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2016 06
49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Sep 19, 2019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2016 年 06 月

Page 2: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目 录

一、发展现状.....................................................................................................................................1

(一)“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9

(三)机遇与挑战...................................................................................................................10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发展目标.......................................................................................................................13

(三)发展思路.......................................................................................................................14

三、重点任务...................................................................................................................................15

(一)人才培养.......................................................................................................................15

(二)科技创新.......................................................................................................................18

(三)社会服务.......................................................................................................................20

(四)文化建设.......................................................................................................................21

四、战略举措...................................................................................................................................23

(一)着力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23

(二)全面实施四大行动计划...............................................................................................25

(三)大力实施三大战略.......................................................................................................27

(四)深入推进综合改革.......................................................................................................33

五、支撑与保障...............................................................................................................................35

(一)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35

(二)积极拓展优化办学资源...............................................................................................39

(三)强化公共服务供给.......................................................................................................41

(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42

(五)健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44

六、组织实施...................................................................................................................................45

(一)加强组织领导...............................................................................................................45

(二)健全考核机制...............................................................................................................46

(三)加强过程监督...............................................................................................................46

(四)严肃规划修订...............................................................................................................47

Page 3: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

办公厅关于直属高校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教高厅

[2015]1 号)以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等文件要求,遵循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国内外高等教

育发展形势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西南交通大学“十三五”事

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一、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十二五”期间,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保持了良好的发

展势头,各项事业顺利开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1.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校学生规模与结构日趋合理。截至 2015 年 12 月,在校本科生

规模压缩至 28836 人,在校博士研究生达到 1913 人,全日制硕士研

究生 9684 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5836 人,来华留学生 699 人。

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本科教育“216 质量工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15 质量工程”和“323 实验室工程”,以首批入

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高

校”为契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茅以升学院、詹天佑学院

等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习-学-用”、“人才+平台+项目”

等研究生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成效凸显,成立四川省大学生创新

Page 4: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

创业活动中心,全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

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6 项,获批国家视频公开课 8门,国家资源共享

课 25门,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2个,率先制订城市轨道交

通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业规范,12 个专业通过国家级

专业认证与评估,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 篇,获评“全

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电气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

工程三个领域成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领域”,研究生联

合培养基地入选“全国示范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

养实践基地”。

2. 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优势学科高质量完成国家“211 工程”三期和“轨道交通优势学

科创新平台”等建设项目,优势学科竞争力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连续十年保持排名全国第一,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

程等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前列,在 ESI 国际学科排名中,材料

科学、工程学 2 个学科位列全球前 1%。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初步形成工科、理科、人文社科和生命医学四大学科群,通过 2012

年和 2014 年两轮学科优化与调整,停招 8 个学科,初步建立学科动

态调整机制。完成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国际评估。

截至 2015 年 12 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2 个,国家重点

二级学科 10个,国家重点(培育)一级学科 2个,国家重点(培育)

二级学科 2个;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 13个,四川省重点二级学科 5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5个。

Page 5: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

3.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师资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积极推进。

“十二五”期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 1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8 人,“青年

千人计划”入选者 4 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 29人。

截至 2015 年 12 月,学校拥有在校教职工 4646 人,其中专任教师

2551 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 508 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 867

人,博士生导师 366 人,硕士生导师 1387 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4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人,国家“千人计划”学者 14人,国家“万人计

划”学者 2 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3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人,国家级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8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6 人,“国家百千万

人才工程”入选者 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

者 69人,国家级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7 个,“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4

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四

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99人。

4.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全面实施“565 科技行动计划”,成功进入国家首批“2011

计划”,各项科研指标全面提高。科技活动经费大幅增长,年度科技

活动经费达到 8 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由 2010 年 81 项

大幅增长至 2015 年 133 项,“十二五期间”总项目数比“十一五”增

长 146%,主持高铁联合基金 21项,项目数居全国第一。连续两年在

Page 6: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

高速铁路领域主持 973 计划项目,主持承担 973 计划课题、863 计划

项目及课题、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课题 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大幅

增加,重大项目获得 2 项,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费由 2010 年的 1000 万元大幅增长至 2015 年的 3370 万元。高水平论

文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发表科研论文 15988 篇,其中 SCI 检索 2302

篇。申请专利 2558 项,其中发明专利 1568 项;授权专利 1521 项,

其中发明专利 676 项。

科技奖励取得新突破。新增国家级科技奖励 11 项,其中主持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主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实现国家三

大科技奖的全覆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78 项,其中主持一等奖 9

项。在重大科技个人奖励方面,翟婉明院士 2012 年获得四川省杰出

贡献奖。何川教授、高仕斌教授分别于 2012、2015 年获得何梁何利

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卫华教授 2012 年获得第九届“光滑

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 4个,基本实

现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土木、机械、信息、电气、交运、地学)全覆

盖;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 11个,实现理科、文科省部级科研基地零

的突破。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公益类第

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并获得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现代交

通通信与传感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科技部批准,“轨道交通工

程动力学 111 引智基地”获教育部、国家外专局批准,国际科技合作

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截止目前,学校民口、军口、国际合作三大

Page 7: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5

领域以及以及工科、理科、文科、生命四大板块的科研布局基本形成。

5. 实验室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约 10 亿投入实验室建设及运转。新增国家

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

级科研实验基地 3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截至 2015 年

12 月,学校拥有 6 个国家级实验平台、2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中心、7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四川省重

点实验室、4 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

22 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形成了结构合理、覆盖各类学科、融

合教学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的实验室体系。

依托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实验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完善分层次多

模块、与理论教学相融通、与科研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达 201 门,教学实验项目达 2273 项,综合型和

设计研究型实验项目的比例达 49.85%。“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项

目”、“个性化实验项目”、“实验竞赛月”、“实验室开放周”等品牌实

验活动,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

6. 教育国际化实现新突破

成功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正式揭牌运

行,中外合作办学实现突破。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战略布局,与美国康

奈尔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世界上 56 个国家(地区)的 186 所大学(科研

