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医 医 医 医 医 (medical psychology) 医 医 医 医
60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Mar 19,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bracha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心 理 应 激. 第一节 总 论 一、医学界所关注的应激 1 . 坎农的战斗 — 逃跑反应( fight-or-flight response )模型( 1929 年) 坎农( W. Cannon )认为,机体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会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这个过程被称作“内稳态”( homeostasis )。个体在觉察到一个威胁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躯体被迅速地激活和唤醒,这样的生理反应使得个体能够对抗威胁或者逃跑,因而被称作战斗 — 逃跑反应。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医 学 心 理 学(medical psychology) 心 理 应 激

Page 2: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一节 总 论一、医学界所关注的应激1 .坎农的战斗—逃跑反应( fight-or-flight response )模型( 1929 年) 坎农( W. Cannon )认为,机体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会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这个过程被称作“内稳态”( homeostasis )。个体在觉察到一个威胁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躯体被迅速地激活和唤醒,这样的生理反应使得个体能够对抗威胁或者逃跑,因而被称作战斗—逃跑反应。 坎农指出,这种战斗—逃跑反应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Page 3: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 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 H.Selye )最早用“应激”这一

术语来代表严重威胁机体内稳态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将引起应激的刺激称作应激源。

Page 4: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汉斯 · 塞里:医学界的爱因斯坦 1907 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移民加拿大。 1926 年,他在加拿大一所医科大学读书。二年级学生时,他在临床见习中发现所有的病人在早期都有一样的症状:衰弱无力、萎靡不振、食欲减退、肝脾肿大 , 扁桃体发炎 , 皮肤出现丘疹等。为什么不同的病在早期阶段会出现相同的症状呢 ?塞里对此心存疑问。 后来塞里致力于提取新的性激素的工作。他从雌性大白鼠的性器官中提取一种物质,然后把它注入另一只大白鼠体内,他希望能有创新性发现。在检验大白鼠时,他发现动物体内有三种明显变化,即肾上腺肿大、淋巴结萎缩及胃溃疡。开始他以为是提取物所致,可是当他继续做实验时,所得结果使他大为惊讶,因为他发现将其它任何东西注入大白鼠体内,都会产生同样结果。以后,塞里通过后续实验发现:大白鼠对任何有害刺激几乎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应,不管是高温还是X射线,生理变化是一样的。根据实验,塞里提出了著名的应激理论。 塞里毕生致力于应激的原因和结果研究。他撰写了 30多本关于应激的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生活的应激》( The Stress of Life ) (1956) 和《超越不良应激的应激》( Stress without Distress) (1974),他还发表了 1500多篇关于应激的文章。 塞里长期担任加拿大蒙特里尔大学实验医学中心主任和教授。他因为杰出的科研成果和理论而被称为“医学界的爱因斯坦”。 塞里在从事了 50 年的应激研究后,于 1982 年在蒙特里尔去世。

Page 5: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塞里发现,机体面临不同的有害刺激却表现出相同的、非特异性的生理生化反应和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据此,他于 1936 年提出了“一般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 GAS )模型。

Page 6: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GAS 包含警戒、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警戒期( alarm stage ):是指机体在面临应激源时,

通过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轴的活动,动员全身的能量做出反应。

抵抗期( resistance stage ):是指机体努力去适应应激源,与威胁处于对峙状态。生理唤醒有所下降,但仍保持比正常要高的水平。

衰竭期( exhaustion stage ):是指当应激源继续存在,抵抗持续下去,自身的生理资源消耗殆尽,就会发生衰竭。此时,机体便会被自身的防御力量所损害,结果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3. 目前医学关注的应激依然主要是躯体的反应。

Page 7: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二、心理学界关注的应激 早期关注的是:应激是社会生活中的紧张刺激。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更关注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即包括个人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和机制。 尤其是 Lazarus 于 1976 年提出了认知心理应激理论,突出了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认为应激是人对情境和事件评价的产物,对应激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看电影”实验)

Page 8: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三、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1. 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综合体系: 其中包括应激源(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心身反应及其他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

