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癌癌癌癌癌 癌癌癌癌癌癌癌癌癌 癌癌
75

癌症的预防

Jan 03,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Ruth Richardson

癌症的预防. 北京老年医院肿瘤科 吴殷. 癌 症. 危害如何? 加重或减轻? 能否预防? 如何预防?. 全球癌症发病趋势. 1975 年 全球 517 万新发病例 1990 年 全球 807 万新发病例 (+37.4%) 1997 年 全球癌症死亡 620 万 2000 年全球癌症死亡已超过 700 万. ( WHO 资料). 北京城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北京城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上海市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上海市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城市及农村癌症年死亡率的变化.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癌症的预防

癌症的预防北京老年医院肿瘤科

吴殷

Page 2: 癌症的预防

癌 症癌 症危害如何?加重或减轻?能否预防?如何预防?

Page 3: 癌症的预防

全球癌症发病趋势

1975 年 全球 517 万新发病例

1990 年 全球 807 万新发病例 (+37.4%)

1997 年 全球癌症死亡 620 万

2000 年全球癌症死亡已超过 700 万(WHO资料)

Page 4: 癌症的预防

北京城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肺癌 胃癌 肝癌 食管癌 结肠癌 直肠癌

1982-1984( )男性 1995-1997( )男性

1982-1984( )女性 1995-1997( )女性

Page 5: 癌症的预防

北京城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0

5

10

15

20

25

30

膀胱癌 胰腺癌 脑和神经 恶性淋巴瘤 乳腺癌 卵巢癌 宫颈癌

1982-1984( )男性 1995-1997( )男性

1982-1984( )女性 1995-1997( )女性

Page 6: 癌症的预防

上海市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肺癌 胃癌 肝癌 结肠癌 食管癌 直肠癌

1972-1974( )男性 1993-1994( )男性

1972-1974( )女性 1993-1994( )女性

Page 7: 癌症的预防

上海市区主要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

0

5

10

15

20

25

30

膀胱癌 胰腺癌 脑和神经 恶性肿瘤 乳腺癌 卵巢癌 宫颈癌

1972-1974( )男性

1993-1994( )男性

1972-1974( )女性

1993-1994( )女性

Page 8: 癌症的预防

城市及农村癌症年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城市( % ) 农村( % )粗率 调整 粗率 调整

1973~1975

1990~1992+22.63 -1.16 +32.15 +18.02

1991~2000* +18.31 -2.75 +11.03 +3.83

* 年死亡率( 1/10 万):城市 146.61 ,农村 112.57

Page 9: 癌症的预防

近年癌症死亡变化较大的肿瘤 *( 1991~2000 )

肿瘤年死亡率变化( % )城市 农村

宫颈癌 -27.52 -17.32

肺癌 +29.38 +47.73

肝癌 +13.04 +17.12

结、直肠癌 +31.18 +17.51

乳腺癌 +38.91 +39.73

膀胱癌 +23.50 +19.87

* 胃、食管癌变化不大

Page 10: 癌症的预防

我国恶性肿瘤变化趋势三个特点 食道癌、胃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及构成明显下降

趋势,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

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及构成明

显上升趋势,肺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 30年分

别上升了 465%和 96%。

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

瘤死亡的 22.7%),呈现发达国家变化趋势。

Page 11: 癌症的预防

我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恶性肿瘤死亡率( 1/10万)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中国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法国 德国 墨西哥 毛里求斯

男 女

Page 12: 癌症的预防

我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恶性肿瘤死亡率占总死亡率比例

0

5

10

15

20

25

30

35

中国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法国 德国 墨西哥 毛里求斯

男 女

Page 13: 癌症的预防

男性前十位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上降趋势

1981-2002

-6

-4

-2

0

2

4

6

上升

下降

胰腺胰腺0.30.388

膀胱膀胱0.420.42

淋巴淋巴1.11.166

肺肺1.31.322

脑脑1.31.366

大肠大肠1.61.622

食道食道-5.19-5.19

肾肾4.184.18

胃胃-3.55-3.55

肝肝--

11 ,, 1717

年均

上升

及下

% 男

Page 14: 癌症的预防

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上降趋势 1981-2002

-14-12-10-8-6-4-20246810

上升下降年

均上升及下降%

女 性宫颈宫颈--

10.6910.69

食道食道--

6.556.55

胃胃--

3.483.48

肺肺0.40.422

肝肝-1.21-1.21

大肠大肠0.830.83

胰腺胰腺1.101.10

脑脑1.41.499

乳腺乳腺2.002.00

卵巢卵巢2.292.29

Page 15: 癌症的预防

几个国家的癌症死亡率( 1/10万)

