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33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Feb 07,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Page 2: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目 錄

一、序及出刊感言 (編輯的話)................................1

二、賀詞...................................................2

三、二十週年感言(現任理事長的話).........................3

四、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成立簡介.......................4

五、歷屆理事長感言.........................................5

六、各主要口腔顎面外科訓練機構發展史......................28

七、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未來展望..............................51

八、歷屆重要工作記要......................................53

九、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相關訊息、合格醫院................54

Page 3: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一、序及出刊感言

醫療促進委員會主委 梁錦榮

時光匆匆,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從民國七十六

年成立至今,已整整走過二十個年頭,本人亦有幸為當年

發起人之一,如今身為第十屆理事及醫療促進委員會主

委,為了紀念牙醫界第一個專科醫學會成立二十週年慶,

本屆劉理事長特別授命策劃出版二十週年紀念特刊,讓本

學會所有會員,不論先來後到、都能對本學會的成長及發

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初接此任務時,心中不免有些惶恐,後來經幾次理監

事會共同提出一些方案後,才讓我順利籌劃本特刊內容,包括邀請歷屆理事長提

出對學會的感言與建言、及各主要訓練機構的發展史等,加上本學會秘書謝季玲

小姐的大力幫忙搜集相關資料,這本極具紀念價值的特刊,才能順利完成展現在

大家的眼前。

在一一拜讀過每一篇歷任理事長的敍述與文章以及各主要訓練機構之發展史

以後,深深感到口腔顎面外科的前輩們,在走過這段歷史的歲月中,是多麽的艱

辛及充滿着無限的智慧、才能一路披荊斬棘、開疆闢土,如今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能在台灣醫界佔有一席之地,前輩們的努力真是功不可沒,因此藉著迎接二十週

年慶的到來,身為口腔顎面外科中生代的我們,更應加倍努力、承先啟後,除了

在國內繼續扮演好維護國人口腔健康的使者外、更應積極參舆國際會議及事務與

國際接軌,開拓我們的視野、提升治療技術,好共同創造口腔顎面外科更美好的

未來。

Page 4: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且開始擔負社會責任。

口腔外科學會這二十年來的卓越表現,實在令人讚嘆,不僅是牙醫學界第一

個成立的專科醫學會,在歷任理事長的英明領導及幹部的集體努力之下,更是第

一個行政院衛生署承認的專科醫師,並於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由當時的衛生署詹

啟賢署長頒布174位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證書,這是國內口腔顎面外科界一大

旅程碑,更足為國內牙醫學界的表率。

定期舉辦的口腔顎面外科聯合病例的討論會,也首開台灣地區牙醫專科學術

交流的風氣之先,而且成果豐碩;目前已培養超過250位的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

師,同時衛生署也核准20家【96年度】專科醫師訓練醫療機構,這對於配合政府

政策、協助民間團體,共同推展國內口腔癌的防治工作,不僅是獨當一面、善盡

社會責任,更提供了關鍵性的貢獻。

鑑往知來,相信以現任劉理事長巡宇過去豐富的經歷與備受肯定的能力,更

可展現繼往開來的成效,為台灣牙醫學界及口腔顎面外科界醫療品質的提昇與發

展,再添新頁。

欣逢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創會二十週年慶之際,特為文祝賀並

獻上誠摯的祝福。

誠 祝

會運昌隆 豐碩有成

中 華 牙 醫 學 會

理 事 長

李 勝 揚 敬賀

Page 5: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三、二十週年感言

現任理事長 劉巡宇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成立二十年來在無數師長前輩的努力下,

對國內口腔顎面外科學之研究與教育貢獻卓著,並獲衛生署承認

為第二十二個專科醫學會。昔日口腔外科前輩們創立學會時,面

對的是國內僅屈指可數之醫院設有口腔顎面外科,多數民眾甚至

醫界對此領域之陌生,使得當時之處境益形艱難,及至今日本學

會已在全國擁有二十所專科醫師訓練機構,通過專科檢定之專科

醫師近三百名。其間之進步成果輝煌,口腔顎面外科已成為重要的專科並深受社

會大眾與醫界之肯定。

近年來國人罹患口腔癌者數目急遽上升,本學會多次接受衛生署委託擔任全

國口腔癌防治之工作,包括擬定口腔癌的治療準則,醫護人員之繼續教育及辦理

口腔癌防治之學術討論會等,除日常繁重的臨床工作外、本學會機構及會員不辭

辛苦多次深入社區宣導衛教,讓社會大眾對口腔癌的認識提昇許多,學術方面多

年來會員在口腔顎面外科的領域進行研究及論文研討者,經常參與國際會議並多

次獲得各種論文發表獎項,深受各國肯定,因此在全世界之口腔顎面外科界中本

學會亦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Page 6: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四、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成立經過

民國七十一年冬、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幾位從事口腔顎面外科之專科醫師

聚集在一起,談起我們應該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專科學會,因為當時大家認為再

國內口腔顎面外科之醫療已由點而面的發展,成立專科學會勢在必行,俾能藉此

發揮專業化醫療功能,以造福社會。於是第二年春天,由各大教學醫院口腔顎面

外科之領導人共同發起,並率先為成立專科學會簽名,如殷念德教授、韓良俊

教授、趙崇福主任、陳鴻榮主任、張哲壽主任,以及口腔顎面外科前輩譚毓琳教

授,並由張哲壽負責聯絡及寄發發起人簽名冊,結果,參加人數相當踴躍,由北

而南截至是年秋天,共有五十七位志同道合、熱愛口腔顎面外科之牙科醫師簽名

發起。此時眼見時機成熟,乃訂於民國七十二年二月七日召集所有發起人聚會,

草擬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章程草案,會中擬共同推舉當時國防醫學院副院

長譚毓琳醫師為發起人之總負責人,但當時副院長以公務繁忙為由推辭,由他推

荐而選出台大醫學院口腔顎面外科韓良俊醫師擔任負責人。此後曾召開三次非正

式之籌備會,逐條仔細討論章程草案。但後來由於大家工作忙碌,而使籌備工作

停頓近兩年。民國七十四年由殷念德教授再次提醒早日成立專科學會的必要性,

乃由負責人韓教授開始積極著手籌備工作事宜。首先,由各大院校口腔顎面外科

代表具名向內政部正式申請成立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期間由韓良俊教授

及張哲壽主任共同奔走於內政部、衛生署及各有關之學會,說明並協調籌備事

宜,同時,感謝內政部社會司承辦人陳莎麗小姐從旁協助,才順利將各項所需文

件遞入內政部。此後經內政部會同有關單位審核,並等待核准成立。特別值得ㄧ

提的是,就在申請專科學會的同時,於民國七十五年元月份由各院校會商籌辦每

月定期之台灣區口腔顎面外科病例聯合討論會,由台大、榮總(台北及台中)、三

總、高醫、長庚及馬偕等七所教學醫院之口腔顎面外科輪流主辦,首開台灣區口

腔顎面外科專科學術之交流,從此展開了籌備會在實質發展學術工作之先聲。迄

今ㄧ年間已舉辦了十次,成果豐碩。

直至民國七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接獲內政部來函,正式核准籌組中華民國口

腔顎面外科學會。同年十ㄧ月二十二日召開發起人會及第ㄧ次籌備會,由內政部

社會司陳科長榮盛列席指導,會中選出籌備委員十五名,幹事五名,(內有二人

由籌備委員兼),共十八人組成正式之籌備會,並推選韓良俊醫師為籌備會主任

委員。同時繼續修訂章程草案,並於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登報招收會員。

另決定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舉行成立大會,並分配籌備大會工作事宜,

Page 7: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訂定年度工作計劃、預算及修改章程。同時,由籌備委員審查新加入會員。二

