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43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Jan 23,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morse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 第七节 中期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 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提供的信息: 1. 经济资源信息 2. 企业经营业绩 3. 现金流动信息 4. 管理当局受托责任信息 5. 非财务信息和未来信息. 二、财务报告的作用 财务报告(或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

第七节 中期财务报告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Page 2: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性

书面文件 ◦提供的信息:

1. 经济资源信息 2. 企业经营业绩 3. 现金流动信息 4. 管理当局受托责任信息 5. 非财务信息和未来信息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Page 3: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的作用◦财务报告(或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

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1.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进行合理的决策 2.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管责任 3.帮助企业管理当局改善经营管理 4.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实现其经济与社会目标

Page 4: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三、财务报告披露方式一般意义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它财务报告”

Page 5: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以表格形式概括反映

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及经营绩效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二)其他财务报告 根据现行国际惯例,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管理当局的分析与讨论预测报告 物价变动影响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等。

Page 6: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四、财务报告的分类◦财务报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1.按反映的内容 动态报表 静态报表

2.编报时间 中期报告 年报

3. 编制基础 个别报表 汇总报表 合并报表

Page 7: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五、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1.报表内容真实可靠

◦2.信息具有相关性

◦3.体现效益大于成本原则 六、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 ◦针对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提出的

1. 列报基础为持续经营 2. 重要性和项目列报 3. 正常营业周期 4. 终止经营

Page 8: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报告期末)

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是一张揭示企业在一定时点上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

1. 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

2. 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 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4. 有助于评价、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 5. 有助于评价、预测企业的经营绩效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Page 9: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1. 资产项目计价方法不统一 ◦2. 部分有价值的经济资源未能在资产负债表报告 ◦3. 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包含了许多主观判断及估计数 ◦4. 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涵义必须依靠报表阅读者的判断

Page 10: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方法

1.按流动性分类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Page 11: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2. 按货币性分类

Page 12: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1.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2.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3.我国现行资产负债表格式 —— 账户式结构

左边列示资产,右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从整体上体现了“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

Page 13: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4 .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内容及填列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

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情况填列。 填列方法主要有: — 相应总账金额直接填列 — 相关总账金额计算填列 — 相应明细账金额直接填列 — 相关明细账金额分析计算填列 — 相关科目与其备抵科目计算填列等等

Page 14: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实例◦步骤:

1.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科目的期初余额和本期业务,结出科目的期末

余额 3.编制资产负债表

Page 15: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 如年度、季度、月份 ) 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追求利润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利润表受到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关注企业未来现金流入的使用者的重视。

第三节 利润表

Page 16: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不同收益计量观 ◦ (一 ) 资产负债观

指通过对照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 ( 净资产 )来确定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实现的收益;所有者权益增加为利润,减少为亏损(但在此期间由所有者追加投资和分红引起的净资产变动除外)

Page 17: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 ) 收入费用观 指通过设置收入、费用类账户,遵循配比原则计算

当期利润,它以一定期间发生的交易或其他事项所产生的收入及费用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的收益。 当期营业观点 损益满计观点

利润表构成的基本要素

收入和费用

利得及损失

Page 18: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利润表的作用◦1.为企业外部投资者以及信贷者作投资决策及贷款决策

提供依据◦2.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为企业内部业绩考核提供重要的依据

Page 19: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三、利润表的局限◦1.货币计量的局限

◦2.历史成本计价的局限

◦3.许多费用是估计数

◦4.多种会计方法的选用会影响不同公司收益的比较◦5.利润表多半按功能性分类,不利于预测未来利润及现

金流量

Page 20: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四、利润表的格式◦(一)单步式利润表

将所有收入和所有费用分别加以汇总,收入合计减费用合计从而得出本期利润

◦(二)多步式利润表 将收入与费用按同类属性分别加以归集,分别计算营

业利润、利润总额,最后计算出所得税后利润

Page 21: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五、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一)利润表的填列规则

填列依据主要是各类损益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

1.月度利润表 2.中期报表 3.年度利润表

六、利润表编制实例

Page 22: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及作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汇总说明企业报告

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动态报表◦作用:

1. 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 2.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外部资金的需求

情况做出判断 3.不但可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还可预测企业

未来的发展情况 4.便于报表使用者评估报告期内与现金有关和无关

的投资及筹资活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Page 23: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具体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编表基础

Page 24: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一)现金流量及其影响因素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某一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收入与支出。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各项目间的流动,不属于现金流量 企业的经营业务按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

1. 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 2. 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 3. 现金各项目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

不影响

不影响

影响

Page 25: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现金流量应按总额反映

◦(三)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采用直接法表达经营活动的现

金流量,同时揭示企业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附注资料要求揭示按间接法重新计算与表达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及不涉及现金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Page 26: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一)编制依据

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有关账户记录资料

Page 27: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填列 1.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 1 )根据相应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 2 )公式调整

Page 28: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2 .间接法 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 ( 或净损失 ) 为起算点,调

整不增加或不减少现金的收入与费用项目;调整属于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收益与损失;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增减变动,从而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

◦(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填列◦(四)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填列◦(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项目

Page 29: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六)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填列 分为三部分: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情况

1.基本原理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

现金又一种表达方式即间接法 2.现金流量表附注

Page 30: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3.填列方法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净利润 + 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 - 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 不涉及经营活动的费用 - 不涉及经营活动的收益 +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数 +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增加数

Page 31: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七)现金流量表的平衡关系 1. 现金流量表中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汇率变动对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之和得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等于现金流量表附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 现金流量表中用直接法填列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现金流量表附注中用间接法调整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Page 32: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八)编制现金流量表可选用的技术方法 1.工作底稿法 2.T形账户法 3.其他方法

复式分录法 公式法

五、现金流量表编制实例◦ [例 13-6]

Page 33: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及作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

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该表反映各项交易和事项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以及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增减变动的结构性信息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Page 34: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1.表首

——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

◦2.正表 —— 是主体,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年

初、年末余额情况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上年金额◦本年金额

Page 35: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提供财务报表附注的原因◦财务报表附注是企业财务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

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述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

◦主要原因: 1.突出财务报表信息的重要性 2.提高报表内信息的可比性 3.增加报表内信息的可理解性

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

Page 36: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形式◦1.旁注

指在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旁直接用括号加注说明◦2.附表

指为了保持财务报表的简明易懂而另行编制一些反映其构成项目及年度内的增减来源与数额的表格

◦3.底注 也称脚注,指在财务报表后面用一定文字和数字所作

的补充说明

Page 37: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附注披露的内容 : -企业的基本情况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Page 38: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及作用◦(一)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

中期财务报告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包括: 月度财务报告 季度财务报告 半年度财务报告 年初至本中期末财务报告

第七节 中期财务报告

Page 39: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作用 1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 .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3 .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

Page 40: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一)独立观(也称分离观)◦(二)一体观(也称整体观) ◦按我国准则的规定,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侧重于以独立观作为其理论基础

三、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一)中期财务报告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

数据为基础◦ (二 )中期财务报告的计量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估计

Page 41: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四、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一)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的财务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

◦(二)中期财务报告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和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的要求 1.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2.“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处理 3.比较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Page 42: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五、中期财务报告附注披露◦(一)中期财务报告附注披露的原则

1. 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原则 2. 重要性原则

◦(二)中期财务报告附注应当披露的内容

Page 43: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