男 女

美国 57.2 25.4

俄国 72.5 7.3

法国 47.3 5.3

中国 24 10.6

美国 33.7

德国 44.2

中国 3.5

法国 32.7

日本 6.7

中国 0.6

肺 癌肺 癌

乳 癌乳 癌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Page 16: 癌症的预防

我国癌症的流行趋势 癌症发病属中等水平 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农村有后来居上之势 癌谱正在发生变化 癌谱有西方化的趋向

Page 17: 癌症的预防

我国癌症发病上升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吸烟恶习生活方式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

Page 18: 癌症的预防

人口老龄化是肿瘤高发的主导因素

年 代 人口总数 (亿)

男性总数(亿)

女性总数 (亿)

年龄>60岁所 占比例(%)

2005年 64.54 32.4 32.1 11

2030年 81.3 40.7 40.6 21

Page 19: 癌症的预防

美、中男性相同吸烟量的年代比较

年代 支/每日1910 1

1930 4

1950 10

年代 支/每日1952 1

1972 4

1992 10*1999年 2月 XVAPCC资料

美国 中国

Page 20: 癌症的预防

1982~1992 年各类食物增降率(% )

北京 全国

粮、薯、豆类 -20.0 -22.0

动物、油脂 +166.7 +74.9

蔬菜、水果 -2.0 +10.6

Page 21: 癌症的预防

动、植物食物的结构比例( %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960 1982 1985 1989 1992

动物及油脂类

粮薯豆类

Page 22: 癌症的预防

脂肪摄入量及提供热量比例

0

5

10

15

20

25

30

35

1960 1982 1985 1989 199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提供热量比例( )

脂肪摄入量(克)提供

热量

%

脂肪

摄入

量克

Page 23: 癌症的预防

我国与工业化国家癌症死亡率( 1/10万)的比较(男性, 1992 )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中国 日本 美国 俄国 法国 德国

Page 24: 癌症的预防

癌症能预防吗?

Page 25: 癌症的预防

环境致癌的流行病学证据(一)

年限差异 近三十年来肺癌↑,胃癌 ,白血病、胰腺、前列腺、卵巢、膀胱癌↑。

地域差异 胃癌 - 日本、智利↑,北美↓ 食管癌 - 中国、新加坡↑,

欧美↓。I.A.R.C ~ 10-1000.

Page 26: 癌症的预防

环境致癌的流行病学证据 ( 二)

移民差异 中国→美国 :

胃、食管、肝、宫颈癌↓

肺、结肠、乳腺癌↑ 日本→美国 :

胃癌↓,结肠、乳癌↑。

Page 27: 癌症的预防

环境致癌的流行病学证据 ( 三)

