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8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Mar 17,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quilla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一节 寄生关系 第二节 寄生虫的类型 第三节 宿主的类型 第四节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 第六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 教学大纲 ]. 掌握内容 通过对寄生虫与宿主内容的讲授,要求掌握寄生虫的类型、宿主的类型的概念、寄生虫的生活史以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了解内容 寄生生活的建立以及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 重点难点 ]. 重点:讲授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以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难点:寄生虫的类型、宿主的类型. 第一节 寄生关系.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节 寄生关系第二节 寄生虫的类型第三节 宿主的类型第四节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第六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Page 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教学大纲 ]• 掌握内容• 通过对寄生虫与宿主内容的讲授,要求掌握寄生虫的类型、宿主的类型的概念、寄生虫的生活史以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了解内容• 寄生生活的建立以及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 重点难点 ]• 重点:讲授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以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难点:寄生虫的类型、宿主的类型

Page 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以后者的组织细胞、血液、组织液、胃肠道内容物为食物,同时给后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引起死亡。这种共生现象就称为寄生。在这种中关系,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一方称为宿主 (host) 。 植物性,如细菌、病毒,属于微生物学 寄生物分为 动物性,寄生虫,属于寄生虫学

植物性,植物保护学研究范畴 宿主分为 动物性,属于寄生虫学研究范畴

第一节 寄生关系

Page 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在上述的生活方式种,宿主给对方提供了居住的场所,提供了保护,那么,宿主从这种结合中得到了什么呢?一般的说,有以下三种情况: 偏利共生 (commensalisms):一方受益,借以取得营养或受其保护,而另一方既不获益又不受害。(如海里生活的鱼印鱼) 互利共生 (mutualism):彼此互惠、相互依赖而不相损害,如二者分开,彼此都将受到损失,甚至死亡。(如反刍动物瘤胃和马大结肠的纤毛虫)寄生 (parasitism) :寄生生物获益,而被寄生的生物受害。寄生生物不能离开被寄生生物而自立,只适应于依赖被寄生生物营寄生生活。(如猪蛔虫) 有时研究者把上述三种情况统称为共生 (symbiosis), 然后再依相互间的利害关系细别之为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 注意 : 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变化时,有些寄生虫可由共栖息物转化为病原体。

Page 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二节 寄生虫的类型(一)寄生虫概念 寄生虫( parasite )是暂时或永久地 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Page 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 长期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 • 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 • 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 • 其他类型的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类型

Page 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根据寄生虫寄生部位外寄生虫 ectoparasite 指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表面(皮肤、羽毛等)的寄生虫。如蜱、螨、蚊、虻、虱、臭虫等。

蜱螨

蚊 虻

虱臭虫

Page 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内寄生虫 endoparasite 指在宿主体内的组织、器官、血液等处作永久或暂时寄生的寄生虫,如寄生性原虫、蠕虫和少数昆虫。又可分为: a. 细胞内寄生虫 b. 细胞间寄生虫 c. 腔道内寄生虫

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

伊氏锥虫寄生在血液 巴贝斯虫寄生在红细胞

棘球蚴寄生在肝脏

Page 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长期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根据寄生时间长短 长期性寄生虫:寄生虫与宿主遭遇不仅为了摄食,而且也为了在宿主身上长期居住。长期寄生虫又分: 阶段寄生虫——只有某一或某几个发育阶段寄生于宿主,其他阶段不寄生,如血矛线虫、蛔虫、皮蝇等。永久寄生虫——全部发育阶段都寄生于宿主,只有当宿主死亡或偶然的机会才离开宿主,如虱、螨等。

Page 1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旋毛虫成虫寄生在肠道

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

猪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

蛔虫虫卵在外界发育

Page 1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暂时性寄生虫 指当需要吸血时只短暂地寄生在宿主体表的寄生虫,如蚊子、臭虫等。

蚊子在吸血臭虫

Page 1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根据寄生虫对宿主的适应情况来 单宿主寄生虫 指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只能寄生于特定宿主的寄生虫。

只寄生于马

尖尾线虫

Page 1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多宿主寄生虫:指对宿主无严格选择性,能寄生于多种宿主的寄生虫。如肝片吸虫、伊氏锥虫。由多宿主寄生虫引出了人畜共患病的概念。

Page 1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根据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程度