Page 9: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定义: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实际上或认识上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或多因素作用系统)3. 把握心理应激定义的 5 个要点:( 1)应激源: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 2 )中介因素:包括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等,认知评价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3)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反应( 4)各应激有关因素概念之间相互存在内涵上的交叉( 5 )应激的本质就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需求的适应。结果有二:适应或不适应。

Page 10: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四、积极应激与消极应激 积极应激 (ousters) :又称“好”应激,是指愉快的、积极的、有价值的、促进个体成长、增进个体幸福感的应激。比如,玩电子游戏、考上大学、乔迁新居、结婚、初为人母、考试满分、竞选成功、设计获奖等带来的应激就是积极应激。 消极应激 (distress) :又称“坏”应激,是指不愉快的、消极的、有害的、阻碍个体成长、影响个体健康的应激。比如,与朋友吵架、考试失败、经济困难、生病、亲友亡故等带来的应激就是消极应激。 同样的刺激对有些人而言会产生积极应激,对另一些人而言却会产生消极应激,这与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不同有关。 积极应激若是强度太强或持续时间过久,也会对工作或学习效率产生消极作用,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Page 11: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五、心理应激与健康“ 没有应激就没有生活” ——塞里 1 .心理应激的医学意义: 如果将心身健康的变异情况(如情绪反应、心身症状)作为应激作用过程的结果或应激反应来看待,则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例如生活事件、认知因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和某些生物学因素就悉数可以纳入应激作用过程的有关因素之中。并能认识到,尽管这些因素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仍有待进一步讨论,但应激理论却已经为病因学以及治疗、干预和预防提供了一个框架思路。

Page 12: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双重影响 应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适应或不适应,因此应激是把双刃剑,它对健康具有双重影响:积极或消极。

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过强的应激,不论是积极应激还是消极应激,都会使适应机制失效,从而导致某些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疾病。

Page 13: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3.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 1 )应激可能与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首先,应激时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改变和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都可能造成个体对疾病的易感状态。( Cohen等的实验 :高应激组中有 47%的被试发生感冒,而低应激组中只有 27%的被试发生感冒。 -B淋巴细胞不足) 其次,如果个体同时具有身体某个器官的脆弱易感性,则应激就更可能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比如:胃酸和胃蛋白水平高的个体若经历强烈的或持久的应激,则容易得胃溃疡;有精神疾病的易感倾向的个体,若经历强烈的或持久的应激,则容易产生精神疾病。

Page 14: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Myrin Borysenko的压力 -疾病模型:自主失调:偏头痛、消化道溃疡、肠易激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免疫失调:病毒感染 -外源性反应不足、过敏 -外源性反应过度、风湿性关节炎 -内源性反应过度、癌症 -内源性反应不足

Page 15: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 2)应激可能与疾病的发生间接相关。 现代人类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药物滥用、过

度饮食、运动不足、肥胖及社会适应不良等都或多或少与应激有关,而现代社会人类的疾病和死亡与上述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 3)应激可能加重已有的疾病。 比如,高血压病人可能由于人际关系紧张而使血压进

一步升高,加重病情;冠心病病人可能由于自己喜爱的球队赢了而激动得心肌梗塞发作。

Page 16: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二节 应激源(生活事件)1 .定义 应激源是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刺激。2 .应激源的分类* 现象学分类——工作、家庭和婚姻、人际关系、个人 健康问题、经济、自我实现和自尊问题* 按事件的性质分类——正性事件;负性事件* 按事件的主客观属性分类——客观事件;主观事件* 按事件的强度分类——生活事件;日常困扰(巨石与细砾模式 )

Page 17: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3 .应激源的定量研究 ( 1)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 1967 年,霍尔姆斯( Holmes)和雷赫( Rahe)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SRRS),设置了生活变化单位( life change units, LCU),用以检测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2)日常困扰的定量研究:拉扎勒斯( R Lazarus)及其同事 Kanner等人在 1981 年编制了一个测量日常困扰的量表,命名为《困扰量表》( the Hassles Scale) 。

