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22/3/12 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 西 [email protected] 1
8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Dec 30, 2015

Download

Documents

salvador-hoover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8.1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范畴与特征. 狭义的理解,即指信息内容本身。 广义的理解,指的是除信息内容本身以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信息设备等。. 信息资源既是无限的,有是有限的。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独立的,又是重合的。 所谓独立,是指开发意味着生产,利用意味着消费,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所谓重合,是指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在内涵意义上的开发过程。.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机制. 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它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机制问题 信息资源的配置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1

Page 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2

Page 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8.1 信息资源

Page 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范畴与特征

狭义的理解,即指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指的是除信息内容本身以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信息设备等。

Page 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既是无限的,有是有限的。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独立的,又是重合的。

所谓独立,是指开发意味着生产,利用意味着消费,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所谓重合,是指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在内涵意义上的开发过程。

Page 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机制 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它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机

制问题 信息资源的配置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

Page 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测度

目前对信息资源的测度主要采用的是“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的测度方法

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简称 R 指计算公式为:

21 RRR

Page 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其中, 表示基本信息资源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

1R

M

PPPPR 4321

1

式中, 表示数据库的数量, 代表获得专利和商标数量, 代表图书报刊出版数量, 代表视听产品生产数量, 代表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因此, 事实上是一国或地区测度范围内的人均生产信息资源的能力。

1P 2P

M3P 4P

1R

Page 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表示基本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计算公式为:

其中, 表示信息资源的储备能力, 代表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 和 的测度公式分别是:

2R

212 SSR

1S 2S1S 2S

M

QQQQQQS 654321

1

Page 1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式中, 代表计算机拥有量, 代表文化设施拥有量, 代表新闻设施拥有量, 代表娱乐设施拥有量, 代表邮电设施拥有量, 代表通信设施拥有量。

1Q 2Q

3Q 4Q

5Q 6Q

M

TTTTTS 54321

2

式中, 代表测度范围内的识字人数, 代表中小学、高等教育在校人数, 代表科研人员数, 代表政府部门人数, 代表咨询机构人数。

5T4T3T

2T1T

Page 1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根据以上的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下表是我国 1970年至 1992年的丰裕系数

年份 1970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R 值 0.881 0

0.976 1 0.980 2

0.972 6

0,994 4

1.014 1

1.039 7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R 值 1.078 2

1.137 0 1.178 4

1.229 9

1.265 3

1.274 3

1.287 4

Page 1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式一个循环和动态的过程。显然,不能从静态的角度把信息资源丰裕程度简单地看成是数据库资源等基本要素的总量。信息资源丰裕程度还应与传播、存储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甚至在校对程度上由这个领域所体现。

Page 1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8.2 信息资源管理

Page 1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 信息资源管理”题解

Page 1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题解 1 : 信息技术管理题解 2 : 基于信息流的管理题解 3 : 信息内容管理题解 4 :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Page 1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社会学 : 公平道德 计算机科学 : 硬件软件 管理学 : 局部整体 哲学 : 理性反思人生 经济学 : 成本效益

不同学科的不同解读

Page 1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基于信息流的管理

Page 1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关键词 1 : 信息 经典信息论的诞生。申农的信息概念、测度及其单向

传播模式( Shannon 1948)构建了信息传播的范式,当然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人类传播的复杂性。

熵 : 一个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状态量的测度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的水平的增加

是不可逆的 . 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 , 可以降低熵的水平 .

一个系统的熵把该系统可以用来做有用功的自由能和不可用的结合能联系在一起 .

Page 1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数据 信息 知识

信息生态链

Page 2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事件( 数据源 )

行为主体( 知识源 )

感性与理性过滤

数据

信息

Page 2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数据 : 一个系统的不同状态之间可以辨别的差异 ;

信息 : 修正观察者的期望或者取决于条件的准备状态的数

据 ;

知识 : 观察者所拥有的关于某一事件的期望的结合 . 它是以

某种特定方式来行动的倾向 , 这种倾向不得不从行为来进行推断 , 而不能被直接观察到 .

