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3 2 责任编辑:王 电话:(010)6591451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理论与争鸣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文学与生活的脱节 “文学与生活”是一个经典命题,也是具 有时代特色的话题。在 20 世纪剧烈变动的 历史中, “文学与生活”始终处于紧张关系,一 方面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需要表 现具有现代启蒙价值的新生活,另一方面长 期被封建、贵族、精英文学所遮蔽的广大的普 通人民的“新生活”又给文学提供了新天地。 也就是说,这里的文学是一种表达世界观、价 值观的新文学,而生活也是一种朝向人民和 基层的新生活。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的创作理念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精神的体现,也是新文学所承担的现 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即让普罗大众也接受现 代精神,并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主体。 20 世纪是中国发生深刻变革的大时代, 从五四到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再到20世纪 80年代,文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走在 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发展,很多最新的理念和 价值观都是借文学来引风气之先。一般来 说,代表着时代进步力量的文学革命是社会 革命、政治革命的先声。正如20世纪80年 代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改革开放提供了 思想、知识上的合法性,随后才是社会经济 领域的变革,以至于文学家、艺术家成为独 领风骚的文化英雄。这种现象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学很难对现实生 活做出整体性的描述,纯文学、严肃文学作品 也不再追求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 处在滞后于时代发展、与生活脱节的状态。 这种脱节的状态延续至今,可以从三个 方面感受到。一是新闻比文学更超前。如 前一段时间有中国在肯尼亚修建蒙内铁路 的消息,这则新闻带出了丰富的时代信息, 中国正在向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从铁 路、火车等硬件到运营、管理等软件的全方 位服务,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新的国际 经验,中国人借助“一带一路”帮助非洲实现 工业化,这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中国故事。二 是非虚构写作比虚构文学更过瘾。近些年 如梁鸿、黄灯等非职业作家对中国农村的呈 现比很多乡土小说更真切地展现当下中国 的乡村生活,缺少组织化的乡村变成了城市 之外的法外之地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遗 弃之地。三是纯文学没有网络文学等通俗 文学更敏感。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先锋小 说为底色的纯文学过于强调叙事技法和追 求精致化的文学语言,忽视对当下生活的把 握,反而类型化写作的通俗文学对现实保持 一种“商业”的灵敏嗅觉,时刻关注世道人心 的变化,比如穿越小说、玄幻小说与其说是去 历史化的、去现实化的,不如说在架空的世界 里更便于表现当下人的社会感受,这既体现 在幻想古代中国就已然崛起的大国意识,又 表现为白领职场焦虑的后宫权斗故事。还如 多次获国际大奖的科幻文学也开始书写人类 的故事,这种中国人代表全人类的叙事方式 表达了一种中国主体的世界意识,这些都或 多或少联系着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背景。 两种生活观 这种文学与生活的脱节与两种生活观 的转变有关。一种是 20 世纪 90 年代市场化 改革之后所强调的日常生活,这种去政治化 的、非政治化的个人生活是一种与政治、社 会、历史没有关系的小生活、私生活;二是 20 世纪90年代之前所强调的高度理念化、概 念化的生活,生活本身代表着特定的政治和 思想含义。概念化的生活与日常生活看似 是对立,其实二者存在着辩证关系。过于概 念化、理念化的生活,会使得生活走向教条 化、意识形态化,用刻舟求剑的方式看待生 活,无法处理生活的多维和多面。而沉浸于 日常化的小生活,又陷入一盘散沙的“一地 鸡毛”之中,丧失生活的意义。当然,最理想 的状态是,一方面用新的生活来突破概念化 的藩篱,看到生活的异质和背面,另一方面 新的概念也可以照亮和刷新不同的生活,恰 如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正是建立在一系 列如现代、革命、人民等“新知”的基础上。 