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督督 (the Du Meridian, DU) 督督 督督 督督 督督
21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Dec 30, 2015

Download

Documents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循行 病候 功能 腧穴. 督脉循行. 《 难经 · 二十八难 》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督脉功能. 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 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 督脉病候. 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 督脉络.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 取之所别也。. 督脉腧穴. 起止穴:起于长强,止于龈交。 单穴共 28 穴。. 背部 14 穴. 背部 14 穴,多在各椎棘突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督脉(the Du Meridian, DU)

循行病候功能腧穴

Page 2: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督脉循行

《难经 · 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Page 3: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督脉功能

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 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

Page 4: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督脉病候

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

Page 5: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督脉络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 取之所别也。

Page 6: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督脉腧穴

起止穴:起于长强,止于龈交。单穴共 28 穴。

Page 7: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背部 14 穴 背部 14 穴,多在各椎棘突下。 长强 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腰俞 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腰阳关 当后正中线上,第 4 腰椎棘突下

凹陷中。 命门 当后正中线上,第 2 腰椎棘突下凹

陷中。 悬枢 当后正中线上,第 1 腰椎棘突下凹

陷中。 脊中 当后正中线上,第 11 胸椎棘突下

凹陷中。 中枢 当后正中线上,第 10 胸椎棘突下

凹陷中。 筋缩 当后正中线上,第 9 胸椎棘突下凹

陷中。 至阳 当后正中线上,第 7 胸椎棘突下凹

陷中。 灵台 当后正中线上,第 6 胸椎棘突下凹

陷中。 神道 当后正中线上,第 5 胸椎棘突下凹

陷中。 身柱 当后正中线上,第 3 胸椎棘突下凹

陷中。 陶道 当后正中线上,第 1 胸椎棘突下凹

陷中。

Page 8: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长强

主治 ①泄泻,便血,痔疾,脱肛。 ② 癫狂痫。 ③ 腰脊部疼痛。 配伍 ①配承山可清热通便主治痔疾、便秘;

二白 ② 配百会可益气升阳主治脱肛、头昏。 用法 针尖与骶骨平行向上刺入 0.5~1 寸;不

灸。

Page 9: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腰阳关

主治 ①月经不调,遗精。 ② 腰骶痛,下肢痿痹。配伍 配肾俞、委中主治腰痛。用法 直刺 0.5~1 寸;可灸。

Page 10: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命门

主治 ①阳痿,遗精,带下,遗尿,月经不调,泄泻。

② 腰脊强痛,手足逆冷。 配伍 ①配肾俞可调补肾气主治肾虚遗尿; ② 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可补益肾气主

治阳痿、早泄; ③ 配气海、天枢可温肾健脾主治五更泄。

用法 直刺 0.5~1 寸;可灸。

Page 11: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至阳

主治 ①黄疸,胸胁胀满。 ② 咳喘,背痛。配伍 配阳陵泉、足三里主治胁痛、黄

疸。用法 向上微斜刺 0.5~1 寸;可灸。

Page 12: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项部 3 穴

项部 3 穴。以第 1 颈椎和枕外隆凸为标志。

大椎 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哑门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第 1颈椎下 。

风府 在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 1 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Page 13: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大椎

主治 ①咳嗽,气喘,热病。 ② 头痛,项强。 ③ 癫痫,腰奇 小儿惊风。 ④ 肩背痛,腰脊强痛。 配伍 ①配合谷、外关可清热解表主治发热; 阴郄 ② 配定喘可止咳平喘主治咳嗽、哮喘; ③ 配至阳、间使、后溪可清热截疟主治疟疾; ④ 配肺俞、足三里可治疗哮喘。 用法 直刺 0.5~1 寸;可灸。

Page 14: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哑门

主治 ①暴喑,舌强不语。廉泉 ② 癫狂痫。 ③ 头痛,项强。配伍 ①配关冲、廉泉主治舌强不语。

② 配合谷、中渚治疗聋哑。用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 0.5~1 寸。

Page 15: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风府

主治 ①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 ② 癫狂,中风。配伍 ①配合谷、太冲可治疗小儿惊风;

② 配太冲、丰隆可治疗狂躁。 用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 0.5~1 寸。

Page 16: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头部 8 穴 头部 8 穴 以前后发际为主要标志。 脑户 当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风

府穴上 1.5 寸 , 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强间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 寸(脑户穴上 1.5 寸)

后顶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 寸(脑户穴上 3 寸)

百会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前顶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 寸(百会前 1.5 寸)

囟会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 寸(百会前 3 寸)

上星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 寸

神庭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

Page 17: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百会

主治 ①头痛,眩晕,四神聪 失眠,健忘。 ② 中风,癫狂。 ③ 脱肛,泄泻。配伍 ①配人中、内关可治疗休克; ② 配气海、维胞、足三里可治疗子宫脱

垂; ③ 配长强、承山可治疗脱肛; ④ 配风池、合谷可治疗头痛。 用法 平刺 0.5~0.8 寸;可灸。

Page 18: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面部 4 穴

面部 4 穴以鼻尖、人中沟、唇、齿龈等为标志。

素髎 当鼻尖的正中央。 水沟 当人中沟的上 1/3

与中 1/3 交点处。 兑端 当上唇的尖端,人

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出部。

龈交 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Page 19: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水沟

主治 ①昏厥,癫狂痫,小儿惊风。 ②口眼斜,腰脊强痛。 配伍 ①配内关、三阴交可治疗中风; ② 配合谷、中冲可治疗中风昏迷; ③ 配委中治疗急性腰扭伤。用法 ①向上斜刺 0.3~0.5 寸。 ② 用指甲按掐。

Page 20: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刺灸操作注意事项

⑴针刺长强穴时,应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 0.5~ 1 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⑵位于颈椎和胸椎、腰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时应向上微斜刺,深度在 0.5~ 1 寸之间为宜,不宜深刺,否则误伤脊髓,引起瘫痪。

⑶哑门、风府穴,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误入枕骨大孔损伤延髓,故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的深度。

Page 21: 督脉 (the Du Meridian, DU)

特定穴

长强 ----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