Page 18: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日常困扰的评估 指导语:困扰是从轻微的气恼到相对较大的压力、问题或困难这个范围内所有的小刺激。它们可能经常发生,也可能很少发生。下面是一些可能引起个体感到困扰的各个方面。首先,选出上个月发生的困扰事件。然后,请你选择项目右边的数字画圈,通过选择这些数字来表示在上个月中这些事件对你的影响,如果上个月中没有发生某事,就不要选它。 严重性: 1.有点严重。 2.中度严重。 3.极度严重。 困扰:1.放错或丢失了东西 1 2 32.讨厌的邻居 1 2 3 3.喝了酒 1 2 34.不替别人着想的吸烟者 1 2 35.考虑死亡的问题 1 2 36.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 1 2 37.没有足够的钱买衣服 1 2 38.为别人欠自己的钱担忧 1 2 39.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 1 2 310.工作中的不满意 1 2 311.担忧体重问题 1 2 312.害怕被拒绝 1 2 3

Page 19: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4 .应激源与健康(1)应激源的数量与健康:数量太多对健康不利。 Rahe的研究 (1969): 被试: 84 名内科医生。 方法 : 先请被试运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对自己过去一年中的生活事件总量进行评估。然后,在接下去的 8个月对被试的患病情况进行跟踪随访。 结果:高生活事件总量组 ( 一年内 LCU值超过 300) 中有 20 人( 49%)报告了共 24 种疾病,中等生活事件总量组 ( 一年内 LCU值在 150-300) 中有 8 人( 25%)报告了共 8 种疾病,低生活事件总量组 ( 一年内 LCU值小于 150 中 ) 只有 1 人( 9%)报告了 1 种疾病。方差分析显示, 3组结果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age 20: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应激源的性质与健康: 那些消极的、不可控制的、涉及生活核心部分的、过分强烈的应激源,与那些积极的、可控制的、非生活核心的、相对较弱的应激源相比,往往会造成更强的应激反应,对健康的损害也更大。 韦斯( Weiss JM) 的实验( 1971 )发现,不可逃避组(经历不可控制的电击)的大鼠患胃溃疡者显著多于可逃避组。

Page 21: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三节 应激反应

一、应激反应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强烈或持续的应激刺激 强烈或持续的心理应激反应 强烈或持续的生理应激反应 心身障碍 心身疾病

Page 22: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心理反应涉及“知、情、意、人格”各方面 ( 1)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等 ( 2 )认知反应:人在适度的应激条件下,警觉性提高,感知觉敏锐,记忆力增强,思维活跃,这将有助于人应对挑战,产生适应。但假如应激过于强烈或应激时间过长,就会使各种认知功能受损,认知能力下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下降等;影响自我评价,自卑,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下降。

Page 23: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三、应激的行为反应 逃避与回避 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 失助( helplessness) 物质滥用 (substance abuse)

Page 24: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四、综合性应激反应 心身耗竭( burnout ):现代职业领域与应激相关的职业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遭受强烈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性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对创伤性提示物的持久性回避,持续性警觉性增高。 此外,患者还存在记忆力和注意力受损、睡眠障碍、精神麻木、情绪压抑、对曾经感兴趣的事情不再感兴趣、疏远朋友、对其他应激性事件的负性反应增强、对未来失去信心等。最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治疗、暴露治疗、放松治疗、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 (EMDR) 等也能改善 PTSD 症状。此外,增加社会支持也有助于缓解 PTSD症状。

Page 25: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五、应激的生理反应及其心身中介机制 1 .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 应激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在大脑皮层的协调

和指挥下,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应激的生理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可涉及全身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直至毛发。

应激的生理反应既是躯体对应激源的适应过程,又是某些情况下导致疾病的生理基础。

Page 26: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心身中介机制 :心理 - 神经中介机制: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轴 皮层 下丘脑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心理 - 神经 - 内分泌中介机制: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 皮层 下丘脑 腺垂体 靶腺轴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甲

状腺素分泌增加、生长激素等心理 - 神经 - 免疫中介机制:皮层 下丘脑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免疫抑制(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或萎缩,淋巴细胞的抗原反应性降低,巨噬细胞活动能力下

降,造成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均受抑制)

