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免费赠阅 No.125 2013 5 11 星期六 洛杉矶总部电话: (626)281-8500 休斯顿办事处电话:(713 828-3932, 828-3527 传真:(713 492-2069 网址: www.uschinapress.com 休斯顿 达拉斯 奥斯汀 圣安东尼奥 10101 HARWIN DRIVE# 230 HOUSTONTEXAS 77036 地址: THE CHINA PRESS WEEKLY (ISSN 1051-0125) IS PUBLISHED BY RHYTHM MEDIA GROUP INC.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ALHAMBRA, CALIFORNIA AND ADDITIONAL ENTRIES POSTMASTERS: SEND ADDRESS CHANGE TO THE CHI- NA PRESS, 2121 W. MISSION RD., ALHAMBRA, CA 91803. THE CHINA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A11 他们的 5 年,坚强的 5 B8-B9 汶川,那些人 舞者江青 平权法案 对亚裔生不公平? 访 跨越 大洋两岸 我的名字政治气温度计” 解读中国 A6-A7
24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Mar 08,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usqiaobao china

侨报周末德州版2013年5月11日第125期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免费赠阅免费赠阅

No.125 2013年 5月 11日 星期六洛杉矶总部电话:(626)281-8500休斯顿办事处电话:(713)828-3932, 828-3527传真:(713)492-2069网址:www.uschinapress.com

休斯顿 达拉斯 奥斯汀 圣安东尼奥 10101 HARWIN DRIVE,# 230HOUSTON,TEXAS 77036

地址: THE CHINA PRESS WEEKLY (ISSN 1051-0125) IS PUBLISHED BY RHYTHM MEDIA GROUP INC. PERIODICALS POSTAGEPAID AT ALHAMBRA, CALIFORNIA AND ADDITIONAL ENTRIES POSTMASTERS: SEND ADDRESS CHANGE TO THE CHI-NA PRESS, 2121 W. MISSION RD., ALHAMBRA, CA 91803. THE CHINA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A11他们的 5年,坚强的 5年 B8-B9汶川,那些人 舞者江青平权法案

对亚裔生不公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孩子们奔向世界各地,母亲却总在家乡守候。又是一年母亲节,远隔重洋的母子们彼此思念,彼此牵挂。本报记者走访了多个背景迥异的留守家庭,为您讲述留守母亲的快乐与辛酸。

爱跨越大洋两岸

“我的名字是政治气候温度计”

解读中国A6-A7

Page 2: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广告A2

Page 3: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责任编辑:李非解读中国 A3

接受过心理援助的妈妈们带着宝宝来“妈妈之家”看望“刘爸爸”(刘猛)和志愿者。

成都《四川日报》

留守志愿者刘猛

病房为家2013年4月19日上午,四川省人

民医院川港康复中心正在搬家。抚着那幅额匾大小的十字绣,轮椅上的任先俊落了泪。

十字绣上绣着六大朵的牡丹花和五只花蝴蝶,还有五个字“家和万事兴”。

这是任先俊2年前绣好的,靠着侄女来看望她送的100多元(人民币,下同)钱,和母亲捡废品、拾塑料瓶凑到的50多元钱,她凑了200元装裱好。

她本想送给德阳市的一位大哥。地震后,他出资供她儿子读完初中。但这两年,她和大哥间的关系疏远了。听说大哥妻子去世,生活近况不佳。“家和万事兴”这幅十字绣,怕是不再适合送他。“要搬新家了,有些东西,该扔

就扔,该放下就放下。医院不是你家,还想住这一辈子?”忙着搬家的护士长,路过时嘟嚷着。

护士长的话里有话,即是宽慰她情绪,也是在暗中喊话。

一台21寸旧彩电,两大卷铺盖,三大包衣物,炒菜锅、电饭煲,油盐酱醋,装着腊肉、香肠的涂料桶,盛着香皂、洗衣粉的塑料盆……护士推来一辆担架车,家当堆了老高,几乎碰着2米高的房门。

5年了,这便是任先俊和她70岁母亲的全部家当。

地震后,辗转多地接受治疗的任先俊,从重庆转移回到成都接受

康复治疗,住进四川省人民医院这座独门独院的4层小楼里。这里曾是一座废弃的幼儿园,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床位不够用的医院将这里辟为康复中心,住满了从灾区转移到此的地震伤员。

5年来,地震伤员一批一批出院。昔日黄昏时分,医院周边公园里轮椅结队的景象消失了。到此时,康复中心里的地震伤员,只剩下她和另外两人。任先俊回不了家,一是她脊椎

受伤,腰部以下瘫痪,须继续做康复治疗;二是,她已没有家。

想再安个家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以

前,北川县陈家坝乡上,日子过得最火红的家庭,任先俊家算之一。她丈夫在北川县做建筑施工,

刚买进几十万元的工程设备,准备做大生意。她自己在陈家坝乡上开了裁缝店,能做衣裤,还专门订做窗帘。女儿在北川中学读高中,儿子在读小学。从川北大山里走出来的一家人,在乡上有一套价值十几万元的商品房。地震发生的剧烈抖动与摇晃

间,她向外奔逃不及,腰部被落下的石梁砸中,埋在废墟内。直到第二天,满脸泥水的她,才被乡亲们救出。正当她昏迷中被抬上卡车,运出灾区抢救时,丈夫、女儿则双双殒命。她腰部以下无知觉,大小便失禁。震后差不多2年,她天天哭,想不

通自己为什么会家破人亡,甚至曾想过寻死。所幸儿子还活着,是支持她活下去的唯一盼望。好心人来探望,儿子每月来一

两次,在成都上大学的侄女隔三差五送来牛奶、水果,任先俊5年也就这么挺过来。

5年来,老母亲一直陪在她身旁。捡瓶子、卖废品,成为老人在成都唯一的收入来源。医院免费提供的餐食清淡,不合口味。见女儿想吃辣,老人家便到楼下保安宿舍炒几道菜。保安都是农村来的,见老人家来借厨灶,不说二话。医生护士上班带了好吃的,也

会跟他们分享。但医患相处久了,也会在病房

管理上出现摩擦。电视机线被拔被剪,炖好的火锅被端走……任先俊为此也曾吵闹过。在医生的指导下,她的康复有

了成效,下肢能逐步轻微活动,大小便也能自理。她想过,待自己康复到能靠双拐独立行走时,也就可以出院了,“力争今年就回家,做点手工活挣钱。”靠着在银行里剩下的5万余元

存款、政府援助和贷款,任先俊的弟弟帮着她在陈家坝重建了一幢灾民安置房子,建完主梁框架、砌了墙,就因没钱停工。最令她牵挂的还是在新北川中

学读高二的儿子。“他说家里没钱,不想读书,要出去打工。”她在攒每月200元左右的低保

金,准备在那房子里搭个灶,再支一张床。“也算给我和儿子安个家。”

5年前,汶川地震发生时,有成千上万志愿者赶赴灾区。5年后,还有几人留在那?屈指可数的留守志愿者中,便有刘猛。地震那年,刘猛犯癫痫病,从河

北经贸大学病休,病间空闲,在北京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做兼职顾问。地震7天后,他与10多名心理学

志愿者抵达都江堰,建立“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在帐篷安置点里,为200多名孩子建立天府阳光爱心学校。别人陆续都走了,他却选择留

守。他说,地震带给灾民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痛苦、抑郁、自责,但这不是几个到灾区偶尔走动,做简单的心理咨询能解决的,这样反而会给受伤灾民带来更大痛苦。他决定为这些灾民打造一个情

景,陪伴他们,帮他们抚平心理创伤,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2009年3月,全国心理援助联盟更名为“妈妈之家”注册,援助的目标群体定为———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再育家庭,特别是再生母亲。

刘猛曾做过调查,再生母亲许多都选择在地震一周年前后尝试怀孕,但怀孕几率下降,且流产等情况增多。

再生母亲面临两大难题:心理、高龄。而孩子出生后,母亲压力缓解,但父亲的心理创伤开始暴露。他们中许多都在40岁左右,收入低,对以后的路怎么走产生迷茫。“特别是在农村,很少有人有个人价值实现的观念,若面临无技能、无土地,则会对他们造成更大压力。”

伴随着灾后重建,刘猛的“妈妈之家”,从板房搬进房子里。就是一个茶话室,或者活动中心,创造这么一个环境,让再生妈妈们、爸爸们认识自己,并相互交流,“劝别人的

话,也是劝自己的话。”刘猛说。5年来,参与者从最初的孕妇,

到后来新生宝宝的妈妈,再到如今,许多人的孩子满地跑。

他所做的宝贝牵手计划已成功实现4000多对,这让城市富裕家庭家与灾区贫困家庭结对子,把前一家孩子的衣物、玩具等留给后一家。

刘猛称自己是“土八路”,而非“正规军”。“未到达部署战役的目的地前,你经过一个村庄,看到小股日本鬼子正在焚烧房屋、奸淫妇女,你打不打这一仗?”他的答案:“土八路”当时肯定顺手就打了,“正规军”则未必,他们有更严格的军人职责。

四川省资深公益人士周晓翔表示,在汶川大地震灾区,灾民面临心理康复和生计恢复两大难题,而政府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么具体、细致,而这些工作,需要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来完成。

刘猛计划今年离开都江堰,离开汶川大地震灾区。然而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后,他和他的团队又立即赶赴雅安,一场震后心理援助再次启动。

“最美女警”蒋敏

地震幸存者任先俊

在成都安新家2013年4月中旬,成都市公安

局大院,齐肩中长发烫着小波浪,深蓝色警装套在那高挑个儿上,笑时薄薄嘴角向白净脸颊上弯弯一翘,5年过去,33岁蒋敏告别了她终将逝去的青春,却更飒爽好看。

5年前,蒋敏却是另一幅形象。凌乱的头发上沾满尘土和汗,肿眼泡,黄褐的脸颊被烈日晒红。那时的她,5天5夜奋战抗震救灾一线,晕倒数次。在北川县城里,她的母亲、2岁大的女儿,被埋了十几米深。“别说尸骨,连一件纪念品都刨不出来了”。在大陆央视赈灾晚会上,蒋敏

暂别灾区一线到北京,向全球华人观众讲述她的经历。她默默淌下的泪,也催红了无数华人的眼眶。地震后的一年里,蒋敏一直在

原工作单位彭州市公安局光明路派出所任教导员,安置灾民生活、调查民情,特别是灾后灾区纠纷类案件上升,调解灾民纠纷成为蒋敏的主要工作之一。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公安

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中共“十八大”代表……5年来,获得各种荣誉的背后,蒋敏也承担着母亲、女儿等亲人离去的伤痛。震后一年,她经常情绪不好,

所幸有同事、朋友常来陪她安慰她。丈夫在成都卫生部门工作,每周末也都到彭州陪她。

2009年,与丈夫长期分居的她,被调到成都市反恐支队。“这是领导照顾我。”蒋敏坦言。蒋敏和丈夫把彭州那套留着

女儿故事的房子卖了。在成都买了房,他们算正式安了新家。

带儿子开十八大2012年11月,蒋敏抱着儿子上

中共“十八大”的新闻热了起来。那时,她儿子刚出生4个多月。带儿子开这么重要的会议,是

蒋敏自己的要求。自从儿子降生,母子俩一天都分不开。蒋敏表示,这不存在她觉得欠

女儿的,要补偿给儿子。“女儿出生后一直是我妈带大的。这儿子得是我带大。”这个孩子是他们在震后3年才

要的。两人不像别的在地震里失去子女的夫妇立即再要一个,他们还年轻,都希望心情平复下来,做好准备后再要。

蒋敏记得,生女儿时,她就在流泪。2012年6月27日,儿子出生前一晚,她想,从明天开始又将开始有子女的生活了。儿子出生时,她的眼泪又跟着下来了。那时的她不能动,心情复杂得找不到词语形容,她想了很多事。盯着刚出生、8斤重的宝宝,她想,“这就是我儿子啊,无所谓,只要健康。”蒋敏在新单位的工作压力大,

她有个记事本,将日常体会的工作要领一条条记下。这位众人瞩目的大腕有做得不好的,领导也会直接批评。儿子虽有姨妈在家带,但她每

天下班,都会赶紧往家赶。到楼下市场买菜,回家陪孩子。周末则在家围着孩子转,做家务,逛公园。春熙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

街。自从儿子降生便再没去过。蒋敏说,每天这样带儿子,才

理解妈妈当初拉扯自己和女儿的艰辛。理解了妈,也就不觉得苦。地震前,蒋敏几乎不会做饭。

如今在家吃的每顿饭,蒋敏都要求自己来做,但有时候做饭也会虐到心。花椒、辣子红油上漂着嫩白鱼

肉的水煮鱼,经典川菜,也是妈妈做的菜中,蒋敏最爱吃的。“我怎么学也学不像。以前在家,妈说,你想吃我就给做。”

让儿子了解灾难地震时奋战在工作一线,蒋敏

没办法回到家乡北川。随着灾后完成重建,生活恢复。蒋敏回家的次数,比震前多很多。“地震,让亲情更亲了。”蒋敏

说自己是“吃货”,提前打完电话,吆喝好想吃得饭菜,从成都到新北川县城,车程2个多小时,到舅舅家时饭菜备好,亲朋们都到齐,每个月总要回去两三趟。

今年清明节,蒋敏和丈夫带着不到一岁的儿子回了北川。北川老县城,完整保留着地震造成的全部废墟。蒋敏的母亲和女儿,还埋在废墟之下。亲戚劝蒋敏两口子,不要带没

满周岁的儿子去。说家乡有讲法(习俗),孩子去了那种地方,碰到什么,摸了什么,会发烧坏身体。蒋敏不怕,执意要带儿子进

去,他们在母亲和女儿大致遇难的废墟前跪下,点香烧纸磕头。蒋敏希望儿子能与外婆和姐

姐的心接近,待儿子长大后,再告诉他汶川大地震的故事,和在那场地震中遇难的外婆和姐姐的故事。

汶川,那些人5年前的今日,全球华人陷入集体悲痛。天府之国里的那片青山,在下午 2时 28分瞬间化成地

狱,8.0级大地震,吞噬了近 7万人的性命,还有近 1.8万人至今失踪,3.7万人受伤。那是国殇。5年后,那曾被摇塌的秃山上已重披绿植,那食人的废

墟上已重建新家园,可地震中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可好?那些来救助他们的人可好?

5·12汶川大地震 5周年前,侨报记者再赴四川,寻访到三个样本:蒋敏,地震时 10名亲人遇难,仍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中国最美女警察”;任先俊,地震时从废墟中被刨出,脊椎受伤,5年来一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地震伤员;刘猛,地震后一直留守都江堰至今,对地震再生育妈妈等特殊人群做持续心里援助的心理治理师。他们的 5年,坚强的 5年。

左图:5年过去了,但谈及在地震中失去的女儿,蒋敏仍然不能释怀。中图:任先俊拿出自己绣的十字绣向记者展示。均为侨报记者元峰摄

右图:刘猛(右一)和接受过他帮助的母子。 成都《四川日报》

蒋敏,5年前罹难的2岁女儿的母亲,今

天不满周岁儿子的母亲;任先俊,5年前北川中学罹难高二女生的母亲,今天北川中学在世高二儿子的母亲;刘猛,留守下来抚慰再生妈妈们的心灵创伤。今天是母亲节,祝她(他)们节日快乐!

祝福:

姻侨报记者/王山报道

Page 4: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解读中国责任编辑:李非A4

就复旦大学毒杀案中施害者的精神状况,记者走访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寻求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家观点和意见。北交大心理中心自1993年成立

至今,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作为北京市第一家示范基地,目前有包含6位博士在内的7位专职老师承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一年当中,仅个体咨询的受理量便超过1200人次,此外还接待受困于人际交往、网络成瘾、学业困扰等不同分类的“同质性团体”。中心主任田宝伟教授从心理学

角度,对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动机进行了解析———在他看来,这位原籍广东的硕士研究生的意图,或是设想通过对他人实施犯罪、造成刑责,最终实现自我伤害的目的。田宝伟向记者引入“死亡本能”

(death instinct)的概念: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只有在“破坏”这个过程中,个体才

有希望解除紧张和挣扎;当它转向机体内部,将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而当它向外,则会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听从死亡本能驱使,应对问题

的方式也会更为极端,导致行为表达出现问题。”田宝伟指出,林姓同学自然有其温和的一面,也有要强和自卑的一面,“拥有硕士学历的林不会不去考虑事情败露的高度可能性,因此有很大可能性只是想制造一个让世人印象深刻的事端,找一个借口来‘处置’和伤害自己,使得受害者不幸成为‘道具’”。田宝伟坦陈,中国高校在行政

管理的细节方面的确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寝室分配就是其一:出于住宿条件限制,目前,由高校统一分配的学生寝室一般是4人一间,多则6至8人,甚至10人。就此田宝伟认为,问题不在于这种因客观条件形成的“圈养式”制度,而在于“当学生内部发生矛盾,要求换寝室的要求比较难得到重视,基本上不能换。”

中国家庭情感教育处于空白状态

另就几个关键问题,田宝伟分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侨报记者:个体“自私”这个因素在复杂的“寝室危机”中占比有多大,是否是主因?

田宝伟:并不能简单归纳到“自私”。刚入大学的年轻人基本 20多岁,处在青春期,阅历、情绪、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导致人格、心理、自我接纳,以及容忍和理解别人的能力都有所欠缺。从这个根本原因出发,寝室关系出现危机,跟媒体主要强调的独生子女、农村与城市的背景差别并没有太深的关系,因为产生冲突是必然的。

侨报记者:学校、家庭、社会,谁应对频发的校园伤害案负责?

田宝伟:中国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成绩和分数,较为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问题。校园伤害案频发,体现了当前学生心理问题之严重,更反映出学校、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导致应对问题的极端化。心理问题并非突然出现,而是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积累出来的。回溯来看,一众恶性事件的施害方,无不是家庭复杂,处在常年心理

损害的累积状态之下。在西方国家,情感教育是 0到

20岁的必修课。情感教育主要包含教导青少年怎样去理解、尊重、关怀,以及感同身受地与别人相处并建立亲密关系。而在中国家庭的家教中,情感教育往往处于空白状态,或者家长的确有意识去强调,但也不一定做到位。既然家庭做不到,只能将情感教育交给学校,就这样,幼儿园时还有的情感教育,从小学起便开始以学业为主,将它推到非常边缘的地方。侨报记者:从投毒案中,教育从

业者和家庭能获得什么启示?田宝伟:客观来看,投毒案只是

一个极端个案,但如果不真正重视对学生知识教育之外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悲剧本可通过排查避免:犯罪嫌疑人在网上曾有过极端的发帖,这些都是心理出现问题的明显信号。然而,他的“社会支持”着实太弱。若是情感教育深入人心,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能够尽早发现并介入其中,协同开展心理援助活动,无疑会减少、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寝室矛盾理由可笑中国高校的学生寝室有多危

险?这个问题去问经历过数年集体生活的女生也许最合适不过。“不幸的寝室各有各的不幸”

———在一众受访者的记忆中,每一个宿舍里总有那么一两个“异类”:他们或行为乖张,或两面三刀,最终招致众怒,让人难以忘却。毕业近五年,受访者刘女士仍

然对其研究生时期的某位室友耿耿于怀。而她口中那位“众矢之的”的异类,自私贪小而又擅长伪装,百计钻营又妒贤嫉能,因此被同级所有女生孤立。

第二名受访者———毕业于华东某副部级重点工科院校的郭先生谈到此话题时表情变得颇为凝重。据其透露,从小到大自己与别人动的第一次手就发生在大学寝室里,并且过程也不是十分光彩———四人间

寝室内的三名室友关起房门,联手殴打、“修理”一名不可理喻的同窗。平日里敦厚老实的郭先生,言语间着实让人难以想象他彼时的愤怒。接下来则是由第三名受访者讲

述的发生在某中央部属高校寝室内的“奇人奇事”———曾与其同寝的某位“奇葩”室友,会在大清早站在床头,直勾勾地盯着人脸看。之后通过与几名女性受访者的

交流,记者发掘出另一个黑暗事实:与道理说不清最终只好用拳头解决的男生相比,女生之间的纠纷,亦有大量付诸暴力解决的情况。在中国高校中,涉及到恶性事

件之时有一条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不张扬。面对数不胜数的校园伤害案,日渐追求和强调就业率、考研率、出国率的校方,何尝又不是以“维稳”的心态去处置和对待。

兼听则明,身为“异类”的那一群人,在居于被围攻、被孤立的集体生活中又是怎么想的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兼辅导员李靖老师,向记者介绍了她所经手的几个代表性案例。“一位出生农村、考到北京的研

二(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向我倾诉称,感觉同寝室的其他三名同学都瞧不起他。为改变这种情况,他甚至还每天主动给其他室友买早饭,中午打盒饭,晚上打水,但越是这样人家越瞧不起他,所以很痛苦。”“女生寝室的矛盾激化点,看起

来则更为‘可笑’。往往因为洗发水被人用了,晚上回来晚了被人锁在门外故意不让进等发生口角,处于劣势的那一方再找人‘抱团’,加强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专门针对某一个人的小集体,比比皆是。”

睡在我上铺的

一首上世纪90年代的经典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曾记录了中国校园里纯真的同学情谊。近来,从复旦大学学生黄洋遭到室友投毒,到清华“朱令案”重新引起

网民热议,并引发白宫网站请愿,中国大学生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让人唏嘘:“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何时变成了“睡在我上铺的敌人”。区别于美国,发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内的伤害事件鲜见明晃晃的刀枪,

更多的却是深藏于暗处、远不为人知的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闯出了祸事,只要重不致死,最终也往往以校方封口、学生噤声、“内部

消化”的结局收场。当集体生活需要以“宫心计”去面对,本应满载青春回忆的寝室也就无疑成为了凶险之地。

寝室易分良友难求刚刚过去的4月份,是“中式”校

园伤害事件爆发性增长的黑暗一月。

见诸中国各大媒体报端和版面的案例稍做统计,就有上海复旦大学毒杀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杀人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江苏科技大学命案等等大小十逾起。复旦毒杀案受害人黄某去世不

到两天,又接连发生两起校园伤害事件。

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级学生蒋某刺死同舍室友袁某。原因是“袁某未能及时给未带钥匙敲门的蒋某开门”,双方因此引发口角,进而发生凶案。

4月17日晚,江苏沙洲职业工学院2012级学生符某因悲观厌世,几

欲自杀而没有勇气,便预谋用加害他人的方式来排解内心压力。当晚,符某发现独自在宿舍上网的曾某,便冲进房间行凶。恢复高考36年后的今天,频发

的恶性事件不禁让人怀疑,如今的大学培养出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才”。其中,以投毒、挥刀捅人这种取人性命为直接目的的案例,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正如一名网友所说:如今的大学越来越像杀手培训基地了。“惹谁都不要惹室友”,就这样,

“感谢当年不杀之恩”成为了近期流行于中国社交网络上的黑色幽默———离开校园多年,早已被社会磨去棱角,“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老同学们,纷纷在互动空间里互相感

谢同窗当年的“手下留情”。然而,就当许多人重新审视这

场空前的“寝室危机”之时,因为一场强震,一位“中国好室友”横空出世,成为一扫连日阴霾难得的“正能量”。

4月20日雅安发生地震,四川师范大学大二学生黄昱舟抱着全寝室6台笔记本电脑、3台单反相机,手拎1只小龟冲出宿舍。黄昱舟事后向媒体表示称:“大家把我英雄化了,而我的付出,缘于我有5个值得付出的室友。”一场突发的自然灾害,能够倒

逼出赤忱的人心;反而观之,是否真的是因为生活中琐碎伤神的小事,消耗和吞噬了相处时光里本应温暖的真心?

