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保 保 保 保 保 保 保 保
97

保 險 新 聞

Jan 03,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kiara-nieves

保 險 新 聞.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壽險年保費收入 拼 2.6 兆新高.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2013 年 12 月 14 日 04:09 近年壽險總保費收入變化 壽險總保費收入,明年仍有望成長。儘管金管會已點名,不希望壽險業再推類定存保單,外界認為恐影響未來保費收入表現,但保發中心認為,壽險市場的保費收入規模,除了今年底有機會成長至 2.6 兆元,又寫下新高之外,明年預估還有 3 %成長幅度。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保 險 新 聞

保 險 新 聞保 險 新 聞

Page 2: 保 險 新 聞

壽險年保費收入 拼 2.6兆新高•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4日 04:09 • 近年壽險總保費收入變化• 壽險總保費收入,明年仍有望成長。儘管金管會已點名,不希望壽險業再推類定存保單,外界認為恐影響未來保費收入表現,但保發中心認為,壽險市場的保費收入規模,除了今年底有機會成長至 2.6兆元,又寫下新高之外,明年預估還有 3 %成長幅度。

• 保發中心壽險精算處處長袁曉芝指出,觀察金融風暴( 2008年~ 2012年)之後,國內經濟成長率與壽險業總保費收入,已經低度負相關轉成正相關,若按照各機構預期,明年經濟成長率約有 3 %左右水準,保費收入應該會跟著續增。

• 她認為,國內壽險業人才濟濟,雖然面對責任準備金利率不斷下調,保單越來越難賣的狀況,但還是會設計出新的商品,且明年人民幣傳統保單問世後,都會是市場的新動能。

• 據統計,今年雖然傳統型壽險初年度保費占率下滑,但投資型商品、利率變動型年金更有提高,占率各從 16.9%提高為 27%,以及 10.2%提高至 20.8%,新契約主力商品轉換效益顯注。袁曉芝分析,這種現象與銀保通路越來越發達有很大關係,在低利環境與國人超額儲蓄等因素下,銀保創造的新契約初年度保費占率,已超越傳統業務員,成為壽險市場最大通路。

• 她觀察,今年壽險市場已呈現出「三高」趨勢,除了總保費規模持續擴大,壽險業對金融機構資產比率也創新高,另外就是營業利益率同樣改寫近年紀錄。

• 至於獲利方面,截至今年 9 月底,國內壽險業已連續 7 個季度稅前損益呈現正數,尤其今年第 3 季賺進 267億元,是繼去年第 3 季之後的最佳表現,估計全業界整年稅前盈餘可望挑戰 700億元。袁曉芝強調,其實從最近一年稅前損益移動平均線趨勢來看,國內壽險公司獲利能力已呈現穩定正向發展,明年情形仍可樂觀看待。

Page 3: 保 險 新 聞

壽險業 明年恐墜保費懸崖•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郭幸宜/台北報導 】 2013.12.14 02:04 am • 金管會昨( 13)日再度針對類定存保單出招,發函壽險公司,要求回覆銷售繳費三年期以下商品的業績、明年是否還要賣相關商品,限期三天內回覆,保險公司下周一得繳報告說明因應做法。

• 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指出,目前業界比較能接受將閉鎖期拉長至六年,這是壽險公會爭取的方向。

• 壽險業今年以來至 11月底新契約保費收入已突破 9,000億元,全年將挑戰兆元大關,但類定存保單在金管會積極導正,明年將全面停售,恐將出現「保費懸崖」。據了解,金管會已加速研擬新方案,最快本月底就能拍板,明年正式上路。

• 壽險業者說明,「保費懸崖」指保費業績鉅幅滑落,曲線圖走勢看來宛如從斷崖墜落。• 究竟明年的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懸崖危機有多大?悲觀者認為,單以今年銀行通路貢獻近六成

生意來看,而銀行以銷售類定存保單為主力,明年恐比今年少掉五、六千億元。• 較樂觀的壽險業者則說,會密切注意別家公司想到的新辦法,再來跟。如果有好的新商品替代,大概只會比今年少一、二成。

• 在利變年金、萬能壽險等保單加持下,今年下半年來,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一路攀升。根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 11月累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已達 9,065億元,較去年全年 1兆 1903.8億元,還短少 2,838億元,今年將無法超越去年的歷史紀錄。

• 12月以來,金管會對類定存保單加大降溫力道,保險局本周對壽險公司「連環 call」。• 周二,幾家近來美元保單銷售較多的壽險公司被個別叫到板橋「喝咖啡」;周三,保險局集合

全數保險公司高階管理人(副總級以上)座談,彙整全年度業界「犯錯大全」,供保險業者後續遵守依循。

Page 4: 保 險 新 聞
Page 5: 保 險 新 聞

產險、壽險瞄準大陸•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4日 04:09 • 台灣保險公司在大陸投資情形• 國內產、壽險業者未來三年的海外發展規劃,多數都鎖定中國大陸。保發中心委託

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范姜肱,進行「 2014年保險業海外市場發展」調查,結果無論產險或壽險業者,都約有 35%的比例,透露三年內有意到大陸市場發展,反觀其他海外市場,則高達一半以上都直言:「未在規劃內」。

• 但受限於服貿協議尚未通過,保險業想赴大陸設分公司,仍有 OECD條款限制,因此進一步尋問產、壽險者,想到大陸市場的經營模式,壽險業比較傾向「參股」,產險業偏向先設「辦事處」。

• 范姜肱表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先前國內壽險業者西進大陸,主要都是利用「合資」,但因為最多只能持股 50%,且限定只能與對岸單一公司,導致實際經營後,陸續產生磨合問題,至今還沒有獲利。

• 而透過「參股」西進的中國人壽,即便持股比例不到 20%,但卻已能享受盈餘,這些成功例子,讓後續想開發大陸市場的業者,紛紛有意效尤。

• 他也提到,現在無論產險或壽險業,海外市場第一目標都是大陸地區,除了商機潛力龐大,更重要原因就是「同文同種」、「語言無隔閡」,進入後能夠快速拓展。

• 此外,問卷也調查,保險業明年著重發展的險種,壽險主管認為,將會以推廣人壽保險、年金保險為主;產險則持續把焦點擺在車險、火災保險。

Page 6: 保 險 新 聞
Page 7: 保 險 新 聞

保險業縮手 今年商辦交易創 5年新低• 記者徐義平/專題報導• 缺乏保險業者金援的商用不動產市場,今年只能用慘澹形容,根據商仲統計,截至昨日為止,商用不動產總成交金額約 940億元,其中保險業者出手金額約 235.8億元,占比約 25%,若最後半個月,再沒有大型指標案成交,全年恐怕無法突破千億元大關,將創近 5 年來的新低,僅好過 08年金融海嘯時期。

• 商辦冷地上權熱 相較於商用不動產交易冷清,地上權案相較熱絡不少,尤其是近幾年因公有地不出售,地上權案成為開發業者主要鎖定的投資標的,根據商仲統計,今年地上權標脫金額衝破400億元,達 405.65億元,為近兩年來的新高紀錄。

• 根據永慶資產管理統計,截至 11月底,公部門主辦的地上權案計有 60筆,總計標脫 33筆,標脫率約 55%,累計標脫金額高達 405.65億元,較去年的 391.79億元,增幅約 3.53%。

• 順利標脫的 33筆中,金額最高的要屬台北學苑案,標脫總價約 141.68億元,占整體金額約34.92%,若以區域來分,北市地上權的成交金額占比近 8 成。

• 永慶資產管理協理黃增福指出,市區精華地段的土地釋出少、開發價值高,公有土地採取設定地上權方式標售,成為主要土地來源,且又以北市地上權案較受到業者關注,主要投資業者為壽險、建商,只要價格評估合理,幾乎都可順利標脫,甚至掀起多家競標的盛況。

• 信義區 A25明年捲土重來• 黃增福進一步分析,從國有地禁止標售以來,地上權土地在去年開始逐漸蔚為標售市場的主流, 2

年來累計標脫金額約 797.44億元,其中 8 成集中在台北市,而有標出的案件大部分都有多組買方同時競標,顯見在市中心土地取得不易下,投資人投標意願相當踴躍。

• 至於明年熱門的地上權案,包括捲土重來的百億大案「信義計畫區 A25土地」與「台肥南港 C3土地」,以及新北市政府推出的 4 大公有土地招商計畫,分別是「滬尾藝文休閒園區」、「樹林樹新段商業區」、「新莊國際創新園區」及「新莊 Au捷運商城」,加上台北市有多筆公辦都更案將採取地上權方式招標,明年地上權標售總底價可望接近千億元。

Page 8: 保 險 新 聞

必須搭配保單評價 壽險不動產增值 估千億

•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7日 04:10 • 台灣壽險業比國際早五年接軌保險會計。金管會昨( 16)日通過保險業財報編製準則,確定明年首季投資性不動產要採公允價值的公司,負債面同步要以公允價值評價,同時流動性貼水會從現行 1.5%往下降,目前初估淨值可能增加超過 1,000億元。

• 金管會也確定明年元旦起,對類定存保單加強管理,利變年金解約費用至少收六年,且每年不低於 1 %;並且要依照過去三年平均投報率,計算保單邊際利潤,最高是無風險利率加 1 %,將大幅降低類定存保單的吸引力。

• 金管會將同意保險業以鑑價方式進行不動產續後評價,即比一般上市櫃公司的評價方式更接近「市價」,但鑑價單位必須符合一定標準, 10億元以上不動產需要兩家鑑價公司,計算下來,整體壽險業不動產增值利益將超過 2500億元。

• 但考慮到 2019年可能要接軌國際保險會計,即負債面的保單必須以公允價值列帳,屆時有些公司的高利率保單可能要大幅增提準備金,因此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裁示,考量保險業的行業特性,優先讓不動產及負債面接軌國際,不動產以鑑價方式評價,但增值金額必須先彌補準備金的缺口。

• 目前各壽險業計算負債的公允價值,是保單利率 4 %以上,用無風險利率加計流動貼水1.5%上限,保單利率 4 %以下則是加計 0.25%,金管會表示,新的流通貼水會比此標準更嚴格,初步估計有些公司可能缺口會大於不動產增值利益。

• 金管會預估,可同步在不動產及負債採公允價值的公司可能僅五、六家,增值金額轉入淨值的部分應逾 1,000億元,對部分壽險公司應算重大利多。

Page 9: 保 險 新 聞

保險投資房產 自選估價方式•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 2013.12.18 03:31 am • 金管會敲定保險業投資用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方式,保險業可自選估價方式,但素地除外;

採公允價值者,須全數委外估價,且 10億元以上須找兩家以上鑑價機構。• 初估增值利益有將近 2,000億元,但因須扣除負債面缺口,已有三到五家保險公司確定不會採公允價值評價。

• 金管會已敲定保險業財報編製準則修正案,近日將預告,保險業確定可與一般企業脫勾,不動產公允價值的估價方式,可採一般估價方式,不限定收益法,但增值利益須先扣除負債面缺口後,才能列入淨值。根據估算,採增值空間較大的一般估價方式後,全體保險業投資用不動產增值利益接近 2,000億元,扣除負債面缺口後,可列入淨值的金額,各家公司不同,有些利差損大的公司,扣除後甚至是負數。因此,已有三到五家保險公司決定,投資用不動產不會採公允價值評價,仍將維持現制以成本入帳,如此一來,就不用扣除負債面缺口,這幾家有大型保險公司,也有規模較小的公司。

• 為與國際會計準則( IFRS)接軌,金管會已陸續預告,一般企業及銀行等金融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續後衡量可採公允價值方式,但限定估價方法須採收益法。至於保險業,金管會也敲定,可依一般估價方式,不限定收益法。

• 但素地在取得建築執照並進行開發前,不得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只能以取得成本入帳。• 通常估價師對於不動產估價,都會綜合採取各種估價方法,例如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綜合市場法及收益法,開放採一般估價方式後,增值空間將大於限定收益法方式。

• 為求公信,金管會也訂有配套,包括所有不動產估價全數委外、會計師須逐筆查核,以及公司須在附註揭露估價的重要假設與參數說明。

Page 10: 保 險 新 聞

資本適足率標準調整 助保險業錢進社福

•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 2013.12.18 03:32 am • 金管會昨天公布,調整保險業資本適足率( RBC)計算標準,將調降保險業投資公共

建設及長照事業的風險係數,藉此鼓勵保險業「錢」進長照等社福事業。• 金管會保險局主祕施瓊華表示,保險局決定調降專案投資、計算 RBC關係人項下風險係數,自 0.3074降為 0.0640;她解釋,風險係數調降後,保險業計算 RBC時,會小幅上升,用以鼓勵保險業參與公共建設或長期照護產業的意願。

• 其次,為合理反映資產集中風險,保險局也調整保險業「國外投資」資產分類項目,並將「現金及銀行存款」及「國內公債及國庫券」兩項無風險資產項目刪除。施瓊華指出,調整後, RBC會小幅上升。

• 國泰人壽曾經以承作「深價外匯率選擇權交易」規避 RBC,金管會主祕林棟樑說,這種做法,是為了提高 RBC,但這種避險交易,卻沒有實質效果,金管會已處分相關公司。

• 施瓊華說,在新制下,若還有保險公司藉無實質避險效果的選擇權交易來影響 RBC報表,會遭「從嚴計算」 RBC,希望以此遏阻保險業這種行為。

• 保險局本要同步發布,明年起保險業投資用不動產估價方式改採「公允價值」,為讓保險業增列更多利益,保險局傾向採一般估價方式、即「市場法」估算。

• 但紙本和網站新聞稿發出後,卻又撤回。林棟樑說,因為做法還要討論,待確定後再發布。

Page 11: 保 險 新 聞
Page 12: 保 險 新 聞

保險海外併購 不計投資額度•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 2013.12.19 03:16 am • 金管會再次釋出對保險業鬆綁訊息。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 18)日表示,鼓勵國內保險業到國外併購銀行及保險公司,併購部位考慮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中。

• 金管會先前釋出,保險業投資國內發行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國際板債券與寶島債(在台灣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可不計入國外投資 45%上限計算,現在又新增到國外併購銀行或保險公司一項。

• 曾銘宗昨天應三三會邀請,針對「金融監理政策」發表演說。曾銘宗指出,國內保險資金充沛,可用資金已達 15兆元,每年還可新增 2.5兆元,近期研擬修正保險法,希望鼓勵國內保險公司赴海外併購銀行及保險公司,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當媒體詢問,一旦保險公司赴海外併購,併購的部位是否排除計入國外投資限額,曾銘宗也釋出正面回應,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 曾銘宗表示,目前國內有 39家銀行,都非常小,即使是台灣銀行,其資產規模不過 3.4兆元,在全球的排名在 150至 160,因此未來金管會的策略是要在五年內有台版的星展銀行出現。

• 他指出,金管會未來要協助銀行進行亞洲布局,並鼓勵銀行合併,以新加坡星展銀行為目標,未來三至五年內打造一至二家指標銀行。

• 他認為,台灣的銀行必須整併,尤其是鼓勵民營銀行的整併,至於公股銀行的合併牽涉財政部業務,還要與財政部溝通,這是金管會未來的重點業務。

• 曾銘宗強調,台灣的銀行業是「大家集中在島內惡性競爭」,金融業的低價競爭已到了空前,四家大陸銀行來台發行寶島債, 3 年期的債券竟然競爭到 1.25%,不該比香港的點心債 3.35%差距如此大。台灣的銀行業一定要走出去,強力布局亞洲,不要在島內惡性競爭。

• 曾銘宗說:「銀行業關在籠子,自己打自己,惡性競爭,一點前途都沒有。」• 曾銘宗強調,過去公股銀行的成長幾乎都是靠盈餘轉增資,而不是現金增資,靠的就是國內經濟的成長來壯大規模,目前亞洲經濟正蓬勃發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已由西向東轉移, 2011年亞洲地國內生產毛額( GDP)占全球 GDP的 32%, 2050年將超過 50%,因此未來要協助銀行業者布局亞洲市場。

