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幼幼 幼幼幼幼幼幼幼幼 幼幼 幼幼幼幼幼幼幼幼 民民 民民 65 65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 民 體,,體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 民 體,,體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 民民 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體。一體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 民民 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體體。一體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 民民 72 72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 體;體 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 體;體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8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Jan 04,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hope-klein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民國 65 年輔仁大學王健次教授與日本幼兒體能專家水谷英三先生學術交流,而在輔仁大學開創幼兒體能課程,進而在王教授的指導下,習得這幼兒體能知識的學生,將幼兒體能帶到台北縣市各幼稚園及托兒所將這課程推展開來,進而全台灣幼稚教育;開始幼兒體能課程的流行。其教學內容以遊戲及配合器材的操作和體操及律動為主體。此一幼兒體能課程受到各幼稚園托兒所的肯定及幼兒的喜愛。 民國 72 年台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楊雲教授;也開此幼兒體能課程 至今各大專院校陸續開此課程. 幼兒園所幼兒體能課程概況. 公立幼稚園 私立幼稚園、托兒所. 幼兒體能的意義與目的.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民國民國 6565 年輔仁大學王健次教授與日本幼兒體能專年輔仁大學王健次教授與日本幼兒體能專

家水谷英三先生學術交流,而在輔仁大學開創幼家水谷英三先生學術交流,而在輔仁大學開創幼兒體能課程,進而在王教授的指導下,習得這幼兒體能課程,進而在王教授的指導下,習得這幼兒體能知識的學生,將幼兒體能帶到台北縣市各兒體能知識的學生,將幼兒體能帶到台北縣市各幼稚園及托兒所將這課程推展開來,進而全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將這課程推展開來,進而全台灣幼稚教育;開始幼兒體能課程的流行。其教學內幼稚教育;開始幼兒體能課程的流行。其教學內容以遊戲及配合器材的操作和體操及律動為主體。容以遊戲及配合器材的操作和體操及律動為主體。此一幼兒體能課程受到各幼稚園托兒所的肯定及此一幼兒體能課程受到各幼稚園托兒所的肯定及幼兒的喜愛。幼兒的喜愛。

民國民國 7272 年台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楊雲教授;也開年台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楊雲教授;也開此幼兒體能課程 此幼兒體能課程

至今各大專院校陸續開此課程至今各大專院校陸續開此課程

Page 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園所幼兒體能課程概況幼兒園所幼兒體能課程概況 公立幼稚園公立幼稚園 私立幼稚園、托兒所私立幼稚園、托兒所

Page 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體能的意義與目的幼兒體能的意義與目的 林風南 ( 林風南 ( 19881988 )認為幼兒體能活動應該是一種以「運)認為幼兒體能活動應該是一種以「運

動」為主體,以遊戲「方法」,以「教育」為指導,以培動」為主體,以遊戲「方法」,以「教育」為指導,以培養幼兒身心發展的基礎能力為目標。養幼兒身心發展的基礎能力為目標。

許義宗( 許義宗( 19811981 )亦認為要讓兒童經由身體的活動,形成)亦認為要讓兒童經由身體的活動,形成適合於兒童時期的人格,使身心能圓滿地達成活動的任務,適合於兒童時期的人格,使身心能圓滿地達成活動的任務,並以並以 1.1. 增強體力增強體力 2.2. 培養靈巧培養靈巧 3.3. 養成好習慣及態度為其意養成好習慣及態度為其意義與目的。義與目的。

張佩玲( 張佩玲( 20002000 )提出幼兒體能的意義不只在於身體的運)提出幼兒體能的意義不只在於身體的運動上,同時還要促進幼兒的學習、人際、認知等各方面的動上,同時還要促進幼兒的學習、人際、認知等各方面的發展。發展。

由以上的意義與目的我們可以了解到,幼兒體能是以身由以上的意義與目的我們可以了解到,幼兒體能是以身心發展的基礎能力及人格發展的培養為目的 。心發展的基礎能力及人格發展的培養為目的 。

Page 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 佛洛斯汀(佛洛斯汀( Frost,M.Frost,M. )提出的兒童基礎能力)提出的兒童基礎能力

發展四個階段:發展四個階段: 感覺感覺 ------ 運動期運動期 語言發展期語言發展期 知覺發展期知覺發展期 高次認知機能發展期高次認知機能發展期 以及運動教育實施上必須兼顧的『情緒發以及運動教育實施上必須兼顧的『情緒發

展和社會適應』。展和社會適應』。

Page 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感覺感覺 ------ 運動期運動期 係指幼兒的感覺情況與運動同時作用,並對自己係指幼兒的感覺情況與運動同時作用,並對自己

本身的周圍世界探索之意。本身的周圍世界探索之意。 約約 1818 個月至個月至 2424 個月之間最發達個月之間最發達 發展的階段性:發展的階段性: 外界特性的認知(空間探索與認知)外界特性的認知(空間探索與認知) 開始注意到本身和外界的不同處(身體意識的形開始注意到本身和外界的不同處(身體意識的形

成)成) 改變自身的位置(姿勢的變換與移動能力)改變自身的位置(姿勢的變換與移動能力) 隨意操弄物品(事物的操作與移動)隨意操弄物品(事物的操作與移動)

Page 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語言發展期語言發展期 語言最發達的期間與最初的感覺語言最發達的期間與最初的感覺 ------ 運動發運動發

展階段相重疊,而期間持續不斷展階段相重疊,而期間持續不斷 約約 33 歲至歲至 44 歲之間是與彙發展能力最強的歲之間是與彙發展能力最強的

時期時期

Page 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知覺發展期知覺發展期 即對周圍環境,可經由眼、耳的幫助而得即對周圍環境,可經由眼、耳的幫助而得