自私以上人性以内

姻侨报记者/洪明宇报道

“敌人”

个体差异。个人性格品格、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往往因狭窄的封闭空间而集中爆发;

粗放型的宿舍分配机制。一入学即集中分配的寝室,往往造成来自天南海北、作息大相径庭的学生身处一室的情况;

高校竞争机制的有失公允和不尽如人意。奖学金评选、研究生“保送”、导师推荐等过程缺乏合理依据和公示,造成难以服众的情况,使得相关学生将嫉妒和不满带入寝室。

不良情绪抒发渠道的欠缺。尽管目前中国高校都普遍开设了相应的学生心理咨询处,但是碍于面子或不够重视,往往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情况发生。

通过走访了解,记者梳理出寝室人际关系隐患的几个特点:

田宝伟 侨报记者洪明宇摄

近来,频发的高校凶案新闻刺激着大陆民众,网民们纷纷在微博上表示:“感谢舍友不杀之恩”。图为某高校学生在黑板写下“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字样。 资料图片

Page 5: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解读中国 A5责任编辑:李非

4月10日起,北京《京华时报》用多篇幅、多版面报道农夫山泉的桶装水不合标准。此前,北京一对从事水方面研究的夫妻20年没有饮用自

来水,常年喝天然矿泉水;另据报道,中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在中国特别是北京,一口干净的好水,成为难求的奢侈品。高价买好水、进山寻泉找好水、大瓶小罐运好水……记

者在北京找到3个人,他们收入、年龄、品好各不一,但都为了健康,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好水,并只喝好水。

汤久辉一直很佩服农夫山泉。即使最近农夫山泉的水质、标准等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他依然很佩服。“你看它的包装,红色,夏天放

在一排瓶装水里,就它最打眼。”汤久辉手前没农夫山泉,他右手空握着比划,“搁在大冬天,红色又是最温暖的,凉飕的天你挑水喝你会挑谁?”他认为,农夫山泉之所以会有

今天的遭遇,是因为它分厂太多,质量监管不过来,但它的水比起自来水,喝起来绝对放心。“其实自来水喝起来也是安全的,这是国家的硬指标。”汤久辉是六分子饮用水市场部

总经理,大学毕业6年来,他一直跟饮用水打交道。他公司旗下的产品,知名度没法跟农夫山泉相提并论。但同样500毫升,农夫山泉在市场上只能卖到1.5元,六分子却能卖到9元———他们是做高端水市场。农夫山泉自称大自然的搬运

工,自称为“天然矿泉水”,浙江千岛湖、湖北丹江口,都是它的水源地。六分子的水源地在云南香格里

拉,汤久辉和他公司的宣传语上都称其为“采用国家专利技术设备,让小分子团水持久稳定不聚合。不添加任何人工成分,人体饮用吸收好,

代谢快。”出于商业机密,汤久辉没有办

法细解释这套国家专利技术设备是如何做到让小分子团水持久稳定不聚合,但这瓶水与依云、5100等高端水一起,摆在北京新光天地地下一层超市的饮用水专柜上,供在这里逛街购物工作的“高端人士”挑选。六分子不进入家乐福或路边报

摊这样的市场,他们只进入中高端超市。在那里,最便宜的饮用水普遍是3元一瓶。六分子进入酒吧、迪吧等夜场

销售时,它每瓶的价格飙升至最高32元。“你要是在夜场卖农夫山泉8元钱,就会有人说你坑人。但六分子,一般人没怎么见过,也不知道价。”“买9元一瓶水的人,首先是认

为喝这么贵的水健康,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挣个面儿。”他说。

6年前,汤久辉刚进入该公司时,该公司旗下有一款名为“无量藏家”的高端水,水源也是取自香格里拉。每瓶水的运费成本就1元。卖28元,专攻夜场。但因为侵犯了另一款高端水的销售渠道,被通过非正常手段竞争打垮。“饮用水本来就是个低门槛行

业,谁有个几千万投资就能建水厂。这市场太乱。”今年3月,汤久辉在成

都参加糖酒会,遇见一款饮用水每瓶卖到80元。

对方称,他们的技术能把自来水中的成分从二十几个打到只剩下两个,这水的提供对象是特别有钱者和做化疗的癌症病人等。

汤久辉跟对方开起玩笑,“你干脆在封皮上写个每日两次,每次多少毫升,能起到什么样的功效,改成保健品得了。”

他认为,一瓶饮用水,水本身的成本非常低,运输、媒体宣传费用占其成本比重大。而其他附加值甚至炒作出的概念,推动高端瓶装水出现,价格持续攀高。“8元钱的饮用水与20元钱的有

多大区别吗,对人的健康有多大益处能喝得出来吗?”汤久辉用自己的行为作出了答案———在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尚都

国际中心的公司时,汤久辉也喝免费提供的9元一瓶六分子。但离开公司,他亦不过只是一个普通年轻白领角色。他不喝自来水,但在平时渴了

进超市,他最常选的是1.5元一瓶的怡宝,也会是1.5元一瓶的农夫山泉。

六分子在央视、各地方台、报纸、杂志上都在铺广告,费用多少?他表示,“每年得有1个多亿。”

某高端饮用水市场部经理汤久辉:

喝好水是挣个面儿

茶艺师柴晓娟:

进山寻泉为好茶

姻侨报记者/王山报道

奢侈的好水

周秀梅家住三元桥,但她和三名同伴,每周都要坐公交车两个半小时,到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山北部的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那里山高路险,风景秀险,但66

岁的周秀梅和同伴们到此并非爬山健身,而是挑神泉水。一只5升的花生油桶,一个塞满

大小各色水瓶的鼓囊背包。周秀梅要先坐车到颐和园,再转一趟车才能到凤凰岭脚下,从门口向里步行一个多小时,十几人手拎大桶小桶,围在一个小池子边———这就是神泉。神泉有一根筷子粗的导管引

出,近几日北京少雨,泉水细如毛线。一个2升可乐瓶,约莫1分半钟,能接满。神泉水所在之处的岩石属花岗

岩,除含有较多的长石、石英、黑云母之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由山体渗透下来的泉水中,被认为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凤凰岭神泉的名气是2003年开

始逐渐大起来的,几年来平均每天100多人来接水。目前,公园规定每人每天只能接5升水,在节假日时还在醒目处放置提示牌来限制接水量。排了约15分钟队伍,轮到周秀

梅接水。她先接了半瓶,自己咕噜咕

噜喝下去。5月上旬北京尚未入夏,她喝下去透心凉,忍不住摸摸胸。接满水,周秀梅坐在凉亭边休

息。她回忆,十多年前来神泉接水的时候,水流得哗哗的,最近这几年来接水的人太多了,得排半天队。要是赶上天气炎热时,半天都滴不下几滴水。提水走出公园1小时,再转公交

车两个半小时。周秀梅上午出门,回家已近傍晚。这么费周折,但退休在家无事

的周秀梅也不觉累。她喝不惯家里的自来水,女儿曾为她买了一台净水机安装,提高自来水水质,但她仍愿意到凤凰岭挑水。

每周挑一次,凤凰岭的神泉水终究不够周秀梅一家人喝。挑回家的神泉水,她大多用来蒸了米饭,剩下的给外孙女喝,自己每周也只舍得喝两杯。“都说这水含矿物质对人身体

好,谁知道呢?反正比喝自来水强。”周秀梅说。

凤凰岭背水老人周秀梅:

为喝“神泉”,乘车往返一天

茶好喝,水重要敦实的圆月形茶盘,紫泥、朱泥

材质的砂壶、晶莹剔透的玻璃茶盏、青花瓷底纹的公道杯、小巧玲珑的茶盅、温润可人的貔貅茶宠、茶水滋养的绿植……这套精致茶具,还不是柴晓娟在办公室里接待客人的金字招牌。招牌,是她用这套茶具沏出的茶水。茶艺师、北京市茶叶协会专家

组顾问是柴晓娟的身份,她的办公室在马连道———北京最大的茶叶销售中心。煮水,洗壶,温杯,冲泡,氤氲茶

气中。一小盅由她特制的普洱茶膏茶入喉,沁人心脾,仿佛刚才在室外街道上呼吸的污浊空气,都随着这口茶消除体外。“这茶真不错!”柴晓娟接纳了夸赞,并借用清

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中语,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她在表达,茶好喝,水重要。柴晓娟的沙发角落有个大紫砂

水缸,那是她经用水专家建议,特别为普洱茶膏调制的泡茶水。其实这水的配方里也都是水,却是2份纯净水兑1份矿泉水。马连道泡茶专用水站送来的两种桶装水,她都要先按比例倒入缸里,先养一晚,再烧开沏茶喝。她说,这水冲泡的茶膏,入口后

微苦,茶味浓郁。中国古人对泡茶水有讲究,柴

晓娟介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古代茶人喜用水质较轻的天落水(收集天上的雪水或雨水)泡茶,《红楼梦》中妙玉取梅花雪水泡茶就是例子。她总结古人泡茶水有四个条

件:一、清澈;二、质轻;三、甘甜;四、烈,即水要凉。清代乾隆皇帝,一生爱茶,他每次微服私访必随身带一只银斗,精量各地泉水,按水轻重,品茗排优劣。柴晓娟身边的爱茶人,不乏身

家数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大老板,他们多专门拿出一间屋子藏茶,而且对水特别讲究。经常一帮朋友凑到一起,找来很多种水和茶来试验,直到找到最合适的水;等喝腻了,再换一批茶,找新的泡茶水。“一个朋友喜欢喝生普洱,他试

验发现屈臣氏蒸馏水泡景迈生普洱,特别好。”柴晓娟说。

进山寻水“茉莉花茶喝的是香醇浓酽(音

同“艳”),要颜亮,不红不是茶;要味艳,不苦不涩不是茶。”柴晓娟介绍,茉莉花茶在北方,特别在北京盛行,恰是因为北京的水不好。柴晓娟是北京长大的胡同片

子。小时候,家中院子里有水缸,内置鹅卵石,自来水要在水缸里养一晚上后,水质会好些。

2002年,柴晓娟从日本茶产地静冈留学回国,她在那里学习了日本茶道,回国则开始教授茶艺。那时,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做客,

她已不喝北京的自来水,觉得水“硬”,烧开泡茶,会漂一层“茶锈”,喝起来喉咙不舒服。柴晓娟选用纯净水泡茶,因为

纯净水能很好还原茶的本质,毫无保留地释放其优缺点。但对于专业品茗人而言,纯净水泡茶的“毫无保留”使得茶叶因运输、制作等原因而导致的缺陷也随之“暴露”。随后,卖茶人学会用纯净水与矿泉水配比的方式,压掉茶的缺陷。从水源地来看,用茶产地的水

泡当地的茶最佳。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柴晓娟开启了她和爱茶人们的“寻水之旅”。“茶产地的水滋养了茶的生长,

茶本身就有水的成分;因而当地的水最能还原茶的本质。”柴晓娟曾试过用西湖龙井的虎跑水泡普洱,香气不高,口感温吞。好水难觅更难“养”。今年清明

后,西湖龙井茶刚出时,柴晓娟的朋友特意从杭州空运虎跑水,但水运到北京,泡出的茶不理想。“水在运输中的颠簸会破坏水

分子,形成‘撞煞水’。桶装空运过来,水分子被破坏了。”在常人喝来口感区分不大的好茶与好水,在柴晓娟这里,却是“泡出来的茶温温吞吞,跟在当地喝味道差异很大。”为了找寻茶和水的最好搭配,

柴晓娟常带着一帮爱茶人去寻茶寻水,走访京城各处,踏遍大江南北。即使在普遍被认为水质不佳的

北京,柴晓娟也找到好水。“红螺寺观音庙上面的水比刚

进红螺寺的水好喝,因为泉眼在山上,管道引下山,味道差好多;八大处四处的龙泉水泡普洱很好喝……”前不久,柴晓娟带领一家电视

台的摄制组去云南走访茶山,寻访老班章普洱原产地。从普洱到勐海,4个半小时车程才到山脚下,再搭乘过路拉木头的皮卡车,中途又换三轮车,车行山间小道,山涧、悬崖不断。到达大山深处,如人间仙境一般的老班章村子时,他们用从古茶园里接上的自来水泡普洱之王“老班章”,那滋味柴晓娟记忆犹新,入口甘甜如冰糖,沁人心脾,“那是我今年喝过的最好的茶。”

北京市民到凤凰岭“神泉”接水。 资料图片

大陆超市的高端矿泉水货架。 资料图片

为了找寻茶和水的最好搭配,柴晓娟(图中饮茶者)常带着一帮爱茶人走访京城各处,寻茶寻水。侨报记者王山摄

Page 6: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解读中国责任编辑:李非A6

2011年7月,在北京马甸桥下的地下通道里摆摊儿卖菜的一位老奶奶周瑞英,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人物,被网民称为是“果蔬奶奶”。

1926年生的周瑞英,老伴因患癌症不幸离世,而她的儿女已移民海外,为了不给儿女们增添负担,老人晚年在地下通道内摆地摊卖菜。图为很多居民在下班时都会刻意路过给她捧个场。 资料图片

“穷妈妈”:

今年51岁的丛娟下岗在家已有十几年。虽然丛娟事业、婚姻都不如意,但儿子一直是她最大的骄傲。她常说,“大仲马讲话了,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儿子!”丛娟的儿子张启去年已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目前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下属的研究院工作,年薪14万美元。

张启4岁时,丛娟就因家庭琐事与前夫离婚。那时,她才25岁。性格刚强的她,用工厂里微薄的工资独立将儿子养大。眼见母亲的辛苦,张启一直努力读书。最终获得全奖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丛娟一直以为熬到儿子毕业后

在美国站住脚就能苦尽甘来,没想到,幸福并没有那么容易。

张启毕业前,丛娟曾到美国生活过几个月。她回忆,“美国远没有想象中美好。除了为儿子、媳妇准备一日三餐,我什么事儿都干不了。”那段时间,张启忙着准备论文,

基本没时间陪丛娟。他托台湾邻居带母亲去参加华人教会的活动,但丛娟对宗教有些排斥,不愿唱圣歌、听教义,便不再前往。由于语言不通、没有驾照,丛娟

更无法独自外出游玩,只能整日闷在家里。

张启与妻子商量后,在华人旅行社为丛娟报了美东七日游的旅行团。可丛娟因为听不懂机场改变登机口的广播,而错过飞机。最后机场打电话给张启,丛娟才得以回到家。

她告诉记者,“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我根本不应该去美国,留在那儿,只能是儿子的负担。”丛娟决定提前回中国,自己生

活。她走的时候没有向儿子解释离开的原因,怕儿子为了她而选择回国,放弃在美国的大好前程。“从我们这种小地方走出去不容易,不能因为我耽误孩子。”丛娟如是说。目前,丛娟继续在老家的私人

幼儿园照看小孩。儿子定期汇给她一大笔美金,她一分没花攒了起来。她说,“我刚50出头,还能自己养活自己。这钱留着给我孙子上大学用,或者以后我干不动了,拿钱去养老院,我有这么多钱,哪家养老院不乐意收我啊!”

独自返华“在美国,只能是儿子的负担”

曲冬(化名)静静坐在病房里。目光似乎在盯着老伴管军(化名)手上的吊瓶,又似乎没在看什么,只是走神,在忙碌后喘一口气。这是曲冬独自在病房里守候管军的第47天。她唯一的儿子管乐至今还在美国,等待8月份博士毕业。发现记者的到来,曲冬连忙撑

着座椅扶手站起身来。也许是久坐导致身体麻木,曲冬行动起来有些迟缓。“我先生睡着了,你陪我去洗手间洗碗吧,咱们边洗边聊。”虽已年近60岁,曲冬一双手却

依然白皙,手腕上,一只价格不菲的飘花翡翠手镯偶尔与手中的碗筷磕碰,发出“铛、铛”的声音。声音略显疲惫的曲冬开了口,“老管刚退下来半年,忽然就病倒了,我们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去年底,管军退休,本打算带曲

冬环游世界的他在今年3月初的一个下午突然发现左手不听使唤,拿不起筷子了。曲冬立即带老伴去医院检查。“医生会诊结果为脑囊肿,细菌引起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手术用导管把囊肿吸出来”,在医院待了近两个月,曲冬对老伴的病情已经了如指掌了。做了一辈子“官儿媳”、“官太

太”,曲冬的生活一直没什么烦恼,丈夫事业辉煌、儿子学业有成、自己风韵犹存。若不是老伴突如其来的这场大病,曲冬依然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得知需要手术,曲冬夫妇俩一

致决定不告诉儿子。她淡淡地说:

“他8月要毕业,现在天天熬夜写论文,这个时候告诉他爸爸病这么重,他会分心的。”

现实的困难比想象中多得多,

导管引流术的缺点是有死角———吸不干净,残留的病菌如果不能通过药物杀死,将再次繁殖。“不好去根儿,要长期治疗”,曲冬说。起初,曲冬雇了一位护工,后来觉得护工“笨手笨脚、不尽心”,就辞掉护工独自照顾老伴。

回到房间,管军已经醒来,手术后,他持续高烧十几天,直到最近才慢慢好转,可以下地走路。曲冬用力帮管军坐起来,告诉他听医生的话,练习“对手指”。她解释,“囊肿大概有葡萄粒那么大,那部分脑子已经被病毒吃空了,加上前些日子的高烧,都会对大脑有损伤。练习‘对手指’有助于恢复。”

曲冬夫妇原本打算一直瞒着儿子,但他还是知道了。复活节时,管乐给家里打电话,没人接听,打通曲冬手机要求与父亲通话,曲冬才告诉他父亲病了。曲冬回忆,当时老伴还在高烧。接到儿子的电话,自己很慌乱。儿子表示要立即回国,曲冬只好骗儿子老伴的病已经基本痊愈,希望他安心完成论文。“以后能不能去根儿不好说,我

特别怕孩子知道真相后怨我”,说起儿子,曲冬不禁眼角泛泪,“孩子的奶奶90岁了,我不敢告诉她,怕她接受不了。”再过一周,管军即将出院。“我觉得我还能坚持,最艰难的

日子都过去了!”

曲冬一心瞒住儿子的病情,其实远在美国的管乐早已从表姐口中套出父亲的病情。“表姐说的有道理,回去了,母亲只会更累。我听话,就是给她省心了!”管乐与父母约好,每周末视频

聊天,但今年3月时父母一连两周都没现身,家里电话也没人接。起初打通手机时,母亲只是说父亲身体不舒服。管乐回忆,“我感觉不对,如果真是小病,他们肯定在家休息啊,几次逼问,母亲才支支吾吾说父亲住院了。”得知父亲住院消息后,管乐很

担心,他想回国看望父亲,但曲冬对他说,“妈妈请求你,分清主次,先完成学业。妈妈保证照顾好你爸!”管乐联系到从小一起长大的

表姐,从她口中得知父亲得了脑囊

肿。他在实验室搜了大半天,了解了父亲的病情。他知道,在这个时候,父母需要自己,要强的母亲不会向别人求助。同时,他更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她不想耽误我毕业!为了我,她愿意自己扛。”

管乐告诉记者,他已经订好机票,7月答辩之后,他就回国。管乐希望毕业后回国工作,这样可以照顾父母。他知道母亲一定反对,“现在谈这些没有意义,回国后详谈吧,我想她应该理解我的心情。”

曲冬觉得管乐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很可惜,但管乐认为“有妈的地方才是家”,早晚自己都要回国。他说,“我现在在美国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家庭,现在回国需要舍弃的东西不多,不觉得可惜。”

53岁的罗云“移民”美国了。不明真相的朋友们羡慕她,知道实情的家人们都为她捏把汗。

2003年,罗云与前夫离婚。2007年,罗云独自出资送女儿罗杨(随母姓)来美读预科。

可罗杨一连读了两年,换了两所学校都没有通过入学考试。情急之下,罗云请了半年长假来美陪伴女儿读书。

遗憾的是,罗杨的英语始终不

过关,无法通过语言考试。无奈之下,罗云只好于2009年将女儿转入录取条件较低的社区大学就读。这时,罗云大半生的存款已经

所剩无几。罗云觉得,由于自己早年经常与前夫吵架,破坏了家中的学习环境,导致女儿从小学习不佳。罗云说:“我很清楚,她在中国

肯定考不上大学,所以要送她出国。2009年的时候她已经21岁了,回国的话,她既考不上大学,也找不到好

工作。所以我咬咬牙,把房子卖了!”为了做好女儿的坚强后盾,罗

云索性辞了中国的工作。“黑”在唐人街,在美甲店打工。美甲的药水对人体有害,工作一天,有时只拿工钱,赚不到什么小费,但罗云依然选择坚持。她说:“不出来赚钱,我们娘俩

吃什么呢?孩子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也很辛苦,我作为妈妈,不可能不支持她。”

“我一直和妈妈相依为命”,罗杨如是说,“我考不上大学,妈妈供我留学;我考不过语言,妈妈卖了房子来美国陪我;现在我读护校,妈妈靠修指甲赚钱养家。我欠妈妈太多了,这辈子也还不起!”

罗杨非常清楚母亲变卖家业来美国陪读的艰辛。所以,她一有时间就出去打工,洗碗、端盘子、遛狗、当

前台,有时候一人打三四份工。忙了一天回到家里,母女俩一起泡泡脚就是最大的安慰了。“谁不想过好日子呢?但生活哪

有那么如意!”罗杨介绍,长期的美甲工作给罗云带来颈椎病、皮肤过敏、视力下降等一系列“毛病”,罗云尚未拿到绿卡,没有医保,身体有恙时,顶多在唐人街找诊所简单看看。

罗杨说:“母亲节快到了,我希望这是母亲最后一个以非法身份过的母亲节。拿到绿卡后,我们就可以回国看姥姥和家人了。母亲一直很想念他们。”谈到未来,罗杨说,再有一年,

她就能毕业。她希望找到一份护士的工作和一个“靠谱”的医生,跟自己一起照顾母亲,让她安度晚年。

陪读妈妈:

拿到绿卡后,我们就能回国看姥姥了

有妈的地方才是家 早晚都要回中国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孩子们奔向世界各地,母亲却总在家乡守候。从1978年开始,200余万名中国人离开祖国,求学海外,其中大约120万人选择留在海外生活,而这些人中,大多数人的父母仍在中国。又是一年母亲节,远隔重洋的母子们彼此思

念,彼此牵挂。侨报记者走访了多个背景迥异的留守家庭,为您讲述留守母亲的快乐与辛酸。

母爱,跨越太平洋(一)

都是为了孩子

对于母亲的离开,张启有些无奈。他说:“其实我妈不明白,我这些年拼命读书就是想让她过上好日子。”

张启说,在他的脑海中,父亲的形象一直很模糊。小时候,无论是上学、放学、家长会、运动会、生病或者打架受伤,都是母亲一人陪伴自己,像很多单亲家庭一样,母亲把所有的爱给了张启。

张启小学时,曾经用离家出走

的方式逼迫丛娟与相亲认识的男朋友分手。那以后,丛娟婉拒了所有的相

亲。张启说:“那时候我太小,不明白母亲也需要人陪伴和照顾,致使她错过了那个对她很好的叔叔。”长大后,张启一直为这件事内

疚不已,他努力学习并出国留学,希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弥补当年的错误。可母亲却选择留在中国。“我托人联系当年的那位叔叔,

对方已经再婚了”,张启说,“辽中(位于辽宁沈阳市南部)只是个县城,即使回国我也不可能回老家就业,只能去北京、上海,母亲能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也是未知。”张启特别希望能给母亲找个老

伴。母亲才50岁,想找应该不难。他说,“如果可能,还想在婚介网或者婚恋节目上,帮母亲报名。我的幸福是用母亲的牺牲换来的,母亲今后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希望母亲再婚 幸福是用母亲的牺牲换来的

“富妈妈”:隐瞒老伴病情“怕孩子知道后怨我”

卖房供女“我是妈,不可能不支持她”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从1978到2011年,中国共有224.51万人出国留学,大约120万留学人员选择留在海外,然而,这120万人的父母多数还留在中国。为了子女出国留学、在海外工作和生活,许多母亲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把孩子送出国后,这些母亲多数选择孤独地留在中国。图为2012南京夏季国际教育展,一位母亲陪着女儿前去咨询留学事宜。 中新社

姻侨报特约记者/王镓书、艾可报道

Page 7: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解读中国责任编辑:孙木戈 A7

“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我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今年 84岁的李琮英说。上世纪 80年代,她的儿子来到

美国,从此她和老伴就成了空巢老人。5年前,老伴去世,李琮英开始一个人生活。儿子在美国生活了 20余年,李

琮英也曾来美和孩子团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儿子一家搬到郊区生活,本想着地方大了,环境好了,母亲住得更舒服,却没想到郊区闲散、安逸的生活并不适合李琮英:“美国郊区地方太大,没有公交车,没有超市,我每天就在家里呆着什么也做不了。”相反,在中国的日子,李琮英过

得比较充实。“我可忙了,你们要约我都得提前看档期。”她掰着指头向侨报记者讲述一周的安排:聚会、写作、代课,“空巢的日子”被她排得满满的。在李琮英眼里,独居的日子不

比在美国的孤独感更可怕。虽然与儿子分隔两国,她觉得这样自己更自在,儿子也少了负担。崔广兰今年 74岁,儿子一家住

在芝加哥。8年前崔广兰的老伴去世后,儿子曾表示希望她到身边生活,崔广兰却婉言谢绝了:“我自己生活很自由,和孩子一起我不习惯,也不想成为他们的负担。”可是,崔广兰患有严重的风湿

性心脏病,7年前还安装了起搏器,现在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检查。面对可能并不遥远的死亡,崔

广兰显得毫无畏惧。医生建议她做心脏搭桥手术,她自己却不愿意:“孩子们都挺好,我该负的责任都已经完成了,好日子也过着了,我不怕自己有那么一天。”现在,她一个人买菜、做饭,春