Page 13: 保 險 新 聞
Page 14: 保 險 新 聞

惠譽:升息有利保險業獲利•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張中昌/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9日 04:10 • 惠譽信評最新的 2014年保險業展望報告表示,台灣壽險業將因利率上升而受惠,但產業展望仍維持「負向」,因為預期利率仍明顯低於壽險責任準備金的成本,目前責任準備金成本約 3.5~ 4 %,觀察指標為 10年期公債殖利率,如果可達 2.5%以上,壽險獲利能力將明顯改善。

• 惠譽信評表示,儘管升息有利台灣壽險業報酬率提升,主要來自資產存續期間比保險負債期間短,但利率可能持續低於責任準備金成本的 3.5~ 4 %,限制獲利改善的幅度。

• 但惠譽信評指出,所幸壽險業持續良好的投資績效,可有效減低壽險業負利差的衝擊,低保證利率新保單的成長,改善了壽險業者的獲利能力,預期具觀察指標意義的台灣 10年期公債殖利率若達 2.5%以上,壽險業展望將極有正面助益。

• 保發中心指出,主管機關日前已點名,不希望壽險業再推類定存保單,外界認為恐影響未來保費收入表現,但從趨勢來看,壽險市場的保費收入規模,除了今年底有機會成長至 2.6兆元,再寫下新高,明年預估還會有 3 %的成長幅度。

• 國內壽險業資金運用在金管會陸續開放下,目前除基本的存款、公債、股票與公司債、不動產、保單借款等,還可進行專案運用公共投資、國外投資,以及投資保險相關事業、衍生性金融商品。

Page 15: 保 險 新 聞

新契約平均保額 安聯再奪冠• 工商時報 謝奇璋 2013年 12月 20日 04:10 • 安聯人壽響應主管機關「提高國人保險保障」政策,持續推出創新概念之投資型保險商品定期壽險,以費用透明度高、繳費彈性大及符合成本效益之商品特色,讓客戶可依人生各階段不同需求調整保單內容,完整規畫保險,根據金管會保險局公佈的新契約平均保額, 2013年更以新台幣 271萬元連續 2 年蟬聯業界第一名。

• 安聯人壽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陳俊宏表示,保險最重要的價值就是保障,該公司傳承德國安聯集團逾 120年「顧客導向」理念, 10多年前率先於台灣市場推出新型概念保單-投資型保險,以「保費經濟實惠、保障額度高」的特點,為國人提供有別於傳統型態之保險服務,多年來所堅持的理念在歷經消費者與市場考驗後,「新契約平均保額第一」榮耀得來實屬實至名歸。

• 陳俊宏表示,未來安聯仍將持續為國人的生活保障及風險規畫開發更具效益化的商品外,全方位拓展創新優質且尊榮的服務。

Page 16: 保 險 新 聞

醃頭謀保金 國壽南山疏失各罰 300萬 .

• 2013年 12月 17日 【廖珮君、王立德╱台北報導】• 轟動一時的嘉義水上醃頭案,兇手哥哥陳佳富替妹妹陳婉婷在國泰人壽和南山人壽共

投保 5 張保單、保額共 600多萬元,金管會調查後,認為 2 大壽險公司在招攬和核保面有嚴重疏失,導致未能有效防範道德風險,日前決議重罰 2 家壽險公司各 300萬元,也是該條款最高罰鍰上限。

• 南山 4 保單 國壽 1 張• 國泰人壽發言人林昭廷昨表示,此缺失已改正,一切依照主管機關指示辦理。• 據了解,陳佳富替陳婉婷在南山人壽共投保 4 張保單,保額共 300多萬元,在國泰人壽則投保 1 張保單,單張保單保額 300萬元。

• 官員說,陳佳富投保時,把自己做為受益人,把陳婉婷當被保險人,但南山人壽在招攬時,卻沒落實受益人和被保險人須有保險利益,也就是說,沒有證明妹妹是由哥哥撫養也無審慎說明,且業務員招攬時,沒有親自看到妹妹簽名。

• 國泰人壽則是在核保面有疏失。官員說,國壽核保時,沒落實財務核保機制。依規定,壽險公司在承保時須查詢,是否有其他同業已承保,若超過一定比率,須啟動財務核保機制,但國壽當時查詢通報沒確實,也沒做財務核保。

• 官員說,國壽應是承保 11月當時最後一筆保單,但當時卻沒發現陳佳富早已替妹妹在南山人壽投保 4 張保單,財務核保沒確實。

Page 17: 保 險 新 聞

3壽險董座降酬 30%•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4日 04:09 • 繼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因資本適足率( RBC)未達 200%遭罰後,昨( 13)日金管會再對朝陽人壽、幸福人壽、國寶人壽開鍘,除了限制各公司有部份商品新契約必須停售外,更要求三家公司調降其董事長薪酬 30%,為期一年。

• 保險局主秘施瓊華表示,這三家公司都是在 101年提出了增資計畫,但到今年 7月底, RBC仍無法達到 200%以上,依照法規必須給予裁罰,且也要求公司繼續設法增資。

• 金管會昨日對朝陽人壽、幸福人壽、國寶人壽要求部份商品新契約停售,且董事長都必須減薪一年。

• 國寶人壽發言人陳曉鳴表示,公司已在 12月 1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 5 億元增資案,今年年底有望挹注,讓財務狀況能夠稍微好轉,未來每年都有不排除再繼續增資。

• 幸福人壽則對開罰案頗感無奈,強調今年 7 月底其實有按金管會規定,先增資 2億元,五年下來也已累計增資達 20.5億元,只是過去虧損嚴重,短時間很難完全彌補。

• 另外,朝陽人壽總經理葉順山則對裁罰回應,公司已有向金管會提土地作價增資計劃,未來順利執行後,將可挹注資金約 38億元,不僅公司淨值能由負轉正, RCB將可達到 200%標準。

Page 18: 保 險 新 聞

金管會盯上保經代佣酬•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6日 04:10 • 為強化保經、保代公司紀律,保險局再出手,日前完成公聽會後,已擬訂修正相關管理辦法,要求保經、保代公司未來所訂定的合約內容,必須記載「佣酬」資訊,若有超收揭露之外的報償遭到金檢發現,都屬於不合規定,將依情節輕重懲處。

• 保險局官員表示,過去常有保險業者反應,國內較具規模的保經公司,因為能衝出龐大的銷售量,要求保險業者必須提供較高比率的佣酬,或贊助其他活動經費,雖然只是少數個案,但長期下來,對市場秩序恐怕會有負面衝擊。

• 據統計,國內保經公司已有 384家,登錄業務員也逼近 7.9萬名,從近年趨勢來看,仍在逐步成長。

• 官員說,目前大陸成立一家保經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 1 億元,國內則僅 300萬元,雖然保經公司家數多,但普遍規模不大,甚至可能是一人或兩人的公司,必須逐步強化管理措施,避免日後引發爭議,未來不排除提高公司資本額要求,以及提出更多內稽內控要求。

• 對於金管會要求在合約揭露「佣酬」資訊,部分大型保經公司強調,與多數小型保經公司相比,大型保經經營成本較高,新措施一旦實施,旗下保經業務員若看到其它同業的佣酬水準,恐怕會選擇自立門戶,反而讓小規模保經公司愈來愈多,並不贊成金管會作法。

• 金管會官員則說,保經公司的業務員,法律上是代表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協商訂約,應該依照客戶所提出需求規劃,揭露「佣酬」資訊的作法能讓市場秩序回歸正常,已是確定的政策方向。官員表示,現在取得國家考試證照的保經人員只有約 1,000位,若要實施,影響會很大,因此將交由公會繼續研議。

Page 19: 保 險 新 聞

保經保代佣金賺很大 金管會出手管• 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日前有保險經紀人公司掛牌上興櫃創業界首例,引發外界關注;由於保險經紀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

代理費,近期傳出金管會出手整頓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佣酬制度,明定保經、保代佣酬須載明於合約中,且不能收取合約以外報酬,以避免保經、保代為了超額利潤亂賣保單。

• 壽險後段班保單 多是保經賣 保經、保代公司近期爭議案件頻傳,先前即傳出,幾家資本適足率不足的後段班保險,透過經代通路賣保單賣得凶,甚至佣金也比較敢給,造成後段班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來自保經代的比重並不低,民眾根本搞不清是跟誰買保險。

• 金管會最近發現,有保經、保代公司為了幫保險公司衝保費收入,推薦不合宜的保單,影響民眾權益;甚至還有保經代公司向保險公司要求贊助或收取合約佣酬之外的暗盤酬勞,造成保險市場紊亂。為了避免保經、保代公司收取超額利潤或亂賣保單,金管會近期研議修正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明定除合約所訂定的佣酬之外,保經、保代公司不得利用其他名目或第三人名義向保險公司收取金錢、物品或其他報酬。不過,金管會研議修正保經、保代管理規則,近期讓保經、保代公司跳腳,有保經業者認為,金管會管太多了;規定保經公司不能收取合約以外的報酬,將變相造成保經公司成本提高,可能因此被迫砍掉服務,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消費者。

• 其他保經公司主管則說,一般來說,保經公司銷售保險公司保單,與保險公司所簽訂的合約中,代理費繼續率獎金差異不大,差別主要會在超額獎金。舉例來說,若一年多做3 千萬元,代理費可以多給1-2%。

• 業者勿發本業以外財• 金管會認為,明定保經、保代公司不能收取合約以外的報酬,是為避免保經代以其他名目或透過母公司、通路商或大股東等,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酬以外的報酬;況且,若是合理的利潤就直接訂在合約中,修法是為了不讓保經、保代賺取本業以外的錢,希望藉此導正保經、保代的做法。

•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有 300多家保經公司,截至今年 10月底為止,登錄在保險代理人公司的業務員有 5 萬 5678人、保險經紀人 7 萬 9242人,其中保險經紀人公司業務員較去年同期暴增 7140人。

Page 20: 保 險 新 聞

保經保代唉唉叫 批金管會管太多• 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金管會擬整頓保經代佣酬制度,消息一出,保經代唉唉叫;有業者抱怨「這樣一來會被金管會逼死」,也有業者說,此舉勢將衝擊整個市場,金管會對業者的商業行為實在管太多了。

• 變相增加業者成本• 金管會保險局近期正推動修改保經代管理規則,目前已經舉辦 3 場公聽會,

明天還有 1 場,聽取業者意見,之後將進入修法程序。• 不過,金管會此次修法中有關保經代佣酬制度部分,保經代未來與保險公司的佣酬須明定在合約中,且合約以外的報酬不能拿,造成保經代業者唉唉叫,認為如此一來,將變相增加業者成本,並不合理。

• 推動保經保代分流• 除了保經代佣酬制度惹議外,金管會也擬推動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分流;即未來保經將代表消費者、保代則以代理一家保險公司保單為限;且保險局也訂出 10年計畫,要求每位保險經紀人都須通過國考證照。保經業者對此也大表不滿,有保經公司高層說︰「真正會讀書的不一定會做業務」,認為應有配套;也有主管說,未來保險經紀人必須瘋狂考試,考不過就得被迫離開。

Page 21: 保 險 新 聞

保險經紀人須考照 業者叫苦•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 2013.12.18 03:32 am • 金管會保險局研擬 10年計畫,將比照英國制度,要求保險經紀公司旗下業務員須取得保險經紀人執照,保險代理人也改為「專屬代理制」,以代理 1 家保險公司的保單為原則,達成「經代分流」目標。

• 不過這項計畫卻引發業界「民怨」,因為保險經紀人是國家考試,每年僅 1、 20人考取,錄取率不到 2 成,現有許多保經公司的業務人員只有保險業務員證照,沒有保險經紀人執照;保經業者說,市場 7 萬多名保險經紀人「就算用 10年來消化,也不可能全都考過經紀人執照」。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說,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在實務上就是「撮合保險交易的中介人」,保險局若硬要切割,雖是依照法令,但卻不顧市場現實。

• 至於保險經紀人證照難考,彭金隆指出,經紀人考試是否拉到「國考層級」,造成錄取率低落,可再討論;他說,只要確定能考出專業,其實公會層級就能辦考試,且由金管會認定即可。

• 據了解,目前保險經紀人及保險代理人,各高達 300多家,許多公司規模都非常小;過去兩年來,保險局已陸續要求保險經代公司投保專業責任險、繳交保證金,並要求資本額符合門檻的經代公司落實內稽內控。

Page 22: 保 險 新 聞

金管會盯簽署人權責• 2013年 12月 18日 【黃國棟╱台北報導】• 為確保民眾投保權益,金管會將對國內 3717家壽、產險保險經紀人公司及保險代理人公司,合計 12萬 7490多位業務員,由過去輕度監理改為高度監管,金管會委員林建智昨說,首要工作就是落實保險經紀人公司與保險代理人公司的「簽署人」責任,未來懲處將擴及簽署人。

• 認證「分級制」• 保發中心研擬,對保險業務人員制訂「分級制」證照認證,壽險業參考日本模式,分 4 級;產險參考加拿大模式,分3 級,達到提升保險業務人員素質。

• 現行保險經紀人公司與保險代理人公司是由旗下業務人員負責保險業務招攬,而核保審查多由壽險、產險公司負責,弱化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公司應有簽署人的角色。

• 保險經紀人公會理事長李傳皓說,簽署人資格隸屬於考試院權責,錄取率比律師還低,要求增加簽署人,不易達成。

•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暨法學院副教授葉啟洲建議,可比照其他金融證照考試,除現行考試院外,也能開放給民間(即公會或金融研訓院)承辦,增加錄取管道。

Page 23: 保 險 新 聞

5壽險最後衝刺 推 2年期美元還本險• 2013年 12月 19日 【王立德、黃國棟╱台北報導】 金管會強力限縮 業者:明年保費至少漲

5%• 金管會明年 1 月起強力限縮各壽險公司銷售各類躉繳型「類定存」保單,包括國泰、富邦、新光、三商美邦及中國信託人壽均把握最後一段時期,推出 2 年期繳美元還本險,大搶停售商機。

• 2 年期美元還本保單• 壽險業者指出,明年起無論是台幣還是美元計價的躉繳短年期保單,保費都看漲,更有壽險公司認為明年起無利可圖不再推出,因這些類定存保單訴求利率勝定存,廣受國人喜愛,因此預計年底前會有一波搶購潮。

• 這批末代美元保單中,以 2 年期繳美元還本險最搶手,尤其國泰人壽 8 月底時曾以一張 2 年期繳美元還本險,單日曾有賣破 200億台幣的保費收入,驚動金管會出面喊卡,不過近期 5 大壽險又推 2年期繳美元還本險,炒熱市場氣氛。

• 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的保單,繳費期滿「還本比率」都喊到最高 20%,三商美邦則是祭出「第 1 年提供保戶 2%」的高保費折扣,中信人壽的保費則是主打「同業的一半」,不過綜合分析並拉長來看,富邦人壽的保單回饋率是業界最高。

• 台幣計價也將看漲• 壽險業者說,明年若還有短年期美元保單,保費至少上漲 5%,在這個前提下,有外幣配置或理財需求的消費者,還是會考慮現在先買進。

• 新光人壽商品協理曾崇育指出, 2 年期的美元計價終身壽險,主要為繳費期間 2 年,且 2 年期滿後就可開始給付保額 20%的生存金直至終身。惟各家壽險公司主管也提到,這類保單的保費並不便宜。

• 以國泰人壽的美佳 220美元終身保險為例, 30歲女性,保額 3000美元為例,每年保費 1 萬 4274美元(約 42.39萬元台幣),兩年總繳保費為 2 萬 8548美元(約 84.79萬元台幣),兩年期滿後,每年則可領回保額 3000美元的 20%,約 600美元( 1.78萬元)。

Page 24: 保 險 新 聞

5壽險最後衝刺 推 2年期美元還本險• 2013年 12月 19日 【王立德、黃國棟╱台北報導】 金管會強力限縮 業者:明年保費至少漲 5%

• 展望明年,富邦金總經理許婉美表示,明年起因應金管會新制,富邦人壽也正積極討論明年商品內容,既然金管會對躉繳型保單有新規定,明年富邦人壽將以分期繳商品為主,確切的規劃還要子公司富邦人壽研究並精算後才能確認。

