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10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Jan 03,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Martha Byrd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核酸的化学结构   与自我复制. (一)、 DNA 与 RNA 的化学成份.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组成: DNA—27% , RNA—6% ,蛋白质 —66%. DNA 和 RNA 化学成份的比较. (二)、 DNA 与 RNA 的分子结构. 1 、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核酸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核苷酸单元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链状多聚体,核苷酸又是由戊糖、含氮碱基、和磷酸构成。.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第四章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核酸的化学结构  与自我复制

Page 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 DNA 与 RNA 的化学成份

Page 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组成: DNA—27% , RNA—6% ,蛋白质— 66%

Page 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和 RNA 化学成份的比较

Page 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 DNA 与 RNA的分子结构

Page 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 、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Page 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核酸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核苷酸单元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链状多聚体,核苷酸又是由戊糖、含氮碱基、和磷酸构成。

Page 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1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依据所含戊糖不同,核酸可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 (DNA) 和核糖核酸 (RNA) 。DNA 中的戊糖为脱氧核糖,四种碱基为:腺嘌呤 (A) 、鸟嘌呤 (G) 、胞嘧啶 (C) 、胸腺嘧啶 (T) ; RNA 中的戊糖为核糖,四种碱基中的前三个与 DNA 中的相同,最后一个被尿嘧啶 (U) 所替代上。

Page 1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两种核糖

Page 1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五种常见的碱基

AA

GG

Page 1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五种常见的碱基

Page 1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Page 1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Page 1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核仁上,少量存在于染色体上。

Page 1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Page 1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Page 1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2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Page 2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Page 2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三、 RNA 分子的结构

Page 2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2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四、 DNA 的半保留复制

Page 2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的复制先是碱基间的氢键断裂, DNA 双螺旋解旋,分开为两条单链,然后以各单链为模板合成其互补链,新生成的互补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了子代 DNA 分子,由于子代 DNA 分子中保留了亲代 DNA 分子中的一条单链,故称这种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Page 2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2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三)、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Page 2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聚合酶只能沿 5 → 3‵ ‵ 方向延长DNA 链。后人在冈崎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 DNA 是半不连续复制的,即一条模板链是 3 → ‵5‵ 走向,复制时从 5 → 3‵ ‵ 方向连续合成新链,称为前导链;另一条模板链是 5 → 3‵‵ 走向,复制时仍然从 5 → 3‵ ‵ 方向,但是复制是不连续的,是先合成若干小段 DNA——冈崎片段,再由连接酶连接成一条连续单链,称为后随链。

Page 2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3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在合成 DNA 片段前,先由一种特殊的 RNA 聚合酶以 DNA 为模板,合成一段约含几十个核苷酸的 RNA ,称为“引物 RNA” ,再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从引物 RNA 的 3 —OH‵ 端延长 DNA 链,当新链延长到前一个冈崎片段的引物 RNA 时, DNA 聚合酶Ⅰ将引物 RNA 除去,并合成一段 DNA 取代引物 RNA ,最后由连接酶将冈崎片段连成一条连续 DNA 链 。

Page 3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3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五、 RNA 分子的复制

Page 3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RNA 病毒中的 RNA 也能进行自我复制,由于大多数 RNA 是单链的,故进行复制时,一般是以自身为模板合成一条互补链,直至复制结束,并释放出该链,这种新复制出的单链 RNA 仍可以作模板,继续复制下去。

Page 3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3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六、 DNA 与遗传密码

Page 3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Page 3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氨基酸通式

Page 3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多肽链

Page 3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遗传密码

Page 4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 或 mRNA 的四种碱基共组成 64 种密码子,其中 61 个密码子编码常规的 20 种氨基酸, 3 个密码子为肽链终止密码。

Page 4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三联体密码:由三个一组的碱基顺序决定一种氨基酸。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称为三联体密码。

Page 4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4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简并现象:密码子字典中除了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各有一个密码子之外,其余的各个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的现象。

Page 4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4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AUG 表示起点合成起始信号; UAA , UAG ,UGA 为终止信号,又叫无义密码子。

Page 4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4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密码子的信息传递

Page 4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七、 DNA 与蛋白质的合成

Page 4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与蛋白质的合成

Page 5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 mRNA( 1 )将 DNA 上的遗传信息精确无误地转录下来。( 2 )将它携带的遗传信息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

Page 5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 tRNA  根据 MRNA 的遗传密码子次序准确地将它携带的氨基酸联结成肽键(起翻译员的作用)。

Page 5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tRNA  

反密码子环反密码子环

氨基酸接合点

反密码子环

Page 5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三)、 rRNA  在合成蛋白质分子开始阶段起重要作用。

