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第第第
141

第一章 解表药

Mar 16,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keaton-powers

第一章 解表药.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 性能特征: 大多味辛发散 大多入肺、膀胱经 通过发散或发汗,解除表证. 功效: 发散解表 祛风(胜湿止痛) 透疹、 宣肺. 适应证: 1 、表证 ---- 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 (温病、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表证). 2 、风 疹 风湿痹痛 头风头痛. 分类: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定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2: 第一章    解表药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

Page 3: 第一章    解表药

性能特征:大多味辛发散大多入肺、膀胱经通过发散或发汗,解除表证

Page 4: 第一章    解表药

功效: 发散解表 祛风(胜湿止痛) 透疹、 宣肺

Page 5: 第一章    解表药

适应证:1 、表证 ---- 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温病、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表证)

Page 6: 第一章    解表药

2 、风 疹 风湿痹痛 头风头痛

Page 7: 第一章    解表药

分类: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Page 8: 第一章    解表药

定义: 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称发散风寒药。(又称辛温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Page 9: 第一章    解表药

适应证:风寒表证

Page 10: 第一章    解表药

麻 黄

Page 11: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12: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汗解表 -- 风寒表实证 “ 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 《本草正义》

Page 13: 第一章    解表药

二、宣肺平喘 -- 咳喘证

Page 14: 第一章    解表药

三、利水消肿 -- 风水水肿 四、 温散寒邪 -- 寒痹、阴疽、 痰核

Page 15: 第一章    解表药

肺合皮毛,开阖腠理

表实无汗 ---- 发汗解表

Page 16: 第一章    解表药

肺气以通降为顺

咳嗽气喘 ---- 宣肺平喘

Page 17: 第一章    解表药

肺通调水道

水肿 ---- 利水消肿

Page 18: 第一章    解表药

“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肺病多用之。” 《本草纲目》

Page 19: 第一章    解表药

桂 枝

Page 20: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21: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汗解肌 -- 外感风寒表证 二、温经通脉 -- 寒凝血滞诸痛证

Page 22: 第一章    解表药

温经通脉温暖经脉,祛散寒邪,通行经络

Page 23: 第一章    解表药

三、通阳化气 -- 胸痹、痰饮、水肿

Page 24: 第一章    解表药

麻黄与桂枝相同点:发汗解表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力弱,治风寒表实、表虚证。又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Page 25: 第一章    解表药

紫 苏

Page 26: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27: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汗解表 -- 风寒表证特点:兼能开宣肺气兼有行气作用

Page 28: 第一章    解表药

二、行气宽中 -- 脾胃气滞证 行散气滞,宽畅中焦

Page 29: 第一章    解表药

三、行气安胎 -- 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四、解鱼蟹毒 -- 食鱼蟹中毒

Page 31: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汗解表 -- 风寒表证 二、温肺止咳 -- 风寒咳嗽

Page 32: 第一章    解表药

三、温中止呕 -- 多种呕吐 四、解毒 -- 中药物、食物毒

Page 33: 第一章    解表药

香薷

Page 34: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 阴暑证

Page 35: 第一章    解表药

阴暑证:感受风寒(静而得病) ---- 暑天风寒感冒阳暑证:感受暑热(动而得病) ---- 类似中暑

Page 36: 第一章    解表药

二、利水消肿 -- 水肿、小便不利

Page 37: 第一章    解表药

“ 饮者唯宜冷服,则无格拒之患。” 《纲目》

Page 38: 第一章    解表药

麻黄与香薷功效比较相同点:发散风寒,利水消肿

Page 39: 第一章    解表药

麻黄:发汗力强,为辛温发汗峻品, 善治风寒表实证。又宣肺平喘香薷:发汗力弱,长于解暑化湿和中, 为“夏月麻黄”,善治阴暑证

不同点:

Page 40: 第一章    解表药

荆 芥

Page 41: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42: 第一章    解表药

一、祛风解表 -- 外感表证 祛除风邪,解除表证

Page 43: 第一章    解表药

二、透疹止痒 -- 麻疹透发不畅, 风疹瘙痒

Page 44: 第一章    解表药

三、消疮解表 -- 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四、止血 -- 出血证

Page 45: 第一章    解表药

防 风

Page 46: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47: 第一章    解表药

一、祛风解表 -- 外感表证“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

Page 48: 第一章    解表药

二、胜湿止痛 -- 风寒湿痹证 “ 防风为风病之主要……驱除外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 《本草正义》