Page 27: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四节 认知评价 1. 概念:认知评价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2. 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 ( 1 )初级评价( primary appraisal):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其核心的问题是:“这个事件对我意味着什么?”事件经过初级评价,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即:无关的、积极的或消极的。

Page 28: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 消极的”的评价经认知性再评价可以区分为三类。 “伤害( harm)”:是指对某事件已经造成的损失的评价,如失业导致了自尊受损; “威胁( threaten)”:是指对某事件在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的评价,如失业会导致家庭经济困难; “挑战( challenge )”:是指把问题评价为可能被克服并从中获益,如把失业看成是创业的机会。

Page 29: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 2 )次级评价( secondary appraisal):是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条件的评价过程,主要对个体是否可以克服应激性事件所带来的“伤害”、“威胁”或“挑战”做出评估。所以次级评价又被称为应对评价。其核心的问题是:“对这个问题我能做什么?”以及“这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如何?”

Page 30: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认知评价的中介影响因素自尊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认知风格归因风格

Page 31: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五节  应对方式一、应对概念1 .应对定义( coping ) 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又称应付,被认为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

Page 32: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应对概念的把握:( 1 )应对是针对应激性事件采取的任何认知和行为的措施,所以从遇到或预期将要遇到应激性事件开始,个体就已经在作应对的努力了。

( 2 )应对的涵义很广,从应对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应激源、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激反应等。

Page 33: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应对概念的涵义是很广的,或者说应对是多维度的。

Page 34: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 3 )应对的努力有两个方向,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身。( 4 )应对可以是有意识的,比如采用各种应对策略;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比如自发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5 )应对方式可能是健康的,比如放松、锻炼、寻求社会支持等;也可能是不健康的,比如吸烟、喝酒、暴食、退缩、攻击等。( 6 )应对的目标是心身重新达到平衡,也即重新适应环境,并尽量减少痛苦和烦恼。但是应对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 7 )既然应对是认知和行为的措施,所以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可以学会的,因此,可以通过应对技巧指导帮助个体学会在应激状态下运用有效的应对策略。

Page 35: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二、应对方式的分类 1. 根据应对的指向分类 问题关注应对 (problem-focused coping)情绪关注应对 (emotion-focused coping)

Page 36: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拉扎勒斯 Folkman根据应对的功能把应对分为问题关注应对与情绪关注应对,并区分出了 8 种应对策略(以刚被医生诊断得了肝癌的 40岁的王先生为例)。 面对应对 ( 问题关注 ) :坚定而自信地采取行动,通过积极主动的努力来改变应激情境。例如,王先生的参加保险的保险公司不愿支付他的手术费用,他可能去据理力争。 有计划地解决问题 ( 问题关注 ) :分析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例如,王先生查找和研究许多肿瘤专家的资料后,决定住进他最信任的肿瘤专家张教授所在医院,选择张教授作为他的主治医生。 寻求社会支持 ( 问题关注或情绪关注 ) :努力获得信息或情感支持。例如,王先生可能会向朋友、护士和不同专家了解有关肝癌的信息(信息支持具备问题关注功能),向妻子诉说他的担忧以得到安慰和鼓励 ( 情绪关注功能 )。 自我控制 ( 情绪关注 ) :努力调节自己与问题有关的情感。例如,王先生虽然因为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而有愤怒和怨恨,但他隐藏自己的感情以避免伤害妻子和医护人员。

Page 37: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保持距离 ( 情绪关注 ) :做出努力让自己远离应激性情境,通过调整认知把自己和情境分开或用积极的观点看待。王先生可能尽力不去想他正面临的危及生命的健康问题或尽量轻视它们。承担责任 ( 情绪关注 ) :接受自己在困境中的角色和承担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如,王先生可能会告诫自己保持心境的平和,要注意饮食和睡眠,要配合治疗。 积极重新评价 ( 情绪关注 ) :努力寻找应激性情境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例如,王先生认为,老天让自己生癌症就是要让我明白活着是多么美好、亲情是多么温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多么重要,我以前忙于工作忽略了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忽略了妻子孩子,以前应酬时喝那么多酒真是慢性自杀。 逃跑 /回避 ( 情绪关注 ) :通过幻想、暴饮暴食、酗酒、吸烟、吸毒、服用药物等方法来逃脱或回避困境。例如,王先生可能沉溺于发生奇迹的幻想中,如一夜醒来,肿瘤不见了;也可能会通过睡觉或酗酒来逃避残酷的现实。

