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3122 ܝܛካ౧Җ -88- 2011 金門賞鳥行……… 一個喜愛賞鳥的鳥友來說,金門絕對是個值得朝聖的所在; 對一個初賞鳥者來言,金門也鐵定讓人「大開眼界」!金門 島嶼面積雖小,但特殊的情勢造就了其多樣又具獨特的生態資源,尤其每年的 10 至翌年 34 月,可以觀賞到為數眾多的鳥種,即使是一般性陸鳥也迥異於台灣;不 僅僅如此,獨樹一格的閩南式古厝聚落、早年戰地風光的史跡、環境清幽干擾少以及 居民的和善氛圍…等,都是吸引我年年造訪的原動力。去年十月鳥會專職來電邀約, 想在冬季時舉辦一場金門賞鳥活動,沒想到一開始接受報名即反應熱烈,最終一行人加二 名領隊共 34 人,於 1 21 -24 日進行四天的金門賞鳥行程。 蒼翡翠‧柯樹恩 金門的氣溫約比台灣本島低 5-6 度,禦寒的帽 子、手套、大衣可是不能少,領了個人的大包、小 包細軟後,大夥兒即出了金門機場,由當地導遊莊 先生帶領,直奔第一站金門林務所。林務所轄管金 門的植物園、森林公園等觀光苗圃,面積有 36 頃,歷經多年的撫育管理與創新規劃,已建設成具 有生物多樣性的森林遊樂區,區內栽植了數百種的 各類樹種,高聳整齊的濕地松排列在迎賓大道的兩 側,展列出雄偉氣派。第一隻見面的鳥種-黃眉柳 鶯,就在停車場的樹間出現;之後放慢腳步於林蔭 交錯的步道裡搜尋,又見到了樹鷚及數種鶇科鳥 類,欲找稀有的地啄木卻不見蹤影。 下一站前往農試所。農試所為農業改良的實 驗地,種植農作物多樣,有燕麥、山藥等,不經導 遊解說還不知那長得像野草的植物,可是金門原生 特有的保健作物「一條根」,屬多年生豆科植物, 因有一條主根而得名。區內有耕作區、畜牧區、池 塘、溝渠、樹籬、公園區,生態環境多樣,也吸引 多類型鳥類前來活動覓食,斑點鶇、黑喉鴝、戴勝 正在草地上覓食,右側的李樹上有一刻都不停地進 食的紅喉姬鶲,還有鳴聲粗噪的黑領椋鳥,附近的 畜牧區竹林則是夏候鳥栗喉蜂虎的重要夜棲點。 用完午餐後,即刻前 往中山紀念林找尋叉尾太 陽鳥,牠喜愛吸食花蜜, 果真在大門口右側的 羊蹄甲樹蔭內找到 行蹤,鳥友大都第 一次見到特別興奮。另 有鳥訊指出,栗背短腳鵯 就在苗圃附近的茶花樹上 活動,但搜尋許久,除了樹 鷚、黃雀及藍尾鴝外還是不見蹤影。之後往中山林 遊客中心前進,觀賞戴勝生態影片,在此遇上友會 的鳥友,據說這邊也有栗背短腳鵯的行蹤,但還是 找無啦! 接下來的行程以參觀古蹟聚落為主。珠山村, 舊稱「山仔兜」,是薛姓血緣宗親,聚落座落於山 坳谷地,眾水薈集,村內有「七星池」,即是七座 大小不一的水潭,村內屋宇都面向「大潭」興建, 為聚水生財之寶地,充分配合谷地形勢是其特色。 林務所 叉尾太陽鳥‧柯樹恩 Ώ൳ٺ౧ᄬ 301 2011.03
6

2011金門賞鳥行……… - kwbs.org.t · 居民的和善氛圍…等,都是吸引我年年造訪的原動力。去年十月鳥會專職來電邀約,...

