Page 3: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2018 下半年浙江杭州教师招聘面试备考指导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2018 年下半年浙江省杭州市共 11 个区县招聘教师 1275 人,本次招聘考试面试环节的具体

形式、内容及成绩计算由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根据行业、专业、岗位特点和招聘单位的需要确定,

笔试结束后,按照招聘计划 1:3 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

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2018 年上半年各地市的面试考情,提前备考。具体如下:

2018 年上杭州市统考教师招聘考情汇总

地区 笔试出成绩时间 面试时间 面试形式 具体流程

上城区 5 月 29 日 6 月 9 日 说课+才艺展示

(幼儿)

准备时间 40 分钟,面试 10 分钟,

其中说课不超过 5 分钟、才艺展示

不超过 5 分钟

下城区 5 月 29 日 —— 回答问题 8 分钟以内

西湖区 5 月 29 日 6 月 3 日 回答问题+说课 面试时间为每人 15 分钟

余杭区 5 月 29 日 6 月 18 日

试讲+结构化+技能测试

(音乐)

准备时间为 90 分钟,面试时间为

15 分钟(其中试讲时间 8 分钟)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

(1)自选曲目清唱歌曲;

(2)钢琴弹奏儿童歌曲。

试讲+结构化+技能测试

(体育)

准备时间为 90 分钟,面试时间为

15 分钟(其中试讲时间 8 分钟)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

(1)队列队形口令与示范;(2)

田径示范和动作要领讲解;(3)

球类示范和动作要领讲解。

试讲+结构化+技能测试

(美术)

准备时间为 120 分钟,面试时间为

10 分钟(其中试讲 8 分钟)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根据命题创作

一幅绘画作品(考生不需准备绘画

用品)

试讲+结构化+技能测试

(学前教育)

准备时间为 90 分钟,面试时间为

12 分钟(其中试讲时间 8 分钟)。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1)命题简

笔画(考生不需准备绘画用品);

(2)清唱幼儿歌曲。

试讲+结构化

(其余学科)

准备时间为 60 分钟,面试时间为

10 分钟(其中试讲 8 分钟)

拱墅区 5 月 29 日 6 月 10 日

模拟上课+回答问题

+技能测试

(音、体、美、信息、幼

儿)

备课的时间为 60 分钟,模拟上课

的时间为 10 分钟,回答评委提问

时间为 5 分钟。

专业技能测试:

美术教师岗位的应聘者自带色彩

工具(水彩、水粉等均可)及相应纸

Page 4: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

张(8K 大小);

音乐教师岗位其中有一项个人特

长展示,时间 3 分钟,考场提供有

钢琴和 U 盘播放设备(只供MP3

格式的舞蹈音乐播放),其他乐器

自备,声乐采用清唱。

模拟上课+回答问题

(其余学科)

备课的时间为 60 分钟,

模拟上课的时间为 15 分钟,回答

评委提问的时间为 5 分钟。

临安区 5 月 29 日 —— 详见《面试通知书》 ——

滨江区 5 月 29 日 6 月 3 日

模拟上课+技能测试

(体育)

准备时间为 40 分钟,模拟上课(10

分钟)和技能考核(含教学阐述和

特长展示,5 分钟)

模拟上课+技能测试

(音乐)

准备时间为 40 分钟,模拟上课(10

分钟)和技能考核(含教学阐述、

基本功考核和特长展示,10 分钟)

模拟上课+技能测试

(幼儿)

准备时间为 50 分钟,模拟上课(含

教学阐述,10 分钟)和技能考核

(5 分钟)

模拟上课+技能测试

(其余学科)

准备时间为 40 分钟,模拟上课 10

分钟,教学阐述(5 分钟)。

经开区 5 月 29 日 6 月 3 日

模拟上课+技能测试

(体育学科)

模拟上课 10 分钟,学科相关技能

测试 10 分钟

模拟上课+技能测试

(美术学科)

模拟上课 10 分钟,作品讲解及回

答问题 5 分钟,学科相关技能测试

120 分钟

专业技能测试:

①必选项目(满分 50 分):根据现

场命题,色彩静物写生。水彩、水

粉、油画、色粉画等画种自选,不

得签名。

②自选项目(满分 50 分):根据现

场命题,美术特长展示一项,在国

画、书法、工艺美术等项目中自选,

不得签名。

模拟上课+技能测试

(幼儿)

模拟上课 10 分钟,学科相关技能

测试 43 分钟。

专业技能测试:

(1)统一作画。上午 7:25—8:

00 为集中测试,根据规定的主题

作画,考场统一提供铅画纸,其余

绘画工具和材料自备。

(2)考场内完成以下学科相关技

能测试:①根据指定内容讲故事;

Page 5: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②钢琴自弹自唱自选歌曲一首;

③自选舞蹈片段展示(伴奏乐曲自

备,要求拷入空白 U 盘,MP3 格

式)。

模拟上课+回答问题

(其余学科)

模拟上课 15 分钟,回答问题 5 分

桐庐 5 月 29 日 6 月 10 日 试讲+回答问题 ——

建德 5 月 29 日 6 月 9 日 模拟上课 ——

富阳 5 月 29 日 6 月 9 日

试讲+回答问题 准备时间为 50 分钟,面试时间不

超过 13 分钟

试讲+结构化

(其余学科)

准备时间为 50 分钟(含试讲和结

构化面试),面试时间为 13 分钟

(其中,试讲 10 分钟、结构化面

试 3 分钟)

综合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考情来看,具体有如下特点:

1.面试周期:分析 2018 年上半年杭州统考的面试周期来看,各地区的备考时间最短为 5 天,

最长为 21 天,平均周期为 12 天,各位考生可根据所报考地区的面试周期,制定备考方案。

2.面试形式:主要包括试讲、说课、答辩、结构化四种面试形式,部分地区的音乐、体育、

美术、信息技术、幼儿需加试技能测试。

3.具体流程:根据考情分析,各地区的面试流程有所差异,具体准备时间在 40~60 分钟以内,

面试时间在 10~15 分钟以内,部分需加技能测试的学科,会根据学科特色规定面试时间。

第二部分 备考指导

【试讲】

一、试讲简介

试讲是比正常课时间短、教学容量小的课。要求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方法明晰,教学环

节紧凑,教学结构完整,面对评委,模拟课堂教学。以相应学段教学内容为主,主要考察考

生的教师基本素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二、教案撰写及试讲方法

教案内容 撰写技巧

Page 6: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

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三个维度进行,但是需要考生们注意的是这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而是一个密不可

分的整体。

【常用词语】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列举、识别,解释、说明、分类、对比、归纳,

检验、证明、尝试、模仿,操作、制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感受、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

考察、接触、体验等”——“了解、体验、掌握、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关注、认同、接受、欣赏、称赞、喜欢、感兴趣;尊重、

爱护、拥护、帮助;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

等。

【案例展示】——小学语文 《猫》

1.学会本课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和小

猫的淘气可爱的,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3.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提高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

【重点】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核心且篇幅较大的内容;是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难点】学生在本节课学习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一般综合性知识比较强的内容,我们

可以把它当做一个难点;对于理科方面,容易混淆的公式、原理也是课程的难点。

【重难点确定方法】

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

②课题或题目,理科可以参考公式或原理。

【案例展示】——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法。

教学方法

为了方便记忆,教学方法可以具体分为四大类: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和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方法:欣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

【常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本课所需的教学用具,如地球仪、标本、三角板、试管等。

撰写技巧 试讲方法

1.导入新课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

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

学生素质的培养。

【常见导入方法】

情景设置导入法(如歌曲导入、视频导入、

设置悬念等)、温故知新导入法

【导入讲解注意事项】

①导入环节的讲解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

1 分钟之内,不超过 2 分钟。

②注意语气,尤其是引发学生思考的语气。

【常用导入语】

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

(听)一段视频、歌曲、图片,或者展示

实物……

Page 7: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

教学过程

【案例展示】

语文 《草原》——(情景设置导入法)

多媒体导入,展示草原风光的图片,引导学

生说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闭上眼睛想象

自己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顺势导入本课,跟随作者老舍一

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2.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条理清

晰、体现学生主体性。常用课堂互动方式如

下:

(1)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且重要的一种互动

的方式,问题的设置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激发兴趣类问题:在讲授过程中,可以紧

密结合所学内容,创设情景,提出任务。

②引导深思类问题:首先寻找问题设置的恰

当角度,设置主问题及小问题串,然后将主

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建构思维框架,将学生

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或拓展加深内容理解。

③拓展延伸类问题: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

课文理解向课题研究延伸,把当前所学知识

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的问题,

使学生受到启发,学有所获。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设置小

组讨论的技巧如下:

①设置小组讨论的知识一定是本节课重点的

内容,不能过于简单;

②不能直接让学生自己讨论,教师要有一定

的启发和引导;

③讨论的规则要明确,几个人讨论,讨论多

长时间,讨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讨论之

后谁来回答都要提前明确

3.巩固提高

此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所

讲授的新知识是否理解和掌握,同时让学生

在巩固练习中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以达

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①设置同类型或同结构的练习;

②相近知识点的对比区分;

【案例展示】——语文 《草原》

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先

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大家可以在这些图

片中看到哪些景象呢?(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一起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

样的大草原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所听所见和

老舍先生的所听所见是否相似呢?今天大

家就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新课教学方法】

由于时间的限制,在试讲时应尽快切入重

点,以语文为例,试讲时对作者的作品介

绍、字词、修辞手法等内容可以略讲,深

挖重点,勾出文章的整体思路,尤其是在

重点段落分析时,应集中在关键句和关键

词上,具体分析。

【互动环节过渡句】

(1)提问

从这个表/图/视频中,我们看到哪些信息?

提出哪些问题?通过以上 XXX 现象,大

家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对于我们刚才学

过的 XXX 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具

体的体现呢?