可以说,新的生活促进新概念的形成,而新 概念也会带出不一样的生活感,这种概念与 生活的互动正是新的文学得以发生的前 提。假如没有对人民主体的政治诉求,也不 会出现表现基层生活的人民文艺。 这样两种生活观的调整,与20世纪80 年代以来对僵化的政治理念的反思、文学自 身的去政治化、去社会化有关。这一方面表 现为文学摆脱外在政治的干预,回归语言自 身、回归到个人生活,文学不再有“野心”去 呈现或回应时代和社会命题,另一方面在文 学脱离政治的同时,政治本身也完成了去文 学化,政治从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领域逐渐变 成了中性的技术性管理和治理术问题。无 论是“社会管理”还是“经济管理”,需要的是 建立在报表、数据、科学分析等一系列基础 上的技术理性,显然,这是不需要文学语言 或文学想象的。这种文学与政治的断裂,表 面上看是文学回归了自身,不如说更是新的 政治形态不再需要借助文学来确定性质。在 这种背景下,社会、经济、法律等可定量的社 会学科参与到政策制定,而文学等文艺不再 发挥政治性的功能,这也改变了五四以来新 文学的基本职能。 除此之外,在新媒体、数字媒体的时代, 文学这种文字媒介的形式似乎丧失了优势 地位,变成了小众文艺,而网络文学、网络 游戏等才是真正的大众文艺。在我看来, 这并非文学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正如在 五四时代,新文学的受众从人口上说比例 也很小,无法与鸳鸯蝴蝶派、现代武侠小说 等通俗文艺相媲美,但是新文学却产生了深 远的社会影响力,因为新文学负载着现代价 值观和新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说文学的魅力 恰好不在于逃避政治观和价值观,而是塑 造一种与生活形成良性互动的政治意识和 社会意识。 这两三年,一些底层非专业作者的作品 借助微信等新的传播平台引发巨大反响,很 多普通读者通过手机屏幕被这些朴实无华又 直抵人心的文字所感动。他们的文学与各自 的生命际遇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他们把自 己相对极致的生活状态转化为文学,这是一 种来自于人民和生活的创作。 三种文化意识 这种去政治化的文学观所带来的负面 效应就 是 文 学 丧 失 时 代 感 、历 史 感 和 社 会 感。所谓时代感就是一种当下性,对于中 国来说,意味着经济崛起所带来的多边效 应,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过多地 聚焦在欧美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了 解和认知有限,这不利于中国融入第三世 界国家;而历史感则是对中国自身历史的 理解,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变化过于 迅速,经常只能在实践中观察、总结中国的 历史经验,缺乏一种长时段的、现代之外的 历史视野;社会感则是对中国社会空间的 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主体生活在不同的 平行世界之中,也存在着彼此异质的生活 经验。 针对这些现象,当下的创作者应该确立 三种文化意识。第一是向外看,培养新的国 际视野和世界眼光。随着“一带一路”、亚投 行等机制,中国企业、劳动力从来没有如此 深入、深广地介入到全球尤其是亚非拉地 区的生产之中,如何处理中国资本、文化与 被输出国的政治、历史之间的关系,对中国 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第二是向内看,辩证 地理解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与近代以来的 现代化历史之间的关系。中国是现代以来 少有的没有依靠海外殖民而完成工业化的 大国,这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有着不同于 西方现代化的启示意义。第三是向下看, 主动深入到更广大人民的基层生活中去, 对基层不再是救赎、怜悯、恐惧的态度,而 是一种有主体感的创作,让不同的社会阶 层在文学的世界中相遇、可见,找到文学的 公平和正义。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实可以理解为作 家能否理解生活、能否把握生活的总体性的 问题。匈牙利理论家卢卡奇在《小说理论》 中指出,古希腊人的生活世界相对狭小,使 得他们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能够充分地理 解自己的世界,自由而熟悉地生活在其中。 于是,在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中,生活的总 体性能够被古希腊人把握并加以描绘,其中 最典型的文体就是史诗。然而在现代社会, 人类的生活世界已经大幅度地拓展,这就使 得现代人再也无法完全理解自己身处的环 境。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总体性无可挽回 地失落了,作家在作品中只能对生活进行反 思,却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生活本身,更不可 能描绘出生活的总体性。