Aug 09, 2020

Download

Documents

dariahiddlest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 -88-

    2011 金門賞鳥行………一個喜愛賞鳥的鳥友來說,金門絕對是個值得朝聖的所在;

    對一個初賞鳥者來言,金門也鐵定讓人「大開眼界」!金門

    島嶼面積雖小,但特殊的情勢造就了其多樣又具獨特的生態資源,尤其每年的 10 月

    至翌年 3、4 月,可以觀賞到為數眾多的鳥種,即使是一般性陸鳥也迥異於台灣;不

    僅僅如此,獨樹一格的閩南式古厝聚落、早年戰地風光的史跡、環境清幽干擾少以及

    居民的和善氛圍…等,都是吸引我年年造訪的原動力。去年十月鳥會專職來電邀約,

    想在冬季時舉辦一場金門賞鳥活動,沒想到一開始接受報名即反應熱烈,最終一行人加二

    名領隊共 34 人,於 1 月 21 日-24 日進行四天的金門賞鳥行程。 蒼翡翠‧柯樹恩 攝

    金門的氣溫約比台灣本島低 5-6 度,禦寒的帽

    子、手套、大衣可是不能少,領了個人的大包、小

    包細軟後,大夥兒即出了金門機場,由當地導遊莊

    先生帶領,直奔第一站金門林務所。林務所轄管金

    門的植物園、森林公園等觀光苗圃,面積有 36 公

    頃,歷經多年的撫育管理與創新規劃,已建設成具

    有生物多樣性的森林遊樂區,區內栽植了數百種的

    各類樹種,高聳整齊的濕地松排列在迎賓大道的兩

    側,展列出雄偉氣派。第一隻見面的鳥種-黃眉柳

    鶯,就在停車場的樹間出現;之後放慢腳步於林蔭

    交錯的步道裡搜尋,又見到了樹鷚及數種鶇科鳥

    類,欲找稀有的地啄木卻不見蹤影。

    下一站前往農試所。農試所為農業改良的實

    驗地,種植農作物多樣,有燕麥、山藥等,不經導

    遊解說還不知那長得像野草的植物,可是金門原生

    特有的保健作物「一條根」,屬多年生豆科植物,

    因有一條主根而得名。區內有耕作區、畜牧區、池

    塘、溝渠、樹籬、公園區,生態環境多樣,也吸引

    多類型鳥類前來活動覓食,斑點鶇、黑喉鴝、戴勝

    正在草地上覓食,右側的李樹上有一刻都不停地進

    食的紅喉姬鶲,還有鳴聲粗噪的黑領椋鳥,附近的

    畜牧區竹林則是夏候鳥栗喉蜂虎的重要夜棲點。

    用完午餐後,即刻前

    往中山紀念林找尋叉尾太

    陽鳥,牠喜愛吸食花蜜,

    果真在大門口右側的

    羊蹄甲樹蔭內找到

    行蹤,鳥友大都第

    一次見到特別興奮。另

    有鳥訊指出,栗背短腳鵯

    就在苗圃附近的茶花樹上

    活動,但搜尋許久,除了樹

    鷚、黃雀及藍尾鴝外還是不見蹤影。之後往中山林

    遊客中心前進,觀賞戴勝生態影片,在此遇上友會

    的鳥友,據說這邊也有栗背短腳鵯的行蹤,但還是

    找無啦!