专性寄生虫 指完全依赖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绦虫、吸虫。

吸虫 绦虫

Page 1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兼性寄生虫 指既可自由生活又可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类圆线虫 伤口蛆

Page 1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其他类型的寄生虫• 偶见寄生虫:寄生虫寄生于偶尔寄生的宿主,如肝片吸虫偶尔寄生于犬和猫。• 迷途寄生虫:寄生虫寄生于正常宿主的不正常部位。如肝片吸虫寄生于牛肺脏。 • 假寄生虫:被误认为寄生虫的生物或非生物。• 超寄生虫:寄生于寄生虫的寄生虫,如微孢子虫可以寄生于蚊虫幼虫。

Page 1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三节 宿主的类型 一、宿主的概念• 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居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host )。

Page 1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终(末)宿主 ( final host, diffinitime host ) 也叫真正宿主,是寄生虫成虫期或其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所谓成虫,一般指性成熟阶段的虫体,也就是能产生幼虫或虫卵的虫

体。

二 、宿主的类型

Page 1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 , IH) 是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 姜片吸虫中间宿主

Page 2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补充宿主) 某些寄生虫其幼虫或无性繁殖期需要更换中间宿主,那么,按其更换的中间宿主的顺序,将前一个寄生的中间寄主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称为第二中间宿主。例如一种寄生于牛、羊肝脏的矛形双腔吸虫,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螺蛳,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

矛形双腔线虫 第一中间宿主:螺蛳 第二中间宿主:蚂蚁

Page 2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保虫宿主 ( reservoir host) 有的只寄生虫主要寄生在某种宿主,同时也可寄生于其它一些宿主,但不那么普遍,在这些宿主的寄生 寄生的数量也较少。通常把寄生虫不常寄生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Page 2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贮藏宿主 ( paratenic host) reservior host (转续宿主 ) 或叫转运宿主:有的寄生虫感染性幼虫进入到一种并非它们生理上需要的动物体内生存,寄生虫在其体内不发育也不繁殖,但保持着对原宿主的感染力,此动物被称为贮藏宿主。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Page 2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媒介(物)通常是指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例如,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梨形虫等。

住白细胞虫

Page 2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生物性媒介(物) 指病原要在其内经过繁殖的媒介称为生物性媒介。如蜱与梨形虫。

梨形虫蜱

Page 2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机械性媒介(物) 指把病原机械地从有病原的动物体带到健康动物体的媒介。如虻与锥虫。

伊氏锥虫

Page 2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带虫宿主 (带虫者):有的寄生虫感染宿主后,随着宿主抗体抵抗力的增强或通过药物治疗,使宿主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即:宿主对寄生虫保持一定的免疫力,临床上无症状,但体内保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样的宿主称为带虫宿主,宿主的这种状态称为带虫现象。如成年鸡感染球虫或往往不发病,但成为带虫者。• 注意:带虫者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常把它们视为健康动物。其实,带虫者在经常不断地向周围环境中散播病原,在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中,带虫者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带虫者的健康状况下降时,导致疾病复发。

Page 2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四节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一、基本概念与分类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该病既能导致人体发生严重疾病而危害健康,同时又引起家畜发生疾病,严重流行时会导致大量死亡。•   许多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属职业病,直接危害劳动者的健康。•   许多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食品源性疾病,人感染的机会较多。

Page 2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一)食品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感染性病原体随着动物性食品入口 猪、牛囊虫肉,引起人体绦虫病; 带旋毛线虫幼虫包囊的猪、犬、牛、羊及野猪等多种哺乳动物肉得旋毛线虫病; 有弓形虫的猪、绵羊、山羊的肉或内脏。得弓形虫病; 含肉孢子虫包囊的猪肉、牛肉得肉孢子虫病。

Page 2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Page 3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污染了的水源、水流,碗碟容器和案板、菜刀等,都有可能引起旋毛形线虫病、猪 (牛 )囊尾蚴病、棘球蚴病 (包虫病 )的感染。

Page 3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淡水鱼可为阔节裂头绦虫,孟氏迭宫绦虫的中间宿主;也可以为后殖吸虫、异形吸虫、后睾吸虫和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还可以为某些线虫的中间宿主。并殖吸虫以蟹为其中间宿主,吃了蟹体内寄生的并殖吸虫囊蚴而感染并殖吸虫病。贝类食品如食用伊族棘口吸虫囊蚴寄生的螺类可引起棘口吸虫病。