卢卡奇进一步指 出,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就是现代生活的 史诗,虽然现代作家已经不可能把握生活的 总体性,但由于他们将广阔、复杂的现代生 活收束到文学文本之中的努力,使得小说充 当了与史诗类似的功能,最终表达了作家对 于总体性的渴望。 面对这样的态势,今天的作家书写那个 在本质上无法把握、理解的生活时,他们的 选择大概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像卢卡奇所 说的,在无法真正获得生活的总体性的情况 下,努力在文学书写中尽可能把握总体性, 触摸时代、生活的本质,这就是卢卡奇高度 评价的现实主义文学。根据马克思、恩格斯 谈到文学问题的一些信件,现实主义文学的 创作目标是通过对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 描绘,捕捉时代的脉搏,指明历史发展的方 向。这就要求作家信奉一种理念,并按照这 套理念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来书写生活。 也正是因为作家坚信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使得现实主义创作 往往会充满乐观、自信的叙事基调。不过,正像卢卡奇所说 的,现代社会由于过于复杂,作家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整个生 活世界的运行规律,也不可能在作品中完全复制生活世界,因 此现实主义作家看上去好像是在作品中把握了生活的总体性, 但那其实更多是表现了他们对总体性的向往与渴望。这就使 得他们的作品必然要对生活本身进行某种程度的裁剪和简化, 导致生活中并不符合作家思想理念的部分往往会消失不见。 而另外一种书写无法把握、无法理解的生活的方式,不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像第一种写作方式那样强行创造出某种总 体性,而是充分承认生活的不可知性,不承认存在所谓历史发 展的必然方向、时代的脉搏、生活的规律。在复杂神秘的生活 面前,完全放弃寻找规律和总体性的可能。于是,这类作家反 对书写所谓的宏大叙事,承认自己只能描写有限的生活,放弃 对宏大问题的思考。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内,强调把握生活的总体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占据绝 对的主导地位,使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各种新 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的不断出现,作家开始觉得现实主义如 果不是某种陈腐的创作方法,至少也显得有些落伍。 新的创作方式当然也产生了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我 的文学观念比较保守,总是觉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 感受到艺术上的美感外,总应该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生 活,获得对生活的理解。如果作家仅在作品中表达个人对生 活的一孔之见,完全沉浸在私人的小天地里,不尝试去思考某 些具有普遍性的东西,那么读者为什么要关注这样的作品,他 们又能从中获得些什么呢?因此,上述两种创作方式都存在 一些问题。第一种创作方式虽然尝试从总体上把握生活,但 由于作家总是带着某种特定的思想理念去书写自己的文学世 界,使得那种思想理念不是以一种敞开的姿态面对广阔的生 活,而是把生活简化以符合自己对生活的预设。由于思想只 有在发现自身不能解释生活时,才有可能在生活不断的挑战 和砥砺下发展自身,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活,因此,一旦思想开 始把生活简化以符合自己的预设,思想理念也会丧失发展的 空间和可能。而在第二种创作方式中,思想理念消失了,剩下 的只是混沌的广阔生活,作家无法为读者提供对于生活的理 解和把握,似乎也就把读者抛弃了。 或许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文学与生活的方式,是承认现 代人永远无法真正把握总体性的宿命,但并不排斥在文学中 表达我们对总体性的渴望。面对神秘、复杂的生活,我们不是 完全放弃以思想的穿透力去捕捉其内在的脉动与规律,也不 是以某种僵化的思想理念去驯服生活,逼迫生活在思想的牢 笼中就范。而是带着某种思想、某种对生活的理解,以敞开的 姿态进入广阔的生活世界,接受生活世界自身的矛盾、冲突、 错位、裂隙,接受生活对思想提出的反驳、质疑与挑战。让我 们所秉持的思想接受生活的锻炼与淬火,以便形成对生活世 界更好的认识。如果硬要为这样一种处理文学与生活的方式 寻找某些范本,那么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有大量这样的作 品。几乎每一位俄国作家都在自己的小说中严肃地观察生 活,思考哪一种生活方式是合理的,究竟应该如何改变俄国社 会的面貌。而且那些俄国作家不是带着某种固定、僵化的思 想去思考生活,而是在作品中充分展开不同思想、不同理念之 间的辩论,并让生活本身去检验这些思想与理念。 