天来了还四处逛公园,日子过得不亦乐乎,“我原来还想上老年大学,可是我太懒,坚持不下来。”老人像个孩子一样捂着嘴笑了。

5年前,曹淑荣的女儿来美国读书。这 5年里,“她简直变了一个人。”曹淑荣说。

15年前,曹淑荣的丈夫去世,留下了她和年仅 15岁的女儿。“那时的她极端自私,心里只有自己,永远都觉得你为她付出的不够。”回想起那时的女儿,曹淑荣咬牙切齿地说。这一切在女儿出国后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也许是因为她一个人生活,在异国他乡也经历了许多事情,她开始懂得爱人了,懂得尊重我,尊重我的付出。”曹淑荣说。现在,退休后的曹淑荣在街道

办公室工作,每天接待来访者,忙的不亦乐乎。“孩子经常给我打电话,我忙得厉害,都没空跟她说话。”虽然母女已经 5年未曾相见,但不难看出两人的关系已经从“水

火不容”变成了“互相扶持”。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李琮英的

身上。“我儿子原来可娇惯了,脾气也不好,老是呲儿(顶撞)我。”李琮英回忆,儿子出国前,一顿饭、一次出行都可能因口角之争不欢而散。“他现在不那样了,人变得特别

平和,跟我特别亲。”现在,母子二人时常通过视频对话,虽然不在身边,母子关系却更加和谐,“他知道我一个人住,心疼我,每年都回来陪我过年。我跟孙女也特别亲,她虽然晕飞机,一坐飞机就不舒服,可还是老想回来看我。”老人脸上充满了幸福。

罗云也觉得,女儿到美国后懂事了许多。她说:“也许她明白我为了她卖房子、辞掉工作牺牲比较大吧,现在对我特别好,发了工资就给我买点礼物,家里的活抢着干,晚上还给我按摩。”“其实当妈的心思很简单,就是

为了孩子。他们过得好,我们就好;他们日子不省心,我们也不好过。这是我的孩子,我必须对她好,没有别的选择!”罗云平静地说,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很漫长,有一天他们长大,自然明白母亲们的不易,自然与母亲更亲密。

虽已年逾古稀,一头黑发的刘有为看起来最多 60岁,可是,黑眼圈和手上的胶布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她的疲惫。一年前,刘有为的老伴因脑血

栓瘫痪入院,她从此开始了从家到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照顾病人确实很累,不得清净。”一个多月前,刘有为发现自己经常头晕,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患有轻度腔隙性脑梗塞。由于老伴的病需要常年卧床,

并要有专业器材和人员协助治疗,所以必须住院。可是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病人住院且可享受医保的时间根据医院类型的不同受到严格限制,最多不超过两个月。这样一来,刘有为不得不四处联系医院,隔一段时间就要办理一次转院,最短的一次只有 18天。“把他从床上抱到车上,还要搬东西、收拾,我一个人根本弄不动。”于是,刘有为不得不雇了一名护工。她为侨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一

个月的护工费要 3600元(人民币,下同),医保报销 90%后剩下的医药费也要一两千元,食物、水果、尿不

湿等算下来,一个月按照最低标准也要 7000元,经常会超过 1万元。刘有为的儿子十多年前在日本

留学后移民澳大利亚。2001年大孙子出生时,刘有为和老伴一起在澳大利亚生活了不到半年。可是,老伴在 2003年第一次脑血栓发作后,老两口就再也没有去过儿子身边。“他身体不好,尽管医保不如人意,但有了毕竟要好一些。”医疗保险是不少老人不愿离开中国的一大原因。张振儒今年 74岁,退休前是一

名乡村教师。二十多年前,儿子来美国读书后就留在了这里,如今儿子也已成家立业。2003年,中国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在2010年基本实现全国普及。根据这一制度,农民每年只需缴纳几十元钱(根据地区不同略有差别)就可以享受大病统筹保险,这对于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年纪大了有病有灾都难免,有

医保做保障毕竟要放心一些。”张振儒说。虽然日夜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子,张振儒依然选择留在可享受医保的中国农村。

母爱,跨越太平洋(二)

宁可独居,不来美国“空巢的日子”也能过得充实快乐

留在中国,享受医保年迈多病,有医保放心一些

距离让爱更浓 姻侨报特约记者/王镓书、艾可报道

长大了,自然明白母亲不易

每年一到端午,北京朝阳区呼家楼派出所的警员与居委会干部都会一起来到王奶奶家中慰问。王奶奶快 80岁了,儿子在海外工作,平时都是老人独自在家。像王奶奶这样情况的,在呼家楼辖区还有好几位。 新浪微博

孩子们在长大,母亲们也在变老。她们的步履越来越蹒跚,但她们却不愿意来到海外的儿女身边,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即便自己已年逾古稀,甚至病痛缠身。离开母亲的孩子们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多年,虽然分

隔两地却更能明白做母亲的不易。距离没有让母子疏远,反倒让亲情更浓。

▲在机场,挥手送别亲人的那一刻总是难抑悲伤。 新华社

Page 8: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解读中国A8 责任编辑:聂知欣

最近美国大麻应用合法化运动如火如荼,目前已有 1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通过了医用大麻合法化,而华盛顿和科罗拉多两州更是立法通过娱乐用大麻合法化。另有 12个州蠢蠢欲动,要进行立法投票。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的调查统

计显示,目前有 52%美国公众支持大麻应用合法化,而 18至 32岁的人群支持率更是达到了 65%,而 5年前该年龄段人群只有 36%的支持者。且不说这些所谓的调查统计有

多少可信性,但由此可见很多美国人乐见魔咒打开———大麻合法。几年后的美国,可能会看到很多人嘴里叼着大麻烟卷,像普通烟卷样见怪不怪了。这也许是美国人追求自由的又一个胜利。有些美国人会庆幸,只有在美国这片自由民主的土地上才会有实现这样的目标。但盈则必亏,物极必反。自由是好事,但自由过了头,那就要走向另一极端———堕落。大麻合法化,使那些瘾君子可

以从地下转为光明正大的吸食毒品,而且会鼓励更多人去一试身手。有人说,大麻没有成瘾性。是的,从医学角度来说,大麻的成瘾性很小,其药用价值也不容置疑,而且吸食大麻造成虚幻欣快的症状是普通香烟所不能比的。但普通人长期吸食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并造成心理障碍,对身体的危害和精神的摧残是无法排除的。如果人人只有通过吸食大麻获得精神满足,起码说明这个社会缺少活力和向上的力量,是一个颓废人群组成的社会。在这个提倡禁烟的时代,去立

法通过吸食大麻的合法化,难道不具特别讽刺吗?等到大量应用大麻造成的恶果显现时,再想禁谈何容易。就像今天的枪支泛滥问题,美国每年无辜死于枪下的冤魂就有数千人。有识之士明白,只有禁止民间拥有枪支才有可能遏制更多的枪击事件。但现在枪支买卖成了美国一个庞大的产业,又有其利益集团步枪协会的游说,禁枪必定会影响一些利益集团的的腰包,因此禁枪法案一波三折,连对购枪者加一个背景调查的立法都进行不下去。要全面禁枪,用美国人的话说就是“只有等猪会飞时”。

大麻的合法化,也会像枪支买卖一样,从大麻的种植、加工、运输、市场化等形成一个产业链。好处还是有的,起码会增加一些就业机会,也会令一些人或利益集团致富。有种迷信的说法,天要降灾于

人类,必有异事出现。虽然人们不再迷信,但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人类的活动和无节制破坏,造成的温室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那么无所顾忌的不检点行为,会像圣经里预测的那样导致社会自掘坟墓而毁灭吗?但愿不是。

(作者系旅美华人)

移民的国度,移民的权益大麻合法化?危险!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等城市总共数万民众 5月 1日下午同步集会游行,争取劳工权益和呼吁推动移民改革。从各地民众游行队伍亮出的横幅标语显示,民众的诉求聚焦为:“马上移民改革!为了家庭团聚!实现美国梦!”纽约移民联盟等多个团体还组成了“纽约人支持真正移民 改 革 (New Yorkers for RealImmigration Reform)”运动,加入游行示威行列。

之所以特别标举“支持真正移民改革”、“为了家庭团聚”,显然是人们对联邦参议院负责起草全面移民法案的“八人帮”于 4月 16日公布的草案有所保留与不满。此方案标志了移民改革方向与重心的重大转折,即从家庭转向人才;从以往以家庭团聚为核心,转为以技能为基础的积分制度;增加职业移民比例,减少亲属移民,兄弟姐妹移民将最终被取消。美国每年颁发的签证,75%是亲属移民签证,今后十年里将把职业签证的比例提高到50%,亲属移民比例减少到近 50%。新草案对公民的未婚成年子女移民也有限制,即不得超过 31岁。香港等地享有的美国绿卡抽签(也称“多元化签证”diversity visas),今后也将取消。

对留学生和高科技人才来说,似乎是利好消息,他们有望更快拿到绿卡。而对于更多移民和家庭,他们的美国梦似乎要打折扣。看到“八人帮”持续不懈的努力和改革意愿,人们会感谢甚至感恩,也会有质疑。对于移民家庭而言,不人道、不顾人性地被剥夺直系亲属和兄弟姐妹团聚的未来,是断然不可接受的。美国新大陆由始至今都是世界

上最开放的移民国度,一代又一代来自全球各个地方的移民及其后代,在这个国度寻求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东西,追求实现各自美好而无限光明的美国梦;他们在美国宪法精神和人权光辉的庇荫下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权益,也为这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国度毫不吝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这个移民的国度,从来就是把

移民尊为公民尊为主人翁;这个移民国度的一切,也从来都与移民的一切交融一体,生生不息发展,权益不可侵犯。今天,在移民改革的关键时刻,

当上千万非法移民及其家庭成员都将被允准为合法身份,可以居留下来为新大陆和自己的明天打拼,为何合法移民的兄弟姐妹乃至成人子女倒应该被剥夺原本法律赋予的移民机会?甚至连永久居民(绿卡)的

亲属都基本无障碍可以获得合法签证,公民的亲属移民反倒要设限加宽加高门槛?这种举措无疑是削足适履,失却民心、割裂民意,怎么能够以法律的名义行蹂躏民众的权益呢?!

对于很多移民来说,家庭成员一起或者陆续移民,是来到新大陆追求美国梦的主要动力,新移民法草案终结现行兄弟姐妹移民类别等,不再保护家庭团聚权益,排斥低收入的劳动阶层,对百年前修建美国铁路的华人劳工后代的移民权益和无数珍惜传统文化的华裔移民家庭也是当头一棒,太不公平,甚至退回到业已废除 70周年的“排华法案”相关条例边缘,实在不是明智的国策。这种冷血的举措不仅将断送无数移民家庭的团聚愿望,也将根本上断送多少未来“美国梦想家”的前程,对于美国的未来建设经济发展也是弊大于利。

正如国会众议员赵美心不久前指出,该草案迈出了走向实质性移民改革的第一步,但是取消兄弟姐妹和成年已婚子女类别的签证,削弱了以家庭团聚为基石的移民政策。她呼吁亚太裔社区配合国会修法发出声音,多方面全方位增进移民家庭的利益。

这是一块雄奇的新大陆,这是

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移民国度,移民的权益不仅依靠宪法精神的保障,也要凭籍移民自身的争取与捍卫。奥巴马 5月 1日发表总统公告,宣布 2013年 5月为亚太裔传统文化月,肯定亚太裔对美国的历史贡献,并特别提到成功的移民改革有助于美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和最聪明的移民,包括来自亚太地区的移民。当然,我们肯定最优秀和最聪明的移民必定有助于美国的新发展新进步,但一个进步发达的移民国度,如果以断送家庭成员团聚为代价,无异于太不人道;何况,那些最优秀和最聪明的移民,他们未来的亲属移民也要遭遇这样的限制,那将情何以堪?移民的国度必须保障移民的权益。让我们一起发出自己的心声,发出基于美国梦的追求。

最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对老冤家的最高首脑相继访华,两人访问日期上的高度重合难免让人期待其行程可以给出计划日程以外的“惊喜”。从访问的前期铺垫看,“中国手笔”的印迹十分明显。这自然给人以中国开始更加主动介入中东事务的印象,甚至已有媒体认为中国开始“试水”中东斡旋。尽管这一评价或许并不过分,但必须认识到,中国外交远未到足以在中东这个全球“风暴眼”做大动作的地步,通过更主动地参与中东事务来促进本国核心地缘利益的推进才是现实选择。单纯用“巧合”无法解释阿巴

斯和内塔尼亚胡同时访华,作为中国外交极为重要的外事动作,中方显然主导着二者的日程,其中自然大有深意。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近来在两国之间的穿插访问也意味着中方的主动。回望中东问题的历史脉络和 1949年后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作为,可以得出结论:中东在冷战结束前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重要舞台,而冷战结束后则几乎是美国独舞的舞台,中国除在上世纪借亚非峰会和不结盟运动在中东有过一鳞半爪之外,基本无法在

中东说上话。此间,中国在上世纪 50、70年

代迎来的两波中东国家建交高潮,恰恰跨越了中苏关系破裂和中美关系破冰这一历史关口。整个外交方向的大转型使得中国在中东的经营呈现出政策难以持续的特征,更何况国力上中国远远无法与美苏相比,而且中间又经历过“文革”十年意识形态挂帅外交的阶段。冷战后,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亦

只在发生重大危机时出面进行斡旋,如海湾危机期间,时任外长的钱其琛穿插斡旋。在长达 20年的岁月中,中国无论与中东伊斯兰国家还是以色列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外交关系,但在涉及到中东和平等问题上的多边外交舞台上仍然缺少积极参与的身影。从 2002年起,中国外交部设立

了中东问题特使一职,先后任职的三位特使王世杰、孙必干和吴思科开始代表中国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但给人印象深刻的动作,仍是孙必干于 2003年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主持中国大使馆复馆工作这类“单方面动作”。在多边舞台上,中国仍隐忍不发。同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上中国先后成为相应的

“六方会谈”正式参与者不同,眼下较多主导中东问题的“四方会谈”中并无中国身影。中国在中东问题上长期以来

的隐忍,实际上同其在当下国际体系上的位置相契合。不同于美国,中国的全球利益虽随着经济触角的延伸遍布于全球,但尚未达到利用全球政治、地缘大棋盘促进政经利益发展的地步。冷战后美国全球利益的纵横捭阖,与其继承自冷战时代的全球利益和战略有极大关联,其海外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每个角落,全球重要航道均在其控制之下,美元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捆绑,全球盟友的庞大规模,都让其有实力和底气在包括中东问题的各种国际问题上发声。中国恰恰相反,尽管有愈发增

长的全球经济利益,但软硬实力不但不如美国,即使同英法德俄日等国相比,中国综合国力也并未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更何况中国本来就面临极为糟糕的周边地缘环境,插手中东更加力不从心。 即使在当下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处于更加主动的时刻,上述因素也有所反应。此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言访问目的是促进中以经贸合作,将

第一站选在中国“经济首都”上海显然也体现了这一意图。这恰恰契合了中国强于经济而弱于地缘的现状。虽然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称访问目的是争取改善巴因以的围堵而陷入困窘的经济发展状况,但其在地缘问题上有求于中国的意味也并不十分强烈,似更多集中于经济。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中国在时任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的阿拉法特的建议后才设立了中东问题特使一职。阿拉伯国家希望中国为其在巴以和平问题上说话的意图十分明显,但 11年来,中国此中表现仍乏善可陈。中国介入中东问题的力不从

心,巴以拜访中国的另有他图,基于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无法期待中国在中东有太强势的表现,即便已做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动作。更何况,眼下中东问题远非一个巴以问题可以涵盖,当下热点问题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仍参与不多。既如此,与其期待中国表现得

像美国一样,不如观察其能否通过在中东更多的声音与动作来收获“围魏救赵”式的地缘效果。毕竟对中国来说,改善周边地缘环境显得更加重要。 (作者系大陆媒体人)

姻北京 北洪中国介入中东看点在能否“围魏救赵”

姻新泽西州米尔本 种兆忠周末视点

姻侨报评论员 沙蒙

5月 1日,加州圣荷西市政府前,移民劳工阶层参加集会,要求国会尽快完成移民改革。 中新社

本版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侨报》立场。欢迎来稿。 [email protected]

Page 9: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李非解读中国 A9

姻侨报特约记者赵建华/香港报道

▲5月6日,滞销奶粉在香港药店“堆积成墙”。 侨报特约记者李焯龙摄

特区政府推出“限奶令”之前,曾就此展开公众咨询。反对者认为,“限奶令”违反自由贸易原则;支持者认为,应优先保障香港婴幼儿的需要。在掺杂了大量民粹、政治秀的香港政治舞台上,支持者的声音明显占了上风。

3月1日实施“限奶令”后,镜头面前的香港妈妈不再焦虑不安。但奶粉商们很快就坐卧不安了,并纷纷呼吁取消“限奶令”。双刃剑伤到了香港,也伤了内

地。在北京,特首梁振英等特区官员重复解释,“限奶令”实属无奈、并非针对内地人,违反“限奶令”被检控者中超过一半是香港人,希望争取

内地人的理解和谅解。在香港,奶粉商奔走呼吁取消

“限奶令”的同时,由于不能推翻政令,于是又玩起了“规则”游戏。

由于“限奶令”是以“先订立、后审议”形式,在3月1日生效,需要在49日内作出修订。但在最后限期来临之时,拥有“限奶令”修订权的香港立法会,却因不够法定人数宣告流会。立法会因此“错过”设定终止期限的机会,“限奶令”得以继续生效。特区政府由原先“无奈”转为“主动”。日后如修订“限奶令”,需要由特区政府再提交议案,方可在立法会重新讨论。如此一来,以往煽风点火的政客们,如今进退不是。

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前后、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时,奶粉“口水”从香港一路北上,直达北京。一些对港情甚至国情一知半解的媒体、记者,无意甚至有意地加入到了这场“口水战”之中。两地争拗之时,有内地媒体根

据每年的新生婴儿数量推算内地婴幼儿奶粉消耗量。2009年内地新生婴儿1615万人,2010年新生婴儿数量仍有增加。但即便以2009年的婴儿数量为基数,按照每月每个婴儿4罐的消耗量计算,内地每月对婴幼儿奶粉的消耗量也高达6460万罐。与黄金和化妆品相比,奶粉跻

身香港旅游纪念品的首位。几乎全部货源都被内地游客买走,只要有货,内地游客都是一两箱地买。按照每罐0.9公斤计算,内地每

年至少需要婴幼儿奶粉5814万公斤。这一规模远远超过2012年香港奶粉的进口量。比香港媒体还要消息灵通的这家内地媒体还说,香港四大超市适合三岁(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奶粉“零库存”。香港妈妈看到这样的新闻,焉

能不恼火?仓促出台的“限奶令”实施之

初,香港出入境口岸的前线执法人员接连出错。有的内地游客因为携带米粉而

非奶粉被错误检控。亦有内地游客因不知情携带奶粉遭处罚,变得怒火冲天,反问香港:供水、供电、供物资,“内地每年有多少资源给香港,内地人来香港为自己的孩子买几罐奶粉有何不可?”可怜天下父母心。家有嗷嗷待

哺的婴儿,买几罐奶粉却遭处罚,执法者又是回归祖国16年的香港。当此情形,内地父母焉能不愤?事后,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

生局解释,米粉等冲调后不呈现奶类的物质不受“限奶令”的限制,并向遭错误检控的内地人道歉、退还罚款。特首梁振英、食物及卫生局高

永文都出面澄清,香港与内地法律体系不同。在实行普通法的香港,不可能像内地法例那样量化每一罐超额奶粉的处罚标准。法官会根据每宗个案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罚款数目。只有在极端情况下,违反“限奶令”者才可能被判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截至目前,触犯“限奶令”的内地游客,大都只是被罚款500港元到5000港元不等。

媒体推波助澜

政客进退不是港府无奈“限奶”按照香港媒体、政客推手的逻

辑,水货客大肆赴港扫货是因为内地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奶粉问题上,内地婴幼儿是在抢夺香港婴幼儿的口粮。一时间,“内地婴幼儿像蝗虫

一样蚕食香港奶粉”的新闻,在香港的电视镜头、报章网站铺天盖地。火上浇油的媒体更指责,“为

收集更多奶粉,水货客聘请长者通宵在连锁店、药房排队抢购。翌日店铺开门前,水货客便现身将钱交给长者入店购奶粉,直至店铺内的奶粉被扫光”……面对市民、政客、媒体的指责

攻击,特区政府不断收紧从香港往内地搬运奶粉的水货客的财路。自2012年9月起,香港特区政

府入境事务处专门针对水货客进行了一连串代号为“风沙”的反非法劳工执法行动。截至今年4月29日,先后拘捕

729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人和10名香港居民。其中,101名内地人被指控,93人被判监禁四星期至两个月不等。特区政府入境处处长陈国基4月初还透露,已有5200多人被拒绝入境。但报章上的“不满”仍绵延不

绝,包括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内的特区官员不得不四处“灭火”。终于,饱受攻击、责难的香港

特区政府宣布自3月1日起,未经许可,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粉,包括奶粉或豆奶粉。同时规定,24小时内若携带多于1.8公斤、即大约2罐36个月以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境,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刑罚为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这就是所谓的“限奶令”。“限奶令”一出,旋即引起轩然

大波。婴幼儿的口粮———奶粉掺杂进了大量香港与内地成人之间的“口水”。

奶粉商引火上身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香港

铜锣湾、旺角、尖沙咀等内地游客聚集之地,未见所谓的抢购奶粉。车水马龙的香港岛轩尼诗道

上,美素佳儿、美赞臣———这些内地和香港妈妈青睐的品牌奶粉,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家家药店(香港许多药店卖药的同时,也是奶粉零售商)的显眼位置。醒目的奶粉降价标识,却无法

吸引大多数过路者的注意力。至少在黄金面前,奶粉的吸引力黯然失色。“五一”假期,铜锣湾、尖沙咀等地的知名连锁金店,挤满了等待选购黄金首饰的人头,其中不乏内地游客。在内地游客鲜有光顾的香港筲

箕湾,一家新开的药店门口,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需要的奶粉堆砌成颇为壮观的“墙”。老板说,新店开张不久,买奶粉的人很少,生意难做、度日艰难。但当被问到对昔日所谓“奶粉

荒”出现、政府酝酿出台“限奶令”时为何不反对等问题,年龄稍长的老板和年轻的售货员都笑而不答。今年3月,面对奶粉零售数据的

查询,几乎所有的奶粉商均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限奶令”推行两个月后,代表香港药店利益的港

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刘爱国终于开口说话,称近日奶粉销量已经下跌两成,整体生意额下跌三成。但今年1月所谓水货客“攻陷全

香港药房狂扫奶粉”时,刘爱国却说,“香港的奶粉供货商只按香港婴儿人数分配给香港奶粉数量。供应商不会计算水货客购买奶粉,奶粉被水货客抢购,香港的父母自然难以买到奶粉”。按照刘爱国昔日的说法,如今

香港药房的生意应该保持平稳才对,怎会下跌三成?“限奶令”推出之前,特区政府

一再督促奶粉商保障市场供应却无济于事。“限奶令”实施不到两个月,七家奶粉供应商就与港九药房总商会签署《供应充足约章》,推出四招改善奶粉供应,包括承诺每月预留逾110万罐奶粉储备,供香港婴幼儿使用,有需要时以空运补货;加强补货效率至每日向零售商送货;加强热线服务50%。刘爱国说,现阶段有69家药房

参加约章,日后将扩至所有商会的药房会员;确保药房的婴幼儿奶粉售价不会高于超市标示的建议零售价。港九药房总商会和七大奶粉商在推出稳定本地供应措施的同时,也在呼吁港府考虑取消“限奶令”。

为确保香港本地市民的婴幼儿奶粉供应,香港特区政府针对“水货客”实施了严格的“限奶令”。扰攘之中,“限奶令”

已满两月。这一措施在保护本地市民利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奶粉商和零售商造成产品滞销的困扰。原本抱怨内地人“抢

光”奶粉的香港妈妈,不再“抛头露面”地在电视镜头前指责特区政府和内地手足。原本在两地“摩擦争

吵”中选择沉默的奶粉商、零售商,开始抱怨货品积压、生意艰难。原本在香港和内地

的“摩擦争吵”中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政客推手进退不是。

自2008年至今,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每年新生婴儿数量大致保持稳定。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提供的数据,2008年到2011年的新生婴儿(活产)数量分别为78822人、82095人、88584人和95451人。即便把香港居民在香港以外地方所生的活产婴儿也计算在内,上述四年的婴儿数量也分别只有 80741人、83874人、90285人和97136人。如果不把婴儿夭折等因素考虑

