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台灣現當代文學」授課資料 第一章 台灣現當代文學導論 第一節 台灣史鳥瞰 1604(明神宗萬曆 32),荷蘭人入侵澎湖。 1619 (明神宗萬曆 47),西班牙教士乘船遇風,登陸台灣,略作調查,旋即 退去。 1622(明熹宗天啟 2),荷蘭人入侵澎湖,定居台灣。 1626 (明熹宗天啟 6),西班牙人由菲律賓率艦隊抵台灣北部,活動於基隆、 淡水、八里岔、金包里、關渡、三貂角、蘇澳之間,傳教重於通商。 1642 (明思宗崇禎 15),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據北台灣計十六年。 1661(明永曆 14,清順治 18),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荷蘭人據台計約四十 年。 1683(清康熙 22),施琅入台,明鄭降,台灣入滿清版圖。 1895(清光緒 21),「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本入台,滿清統治台灣計二 百十二年。 1945 (民國 34),抗日戰爭勝利,台灣重入中國版圖,日本據台計五十年。 1949 (民國 38)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台灣也在此後宣布「戒嚴令」,進入所 謂「反共跳板」、「復興基地」時期。大陸則由共產黨執政,台灣與大陸分治至今。 1987 年(民國 76),宣佈解嚴,廢除「戒嚴令」。11 月,台灣當局開放對大 陸探親。 第二節 台灣文學史鳥瞰 一、新文學的發軔與奠基——日治時期(1920-1945) 舊文學時代以傳統漢詩為主,詩社林立,台灣的詩社延續到戰後才逐漸式 微。亦有不少渡海文人的散文、筆記、雜記。 台灣新文學萌芽於日治時期,與大陸「五四運動」遙遙呼應。
22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Aug 29, 2019

Download

Documents

hakhue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台灣現當代文學」授課資料

第一章 台灣現當代文學導論

第一節 台灣史鳥瞰

1604(明神宗萬曆 32),荷蘭人入侵澎湖。 1619(明神宗萬曆 47),西班牙教士乘船遇風,登陸台灣,略作調查,旋即

退去。 1622(明熹宗天啟 2),荷蘭人入侵澎湖,定居台灣。 1626(明熹宗天啟 6),西班牙人由菲律賓率艦隊抵台灣北部,活動於基隆、

淡水、八里岔、金包里、關渡、三貂角、蘇澳之間,傳教重於通商。 1642(明思宗崇禎 15),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據北台灣計十六年。 1661(明永曆 14,清順治 18),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荷蘭人據台計約四十

年。 1683(清康熙 22),施琅入台,明鄭降,台灣入滿清版圖。 1895(清光緒 21),「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本入台,滿清統治台灣計二

百十二年。 1945(民國 34),抗日戰爭勝利,台灣重入中國版圖,日本據台計五十年。 1949(民國 38)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台灣也在此後宣布「戒嚴令」,進入所

謂「反共跳板」、「復興基地」時期。大陸則由共產黨執政,台灣與大陸分治至今。 1987年(民國 76),宣佈解嚴,廢除「戒嚴令」。11月,台灣當局開放對大

陸探親。

第二節 台灣文學史鳥瞰

一、新文學的發軔與奠基——日治時期(1920-1945)

舊文學時代以傳統漢詩為主,詩社林立,台灣的詩社延續到戰後才逐漸式

微。亦有不少渡海文人的散文、筆記、雜記。 台灣新文學萌芽於日治時期,與大陸「五四運動」遙遙呼應。

Page 2: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葉石濤認為 1920年代為台灣(新)文學「搖籃期」。 1920年 1月,日本東京的台灣留學生發起成立「新民會」,推林獻堂為會長,

蔡惠如為副會長,擁有會員一百餘人。 1920年 7月,《台灣青年》創刊號發表陳炘的〈文學與職務〉,首次提出改

革舊文學,提倡白話文的意見。 1921年 10月,「台灣文化協會」在台北成立,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專

務理事,擁有會員一千餘人。是當時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文化政治組織。 1923(民國 12),(白話文運動的嚆矢:)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使命〉、

黃朝琴〈漢文改革論〉,發表於《台灣》雜誌(1922年 4月由《台灣青年》更名)。接著,1924 年,留學北平的張我軍以「建設白話文學,改造台灣話」為主題,在《台灣民報》(1923年 4月創刊)發表〈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台灣文學界〉、〈為台灣的文學一哭〉、〈喝破悶葫蘆〉等文,極力鼓吹以北平官話為基

礎的白話文運動,引起新舊文學孰是孰非的激烈論爭。 1925 年以後,新文學運動由理論宣傳轉向創作實踐,並很快顯示了創作實

績。1925年前後,「搖籃期」的先驅性作品,如:張我軍處女詩集《亂都之戀》及其小說〈買彩票〉,賴和〈鬥熱鬧〉,楊雲萍〈光臨〉等。這些作品大都發表在

《台灣民報》上。 《台灣民報》是台灣新文學啟蒙時期為民喉舌的刊物,在奠基台灣新文學

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1930年代為台灣新文學的成熟開花時期。 1933(民國 22),台灣作家王詩琅、張維賢、周合源,日本作家平山勳、藤

原泉三郎等為中心,組成「台灣文藝作家協會」,主張「確立新文藝」、「文藝大

眾化」,與日本的 KOPF聯繫下刊行了中日並用的《台灣文學》。 1934,以東京留學生張文環、王白淵、蘇維熊、巫永福等人為中心,組成

台灣藝術研究會,刊行《福爾摩沙》(Formosa,共發行三期)。張文環後來主編《台灣文學》,發表〈山茶花〉、〈夜猿〉、〈藝妲之家〉、〈論語與雞〉等小說,民

國 65年(1976)又在日本刊行日文長篇小說〈在地上爬的人〉,證明創作能力並未衰退。

清一色由台灣作家組成的「台灣文藝聯盟」,主要有賴和、張深切、黃得時、

郭水潭等,刊行中日文並刊的雜誌《台灣文藝》(前後共十五期),標榜並非「為

藝術而藝術」,而是「為人生而藝術」。 楊逵認為台灣新文學運動應革除「吟風詠月」、「無病呻吟」的文學遊戲,

致力於追求文學的「控訴」精神,排除自然主義文學那種綿密的黑暗層面的描寫,

追尋光明,喚起人們心底深處的「希望」。基於這種信念,楊逵主編了《台灣新

文學雜誌》(共刊行十四期),主要作家有賴和、楊逵、葉榮鐘、吳新榮、郭水潭

等。 1930 年代末,有許多以日文寫成的佳作問世:以楊逵〈送報伕〉為首,接

Page 3: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著有呂赫若〈牛車〉(曾載於《夏潮》雜誌 1:5),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等被刊於日本著名的文學雜誌。

這時期,賴和的創作力如噴泉似的湧出來,楊逵稱他有「偉大的思想和氣

節」,此時他的小說有〈浪漫外記〉、〈豐作〉、〈惹事〉、〈赴了春宴回來〉、〈一桿

秤子〉(曾載於《夏潮》雜誌 2:3)以及〈善訟人的故事〉。主要描寫台灣平民的苦難憂苦、新舊士紳的反叛或迎合。

1937(民國 26),七七事變,(日治時期)台灣總督下令禁止漢文,壓制漢

文刊物,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獎勵穿「國民服」(日式和服),常用國語(日

本語),改姓名為日本姓氏等。並設立皇民化運動的指揮中樞「皇民奉公會」。日

本作家群起響應,成立「皇民奉公會文化部」、「文學報國會台灣支部」,在官方

的支持下成立「台灣文藝家協會」。 這時有兩個文學集團仍舊存在並活動。其一是以日本作家西川滿、濱田隼

雄、池田敏雄及台灣作家邱永漢、黃得時、龍瑛宗為中心的《文藝台灣》集團;