以了解現在或過去的事物,兒童會累積自以了解現在或過去的事物,兒童會累積自己過去的經驗,不需像初期那樣再去碰、己過去的經驗,不需像初期那樣再去碰、摸、觸、嚐的了解事物。摸、觸、嚐的了解事物。

約約 33 歲半至歲半至 77 歲之間最為發達歲之間最為發達 知覺能力在語言能力最發達期間持續發展知覺能力在語言能力最發達期間持續發展

Page 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高次認知機能發展期高次認知機能發展期 皮亞傑將更高層次的認知機能,在最發達皮亞傑將更高層次的認知機能,在最發達

的時期稱為「操作階段」。兒童藉由高次的時期稱為「操作階段」。兒童藉由高次認知諸機能(意像、記憶、判斷、批判的認知諸機能(意像、記憶、判斷、批判的評價、問題的解決)之形成,教科學習乃評價、問題的解決)之形成,教科學習乃成為可能。成為可能。

約約 66 歲或歲或 77 歲半至歲半至 1111 歲之間最為發達歲之間最為發達

Page 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情緒發展和社會適應情緒發展和社會適應 情緒發展和社會適應之發展它沒有明顯的高峰期,情緒發展和社會適應之發展它沒有明顯的高峰期,但是經由生活的過程,却可看到一連串的變化。但是經由生活的過程,却可看到一連串的變化。

運動教育給予兒童成功的經驗,在團體中與其他運動教育給予兒童成功的經驗,在團體中與其他兒童的互相關係,或為了保持與他人的相互關係,兒童的互相關係,或為了保持與他人的相互關係,即有助於其在情緒以及社會上的適應。即有助於其在情緒以及社會上的適應。

運動是兒童最重要的需求之ㄧ,經由運動可促進運動是兒童最重要的需求之ㄧ,經由運動可促進兒童情緒的發展,而在運動過程中,可表現感情,兒童情緒的發展,而在運動過程中,可表現感情,進而在完成與社會關係中獲得滿足。進而在完成與社會關係中獲得滿足。

Page 1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體能課程的基本課題幼兒體能課程的基本課題 提高感覺-運動技能提高感覺-運動技能 提高身體意識的增進提高身體意識的增進 提高時間、空間、因果關係意識的增進提高時間、空間、因果關係意識的增進 提高各種心理機能的增進提高各種心理機能的增進

Page 1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提高感覺-運動技能提高感覺-運動技能 依照依照運動量運動量的指導的指導

粗大運動→微細運動粗大運動→微細運動

依照依照運動質運動質的指導的指導穩定姿勢運動穩定姿勢運動移動運動移動運動操作性運動操作性運動

依照依照運動方向性運動方向性的指導的指導

垂直、水平、旋轉性的運動垂直、水平、旋轉性的運動

依照依照運動屬性運動屬性的指導的指導協調性與韻律協調性與韻律、、敏捷敏捷、、柔軟柔軟、、肌力、速度、肌力、速度、平衡平衡、肌耐力、、肌耐力、

Page 1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提高身體意識提高身體意識 身體意像身體意像 身體圖式身體圖式 身體概念身體概念

Page 1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身體意像身體意像 身體意像身體意像 乃指對身體的所有感乃指對身體的所有感

覺總和覺總和

促進身體意像發展的促進身體意像發展的方法:方法:

肌緊張 – 放鬆的運動肌緊張 – 放鬆的運動 觸覺刺激的運動觸覺刺激的運動 肌肉運動知覺刺激的肌肉運動知覺刺激的

運動運動

Page 1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身體圖式身體圖式 身體圖式身體圖式 就是自動的調整各部份的骨骼,就是自動的調整各部份的骨骼,

操作四肢或軀體以維持身體的操作四肢或軀體以維持身體的平衡,進而不轉身地移動身體平衡,進而不轉身地移動身體的運動能力。的運動能力。

身體圖式含有兩側性方向性的身體圖式含有兩側性方向性的概念概念::

兩側性兩側性::指主體的意識過程中指主體的意識過程中,,其行動的左右對稱性其行動的左右對稱性。。

方向性方向性::藉視覺刺激理解外界藉視覺刺激理解外界物象物象,,以辨別自己的中心現為以辨別自己的中心現為軸的運動方向軸的運動方向

提高身體圖式方法提高身體圖式方法 給予前庭機能適當的刺激,也給予前庭機能適當的刺激,也就是從事與平衡有關的身體運就是從事與平衡有關的身體運動。動。

動態平衡的刺激動態平衡的刺激 靜態平衡的刺激靜態平衡的刺激 物的平衡的刺激物的平衡的刺激 兩側性(左右優位性)之訓練兩側性(左右優位性)之訓練 方向性(左右的區別)之訓練方向性(左右的區別)之訓練

Page 1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身體概念身體概念 身體概念身體概念 乃指對身體的事實或乃指對身體的事實或

機能的認知而言,主機能的認知而言,主要以身體部位的意識要以身體部位的意識化為基礎。化為基礎。

在動作教育上,主要在動作教育上,主要是不斷地以語言為媒是不斷地以語言為媒介,指示兒童身體部介,指示兒童身體部位的操作或姿勢的控位的操作或姿勢的控制,以漸次獲致此一制,以漸次獲致此一概念。概念。