    接下來的行程以參觀古蹟聚落為主。珠山村,

    舊稱「山仔兜」,是薛姓血緣宗親,聚落座落於山

    坳谷地,眾水薈集,村內有「七星池」,即是七座

    大小不一的水潭,村內屋宇都面向「大潭」興建,

    為聚水生財之寶地,充分配合谷地形勢是其特色。

    林務所

    叉尾太陽鳥‧柯樹恩 攝

    301 ‧2011.03

  • -89-

    村民在海外事業有成者比比皆是,僑匯源源不絕用

    於建設家鄉,以致於珠山有「小上海」的美譽,早

    年並有「有水頭厝,無山仔兜富」的俗諺,因此珠

    山村可說是金門最有名的風水聚落。

    翟山坑道,位於古崗東南方,民國 47 年 823

    砲戰期間,大、小金門島的灘頭運補作業全遭到對

    岸砲火攻擊,國軍乃於民國 50 年在大、小金門島

    各開挖一個地下坑道,位於大金門的就是「翟山坑

    道」,小金門則為「四維坑道」或稱「九宮坑道」,

    闢建工程歷時五年。這項地下工事可分坑道 101

    公尺,寬 6 公尺,高 3.5 公尺;水道呈 A 字形,總

    長 357 公尺,寬 11.5 公尺,高 8 公尺,可容納小

    艇 42 艘,坑道口並有官兵舍 7 間。後來因泥沙淤

    積,於民國 75 年棄而不用,86 年金防部將這坑道

    移撥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並於次年夏季開放觀

    光,之後遊客絡繹不絕,已成為戰地金門最受歡迎

    的景點。

    今日最後的一個參觀景點為水頭村,位於大

    金門西南隅與舊金門城比鄰,聚落藏於山坳內,村

    民是多姓血緣聚落,早在元代就有李氏、黃氏先民

    移居至此。水頭村素有「文里鄉」之美名,昔時村

    內私塾有六處,民國 20 年更建有全島第一座新式

    學堂「金水學校」。村人清初到杭州、錦州經商,

    清末至南洋開拓謀生活,可說是僑鄉中的僑鄉,村

    民把他們奮鬥成就表現在精緻美麗的古厝,造就今

    日水頭村美麗的景觀。水頭村的番仔樓數量之多居

    島上第一,「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是水頭厝的驕

    傲,其中最醒目的一幢建築是「得月樓」,上下共

    五層(地下一層、地上四層),曾是島上最多層樓、

    最高的建築,傲立於洋樓群中的挺拔英姿,呈唯我

    獨尊的建築意象。當晚,我們即夜宿於村內由古厝

    整修而成的民宿,夜裡與民宿老闆也是古宅後代的

    主人席凳而談,老闆長年在外工作,中年才回鄉經

    營民宿,古宅經國家公園的評估,整修後有 30 年

    使用權,後再歸還古厝於民,古厝外表經整修後仍

    保有純樸風華,現在已少有這種建築工匠師可以來

    設計及建造,常有背包客甚至外國朋友來住宿。

    第 二 天

    行程前往「前

    線中的前線」-

    風 雞 的 故 鄉

    「烈嶼」(俗稱

    小 金 門 ) 賞

    鳥。第一站來

    到習山湖1,見