在内,跟2008年相比,2011年的新生婴儿增长了约20%。但同期的奶粉进口却增长了1.2倍。官方数据显示,香港2008年进

口1510万公斤“婴儿奶粉”,2009年增至1774万公斤,2010年增至2375万公斤,2011年增至3309万公斤。2012年更是增至4435万公斤。在越来越重视母乳喂养的香

港,无论特区政府还是营养专家都鼓励母乳喂养婴幼儿。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护理学院副教授戴美怡说,很多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幼儿生长发育会更均衡。母乳喂养更有利于确保母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如果年轻妈妈不能提供母乳喂养,配方奶粉才是第二选择。这位女医生介绍,0到6个月的

婴儿,每天可喂养两盎司的奶粉;婴儿6到12个月的时候,每天可喂养四到六盎司,婴儿长到12个月后,可以不用继续食用婴幼儿奶粉;取而代之,可以喂养牛奶、稀饭等食物。按照戴美怡的建议推算,2011

年出生97136个香港婴儿,每天需要消耗388544到582816盎司奶粉,一年最多消耗约603万公斤奶粉。但2011年香港奶粉进口高达3309万公斤。即便扣除当年285万公斤的转口,2011年仍有2421万公斤的奶粉不知所去何处。在经历过“限奶令”、“五一”假

期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是水货客所为。几千万公斤奶粉“蒸发”,证实了水货客“蚂蚁搬家”的惊人能量。“限奶令”实施前,长期活跃在

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水货客频繁往来两地搬运奶粉,更有香港人曾在一天的时间里往返两地26次。香港海关在一个货仓内甚至一次检获4500罐奶粉,这些奶粉正是水货客搬运的货源。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黎栋国介绍说,60%以上偷运奶粉出境的水货客是香港居民,其余的多是内地居民。实施“限奶令”后,抢购奶粉的现象已经消失,但是水货客偷运奶粉出境现象仍然存在。

两地水货客难恕

香港限奶“迷局”

Page 10: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A10 责任编辑:孙木戈文娱休闲

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突然发飙,让各家卫视认准了一个理———做好王牌节目,口碑有了,收视率也有了。于是,十几家卫视如雨后春笋一般, 都开办了音乐盲选节目,数量之多创历年之最。《重庆商报》报道,在今年夏季

档的歌唱类节目中,《中国最强音》最先登台亮相。虽然请来了陈奕迅、章子怡、罗大佑和郑钧担任导师,但第一炮没有打响,更落得众人吐槽。不过这也触发了观众的“阴谋论”,认为他们故意制造落差,好让后续的节目大逆袭。据了解,最近播出的一期《中国最强音》大众演唱会,登场的“Boss”级学员更多了,不但有演唱过《赤壁》的阿兰,还有信乐团的主唱刘文杰等,这次他们真的用

欲擒故纵来吊观众的胃口。这么多的歌唱类节目,你是不

是快要忘记“好声音”了?有网民近日在微博上爆料称,“‘好声音’的导师还可能从《中国最强音》阵容中挖角。”对此,《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表示,名单里的人确实联系过,但目前没有一个确定下来,包括那英。至于挖“最强音”墙角的传闻,他予以否认。南京《现代快报》报道,5月11日

开播的《中国新声代》面向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更是区别于其他的音乐节目。它以合唱、轮唱、竞唱等方式寻找“好童声”。节目形式还采用与“好声音”转椅异曲同工的“滑行椅”方式,即导师如果看中某位选手,按下按钮后,椅子会滑行到舞台

前方。看来,连卡通卫视都要来挖家长和爷爷奶奶们的收视墙角。跟风是人的天性,除了以上三

档节目外,东方卫视也买来《美国偶像》为蓝本的《中国梦之声》;安徽卫视年度“杀手锏”《我为歌狂》将有望迎来首位重量级嘉宾张惠妹……这么多的歌唱类节目,终于引

发疑似广电总局限娱令的升级。安徽卫视的《我为歌狂》等多档节目,刚刚发声就退出黄金档播出。这些调整和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在目前综艺节目扎堆开播的背景下,广电总局对“限娱令”再度升级。《我是歌手》红了,荧屏上就有

多档歌唱节目PK,观众们的耳朵会很忙。但如何才能从PK中脱颖而出?恐怕相当不容易。

扎堆唱歌各出奇招

去年《中国好声音》的火爆,除了节目形式和选手特色外,明星导师已经成为歌唱类节目不可或缺的一大看点。《大连晚报》报道,除了《中国最

强音》与“好声音”一样,也请来四位顶级导师外,其他几档节目也纷纷效仿。即将于5月19日在东方卫视开播的《中国梦之声》邀请到韩红和李玟。而初次担纲的黄晓明,更是肩负着吸引眼球的重任。在之前的录制现场上,他就一会儿学英语,一会儿摇扇子,卖萌抢足眼球。歌唱节目的火爆,同时带动了

对中国顶级歌手的强烈需求———明星导师们上演的“真人秀”,一点都

不逊色于选手们的煽情故事带来的吸引力。此前刘欢、那英等天王、天后级导师打响头炮,后面蜂拥而至的歌唱类节目抢一线歌手也成了必要元素。对此,已经有不少热心网民掰

着指头帮着挑导师人选了———王菲、刘德华、张学友、崔健、张惠妹、周华健……真细细数过,网民才惊呼,“符合顶级导师的中国顶级歌手真不多”。毕竟,除了歌手本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外,现场表现力能否达到顶级导师的标准,也是直接关系到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恐怕大牌明星很快就被消费完了。

导师稀缺 王菲、崔健轮着上

面对如此多的唱歌节目,娱乐评论人李韩东感叹:“不知道是眼睛要疲劳,还是耳朵会起茧了。”这么多的节目,他认为最终也难分伯仲,“虽然各自都称类型不同,但总归都还是唱歌、选人,拼到最后还是得比创新,比制作,这样才会真正胜出。”唱歌类选秀节目带给人们的

一个遗憾,是音乐本身原创性非常匮乏。节目核心是音乐,竞赛和排名只是电视包装的手段,但音乐圈内人认为,无论《我是歌手》还是《中国好声音》,可以说它们是优秀的电视音乐节目,但和音乐本身的关系似乎没那么大。在《中国好声音》比赛中,关

喆、李行亮等歌手均是创作人出身,关喆虽有原创作品《想你的夜》,但这首歌在参赛之前已在网络走红,而李行亮等人更是无法拿出自己的作品来面对电视娱乐业的检验。《我是歌手》节目,黄绮珊、羽泉、齐秦、陈明、尚雯婕、沙宝亮、林志炫、辛晓琪等参赛歌手在比赛中主要以翻唱为主,而选择的歌曲也是诸如《热情的沙漠》、《再回首》、《可惜不是你》等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如此大热的娱乐节目无法推出一首新歌,只有好声音,没有原创好音乐,原创音乐的尴尬地位可见一斑。

《重庆商报》、《天津日报》

《中国好声音》是去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该节目从版权购买到制作不惜成本,仅导师转椅造价每把就高达80万元(人民币,下同)。高额的投入带来了高回报。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告价位节节攀升,第一季十期节目的广告费和版权销售让浙江卫视赚了3亿多,形成了强大的吸金模式。《天津日报》报道,今年的《我是

歌手》也大红大紫,不久前,湖南卫视对《我是歌手》总决赛插播广告和《中国最强音》部分位序广告资源进行招标,两场招标总额共计1.17亿元。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巨大的商业

利益,在吸引眼球的同时让制作方不得不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说:“《我是歌手》是我所有做过的电视节目中最贵的一档,因为要找最好的歌手,做最好的音乐,最高的配置。音响、音乐,我们都会花很大的投入。”唱歌类选秀节目的天平偏向了

商业,结果导致制作方愈发关注收视率,而无暇顾及市场远期的培养和发展。参赛歌手成功的最大体现也在商业价值方面。有人爆料黄绮珊之前出场费是两万元,在《我是歌手》爆红之后,出场费已飙升至45万元。歌手们自身除了要面对很多诱惑,还要承担名利附加的压力。

商业味浓 大制作推高成本

“你方唱罢,我登场!”突然之间,全世界都在唱歌。湖南卫视《我是歌

手》刚刚结束,《中国最强音》就已鸣枪开锣,这也意味着今年歌唱选秀节目大幕即将正式拉开。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强力启动,《美国偶像》也在中国荧屏落地,《快乐男声》于近期“回归”,一系列“歌声”将让今年春夏荧屏变得格外热闹。而为了留住观众们的耳朵,各大卫视更是出尽百宝,大有一决雌雄之势。不过,5月8日,河北

卫视《谁是高手》、安徽卫视《我为歌狂》等多档综艺节目宣布退出黄金档,疑似是由于近期的歌唱类节目泛滥,广电总局此前的限娱令再度升级。

好声音胜好音乐

耳朵疲劳,尴尬的是原创音乐。

PK战果:

Page 11: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人在他乡一责任编辑:韩叶 A11

为保障少数族裔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合理权利,美国在 1965年开始实施“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规定在大学升学、医院招收医护人员、军队征兵等行业的就业方面,要保护少数族裔的利益。然而,同为少数族裔的亚裔学子却因为学习刻苦努力,加上家长下功夫培养,往往成绩普遍好于其它族裔的同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亚裔生在实施“平权法案”的高校招生时反而无法得到这一法案的恩泽。为此,不少亚裔对“平权法案”产生了负面看法。一些民选官员指出,这项法案不能废除,而需进一步完善。

赵美心:“平权法案”不能废止,需进一步加强

国会众议员赵美心发表了她个人对“平权法案”的看法,认为这一法案非但不能废止,而且还要进一步完善。

赵美心表示,亚裔群体一直以来都遭受着程度不同的种族歧视。即便亚裔人士和其他族裔有着同等的学历和经验,也不等于他们就可以和其它族裔一样受到同等待遇,或找到相同职位的工作。“玻璃天花板”效应一直罩在亚裔群体的头顶,尤其在高科技产业,亚裔白领升迁到一定位置后,就被这层看不见的玻璃挡在了高级管理层之外。

赵美心指出,“平权法案”还有不完善之处,还需要进一步修改。但如果联邦大法官采纳了取消“平权

法案”的建议,该法案本身的残缺非但得不到完善,反而会让失去该项法案恩惠的亚裔社区蒙受损失,尤其是越柬寮和太平洋岛国少数族裔的群体,他们当中 40%的青少年都没有高中毕业。赵美心认为,虽然“平权法案”

尚不健全,但至少可以帮助亚裔人士向美国主流的高层发展,帮助他们加入该法案项下的各项计划,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努力。“我担心的是,一旦这项法案被取消,其项下的各种扶植少数族裔的计划就会被迫终止。这些计划包括教授少数族裔应当如何组织、团结起来,如何找到更好的工作,如何在面试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等。”

平权法案对亚裔生不公平

华人生活

CHINESE LIFE

姻侨报记者蔚宇、高睿报道

平权法案 让华裔生失去很多机会联邦最高法院近期或将重新

修订大学招生及职场招工中的“平权法案”,这引起华人家长和学生的普遍关注。不少从小就开始接受各种培养、被家长一步一步地引向升学道路的大学生,皆认为“平等录取”才应该是这个法案的真谛。

2012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额奖学金的何妹美(化名)告诉记者,她从小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父母为了培养他们家 3个孩子,可以说是用光了家里

的全部积蓄。3个孩子中,哥哥喜欢音乐、打球,她喜欢舞蹈、设计,妹妹喜欢画画、体操;这样,妈妈每天都要在不同的地方接送孩子,周末还要送他们上中文及英文写作课程。他们家里的 3个孩子,不但在学校各门功课中获得了全 A成绩,而且在各种校外活动中也表现突出。幸好他们家的兄妹年龄相差

不远,妈妈用了两三年时间,就将他们 3个孩子全部送进了美国前30名的大学学习。今年秋季,哥哥

获得全额奖学金,将进入美国东部的学校读研究生;妹妹也获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全额奖学金,即将成为大学新生。何妹美表示,即使这样,他们家

的 3 个孩子在申请大学本科的时候,都没有瞄准东部的“常春藤”大学。他们计划读研究生时才申请哈佛、麻省等大牌名校,因为老师们总是提醒他们,“平权法案”让华裔学生失去了很多的机会,他们如果去争,可能会浪费自己的精力。

▲一些学生高举支持“平权法案”的牌子在街上游行。资料图片

大学招生 优秀华裔生被拒之门外全美大学录取结果正在陆续

发榜,从不少学校公布的录取标准来看,一些达到申请标准的华裔学生,也未能进入自己的理想大学。一名居住在核桃市的居民陈戴维告诉记者,大部分美国公立大学在招生时普遍实施“平权法案”,将不少优秀的华裔学生拒之门外。华裔学生要进入同等名牌大学,成绩要比其他族裔的学生高出一截。而且,在同等的分数下,华裔学生往往会更加不被重视。

据统计,在不实施“平权法案”政策的学校,亚裔学生数量已经超过或接近 50%,即使如此,这些学校也还不能满足亚裔学生的需求,还有很多的申请者被拒之门外。同时,像南加州大学这类私立大学,也遇到了亚裔学生及外国留学生人数超过学生总人数 40%的挑战。这些学校近期受到了不少来自主流社会的压力,他们的招生办公室的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时,一问三不知地推托,并表示不接受采访。

不久前,5 万华人联署要求联邦最高法院重新考虑“平权法案”对亚裔子弟升学的冲击,这一事件让美国大学的录取制度引起了更多华人的关注。居住在南帕沙迪纳市的蔡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城市,高中亚裔学生已经占到了50%以上,在升大学的时候出现了亚裔学生与亚裔学生竞争的局面,同时,这个情况在华裔聚居的圣盖博谷十分突出,凡是好学区的城市,华裔生都趋之若鹜。

Page 12: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A12

人在他乡二责任编辑:韩叶A12

▲小留学生在美国校园难以适应环境,心里空虚寂寞。

江苏籍李女士近期从北京飞抵纽约,前往法拉盛街头守望互助队求助。

李女士向法拉盛街头守望互助队队长朱立创痛哭说,她的儿子在纽约皇后区一所高中留学,之前母子每周都会通过网络视频定期聊天数次,互相通报近期情况。然而一个月来,她和年仅 15岁的儿子彻底失去了联系,她拨打儿子的手机电话也处于无人接听和停机的状态,于是她亲自飞来纽约寻找儿子。到了儿子在纽约的住所后,居然发现儿子搬家了,学校老师说儿子几个星期都没有上学了,她不知道儿子现在在哪里。李女士在纽约只有每天守着电脑,通过 QQ发消息,并苦盼着儿子的回覆。

4天后,李女士终于收到儿子的回覆,在 QQ视频里,李女士发现儿子精神萎靡地躺在床上,不停

地打着哈欠。后来,李女士得知儿子在留学期间居然和同班同学一起吸食大麻,最后发展到吸食毒品可卡因。年仅 15岁的儿子居然把生活费和部分学费全部买了毒品。李女士最后痛下决心带着儿子一起返回江苏。临行前李女士表示:“可能正是美国太自由太无拘无束,才把儿子给毁了。”

19岁的河南女生小芯(化名)4年前来纽约读高中,在进入寄宿学校后,小芯很快和一群同样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成为好友。毕业后,小芯和好友一起进入纽约当地大学就读,并一起在校外租房住。小芯在中国经商的父母定期将钱汇入她的账户,进入大学后小芯开始着迷于打扮和网上购物,每个月父母汇入的 2000美元零用钱很快就花完了,小芯还刷爆了自己的信用卡,并开始借用好友的信用卡进行

网上购物。可怕的是,信用卡的债务越滚

越大,让小芯和好友无法承受。其好友最后忍无可忍,报警称小芯盗取信用卡消费。小芯最终被控三项盗刷信用卡罪名,锒铛入狱。她随后也因为入狱被学校退学,学生签证失效,面临被遣返中国的危机。朱立创表示,在纽约,很多小留

学生都是“90后”,在中国父母的眼中他们是小公主和小皇帝。来到美国后,很多小留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反而被美国当地的各种物质诱惑吸引,迷失方向。此外,纽约法律界人士表示,小

留学生一定要避免酒驾、吸毒等犯罪行为。因为自从在美国的外籍留学生管理系统 SEVIS 和警方逮捕系统连线后,曾经被捕的小留学生一旦回了中国,很难再申请来美签证。

无法把持吸毒、酒驾、盗刷卡

近期,纽约法拉盛地区发生了一起中国小留学生合伙诈骗其同学亲生父母的事件。一群小留学生以绑匪的名义和口气通过网络在 QQ上向一名中国留学生的父母索要钱财,并向其父母表示:“因为其儿子赌钱输了,借了数万元高利贷,现在还不了,如果其父母在第二天晚上7时之前,不将钱汇到指定账户,就等着给儿子收尸吧。”身在中国的姜先生夫妇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不仅立刻筹集现金、订机票准备赴纽约处理事宜,还不断致电纽约侨社机构寻求帮助。最后,姜先生夫妇在纽约当地侨界的帮助下,终于找到儿子———原来这场所谓的“绑架事件”,竟然是一场闹剧。

策划这起事件的是一群不到16岁的中国小留学生,因为平时跷课并不断周旋于纽约赌场、KTV及酒吧,并购买奢侈品,口袋里的生活费一分不剩。生活陷于困窘后,就假称被人绑架以索要赎金的方式,骗取父母的钱财。这仅仅是中国小留学生在美国生活的一个简单写照。近期,纽约长岛警方还逮捕了数名中国籍留学生,他们涉嫌酒后驾驶、吸食管制性药品和盗窃 同 学 财 物等,这也引起

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的广泛关注。身在中国的小留学生家长们,

对于子女充满无限期待,认为子女在美国的生活,只要在金钱及物质上得到了保障,就应该衣食无忧、幸福美满了,却忽视了小留学生们面对文化、语言、人际交往等环境差异所产生的无助、彷徨、诱惑和孤独等心理问题。纽约资深教育人士提醒众多准备将子女送出国留学的家长,“留学低龄化”要因人而异,小留学生在出国前需经一定的心理培训,做好应付各种困难的准备,让学生了解“我为什么要出国”,“出国对我来说有哪些利与弊”,“在国外遇到诱惑和困难该怎么办”。教育专家还提醒家长,不要以

为美国教育是传说中的“愉快轻松教学法”,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无法自控的孩子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也许更适合他们的成长。

缺钱自演绑架闹剧

中国小留学生来美难适应在纽约地区,近期发生数起中国大陆籍留学生犯罪被捕事

件,其中,酒后驾车、吸食违禁药品、盗取同学信用卡及财物等成为小留学生犯罪的主要问题。在留学生年龄层越来越低的趋势下,未成年小留学生失去父母照顾,孤身一人,往往很难抵挡外界的诱惑,有时候更容易误入歧途,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身在中国的父母,却把留学美国想得太过简单,认为只要定期给孩子账户“打钱”,让孩子在异国不吃苦,就可以彻底放心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问题,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记者采访了一位亲戚家的小留学生孟阳(化名)。在电话中,孟阳向记者表示,来美国 2年多,从最初的对周围环境和人的恐惧,到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是现在除了功课上遇到的障碍外,最不适应的就是在这里没有朋友。孟阳表示,在班上除了几名美国出生的华裔学生外,其他全是白人学生。平时下了课回到寄宿家庭后也没有任何伙伴。每天除了做功课,参加学校活动外,基本都是学校和寄宿家庭“两点一线”,每个暑假和寒假基本上全部回中国。

孟阳回忆称,第一年在美国私立高中上学时,根本就听不懂课,老师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学校还特

意安排补习老师帮他补习英文,现在地理和历史课程还是很吃力,基本上是一头雾水。孟阳说,在美国这两年多,他还

是时时刻刻和中国的朋友保持联系,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来时,固定的工作是“刷屏”,看看中国朋友的微博和微信,留言评论,有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是生活在中国。孟阳还说,自己住的寄宿家庭只是提供每天的食物和住所,很少干涉他做什么,也很少交流。学校会定期走访寄宿家庭,询问他的生活情况,也会根据他的申请,更换寄宿家庭。孟阳还向记者表示,到了美国

后,才发现这里的一切好像不像传说的那么美好。文化、明星、电影、时

尚都与她的爱好不符。而家中的父母每天要求他视频,时间一长,他觉得是一种负担,每次视频都会找各种借口推掉。而每个周末,自己更喜欢上网看中国的综艺节目、听中国的流行歌曲以放松自己。

谈及今后的打算,孟阳像一个“小大人”似的,他说,父母的期望自己要努力完成,但美国并不是他的理想生活工作之地,自己更喜欢回到中国大陆或是香港工作。孟阳说,学校今年有 30多名中国小留学生,每天,很多大陆小留学生都会聚集在一起,在美国过着“中国式生活”。有的时候大家除了上课外,几乎一句英文都不讲,每天看的网站和电视仍然都是中文。

在美没有朋友过“中国生活”

荩小珊是较能适应美国生活的小留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侨报记者邹斌图文报道

Page 13: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王迪生德州华人 B1

参加 OTC会议呼吁联邦政府开放更多油气资源让各州开发

六州长齐聚休斯敦拉生意

周末社区活动

【侨报记者思远休斯敦报道】5月 6日,在休斯敦 Reliant Center举行的海洋油气开采技术博览会(OTC)上,不仅有数千相关行业公司的高管,还有 6位州长前来为本州的油气开发拉生意。他们希望通过联手合作,能够获得联邦政府对于美国本土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许可。

这 6 位州长分别为德克萨斯州州长 Rick Perry、阿拉斯加州州长 Sean Parnell、密西西比州州长Phil Bryant、阿 拉 巴 马 州 州 长Robert J. Bentley、南卡罗来纳州州长 Nikki Haley、以及北卡罗来纳州州长 Pat McCrory。

6位州长都希望通过增加当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的就业。虽然互相之间都有竞争,但他们更希望通过州与州之间的合作,向联邦政府提出开发自然资源的许可。

德克萨斯州州长Rick Perry对此次诸多州长同事应邀到来表示感谢。他认为,未来在很多领域中,需要州与州之间联手合作,以开创多赢局面。密西西比州州长 Phil Bryant在

讲话中,就申请联邦政府天然油气资源开采许可等待时间过长表示质疑。阿拉巴马州州长 Robert J.