广广文学与生活的辩证法 文学与生活的辩证法 张慧瑜 张慧瑜 近些年,文学创作与出版非常繁荣,但是真正抓住时代精神、表达现 实生活的作品却不多,这很大程度上与文学脱离生活、滞后于生活有关。 这不仅需要重弹文学深入生活的老调,更需要认识到文学的政治意识和 社会意识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生活都被认为是文学的重要源泉, 我们也倾向于认为,体验生活可以弥补经验的匮 乏,从而获得写作的有效性,这是文学与生活的关 系之所以重要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深入 生活”长期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政策,亦是 极为重要的写作伦理。在体验生活、“深入生活”的 背后,关键的问题在于作家主体的重建,即知识分子 的改造。具体来说指的是,由小资产阶级写作者向 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靠拢。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关 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大致存在这样一个相对清晰 的脉络,那就是从文学的公共生活,即火热的斗争生 活;到一种私人生活,即最初鲜活而后逐渐变得单 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再到个体化的极致,一种貌似 高深却又问题重重的精神生活的过程。 关于文学的公共生活,我们并不陌生。在新中 国成立初期,它曾完美涵盖着火热的斗争生活。在 此,文学的公共生活所体现的是文学与现实的紧密 关系,它的重要性,以及曾经一度的“轰动效应”也 体现在这里。包括今天,我们也会经常谈到“小说 对现实的强攻”等命题,其实都是在文学与公共生 活的关系维度展开的讨论。我们总会假设,时代存 在着一种不证自明的总体性,而文学通过对于公共 生活的“调用”,能够反映这种总体性。 20 世纪 90 年代,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 开始逐渐向一种私人生活靠拢。以此为旨归,小资 产阶级的日常生活获得了空前的合法性,这无疑是 对于此前宏大叙事的解构。当然,这种私人生活意 义上的“小叙事”,也曾经一度意义非凡。它被认为 具有一种还原生活真实性的作用,它所携带的日常 生活的生动性与鲜活感,也给文学带来了无穷的活 力。然而,卢卡奇意义上的“叙事”之后的“描写”, 还是能够清晰呈现出这种写作的弊端来。在那平 庸而琐碎的日常生活的描绘之中,自然主义式的细 节肥大症,配合着那个欲望化的时代,让文学的私 人生活在其非凡的意义之外,也逐渐显露其负面效 应来,这也是我们对于今天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日 渐不满的原因所在。 所以,必须在这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外,建 构一种精神生活的向度,这也是文学与生活之关系 的第三个维度。在这个意义上,意在对琐碎而平庸 的“物”的弃绝,建构一种高贵的精神生活,体现所 谓“灵魂的深度”,成为这个时代写作的共识。这本 无可厚非,“伟大的心灵”原本就是资产阶级个人写 作的极致。在这个独特的维度里,我们可以看到现 代主义以来的孤独自我,独自面对世界时灵魂的紧 张与焦灼。相对于无边的旷野,这大概可以算作密 室中的写作,照见的是“洞穴艺术家”的“自我的幽 深”,以及那难以名状的所谓“孤绝的神性”。然而, 这种灵魂深度的可贵探寻及其背后与想象的自我 的殊死搏斗固然重要,但过于刻意的强调,甚至跳 开公共生活,于日常性的极致之中直接捕捉某种抽 象的精神性,却也容易招致一些问题,从而使写作 演变为某种“头足倒立”的“行为艺术”。 因此如何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理解 “体验生活”、“深入生活”等命题时,需要从公共生 活、私人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三个层面来全面、准确 的把握,而非偏于一隅。一种理想的写作也在于准 确涵盖“深入生活”的这三重维度,即在总体性的努 力之中把握公共生活,于此基础上塑造积极的私人 生活,进而重建一种清新刚健的精神生活。 广 主编:舟扬帆。副主编:赵宏兴。 主管、 主办:安徽省文 联。社址:合肥市芜湖路168号同济大厦6楼。邮编: 230001。电话:0551—62885559。邮发代号:26—30。单价: 15.00元。统一刊号:ISSN1005-7943。 中篇小说 你可以相信 …………………… 杨少衡 如果我是塞林格 ……………… 孙鹏飞 族谱 …………………………… 向本贵 对岸 …………………………… 前方有座桥 …………………… 黄荣才 短篇小说 过生日别在外面喝茅台 ……… 晚安!亲爱的 ………………… 王传宏 绮川桥 ………………………… 陈柳金 生日快乐 ……………………… 王新梅 路上的故乡 …………………… 袁有江 散文随笔 人物卷子 ……………………… 胡竹峰 一纸岁月 ……………………… 龚培德 孤独的馈赠 …………………… 吴佳骏 乡村人物图谱 ………………… 周齐林 当代诗群 就地神游(组诗)……………… 日记(组诗)…………………… 殷常青 静默时光(组诗)……………… 贾浅浅 抵挡秋雨绵绵(组诗)………… 内心博物馆(组诗)…………… 李满强 写作的自觉或诗歌的可能 …… 霍俊明
1