月八日上、下午又於台大牙醫學系召開臨時籌備會議,確定成立大會地點及時間

(改為三月ㄧ日),製成會員名冊(審查結果共有ㄧ般及相關會員計ㄧ百四十八

人),理監事候選人名單及章程草案。二月十ㄧ日正式具函內政部申請成立大

會。

由於成立大會之時間非常倉促,須在短短的ㄧ個月內加緊籌辦,又適逢春

節,籌備事宜難免受到影響,但各位籌備委員、幹事接全力以赴,期間的辛勞是

可想而知的。可是他們的努力都是為了使大家能早日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專科學

會。正值醫療法公佈的同時,我們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之適時成立,實具

有深遠的意義。

【附】發起人名單(按姓氏筆劃順序)

王敦正、王國陽、李佩芬、杜家寧、何彬彬、狄景美、呂國勳、周欽定、吳

偉業、林崧池、林錦鴻、林醒余、胡洪琪、殷念德、高資彬、梁錦榮、郭英雄、

郭儒銓、郭令明、郭倍榮、陳鴻榮、陳中和、陳立愷、陳振康、張清燕、張邦

家、張文乾、張哲壽、張迺旭、張鴻基、扈克功、葉欽志、黃穰基、楊博正、楊

昌學、楊文彬、賈孝範、雷文天、蔡美培、劉謙美、劉巡宇、劉有恒、劉定國、

趙崇福、趙連盛、趙樵崗、趙守ㄧ、譚毓琳、賴玉玲、賴聖宗、歐嘉得、謝天

渝、蕭應良、鍾國雄、嚴嘉成、嚴永強。(計57名)

Page 8: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五、歷屆理事長感言

第一屆理事長 民國七十六至七十八年 趙崇福

古籍有說男兒二十歲稱弱冠,女孩二十歲稱荳蔻年華,

蓋不論男生或女生,長大到了二十歲,都已屬成人了,世事

創業難,守成亦不易,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籌備經年,創立於

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一日,迄今亦屆二十週年誌慶,成立伊

始,承大家愛戴,推選弟為創會首任會長(理事長),成立

大會假三軍總醫院研究大樓電化教室舉行,邀請當時衛生署

署長施純仁博士蒞臨致詞道賀,是為牙醫界經官方衛生署核

定許可成立之第一個專科學會。七十八年三月,籌組三十多

位專科醫師,由本人率領到菲律賓馬尼拉首府參加亞洲第一屆口腔顎面外科學會

之成立大會及學術研討會,每位同仁都提出論文報告,籌備會主任委員菲律賓大

學牙醫學教授納沙里諾(Prof.Ensebio Nazareno)及祕書長兼學術組主委雷文

特納辛(Dr.Ranindranathan)兩人兩年來穿梭於亞洲各國,奔波連絡協商,終

於如願籌開第一屆成立大會,亞洲各國參加代表踴躍,計有六百多位牙醫師齊聚

ㄧ堂,並有歐美紐澳代表參加,另有組織執行委員會,研商日後大會之發展,並

推選日籍吉田教授(Prof. yasunobu uchida)為首任會長,本人為第一位副會

長,韓國首爾大學金宗源教授為第二副會長,香港大學迪特曼教授(Prof. H.

Tideman)為第三副會長,且於委員會中爭取到第二屆大會在台北召開,並於民

國八十二年3月25-29日假圓山大飯店如期舉行,本人擔任大會會長,邀聘美國阿

拉巴馬牙醫學院院長麥克倫博士Charles A Mc Callum D.M.D.,M.D.為榮譽會長,

承蒙他不遠千里而來親臨主持,到有各國代表七百餘人,情況空前,邀聘歐美澳

紐及亞洲多國客座教授三十三位專題演講,大會提供來回機票及圓山飯店五天吃

住免費招待,大會論文240篇,壁報、桌面示範展覽、廠商攤位展,創國內牙醫

界首度召開國際會議之先例,會後收到諸多貴賓學者專家來函讚譽與感謝賀函。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業已長大成人,今後仍將繼續尋求發展,創造獨特之未

來,是所至盼!

Page 9: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成立以及衛生署公告 口腔顎面外科為正式專科經過

第二屆理事長 民國七十八至八十年 韓良俊

由於早期即遷來台灣加上有軍中的需要,口腔顎面外

科在台灣的發展,以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系統的醫師為最早

從事者,及至1955年台大醫學系開始招生後,陸陸續續各校

也設立牙醫學系,口腔顎面外科也跟著發達起來(註)。到了

1986年,各校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有感於成立自已的專科學會

的需要,乃於當年9月22日成立口腔外科學會籌備會,並推舉

筆者為主任委員,台大牙科的楊博正、郭英雄兩位教授亦為

委員。除了其他各位委員外,現任台北市聯合醫院牙科部主

任陳立愷醫師也為學會的成立出力甚多。1987年3月1日,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在台

北市辛亥路三軍總醫院正式成立,第一屆理事長為趙崇福將軍,筆者則在1989年

接任第二屆理事長。由籌備會主委再任第二屆理事長而非第一屆,乃因趙將軍和

殷念德教授(當選第二屆理事長後,不久即因故辭職)原就屬於口腔外科前輩,筆

者也樂於禮讓的結果。

學會正式成立後,1990年12月雖然開始通過了所培育的第一批年輕醫師成為

學會的「專科醫師」,但終非衛生署正式認定、公告的專科醫師。筆者乃於其後

的八年之間,和學會同仁分頭努力,特別利用一直身為牙醫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

或委員的「地利、人和」之便,在該委員會內至少提案三次,正式建請衛生署公

告口腔顎面外科為第二十二個衛生署公告在案的專科。此事成為影響衛生署最後

能夠公告的因素之ㄧ,因為就在1998年最後一次筆者在牙醫諮詢委員會提案通過

後,才算在程序及實體上均屬完備,當年終獲衛生署採行。雖然當時還有一個對

口外學會相當有利的「天時」和「人和」,是署長為對口腔顎面外科頗為瞭解的

詹啟賢醫師(現回任奇美醫院院長),他的機要秘書就是該院口外醫師劉巡宇參事

(現任本學會第十屆理事長),所以和筆者協力合作、裡應外合的結果,有如車之

兩邊車輪,充分產生天時、地利、人和的效果。假使當時沒有筆者在牙醫諮詢委

員會的努力,即使詹署長好意要促成,如仍缺少程序及實體上的完備性,恐怕還

是有可能不會成事的。這一點對有相當行政經驗、了解公共事務及政策如何運作

的人來說,應屬能夠充分了解的事。

Page 10: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其後,筆者又以類似方式,同樣在衛生署牙醫諮詢委會提案,並當面向之後