身體概念促進方法身體概念促進方法 令兒童站立,再以各令兒童站立,再以各

種各樣的姿勢來促其種各樣的姿勢來促其身體部位。例如一手身體部位。例如一手摸頭一手摸膝蓋等。摸頭一手摸膝蓋等。

Page 1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提高時間、空間、因果關係的意識提高時間、空間、因果關係的意識 時間的流程意識,會從現象的變化中獲得時間的流程意識,會從現象的變化中獲得

體驗。體驗。 空間的意識,則是從自己身體的延長加已空間的意識,則是從自己身體的延長加已

知覺,這種意識實乃抽象性思考的基礎。知覺,這種意識實乃抽象性思考的基礎。 兒童可從運動中,學習時間、空間、事象兒童可從運動中,學習時間、空間、事象

的邏輯。的邏輯。

Page 1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時間、空間、因果關係意識的促進方法時間、空間、因果關係意識的促進方法

發展時間意識的運動發展時間意識的運動 身體的律動性運動身體的律動性運動

(如跳彈簧床)(如跳彈簧床) 動作速度變化的運動動作速度變化的運動

(( 123123木頭人)木頭人) 跳或躍的連續移動跳或躍的連續移動

(如跳格子、左右側(如跳格子、左右側跳)跳)

發展空間意識的運動發展空間意識的運動 兒童可在各種各樣空兒童可在各種各樣空

間進行運動。發展其間進行運動。發展其距離或空間關係的意距離或空間關係的意識。可透過以下活動識。可透過以下活動促進空間意識:促進空間意識:

登高跳下的運動登高跳下的運動 傳接球的運動傳接球的運動 高度變化有關的運動高度變化有關的運動 型態變化有關的運動型態變化有關的運動

Page 1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提高心理的各種機能提高心理的各種機能 心理的機能係指:心理的機能係指: 語言能力語言能力 視知覺與心象的機能視知覺與心象的機能 聽知覺的機能聽知覺的機能 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連合各種過程的機能連合各種過程的機能 情緒和社會性的機能情緒和社會性的機能

Page 1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教育原理動作教育原理

• 動作教育的目標動作教育的目標 1.1.動作的學習 動作的學習 2.2. 透過動作教育以進行學習透過動作教育以進行學習• 動作教育的課題動作教育的課題(幼兒體能活動的基本課題)(幼兒體能活動的基本課題)

Page 2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教育的目標動作教育的目標

• 透過動作教育以進行學習:乃指以助長學習者的認透過動作教育以進行學習:乃指以助長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為主。亦即透過動作教育以助長學習者動作知能力為主。亦即透過動作教育以助長學習者動作能力,認知其身體,以學習如何靈巧使用身體,進能力,認知其身體,以學習如何靈巧使用身體,進而促進訊息傳達機能或認知機能發展及促進情緒的而促進訊息傳達機能或認知機能發展及促進情緒的成熟與社會性的發展其包含:成熟與社會性的發展其包含:

ㄧㄧ ..身體意識(身體對周圍環境或空間的探索)身體意識(身體對周圍環境或空間的探索) 二二 ..認知能力或視聽覺運動能力和概念化(文字語認知能力或視聽覺運動能力和概念化(文字語 言能力)言能力) 三三 ..情緒的發展(自我觀念、同儕關係)情緒的發展(自我觀念、同儕關係)

Page 2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期的動作發展教育幼兒期的動作發展教育

應以調整能力的熟練為應以調整能力的熟練為目標。目標。

協調性協調性 (( 協應性協應性 )) 敏捷性敏捷性 平衡性平衡性 柔軟性柔軟性

同時應考慮兒童的:同時應考慮兒童的:

語言或知覺語言或知覺 認知基能或情緒發展認知基能或情緒發展 社會性發展社會性發展

以求增進感覺-運動技以求增進感覺-運動技能。能。

Page 2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發展的階段與步驟動作發展的階段與步驟

•反射動作階段反射動作階段• 初步動作階段初步動作階段• 基礎動作階段基礎動作階段• 特殊動作階段特殊動作階段

Page 2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體育運動教育課題的階段性幼兒體育運動教育課題的階段性

• 年齡位於低階的兒童:以提高感覺-運動年齡位於低階的兒童:以提高感覺-運動技能及提高身體意識為目的。技能及提高身體意識為目的。

• 33 歲左右的兒童:應提高時間、空間、因果歲左右的兒童:應提高時間、空間、因果關係意識。關係意識。

• 4 ~ 64 ~ 6 歲的兒童:以提高連合能力、創造性歲的兒童:以提高連合能力、創造性運動、問題解決能力等心理的各種機能為運動、問題解決能力等心理的各種機能為目的。目的。

Page 2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教育的學習動作教育的學習

• 動作能力的學習:乃指助長學習者的運動發展為動作能力的學習:乃指助長學習者的運動發展為主,其包含:主,其包含:

ㄧㄧ ..運動能力(姿勢的穩 定、移動、操作物運動能力(姿勢的穩 定、移動、操作物 體的能力)體的能力) 二二 ..身體能力(健康的身體、調整能力等)身體能力(健康的身體、調整能力等)

Page 2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動作技能發展的特性幼兒動作技能發展的特性

• 幼兒各階段的動作技能發展促進順序 幼兒各階段的動作技能發展促進順序 (( 引引自小林芳文,自小林芳文, 19871987) 。 ) 。

Page 2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

•第一階段(原始反射支配階段)第一階段(原始反射支配階段) 00個月個月 ~6~6個月個月

•反射性的成熟與抑制,定頸、翻身、坐位反射性的成熟與抑制,定頸、翻身、坐位的促進。的促進。

Page 2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

•第二階段(步行前階段)第二階段(步行前階段) 77個月個月 ~12~12個月個月

•平衡反應的誘發與促進(坐位、匍匐)平衡反應的誘發與促進(坐位、匍匐)• 水平移動促進(腹爬)水平移動促進(腹爬)•垂直運動的促進(起身、攀物站立)垂直運動的促進(起身、攀物站立)