• 富邦人壽回饋率最高• 另意外被掃到的外商壽險保誠人壽,雖不以類定存保單為主力銷售商品,但因短年期商品不少,

保誠人壽內部也積極研究,希望明年可推出同時符合主管機關要求,又對市場有吸引力的保單。

Page 25: 保 險 新 聞

人民幣傳統保單放行 保費將與美元商品看齊

• 金管會昨( 19)日宣布,今( 20)日起開放人民幣傳統型保單,並受理業者送件申請,首張保單明年初可望問世,初估第一年可銷售額度最多新台幣 400億元,並禁賣繳費四年期以下的類定存人民幣傳統保單。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 金管會並提醒消費者,購買人民幣及其他外幣保單時,應注意匯率風險、保障範圍是否適合自身需求,以及未來是否確有該外幣需求及計價幣別所屬國家政治及經濟變動風險等。

• 金管會呼籲保險業在銷售人民幣或其他外幣保單給消費者時,應了解保戶的需求與承受匯率風險能力,注意相關商品是否適合該消費者,並向保戶充分說明資訊。

• 根據金管會訂定的人民幣傳統型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未來人民幣傳統型保單的保費,會比新台幣保單便宜,跟美元保單則差不多。

• 金管會去年底已開放保險公司銷售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人民幣傳統型保單因涉及人民幣資金去化管道、商品送審規範及責任準備金利率釐訂等監理配套措施,金管會與壽險公會及中央銀行等單位研商後,決定今天起開放並受理業者申請。

•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開元表示,保險公司第一張人民幣傳統型保單,必須採核准制送審,第二張以後採備查制。依規定審核時間最長是 90天,因此,初估國內第一張人民幣保單最快明年初可望問世。

• 考量人民幣資金去化管道有限,金管會訂定人民幣傳統型保險商品的銷售限額計算方式,主要有國外投資等三項參數,初估第一年最多合計有 400億元(不含不計入限額的再保)。

• 保險公司打算將人民幣傳統型保險業務以再保險方式辦理時,限以較單純的比率再保險方式辦理,且分出比率 50%以內的再保險分出業務部分,可以不計入限額。

• 另外,為避免保險公司銷售繳費期間較短的類定存人民幣傳統型保單,金管會特別規定,這類商品開放初期將限制以繳費年期至少四年(含)以上的商品為原則。

Page 26: 保 險 新 聞
Page 27: 保 險 新 聞

人民幣傳統保單 狂潮來襲• 千呼萬喚、金管會昨( 19)日宣布,即日起接受各保險公司申請開辦人民幣傳統保單,預估首年壽險業整體開辦額度約新台幣 400~800億元。由於金管會已禁止類定存保單吸金,因此人民幣保單繳費年期至少四年以上。 2013-12-20 01:28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張中昌/台北報導】

• 人民幣保單仍必經金管會核准,最快明年 1 月,民眾才能用人民幣投保傳統壽險保單。 • 金管會也訂定人民幣傳統保單的責任準備金利率,繳費六年期以上,保單存續年期若是八年,則利率 1.75%,比美元及新台幣保單都高;若是 20年以上至終身的保單,利率則在 2.5%,介於美元與新台幣保單之間,因此,估計可比新台幣同類型保單,保費便宜 5~10%以上。

• 金管會今年 2 月開放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壽險業開辦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以來,銀行人民幣存款已破 1,200億人民幣,但壽險業的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保費則約 3~5億人民幣左右。業者表示,主要是資本市場較不穩定,保戶比較希望能投資人民幣傳統保單,既有保證利率,還可享有人民幣升值的優勢。

• 壽險業者從 4 月就期待到年底,金管會終於在昨天宣布開放、並開始接受業者送審保單,但祭出四大配套措施,第一是各公司第一張以人民幣收付的傳統保單,一律採「核准制」,之後第二張若不是新型態保單,才恢復備查。

• 第二是業者送審人民幣傳統保單,必須有資產配置計畫及執行方式,也就是如何運用其收到的人民幣,如何投資等,要經保險局檢視;另外即資本效足率 RBC達 200%以上的公司才能開辦此商品。 第三是考慮到人民幣去化管道有限,初期會訂出保單銷售限額,即以海外投資 1 %、傳統壽險總保費的 2 %擇低者,作為公司第一年可銷售人民幣傳統保單的上限,保險局表示,各壽險公司最少有新台幣 1 億元,最多有 90億元的額度,整體壽險業估計首年有新台幣 400億元額度。

• 由於各公司可辦理比率再保,將人民幣分出給大陸再保公司,保險局也同意再保分出的 50%可不計入限額,即壽險業首年最高可做到新台幣 800億元的額度。

• 第四是人民幣傳統保單最少要繳費四年以上,也就是不會核准躉繳或繳費三年以下的類定存保單出現,以免吸金效果比新台幣或美元保單還強。

Page 28: 保 險 新 聞

人民幣傳統保單 明年開賣• 2013/12/14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金管會年底前將開放壽險業承做人民幣傳統型保單,保單預定利率最高不超過 2.5%,壽險業首年全體承做額度不超過 400億台幣。由於各公司第 1 張人民幣傳統保單,須經保險局審核,預計壽險業明年第 1 季才會推出人民幣傳統保單。

• 自兩岸簽訂貨幣清算機制後,保險局已開放壽險業銷售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但今年 2月開賣以來買氣慘淡,主因是陸股表現不佳,人民幣投資型保單又多鎖定陸股 ETF。

• 壽險業目前共推出超過 20多張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但全市場保費進帳僅人民幣 1 億多元、約 4.9億台幣。

• 所謂傳統型保單,是指除了投資型以外,包括定期、終身、儲蓄、養老等等保單,都算傳統型保單。

• 至於各保險公司銷售額度,初步將以國外投資的 5 %為上限,且不能高於前 1 年傳統保單總保費的 10%及淨增加人民幣資產金額;換算出來,業界明年總共可銷售額度不超過 400億台幣、約 82億人民幣。

•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公司由於保費進帳多,被分配到額度較大;例如國泰人壽可銷售額度約在 90億、富邦人壽也有 80多億元,但多數公司可分配到的銷售額度只有數億或 10多億元。

• 保險局表示,為確保資金去化管道,各公司第 1 張人民幣傳統保單須採審核制,送審時間最長 90天,估計最快明年第 1 季,業者即可推出相關保單。

• 雖然人民幣傳統型保單初期銷售額度被限制,但業者指出,預期人民幣明年至少有 1 個百分點的升值空間,加上傳統保險強調保本兼保障功能,人民幣傳統保險賣相,應高過人民幣投資型保單。

Page 29: 保 險 新 聞

人民幣傳統保單來了! 收付都用人民幣• 2013/12/20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金管會昨天宣布,開放保險公司銷售人民幣傳統型保單,但基於人民幣投資工具不足,為避免保險公司收了滿手人民幣保費,卻無處去化,初期將採「限量銷售」,依據保險公司資產狀況與保費收入,限定人民幣傳統型保單銷售上限,開放第一年,單一保險公司最多只能賣 90億元新台幣。

• 金管會昨天開放,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早已規畫完成,今天即將人民幣傳統型保單送審,「壽險雙雄」火速送件,「搶頭香」企圖心強烈。

• 與一般外幣保單不同的是,人民幣傳統型保單收、付都要用「人民幣」,保戶須以人民幣繳交保費,未來保險公司理賠時,也必須以人民幣給付。

• 另外,人民幣傳統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最低 1.75%、最高達 2.5%,都高新台幣保單,保費也可能更便宜,最多可便宜 5%。

• 不過人民幣傳統型保單「限量銷售」,不能無限制賣,根據保險局初步評估,開放第 1 年,規模最大壽險公司(國泰人壽)最多只能賣 90億元(新台幣),小型的壽險公司,只有 1 億元額度,全年限定銷售總額上限為 400億元。

• 市場人士說,過去熱銷保單動輒賣了百億元,「 90億元」上限實在太少,人民幣傳統型保單開放初期,恐怕很多人買不到。

• 保險局副局長陳開元說,保險公司 RBC(資本適足率)要達法定 200%標準,才能銷售人民幣傳統保單,估計 20多家保險公司合格,同時人民幣傳統保單的繳費年期最短為 4 年,不得「躉繳」。

• 陳開元說,各公司第 1 張人民幣傳統保單,必須送審,讓保險局了解各公司資金去化管道,並且不得無限量銷售。

•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也說,「類定存保單」就像「定存」,明年起將限縮銷售,免得保險公司「慢慢變成銀行」。曾銘宗說,壽險業 1 年保費高達 2 兆多元,這樣吸收資金卻不消化,「以後不只會拉肚子,還可能會中風」。

Page 30: 保 險 新 聞

這份保單 比台幣保單便宜• 2013/12/14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壽險業者表示,台灣人民幣傳統保單利率,將比照大陸市場,保單責任準備金提存利率最高為 2.5%,比台幣保單責準金利率高;亦即在相同條件下,買人民幣傳統保單,會比買台幣傳統保單,保費支出便宜約 3 到 5%。

• 壽險業者說,人民幣具升值潛力,購買人民幣保單還有機會讓保戶賺到「匯差」,且人民幣傳統保單比台幣傳統保單便宜,預期人民幣傳統保單買氣不差。

• 至於人民幣傳統保單,會有哪些選項?業者說,將比照美元傳統保單,也會添加「還本、增額」等特色,民眾購買後既能獲得壽險保障,還可拿到還本金。

• 根據壽險業者規劃,台灣人民幣傳統保單的年期不會太長,主要是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年度仍不夠長;因此,壽險公司一開始應不會推出人民幣「終身壽險」。

• 若以香港經驗來看,香港壽險業在推廣人民幣傳統保險之初,也是以「中、短年期」保單為主,即保單年期主要是 6 到 10年。

• 至於人民幣傳統保單的保費門檻,因為受限於單日兌換上限 2 萬人民幣(約 9.6萬台幣),也不會太貴。

• 壽險業者說,現在若要買一張保費 10萬元的人民幣保單,民眾可能要「連續 5 天換匯」;在主管機關向大陸爭取更高的單日人民幣買賣上限前,人民幣傳統保單的保費應該很「親民」。

Page 31: 保 險 新 聞

「類定存」保單 明年變貴•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金管會昨( 16)日再度敲定整頓「類定存」保單新措施,收取解約費用的年限從現行三年拉長到六年,且至少須收取 1%以上的解約費用,預計明年 1 月起生效,類定存保單將變得更貴,值得投資人注意。

• 金管會也從嚴規範保險公司保單送審時的利潤測試規定,避免保險公司用太低的保費銷售,產生利差損,並首度以差異化管理方式,財務體質愈好、投報率好的公司,未來在保費定價上將愈有競爭力。

• 為抑制壽險業銷售利率變動型年金、萬能保險商品等類定存保單,金管會昨天敲定修正案內容,預計近日內發布,明年 1 月生效。

• 其中最受注意的是收取解約費用年限規定,原則敲定從三年拉長到六年。• 現行規定,利變型年金、萬能保險商品等類定存保單,保戶投保後三年內

解約,保險公司須收解約費用,超過三年解約才不用收解約費用,由於期間短,變現性相對高。

• 拉長到六年後,等於六年內都無法動用這筆資金,否則將被收解約費用,資金短期停泊的變現性相對差,對投資人來說,可能失去購買誘因,可以達到對類定存保單降溫的政策效果。

Page 32: 保 險 新 聞
Page 33: 保 險 新 聞

銀行賣類定存保單 變難了•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邱金蘭/台北報導 】 2013.12.20 03:25 am • 整頓類定存保單問題,金管會將雙管齊下,除保險業外,也將從銀行通路銷售端著手限

制。主委曾銘宗昨( 19)日強調,這是一整套的導正措施,希望明年可以完成。• 曾銘宗還說,類定存保單現象若不解決,保險公司慢慢養成像銀行,會讓保險業未來發

展埋下地雷,「保險公司搞不清楚還反彈」。•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審查金管會主管的基金預算案,曾銘宗在答覆立委孫大千質詢時表示,由於利率低,銀行不願吸收存款,錢流向保險業的類定存保單,原本保險公司應該經營保險,結果變成類似經營銀行。

• 他說,一年保費增加高達 2.5兆元,此現象若不好好處理,對整個保險產業會有影響,希望能回歸本業經營保險,否則幾年後保險業會面臨困難。

• 曾銘宗會後進一步表示,每年保費增加這麼多,保險公司資金消化能力沒那麼好,保險公司不能養成類銀行,風險都跑到保險公司去了;保險公司也不考慮消化能力,一直把資金吞下去「代誌大條」,不是只有拉肚子問題,以後可能「中風」。

• 尤其金控旗下銀行拒收存款,賣保單又有 3%的佣金收入,導致金控下的資金拚命用到保險公司來,金融監理是整體的,他說 : 「我不能把問題丟給後面的人。」

• 至於以後會否叫銀行不要賣類定存保單?曾銘宗說,正在做整體處理,且保險公司運用這些存款的能力又沒有那麼強。對於未來要如何限制銀行通路銷售類定存保單?他說,還在研議,相關措施會慢慢出來。

• 對於整頓類定存保單,有 2,000億到 5,000億的保費少掉,會否造成保險公司流動性問題?曾銘宗說,對於類定存保單的導正措施是漸進式,太強措施業界也受不了。

Page 34: 保 險 新 聞

銀行賣類定存保單 變難了•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邱金蘭/台北報導 】 2013.12.20 03:25 am

• 業者:衝擊手續費收入• 為「澆熄」類定存保單熱度,金管會將雙管齊下,從銀行通路下手。大型行庫主管表示,類定存保單目前是銀行通路的主力商品,管制措施一旦上路,勢將衝擊銀行業務、降低手續費收入。

• 為因應起見,未來通路保單將調整方向,改聚焦在投資型、保障型保單,以及即將上路的人民幣傳統保單。

• 行庫主管透露,目前類定存保單提供的手續費收入,約占整體手續費一成左右,一旦業務遭限縮,財管手續費收入肯定明顯縮水,因此,除了趁年底衝刺業績,也將調整產品策略。

• 以一銀的統計數據為例,今年第 3 季的財富管理手續費淨收益約 6.86億元,為手續費收入主要來源,在銀行保險的挹注下,財管手續費季增幅更高達五成。

• 銀行主管分析,目前銀行保險通路販售商品,主要有保障型、投資型和類定存三大類,而具備「保本」、「報酬率優」優勢的類定存保單,最熱銷,像躉繳利變型年金險和傳統養老險,一直是銀行力推的商品。

Page 35: 保 險 新 聞
Page 36: 保 險 新 聞

利變年金險鎖住利率避險• 理財 young出招 利變年金險 鎖住利率避險 粉領族 看這裡 • 陳瑩欣.報導 低利及通膨可能會侵蝕粉領族辛苦大半輩子所累積的財富,不過可善用具備保本特

性、投保年期超過 7 年以上的利變年金險,作為規劃退休金。壽險業者表示,這類商品除可同時鎖住利率、避開風險外,另結合傳統壽險及養老險,兼具壽險保障與穩健累積退休金的功能,一舉兩得。

• 中信人壽行政長卓長興指,預期升息氣氛下,利變型保單相對有利,因為利變型保險保單宣告利率會高於銀行牌告利率,而不受央行利率變動的影響,可以鎖住本金及孳息。

• 利變型保險具有傳統型保險的保障,又享有宣告利率帶來的增值回饋分享金,每月領取的機制,很適合已小有資產的準退休粉領族。

Page 37: 保 險 新 聞

長期照護險 守護家庭• 2013/12/14 【經濟日報╱文/邱煜婷】• 國內高齡化比率日益增加,連帶長期居家照護人力需求更是節節高升。相對大眾對被照護者的關注,默默在背後付出的照護者,卻是沒有聲音的一群人,他們要擔負經濟的重任、承受心靈的壓力。業者建議長期照護類的保障,在投保時需列入規畫範圍,才能有效的減低未來碰上不可測變數時的經濟損失。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 7 月底,國內扶老比為 15.3%、人口老化指數為 78.3%,都較前年同期大幅增加;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已近 112萬人, 10年來增加 29萬人續創新高,兩種數據都顯示,國內長期居家照護的人力需求,逐漸向上攀升。