Page 8: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6

院所)成功开展合作。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3 个。

截至 2015 年 12 月,各类来华留学生 699 人,其中学历生 407 人,

全年出国(境)留学生为 370 人。全年来校访问、工作和合作科研的

海外专家共计 181 人次,教师出国(境)访学交流的人数为 521 人次,

较“十二五”末实现大幅度增长。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学习和工

作经历的教师 696 人。干部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先后在密西根大学

和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进行了两期中层干部海外培训。

7. 学校改革取得新进展

学院试点改革稳步推进,成功启动土木工程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工

作,初步取得成效,有序推进权力下放,使学院真正成为办学主体。

大力推进机关试点改革,启动资产管理处试点改革,大力开展资产管

理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一体、两线、两级、多部门齐抓共管”新资

产管理体制,逐步实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

8. 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推进与高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与成都

市、攀枝花市等近 30个地方政府和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中国中

车等大型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15 年来持续深入对口支援西藏大

学建设,实现西藏工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开创“校校企”联合培

养模式,获得高度评价。组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

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构建“科技—孵化—产业”互助成果转化

模式,组建 3个国家级和 2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全国率先探

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中国 PPP 研究院、金融大数

Page 9: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7

据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汽车研究院、信息化研究院以及常

州研究院、唐山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天府新区研究院、上海研究院、

绵阳研究院为代表的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合作窗口,标志着学校社会服

务平台已拓展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组建了 3 个国家级、2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社会服务成效

凸显。西南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获“全国高校基金会先进集体”。

9. 民生和校园建设成绩显著

积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大幅度提升全校教职员工的人

均收入,不断提高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补贴。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完成政策性住房实物分配和犀浦校区 4227 套限价商品房选购工作,

完成九里校区 320 套腾空房选房和南北园电梯公寓选房入住工作,教

职工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十二五”期间,共增加校舍 233748 平方米,

年均增加 46750 平方米,改造建设大批教员休息室、研讨型多媒体教

室、教师工作用房、学生阅览室、自习室、科研基地等,教师工作条

件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10. 大学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制定并实施学校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校园人文环境显著改善,校史文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升华,

以“经典悦读”为标志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平台持续增加。知名校友

雕塑等既成为校园的重要景点,又成为爱校教育、励志教育的重要亮

点,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郁。新闻宣传工作实现大提升,传统媒体与

新兴媒体有效融合,有效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Page 10: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8

1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

理论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设取得新成效,打造了“青春交大行”、“妙语茶香”、“青年讲坛”

等主题鲜明的思政教育系列平台。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

长负责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不断提高集体决策

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依托党校,不断加大各级干部培训

力度,分批次开展校外和海外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加

大干部竞争性选拔和公开选拔力度,把干部选聘与人才引进有机结

合,面向海内外选聘学院院长,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

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大会常

任制。坚持和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做好教代会提案征集

和反馈工作。坚持以“新青年素质拓展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学

生会、研究生会作为党委联系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党外人士在学校

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完善

机制、拓展渠道,充分激发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海内外校友为学校发

展献计出力的积极性。

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教职工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和学

生党支部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在学生园区试点成立党支部,实现党建

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园区的有机融合。积极打造党建创新项目

竞赛、主题党日活动等特色活动平台。重视基层党组织干部选派、培

Page 11: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9

养和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党员示范岗建

设。

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

“四风”成效显著。积极打造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预防职务犯罪教

育等活动品牌,“清正廉洁信使”短信平台、网上监督举报平台运行

效果良好。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开展重要关口的廉政

风险防控试点工作。

大力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完善安全稳定领导责任制和安全稳

定工作机制,建设安全稳定预警及信息平台,加强常规安全隐患排查

等工作。积极探索多校区形态下有效的安全稳定工作新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过去,学校获得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同行相比,仍存在较大

差距,主要表现在:

1. 学校综合竞争力没有实现显著提升,在国内以及全球大学序

列中的位置未能实现突破,与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

2. 优势学科覆盖面窄,学科发展不均衡,传统优势学科的领先

地位岌岌可危,对理科在学科建设中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不足,新兴学

科未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布局学

科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 队伍建设有待全面提升,部分干部和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有待加强。师资队伍整体竞争力不强、结构失衡,人均学术绩效低,

Page 12: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0

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成果少,高水平领军人才总量不足,青年人才队

伍与先进高校相比差距较大,实验室技术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4. 学校制度建设离现代大学制度尚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支撑学

校转型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

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学校顶层设计和内部治理结构

亟需完善。

5. 学校办学资源总体不足,财政状况难以满足学校持续而长远

发展的需要,对外拓展资源能力有待提高。

产生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集中体现在人才基础、学科基础和制

度基础无法满足学校发展要求并难以适应现代大学治理的竞争形势。

(三)机遇与挑战

进入“十三五”,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学校迎来了历

史性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1.国际层面

近年来,全球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迅速,正经历着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

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呈现出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投入的重视程度

居世界前列、教师数量居世界第一等特点,成为世界上出国留学人数

最多的国家,国际声誉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尽管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可以预期,随着中国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中国也必将成为世界教育中心。

2.国家层面

Page 13: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1

在“四个全面”战略背景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区域协同

发展战略正在重塑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局,尤其是中国高铁“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和轨道交通行业迅猛发展,为学校在新的百年提供了宝贵

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

决定性力量;《中国制造 2025》明确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作为第五个

需要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

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

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推动互联网与相关产

业的深度融合的同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更是提

升学校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国家布局中地位的重大战略契机。

3.区域层面

从四川省看,四川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的

交汇点,是中巴经济走廊、中缅孟印经济走廊的前沿阵地,是西部大

开发的战略依托,正在加快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

务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成都市看,《成渝

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正在构建

的“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能更好地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

经济带战略的互联互通。国家级天府新区以及环交大智慧城的建设,

这些都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十三五发

展规划中对轨道交通、高等教育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均寄予厚望,为学

Page 14: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2

校与地方共建提供了战略平台。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人才培养

模式、科研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高等教育

国际化等改革加快与深化,高校间竞争日趋白热化。新常态背景下,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能否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关乎学校事业兴衰,关乎师生的利益

与发展,关乎百年老校能否振衰起弊再创辉煌。因此,全校上下必须

凝聚发展共识,全面推进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以

优异成绩完成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制定的第一步战略。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统领,认真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

神,按照“深化改革、依法治校、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总方针,

全面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行动计划”,巩固并不断强化学校在

全国乃至世界轨道交通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奋力建设交通特色鲜明

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

Page 15: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3

(二)发展目标

按照学校“三步走”总战略部署,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

到 2020 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效果、文

化传承创新成果明显提升,国家实验室成为战略品牌,建成若干一流

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为建成交

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人才基础

和制度基础。

——合理调控办学规模。逐步优化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到“十

三五”末,本科生规模控制在 29000 人以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调控至 25000 人;研究生规模调整至 15000 人,其中全日制硕士

