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 從從從
23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Feb 14,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高雄市兒童青少年與家庭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 藍菊梅. 大綱. 家庭系統治療 主要概念 諮商歷程 促進改變技術 系統觀點在學校輔導的應用. 家庭系統治療. 主要概念 代表人物: Murray Bowen(1913-1990) 、 Salvador Minuchin 、 Virginia Satir 、 Michael White ( Corsini & Wedding, 2008 ) 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 Corsini & Wedding, 2008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從系統觀從系統觀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高雄市兒童青少年與家庭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高雄市兒童青少年與家庭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藍菊梅藍菊梅

Page 2: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大綱大綱•家庭系統治療•主要概念•諮商歷程•促進改變技術•系統觀點在學校輔導的應用

Page 3: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家庭系統治療家庭系統治療主要概念• 代表人物: Murray Bowen(1913-1990) 、 Salvador Minuchin 、 Virginia Satir 、 Michael White( Corsini & Wedding, 2008 )• 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 Corsini & Wedding, 2008 )• 系統的觀點起源於 Bateson 與其同僚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家庭互動研究,家族治療師會注意家庭歷程、家庭成員互動型態,將家庭功能視為一個單位來定義• 人工智慧認識論( a cybernetic epistemology )• 後現代主義

Page 4: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主要概念主要概念次級系統及界線 (subsystems and boundaries) • 認為家庭由次系統組成,而家庭成員組成次系統來負擔特定的家庭功能• 次系統又包含在大系統中,在家裡常出現的三個次系統為:夫妻、父母、兄弟等次級系統,夫妻關係對於家庭非常重要,任何夫妻次系統的失調會影響整個家庭,使子女變成代罪羔羊• 系統、次系統、個人與外在環境由一種看不見的線所分開,稱為界線,它可以保護系統的完整與分開內外界線在家庭內有不同型態,可能是僵化(過度限制)到擴散的(過度模糊)

Page 5: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主要概念主要概念次級系統及界線 •次系統界線的清晰與否,比次系統的組成成員更重要•家庭與外在世界的界線需是清楚的,使家內訊息與外界訊息可以流通,界線越有彈性則訊息越易流通即為「開放系統」,界線不易跨越的系統稱為「封閉系統」•每個家庭都處於開放與封閉連續線上,沒有家庭是絕對開放或封閉的

Page 6: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主要概念主要概念性別覺察及文化敏覺性• 後現代主義加入了檢視生活的多元觀點,加上女性主義運動• 家族治療師檢視家庭內的互動型態,如何與性別、文化與種族形塑家庭成員的行為型態• 家庭治療師認為家庭功能應置於文化脈絡下被瞭解,也認為應該發展文化覺察治療( culturally sensitive therapy )• 發展多元文化的治療架構,去確認族群的價值觀如何代間傳遞,持續的如何影響家庭成員、兒童教養、代間關係及家庭界線等。

Page 7: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主要概念主要概念其他系統•當系統的觀念融入其他心理治療後,治療者可以將治療焦點放在個案身上,也可以將家庭系統理論運用到個人的心理治療上•家族治療師處理現在的問題會將其聚焦在人際問題而非心理問題•使用家庭會談的步驟來去除個人的病症及改善家庭功能

Page 8: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歷程治療歷程 • 第一次接觸:當個案要求協助時,先瞭解有哪些家庭成員涉入其中,是否願意參加初次會談,形成對家庭的暫時性假設,治療師開始有進入家庭的機會,可進行會談評估• 初次會談:盡量讓較多家庭成員參加,傾聽每個成員對於問題的看法,及家庭嘗試過的解決方法,觀察互動型態、試著將個案的症狀重新定議程與成員有利害關係的家庭問題,討論哪些成員可以參與治療及界定治療目標

Page 9: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歷程治療歷程• 融入家庭:治療師與家庭建立合作性關係維持接納及有安全感的環境• 評估家庭功能:治療師必須對接受治療的家庭有所瞭解,才能做更正確的決定• 治療師需先瞭解:• ( 1)有必要為整個家庭作治療嗎?• ( 2)哪些成員是合作的事當人遠?• ( 3)哪些潛在的互動型態造成家庭不安或成員症 狀?• ( 4)哪些方式協助這個家庭最有效?• ( 5)修正假設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Page 10: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歷程治療歷程詢問病史•瞭解家族史、症狀對家庭功能的影響、家庭關係、成員分化程度、目前壓力原及家庭的適應性如何?•不同學派可能放的焦點不同,例如:結構學派及策略學派多半把焦點放在目前的家庭組織、關係、階層等主題,而對家庭或個人歷史不重視