的李明亮署長說明、建議,又於2001年5月30日促成了牙醫界第二個專科,全部

第二十三個的「口腔病理科」通過公告為正式專科。此事之真實經過,台大牙醫

學系江俊斌教授知之甚詳。

欣逢本學會二十周年大慶,回顧和各位口外同仁共同打拼、走過的「來時

路」,心中既感慨又欣慰,乃藉此機會披露經過之ㄧ、二,以供後來者今後永續

發展本會之參考。

最後,last but not the least,我也想在此向勞苦功高,把大部份青春年

華奉獻給本學會的、本會至今唯一的專職會務人員助理秘書謝季玲小姐致敬;並

且從本學會一份子的立場,為了衷心感謝謝小姐多年來對於本學會的貢獻,我特

別抄了以下一段文字要獻給謝小姐:

「幾十年來,我們的眼裡只有位子高的大的政治人物(韓按,豈只是政治人

物,在任何團體、單位皆可能有如此的迷思),我們受惑於位子,誤以為位子高

的,才是功勞大的,他們說的話才值得一聽,歷史是他們創造的,他們的身影才

值得留在歷史。…我恍悟自己錯亂了甚麼是大、甚麼是小。」(上段文字錄自陳柔

縉著、獲選為優良圖書的《宮前町九十番地》第274頁「後記」;又,筆者本文所

附之五張照片係謝季玲小姐由本學會收存的最早期照片中提供的,謹此致謝)

2007年1月,韓良俊謹誌

[註]「口腔顎面外科」科名原來只稱為「口腔外科」,筆者曾在各種場合施

力正名,終能成功完成。有關此事經過,請亦參閱以下附件: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成立典禮上,筆者以籌備會主任

委員身份致詞。右邊坐者為當時之衛生署施純仁署

長。

施純仁署長、趙崇福將軍與筆者在貴賓室交談。

Page 11: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學會成立大會時,蒞會列席指導的內政部社會司代

表陳沙麗女士和筆者合影。

學會成立當時,彼此還都很年輕的張哲壽醫師(第

三屆理事長)與筆者交談時的剪影。

在三總的學會成立大會會場附近,筆者與台大王拯

宗(右一)、簡英俊(右二)、林振源(左一)醫師等合

影。

附 件

台灣第一個「口腔顎面外科」科名之招牌

韓良俊

1970年代之前在台灣,現在通用之「口腔顎面外科」這名詞原來只叫「口

腔外科」,筆者於自日回國後之第二年(1973年),在跟著當時的洪鈺卿主任參

加教育部之大學課程修訂會議時,正式提出建議將「口腔外科學」修改為「口

腔顎面外科學」,以呼應美國不久前也由”Oral Surgery”正名為”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同時亦建議將「牙科麻醉學」自「口腔外科學」分

離,自成一科。此外,筆者也在參與中華牙醫學會編訂第一版《中華牙醫學辭

Page 12: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0–

典》(1984年12月出版,現在書名已改為《中華口腔醫學辭典》)過程中,明確提

議牙醫界應捨棄意義和發音皆不一而足之「頜」字而採用「顎」字,此事亦有助

於其後「口腔顎面外科」科名之通用、確立。

在教育部改名成功後,筆者又把握機會建議台大醫院牙科部於1982年11月起

在「口腔外科」門診正式掛出「口腔顎面外科」招牌(如圖1),並在1983年11月

第95期之健康世界雜誌撰文介紹,文章題目是「牙科的一塊新招牌—『口腔顎面

外科』引介」(第21-23頁,圖2)。

這些發展,對其後筆者擔任主委負責籌組「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

(1987年3月1日成立)要決定學會名稱及減少別科阻力時大有助益,因為就以「教

育部早就正式採用此名」為理由,化解了別科的疑慮,這件事充分說明了凡事不

可忽視正名的重要性。

現在不只是「口腔顎面外科」這名詞,還有「口腔醫學」,經過筆者長期

之努力,都已成為法定名詞;前者在衛生署正式的「公告」(圖3),後者在「口

腔健康法」中都已被使用,是正式的法律用詞,希望凡我牙醫界/口腔醫學界同

仁,都能堂堂正正地多多使用,毋庸心虛,更毋須退卻。(為學會廿周年紀念加

寫後,轉載自2006年6月台大牙醫學系出版之《台大牙科100》一書,P.46-47)

圖1.

1982年11月起,台大醫院牙科部原「口

腔外科室」正式改掛「口腔顎面外科

室」招牌,是在台灣的醫院內第一次出

現「口腔顎面外科」這一名詞,比本學

會名稱更早面世,故這一招牌已成為我

國口腔醫學史上很重要的一件「古董」

寶物。

Page 13: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圖2.

1983年11月,筆者在第95期健康世界雜

誌撰文介紹當時的最新名詞「口腔顎面

外科」及其內容。

圖3.

1998年8月3日發布的衛生署公告,是使

口腔顎面外科成為我國牙科醫學中第一

個正式之專科的重要文件。其主要內容

是──主旨:公告「口腔顎面外科」為牙

醫師之專科醫師分科。依據:專科醫師分

科及甄審辦法第四條。其副本收受者為

全台灣、金門縣及連江縣所有衛生局,

以及全聯會、牙醫學會、口腔顎面外科

學會和衛生署醫事處,這份公告副本並

以「最速件」發出。

Page 14: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二十周年慶回顧學會成立及 專科醫師制度建立之始末

第三屆理事長 民國八十至八十二年 張哲壽

一群非常努力工作的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們自民國七十五

年開始在台北定期舉辦口腔顎面外科病例研討會,由三總、榮

總、台大、北醫、高醫等共同輪流舉辦,時間久了大家相處非

常融洽,因而各院校口腔顎面外科大老們都認為時機已成熟

了,應可開始籌備成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當時大家公推口腔

顎面外科界老大談毓琳副院長為籌備會主任委員,開始籌備

成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熱心的國內各院校醫院之口腔顎面

外科學界知名人士,如殷念德、趙崇福、韓良俊、張哲壽、

杜家寧、郭英雄、陳鴻榮、賴聖宗、王敦正等共同發起,當時由我及韓良俊教授

受命進行草擬申請書並向內政部衛生署提出申請,我們倆曾經一同去衛生署拜會

署長,當時署長為王金茂醫師,當面向他說明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成立的必要性,

因為這個專業領域是介於醫學及牙醫學的醫療作業,應該被認定為衛生署下的專

科之一,王署長也很認同,希望我們從醫政處循正常管道申請,我們倆又轉向醫

政處承辦人員鄭聰明先生詢問申請成立專科學會的可能性,當時他曾告知我們牙

醫在醫師法下可沒專科,應先向內政部提出申請後會衛生署再經徵詢相關單位意

見,如整形外科學會、牙醫學會或公會,希望我們能事先打通這些關節,在那段

時間,我們努力奔波協調,一切大概都就緒,後來談毓琳副院長因公務繁忙辭去

籌備會主委職務,並毫無私心的推薦臺大醫學院韓良俊教授繼續推動,經由韓良

俊教授召集籌備會,定訂章程,並由各院校大老們認定申請入會會員、造冊,正

式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並經衛生署同意成立,終於於

民國七十六年三月由內政部正式獲准成立,全國口腔顎面外科學界人士歡欣鼓

舞,終於牙醫界有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專科學會,由韓良俊教授召開成立大會,

選出理監事,在全體理事推薦下由三軍總醫院趙崇福副院長當選第一任理事長,

開始推動學會之業務,並依訂定之專科醫師訓練計劃開始由學會自行甄審專科醫

師。民國七十八年(1989)參加第一屆亞洲口腔顎面外科會議,同時爭取到四年後

(1993)在台北主辦第二屆亞洲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大會及學術研討會,果然不負眾