    到兩隻斑翡翠

    就停棲湖畔,

    成超級吸睛的

    焦點;褐翅鴉鵑在草叢裡露現,鵟和黑臉鵐紛紛現

    蹤,鳥友又拍到可疑的毛足鵟(後上傳網路經確認

    無誤),鳥況真是好的不得了。第二站來到「湖井

    頭戰史館」。湖井頭戰史館位於小金門西北方,為

    第一線海防據點,民國 77 年參謀總長郝柏村視察

    烈嶼,有鑑於當地雖經歷戰役連連卻無史蹟館來維

    護保存,於是指示軍方籌備建館,與古寧頭戰史

    館、八二三戰史館並稱為金門三大戰史館。館內陳

    列展示參與大膽島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等

    歷次戰役中英勇守軍的事蹟及烈嶼師部隊史沿

    革,並設有高倍率望遠鏡可遠眺對岸廈門,天氣晴

    朗時,可見廈門的建築物,甚至上行駛的車輛都清

    晰可辨,二十多年來見證金、廈兩地關係由緊張對

    註 1:習山湖早年原為洗馬湖,位於小金門最熱鬧的市集東林

    村之南海濱,濬修後改為習山湖,公園內興建有「林習山紀念

    館」,以紀念追隨鄭成功起義抗清的烈嶼籍俊彥林習山。附近田

    地大都為農田耕種,每年秋、冬之際,海水倒灌,幸靠習山湖

    岸阻擋,具有調節防洪之功能。

    參觀水頭村的聚落古厝

    斑翡翠‧蘇貴福 攝

  • -90-

    峙到趨於緩和的轉變。

    出了湖井頭戰史館後,轉往小金門重要濕地

    「陵水湖」觀察。陵水湖位於小金門西南部,東起

    上庫村,西至貴山海域,南達青岐村的近郊,北臨

    上林中墩海堤,長約 1 公里,寬 1.5 公里,面積 6

    平方公里,原本是鹽埕和一片低窪地,由於時常氾

    濫成災,民國 52 年,國軍以人工一刀一斧開鑿成

    淡水湖。陵水湖在軍事上可增強防禦,經濟上則有

    利於魚塭養殖及農田灌溉,湖畔孕育了眾多水草,

    美麗的景點更是賞鳥好據點。每年 11 月至隔年 3

    月,有各種雁鴨科鳥類(包括稀少的羅文鴨)從北

    方來到,見到了四隻不停覓食的黑面琵鷺,另有白

    冠雞、池鷺等。之後轉往貴山海堤,遠處有眾多鷸

    鴴科鳥類趁漲潮前進食,玉頸鴉正踩著魚叼食中,

    蒼翡翠在水塘邊露身影,村婦慢慢從海域回到岸邊

    來洗滌所採收的蛤蜊,附近路肩有間「萬神爺宮」,

    周遭早年是亂葬崗的處所。再往清遠湖前進,湖濱

    遇上有排除地雷工程,外籍工作人員用生澀語氣告

    訴我們裡頭禁止通行。終於在欄杆處見到黑頭翡

    翠,時而停棲,時

    而飛翔,鳥友驚呼

    好漂亮喔!四種翡

    翠科鳥全部在小金

    見齊。之後往「烈

    女廟2」前進,由添

    彥大哥發現了嗜吃

    螞蟻的地啄木(蟻

    鴷),那羽色竟與

    環境、枯葉相融合

    又引起鳥友一陣驚

    喜!八達樓子3,

    註 2:烈女廟又名仙姑廟,廟內供奉王仙姑,仙姑凡名王玉蘭,

    廈門人,民國 43 年 6 月 9 日午間於海邊拾蛤,遭戲辱欺凌,但