• 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估,目前全台家庭照顧者人數約 90萬人,平均擔任照顧的時間長達 9.99年。

• 家總指出,長期以來社會焦點都放在受照顧病患身上,直到幾件不堪長期照顧壓力而產生的社會案件,家庭照顧者的問題才逐漸浮上檯面。

• 家總發展部主任袁慧文表示,家庭照顧者是以自己的青春與生命,來交換家人生命的延續,近四成的家庭照顧者在照顧之餘,還要工作負擔經濟。

• 錠嵂保經紀高雄營業處襄理黃承淯表示,多數民眾都以為醫療險及意外險,足夠償付大部分醫療費用支出;但實際上,真正的經濟重擔,是從結束醫院治療,返家進行居家照護後才開始。

Page 38: 保 險 新 聞

五要幫忙 預防「隱形病人」• 2013/12/14 【經濟日報╱文/邱煜婷】• 壽險公會、金管會雖積極推動讓資金雄厚的壽險業者參與長照事業,不過礙於法令,恐怕還要等待數年才有可能成真。壽險業者表示,除了要趁年輕先規劃好保障外,更要給家庭照護者多一點支持,不讓他們成為隱形的病人。

• 高齡化趨勢帶來的長照需求,新光、南山、富邦、國泰等壽險公司都表示,將積極發展長照事業,將在法令通過後積極進行。

• 南山人壽總經理陳潤權表示,現在台灣已經是高齡化的社會,現代人要自己照顧自己的狀況,比以前多的多,因此增加對醫療、疾病的照顧,是目前民眾保險的主要的需求。

•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公布的資料顯示, 87%家庭照顧者罹患慢性精神衰弱、 20%罹患憂鬱症,甚至免疫力比一般人差 24%,顯示家庭照顧者成為被照顧者之外的「隱形病人」。

• 因此,家總提出「五要幫忙」口號,希望可以幫助自己身邊的家庭照顧者,讓照顧的路不再孤單。家總建議,一要做照顧者的「重要他人」,多與家庭照顧者互動,傾聽與陪伴是家庭照顧者最大的支持力量。二要肯定家庭照顧者的努力,三要告訴家庭照顧者相關的社會資源,減輕負擔;四要鼓勵家庭照顧者參加相關活動,五要讓家庭照顧者有機會彼此分享與扶持。

Page 39: 保 險 新 聞

終身還本意外險 輕熟女買退休保障• 2013/12/17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凍齡抗老的話題愈來愈夯,美魔女除了要在意外表、理財自主性也愈顯重要,如何讓輕熟女退休後享仍有上班女郎的自主權,可以隨意逛街、安排休閒娛樂等生活。保險業者建議納入保險商品,投保終身還本型意外險及變額年金等投資型商品,現在也有委託專家操作的商品,適合想要聰明理財的女性。

• 本身也是輕熟女的中國信託人壽商品發展二部賴玉菁副總表示,多數有工作收入的女性,不免在消費上有更多的自主彈性,像是購買名牌包、知名化妝、保養品或定期出國旅遊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固定開銷。想要在退休後還能擁有相同的生活品質,賴玉菁副總建議也把保險規畫納入每月定期開銷項目之一。

• 例如投保終身型還本意外保險,每月以信用卡或轉帳扣繳保費,在淡定中幫自己準備退休金, 20年繳費期滿後就可領回總繳保費,還擁有終身意外保障及到 85歲的意外醫療照護。想要多瞭解該險種的商品特色,除了詢問壽險顧問及銀行理專外,如果接到電話行銷人員的電話也可以進行線上投保,是聰明女人不可不知的投保管道。

• 另外,對於理財目標較積極的女性,賴玉菁副總建議可以考慮投保投資型商品,例如變額年金保險以定期定額或彈性繳交保費,自己決定投資金額及自由選擇投資標的,利用長期投資的效果累積帳戶價值,相當於在現階段用比較低的保費,在未來創造無限獲利的可能,儲備出高額的退休基金,非常適合單身不婚族或要靠自己籌措退休金的輕熟女。

• 而且市面上也有委託投資帳戶的投資型保單,委由專家代操,結合投資與保障,透過合宜的風險控管機制,在市場波動時穩健掌握市場漲跌趨勢。相較於其他投資工具,保戶不用隨時注意市場變化,或擔心什麼時候該進場或贖回,這些問題全部交由專業經理人負責,保戶可選擇單筆投資或是隨時投入資金,對於忙碌的上班族或是追求穩定報酬的輕熟女也相當適合。

Page 40: 保 險 新 聞
Page 41: 保 險 新 聞

絕食系男女 投保兩重點• 2013/12/18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日本稱呼對戀愛被動的男性為「草食男」,現在又出現一個新名詞「絕食男」,指不想戀愛、不想

結婚的男性。保險業者認為,「絕食系男女」規劃保險要注意兩大點,即「醫療保障萬萬不能省」及「年金保障務必做足」。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絕食系男女因為不結婚居多,就沒有「家庭責任」的問題,相對也較不需要身故才理賠的保險,而是要著重「在世」期間就可以用得到的商品,像醫療險、儲蓄險、退休年金保險等。

• 林元輝提醒,絕食系男女雖不結婚,還是要面對現實生活風險,尤其經濟來源須自立自強,將來可能面臨的問題是生病時沒有人照顧、退休後沒子女供養,相較一般走入婚姻的民眾,退休年金及長看險的準備更重要。

• 對於保險規劃的內容,他認為第一要務是「醫療保不能省」,絕食系男女雖然不喜歡出門,也不喜歡交際,看起來生活開銷低,不妨將部分資金投資在醫療保障,像住院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都應該在預算允許的範圍內逐步完成,其次是長期看護險,以備未來有住院治療需求時,可聘請專業看護代為照顧。

• 對絕食系男女而言,第二要事是準備退休金。以目前社會風氣來看,養兒育女不一定是退休金的保障,沒有兒女的絕食系男女更應作足準備,建議絕食系男女因年輕時不須準備教育金及子女生活費,因而該將部分資金轉入年金保險累積退休金,養成強迫儲蓄的好習慣。

• 年金商品琳瑯滿目,利變年金、變額年金等均可為累積退休金工具,前者大多是一次躉繳商品,適合手邊資金較多的人,若要長期落實,可考慮變額年金商品。

• 參加軟性活動 生活不留白• 絕食系男女對戀愛、結婚沒興趣,但可別讓生活空白,不妨多多利用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舉辦的軟性活動,開拓生活視野。以富邦金控為例,旗下富邦藝術基金會十多年來定期舉辦「富邦講堂」,課程論及飲食、旅遊、音樂、文學、電影、音樂等各類美學與生活創意,要請各領域知名專家學者與學員分享、探尋經驗。

Page 42: 保 險 新 聞

絕食系男女 投保兩重點• 2013/12/18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富邦講堂開放社會民眾報名參加,但需要繳費課程方面,針對富邦信用卡友,提供單堂九折優惠

、全系列課程則為七折。至於富邦集團員工或一般學校教師、學生,也有單堂九折,全系列課程五折優惠。

• 中國人壽副總洪祝瑞表示,壽險公司也常舉辦保戶活動,以中壽來說,平均每季一次舉辦一次市場趨勢的理財講座。另外,考慮現代民眾愈來愈重視養生,也會不定期舉辦健康講座。

Page 43: 保 險 新 聞

挑選健康險種 留意理賠條件•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壽險公司搶攻銀髮醫療商機,磐石保險經紀人行銷總監陳麗玲表示,民眾挑選健康險時可留意,若為實支實付型,保單條款是否允許副本理賠。

•她解釋,市售健康險保單,允許副本理賠者,比不允許的要少。

•民眾如果同時向兩家以上公司投保,保單條款均規定只能正本理賠,結果會變成只能向一家公司申請。

Page 44: 保 險 新 聞

守護青壯族 「保」護傘加大•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邱煜婷/台北報導】• 瞄準需要保障、但負擔能力有限的青壯年市場,壽險業者再推新保單,主打繳費期滿後不用再繳保費,且保障自動延長五年;另可領滿期保險金,及殘費安養輔助保險金,保證給付 120個月。

•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全國因事故傷害造成死亡的人數為6,873人,其中又以運輸事故 3,497人比率最高。以日常生活來看,多數青壯年族群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常因工作通勤、出差,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面臨較高的交通意外風險,另外,一般業務人員、司機等職業,也因自行開車比率較高,讓工作風險增加。

• 台灣人壽表示,新產品「龍福寶」除提供保額一倍的的身故、殘廢保險金,針對特定意外事故保障自動加倍升級,如果是海陸運輸意外傷害事故導致身故,身故保險金自動調高為保額三倍。

Page 45: 保 險 新 聞

定期壽險便宜 年輕人速配•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邱煜婷/台北報導】• 定期壽險保費較終身壽險低廉,適合收入還不豐富,但又需要保障的年輕人。但隨著人生階段的改變,壽險業者建議,仍應適時檢視保單內容,規劃可負擔保障。

• 壽險業者指出,青壯年人口通常是家庭的支柱,如不幸發生意外,若事前有購買壽險,將可幫助家庭度過經濟危機。

• 但此階段,通常也是人生中收入較少的階段,與其選擇保費動輒數萬、較貴的終身壽險,不少民眾也會選擇定期壽險,只要購買 20年左右的保障,等到保單期滿時,通常孩子已經長大,自己人生也進入退休階段,就可將壽險轉換為退休金規畫。

• 但壽險業者提醒,定期險保障階段到期就不再有保障,不如終身險會考慮到年老後的可能身體狀況,提供保障,因此民眾一定思考自己現在的人生階段,究竟適合何種保單。

• 另外,也要定時檢視保單內容,確認原先購買的保障,是否符合自己現階段所需。如果家庭負擔變大、薪資收入也跟著成長,建議除了基本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可依照自身需求,再加強所需要保障。

Page 46: 保 險 新 聞

銀髮醫療險 80歲也能保•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為搶攻高齡商機, AIA友邦人壽昨( 16)日宣布推出國內首張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醫療險,投保年齡最高 80歲創業界最高;友邦並與北醫及高醫合作,首創保單結合遠距照護服務。

• AIA友邦人壽商品暨業務發展部資深協理陳碧玉表示,市售銀髮族保單多為意外險、年金(儲蓄)險,民眾若在年輕時沒有購買足夠的醫療險,等到年紀大時,往往已超過投保年齡而面臨無險可買的窘境。

• 國內目前健康險若為一年期,最高投保年齡 60歲、可續保到 75歲;若為限期繳費保障終身,例如,繳費期滿通常不可超過 75歲,以繳費 20年為例,最慢 55歲以前就必須投保。

• 剛上市的 AIA友邦人壽「老是幸福定期健康險」,投保年齡 50~80歲,創業界最高,因屬定期險(繳費年期分成 10年與 20年兩種),比起終身型醫療險,保費並未較貴,具競爭優勢。

• 該張保單除了提供 21項重大手術最高 50倍住院日額給付外,還針對銀髮族需要的住院日額、門診手術、住院手術等醫療保障,保障期間內每屆滿五年仍生存者,按 5 倍住院日額給付生存保險金,如於保障期間內身故,最高可領回累積已繳保險費總和扣除已申領各項醫療保險金後的身故保險金。

• AIA友邦人壽還宣布,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健康照護中心」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遠距健康照護中心」合作,保戶因重大疾病、特定傷病或重大手術而獲得理賠時,北醫或高醫會到家裡安裝測量血壓與血糖的儀器, 24小時監測,可即時將檢測結果傳回照護中心。

Page 47: 保 險 新 聞
Page 48: 保 險 新 聞

投保管道不同 權益看仔細• 2013-12-20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 國人投保率已超過 220%,平均每個人擁有兩張以上保單,尤其現在銷售保單的通路愈來愈多,可能經由電銷、銀行、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等,若是「人情」因素下購買的保單,不少人都搞不太清楚自己的保單究竟是向誰買的。

• 目前保險公司的主要銷售通路,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以本身培養的業務員;二是運用銀行通路;三是運用傳統保經、保代通路;四是電話行銷、電視行銷等。

• 壽險業者認為,不同通路銷售的保單有各自優勢,民眾若是需要購買保障為主的商品,包括壽險、醫療險等,選擇壽險公司自身的業務員,或是保經、保代通路會比較理想,除了可以花較多時間做需求分析,也會推薦完整的保障規畫。

• 至於銀行通路,因為銷售較多種類金融商品,因此有意購買像投資型保單這類的商品時,可以選擇找銀行理專,得到的投資訊息,有機會多於保險業務員。

• 由於投保時間限於銀行上班時間,且得出門才能投保,反較於保險業務員隨時能到府服務,機動性明顯不如。

• 隨現在消費者意識抬頭,很多人買保險除了向壽險公司的業務員洽詢,也會透過保經公司業務員,希望搭配不同公司產品,規畫出最有利的組合方案。

• 壽險公司表示,從趨勢來看,保經通路慢慢成為保費收入來源的重大通路之一,但保戶仍要注意買到的保單,是屬於什麼公司的商品,若屬於財務狀況不佳的業者,仍會存有風險,因此投保前還是要詢問清楚。

Page 49: 保 險 新 聞

電話錄音就完成 超方便• 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 2013年 12月 17日 下午 5:44.. • 根據調查顯示,「售後服務」、「迅速理賠」被視為是消費者在推薦重要值得信賴保險公司的兩大重要條件,因此,各保險公司努力在理賠上尋求突破。

• 為加強客戶關係保險理賠服務,國內壽險公司不斷推出新的保單理賠方式,除了可透過便利商店的 i-bon機器,現在更可以直接使用電話,透過錄音功能,就完成與紙本親簽同等效力的理賠意思,不必再填寫任何申請書,方便性大增。

• 以國泰人壽來說,今年 11月起就推出「電話理賠」,保戶只要撥打一通電話進線 0800客服中心,除了可作一般的理賠諮詢外,也可以提供即時透過客服人員完成理賠申請作業。

• 國泰人壽表示,過往保險理賠都要由保戶提出申請,並於申請書上親自簽名後,轉由業務員送件或親赴櫃檯辦理,「電話理賠」不必再填寫任何申請書,除了團體保險件外,適用所有個人險種,包含死殘理賠、醫療理賠等。

• 據瞭解,這項服務在美國、澳洲等地都已經實施,客服人員會針對進線保戶身份、保單效力、出險事故先行確認,列印回郵信封及應備文件清單後,寄送至保戶手上,待保戶收到,只需將診斷書、醫療單據等應備文件寄回即可。

• 新光人壽也有類似服務,在客戶來電後,新光人壽會派所在區的服務專員去做後續處理,確認申請再把相關證明以郵寄請客戶回覆。

• 中國信託人壽則是結合便利商店,開發「 i-bon理賠服務系統」,保戶透過全國 7-11門市,在任何時間都能免費列印申請書,且不必支付任何費用,由宅急便寄送理賠文件。中國信託人壽指出,公司收到申請後,會利用即時簡訊服務,迅速回覆保戶理賠進度,保戶不僅免花快遞費用,也不會有個人隱私遭外洩的疑慮。

Page 50: 保 險 新 聞

壽險推 LINE 貼圖 強化互動• 2013/12/14 【經濟日報╱文/蔡靜紋】• 通訊應用程式 LINE人氣扶搖直上,金融業也不錯過。繼新光、南山等老牌壽險公司推出免費貼圖下載後,擁有高人氣的台灣人壽「台灣阿龍」也推出八款 LINE貼圖,而南山人壽貼圖則已在 11日截止下載。

• LINE全台用戶日前正式突破 1,700萬戶,占全台人口的七成四,已成為台灣通訊軟體的第一名,凸顯台灣人對 LINE的依賴程度及社交方式的改變,各保險公司紛紛推出 LINE貼圖,拉近與年輕族群的距離,行銷自身的保險商品。