Bentley希望奥巴马政府能够开放更多东部海岸的油气资源,以及墨西哥湾东海岸等地的天然资源。

北卡罗来纳州州长 Pat Mc-Crory在讲话中提到,虽然南卡罗来纳州与北卡罗来纳州在很多领域是竞争伙伴,但是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大家目前迫切所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南卡罗来纳州州长 Nikki Ha-

ley说,随着当地人口增加以及工厂企业不断壮大,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如果因为能源问题导致发展受阻,那将是非常不明智的。

德克萨斯州州长 Rick Perry在 OTC会议上与其他 5位州长达成一致意见,希望联邦政府开放更多天然资源开采权。 侨报记者思远摄

【侨报记者郑直、思远休斯敦报道】年年聚会年年来,家愁烦事无人知。5月 6日,在休斯敦ReliantCenter举行的海洋油气开采技术博览会(OTC)上人潮鼎沸、川流不息的人潮中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尽管每人梳理得流光水亮,西装笔挺,满目的笑容中有谁知道来自中国的参展商们心里什么样的焦虑。

在记者的随访中,众多的参展商无意中透露了他们来参展主要是为了打个形象,真正能以订单营利的模式收回参展成本的寥寥无几。几位幸运能签约的参展商也有令他们“头痛”的问题。一位参展商说:“产品是打入美国了,可是只能替中间商做代工。”

一家温州阀门厂的老板说:“我们是自己根据最终用户的要求设计图纸,完全按照美国的 API标准备料、加工、测试和检验,最后还不得不贴上一个别人的标签才能进入美国。”

一些参展商说,除了展示自己企业的成果,其实更多是想学习别人的最新技术,目前国内在核心技

术的研究方面还亟待更多创新与发展。参加 OTC有 5、6年资历的上

海某重工企业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说,近年来,虽然参加该展会的中国海工企业与人数在不断增多,但是同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问及原因,他认为中国的海工

行业核心技术发展还是有欠缺。国内不少厂家在制造大型海工产品,其核心设备主要还是依赖国外进口。在有些国内企业看来,如果不采用外国的核心技术,产品的质量将很没有保障,因此只有中国企业自己掌握、发展核心技术,中国的海工业同国际海工业的差距才能减少。在一些中国参展商的展位前可

以发现,工作人员数量不少,但他们有时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用中文聊天,“窜门子”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一些中国参展商喜欢同国内前来的同行业“互相走动”,寒暄一番。这些行为与 OTC这样一个国际展览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似乎有些超脱会场之外的感觉。

OTC中国参展商:目前只能做代工

【侨报记者思远休斯敦报道】5月 4日,在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为美南地区 2012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李桂喜副总领事代表总领馆向获奖的中国留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此次,美南地区共有 28名中国留学生获奖,他们的专业领域涉及物理化学、光学、力学、电子、机械、材料、计算机、环境工程、生物医学数学等。

总领馆教育组张益群参赞说,今年申请奖学金的优秀学生相当多,可以说奖学金的申请者是“万里挑一”,为此休斯敦总领馆还特别向国内申请,增加了获奖名额。此外,奖学金的金额也从上一年度的5000美元提升到 6000美元。

据张参赞介绍,因为美国的科技比较发达,所以此次获奖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理工科专业,而且几乎都是攻读博士学位四、五年级的留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了有一定影响的文章;文科专业的留学生也有,但相对较少。张参赞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

生奖学金”对获奖学生以后回国发展或是留在美国求职,都极有用处,因此竞争非常激烈,此次共有 100多名申请者,经过第一轮筛选后,领馆会将申请者的研究成果或文章发给相应领域的教授,由多人打分进行评选,专家们的意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后将名单申报给中国教育部下面的国家留学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

美南八州 28名中国留学生获奖学金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张益群参赞向记者介绍今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相关具体情况。侨报记者郑直摄

【侨报记者思远休斯敦报道】5月 3 日上午,休斯敦市长候选人Ben Hall在恒丰银行社区中心举行华裔社区和记者见面会。在林富桂律师的主持下,Mr.Hall向众人阐述了自己的施政理念。国会议员 AlGreen也特别到场,为多年的好友Ben Hall来站台助阵。Ben Hall的竞选议题包括要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打击休市犯罪分子、减税、提高教育质

量、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Mr.Hall 口才极佳,态度亲善,赢得了众人的良好印象。他幽默地说,他对犯罪分子可不是一个友好的人。就侨报记者提出的如何提高中国城的治安问题,以及如果他当选会不会要求休斯敦警察局把“钓鱼执法车”(bait car)也开

到中国城里来、以打击西南区肆无忌惮的砸车盗窃现象,Ben Hall 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理解华人对社区治安的重视。他特别提到,仅仅使用“钓鱼执法车”抓捕罪犯需要动用大量的警力和成本,更重要的措施应该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击和威慑犯罪分子,由政府出资,在中国城的主要街区安装高清晰度摄像机,进行实时监控。

Mr.Hall跟社区各界人士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和合影。Ben Hall说,如果他有幸成为休斯敦下任市长,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休斯敦的就业率,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

在教育话题上,Ben Hall 郑重地承诺,他会致力于提高当地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休斯敦的孩童们争取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他同时指出,通过减税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休斯敦,对当地的经济也将带来极大的带动。

社区众多重量级人物出席了见面会,祝福他取得成功。

休斯敦市长候选人 Hall重视社区治安

主题:Two Million Minutes三国高中生 4年生活演绎时间:5 月 11 日(周六)下午 2 点至 4点地点:3410-A HWY 6, Sugar Land,TX 77459(GT Learning Academy)内容:GT学院学术教育免费课题之一:欣赏电影“Two MillionMinutes。讲述世界三国(美国,中国,印度)的高中生是如何度过他们的 4年高中生活的。免费饮料和食 品 供 应 。 请 登 陆 www.gtlearningacademy.com电话:281-201-2803

主题:牙买加 7日商游之旅时间:6月 12至 19日地点:Montego Bay,Kingston内容:7日热岛游览外加商务会见至总理级官员和当地要商,往返机票,5星酒店,地面出行,一日三餐和宴会,国会议员领衔,团费单人3000元,双人 5600 元,加勒比商会领队。电话:832-448-0518

主题:西南区 Miss Alief Teen选拔赛接受报名中时间:6月 3日截止地点:邮寄 Application到 A.C.S. P.O.Box 1712, Alief, TX 77422内容:报名者须为 11年级女生,学习成绩 GPA在 2.4以上,8月 6日由 Alief Community Association 公布评选结果。电话:832-651-3428

德州州议员 Al Green同华裔社区多位重要人士为休斯敦市长候选人 Ben Hall助威。

侨报记者思远摄

Page 14: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B2

德州工商B2 姻责任编辑:林青

图与文

图与文

多功能机上盒多功能机上盒

【洛杉矶讯】魅力中国 TM母亲节送关怀,历史最优惠的促销价。母亲节期间,凡是订购魅力中国高清一年买断预付服务费计画的客人,就可以享受设备费用从原价$90变成促销价 $39.99。促销日期为

5/1/2013-5/15/2013.无隐藏费用,无开通费,免费试用 30天,另外还赠送大家,宝岛套餐 60天免费体验,请大家不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魅力中国全面升级的智能高清

电视机顶盒,采取的电脑高端CPU,基于 Android系统,强劲的搜索功能,稳定而多元化,可以弥补普通电视的节目的局限性和功能的单一性,让连接上机顶盒的电视瞬间成为像电脑一样多功能,譬如浏览网站,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发微博等。此外,它完全支持鼠标操控应用的功能,客人几乎可以抛弃遥控器,仅使用鼠标就可以轻松、快捷的玩转机顶盒应用。魅力中国 TM综合了 60多个电

视频道,像中央 4台,凤凰资讯,凤凰美洲,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支持 48小时任意点播回放。还有海量的电影、电视剧,可达到上万的点播时间,供您随时免费点播。魅力中国 TM日前又联合 CloudtechTM

推出宝岛电视!新的节目包里,又添加了很多台湾,香港频道节目,其中包括:东森新闻、东森美洲、华

视、台视、香港有线 1、2,等等。在魅力中国套餐里还新添加了新频道:美国中文电视、Sinovision和环球东方电视。一个魅力中国机顶盒就能满足所有要求,看魅力中国的节目是您不错的首选。

魅力中国分两种计划:买断和租用 T1机顶盒。买断机顶盒只需$39.99,(仅限优惠时期)月费是$7.99。租用 T1机顶盒押金是$50.00,月费是$11.99. 无论您是租用还是购买,都会得到我们的 30天的无忧试用期。在 30天内,如果您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都可随时取消我们的服务,我们会退还您购买或者租用机顶盒的钱。没有隐藏费用,无安装费用,无点播费,让您安心的使用我们魅力中国的服务。关于宝岛计画,买断月费$9.99(促销期间一年买断预付宝岛计划每月只需$8.00),租用月费是$11.99. 如果您魅力中

国 TM和宝岛计划一起订购,绑定计划优惠,月费只需$15.99。此外,推荐 15位亲朋好友,将终身免费呦。

详细咨询魅力中国 TM24 小时服务热线:1-888-800-7808,网站查询:www.hanyastar.com。美国办公室电话:626-575-9299,办公室地 址:11100 Valley Blvd #336,ElMonte,CA,91731。

魅力中国 TM母亲节优惠大放送

【侨报讯】终身大事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来说具有多重的重要性,对于要融入主流社会的新侨而言,对于毕业后想留在美国工作的留学生而言,对于还处于情感沙漠地带的独居人士而言,都具有多重意义。当然还有人说,跟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人结婚,可能比上英文学校的效果都好,不一而言。6月 8日的东西方人士单身聚会都能满足这样的需要。

苏丝黄餐厅(Suzie Wong’sWorld)位于休斯顿的西南区,地处最繁华的商业大街Westheimer上,处于 West Houston Center Blvd 东南角的商业广场上,地址是:12151Westheimer Rd,Houston, TX 77077,电话是 281-9002461,定位的朋友最好提前致电,以免向偶。千里姻缘路,媒体一线牵!为东

西方单身人士快速结缘而设计的西方会东方单身约会活动是由德州双

语记者公关协会协助策划,负责人的态度在以往已促成

了大量的华洋单身人士结缘。这次又将把主流社区,华裔社区和越南社区的帅男靓女召集聚集一堂。难得相识相知个年龄段的朋友,他们还设计了快乐的游戏,丰盛的晚餐,宽敞的舞台和 DJ, 丰富的 KTV歌谱,购买一张入门票就全部搞定。网上了解详情可登陆:http://west-meeteastsinglesparty.eventbrite.com ,电询:281-9002461 或 832-5887768了解详情。

【侨报讯】看麒麟电视 打本地及国际电话全年免费。全球最大的海外中文网络电视公司麒麟电视在北美地区全新推出“麒麟电话”网路电话增值服务,向客户提供清晰、高品质的本地、长途以及国际电话服务。限时预购特惠,新客户只要订购麒麟电视,就可以买一送一的超值价格,获得一年免月费、帐内互打免费、免开通费、免费设备的麒麟电话服务,立即致电:1-888-690-5327查询。“麒麟电话”以其独有的“帐内

亲友免费通话”功能,一个帐户,提供高达四台设备给北美客户及其全

球亲友,帐内亲友之间互打电话无限量、不计费,大大节省您的电话帐单。·帐内亲友免费通话:无论您的

亲友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或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拥有麒麟 VOIP电话机,您就可以免费打给他们,想聊多久就聊多久。·保留原号:即使转订麒麟电

话,您也可以保留目前使用的本地电话号码。·手机拨打服务:当您外出时,

您可以使用手机打电话给您的家人和朋友。·免费设备:所有设备无须购

买,只要付一次性的设备押金,可以免费租用。此外,麒麟电话的用户还可享

受来电等待、三方通话等多项功能和优势。自创立以来,麒麟电视一直引

领互联网视听潮流,为海外第一家实现高清播出中文电视频道和节目的运营商;并于 2012 年,发布“KyLinTV Everywhere”使用同一个帐号,就可以在在电视、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上“漫游”观看麒麟电视的所有节目服务的高质量播出服务,不论最热门电影、电视剧、《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非诚勿扰》、《男左女右》、《我是歌手》、《妈妈咪呀》、《舞林争霸》、《顶级厨师》等综艺、戏曲、养生影视点播套装;业界唯一高清画质长城平台;东森、台视、民视台湾套装内所有热播节目,在智能电视、iPad?、Android 平板电脑、普通电视和个人电脑上都能收看!所有家庭成员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收视终端、看自己爱看的节目。限时优惠价: 新客户只要订购麒麟电视 (每月只要$9.99起),就可以买一送一的超值价格,获得一年免费的麒麟电话服务,立即致电:1-888-690-5327查询。

【侨报讯】首届释行浩少林功夫学院“2013 少林传奇”大型武术汇展,于 4月 27日在中华文化中心大礼堂成功举办, 盛况空前。本次演出打破传统功夫展示模式,首次以全新舞台剧形式演绎中国功夫的魅力。全剧由释行浩少林功夫学院院长程浩策划, 东方艺术教育中心校长徐利创意,着名制作人鲍玲为导演。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中,少林拳法、器械、擒拿格斗、太极拳等武术节目精彩纷呈,穿插妙趣横生的舞狮表演, 将学院十二年的教学成果有声有色, 浓墨重彩地呈献给观众。 融汇成“天下功夫出少林,海外少林谱新篇,大师精心传绝艺,少林美名天下传”精彩乐章。演出前,全场为四川雅安遇难

的中国同胞祈福,表达全体师生对遇难同胞的哀悼, 向灾区人民表达最深切地慰问。当晚,休斯顿地区遭受特大暴

雨,200 多名师生和近 600 名家长朋友,风雨无阻赶到剧场。尽管不少贵宾因天气受阻,未能出席当晚的

盛会。中国驻休士顿总领馆侨务组组长范勇、休士顿市市长安妮斯 -派克等,纷纷打来电话预祝演出成功。美国国会议员 Al Green代表国会送来褒奖状,表彰释行浩大师、李晓琳老师及其弟子 Gordon Tsai(蔡宗宏)、Kelin Wu(吴恪霖)、KaiserTin-U,12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武术,在美国的传承和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海瑞斯郡大法官张文华女士冒雨专程赶到现场,并上台致辞祝贺。舞台剧《少林传奇》的剧情根据

该院学生,2011 TKO 国际空手道大会少儿专业组总冠军、2012 IC-MAC中国国际武术锦标赛少儿专业组最高级别,4项全能冠军 JeanHoang的习武经历编创。观众借助Jean的拜师求艺的故事,了解海外少林弟子在少林大师精心指导下,德、艺、才多方面茁壮成长、展示幼稚的蒙童登上国际武术冠军领奖台的传奇经历。

当主持人 Sandy Yen介绍少林功夫学院不仅教授少林功夫,并且

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及做人的道理时,全场学员自发地回应响亮的齐声诵读信条戒训,动力、自信、自律、坚韧、尊重、团结、正义、宽容场面温馨感人,令在海外为宏扬中化武术十多年的硬汉程浩,心恸眼热,倍感欣慰。

院长程浩发自肺腑的感谢信伴随着十二年来的成绩回顾短片,深深地打动了全场。接下来 , 随着Jean Hoang的一次偶然机会观看了少林功夫表演为源,通过启蒙、寻师、学艺、最后圆梦少林拜师的剧情为串连,将学院各级教学成果全方位的,立体的呈现给观众。“美国少林禅武总会—休士顿

释行浩少林功夫学院”是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教育机构。 为适应学院发展的需求, 特聘李婉臻为武术总教练。地址:5905 Sovereign Dr.,#131,Houston,TX 77036(中国人活动中心内 ),网址 www.houston-shaolin.com, 联 络 电 话 (832)858-3898。

麒麟推出超值家庭电话服务

6月 8日苏丝黄单身聚会引侨社关注

释行浩少林功夫学院首届武术汇展圆满成功

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在母亲节到来

的时刻,不多言的梅博士以请妈妈

吃大餐,紧拥妈妈合影的方式展现

母子情深.

新符园的超大龙虾一个盘子占据了餐桌的大部分地方

六福正统川菜台菜

︵百佳超市广

场︶以开业,就吸引来满座的名人雅

士来捧场

恒丰银行高层和国会议员为市长候选

人Ben

Hall

︵中︶站台

侨报的Sherry

代表侨报呼吁候选市长关

注侨社的需要

休斯顿警民联欢会上,县警局警长赠德州牛仔

帽给社区代表

江苏之友协会对警民联欢活

动积极参与

Page 15: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王迪生德州要闻 B3

佩里向议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增加税收减免和水利建设预算 不通过法案不许议员度假

【侨报记者思远编译报道】德克萨斯州州长佩里(Rick Perry)周三宣称,如果州议会不能满足他要求的税收减免和水利项目,他将在今年暑假把所有的州议员召回到奥斯汀。

佩里当天告诉州会大楼外的记者:“如果他们想在本届立法年度结束时回家,最好给我 18亿美元的税收减免。”“给我一份不增收运输费用并

且能够支出 20亿美元用于基础水利建设的平衡预算,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回家享受他们的夏季,”佩里还说。

州众议会周二晚上批准了 6.67亿美元的企业营业税减免法案。佩里周三说:“我们只成功了 1/3。”

根据佩里对税收减免的定义,可能会有更多的税收减免法案出

台。州参议会已经批准一项宪法修正案,给家庭和企业退还 7.3亿美元水电费,而众议会上周通过,在企业营业税减免之上还会有 3.5亿美元的企业税收抵免。“州长已经要求更多减免税政

策,他希望文件在会议结束前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佩里的发言人Josh Havens 被问及如果其它减税措施将满足佩里的要求时说。副州 David Dewhurst在一份赞

同佩里税收减免和基础设施的声明中说:“今年德克萨斯州参议会已经通过超过 7亿美元的税收减免,我

们期待着与众议会合作来增加这个数字。德克萨斯州参议会和众议会将拟定一个不增加税收平衡的预算,提供更多税收减免,确保我们走上一条繁荣的道路。”“我们需要坚持立场,支付 20

亿美元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的,尽管资金是来源于 120亿美元的储备资金,”他说。参议会需要选民批准宪法修正

案,将部分储备资金用于水利、交通和教育。然而,众议会领袖驳回了这个提案。他们说,立法机关不应该让选民来承担如此核心的责任。

上周,众议会的水利计划土崩瓦解后,民主党已对此议案进行封杀,他们想把该计划中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中。一些共和党人士也反对该水利

计划。如果该计划要获得通过,必须获得 2/3的赞成票。

本周三,德克萨斯州州长佩里在州议会大楼外演讲。 美联社

【侨报记者思远编译报道】达拉斯近日发生了一起枪击抢劫事件。案发后,警方反应迟缓,引起民众不满。

但是,警方对此依然没有做出任何正式回应,对于人们提出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也没有给出任何答案。

这起枪击抢劫案发生在位于4819 Bernal Drive 的 Pepe's Grocery杂货店。达拉斯警察局正在研究该抢劫案的有关情况。

目前,警方还在排查线索,以

确定是否涉及其他人。杂货店经理 Joe Cho下午在接

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他从他的办公室内发现武装劫匪时,他快速拿出自己的手枪自卫,并射中了他们。劫匪被还以颜色后迅速逃离。

Cho说,他马上拨打了 911,报告有人企图枪击抢劫。然而,他足足在他工作了 17年

的店里等候警察等了 20分钟,还没见到警察的影子。他说,他当时觉得警察不会在当晚出现了,就锁上店门,回家过夜。

当被问及他对达拉斯警方没有及时回应他的呼救是否感到惊讶或不安时,他承认说:“当时心里非常心烦意乱。”

Cho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籍韩裔人士,30年前搬到该地区。他说:“等待警察 20分钟,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根据公开纪录,当警方人员赶

到现场,并叫他回到店里,他照办了,尽管事实上他非常不乐意。

达拉斯警察局的官员还没有对这次明显的延迟反应做出解释。

达拉斯一店遭抢劫 警察接报后很晚才赶到

【侨报记者思远编译报道】5年前,一名男子在施工现场崩溃,杀死了休斯敦一名资深警察并导致一人受伤。现在,令 DebbieGryder目瞪口呆的是,这个杀死她丈夫的男子可能很快就有机会重新获得自由走上大街。

Gryder本周三得知,今年 29岁的 Hung Dasian Truong可能很快将被从精神病院里释放。该男子已被确认为一名精神病人,因而在2010年被判为无罪。Gryder气愤地说:“这简直是太让人难以相信了。没有人可以承受这个消息。”

Truong在德克萨斯州东部的Rusk State Hospital经过 3年治疗,已经获得医生批准的证明,可以出院接受治疗。他的律师 Skip Cor-nelius说:“医生建议建议是,他现无需住院,但目前仍在等待法官的最后决定。”

律师 Cornelius 和地区检察官都参加了周三举行的听证会。在听证会上,由地方法院Maria Jackson决定是否释放这个年轻人。即使 Truong被释放,因为判

决,他仍将在法院的监督下度过余生,这至少是对 Gryder 的一点慰藉。

Gryder 说:“这样一个人可以外出工作,可以在街上开车,即使因精神错乱撞死了人也可以被判为无罪?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发生?”一位曾与她的丈夫生前一同

工作的退休警察说:“如果他被释放,我不希望再看到别人受伤。”律师 Cornelius介绍,其当事人

在医院将处于类似缓刑的情况中,并处于哈里斯县的精神卫生和精神发育迟滞管理局监督中。“他会继续他的治疗,他的活动也将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他说。

【侨报记者思远编译报道】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圣安东尼奥分校的一位副教授起诉了她所工作的大学,指控该大学性别歧视,并声称她的薪酬低于其它男性教员。

周 四 ,Cheryl Kelsey 在 SanAntonio提起联邦诉讼,声称薪酬差异违反了第 1964条民权法案和第1963条同工同酬法。

大学发言人Marilu Reyna称,

德州农工大学系统的原则是“不对未决诉讼发表评论”。

Kelsey目前教授 3门教育管理的研究生课程。其诉状指出,Kelsey在 2009 至 2010 学年被聘请担任School of Education and Kinesiology的领导和辅导部门的助理教授。她在 2011至 2012学年前成为该部门副教授,但是薪酬依低于一名男性副教授,自身排名也低于男性助理教授。

【侨报记者思远编译报道】德州参议会通过了一项教师退休金补助法案,德州和州内各大学区将对教师退休基金进行额外补助。

根据参议会第 1458法案,价值1770亿美元的 TRS基金将给与其成员们一个巨大的补助,在未来 4年内,个人贡献将从 6.4%增加至 7.

7%。同时,国家的贡献将从 6.4%增加至 6.8%,不支付社会保障的学区也会贡献 1.5%。

此外,根据新法案,自 1999年以来约 10万 2000名已经退休的教师将会获得 3%的生活成本调整。该法案得到一致认可,现在已

送去德克萨斯州众议会。

州参议会通过教师退休金补助案

杀警凶手住三年精神病院获自由

2008年,杀 警 凶 手Hung DasianTruong 在法庭过堂。

HoustonChronicle

德州农大一教授告学校性别歧视

Page 16: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专题报道B4 姻责任编辑:王迪生

做女人难 做留美女博士更难侨报记者思远报道

为好专业分居两地博士妻子独守空房

37岁的 Leo是一位全职家庭煮男,比他小 1岁的妻子 Ella读能源博士毕业,在一家美国知名研究机构有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同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传统家庭相比,Leo和太太虽然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家却是女主外、男主内,家中打扫、做饭、带孩子全是 Leo的活,Ella则承担赚钱养家的重任。

据 Ella介绍,这个安排是她和Leo协商后定下的。当初 Ella选择来美国读博,丈夫作为陪读一同前

来,随着自己毕业、工作、怀孕产子,Ella决定由工资高的人出去工作,另一人专心在家带孩子,而有着美国博士学位的她成了出去工作的最佳人选。、

Ella坦率地说:“刚开始,我还担心丈夫会有情绪,毕竟中国传统

观念男人要挑大梁,不然多少会有些风言风雨。但是,丈夫非常理解和支持她,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后,各种家庭事务也都得心应手了。”据她介绍,在如今女博士的婚

姻中,妻子出去工作、丈夫在家里做

家务已不是稀奇事情。她的一位学姐,丈夫也待在家里,但每天却游手好闲,不是上网就是打游戏,妻子工作一天回到家,丈夫只要做一顿饭就可以了。像这样的夫妻组合,她遇到 4、

5对了。有些丈夫待在家里,可能是

因为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而妻子找到了,结果导致了“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生活格局。Ella透露,还有一些人是夫妻来美国读博士,丈夫不想读了,而妻子咬牙忍受了下来,结果就有了这样的情况。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来美国读

博士的中国女留学生在婚姻生活中所担任的传统角色不断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有的人坚持下来了,有的人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自我,其中的艰辛只有她们自己才深有体会。

在漂洋过海、来美读书的的中国留学生中,攻读博士学位的女性已不在少数,她们当中有不少人不仅要应付艰苦的学习生活,而且要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在采访中,侨报记者了解到,不少攻读博士学位的女性都是和丈夫一起来美国的,她们既要完成学业、寻找工作,又要照顾丈夫、培养小孩,紧张和忙碌可想而知。

29岁的 Daisy是生物医药专业的一年级博士生,她和丈夫 Peter在国内在大学相识、恋爱、结婚。Peter认为来美国继续深造能学到更多先进知识,所以 Daisy毅然决定和丈夫一起来美国读书。

Daisy 说:“我来到美国后,从研究生开始读,到今年,才刚刚读博士一年级。说句实话,还要多少年能将自己的博士学位拿到手,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难以预测的未知数,自己也很没谱。”

据 Daisy介绍,她读研究生时

和丈夫申请的是同一所大学,她毕业后,因为丈夫又继续读研,所以她也决定攻读博士学位。收到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在导师的劝说下,她没有选择继续和丈夫读同一所大学,原因是导师认为另一所大学更有利于她的发展。

Daisy相当懊恼地说:“从前没有和老公分开过,但是读博后,不得不与丈夫分居两地,每天下课回到家中,只能面对空寂无人的房间,有时候心里的难过会油然而生。”

忙学业精神压力大没工作不敢生小孩

学习压力繁重,暂无力成为母亲。

记者问快 30 岁的 Daisy 何时打算做母亲时,她的回答很无奈。她说,现在丈夫还在读博士三年级,什么时候毕业、能否找到工作都是未知数,自己如果怀孕,一边读书一边生小孩,简直不太现实了。

Daisy坦言,她认识的一些学姐都是在确定自己读博士最后一年才怀孕生孩子的,否则,学业繁重,精神压力大,还有对未来焦虑,这些对孕妇来说简直是灾难,自己光想想,就觉得害怕。

不过,Daisy透露:“我其实希望早点生孩子,因为太晚了生不成了。我认识的一些博士学姐因为学业、

工作不稳定,拖到年龄很大才准备要孩子,但可悲的是,有些人已无法有自己的孩子了。”她也很担心这一点,但是如果

最近两年生孩子,首先自己的学业会被耽误,还有孩子生下来后谁照顾,又将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

Daisy说:“我认识一些博士学姐,她们虽然结了婚,丈夫也和她们一起在美国读博,但是几乎大多数人都没有孩子,至于她们是们不愿生孩子,还是没有办法生,就不清楚了。在女博士中,生孩子已渐渐变成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有时候,我和学姐们聊天,知道她们没有孩子,就感觉很难往这方面继续说下去了,孩子似乎成了一个雷区。”