Page 38: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根据应对的过程分类 过程应对( process-oriented coping) 特质应对( trait-oriented coping)3. 根据应对主体分类 心理活动应对:如再评价、幻想、自责等 行为操作应对:如回避、服药、倾诉等 躯体变化的应对:如放松等

Page 39: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4. 根据应激系统中的因素与环节: 针对生活事件:计划、回避、面对、分散、升华等 针对认知评价:自责、幻想、淡化等。 针对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述、隔离等。

Page 40: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5. 根据特定事件对象的应对: ( 1 )医学应对问卷( MCMQ):该问卷中文版已由我们教研室的老师修订,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证实可适用于中国文化。

( 2)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问卷

Page 41: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三、应对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 1 )调查研究:采用否认或抗争精神应对方式的癌症病人比采用失助绝望应对方式的存活时间更长。( 2)实验研究:

Page 42: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 社会性应激源以及应对策略和恶性肿瘤生长的关系”实验研究( Azpiroz A, 2008) 研究目的:研究社会性应激源以及应对策略和恶性肿瘤生长的关系。 被试:出生 6周的雄 OF-1小鼠共 257 只,实验前被单独圈养在笼子中,自由饮水进食,光照 12 小时 ( 保持 12 小时 -12 小时的昼夜节律 ) 。昼夜节律被人为地逆转以使研究者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因为小鼠原来在夜间较为活跃。小鼠在单独圈养 10天后被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应激组 (198只 ) ,第二组为无应激刺激的控制组 (59 只 ) 。

Page 43: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方法:研究者用 Kudryavtseva 等 (1991) 发明的感觉性和接触性社会应激模型来刺激应激组的小鼠,总时间为 2小时。其具体方法是研究者在每只小鼠笼子中放入事先挑选并驯养的攻击性小鼠。在 24小时中,两种小鼠有 3次身体直接接触的机会,每次 5 分钟,每个接触期之间大约有 12小时的间歇期。在 5 分钟的接触期间,研究者用摄像机摄下全过程,然后对被试小鼠加以行为分析。在间歇期间,攻击小鼠被隔板隔离在笼子的另一边,但被试小鼠仍可感觉到它的存在。在小鼠受到应激 6天后,再次被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 99 只)被接种 B16F10 鼠黑色素瘤细胞;第二小组 (99 只 ) ,只被接种生理盐水。在接种后第 7天,研究者对所有应激组( 198 只)的小鼠给予第二次应激刺激,其方法和过程与上述的第一次应激刺激完全一致。在第二次应激刺激结束后 1小时,每个小组中有 12 只小鼠被人道处死,以检测生理指标 (脾脏 NKG20受体表达、血清皮质激素浓度 ),其余的小鼠在接种后第 21 天被人道处死,以检查肿瘤生长状态 ( 以显微镜下肺转移灶的多少为指标 ) 。控制组的小鼠,除接触期无攻击性小鼠与其接触外,其他实验过程,取样时间和结果分析都与第一组相同。

Page 44: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结果:( 1 )与控制组中的小鼠相比,经历过社会应激的小鼠有更多的黑色素瘤肺转移灶。( 2 )小鼠经历社会应激与否,接种鼠黑色素瘤细胞与否,都不影响脾脏中 NK 细胞上的 NKG20受体表达( 3 )小鼠经历社会应激与否,接种肿瘤细胞与否,都不影响血清中皮质激素的浓度。( 4 )根据对小鼠行为的观察分析,小鼠对社会应激的应对策略的不同而划分的两个群体:采取积极应对策略的群体,表现为花很多时间进行积极的进攻和非社会性探索;采取消极应对策略的群体,表现为花很多时间进行防卫性屈服、逃跑和回避。采取消极应对策略的群体与采取积极应对策略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黑色素瘤肺转移,其血清中有更高的皮质激素浓度,脾脏中 NK 细胞上有较低的 NKG20受体表达。 结论:首先,心理应激会促进肿瘤生长,其次,应对策略在社会应激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以及肿瘤生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经历社会应激时消极的应对策略更容易促进肿瘤生长。