Page 49: 第一章    解表药

辛而不燥,乃风药中润剂三、止痉 -- 破伤风

Page 50: 第一章    解表药

羌 活

Page 51: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52: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 -- 风寒表证 二、胜湿止痛 -- 风寒湿痹证

Page 53: 第一章    解表药

特点:1 、主要用于身半以上风湿痹痛2 、药性辛燥,为风药中燥剂

Page 54: 第一章    解表药

藁 本

Page 55: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56: 第一章    解表药

一、祛风散寒 -- 风寒表证, 颠顶头痛 颠顶痛,非此不能治。 (张元素)

Page 57: 第一章    解表药

二、胜湿止痛 -- 风寒湿痹证

Page 58: 第一章    解表药

白 芷

Page 59: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60: 第一章    解表药

一、祛风散寒 -- 风寒表证,头痛表证兼有头痛(祛风止痛)表证兼鼻塞流涕

Page 61: 第一章    解表药

二、通窍止痛 -- 鼻渊 前额、眉棱骨痛 齿痛

Page 62: 第一章    解表药

“ 白芷……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之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 《本草求真》

Page 63: 第一章    解表药

三、消肿排脓 -- 疮疡肿痛四、燥湿止带 -- 寒湿带下

Page 64: 第一章    解表药

细 辛

Page 65: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66: 第一章    解表药

一、祛风解表 -- 风寒表证 阳虚外感 “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 《本草经疏》

Page 67: 第一章    解表药

风寒之邪 细辛、麻黄阳气虚弱 不能抵御外邪 附子 身微发热 恶寒甚剧

Page 68: 第一章    解表药

二、温肺化饮 -- 寒饮咳喘

Page 69: 第一章    解表药

三、散寒止痛 -- 头痛,牙痛, 痹痛

Page 70: 第一章    解表药

四、通窍 -- 鼻渊

Page 71: 第一章    解表药

苍耳子

Page 72: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73: 第一章    解表药

苍耳子始载《本经》,原名枲耳实。

“叶形如枲麻,子形如妇女装饰用的耳珰,故名枲耳。” 《辞源》

Page 74: 第一章    解表药

一、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 风寒表证 鼻渊二、除湿止痛 -- 风湿痹痛

Page 75: 第一章    解表药

辛 夷

Page 77: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78: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 -- 风寒表证头痛 鼻塞 二、宣通鼻窍 -- 鼻渊

Page 79: 第一章    解表药

要点1 、主治证风寒表实无汗:麻黄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桂枝阴暑证:香薷(夏月麻黄)风寒风热表证皆宜:荆芥、防风

Page 80: 第一章    解表药

细辛:阳虚外感羌活:上半身(身半以上)痹痛 太阳头痛白芷:阳明头痛

Page 81: 第一章    解表药

2 、功效行气安胎:紫苏解鱼蟹毒:紫苏、生姜通鼻窍: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

Page 82: 第一章    解表药

3、用量用法细辛: 3-5g ;丸散 0.5-1g辛夷:包煎

Page 83: 第一章    解表药

4、分类发汗解表:麻黄、桂枝(解肌)、 紫苏、生姜、香薷祛风解表:荆芥、防风、苍耳子

Page 84: 第一章    解表药

祛风散寒:藁本、白芷发散风寒:羌活、辛夷

Page 85: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定义:味辛性凉,具有发散风热 作用的药物,称为发散风 热药。

Page 86: 第一章    解表药

适应证:风热表证

Page 87: 第一章    解表药

薄 荷

Page 88: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89: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热、清利咽喉 --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Page 90: 第一章    解表药

“ 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

Page 91: 第一章    解表药

二、透疹解毒 -- 麻疹透发不畅、 风疹瘙痒三、疏肝解郁 --肝郁气滞证

Page 93: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94: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热 -- 风热表证特点:既散风热,又利咽喉既散风热,又宣肺化痰

Page 95: 第一章    解表药

二、宣肺透疹 -- 麻疹、风疹

Page 96: 第一章    解表药

“ 麻疹初起,犹未发泄,早投清泄,则恒有遏抑气机,反致内陷之虞,惟牛蒡则清泄之中,自能透发,且温热之病,大便自通,亦可少杀其势,故牛蒡最为麻疹之专药。” 《本草正义》

Page 97: 第一章    解表药

三、利咽散结 --咽喉肿痛四、解毒消肿 -- 热毒疮疡 痄腮

Page 98: 第一章    解表药

恶实:“其实状恶而多刺”鼠粘子、大力子

Page 99: 第一章    解表药

蝉 蜕

Page 100: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热、利咽开音 -- 风热感冒,咽痛音哑特点:散风热、利咽喉宣肺开音