另一是以台灣作家張文環、呂赫若、吳新榮、吳天賞、王碧蕉、張冬芳及日本作

家中山侑、名和榮一、劫口軺子等為主的《台灣文學》集團。黃得時曾在〈晚近

台灣文學運動史〉中說:「上述兩種雜誌同樣是代表台灣的文藝雜誌,但各具有

迥然相異的特色。」「前者的編輯因過分追求美而流為趣味性質,乍看很美,但

因小巧玲瓏遠離現實生活之故,得不著一部分人的高度評價。正相反,《台灣文

學》以寫實主義貫徹始終,富於野性,紙面上洋溢著『雄心』和『剛毅』的精神。」 日治時期的重要作家還有楊逵(1905-1985)、吳濁流(1900-1976)等。代

表作如楊逵有〈送報伕〉是楊逵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完成於 1932 年,在《台灣新民報》連載時遭日本當局禁止,至 1934年 10月才在日本《文學評論》上刊出。1936年胡風將這篇日文小說譯成中文,收入上海書店印行的《世界知識》叢書。吳濁流大器晚成,1936年才發表處女作〈水月〉。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台灣文學中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作品。寫於 1943至 1945年,正是日本殖民統治最黑暗最嚴酷的時期。小說原名《胡志明》,後改名《胡

太明》,1956年重版時定名《亞細亞的孤兒》。 以上是台灣由舊文學過渡到新文學的階段。 1945 年,台灣脫離日本統治,以北京官話為基礎的白話文學才終於得到官

方(國民政府)的支持,並獲取豐富的社會、文藝資源,而開始長期且長足的進

步與發展。台灣現代文學史頁,也從此掀開多采多姿的序幕。

二、反共文學(1950)

Page 4: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1945年,台灣脫離日本統治,1949年國民政府退據台灣,台灣文學與大陸

文學繼續分道揚鑣。 為了配合當時「反共抗俄」、「反攻復國」的基本國策,台灣政府當局大力

倡導「戰鬥文藝」與「反共文學」。在政府當局的支持下,「中國文藝協會」、「中

國青年寫作協會」等文藝團體相繼成立,鼓吹「反共戰鬥文藝」,反共文學成為

50年代台灣文壇的主流。

當時還有懷鄉文學、鄉土文學、純情(浪漫)文學等。反共文學的重要作

家有王平陵、尹雪曼、陳紀瀅、王蘭、姜貴(政壇背景)以及所謂「軍中作家」

司馬中原、段彩華、朱西寧、田原、姜穆等。懷鄉文學主要以往昔大陸生活經驗

為題材,如張秀亞的散文集《三色堇》、林海音的小說集《城南舊事》、謝冰瑩的

散文集《愛晚亭》、余光中的詩集《舟子的悲歌》等。鄉土文學可以鍾理和的長

篇小說《笠山農場》為代表,鍾理和是戰後台灣鄉土文學的承上啟下者。純情小

說則以孟瑤、郭良蕙、徐薏藍等為代表,開啟 60年代言情小說的先河 現代主義文學也在此時開始萌芽並得到初步發展。1953年 2月,紀弦創辦

《現代詩》季刊,因而集結了一批「現代派」詩人,如鄭愁予、羊令野、羅門、

方思、辛鬱等。1956 年 1 月紀弦在台北發起召開第一屆詩人大會,宣布正式成立「現代派」。最初的加盟者有 83人,後增至百餘人,幾乎網羅了當時絕大多數知名詩人,成為台灣現代詩運動中規模最大的詩人團體。1954年 3月,覃子豪、余光中、鍾鼎文成立「藍星詩社」,同年 6月,創辦《藍星週刊》。同年 10月,張默、洛夫、桼弦左營成立「創世紀」詩社,提倡「新民族詩型」,出版了《創

世紀》詩刊。1959 年「創世紀」進行改組,放棄「新民族詩型」的主張,轉而提倡詩的「世界性」、「超現實性」和「純粹性」。在以上三個詩社大力推動下,

現代主義文藝思潮席捲了 60年代的台灣文壇。

三、現代派文學(1960)

1959 年,夏濟安創辦《文學雜誌》,1960 年終刊,對現代派文學具有推波

助瀾作用。 1960年,《現代文學》雜誌誕生,創辦者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

葉維廉、李歐梵、劉紹銘等,大都是在《文學雜誌》上嶄露頭角的年輕人。其中

只有王文興、歐陽子等少數小說家稱得上是典型的現代派,其他多數作家是接受

了西方現代主義的某些部分,屬於意義比較寬泛的現代派作家。 《現代文學》的主要貢獻是造就了大批作家,那些活躍於 60、70年代的重

要作家,如白先勇、陳映真、陳若曦、歐陽子、黃春明、王拓、王禎和、七等生、

叢甦、水晶、施叔青、李昂等,都是在這個刊物上成長起來的。

Page 5: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現代派文學對 50年代的反共文學而言是一種轉變,它對新的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的探索,豐富了文學的表現力。它也是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記錄,反映了

存在於當時部分知識分子的失落感與逃避主義傾向。 60 年代以後,隨著留學熱潮不斷升溫,反應留學生活的留學生文學也大為

興盛,於梨華是成就較為突出的一位,《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傅家的兒女們》

是其代表作。 通俗文學也在此時獲得大幅度的發展,步入小康社會的大眾開始有了文學

趣味的需求,瓊瑤的言情小說、古龍的武俠小說、高陽的歷史小說以及由此帶來

的通俗文學創作熱潮,滿足了大眾的精神需求。

四、鄉土文學(1970)

70 年代,台灣經濟開始起飛,社會經濟結構的急遽變化對文學產生的深刻

影響,在外交上的一系列挫敗,如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等,也使「反共復國」

神話破產,引發了文化反思運動,一直處於受壓制狀態的鄉土文學開始崛起。 其實,早在 60年代,台灣本籍作家就大力提倡鄉土文學。1964年,老作家

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月刊,這是光復後第一個由台灣本籍作家主辦的文藝雜

誌。該刊的作者有日治時期的老作家如楊逵、張文環、龍瑛宗、黃得時、王詩琅

等,也有大批戰後作家如鍾肇政、鄭清文、李喬、黃春明等。1966 年,王拓、陳映真、黃春明等創辦《文學季刊》(尉天聰主編),堅持鄉土文學路線,為本土

文化的熱潮開啟了先路。台灣也在此後宣布「戒嚴令」,進入所謂「反共跳板」、

「復興基地」時期。 70年代鄉土文學的崛起,與兩次文學論爭有密切關係。1972年至 1973年,

台灣文壇爆發現代詩論爭,史稱「唐文標事件」。唐文標接連發表〈詩的沒落——台灣新詩的歷史批判〉、〈僵斃的現代詩〉、〈日之夕矣〉等文,聲稱現代詩已壽終

正寢,並點名批評余光中、洛夫、葉珊等詩人和王文興、歐陽子等小說家,引發

現代派和鄉土派的激烈論爭。《文學季刊》、《中國時報》、《中外文學》、《現代文

學》、《創世紀》、《笠》、《葡萄園》、《龍族》等許多報刊都捲入這場論爭,最後,

「回歸鄉土」成為人們的共識。1977年至 1978年爆發規模空前的鄉土文學論戰,官方勢力及現代派作家成為一方,在野的自由派/鄉土派成為另一方,兩個陣營

的作家在諸多重大問題上展開了激烈較量。這場論爭實際上是現代派與鄉土派的

大決戰,它整合了 1949 年以後現代派文學與鄉土派文學兩種異質文學的發展路線,為鄉土文學在文壇爭取到合法的席位,以現/寫實主義為本質的鄉土文學得

到復興與發展,成為台灣文學的主流。不過,一部分鄉土派作家強調本土意識和

「台灣人的立場」,為後鄉土文學陣營的分裂埋下根由。 70年代活躍的鄉土派作家主要有陳映真、黃春明、王拓、王禎和、楊青矗、

Page 6: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李喬、洪醒夫、宋澤萊等。他們創作了許多優秀小說,產生較大影響,如陳映真