    百般抗拒誓不屈從,最終投海溺死,翌日漂流至烈嶼龜山海邊,

    我軍駐防劉戰士發現撈起,將之妥為安葬,後屢傳靈蹟,香火

    鼎盛,民國 45 年由鄉民集資興建。有感鄉民虔誠,發願護佑鄉

    民,隨觀光開放,信徒遠佈。

    註 3:民國 55 年,原駐防於古山口的長城部隊移防烈嶼,為了

    為小金門的最後一個停留點,鳥友一下車即見一隻

    葵花鳳頭鸚鵡及絲光椋鳥,之後便在此大肆採買紀

    念品。

    這次行程古厝民宿只住宿一晚,接下兩晚將宿

    金城市區附近旅館;用完餐後回房休息,房內電話

    響起外找,一到櫃檯才知,原來團員中有人認識在

    地的鳥友,問候起我來了,來訪的金門鳥友李大哥

    是舊識,一行人相談甚歡,還打聽到稀有鳥種灰叢

    鴝和攀雀的訊息。

    第三日早上再訪中山紀念林,以找尋那隻栗背

    短腳鵯,但仍不見蹤影,有隻白斑紫嘯鶇穩定在垃

    圾車周圍出現,甚至跳入垃圾內覓食。下一站往瓊

    林水庫觀察黑鸛,車子一轉入水庫很快見牠和一群

    鴨子、鸕鶿一起,兩隻黑鸛就站立淺灘地休息,怕

    其受到干擾而飛走,只能從遠處觀察,鳥友幾乎不

    曾見過,為今日的鳥況開出紅不讓,稍後,黑鸛往

    林內處飛去不見身影。記得每年來瓊林水庫從沒見

    過滿水位,原來水庫是民國 71 年開始使用,地質

    屬沙土層,漏水嚴重故集水能力甚差,近來在水庫

    底部鋪上一層不織布,以防漏水,但效果仍不彰。

    後往「馬山觀測所(站)4」前進。馬山,位於金

    門官澳東北方,距大陸角嶼僅 2100 公尺,退潮時

    1800 公尺,是金門本島距大陸最近的據點,為兩

    岸對峙時期前線基地之一,有「天下第一哨」之稱。

    整個觀測所由海濱小山丘開挖坑道而成,相當隱

    密,昔日設有心戰喊話站及大型望遠鏡以監控對岸

    海空動靜。原為戒備森嚴的軍事重地,近年來因國

    家公園成立,開放民眾參觀,逐漸成為熱門景點。

    原本有條單線狹窄道路,因兩側緊鄰民房拓寬不

    易,現新闢一條外環道繞經官澳聚落接沙青路,據

    當地人說,此路段是為日後連接通往大陸大嶝島到

    廈門島的公路而準備,道路兩旁泥灘已成最佳賞鳥

    悼念抗日戰爭時死守八達樓子終至壯烈犧牲的七名袍澤,國軍

    特地在西宅村重建了八達樓子。樓頂的戰士們各據山海關、古

    北口、喜峰口、九鬥口,握槍擲彈,栩栩如生,樓內設有旋梯

    可直達頂樓,瞭望烈嶼鄉野,心胸為之壯闊。

    註 4:馬山觀測所曾於民國 68 年 5 月 18 日,發生馬山連上尉

    連長,泅水潛逃至中國大陸之事件。

    黑頭翡翠‧王健得 攝

  • -91-

    路段。觀測所附近沙灘上的地雷已清理乾淨,還可

    登上岩礁近觀我軍駐防的「后嶼」,此區現已成當

    地居民假日釣魚之處。

    稍後往「述美國小」移動。述美國小位於金門

    東北方、馬山觀測所附近,校門口有兩排成蔭的楓

    香大道,為民國 58-59 年學校遷移到此時所栽種,

    楓香大道聳立超過 1/3 世紀,有 40 多年樹齡囉!