(2)小组讨论

分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进行一个小

小的讨论,前后桌每四个人为一组。

问题设置:大家带着以下几个任务来进行

讨论……

评价归纳:好,这位同学,他的主要观点

是……另一位同学,他的意见有一些不

同……

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巩固提高讲解方法】

例如数学可以通过习题巩固。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下面,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作答,其他同学在

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计算一下。

这两位同学都做完了,下面请大家一起来

看一下他们的解答过程”。

Page 8: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

③通过总结本节课内容进行巩固。

4.小结作业

【小结】对整节课知识的总结、回顾或发散;

【作业】可以体现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

特点分层次留作业。

【小结常用语】

1.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回忆一下,这节

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本节课的

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板书的书写过程有两种,一种是边试讲边板书,另一种是在试讲之后统一板书,在这里

小编更建议第一种形式,各位考生在板书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板书要点 1:书写工整,避免不规范的简化字。

板书要点 2:版面要事先规划。

板书要点 3:标题醒目、有逻辑性。

板书要点 4:重点突出(彩色、加重、画线,符号)

优秀板书展示:

【教案范例】

【语文-小学】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 13 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

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度负责、对同志极度热忱和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

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体会白求恩的人物形象和学习他身上的精神。

【难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手术台”和“阵地”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把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呢?相信学习完

本课大家就会有答案,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翻到《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去一探究竟吧。

(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Page 9: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

1.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在哪里出现了“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

(三)深入研读

1.“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不是一回事,因为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

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定自若地为伤员做手术,

丝毫不顾及个人安危,把自己的手术台当成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与前线的战士们共进退,一直争

分夺秒地抢救伤员,连续工作了 69 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2.白求恩是客人吗?

(不是客人。)

3.他不是客人,那是什么人?和谁是一家人?

(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和我们的八路军是一家人,并且在这里能够看出他对工作

极度负责、对同志极度热忱和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四)巩固提高

播放《白衣战士》,并询问同学:大家看完之后都有什么想说的话?

(五)小结作业

小结: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师进行总结,结束课堂。

作业:你身边的人做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印象深刻?不妨把它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语文-初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二)通过反复诵读文章,培养文言语感。

(三)疏通文意并初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初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

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

手术台就是阵地

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事业:国际共产

对同志:极度热忱

白求恩

Page 10: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

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

【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了解。(PPT 展示)

明确:

(1)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 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

(2)傅说,原在傅岩做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用他为相。

(3)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姬昌(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4)管仲,字夷吾,名仲。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

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

(5)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6)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

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2.快速浏览,自由朗读(整体通读文章,划分停顿,注意字音)。

3.教师范读,学生自我纠正读音、停顿(强调“拂”的读音)。

4.自由朗读一遍,初步感知文章。

5.请同学们对照注释,大声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老师单独讲解。

6.以语文小组为单位翻译整篇文章,可以参考书下注释疏通文章大意,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借助小组内组长与其他组员的帮助;翻译完毕后各个小组之间沟通交流本组不理解的内容;结束

后每个小组分别翻译一小段话,展示成果(教师引导补充个别知识点以及个别字的翻译)。

(三)深入研读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又想要说明什么?

明确:(1)共同:都出身卑微转变为显贵,历经苦难磨练,但最终都被提拔重用,有所作为。

(2)目的: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证明生于忧患。

(3)作用:运用了排比的句式,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2.同桌交流合作: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这三个条件是什么?磨练的

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1)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

其所为。

(2)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拓展延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还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

明确:全班讨论,自由发言,并摘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如:(1)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五)课堂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

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

新成就。

(六)布置作业

请大家课下继续阅读,并用议论文的角度分析文章结构,并找出孟子运用的论证方法,下节

Page 11: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9

课我们一起探讨。

五、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圣贤经历——————————苦难造就人才

(事例) 个人(正面) (结论)

【语文-高中】

《沁园春·长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赏析文中重点字词,掌握本词的炼字艺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伟大抱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品味意象,体会词中广阔的意境。

【难点】

感受作者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秋天的诗词,例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春花秋月何

时了,往事知多少”通过一些悲秋的诗词引入这首词写于深秋的却毫无悲情充满斗志的词,引起

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2.教师范读,为学生正音划分节奏,便于更好地掌握诗词。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词中的大意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明确:强调学生个性化解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4.将全班划分为四个小组,讨论读过这首词你看见了几幅画面?根据内容分别给画面各加上

小标题。

要求:注意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组内形成统一的答案。

师生共同总结:①独立寒秋②湘江秋景③峥嵘岁月④中流击水。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以“湘江秋景图”为例展开教学。

(1)词人在上阕当中“看”到了什么?明确:a.山、林、江、舸、鹰、鱼。

(2)词人是如何具体描写这些景物的?哪些字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a.“万山红遍”,“遍”写出了红的广阔。

b.“层林尽染”,“染”树经霜后变逐渐变红现象。

c.“鹰击长空”,将“击”换为“飞”,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来炼字,体会“击”写出了鹰的雄

壮有力搏击苍穹的进取精神。

Page 12: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0

d.“鱼翔浅底”,将“翔”换为“游”,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来炼字,体会“翔”写出了鱼的自

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洒脱之情。与“鹰击长空”形成一天一地的遥相呼应,体现出词人胸襟的阔大。

2.面对如此充满生命跳跃音符的绚丽美景,作者产生怎样的情感?

明确:一个“怅”字写出了万千,宇宙自然万物尽收于作者之笔作者之眼作者之心,怅原意

是失意,这里是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深思的是当时千万的人民群众的水深火

热、是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是祖国未来的命运。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者要问的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看到万物在经历着物竞天择的考验,很像当今的革命形势,作者要问的是“主”,

是谁来主宰革命乃至国家的命运,同时也抒发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历史责任感。

4.纵观本词,上阙重写景,下阙多抒情,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全词借景抒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

逐层推进,表现了作者伟大的抱负。

(四)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创作于革命爆发时期,试想在那么一个不确定的时间,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情感的

文章?

四、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数学-小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示简

单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

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Page 13: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1

面积的含义、用正方形作单位表示简单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度量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以数学学习小组的形式,组内分别对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进行涂色,初

步建立对面的大小的感知。

提问 1:观察讲台上黑板和国旗的表面,大家思考下:哪个面更大呢?

学生根据刚才对面的大小的切身感受和观察发现:黑板面比国旗面大。

教师边触摸边讲述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并鼓励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衡量

国旗面以及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大小,发现衡量标准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用秦始皇统一度量

衡的典故说明统一衡量标准的重要性和便利性,顺势引出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探索新知

提问 2:摸摸看,你们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小?

预设学生回答:侧面比较小。

教师追问:如果我把它斜放、平放,那么侧面的大小改变吗?

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组间讨论,建立对面积概念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得出:尽管

摆放的形式不同,但并不改变侧面大小,也就是不改变侧面面积。

提问 3:那么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呢?(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

片)

要求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组间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

突。

最终得出结论: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师顺势引导: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教师以生活中的地砖为例,越大的房间能铺数量越多的地砖,启发学生可以借助其他图形作

为单位来度量。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拼摆,组内交流反馈,确定度量

单位。

预设 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 2:用三角形作单位。

Page 14: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2

预设 3:用正方形作单位。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提问 4: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

大小?谁大谁小?为什么?

学生通过数度量单位的个数,回答三种方式都能比较出大小,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追问: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

预设学生回答:正方形。

继续追问:为什么圆和三角形不行,而正方形可以?

预设学生回答:圆和三角形都无法铺满整个长方形,而正方形可以铺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边长相等的性质,然后补充:正方形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

向的限制。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

1.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下列图形中,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

Page 15: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3

四、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1.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2.

用圆形作单位;

用三角形作单位;

用正方形作单位;

选用正方形做单位最合适。

【数学-初中】

等式的性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等式的性质探索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Page 16: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4

等式性质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回忆第一节讲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对于方程 4 24x , 1 3x 你能直接看

出它们的解吗?

预设学生很容易得出 6x , 2x 。

提问:你是如何得出解的?

预设学生回答:因数乘因数等于积,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加数加加数等于和,

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

继续提问:那么 8 16 25 10 37x x x 这样的方程你还能直接看出方程的解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复杂的方程该如何解,并思考解方程需要满足哪些性质,顺

势导入课堂。

(二)探索新知

师生活动 1:等式性质 1 的探究

(1)创设情境 1:视频动画 1

用多媒体播放天平的动画实验,当天平左右托盘上分别放上圆形物块和方形物块的时候天平

是平衡的,再在两个托盘上同时加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物块,天平还是平衡的。

提问:观看视频动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发现的规律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预设:当天平平衡的时候,左右两边放上同样重的物体,天平仍然平衡。

(2)创设情境 2:填空比赛

将学生分成两个人一组,进行填空比赛,看哪一组又快又准。

10

50

a b a b

a b a b

a b a m b

提问:你能说明你填入数字的原因吗?你能用字母来表述你发现的规律吗?

预设:如果 a b ,则 a m b m 。

教师补充:我们一般写作 a c b c 。接着提问:如果两边同时减去 c,结果还相等么?

预设学生回答仍然成立。

师生共同总结:如果 a b ,则 a c b c 。语言描述为等式左右两边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

的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师生活动 2:等式性质 2 的探究

创设情境:视频动画 2

用多媒体播放天平的动画实验,当天平左右托盘上分别放上一个圆形物块和一个方形物块的

时候天平是平衡的,再在两个托盘上同时放上三个相同的圆形物块和三个方形物块的时候,天平

还是平衡的。

提问 1:观看视频动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发现的规律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预设:当天平平衡的时候,左右两边增加相同的倍数,天平仍然平衡。

提问 2: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述你发现的规律吗?

预设:如果 a b ,则 a c b c 。

接着提问:如果两边同时除以 c,结果还相等么?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仍然相等,因为除以一个数就是乘以它的倒数。

Page 17: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5

继续追问:这里需要注意什么?c 可以是任意数么?