33 岁的 Amy 是一名女博士生,也来自中国。虽然她还在校园继续读书,但是她早在去年就有了一个中日混血小天使女儿。Amy和丈夫是在美国读研究生时认识的。丈夫是来自日本的留学生,目前正在攻读物理博士学位。

Amy回忆说:“结婚后,父母一直很希望我们快点有自己的孩子,毕竟那时候我已经 30岁了。虽然丈夫和我一样还是学生,但是考虑到

年龄都不小了,所以我们决定还是尽快要一个孩子。但没想到的是,计划与现实差距实在太大了。”

Amy 的父母得知女儿的产期将近时,就从国内买了机票飞来,准备照顾坐月子的女儿。但是,没想到,Amy的月子刚做完,父母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回国的飞机。记者追问原因,原来 Amy的父母认为在美国生活简直“生不如死”。据她叙述,记者了解到,Amy

的父母不懂英文,又不会开车,每天除了在家中待着,就是偶尔推着小外孙女去外面走走,但也不敢走得太远,生怕迷路,因为不懂英语,没法问路,又担心遇到什么问题,给学业繁忙的女儿增加负担。

父母去超市买菜,所有的物品都是英文,买瓶牛奶都异常吃力。老两口琢磨半天,最后还得请教女婿。

Amy 说:“我爸爸妈妈原来是想照顾照顾我们,减轻一些我们的负担,但是来了美国后,发现有太多不懂和陌生的东西,他们觉得做什么都缩手缩脚,因此感觉反而添了麻烦。有时候在家中,看不懂一些英文说明,常常好心办坏事,也令他们很是沮丧”

虽然 Amy常常安慰父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她坦诚道,边读博,边生孩子,实在是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无论丈夫和自己,还是父母,似乎自从她怀孕后,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她发觉,孩子生下来后,父母的神经也没有好好松懈下来。

父母离开不到 3个月后,Amy不得不将女儿送回中国让父母抚养。

Amy 说:“丈夫每天几乎都忙于实验,早出晚归,自己的学业也不容忽视,晚上回到家中,大家都非常忙碌,孩子夜间醒来,需要喂奶,一系列事情搞得我们真是焦头烂额。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和丈夫商议将孩子送回国内,由父母先照顾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Amy的眼眶都红了,泪水无声地流下来。

她有些哽咽地说:“我每天都很想女儿,那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可是只能从视频中见见她,感觉就像心被撕开来一样。”

Amy 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把孩子留在身边,丈夫和自己的博士毕业时间都可能推迟,很多问题就会如滚雪

球一般,越滚越大。所以,她决定忍“一时之痛”,为家庭和孩子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Amy说,一些朋友的父母来美国看小孩,即使会开车也没有用。因为不懂英文,他们即使在路上能够开车,但是看不懂英文指示牌,很多父母都对外出有很大的“恐惧”。

来美帮女儿坐月子父母受洋罪呆不住

自己带小孩忙翻天送回国寄养想得慌

太太毕业赚钱养家丈夫甘做家庭煮男

如何在美国扮演好自己不同的社会角色是许多女博士研究生面对的一大难题,她们小心翼翼地寻找家庭与工作学业的平衡点。 网络图

Page 17: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刘央中国电视 B5

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位于

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

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藏东第一禅林:强巴林寺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马拉山上,因寺

内主供未来佛强巴佛(即弥勒佛)而得名。作为藏东第一寺,强巴林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最高的建筑水平。红土、红墙、红衣的僧人,是强巴林寺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其宏大庄严的氛围彰显着宗教足以穿透岁月与生命的力量。强巴林寺最值得一看的还有它的神舞,场面恢弘,服饰华丽,在西藏高原享有盛名。

赏冰川绝佳地:来古村因冰川而出名的来古村位于青藏

高原东南伯舒拉岭的腹部,西藏最美湖泊之一的然乌湖就在它身边。围绕着来古村的多条冰川,在村子前形成了多个冰湖,因不同的冰川所在的地质和土壤成分不同,每一个冰湖都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有一个冰湖上还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山。走进来古冰川,犹如回到远古的冰河时代,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围绕着来古村的六条海洋性冰川(统称“来

古冰川”),巨大的冰川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样的自然景观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绝无仅有。

新石器时代遗址:卡若遗址卡若遗址是昌都一处十分有名的新

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 4000~5000年,遗址总面积约 1万平方米,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这里曾出土房屋遗迹 30多座,还有许多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制生产工具以及谷物、兽骨等,对研究西藏的原始文化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到此遗址,可以细细品味与想象原始人在那个遥远时空中的生活,感受一下充满可能的“历史”。

编辑 /亚群

编辑部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乙 11号梅地亚中心 838室 邮编:100038 电话:8 6 - 1 0 - 6 8 5 0 0 6 6 4 电邮 : t v p a p e r 9 8 @ s i n a . c o m

2013第19期 总594期

美西 美东 周一至周五夏令时 (5.13~5.17)

00:00 03:00周一:体育在线周二 ~周五:电视剧(每天 2集)

00:28 03:28周一:外国人在中国

00:48 03:48周二 ~周五:精彩一刻

01:00 04:00中国新闻01:13 04:13中国文艺01:43 04:43

周二 ~周五:国宝档案

02:00 05:00中国新闻02:12 05:12快乐汉语02:30 05:30走遍中国03:00 06:00中国新闻03:18 06:18百家讲坛04:00 07:00中国新闻04:15 07:15天天饮食04:25 07:25客家足迹行04:45 07:45远方的家05:30 08:30海峡两岸06:00 09:00中国新闻06:30 09:30今日关注

07:00 10:00周一:天涯共此时周二:文明之旅周三:体育在线周四:中华医药周五:深度国际

07:45 10:45快乐汉语08:00 11:00今日亚洲08:27 11:27探索发现09:10 12:10百家讲坛09:50 12:50天天饮食10:00 13:00中国新闻10:10 13:10国宝档案10:25 13:25

电视剧(每天 2集):家产(33~36)

12:00 15:00中国新闻12:15 15:15动画城13:00 16:00中国新闻14:00 17:00中国文艺14:30 17:30快乐汉语14:45 17:45新闻联播15:15 18:15远方的家16:00 19:00中国新闻16:28 19:28走遍中国17:00 20:00中国新闻18:00 21:00客家足迹行18:20 21:20

电视剧(每天 2集):

誓言今生(10~18)19:00 22:00中国新闻19:10 22:10

电视剧(每天 2集):誓言今生(10~19)

20:00 23:00中国新闻20:10 23:10

周一:天涯共此时周二:文明之旅周三:体育在线周四:中华医药周五:深度国际

21:00 00:00中国新闻22:00 01:00走遍中国22:30 01:30海峡两岸23:00 02:00中国新闻23:10 02:10

电视剧(每天 2集)

美西 美东 周六夏令时 (5.18)

00:00 03:00电视剧(每天 2集)

00:48 03:48精彩一刻01:00 04:00中国新闻01:13 04:13中国文艺01:43 04:43国宝档案02:00 05:00中国新闻02:12 05:12精彩一刻02:30 05:30走遍中国03:00 06:00中国新闻03:18 06:18百家讲坛04:00 07:00中国新闻04:15 07:15天天饮食04:25 07:25精彩回放04:45 07:45中国文艺05:30 08:30海峡两岸06:00 09:00中国新闻06:30 09:30今日关注07:00 10:00流行无限08:00 11:00今日亚洲08:25 11:25文明之旅09:10 12:10百家讲坛09:50 12:50天天饮食10:00 13:00中国新闻10:10 13:10国宝档案10:25 13:25远方的家

12:00 15:00中国新闻12:15 15:15动画城13:00 16:00中国新闻14:00 17:00中国文艺14:30 17:30精彩一刻14:45 17:45新闻联播15:15 18:15中国文艺16:00 19:00中国新闻16:28 19:28走遍中国17:00 20:00中国新闻18:00 21:00精彩回放18:20 21:20

电视剧(每天 2集):誓言今生(20)

19: 00 22:00中国新闻19:10 22:10

电视剧(每天 2集):誓言今生(20~21)

20:00 23:00流行无限21:00 00:00中国新闻22:00 01:00走遍中国22:30 01:30海峡两岸23:00 02:00中国新闻23:10 02:10体育在线

美西 美东 周日夏令时 (5.19)

00:00 03:00寻宝00:47 03:47天天饮食01:00 04:00中国新闻01:13 04:13中国文艺01:43 04:43国宝档案02:00 05:00中国新闻02:12 05:12精彩一刻02:30 05:30走遍中国03:00 06:00中国新闻03:18 06:18百家讲坛04:00 07:00中国新闻04:15 07:15天天饮食04:25 07:25精彩回放04:45 07:45城市 1对 105:30 08:30海峡两岸06:00 09:00中国新闻06:30 09:30今日关注07:00 10:00中华情08:00 11:00今日亚洲08:25 11:25中华医药09:10 12:10百家讲坛09:50 12:50天天饮食10:00 13:00远方的家12:15 15:15动画城13:00 16:00中国新闻14:00 17:00外国人在中国

14:30 17:30精彩一刻14:45 17:45新闻联播15:15 18:15城市 1对 116:00 19:00中国新闻16:30 19:30走遍中国17:00 20:00中国新闻18:00 21:00精彩回放18:20 21:20

电视剧(每天 2集):誓言今生(22)

19:00 22:00中国新闻19:10 22:10

电视剧(每天 2集):誓言今生(22~23)

20:00 23:00中华情21:00 00:00中国新闻22:00 01:00走遍中国22:30 01:30海峡两岸23:00 02:00中国新闻23:10 02:10天涯共此时

(节目以当日播出为准)

藏东明珠:昌都(31°07′N,97°10′E)

中国电视剧因你而精彩

昌都地区路况较差,尤其在雨季,经常会

发生塌方、泥石流等,

以致经常断路,所以游

客应做好心理准备。去昌都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 5、6、9月。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筹备,以“中国电视剧因你而精彩”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

2012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日前圆满落幕,“年度十佳男女演员”以及评委会特别推荐的各大奖项一一揭晓。盛典举办当日,众多明星和资深表演艺术家

悉数到场,几代电视剧工作者共同见证一场专属中国电视剧的盛会。

王扶林:“80后”的电脑达人已过耄耋之年的王扶林算得上是标

准的“80后”,身为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导演,他在盛典上担任颁奖嘉宾,见证 了许多年轻一代电视剧工作者的努力和

成功。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扶林老先生谈起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他说可以用“退而不休”来形容:看看别人送来的剧本,还经常上上网和朋友们联系联系。80多岁的他,不但用起了手机微信,而且对电子产品也是运用自如,“我经常用 IPAD在家里看电视剧,了解现在电视剧的内容和风格。”事实上,早在 20多年前,王扶林为了完成剧本就已经开始学电脑了。“现在我打字的速度很快,跟别人用网络沟通完全没问题。”说起这些,这位“80后”的老先生表现得相当自信。

张嘉译:成绩骄人屡获奖从新剧《四十九日·祭》剧组赶回出

席明星盛典的张嘉译,凭借去年多部热播剧中的出色演出斩获了这次盛会的“年度最佳男明星”奖项。在过去的一年,张嘉译的四部作品《悬崖》、《心术》、《浮沉》、《营盘镇警事》在各大电视台播出,都创下了同样出色的收视成绩,继2011年被称为“张嘉译年”后,2012年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张嘉译年”,网络上

粉丝也用一句很有趣的话来形容这种现象:译年又译年。出色的作品、高涨的人气也为张嘉译赢得了许多重量级奖项,去年底的华鼎奖、澳门电视节、国剧盛典“视帝三连庄”,今年初的导演委员会表彰大会视帝,加上这次明星盛典上的奖项,他已经在近四个月的时间内拿到了五座奖杯,可谓成绩骄人。

王珞丹:主持领奖两不误人气演员王珞丹,2012年因主演的

《山楂树之恋》和《红娘子》接连在同一卫视台播出,而创下了大陆电视台首次以演员命名的“王珞丹月”。本次明星盛典上,王珞丹更凭借这两部电视剧获得评委会特别推荐“最具荧屏表现力女演员”奖。不仅如此,王珞丹还首次挑战主持人的新鲜工作,作为唯一受邀的女演员跨界与撒贝宁一起担任该场晚会的司仪,并共同演唱开场曲《明星盛典》。当晚,王珞丹一袭白色拽地长礼服,完美演绎了动感十足的开场舞曲,又端庄优雅地出色完成了对多位优秀电视剧前辈的采访任务。晚会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她坦言,

“能有一个机会与这些优秀的前辈交流,从他们的身上听到这些宝贵的经验是非常难得的,我很珍惜。”

李晨马苏:配合默契“求关注”李晨、马苏自 2012年度携手出演赵

宝刚的话题之作《北京青年》后,不仅成为观众颇为熟悉的一对荧屏情侣档,也因各自多部作品获得媒体一致好评和收视好成绩。此次两人共同摘得央视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媒体特别推荐”奖,成为现场年轻一辈的代表人物。在领奖台上接过奖杯后,两人以“我们又见面了”打招呼,回忆起从前“对着镜子练习‘感谢 CCTV’的经历”,两人一同在现场喊出“感谢 CCTV”。而面对现场强大的导演、制片人团队,更配合默契地为自己“拉票”求关注,“有人推荐,那可能说明我们是很有潜质、也很有前景,在座的导演、制片人,各位老师前辈,记住我们两个人,我们是很有前景的演员!”引发现场一片笑声。

编辑 /露茜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食物之一。糌粑(糌音近“咱”,一声),名子听起来新鲜,实际上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每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做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糌粑,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叠叠层层摆满桌。

糌粑与中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制作糌粑时,先将青稞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入茶水中。待炒

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

糌粑吃法简单,营养丰富,携带方便,非常适合牧民生活。出门只要带上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找一点茶水就行了,不必起灶用火做饭。藏族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不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编辑 /晓芳

藏族糌粑

Page 18: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B6 姻责任编辑:韩叶移民园地

在国会负责移民法改革的 8位参议员(简称“八人帮”)提出的最新移民改革草案计划之中,同时也有对H-1B签证的改革方案,以下是相关的条文内容。

H-1B 申请要求更严

在大幅增加 H-1B 名额的同时,为了打消民众关于外籍劳工抢夺本地就业市场的顾虑,“八人帮”在草案中特别对 H-1B 雇主征人活动作出了更加详细和严格的要求:

1、申请费大增:对于过分依赖H-1B员工的雇主(员工总人数超过 50 人,H-1B 或 L-1 员工占到30%以上),在法案生效后将为每个新的 H-1B或 L-1员工支付 5000美元到 1万美元不等的额外费用。那些将美国的工作大量外包给外籍 H-1B或 L-1员工的公司将受到严密监控。

2、高度依赖 H-1B雇主将严格管控:在 2014财政年度,现有H-1B 或 L-1 员工人数超过总员工 75%以上的公司将不得再招新员工。在 2015财政年度,该禁令将扩大到 H-1B或 L-1员工比例超过65%的公司;在 2016财政年度,该比例会降到 50%。

3、申请 H-1B前要先做征人招聘程序:“八人帮”要求雇主在聘用 H-1B员工之前进行招聘美国员工的程序。如果该草案最终获得通过,劳工部需要在 90天之内提交

一个可以张贴 H-1B 工作信息的在线网站。雇主需要在雇佣 H-1B 员工

之前在这个劳工部的公开网站上公布工作信息至少 30天。

4、最低薪水标准要求大幅提高:为了避免大量外籍 H-1B员工作为廉价劳动力抢占美国就业市场,“八人帮”的草案规定雇主需要支付 H-1B 员工远高于现行法律要求的高额薪水,并且还要在雇佣H-1B 员工之前进行公开招聘广告,告知美国员工该职位享有的高额薪水。

5、禁止雇主在征人活动中给予 H-1B员工或 OPT持有人比美国员工更好的优惠政策。

6、成立新机构严格打击 H-1B及 L-1的申请诈骗:对于那些想要造假或者滥用 H-1B及 L-1 签证的雇主,该草案将成立新的机构并设立新的政策去预防、查处和阻止任何不法的 H-1B 及 L-1 的申请诈骗。总体而言,“八人帮”此次移民

改革草案中的名额扩增、配偶可合法工作还有 60天的换工作过渡期,都是对于 H-1B 申请人的利好消息;但是更加高额的工资标准以及更加严格的征人要求,也会对今后的H-1B申请带来更多挑战。

梁勇律师事务所

增 加H-1B普通件申请名额

从现有的 6.5 万个常规 H-1B名额增加到 11万个。

对 STEM 专业高等学历申请人增加 2.5万个名额

将现在分配给拥有美国(硕士及以上)高等学历申请人的 2万个名额改变为对于在美国取得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专业(STEM专业)高等学历申请人的 2.5万个名额。该法实施之后,每年的 H-1B名额可根据当年情况进行增减,每年浮动不超过 1万个名额,最多可达到一年 18万个常规名额。

H-1B持有人配偶的工作许可,依照互惠原则

微软公司常常宣称美国的科学、数学和计算机人才短缺,因而影响经济复苏的步伐。他们认为,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让雇主招聘外国人才,推动移民改革,就像大部分农民希望批出短期签证以便从墨西哥引入更多廉价工人一样,不少电脑软件开发商也拼命想从印度引入更多电脑专才。“脸书”(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近日就宣布,正在组成政治行动小组,以争取增加 H-1B签证的名额。

目前的 H-1B签证,允许企业从海外聘请持有学士学位的雇员,并可留在美国工作 6年。而大约有一半持 H-1B的移民均从事电脑相关的工作。

根据经济政策研究所的资料,有些高科技公司的确无法找到特定的技能人才,例如:网上存档的软件开发人才或智能手机的编程人才。但是,即使不断向外招聘,美国仍然要解决本地人才缺乏的问题。

现状是,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例如,美国大学或院校设有许多程序员和工程师课程,然而就业市场却无法吸纳相关学生。据估计,取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大学生数量超出了该领域工作人数的两倍。与此同时,程序人员的失业率仍远高于经济衰退之前的平均水平。

难道是因为大学院校没有教会学生正确的知识,以至那些学生即便完成学位、也依然缺乏谷歌或微软公司所需要的编程或开发技术?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行业缺乏人才,相关人才的工资会上涨,正如过去 10年能源热潮兴起,石油和天然气工程师的薪金就非常之高。然而,尽管硅谷企业不断招聘

精英大学生,但是,自从网络泡沫以来,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却一直停滞不前。对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计

算机教授诺曼·马特洛夫(NormanMatloff)批评 H-1B计划,称之为变相聘请海外更为便宜的“契约”员工。技术上,企业雇佣 H-1B员工,

大前提是无法在美国境内找到相同的员工,并会支付移民员工与美国员工同样的薪金。不过,由于法律上的漏洞,工资

的计算方式却并非如此。通常情况下,企业经常会因为省钱而雇佣年轻和经验不足的新移民,而不是一名年长又有经验的美国人。再者,因为 H-1B的制度使员

工难以转换工作,他们便缺少晋升或加薪的机会。最后,与绿卡持有人不同,因为签证问题,外来的员工不能停工或自己创业。《波士顿环球报》报道,在 2012

年总共批出的 13.478 万个 H-1B签证中,4间新泽西州与印度合作的电脑咨询公司申请的个数占到了20%。那么,由于美国本土技能人才

短缺,扩大 H-1B签证是否对企业的成长真正有效?赞成扩大 H-1B 签证个数的

人认为,首先,企业能够快速聘请外国人才以弥补缺失。其次,有证据表

明:H-1B计划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调查表明,1990 年至 2010年,H-1B员工创造的生产率占美国生产率的 10%至 20%,带来 615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有赢家也有输家,年长的美国人却因为无法与年轻技术移民竞争,工资下降。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增长基本

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生产力的增长,另一个是人口的增长。H-1B签证的确可以吸引外国专才,促进人口增长,进而带动经济,但是生产力的增长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政府为技术移民批出更多

绿卡身份,就可以让他们自由转换工作,对工作和薪金也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成长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真正生产力。但是,目前,持 H-1B签证的人却只能通过雇主担保或婚姻才有机会成为合法的永久居民。目前,企业代为申请的 H-1B

签证的上限为 6.5万个,给予美国大学的外国学生的额外签证为 2万个。参议院计划将这些名额留给硕士学位的专才,将上限提升至最少11万个或最高 18万个签证名额。然而,以目前的状态计算,这似

乎太多。国会是否应该调整政策的灵活度,稳定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是迫使经济骤然升温?再者,国会也需更长的时间来

判决和修复政策的漏洞,既要考虑如何使雇主支付 H-1B 工人与美国工人相等的工资,也要设法打击一些过分依赖签证来获取利益的公司。因此,扩大 H-1B签证名额的政策,还需进一步经受考验。

美国中文网编译

海外招才H-1B个数需要增加吗?

I-94卡实行电子化1日,美国多地举行劳动节游行,呼吁进行移民改革。移民局今年以强硬手段扫荡遣返非法移民,令本次全美大

游行人数比去年的 100多万减少许多。美国当前近千万不合法移民的家庭和工作问题,已经是最大的内政难题。如改革成功,则是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若处理失策,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美联社

签证改革名额增加,工资更高,要求更严

H-1B转换工作的 60天过渡期(Transition Period)

该草案还将建立一个 60天的过渡期,让 H-1B持有人用来转换工作。

从 2013年 4月 30日开始,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将逐步取消要求从空中或海路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士填写纸质 I-94表格的做法。

具体来说,从 4月 30日到 5月3日期间,从最先试点的几个机场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士首先体验到I-94卡的自动电子化过程。此后,I-94卡的自动电子化过程将会逐步扩展到美国所有的入境口岸。不过,从陆路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士仍然需要填写纸质的 I-94表格。

CBP的工作人员将在从空中或海路入境的外籍人士的护照或其它旅行文件上盖一个戳,该戳将显示 I-94卡上的类似信息,例如入境日期、入境的签证类别和合法留美的截止日期等。外籍人士也可以登陆 http://www.cbp.gov/I94,然后按要求依次输入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护照签发国、入境日期和签证类别,得到自己的 I-94信息,并打印出来作为身份证明的文件。

I-94卡的自动电子化过程从4月 30日开始,到 5月底结束。它将分期分批实行,不会立即在所有入境口岸同步实施。从 4月 30日到5月 3日期间,I-94卡的自动电子化过程首先在以下几个机场试点实行 :Charlotte Douglas InternationalAirport、Or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Las Vegas Airport、Chicago O’Hare Airport、Miami International Air-port、Houston Bush Inter-national Airport.