生规模 10000 人、博士 2000 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3000 人;学历

留学生规模扩大至 1000 人,优化生源国别结构;合理调控生师比,

专任教师达到 3000 人,实现高层次人才总量比 2015 年翻一番。

——加快推进学科布局。工科优势更加凸显、理科振兴成效显著、

文科繁荣声名鹊起、生命科学奠定基础。遵循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

设规律,切实加强学科与专业布局的顶层设计,尽快优化博士点学科

均衡布局,扎实推进四大行动计划。13 个以上一级学科进入全国高

校学科评估排名前 20%,7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 10%,2个一级学科

进入全国前 5%,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持续保持全国第一;3-5 个学

科进入国际 ESI 学科排名前 1%,工程学科进入国际 ESI 学科排名前 1

‰。

——壮大提升人才队伍。按照规模适中、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Page 16: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4

引培并重、分类发展的方针,系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培养造就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

与人才队伍。到“十三五”末,力争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的比重

达到 60%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 70%左右,中青

年教师具有海外留学、学习和工作经历比例达到 70%左右,外校学缘

比例达到 55%左右,专任教师年龄分布趋于合理,平均年龄稳定在 43

岁左右。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视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内

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形成以学校

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为从“校办院”向“院

办校”转变提供制度前提,为学校五年后的快速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实现三校区协调发展。强化犀浦校区作为主体校区的功能与

地位,不断提升校园品质、积极营造育人氛围,并与地方政府合作打

造“环交大知识经济圈”;将九里校区建设成为轨道交通国际学术重

镇和轨道交通主要支撑学科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推进轨

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主要功能实验室和相关重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

设,并与成都市合作打造好“环交大智慧城”;实施好峨眉校区定位

方案,以落实好“十大计划”为抓手,实现过渡期内峨眉校区的平稳

发展,逐步将峨眉校区打造成若干学院所在地、高端培训与研究基地、

中外合作办学基地,并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好“高端国际教育园”。

(三)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Page 17: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5

申建为抓手,以综合改革为契机,以创新大学治理模式为突破,主动

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率先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中国高铁

走出去”先行布局,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深入实施

“三大战略”和“四大行动计划”。加快省部共建、拓展办学资源,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工科登峰为标志、英才集聚为

着力点,聚焦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慎其

所择、先其所急,率先将轨道交通学科集群建成世界一流水平,从而

带领学校走进全球高等教育先进舞台,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造战略

先机。

三、重点任务

(一)人才培养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确立“以学生成长和发展

为中心”的核心育人理念,以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

守和专业才能、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

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为宗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

革,建立健全“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

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三者相结合,把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有机结合,协调推进

“五课堂”建设,大力培育一批学术大师、管理精英和行业翘楚以及

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在全校各项工作中的中

心地位,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障。

完善大类培养框架下的多层次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调

Page 18: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6

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实现内涵发展。坚持大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相结

合,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施“优质课程建设工程”,加强通识课、基础

课、新生研讨课、慕课四大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强化

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完善基础性、专业性、

创新性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强

化实践过程监督,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

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国际化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国

际化水平。

完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创新学

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完善分类培养框

架下学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实施导师队伍建设工

程,不断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突出导师的育人

责任。实施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平台,拓展行

业、企业合作形式,创新建设模式。强化多部门联动,共建共享全校

优质科研、教学、实验资源。积极与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共建研究生

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建设支撑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验室体系。以优化实验室结构

为先导,以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资源开放共享为保障,不断完善实验

室体系、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体系、设备资

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验室文化和安全保障体系、实验技术队伍

人才梯队体系;实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实验室资

Page 19: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7

源开放共享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水平的提升。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

验教学中心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成一批实验类MOOCs,

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长效机

制。实施峨眉校区实验室条件改造计划。

加强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服务。把专业培养、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指导结合起来,将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贯

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拓展导师资源库,建立一支专兼相结合的高

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实验室

与开放型实验基地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丰富学生创新

创业的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改进学生创业

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各项职能。加大资

金投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

完善招生计划配置和选拔录取机制,提高生源质量。科学合理地

分配招生计划,以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契机,推进按专业大类招

收本科生、按一级学科招收研究生。探索本科招生录取模式,探索基

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深

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增大复试权重,加强“硕博连读研究生”选

拔力度,探索相关高校之间互相选拔“硕博连读研究生”和博士研究

生“申请-考核”的招生方式, 力争来自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学

科支撑专业的研究生生源占全校研究生人数的 65%左右。建立招生质

量反馈机制,形成动态的招生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科学高效的学生工作体系。大力实施学

Page 20: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8

工育人创新工程,围绕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努力创新主渠道与主阵

地融动机制、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育人机制、线上线下师生互动机制等

三大机制,搭建好班级平台、学生园区平台、发展性资助平台、学工

队伍教育研修平台、学业帮扶平台、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以及第二、

三课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等七大平台,有力支撑服务“四维一体”创

新人才培养体系大局。不断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载

体,大力加强和创新学校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平台建设。

(二)科技创新

坚持科教融合、需求导向、协同创新、支撑发展,以国家重大需

求为导向,加强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

机融合。“十三五”末,实现轨道交通领域达到国际一流,在其他多

个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建成一

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产生一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

技术创新成果,成为国家需求和区域创新的重要依靠力量。

“十三五”期间,科研经费年均增幅 15%左右;在国家科技重

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取得重大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批准数年均增长 10%左右;力争在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

研究群体有所突破,新增 1-2 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

队,新增 7 个省部级创新团队;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 1-2 个,省部级

科研基地 4个;在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年均增长 15%,高水平

论文年均增长 10%;发明专利获批数年均增长 10%;取得一批具有高

显示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力争新增国家级科技奖励 12项,

Page 21: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19

省部级科技奖励 75项左右。

巩固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地位。以申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抓

手,重点深化轨道交通领域研究,巩固交通学科群优势特色,将轨道

交通实验室建设成为引领国际轨道交通科技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汇

聚和培养国际一流轨道交通人才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基地。轨道交通领

域将以高速铁路和高速磁浮交通、重载铁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为重

点研究对象,围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

着力提升我国轨道交通原始创新能力,服务轨道交通国家战略和行业

科技进步。重点围绕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等高速铁路关键技术新型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等方面开展,取得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实现