望在大家的努力及支持下,終於辦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國際會議,至今各國乃對我

Page 15: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們讚美不已,二十年了,學會一路走來,在各屆理事長的努力下終於有成,在全

體會員努力的贊助捐款下終於在第五屆有自己的會館,更進而獲得衛生署認定之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事實上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被衛生署的認定確實是在因時因地的努力下才

獲得公告;民國86年衛生署署長換人由詹啟賢署長繼任,現任理事長劉巡宇醫師

正服務於奇美醫院,被詹署長重用一起去衛生署擔任署長之參事兼機要秘書,當

時由劉巡宇醫師向詹署長建議牙科醫療應在衛生署認定下建立口腔顎面外科專科

醫師,由於劉巡宇醫師在奇美負責口腔顎面外科醫療工作的表現被署長認同,欣

然答應,因此我們就在醫政處鄭聰明簡任視察指導下修訂原有的專科醫師甄審辦

法後,學會就向衛生署申請並獲衛生署牙醫諮詢委員會通過,終於在民國87年8

月3日衛生署公告口腔顎面外科成為牙醫師之專科醫師分科,亦是牙醫界的第一

個專科醫師,也成為衛生署認定的第二十二個專科,而後經過公告口腔顎面外科

之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之設置要點,並開始由衛生署指定專科醫師甄審委員,

成立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隸屬衛生署,從此就開始運作建立專科

醫師制度。於88年5月14日行政院衛生署公告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訓練醫院認定標

準,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訓練課程綱要,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甄審原則,最

後在學會一系列的運作下及衛生署審查後88年12月27日衛生署終於公告通過的第

一批正式合格的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共174人,自此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

正式成為隸屬衛生署下認定的專科醫師。

下一代的菁英在前輩們的努力調教下,已在制度化下產生了新生代的口腔顎

面外科專科醫師,但看著全體會員的努力下,未來的憧憬必定是無限光明,希望

學會能更趨國際化並與世界接軌,就在此慶祝學會二十周年慶的同時,我個人對

學會全體會員的期許。

Page 16: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弱冠之慶,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第四屆理事長 民國八十二至八十四年 陳鴻榮

有感於國內口腔顎面外科有發揮專業醫療功能之必要,在民國七十一年末

幾位從事口腔顎面外科之專業醫師蘊釀成立專科醫學會。

七十二年初,各大教學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之領導人率先共同

發起成立專科學會之簽名,並由當時擔任台北榮總口腔顎面

外科主任的張哲壽教授登高相呼,是年秋天,結合了五十七

位熱愛口腔顎面外科之志同道合為發起人,隨後召集所有發

起人共聚與會,草擬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章程草案,

會中並選出韓良俊教授為發起人之總負責人。此後,歷經草

創伊始的折衝鼎鼐及殷念德教授的屢次提醒,首先,由各大院校口腔顎面外科代

表具名向內政部提出申請成立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其間,韓良俊教授及

張哲壽教授共同奔走於內政部、衛生署及有關之學會,說明並協調籌備等等事

宜,同時,內政部社會司承辦員陳沙麗小姐亦從旁協助,才順利遞交各項文件手

續,完成有關單位的審核。終於在民國七十五年九月獲內政部正式核准籌組專科

學會,隨即推選韓良俊教授為籌備會主任委員,並馬不停蹄地繼續修訂章程草

案、招收會員、籌備大會工作事宜、訂定年度工作計畫、預算…等等繁瑣鉅靡之

工作,最後拍板定案於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一日成立大會,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

學會於焉正式誕生,成為國內牙醫界第一個成立的專科學會。

歲月如梭,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邁入二十個年頭,回頭一望,籌備

工作期間真是千頭萬緒,除了口腔顎面外科界前輩的無私付出時間與智慧外,各

院校群策群力、眾心成城的意識,以及各籌備委員和幹事的戮力以赴的意志,均

功不可沒。

第一、二、三屆理事長分別推選由趙崇福教授、韓良俊教授、張哲壽教授擔

任,在創始維艱的局面下,他們開路先鋒,奠下學會的根基,流芳牙醫界。

民國82至84年間,本人忝為學會的第四屆理事長,承接前輩種樹傳承下來

的福蔭,本著戰戰兢兢的心情,繼續接掌會務,有幸獲得任勞任怨的賴聖宗醫師

的首肯擔任秘書長,以及各理監事及各委員不辭辛勞的鼎力相助,至今仍令本人

深為感謝。在任期間,學會首度購置電腦,以利各類資料的建檔;確定專科醫師

甄審委員會名單,由張哲壽教授任專審會主委,並於83年3月5日舉辦第一次的

專科醫師資格考試;考慮學會日益擴大與會務日趨繁重,亟需一個永久之會館,

Page 17: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以立學會百年根基,經幾尋覓、評估、商議,終於84年1月14日理監事會議決議

購置委託由莊世昌醫師接洽之目前所在的新會館,以630萬元成交,並推派賴聖

宗秘書長為會館小組負責人。另外值得再提的是,一為我們的學會會訊及專科雜

誌多年來深獲醫學各界的好評與肯定,會員們的不懈耕耘以及郭英雄教授的不吝

奉獻,皆令人感佩。二為學會謝季玲小姐以微薄薪俸,二十年一路走來,甘之如

飴,克盡厥職,感謝之至。

二十年來,歷經十位理事長的運籌帷幄,目前學會在全國擁有20所專科醫師

訓練機構,通過專科檢定之專科醫師也近253名,多年來會員在口腔顎面外科的

領域進行研究及論文發表,成果輝煌,學會亦定期主辦繼續教育、學術研討會及

發行專科雜誌,並且舉辦過國際大會,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儼然已成為重

要的專科學會並受醫學界的肯定,同時在世界口腔顎面外科領域中亦佔有極重要

的地位。期盼分散於全國各處的菁英,秉持學會的優良傳統,再接再厲、精益求

精,共同趨使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更勝完美。

令人困惑的是,隨著醫學的神速進步而醫療糾紛卻也日益增加,尤其外科系

統的領域中更是時有所聞。究其因,我認為除了社會環境的劇變與價值觀念的落

差外,醫療行為執行的過程與醫病之間的互動應是不可漠視的主因。

須知醫療行為的本身就充滿著不確定性,口腔顎面外科在面對手術更是某程

度的一種傷害,而且常有不可預測的併發症發生,執行醫療行為上若有所疏忽,

加上醫病之間溝通不良的推波助瀾,就不難掀起醫療糾紛的風暴。因此,我們不

只是要開好刀、治好病之外,醫病之間的良好溝通,絕不能等閒視之。醫病之間

的溝通,不是止於醫師的談吐、口才等等溝通的技巧,而是醫師所表現出來的真

誠態度,我們是否真誠地表達自己對於患者的關懷,其實對於患者是具有相當的

影響力,是千篇一律地照本宣科或是真誠地「Case By Case」為患者尋求最好的

醫療方式,其實在患者與家屬們也都能感受得到。對於患者及家屬焦慮痛苦的情

緒更須要關懷與同情,才是撫平家屬心中怨懟的良方,同時也是減少醫療糾紛的

最好方法。雖然大家經由長期的專業訓練,以及各種制度與經驗上的配合,但是

每天都在極大工作量的情況下,難免也會發生極少比例的人為疏失,這是每位醫

療工作者都不願意遇見的情況,但這可真是有可能發生的現實。我認為,除了掌

握醫療執行能力及確保醫病之間的相互信任外,加上有更完善的醫療保險及醫療

法規在制度上的配合,則對醫病雙方都有更進一步的保障。

除此之外,本人在此期許後起之輩,身為口腔顎面外科醫師不是只知道看

病、開刀等一些醫療技術,不能只做「教科書式」的照顧。「站在患者面前,我

們是一個照顧病人的人,而不是一本醫學教科書;站在我們面前,患者是一個真

Page 18: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實的生命體,而不是一個缺陷的器官個體」。醫術既是醫師必具的條件,醫德更