Page 45: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应对指导的临床应用: 问题解决、回避;再评价;求助;转移;放松训练;等。

Page 46: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附:心理防御机制( defense mechanism)1 .概念: 属精神分析概念。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客观条件发生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而心理防御机制则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 当防御机制不常应用时,其对减轻压力有适应性价值;但如果防御机制被频繁地应用,个体形成了回避现实的人格,这就会导致心理异常。有自恋型、幼稚型、神经症型、成熟型。2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 repression)、否认( denial)、退化( regression)、幻想( fantasy)、转移( displacement )、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投射( projection)抵消( undoing)、转换 (conversion) 、反向形成( reaction formation )、升华( sublimation )、幽默( humor)

Page 47: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六节 社会支持一、概念: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自社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

Page 48: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社会支持对伤口愈合中心理应激所致的损害的缓冲作用( Kiecolt-Glaser,2006 ) 被试 :41名医学生 应激源:学业考试 伤口制造:使用抽吸设备在被试的非利手前臂的皮肤上制造水泡创伤,共 2次。一次是在非考试时期(基线),另一次是在考试前 3天。 结果:在第一次非考试时期的创伤制造后伤口很快愈合的被试有 23 人,他们的愈合时间平均为 4天,这些人中,第二次在考试应激情境下创伤愈合速率仍然很快的有 14 人,愈合时间依旧平均为 4天,而另 9 个被试第二次的创伤愈合速率明显变慢了,平均为 8天。那 14 个在应激情境下伤口愈合速率仍然很快的被试,其在《人际支持评价量表》上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地高于另 9 个在应激情境下伤口愈合速率明显变慢的被试,而在《察知的应激量表》上的得分则显著地低于另 9个被试。

Page 49: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二、社会支持的种类: 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肖水源)三、社会支持对健康保护作用的机制: 大多数情况下,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缓冲作用假说 ; 独立作用假说

Page 50: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支持缓冲作用假说的证据: Schwarzer等在 1989 年至1991 年间对西柏林的 235 名东德移民进行了应激性事件(失业)与社会支持、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未失业组被试的健康影响较小,而对失业组被试的健康影响较大;在失业组中,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被试的躯体症状远远少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被试。该研究结果就说明了社会支持在个体遇到“失业”这样的应激性事件时,社会支持起到了缓冲作用。 支持独立作用假说的证据: L Berkman等人( 1979 )对超过 4700 名的年龄在 30-69岁的男性和女性被试进行的为期 9 年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排除了研究开始时的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和日常健康习惯的影响之后,被试具有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在研究期间死亡的可能性就越低。 Susser ( 1981 )在对许多文献进行总结后发现,成年人如果缺乏稳定的婚姻关系,则易患肺结核、流行性感冒、肺炎、心脏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Page 51: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七节 与应激相关的人格类型 人格特征也是个体应激过程中重要的中介因素,因为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应激的结果。

Page 52: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一、应激中有利于适应的人格类型 1.坚韧人格( hardiness personality) 考巴萨( Kobasa)在1979年运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对美国AT&T公司的行政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那些3年内虽处于高应激状态( LCU得分高)但身体却很健康的人有某些共同的人格特征,考巴萨总结后称之为“坚韧性”。考巴萨(1982)研究发现,坚韧人格具有 3个主要特征,即责任感( commitment)、控制感( control)和挑战欲( challenge)。 责任感是指一种积极的奉献精神,把自己奉献给工作、家庭,把精力积极投入到所面对的任何事件中去,并追求自我潜能的发挥。 控制感是指个体觉得自己能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自己能影响周围的环境。 挑战欲是指敢于接受改变和敢于面对成长机遇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的勇气。