( 2 )感染性病原体随着水产食品入口

Page 3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3) 感染性病原体随着特殊食品入口带广东管圆线虫幼虫包囊的蛙肉,带刚刺额口线虫感染性幼虫的蛇肉引起人体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含有重翼吸虫囊蚴的蛙肉,引起人体的皮肤幼虫移行症;含有孟氏旋宫绦虫裂头蚴的蛙肉而感染绦虫病;

Page 3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4) 感染性病原体污染的食品、水、手指经食品入口

荸荠、菱角、野水芹、茭白和许多水生植物(如水浮莲、各种浮萍)带姜片吸虫或片形吸虫囊蚴;

Page 3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二)非食品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水、土壤为载体经口感染的病猪囊尾蚴病、棘球蚴病、多头蚴病、细颈囊尾蚴病、毛细线虫病、毛原线虫病、蛔虫病、食道口线虫病、舌形虫病、贾第虫病 、隐孢子虫病、小袋虫病。( 2)水、土壤为载体经皮肤感染的病 如:日本血吸虫病、东毕吸虫病、毛毕吸虫病及其尾蚴性皮炎、类圆线虫病、钩口线虫病。

Page 3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3)蜱、昆虫为传播媒介的病 如:巴贝斯虫病、马米丝虫病、恶丝虫病、吸吮线虫病、内脏利什曼病。

( 4)蜱、螨、昆虫接触传播的病( 5)空气、飞沫为载体经呼吸道感染的病 如:卡氏肺孢子虫病。

Page 3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二、影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生态学因素• 人类的活动地域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使人类进入未适应的生态系统。在这些地区常常存在自然疫源地,最近已发现以这种方式感染的有巴贝斯虫、猴疟原虫、锥虫和利什曼原虫等。• 2.人类行为与饮食习惯 • (1) 、风俗习惯方面  (2). 饮食习惯方面  (3). 工作习惯方面  (4). 旅行、探险、野外考察等活动方面  (5).肉食品加工方式方面 

Page 3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3.动物种群• 观赏动物和伴侣动物的数量在我国处在快速上升阶段。增加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传播的机会。如弓形虫病、弓蛔虫病、隐孢子虫病等。• 4. 环境污染 • 粪便污染水源、土壤、植被和蔬菜。美国小球隐孢子虫的卵囊污染饮水造成近 40万人感染,近百人死亡。土壤污染主要由各种蠕虫卵、幼虫、原虫包囊引起,在用粪便或未充分处理的污泥作为农作物肥料的地区尤为重要,特别是这些作物被用来生食时,更易造成寄生虫对人的感染。

Page 3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三、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免疫预防 

• 药物治疗 • 消灭中间宿主和贮藏宿主 • 综合性兽医卫生措施 • 疫情的监测和国际间的情报交流合作(动物感染的监测作为人类感染的预警非常重要,动物感染率曲线的升高,预示动物传播至人类的可能性增大。当发现外国,特别是邻国发生某种疫情时,即应提高警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病的传入。)•  

Page 3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 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寄生虫感染的途径

Page 4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一、寄生虫病的感染来源绦虫节片绦虫节片

寄生有某种寄生虫的宿主:终末宿主、中间宿 主、补充宿主、保虫宿主、带虫宿主及贮藏宿 主等。(生物源性寄生虫) 环境中被寄生虫污染的水、土壤、饲料、垫料, 以及含寄生虫的动物的粪、尿、痰、血液以及 其它分泌物、排泄物。(土源性寄生虫)

Page 4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中间宿主蚂蚁中间宿主蚂蚁

各种感染源

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

草上带感染性幼虫幼虫 草上带感染性囊蚴

Page 4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二、寄生虫感染的途径

1 )感染途径指寄生虫通过什么方式和 /或什么门户感染宿主。 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的途径,根据寄生虫的种类而不同,但都循着它各自特定的一定途径。

Page 4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2) 、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 寄生虫感染的途径:  经口感染   如蛔虫、球虫等经皮肤感染   如钩虫、血吸虫等接触感染    如螨、蜱、虱等经节肢动物感染 如原虫、丝虫等经胎盘感染   如弓形虫、蛔虫等自身感染 较少见 ,人反胃感染 猪囊虫。