〈將軍族〉、〈唐倩的喜劇〉、〈華盛頓大樓〉,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我愛瑪

莉〉、〈鑼〉、〈莎喲娜拉˙再見〉,王拓〈金水嬸〉、〈望君早歸〉,王禎和〈嫁妝一

牛車〉,楊青矗〈在室男〉、〈工廠人〉,李喬《寒夜三部曲》,洪醒夫〈黑面慶仔〉,

宋澤萊〈打牛湳村〉、〈變遷的牛眺灣〉等等。這些作品的共同特色是秉持寫實精

神,擁抱大地,回歸傳統,關壞現實生活,關注鄉土人物的命運,具有鮮明的民

族風格。

五、多元化文學(1980)

進入 80年代,台灣文壇多年來現代派和鄉土派為主導地位的局面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多流派、多風格、多題材的多元化格局。 80年代,台灣作家隊伍不斷壯大。中老年作家如:鍾肇政、葉石濤、李喬、

鄭清文、七等生、陳映真、黃春明、王拓、王禎和、余光中、洛夫、楊青矗、張

系國、張曉風、三毛、楊牧等仍然很活躍,創作中不斷有新的建樹,思想與技巧

愈趨成熟。1949年以後出生的新生代作家大量崛起,他們思想開放,較少束縛,既注重傳統,又不忘吸取西方文學營養,在藝術上求新求變,為文壇帶來新嘗試

與新發展。代表人物有:黃凡、張大春、王幼華、林燿德、袁瓊瓊、蘇偉貞、吳

念真、呂秀蓮、蕭颯、廖輝英、朱天文、朱天心、平路、簡媜、龍應台、李昂、

張曼娟等。 80 年代,台灣文學出現了許多新品種,如政治小說、都市文學、新女性主

義文學、探親文學等等,構成文壇百花爭豔的嶄新局面。 政治小說指直接或間接、正面或側面反應台灣政治生活、政治事件,並涉

及當代政治問題的小說。獲 1981 年「吳濁流文學獎」的小說佳作獎〈渴死者〉(施明正作),揭開政治小說序幕。接著王拓〈牛肚港的故事〉、楊青矗〈選舉名

冊〉、林雙不〈黃素小編年〉、張大春〈大說謊家〉、李喬〈告密者〉等相繼問世。 都市文學是跟隨台灣社會都市化的發展而出現的描寫都市生活、表現都市

人心理、反映都市問題的文學,在 80 年代大量湧現,以致於有人認為「都市文學已躍居 80年代台灣文學主流」(詹宏志《六十九年短篇小說選˙編序》,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代表作家有:黃凡、林燿德、王幼華等。

新女性主義文學則與婦女解放運動同步發展,要求從傳統男權社會的枷鎖

中解放婦女,追求男女平等,深切的探討現代女性的處境,從而超越了傳統以女

性為題材的文學,它是女性意識覺醒的產物。重要作品有袁瓊瓊〈自己的天空〉、

呂秀蓮〈這三個女人〉、李昂〈殺夫〉、廖輝英〈不歸路〉、朱秀娟〈女強人〉等。 探親文學指的是 1987 年 11 月開放探親之後,大批非台灣本籍人士返回大

陸探親,以探親旅遊為題材的文學,洛夫、陳若曦、柏楊、蕭颯、三毛、瓊瑤、

Page 7: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羅蘭、張曼娟、張默等都有探親文學作品問世。 雜文創作在 80年代也頗受矚目。柏楊《醜陋的中國人》、李敖《千秋評論》

有廣泛影響。老作家臺靜農《龍坡雜文》圓熟老到,別具一格。龍應台《野火集》

熱烈關切本土問題,激起許多讀者共鳴。

六、多元化及後現代文學(1990以後)

90 年代,台灣文學保持多元並存的發展格局,與此同時,現代主義文學則

成為越來越受矚目的文學潮流。 從 80年代中、後期開始,台灣文壇正式出現「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建設與

觀念倡導,並開始產生後現代文學。「後現代主義」的概念與理論雖是從國外引

進,但隨著台灣社會逐步由工業文明向後工業文明過渡,而擁有相當程度的社會

基礎,並成為特定時代、社會的文學反映。爾雅出版社 1995年的《年度小說選》所選出的十篇小說,均具有「後現代色彩」。

在複雜紛紜文學現象中,情色文學與後設小說頗值得注意。情色小說鮮明

的反映了女性覺醒意識與性解放等觀念,如平路《行道天涯》、李昂《北港香爐

人人插》、朱天心《荒人手記》等,此外還有蘇偉貞、李元貞等作家。後設小說

是以小說形式來探討小說問題的小說,即作家直接在作品中對小說創作中的某些

問題加以討論。後設小說與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的流行有密切關係,它重新

反省小說的虛構性及讀者的反應,對小說的語言和結構等進行顛覆,揭示了敘述

的不確定性和語言的局限。如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系統的多重關係〉,

張大春〈晨間新聞〉、〈寫作百無聊賴的方法〉,平路〈五印封緘〉,蔡源煌〈錯誤〉

等。 90 年代台灣文學的消費性格日益明顯。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界線逐漸模

糊。文學書籍注重包裝,作者明星化,不少內容逐漸出現軟化、淺化,精緻文學

通俗化,通俗文學精緻化,深具大眾消費社會化特點的文學走向逐漸加重。

第二章 重要作家作品導讀

第一節 小說

一、賴和〈一桿稱子〉

Page 8: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賴和(1894-1943),原名賴河,字懶雲,生於彰化市。台北醫學校畢業,在

彰化開設賴和醫院。後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參與抗日文化活動,曾於 1923、1941年兩度入獄。是台灣新文學的奠基者,被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論者時常將

其比為台灣的魯迅。他終身致力於白話文寫作,確立了台灣現實主義與鄉土文學

的傳統。賴和一生最為人稱道的有三件事:一是為了表明自己是中國人,始終堅

持穿中國服裝,不剪辮子;二是始終堅持用中文寫作,即使在日本政府當局極力

推行皇民化運動時,也不改初衷;三是任《台灣民報》文藝欄主編和《南音》編

委時,為文壇提拔、培養了一批作家,因而被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是

個文壇多面手,既是詩人,又是小說家、散文家。其創作始於 20年代初,30年代是創作旺盛期。

1925 年發表第一篇隨筆〈無題〉與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1926 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鬥熱鬧〉。他的新詩作品感情熱烈,筆鋒犀利,主要有〈流離曲〉、〈南國哀歌〉、〈低氣壓的山頂〉、〈新樂府〉等。小說