    這兩排楓香樹更是一年四季各種鳥類聚集的場

    所,每年從台灣慕名而來的賞鳥同好不計其數,賞

    鳥人潮曾把這條約莫百公尺長的大道,鋪設成一條

    長長的人龍,相當壯觀,而且它還登上「浯州飛羽

    -金門常見鳥類圖鑑」的封面,成為觀光客參觀馬山

    觀測所後,順道前往的「新地標」。今日前來最大

    目標就是觀察灰叢鴝,很快見到牠在左側乾涸水塘

    邊的枯草上停棲,一待昆蟲現蹤即刻飛下捕捉,再

    飛回原棲點繼續等待。稍晚另有一團台北來的鳥友

    也加入觀察,頓時,整條楓香大道盡是賞鳥人潮。

    後往西園鹽場前進,從金門鳥友處得知,攀雀

    就在西園湖附近的蘆葦上活動,眼見前方已有幾台

    車及鳥友,攀雀應在那兒準沒錯。攀雀短促尖細的

    (吱~吱)叫聲在蘆葦內傳出,想按幾張影像還是糊

    到不行,一有驚動十來隻即飛離,這可是全團成員

    的新記錄種!續往鹽場參觀,西園鹽場,始於元朝

    大德元年(1297 年),至今已有 700 餘年歷史,近代

    以來,鹽場歷經多次變遷,生產方式也由煮鹽改成

    曬鹽,民國 84 年 7 月因不敷成本正式關場,也劃

    下了金門傳統製鹽產業的休止符。荒廢的鹽場經在

    地文史工作者提議保留,現正整修中,大夥兒參觀

    鹽場文物館的舊建築群,並聽取製鹽、曬鹽過程的

    導覽介紹。

    由浦邊聚落前進,欲見蠣鴴及水鳥,沿著溝渠

    來到海邊,哇!海水漲潮速度比預期還要快,小型

    鷸鴴科包括:青足鷸、赤足鷸、翻石鷸、反嘴鷸、

    東方環頸鴴…等,已相繼飛入陸地休息,海面上盡

    是上百隻冠鸊鷉悠游著,軌條砦上停歇灰斑鴴、杓

    鷸與鸕鶿,遠處兩隻黑鸛從瓊林水庫飛來覓食,就

    是找不到蠣鴴!旋即大夥兒就近觀察上岸的水

    鳥,便草草結束此地觀察。回程時再往中山紀念林

    內的「乳山故壘」前進,叉尾太陽鳥仍在羊蹄甲上

    活躍,這回有花雀、黃雀及白斑紫嘯鶇,還是無緣

    見到栗背短腳鵯的蹤跡。

    導遊帶領團員瞎拼後,今天最後的重頭戲就是

    到慈堤觀景台,去看成千近萬隻的鸕鶿於黃昏歸巢

    蔚為壯觀的場面。慈堤位於金門西北角,金寧鄉的

    古寧頭與湖下之間,為圍海築堤而成的鹹水湖,堤

    長 550 公尺,民國 58 年金防部馬司令官倡建,翌

    年完工,不僅可防止敵人軍事登陸,亦闢建養殖池

    120 公頃,因魚蝦豐富,常有民眾到湖濱垂釣摸蚌

    蛤,是結合國防與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此地是極

    佳賞鳥點,沙灘上可見整排軌條砦,黃昏到此漫

    步,觀海色、賞餘暉、聽濤聲或眺望小金門,皆饒

    富情趣。

    述美國小賞鳥

  • -92-

    第四天傍晚將結束這次行程,清晨氣溫低、風

    勢強勁,又有大陸冷氣團南移,大夥兒從頭到腳包

    得緊緊的。今早要訪金門西北方的南山林道,林道

    原本是條農用便道(戰備道),一邊出口在古寧頭南

    山聚落,一邊在慈湖三叉路口附近,幾年前林道兩

    側林蔭夾道,仍見有尤加利樹與檸檬桉等樹種,但

    近年來因風災受損、砍伐幾乎殆盡。周圍為開闊農

    耕地,高粱、小麥田連綿,由於少有干擾,田野成

    為許多棲息性鳥類喜愛的地方,以四季的晨、昏賞

    鳥最佳。此時兩旁田野的油菜花相繼綻放,把單調

    的大地鋪成一片耀眼的黃色花海,真漂亮!鳥況豐

    富,以白鶺鴒及鶇科、棕扇尾鶯、大花鷚、小雲雀

    最多,鸕鶿群一隊隊越過頭頂,步行到南山聚落,

    仍未見黑翅鳶,真是有點奇怪!