Page 2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

•第三階段(確立步行階段)第三階段(確立步行階段) 1313個月個月 ~18~18個個月月

•平衡反應的促進(站立)平衡反應的促進(站立)•獨自站立、不行的促進獨自站立、不行的促進•限制步行的促進限制步行的促進•抗重力運動的促進抗重力運動的促進

、、

Page 2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

•第四階段(確立粗略運動階段)第四階段(確立粗略運動階段) 1919個月個月 ~36~36個月個月

• 促進姿勢與動作的多樣化促進姿勢與動作的多樣化• 促進初步的統整運動促進初步的統整運動• 促進側面的運動促進側面的運動

Page 3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

•第五階段(調整運動階段)第五階段(調整運動階段) 3737個月個月 ~48~48個月個月

•雙手操作、腳趾運動的促進雙手操作、腳趾運動的促進•優位性運動的促進優位性運動的促進

Page 3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

•第六階段(調整運動階段)第六階段(調整運動階段) 4949個月個月 ~60~60個月個月

•微細運動的促進微細運動的促進•連合運動的促進連合運動的促進• 創造性運動的促進創造性運動的促進• 課題意識運動的促進課題意識運動的促進

Page 3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動作的發展順序與促進

•第七階段(調整運動階段)第七階段(調整運動階段) 6161個月個月 ~72~72個月個月

•複雜的創造性運動的促進複雜的創造性運動的促進•複雜的連合運動的促進複雜的連合運動的促進•兩側運動的促進兩側運動的促進

Page 3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二 〜 六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 二 〜 六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

•引自林風南引自林風南 ( ( 19881988 ))三、四、 五歲幼兒三、四、 五歲幼兒動作發展表:動作發展表:

Page 3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二 〜 三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二 〜 三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

一 般 性 動 作 一 般 性 動 作 • 能自己步行。能自己步行。• 扶持他物,能單腳站扶持他物,能單腳站

立。立。• 會跑。會跑。• 能登上滑梯,再滑下能登上滑梯,再滑下

來。來。• 能慢慢的上下台階。 能慢慢的上下台階。

可訓練之動作 可訓練之動作

Page 3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三 〜四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三 〜四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

一 般 性 動 作 一 般 性 動 作 • 能兩腳交互前進登階能兩腳交互前進登階梯。梯。

• 能到處跑。能到處跑。• 能腳尖站立。能腳尖站立。• 會騎三輪車。會騎三輪車。• 能併腿向上跳起。能併腿向上跳起。• 能用腳尖步行。 能用腳尖步行。

可訓練之動作 可訓練之動作 • 模仿大人的動作。模仿大人的動作。• 平衡木上兩腳交互前平衡木上兩腳交互前

進。進。• 用腳尖步行約用腳尖步行約 33公尺。公尺。• 從高從高 3030公分的地方跳公分的地方跳

下。 下。

Page 3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四〜五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四〜五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

一 般 性 動 作 一 般 性 動 作 • 能做各種跳躍動作。能做各種跳躍動作。• 能模仿大人的動作。能模仿大人的動作。• 能用左右腳交替跳著。能用左右腳交替跳著。• 會用單腳站立會用單腳站立 33秒鐘秒鐘

以上。以上。• 能跑上高的地方又跑 能跑上高的地方又跑

下來。下來。

可訓練之動作 可訓練之動作 • 熟練的使用各種玩具。熟練的使用各種玩具。• 跨越過約跨越過約 2525公分的高公分的高

度。度。• 敲打動作。敲打動作。• 手指拎拿物品。 手指拎拿物品。

Page 3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五 〜六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五 〜六 歲幼兒動作之發展

一 般 性 動 作 一 般 性 動 作 • 能更正確,熟練地做各種能更正確,熟練地做各種

運動。運動。• 能用腳尖輕鬆走步。能用腳尖輕鬆走步。• 能在平衡木上走的很好。能在平衡木上走的很好。• 能協調地做各種敲打動作。能協調地做各種敲打動作。• 能協調地做投擲動作。 能協調地做投擲動作。

可訓練之動作 可訓練之動作 • 玩足球、躲避球等團體性玩足球、躲避球等團體性

遊戲。遊戲。• 充分支持、控制本身的體充分支持、控制本身的體

重。重。• 正確敲打目標物。正確敲打目標物。• 擲遠。 擲遠。

Page 3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能力因素幼兒運動能力因素• 協應與韻律• 柔軟性• 敏捷性• 平衡性• 巧緻性• 肌耐力• 速度• 肌力• 瞬發力

Page 3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協應性(協調性)協應性(協調性)• 協應是指全身的運動