作品常運用諷刺、象徵、對比等手法來刻畫人物,揭露殖民體制的政治壓迫與經

濟剝削,代表作有〈一桿稱子〉、〈不如意的過年〉、〈可憐她死了〉、〈惹事〉、〈豐

作〉等。葉石濤和鍾肇政評論道:「他替台灣的新文學豎起了第一面反封建的旗

幟,並且啟示了此後台灣小說所應走的社會寫實的方向,他的寫實意識影響了以

後不少的文學創作者,尤其是搖籃期的楊守愚、陳虛谷;他的嘲弄技法影響了蔡

秋桐、吳濁流、葉石濤;而他那不屈不撓的抗議精神更影響朱點人、楊逵和呂赫

若。可以說,台灣新文學的紮根應當從賴和肇始,而賴和的崛起奠定了現代台灣

文學的基礎。」(《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總序》,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林瑞明編有《賴和全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收有小說、新詩、

散文、漢詩及評論,資料最為完備。 〈一桿稱子〉描寫台灣基層民眾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備受欺凌、生計困蹇。

作為「官廳專利品」的稱仔,原本應是法律給予的公正保障,在小說中卻反倒成

為統治者欺壓人民的工具。稱仔在此成為一個象徵,隱喻公理正義的淪喪,價值

標準的失衡,作者透過小說質疑法律與統治威權,對殖民政府及政策提出了深刻

的反省。

二、鄭清文〈水上組曲〉

鄭清文,1932年生於桃園,台灣光復後(13歲以後)才開始學習國語文。

台大商學系畢業,服務於銀行界。195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寂寞的心〉於林海音

主編的聯合報副刊,此後創作不輟迄今。小說多次入選國內外選集。同時從事翻

Page 9: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譯工作,曾譯過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普希金、赫曼、赫塞等名家作品。

創作風格強調簡明、清朗,喜用富於象徵性的含蓄筆法,以素樸的文字、

細膩的技巧敘述故事、蘊藏思想。〈水上組曲〉以一名舊鎮傳夫的心理變化為主

軸,多方運用「水」的流動、搖盪、深邃等特性作為意義豐富的隱喻,將主角內

心對情慾的渴求、對自我定位與社會目光的不由自主和恐懼感,非常內斂的表現

出來。

三、白先勇〈遊園驚夢〉

白先勇,1937 年生於廣西桂林,幼年隨家輾轉於重慶、上海、南京、香港

等地,1952 年定居台灣,1957 年考入台大外文系,次年在《文學雜誌》上發表

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陳若曦、歐陽子、王文興等創辦《現代文學》。

1963 年赴美留學,1965 年獲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此後長期在美國加州大學聖

塔˙芭芭拉分校任教中國語文。著有小說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孽子》,

散文集《驀然回首》、《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等。他的作品風行海內外,被

翻譯成英、韓、法等多國語言,在各地出版。

收在《台北人》中的十四篇短篇小說幾乎篇篇都是精品,它們是小說藝術

臻於成熟境界的作品,奠定了白先勇的優秀小說家的地位。《孽子》是白先勇至

今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中國及台灣現當代文學中第一部以同性戀為題材的

小說。

白先勇一方面具有中國古典文學的根基,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文學的訓

練,他既尊重傳統,也充滿現代精神;他寓傳統於現代,熔中西小說技巧於一爐,

形成精湛獨特的小說藝術。

〈遊園驚夢〉是白先勇技巧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至此他已擺脫了形式主

義創作的實驗期,有效的吸收轉化中國古典文學(含詩詞、小說與戲劇),熔傳

統與現代於一爐。他曾表示,這篇小說前後共寫了五次,因為一開始找不到最適

切的形式與技巧來表達。最後,他採用意識流手法,搭配崑曲的美感與節奏,並

以《牡丹亭》中的「遊園驚夢」一節作為情慾和記憶的隱喻。小說中所描述的上

流社會,從南京到台北,從風月塵俗到公館筵席,這些流亡的貴族們,與台北的

現實界疏離,多半只能靠著緬懷過去來依託自己的生命。經由記憶,他們穿梭在

過去與現在、真與幻、夢境與現實、南京與台北、靈與肉、青春與衰老這兩相對

立的世界之中。

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

Page 10: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黃春明,1935 年生於宜蘭羅東,為台灣鄉土文學重要代表作家。他的經歷

十分豐富,屏東師範畢業,曾教過書,拍過電視電影,擔任過電台節目主持人,

在廣告公司任過職,曾經擔任成功大學、東華大學等校駐校作家,著有小說集《莎

喲娜拉˙再見》、《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放生》等,散文集《等待一

朵花的名字》,並從事兒童繪本、漫畫、地方戲曲的改編與創作。近年創立黃大

魚兒童劇團巡迴演出,對於地方文史、社區營造等,也都熱心投入,斐然有成。

也嘗試現代詩創作,曾被選入年度詩選。1998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

1998 年 10 月中國大陸曾召開有關他作品的學術研討會議,英國漢學家 David E.

Pollard 並將他的作品選入《古今散文英譯本》。

根據黃春明的自述,他開始寫作的時代現代主義正風行,他也模仿了幾篇,

也獲得報章雜誌的刊登,但他後來終於瞭解到自己真正想寫的,並不是那些抽象

的存在困境,而是落實於土地的、真實小人物的悲喜愁怨,以及面對大環境時的

執著、抵抗與韌性。60年代聯合報副刊主編林海音,「文季」的尉天聰、姚一葦,

在他的寫作過程中都曾給予重要支持與助益。1956 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清道夫的孩子〉,1962年以〈城仔落車〉等作品陸續投稿於林海音主編的聯合副刊。60年代後期至 70年代,陸續發表〈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癬〉、〈魚〉、〈鑼〉、〈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莎喲娜拉˙再見〉等重要作品,使他

成為台灣文學史上書寫鄉土題材的代表性作家。90年代以後出版的《放生》,對現代社會中的老人問題多所關注。此外,80 年代期間,他的多篇小說被改編成

電影,小人物的命運與當時社會轉型的變化相映,是台灣新電影發展歷程上的醒

目風景線。

〈兒子的大玩偶〉藉由「三明治人」、「面具」等意象,透過卑微小人物面

對生活困境時的無奈與堅持,刻畫人性細微之處,展現夫妻、父子情感之真摯,

表現小鎮人情、社會中下階層的生存悲喜,全篇擁有堅實的現實基礎,並散發出

動人的力量。

五、陳映真〈山路〉

陳映真,原名陳永善,1937年生於苗栗縣竹南,籍貫屬台北縣鶯歌鎮。1957

年考入淡江文理學院(今淡江大學)外文系,1959年發表處女作〈麵攤〉,從此

步入文壇。1968年因被控組織「民主台灣同盟」、「陰謀叛亂」的罪名入獄七年。

1977年參與鄉土文學論戰,有力的抨擊了御用文人偏狹的文學觀。在鄉土文學論

戰的高潮,徐復觀先生曾公開讚許他為「海峽兩岸第一人」。1985年11月創辦以

報導社會弱勢階層為主的《人間》雜誌,對當時社會與知識分子產生巨大震撼,

也替日後台灣的報導文學打下基礎。現任人間出版社發行人,曾獲吳濁流文學獎

Page 11: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和時報文學推薦獎。1988年6月香港曾舉辦「陳映真文學研討會」。著有小說集