    來訪雙鯉湖遊客中心,雙鯉湖及附近濕地由一

    連串淡、鹹水池塘及養殖池構成,池沼周遭水草豐

    美、藻類繁盛、魚蝦鮮腴,岸邊樹籬林立,為鳥類

    提供了良好的隱密和覓食環境。轉進慈湖東魚塭,

    原有的土堤路已改鋪成石磚道,走起來舒適,不再

    有雜草叢生的感覺。哇!海水大漲潮,除了偶爾幾

    隻裏海燕鷗、紅嘴鷗飛近岸邊及遠處停棲的鸕鶿

    外,就是沒有什麼鳥況,來的真不是時候。再往前,

    蘆葦叢內斑魚狗升空秀定點飛行特技,而池塘內水

    草豐沛,眾多雁鴨科鳥類聚集覓食,有赤膀鴨、赤

    頸鴨、琵嘴鴨、花嘴鴨、白冠雞、鷺科鳥等,讓鳥

    友們瞧得起勁。冬季的慈湖,是全金門鳥況最好的

    地方,大部分的水鳥都會在此覓食、休息,特別是

    漲潮之後,在潮間帶活動的水鳥全飛進慈湖休息以

    等待退潮,湖畔的木麻黃林是鸕鶿夜棲的主要地

    點,每年都吸引近萬隻在這裡度冬。慈湖寬闊的水

    域也是過境水鳥最喜愛的休息地,過境期常聚集數

    域也是過境水鳥最喜愛的休息地,過境期常聚集數

    量可觀的水鳥,以鷸鴴科、鷗科、鷺科為最大量。

    午後往浯江溪牛棚前進,環境變得極差鳥況已

    不如前,周圍房舍興建中,嚴重干擾生態環境。浯

    江溪口是行程的最後觀察點,來到浯江溪口正遇到

    漲潮,河口的紅樹林只露出幾株海茄苳,成了鷸鴴

    科水鳥停棲的避風港,最後終於見到一群蠣鴴就停

    在海中礁石上,差點摃龜而歸,也在莒光樓天空見

    到小雨燕。浯江溪口及周圍潮間帶屬泥沙底質的灘

    地,紅樹林茂密,無脊椎生物、甲殼類、魚蝦貝類

    生殖繁盛,附近養殖魚塭眾多,海域寬闊,每年總

    吸引數量龐大的過境和冬候鳥在此活動覓食,其中

    以 4、5 月的鳥況最為精采,大批春過境鳥在這裡

    短暫停留後繼續北返,無論種類、數量、羽色都是

    首要之選,也是觀察繁殖羽變化的最佳時機。

    這次金門賞鳥行共記錄到 114 種鳥種,是鳥會

    辦金門行歷年來鳥況之最的一次,最主要是得到添

    彥大哥銳眼加持找尋,鳥種數不停往上增加,還有

    另一搭擋黃國彰與眾鳥友協助觀察,才得以有這次

    豐碩記錄。不過,四天來竟未見黑翅鳶略感意外,

    仍有許多賞鳥點因時間上來不及未到訪而遺落,但

    增加灰叢鴝和攀雀兩種新記錄種是最大的收穫。

    南山林道旁有一片耀眼的油菜花田

  • -93-

    2009-2011 年金門賞鳥行之鳥種記錄一覽表 科名 鳥種 2009 2010 2011

    1 小鷿鷈 V V V

    2

    鷿鷈科

    冠鷿鷈 V V V

    3 鸕鶿科 鸕鶿 V V V

    4 蒼鷺 V V V

    5 小白鷺 V V V

    6 中白鷺 V V V

    7 大白鷺 V V V

    8 黃頭鷺 V V

    9 夜鷺 V V V

    10

    鷺科

    池鷺 V V V

    11 鸛科 黑鸛 V

    12 尖尾鴨 V V

    13 琵嘴鴨 V V V

    14 鳳頭潛鴨 V V

    15 赤頸鴨 V V V

    16 赤膀鴨 V

    17 花嘴鴨 V V V

    18 羅文鴨 V

    19 綠頭鴨 V V

    20 小水鴨 V V V

    21

    雁鴨科

    豆雁 V

    22 鶚科 魚鷹 V V V

    23 鵟 V V V

    24 澤鵟 V

    25 毛足鵟 V

    26 黑鳶 V V

    27 黑翅鳶 V

    28 松雀鷹 V

    29

    鷹科

    紅隼 V V

    30 雉科 環頸雉 V V V

    31 白腹秧雞 V V V

    32 白冠雞 V V V

    33 紅冠水雞 V V V

    34

    秧雞科

    緋秧雞 V

    35 反嘴鴴 高翹鴴 V V V

    36 東方環頸鴴 V V V

    37 小環頸鴴 V V V

    38 蒙古鴴 V

    39 鐵嘴鴴 V

    40 灰斑鴴 V V V

    41 金斑鴴 V V

    42

    鴴科

    蠣鴴 V V V

    43 翻石鷸 V V V

    44 小杓鷸 V

    45

    鷸科