是醫師基本的修養,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的象徵不是一個職稱、一件白袍或一份薪

水,而更是要多接觸醫學專業以外的知識,伸展觸角,走出醫療工作的象牙塔,

去理解不同領域之間的關係,學習互相了解、尊重不同領域者的器識,同時建立

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及具備人文通識的素養,以贏得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的專業

榮譽。

Page 19: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感恩與祝福

第五屆理事長 民國八十四至八十六年 王敦正

台北醫學大學嶄新現代化的建築,融合醫學、藝術、

美學,具現代感的格調兼顧教育、研究與行政的大樓。美輪

美奐的庭園、和煦的陽光。間隔十年,口腔顎面外科界的師

長、同儕,再踏入校園與站在光亮眀潔的樓層,對著開闊透

明的落地窗遠眺,101大樓就近柠立在我們眼前,來賓的讚嘆

讓我們與有榮焉。

信義區成為台北市新現代化區,北醫大似乎也與此區的

成長同步蛻變。北醫由學院到北醫大,牙醫由牙醫學系到口

腔醫學院,醫院由原附設醫院、市政府委託北醫經營萬芳醫院,及即將今年成立

台北縣中永和區的雙和醫院,都在在說明北醫受到社會的肯定。社會的公會、學

會、全聯會、專科學會及至國家各行政單位都有許多校友默默的在付出、在服

務。北醫大有各種人才及融合各校的最優秀人才在此,北醫大的動能在累積中。

入校時要經過泥濘的田徑小路、山邊的多雨、在鐵皮屋披覆的教室中讀書,

醫、牙、藥常耳鬢廝磨。創校後幸賴台大醫學院、國防醫學院的前輩老師不捨

北醫學子,醫界與共的慈愛精神,例如:解剖學蔡錫奎、余錦泉、王天美,神

經解剖學鄭聰明、口腔胚胎與組織胡沖、公共衛生學許錦泉、口腔解剖學張哲

壽、牙科藥理學徐水木、葉建武,牙齒矯正學張善惠、黃慧如、蔡惠美,牙周病

學蔡光雄,牙冠牙橋學杜福貴,全口假牙學洪朝和,口腔內科學胡沖、杜福貴,

牙體補綴學簡秀雄,牙科材料學葉慶林還有許多前輩老師不計代價的付出,均造

就北醫牙醫學系。而口腔顎面外科學譚毓琳、殷念德、趙崇福、嚴嘉成、杜家寧

均為北醫學生親自教學,風靡學子,啟發學生對口外的興趣。早期牙醫學系李清

寛、張春暉、鍾龍興、嚴嘉成擔任過系主任,附設醫院於民國65年才成立,更早

前身為信義路上的門診部,附設醫院牙科由林宏雅、呂明山及本人擔任主任(民

國70.71.72年)時,嚴嘉成、高資彬均在一起服務,為念及口腔外科發展,安排

張文乾走口腔外科,翌年林哲堂接掌,安排至內科、外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受

訓,至三軍總醫院口腔外科受訓兩年,這在當時的北醫實為難得。

口外學會一直是具有崇高理想的,在成立學會前已經歷一段漫漫的努力。記

憶所及國防體系由於戰事所需就把口腔 顎面外科列為重要課題,譚毓琳、殷念

德、趙崇福、杜家寧為之付出為之奉獻;而進入醫院的開刀房,早在殷教授年輕

Page 20: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時,也與外科經過一番攻防,據聞殷教授還曾在開刀房外面朗讀熟嫻的解剖學,

讓外科主治為之折服;台大體系韓良俊、楊博正、郭英雄教授歷經多年努力有這

番局面,也有獨立牙科病房;張哲壽教授在陽明醫學大學及榮總發展口腔顎面外

科;陳鴻榮、賴聖宗教授在高雄醫學大學及醫院發展口腔顎面外科,都是我們思

維、學習的典範。

有關口外學會發展史,有各位歷任理事長會說明,前任陳鴻榮理事長,其任

內提出學會已歷經數屆,應有自己的會館以便會務的推動,至本任則繼以完成此

項目標為宗旨,屋舍繼委上任賴聖宗秘書長、莊世昌秘書,找到學會現址,詳細

可見會址的銅牌會址成立說明;財務目標雖經理監事通會會員支援(預借)制度籌

資仍需貸款,然而學會為法人不能貸,幸本人服務之大眾銀行同意協助,而讓困

難的財務問題化解,終於在本任達成陳理事長鴻榮願望及全體會員的希望,完成

學會的里程碑。

全民健保實行數年,口腔顎面外科的點值低影響口外甚鉅,口外經杜家寧、

韓良俊等人與健保局溝通協商,也由於高資彬醫師的協助,溝通順利,健保局首

度同意釋放十項醫療項目點值之提昇,公文發佈有時間性,張文乾秘書長與各大

醫院口外主任做溝通協商,選定十個項目,首度做出成本分析,完成提報,公文

通過大家稱幸。有一點值得一提,特別是阻生齒點數,原本與補牙、洗牙幾近,

然而難易度、器械、材料、消毒、人力、風險不可等同而言,原本健保數年實施

下來各種點值未聞更動,然而更動之心實人人盼望,一般牙科對阻生牙點數提

高,擔心只厚於口外醫師,時杜家寧主任以三總主任地位及厚植於牙醫界人脈,

說明阻生牙每位牙醫師均可拔,不只限於口外醫師,安定全體牙科醫師的心,

讓阻生牙點值提昇。而阻生齒仍是口外特色的醫療項目,且為口外常見的醫療項

目,口外醫師有此點數為基礎,使在醫院服務的口外奠定一個穩定的口外收入,

實有助於口外在各大醫院及專科的發展。

感恩上天,感恩各大醫院,感恩北醫

北醫的口腔顎面外科發展的晚,發展的慢,每個院校都有醫院牙科為其發

展的重心,北醫以附醫牙科為發展中心,在在扎實穩健發展對北醫十分重要。北

醫學子許多均有興趣於口腔顎面外科,高資彬、葉毅夫、徐森源、歐嘉得、楊昌

學、劉定國、陳瑞彬、張文乾,謝虢錚、莊世昌、郭繼勳、章浩宏、柯文昌、蔡

國陽,有在日本、有往美國、有赴德者,而國內更承蒙各院校口腔顎面外科師長

厚愛,均把我們的學生當自己人,每個均讓他學有所成,也在這十來年的台灣口

外學界發展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這是我要代表北醫利用〝口外二十〞來向各位深

Page 21: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深致謝,每位師長都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榮口外益世人,視學子如親