Page 11: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歷程治療歷程 家族治療聚焦在家庭關係,及介入措施主要用於改變個案的脈絡,治療系統包括:• Adlerian 家族治療( Adlerian family therapy )• 多世代家族治療( 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 人類有效歷程模式( human validation process model )• 體驗家族治療( experiential family therapy )• 結構 -策略家族治療( structural 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 近期家族治療的創新學派(女性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後現代社會建構論)等

Page 12: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歷程治療歷程促進改變技術•重新框架( reframing ):改變的是賦予某一行為的意義,而不是該行為本身之事實,改變感受或解釋事情所依據的基礎,使問題在新看法下得到理解和接受

Page 13: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過程治療過程(一)、形成關係• 在初次會談中,治療師努力建立有效的治療性人際關係,治療師會參與、投入或關心家庭成員,對每個家庭成員抱持溫暖開放的態度,讓家庭成員表達自己及關注議題

Page 14: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過程治療過程(二)、進行評估•治療師進行正式的評估程序•瞭解家庭結構及家庭故事•完成家庭圖•可使用測驗或量表

Page 15: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過程治療過程(三)、假設及分享意義• 治療師與家庭成員透過合作性的對話• 治療師分享其對家庭問題的假設給家庭成員• 邀請家庭成員給予回饋• 發展更有效的治療關係

Page 16: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治療過程治療過程(四)、催化改變•治療師被視為是一個要讓改變發生的專家•常使用的催化改變的方式為:演出( enactment )及指派任務•歷程最好與家庭成員一起建構讓他們可以接受與使用

Page 17: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促進改變技術促進改變技術•治療性的雙重束縛( therapeutic double-binds ) : 此為策略及系統學派的家族治療師使用的方法,指導家庭成員繼續表現現有的症狀,請他們將症狀刻意的表現出來,這樣顯示哪些無法控制的症狀行為變成是主動去做的,用這種矛盾的處理方式,若病人繼續表現症狀,則必須承認症狀是可以自己控制的,所以也可以停止表現,若個案拒絕表現此症狀,則症狀消失。

Page 18: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促進改變技術促進改變技術•演出( enactment ):此為結構學派的家族治療師最可能使用的技巧,透過角色扮演將治療外的家庭衝突帶入會談中,治療師可示範如何處理衝突、修正互動型態及讓家庭結構產生變化•家庭雕塑( family sculpting ):讓家庭成員輪流當導演,以安排其他成員的身體位置,協助揭露其在家中的感受及看法,此為經驗導向的治療方式

Page 19: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促進改變技術促進改變技術•循環性問題:此技巧常為系統學派之家族治療師使用,重視的是家族成員間的關係而非個人,治療師對家庭所提出的問題,可以呈現不同成員對同一事件或關係的不同看法

Page 20: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系統觀在學校輔導的應用系統觀在學校輔導的應用(一)個案問題行為問題歸因• 代罪羔羊• 症狀是有功能性的• 不強調診斷與評估• 強調個案問題的文化脈絡因素

Page 21: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系統觀在學校輔導的應用系統觀在學校輔導的應用(二)諮商介入• 諮商介入不以個別諮商,而以家族治療為主• 個別治療 系統治療 . 應用診斷 .利用家族樹探討家庭的歷程與規則 .焦點在個案 .邀請家庭成員涉入 .聚焦在病因及個案 .聚焦在家庭關係如何維持症狀 的認知、行為 情緒 及因應 . 個案經驗與觀點 . 關注系統內的世代交替的意義、規則及文化、性別 .介入焦點在 .介入焦點在改變個案脈絡 協助個案因應

Page 22: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系統觀在學校輔導的應用系統觀在學校輔導的應用( 三)建立支持脈絡系統• 心理師• 導師• 精神科醫師• 特殊教育老師• 輔導主任• 家長• 社工• 案主同學

Page 23: 從系統觀 看學校輔導專業的整合

謝謝聆聽謝謝聆聽發問與討論發問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