《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劇》、《上班族的一日》、《萬商帝君》、《鈴鐺花》、《華

盛頓大樓》、《忠孝公園》等,評論集《知識人的偏執》、《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

兒》及《陳映真作品集》第六至第十五卷等。

呂正惠曾經將陳映真的創作分為四個階段:

一、1959-1961「自傳時期」。作品發表在《筆匯》。由於年少易感、家道

中落,以及當時肅殺的政治氣氛,作品表現環繞在幾個自傳性的主題:破敗晦暗

的市鎮、貧困的哀愁與苦悶的情緒、對故鄉的棄絕。代表作有:〈我的弟弟康雄〉、

〈家〉、〈鄉村的教師〉等。

二、1963-1965「現代主義時期」。作品發表在《現代文學》。受到當時「西

化」狂潮的影響,將早期抒情風格納入現代主義的象徵架構中,作品擺脫市鎮小

知識份子狹隘視界,轉以寬廣的角度處理台灣問題,表現在:「大陸人在台灣」

的主題,代表作有〈將軍族〉;「知識分子的失落感」,代表作有〈一綠色之候

鳥〉。

三、1966-1968「反省時期」。作品發表在《文學季刊》。文字開始由抒情

轉為清晰明朗,風格從「象徵」走向「寫實」,開始批判六○年代趕流行的知識

份子之孤絕淺薄。代表作有〈唐倩的喜劇〉等。

四、1975--「政治小說時期」。出獄以後,作品主要探討跨國企業對第三世

界的經濟、文化侵略,描畫第三世界民眾心靈的汙染、扭曲與頹廢、抗拒與掙扎。

代表作有:〈賀大哥〉、〈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萬商帝君〉。

三十多年來,陳映真以強烈的使命感,敏銳的現實感,極力反應所處的時

代與環境,企圖捕捉台灣歷史的真實。〈歸鄉〉是中斷創作十三年來的下一個出

發。(《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文化公司,1988)

〈山路〉是一篇對於一段陰暗歷史的痛切反省和無奈告白。小說中的主要

人物千惠,為了實踐理想,甘心偽裝成情人的同志的未亡人,辛勤數十年,直至

當年的情人從牢獄中被釋放,重新喚醒久遠的回憶與傷痛,她無從面對突然現身

於當下的「過往」,以致迅速邁向死亡的道途。〈山路〉固然是對歷史記憶與革命

道路的思索,同時也充滿了感傷的回顧氣息,如王德威所言,放在陳映真的創作

生涯中,乃是「他對一己曾獻身(或陷身?)政治的激情歲月,充滿鄉愁式的類

比追憶與反省」。(〈峰迴路轉的「山路」〉,《聯合文學》1:7,1985 年 5 月,頁

152)

六、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朱天心,1958 年生於高雄鳳山,祖籍山東臨朐。北一女中、台大歷史系畢

業。曾在70年代主編《三三集刊》,多次獲得中國時報、聯合報文學獎。朱天心

Page 12: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排行老二,父親朱西寧,母親劉慕沙,姊姊朱天文,妹妹朱天衣,均係小說家。

三十多年來,朱西寧夫婦和三個女兒,共出版了七十多本書。為此,臺北希代出

版有限公司為他家出版一本書,名為《小說家族》。朱天心現專事寫作,著有小

說集《擊壤歌》、《昨日當我年輕時》、《方舟上的日子》、《未了》、《時移事往》、《我

記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古都》、《學飛的盟盟》、《小說家的政治周記》、

《漫遊者》等。

1987 年解嚴之前,朱天心的小說一直被視為閨秀文學,直至政治局勢產生

變化,本土論述興起,她因為外省第二代的身分而遭點名質疑,遂開始思索記憶

與認同的問題。另一方面,鍵入終年,目睹時代與社會之變遷,朱天心開始關注

政治風潮內的虛無成分、社會畸零族群與個人記憶情懷的累積,其筆調轉為陽剛

與深情並具,以書寫抵抗遺忘,且時時透露憂懣之氣,乃至有論者將其上溯至魯

迅一脈的「怨毒著書」,一方面顯示作者的抱負志業,一方面也湧動憤鬱深結的

曖昧心情。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是朱天心追溯身世之作,對於時間和各種形式的消

亡感到戰戰兢兢的「老靈魂」,試圖以回憶與書寫來重塑記憶。如同張大春所言,

朱天心把眷村當作一則龐大的典故來敘述,因此,情節若何,人物隱顯,都不是

小說重點,重要的是藉著對當中細節的記載,召回、喚醒具有相同記憶的人,以

及向眷村以外的世界,宣示某種陌生但確實存在的系譜。

七、舞鶴〈調查;敘述〉

舞鶴,原名陳國城,台南人。1951 年生,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1974 年發

表〈牡丹秋〉於《成大青年》,獲成大文學獎,是第一次公開發表創作。1981年

至 1990 年閒居淡水,現專事寫作。曾獲吳濁流文學獎、賴和文學獎、中國時報

文學推薦獎、東元台灣小說獎等。著有小說集《拾骨》、《十七歲之海》、《思索阿

邦˙卡露斯》、《餘生》、《鬼兒與阿妖》、《舞鶴淡水》等。

舞鶴的小說題材廣闊,從鄉土、情慾到國族歷史,時而穿插癲狂、暴力的

情節,扭曲常態語法,自闢一精神病態式的視野,實驗精神強烈,又往往能針對

現實加以嘲諷顛覆。日常現實與狂人思維相互背離,彼此以對方為瘋狂,此一模

式可上溯至魯迅〈狂人日記〉。

〈調查;敘述〉中老調查員與記錄員之間的互動,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份

欲挖掘「歷史真相」的調查工作,也充滿了偏見與政治介入。記憶有限,難免闕

漏,歷史傷痕中又有太多意識型態的介入或潛在影響,甚至彼此抄襲受難情節,

於是虛構成為必然,歷史與小說有何差異?真相又果然存在否?重建台灣主體的

歷史調查,在輝煌的目的之外,竟也充滿了想像與操作。

Page 13: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八、李昂〈彩妝血祭〉

李昂,原名施淑端,1952年生於彰化鹿港。1974年畢業於文化大學哲學系,

1977年或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戲劇碩士學位。由於受到兩位姊姊施淑、施淑青影

響,從初中二年級起即嘗試創作小說,1968年發表處女作〈花季〉,刻畫少女的

性幻想,造成文壇震撼,被選入當年度的年度小說選。此後的作品大都以兩性關

係為主要表現對象,探討女性的地位與命運。1983年中篇小說〈殺夫〉獲聯合報

中篇小說首獎,更因題材大膽引起國際矚目,陸續被翻譯為德文、英文、法文,

在各國出版。著有小說集《花季》、《混聲合唱》、《人間世》、《愛情試驗》、《殺夫》、

《她們的眼淚》、《一封未寄的情書》、《暗夜》、《年華》、《迷園》、《北港香爐人人

插》、《自傳の小說》、《漂泊之旅》等。她的小說最能挑動社會的禁忌,每一書出,

犀利準確的觀點,無不開創出新的議題,近年來更具有強烈的女性意識,由女性

視角重新審視台灣的歷史與政治。

〈彩妝血祭〉收在頗受爭議的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中,堪稱是總結全

書的壓卷之作。這篇小說收攏了許多社會話題:愛滋病、性倒錯、二二八紀念儀

式、白色恐怖等,然而作者卻不斷透過括弧來解構這一切,拋出問題:「門後面

會是什麼?」換言之,究竟在光明正大的「崇高論述」(sublime discourse)底下,

埋藏著什麼樣如潛意識般湧動情慾波瀾的陰暗深淵?但關於這一段歷史的神話

卻不曾暫歇,恐怕還在持續遭受渲染塗抹當中。「那事件至今未完!」小說家終

於發出如是的感慨。

九、紀大偉〈早餐〉

紀大偉,台中人,生於 1972。台灣大學外文系所畢業以後,到美國加州大

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比較文學博士,研究興趣為馬克斯主義及同性戀理

論。他在小說及文化評論上都有耀眼的成績,長期關注的議題包括:酷兒(Queer)