人」,這是每位北醫的學子均要感恩不盡的。爾今不論出處,只要有心於口外貢

獻,均是我們羅致的對象,讓他們為教育事業、莘莘學子而付出,而吾人亦深深

覺得把,系、所及醫院均辦好,北醫口外團隊經營好,方能讓大家貢獻所長,並

配合口外學會。口外學會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北醫口外能融在這個家庭,深感

榮幸,我們引以為榮。

Page 22: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0–

第六屆理事長 民國八十六至八十八年 杜家寧

學會成立,時任秘書長,迄今已入耳順之年;份內工作

乏善可陳,唯盡心而已。伴隨學會之發展成長,多蒙厚愛,

常委職任。值此之際,對當時許多不計名位,無私無我付出

之參與者、學會秘書謝小姐二十年善盡職守,讓會務日循其

軌而無中斷,衷心的感謝他們。

感念老師先進的努力,口腔顎面外科得有立足之地,今

日之局。源之所開,於是有洋洋大觀之流,於是乎有浩盪江

河湖海。然老子曰「物壯必老」,任何團體之永存不絕,端

賴於「繼往開來,求新求變」之準則。欣見年輕同儕出類拔萃,學會期盼諸位之

熱心參與領導,開創更好的前景。

所謂「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Page 23: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與我

第七屆理事長 民國八十八至九十年 郭英雄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於1987年3月1日成立,因

為籌備主委韓良俊教授是台大同事,又我對學會、校友會、

牙醫師公會等團體很熱愛,積極參與,終於在有志一同努力

下,成立了牙科第一個次專科學會,真是值得慶賀,學會秘

書謝季玲小姐來電邀稿,不能婉拒,只提供20年來三件印象

最深刻的回憶跟大家分享。

一、編排第二屆亞洲口腔顎面外科學會議節目

第一屆理事長趙崇福將軍在菲律賓第一屆亞洲口腔顎面外科學會議時,

爭取到第二屆在台灣舉辦權,記得日期是1993年3月25日~28日於台北圓山大飯

店,雖然學會秘書長是三總口外杜家寧主任,但第二屆亞洲口外學會議秘書長

卻是聘台北榮總口外張哲壽主任,趙將軍與張主任憑他們留美的關係,再透過

DR.Mc Callum的號召,共邀請到世界各地的口外大師20~30名,雖名曰亞洲口外

學會議,規模之大有如國際或世界口外學會,趙會長命我擔任學術主委,安排

Scientific programme,誠惶誠恐參加很多次籌備會,在Taiwan Conference

Managemct Co.,Ltd.(TCM)協助下,圓滿達成任務。

翻開此次會議Final program手冊,發現我們共租用了圓山大飯店大廳的

周邊小房間當作Round Table Clinic討論室,一樓則為報到、註冊及Poster

Presentation,十樓有兩大房間作為Plenary 及Free Paper口頭報告用,十二樓

的Convention Hall用在開幕式、歡迎酒會、中餐、再見晚會、結幕式等場合,

旁邊小房間Sky Lounge則為討論室,Free Paper或顧問會議用,真是國內罕見的

大型學術會議,發表語言一律英文,給台灣牙醫界或口外界有一次不用出國即能

參加的國際學會。

為期四天的會議,我都住在圓山大飯店,每天早起晚睡,招待熟識的國外朋

友(尤其日本來的)、拍照記錄、主持人、發表者,會場點滴,感謝大會把結餘

款的大部分撥給我編了一本彩色紀念專輯,如今翻閱備感溫馨、懷念。

二、主編學會雜誌

本學會雜誌第1卷第1期創刊於1990年3月,當時是第二屆韓良俊理事長

Page 24: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1989年8月接任),我則擔任出版委員會的總編輯,副總編輯是台大的陳肇禎

醫師,其他編輯有任爾崇、杜家寧、吳乃榮、林崧池、張哲壽、趙守一、劉定

國、歐嘉得、賴聖宗等各院校的菁英。

學會雜誌初訂半年期(即一年兩期),大會時的學術演講再另編一本特刊,

一直沿用至今,本來預定努力昇級為季刊甚至雙月刊或月刊,但受近年SCI論文

或各校升等計分的影響,勉強規定本學會會員要取得專科醫師或訓練機構的資

格,一定要有發表於本學會雜誌的論文,所以要維持一期的雜誌論文量有賴各院

校的支持。

一任兩年制,我擔任出版主委經第二屆韓良俊理事長、第三屆張哲壽理事長

到第四屆陳鴻榮理事長等三位老前輩的厚愛,共6年,編到第6卷第1期,「巧婦

難為無米之炊」,辛苦倍嚐。接下來第五、六屆居然落刊未能如期出版,害得我

接第七屆理事長時,聘請台大郭生興副教授為出版主委、成大口外主任黃振勲為

副主委,委員有高壽延、陳中和、陳萬宜、楊昌學、沈也雄、劉崇基、夏毅然、

羅正興、朱裕華等醫師,自己在幕後推動,趕阿趕呀,「學術雜誌絕對不能斷

刊」的信念下,急起直追,才能維持本學會的傳統,行文至此,可體會現主編夏

毅然主任的辛酸。

三、輪當第七屆理事長

我為什麼不用榮任、當選等字眼,確實目前牙醫界各學會的文化是「各校輪

流、長幼有序」的倫理,並非「選賢與能、為國舉才」替學會辦事,我個人比較

贊成後者,但為各院校和諧,不得不採用前者,只是對某校人才濟濟,排行老二

或老三的人,就得等一輪或兩輪,等到鬍鬚一大把,已經失去當初要出來服務的

熱誠。所以即使後來當上學會最高職位,沒什麼值得高興的。

我在任內(1999年3月~2001年3月)並無重大建樹,「蕭規曹隨」而已,順

便把台大口外後輩帶進學會服務,認識各校同仁,磨練奉獻辦事精神,順便要謝

謝秘書長李正喆、秘書陳世偉、王盛銘、蔡鴻明,幹事章浩宏、鄭世榮等醫師,

也要感恩各委員會的主委如學術的陳中和主任、出版的郭生興副教授、財務的陳

信銘助理教授、公關的高壽延主任、福利的楊昌學主任、法制的王東堯主任、國

際的張哲壽院長、醫促的謝天渝院長、健保的歐嘉得主任、資訊的任爾崇主任等

友校頭頭的拔刀相助,才能運作順利。

最令人懷念的是2000年3月4~5日在高醫舉辦年會時,聘請日本產業醫科大

學口腔外科池村邦男教授來台「特別演講」,會後陪他到高雄、恆春、花蓮、台

東、台北等地遊玩,這是回報他多年來在日本及世界各地開學會時的莫逆之交,

Page 25: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有一年特別邀請我和盧貞祥理事長去北九州他們的醫院參觀,演講有關Implant

的種種,和藹可親,對台灣很好感的異國友人。

光陰似箭,又快到三月選舉第十一屆理事長的時候,收到學會請各校的系、

科、校友會轉來的推荐函,台大的專任主治醫師們都很客氣,互相禮讓,尚未定

案,個人建議請推舉現任院長、主任、或教授級有意願奉獻學會的來領導,趁這

些位高權大,背後有支援的人出來服務,雖然有點錦上添花,總比開業或尚未達

學術最高階的人好看,各院、校互相「喬」一下,不要硬性規定內定台大出來,

免傷和氣。

圖片說明

1.作者郭英雄理事長主持大會。 2.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左起李正喆秘書長、謝季玲秘書、郭理事長、陳信銘財務主委)

3.第二屆亞洲口外學會議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

4.趙會長崇福將軍主持。

Page 26: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5.美國DR.Mc Callum致詞。 6.世界各地大師雲集。

7.日本瀨戶皖一(右)、韓國金宗源(左)等教授亦不缺席。

8.作者與新加坡DR. Ho Kee Hai(右)共同主持節目。

9.設宴款待京都大學飯塚忠彥教授(前排右3)等口外同仁。

10.英雄相見恨晚。(左起日本九州大學田代英雄教授伉儷與作者伉儷)

Page 27: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11.趙會長(中)、張哲壽秘書長(左)表揚作者之辛勞。

12.日本產業醫學大學口腔外科池村邦男教授蒞台特別演講。

13.池村邦男教授在高醫留影。(左起作者、池村、楊博正、陳鴻榮、韓良俊等教授)

14.池村邦男教授高歌一曲、左者聆聽,狀極愉快。

Page 28: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第八屆理事長 民國九十至九十二年 賴聖宗

日子忙碌,年歲易逝!當年大家聚精會神,用心起草,

研讀,修正學會各項條文的景像還歷歷在目,沒想到一回首

學會成立至今已逾二十個年頭!