重大科技突破。

大力发展重点领域。在巩固交通优势特色的同时,加强传统优势

学科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拓宽信息科学、材料领域、综合交通运输、

先进制造、现代科技服务业、国防科研、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

优势领域,明确主攻方向,夯实工科登峰的基础,为四大板块协调发

展起到榜样作用。

积极培育新兴学科发展领域。学校从实现长远发展和提高综合科

技实力的角度出发,对新兴发展领域及其研究方向进行提前部署和优

先扶持,重点培育数理科学、力学学科、生命科学、建筑与工业设计

等学科方向,实现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建立规模和质量并举的科技评价体系。优化科研基地结构布局,

充分发挥科研基地汇聚资源的作用。健全科研反哺教学,科教结合、

Page 22: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0

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国防科研管理体系,适时成立军工管理专门机构。

(三)社会服务

紧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依托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聚焦高速铁

路和高速磁浮轨道交通、重载铁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战略研究、

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支撑中国轨道交通技术从领跑到持续引领的科

技“智”高点,从而为“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等国家的战略

实施发挥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立足学校的学科、人才、科研、平台

优势,布局智能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尖端装备与国防科技等科

技产业集群,通过重点建设中美数据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 PPP 研究

院、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等,全方位服务中国制造 2025 和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重点围绕支撑产业链协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等重大科技

发展方向,联合打造全面发展的面向制造业产业链的交叉学科。

紧密服务行业发展。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体系,依托上海

研究院、广州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常州研究院、绵阳研究院、唐山

研究院、天府新区研究院,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性,轨道交

通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战略,轨道交通新技术及可持续化发展战

略等研究方向,以基础设施功能实验室、移动装备功能实验室、牵引

供电功能实验室、通信信号与信息安全功能实验室、运营调度功能实

验室等平台为依托,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紧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四川省和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全面规划布局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产业

和学科型的研究院及研究院公司,积极培育中国(成都)知识产权自

Page 23: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1

贸区改革试验基地,进行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探索,建立以“产

权驱动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领国家知识产权改革。加快推

进部部、省市共建实验室、研究院(中心),打造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高地。建设好“环交大智慧城”,依托成都产业技术研究院,运用以

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信息化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建立更加高效、

更加关联、更加活跃的现代城市新模态,从而实现“大城市,细管理”

的智慧治理,树立中国“智慧城市”的新标杆。进一步做好对口援藏

工作,积极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推进高端智库建设。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尤其加快

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等智库建设,

积极筹备申建国家级智库;实质性推进美国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

建设。开展人文社科领域大数据研究,不断开拓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

领域;积极推进交通社会学、老龄科学等跨学科研究。

(四)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挖掘凝练学校的文化内涵

和精神财富,把以文化人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师生喜闻

乐见的文化载体,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扩大学校思想影响力。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坚持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弘扬“竢实扬华、

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践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

恕任事”的校训,以“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砥砺师

生,不断彰显和丰富交大文化元素。围绕实现学校历史性复兴的“交

大梦”,深入挖掘新时期“复兴交大、我的责任”的精神文化内涵,

Page 24: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2

努力培育具有历史责任担当的新一代交大人。保护和发掘学校历史文

化资源,推出以学校历史文化类丛书、主题文艺作品等为代表的一大

批优秀校史文化作品,促进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培育做成做优文化,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完善落实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健全校内的协同支

持工作机制。以“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学术”为基

本内容,以教职工荣誉体系建设为导向,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意

识,加强教师行为文化建设;以“五有”交大人为目标,加强学生文

化建设;积极支持并组织好有利于离退休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

活动,为离退休教职工文化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强校友文化

建设,团结凝聚海内外校友的力量,支持校友建功立业,鼓励校友关

爱母校,为母校发展服务,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美丽交大”建设,精心规划设计

校园布局,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将交大文化和交大元素融合于环

境文化建设,建设好以校史馆和机车博物园为代表的交大系列文化地

标。注重文化阵地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建设好全媒体宣传阵地,不

断开拓对外宣传新局面,提高新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为学校科学发

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努力提升学校美誉度。

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学院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学院要本着与学校文化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建设和发展百

花齐放、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学

校要加强对学院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的指导和支持,不断推出学院文

Page 25: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3

化建设精品。

扩大交大文化影响力。加大学术精品推介,高质量遴选西南交通

大学文库,提升学术丛书品牌影响力。实施好文科繁荣计划,力争推

出一批对区域、行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

果。大力推进学校思想文化智库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思想文化影响

力。促进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探索挖掘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文

化创意优势。持续开展“经典悦读”等活动,阐释经典,将优秀传统

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弘扬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

四、战略举措

为实现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四大重点任务,加强学科专业和

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以“三大战略”和“四大行动计划”为战略举

措,优质完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四项根本

使命,全面奠定人才基础、学科基础和制度基础,努力开创学校发展

新局面。

(一)着力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以“两高、一重、一新”(高速铁路和高速

磁浮、重载铁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为

研究对象,围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国

家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提升我国轨道交通原

始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创造价值链,将轨道交通国

家实验室建设成为引领国际轨道交通科技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汇聚

Page 26: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4

和培养国际一流轨道交通人才的基地和创新单元。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围绕“一带一路”、高铁走出

去、《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瞄准下一代高速铁路、

特种运输装备、超高速交通运输、现代城市有轨交通等重大任务,组

织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和原

始创新的能力,努力创造一流成果引领世界轨道交通发展。

打造体系完备的功能实验室。依托人才聚集、学科综合和牵引动

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优势,通过学科拓展、资源整合,充分发挥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扎实建设基础设施、移动装备、牵

引供电、通信信号与信息安全、运营调度和先进材料六大功能实验室,

打造体系完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实验室。

创建国际化研发中心。借力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平台资源和开

放机制,通过与世界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以创建轨道交通工程

动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现代交通通信与传感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