文学与生活的辩证法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2B170707_Print.pdf · 80年代,文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走在...

Jan 19,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文学与生活的辩证法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2B170707_Print.pdf · 80年代,文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走在 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发展,很多最新的理念和

32责任编辑:王 昉 电话:(010)6591451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理论与争鸣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文学与生活的脱节

“文学与生活”是一个经典命题,也是具

有时代特色的话题。在20世纪剧烈变动的

历史中,“文学与生活”始终处于紧张关系,一

方面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需要表

现具有现代启蒙价值的新生活,另一方面长

期被封建、贵族、精英文学所遮蔽的广大的普

通人民的“新生活”又给文学提供了新天地。

也就是说,这里的文学是一种表达世界观、价

值观的新文学,而生活也是一种朝向人民和

基层的新生活。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的创作理念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精神的体现,也是新文学所承担的现

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即让普罗大众也接受现

代精神,并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主体。

20世纪是中国发生深刻变革的大时代,

从五四到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再到20世纪

80年代,文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走在

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发展,很多最新的理念和

价值观都是借文学来引风气之先。一般来

说,代表着时代进步力量的文学革命是社会

革命、政治革命的先声。正如20世纪80年

代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改革开放提供了

思想、知识上的合法性,随后才是社会经济

领域的变革,以至于文学家、艺术家成为独

领风骚的文化英雄。这种现象在20世纪90

年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学很难对现实生

活做出整体性的描述,纯文学、严肃文学作品

也不再追求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

处在滞后于时代发展、与生活脱节的状态。

这种脱节的状态延续至今,可以从三个

方面感受到。一是新闻比文学更超前。如

前一段时间有中国在肯尼亚修建蒙内铁路

的消息,这则新闻带出了丰富的时代信息,

中国正在向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从铁

路、火车等硬件到运营、管理等软件的全方

位服务,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新的国际

经验,中国人借助“一带一路”帮助非洲实现

工业化,这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中国故事。二

是非虚构写作比虚构文学更过瘾。近些年

如梁鸿、黄灯等非职业作家对中国农村的呈

现比很多乡土小说更真切地展现当下中国

的乡村生活,缺少组织化的乡村变成了城市

之外的法外之地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遗

弃之地。三是纯文学没有网络文学等通俗

文学更敏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先锋小

说为底色的纯文学过于强调叙事技法和追

求精致化的文学语言,忽视对当下生活的把

握,反而类型化写作的通俗文学对现实保持

一种“商业”的灵敏嗅觉,时刻关注世道人心

的变化,比如穿越小说、玄幻小说与其说是去

历史化的、去现实化的,不如说在架空的世界

里更便于表现当下人的社会感受,这既体现

在幻想古代中国就已然崛起的大国意识,又

表现为白领职场焦虑的后宫权斗故事。还如

多次获国际大奖的科幻文学也开始书写人类

的故事,这种中国人代表全人类的叙事方式

表达了一种中国主体的世界意识,这些都或

多或少联系着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背景。

两种生活观

这种文学与生活的脱节与两种生活观

的转变有关。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

改革之后所强调的日常生活,这种去政治化

的、非政治化的个人生活是一种与政治、社

会、历史没有关系的小生活、私生活;二是20

世纪90年代之前所强调的高度理念化、概

念化的生活,生活本身代表着特定的政治和

思想含义。概念化的生活与日常生活看似

是对立,其实二者存在着辩证关系。过于概

念化、理念化的生活,会使得生活走向教条

化、意识形态化,用刻舟求剑的方式看待生

活,无法处理生活的多维和多面。而沉浸于

日常化的小生活,又陷入一盘散沙的“一地

鸡毛”之中,丧失生活的意义。当然,最理想

的状态是,一方面用新的生活来突破概念化

的藩篱,看到生活的异质和背面,另一方面

新的概念也可以照亮和刷新不同的生活,恰