Page 2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知识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对实物资源的节约 : 融入实物资源之中 把实物资源组织起来 增强行为主体的理解力

Page 2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0世纪中后期,人类社会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和知识作为独立的重要因素被置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Karl Popper 1977)。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麦克布莱德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采取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

Page 2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哈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里告诫我们:彻底的计划

经济与彻底的市场经济都可以是有效的,但这两者的混合却注定了是一场悲剧。今天,我们无疑已经看到了支持这一论断的精彩案例。

关键词 2 : 管理

Page 2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1 世纪的管理状况

1960年代开始,物质经济逐渐向知识经济过渡,计划经济让位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但是适应于市场经济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却没有成型。

西部开发,老工业区基地改造和中部崛起的发展形势,需要各类管理人才。

Page 2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对 2004年中国大学的评价表明,管理学虽然是近几年增设的学科,但竞争激烈、发展速度很快。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2002~2004年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2857名博士生导师中,有 1108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 4.85%。

目前,管理学已经成为文科第一大学科。在我国,任何一所大学都清楚地认识到管理学院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学校发展所产生的强烈社会影响,因而都非常重视对管理学院的投入和建设。 2005年,全国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 491所,我校在综合实力排行中名列第 59位,为 B+。

Page 2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计划从一种高度直觉化的、以命令为中心的概念,演进成为因现代技术、复杂的辅助手段以及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系统中对人—机关系有了更广泛理解后丰富起来的活动。将来,可以肯定的是,努力组织起来的计划职能的重要性不会被削弱,挑战是把积累起来的计划职能的知识与财富以及复杂的计划辅助手段用于解决各种问题。这些知识和手段可以用来更为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以满足人们地资源需求;有助于处理组织与组织之间、经济的公有成分与私有成分之间有时可能是跨国界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大量的社会问题需要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设计。

Page 2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未来的组织将朝着管理层次更少的扁平化组织发展,对于团队工作将会更为强调。企业会维持精干的人员和简洁的结构,在强调竞争力和生产率的情况下更为如此。管理者需要设计出信任人的价值的组织,就必须处理好变化的市场、技术及环境因素。

过去有关领导和激励的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环境的变化,有关人与组织行为的假设变得更易于理解了,未来,一个更为发达的技术社会要求各种各样具有较高的教育和技术层次的专家,管理人员将越来越需要让工作对他们有意义,所有层次的工作人员在文化上将更加体现多样性,要求他们接受更多教育,在处理人的差异时更为敏感。

Page 2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未来的管理教育必须成为终生训练。 20世纪的管理者队伍将由 80和 90年代毕业于商学院的人组成,其中女性比例的激增将使得组织更有教养而较少竞争性,更为热情而不那么生硬。

未来人力资源的大部分问题将在社会价值和政治需要方面。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压力和法律条文影响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的控制概念有助于有效利用资源,个人与系统之间的紧张状态将持续,控制手段有可能取代控制目标,控制论可能更多地强调外部控制措施,而人的价值却要求目标的内在化和自我控制。控制活动基于信息,信息就是权力,将对制定决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Page 3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管理是一种广义的经济研究,它涉及到用一种确定的方式生产和分配经济价值。但管理的范围并不限于经济,即企业、机构。管理作为活动也是一种资源,它通过更经济的指导各项工作从而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未来的管理思想的任务不是要么选择经济价值,要么选择社会价值,而是要有一种最具启发性的合而为一的意识。它讲带来各种文化价值的组合,导致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进步。

未来的社会结构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在社会价值变动的不确定的未来中,管理需要鼓足其创造合人类理解的最大力量,以服务于目标明确的努力。

Page 3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内容管理

Page 3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对企业的市场决策 \ 中层控制 \ 基层运作中所用信息的管理 , 涉及这些信息的收集 \ 传输 \ 加工 \ 储存 \ 更新维护和使用等所有方面 .

Page 3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从无序到有序 从低层向高层 从局部到整体 从眼前到长远 从静止到动态 从物理到心理

从简单到复杂

Page 3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从无序到有序

Page 3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从低层向高层

Page 3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从局部到整体

Page 3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从眼前到长远

Page 3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从静止到动态

Page 3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从物理到心理

Page 4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混沌

复杂

有序

从简单到复杂

Page 4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混沌

复杂

有序

两种复杂性

Page 4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属性 信息层次 信息表现 信息来源

战略层次 战略信息 预测 基本外部

战术层次 战术信息 现实 内外结合

业务层次 业务信息 记录 基本内部

信息资源的层次

信息资源

Page 4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三要素

信息的发送者 信息内容 信息技术

Page 4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界定标准

作用时效长 历史积累 围绕决策 价值显著 可以被接受或共享

Page 4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IRM 思想的内涵 :

信息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 必须将技术人文和经济手段相结合 , 实现对信息资

源的整体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观念 , 也是一种模式

Page 4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层次 :

个人 组织 社会 . 但是更突出面向组织的 IRM.