职 业 癌 化工、橡胶工业—膀胱癌↑ 石棉—肺癌 ↑

饮食因素 吸烟—肺癌 ↑ 高脂肪—结肠、乳腺癌 ↑ 高盐—胃癌 ↑

Page 28: 癌症的预防

已明确的人类致癌因素㈠ 生活习惯 吸烟:肺、口腔、咽喉、食管、膀胱癌 霉变食物:胃、食管、肝癌 环境污染 大气:芳香烃、脂肪族烃化合物,

As,Ni,Cr,石棉,农药等 30余种 水: Cr,Cd,Ni,As,酚焦油,亚硝胺等 土壤: Cd,As,农药等

Page 29: 癌症的预防

已明确的人类致癌因素㈡ 职业性致癌 医源性致癌: X 线,同位素,抗癌药物 免疫抑制,性激素,解热镇痛

药等化工、橡胶、石棉工业

天然致癌 日光,霉菌,病毒,植物

内源性致癌 代谢产物 , 激素水平异常合 成亚硝胺,异位胚胎组织

Page 30: 癌症的预防

1/3癌症可以预防

1/3可以早诊而治愈

1/3可改善症状, 延长生命

1/3癌症可以预防

1/3可以早诊而治愈

1/3可改善症状, 延长生命

1/3

1/3

1/3

控制癌症的战略

Page 31: 癌症的预防

癌症的控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化学预防早期发现及普查合理的治疗康复及姑息疗法

Page 32: 癌症的预防

癌症如何预防癌症如何预防

Page 33: 癌症的预防

减少致癌性暴露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干预癌前状态,阻其进程 ——化学预防 及时发现未浸润或转移的早期癌 ——肿瘤普查

癌症预防三层次概念

Page 34: 癌症的预防

烟草 食物职业与环境

日光 性及生殖因素 感染与癌

减少致癌性暴露 --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Page 35: 癌症的预防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预期减少寿命 4.6年 5.5年 6.2年 8.3年

抽烟支数 / 天< 10

10-20

20-40

>40

Page 36: 癌症的预防

被动吸烟的危害 二手烟危害的人数高达 5.4亿, 15岁以

下儿童 1.8亿 胎儿:

早产,死胎,流产,低体重儿 儿童:

呼吸道感染,中耳渗液,婴儿猝死 成人:

肺癌,心血管疾患

Page 37: 癌症的预防

世界范围内由于吸烟引起死亡的估计数

0

3

6

9

12

1950 1975 1990 2000 2025

年死亡(

万)

Page 38: 癌症的预防

维生素 A 对吸烟者预防肺癌的主要结论

应用 13cRA或 4-HPR未显示能改 善化生或异型增生

戒烟能减轻化生

戒烟同时应用 13-cRA可减轻化生

Page 39: 癌症的预防

曾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研究者 戒烟与年限 死亡率( OR) 英国 1- 4 16.00

5- 9 5.9010-14 5.3015+ 2.00仍吸烟者 14.00

美国 1-4 18.835-9 4.7110-14 4.8115-19 2.1020+仍吸烟者 11.28

Page 40: 癌症的预防

曾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与戒烟后年限的关系 研究者 停止吸烟 死亡率( OR) 年限 ( 年 ) 1-19* 20+*

美国癌症协会 <1 7.20 29.13

( 男性 50-69岁 )1-4 4.60 12.00

5-9 1.00 7.00

10+ 0.40 1.06仍吸烟者 6.47 13.67

* * 每天抽烟支数

Page 41: 癌症的预防

饮食与癌症 30-40%的男性癌症, 60%的女性癌

症 与饮食因素有关 低脂肪( 30%)忌高盐及烟薰等食物 黄、绿蔬菜、水果、富纤维素及复合

性碳水化合物等植物性食物 黄豆、十字花科蔬菜、葱蒜类、坚果

有防癌作用

Page 42: 癌症的预防

中国与美国、加拿大对比主要食物类消费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率

01020304050607080

中国 美国

Page 43: 癌症的预防

居住在日本、夏威夷和美国旧金山 Bay区的

日本妇女的乳腺癌发生率

1

10

100

1000

Bay旧金山 区白人妇女

Bay旧金山 区美籍日本妇女

夏威夷1960-64( )

日本妇女冈山日本妇女1966( )

Page 44: 癌症的预防

动、植物食物的结构比例(%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960 1982 1985 1989 1992

动物及油脂类

粮薯豆类

Page 45: 癌症的预防

1982~1992 年各类食物增降率(%)

北京 全国

粮、薯、豆类 -20.0 -22.0

动物、油脂 +166.7 +74.9

蔬菜、水果 -2.0 +10.6

Page 46: 癌症的预防

人群中合理的营养标准 人群中平均摄取量 下限 上限

脂肪总量( % 总能量) 15 30饱和脂肪酸 0 10不饱和脂肪酸 3 70饮食中胆固醇 0 300

碳水化合物总量( % 总能量) 55 75复合碳水化合物( % 总能量) 50 70饮食中纤维素(克 / 天) 27 40糖( % 总能量) 0 10

蛋白( % 总能量) 10 15盐(克 / 天) 6

Page 47: 癌症的预防

癌症的感染因素肝炎病毒——肝细胞癌人乳头状病毒——宫颈癌EB病毒——鼻咽癌中华分支血吸虫——胆管癌埃及血吸虫——膀胱鳞癌幽门螺杆菌——胃癌淋巴瘤?食管癌?