如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正是建立在一系

列如现代、革命、人民等“新知”的基础上。

可以说,新的生活促进新概念的形成,而新

概念也会带出不一样的生活感,这种概念与

生活的互动正是新的文学得以发生的前

提。假如没有对人民主体的政治诉求,也不

会出现表现基层生活的人民文艺。

这样两种生活观的调整,与20世纪80

年代以来对僵化的政治理念的反思、文学自

身的去政治化、去社会化有关。这一方面表

现为文学摆脱外在政治的干预,回归语言自

身、回归到个人生活,文学不再有“野心”去

呈现或回应时代和社会命题,另一方面在文

学脱离政治的同时,政治本身也完成了去文

学化,政治从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领域逐渐变

成了中性的技术性管理和治理术问题。无

论是“社会管理”还是“经济管理”,需要的是

建立在报表、数据、科学分析等一系列基础

上的技术理性,显然,这是不需要文学语言

或文学想象的。这种文学与政治的断裂,表

面上看是文学回归了自身,不如说更是新的

政治形态不再需要借助文学来确定性质。在

这种背景下,社会、经济、法律等可定量的社

会学科参与到政策制定,而文学等文艺不再

发挥政治性的功能,这也改变了五四以来新

文学的基本职能。

除此之外,在新媒体、数字媒体的时代,

文学这种文字媒介的形式似乎丧失了优势

地位,变成了小众文艺,而网络文学、网络

游戏等才是真正的大众文艺。在我看来,

这并非文学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正如在

五四时代,新文学的受众从人口上说比例

也很小,无法与鸳鸯蝴蝶派、现代武侠小说

等通俗文艺相媲美,但是新文学却产生了深

远的社会影响力,因为新文学负载着现代价

值观和新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说文学的魅力

恰好不在于逃避政治观和价值观,而是塑

造一种与生活形成良性互动的政治意识和

社会意识。

这两三年,一些底层非专业作者的作品

借助微信等新的传播平台引发巨大反响,很

多普通读者通过手机屏幕被这些朴实无华又

直抵人心的文字所感动。他们的文学与各自

的生命际遇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他们把自

己相对极致的生活状态转化为文学,这是一

种来自于人民和生活的创作。

三种文化意识

这种去政治化的文学观所带来的负面

效应就是文学丧失时代感、历史感和社会

感。所谓时代感就是一种当下性,对于中

国来说,意味着经济崛起所带来的多边效

应,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过多地

聚焦在欧美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了

解和认知有限,这不利于中国融入第三世

界国家;而历史感则是对中国自身历史的

理解,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变化过于

迅速,经常只能在实践中观察、总结中国的

历史经验,缺乏一种长时段的、现代之外的

历史视野;社会感则是对中国社会空间的

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主体生活在不同的

平行世界之中,也存在着彼此异质的生活

经验。

针对这些现象,当下的创作者应该确立

三种文化意识。第一是向外看,培养新的国

际视野和世界眼光。随着“一带一路”、亚投

行等机制,中国企业、劳动力从来没有如此

深入、深广地介入到全球尤其是亚非拉地

区的生产之中,如何处理中国资本、文化与

被输出国的政治、历史之间的关系,对中国

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第二是向内看,辩证

地理解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与近代以来的

现代化历史之间的关系。中国是现代以来

少有的没有依靠海外殖民而完成工业化的

大国,这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有着不同于

西方现代化的启示意义。第三是向下看,

主动深入到更广大人民的基层生活中去,

对基层不再是救赎、怜悯、恐惧的态度,而

是一种有主体感的创作,让不同的社会阶

层在文学的世界中相遇、可见,找到文学的

公平和正义。

﹃﹃深入生活

深入生活﹄﹄

的三重维度

的三重维度

□□徐徐

刚刚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实可以理解为作

家能否理解生活、能否把握生活的总体性的

问题。匈牙利理论家卢卡奇在《小说理论》

中指出,古希腊人的生活世界相对狭小,使

得他们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能够充分地理

解自己的世界,自由而熟悉地生活在其中。

于是,在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中,生活的总

体性能够被古希腊人把握并加以描绘,其中

最典型的文体就是史诗。然而在现代社会,

人类的生活世界已经大幅度地拓展,这就使

得现代人再也无法完全理解自己身处的环

境。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总体性无可挽回

地失落了,作家在作品中只能对生活进行反

思,却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生活本身,更不可

能描绘出生活的总体性。卢卡奇进一步指

出,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就是现代生活的

史诗,虽然现代作家已经不可能把握生活的

总体性,但由于他们将广阔、复杂的现代生

活收束到文学文本之中的努力,使得小说充

当了与史诗类似的功能,最终表达了作家对

于总体性的渴望。

面对这样的态势,今天的作家书写那个

在本质上无法把握、理解的生活时,他们的

选择大概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像卢卡奇所