• 在壽險品牌中,一向具有高人氣的台灣人壽企業吉祥物「台灣阿龍」, 10日推出免費下載 LINE貼圖。台灣人壽表示,特別選在聖誕節及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刻,「龍」重推出八款可愛討喜的「阿龍 LINE貼圖─樂活篇」,希望傳達熱情陽光的形象,並結合保險守護大家平安健康及壽險業務員,努力打拚的積極態度,讓阿龍溫暖歡樂的形象深植人心。

• 「台灣阿龍」是在 2004年 8 月以一首「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無憂無慮快樂去聊天~ 」阿龍主題曲紅遍大街小巷,人人琅琅上口,帶動人氣紅不讓,也為台灣人壽品牌翻新。因廣受大小朋友喜愛,多年來推出不計其數的周邊商品,不僅是台灣人壽最佳代言人,也是與保戶、消費者互動的最佳橋樑。

• 壽險業推出 LINE貼圖由新光人壽開先鋒,已經停止下載,但累計下載量高達 550萬次,貼圖使用次數則已達 8,700萬次,在金融業傲視群倫。

• 南山人壽上個月也推出以客服人員形象的 LINE貼圖,於 11日截止下載;目前下載次數已超過 500萬次,貼圖使用次數約 2,000萬次。

Page 51: 保 險 新 聞

董監事責任險 理賠門檻高• 工商時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5日 04:09 • 國內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驚爆出排放汙水汙染高雄溪水,股價持續下跌,股民受災。產險業者指出,股民若要究責,即使董監事得負起賠償責任,董監事責任險出險機率也不高。產險業者指出,主因是如果董監事是因非法造成企業形象受損、股價下跌,就在除外責任裡。

• 即使是上半年炒得沸沸揚揚的胖達人內線交易案,也因涉及不法,也未達董監事責任險出險門檻,若有股民求償,企業董監事仍然無法將風險轉嫁給產險業者上。

• 根據最新資料,日月光 2012年全體董事及監察人投保責任險年金額為 7.26億元,與金融業動輒年投保金額數十億相較,並不算太高。

• 產險業者指出,此次日月光因為非法私下排放汙水,而造成企業形象大傷,連拖累 K7廠遭到勒令停工,還被開罰,要靠董監事責任險轉嫁風險,相當難。

• 產險業者指出,董監事責任險保障的是企業董監事,若在執行業務造成損害,如果有投保董監事責任險,關於保險金支付、官司訴訟,業者可望透過董監事責任險,轉嫁風險。投保企業多半是大型企業,原因包括製造讓股東安心形象,讓投資人可以相信有投保董監事責任險的上市企業有意願承擔相關責任。

• 但董監事責任險出險的最大原則,就是不觸法,內線交易等屬於非法原因。• 而合法原因則包括,如果是因為董監事投資布局的決策判斷錯誤,造成公司損失,股東也因出現損失提出求償,董監事成為被告,若判決賠償成立,就屬於出險範圍之內標準。

• 海外過去就曾經傳出,有知名的外商銀行向產險公司求償董監事任險的案例,原因是因為董監事決策錯誤導致金融機構銷售出現問題,投資人受傷害,因而提告。

Page 52: 保 險 新 聞
Page 53: 保 險 新 聞

汽車理賠糾紛判斷責任歸屬有期限• 2013-12-17 01:09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 汽車理賠糾紛以「責任」歸屬為大宗,事故當事人大都覺得自己沒錯,產險公司表示,在判斷車禍責任歸屬,凡在交通事故案件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都可以在規定的期間向警察機關申請閱覽或提供交通事故相關資料來研判責任歸屬。

• 國泰產險車險部主管表示,於事故現場就可以向警察申請提供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另於事故七日後得申請閱覽或提供現場圖、現場照片。

• 於事故 15日後,得申請提供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假設當事人對於處理單位肇事違規罰單內所舉發違規事實若存質疑,民眾還可向各分局裁決室提出申訴或逕向法院交通法庭提請聲明異議。

• 若對於處理單位肇事責任研判分析有異議時,國泰產險車險部主管指出,還可在發生當時起算六個月內,可逕向各地政府交通事件裁決處申請鑑定。

• 除了肇事責任歸屬有爭議,被保險人和產險公司是否理賠也會出現歧見,產險公司表示,車禍發生時,當事人一定要報警處理,否則很難判斷責任歸屬。產險業者指出,即使被保險人該保的險都投保了,買了甲式車險外加酒償險、竊盜險等,但是若車子發生不明的損傷,若無報警處理,產險公司很難判斷駕駛人狀態,此時就會有爭議產生。

• 因此,發生車體損傷時,最保險的作法即是先報警。另外,車禍發生了,報警後還要通知保險公司,因為若未經保險公司參與而自行和解,和解金額不見得就是保險公司理賠的金額。

Page 54: 保 險 新 聞

保險大吹環保風 綠能保單開上路• 2013-12-16 01:53 旺報 【記者林嘉煒/台北報導】• 過往百年來,台灣溫度上升的速度超過全世界的二到三倍之多,綠能環保儼然已是國內外最受矚目的永續議題,而綠能環保車更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研發主流,越來越多車廠競相投入生產油電混合車、電動車等車款,累計今年 1~11月,國內新增逾 1 萬 3000多輛油電混合車掛牌,而電動機車市場每年更呈現兩位數增長,成長力道不容小覷。國泰產險看好此一趨勢,特地為擁抱環保風的車主們專屬設計「綠能環保車保險」。

• 近期《看見台灣》紀錄片為國人帶來環境教育的深刻省思,國泰產險汽車保險部表示,國泰金控及旗下各公司致力於落實各項綠能環保政策,為進一步結合金融保險業的核心職能,國泰產險正式推出國內第一張綠能環保車保險,藉以協助推動台灣社會邁向低碳城市,也為地球降溫貢獻產險業心力。

• 國泰產險表示,只要是符合規定的油電混合車、電動車、電動機車等「綠能環保車」,投保時提供行照影本或相關證明文件,除了政策性汽機車強制險依照法定保費計算之外,該車投保的其他任意車險總保費平均約便宜 10%左右,讓車主在駕駛綠能環保車以行動支持環保之餘,更能進一步為荷包節省一筆支出!

• 隨著地球暖化、氣候異常現象日趨嚴重,包括日本、美國等地皆已陸續針對響應環境保護之低公害車、低燃料車,或特別愛護環境的車主客戶們,提供環保型車險保費費率折扣。

• 國泰產險也以實際行動支持綠能環保,藉由保險商品的創新開發,鼓勵民眾多加使用綠能環保車,期能號召更多車主重視環保議題,在綠能環保車市場持續發燒下,預估「綠能環保車保險」的詢問度亦將隨之增溫。

Page 55: 保 險 新 聞

投資大戶賣房 改買上億保單•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3.12.21 03:08 am• 由於顧慮房市反轉及明年選舉等因素,壽險業者發現,許多手中有房有地的大客戶,近期紛紛出清手中不動產,獲利的部分資金轉進末代保單,讓主要壽險公司,近期湧現不少「上億元」的大保單。

• 壽險業者說,年底保單停售熱潮,吸收不少自房市獲利出場的資金。有公司估計,至少三成保費收入都是自「房市」退場轉進。

• 壽險業者認為,這不是末代保單報酬率夠高,足以「吸金」,而是有大戶擔心房市恐反轉,趁早離場。

• 專攻高端客戶的大型壽險業者說,房市投資客開始撤資,除因為擔心QE政策逐步退場、引發升息疑慮,也有人是以「當房市投資客多到跟菜籃族充斥在股市中一樣時」,就知道該收手了。還有人認為,明年將舉行六都大選,只要選舉一到,政治人物為增加中產階級選票,會提更多打房口號,也不看好房市明年表現。

• 在美國聯準會宣布縮減購債規模後,美元轉強,新台幣則弱勢盤整格,昨天兌美元貶值三點五分,以廿九點九八兌一美元做收;新台幣已連續九個交易日走貶,短線恐有續貶壓力,下周不排除測試卅元關卡。

• 壽險業者說,過去幾年,很多大戶資金因為投入房市,只拿「零頭」來買保險;但現在這些大戶買保險的資金,都是五千萬到上億元,還有建商近期砸五億元來買大保單。

• 據壽險業者了解,這些大戶撤出房市的資金,部分先自大台北周邊撤出,包括林口、新莊,原本在宜蘭囤地者也開始脫手。

Page 56: 保 險 新 聞
Page 57: 保 險 新 聞

理 財 新 聞

Page 58: 保 險 新 聞

減碼百億美元 QE下月起緩退• 美歐亞股漲 金價跌破 1200美元〔編譯盧永山、記者盧冠誠/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週三結束眾所矚目的貨幣政策會議後,終於為縮減量化寬鬆( QE)揭開序幕!由於聯準會的政策方向明朗,消除市場不確定因素,週三美股大漲,帶動週四亞股和歐股走高;新興市場貨幣則因美元勁揚而受到打壓,國際金價一度跌破一二○○美元大關,創近半年新低。

• 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 FOMC)會後聲明指出,明年一月將把八五○億美元的每月購債規模降至七五○億美元,削減一○○億美元,包括美國公債和房貸擔保證券的購買規模各減五十億美元。

•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表示,若就業市場持續復甦,通膨率也上升,考慮在明年的貨幣政策會議上,以一○○億美元的幅度,循序削減購債金額。

• 不過,柏南克指出,削減購債規模的時間和過程不會預先決定,將根據經濟數據來採取行動,若經濟成長放緩,縮減購債規模可能跳過一或兩次;若經濟成長加速,縮減的金額可能多一點。

• 柏老規劃 明年底 QE3完全退場• 若按柏南克的規劃,預計明年底第三輪量化寬鬆( QE3)將完全退場,屆時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將膨脹至四.五兆美元,為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前的近六倍。

• FOMC強調,即便失業率降至六.五%以下,仍將維持超低利率一段時間,尤其是通膨仍低於聯準會的二%目標時。美國十一月失業率為七%,通膨率一.二%。

• 聯準會官員:最快後年升息• 出席週三貨幣政策會議的十七位官員中,有十二人認為,聯準會要到二○一五年才首度升息,且二○一五年底前聯邦資金利率仍將維持在一%以下;三人認為二○一六年才會首度升息。

• 根據聯準會發布的最新經濟預測,美國今年失業率將介於七%至七.一%,明年降至六.三%到六.六%。• 聯準會也預估,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介於二.二%至二.三%,明年升至二.九%到三.一%。但今、明年通膨

率預估仍低於聯準會設定的二%目標。• 受聯準會溫和縮減 QE激勵,週三道瓊指數大漲一.八四%,史坦普五○○指數大漲一.六六%,雙創歷史新高。週四英國、德國和法國股市接力勁揚逾一%;美股則受最新就業及成屋銷售數字不佳影響,開盤小跌。

• 雪梨 AMP資本投資人公司投資策略長奧立佛( Shane Oliver)表示:「聯準會的做法對市場是雙贏。他們對就業市場和經濟更加樂觀,又維持超低利率支撐經濟。我們樂意繼續買超股票,可以的話,還會買更多。」

Page 59: 保 險 新 聞

QE漸退 韓元急挫 台幣追貶• 美國量化寬鬆( QE)漸次退場效應帶動韓元急貶,新台幣也緊跟在後,昨( 19)日新台幣原本盤中

走勢還算平穩,但在韓元急跌下,中央銀行似出手「引導」,尾盤新台幣重挫 2 角至 29.945元的3個半月新低,且已連續 8 個營業日貶值。

• 2 年多來最長貶勢 2013-12-20 01:28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新台幣 8 個營業日共貶值 3.15角,連 8 貶的紀錄更是創2 年多來最長貶勢,僅次於 2011年 9 月的連 9 貶。銀行外匯主管直指,央行昨天尾盤至少干預助貶 1.5角,力道明顯比平常用的更足,讓新台幣連破 29.8和 29.9兩關。銀行交易員指出,從昨天成交量僅有 12.58億美元,可看出市場實質買賣其實不多,新台幣應聲重挫,大家都心知肚明,「老大(央行)」不希望新台幣貶輸韓元,免得讓出口廠商又有話可說。

• 台幣恐貶至3 字頭 銀行外匯主管指出,以目前走勢觀察,新台幣年底前面臨 3 字頭保衛戰的可能極高,也就是不排除新台幣貶破 30元關卡,特別是日、韓昨天都對美元貶值,「現在新台幣走勢就是要盯住韓元,沒貶贏沒關係,但至少要差不多打平」。

• 以昨天為例,日圓對美元貶幅近 1 %,是主要貨幣貶幅最大者,至於韓元貶 0.83%居次,新台幣原本中午收盤僅微貶 4.7分,沒想到收盤前馬上被「調節」至重貶 2 角,貶幅 0.67%,排名第三,算是勉強追上韓元。

• 日、韓、台競貶 銀行主管指出,其實 QE退場的效應還在其次,真正原因應該是亞洲各國央行為刺激出口,拿 QE退場作幌子,打算發動新一波亞幣競貶潮,只要日、韓持續貶值,以台灣出口來看,央行勢必不會讓新台幣背道而馳。

• 央行下周四( 26日)將舉行第4 季理監事會議,央行總裁彭淮南昨天以噤聲期為由,強調不便對明年 QE縮減規模的影響發言;但昨天央行氣氛明顯不同於平常,彭淮南直到晚間 8 時還在與央行一級主管開會,挑燈夜戰研擬匯市攻略。

• 外匯交易員指出,時近耶誕長假,歐美市場交易通常會轉為冷清,新台幣匯市最近則一片觀望,大家都在等彭總裁 26日會對 QE退場發表什麼談話內容,再決定明年可能的操作策略。

Page 60: 保 險 新 聞

QE將縮減 美元走強、金價重跌 2%• 2013/12/20 【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再挫,美國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 QE )自明年 1 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美元走強、金價下挫,昨天每英兩黃金一度跌破 1200美元。

• 昨天 QE退場消息一出,金價大跌 2 %,回到 6 月以來低點。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金價對 QE的敏感度高,將促使在黃金市場的資金流向更具潛力的市場,從今年投資人持續減持 ETF和央行放緩收購黃金速度的情況來看,都會壓抑金價表現。

•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也說,金實質需求未見明顯回升,投資需求也下降。根據世界黃金協會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投資人對黃金的需求較去年同期大減 56%,黃金 ETF的淨流出金額亦高達 51億美元。

• 根據倫敦貴金屬研究機構 GFMS指出,去年黃金金礦廠生產成本已經墊高至 1211美元,一旦金價跌破生產成本,部分黃金生產商將面臨虧損風險,目前已經有許多生產商面臨自由現金流量為負的窘境,對股價也會有負面影響,加上金礦類股波動更高,都是黃金投資人需要留意的風險。

• 外資券商也不看好黃金後市,美銀美林證券報告,利率走揚、強勢美元、疲弱商品價格都使黃金價格明年持續承壓,最低可能來到 1100美元;高盛證券認為,美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2014年黃金的目標價為 1050美元。

• 但是也有一派專家認為,黃金已經來到相對低點,預期 2014年第二季開始,隨著 QE退場的負面干擾程度下降,美元也反應 QE退場題材後,金價將從低檔爬升。

• 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未來黃金不可能再飆漲,而是緩漲,通膨就算增溫,速度也是緩步進行,因此黃金價格無法有過於激情表現,預期 2014年金價區間將落於1100美元至 1500美元。

Page 61: 保 險 新 聞

美 QE溫和退場 延後升息• 2013-12-20 01:28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 Fed)量化寬鬆( QE)動向謎底周三終於揭曉。 Fed在今年最後一次貨幣決策會議後宣布啟動 QE退場,從明( 2014)年起,每月購債規模減碼 100億美元,至 750億美元。

• 為避免衝擊市場, Fed主席柏南克強調, QE未來將以「緩慢的」步伐逐次減碼,完全退場可能要到2014年底,且在失業率降到 6.5%以下「很長一段時間後」, Fed都不會升息。