预设学生回答:c 不能为 0,因为 0 不能做分母。

师生共同总结:如果 a b ,则 a c b c ;如果 ( 0)a b c ,则a b

c c 。语言描述为等式左

右两边乘上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师生活动 3:等式性质的应用。

提问 1:利用以上等式性质完成以下题目,并说明解题的原因。

7 26x ; 5 20x ;1

5 43

x 。

教师补充:解以 x 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 x a 的形式,而等式的性质就

是转化的重要依据。

提问 2:你如何验证你的解是否正确?

预设:可以将解代入原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三)课堂练习

练习: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 5 6x ;

(2) 0.3 45x ;

(3)1

2 34

x 。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两条性质。

课后作业:

尝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引入环节的方程 8 16 25 10 37x x x 。

查阅资料,思考如果把等式中的等号换成大于号或者小于号,这两点性质还成立吗?

四、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 1:如果 a b ,则 a c b c 。 例 1:

等式性质 2:如果 a b ,则 a c b c ; 练习:

如果 ( 0)a b c ,则a b

c c 。

【数学-高中】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程法,能够用两种方法解决实际的直线与圆位置关系问题。

【过程与方法】

Page 18: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6

在合作探究得出两种判别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过程中,锻炼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提升

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受用代数语言解决几何问题的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

方程法求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情境:一个小岛的周围有环岛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岛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 30km 的圆

形区域。已知小岛中心位置位于轮船正西 70km 处,港口位于小岛中心正北 40km 处,如果轮船直

线返港,那么它是否会有触礁危险?

学生依据题干要求,做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规定单位长度为 10km,

列出轮船返港的直线方程:4x+7y-28=0;以及受暗礁影响的圆形区域方程: 2 2 9x y ,将问题

转化成直线与圆是否有交点。教师对学生的思路予以肯定,板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探索新知

提问 1:轮船触礁问题,如果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能否解决?

学生理解题意,结合初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将它转换成圆与直线的几何问题,设小岛中心为

O,轮船起始位置为 A,港口位置为 B,得到:

在 Rt△AOB 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为斜边上的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得高约为

34.7km,因为 34.7>30,所以轮船不会有触礁危险。

提问 2:初中学习的平面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学生经回忆,得到:

1.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2.直线与圆相切,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与圆相离,没有公共点。

图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Page 19: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7

例题 1:如图,已知直线 : 3 6 0l x y 和圆 C: 2 2 2 4 0x y y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

关系。

图 3 例题 1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得出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预设 1:准确作图,发现有两个交点,根据定义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预 设 2 : 圆 的 方 程 化 成 标 准 式 :2 2( 1) 5x y , 则 圆 心 到 直 线 的 距 离 :

2 2

1 6 5 55

2103 1d

,则直线与圆相交。

教师引导:还有别的思路么?能否借鉴上一章所学的求直线交点的方法?

学生动手尝试,直线与圆方程联立,

2 2 2 4 0

3 6 0

x y y

x y

,消去 y 得到: 2 3 2 0x x ,解

得 1 1x , 2 2x ,两交点坐标是 (1,3),(2,0)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教师提问:消元得到新方程以后一定要解方程么?有没有不解方程就能判断出交点个数的方

法?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由 1 0 △ 得出有两个交点,所以直

线与圆相交。

提问 3:由例题,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与直线与圆方程联立后的新方程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代数法,得出新方程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结合初中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得到:

1.直线与圆相交,即新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根,△>0;

2.直线与圆相切,即新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根,△=0;

3.直线与圆相离,即新方程没有根,△<0。

提问 4:除了看交点个数,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结合几何法,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d,圆的半径为 r,得出:

1.直线与圆相交,d<r;

2.直线与圆相切,d=r;

3.直线与圆相离,d>r。

提问 5:以上共展示了三种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该选取哪种方法呢?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考虑到题型的不同,得出结论:

1.若给出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图像,可通过定义法直接判定,适用于选择题以及填空题;

2.若给出了直线与圆的方程,可通过距离与半径比较法,计算量较小,适用于仅判断位置关

系的题;

3.若给出了直线与圆的方程,且要求当直线与圆相交时求出交点坐标,采用方程法。

Page 20: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8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后两种方法在高中几何题中被普遍运用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

例 1:解决导入中的轮船触礁问题。

例 2:已知直线 l : 6y x ,圆 2 2: 2 4 0C x y y ,是判断直线 l 与圆 C 有无公共点,

有几个公共点。

(四)小结作业

提问: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课后作业:练习 2 和 3。

四、板书设计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例 1:

相交

相切

相离

2.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 例 2:

比较距离与半径

方程法

选取标准:

【英语-小学】

教案

Unit 2 My schoolbag

B Let’s talk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

Students can pronounce and understand the words related to school life, such as “toys”,

“notebook”, and “English book”.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and “What color is it?”

Ability aims:

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ings in schoolbag and the colors.

Students can learn some listening tips 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of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 ion by grasping key words.

Emot ional aims:

Students will be happy to apply new knowledge into their daily lives.

Page 21: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9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s:

Words: the meaning and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ords such as “toy”, “notebook”, and “English

book”.

Target language: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and “What color is it?”

Difficult Points:

Students learn to use new knowledge into their daily liv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up and Lead-in

1.Sing a song

Let students sing an English song together with the teacher to cheer up and ready for English class

2.Free talk and Lead-in.

Ask students to show their schoolbag and ask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and “What color is

it?”

Step 2 Presentations and Practice

1.Draw a p icture of a schoolbag with new words on the right.

2.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2)

b. Where did the dialogue happen?(Lost and found)

3. Listen again and try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 What’s in this schoolbag?( An English book, two toys and one notebook.)

b. What color is it?(Blue and white)

4.Listen for the last time and try to repeat it sentence after sentence.

Step 3 Production

1. Make a guess

Ask Students the questions “What’s in my hands?” Lead studen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ith the

new words they learned. After showing them the objective, I will ask another question “What color is

it?”

2.Do a survey

Lead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 of 4 and make a survey, then they will talk about the colo r of

things in their own schoolbag within 7minutes. Later some representatives will be invited to make a

report.

Step 4 Summary and homework

Summary : Make summary 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

Homework: To talk about things inside their schoolbag to their parents in English.

Blackboard design:

Page 22: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

Unit 2 My schoolbag

【英语-初中】

教案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B Reading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meaning of some new words , such as “promise”, and “improve”.

Ability aims: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will be improved through kinds of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canning and

skimming.

Emotional aim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confidence of learn ing English, and not be afraid of speaking English in

public.

Students can foster the interest and desire of learn ing English, and are fond of taking part in kinds

of class activities.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 t points:

Key points:

The key point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will be improved through kinds of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canning and

skimming.

Difficult Points:

Students can foster the interest and desire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are fond of taking part in kinds

of class activities.

Page 23: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1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up and Lead-in

1.Daily greeting.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oday with students.

2.Tell a story

Tell a story of Kobe Bryant and state strongly about the famous words by him “Have you ever

seen Los Angeles at 4:00 am?” Tell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persistence and patience. State strongly

the significance of having a dream.

Step 2 Pre-reading

1.Have a free talk with my students. Ask students two questions:

a. Did you make any resolutions last year?

b. What are they? Were you able to keep them?

2.Predicting

Show some new and useful words on PPT, in form them of their meaning and let them pred ic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according to the given words.

Step 3 While-reading

1. Start read ing for the first time , and ask students a question beforehead:

a. Find the main idea and underline the difficu lt words. Which paragraph in the passage do you

think each sentence goes in? Write the letter [A-D] in the correct places in the passage.

2. Read again and ask students more detailed questions:

a. When do people usually make resolutions?

b. Why do people usually make resolutions?

c. How can people remember their resolutions?

3.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 again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Require students

to read loudly and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Step 4 Post-reading

Do a survey

Students work in a group of five, and each group needs to do a survey about their resolutions and

fin ish the chart on the blackboard. Then some representatives will be invited to make a report. Then I

will g ive them some positive evaluations. For example, Mike, you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is

very good, but next time you should speak loudly, then it will be better, ok?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Summary : Invite one of the students to review what we have learned and others make a

supplement together.

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have an interview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resolutions and

design a poster to display.

Blackboard design:

Page 24: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2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Vocabulary: Global reading: Main idea

promise Detailed reading:

improve When do people usually make resolutions?

beginning Why do people usually make resolutions?

How can people remember their resolutions?

Survey:

Name Improve health Ideas for doing better at school

【英语-高中】

教案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Speak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

Students will know more about Olympic Games and some famous athletes.

Ability aims:

Students are able to express their favorite sports and related athlete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collect writing material and put them into their article.

Emot ional aims: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during discussion.

Students will cultivate their love for sports and the awareness of being healthy.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s:

Students can express their preference towards famous athletes through writing.

Difficult Points:

Students can collect enough writ ing material that is useful for their writ ing.

Students could write an essay based on the given informat ion.

Page 25: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3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up and Lead-in

1.Daily greeting.

2.Play a v ideo.

Let students enjoy a short video of The Olympic Games.

And ask them two questions “How many kinds of Olympic games do you know? ” and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the best?”

Step 2 Pre-writing

1.Show pictures of some of the famous athletes.

2. Ask students: “through reading the passage above, we know that Atlanta’s favorite sport is

running.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Give reasons of why you like it so much. Think about:

a. When did you become interested in it?

b. What do you do to improve your skill? ”

3. Do a survey

Work in group of 4 and interview group members about their favorite sports and take some

notes while listening. When stating their favorite sports, they can find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to

help them:

a.I like...because.... I became interested in it when...

b.My favorite athlete/sportsman/football player is....I like him or her because...

c.I practise... In the future I hope ...

Step 3 While-writing

Write a short passage entitled “My favorite sport” and refer to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1. Begin by explaining which sports you have chosen and why.

2. Make three short paragraphs using the outline above.

Step 4 Post-writ ing

1.Editing. Ed it their passage by themself for the first time to correct the possible spelling and

grammatical mistakes, then exchange the works with their deskmates and give each other some

structural suggestions.