说的,在无法真正获得生活的总体性的情况

下,努力在文学书写中尽可能把握总体性,

触摸时代、生活的本质,这就是卢卡奇高度

评价的现实主义文学。根据马克思、恩格斯

谈到文学问题的一些信件,现实主义文学的

创作目标是通过对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

描绘,捕捉时代的脉搏,指明历史发展的方

向。这就要求作家信奉一种理念,并按照这

套理念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来书写生活。

也正是因为作家坚信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使得现实主义创作

往往会充满乐观、自信的叙事基调。不过,正像卢卡奇所说

的,现代社会由于过于复杂,作家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整个生

活世界的运行规律,也不可能在作品中完全复制生活世界,因

此现实主义作家看上去好像是在作品中把握了生活的总体性,

但那其实更多是表现了他们对总体性的向往与渴望。这就使

得他们的作品必然要对生活本身进行某种程度的裁剪和简化,

导致生活中并不符合作家思想理念的部分往往会消失不见。

而另外一种书写无法把握、无法理解的生活的方式,不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像第一种写作方式那样强行创造出某种总

体性,而是充分承认生活的不可知性,不承认存在所谓历史发

展的必然方向、时代的脉搏、生活的规律。在复杂神秘的生活

面前,完全放弃寻找规律和总体性的可能。于是,这类作家反

对书写所谓的宏大叙事,承认自己只能描写有限的生活,放弃

对宏大问题的思考。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内,强调把握生活的总体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占据绝

对的主导地位,使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各种新

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的不断出现,作家开始觉得现实主义如

果不是某种陈腐的创作方法,至少也显得有些落伍。

新的创作方式当然也产生了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我

的文学观念比较保守,总是觉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

感受到艺术上的美感外,总应该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生

活,获得对生活的理解。如果作家仅在作品中表达个人对生

活的一孔之见,完全沉浸在私人的小天地里,不尝试去思考某

些具有普遍性的东西,那么读者为什么要关注这样的作品,他

们又能从中获得些什么呢?因此,上述两种创作方式都存在

一些问题。第一种创作方式虽然尝试从总体上把握生活,但

由于作家总是带着某种特定的思想理念去书写自己的文学世

界,使得那种思想理念不是以一种敞开的姿态面对广阔的生

活,而是把生活简化以符合自己对生活的预设。由于思想只

有在发现自身不能解释生活时,才有可能在生活不断的挑战

和砥砺下发展自身,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活,因此,一旦思想开

始把生活简化以符合自己的预设,思想理念也会丧失发展的

空间和可能。而在第二种创作方式中,思想理念消失了,剩下

的只是混沌的广阔生活,作家无法为读者提供对于生活的理

解和把握,似乎也就把读者抛弃了。

或许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文学与生活的方式,是承认现

代人永远无法真正把握总体性的宿命,但并不排斥在文学中

表达我们对总体性的渴望。面对神秘、复杂的生活,我们不是

完全放弃以思想的穿透力去捕捉其内在的脉动与规律,也不

是以某种僵化的思想理念去驯服生活,逼迫生活在思想的牢

笼中就范。而是带着某种思想、某种对生活的理解,以敞开的

姿态进入广阔的生活世界,接受生活世界自身的矛盾、冲突、

错位、裂隙,接受生活对思想提出的反驳、质疑与挑战。让我

们所秉持的思想接受生活的锻炼与淬火,以便形成对生活世

界更好的认识。如果硬要为这样一种处理文学与生活的方式

寻找某些范本,那么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有大量这样的作

品。几乎每一位俄国作家都在自己的小说中严肃地观察生

活,思考哪一种生活方式是合理的,究竟应该如何改变俄国社

会的面貌。而且那些俄国作家不是带着某种固定、僵化的思

想去思考生活,而是在作品中充分展开不同思想、不同理念之

间的辩论,并让生活本身去检验这些思想与理念。

敞开的思想与广阔的生活

敞开的思想与广阔的生活

□□李松睿

李松睿

文学与生活的辩证法文学与生活的辩证法□□张慧瑜张慧瑜

近些年,文学创作与出版非常繁荣,但是真正抓住时代精神、表达现

实生活的作品却不多,这很大程度上与文学脱离生活、滞后于生活有关。

这不仅需要重弹文学深入生活的老调,更需要认识到文学的政治意识和

社会意识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生活都被认为是文学的重要源泉,

我们也倾向于认为,体验生活可以弥补经验的匮

乏,从而获得写作的有效性,这是文学与生活的关

系之所以重要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深入

生活”长期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政策,亦是

极为重要的写作伦理。在体验生活、“深入生活”的

背后,关键的问题在于作家主体的重建,即知识分子

的改造。具体来说指的是,由小资产阶级写作者向

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靠拢。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关