    中杓鷸 V V V

    種 科名 鳥種 2009 2010 2011

    46 大杓鷸 V V V

    47 青足鷸 V V V

    48 小青足鷸 V

    49 反嘴鷸 V

    50 長趾濱鷸 V

    51 黑腹濱鷸 V

    52 紅胸濱鷸 V

    53 鷹斑鷸 V

    54 赤足鷸 V V V

    55 鶴鷸 V V

    56 磯鷸 V V V

    57 白腰草鷸 V V

    58 田鷸 V

    59

    鷸科

    裏海燕鷗 V V V

    60 黑脊鷗 V V V

    61 大黑脊鷗 V V

    62 黑尾鷗 V

    63

    鷗科

    紅嘴鷗 V V V

    64 紅鳩 V V V

    65 珠頸斑鳩 V V V

    66 金背鳩 V V

    67

    鳩鴿科

    野鴿 V V V

    68 翠鳥 V V V

    69 斑翡翠 V V V

    70 蒼翡翠 V V V

    71

    翡翠科

    黑頭翡翠 V V V

    72 戴勝科 戴勝 V V V

    73 家燕 V

    74

    燕科

    洋燕 V

    75 雨燕科 小雨燕 V

    76 白面白鶺鴒 V V V

    77 過眼線白鶺鴒 V V V

    78 灰鶺鴒 V

    79 大花鷚 V V V

    80

    鶺鴒科

    樹鷚 V V V

    81 白頭翁 V V V

    82

    鵯科

    白環鸚嘴鵯 V

    83 棕背伯勞 V V V

    84 棕背伯勞

    (暗/中間) V V V

    85

    伯勞科

    紅尾伯勞 V

    86 藍磯鶇 V V V

    87 黑鶇 V V V

    88 白腹鶇 V V

    89

    鶇科

    赤腹鶇 V V

    種 科名 鳥種 2009 2010 2011

    90 白眉鶇 V

    91 斑點鶇 V

    92 紅尾鶇 V

    93

    鶇科

    白斑紫嘯鶇 V V

    94 極北柳鶯 V V

    95 黃眉柳鶯 V V V

    96 褐色柳鶯 V V

    97

    鶯科

    巨嘴柳鶯 V

    98 繡眼科 綠繡眼 V V V

    99 黑臉鵐 V V V

    100

    鵐科

    田鵐 V

    101 黃雀 V V V

    102 花雀 V V

    103 金翅雀 V V V

    104

    雀科

    小桑鳲 V V

    105 麻雀 V V V

    106

    文鳥科

    斑文鳥 V V

    107 絲光椋鳥 V V V

    108 灰椋鳥 V

    109 小椋鳥 V

    110 八哥 V V V

    111 黑領椋鳥 V V V

    112

    椋鳥科

    噪林鳥 V

    113 喜鵲 V V V

    114

    鴉科

    玉頸鴉 V V V

    115 鵲鴝 V V V

    116 黃尾鴝 V V V

    117 藍尾鴝 V V

    118 黑喉鴝 V V

    119 灰叢鴝 V

    120

    鶲科

    紅喉姬鶲 V V

    121 百靈科 小雲雀 V

    122 杜鵑科 褐翅鴉鵑 V V V

    123 褐頭鷦鶯 V V V

    124 灰頭鷦鶯 V V V

    125

    扇尾

    鶯科

    棕扇尾鶯 V

    126 卷尾科 大卷尾 V V

    127 鹮科 黑面琵鷺 V V

    128 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 V V

    129 攀雀科 攀雀 V

    130 鸚鵡科 葵花鳳頭鸚鵡 V

    合計 77 96 114

    *2009 年共記錄到 30 科 77 種鳥種

    *2010 年共記錄到 33 科 96 種鳥種

    *2011 年共記錄到 38 科 114 種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