2.Sharing. Invite some volunteer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the whole class and give them some

positive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s if possible.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Summary : Summarize what we have learned 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surf on the Internet and find three more athletes of the sports they

like and next class do the sharing.

Blackboard design:

Page 26: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4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When did you became interested in it?

What do you do to improve your skill? ”

【幼儿】

中班语言活动《漂亮的蝴蝶结》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听故事,感受自己做事情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技能目标:能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知目标:理解《漂亮的蝴蝶结》故事内容,知道小朋友最后获得蝴蝶结的原因。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自己做事情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活动难点:能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美丽的蝴蝶结》故事挂图,课件 PPT,蝴蝶结一个,双面胶,丝带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蝴蝶结,有讲故事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歌曲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通过播放歌曲《蝴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刚才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呀?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个很漂亮的东西跟蝴蝶有关,是什么呢?

2.出示蝴蝶结,引出故事主题。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蝴蝶结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蝴蝶结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第一张图片,讲述第一部分故事内容。

师:妈妈有没有给美佳买漂亮的带蝴蝶结的鞋?为什么呢?妈妈是怎么说的?你猜一猜美佳有没有学

会系蝴蝶结呢?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讲述第二部分故事内容。

师:妈妈是怎么教美佳系蝴蝶结的?请小朋友们也跟着说一说。

(3)教师出示第三张图片,讲述接下来的故事内容。

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鼓励幼儿说一说美佳都给谁系上了美丽的蝴蝶结,分别系在了哪儿。

(4)教师出示第四张图片,讲述故事的结局。

师:美佳的生日到了,大家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2.鼓励幼儿根据教学挂图讲述,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教师打乱教学挂图,请幼儿进行排序。

1. like...because.... I became interested in it when...

2. My favorite athlete/sportsman/football player is....I like him or her because....

3. I practise... In the future I hope ....

Page 27: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5

(2)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大胆讲述不同的挂图内容。

3.情感迁移,幼儿尝试仿编故事情节。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已有经验,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为了得到心爱的物品付出了哪些努力。

(2)幼儿讨论交流,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话来仿编故事内容。

教师小结:小朋友要像美佳一样,想要得到心爱的物品,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样不但自己开心,

还能让身边的人很开心。

(三)结束部分

教师示范指导,幼儿动手制作漂亮的蝴蝶结,在成功体验中结束本次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把丝带的两端往中间靠拢交叉,像老师的这样,然后用双面胶固定就可以了。

五、活动延伸

把故事书《漂亮的蝴蝶结》投放到阅读角,幼儿自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说课】

一、说课简介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时间内,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面对评委,以

口头表达的方式,系统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说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然后由评委根据考生所展现的教育理念、教学基本技能等方面统一评分。

二、说课与试讲的区别

1.目的不同

试讲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即让学生学会学

习;说课的目的则是向教育同行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师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备课中的隐

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依据述说出来,使这些隐性的东西外显出来。

2.内容不同

试讲的主要内容在于教哪些知识、怎样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还要讲清为

什么这样做。

3.流程不同

试讲的一般流程: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和作业,当然各个学科还具有各自的学

科特色;说课的基本流程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用

具、说教学过程、说板书。某些情况下可能要在前面加说设计意图,后面加说教学反思。

4.语态不同

试讲是面对考官模拟有生上课,说课则是把考官当作是同行和朋友在做教学探讨,所以试讲

的语态比说课的语态要更亲切,更有实际课堂教学的临场感。简而言之,试讲的语态是对学生的

语态,说课的语态是对同事的语态。

5.方法不同

试讲一般需要模拟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讲、议、练等形式完

成;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不需要互动,但是语言要流畅,内容要充实。

Page 28: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6

三、说课稿撰写

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内容:说出教材地位作用(说单元),指出课文所在教材的位置、单元主

题、单元教学作用、前后联系、重要性。

书写方法:《》位于________(教材位置,版本、学段、册、单元),该

单元以________为主题组织教材,旨在使学生________(知识、能力、情感)。

《》写了________(内容),其语言/结构/手法/情感________(特点),学习

本文,有助于学生________。

二、说学情

内容:学情分析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学生

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风格等方面考虑。

书写方法:对________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________(知识)有了一

定的积累,但对于________(知识)还有待加强,学生________(能力)还需

要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________(思维、注意力、想象力),能________。

三、说教学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书写方法:知识与能力目标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情感态

度价值观目标_________。我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________(新课标要求、

课文内容、教学名言)

【技巧】行为主体(+情景或条件)+行为动词+表现水平或者标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内容:在众多的知识点中选出最重要的部分,即教学重点;学生最难接受

的部分,即教学难点。

书写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________;难点是________。(也可以换成:

________是本课的教学重点;________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

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

讲授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

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

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

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3)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

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

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

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包含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2.新课展开

3.巩固提升

4.小结作业

说课堂教学程序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

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

授课,因此说课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个“精”字。

(1)提纲挈领说框架:介绍整个教学过程。

(2)精雕细琢说细节:具体说明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和意图。

七、说板书设计 内容:“说板书”应主要包括板书的内容、特点及板书的作用。

Page 29: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7

书写方法:优秀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

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________(如:问题式、开放式、图标式)

的板书,力求________(如:突出重点、展现教学目标),做到________(如:

简明 ,概括)。让学生获得________(如:更鲜明的印象、和本文相关知识、

丰富的情感)。

四、说课过渡语设计

好的说课稿过渡语能够让枯燥的说课增添活力,能够让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

而不是生搬硬套似的组装在一起,具体过渡语设计如下:

1.说教材

(1)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

解……

(2)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

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2.说学情

(1)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

3.说教学目标

(1)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2)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

如下教学目标……

4.说教学重难点

(1)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2)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5.说教法学法

(1)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

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2)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

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6.说教学过程

(1)首先(接下来)是 XXXX 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打算采用 XXXX 的方法。

……具……体……做……法……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

(2)为了(由于、因为)……

我打算采用 XXXX 的方法来进行(某一个环节 XXXX)

……具……体……做……法……

◎导入环节: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

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

Page 30: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8

(2)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

点,我采用了……

◎小结环节

(1)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

(2)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

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每一

个同学积极地学习并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7.说板书设计

(1)板书设计要求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2)板书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

突出教学重要内容的活动

8.结束语

(1)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

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

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范例】

【语文-小学】

《元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元日》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

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

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作此诗时,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

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会将诗中的

画面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能够感受到诗中洋溢着的欢快气氛,也能够体会一系

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美好未来的期盼之情。而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学生是

无法理解的。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标准的新要求,我制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诗歌大意。

4.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明白诗歌大意为我的教学重点,通过诵读,

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Page 31: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9

六、说教学过程

(一)走近节日,解题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设计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

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

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学生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

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二)畅谈春节,分享习俗

在这一环节,我会这样发问: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在学生进行

回答后,我会用六句对偶的话进行总结:炮竹声声,告别旧年。举杯同庆,迎接新年。大红对联,

美好心愿。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做铺垫的,主要是

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古今以来,人们过春节的

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三)联系“春节”,想象“元日”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意思尤为重要。所以我会分五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诵读古诗

首先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接着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

我会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最后进行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

读。

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本课 4

个生字,本首诗就占了 3 个,所以在设计中我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当然,诗不像其它的文体,

语言比较口语化,随意化,它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

表现出节奏。

第二步:理解古诗

我会用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

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接着我会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

情景,与一开始学生畅谈过春节相呼应,学生可以根据之前说的,大致推测出诗句的意思。

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

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通过知识的补充,理解全诗的

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第三步:感知古诗

了解诗歌大意之后,我会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情。我首先会抛出一个这样的问题:过春

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然后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吗?我

会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进行体会,并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文中的插图描绘

得很形象,给一种过节时喜庆的感觉,有助于学生读好这首古诗。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以帮助学

生熟记诗歌,并指名背诵。

第四步: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我会再次诵读诗歌,提问学生: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第五步:了解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涵

读懂诗歌的最好办法便是知人论世,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

我会请学生进行简单介绍。接着我出示、介绍王安石的生平,特别是他的政治生涯,帮助学生理

解其中的政治思想。

然后,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随后,我会和学生齐读三

遍“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来体会其中蕴含的积极乐观的思想。

Page 32: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0

王安石《元日》可以视为写元日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

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给学生介绍王安石古诗创作背景,

为的是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涵。

(四)联系“节日”,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会单刀直入发问: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

动。

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

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五)小结作业

我会采用复习旧知的方式结束课堂。

王安石的诗,我们学过几首,你们记得吗?学生举手回答,我会出示《梅花》《泊船瓜洲》。

师生齐读。

最后,我会布置写作训练: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写成一篇小短文。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元日

古代习俗:

燃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

深刻内涵:

革新政治、积极向上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

师。(鞠躬,擦黑板)

【语文-初中】

《白杨礼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面试初中语文组*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白杨礼赞》,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常”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歌唱了全部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格叱责了一些贱视大众的固执分子。爱憎明显,感

情炽烈,有着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纯朴的语言,新鲜巧妙的构思,胜利地运用象征、

比方、排比等手法,更是令人惊叹。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学生

的思维能力已经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在学习这篇文情兼美散文时,在运用多媒体

获取直观形象的同时,多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学生还应增加阅读量,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

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这篇文章对于培养学生语感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

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悟自读、小组讨论,赏析优美语言,体会抒情和议论写作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

四、说教学重难点

Page 33: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1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

解象征手法。教学难点为:赏析优美语言,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

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名家朗读法、自读自悟、小组讨论

法。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为了能够迅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会运

用多媒体进行导入,获取学生的直观感受。同学们,现在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大家都

说无边无垠的沙漠,这种景色你们觉得美么,美!那如果让你在这里生活,你觉得怎么样?根据

学生的回答,我会出示黄土高原白杨树的图片,顺势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白杨礼赞》。

(二)初步感知

在初步感知环节,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名家范读。录音播放完毕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

有感情地朗读,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白杨礼赞》主要赞美了白杨的什么?同学们在阅读之后

会得出,赞美了白杨的不平凡。我会顺势提问,那从哪里能够看出白杨的不平凡呢?学生能够在

文中找出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是不平凡的,无边无垠;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是不平凡的,坚韧、正

直。(板书)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环节,通过让学生听名家范读,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语言的优

美;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能够把握文章的基

调,对于学生进一步的走进课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深入研读

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么?