心、中俄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建造联合研究中心、轨道交通产品国际认

证与检测中心等四大国际化研发中心为载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扩

大学校在国际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快国际化步伐。

建立完善平台运行体制机制。建立“规划—论证—建设—验收—

运行”的平台建设协调机制,通过购置和研发,形成一批通专结合、

涵盖轨道交通各领域的平台集群。聚集国内优势资源,建设联合功能

实验室,加强国际间合作,实质性推进国际联合实验室的认定。建立

Page 27: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5

“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科研管理体系,通过合力

攻关和协同创新,在理论、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等方面取得原始创

新和集成成果。探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建立

“人员—平台—任务”的综合服务保障模式,探索目标导向、绩效管

理、协同攻关的新型运行机制,构建与国家实验室发展需求相契合的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全面实施四大行动计划

围绕交通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

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以学科建设为牵引,积极创新学科组

织模式,全力助推主干特色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重点实施“工科登峰”计划。抓牢高铁大发展历史机遇,培育一

批对接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领域的学科群,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

科巩固全国排名第一并扩大领先优势,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

5%,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

科进入全国前 10%,测绘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力学、建筑学等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 20%。

全力实施“理科振兴”计划。下大气力夯实数学、物理学、地质

学、系统科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基础。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促进

部分学科方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实现自身振兴并支撑工科发展;尽

快将系统科学打造为优势理科,进入全国前二十;争取数据科学等若

干研究领域出亮点。根据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和四大行动计划要求,尽

快在理学门类布局数学、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Page 28: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6

着力实施“文科繁荣”计划。改革文科学术评价机制,重视文化

传承创新和基础人文学科研究,尊重教师自由探索。建立有利于文科

学科交叉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点上突破、面上推进,坚持基础文科

(文、史、哲)和应用文科(经、管、法等)协同发展,工商管理一

级学科进入全国前 10%,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 20%,

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学、

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加速提升水平,并在文科各个学科

领域建设好一批特色研究方向和若干有影响力的智库。

切实实施“生命跨越”计划。坚持筑巢引凤、借力发展和加大校

内培养力度并举,强化现有生命学科建设,逐步拓展生命科学相关研

究领域,积极把握发展医科的重要契机,大力推进医工结合,为学校

未来生命医学学科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发展实力,力争建成

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

推行学科建设发展目标责任制。制定各学科发展计划,将学科建

设任务落到师资、平台、科研、社会服务等要素上,落到二级学科上,

落到责任人。清醒认识我校跨学院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下一轮

学科评估中的严峻形势,立即从组织和经费上予以保障,确保并扩大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全国领先地位。院长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的第一

责任人,明确每一学科的带头人及建设团队,并把学科带头人作为直

接责任人,赋予其责任、权利和义务。突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作为

学校开展目标考核的核心。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等工作中,要认真

落实好学科建设中的分类指导原则。

Page 29: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7

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学科开展国际化评估与专业认证。对照世界

一流标尺,科学修订各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科人才发展规划。按照国内

有关排序指标体系,对全校各学科进行排序,实现对自身的全面了解。

(三)大力实施三大战略

1.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

“十三五”期间,按照“规模适中、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引培

并重、分类发展”的方针,放眼国际、对标一流,以中青年教师和教

学科研创新团队为重点,以创新师资和人才队伍管理服务体制机制为

动力,以加强师资和人才队伍工作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实

施“人才强校主战略”,深挖潜力、练好内功,夯实基础、强化内涵,

精准化和可持续地推进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

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和人才队

伍。

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立足用好用足现有人才这一出发

点,制定“师资全面提升计划和分类发展计划”,促进教师分类发展。

将现有专任教师划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和

成果转化为主型进行分类聘岗管理,畅通各队伍之间的流动机制,实

施不同岗位任职标准各异、分类绩效评价办法和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四大学科板块和不同岗位类别,分别制定专业技术职务分类晋升

实施细则,引导教师主动规划学术方向和发展路径。建立“基础与前

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以建立学术特区的形式,推动校校、校企、校

所、国际之间的人才资源协同,搭建师资高水平发展平台。狠抓师德

Page 30: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8

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将实验室技术队伍建

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向实验室流

动,开通实验工程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

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立

足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能力,实施“青年教师教学

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启动计划”、“赶超计划”等系列计划,不

断健全完善多层次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

和水平,鼓励教师进实验室、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优化系列计划,以“雏鹰计划”为标志,统筹优化人才系列资助计划,

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全覆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工作

生活条件。大力培养引进极具学术潜力的青年才俊,尤其是入选“青

年千人计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长

江学者青年学者项目”的人才。加大实施“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培育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实施“飞越计划”,有重点地选派教

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每年资助 200 名左右优秀青年学术

骨干赴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加大新

增师资国际化招聘力度,启动“海外著名高校优秀博士和博士后选聘

计划”项目,五年内从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全职招聘 200 名左

右优秀博士、博士后补充师资。采用短期聘用和长期聘用等多种形式,

五年内聘请 50名左右外籍师资来校任教,外籍师资队伍初具规模。

紧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和发展方向,依托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等国家

Page 31: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29

及省部级等各类重点科研基地,借助“首席教授、特聘教授、扬华学

者和雏鹰学者”等特设岗位,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引进和集聚

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快速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打造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优化配置机制,注重人才引培与学科

建设发展相衔接,完善“以培为主、引培并举”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层

次人才体系,积极探索形式灵活多样和具有弹性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

使用机制。优化选聘机制,创建人才信息库,建立人才信息动态更新

机制。优化人才遴选评审机制,开启高级职称“快速通道”,实现不

拘一格降人才的工作局面。制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和

考核管理办法,发挥引进人才的“鲶鱼效应”。创新人才工作模式,

全面强化师资与人才队伍建设中教学科研单位的主体责任和职能部

处的协同责任。贯彻“以学院为实体”的理念,管理重心下移,构建

“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格局。加快实施人才工作“一

站式服务”,形成人才建设跨部门有效联动与协调合作机制,建立人

才服务跟踪体系,实现人才服务的全方位。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实施人人皆可成才的

“闪亮计划”,统筹推进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学

生骨干等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积极为宣传思想工作队

伍和管理队伍学历提升、出国进修、能力培训等创造条件,完善宣传

思想工作队伍和管理队伍职级职称评定制度。实施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规划,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后劲充足的辅

Page 32: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0

导员队伍,坚持高进、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不断提升辅导员学

历层次、职业能力和研究能力等,确保辅导员队伍成为引领学生成长

成才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2.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