Page 5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四)、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Page 5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5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三)、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Page 5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五)、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Page 5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 、转录

Page 5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6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6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2 、翻译

Page 6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6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6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6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6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 、中心法则

Page 6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Page 6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八、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Page 6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安康羊

Page 7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概念  基因突变:也叫点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化学性质的变化,是DNA碱基对的性质,数目或序列的改变 。

Page 7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位点与座位   位点( site ): DNA (基因)上一个核苷酸对,一个基因内不同位点的改变可以形成许多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座位( locus ):指一个基因,包括数百个 ~ 数千个核苷酸对。

Page 7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突变的方式 1 、分子结构的改变 ( 1 )、碱基替换: 如 AAA (赖)→ GAA (谷) ( 2 )、碱基倒位: 如 AAG (赖)→ GAA (谷)

Page 7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突变的方式 2 、移码 ( 1 )、碱基的缺失: 如 AAA (赖) CAC (组)

→AAC (天) AC…… ( 2 )、碱基插入 : AAA(赖 ) →AAU (天) A……

Page 7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九、突变的修复 (一)、 DNA防护机制 1 、 简并密码子     CUA→UUA亮氨酸 2 、回复突变

Page 7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回复突变

Page 7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 DNA 的修复         

Page 7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  光修复       2   暗修复  

Page 7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 、重组修复 

Page 7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新补的核苷酸片段发生差错

Page 8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十、诱变育种

  利用理化因素诱发植物变异 , 再通过选择,从中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Page 8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辐射诱变  

Page 8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利用辐射使植物染色体畸变 , 基因发生突变 , 从而产生新的形状 .  

Page 8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 、特点  1 )、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2 )、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良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性状不变。

  3 )、增强抗病性,改进品质。  4 )、辐射后代分离少,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5 )、克服远缘杂交障碍  

Page 8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诱变育种

Page 8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2 、射线种类及性质  1 )、 r射线,高能电磁波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以照射很多种

子,而且剂量较均匀  2 )、 X射线,是一种较高能量的电磁辐射是放射出 X光子。

有一定的穿透力,但诱变效果不如 r射线。

 

Page 8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 )、 β射线,是由放射性同位 P ,S

等衰变时放出来的带负电的粒子 .利用时浸种。

  4 )、中子,是不带电的粒子。  5 )、电子  6 )、紫外线  7 )、激光

Page 8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 、辐射诱变的剂量 1 )、致死剂量 辐射后可能引起全部死亡的剂量 2 )、半致死剂量 辐射后可能引起 50%死亡的剂量 3 )、临界剂量 辐射后存活率为 40% 时的剂量( 60%死亡)  

Page 8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4 、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1 )、外照射(辐射源来自外部) 主要照射  ( 1 )种子易产生嵌合

体 ( 2 ) 无性繁殖器官( 3 ) 花粉 ( 4 ) 子房 ( 5 ) 单细胞,愈伤组织

2 )、内照射 (辐射源来自内部) ( 1 ) 浸泡法 ( 2 ) 注射法 ( 3 ) 饲喂法  

Page 8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5 、太空育种

  在太空中高真空、超洁净、超低温、强辐射、微重力的条件下,让种子接受宇宙射线的照射,从而发生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

Page 9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太空育种作为一种崭新的育种手段,已经在小麦、青椒、玉米等作物的试验中育成丰产、优质、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宇宙射线中还存在着人类未知的物质和能量,这些对我们的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工辐射诱变育种的未能达到的,所以利用航天搭载对种子进行太空辐射处理,进行太空育种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Page 91: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太空水果樱桃蕃茄

Page 92: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太空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比较

Page 93: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太空水果番茄

Page 94: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太空辣椒长势喜人

Page 95: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硕大的太空辣椒

Page 96: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二)、化学诱变  

Page 97: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利用化学物质处理植物使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中选育种出优良新品种的方法。

Page 9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 、特点  1 )、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2 )、专一性强  3 )、化学诱变剂可提高突变频率,扩

大突变范围  4 )、诱变后性状表现较迟(迟发效

应)  5 )、诱变后代的稳定过程较短,可缩短育种年限。

 

Page 99: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2 、射线种类及性质  1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2 )、烷化剂类(机制)  3 )、碱基类似物(机制)  4 )、无机类化合物 无硝酸

(机制)  5 )、丫啶类(嵌入剂) (机

制)移码突变  6 )、简单有机类化合物  7 )、生物碱 

Page 100: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 、处理的方法  一般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的主要是种子,

其次是植株。常用方法为浸泡法,涂抹法,滴液法,注入法等。侵泡法步骤为:1 )、前处理

2 )、 药液处理 3 )、冲洗(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