①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

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理由:由景及树,将白杨树引到读者面前,将傲然耸立的白杨树比作哨兵,形象生动,为下

文详细描写白杨树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②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理由:“力争上游”“笔直”点出白杨树的特质,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内在的精神

美。

③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

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象征意义)

理由:指出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相似之处,既是对上段联想的补充,又为下文表明对群众的

态度做铺垫。

④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

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理由: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主题。

⑤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扑”与“奔驰”照应 ,准确贴切地写出了景物迎面而来的情景。“黄绿错综”是黄土高原

特有的三点色彩,“大毯子”的比喻概述了高原特色,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

景。

从学生讨论和回答中,不仅可以对白杨树的精神和象征意义有整体的把握,更能体会文中的

抒情、议论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和补充,让学生更加明晰象征手法

在散文中的运用。最后,我会总结出,作者写白杨树的不平凡,更是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

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

的崇敬和赞颂之情。作为一名中学生,更要学习白杨树正直、坚韧的精神品质。(板书:中国共

产党 北方农民)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言赏析,更能够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讨论中也能够更深入的体会语言美,体味情感。

(四)巩固提高

Page 34: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2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让学生带着一种昂扬的情感去阅读优美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深情朗读,不仅是对学生朗读技巧掌握情况的检验,更是给学生提

供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朗读中体会白杨树的精神和作者对党的赞美之情。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结合学生所谈感受,再次回顾本课所学习的抒情、

议论、象征等写作手法。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

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因此,我会布置如下作业: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小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直观、简洁。

白杨礼赞

不平凡

生长环境:无边无垠

形象:正直

性格:坚韧

象征意义

中国共产党

北方农民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

师。(鞠躬,擦黑板)

【语文-高中】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史传散文《左传》,本篇讲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

一场外交斗争。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了这场危机。文章赞

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能以国家大义为先,临危受命的奉献精神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

高贵品格。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的阅读能力

和学习能力,同学们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因此教学设计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左传》相关知识,学习本课中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

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文重点语句的学习,能用流畅的语言复述本文的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烛之武在危难之际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在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理解文章重点语句,

积累文言知识为我的教学重点。因为本文的叙事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久远,所以本节课理解文

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我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

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

Page 35: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3

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进行教学,那么接下来

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产生探究的欲望,

也能让同学们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因此在开课之初,我会这样设计我的导入语:

有一句俗语“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可说是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

国量身定做,他们因为利益而结盟也因为利益决裂。在秦晋围攻郑国之时,烛之武巧妙利用秦晋

之间的利益纠葛劝退秦军,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退。那么,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国军队,让郑国

转危为安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烛之武退秦师》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步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

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会让同学们自

由交流分享自己对先秦史传散文《左传》的了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补充。利用多媒体

课件出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形势图,并介绍秦晋围郑的相关背景,为同学们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

垫。在了解了文章背景后,老师会播放本课的音频朗读,要求同学们在听录音时,纠正自己读错

的字音。接着让同学们自由朗读本文,并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圈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在旁边做好

批注。这样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深入研读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是解决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关键环节。在本环节,

我将着重带领学生研读本文,通过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学习,积累文言知识,并能用规范的现代汉

语复述文章内容。

第一步,我会要求学习小组之间再次自由读课文,读完文章后,划分出文章的层次,找出文

章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并用现代汉语复述文章内容。通过小组合作,

结合课下注释,同学不难找出实词有:贰、许、阕、微等等,词类活用有军(名词作动词)、亡

(动词的使动用法)、厚(形容词作名词)、薄(形容词作名词)、鄙(名词的意动用法)等等,

通假字有共、说、知,古今异义词有行李、以为、夫人、去,文言虚词有以、焉、其等,特殊句

式包括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梳理文言知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反复朗

读文章,以及对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明确文章结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

—劝退秦军——转危为安”,并能够说出文章大意。

第二步,在第一步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起深入学习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烛

之武的高贵品质。在这一环节我会设置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1.

秦晋为何出兵围郑,郑国面临怎样的局势?2.课文第二段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3.烛之武是如

何智退秦军的?如何理解烛之武的说辞?

以上问题既遵循文章的写作思路也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由浅入深,第一个较简单的问题同

学们可以在课文中找出答案,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同学们通过与同桌的合作学习也可以顺利解决。

这个环节的教学,不仅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文章内容的同时积累了文

言知识,而且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巩固提高

课标中明确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

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在学习了本课内容之后,我会让同学们畅谈自己了解的古今中外以言辞取胜的故事,锻炼同

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利用课件出示本课重点文言知识,引导学生再次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本课针对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作

业我会布置让同学们诵读课文,完成第二节学案。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Page 36: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4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劝退秦军——转危为安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

师。(鞠躬擦黑板)

【数学-小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 X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同分母分数加、

减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

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

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一课

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

及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

梯。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

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

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

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

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

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意义。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

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Page 37: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5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会通过课件出示主题图:一张饼平均切成了 8 块,爸爸吃了其中的 3

块,爸爸吃了 3

8张饼;妈妈吃了其中的 1 块,妈妈吃了 1

8张饼。提出问题:(1)从图中,你获

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选择

性地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列式解答。得出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饼这个问题之后,引出如

何计算的问题。

这样利用学生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导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高了新课标四能中提出问题

的能力,也更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请同学列式并板书:3 1+

8 8( ),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四人一组探究同分母分数相加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给出如下回答:

预设一:3 1 4 1

+ = =8 8 8 2

。三个阴影部分表示 3

8,一个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1

8,一共是四份,结

果是4

8,通过直观的观察是 1

2。

预设二:3 1 3+1 4 1

+ = = =8 8 8 8 2

。可以把 1 个1

8和 1 个

3

8直接加起来,结果就是 4 个

1

8,可以写

成 1

2。

通过课件展示,师生总结:3

8和

1

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1

8。所以,可以

把 3 个1

8和 1 个

1

8直接加起来,它们的和等于 4 个

1

8,也就是

4

8。

接下来追问:结果写成4

8可以吗?与 1

2有什么区别?

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3 1 3+1 4

+ = =8 8 8

1

82

1=

2。

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接下来展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板书:3 1

=8 8 ( ),学

生自主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法。学生讨论结束后提出问题:3

8和

1

8可以直接相减吗?为什

么?

并找同学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3 1 3 1 2

= =8 8 8

1

84

1

4 。

Page 38: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6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计算,1 2

5 5 、

7 1

9 9 。并提问:你能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

算法则吗?

预设学生总结的不是很准确,分母不变,分子变化。

继续追问:分子如何变化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共同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自主探究的权利牢牢把握在学生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在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

喜悦,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1.列式并计算。

2.计算。

2 5 3 1

9 9 7 7

这样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巩固,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课后做一做课件上的练习题,并思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

计算。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 1 3+1 4 1+ = = =

8 8 8 8 2

3 1 3 1 2 1= =

8 8 8 8 4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数学-初中】

等式的性质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 X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式的性质》。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

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

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Page 39: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7

我认为要真正的教好一节课,首先就是要对教材熟悉,那么我就先来说一说我对本节课教材

的理解。《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第二个知识点,本节课的

内容是对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探讨。本小节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

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将为后面进一步讨论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供

理论依据,本节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石。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阶段的学生是初中生,他们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关键时期,但是抽象思维还带有很多的形象性,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还比较吃力,这就需要老

师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实例或者视频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再从具体的事例

中抽象出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本节知识以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方程,但还

没有系统学习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解法要满足的性质,在前一节学生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

关概念,这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另外处于此阶段的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不是

很强,需要老师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从而由师生共同总结出等式性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等式的性质探索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

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等式的性质。

难点:等式性质的探究过程。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

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

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逐层推进课堂,组织

学生探究、归纳、推导得出结论。具体采用讲解法、练习法、演示实验的教法,观察、归纳、概

括、探索知识的学法来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新课导入环节,这一环节我采用了温故知新导入,首先我抛出问题:回

忆第一节讲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对于方程 4 24x , 1 3x 你能直接看出它们的解吗?预

设学生很容易得出 6x , 2x 。提问:你是如何得出解的?预设学生回答:因数乘因数等于积,

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加数加加数等于和,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继续提

问:那么 8 16 25 10 37x x x 这样的方程你还能直接看出方程的解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学生思考复杂的方程该如何解,并思考解方程需要满足哪些性质,顺势导入课堂。

我之所以这样导入是因为温故知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新课标理念,同时这样也可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复杂方程的解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知探索

Page 40: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8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及观察归纳

法等。

新授环节我主要分为 3 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等式性质 1 的探究;第二部分是等式性质 2

的探究;第三部分是等式性质的应用。

首先是第一部分等式性质 1 的探究,在这里我安排了两个情境创设,第一个是视频动画的播

放,视频动画的内容是:天平的动画实验,当天平左右托盘上分别放上圆形物块和方形物块的时

候天平是平衡的,再在两个托盘上同时加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物块,天平还是平衡的。紧接着我

会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动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发现的规律用语言表述出来吗?根据

学生的回答继续进行第二个情景创设——“填空比赛”,我会将学生分成两个人一组,进行填空

比赛,看哪一组又快又准,具体题目如下:

10

50

a b a b

a b a b

a b a m b

紧接着我会提问:你能说明你填入数字的原因吗?你能用字母来表述你发现的规律吗?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上面的规律,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在学

生回答完之后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并进入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等式性质 2 的探究,这一部分的探究与第一部分相似,我也会播放一个视频动画,