由幾塊肌肉或肌肉群同時協調作用。

• 手眼協調• 腳眼協調• 四肢協調• 身體協調

Page 4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敏捷性敏捷性

• 乃是指身體全身或局部迅速移動或變換方向的能力。

Page 4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柔軟性柔軟性

• 是指把關節伸張到最大極限或屈曲,而能使身體的任何部分在這十仍然能輕易活動的能力。

Page 4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平衡性平衡性

• 指在與地板有些微接觸的狀態下,能維持其位置的能力。

• 靜態平衡• 動態平衡• 物體平衡

Page 4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巧緻性巧緻性

• 巧緻性為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表現靈巧,且熟練而有節奏地進行運動的能力。

Page 4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耐力耐力

• 是指在身體持續的活動下,其對肌肉疲勞或心肺、呼吸之負荷所能忍耐的限度。

Page 4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速度速度

• 連續運動之快或慢的程度。

Page 4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肌力肌力

• 只使用全身或軀幹部份所發出的力量

Page 4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時間意識 時間意識

• 如身體的律動性運動,彈簧床上的律動運動、動作速度變化的運動、跳或躍的連續移動皆是。

• 一般而言,過動兒與智能不足兒童這種技能相當拙劣。

Page 4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空間意識 空間意識

• 經由視知覺之引導的運動。如登高跳下、傳接球、及與高度變化、形態變化有關的運動皆是。

Page 4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瞬發力瞬發力

• 瞬發力就是肌肉在瞬間收縮所發揮出來的力量

Page 5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機能發展的特性幼兒運動機能發展的特性感覺、神經機能的發育感覺、神經機能的發育心肺機能和肌肉機能的發育心肺機能和肌肉機能的發育

Page 5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感覺、神經機能的發育感覺、神經機能的發育感覺、神經機能的發育非常顯著,幾乎與感覺、神經機能的發育非常顯著,幾乎與

成人相接近。成人相接近。 感覺神經機能發育:感覺神經機能發育: 22 歲時約歲時約 4848%、%、 44 歲歲

時約時約 7575 %、 %、 66 歲時約歲時約 8585 %%幼兒期的運動遊戲內容,應積極採用含有幼兒期的運動遊戲內容,應積極採用含有平衡性、敏捷性、及協調性等運動能力因平衡性、敏捷性、及協調性等運動能力因素的遊戲,俾能促進神經機能的發展。素的遊戲,俾能促進神經機能的發展。

Page 5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心肺機能和肌肉機能的發育心肺機能和肌肉機能的發育心肺機能和肌肉機能的發育約成人的心肺機能和肌肉機能的發育約成人的 ¼¼ 至至

⅓⅓,須等到青年期才會完成。,須等到青年期才會完成。因此,在運動遊戲指導上,不宜採用含有因此,在運動遊戲指導上,不宜採用含有肌力、耐力等因素為主的遊戲。這一點並肌力、耐力等因素為主的遊戲。這一點並非意味著幼兒的肌力、耐力之鍛鍊不重要,非意味著幼兒的肌力、耐力之鍛鍊不重要,因在促進神經機能發展的遊戲中,以包含因在促進神經機能發展的遊戲中,以包含著足供幼兒鍛鍊肌力、耐力所需的成分在著足供幼兒鍛鍊肌力、耐力所需的成分在內。內。

Page 5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心肺機能的發育心肺機能的發育根據根據勝部勝部等所作的實驗研究,發現幼兒心跳數的等所作的實驗研究,發現幼兒心跳數的

變化,隨著年齡或運動劇烈成度而有很大的差異。變化,隨著年齡或運動劇烈成度而有很大的差異。

從幼兒的循環機能來看,勝部和山本指出:兒童從幼兒的循環機能來看,勝部和山本指出:兒童的心跳數反應跟成人不同。兒童的心跳數對運動的心跳數反應跟成人不同。兒童的心跳數對運動的反應比成人快,運動終了後的降低也快,而且的反應比成人快,運動終了後的降低也快,而且小學高年級時已接近成人型態。這種情形正說明小學高年級時已接近成人型態。這種情形正說明了幼兒期循環器官的機能與成人大不相同。也就了幼兒期循環器官的機能與成人大不相同。也就是說,持續長時間的強度運動會帶給循環器官太是說,持續長時間的強度運動會帶給循環器官太大的負荷,對幼兒是不太合理的。大的負荷,對幼兒是不太合理的。

Page 5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心肺機能的發育心肺機能的發育 幼兒幼兒 2020公尺跑步公尺跑步 44 歲前半的幼兒,運動終了之後歲前半的幼兒,運動終了之後

的心跳數,出現比安靜時大幅降低的遲脈現象;的心跳數,出現比安靜時大幅降低的遲脈現象;而且運動愈劇烈,這種現象愈顯著。這種情形可而且運動愈劇烈,這種現象愈顯著。這種情形可能是能是 44 歲幼兒的心臟不適應劇烈運動,所引起的歲幼兒的心臟不適應劇烈運動,所引起的輕微休克狀態。 輕微休克狀態。

到了到了 66 歲的幼兒就很少有這種現象,而其運動終歲的幼兒就很少有這種現象,而其運動終了之後的心跳數上昇情形與成人的相近。了之後的心跳數上昇情形與成人的相近。

因此,對因此,對 4~64~6 歲幼兒運動的指導時,須注意幼兒歲幼兒運動的指導時,須注意幼兒們雖然可以間歇性進行運動強度高的活動,但是們雖然可以間歇性進行運動強度高的活動,但是絕不可以採取對於呼吸、循環系統最大負荷的運絕不可以採取對於呼吸、循環系統最大負荷的運動方法。在適當的時間內,進行多種持續時間短動方法。在適當的時間內,進行多種持續時間短的遊戲,才能有助於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的遊戲,才能有助於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

Page 5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肌肉機能的發育肌肉機能的發育 人體肌肉佔體重的比率:人體肌肉佔體重的比率: 出生嬰兒約佔:出生嬰兒約佔: 23.423.4%% 88歳時約佔:歳時約佔: 2727%% 17~1817~18 歲約佔:歲約佔: 44.244.2 出生嬰兒和幼兒,四肢肌肉較少,軀幹和頸部的出生嬰兒和幼兒,四肢肌肉較少,軀幹和頸部的肌肉却非常多,約佔總肌肉量的肌肉却非常多,約佔總肌肉量的 4040%,到了成人%,到了成人時只佔時只佔 25~3025~30%。%。