• Fed慢動作退場,而且強調低利率短期內不致改變,顯示亟力讓此一減縮動作的衝擊降至最低,華爾街甚至將其稱為「最鴿派的鷹派決策」。

• 基於經濟復甦已達一定的強度, Fed決策機構周三宣布縮減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力道,每月購債規模從目前的 850億美元減至 750億美元,明年 1 月起美國公債每月購買額度減為 400億美元,房貸抵押證券則減為 350億美元。

• Fed會後聲明中指出:「由於經濟朝向充份就業已有明顯的進展,而且就業市場前景也持續好轉,決策委員會因此決議小幅度減少資產購買計畫的規模。」

• 在減碼購債同時, Fed加碼保證維持超低利率的時間。 Fed指出:「即便失業率降至 6.5%後很長一段時間,聯邦基金利率保持不變,可能都是適當政策,尤其通膨預期持續低於委員會設定的 2 %長期目標。」 之前, Fed相關保證措辭為「將維持超低利率環境至失業率降至 6.5%。」美國 11月的失業率已降到 7 %的 5 年低點。

• Fed同時發布最新季度預測,下修未來幾年的失業率與通膨率預測,其中,明年底失業率預測區間從原本的 6.4%到 6.8%、下調至 6.3到 6.6%之間。

• 柏南克則在任內最後一次會後記者會表示,如果就業成長持續符合預期,「 Fed明年大多數時間將會緩步減碼購債, 2014年底 QE計畫才會完全結束。」

• 柏南克強調:「減碼購債並不是緊縮貨幣, QE計畫還是繼續實施, Fed將持續擴增資產負債表,同時將維持低利率至失業率降到 6.5%後很長一段時間。」

• Fed第一輪 QE計畫於 2008年推出,目前已是第三輪,迄今累計已買進將近 4 兆美元的債券。

Page 62: 保 險 新 聞

聯合國預估 全球 GDP至少年增 3%•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 】 2013.12.20 04:44 am • 聯合國( UN)預測,因許多區域景氣好轉,未來兩年全球每年經濟成長率至少可達 3%,而美國量化寬鬆( QE)若能平穩退場,也會加速成長。

• 聯合國 18日公布「 2014年世界經濟情勢與展望」報告第一章,預測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3%、 2015年達 3.3%,但今年粗估為2.1%,不及原先的預測基線 2.4%。報告全文預定明年 1 月發表。

• 明年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預測將成長 2.5%、西歐與日本將成長 1.5%。歐洲雖勉強擺脫衰退,但無法達成復甦目標的風險相當大。

• 中國未來數年的成長率可望維持在 7.5%,巴西與俄羅斯明年成長率將分別回升到 3%及 2.9%,南非將加速至 4.7%、印度則可能突破 5%。

• 報告指出,全球通膨情勢將依舊和緩,就業問題仍是最大挑戰;明年國際貿易額預測將擴增 4.7%,原物料行情料將持平。

Page 63: 保 險 新 聞

超額儲蓄過多 拖累全球經濟成長•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 】 2013.12.21 03:08 am • 美國、歐洲及日本各國央行皆採取不同形式的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造成資金氾濫;但由於企業界對未來景氣動向仍有疑慮,不願增加投資,因此全球普遍面臨「超額儲蓄」的難題。

• 經濟學者指出,目前有錢的企業及個人不願擴大投資及增加消費,而需要資金者卻借不到錢,存款多、貸款少,因而造成「超額儲蓄」過多,拖累經濟成長。

• 日本的「安倍經濟學」是由央行將資金以低利率借給銀行業,希望銀行再把錢轉借給企業界或消費者,以刺激投資及消費,帶動經濟成長。然而日本經過幾十年的需求萎縮及貿易下降,向銀行借錢的客戶早已消失不見。

• 因此,儘管日本銀行業的存款源源而來,但錢卻借不出去;十月底止,日本銀行業的貸款總額僅占存款總額的百分之六十九,多出來的存款便形成「超額儲蓄」。

• 另外日圓貶值使日本出口業獲利激增,但企業並未響應安倍內閣的政策,以擴張投資及提高薪資,本身持有的閒置現金持續累積。到九月底止,日本企業界持有的現金總額達到二二四兆日圓(六十三兆新台幣),比一年前增加百分之五點九。

• 日銀第四季景氣「短觀」報告顯示,十月經常性工資比一年還下降百分之○點七,是連續第十七個月下降。

• 三菱日聯研究諮詢公司資深經濟專家小林真一郎指出,「企業界對十多年來通貨緊縮的陰影仍揮之不去。要企業提高投資及薪資還需要一段時間。」

• 美國「超額儲蓄」情況稍好,銀行業貸款占存款的比率為百分之七十六。歐洲央行雖對銀行業提供低利借款,但銀行則不敢把資金借出去,反而把「超額存款準備金」回存到歐洲央行。

• 歐、美央行為了壓迫銀行業將過剩的資金貸放給企業及家庭,目前都考慮將銀行業的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再予降低,甚至降為「負利率」,以壓迫銀行擴大對家庭及企業的貸款,以刺激經濟復甦。

Page 64: 保 險 新 聞

全球經濟 企業明年最大隱憂•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2013年 12月 22日 04:09 • 據財經媒體 CNBC的全球財務長協會調查顯示,多數財務長認為全球經濟為 2014年的最大隱憂,其次為疲弱的消費者需求、美國聯邦政府負債和赤字,及聯準會( Fed)的決策。

• 據 CNBC於 12月上旬所做的調查顯示, 42%的財務長認為全球經濟是企業明年最大的外部風險。該協會財務長合計管理市值逾2 兆的民營和公營企業。

• 此外,多數財務長預期量化寬鬆將於明年第 1 季開始退場,意味著該協會的財務長正確預測出聯準會的決策走向,即每月購債規模將於明年 1 月起縮減 100億美元。

• 全球財務長協會預期一旦量化寬鬆開始退場,將對市場帶來若干負面影響,不過就長期而言,縮減購債規模預料會有正面影響力。

• 至於美國備受爭議的新健保法案, 47%財務長認為,新法案經過部分修改便行得通,比重高於前次 10月調查的 36%。

• 談到近期最熱門的議題之一最低時薪,約 4 成的財務長表示,若將最低時薪調高至15美元,將對美國經濟成長造成負面或極度負面的影響,而且將近半數的財務長認為,國會根本不應該調高最低薪資。

Page 65: 保 險 新 聞
Page 66: 保 險 新 聞

人民幣躍全球主要儲備貨幣• 2013-12-22 01:36 工商時報 【記者賀靜萍/綜合報導】•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昨( 21)日表示,預計未來 15至 20年,人民幣有望成為全球主要的結算、支付、交易和儲備貨幣之一。他表示,至 2015年,人民幣在中國對外貿易、投資結算中的占比將達約 15%,而 2025年有望超過 30%。

• 人民幣距離國際貨幣儲備這一目標究竟還有多遠?根據世界銀行預測,到 2025年,人民幣在全球官方外匯存底中占的比重可能會超過 5 %。我央行行長彭淮南今年 10月也曾表示,目前全世界有 11個國家的央行和兩個國際貨幣機構持有人民幣,台灣央行已經在外匯儲備中持有人民幣。

•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中國經濟年會 2013-2014」,昨日在北京舉行。會中,李禮輝指出,今年 1 月至 11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量達到 4.07兆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 56%;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量達到 4,045億元,增長 83%。

• 李禮輝又稱,隨著中國大陸對外,特別是與周邊國家經貿金融合作多元化,人民幣將愈來愈多作為結算貨幣使用;其在跨境融資、避險和保值領域也將更加廣泛使用。他建議,中國可先開放長期、直接、流入的資本流動,用約 5 年時間,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

• 針對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李禮輝同時提出建議,以上海為在岸人民幣市場,發揮香港作為離岸的巨大作用,並且推進倫敦、新加坡、盧森堡等離岸市場發展。另,建議推動大宗商品以人民幣計價。例如目前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在上海自貿區成立,這是好的開始。

• 此外,與會的中投國際(香港)董事長、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也建議,中國可以成立東亞清算銀行,讓參加東亞清算銀行的經濟體可以利用本幣結算與清算彼此之間的交易,並利用人民幣或其他主要儲備貨幣進行最終的清算。

• 劉遵義認為,中國可以對超過 10萬元的資本進出徵收托賓稅( Tobin Tax,一種資本流動稅),在實現資本自由流動同時,避免「熱錢」大進大出,實現匯率相對穩定。他認為,適當的短期資本流動,放開長期資本流動,絕對可以達到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目標。

Page 67: 保 險 新 聞

金價震盪區間 可能擴大• 2013/12/14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整理】楊天立(台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理)• 國際金價上周先上漲、後修正,是震盪幅度較大的一周。近期因有美國聯準會開會因素,金價震盪區間可能會擴大。

• 短期內,金價上漲壓力價位依序為每盎司 1,268美元、 1,282美元和 1,300美元。若下跌,支撐價位依序 1,235美元、 1,211美元和 1,200美元。

• 最近金價的表現有一點出人意料,反應市場對於短期行情缺乏方向。• 上周初金價下跌,主要是延續美國公布 11月就業數據表現比預期好,使金價下挫,一度跌至

1,225美元左右。• 金價逢低,亞洲市場買盤進場,金價下跌時也有不少買盤接手,讓金價跌不下去。另外,美元拉回也對金價形成支撐。

• 市場強烈預期,美國經濟數據將持續改善,但美國財政協商問題遲遲未決,使金價兩方拉鋸。• 上周二和周三,市場對於華人新年需求的預期轉強,來自於中國大陸和華人地區的買氣逐漸進場,因為美元走弱,對黃金形成支撐。

• 但是,當價格到了 1,240美元以上,開始出現空單回補,使市場焦慮,上周二金價陸續衝上1,250和 1,267美元。

• 上周三美國國會達成臨時預算協議,金價買盤立刻縮手,當金價衝到 1,267美元以上,買氣明顯縮手,金價拉回。市場開始觀望,新的一周美國聯準會會做些什麼,雖然市場預期,聯準會不會有退場或縮減量化寬鬆動作,但畢竟是一個話題,或許不會退場,但可能有退場宣示,短線多頭獲利了結,金價也就此打住。

• 美銀美林認為,明年金價底部已經形成, 2016年就能站上 2,000美元,德國商業銀行更樂觀,認為金價在明年可以站上 1,400美元。但短中期內金價還是不穩定,投資人還是要保守小心應對。

Page 68: 保 險 新 聞

生活理財家/美元 29.5價位 可接• 2013/12/18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外匯交易員表示,因外資匯入較少,新台幣匯率不易大幅升值,建議有美元需求的客戶,可在 29.5元附近逢低承接美元。 (彭博)

• 近來國際市場缺乏炒作議題,台北匯市交易清淡。外匯交易員表示,因外資匯入較少,新台幣匯率不易大幅升值,建議有美元需求的客戶,可在 29.5元附近逢低承接美元。

• 外匯交易員分析說,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短線升值空間不大,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台灣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不論是物價、景氣對策訊號、 GDP等,皆不

甚理想,顯示台灣經濟成長力度不強,基本面不足以支持新台幣升值。• 其次,美國先前公布的就業數據優於預期,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增加 20萬人以上,失業率也同步下降至 7%,顯示美國經濟復甦持續加溫,短期內聯準會縮減寬鬆規模的機率上升,美元長期看升。

• 最後再從台股的外資動向來觀察,外資近期即使有買超台股,但買超金額並不多,由於年底聖誕假期逐漸接近,且 12月中又有美國 FOMC會議舉行,外資不易有大幅度投入股市的動作。

• 交易員認為,在外資匯入較少的情況下,新台幣不易大幅升值,建議有美元需求的客戶在 29.5元附近,可逢低承接美元;預估短期內新台幣兌美元將在29.5~29.7元間波動。

Page 69: 保 險 新 聞

生活理財家/歐元 可區間操作• 2013/12/19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君】• 歐洲央行政策支撐下,歐元走勢明顯偏強。 (彭博) • 永豐金證券指出,雖然美國 GDP、 ISM製造業、 NFP等指標表現正面,增強量化寬鬆提前於 12月減碼的預期,對美元有利,但在歐洲央行未暗示將進一步寬鬆下,推升歐元身價水漲船高。

• 永豐金證券認為,短期內歐元兌美元匯價可望獲得支撐,主要原因有二,包括經濟指標正面,以及歐洲央行並未暗示將進一步寬鬆。

• 本月 5 日登場的歐洲央行利率會議,宣布維持政策利率在歷史低點 0.25%不變,會後記者會上重申,將維持政策利率於目前或更低水準一段時間,但並未暗示將進一步寬鬆。

• 兆豐銀行認為,雖然歐洲央行的政策聲明缺乏進一步寬鬆暗示,讓歐元少了下行壓力,但應不至於成為推動歐元走強的基礎,前段日子卻以大幅上漲反應,這樣的走勢似乎顯現目前歐元明顯偏強的基調。

• 而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帶動市場風險情緒攀升,也為歐元兌美元匯率帶來支撐,市場看多歐元的興趣意味著匯價可能繼續走強。

• 兆豐銀行建議逢低買進歐元,震盪區間預估為 1.355~1.385,投資人可進行區間操作,停損價位為設在 1.354附近。

Page 70: 保 險 新 聞

生活理財家/日圓 中長線看空•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君】• 美 QE退場將不利日圓的變動,中長線可關注是否逢高放空日圓。 • 儘管美國 QE退場成為影響日圓走勢的一大變數,但從長期趨勢看,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日前表示,沒有必要弱化兩年內實現 2%的通膨目標的承諾,是值得注意的訊息。他強調,儘管海外經濟增長疲弱構成風險,但日本仍可實現通膨目標。

• 黑田東彥並暗示,將根據實際需要保持超寬鬆貨幣政策至足夠長的時間,以讓通膨率穩守在目標水準;而若經濟和物價大幅低於預期,央行甚至會進一步擴大刺激力道。

• 兆豐銀表示,市場開始出現調整長線部位的舉動,漸漸出脫自今年初累積的美元多頭部位,轉向歐系貨幣與亞洲某些貨幣(如:人民幣)。惟 QE退場的後續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

• 過去以來,日經指數與日圓匯價高度相關(註:日圓貶值、日股上漲),在QE退場啟動之後,日圓兌美元匯價走勢與日股的關係,更需高度重視。

• 美國量化寬鬆減碼是有利美元、不利日圓的變動,銀行建議,短期內應維持區間操作,中長線仍應秉持逢高放空日圓的策略。

Page 71: 保 險 新 聞

生活理財家/人民幣 明年看升•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君】• 2014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看好將突破「 6 」,來到「 5 」字頭時代。 • 2013年人民幣持續朝向國際化發展,長期目標為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11月舉行的中共三中全會決定,中國大陸將加速資本項目可兌換和提高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預期將推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CIPS),同時也可能推出境內居民人民幣境外投資,上海自貿區的成立也將帶來更多跨境資金流動。

• 澳盛銀行認為,由於境內市場流動性仍然趨緊,境內利率將維持較高水準。短期內,預期香港、台灣等離岸人民幣存款一般會在比境內的水準要低一些。

• 近日以來,人民幣中間價持續升值,人民幣成為全球主要強勢貨幣之一;展望後市,澳盛銀行預測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溫和升值, 2014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突破「 6 」,來到「 5 」字頭時代。

• 澳盛銀行指出,更多的人民幣產品將陸續推出,以滿足境外投資的需求,特別是零售市場,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將有可能解除每日人民幣兌換限額。

• 屆時,人民幣與其他貨幣兌換將變得更加容易,有利金融服務產品發展,民眾也能有更多投資商品可選擇。

Page 72: 保 險 新 聞

台人幣存款 提前突破 1500億• 2013-12-17 01:23 旺報 【記者郭芝芸/台北報導】• 台灣人民幣存款餘額正式宣告突破 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市場預期的速度提早1 個月達成。我中央銀行 16日公布,台灣人民幣存款餘額截至 11月底,已正式突破 1500億元,為1551.23億元,且 11月人民幣成長幅度近 26%,創下人民幣業務開辦以來單月成長速度最快的月分。