打造“留学交大”品牌。以实施“留学中国计划”为契机,加大

海外招生宣传力度,建立海外生源基地,优化留学生国别结构,提高

留学生生源质量。进一步优化留学生培养体系,设立留学生奖学金,

完善教育教学资源、后勤服务等软硬件建设,大力推进英文授课力度,

建立学院英文授课评估机制,积极营造国际化办学的良好环境。不断

加深与世界著名教育机构、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扩大交

换学生规模。

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挖掘潜力,不断拓展中外合作办学资源。

建立健全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招生选拔机制、师资引

进与培训机制、办学监督考核机制,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发挥好

利兹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引领示范效应,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在若

干学院或学科打造更多的国际化的引领示范基地。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机制,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的国际化办学体制,进一步明

确学院、学科和专业的国际化发展目标与行动计划。在 2020 年前,

力争实现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1 个,中外合作项目若干个,加快峨

眉校区中外合作办学基地建设,为建成高端国际教育园奠定坚实基

础。

实施国际学科伙伴计划。畅通并继续扩大现有交流渠道;创新交

Page 33: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1

流方式,基本实现“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推动校际合作

协议的签署,建立若干优质留学基地。完善校、院际国际化项目管理

与优化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国际伙伴的全球布局,加强与海外知

名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全面支持各二级单位建立国际学科伙伴,大力

支持已开展实质性合作并取得一定国际化成果的二级单位。

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支持教师出国合作与交

流,支持青年干部的国际化管理能力提升,推行有条件的学院试行海

外学术休假制度,设置出国学术交流基金。十三五期间,学校出国(境)

教师人数力争平均达到 800 人次/年。大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国

外著名高校、知名企业或重点科研机构进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申

建工作。加大国际化考核在二级单位考核中的权重。借鉴国外一流大

学的成功经验管理校园,促进校园国际化氛围培育。访学交流三个月

以上的专任教师比例应达到 60%以上。逐步建立起具有学校学科发展

特色,符合学校国际化发展方向的教师出国(境)交流和学校支持体

系。

打造高端国际培训品牌。建立与中国铁路“走出去”相配套的职

业教育发展模式,为中国企业培养能够满足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

化人才。探索出国(境)外办学,与国外高校合作联合开展办学项目。

积极参与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接纳外国留学生到校开展短期培训。运

用技术手段,开展跨国网上教学。提升学校和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大力实施数字化战略

Page 34: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2

开展数字化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学研究。以数据共享和整

合为基础,以研究应用为核心,开发典型大数据服务平台,加速大数

据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创新,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

间,取得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为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及

管理提供强大支撑。努力开展现有学科专业的大数据研究,形成新的

科研范式。

依托数字化促进学科再造。深入开展大数据相关学科的方向凝

炼、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

制度建设等,组织管理好多学科联合研究和创新,为轨道交通运营及

安全制定合理决策,提供正确预测。积极促进“互联网+”与轨道交

通的融合。加强轨道交通大数据的采集和整合研究,开展大数据智能

管理、分析和挖掘的研究。变革学科发展模式和建设内容,促进大数

据与各个学科的高度融合,推动学科交叉和派生新的学科生长点,提

升学科的环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大学的发展能力。重点

加强与大数据相关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加入与大数据相关的国家产

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数字化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

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大数据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学科和服务。优化大数据人才

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索高层次综合性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在轨道交

通领域、金融、智慧城市与城市安全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分析。凝炼学

科方向,综合分析、研判学科大数据需求与发展前景。开展金融、交

通、农业、医疗及运动健康大数据研究等。

Page 35: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3

建设涵盖“智能辅助教学、信息互联互通、服务协同共享、运行

管理高效”的智慧型教学信息化平台。推进管理信息一体化、教学资

源数字化、教学服务网络化、人才培养信息数据化四项基础性工作。

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构建质量监控与决策辅助

大数据系统,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成长档案系统,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

精细化管理。扩大 MOOCs 建设范围,增加课程数量,提升建设水平,

加大数字教材的建设力度。探索建设网络虚拟实验室。

加大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以“学生、教师、

资产”三大数据流为主线,建成覆盖全校的统一公共数据中心平台,

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完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统一的网站

群平台,完善移动校园平台,加大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建设和升

级全校性的公共安全监控平台。建设和升级学校的宣传展示平台。

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数据

共享,让档案信息化建设融入学校数字化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

信息的作用,为学校深化改革和发展,成为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提

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大学章程颁布为契机全

面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

学、民主管理”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完善“党委领导下

的校长负责制”的实现形式与路径,依法落实党委和校长职权,明确

党代会、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校领导工作会议事

Page 36: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4

范围,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论证机制和决策程序。学校“三重一大”

事项必须严格按照议事决策规则由学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

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探索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坚持学校统筹与学院为主

体相结合,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

逐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优化校院资源配置模式,落实学院在

资源配置、行政管理、学术自主、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实现

学院积极性充分调动和源动力充分提升,同时明确学院在学科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强化学院的绩效管理与考核。

建立健全校院两级风险防范制度、目标激励制度。加强学院“三重一

大”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建设以及学院人财物分配决策公平公正公开

机制建设。依托学院完善系和教研室运行机制,实现基层学术组织的

主体性充分激活。建立校院两级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

理制度,根据学校核心目标与关键环节设置工作质量观测点,以观测

点为依据,定期分析评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重要

工作质量。进一步深化院校两级行政管理改革,结合教学科研单位和

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按照简政放权、权责明晰、强化服务、提高效

率的原则,调整优化部门职责定位,梳理简化业务流程,切实提高服

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健全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并实施学院章程,

坚持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策机制、规则

与范围。建立健全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学术权力行使制度、

教育教学资源公平分配制度等;探索成立学院理事会、战略咨询委员

Page 37: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5

会、顾问委员会等。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建立学院行政权与学术

权之间的分责与协调机制。

尊重学术权力,推进教授治学。探索建立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学

术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和运行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的界限,完善保障学术权力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好学术委员会作为

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

定和咨询等职权。加强学术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违反学术道德、学术

规范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推进师生参与学术管理,拓宽教师尤其

是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和学院两级学术管理的渠道。

加强理事会建设,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学校办学的体制机制。推

进《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实施。成立西南交通大学理

事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

作用,健全学校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

五、支撑与保障

要实现“十三五”各项任务与目标,必须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用好用足综合改革这一有力杠杆,在探索“院办校”实现路径、拓展

办学资源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强化政治、政策等各项保障,

为学校“十三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一)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好党委领导