出生出生 ~15~15歲:約增加歲:約增加 99%% 15~1815~18 歲:約增加歲:約增加 1111%%

Page 5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的基本觀念幼兒運動遊戲的基本觀念 黃永寬(黃永寬( 20002000)亦曾提出運動遊戲五種基)亦曾提出運動遊戲五種基

本觀念:本觀念:1.1.兒童運動遊戲是簡單的動作教育兒童運動遊戲是簡單的動作教育2.2.兒童運動遊戲是多變化的實施兒童運動遊戲是多變化的實施3.3.兒童運動遊戲是有目標的實施兒童運動遊戲是有目標的實施4.4.幼兒運動遊戲是一種安全教育幼兒運動遊戲是一種安全教育5.5.幼兒運動遊戲乃是一個注意力的教育。幼兒運動遊戲乃是一個注意力的教育。

Page 5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設計原則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設計原則 林晉榮(林晉榮( 20042004)指出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的)指出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的設計應掌握設計應掌握::

1.1.瞭解幼兒本身的能力瞭解幼兒本身的能力 2.2.動作發展的順序動作發展的順序 3.3.遊戲多元化遊戲多元化 4.4.課程具有目標性課程具有目標性 5.5. 漸進的引導模式等原則 漸進的引導模式等原則

Page 5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幼兒運動遊戲課程運動遊戲課程設計應考慮因素設計應考慮因素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重視生理、:應重視生理、

心理、社會等全面性的發心理、社會等全面性的發展。展。生理方面生理方面::應著重於應著重於平衡性、柔軟性、敏捷性、平衡性、柔軟性、敏捷性、協調性的培養。協調性的培養。心理方面心理方面::給予情緒的發洩紓解獲得給予情緒的發洩紓解獲得情緒的安定及創造力、忍情緒的安定及創造力、忍耐性、自信、自制的養成。耐性、自信、自制的養成。社會方面社會方面:從運動遊戲中:從運動遊戲中獲得人際關係的合作、互獲得人際關係的合作、互讓、守規矩、守秩序的習讓、守規矩、守秩序的習慣。慣。

幼兒能力幼兒能力:由於幼兒身體:由於幼兒身體發展個別差異大,在教學發展個別差異大,在教學中應循序漸進由簡至繁,中應循序漸進由簡至繁,以參與活動為原則,切勿以參與活動為原則,切勿要求達到動作標準程度為要求達到動作標準程度為目的。目的。

Page 5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幼兒運動遊戲課程運動遊戲課程設計應考慮因素設計應考慮因素 活動強度活動強度:長時間強:長時間強

度高的活動,對幼兒度高的活動,對幼兒心肺機能發展是不利心肺機能發展是不利的應避免。短時間高的應避免。短時間高強度活動是可以實施強度活動是可以實施的(林風南,的(林風南, 19951995)。)。

課程的趣味性課程的趣味性:同樣:同樣的教學目標,在課程的教學目標,在課程變化操作下,可以吸變化操作下,可以吸引幼兒的新鮮感及參引幼兒的新鮮感及參與能力。與能力。

Page 6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幼兒運動遊戲課程運動遊戲課程設計應考慮因素設計應考慮因素 動作的分段學習動作的分段學習:將:將

學習之動作分段學習學習之動作分段學習後,統合成完整動作。後,統合成完整動作。對幼兒來說可增加學對幼兒來說可增加學習的速度及自信心減習的速度及自信心減少失敗的挫折感。少失敗的挫折感。

體能器材體能器材:器材的多:器材的多樣性可以讓幼兒有不樣性可以讓幼兒有不同情境的感受,在安同情境的感受,在安全性方面應隨時保持全性方面應隨時保持器材的完整與清潔,器材的完整與清潔,在操作器材時應給予在操作器材時應給予幼兒正確的使用方法。幼兒正確的使用方法。

Page 6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幼兒運動遊戲課程運動遊戲課程設計應考慮因素設計應考慮因素 場地場地:避免於粗糙、:避免於粗糙、堅硬、易滑之地板。堅硬、易滑之地板。如水泥、磁磚、柏油、如水泥、磁磚、柏油、磨石等地板。容易摔磨石等地板。容易摔倒而損傷。室內場地倒而損傷。室內場地應保持通風及其他障應保持通風及其他障礙物品。室外場地應礙物品。室外場地應於空曠的地方,避免於空曠的地方,避免有障礙物、凹洞、斜有障礙物、凹洞、斜度高及近水塘之處。度高及近水塘之處。

溫度溫度:勿長時間在大:勿長時間在大太陽底下及室內悶熱太陽底下及室內悶熱場地從事體能活動以場地從事體能活動以免脫水造成危險。免脫水造成危險。

Page 6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運動遊戲課程教學指導原則與步驟運動遊戲課程教學指導原則與步驟 內容:基本內容:基本→變化→發展→應用→創造→變化→發展→應用→創造 課題課題、技術:易、技術:易→→難難 強度、負荷:弱強度、負荷:弱→強→強 型態的變化型態的變化:單純:單純→複雜→複雜 人數的發展人數的發展:個人:個人→團體→團體 時間長短與頻率和回數時間長短與頻率和回數:短:短→長→長、慢、慢→快→快 空間的利用:平面空間的利用:平面→立體→立體 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受動:受動→自動→自動 指導學習步驟指導學習步驟:模仿:模仿→獨創→獨創