文學、同權運動、性別文化論述、網路文學、科幻小說、後現代文化等。他在異

色小說方面前衛而大膽的表現,震撼了當代讀者的文學視野。著有小說集《感官

世界》、《膜》、《戀物癖》以及論述和翻譯小說。

〈早餐〉是一篇「極短篇小說」,簡稱「極短篇」,又稱「小小說」、「微型

小說」(大陸及東南亞)、「掌中小說」(日本)、「袖珍小說」、「迷你小說」。「極短

篇」的長度通常要求在五百至二千字之間,用最經濟的手法,簡約精練的描繪,

表現生活中最精彩生動的一面,希望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大的內涵,結尾常常

出現「扭轉」或意外。

Page 14: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早餐〉用較扁平的人物,簡單的二分兼對比的手法,來經營這段齊人之

福。男主角以食物和情慾,來劃分對妻兒與情人的不同對待和責任,每天都堅守

對兩個女人的承諾,堅守他認為公平而精準的設計。這樣的「齊家法則」和「情

慾規律」一旦失序,後續的情節發展便十分令人期待。作品安排了一個荒謬、虛

幻的結尾,來挑戰讀者的想像。

第二節 新詩

一、張我軍〈亂都之戀〉

張我軍,本名張清榮,台北板橋人。生於 1902年(清光緒 28年),1955年

因肝癌去世。1923 年曾任《台灣民報》漢文編輯,是文化的改革者與運動者。1924年,藉留學北平的刺激與方便,以「建設白話文學,改造台灣話」為主題,在《台灣民報》(1923年 4月創刊)發表〈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台灣文學界〉、〈為台灣的文學一哭〉、〈喝破悶葫蘆〉等文,向舊文學陣營挑戰,並全

力介紹五四新文學運動,向台灣的讀者介紹胡適、陳獨秀、冰心、魯迅、郭沫若

等人的作品,也介紹西洋的文學思潮,有「台灣胡適」之稱。1925年 12月,在台北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亂都之戀》,為台灣新詩史上第一本詩集,比 1920年 3月出版的中國第一本白話新詩集《嘗試集》,只晚了五年九個月。1975年,張我軍逝世二十週年,其遺族收集所作新詩、隨筆、小說,合為《張我軍文集》,由

純文學出版社印行。 〈亂都之戀〉中的亂都指的是北京,時值奉直開戰,人心惶惶,故曰亂都。

二、紀弦〈7與6〉

紀弦,本名路逾,字越公,筆名有青空律、路易士等。祖籍陝西,1913 年生於河北清苑,長於上海。1929年開始寫詩,1933年蘇州美專畢業,1934年在上海創辦《火山》詩刊,1936年留學日本,1948年來台,執教於成功中學,1953年創辦《現代詩》季刊,1956 年組「現代派」,1964 年退休,1976 年移居美國加州。著有詩集《在飛揚的時代》、《紀弦詩甲集》、《紀弦詩乙集》、《青春之歌》、

《摘星的少年》、《無人島》、《飲者詩抄》、《第十詩集》、《紀弦自選集》、《紀弦詩

拔萃》及評論、散文等二十餘部。近已由聯合文學出版其回憶錄三冊,共五十萬

餘字。

Page 15: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紀弦的詩齡超過七十年,初寫詩時受戴望舒的影響,來台後組「現代派」,

主張「橫的移植」,掀起台灣的現代詩運動。其詩作題材廣泛,手法獨特。 〈7與 6〉帶有滑稽玩世的意味,也含藏深刻的自我期許與自信。

三、鄭愁予〈天窗〉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祖籍河北,1933 年生於山東濟南,出身軍人家庭,

幼年隨父親轉戰馳騁於大江南北。初中二年級即開始寫詩,十五歲即發表詩作,

來台後住在新竹。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後於基隆海關工作。1968 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班研究,獲藝術碩士學位,現任教於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

系。著有詩集《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長歌》,選集有《鄭愁予詩

選集》及《鄭愁予詩集(1951-1968)》。停筆多年後復出,風格迥異,有詩集《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

其詩早年夢幻浪漫,在文壇形成愁予風,造成「美麗的騷動」。復出後風格

高雅沈靜,與人輕靈安詳之感。 〈天窗〉是早期詩作的代表作之一,充滿想像與浪漫。

四、吳晟〈店仔頭〉

吳晟,本名吳勝雄,彰化溪洲人。1944年月 8日生,省立屏東農專畢業。曾任溪洲國中教師,退休後,常常於中部各大學演講、兼課。曾獲中國現代詩獎,

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2002年獲彰化縣文學貢獻獎。著有詩集《飄搖裡》、《真摯與奔放》、《吾鄉印象》、《泥土》、《向孩子說》、《吳晟

詩選》等。 吳晟是積極的現實主義者,以細膩鋪陳反映生活,以塑造典型具現現實,

積極批判,企圖改造。五十多年來植根於自己的土地,鋤耕與筆耕並行,是台灣

鄉土詩、田園詩的代表作家,以鄉土的語言、樸素的生活風貌,顯現農民憨直性

格。在今天工商電子時代的台灣社會,吳晟的田園作品、憫農精神,具有碩果僅

存、彌足珍貴的價值。 〈店仔頭〉藉雜貨店前的活動,寫變遷的現代社會中,對舊日農村景況既

懷念又感慨的矛盾。

五、瓦歷斯˙諾幹〈關於泰雅〉

Page 16: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瓦歷斯˙諾幹,台灣原住民泰雅族人。1961 年生於台中縣和平鄉泰雅聚落埋伏坪(今稱「雙崎」)。最初使用漢名吳俊傑,後以泰雅族語發音恢復原名「瓦

歷斯˙諾幹」。早期曾以筆名柳翱、瓦歷斯˙尤幹寫作。台中師專畢業,任教於

台中縣自由國民小學。近年來從事台灣原住民民族文化運動,1990 年 8 月創辦《獵人文化》月刊,撰寫部落報導,整理原住民神話、傳說,寫成散文集《永遠

的部落》、《荒野的呼喚》等。詩歌創作二百餘首選輯為《想念族人》、《伊能再踏

查》問世。 泰雅族的瓦歷斯˙諾幹和排灣族的莫那能,是台灣詩壇少數能以漢字寫詩

的原住民詩人,他們的作品也因而得到相當大的注意。他們的詩中往往可見雲

豹、黑熊、瀑布、高山等現實環境的真實意象,充滿陽剛之美,但文化失調、生

活挫折的失意感,卻也成為詩中永遠的浩歎。〈關於泰雅〉一詩既有回歸母體文

化的期冀,卻也有與現實離析的空洞。

六、林燿德〈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

林燿德,本名林耀德,1962 年生於台北市城中區。原籍福建廈門,先祖僑居於緬甸仰光市;祖父林振成曾任台灣省府政務官暨行政院顧問,父親林瑞翰為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林燿德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私立