Page 4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1 )经口感染

猪蛔虫 感染性虫卵

鸡球虫孢子化卵囊

Page 4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2)经皮肤传播

羊钩虫羊钩虫

Page 4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3)经媒介物传播

伊氏锥虫

媒介

Page 4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4)接触传播疥螨猪 健康猪

Page 4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5) 经胎盘传播

先天性弓形虫病,脑积水

Page 4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6)  自身感染• 有时,某些寄生虫产生的虫卵或幼虫不需要排出宿主体外,即可使原宿主再次遭受感染,这种感染方式就是自身感染。例如猪带绦虫的患者呕吐时,可使孕卵节片或虫卵从宿主小肠逆行入胃,而再次使原患者遭受感染。

Page 5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六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生活的建立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Page 5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一、 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活史( life history) 又称发育史是指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

Page 5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外界环境宿主体内

( 一 ) 直接发育 : 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只需要一个宿主参与。(土源性寄生虫)

Page 5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 二 ) 间接发育 :寄生虫在其生活史中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宿主 参与。因其幼虫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故又称生物源性寄生虫。

第二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Page 5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二、寄生生活的建立条件:1、周围环境中有寄生虫的特异性宿主;

Page 5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2、寄生虫处于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性阶段是指寄生虫在其生活史过程中,要将其某些阶段如虫卵、幼虫,在宿主体内排到外界进行发育,当虫卵或幼虫刚刚排出到外界时,对宿主还是没有感染力的;要在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才达到感染性阶段,即对宿主具有感染力,这时的虫卵、幼虫就叫感染性虫卵、幼虫,简称感染性阶段。

Page 5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3、寄生虫与特异性宿主有接触的机会。4、寄生虫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到宿主体内。5、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之后,能够抵抗宿主的 抵抗力,达到特定的寄生部位进行发育,此时寄生生活才能够建立。

Page 5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三、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1 、机械性损伤1 )寄生虫幼虫在穿透宿主皮肤和在各组织移行时,损伤皮肤和各 组 织 脏 器 , 造 成“虫口”、“虫道”,引起出血、炎症。

大量蛔虫幼虫在猪肝内移行形成的出血斑点

Page 5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马圆线虫的口囊吸入肠黏膜

2 )寄生虫的吸盘、吻突、口囊等特殊器官附着在胃肠等脏器的粘膜上,造成局部的损伤,如猪的颚口线虫、马圆线虫。

猪大棘头虫钻

入猪肠黏膜造成损

脓肿脓肿

炎症炎症肠道肠道

Page 5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3 )寄生虫在寄生部位肠管、胆管、胰管、淋巴管、血管以及支气管内大量聚集,引起堵塞和其他后果。例如大量蛔虫寄生。

蛔虫堵塞肠道 肺丝虫堵塞支气管

Page 6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4 )某些寄生虫在宿主脏器内大量寄生或形成逐渐增大的包囊,刺激、压迫被寄生的器官和周围组织,引起各种病变。例如,棘球蚴寄生在肝内。

Page 6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前后盘吸虫压迫瘤胃黏膜

Page 6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5 )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损伤、贫血等。例如鸡球虫的裂殖阶段在肠上皮细胞中增殖时,大量破坏肠粘膜。

Page 6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2 、夺取宿主营养 寄生虫以宿主的 组 织 、 体 液 或胃 肠 道 内 容 物 为食 ,使宿 主 营 养不良,消瘦、贫血等。

如一条犬钩虫 24   h 所吸食的血液 , 连同从虫口中溢出的血液加在一起 , 可达 3.6 M l,最大可达 0.7 M L。

Page 6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消瘦,发育不良

贫血症状结膜苍白

Page 6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3 、对宿主的毒害和免疫损伤作用 寄生虫在生活期间排出的代谢物、分泌物以及虫体死亡崩解时释放出的体液,可引起宿主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中毒或免疫病理反应 (如变态反应 ),导致宿主组织及机能的损害。

Page 6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如蜱、钩虫等可产生用于防止宿主血液凝固的抗凝血物质;寄生于胆管系统的华枝睾吸虫、片形吸虫其分泌物、代谢产物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肝实质萎缩、胆管局限性扩张及管壁增厚,进一步发展可致上皮瘤样增生;血吸虫虫卵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与宿主抗体结合,可形成抗原 - 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所形成的虫卵肉芽肿则是血吸虫病的病理基础。犬患恶丝虫病时,常发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部分内皮细胞的增生,临床症状为蛋白尿。