具体内容是:当天平左右托盘上分别放上一个圆形物块和一个方形物块的时候天平是平衡的,再

在两个托盘上同时放上三个相同的圆形物块和三个方形物块的时候,天平还是平衡的。紧接着我

会提问:观看视频动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发现的规律用语言表述出来吗?你能用数

学语言表述你发现的规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鼓励性评价,如果学生回答不全面我会

给予相应的补充。接下来进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等式性质的应用,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上面学习的等式的性质进行一个应用,我会

先出示例题:利用等式性质完成以下题目,并说明解题原因, 7 26x , 5 20x ,1

5 43

x 。

学生完成例题后我会强调规范解题步骤该如何书写,并且补充:解以 x 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

方程逐步转化为 x a 的形式,而等式的性质就是转化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接

下来我还会再提问一个问题:你如何验证你的解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回答进入课堂练习阶段。

设计意图:我之所以设置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是为了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同

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课堂练习

当然光得出结论还是不够的,作为一节数学课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应用。我设计了如下三道课

堂练习:

练习:利用等式性质解下面方程并检验。

(1) 5 6x ;

(2) 0.3 45x ;

(3)1

2 34

x 。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两条性质。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引入环节的方程 8 16 25 10 37x x x 。

Page 41: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9

查阅资料,思考:如果把等式中的等号换成大于号或者小于号,这两条性质还成立吗?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 1: 例 1:

等式性质 2: 练习:

【数学-高中】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 X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函数、余弦函

数的图象》。

新课标指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

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是评判一位教师是否能上号一堂课的基本标准,在正式内容开始之

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是高中数学必修 4 第一章第四节第一小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正弦

函数、余弦函数图象。此前学习了诱导公式和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以及正弦线,在此基础上来学习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相对比较简单。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利用图象学习正弦函数、余弦

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 sin( )y A x 的图象打好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本节的学习

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下面我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类比的能力,且在知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所

以,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特点以及原有经验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利用单位圆以及正弦线画正弦函数的图象的方法;会用“五点作图法”画正余弦函数的

图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小组讨论的过程,提高合作意识,深化数形结合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中的图形美,提高对数学的喜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

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难点:将单位圆中的正弦线转化为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点;余弦函数图象之间的

关系。

Page 42: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0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

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

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启发法、练习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

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

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直接讲解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概念。

然后提问:之前研究函数时都研究了函数的哪些性质?

在学生充分回顾之后,引出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通过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能为本节课的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我将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简谐运动”实验的探究、正弦函数的图

象、余弦函数的图象、五点作图法。

首先是“简谐运动”实验的探究。组织学生动手做一做章头图表示的“简谐运动”实验。

指导学生将塑料瓶底部扎一个小孔做成一个漏斗,再挂在架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单摆。

在漏斗下方放一块纸板,板的中间画一条直线作为坐标系的横轴。把漏斗灌上沙并拉离平衡位置,

放手使它摆动,同时匀速拉动纸板,这样就可在纸板上得到一条曲线,它就是简谐运动的图象。

通过学生的试验,展示试验结果图象。让学生对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有一个初步印象。

接下来是正弦函数图象的探究。

通过之前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先和学生共同明确继续在单位圆中研究正弦函数的图象。

先提问如下两个问题:如何在单位圆中研究正弦函数 y sin x 的变化规律?如何利用正弦

线的变化规律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如何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并作适当提示。

如:你们研究正弦线的变化规律时,选取的角度是什么样的?你们选择了多少不同的角度来

研究正弦函数的图象?如何能够快速的画出 0 2x , 内的正弦函数的图象呢?

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能够得到:选择特殊的点,如 0 26 4 3 2

,,,,,…, 。简便的作图就是

利用诱导公式和 0x , 时正弦线的变化情况快速得出 2x , 时正弦线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结束,利用大屏幕动态展示绘制的过程。

接下来我会讲解:第一步,可以想象把单位圆圆周剪开并 12 等分,再把 x 轴上从 0 到 2 这

一段分成 12 等份。由于单位圆周角是 2 ,这样就解决了横坐标问题。过 1O 上的各分点作 x 轴

的垂线,就可以得到对应于 0、 、 、 、 、…、 2 等角的正弦线。

第二步,把角 x 的正弦线向右平移,使它的起点与 x 轴上的点 x 重合,这就得到了函数对

( , )x y 。

第三步,再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我们就得到函数 , 在

上的一段光滑曲线。

6

4

3

2

xy sin x

]2,0[

Page 43: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1

然后组织学生自主绘制。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 2 2 1x k k , 时,正弦函数的图象与 0 2x , 内的正弦函数的图

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利用终边相同的角有相同的三角函数值得到 x R 时正弦函数的图象。从而讲解正弦

函数的图象。

第三部分是余弦函数的图象

呈现教材思考题目:你能根据诱导公式,以正弦函数的图象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得

到余弦函数的图象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共同总结:由 cos sin2

x x

得到 y cos sin2

x x

,从而将

正弦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

个单位即可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

从而介绍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的概念。

最后是五点作图法的介绍。

通过提问:作出正弦函数图象时,应抓住哪些关键点?明确:关键的五点分别为 0 0, ,

2

,1 , ,0 ,3

2

,-1 , 2,0 。

从而讲解:五点作图法的意义。

整节课,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

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层次性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知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

讲授法、引导法、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但让学生学会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通过这样的设计,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练习

对于巩固环节,我主要采用练习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总结余弦函数的五个关键点,并利用五点作图法作出 0 2x , 时 cosy x 的图象。

这样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巩固,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1) 1 sin 0,2y x x , ;

(2) cos 0,2y x x , 。

Page 44: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2

并思考如何利用 s i n 0 , 2y x x , 得到 1 s i n 0 , 2y x x , 的图象;如何利用

c o s 0 , 2y x x , 的图象得到 cos 0,2y x x , 的图象。

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正弦函数: 练习:

余弦函数:

五点作图法:

【英语-小学】

说课稿

Unit 1 Hello

Story time

Good morning/ afternoon, my dear judges. I'm the first competitor. It's my great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my teaching ideas / design. Today my topic is “Unit 1 Hello (story time)”. My

presentation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and so on.

I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Firstly, let’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 is lesson comes from Unit 1, the first

semester of Grade 3, Yilin Press English book for primary school. The topic is “Hello (story time)”.

After leaning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greetings and will

be able to greet others in English.

II Analysis of students

As students are the teaching subject of my class, I’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students. My students

are from primary school. As they are in Grade 5, they are very act ive, curious and interested in learn ing

English, but they are still lack of confidence to open their mouth to speak English. Therefore, I will

adopt proper teaching methods and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to encourage them communicate in

English.

III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curricu lum standard, I se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Students will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good morn 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Miss.

Students will be ab le to pronounc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correctly.

Ability aim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story.

Students can apply new knowledge in further studying.

Page 45: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3

Emotional aims:

Students will be ab le to greet others in English.

Students will be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IV Analysis of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next part, I’d like to talk about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and

Mis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story.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pply the new knowledg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V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I’ll mainly adopt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audio-visual teaching method” in my class.

As for the learning method, I will hold a group work to lead students to learn it in a cooperative

way.

VI Analysis of teaching aids

In order to arise students’ interest, I will p repare pictures and multi-media.

VII Analysis of teaching procedures

Now let’s move 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y presentation, analysis of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up and Lead-in

First of all, I will greet with my students as usual in order to create an English speaking

atmosphere.

Then I will invite students to sing a song called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together. I will do it like

this: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Great! Before today’s class, 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OK?

One, two, three, Go .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I'm fine,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I'm fine, I'm fine,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e all excellent!”

Daily greeting and sing a song are all good ways to create an active English learning atmosphere

in my class. Meanwhile, as the song related to today ’s topic, I can lead in today’s topic directly and

naturally.

Step 2 Pre-listening

In this step, I will first draw some pictures on the blackboard. Then I will teach them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ccording to my paint ings.

Secondly, I will lead my students to read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gether for several

tim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ep is to remove the obstacles for the next step. What ’s more, it is also helpful

to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consolidate new knowledge.

Step 3 While-listening

After removing the obstacles, I will 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for several times.

First of all, I will present four pictures from story time part on the screen and ask students to

observe them. Then play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sk students to number the pictures follow the

order of the listening task.

After that, students will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answer the fo llowing questions:

Page 46: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4

“What do they call their teacher?”

“What do they say when they meet in the morn ing?”

“There is a boy in the listening task, what’s his name?”

At last, I will ask students to open the book to page 6, look at story time part,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third time and read after it loudly.

By doing this, students will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task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intensive listening and grasp detailed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 ime, it will also arise their interest in

joining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Step 4 Post-listening

After listening to the tape for several times,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do a role play.

First of all, I will ask students to review what other greetings they have learned before and list

those 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Then, they are asked to design a role p lay themselve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work in pairs. I will

set a situation that they are in a new school that has many new teachers and new classmates. Students

will try to design a role p lay by using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They will have 5 minutes to design the role p lay. After that, I will invite two groups to do the role

play on the stage and give evaluations to those groups.

By doing this, students can not only arise their interest i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in English,

but also learn how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 It will also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apply new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At the end of my class, I will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day and encourage them to

greet others in English in their daily life.

As for homework, I’ll ask students to choose an English name as their own English name and

practice greetings with friends. The next class, I will invit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English names one

by one and pick some of them to greet me in English.

By doing this, student will be ab le to review and consolidate what they ’ve learned today and have

confidence to greet people in English. It will also helpful to arise their interest to learn English after

class.

VIII Analysis of black board design

Unit 1 Hello

This is my blackboard design, it could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ost important knowledge

of this lesson clearly.

Hello Miss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 Make conversations

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I’m fine, and you?

I’m fine, too. Thank you.

Page 47: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5

【英语-初中】

说课稿

Unit 6 Birdwatching

(Welcome to the unit)

Good morning/afternoon, everyone! It’s a such a great honor to me to interpret my teaching

plan here. Today, my topic is Birdwatching. Seven aspects will be presented as follows.