Page 6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運動遊戲課程教學指導原則運動遊戲課程教學指導原則 1.1.學習目標與內容的學習目標與內容的

提前規劃提前規劃 2.2.簡要清晰且易懂的簡要清晰且易懂的

指導用語指導用語 3.3. 明確的示範動作明確的示範動作 4.4.良好的學習氣氛良好的學習氣氛 5.5.循序漸進的原則循序漸進的原則 6.6.注重安全與舒適性注重安全與舒適性原則原則

7.7. 引發學習動機引發學習動機 8.8.學習秩序的控制學習秩序的控制 9.9.難易度的調整難易度的調整 10.10.時間的分配與運用時間的分配與運用 11.11.分組學習分組學習 12.12.個別指導與輔助個別指導與輔助 13.13. 多讚美多鼓勵 多讚美多鼓勵

Page 6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認知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認知 指導者應指導者應:: 1.1.收集並研讀相關幼兒運動遊戲之書籍及文獻收集並研讀相關幼兒運動遊戲之書籍及文獻 2.2. 熟悉各項幼兒運動遊戲的活動內容與動作要領熟悉各項幼兒運動遊戲的活動內容與動作要領 3.3.認識各項幼兒運動遊戲場地器材的需求與運用認識各項幼兒運動遊戲場地器材的需求與運用 4.4.對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與教學的基本認識對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與教學的基本認識 5.5.課程規劃與編寫教案課程規劃與編寫教案 6.6. 反思與創新,強化幼兒運動遊戲教師的專業能反思與創新,強化幼兒運動遊戲教師的專業能

立即敬業精神 立即敬業精神 ( ( 摘自(沈連魁摘自(沈連魁,, 20032003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能力的培養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能力的培養 )

Page 6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要素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要素 幼兒教學的口語化 幼兒教學的口語化 上課秩序的養成 上課秩序的養成 正確的示範 正確的示範 活動的分組 活動的分組 活動的進行與操作 活動的進行與操作 幼兒技巧動作保護手法的能力 幼兒技巧動作保護手法的能力

Page 6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 肢體動作的要素肢體動作的要素 移位性的技巧移位性的技巧 非移位性的技巧非移位性的技巧 操作性的技巧操作性的技巧 教育性的體操技巧教育性的體操技巧

Page 6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 肢體動作的要素肢體動作的要素 空間空間 形狀形狀 時間時間 力量力量 流動流動 節奏節奏

Page 6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 移位性的技巧移位性的技巧 匍匐前進匍匐前進 爬行爬行 走路走路 滑步滑步 走跳走跳

跑步跑步 跑馬步跑馬步 跑跳步跑跳步 跳躍跳躍 跳越跳越 單腳跳單腳跳

Page 6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 非移位性的技巧非移位性的技巧 坐著坐著 伸展伸展 彎曲彎曲 搖晃搖晃 旋轉旋轉

搖滾和搖擺搖滾和搖擺 擺動擺動 扭轉扭轉 閃躲閃躲 落下落下

Page 7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 操作性的技巧操作性的技巧 拉拉 推推 抬起抬起 打擊打擊 丟擲丟擲 滾球滾球

踢球踢球 盤球盤球 拍球拍球 擊球擊球 托球擊球托球擊球 接球接球

Page 7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幼兒運動遊戲動作課程的內容 教育性的體操技巧教育性的體操技巧 攀爬攀爬 懸掛及搖滾懸掛及搖滾 移動身體重心移動身體重心 平衡平衡 翻滾翻滾

Page 7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墊上運動遊戲課程設計 墊上運動遊戲課程設計 與教學架構與教學架構

Page 7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墊上運動遊戲目標墊上運動遊戲目標

身體感覺統合的刺激活化。身體感覺統合的刺激活化。 基本動作能力的促進。基本動作能力的促進。 四肢協調性的促進。四肢協調性的促進。 平衡能力的促進。平衡能力的促進。 敏捷能力的促進。敏捷能力的促進。

Page 7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墊上運動遊戲行為目的墊上運動遊戲行為目的

認識海綿墊柔軟與硬及其生活作用認識海綿墊柔軟與硬及其生活作用 學習身體移動的各種方法學習身體移動的各種方法 走、爬、跑、跳、滾、動作的體驗與學習走、爬、跑、跳、滾、動作的體驗與學習 養成遵守秩序及遊戲規則之習慣養成遵守秩序及遊戲規則之習慣

Page 7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學流程 學流程

1.1.暖身活動暖身活動:預防及減少運動傷害發生,:預防及減少運動傷害發生,在體能課程前在體能課程前 55分鐘 以模仿性或創造性的分鐘 以模仿性或創造性的活動,以增加趣味與參與感,例如游泳動活動,以增加趣味與參與感,例如游泳動作、搖呼拉圈動作、學青蛙跳、兔子跳等作、搖呼拉圈動作、學青蛙跳、兔子跳等動作,來引導幼兒做暖身的活動,以達到動作,來引導幼兒做暖身的活動,以達到暖身的目的而且富有趣味性,易於受幼兒暖身的目的而且富有趣味性,易於受幼兒的喜歡。的喜歡。

Page 7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學流程學流程

2.2.前導活動前導活動:(約:(約 55分鐘)遊戲活動空間、分鐘)遊戲活動空間、器材及安全的認識。可利用走、跑、跳等器材及安全的認識。可利用走、跑、跳等方式,對器材位置、空間及遊戲進行方向方式,對器材位置、空間及遊戲進行方向等,有正確的認知及概念。器材的大小、等,有正確的認知及概念。器材的大小、軟硬及操作方式等,亦可與前導活動時,軟硬及操作方式等,亦可與前導活動時,運用遊戲的方式,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運用遊戲的方式,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