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好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

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Page 38: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6

制度建设,为推进学校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目标的

实现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地位,加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武装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全体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和制度自信。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工程,建立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特

色教育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

论。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思想阵地管理。创新大思政教育理

念,将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主渠道和主阵地融合联

动的合力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开辟教学实验特区,

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力度,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

学生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组织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好学院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好学院党委(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

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二级单位党建工作专题述职制度。大力

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党组织进学生公寓、进学生园区、

进创业团队、进学生社团。继续开展党建创新项目竞赛活动、主题党

日活动。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工作制度。加强党建研究,推进

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强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严把党员发展入口

关,发挥好党校在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教育中的作用。实施党

员人才工程。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积极发挥好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理念,坚持多方联动,整合有效资源,

Page 39: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7

推进党员教育再上新台阶。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

则、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机制,规范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重视对各二级单位的班子建设,着力提升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办院能力

和管理水平,完善校领导指导参与二级单位班子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胆起用素质过硬的年轻干

部,健全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完善干部竞争性选拔和干部退出机

制。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按照年龄梯次、干部层次、干部类型规划

并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动态数据库。进一步完

善科职干部聘用管理,规范二级单位助理选拔工作程序。实施干部轮

训工程,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强化党校干部培训功能,

打造交大党校教育培训品牌。加大干部培养外派力度,启动校外和校

内两个层面的“双向挂职”机制。加强干部监督,构建干部监督网络。

加强作风建设。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

全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岗尽责,在位有为。抓好反“四风”长效机

制建设。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治理“庸、懒、散、浮、拖”,坚

决反对和纠正“四风”。健全密切联系师生的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

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落实好师生座谈会、校情通报会、校领导

接待日、党员干部联系驻点、党员联系群众、领导干部联系院系及教

研室等制度。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

干部必须时刻警醒,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好

Page 40: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8

党纪党规教育,强化党章意识,扎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

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放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

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以制度的硬约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

规定,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切实担负好党

委的主体责任。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部署。加强

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体系。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健全

惩治腐败工作机制,落实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预防和治理

腐败力度,为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队

伍建设,健全二级单位纪委并充分实现其职能。

加强统一战线、群团和离退工作。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构建统战工作大格局,完善统战工作责任大体系。坚持好学校党员领

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落实党委常委分工联系民主党

派基层组织、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侨联、欧美同学会的制度。坚

持党外干部队伍与党员干部队伍同规划、同培养、同发展。完善党外

干部任用机制,加大党外人士校内使用力度,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向外

推荐安排力度。加强和改进对教代会和工会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职工

代表大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好教代会作为校务公开主渠

道的作用。深入推动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提升代表履职意识和

能力。加强对共青团和学生会、研究生会的领导。加强党建带团建,

重视共青团干部的培育和储备。注重青年思想引领,巩固和扩大党执

Page 41: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39

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高度重视关心老同志,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待

遇。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及时听取老同志对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意

见和建议,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关注“空巢”老人。鼓励和支持老同

志在学校发展中继续发挥余热。

(二)积极拓展优化办学资源

加强对外合作。紧密围绕学校战略发展,依靠学校学科优势和行

业优势,用好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平台,加大力度拓展政、产、

学、研、用、金、媒等领域合作。完善校内外筹资工作体系,发挥学

院筹引资的积极性,形成外部优质资源输入、内部科研技术成果输出。

全面宣传学校,提高学校在社会和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探索基金

会资本运作模式,加强资金运作,盘活存量资金,建立一支具有良好

的专业素养、丰富的社会资源、卓越的沟通联络能力的专兼职筹资队

伍。完善评估与监督机制,确保大额捐赠资金使用安全、透明、高效、

合理,到 2020 年,争取年捐赠到款达到全校财政收入的 3%,力争获

评 4A等级资格。

加强校友联络与服务。以精神和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以

服务为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途径方式,

拓宽学校与校友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夯实地方校友会的建设,团结

凝聚海内外校友的力量,支持校友建功立业,鼓励校友关爱母校,为

母校发展贡献力量,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到 2020 年,校友

会建设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和重要二线城市,校友捐赠比例占可联系

校友的 20%。

Page 42: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0

提高校办产业效益。依托学校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国家

发展战略探索,完善政、产、学、研、用、经、媒合作机制,依法促

进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办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激励考

核机制和薪酬体系,推进企业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和运营管理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探索科技成

果评价入股和产权激励制度,有效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有条

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健全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投入退出机制,

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合理规划校园建设布局。“十三五”期间,按照学校校区功能布

局,调整、完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在用好用足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根据学校改革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结合学校财务状况和筹资能

力,“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以下建设项目:犀浦校区完成目前在建

工程和 3 号教学楼、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国

际人才教育基地专项等项目建设;九里校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二期

工程建设,配合成都市环交大智慧城建设,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配套

改造,推进科技产业大厦建设;峨眉校区补充峨眉校区专家及学者公

寓、实验楼 2期、海外工程人才教育中心、大板外围区域征地等项目。

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学校资产统筹管理和公有房产管理的深

化改革,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能。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按照资

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将资产统筹管理纳入财务管理,增

强资产统筹管理能力。健全校院两级资产管理体系,强化学院在资源

配置与使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化资产的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

Page 43: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1

分类推行国有资产全成本核算模式、有偿使用制度和分级分类绩效考

核评价体系。加强资产生命周期中关键环节的监控与管理,构建资产

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资产运营监管,完善公房经营行为

监管体系。

改革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目标绩效导向,

强化预算执行。建立资产使用效率评估考核机制,分类逐步推行资产

使用的全成本核算模式。探索分类有偿使用资产等方式,提高资产使

用效率。建立与“院办校”相匹配的预算管理模式,强化学院在经费

预算和绩效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勤俭办学。研究制订破解学校资产和收入分配问题的实施办