• 看好明年達 2500億 • 其中,又以外匯指定銀行( DBU)人民幣存款,成長最快, 2013年 2 月才開放 DBU人民幣業務

,但 11月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到 1172.85億,較 10月增加 287.81億; 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人民幣存款餘額則較 10月增加 30.95億,成長幅度較小。而截至 11月底,台灣全體銀行透過中國銀行台北分行進行的人民幣結算總額已高達 3319億。

• 我中央銀行在 2013年 2 月開放國內銀行承作人民幣存款業務,歷經 8 月就突破千億,且在突破千億後 1 個月內達到市場預期的 1500億,而渣打銀行更看好,台人幣存款在 2014年底達到2500億元。

• 根據統計數據,台灣人民幣存款成長速度一開始就很快,3 月就成長 23%,但隨著人民幣議題熱度退燒, 4 月到 6 月的成長速度是每況愈下,甚至來到 7.4%的個位數成長。

• 不過,下半年因人民幣強勢升值,加上大陸傳出將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讓台灣民眾持有人幣的意願升高,但最直接的還是央行緊盯各銀行人民幣定存利率,帶動新一波人民幣定存高利吸金潮,年利率最高來到 3.4%。

• 單月匯款大增 6 成 • 值得一提的是, 11月 DBU人民幣匯款總額較 10月大幅成長 66.08%,央行行委宋秋來說明,主要是鴻海及和碩等電子廠三角貿易匯款增加,及國泰人壽、中國人壽等壽險公司海外股權等商品獲利了結匯入。

Page 73: 保 險 新 聞

銀行資本適足率 將提高•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 2013.12.16 04:02 am • 金管會原則決定,明年起銀行投資用不動產採公允價值評價後,增值利益的

45%,將可列入第二類資本,此舉有助提高銀行的資本適足率,初估全體銀行資本適足率可因此增 0.01個百分點,全體銀行可增加的增值利益約有460億元。

• 據了解,當初國際會計準則( IFRS)開帳日可採公允價值入帳時,銀行的增值利益是全數可列第二類資本,這次續後評價開放公允價值後,卻只有45%可列第二類資本,規定相對嚴。

• 官員表示,主要是之前開帳日採用的收益法估價方式,相關條件比這次續後評價採用的收益法嚴格,例如開帳日的收益法,有關租金的估算,必須是有租金收入的才可以,尚未有實際租金收入的還不能適用。

• 官員表示,雖然金額不大,但對於一些有不動產、資本適足率又相對低的中小型銀行,多少也可藉此拉高資本適足率,略為減緩增資壓力。

• 金管會官員表示,銀行因不能投資不動產,且重建或遷移後的不動產自用比率須達一半以上,因此,投資用不動產的金額有限,不像壽險業那麼多,大約只有 17家銀行有投資用不動產。

Page 74: 保 險 新 聞

外幣商品、業務大鬆綁•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 2013.12.16 04:02 am •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表示,金融服務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首階段針對外人投資及境內專業機構投資人,只要不涉及新台幣的商品和業務,原則採「全面開放」。

• 他表示,待實施一段時間後,會再檢討針對境內個人的開放項目。• 曾銘宗強調,金融服務是以「虛擬、全區開放」方式,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簡單說,就是金融業可透過 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及 OSU(券商國際金融業務分公司)提供更多服務;金融業銷售商品範圍將大幅開放,提供服務程序也會儘量簡化。

• 曾銘宗說,第一階段,針對外人投資及境內專業機構投資人開放項目,因為不須適用「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已可開始實施,行政院十一月十九日核定金管會提報的規劃方案後,金管會已著手鬆綁多項法規,例如已開放券商承作未掛牌外幣計價外國債券交易,以及開放人民幣衍生性商品等。

• 曾銘宗說,未來 OBU業務,最明顯的鬆綁,是將目前的「正面表列」管理改為「負面表列」管理,只要不列入「負面表列」中,大多數的業務和商品都能做。

• 金融業者樂見金融服務能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但也希望立法院未來審議「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時,不要再跟「卡住」服貿協議一樣,免得台灣先機盡失。

• 凱基證券董事長魏寶生說,自由經濟示範區內的商品項目能大幅開放,對法人可新增更多投資管道;像目前保險業資金要到國外才能找到足夠的投資標的,但以後資金就不用跑到國外,在本地就能投資。

• 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表示,台灣比大陸還早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但現在大陸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都已經開動了,但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還只是空中樓閣」;再不實施可能就「快塌了」。

Page 75: 保 險 新 聞

年終獎金理財 高利定存熱門• 2013/12/18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快到年終獎金發放時節,銀行理財部門主管建議上班族,拿到年終獎金的同時,要趁機檢視本身財務狀況,並進行投資理財。具體建議內容為:把三到六成的年終獎金用來儲蓄與投資,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台幣高利定存是可以考慮的理財方式。

•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今年平均年終獎金達 1.16個月,每年 12月到隔年 1 月,正是發放年終獎金的時期,上班族辛苦一年,拿到一筆年終獎金,正可好好盤算如何運用。

• 雖然許多上班族,都會將年終獎金作為自我犒賞,再考慮進行其他投資,銀行業者建議,最好保留一部分投資自己,例如,在旅遊、進修、購物後,做好理財規劃,首先應考慮的是降低負債部位,尤其是利息較高的債務,必須優先清償,以減輕利息負擔,其餘可動用資金,再根據本身條件妥善運用。

• 遠東銀行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楊瑞芬建議,當上班族拿到一筆年終獎金,單身族群最好能儲蓄加投資,能占到年終獎金六成以上,已成家的族群,這部分至少也要三成以上。

• 其中,積極型投資人可以將這筆理財額度,採 3 : 7 配置分配儲蓄與投資的比重,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建議以儲蓄為重,儲蓄與投資配置倒過來為 7 比 3 。

• 楊瑞芬表示,儲蓄理財可以選擇高利定存專案,以遠銀為例,目前推出的新台幣高利定存, 10萬元以上即可承作, 1 年期定存年利率高達 1.5%,為目前市場最高。

• 台新銀行也有新台幣高利定存,天期較短為六個月期,利率採階梯式定價,從 0.9%到最高 1.5%,平均年化利率約當 1.1%,起存點也同樣是 10萬元。

• 由於高利定存專案通常都會要求新資金,銀行業者表示,因此年終獎金進帳剛好可以適用,建議上班族好好掌握理財機會。

Page 76: 保 險 新 聞
Page 77: 保 險 新 聞

貝萊德調查:台灣投資人 認賠率頂多 5%

•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貝萊德集團調查顯示,僅管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不俗,但台灣投資人投資態度仍謹慎,風險承受度也偏保守。如果投資一年,有過半的台灣受訪者不接受超過 5%的投資損失。本次調查時間為 8 月 24日至 9 月 27日,受訪對象為全球 12個市場的 17,600名介於 25至 75歲的成年人,其中台灣投資人有 1,000名,包括 334名可投資金額達新台幣 300萬以上的「貴賓理財戶」。

• 調查顯示,有別於全球許多地方的投資人在金融危機後偏向不投資, 42%的台灣受訪者表示仍有主動投資,比例約達全球平均的兩倍。

• 不過,就風險承受度來看, 52%的台灣投資人表示,如果投資一年,不接受超過 5%的投資損失,其中有 17%的受訪者不能容許有任何損失。 31%的人可以容忍一年 5%~15%的跌幅。

• 這情況同樣見於受訪的貴賓理財戶。儘管貴賓理財戶對投資損失的容忍度較一般投資人高,但仍有近五成( 48%)的受訪者不能接受 5%以上的投資損失。

• 調查顯示,在 12個市場中, 45%的台灣投資人選擇以儲蓄存款利息作為獲取收益的工具,高居全球第一,高於全球平均的 29%。另外,有超過三成的台灣投資人( 37%)選擇從投資債券來獲取收益,與香港同列 12個市場中最高,也高於全球平均的 29%。

• 持有現金與債券型商品固然因能提供固定收益受台灣投資人青睞,然而,有半數台灣投資人也同意,想要獲得收益需要比五年前承擔更高風險。

• 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分析,台灣人熱中投資並會定期檢視儲蓄和投資成果,在投資偏保守而資金又需要出口的情況下,收益型商品成為重點選擇, 76%的台灣投資人同意,收益型投資提供某種程度的保證報酬,這顯示低波動度、又具收益的投資商品,目前會較符合台灣民眾需求。

Page 78: 保 險 新 聞

貝萊德調查:台灣投資人 認賠率頂多 5%

• 2013/12/17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馬瑜明建議,投資人可從多元途徑獲得收益。除了選擇高品質公司債、高收債等債券基金,也可加入全球股票收益型或資產配置型基金等,在可承受的波動度下掌握全球多元投資機會,也能滿足收益的需求。

Page 79: 保 險 新 聞

台灣 拚當華人財管中心• 2013/12/18 【經濟日報╱記者邱煜婷/台北報導】• 台灣喊出發展華人財富管理中心的計畫,業者寄望租稅法規鬆綁,加強發展高端客戶的個人化信託商品,提升相關產品設計、管理帳戶收入,才有機會搶攻高端客戶商機。

•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吳圳益昨( 17)日指出,台灣的信託法規和香港相較,比較不靈活,只要高端客戶想在台灣成立信託,海外的財產都要登記在台灣,讓不少高端客戶卻步。在台灣比較基本的信託商品已經發展差不多的時後,希望能更進一步發展更「量身訂做」的信託商品。

• 金融研訓院昨天舉辦「 2013年客製化信託商品與信託制度運用」學術研討會。

• 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何錦璇表示,香港因為信託沒有專門法條,設計上較為靈活,目前已經發展出有標準化文件的酌情權信託,再依照委託人需求寫出意願書,不只提高經濟效率,也提高隱私。多數名人因此習慣設立信託,甚至開設境外信託,讓香港的高端客戶信託,發展興盛。

• 中正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志誠整理全國 39家銀行的信託商品指出,台灣目前客製化信託商品分為,退休安養信託、子女創業及教育信託、保險金信託、公益信託、有價證券信託等等,甚至也有動產信託,不過承作金額掛零,顯然沒有成效。

Page 80: 保 險 新 聞

稅 務 新 聞

Page 81: 保 險 新 聞

贈與節稅 把握年底黃金期•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 2013.12.16 04:03 am • 歲末年終正是黃金節稅月上場時機。財政部指出,明( 2014)年個人贈與及婚嫁免稅額仍維持 220萬元與 100萬元不變,父母趁年底或子女婚嫁之便,可展開跨年贈與的財務移轉規劃,合計可送出的財物總值最高在 1,080萬元內都免稅。

• 財政部即將在年底公告明年最新的遺產及贈與稅的免稅額與扣除額,包括父母、配偶等扣除額,因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累計已逾 10%,將隨漲幅連動調整以外,遺產稅及贈與稅的「免稅額」並未達到調整門檻,明年仍維持在每人 1,200萬元與 220萬元的水準,連續六年不變。

• 由於贈與免稅額度今、明兩年均相同,今年尚未贈與財物給他人者,要把握最後一個月的節稅機會。財政部說,贈與免稅額為按年計算,全年未使用者,不得累計至下年度使用。

• 希望快速移轉財物給子女者,可把握年底跨年贈與,今年 12月及明年 1 月,短短二個月之內,每人可以送出的財產,價值在 440萬元以內,均免徵贈與稅。為人父母者,若子女計劃年底或明年結婚、置產,利用黃金節稅月,還可搭配運用婚嫁免稅額 100萬元,合計可贈與財物總值最高在 1,080萬元內將完全免稅。

• 財政部表示,今年還未動用免稅贈與額度者,可以著手展開跨年贈與計畫,年底與明年 1 月均是黃金時段,包括現金、不動產、股票或黃金等財物,在這兩個月內,每人合計可享有的免稅贈與額度是 440萬元。此外,今、明二年子女若有婚嫁計畫,父母還可以利用其婚嫁前後六個月時間,各自送出 100萬元財物,亦免課贈與稅。

• 也就是說,財力夠雄厚的父母,搭配全年贈與免稅額( 220萬元)與婚嫁免稅額( 100萬元),今年父或母分別可贈與子女的免稅財產最高為 320萬元,加上即將到來明年新的贈與免稅額 220萬元,短短二個月,父、母各自可運用的免稅額度為 540萬元。

• 財政部說,依據遺贈稅法規定,父母在子女婚嫁時所贈與的財物,總額 100萬元以內,免計入贈與總額課稅。婚嫁贈與是按子女結婚人數計算,即使多位子女同一年度結婚,父母均可各自贈與每人 100萬元;個人免稅額 220萬元則是以贈與人為計算單位,不論受贈人數多寡,一年合計最多只有 220萬元可以免稅。

Page 82: 保 險 新 聞
Page 83: 保 險 新 聞

非都市工業用地 納入奢侈稅• 工商時報 記者呂雪彗、朱漢崙/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20日 04:10 • 奢侈稅修正重點•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修正草案,將非都市土地的工業區土地擴大納入課稅範圍,初估可增稅收約 1 億餘元。

• 財長張盛和指出,這次的修正方案是採取「微調」方式,一方面不延長現行課徵奢侈稅的 2 年門檻年限,但另一方面,也將範圍做兩個重點延伸,第一是將非都市的工業區土地納入,避免成為短期投機交易標的;第二是要求必須要有自住的事實。

• 財政部次長吳當傑表示,工業區土地佔非都市使用分區不到 1 %,因此這部分能課到的稅收並不多,約一億多元。但另有官員認為,擴大課稅範圍及於非都市的工業區土地,如此奢侈稅修正不算「微調」。

• 央行彭淮南在院會中發言大力支持,他說,央行也注意到拿這類土地去作融資貸款案件的確有明顯增加,因此有必要納入課奢侈稅範圍,以遏制工業區土地炒作投機牟利。

• 吳當傑說,財政部發現不只融資貸款增加,有的人把非都市工業區土地標到後,將地上物拆除後,分區賣掉,賺取很大差價的短期投機行為。非都市工業區土地課奢侈稅稅率比照都市土地,持有未滿 1 年轉手課 15%,未滿 2 年課 10%。

• 其次,修正草案中對自用住宅免課奢侈稅訂定更清楚,不但要有戶籍登記,且要有自住事實,以免有人利用自用住宅頻繁短期換屋的炒房行為,未來稅捐稽徵機關會加強查核認定。

• 張盛和說,未來倘若名義上是自用住宅,但實際上卻並非自住,也將被課徵奢侈稅。• 另法案增訂「其他」概括性授權條款,為避免傷及無辜,授權財政部視個案情況,若非屬短期投機交易,就可免稅。例如所有權人與配偶婚前夫妻各擁一戶,婚後為財務調度出售一戶,就可免稅,以免不合理傷及無辜。但在修正條例施行時,尚未核課或尚未核課確定案件,也可適用概括規定。

Page 84: 保 險 新 聞
Page 85: 保 險 新 聞

夫妻單身時購屋 出售可免奢侈稅• 2013-12-20 01:28 中國時報 【楊舒媚/台北報導】• 因政府打房,夫妻結婚前若各擁有一棟房子,婚後出售一棟時得被課稅。財政部昨日於行政院院會對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提出修正案,次長吳當傑表示,為避免打房傷及無辜,修法將對上述不合理的課稅提出改善。

• 吳當傑說,修法放寬豁免條款,增訂「其他」授權條款,即授權財政部視個案情況,只要是「非短期投機交易」,就可免稅。

• 吳當傑舉例,如婚前夫妻各擁一戶房屋,婚後為財務調度擬出售一戶,這部分現今要課稅,未來可免稅,以免不合理。

• 吳當傑表示,政府打房政策聽到外界不同的聲音,所以提出兩項修法,一方面對傷及無辜的部分補強;另一方面加強抑制短期投機。

• 抑制投機的做法上,吳當傑指出,財政部注意到非都市地區工業區的土地炒作,此部分成為銀行貸款標的現象在增加,因此,未來將依法得核發建照的非都市土地之工業區土地,納入課稅範圍。

• 吳當傑說,央行總裁彭淮南在院會對此表示高度支持,初估以此而來的稅收約 1億餘元。

• 除了遏止非都市土地之工業區土地炒作,對自用住宅部分,未免有心者利用手頭上保持僅一戶,但短期內一直轉賣、出租獲利的投機行為,財政部也明訂自用住宅得有「自住事實」才能免課奢侈稅,未來財政部會對此加強查緝。

Page 86: 保 險 新 聞

稅務問答/賣地免納土增稅 仍可能課奢侈稅

• 【經濟日報╱台南訊 】 2013.12.17 03:10 am • 新營區蘇小姐問:出售土地免納土地增值稅,是否須申報繳納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以下簡稱特銷稅)?