Page 7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學流程學流程

3.3. 主要活動主要活動:(約:(約 2525分鐘)以階段式的分鐘)以階段式的學習方法,將學習的目標與動作技能教導學習方法,將學習的目標與動作技能教導幼兒。在原則上應把握,由簡而繁;由易幼兒。在原則上應把握,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由單一到複雜、由緩和到激烈的原而難、由單一到複雜、由緩和到激烈的原則,加以趣味式的動作變化,反覆的操作則,加以趣味式的動作變化,反覆的操作練習,減少失敗之挫折,增加動作完成之練習,減少失敗之挫折,增加動作完成之成就感,達到動作技能的目標。成就感,達到動作技能的目標。

Page 7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墊上運動遊戲課程編排 與教學流程學流程

4.4.緩和結束活動緩和結束活動:(約:(約 55分鐘)情緒的緩分鐘)情緒的緩和身體機能的恢復,可在秩序和伸展等活和身體機能的恢復,可在秩序和伸展等活動中,得到身心的緩和。例如:做伸展操動中,得到身心的緩和。例如:做伸展操或排隊繞場,與其他幼兒、老師握手等方或排隊繞場,與其他幼兒、老師握手等方式,做為活動的結束。式,做為活動的結束。

Page 7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墊上運動遊戲課程幼兒墊上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設計範例教學設計範例

(一)對象(一)對象:大班:大班 6-76-7 歲 ,人數:歲 ,人數: 20 ~ 2520 ~ 25人 ,器材:海綿墊人 ,器材:海綿墊 33 塊塊

(二)課程時間(二)課程時間:暖身活動:暖身活動 55 分鐘,主要分鐘,主要活動活動 2525 分鐘,結束活動分鐘,結束活動 55 分鐘,共分鐘,共 3535 分分鐘。鐘。

(三)課程目標(三)課程目標:: 1.1. 身體感覺統合的刺激身體感覺統合的刺激活化。活化。 2. 2. 基本動作能力的促進。基本動作能力的促進。 3. 3. 四肢四肢協調性的促進。協調性的促進。 4. 4. 平衡能力的促進。平衡能力的促進。 5.5.前庭平衡的刺激。前庭平衡的刺激。 6.6. 方向感的培養。方向感的培養。 7. 7. 養成遵守秩序之習慣。養成遵守秩序之習慣。

Page 80: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墊上運動遊戲課程幼兒墊上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設計範例教學設計範例

(四)課程內容與教學(四)課程內容與教學::(( 11 )場地器材佈置與分組:將)場地器材佈置與分組:將

33塊海綿墊排成一長條型,全塊海綿墊排成一長條型,全部幼兒分成兩組分座於墊子兩部幼兒分成兩組分座於墊子兩旁。旁。

(( 22 )暖身活動:全身伸展活動)暖身活動:全身伸展活動(( 33 )前導活動:介紹海綿墊及)前導活動:介紹海綿墊及

以請你過來拍一拍之口訣,讓以請你過來拍一拍之口訣,讓幼兒以手、手肘、身體、屁股、幼兒以手、手肘、身體、屁股、膝蓋、腳掌到海綿墊上壓一壓、膝蓋、腳掌到海綿墊上壓一壓、拍一拍認識海綿墊。拍一拍認識海綿墊。

(( 44 )主要活動:)主要活動: 1.1.側滾:幼兒躺於墊上雙腳併側滾:幼兒躺於墊上雙腳併攏,雙手於頭上伸直互握,依攏,雙手於頭上伸直互握,依序由前方滾至墊子末端。序由前方滾至墊子末端。

2.2.屈身側滾:幼兒躺於墊上雙屈身側滾:幼兒躺於墊上雙腳縮於胸部,雙手抱頭側滾。腳縮於胸部,雙手抱頭側滾。

3.3. 推動側滾:兩人一組;同推動側滾:兩人一組;同(( 11 )、()、( 22 )動作;一人)動作;一人用力翻滾推動另一人使其側滾,用力翻滾推動另一人使其側滾,兩人輪流操作。兩人輪流操作。

4.4.雙人側滾:兩人面對面互抱雙人側滾:兩人面對面互抱側滾。側滾。

5.5.障礙側滾:一組幼生趴於墊障礙側滾:一組幼生趴於墊子上,另一組以同(子上,另一組以同( 11 )、)、(( 22 )動作側滾通過趴於墊子)動作側滾通過趴於墊子上之幼生。上之幼生。

Page 81: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墊上運動遊戲課程幼兒墊上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設計範例教學設計範例

(五)結束活動:(五)結束活動: (( 11 )提醒幼生側滾遊戲應於海綿墊或安)提醒幼生側滾遊戲應於海綿墊或安

全 之草地,不可在膸便在硬的地板玩此遊全 之草地,不可在膸便在硬的地板玩此遊戲戲

(( 22 )請幼生注意禮貌謝謝老師及一起玩)請幼生注意禮貌謝謝老師及一起玩之小朋友並注意清潔排隊洗手、擦汗進教之小朋友並注意清潔排隊洗手、擦汗進教室室

Page 82: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幼兒體能器介紹幼兒體能器介紹

Page 83: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Page 84: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Page 85: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Page 86: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Page 87: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Page 88: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
Page 89: 幼兒體能教育發展與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