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三公”行为透明化。建立健

全厉行节约管理制度,把紧每个支出环节的“水龙头”。探索推行二

级单位全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摊机制建设,加强对水、电、气、油、通

讯等支出管理。坚决防止各式各类导致学校资金流损的行为。在集中

办公区域,逐步推行办公设备资源共建共享使用。

(三)强化公共服务供给

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升级改造基础网

络和通信设施。积极推进校园智能化物联网建设,推进建筑物能源管

理系统(BEMS)和系统控制策略系统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既有建筑物

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全面建设包括一卡通门禁、地理信息、图书档

案、智能楼宇、设备及节能、安全监控等内容的园区物联网,建设高

水平智慧校园。扩大校园网出口带宽,力争获得国家为全国高校和省

Page 44: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2

级教育宽带网络提供主干网的高速接入服务,大幅提高云计算中心功

能性能,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好峨眉校区校园信息化建设先

行计划。

扩充高质量高等级的学术文献容量。建立便于居住于校内外教师

可便捷查询馆藏学术文献资料的网上通道;加强以图书资料、体育场

馆等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质服务于广大师生。落实好峨眉

校区图书馆际间互借互享计划。

建立开放共享的体育设施场地和仪器设备服务体系。建立公共资

源管理系统和共享平台,提高资产使用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体育设

施场地的经营性收益,优先向师生开放。建立健全体质健康信息化平

台,构建运动健康实验中心及数据分析处理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专

业的体质健康保障及服务。积极推进优质科研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

精密贵重仪器设备面向校内外开放共享,切实提高大型精密贵重仪器

设备使用效率和效益。尝试构建区域性或行业性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

设备开放共享联盟。

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行政事务中心、学生事务中心、

后勤服务中心建设,为师生员工开展好“一站式”服务,确保服务水

平和质量。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包括资助、就业指导、信息查询、心理健康

教育等全方位服务。

(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让师生员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大力提高收

Page 45: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3

入,改善民生,将民生工程与学校事业发展相结合,把交大复兴作为

最根本的民生民心工程积极发展,努力建设“平安交大、美丽交大、

智慧交大、和谐交大、幸福交大”。

建设平安交大。强化稳定工作责任制,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

警机制。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实现校园和学生宿舍安全技术防控

全覆盖、无死角。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推进安全隐患排查经常化、

制度化、网格化。加强保卫工作及安保队伍建设,加强校地执法联动。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管理规章制度。

建设美丽交大。持续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构建“香化、绿化、

美化、静化”的生态校园。健全校园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对校园

进出人员的教育与管理,切实营造好“爱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的

氛围。建设校园节能减排监管平台,分析节能关键环节,促进校园节

能。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完成校园既有建筑立面改造和内部修缮,加

强河道管理,强化环境设施等更新与日常维护,加快犀浦校区 BOT 商

业街环境整治,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维护与改造。落实好峨眉校区国

际化办学基本硬件条件提升和校园环境与功能升级计划。

建设智慧交大。推进“三网两平台一数据”建设。打通部门数据

孤岛,建成学校数据中心,构建覆盖成都、峨眉两校区的共享数据平

台。加快推进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升级,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加强

网络安全建设。逐步实现校园无线 WiFi 全覆盖。

建设和谐交大。健全师生权益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师生员工合法

权益。积极推进校院两级信息公开工作,建好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完

Page 46: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4

善信访机制,拓宽信访渠道,规范信访处理程序。进一步强化“管理

就是服务”的机关工作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粗放式服务

为精细化服务。建好机关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定制化服

务。机关部处要主动了解基层需求和困难,多为基层一线想办法、出

主意,少给基层一线添负担、添麻烦。积极营造融洽的校园氛围,引

导激励师生员工诚以待人、协同共进,促进管理部门办事公平高效、

服务细致周到。

建设幸福交大。完善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总量增长

机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工收入。学校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优先为师

生服务。完善困难教职工关怀帮扶机制。强化后勤保障服务建设,提

升后勤服务精细化水平。建设好中小学和幼儿园,解决青年教职工的

后顾之忧。落实好峨眉校区教师乐业计划和教师关爱计划。

(五)健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

制,依照学校章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落实党委和校长职权,明

确党代会、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书记工作会等工

作会议事范围、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分

离。健全完善学术管理体制,依照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学术组织

的学术权力。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推进依法治校中的作用。

探索建立理事会制度。由学校办学相关方面代表共同组建学校理

事会。依法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职能,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Page 47: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5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以提升师资和

人才队伍整体质量为目标,严把入口关、职称关、聘期考核关。强化

分级分类管理,优化岗位设置、岗位聘任、考核评价、薪酬绩效、流

转退出等关键环节的配套制度,形成相互协调和匹配的师资与人才队

伍岗位管理闭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完成从“身份管理”

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得进、留

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制度环境。

六、组织实施

学校建立由以学校总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二级教学科研单位

和职能部处分规划共同构成的“十三五”规划体系,以规划的实施牵

引学校各项工作。总规划指导专项规划和分规划,专项规划和分规划

服务支撑总规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学院党委(党总支)的政治

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

校长是学校规划的总负责人,负责拟订学校规划,制订年度工作

计划并组织实施。职能部门是规划的实施主体,要根据各项目标加强

对各教学科研单位的宏观指导与政策支持,组织学校的人财物的统筹

与协调,实现规划目标。教学科研单位一把手是本单位规划的负责人,

负责拟订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依据学校规划目标,制订本

单位的规划及年度计划。

Page 48: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6

(二)健全考核机制

学校按照职责分工,完成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分解落实,明确

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要根据学校总体规划、专

项规划和部门分规划的目标制定自身的建设目标,并分解到各年度,

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完成。

学校从战略管理高度加强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分规划的实施

进行考核评估,加强学科、人事、教育教学、科研、财务、后勤等方

面的统计工作,强化数据集成,做好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

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考

核办法,学校依据检查与评估,加大对规划实施的考核,尤其是对关

键指标落实情况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调整办学资源配置的

重要依据。完善对学院、部门、单位的工作考核,把规划实施情况纳

入到学校年度考核体系,与领导干部考核和部门年度考核挂钩,强化

责任主体与责任意识。

(三)加强过程监督

每年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听取学校工作报告,了解规划

执行情况,对下一步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术委员会讨论规划实施

中的重要学术事项,并向学校提出建议。通过干部会、教代会等多种

形式加强规划工作宣传,畅通师生员工了解和监督规划实施情况的渠

道。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和监察处对规划重大事项的实施负责督

查。

Page 49: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 moe.gov.cn · 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

47

(四)严肃规划修订

学校依据规划的实施评估情况,结合形势的新变化和师生的新要

求,继续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构建全面的观测点体系,加强对年度

综合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组织调研、修改和征求意见,并适时根据

发展需要进行修订,确保规划修订调整的权威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