如果你自即日起从以上任一机场入境,没有填写纸质的 I-94表格,你应该被告知如何登陆 CBP的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而且,你要确保 CBP的工作人员在你的旅行文件上盖戳,显示入境日期、入境的签证类别和合法留美的截止日期等信息。

在以上 6个机场实行 I-94卡的自动电子化之后,该过程将继续扩展到更多的入境口岸。从 5月 7日开始之后,从空中或海路入境以下口岸的外籍人士也将经历 I-94卡的自动电子化过程:New York、Boston、Buffalo、Baltimore、Detroit、Atlanta、Tampa、Puerto Rico、Miami、Chicago、New Orleans、Houston.从 5月 14日开始之后,从空中

或海路入境以下口岸的外籍人士也将经历 I-94卡的自动电子化过程:San Francisco (包括夏威夷和关岛)、Tucson、El Paso、Seattle、Port-land(包括阿拉斯加)、Los Angeles、San Diego、Laredo.从 5月 21日开始之后,所有剩

余的空中或海路入境口岸均将实行I-94卡的自动电子化。

I-94卡的自动电子化过程开始之后,从空中或海路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士无需填写纸质的 I-94表格。外籍人士的出入境信息会被电子化存档,他们的护照或其它旅行文件上被盖上一个戳。这样,外籍人士在离境美国前,也无需上交纸质的 I-94卡。但是对于那些在 I-94卡的自

动电子化实行前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士来说,他们在离境美国前仍然需要上交纸质的 I-94卡。

张哲瑞律师

1

4

3

5

也就是说,如果 H-1B持有人配偶的国家允许持有工作签证外籍劳工的配偶在该国合法工作,基于互惠原则,美国也会允许该 H-1B持有人的配偶在美国工作。

2

Page 19: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天心健康养生 B7

老人性格抑郁或是耳聋惹的祸

“年纪大,机器坏”常常被老人拿来自嘲身体机能的退变,包括耳聋耳背。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性耳聋通常由家人发现———长辈听不到门铃或电话响、说话像吵架、电视或收音机开得很响……专家表示,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丢失”0.6分贝的听力,若长期不察、不理老年性耳聋,不仅沟通交流难,还会引发性格及心理问题,门诊经常发现家人诉称老人抑郁自闭、乖僻,最后查实是耳聋惹的祸。

病因分析 七旬老太爱吵架原来是耳聋

林老太太 70多岁,这几年动不动就发脾气,把儿女、媳妇、孙子孙女们都折腾得够呛。50岁的儿子林先生说,母亲年轻时极为勤劳,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慈爱的她在家人心目中一直是“镇宅之宝”。情况近 5年悄悄变化———林老

太脾气越来越怪,慢慢地不愿与家人沟通,说话时严肃地盯着家人看,搞得大家心里都毛毛的。后来,发展至疑神疑鬼,认为家人对她不满意、

故意躲着她说话。与林老太相处了30多年的媳妇最“当灾”,一对话就变吵架。家人希望林老太出门找朋友聊天,她却总是不愿意出门。家庭关系紧张、矛盾越来越激

化的生活今年初得以终结。林家的远房小侄子发现,林老太好像听不见了,于是建议去医院检查。医生确认,林老太耳朵听力下降值达 80分贝,已经是重度耳聋,佩戴助听器都不行,最后植入人工耳蜗才听得

见。林老太近日向医生坦言,不能

接受自己 70多岁就聋了,又怕家里人嫌弃,所以不敢告诉他们,自己勉强装着,越来越辛苦,于是焦虑、抑郁、不愿交流却又害怕被孤立,纠结无助得连死的心都有了。在人工耳蜗的帮助下,林老太恢复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欲望,重新回到家人圈、朋友圈,以往的怪老太重拾慈爱开朗。

治疗勘误年过 60听力每年“丢失”0.6分贝

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吴佩娜表示,林老太患上的是老年性耳聋,由于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衰老退化,出现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这种情况发病率很高,美国的报告为三四成;有数据显示,中国身患老年性耳聋者达 1364.49 万,占

听力障碍总人群的 66.87%。”老年性耳聋的病因尚未明确。

吴佩娜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可增加血液浓度,导致耳蜗微动脉阻塞而影响到内耳循环,加速听力系统衰老,从而加快耳聋进程。因此中老人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脂类食物,戒除烟酒嗜好。此外,噪音和

服用耳毒性药物,也会导致或加速耳聋。在系统老化衰退、危险因素等

共同作用下,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丢失”0.6分贝的听力。临床发现,老人的听力损失大多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有的言语识别能力也会明显下降,还伴有耳鸣、眩晕等。

专家提醒“聋人三分傻”家人应及早发现“老年性耳聋一般都是由家人

发现的。”专家表示,由于该病进程一般较缓慢,老人家听力下降但自身察觉不出来,因此与人交谈时需要对方重复说,同时出现提高自己的音量,将电视和收音机的音量调高,手机、电话、门铃响听不到等现象。一般来说,正常人说话的音频在500至 2000赫兹,而老年性耳聋一

般先丧失高频听力,所以家人要注意这点,有的病人甚至出现高频听力陡降的情况。耳聋不仅直接导致老人与身边

的人沟通交流困难,而且,还会引发多种性格改变或心理问题。比如听不清声音、说话,因此多疑、孤僻、焦虑、抑郁、自闭等,严重的不愿与人沟通,不愿参加社会、社交活动。俗

话说“聋人三分傻”,因为听不见而反应慢、语速慢,长期不理甚至出现说话严重变调,加速老年痴呆症状。吴佩娜发现,很多老人不肯对

家人承认自己耳聋,坚称自己“听到,只是听不清”,此类听力障碍同样属于老年性耳聋范畴,也需要及早就医做听力测试。

治疗手段早期佩戴助听器获益更大专家介绍,老年性耳聋的听力

下降是无法逆转或恢复的,治疗上可采取药物治疗、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等。

对于中、轻度耳聋者,医生建议早期佩戴适当的助听器。吴佩娜发现,有助听器需要的患者,仅 20%左右愿意佩戴,因为他们认为戴助听器耳聋得更快,摘了就更听不清了。“这没有科学依据,只是戴上和取下之后的听觉差异所造成的错觉。”吴佩娜强调,助听器不仅能恢复听力,

而且研究认为,“听得见听不清”的患者获益更大,因为老年性耳聋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差,可能与中枢系统功能障碍及患者的认知能力有关。早期佩戴助听器可以保护患者的中枢神经、言语识别功能。

有的患者愿意戴助听器了,但为省钱而随便买路边货、接收继用他人助听器、只戴单耳助听器等,专家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老年性耳聋类型很多,助听器据类别而弥补听力,因此验配要到医院做专

业的听力评估;助听器寿命长,耳聋加重了还可以调整继续用,但每晚要放入干燥盒清除湿气进行保养。此外,耳聋一般是双耳性的,如

果只戴单边助听器,易导致言语识别率提高不明显、单耳听力无方向感且缺乏声音的立体感等。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重度以上

的老年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已不足以补偿听力。可去医院检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振动声桥植入。

病理症状有以下情况要注意

专家建议,如果出现以下老年性耳聋的典型症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

1、60 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以高龄听力下降为主。

2、听力下降为缓慢的进行性加重,开始时常不被注意,随着高频听力的下降,对语言的分辨能力有所影响,此时患者有听得见声音、听不清内容的情况,常需别人重复。以后随着语言频率的受损,则要求说话者提高声音与之交谈。

3、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常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

4、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即称“音素衰退”。多数情况下纯音听力减退不及语言听力严重,年龄越大此种现象越明显,即许多老年人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

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5、在老年人中有一种与年龄相

关的“附加”听力丧失,导致他们在听阈水平相同时的言语功能较年轻者差。同时还存在着低估自身听力丧失的趋势。

6、在嘈杂的环境中,老年人对语言的理解更差。老年人即使其听敏度损失不大,但在有噪声的混响环境中,其理解言语的困难度要比听力正常的年轻人大得多。对于有听力损坏的老年人,其理解言语的难度更大。

7、部分老年性耳聋的患者会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声。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至 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而渐增,60至 70岁达到顶点,此后会迅速下降。多数伴有耳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将对耳鸣感到“习惯”。

Page 20: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孙木戈B8文娱休闲

姻侨报特约记者/吴了了报道

《往事往时往思》之所以选择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新书发布会,是因为作者曾于1956年至1962年期间在这所学校度过了6年终生难忘的学舞时光。发布会上,67岁的她一身酒红色衣裙款款亮相———虽青春不再,舞者气质却丝毫不减,一对六颗银珠的长耳环悬在肩上,一步一照人。“这并不是一本新书,1991年就已经在台湾和香港

同步出版。现在是2013年,我很庆幸在22年之后这本书终于在大陆出版了。”她讲话的腔调,有着明显的台湾味道,那是1960年代,在台湾的7年影坛生涯给她留下的痕迹……当然,她也给台湾留下了痕迹:1967年,她因《几度夕阳红》一片获第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一时间家喻户晓。尽管一再强调不是新书,但她在大陆宣传期间,陈

丹青、刘索拉等大陆文化界“大牌”都心甘情愿为她捧场助阵,而开场白都是淡淡一句“我们是很多年的朋友了”……的确,1980年代,陈丹青、刘索拉、谭盾、瞿小松、艾未未、李欧梵等人都是她位于纽约苏豪区工作室的常客,他们在异乡一起创作、喝酒、彻夜长谈……刘索拉说:“她的人生故事曾让我听得目瞪口呆,比起她来,我的经历太简单了”;陈丹青说:“在她身上有一个共和国少女遭遇的命运,悲喜交加,堪称传奇,而这部传奇里最传奇的就是她的名字———江青。”

没错,江青———她与那个在红色年代中广为人知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爱人”的江青同名同姓。

1914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的李云鹤年轻时曾以“蓝苹”为艺名做电影演员,1937年8月,在奔赴延安之初,她为自己改名“江青”,意为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次年11月20日,江青成为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毛泽东是其第三任丈夫)。改名时,她大概不会想到这个名字将在日后给另一个女孩带来几乎一辈子的困扰。这个女孩就是1946年在北平出

生的江独青———是的,她最初的名字也并非江青。“我是腊月里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北平出世,是不是我的父母想在天寒地冻之中加一点春意,而用了青字?再加一点私心,而用了独字?”在《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的第一章《名字》中,传主这样揣测自己原名的来历。

将双名“独青”改成单名是有原因的,事情发生在1954年,小姑娘8岁那年。

20世纪50年代初期,各项政治运动层出不穷。政治学习、检查思想,也是每天必行的事。当时在上海念小学的江独青在班主任每天“要去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毒草”的教诲中,给自己规定了“日行一善”的目标。做“好事”给了她很大的满足,做得多了,也觉得比同班同学高了一块。可是她的名字又让她觉得比别人矮了一截。姓名正中间的那个“独”字,总能让人想到独吞、独享、独霸、独尊、独裁这类绝对个人主义的“坏词”,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于是,在小学当校长的母亲一

马当先,响应“自我改造”,决定要将她名字里的“独”字去掉。江青至今还记得派出所专为此

事派人来家了解改名的原委。母亲解释去“独”是想去掉自私自利。听后,他们表扬她:“思想改造”工作做得彻底。此后,她的名字成了单名“青”,刚念小学的大弟弟也从“独秀”成了“秀”,后来出生的两个弟弟则直接取了单名“山”、“川”。一切进行得如此正确、顺利、合

情合理,没有人会想到去“独”的举动将给这个女孩带来一生的麻烦———在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并不为人熟知,那个时代,大众只知道毛泽东的夫人本姓李、艺名“蓝苹”。

她的名字叫“江青”

半生悲喜皆名累

舞者江青

1956年,在上海小学毕业后,江青考入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当时北京舞校在全中国只招收

15名男生、15名女生。在上海考点报考逾千人,三番五次的复试下来,身体弱弱的江青竟然被录取了。她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只身北上求学。谈及年幼离家的原因,江青讲起发生1954年9月30日的一幕:“当时我陪外公登楼庆祝十一国庆节,有公安人员请他下来,我外公的脸色非常不好,我就跟着他拼命地跑,跑到弄堂口的时候,他们给他戴上了手铐……”外公巫惟润是上海国润小学的

创办者,父亲在香港经商,江青的家庭从此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5年,外公以“历史反革命”的罪名被判有期徒刑10年,他们全家也都被划成了“反革命家属”。1956年,“整风运动”开始,在国润小学担任校长的母亲被“隔离审查”,后被革职。几位舅舅则因为出身问题都不能在大学读书。童年的江青也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抬不起头来,尝够了“抬不起头、直不起腰,比别人低几等的滋味”。在受尽轻视的两年后,江青终

于逃离了上海,成了北京舞蹈学校一年级的新生:“逃可以使我甩掉那粘在我脸上的污点,抹掉那刻在我心上的疤痕,摆脱掉那令我感到耻辱的环境,在一个新环境中我将又是干净清白的。”在自传里,她这样写道。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的新书发

布会上,江青朗读了自传中回忆母校生活的段落,并一再强调自己非常怀念在这里6年的学舞生涯,感激母校培养了她作为一个舞蹈演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自律性。在北京学舞的6年中,她曾随周恩来总理为匈牙利总理卡达尔献花,曾

出入中南海演出,也曾下放人民公社接受改造,亲身参与过“除四害”、“大跃进”、“大炼钢铁”……她是那样切身地经历过了那个时代的洗礼,成了一个“又红又专”的艺术人才。

1962年年初,即将面临毕业的江青做好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准备———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猛地转了一个弯。在江青北上学舞的第二年,遭

遇家庭变故的母亲带着弟弟去香港投奔做生意的父亲。同年暑假,江青赴港探亲。她对香港的印象差极了,因为“翻开报纸比比皆是触目惊心而又龌龊的社会新闻”,与内地报纸上通篇的好人好事形成了强烈反差。江青毅然回京,如期归校。

1962年寒假,马上就要从舞蹈学院毕业的江青忽然意识到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去香港探亲了。她已经打定主意留在内地“服从分配”,并把东西都存放在了学校的储藏室,决定毕业之后永远不向公安局提出赴港探亲的申请。然而,事与愿违。赴港后,父母

都想让她留在香港。一是不舍从此骨肉分离;二是当时只要她在内地,她的弟弟们在申请出国时就会遇上诸多刁难。但反复沟通后,江青还是执意不肯听从父母之命。父亲一怒之下藏起了她的火车票和回乡证,江青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合作……最后,母亲怕她出事,帮她“偷出”证件,可是已经过期了。江青给舞蹈学院写信求助,收到的回复是要她某日、某时去某个指定地点,会有人去接她,把她带回北京。终于可以回校了,然而江青的

心里却打了退堂鼓。回忆当时的心境,她一连用了十几个“害怕”:“我害怕,怕我必须公开坦白寒假后迟回学校报到的原委;我害怕,怕我不会也不能够撒谎;我害怕,怕学校在

我讲实话后要我表态,坚决和家庭划清界限;我害怕,怕我做不到,我爱他们;我害怕,怕我过不了关,那么前途呢?我害怕,怕我的弟弟们将因为我而不能够出国学习,造成和我的舅舅们一样的命运……”某日、某时,江青没有到指定的

地点。她逃进了电影院,躲在黑暗的观众席上,“我算逃兵吗?”她问自己,然而,回答的只有哭声。若干年后,当时那个16岁女孩的害怕与无助化作了自传中这样这一段引人深思的文字:“这些年来,我足迹几乎遍达世

界各地,见到的是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没有人会说自己是逃离本土,而是用移民两个字。但移民背后的实质呢?我所接触到的中国人,不管是旧华侨或者新移民,也无

论个人在从前和现在从事何种工作,要是问起背乡离井的原委,虽然人人都基于不同的理由,但归根到底还是和逃分不开。”

逃到北京,逃出北京

在初留香港的日子里,江青倍感精神孤苦无依:荒疏的舞蹈、遗失的朋友、捡不回的梦想……她每天生活在昏睡状态中。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江青听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办的“南国演员训练班”正在招学员,她去交了报名表,并由此认识了同为上海女孩的郑佩佩。二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成为了一生的朋友。因为会舞蹈,1963年夏末秋

初,江青受香港“金牌导演”李翰祥之邀为黄梅调电影《七仙女》编舞。不久后因该片女主角罢演,17岁的江青从编舞变成了女主角,与邵氏签了基本演员长约。《七仙女》上映后好评如潮,

初入影坛的江青一炮而红,并被台湾媒体选为“最有希望的演员”。

1963年,江青随“香港国联影业公司”赴台湾拍片,当时她持香港身份证,中文姓名江青,英文姓名则按广东话的发音翻译:ChingKiang。没想到申请入台签证时出

了问题。因为台湾是按照“国语”发音,英文姓名应当译成ChingChiang,因方言之差姓有K和Ch之别,一经解释就明白了,但被问及为什么偏偏要用江青做艺名时,她就不得不将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直到那时,她才知道原来毛泽东夫人的名字也是江青。这场“历史的巧合”在4年后

被推向极致。1967年,江青因主演由琼瑶畅销小说改编的影片《几度夕阳红》,获第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而因文化大革命而“每天上报纸”的毛夫人则在这一年里推出了8部“革命样板戏”,被称为“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旗手”———两个江青一起出名。“在台湾那段时间,报禁没有

开放,还是戒严时期,对我这个名字他们不是说敏感,可每次都要说‘此岸的江青’,‘彼岸的江青’。还好,我是在影剧版上,她是在政治版上。”江青说,若她当年还留在内地,怕是没等那位江青知道她的存在,就已小命呜呼了。

此岸的江青,彼岸的江青

▼1962年圣诞夜,郑 佩 佩(右)和江 青 在舞会中。

1963年进入电影界之后,江青在香港记者招待会后留影。

1967年,江青以《几度夕阳红》一片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图为江青(饰李梦竹)与杨群(饰何慕天)。

图片均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提供

1949年,江青父亲离开上海前的最后一张全家福。

Page 21: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陈露 B9文娱休闲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四人帮”倒台。

文革结束后,“彼岸的江青”虽已失势,“此岸的江青”却依旧因为名字麻烦不断:“文革刚刚结束,我非常想回

中国看我的亲人,看看老师和同学。就是因为我的名字,拿不到中国的签证。我跟联合国驻纽约的人很熟,请他们打听下到底怎么回事,他们说,就是因为你这个名字,你不改名的话绝对没有办法。”无奈之下,江青与当时相恋了3年的瑞典籍男友彭贝克结了婚,终于得以以彭贝克夫人的身份回大陆探亲。在阔别了20年的上海,江青的

三姨亲口讲述了一段文革中与她名字有关的插曲:文革一开始,三姨就受到揪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列出一项新的罪名。罪名包罗万象,其中的一项就是替外甥女“江独青”改名字,故意将“独”字去掉变成和伟大领袖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同志、爱人江青同名,骂她:“胆大包天,没有自知之明,你外甥女是叛国投敌的国家叛徒,有哪一

点配用江青这个名字?你居心何在?”因为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三姨

被毒打拷问,受尽侮辱。这段往事,让江青听得万分歉疚:“三姨所受到的肉体上的折磨以及人格上的污辱,都是为了我那千不该万不该改的名字……”其实,文革中因为江青的名字

而受到冲击的不止她的亲人。1960年代中期,因为江青的电影海报、月历牌在北京舞蹈学院张贴,学校无人不晓江青逃去了“反动大本营———台湾”,成为首当其冲的批斗“靶子”。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陈锦清(1921-1991)也因此被打成“走资派”,罪状之一即她在任期间,“培养出这么一个叛国潜逃的江青来”。这次揪心的探亲之旅令江青

毕生难忘。回美国后没有多久,她在纽约收到了中国寄来的舞蹈杂志,看到上面的舞讯栏上刊登着这样一则消息:“美籍华裔舞蹈家彭贝克夫人访华……”谁是彭贝克夫人?大概只有天

知道和她知道了。

“彭贝克夫人”访华

重拾舞蹈,重拾生命1966年,江青20岁,嫁给了日

后“垄断台湾歌坛20年之久”的作曲家刘家昌。

二人相恋时,江青的事业正如日中天,而刘家昌还是一个穷学生,二人的闪电结婚成为当时街头巷陌最热门的话题。4年后,二人婚变,同样是轰动一时的报纸头条,香港和台湾都出了号外,谣言满天。

江青受够了,她再次决心逃走,放弃拥有的一切,离开台湾。在台湾影坛打拼的7年,尽管

拍了29部电影,但她没有搭过一次公共汽车,日常生活中的闽南语一句也听不懂。“我是养在玻璃缸中的一条金鱼。”

相比之下,在北京学舞的6年时光,她是属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一分子。“我有归属感。”江青说。

1970年的夏天,江青经由日本飞抵洛杉矶。那是从云端跌入谷底的一段日子,她上英语成人班,从ABC学起,其他的一切也由“A”开始,体验着从万人仰慕的明星一落成为一无所有的小卒的全部心酸……而把她从谷底中拉出

来的,是舞蹈。江青又重新开始练舞了,那

年她24岁,想要复功没有任何捷径,唯一的窍门就是苦练。随着肌肉能力的恢复和软度的增加,她对生活又恢复了信心,并确认舞蹈才是她真正能安身立命的道路。从1971年受加州长堤(Long

Beach)大学之邀作一场中国舞的示范演出,1972年得到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执教的机会,到1973年首次在“纽约市会堂”作舞蹈公演并促成了“江青舞蹈团”的成立,江青在舞蹈之路上一往直前。其间,她开始接触现代舞,为

了现代舞创作,她从加州搬到纽约,了解各种不同的创作方法,掌握更丰富的语汇,以打开自己创作上的途径和视野———曾经的创伤在对现代舞创作的摸索、探讨与挣扎中渐渐痊愈起来。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江青在

美国的现代舞之路走得很苦,她坦言自己能坚持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舞激发了我的创作欲,让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

出来,这不同于以往的舞蹈演员或电影演员,尤其是在经过那么大的一个波折后,创作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一头栽了进去;二是我年轻的时候经历了太多俗世名利,从那以后反而对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理想非常清楚,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打动我了。”如今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

林怀民1970年代初去美国学习现代舞,去找的也是江青。江青说:“那时候林怀民还刚刚学跳舞。”

1974年,江青保留下来的第一个现代舞作品《阳关》出世。也许是因为和自己某一段十分珍贵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阳关》是江青唯一一个从创作完成至今未曾修改过的作品,它开辟了江青从事现代舞创作的阳关大道。在后来的创作中,江青所遵

行的也正如她在《阳关》的节目说明上所写:王维《渭城曲》的结句“劝君(我今)更尽一杯酒,西出(越过)阳关无故人。古时(今日)出了阳关,便是塞外(大道),旅客(我已)过关而去,每每有一去难返之意。”

作为继知名舞蹈家戴爱莲(1916-2006)之后在西方学习现代舞的第二代中国艺术家,江青一直希望能在中西舞蹈界的交流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1979年春天,由她搭“桥”,实现了“中国舞蹈教育考察团”访美计划。由8人组成的舞蹈考察团成员,都是她熟识的母校的老师和原来同校的学长。在他们访美的一个月里,江青重新了解和接触到了与中国舞蹈有关的事,激起了她对中国舞蹈的热情和关注。

197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北京舞蹈学院邀请江青次年回华做巡回演出。“‘文革’刚结束,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忌讳提‘江青’。”江青说,考虑到是公开演出,不希望观众在欣赏学习中国现代舞时“分心”,最终陈锦清院长送她一顶“草帽”,将名字改作“江菁”。让江青哭笑不得的是,她在

1980年5月中国国内一篇名为《江菁和现代舞》的报道上,看到这样一段诠释:“江菁原名江青,恰与‘四人帮’江青一笔不差,故她毅然改名江菁。”

江青笑言,她的名字几乎成了温度计,可以测量中国大陆的政治气候。而19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下,江青这个名字因为“夺人眼球”又开始“占便宜”了。

1987年,江青在中国的八座城市举行了“现代舞独舞晚会”巡回公演。其中,北京场的演出被安排在了当年为“革命大歌舞”而专门建造的海淀“中国大剧院”进行。“大多数人都是揣着好奇,想看

看跳现代舞的江青和搞样板戏的江青有什么不同?”江青说,“我想我一辈子大概就是这一次占了名字一点点便宜,扬眉吐气。”

1991年,当江青在瑞典写作自传《往事往时往思》即将收笔之际,传来另一个江青自杀的消息。这让她觉得自己名字引起的麻烦终于可以永远结束了———但可惜,历史的进程往往不随人愿。

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的重点文化项目,江青与老友谭盾合作的歌剧《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江青身兼编舞、导演以及布景等数职。然而,临上演前,朋友突然告诉她,满

大街都是海报,却唯独找不到她的名字。江青去问演出公司,对方回应:“写了啊,CHIANGCHING。”

江青不解:“签合同时签的是中文呀?”对方解释:“非常时期比较敏感,而且你是美国护照,我们是按照护照上的英文名写的。”演出结束后,江青不肯上台谢幕。“算起来,我用这个名字已经59

年了,可到现在我还是有麻烦。”就在今年4月初,简体版《江青的往事往时往思》临近上市前,出版方突然告诉她,新书遇上了“麻烦”,叫她先别急着买飞北京的机票———这种际遇对江青来说太熟悉了:“大概又是因为我的名字,让大家‘多心’了。”

江青知道,在中国,她的名字在一定时期内或许都不止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政治符号、一段历史记忆。名字给她带来的麻烦与故事,也已经被她视作了生命的一部分。

但在这些多少有些无奈的感慨之外,她对自己的名字也始终保留着一点诗意的联想———这来自于中唐诗人钱起《湘灵鼓瑟》中最能引人遐思的尾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江菁?CHIANGCHING?