Page 4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组织信息管理的两个发展阶段的比较

阶段 面向技术阶段 面向资源阶段

核心 计算机技术 信息资源

主要代表 管理信息系统 战略信息系统

管理手段 计算机化 网络化

主要管理者 管理信息系统经理 信息主管 CIO

Page 4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加工收集 存储 传递 使用

信息反馈

Page 4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的四个子系统

信息系统

信息源系统 信息检索系统 信息加工系统 信息服务系统

Page 5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源

一次信息源 \ 二次信息源 固定信息源 \ 流动信息源 内部信息源 \ 外部信息源 数字化信息源 \ 非数字化信息源

信息采集取决于用户信息需求和实际条件

Page 5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源采集效率

针对性 系统性 科学性 预见性 计划性

Page 5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源与信息组织

基本内容包括信息选择 \ 信息描述 \ 信息揭示 \ 信息整理 \ 信息序化 \ 信息存储

Page 5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流

组织如何运行

战略目标方向

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和工作小组之间的沟通信息

Page 5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 :

识别需要者的信息需要 , 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 , 对信息的传递加以计划 , 将数据转换为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地提供给组织的各级主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

Page 5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的主要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Page 5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用户

有信息需求 具有利用信息的能力 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

Page 5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科学研究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决策人员 市场营销人员

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 基层管理

销售部门 生产部门 供应部门 研发部门 财务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

Page 5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使用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实现信息的价值 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增值和共享:转换价值 有利于提高组织管理决策的成功率

Page 5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资源基本观念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信息的流动与共享 信息的规范与开放 队伍建设 战略与战术 变革的观念辅以技术手段

Page 6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基本内容与模式

Page 6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8.3 整合信息资源

Page 6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E.Shannon 经典信息论的诞生。 Shannon 的信息概念建立在 L.玻尔茨曼提出的熵的等式的基础上,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组成部分。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的水平的增加是不可逆的,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降低熵的水平。熵是一个系统的不确定性或无秩序的程度。一个系统的熵把该系统可以用来做有用功的自由能和不可用的结合能联系在一起。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2

Page 6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熵( H )的公式是:

在这里, N 是可能存在的选择的数量, Pi 是每一种选择之被选中的可能性。这一系列以数学形式表达的定理,涉及到信息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的传递。这些定理预示了信道能力的以信息的比特来测度的因变量。这个信息传播过程模式是线性的、从左到右的传播概念。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3

Page 6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W.Weaver区分了三种层次的传播问题:第一层,传播符号如何能被准确地发射?(技术问题);第二层,被发射的符号如何能够准确地传递意图中的意义?(语义学问题);第三层,被接受的意义如何有效地以意图中的方式影响行为?(效果或行为问题)。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4

Page 6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5

动因:

信息资源本身的形式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用户对快捷便利的需求非常明显。

Page 6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6

整合对象:

不同载体不同类型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 传统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工作; 各种类型电子信息资源的整合; 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之间的整合;

Page 6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7

工作内容:

政策问题; 面向信息资源的增值; 特色信息资源的整合; 整合过程需要确定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比例,制定明确的计划,提高资源的总体效应;

Page 6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8

引进信息提供商的资源开发成果,利用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源的整合;

重视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尽可能多地提供可远程传递的全文文献,提高信息资

源的可存取程度; 重组符合资源整合机制需要的组织结构,建立适应资

源整合战略需要的管理机制。

Page 6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69

目标: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满足用户全方位、多渠

道的获取信息的需求; 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信息资源保障

体系,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 实现更大范围更有深度的资源共享; 利用整合的信息资源体系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能力; 促进形成以用户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环境。

Page 7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8.4 企业信息资源

Page 7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企业的三个层次 物理概念 虚拟概念 文化概念

Page 7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内涵变化

TCL

Page 7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商家的价值链:用户

替代品 公司 补充品

厂商

Page 7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商业模式

原料 生产 加工 销售 零售 消费者

“B to B”

“B to C”

Page 7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专项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和完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重大课题。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三部分组成。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集中了专家的智慧、心血,创造性地提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该指标体系第一次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的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落到实处;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从适宜度、灵敏度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作为企业信息化效能评价的基准,指标体系将对标杆企业采集标杆值,作为评价参照。据介绍,“标杆企业”是指在同行业、同规模、相同发展阶段情况下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方面有某些特色、有相当的先进性的企业,其作为要素用来构造“标杆值”表,以此为主要刻度,来计算、判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标杆企业”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品牌资产,标杆企业的系统和模式将被列为示范样本,将得到更多的国家级专家的关注和指导,得到信息化服务商及各个方面更多的支持和服务。本次会议后,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选标杆企业,构造“标杆企业库”。

  

Page 7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 我国推出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第一次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的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