I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Firstly, please allow me to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 which is the basi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show the directio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part in this lesson is the first of this

unit. Learning it well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next step. This part mainly describe some bird

types and how to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birds.

II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Secondly,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students. Students in this stage are curious about the world

and interested in new knowledge. The topic about birds are related to their daily life and can

arouse their curiosity. Compared with primary students, they have accumulated more expressions

and can state their opinions more fluently while come to the new topic, they may lack related

structures.

III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aims

According to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English, the learning habit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terial, the three dimensional aims are set as follows.

Knowledge aims:

1.Student can understand and read some new words, such as crane, sparrow, feather, rare.

2. Students can know some bird types and the descriptions.

Ability aims:

1.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nd listen for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2. Students can describe the birds in their own words.

Emotional aim:

Students can realize crane are rare and have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rare birds.

IV Analysis of the key and difficul t points

Based on the teaching aims and the English degree of the students, the key point is the bird

types and how to talk about birds. The difficult point is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rare birds.

V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study metho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study efficiency, I mainly use Audio-Lingual Metho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s for the study method,

brainstorm, pair work and individual tasks are assigned to attract them to join in the class

activities.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are also embodied

in this lesson.

VI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Page 48: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6

The achieve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highlight of key points and breakthrough of difficult

points are all dependent on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so I’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In step 1, after greeting students, there is a quick quiz: Guess the top birds in the world.

What’s the smallest bird?(hummingbird)

Which bird flies fastest? (swift)

Which bird flies highest? (Himalayan Vulture)

What’s the biggest bird? (ostrich)

Students in grade 8 have certain knowledge reserve about science so some questions are

not so difficult for them.

Step 2 Pre-listening

In step 2,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of birds in part A and speak out their

names in English or Chinese if they can. Then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descriptions on the left.

This step is to prepare vocabulary and related knowledge for next two step.

Step 3 While-listening

In step 3, I will let them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Annie and Simo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s Annie’s favorite bird?

What do cranes look like?

How many types of crane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Then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ey can pronounce well, students will listen to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these sentence structure.

The final task is to let them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 as the one between Annie and

Simon, so this step is mainly present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pronunciation.

Step 4 Production

Step 4 is a pair work. Let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the birds they like and use

the conversation in part B. They can use the information in part A. Some groups will present their

conversation in front of class. Let others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 from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The final task can check whether they reached the ability

objectives.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In the end of class, I will ask students to review what we have learnt today. Then the

homework is assigned that is let them to draw their favorite birds, search information about

them and describe it in their own words. The homework i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searching

inform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VII Analysis of the black board Design

Page 49: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7

VIII Teaching Reflection

That is all for my lecture,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英语-高中】

说课稿

Unit1 School life

Project

Good morning/afternoon, everyone! I'm very glad to stand here to interpret my lesson. Today,

my topic is school life, the project part of unit 1 school life in the UK. My lesson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I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First of all, let’s come to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This lesson is unit1 from

compulsory book1 of YiLin Pr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It is the project part of unit1, starting a

new school club. It includes part A and part B. Part A has two passages about school club-a radio

club and a literary club. Part B is an outline to make a poster advertising. After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know some school club and learn how to plan a new school club.

II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Secondly, let me talk about my students. After three yea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students reserve a certain vocabulary and English knowledge. Grade 1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can read a long passage and they think actively, and dare to put forward different

views. They will have many good ideas about school club and I will guide them to explain in

details.

III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aims

By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n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students in my class, I set the following three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1. Students will learn some new words such as allow, principal, generation.

2. Students will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and school clubs.

Ability aims

1.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 will be improved.

2. Develop students’ integrated skills of using English.

Emotional aim

Help students know how to cooperative in order to fulfill a task.

IV Analysis of the key and difficul t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I set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as follows.

Key point: the key words and reading strategy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

Difficult point: how to make a poster advertising a new school club.

V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study methods

Unit 6 Birdwatching

What’s Annie’s favorite bird?

What do ... look like?

How many types of ... are there in the world?

Page 50: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8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bilateral activ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re

adopted. I will put students in the first place, and I will give them more chance to show

themselves.

VI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Now, let’s come t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less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This lesson is divided into 5 stages, that is, warming up,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and summary & homework.

Step 1 warming up

First, I will have a brainstorming. Ask students to speak out the words or phrases to describe

school life. Students’ answers will be various and I will give them encouragement. Then ask

students what kind of school activities they like best. And choose one to introduce.

Brainstorming will be interesting to my students and they can react quickly. It can train

students’ concentration ability in the class.

Step 2 Pre-reading

Ask students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e page18 and guess which club it is. It is easy for them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know the school clubs.

Step 3 While-reading

There are two activities, global reading and detailed reading.

1. Global reading

Firstly, I will ask students to skim the two passages and find out the names of these two clubs.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ry to find answers. Remind students of

focusing on the first paragraph an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2. Detailed reading

I will ask students to reread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table individually.

The name of the school club Who started What club does Why the club started

Radio club

Poe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Through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doing the exercise,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guess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They will meet some difficult words and I will explain some new words :

allow: permit sb./sth to do sth

principal: person with highest authority in a school

generation: all people born at the same time

Step4 Post-reading

I will ask my students to answer several questions and they can discuss in a group. The

questions are:

1. Wha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have in your school?

2. If you could start a new after-school club to enjoy with your classmates, what new school

club you would start?

Let students go over part B on page 19. Follow the outline and discuss their school clubs.

Page 51: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9

Students can show their own views about school clubs, so it is a good chance for practicing

oral English. Through the speaking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express themselves with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we’ve learned. Student s’ ac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cooperation spirit will be improved.

Step 5: Summary & Homework

At the end of class, I will conclude today’s reading passage and our students’ performance.

Students will be aware of today’s performance, which is an encouragement for them. Then, I will

present the homework to introduce the two clubs in the passage using their own words and try to

make a poster for their own school clubs according to their discussion.

VII Analysis of the black board Design

VIII Teaching reflection

That is all for my lecture,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幼儿】

大班健康活动《好玩的呼啦圈》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满足幼

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

有个性地发展。”《好玩的呼啦圈》就是围绕呼啦圈开展的相关体育游戏活动。呼啦圈是幼儿园中

经常使用,幼儿熟悉又特别感兴趣的器材,为幼儿提供呼啦圈,引导幼儿在玩中主动探索、体验

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学习膝盖套圈走、跳等动作技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

动作的协调性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体能的发展较为显著,能够掌握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并能较好地把已掌握的动作

技能应用于一定复杂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新的动作技能和游戏比较快,有的能对原有的游戏情节

或玩法做些变化或设计新游戏,但仍有较大的模仿性。为此,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自主

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增强游戏的协同作用和集体观念。

三、说活动目标

科学、恰当、合理地制定健康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

顺利实现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的有力保障。因此,我从情感、技能、认知三方面设定了本次活

动目标,具体如下:

Unit 1 School life

The name of the

school club

Who started What club does Why the club

started

Radio club

Poe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Page 52: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0

1.情感目标:萌发共同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玩呼啦圈带来的快乐。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跳,套圈走等动作进行游戏,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

3.认知目标:初步感知呼啦圈多种玩法,初步掌握膝盖套圈的动作要领。

四、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的重难点来自于对活动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总目标的指引下,我活动重难点设计

为:

1.活动重点: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2.活动难点:练习膝盖套圈走、跳的技能,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体育活动的目标,保证幼儿掌握各种动作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正确

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求知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幼儿是否能

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常识和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教法学法:

1.教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用语言讲解并示范膝盖套圈的方法,向幼儿说明所学的动作要领及

要求,指导幼儿掌握基本动作技能。

(2)直观演示法:“百闻不如一见”。大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萌

芽的阶段,通过对“膝盖套圈走”动作的直观演示,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动

作操作要领。

2.学法

(1)游戏练习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环节之一,而且是幼儿园的基础活动,在教学

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效检验了活动目标是否达成。

(2)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膝盖套圈跳的动作和亲身实践,能够逐步消除各种错误动作,

直到掌握、提高、巩固所学的动作。

六、说活动准备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械等是支持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有效地支持

幼儿主动运动,我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结合幼儿的运动能力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

1.物质准备:呼啦圈若干,帽子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跳、走的技能。

七、说活动过程

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必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保证幼儿积极充分地锻炼身体。为了有效

地实现活动目标,使幼儿不断地处于运动状态,身体和情绪比较活跃,我遵循了科学合理的运动

节奏,从热身、主要活动、放松整理的顺序设计了以下活动流程:

活动环节(教什么) 活动内容(怎么教) 设计意图(为什么教)

(一)导入部分 (1)随音乐《小空 热身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渐提高,为

Page 53: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1

1.热身导入,进入

活动状态。

军》活动身体。

(2)教师引导,幼

儿模仿自由发挥。

幼儿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迅速进入运动状态做好准

备。以律动《小空军》的方式使幼儿身体活动能力较

快上升,使幼儿的情绪和身体为后续的活动做好了充

足准备。

2.围绕呼啦圈设置

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

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

的朋友,它的体型又大

又圆,还可以套在身上,

大家猜猜会是什么呢?

英国培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设置

悬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幼儿自由的

表述对话题的理解,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自然

而然引出活动主题——呼啦圈。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呼啦圈,探

索呼啦圈的玩法。

(1)出示呼啦圈,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

把呼啦圈当作什么?呼

啦圈还可以有哪些玩

法?