在學會的日子對我來說一直都是美好的時光,早期在許

多前輩們的領導下戰戰兢兢克盡職責,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不斷地感受到成長的喜悅與感激。多年來學會在歷屆理事長

用心的帶領下,逐漸茁壯,各個教學醫院訓練機構口腔顎面

外科的教育與工作也不斷地提升。我靦為第八屆理事長,由

於地處高雄,又忙碌於學校與醫院間,總覺得有辱所託,幸賴前輩們的提攜教

導,理監事與各個委員會負責人及組員的鼎立幫忙,加上會員們的支持,才得以

順利交差卸任,再次深深致謝!

我辭去高醫口外主任職務已經邁入第五個年頭了,少了行政工作,本來以

為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卻還是俗務雜事充塞,又是個[日子忙碌,年歲易

逝!]。雖然現在極少參與學會事務,內心還是深深掛念著,知道大家都很努

力,會務運作良好,心裡著實高興與感激!

二十歲!成年了!正是一展壯志的時候了!往後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等待大

家一起去完成。為了將來永續的發展,除了目前正進行的會務之外,有幾個方面

需要加緊腳步去實行。首先是訓練機構要給予學生完整的培育,除了口外本身的

專業教育要完整之外,應大幅提升一般醫學知識與能力的培訓。目前學會只要求

半年實在不足,因為這方面的能力與口外大手術的學習與掌握有著極為密切的關

連,直接影響到將來口外的領域是擴張還是萎縮;第二宜加強人文教育。最後一

點是希望能夠儘快建立[完整照顧病人total patient care]的理念。我在接任理

事長那年的大會致辭,就有提到這個理念,本來以為衛生署官員在場會有幫忙,

現在才知道事情還是得由我們自己去完成。[完整照顧病人total patient care]

這個觀念從1960年代便在歐美萌芽,到1970年代已大致成型。台灣的醫科醫療社

會,這幾年已開始重視這個觀念,足足慢了30年。我們尚未起步!但願學會能夠

儘快建立這個觀念並付諸實行,對於台灣口腔顎面外科領域的發展及社會形象與

地位的建立,一定會有革命性的躍進!!以上三點淺見希望能夠提出來討論,建

立大家的共識,感謝大家。

最後祝大家 平安健度 學會昌隆

Page 29: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深深的祝福

第九屆理事長 民國九十二至九十四年 黃穰基

二十年前,在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們的殷切期盼下以及多

位先進的努力與奔波,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終於克服

一切困難和挑戰在台灣正式成立。二十年來經由各任理事和

委員們盡心竭力的耕耘,以及所有會員的鼎力支持和協助,

口外學會的成就和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未來口外學會將

繼續擔起更重更大的使命,但因為有更多的後起之秀繼續接

棒,必然不負眾望足以承擔更多重責大任。

如今台灣口腔顎面外科已受到國家和人民的重視,享有

配得的尊嚴,許多醫師藉著學術論文發表,得以在國際上揚眉吐氣,為國增光。

全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更經由各類學術研討會而增進彼此的交流和情誼。口腔顎

面外科醫師們也藉著定期的繼續再教育而得到知識和技能的成長。許多的後起之

秀紛紛投入口腔顎面外科的行列,承接前人的棒子繼續發揚光大,造福病人。當

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面臨其他科之挑戰和排擠時,每位醫師都能莊敬自強,當仁不

讓的爭取應有的權益。口外學會在以上成果著實扮演著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

當臨床研究顯示國人口腔癌罹患率逐年升高,罹患年齡逐漸下降之際,口外

學會及時發揮其功能,登高一呼,政府終於注意到國人口腔的健康亮起了紅燈,

口腔癌預防的宣導工作因此得以順利的推展。國人也逐漸意識到咀嚼檳榔,抽

菸,喝酒等對口腔的戕害。倘若因國人的覺醒得以降低口腔癌罹患率,口腔顎面

外科學會及所有的成員的努力確實是功不可沒。

二十歲生日真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相信我們都會以身為中華民國口腔顎

面外科學會的一份子為榮,也願意繼續奉獻自己的一份心力,讓未來學會的學術

地位更加為國家和社會所尊崇。期待學會更穩健的成長,栽培更多後起之秀並造

福更多有病痛的人。

Page 30: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六、各主要口腔顎面外科訓練機構發展史

1.三軍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發展史 夏毅然

三軍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起源於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口腔顎面外科學組,當

時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由曾平之主任(D2)主持,學組主任為談毓琳教官(D4)另

有殷念德教官(D6)、吳旭輝教官(D7)及趙崇福教官(D8)任課。

民國五十五年三軍總醫院由其前身陸軍總醫院正式更名成立,同時設立內科

部、外科部、牙科部及護理部四大醫療部門,當時首任的牙科部部主任曾平之教

官任命正在美國Water Reed(華德黎) US army medical center受訓的趙崇福

教官 於回國後將任首任的口腔顎面外科主任,自此將原本以口腔外科門診工作

為之型態,發展成中、大型手術業務漸次蓬勃,並以美國醫院之運作模式建立起

台灣口腔顎面外科病房工作之雛型!

有鑒於台灣並無其他口腔外科訓練醫院,甫回國之趙崇福主任便開始積極推

動學術及臨床病例聯合討論會,除有每週三晚上於小南門院區的聯合病例討論會

之外,並不定期向國科會或國防部爭取經費邀請世界各地知名的口腔顎面外科學

者、醫師來台演講,時間至少數周至數月!難得的事是以上討論會皆採開放式,

只要有興趣的醫界同仁皆可參加,如此啟竇了國內口腔顎面外科的聯合討論制

度。

直至民國六十年,當時三總口腔外科已蓬勃發展,計有李斌教官、鍾龍興

(D15)教官、林醒余(D16)教官、嚴嘉成(D18)教官及張哲壽(D20)教官

(當時為住院醫師)等…在科內任職,當時牙科部已獲准擁有口腔外科專用床

位,業務涵蓋囊腫、顏面外傷、及口腔良惡性腫瘤手術。

民國六十四年,榮總牙科自本院延調張哲壽教官至牙科負責口腔外科醫療工

作,開始了榮總口腔顎面外科的發展!