Page 53: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感觉寻求者人格( sensation seeker personality)感觉寻求者人格又被称作冒险者人格,由佐克曼( Zuckerman )于 1971 年提出,用于描述那些充满冒险精神的人——如攀岩爱好者、跳伞爱好者、蹦极爱好者、滑翔爱好者等的人格。感觉寻求者人格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异刺激感兴趣,总是寻求环境刺激,喜欢参与冒险活动,不能忍受单调、缺少变化的生活。佐克曼研究发现,拥有感觉寻求者人格的人与那些回避冒险的人相比,能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应激性事件。

Page 54: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3.乐观主义人格( optimism personality)乐观主义人格的特点是:生活态度积极,对事情的结果满怀积极的期待,总是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坚信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 Scheier 和 Carver 于 1985 年编制了一个乐观性情量表,名为“生活方向测验( Life Orientation Test , LOT )”,对乐观主义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乐观的人能更有效地应对应激,并因此而降低他们患病的风险。

Page 55: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4.幸存者人格( survivor personality) 经常有某些人虽然面临威胁到生命的重大的应激性事件,如癌症、塌方、车祸、火灾、地震、登山遇险等,但仍能幸存下来,美国心理学家希伯特( A Siebert )最早对这样的幸存者的人格特征进行研究,并于 1996 年出版了《幸存者人格》一书。 根据希伯特的研究,幸存者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强烈的生存愿望、对危险情境的接受、乐观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希伯特认为,幸存者人格最主要的特征除强烈的生存愿望之外,就是心理的灵活性,也即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要靠右脑的直觉、接受和信仰的能力与左脑的判断和组织技能的完美整合才能完成。

Page 56: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二、应激中不利于适应的人格特征1. A型人格( Type A personality) A型人格又称 A型行为( Type A behavior),罗森曼( R.H Rosenman)和弗瑞德曼( M Friedman )最早在 A型人格和 B型人格之间作了区分。 A型人格的人其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上,主要的行为特征有 3 个:①具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总是同时做许多事,说话速度极快,不能放松下来;②具有过强的竞争性,对工作尽职尽责、尽善尽美;③具有高度的敌意和攻击性。 B型人格的特征与 A型人格相反,表现为遇事从容不迫,与世无争,把生活看成是享受而不是战斗。 A型人格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较强的预测因素。

Page 57: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A型人格的人由于竞争性过强,过分追求完美,所以总是为自己选择过高的目标,对工作成果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这样就会使自己遭受比 B型人格者更多的压力和挫折,加之因其往往对人有敌意而经常处于人际冲突中,因此, A型人格的人往往比 B型人格的人更多地经历应激,导致交感神经过于强烈、过于持久的活动,从而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A型人格的人与 B型人格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植物神经系统, A型人格的人副交感神经功能弱,而 B型人格的人副交感神经功能强,所以当面临应激性事件时, A型人格的人往往处于高唤起状态,肾上腺素持续分泌过多,从而损害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Page 58: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2. C型人格( Type C personality) C型人格又称 C型行为( Type C behavior),主要表现为: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表达自己,高度顺从社会,过分谨慎,克己忍让,追求完美,情绪不稳定,不善于宣泄负性情绪,等等。 C型人格被认为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C型人格的人由于过分谨慎、过分追求完美,所以在生活中更容易遭遇到应激性事件;遇到应激性事件后,由于不善于表达自己,不善于与人交往,克己忍让,所以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抑郁、沮丧、无助等;加之不善于宣泄负性情绪,所以负性情绪持续的时间更长。这样多次、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就可能通过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影响免疫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Page 59: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3. D 型人格( Type D personality) 由荷兰学者 Denollet 于 1996 年提出,又称“忧伤人格( distressed personality)”。 D 型人格的两个主要成分:①消极情感( negative affectivity):消极情感是指人们长期经历消极情感的倾向,他们会体验到愤怒、冲突、沮丧、焦虑等情绪,并且这种倾向往往很稳定,不受时间和情境的影响。 ②社会压抑( social inhibition):在社会交往中压抑自己对情感和行为的表达。 D 型人格也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心理因素。 实验研究表明, D 型人格的人在应激条件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的高反应性,可能是他们容易得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 临床观察发现,在控制了冠心病症状、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以后, D 型人格组的病人的死亡率仍远高于对照组。他们在心肌梗塞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 6倍,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提高 4倍。

Page 60: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