Page 6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胆管内吸虫分泌、代谢产物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肝实质萎缩胆管局限性扩张及管壁增厚,进一步发展可致上皮瘤样增生

Page 6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鸡球虫病由于肠道炎症、肠细胞崩解等原因造成的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导致自体中毒死亡。  食道口线虫造成大肠黏膜结节

Page 6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 4、引入其他病原体 • 寄生虫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 ,为其它病原体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 一些寄生虫,其本身就是另一些微生物或寄生虫的传播者。例如,鸡异刺线虫携带组织滴虫,引起禽盲肠肝炎;某些蚊虫传播人和猪、马等家畜的日本乙型脑炎;某些蚤传播鼠疫杆菌;蜱传播梨形虫病,森林脑炎等。

Page 7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鸡异刺线虫携带组织滴虫,引起禽盲肠肝炎

Page 7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四、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宿主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 、遗传因素的作用   一些(动物)表现出对某些寄生虫先天的不感受性。如人虱子。2 、机体的屏障机能作用 宿主机体的皮肤、粘膜、血脑屏障,以及胎盘等可有效地阻止某些寄生虫的侵入。3 、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的个体对寄生虫的抗感染能力不一样,这是一种生理性的非特异性免疫。一般来说幼龄动物对寄生虫易感。如猪蛔虫

Page 7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4 、宿主体质及饲养管理情况的影响 宿主体质健壮 , 营养合理,饲养管理条件优良,对寄生虫的抵抗力就强,抗病能力就高。如鸡球虫。5 、宿主免疫作用的影响 (1) :在寄生虫侵入、移行、寄生部位,发生 局部组织抗损伤作用,免疫活性细胞浸润,释放酶类活性物质,杀灭侵入、寄生的虫体,最后组织增生或钙化。如肝片吸虫。 (2) :寄生虫可刺激宿主体网状内皮系统发生全 身性免疫反应,抑制虫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通过上述免疫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生活史进行阻断和破坏。如鸡球虫。

Page 7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七节、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体形变化 附着器官的发展 运动器官退化 消化器官简化或消失 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 生殖器官高度发达

Page 7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日本分体吸虫生活在血管中,虫体呈细长的线状,而不同于多数吸虫的背腹扁平的叶片状

一、体形变化

Page 7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猫蚤在毛隙活动,故虫体侧扁,有特别发达而适合跳跃的腿

Page 7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二、附着器官的发展—吸盘、小钩、口囊,血虱的爪、消化道原虫的鞭毛、纤毛和伪足

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

Page 77: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Page 78: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虱肢末端以跗节的爪与胫节的指状突相对,形成握毛的有力工具。

Page 79: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三、运动器官退化

Page 80: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四、消化器官简化或消失

绦虫没有消化器官吸虫消化器官

Page 81: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五、生殖器官高度发达 吸虫是雌雄同体,两性生殖器官占据了身体的大部分体积。他们的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有一个无性繁殖的过程,因此当一个毛蚴进入螺体内之后,经一定时间就会有许多尾蚴从螺体内逸出。

据报道孟氏分体吸虫的一个毛蚴,在螺体内借无性繁殖可生成 100 00~ 250 000 个具感染性的尾蚴

片形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无性繁殖

Page 82: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绦虫每个节片有一套或两套生殖器官每个孕卵节片都有大量虫卵

一条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绵羊体内,从羊消化道内工排出了 4 000 个节片,总长度约 6米,每个节片平均含 10 000~ 20 000 个六钩蚴,则六钩蚴的总数为 4 000~ 8000万个。

Page 83: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为了增加交配和受精的机会,有些线虫的雄虫经常以其特殊的交配器官附着于雌虫的阴门部,最为突出的是气管比翼线虫,他们的雄雌虫永远处于交配状态

一个球虫子孢子第一代裂殖体包含的裂殖子可达 900个

Page 84: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思考题 ] 思考题:• 何谓寄生现象?• 寄生虫和宿主有哪些类型?各如何解释?• 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有哪些?•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age 85: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好好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