• 南區國稅局新營分局答覆:經核准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土地,非屬特銷稅條例所規範之特種貨物,指的是農業用地經地方稅務局核准免徵土地增值稅。

• 惟如出售持有期間二年以內之土地,因移轉之漲價總數額經計算為 0 元,以致免納土地增值稅,則仍應依規定報繳特銷稅。該分局表示,出售持有期間未滿二年之房地,除有符合特銷稅條例第 5 條規定非屬特種貨物之情形外,均應依規定於訂定銷售契約之次日起 30日內辦理申報及繳納稅款,以免因未申報遭查獲而受罰。

Page 87: 保 險 新 聞

年底前售屋 可降土增稅• 2013年 12月 18日 鄭婷方•報導• 土地公告現值年年調升,土地增值稅負擔也變重,政府每年 1 月 1 日公布當年

土地公告現值,建議有賣屋計劃的民眾可搶在前 1 年年底售屋,如 2 年內買賣房屋的換屋族,採重購退稅方式,可降低土增稅負擔。

• 重購退稅針對 2 年內先買再賣、先賣再買的換屋族,其買進的申報移轉地價,超過原屋的申報移轉的地價扣除已繳納的土增稅,超出的金額若小於土增稅款,可退還此筆超出金額;超出金額若大於土增稅款,則已繳的土增稅款可全數退還。適用重購退稅的民眾,建議用一般稅率,保留僅 1 次的自用稅率使用機會。

• 土地增值稅計算方式• ★土增稅:土地漲價總數額×稅率• ★土地漲價總數額: [ 申報移轉地價 -(前次移轉地價×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

總指數 %)]-土地改良相關費用• ★申報移轉電價:土地公告現值×土地持分面積• ★土地改良相關費用:• 改良土地費用 + 工程受益費 + 土地重劃負擔總費用 + 因土地使用變更而無償捐贈一定比例土地作為公共設施使用者,其捐贈時捐贈土地之公告現值總額

• 資料來源:本報採訪整理

Page 88: 保 險 新 聞

房屋擔保借款利息 不得列扣除額• 工商時報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2013年 12月 18日 04:10 • 貸款購屋的民眾看過來!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昨( 17)日表示,針對向銀行貸款所購買的自用住宅,雖可列報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抵稅,但僅以「購買」自用住宅,並向金融機構借款所支付的利息為限。

• 北區國稅局表示,許多新購屋者,利用銀行的優惠利率貸款購屋,如果這筆購屋借款的利息支出,是因為購買自用住宅所產生,申報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稅時,可以列舉扣除,最高限額為 30萬元。

• 國稅局近期查核轄區內綜所稅申報案件時發現,甲君申報 100年度綜所稅申報時,列報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為 14萬 4,049元,經國稅局官員查核發現,甲君實際購置自用住宅的借款利息支出,僅 8 萬 3,002元,要求甲君補稅。

• 甲君主張,其房屋貸款利息都是乙銀行所核發的房貸利息,貸款標的為同一房屋,而且申報的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未超過法定 30萬元的額度,仍然希望國稅局讓他全額扣除。

• 不過,國稅局查核後發現,甲君在 98年 9 月 21日向銀行貸款買房,但在交易隔日就向乙銀行擔保借款,產生增貸的利息支出為 6 萬 1,047元,由於不屬於「購屋借款」支付的利息,因此被國稅局剔除補稅。

• 北區國稅局強調,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支出的扣除額,每一申報戶以一屋為限,而且必須以「購買」自用住宅,而向金融機構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才能適用列舉扣除。北區國稅局提醒民眾,若是以自用住宅為擔保向銀行增貸,該擔保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因不符合所得稅法第 17條規定,將不得申報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

Page 89: 保 險 新 聞

租金補貼遭查稅 房東驅趕弱勢戶•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3年 12月 17日 上午 8:41.. 〔記者郭安家、盧冠誠/台北報導〕• 房屋實價登錄一年,台北市房價飆漲十三%,為落實居住正義,北市府推出租金補貼加碼政策,每戶每月最高補助六千元,但財政部竟要求各縣市提供補貼戶的房東名冊以利課稅,崔媽媽基金會最近不斷接獲陳情,弱勢戶反而因此遭房東驅離、漲租,還有人說:「早知就不申請補貼了。

• 財政部:問題在房東未誠實申報• 對此,財政部官員表示,問題根源在房東沒有誠實申報,若房東因被課稅而不出租,那是個人價

值觀問題,也希望崔媽媽基金會可以幫財政部,把「有所得就繳稅」的觀念帶給房東。• 崔媽媽基金會租屋服務部主任馮麗芳說,上個月接獲張姓外配陳情,她是帶子的遭受家暴婦女,與房東住在同一戶,日前以低收入戶資格申請到租金補貼,豈料,房東收到稅單後不爽,夜晚常敲房門理論,小孩驚恐地問:「爸爸回來了嗎?」母子不勝其擾只好搬家。

• 王小姐也向崔媽媽反映,申請租金補貼後不久,房東也收到地價稅單,租屋從房東自用住宅轉為非自用住宅,稅金一下翻了五倍、約一萬元。馮麗芳說,王小姐因車禍脊髓損傷無法搬家,只好為房東繳地價稅,之後又同意漲租兩千元,礙於房東未來還要繳綜合所得稅,乾脆放棄租金補貼

• 台北市都發局住宅服務科坦言,內政部租金補貼政策頒布後,同時明訂依「稅捐稽徵法」第卅三條課稅,該政策明明是照顧弱勢,但財政部要求各縣市提供房東清冊查稅,連稅捐稽徵處人員都無可奈何,引起都發局抗拒,稅捐單位最後仍直接調案抽稅。崔媽媽今年一至十一月接獲五十一件陳情案,其中十件與租金補貼有關。

• 都發局:怎麼不查民間租屋網 都發局人員私下抱怨,可接受國家落實全民課稅,但財政部不查民間租屋網月租五、十萬元的租屋,卻把租金補貼當作查稅對象。

• 崔媽媽:租屋市場恐更地下化• 馮麗芳表示,往後租屋市場恐更地下化,房客得透過仲介探詢哪裡有逃漏稅的房東。• 都發局說,已向經建會、營建署反映該問題,開過多次協調會,但財政部至今沒正式回應。

Page 90: 保 險 新 聞

補 充 說 明

Page 91: 保 險 新 聞

勞保費率調高 台灣企業 凍薪凍人• 【 2013/12/17 聯合報】記者蘇秀慧、徐碧華╱專題報導• 勞退新制二○○五年上路,但對勞工的影響延續至今,在那之後,「凍薪」現象一直未解。工業總會估算,年金改革的影響比勞退新制更大,勞退新制不過提高了四個百分點的費率,勞保年金改革是較現在提高十個百分點。

• 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說,勞保費率要從現在的八%提高到十八‧五%。每提高○‧五個百分點,企業一年成本增加約七十七億元,提高到十八‧五%的話,和現在比,企業一年成本增加一千六百一十七億元。

• 企業因應方法除了凍薪,商總理事長張平沼說,不得已還會「凍人」—不增加人力雇用,員工要比現在多做一點。如果一定得增加人力,可能先考慮動用派遣,以後年輕人找工作會更難。

• 張平沼說,企業不賺錢就得關門,勞雇其實最終是一體的,應該要有個管道,讓社會聽到雇主的聲音。張平沼擔心政黨在選票考量下,最終勞雇雙輸。

• 「勞保費率漲到十二%,企業還能承受,十二%以上,雇主負擔比一定要下降,如果還維持七成,企業會受不了。」張平沼說。

• 行政院一直鼓勵企業加薪,張平沼說,按照政府年金改革規畫,法定勞動成本會增加到廿五%,即便是總統出來喊加薪,也沒有企業敢保證做得到。

• 勞退新制實施時,並沒有採取當年經發會逐步漸進的共識,而採勞團一次到位的主張。經建會副主委陳小紅說,沒錯,錢是老闆出的,但是要考慮到老闆會將成本轉嫁,「我們也很擔心,勞保費率太高了,萬一企業出走…」

• 過去幾年,成本轉嫁勞工現象相當明顯,主計總處也承認這個事實。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羅怡玲說,勞退新制上路是薪資不漲的原因之一,員工退休準備金提撥率由二%漲到六%,企業的人事成本提高,影響加薪意願。

• 薪資不只是沒漲而已,根據主計總處統計,扣除物價水準後,今年一到八月實質薪資倒退十五年。

Page 92: 保 險 新 聞

共識 延退繳多點 尋求世代共好• 【 2013/12/17 聯合報】記者徐碧華、陳素玲╱專題報導• 目前的年金改革是不是對年輕人不利?勞委會主委潘世偉接受訪問說:「年輕的一代,一定是逐漸增加保費,給付較少。」全世界都這樣。

• 「如果不要這個制度,社會問題會更大:若是現在就開始混亂,下一代不會比較好。」潘世偉說。

• 這是下一代的宿命,根據經建會人口推估,今(一○二)年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預估是二百六十九點六萬人,廿年後,到了一二三年,是六百廿二萬人,「總人口幾乎不變,老人快速增加。」經建會官員指出,如果沒有勞保、勞退這樣的強迫儲蓄制度,讓老年人經濟自給自足,年輕人養老人的負擔很可怕。

• 替代率、費率 世代盡量接近 • 那怎麼修改才算是公平對待年輕世代?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世代共好最好的定義是:世

代的所得替代率不要有太大的差異,費率也不要有太大的差異。」所有國家在改革的過程中都是這樣思考的。「看想領多少錢,就繳多少費。」林萬億說,給付和費率是連動的。所得替代率訂了、費率訂了,就來調整其他的變數,包括延後退休年齡、拉長薪資計算基準的年數,「全世界都這樣啊,道理很清楚。」

• 我國替代率 高於國際平均 •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二○一二年發表的報告,經建會官員指出,OECD第一、第二層公共保險制度合計的所得替代率不到六成,而這多數是用四十年年資、生涯薪資計算出來的。相較於國際水準,勞保和勞退的所得替代率偏高。

• 「我覺得所得替代率六成就夠了。」林萬億說,退休後,一般沒有房貸了,也不必付小孩的教育費,大宗的醫療支出有健保給付,坐車享有老人優待票…不過,勞保存有高薪低報、並設有四萬三千九百元的投保薪資上限,他補充,實際的所得替代率沒有官方所稱的七成那麼高。

Page 93: 保 險 新 聞

共識 延退繳多點 尋求世代共好• 【 2013/12/17 聯合報】記者徐碧華、陳素玲╱專題報導• 德國老化嚴重 替代率大降 • 林萬億說,歐洲國家的費率上升得比較快,但升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幾乎不再往上調。所得替代

率原則上也不太變,或者很緩慢地降。瑞典的所得替代率變動很小,德國人口老化比瑞典嚴重,德國必須降得多。撇開希臘等債務有問題的國家不談,現在費率最高的是德國,幾達廿%。

• 「我贊成多元調整。」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說,以現階段來說,多元調整的衝擊比較小,調整速度又能比較快,因此費率必須調高,但同時這一代享有的給付也必須下降。給付下降的調法很多項,包括年資給付率、薪資計算基礎的年數、延後退休年齡等等。「其中,延退應該是最大的共識。」她說,大家寧願多工作幾年,不希望給付水準下降。

•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說,「延後退休不算吃虧。」因為活得久,活得久就工作得久一點,平均算起來,工作的時間占一生的年數比率還是一樣多,還是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享受退休生活。

• 延退對台灣的年金改革很重要,經建會副主委陳小紅說,和亞洲、歐洲國家比,台灣都是太年輕就退休,不論軍公教或勞工。「我們稱這樣的現象為『晚入早出』。」一方面念書念太久,三十歲才進入職場,一方面又太早退,平均五十五歲退休,有的五十三歲、甚至五十歲上下退休。國小老師十七、十八歲就進職場,工作廿五年,四十幾歲就退休,遊山玩水,國家要養三、四十年

• 職場「晚入早出」 成為歷史 • 延退對年金制度來說,陳小紅解釋,就是繳費的時間拉長,領年金的時間縮短。 • 延退也要有配套,胡勝正說,「不能馬上調,馬上調的話,老人家多工作了兩年,那年輕人就少

了工作。」 • 胡勝正說,延退需要長期地調整,勞保用十年的時間調整,調到六十五歲,美國用廿年的時間調

整,從二○○二年開始,每一年調一個月,最初每一年調兩個月,三年之後每一年調一個月,調到六十七歲為止。職場上對年紀大的人也要做訓練,讓他的知識能一直趕上。

Page 94: 保 險 新 聞

共識 延退繳多點 尋求世代共好• 【 2013/12/17 聯合報】記者徐碧華、陳素玲╱專題報導• 改革的方向是很清楚的,政府也預期到制度的調整改變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抗爭,「人民不希望他

已經在手上的東西,你把它減少。」潘世偉說。 • 他面對了即將退休勞工對改革的反應。舉行勞保年金改革座談時,很多工會幹部年紀都比較大,

快要領年金了,主張不要降所得替代率,但願意多繳保費。散會後,就有年輕勞工跑來跟我說:「不要聽他們的意見。」

• 為什麼要從世代來看改革,潘世偉強調,世代的相互協助,才能讓這個制度走下去。「改革一定要做,否則這制度會崩潰。」

Page 95: 保 險 新 聞
Page 96: 保 險 新 聞

其 他 新 聞

Page 97: 保 險 新 聞

代理孕母擬開放 無償、禁供卵避糾紛

• TVBS作者: 徐敬芸 | TVBS – 2013年 12月 17日 下午 12:35.. • 代理孕母擬開放 無償、禁供卵避糾紛• 開放代理孕母露曙光,延宕多年後,衛福部將擬修法,有條件開放代理孕母,草案規範代理孕母在 20-40歲,有生過孩子,代孕上限為 3 次,但不得捐卵,而且是無償,不過對於醫療、營養、檢查等費用,則將設上限,對於不孕夫妻來說,終於有機會一償當父母的願望,草案最快明年3 月送行政院,不過許多民眾還是有疑慮,該如何化解,恐怕需要更嚴格的規範,避免衍生糾紛。

• 連惠心老公抱著女兒,臉上透出滿足笑容,連惠心在美國透過代理孕母,喜獲 3 女,結婚 17年終於一償當父母願望,對於不孕夫妻來說,求子路艱辛,如今代理孕母可望開放,衛福部擬修法,讓子宮缺陷的女性,透過代孕生殖,國內約有 5 千到 1 萬對夫妻需求。

• 民眾:「還是不能接受。」• 民眾:「對於不孕症的夫婦會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覺得問題會很多,就是不太好想像,他們後續

會發展什麼。」• 不少民眾還是有疑慮,草案對代孕條件有規範,代孕者需要在 20在 40歲之間,曾生育子女,而

且不可以使用代孕者卵子,以免衍生血緣糾紛,而且代孕者更要以無償方式,不可以額外金錢報酬、檢查、醫療、營養、交通、工時損失等補償,則在定費用上限。

• 馬偕不孕症資深醫師李國光:「 ( 國外 ) 無償的話一年多的話,大概要 3 萬多美金,這是無償,假如有償的話美國花費約 4 萬多美金。」

• 但加上篩選等費用,平均到國外找代理孕母,花費約 10萬美金,如今草案露曙光,需要透過嚴格規範,避免衍生糾紛,才能讓不孕夫妻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