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针针针针 《》 针针针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8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Jan 01,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brennan-howell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第三节 妇儿科病证. 妇人生理: 妇人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化血;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功能。 《 素问 . 上古天真论 》 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冲脉起胞中,前行并行足少阴经上,受先天肾气资助,其又与足阳明会与气街,受后天水谷精微供养,人身先天之气与后天精气皆会于冲脉,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任脉有“妊养”、“担任”之意,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 月经不调.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针灸学》 第七章

第三节

妇儿科病证

Page 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妇人生理: 妇人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化血;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素问 . 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冲脉起胞中,前行并行足少阴经上,受先天肾气资助,其又与足阳明会与气街,受后天水谷精微供养,人身先天之气与后天精气皆会于冲脉,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任脉有“妊养”、“担任”之意,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

Page 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所谓月经先期指月经周期提前 1 周以上者,又称经早;月经后期指月经周期推迟 1 周以上者,又称经迟;连续 2 次以上月经周期或先或后者,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

Page 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病因病机】

月经多与肾、肝、脾有密切关系,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经血按时而下。

【辨证】

1 .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辨寒热虚实

2 .根据全身兼症综合分析病机

Page 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治疗】

基本治疗

(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随证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Page 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 2 )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随证配穴: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

Page 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随证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Page 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其他治疗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思考题】

月经不调包括几种类型?它们的治法、主方、

方义及配穴如何?

Page 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痛经 妇女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或胀痛,甚则剧痛难忍,甚或恶心呕吐等,称为“痛经”。

【病因病机】

【辨证】

根据病因、痛势、腹诊、经血等情况辨别虚实。

Page 1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治疗】 基本治疗

( 1)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随证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Page 1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 2 )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其他治疗

Page 1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临床上,痛经发作时多见实证,故治疗当用泻法,旨在通经止痛为主。非发作期,证型多样,当随证而治。痛经发作时,选穴宜少而精,有时单穴即可。针刺操作应反复行针,并长时间留针,获效后还可在主要穴位加用皮内针或在耳穴埋丸,以延长刺激,增强疗效。痛经一般在月经前一周即应开始治疗,每天 1次,直到行经后为止。

虚证以补益与通调相结合,治疗重在温养。气血不足者从调理脾胃入手,调补气血;肾虚者温通下焦,选用任脉小腹部穴、脾胃经穴为主,肾虚酌加补肾穴位。针刺用补法,并可用灸。可在关元、气海穴施温和灸或温针灸。非发作期也可用艾炷隔姜灸,每次 5 ~ 7壮。

Page 1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思考题】

痛经的针灸治法、主方、方义及配穴如何?

Page 1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胎位不正

1 .正常胎位:胎位是指胎儿先露的指定部位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正常胎位多为枕前位。

2 .胎位不正的含义:妊娠 30 周后经产前检查发现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谓之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为常见。胎位不正如不纠正,分娩时可造成难产。

Page 1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病因病机】

妇人以血为本,孕妇气血充沛、气机通畅则胎位正常;若孕妇体虚,正气不足,无力安正胎位,或孕妇情志抑郁,气机不畅,也可使胎位难以回转成正位。

Page 1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治疗】

1 .调节足少阴之气为治疗原则 妇人以血为本,孕妇气血充沛、气机通畅则胎位正常,肾藏精,包含肾阴肾阳,肾的功能正常则气顺血和,胎正产顺。至阴是足太阳经井穴,与足少阴经相连,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纠正胎位的功能。

2 .艾灸为主的治疗方法 临床用针灸矫正胎位最常用的方法是艾灸至阴穴,或用艾条灸,也可用艾炷灸。除此也可用针刺法、氦一氖激光穴位照射等。

Page 1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艾炷灸:用黄豆大艾炷放置于双侧至阴穴,燃至局部有灼热感,即除去艾灰,每次灸 7~ 9壮。