民國六十七年嚴嘉成醫師深感口腔顎面外科教育訓練及口腔顎面外科承襲

相傳之使命,於趙崇福教官擔任牙科部主任兼口外主任、杜家寧醫師擔任口外總

醫師時期,毅然中斷於美國行醫之優渥環境返國協助,期間並邀請Dr. Norman

Triger 來台,於三總進行短期之講學及口外臨床手術技術示範,並於民國

六十八年完成國內第一例LeFort I Osteotomy of Maxilla讓台灣的正顎手術更

上一層樓,嚴醫師於民國六十八年完成傳承之階段性任務後返美繼續行醫。

民國七十年杜家寧醫師接任三軍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此時台灣牙醫

Page 31: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教育漸次蓬勃發展,並逐漸注重各專科醫學教育訓練,國內醫療教育界及各大醫

院深感口腔顎面外科在軍陣醫學及牙醫學之重要性!為加強口外醫學教育訓練並

普及口外醫療服務,皆以口腔顎面外科師資人才培訓推為首要任務;三總口外在

杜家寧主任帶領下,是國內口腔顎面外科培育之重鎮,除在醫療手術個案數多且

教材多樣化、教育訓練制度健全,加上杜家寧主任個人之領導特質及學術經驗豐

富,因此各大醫院在送訓單位之選擇上,三總口外為首選之訓練機構。

此時殷念德教授在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擔任教學工作,並受聘為三總顧問擔

任臨床教學,對三總口外醫師之教育訓練及醫療業務擴展有不可磨滅之功勞,他

除定期每週主持口外病例個案討論會外,吸引台北地區之口外醫師及醫學生共同

加入討論研討,對口腔顎面外科學術研究風氣奠定基石,也提升了國內口腔顎面

外科的水準及以後的院際交流建立雛形。殷念德教授探討口腔癌各手術術式之成

效評估,對爾後目前台灣地區盛行率高的口腔癌治療之選擇方式有啟蒙之貢獻。

民國七十年至民國八十四年,於杜家寧醫師擔任主任期間,三總口腔顎面

外科登於高峰,不但醫療業務倍數成長外並培訓往後不少口腔顎面外科之精英。

於軍方體系各軍種醫院為發展軍陣醫學,尤其注重顏面外傷處置及重建術;計選

派李今海、尤善初、黃朝貴、李俊民、何彬彬、周天健、劉青華、林錦鴻、趙樵

崗、蔡開雄、吳勁翼、陳俊傑、吳炳中、吳偉業、魏志明、高文斌、馮澄波、張

瑞軍、張文達、魏華雄、楊 輝、許健昌、吳寧國、沈逸仁、王宏仁、曾吉杉、

張文達等醫師至三總口腔顎面外科接受長短期之訓練。在公立及私立醫院為建構

口外醫療及訓練機構,也選派任爾崇、歐嘉得、陳立愷、張文乾、葉欽志、童兆

鯤、廖貴樞、黃廷芳、林治民、董士長、余延年、陳萬宜、林國雄醫師至三總口

外接受兩年以上之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訓練。完成受訓之醫師大都擔任國內口

腔顎面外科訓練機構及醫療業務負責人職務。

在三總口外擔任重要國內之培訓機構時,科內編制醫師也同時佔著其重要

之地位。民國六十九年杜家寧醫師卸下總醫師之職務時,由扈克功醫師(D26)接

任,並將張燕清醫師(D29)派往科外進修,劉巡宇醫師(D32)留任國防醫學院助教

並擔任三總口外住院醫師職務,民國七十年趙連盛(D32)、張邦家(D30)醫師前後

進入口腔顎面外科住院醫師行列。在基層師資大致到位後,杜家寧主任深感國際

交流之重要性,再次邀請美國紐約大學Dr. Norman Triger二度來台及美國羅耀拉

大學郭其鑄教授三度來台講學,除了對三總口腔顎面外科的師資養成及住院醫師

培訓有直接的助益外,並帶動國內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教育和歐美國家同步接軌。

於民國七十年,張燕清醫師赴美波士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扈克功醫師民

國七十一年晉升主治醫師後調任他職,雖在人力短缺前提下,杜主任深感為背負

Page 32: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0–

三總口外永續發展之責任,並擴展口外醫療技術之視野,於民國72年接受美國紐

約大學之邀請,針對顏面外傷、正顎手術等術式,遠赴美國各大醫學中心進行訪

問;同時間劉巡宇醫師出任口腔顎面外科總醫師。

杜主任民國七十三年回國後,分別晉升劉巡宇、趙連盛、張邦家醫師為口外

主治醫師,協助口外醫療業務、住院醫師教學及研究工作。民國七十四年配合國

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合併政策,杜主任帶領三總口外團隊投入國防醫學院牙醫

學系之教學工作,主負責大學部之口腔顎面外科學、口腔放射線學及口腔解剖學

教學工作。

民國七十四年至七十五年期間劉巡宇、趙連盛醫師相繼出國進修,同時張燕

清醫師學成返國,在此時間分別有夏毅然醫師、蔡文斌醫師、柳朝升留校擔任口

腔顎面外科教學工作及住院醫師訓練。民國78年張邦家醫師榮退,民國80年劉巡

宇醫師退伍轉入台南奇美醫院創辦口腔顎面外科,過後趙連盛醫師、蔡文斌醫師

及柳朝升醫師也先後退伍,此時夏毅然醫師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民國八十四年張燕清醫師接任口腔外科主任,專研顳顎關節疾病、正顎手

術並赴UCLA學習人工植牙手術。當時則有王宏仁醫師、曾吉杉醫師、季曉敏醫

師、余滋照醫師、李永吉醫師及李錦揚醫師等人於本科接受專科訓練。到民國

八十六年,夏毅然醫師自哈佛醫學院博士學成歸國,更是在口腔癌、矯正手術及

顏面外傷上有卓越成績。民國九十年後李曉屏(D47)醫師及陳元武(D49)醫師

分別昇任主治醫師並相繼攻讀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而在此時在本

院接受訓練之醫師有謝明吉、郭進賢、方致元、江志佳、吳大維、賴冠宇、梁光

源...等多位精英,在接受專科醫師訓練後,分散於全國各處,使全國口腔顎面

外科更茁壯。

民國九十三年夏毅然醫師接任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積極投入發展頭頸部腫

瘤手術並與放射及血液腫瘤科、臨床病理科、放射診斷科、耳鼻喉科及整型外科

Page 33: 目 錄 - aoms.org.t · 二、二十週年祝賀詞---中華牙醫學會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簡稱口腔外科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二十週 年,表示已茁壯之年,在古代須舉辦隆重的『加冠成年禮』,不僅應獨當一面,

–��–

共同成立頭頸部腫瘤聯合討論會,全力發展頭頸部惡性腫瘤治療中心!而後繼前

後進入口腔顎面外科之施嘉霖(D52)醫師及鄭仁昌(D53)醫師在完成住院醫師

訓練並陸續取得專科醫師並昇任主治醫師。目前在本院接受訓練之醫師尚有許博

智、邵子齡、郭方志、孫伯中、尹懷恩...等多位後繼。

本科除在臨床發展外,更在教育研究發展有相當大之貢獻。負責國防醫學院

牙醫系口腔顎面外科學組之教學工作,課程含口腔解剖學、口腔外科學、牙科麻

醉學、牙科放射線學及牙科急診學等。每年更獲得國防部、衛生署及三總之研究

補助,務期將臨床及基礎研究結合一體,共同發展未來燦爛的口腔顎面外科前景

與世界各先進國家並駕其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