姻侨报特约记者/吴了了报道

几度夕阳照阳关

舞者江青 下

1980年8月,江青回到母校北京舞校。右起:陈泽美、江青、张予懿、宋恂如。

1980年,江青(右)与送她一顶“草帽”的陈锦清在长城。

摄影/陈伦

江青的现代舞作品《阳关》。

1979年,江青(左)与“中国舞蹈教育考察团”的许淑瑛在林肯中心艺术图书馆的演讲台上作示范演出。 图片均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提供

1960年代中期,席得进所作江青画像。

华人摄影师李小镜为江青拍摄的人物照。

Page 22: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姻责任编辑:孙木戈

B10

文娱休闲B10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春辰也掉过头在网络上看大家给予的评价。他很清楚外界对自己的质疑在哪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发布会上提及,过去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要是“明星出征”,但本届却改变了这一惯例。从这一刻起,人们对这7位艺术家的选择就存在怀疑。“这7位艺术家里确实有那么两三个很多人没听过,大部分大家还都是知道的。”王春辰如是说。

许多人都认为,既然是以国家为单位组织的展览,当然希望它能够反映中国当代艺术的水平。面对这样的期待,温和的王春辰用词谨慎起来:“首先不能说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国家馆只是一种组织形式。选择这些艺术家只是因为他们跟展览的主题有关,强调中国社会的一种生态和变化。既然强调的是艺术的生态,里面要展示的就恰恰不是最有名的艺术家或者大家都知道的。有名是怎么决

定的?没有名就不是一种存在吗?这正是当代艺术要讨论的,我想告诉大家这个过程。有人问我说里面有的人不是艺术家,你搞房子怎么就是艺术家?但是我要问,在一个艺术的体制里,谁来决定艺术家?难道他画了一张画就是艺术家吗?他做了这样的社会保护不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吗?”一连串的问题本来是由人们质疑策展人而起,但它们也间接质问当代艺术,而归结起来,其实就是王春辰在“变位”中提出的:非艺术与艺术之间的转化。经过对策划案的一遍遍修改,

马上就要在威尼斯现场布展的王春辰此刻心态非常平和:“展览不等于艺术品,展览是展示一种状态,产生一种问题的讨论,并不是说到了威尼斯的作品都是艺术品,但它可以成为展品。当它是展品的时候,人们就会讨论它,在这之后,如果你认为它是艺术品那它是,你不认为它是艺术品它就还是普通物品,它就是老百姓的房子而已,但它在说一个意义,我是强调这个意义。”

ENTERTAINMENT文娱休闲

被世界艺坛奉为三大展览之一的意大利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威尼斯双年展”)即将于6月1日至11月24日迎来第55届。中国馆的策展人为王春辰,他的策展主题是“变位”。

5月6日,所有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的艺术品和设备已经到达威尼斯的码头,到港以后还要经过水运,一直到13日上午才能接收作品开始紧张的布展工作。王春辰目前还在组织本次中国馆展览画册的设计工作,这些画册即将在意大利印刷。画册中给自己拍的照片始终不能令他满意,不是太随意,就是画面显得凌乱,他决定换一位摄影师。王春辰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的副主

任,他的办公室在美术馆的地下一层,他笑着说“我们都是地下工作者”。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官方主策展人马西米连诺·乔尼将本届展览的官方主题定为“百科宫殿”。乔尼对主题做了详细的解释:主题的选择源于一位自学成才的意裔美国艺术家马里诺·奥利迪,“1955年11月16日他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个设计概念。该概念描绘了博大精深的宫殿,这是一座为包容全部现世的知识而虚构的博物馆,它汇集了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从轮胎到卫星。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展将像奥利迪的百科殿堂那样展览———融合当代艺术作品和以往的艺术作品,探寻想象力的驰骋空间”。

一个名词的解释有太多不确定性,“没有主策展人的说明大家肯定不理解,以为就是一个房子。”王春辰说,而他自己的主题也就从对乔尼主题的解读中提炼出来。“乔尼想用‘百科宫殿’来指人类的各种文化。文化之间都是包容的,就像百科全书一样,打开以后发现什么知识都有,不排斥”。

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容易被忽视,主策展人还指向了从古至今的变化。“我们想象一下,打开任何一部百科全书,它的知识一定不只有

古老的,百科全书每年都要重印,几年就更新一次,前几年没有微博,没有虚拟技术,现在都要放进去”。“中国馆的概念要契合这一说

法,由此我联想到‘变位’,其实最初并不是联想到中文的这个词,而是英文的‘transfiguration’,因为我在西方美术史上总会遇到这个词汇”。Transfiguration在基督教里指的是基督复活显出的容貌,即“基督显容”。基督受难以后突然消失,后来又在他的信众面前复活,变成一个人的形象,这是宗教上的一个故事。“所以,西方人一读到这个词就

知道是什么意思,它可以指变化、变形、转型等等,这是日常的用法。”但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

已。“仅仅说‘变化’,对一个展览的主题来说太单薄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哲学家、艺术理论家阿瑟·丹托将该词用于他的艺术理论著作《普通物品的转化》(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中,王春辰引用了他的理论。“比如一个盒子,你肯定不承认它是艺术品,明天就扔掉了,但安迪·沃霍尔却做了一个盒子放到美术馆去展览。人们就开始讨论,本来是日常用的东西,为

什么要把他当做艺术品?通过丹托的分析,他发现这里面存在转换,因为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在一个特殊的机制里面,人们把它看作艺术品。如果没有这个机制它就不是艺术品。这就是‘transfiguration’。”这个在当今艺术理论界探讨颇

多的艺术的本质问题在王春辰口中随口拈来,然而他并没有停留在形而上的学术研究领域,他把这个词和中国社会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和改革也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产生了巨大变化”。他用“变位”来描述艺术整体的面貌,就像一个姑娘,女大十八变。在4月23日举行的中国馆新闻

发布会上,王春辰将“变位”详细地阐释为:当代艺术变化与思维的转换,特别是生活物品到艺术品或艺术行为的转化。其中还涵盖了如何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等问题。

王春辰一开始就很明确地从西方语境中找灵感,他很看重这次展览所反映的主题与当下人们的距离。“中国古典美学当然也可以拿来讨论,但也许换一个场合会更好,关键是如何把握和描述,怎样让它跟今天有关系”。

用西方人的语言表现中国艺术

何云昌、胡曜麟、缪晓春、舒勇、童红生、王庆松、张小涛是策展人王春辰此次选定的参展艺术家,王春辰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变位”的因素,他用这7位艺术家的作品来展现“变位”这个宏大的主题。

首先,他们的艺术媒介都不一样,有装置、摄影、绘画、数字艺术、互动艺术以及古建筑保护。“他们是多样态的,而多样态就是中国社会和中国艺术变化的结果。过去中国没有装置艺术这一说,也没有影像艺术,但今天有了,这里面就包含了中国的变化,包含了中国艺术的变化。”第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的内涵、作品所反映的意义,都含有变化的因素在里面。如果人们去看他的作品会发现,有的作品本身在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结果。“比如胡曜麟的那个房子,它就是中国社会城镇化造成的结果。没有这个含义它不

能去威尼斯,因为本来是中国老百姓的房子,我们不可能把别人家的房子拆了运过去。但因为中国要搞城镇化建设,艺术家就把它们收集下来,保护下来,这些东西本身都在说明中国的变化”。而这也是王春辰选择这7位艺术家的理由,因为他们的作品符合他的主题。“是不是选择的艺术作品就等

于展览主题呢?不能这样划等号。”王春辰解释,主题不是给艺术家的命题作文,它只是指向人们去思考。“这次我选择的艺术作品是想反映我的主题。但这些作品如果换一个场合,它可能有另外的解读。在这里,它们的主题就是‘变位’,它指向中国宏观的变化、艺术的变化,还有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变化”。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作品都是

独立存在的。实际上,有的作品是艺术家在过去就已创作出来的,创作

之初的灵感也不是“变位”,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中国馆的展览。“这件作品是这样的面貌,另一件作品又是那样的面貌,这些面貌又跟整个社会有关系,把不同的面貌放到一起,在一个主题之下,每件作品‘变位’的意义就更容易读懂了”。不过,有几位艺术家此次参展

的作品的确是新创作的,“但也不能说他完全是解读我的这个主题,比如何云昌的《威尼斯的海水》”。何云昌早已是中国当代知名的

行为艺术家,其作品《抱柱之信》曾轰动一时。这次的《威尼斯的海水》用2013个玻璃瓶装满当地海水,观众可以用瓶子与其交换。这里的“变位”通过交换来实现。私下里和学生们聊天的时候,王春辰丝毫不掩饰对何云昌的欣赏:“我很看好阿昌,下一步我准备带他多办几个展览。”

没有“变位”不能去威尼斯

王春辰认识这7位艺术家并不是因为这次办策展,有的很早就相识。抛开他对作品的看重,其实王春辰对这些艺术家更了解,而有的艺术家本人就是“变位”的代表。

缪晓春过去的艺术创作从绘画转到了摄影,在知道他的人心中,都把他看做摄影艺术家。然而2004、2005年时,他却转向了数字艺术,用Photoshop等软件创作虚拟的作品。“这次他的绘画不是简单地在油画布上作画,而是通过电脑,把他原来制作的三维人物模型用计算机计算,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结构,看见的还是一个人物的形象,但这个人物是靠计算机设计出来的,它实现了转换。我把这种新的绘画叫

做‘算法绘画’,是算出来的,最后要画。”王春辰又补充道:“其实这也叫‘新立体主义’,过去我们看一个人只能看到一个面,你看不到我的背后,虽然我是一个立体的人。但计算机的立体投放却做到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中国的艺

术家对世界很敏感,很有前沿性,他并没有觉得新技术的出现跟我没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一点挺重要,今天的艺术家一定是敢于也乐于尝试新技术的。我觉得他把握了一个时代的特征,所以才使得他们的艺术面貌出现了大的变化。”有许多人对数字艺术不理解,

认为这只是虚拟技术而已,这样怎么算得上艺术作品?美术史专业出

身的王春辰对这个问题感概颇多:“其实这是人们对技术在艺术发展中的忽视。实际上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最早的青铜器,如果没有冶炼技术那怎么做?版画、摄影都是跟技术有关的。从这个角度讲,缪晓春是一个代表。同时,在掌握了软件之后,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他把西方美术史作为他创作的主题,这个很有象征性。因为中国人在看世界,不是只看自己。开放不是一个口号,艺术家做了一个实例。原有的传统要保留,但新的东西我们也要提倡。这样,这个社会的艺术生态和它作为文化的多样性才是正常的,我觉得缪晓春的作品和他运用媒介的意义就在这里。”

变化着的艺术家

展览是一种状态

姻侨报特约记者/李鸢报道

威 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

缪晓春的作品局部

▲舒勇作品《古歌砖》

王庆松作品《临时病房》局部

Page 23: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B11

B11文娱休闲姻责任编辑:孙木戈

中国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是1980年,当时以民间剪纸参展,1982年以刺绣亮相水城。这些艺术品与双年展宗旨和世界艺术潮流都显得格格不入。自此很长一段时间,威尼斯双年展都与中国无缘。直至2003年,中国政府决定以国家身份参与威尼斯双年展,但由于“非典”原因,国家馆的此次威尼斯之旅未能成行。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由现任中国美术馆馆

长范迪安组织,知名艺术家蔡国强策划的中国国家馆终于落户水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艺术已

经经历了美术新潮运动的洗礼,开始追赶国际当代艺术。1993年,14位中国艺术家接受45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邀请。其后直到2003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中国艺术家以此种方式参展。徐冰、方力钧、张晓刚、刘小东等当代知名艺术家都在此之列。 北京中国文化网

也许王春辰这位策展人对双年展的奖项并没有多看重,“蔡国强效应”对他来说也不是努力的目标。但在中国大陆,近120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有着金色的光环,它是一个平台,给策展人、艺术家、评论家一个高级的展示空间,人们都在讨论威尼斯双年展对中国艺术到底意味着什么。外界看这些参展艺术家,仿佛

威尼斯是一条加冕之路,上世纪90年代成功的明星艺术家大部分也都经历了这样的道路。的确,许多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的艺术家更受人们关注了,他们的作品被收藏、购买,有的艺术家建立更大的工作室,请助手帮助创作,自己的艺术事业也得以扩大。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走的大

抵都是同样的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艺术家的履历中是一件大事。不单是威尼斯双年展,其他艺术家也通过参加海外艺术展,走了一条“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道路。因为中国目前仍没有完善的艺术机制,许多当代艺术家在大陆没有机会获得认可,他们只好寻求海外销售和展览。提及这个问题,王春辰显得有

些凝重:“这种现象不好,但它确实存在。大陆的艺术机制不像有的国家那么发达,从事艺术研究的机构比大陆多,有一套包括市场、美术馆、批评家和研究者的系统。”“特别是一些新的、青年的艺

术,实验性或者前卫性的艺术,有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会承认,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接受的程度都比我们高。大陆现在虽然有了北京的798艺术区、有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但在社会领域里,认识和理解的程度还没有达到。中国的艺术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至少有相

当一部分人对于艺术发生的变化不理解。”王春辰进一步解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反应特别迟钝,一些好的作品没有迅速给予认可。其实艺术是在不断的研究、展示过程中被认可下来的”。以这次参加双年展的行为艺术

家何云昌为例,不久前的4月,由比利时国家美术馆主办,“何云昌的行为———凤凰涅槃”在布鲁塞尔比利时国家美术馆展出。“何云昌已经是为人所知的艺术家,但即便这样,中国美术馆能给他办一次个展吗?做不到”。王春辰说。不仅仅是行为艺术,就连摄影这种在国外已经普遍被收藏的艺术形式,大陆很多美术馆和藏家还不收藏。“一但有些视觉不习惯就不敢承受,甚至有些排斥。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整个中国文化氛围的更大的包容和开放”。王春辰私下的好朋友,《中国艺

术新闻周刊》主编陈晓峰最近也撰文,他笔锋犀利地谈到:“如果两年一次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能够形成某种‘共识’、一种新的价值态度和风气,也不至于艺术界现在如此散架”。而王春辰提到陈晓峰所说的“共识”两个字笑了,“其实中国艺术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威尼斯双年展的国家馆就可以解决的,更需要中国自身艺术生态的完备,要宽容和开放。如果我们自身有好的艺术生态,展览、研究、出版、收藏、基金会等等。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才能更有效积极地促进当代艺术”。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这里

有一个矛盾,中国的艺术家现在也在创作,他们没有条件也在创作。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是在没有完备生态的条件下创作的,这恰恰说明了中国艺术的生命力和独特性。这一点,反过来说我们要更加珍惜、珍爱、支持艺术。真的是这样”。

一向让中国艺术界爱恨交加的威尼斯双年展今年似乎格外热闹,因为就在中国国家馆主题“变位”揭晓的同时,众多“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也陆续公布。仅策展人王林策划的“未曾呈现的声音”就有156位艺术家参展,展场面积近5000平方米。此外还有“心·跳”、“放大”、“文化·精神·生成”……平行展扎堆现象引发热议,中国艺术家斥巨资自掏腰包去“朝圣”意义何在?威尼斯双年展的门槛降低了,权威性还在吗?

威尼斯双年展实际上由三个部分组成:由威尼斯主办方指定的主策展人策划的主题展、由参加双年展的国家组织的国家馆展览、以及由自由策展人申请的平行展。

4月22日,由王林策展的“未曾呈现的声音”平行展举行发布会,号称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展人数最多的海外当代艺术群展。与此同时,策展人张玮、喻高策展的“心·跳”也邀请了陈丹青、刘小东、喻红等16位知名艺术家奔赴威尼斯,此外还有黄笃、杨心一策展的“放大”等近十个平行展方案公布。

这边是各平行展的策展人成群结队奔赴威尼斯,另一边却有评论家批评策展人们兴奋过头了,平行展只不过是双年展的外围展。独立策展人朱其在一篇《威尼斯双年展

的外围展示是一种商业策略》中称:“自费外围展被冠以一个好听的名字‘平行展’。”艺术评论家徐子林也说举办平行展没什么特别骄傲的地方,因为“这和威尼斯双年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还有许多人认为在这三个形式的展览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主题展,国家馆的展览亦不能与之相较。“威尼斯双年展从创立的开始

就是主题展和国家馆两种形式,当时没有平行展这一说法。设立的目的就是要组织展示不同国家的艺术。”王春辰解释说。威尼斯双年展创立于1895年,

当时为庆祝意大利国王和王后的银婚大典,人们建议威尼斯政府拨款举办一次全国性的艺术展览。威尼斯市长很快同意了这一建议,并邀请了部分国外艺术家参加。不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年代,国家、地区间的文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文化势力矛盾激烈。于是,时任双年展秘

书长的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弗拉德里作出决定,在主题展之外,让参加展览的国家自行出资修建自己的国家馆,策划展览。1907年,比利时第一个修建了自己的国家馆,匈牙利、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紧随其后。王春辰称,威尼斯双年展确实

没有“平行展”这个说法,主办方对此的称呼其实应该翻译为“平行活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要做的活动非常多,毕竟国家馆和主题展容纳不了那么多,在这种情况下,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威尼斯双年展主办方提出口号‘开放的派对’,方式就是组织平行活动”。王春辰表示,在威尼斯举办双

年展期间,任何活动都可以举办。只要向主办方提一个方案即可。“但方案不是审查,也不是说经过威尼斯组委会的审批就像得了入场券一样。他们审查的主要是安全性,内容一概不去干涉。要问平行活动好不好,应该是好的。这是开放的结果,它也是威尼斯双年展的组成部分。”

平行展成了众矢之的

2003年之前,威尼斯双年展上并没有中国馆,但此前已有许多中国艺术家亮相双年展,应主策展人的邀请参加主题展。尤其是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当代艺术掀起了一波不小的高潮。时任主策展人的哈罗德·塞曼史无前例地邀请了20余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主题展,占全部参展艺术家的近五分之一,并在策展方针上使中国当代艺术成为瞩目焦点,当年的国际艺术大奖———威尼斯金狮奖也由华人艺术家蔡国强夺得。

这一届双年展带动了国际艺术界的“中国热”,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热潮,以及蔡国强当年的作品《收租院》为什么能夺得大奖,有着资深策展经验的王春辰并没有把功劳归于艺术家或策展人。“其实这跟上世纪90年代中国

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有关系。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在积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其中就包括艺术。(参加48届双年展的)这一代人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就是他们展示艺术面貌的时候。当时全球冷战结束,国际政治也发生了变化,倡导平衡,在文化上也强调多样性。而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无论如何,它是最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这种文化的重大差异性导致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要看这个国家的艺术发生了什么变化”。事实上,这组收获金狮奖的装

置《收租院》并不是蔡国强原创的,后来还惹上剽窃官司。《收租院》创作于1965年,作者是当时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和学生。作品根据当年的地主收租情况,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的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了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收租院于1965~1966年间在北京复制展出,当时曾引起很大反响。其后还在阿尔巴尼亚、越南展览,1988年更以玻璃钢镀铜等新材料的复制品在日本巡回展出。但王春辰认为,蔡国强并没有

剽窃,金狮奖的价值也实至名归,原因就在于,从作品的意义上来说,获奖的作品早已不是最初的那组雕塑。

据他介绍,当时的主策展人塞曼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积极分子,他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就知道《收租院》,“文革期间那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成果来展示,表现当时翻天覆地的社会运动。但塞曼是从另一

角度看的,年轻时候的塞曼就想在他的展览里展示这组作品,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这是他的心愿。一直到他做了双年展主策展人”。不过,塞曼并不是把原来的那

组雕塑照搬过来,而是把当时的历史状态还原出来。王春辰解释说:“他请蔡国强做这个艺术项目的执行人,当然也可以叫艺术家。蔡国强把当时参与《收租院》的雕塑家甚至工人都请来,就在威尼斯展馆的现场制作,那一年的威尼斯观众看到在中国的过去曾是这样创作艺术作品的。”在王春辰的理解中,金狮奖并

不属于一个艺术家,获奖的也不是蔡国强一个人,这座当代艺术分量不轻的奖杯实际上是一段社会时期的成果。“用这件作品来展示一个时代的变革,一个社会的过程,另外还有中国社会所包含的追求。塞曼本身就是这个目的,为什么当时塞曼要邀请那么多艺术家,其实就是通过这些艺术家来看整体中国所表现的艺术。”他笑着打趣说:“后来打官司说是剽窃,其实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个文化的意图,这样的展示方式不存在任何剽窃,就像是一场戏剧表演,《收租院》是一个剧本,只不过是表演一下”。

威尼斯曾现“中国热”

艺术界还需凝聚共识

姻侨报特约记者/李鸢报道

艺术家蔡国强和 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收租院》。

威尼斯的中国面孔▲何云昌2004年的行为摄影《铸》。

Page 24: 《侨报周末》中国新闻

B12 赛场内外

B12

责任编辑:周圆

NBA总冠军、总决赛MVP(2012年)奥运会男篮金牌(2008年、2012年)NBA常规赛MVP(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NBA全明星赛MVP(2006年、2008年)9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6次入选NBA第一阵容(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2012年)NBA最佳新秀(2004年)

虽然仅差一票让詹姆斯和史上首个全票通过的MVP擦肩而过(得到121张选票中的120张),但没有人能阻止“皇帝”勒布朗·詹姆斯在五年内第四度捧起NBA常规赛MVP奖杯。

仅用5年时间就拿到四座MVP奖杯,28岁的詹姆斯迅速站在了乔丹、贾巴尔、张伯伦和拉塞尔身边。对于依旧年轻的“皇帝”来说,超越“天钩”贾巴尔六获MVP的纪录,只是时间问题。而在“皇帝”心中,比MVP更重要的,还有总冠军。

这是一项没有悬念的评选。詹姆斯得到了121张首位票中的120张,距离完成选票大满贯仅一票之差;排在他后边的是俄克拉荷马雷霆队的凯文·杜兰特,而拿到仅存那张首位票的纽约尼克斯队球星卡梅罗·安东尼位列第三,洛城两队的当家保罗和科比分列四五位。综合青岛《半岛都市报》、《青岛

晚报》报道,谈到失去的唯一一张首位票,勒布朗笑言:“可能是纽约的记者没投给我票,我们都了解热火和尼克斯间的历史恩怨。”虽然那张票的确属于安东尼,但“皇帝”却错怪了纽约媒体,“黑掉”詹姆斯一票

的是来自《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本赛季,实在找不出其他球员

比詹姆斯更好。“皇帝”常规赛场均得到26.8分8个篮板7.3次助攻,投篮命中率56.5%,三分命中率40.6%,均为职业生涯最高。他连续六场比赛得分超过30分、且命中率过60%的数据,也创造了联盟纪录。本赛季詹姆斯连续收获了5个月的东部最佳球员,也让他成为第一个完成这一壮举的NBA球员。在詹姆斯的带领下,热火本赛

季常规赛取得66胜16负的队史最佳战绩,创造了NBA历史第二长的27连胜。

差一票实现大满贯

所创纪录或“后无来者”

超越“天钩”并非梦想贾巴尔拿到自己的第四个

MVP已经超过29岁,因此诸多NBA前辈都看好詹姆斯对纪录的超越,这其中甚至包括贾巴尔本人:“只要勒布朗保持健康,并且能够始终保持高水准的发挥,他当然能够打破我的纪录。”综合上海《东方早报》、《西安晚

报》报道,显然,贾巴尔指出“伤病”和“失去热情”是桎梏詹姆斯发展的因素。的确,詹姆斯在快攻中究竟会受到多大的伤害一直备受关注。ESPN专栏作家亨利·阿伯特曾撰文分析詹姆斯的快攻,他通过运动学专家罗曼诺夫的研究发现,詹姆斯在快攻中的运球姿势减轻了体重的影响,这也是为何詹姆斯的伤病会比同样擅长快攻的队友韦德少很多的原因。在2009至2010赛季末,詹姆斯第一次对外界透露自己手肘

韧带撕裂的伤病,这也是詹姆斯职业生涯至今遭遇的最大伤病。另一方面,尽管已获得无数荣

誉,但詹姆斯的进取心却从未丢失。在获得本赛季常规赛MVP后,詹姆斯淡然地表示,“我不知道自己的极限,也不知道我距离巅峰还有多远。我不会停止提高自己,我明年一定会更加出色。”是的,增加投篮训练、研究比赛

录像、加强身体素质训练……詹姆斯从未停下自己始终向往冠军的脚步,“MVP的数量并不是评价一个球员职业生涯高低的首要途径,衡量生涯的是总冠军戒指的数量。”这样的言论无疑让詹姆斯的野

心彰显无遗,“我想要多少总冠军?我的答案是多多益善。”谁能让詹姆斯的脚步停滞?恐

怕只有他自己。

詹姆斯:“我不知道自己的极限,也不知道我距离巅峰还有多远。我不会停止提高自己,我明年一定会更加出色。”

以高中生的身份进入NBA至今的这10年中,詹姆斯缔造了无数的纪录。18岁178天,刷新NBA史上最年轻选秀状元的纪录;19岁,成为美国男篮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队成员;20岁20天,成为最年轻完成“三双”的球员;21岁51天,成为最年轻全明星赛MVP……此外,詹姆斯也是NBA史上最年轻的1万分、2万分球、2500个篮板、2500次助攻、600次抢断、300次盖帽的球员。上海《东方早报》报道,2012年,

詹姆斯达到了职业生涯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先后收获了NBA总冠军、总决赛MVP、常规赛MVP和奥运金牌后,詹姆斯成为继“飞人”

乔丹后第二位能在一年囊获四大荣誉的球员。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已经足以

让詹姆斯载入史册,更关键的是,“皇帝”的纪录很可能“后无来者”。2005年,NBA修改了选秀年龄限制规定,球员必须年满19岁才具备参加选秀的资格,如此一来,许多完成高中学业的18岁球员必须在大学或者外国锻炼一年才能符合资格。如此看来,詹姆斯刷新的诸多纪录可能将成为NBA历史中的典藏。

詹姆斯,不是唯一

年四获 ,詹姆斯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詹姆斯NBA生涯主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