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組。1996 年 1 月 8 日因猝發性心疾去世,得年34歲。

1977年開始文學創作;作品最初發表於《三三集刊》(1978)等媒體。歷任《草根》詩刊編輯(1985)、《四度空間》詩刊藝術指導暨編輯委員(1985∼)、《書林詩叢》編輯委員兼執編(1987∼88)、《台北評論》執行主編暨企畫主任(1987∼88)、《台灣春秋》文學主編(1988∼89)、《小說族》編輯委員(1988∼)、尚書文化出版社總編輯(1989∼1990)、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秘書長(1989∼)、《錦囊開卷》、《琳琅展卷》、《大師的印記》等多種公共電視節目企畫顧問暨編劇(1991∼)、《活水》文化雙週報特約主編(1991∼)、師大人文中心當代小說暨散文創作鑒賞課程教師(1993∼)、漢霖暨漢傑戲劇藝術團企畫顧問(1994)、有線電視節目顧問(1995∼)、《般若文教》執行顧問(1995∼)、羚傑企業有限公司出版部編輯顧問(1995∼);並擔任《時報周刊》、《中華日報》、《自由時報》等多種媒體專欄作家及特約撰述。

曾創辦暨策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之電影/文學立體鑒賞營、小說創作研究班、散

文創作研究班、小說創作精進班等多種文藝推廣教育。自 1990年起,逐年企劃、執行系列世紀末台灣文學專題研討會;計研討“八○年代”、“通俗文學”、“女性文學”、“都市文學”、“政治文學”、“情色文學”等多項台灣文學重要課題,並由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系列論文研討會論文專輯。

Page 17: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著有詩、散文、長短篇小說等各類創作三十餘種、編著選集《台灣新世代詩

人大系》等四十餘種;各項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梁實秋文學獎首獎、時報文學

獎首獎等三十餘項。 〈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

七、顏艾琳〈潮〉

顏艾琳,筆名墨耕,台南人,1968年生,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號角、

東立、元尊、探索等文化公司的企劃或主編,世界宗教博物館籌備處教育推廣、

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公關組長,現任聯經出版社主編。詩集有《抽象的地圖》、

《骨皮肉》等,另有論述、散文等。她的詩作一在處探女性成長的孤絕與地母天

性,又帶有幽微陰柔、百世不撓的巨大悲憫和悲情,有時又結合兩者,大膽挖掘,

表現了新世代剛柔兼得的兩性特質。 〈潮〉

第三節 散文

一、梁實秋〈講價〉

梁實秋 (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

以秋郎、子佳為筆名。1915 年秋考入清華學校。在該校高等科求學期間開始寫

作。第一篇翻譯小說《藥商的妻》1920 年 9 月發表于《清華週刊》增刊第 6 期。

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發表於 1921 年 5 月 28 日《晨報》第 7版。1923 年

畢業後赴美留學,1926 年回國任教于南京東南大學。第二年到上海編緝《時事

新報》副刊《青光》,同時與張禹九合編《苦茶》雜誌。不久任暨南大學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義,發表不少詩作。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時受新人

文主義者白壁德影響較深。他的代表性論文《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1926

年在《晨報副刊》發表,認為中國新文學存在浪漫主義混亂傾向,主張在理性指

引下從普遍的人性出發進行文學創作。1930 年,楊振聲邀請他到青島大學任外

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1932 年到天津編《益世報》幅刊《文學週刊》。1934 年

應聘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 年秋創辦《自由評論》,先後主

編過《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和《北平晨報》副刊《文藝》。

Page 18: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七七事變,離家獨身到後方。1938 年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到重慶編譯館

主持翻譯委員會並擔任教科書編輯委員會常委,年底開始編輯《中央日報》副刊

《平明》。抗戰勝利後回北平任師大英語系教授。1949 年到臺灣,任臺灣師範

學院(後改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後兼系主任,再後又兼文學院長。1961 年起

專任師大英語研究所教授。1966 年退休。

40 歲以後著力較多的是散文和翻譯。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從 1949 年起

20 多年共出 4輯。30 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 40 載,到 1970 年完成

了全集的翻譯,計劇本37冊,詩3冊。晚年用7年時間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

文學史》。 〈講價〉

二、楊牧〈那一個年代〉

楊牧,本名王靖獻,早年曾用筆名葉珊,1940年生,花蓮人。出版的詩集

有《水之湄》(1960)《傳說》(1971)、《禁忌的遊戲》、《完整的寓言》(1991)等。 楊牧從高中時期開始詩的追尋,以筆名「葉珊」在當時的主流詩刊《現代詩》、

《藍星》、《創世紀》發表詩作,受到詩壇的矚目,1960年由藍星詩社出版他的

第一本詩集《水之湄》,確立了他在詩壇的地位,至今為止,總計出有十五本詩

集﹝含《楊牧詩集》Ⅰ、Ⅱ兩本﹞,從未間斷詩的創作。他的詩作,可以略分為

兩個階段,以「葉珊」為筆名的階段和更用筆名為「楊牧」的階段,前一階段大

抵酖於美感的追尋,浪漫多愁而善於蘊蓄動人的情境;後一階段則加進了敘事、

神話的雄渾意圖,從詩集《傳說》(1971)開始到近著《時光命題》(1997),

表現出他自足的詩的神話結構,以來自原初的生命,結合生身土地台灣的召喚、

生命成長記憶的糾纏,通過語言符號﹝意象﹞的運作與聲韻節奏﹝聲籟﹞的斟

酌,建構了與其他當代詩人殊異而繁複多彩的詩的世界。

這個特質,也表現在他獨樹一格的散文書寫中。1968年,楊牧以葉珊為名由

文星書店出版的《葉珊散文集》,呼應了同一時期他在詩創作上的浪漫主義風格,

語言甜美多汁,但到了1982年出版散文集《搜索者》之後,則開始他散文書寫

的大敘事企圖,他開始介入社會關懷、歷史探詰和土地、族群、生命意義的究問。

尤其在晚近出版的《山風海雨》(1987)、《方向歸零》(1991)和《昔我往矣》

(1997)的三本具有隱喻意圖的半自傳散文集中,更是淋漓盡致,將文學意象與

時代聲籟結為一體,超脫而出台灣散文抒情傳統一貫的自悲自憐與惜風憫月之

外,凝視台灣的社會與政治變遷,開創出迄今無人能夠跨越的史詩式新散文體制。

楊牧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詩與散文的書寫,而無論詩或散文,他的文本風格

與特質,一言以蔽之,就是意象與聲籟的掌握。在意象的建構上,他不以文學語

Page 19: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言的巧飾自滿,還進一步通過語言符號的多重指涉抓攫歷史和時代的意象;在聲

籟的調製上,他也不以文本節奏韻律的豐繁為已足,而企圖深一層映現文學創作

者對他所處時空和社會感知的聲籟。從表象上看,他一貫維持抒情風格與浪漫主

義的書寫調子,在深層結構中,則流動著他的知性思慮與現實主義的批判參與情

懷。 〈那一個年代〉

三、張曉風〈我的幽光實驗〉

張曉風,1941年 3月 29日生於浙江金華,祖籍江蘇省銅山縣 ,筆名有曉風、

桑科、可叵。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於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現任陽