Page 48: 癌症的预防

癌症的化学因素酰基苯胺染料——膀胱癌

石棉——肺、间皮瘤

激素——乳腺、前列腺

Page 49: 癌症的预防

肿瘤的一级预防 减少致癌物暴露与接触

全球每年至少有 20万人死于与工作环境有关的癌 石棉 苯与笨胺染料 氡 避免长时间日光晒

减少细菌与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接种(肝癌)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减少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不清洁饮用水

Page 50: 癌症的预防

21世纪的化学预防干预癌前状态阻止其进程

生长抑制生长抑制

调亡调亡

抗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

分化分化

癌前细胞癌前细胞

Page 51: 癌症的预防

各上皮肿瘤演变历程

乳腺 非典型增生 导管原位癌

宫颈 I 度 III度 / 原位癌

结肠 腺瘤

前列腺 增生 潜伏癌

临床癌

14~18 年 6~10 年

9~13 年 10~20 年

5~20 年 5~15 年

20 年 >10 年 3~15 年

Page 52: 癌症的预防

林县食管癌营养干预试验结果 β胡萝卜素、 Vit E、硒可降低 总死亡率: 9% 癌症死亡率: 13% 胃癌死亡率: 21%

核黄素和烟酸可降低 食管癌发病率: 14%

Page 53: 癌症的预防

乙型肝炎免疫预防 10 年随访 *

血清检测结果(%)

HBsAg(+) Anti-HBs ALT(+)

免疫组 2.10 49.2 0.19

对照组 8.71 24.3 1.03

*免疫组 41595名,对照组 38177名。P<0.001。(江苏启东)

Page 54: 癌症的预防

肿瘤的免疫预防肿瘤类别 病因 疫苗研制 应用时间

肝癌 HBV 完成 1980

宫颈癌 HPV 完成 2006

胃癌 H.pylori 研制中 ?

鼻咽癌与淋巴瘤 EBV 研制中 ?

Page 55: 癌症的预防

常见肿瘤的化学干预药物 药 物 肿 瘤 阿司匹林 胃肠道肿瘤(食管、胃、结肠、

直肠) 钙 结肠癌 β -胡萝卜素 宫颈癌,卵巢癌,食管癌 视黄醇类(维生素 A类)

肺癌,食管癌,膀胱癌,乳腺 癌,胃癌,宫颈癌

维胺酸及维胺脂 胃癌,食管癌 抗癌乙丸 食管癌 维生素 E 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结

肠癌,直肠癌

Page 56: 癌症的预防

干预及筛查策略

改变生活方式

化学预防

化学预防及早期发现

一般 高 极高

Page 57: 癌症的预防

化学预防的可能新药COX-2 抑制EGCG细胞周期抑制EGF抑制剂PKC抑制剂疫苗

Farnese转移酶抑制剂 Budensonide 脂肪氧合酶抑制剂 Triterpenoids P53基因消除 新维生素甲

Page 58: 癌症的预防

肿瘤的早期发现及普查

Page 59: 癌症的预防

癌症的七大警报信号 大小便习惯的改变 久不愈合的溃疡 异常的出血或分泌物 乳房或其他部位组织增厚 , 或出现肿块 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疣或痣发生明显的改变 持续性咳嗽或声音嘶哑

Page 60: 癌症的预防

癌症的症状 溃疡:出血,分泌物,刺激

肿块:压迫、梗阻

功能障碍

Page 61: 癌症的预防

普查之利早期发现,治疗改变预后

破坏性较小的治疗

节约卫生资源

减少精神负担

Page 62: 癌症的预防

普查之弊医源性诊断及治疗过头临界及原位病变施根治术假阳性徒受惊慌假阴性而延误治疗早诊仅延长患病生存期浪费卫生资源

Page 63: 癌症的预防

肿瘤普查与自然病史的关系

癌出现

症状

1mm1mm

正常细胞

临床前期

A

可测知阶段?