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大致存在这样一个相对清晰

的脉络,那就是从文学的公共生活,即火热的斗争生

活;到一种私人生活,即最初鲜活而后逐渐变得单

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再到个体化的极致,一种貌似

高深却又问题重重的精神生活的过程。

关于文学的公共生活,我们并不陌生。在新中

国成立初期,它曾完美涵盖着火热的斗争生活。在

此,文学的公共生活所体现的是文学与现实的紧密

关系,它的重要性,以及曾经一度的“轰动效应”也

体现在这里。包括今天,我们也会经常谈到“小说

对现实的强攻”等命题,其实都是在文学与公共生

活的关系维度展开的讨论。我们总会假设,时代存

在着一种不证自明的总体性,而文学通过对于公共

生活的“调用”,能够反映这种总体性。

20世纪90年代,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

开始逐渐向一种私人生活靠拢。以此为旨归,小资

产阶级的日常生活获得了空前的合法性,这无疑是

对于此前宏大叙事的解构。当然,这种私人生活意

义上的“小叙事”,也曾经一度意义非凡。它被认为

具有一种还原生活真实性的作用,它所携带的日常

生活的生动性与鲜活感,也给文学带来了无穷的活

力。然而,卢卡奇意义上的“叙事”之后的“描写”,

还是能够清晰呈现出这种写作的弊端来。在那平

庸而琐碎的日常生活的描绘之中,自然主义式的细

节肥大症,配合着那个欲望化的时代,让文学的私

人生活在其非凡的意义之外,也逐渐显露其负面效

应来,这也是我们对于今天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日

渐不满的原因所在。

所以,必须在这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外,建

构一种精神生活的向度,这也是文学与生活之关系

的第三个维度。在这个意义上,意在对琐碎而平庸

的“物”的弃绝,建构一种高贵的精神生活,体现所

谓“灵魂的深度”,成为这个时代写作的共识。这本

无可厚非,“伟大的心灵”原本就是资产阶级个人写

作的极致。在这个独特的维度里,我们可以看到现

代主义以来的孤独自我,独自面对世界时灵魂的紧

张与焦灼。相对于无边的旷野,这大概可以算作密

室中的写作,照见的是“洞穴艺术家”的“自我的幽

深”,以及那难以名状的所谓“孤绝的神性”。然而,

这种灵魂深度的可贵探寻及其背后与想象的自我

的殊死搏斗固然重要,但过于刻意的强调,甚至跳

开公共生活,于日常性的极致之中直接捕捉某种抽

象的精神性,却也容易招致一些问题,从而使写作

演变为某种“头足倒立”的“行为艺术”。

因此如何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理解

“体验生活”、“深入生活”等命题时,需要从公共生

活、私人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三个层面来全面、准确

的把握,而非偏于一隅。一种理想的写作也在于准

确涵盖“深入生活”的这三重维度,即在总体性的努

力之中把握公共生活,于此基础上塑造积极的私人

生活,进而重建一种清新刚健的精神生活。

广 告

主编:舟扬帆。副主编:赵宏兴。主管、主办:安徽省文联。社址:合肥市芜湖路 168 号同济大厦 6 楼。邮编:230001。电话:0551—62885559。邮发代号:26—30。单价:15.00元。统一刊号:ISSN1005-7943。

二〇一七年第四期目录

中篇小说你可以相信 …………………… 杨少衡如果我是塞林格 ……………… 孙鹏飞族谱 …………………………… 向本贵对岸 …………………………… 惠 潮前方有座桥 …………………… 黄荣才短篇小说过生日别在外面喝茅台 ……… 普 玄晚安!亲爱的 ………………… 王传宏绮川桥 ………………………… 陈柳金生日快乐 ……………………… 王新梅路上的故乡 …………………… 袁有江散文随笔人物卷子 ……………………… 胡竹峰一纸岁月 ……………………… 龚培德孤独的馈赠 …………………… 吴佳骏乡村人物图谱 ………………… 周齐林当代诗群就地神游(组诗)……………… 臧 棣日记(组诗)…………………… 殷常青静默时光(组诗)……………… 贾浅浅抵挡秋雨绵绵(组诗)………… 李 皓内心博物馆(组诗)…………… 李满强写作的自觉或诗歌的可能 …… 霍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