式落到实处;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投入数以上万亿,如何使这些投入发挥作用,“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 10月 9 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京举行了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论坛,就此展开研讨。从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论坛上记者获悉:我国推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协调小组副组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主任宋玲公布“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和“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推选方案”。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作关于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说明。国务院信息办、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科技部等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领导、部分省市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 30个全国行业协会和 150多家企业 CEO、 CIO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展开了讨论。配合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推出,神州数码、惠普、中石化、联想、海尔、甲骨文等 15家著名的信息化先进企业和信息化服务商联合向全国企业发表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我们一起行动!》倡议书。

Page 7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77

销售信息财务信息库存信息生产信息人力信息其他信息

供应销售用户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分销资源管理( DRP )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企业内部流程系统( Organization Process System )

Page 7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78

ERP

EC

Page 7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79

Wal-Mart1

P&G

Wal-Mart2

Wal-Mart3

配送中心库存补充

动态销售量

Page 80: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0

Page 81: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8.5 企业知识资源

Page 82: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2

固有知识 创新知识旧产品、旧质量 新产品、新质量旧技术、固有的生产方法 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固有市场 新市场固有的原材料供给 新的原材料供给固有的企业组织形式 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固有知识和创新知识

Page 83: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Drucker认为新社会独特之处,正在于知识正是资源本身,而非仅是资源的一种。知识在每个活动领域中所代表的涵义不同,在企业经营活动上的定义会比学术或教育上较为狭隘。在新的经济体系里,知识并不是和人力、资本或土地等并列为制造资源之一,而是唯一有意义的一项资源 .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3

Page 84: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根据企业管理学理论 , 企业整个业务流程包含的经济活动可概括为 : 研究与开发、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及财务管理六个方面。经济活动不同对知识的要求不同 , 从而形成不同的知识类型。此外 , 企业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基础结构的支持 , 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工作方式等 , 它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机地连接起来 , 从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完成。这种分类方法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4

Page 85: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有利于我们可以从企业经济活动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出发 , 考察企业知识的构成 , 分析企业知识优势和知识缺陷 , 进而对企业知识进行分类管理。比如,从知识的存在形式将其细分为描述在文献上的知识、物化于机器、设备上的知识和员工头脑中的知识。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5

Page 86: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杨光将企业知识体系分为员工知识、流程知识、企业记忆、客户知识、产品和服务知识、关系知识、知识资产、外部知识。 Kogut将知识分为两类:信息(information) 和诀窍 (know how)。信息指事实、公理式的命题、标志等 (Kogut 1992。诀窍是构成企业知识的主体,是隐藏于企业之内的员工个体、群体(各种小组、团队和部门)和企业层次等不同知识主体所拥有或掌握的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型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企业外部有效获取的隐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的关键在于为接受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来观摩和学习,也可以通过类比、隐喻和寓言来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6

Page 87: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Roy Lubit的分类,企业中有 4 种类型的隐性知识:难以表达的技能,即知道怎样( know-how)、心智模型( mental models)、处理问题的方式( ways of approaching problems)和组织惯例( organizational routines)。其中,前三种形式存在于组织员工的身体或头脑中。隐含于惯例的隐性知识包括对直觉的领会,关注何种信息以及竞争性需求中什么项目应有优先权等等。当管理者离开企业时,惯例保留下来并且继续影响企业文化和行为。 心智模型是认知心理学上的概念,是认知科学家用来描述人们对于自身接触到的人、环境和事物的态度。心智模型能给人们揭示事物复杂、难以表达的内部构造,包括哪些要素是核心以及要素之间怎样关联的示意图。此外,心智模型还影响人们是否信任地看待别人,看待机会的方式和如何判断风险。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7

Page 88: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因此,管理者的隐性心智模型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决策。由于心智模型常常被无意识地使用,因而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构成了人们决策思考模式(决策树)的基础。当人们面临某种紧急情况时,思考问题的方式常常没有经过逻辑上严格的演绎推理,相反而是源于习惯。人们用于解决问题的决策思考模式明显地影响方案的选择。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8

Page 89: 第 8 讲  信息资源与企业信息资源

此外,心智模型还影响人们是否信任地看待别人,看待机会的方式和如何判断风险。因此,管理者的隐性心智模型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决策。由于心智模型常常被无意识地使用,因而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构成了人们决策思考模式(决策树)的基础。当人们面临某种紧急情况时,思考问题的方式常常没有经过逻辑上严格的演绎推理,相反而是源于习惯。人们用于解决问题的决策思考模式明显地影响方案的选择。

23/4/19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email protected]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