在 A 之前可改变其自然病史在 A 之后,不可改变其自然病史在 A 之前可改变其自然病史在 A 之后,不可改变其自然病史

Page 64: 癌症的预防

肿瘤筛查 ---早发现、早治疗 适用于筛查的某些特殊癌症特征

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亚临床状态有较高的检出率 早期发现有望能有有效的治疗并提高疗效 具有行之有效高敏感度、高特异性、低成本、方便和痛 苦小的理想筛查试验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肿瘤缺乏肯定的筛查方法 仅有乳腺癌、宫颈癌、皮肤癌、结直肠癌、

前列腺癌有行之有效的筛查手段,有些方面有争议 目前我国正推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的筛

Page 65: 癌症的预防

宫颈癌普查汇总( 1958~1980)

实查例数 7735,057

患癌例数 10,732原位、 I 期癌数 7477早期癌比例( % ) 69.6

Page 66: 癌症的预防

宫颈癌普查效果

地区 人次(万) 时间 患病率(1/10万)

下降率(%)

上海市 (纺织)

84.6 1958 1980

198.4 4.7

95.8

北京市 (城区)

284 1974 1989

107.0 2.54

95.8

Page 67: 癌症的预防

宫颈癌筛查新指南( ACS, 2002)

始于妇女 21岁或性交后三年内 巴氏塗片筛查每 1-2年(液态)一次 连续三次阴性的 >30岁妇女,可延长

筛查间隔一年 连续三次阴性的 >70岁妇女,可停止

筛查

Page 68: 癌症的预防

HIP普查 18年后乳癌死亡率的下降率

乳癌死亡率下降率 入组年龄

(岁) 5年 18年 开始下降年限

40~44 18 36 9

45~49 0 16 6

50~54 65 22 3

55~59 30 24 3

60~69 50 17 3

Page 69: 癌症的预防

普查的效果(瑞典)

组别 人群数 随访年限* 乳癌死亡

例数 1/10万

普查组 282,777 10± 418 29

对照组 156,911 10± 425 37

总计 439,688 10± 843

*随访 2569000人群,死亡率下降8/10万

Page 70: 癌症的预防

在无症状病人中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检的准则在无症状病人中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检的准则

检查项目 性别 年 龄 频率

乳房自我检查 女 20岁以上 每月 1次

乳房体检 女 20-40岁 3年 1次

乳房摄片 女 35-39岁 1次 40-49岁 1-2年

1次

50岁以上 每年 1年

(ACS)

Page 71: 癌症的预防

卫生部乳腺癌筛查项目( 2008-2010)

中国抗癌协会负责技术支持筛查对象

35-69岁当地妇女筛查方法

采用临床体检、乳腺钼钯 X 线射片和乳腺超声检查相结合的筛查方案观察指标

以早诊率、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为观察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独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国情的妇女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筛查的模式

Page 72: 癌症的预防

在无症状病人中进行大肠癌早期筛检的准则

检查项目 性别 年 龄 频 率

乙状结肠镜 男和女 50岁以上 2次阴性

3-5年 1次

大便隐血试验 男和女 50岁以上 每年 1次

直肠检查 男和女 40岁以上 第年 1次

(ACS)

Page 73: 癌症的预防

大肠癌普查方案表人 群 普查方式 时 间无任何危险因 任选一列一种素的 50岁以上1.大便隐血 每 1 年男女性 2.乙状结肠镜 每 5 年

3.乙状结肠镜及隐血 1-5年4.双重对比造影 5-10年5.纤维结肠镜 每 10年

结肠息肉摘除 纤维结肠镜 息肉摘除后 3年术后男女性 双重造影及结肠镜 如正常每 5 年

Page 74: 癌症的预防

大肠癌普查方案表 人 群 普查方式 时 间父母及兄弟姐妹曾 纤维结肠镜 40岁开始患结肠癌或结肠息 或双重对比造影肉的家族成员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 纤维结肠镜 40-30岁每 1-2年大肠癌 HNPCC跗试验 40岁以后 , 每 1年

家族性多发性腺瘤 FAP基因试验病的家族成员 (FAP) 纤维结肠镜 青春期后每年一次

重症结肠炎男女性 纤维结肠镜 每 1-2年

Page 75: 癌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