Page 101: 第一章    解表药

二、透疹止痒 -- 麻疹、风疹

Page 102: 第一章    解表药

三、明目退翳 -- 目赤、目翳四、息风止痉 --惊痫、夜啼, 破伤风

Page 103: 第一章    解表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相同点: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Page 104: 第一章    解表药

不同点:薄 荷:发散力强,善清利头目,且疏肝 解郁牛蒡子:发散力弱,兼宣肺祛痰,又解 毒消肿蝉 蜕:发散力弱,长于开音,又息风止 痉,明目退翳

Page 105: 第一章    解表药

桑 叶

Page 106: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热 --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二、清肺润肺止咳 -- 肺热、肺燥咳嗽

“凉而宣通,最解肺中风热。” 《医学衷中参西录》

Page 107: 第一章    解表药

三、平肝明目 --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Page 108: 第一章    解表药

“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 《食疗本草》“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本草纲目》

Page 109: 第一章    解表药

菊 花

Page 110: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111: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热 -- 风热表证, 温病初起 二、清肝明目 -- 目赤肿痛, 目暗不明

Page 112: 第一章    解表药

三、清热解毒 -- 热毒疮痈四、平抑肝阳 --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

Page 113: 第一章    解表药

“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 《本经》

Page 114: 第一章    解表药

蔓荆子

Page 115: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116: 第一章    解表药

疏散风热、清利头 -- 风热表证头痛,偏头痛 目赤肿痛多泪

Page 117: 第一章    解表药

柴 胡

Page 118: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119: 第一章    解表药

一、疏散退热 -- 外感发热,少阳证 少阳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头晕目眩。病位:半表半里

Page 120: 第一章    解表药

二、疏肝解郁 --肝郁气滞证

Page 121: 第一章    解表药

三、升举阳气 -- 气虚下陷证“升而举之,返其宅而中气自振” 《本草正义》四、清胆截疟 --疟疾

Page 122: 第一章    解表药

升 麻

Page 123: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124: 第一章    解表药

一、 发表透疹 -- 外感风热, 麻疹透发不畅 二、清热解毒 -- 热毒证 “ 无犀角,以升麻代之” 《汤液本草》

Page 125: 第一章    解表药

三、升举阳气 -- 中气下陷证

Page 126: 第一章    解表药

葛 根

Page 127: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128: 第一章    解表药

一、解肌退热 -- 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特点:1 、 表证见头痛、项强者(增加脑血流量;解除肌肉痉挛)2 、凉而不寒,风寒、风热表证皆宜

Page 129: 第一章    解表药

二、透发麻疹 -- 麻疹透发不畅

Page 130: 第一章    解表药

三、生津止渴 -- 热病烦渴, 消渴 热退而口渴缓解生津 使胃中清气上升, 津液得以输布

Page 131: 第一章    解表药

四、升阳止泻 -- 脾虚泄泻, 湿热泻痢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Page 132: 第一章    解表药

鼓舞脾胃阳气上升 (脾虚泄泻) 止泻 清阳明胃经之热 (湿热泻痢)

Page 133: 第一章    解表药

葛根与柴胡相同点:解表,升阳不同点:葛根功偏解肌,善治外感项背强痛。又升阳止泻,生津止渴,透疹柴胡功偏退热,善治少阳寒热往来。又升阳举陷,疏肝解郁

Page 134: 第一章    解表药

淡豆豉

Page 135: 第一章    解表药
Page 136: 第一章    解表药

一、解表 -- 外感表证二、除烦 -- 热郁胸中,虚烦不眠

Page 137: 第一章    解表药

要点1 、主治证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气虚下陷证:升麻、柴胡

Page 138: 第一章    解表药

2 、功效透疹:薄荷、蝉蜕、牛蒡子、升麻、 葛根、荆芥开音:蝉蜕

Page 139: 第一章    解表药

3、用量用法后下:薄荷4、品种与功效黄菊花 --疏散风热白菊花 -- 平肝明目

Page 140: 第一章    解表药

5、使用注意牛蒡子:滑肠通便,便溏者慎用6、分类发散风热、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 发散风热、利咽:牛蒡子、蝉蜕

Page 141: 第一章    解表药

发散风热、平肝明目:桑叶、菊花退热:柴胡(疏散)、葛根(解肌)解表:升麻、淡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