明醫學院專任教授。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

家文藝獎、聯合報文學獎等。亦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創作跨越散文、小說、

劇本、兒童文學等四個文類,而以散文創作為主,散文天地的廣闊如人生,淡有

淡味、濃有濃情,懷舊的固然動人溫情,探新的也能動人激情,喜愛散文的讀者

不妨拓展自已的視野,一同欣賞張曉風的作品。著作近四十部,有散文集《愁鄉

石》、《步下紅毯之後》、《再生緣》》、《我在》、《從你美麗的流域》、《這

杯咖啡的溫度剛好》等。 〈我的幽光實驗〉

四、阿盛〈十殿閻君〉

阿盛本名楊敏盛,1950年 4月 24日生於台南,十七歲起於報刊發表小說、

散文。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編輯及編輯主任等職,現

任碩人出版社發行人,並主持「文學小鎮——寫作私淑班」。著有散文集《行過急水溪》、《綠袖紅塵》、《春秋麻黃》等十餘冊,小說集《秀才樓五更鼓》、《七情

林鳳營》。 阿盛擅長經營鄉土題材及語言,〈十殿閻君〉在鄉土散文中別具一格,對記

錄民間文化亦有貢獻。

五、周芬伶〈汝身〉

Page 20: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周芬伶,屏東潮州鎮人。政大中文系、東海中文研究所畢業,現任東海中

文系副教授。跨足多種創作形式,散文集有《絕美》、《熱夜》等八部,小說集有

《妹妹向左轉》、《世界是薔薇的》、《藍裙子上的星星》等。作品被選國中、高中

國文課本及多種選集。 〈汝身〉深刻探討女性的身體與處境。

六、王家祥〈秋日的聲音〉

王家祥 1966 年 4 月 20 日生於高雄縣,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為「原舞者

舞團」草創期幹部,現任《台灣時報》副刊主編,業餘從事生態保育工作。曾獲

賴和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聯合報及時報文學獎。著有散文集《文明荒野》、《四

季的聲音》,小說集《打領帶的貓》、《山與海》等。 〈秋日的聲音〉屬於自然寫作的散文。

「台灣現當代文學」教學大綱 黃錦珠

一、教學目標

文學是認識一個族群之靈魂最動人的管道。身為台灣人,瞭解台灣的靈魂

及其精神,進而產生對本土的熱愛,是不容置疑的責任與義務。本課程將選讀重

要而有代表性的台灣作家之作品,從作品中認識台灣的文學特色,也認識台灣既

有的靈魂、精神,引導同學認識文學,關愛本土。

二、教學內容

「台灣現當代文學」指的是含括近代、現代以及當代等三個階段的台灣文

學。有關這三個階段的定名、時限劃分及其階段特色,其實目前學界並無統一的

認知。以下的說明也許不是學界公認的看法,但因有助於掌握整體的文學流脈,

且能幫助釐析各階段的不同特色,化繁為簡,於個別具體的作家作品之外,統整

對台灣文學應有的認知,而且實際上也並未抵觸學界現有的研究成果,故採取下

述分期方式:日治時期為近代,脫離日治至解嚴之前為現代,解嚴之後為當代。 文學史上所謂的近代文學,是指以晚清時期為主的一個文學階段。當時西

方列強挾軍事、經濟之優勢進入中國,此後中國傳統的文化、文學,由於與西方

文化、文學衝擊碰撞,產生了一連串的劇烈變化,表現於文學界,形成前所未有

Page 21: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的各種新舊雜陳現象。在此一時期內,白話文學萌芽,小說由文學邊緣向中心移

動,文學的創作手法也推陳出新,為現代文學奠定重要的根基。然而這個時期的

台灣,由於中日甲午戰敗的因素,於 1895 年割讓給日本,進入台灣史上的日治時期,與中國大陸地區的文學發展,形成似斷似續的不同路徑。日治時期的台灣,

雖然有不少民間人士致力保存漢文化,繼續從事漢文學的寫作,但是隨著殖民統

治的時日漸久,後來統治者的逐漸施壓,以及複雜的時空環境因素,屬於台灣文

學史上的新文學也逐漸成形並顯出獨有的特色。此一時期即可稱之為台灣近代文

學。其時的各種創作嘗試與成果,對後來的台灣現當代文學形成影響與貢獻,是

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學階段。 脫離日治時期以後直至解嚴之前,台灣文壇已經是白話文學為主流,小說、

散文、詩歌均蓬勃發展,文藝出版也逐漸旺盛的階段。此時以「國語」為寫作的

主要語言,名家輩出,文藝作品的出版盛況有過一段輝煌的黃金歲月。同時雖有

少數鄉土語言及文化、文學的重視及耕耘者,其實乃處於慘澹經營境地。解嚴以

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逐漸多元化,文學得到更寬闊、自主的空間,各家爭鳴,

鄉土語言、不同族群的寫作逐漸獲得重視,多元化內容,配合上多元化的技巧,

台灣文學不但與社會的脈動形成密切呼應的頻率節奏,而且顯現出諸多新穎、突

破性的創意發揮及嘗試,這也是目前仍持續發展的進程。 根據上述三個階段的劃分,本課程依據小說、新詩、散文三種文類的順序,

預計選取的作家作品有:近代文學——賴和、楊逵、龍瑛宗(以上為小說作品)、張我軍、楊守愚、楊華(以上為新詩作品)等;現代文學——鄭清文、黃春明、陳映真(以上為小說作品)、紀弦、鄭愁予、吳晟(以上為新詩作品)、梁實秋、

楊牧、張曉風、阿盛(以上為散文作品)等;當代文學——朱天心、舞鶴、李昂(以上為小說作品)、瓦歷斯˙諾幹、林燿德、顏艾琳(以上為新詩作品)、周芬

伶、王家祥(以上為散文作品)等。 三、預定進度 週數 教 學 內 容備 註

1 本學期教學綱要及注意事項、台灣現當代文學導論

2 賴和〈一桿稱仔〉重點解析

3 楊逵〈送報伕〉重點解析

4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重點解析

5 鄭清文〈水上組曲〉重點解析

6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重點解析

7 陳映真〈山路〉重點解析

8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重點解析

9 舞鶴〈調查;敘述〉重點解析

10 期中考

Page 22: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 thu.edu.ttrc/1-epts/1-class/1.2.2.2.pdf · ꅵꕸ왗뉻럭ꕎꓥ뻇ꅶ뇂뷒룪껆 닄ꑀ뎹莤ꕸ왗뉻럭ꕎꓥ뻇뻉뷗 닄ꑀ론莤ꕸ왗ꕶ뎾샽

11 李昂〈彩妝血祭〉重點解析(以上為小說作品)

12 張我軍〈亂都之戀〉、楊守愚〈詩〉、楊華〈小詩〉賞析

13 紀弦〈7與 6〉、鄭愁予〈天窗〉、吳晟〈店仔頭〉賞析 14 瓦歷斯˙諾幹〈關於泰雅〉、林燿德〈妳不瞭解我的哀

愁是怎樣一回事〉、顏艾琳〈潮〉賞析(以上為新詩作

品)

15 梁實秋〈講價〉、楊牧〈那一個年代〉賞析

16 張曉風〈我的幽光實驗〉、阿盛〈十殿閻君〉賞析

17 周芬伶〈汝身〉、王家祥〈秋日的聲音〉賞析(以上為

散文作品)

18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