(2)交流演示,请

想法多样、玩法奇特的

幼儿讲解和表演,组织

幼儿集体尝试,如:抛

圈、转圈、小兔跳圈、

套圈等。

《指南》中提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

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此我通过出示

呼啦圈这种直观教具,观察、鼓励幼儿动脑筋,请每

位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探索,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

乐趣。请幼儿自主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

的探索欲望,使得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

而实现认知目标。

2.学习膝盖套圈的

玩法。

(1)讲解示范膝盖

套圈的动作要领,引导

幼儿回忆小丑走路的样

子,并将呼啦圈套到膝

盖位置进行动作模仿。

(2)幼儿分组练

习,尝试膝盖套圈的玩

法,并探究如何在行走

时不让呼啦圈掉下来。

由于幼儿好模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

所以示范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我使

用讲解示范法,通过用语言讲解并动作示范向幼儿说

明所学的动作要领及要求,指导幼儿掌握基本动作技

能。在游戏间歇时,以简短的语言提醒幼儿注意动作

的规范,指出错误动作,强调正确的姿势,可以让做

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既可以不破坏游戏进行的情

绪,又能帮助幼儿掌握基本动作,完成技能目标,突

破重点。

3.组织幼儿进行抢

帽子比赛。

(1)将幼儿分成两

组排列站好,讲解示范

游戏规则:每队幼儿按

照顺序依次从起点膝盖

套呼啦圈快速向前走,

抵达终点拿起帽子戴在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

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

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为此在活动中,我采取

了竞赛游戏方式,在竞赛性游戏分队时,通过点将法

使各队力量均衡,让全班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当主要角

Page 54: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2

八、说活动延伸

九、说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正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展开,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充分

体现了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尊重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的思想。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还需

使用多种指导策略,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认识到呼啦圈的多种玩法,体验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

的乐趣,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幼儿的需要。

头上返回,进行接力,

传递给下一位幼儿,直

至结束。头上帽子数量

最多的小组获胜。

(2)先组织幼儿试

玩一遍,再进行比赛,

提醒幼儿注意事项:①

每位一次只能拿一顶帽

子;②途中帽子掉了,

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色,提高幼儿活动中的积极性。此外,大班幼儿在比

赛过程中常因胜负忽略了规则,因此我在比赛前强调

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规则要求,使幼儿能够理解和

便于接受。在比赛结束后,我积极运用评价手段,运

用讲评法对游戏进行小结,鼓励幼儿继续游戏,让他

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实现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

4.增加游戏难度,

合作练习。

鼓励幼儿尝试模仿

两人三足的游戏,进行

两人合作膝盖套圈走的

玩法。

幼儿获得的动作技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和

积累起来的,所以应该在不断地交给他们新的知识基

础上,进行必要的复习,达到熟练的程度。活动设计

应该考虑游戏的进阶性,让幼儿在不断克服困难并取

得成功的活动中,提高兴趣,增强自信心,感受游戏

的快乐,萌发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突破活动难点。

(三)结束部分

放松结束

随着音乐轻轻拍打

腿和身体,做做放松活

动。

在进行一定运动量的活动后,由于体内能量物质

消耗多和恢复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身体疲劳,活动

能力下降。此时要降低幼儿大脑兴奋程度,放松肌肉,

使幼儿尽快消除疲劳,将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

静状态。为此我在结束部分引导幼儿在音乐的指引

下,做全身舒展动作,使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

的松弛与恢复。

活动环节(教什么) 活动内容(怎么教) 设计意图(为什么教)

区角活动

在活动区放置一些

呼啦圈和障碍物,让幼

儿自由活动,探索更多

玩法。

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单

靠一个活动是难以实现的,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培

养。因此设置延伸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

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呼啦圈的好玩。

Page 55: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3

【结构化】

一、结构化面试简介

所谓结构化面试,也就是标准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的合成与分析

等构成要素,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面试。

虽然结构化面试是通过考官与应考者之间交流来进行的,但从形式到内容,它都突出了标准化和结构

化的特点,比如,结构化面试要求面试题目对报考相同职位的所有应考者应该相同,面试考官的数量至少

2 人,结构化面试还要求在对拟任职位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面试题目。因此,结构化面试的过程规

范,面试结果也相对客观、公平、有效。

1.结构化面试流程

教师招聘的结构化面试流程,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当然,各地结构化面试流程会稍有不同。以面试候考为例,有些地方是先把考题发给候考的考生,考

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答题准备,然后进入考场回答问题;有些地区,问题思考及问题作答都在考场内依

序进行。再以成绩公布为例,各地公布的顺序也稍有不同,有些地区是问题作答后公布成绩,有些地区是

面试结束后公布成绩。

2.结构化考场布置

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的考场,一般由考官席、监督席、考生席等组成。其中,考官人数、是否有监督

员、考生席是否有桌椅,这些都是灵活因素,各地面试考场会有所不同。较为规范的考场安排如下图:

二、结构化面试考查能力

1.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内容多以全国范围内的热点新闻和教育教学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其背后所反

映的教育规则、教育规律、教育理念等内容的认知。综合来看,综合分析能力主要考查的就是考生的逻辑

面试报到 资格审查 面试抽签 面试候考 进入考场

面试答题 计分打分 公布成绩 考生退场 面试结束

Page 56: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4

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做到: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本质;具有一定的

分析能力,能够分析全面、清晰。这类题目多围绕教育观点和现象进行提问,少量题目会围绕学校及教育

管理部门的相关教育规定、政策等进行提问。常见的综合分析类问题可以分为以下类别:政策类问题、现

象类问题、事件类问题。

2.职业认知能力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宏观的职业认知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

包括个体对职业性质、职业环境、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的客观评价。作为一个人才测评要素而言,评价

个体的职业认知主要从个体所展示出的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个人特长等方面予以开展。在教师招聘这

个领域,参考《专业标准》,职业认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

法律法规;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从具体的命题内容来看,职业认知类的题目分

为职业理解和自我认知两个小类。

3.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完成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总和。

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效

果。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一部分问题是班级中的日常问题,这类问题并

不具备情境性,也需要教师按部就班的逐步解决,我们把这类矛盾问题称之为“常规问题”;除此之外还

会有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往往在“你正在做某事的时候”,必须马上处理的事情,这类问题称之

为“情景性问题”;还有一部分问题,会考查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在问题中往往需要组织某项活动,考

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统筹协调各类事务。此类问题被称为“活动组织类问题”。

三、结构化面试备考指南

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掌握各类题型的考试内容和特点,把握复习重点,中公教育名师团队为广大考生

提供以下备考策略,助大家一臂之力。

1.锻炼逻辑思维:针对综合分析类问题,建议考生平时应当多浏览新闻,通过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

网站的教育频道,了解新闻相关的主流评论,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此外,考生还应当多积累教育名家的

著名言论及解读,为考试做好准备。

2.强化职业认知:针对职业认知类问题,建议考生一方面需要对自我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兴趣、能力、

性格、经历等;另一方面需要对教师职业进行深入理解,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等。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在答题时游刃有余。值得注意的是,这方面的能力往往是与逻辑思维能力相结合进行

考查的。

3.全面综合准备:除了以上需要重点掌握的逻辑思维、职业认知类题目以外,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教育

教学工作能力,应变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考生需要广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了解教育

教学工作中学生常见问题、突发状况及人际矛盾的处理原则和技巧。

Page 57: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5

四、结构化面试题目解析

【题目 1】当今社会上有很多老师去培训机构给学生进行有偿补课,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中公解析】

有偿补课一直是我国教育治理的难题之一,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违反了国家规定,长此以往会影响教师

的长期职业发展,也不利于推进学生减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是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既违反了教育部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

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也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也降低了其在学生心中的无私形象。

二是会影响整个学校的风气和名誉。

要杜绝有偿补课现象,校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在校外补课的监管力度。学校应明令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并出台相关措施对违

反规定的教师进行处罚。

二是学校也要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将有偿家教和有偿补课问题纳入教师师德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教

育质量评价机制,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自觉摒弃有偿家教或有偿补课行为。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及时调查处理相关投诉、举报信息,进而规范在职教师的职

业行为。

【题目 2】请谈谈你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句话的理解。

【中公解析】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是指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

光点”和内在潜力,帮助其取长补短。

每个学生的遗传基因、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气质、认知水平、特长爱好等也就

会有所差异。而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统一的,这就导致在某些阶段,有的学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如果这时

教师不思考差异的根源,不懂得包容、赏识和因材施教,只会轻视和嘲讽这些学生,对他们施以“教鞭”

“冷眼”和“讥笑”,就会打击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身体。在打击下,学生萌发的种种未来会被扼杀,

教师就会成为埋没天才的罪魁祸首。

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潜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一方面,我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学生在智力、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我会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

开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层备课、教学和布置作业。此外,我还会捕捉学生的优点和长

处,恰当激励,激发潜能。

在人们眼中,教师是神圣的、高尚的。因此教师更应该收起教鞭冷眼,像真正的园丁一样,发掘每一

株花草的美,悉心修剪,等待它绽放的那天。

【题目 3】请谈一谈要做一名教师,你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中公解析】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最大的优势有两点,即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一方面,我热爱教育事业,这份热爱会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当中。从小我就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

我喜欢给别人讲解东西,我也很享受帮助别人进步的过程。在我看来,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

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与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也让我对崇高的教育事业充满了憧憬。

另一方面,我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有助于我成为优秀的教师。在大学期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提

升了我的沟通能力。我参与过多次支教工作,通过和学生的接触,我进一步掌握了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我

在校学生会组织部工作过三年,进行过多次大小活动的协调,每次都能够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人员和资源。

因此,我有信心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同事、领导保持良好的合作。

Page 58: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 … · 亲爱的广大考生,首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来到面试阶段,并且幸运地拿到这本《面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6

而我的主要劣势,就是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处理学生问题、在管理班级或者在课程设计方面,

我可能都会显得很稚嫩。但我相信凭借我的热情,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我会弥补这一不足,成为一名合

格的教师。

【题目 4】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此,你认为该如何在课堂中实现这一

理念?

【中公解析】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

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认为教师应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这一理念:

第一,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地位,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如通过联想记忆、圈点勾画、做笔记等。只有教

会学生掌握了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激发学生“思”的能力。在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

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只是被

动接受知识,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会受到压制。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通过巧设提问、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也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