针刺法:取双侧三阴交、至阴。三阴交进针 0 . 8~ 1寸,力求针感循经上传。至阴穴刺o . 3寸。留针 20min ,每日 1 次, 6 次为全疗程。也可加用电针,电针接在双侧至阴穴上,通电 20~ 30 min 。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常用至阴穴,医用激光器功率 5mw ,直接照射穴位,每侧 5~ 8min ,每日 1 次, 3~ 5 次为 1 疗程。

Page 1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3 .注意针灸治疗时机: 妊娠 7~ 8个月( 30~ 32 妊娠周)是转胎的最佳时机,此时孕妇羊水较多,胎头没有固定,有一定活动度。8个月后,儿头固定,胎儿部分入盆,则会影响疗效。过早矫正,胎儿活动度大,还有可能复发。复发率一般在 10 . 1%,如果再次艾灸,仍可有效。产前 3 周内一般也不宜针灸,以免出现羊水早破,脐带扭曲,胎盘剥离等意外。

Page 1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经验介绍】

1 .熊春华等用至阴艾条灸矫正胎位,用两根艾条点燃后,先在距穴位 2~ 3cm处进行温和灸,使其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2min 后,再施行回旋灸或雀啄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2 次,连续 2 周。共灸治 30例,治愈 29例,无效 1例。(熊春华,等.艾灸至阴穴与膝胸卧位法纠正胎位不正 30例对比观察。湖南中医杂志 1

991 ;( 3 ): 23 )

Page 2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2 .李观荣等用艾灸足临泣转胎 74例,全部病例均为膝胸卧位转胎失败者,足临泣组 27例,至阴组 27例,非穴位点组 2O例。每天施灸 1 次,每次 30min艾条灸,用穴均为双侧,非穴点组在排骨小头直下 3寸处。观察治疗后胎位情况。结果成功率足临泣组大于至阴组( p< 0 . 05 );也同时大于非穴位点组( P< 0 . 01 )。(李观荣,等.艾灸足临泣转胎 74例疗效观察。针灸学报 1990 ; 6 ( 3 ): 11 )

Page 2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附注】

1 .查明胎位不正的原因,以掌握针灸适应症:胎位不正多由产妇腹壁松弛、早产等原因使胎儿在宫腔中活动度过大。或由于腹壁过紧,羊水过少,使胎儿转动不便。此外,子宫或胎儿畸形、肿瘤也可使胎头固定受阻。因子宫畸形、骨盆狭窄、肿瘤,或胎儿本身因素引起的胎位不正,或习惯性早产、妊娠毒血症,不宜用此法。

Page 2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2 .针灸矫正胎位的效果 国内大量文献报道,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成功率颇高,一般在 71%~ 95 . 95%,明显超过国外资料中的自然恢复率,而且绝大多数于 1~ 4 次即可得到矫正。疗效差异主要与病例的选择、灸治方法、体位、艾灸时间、强度、疗效判断标准等因素有关。

一般说经产妇与初产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胎次在 6 次以上者,其成功率显著下降。孕妇腹壁过度松弛或过度紧张都会影响疗效。横位成功率高于臀位。艾灸时孕妇感到胎动活跃者效果较好,一般灸后 1 小时胎动达高峰。针灸矫正胎位简便、安全,对孕妇、胎儿均无不良影响。针灸失败病例可配合作膝胸卧位、外回转等。

Page 2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小结】

胎位不正主要通过产科腹部、肛门或阴道检查后诊断。由于孕妇正气不足,无力安正胎位,或气机不畅,使胎位难以回转成正位。

针灸临床多用至阴穴,可用艾灸、穴位激光照射等方法。

Page 2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遗尿 遗尿是指年满 5 周岁以上,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行控制,称遗尿。偶见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尿床者,不作病态。

【病因病机】

多因肾气不足,不能固摄,致膀胱约束无权而发生遗尿;或因肺脾气虚,气不化水,脾失健运,以致水湿不行,渗入膀胱,水道无以制约而发生遗尿。病变部位主要在肾,病变性质以虚证为主。

Page 2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辨证】

1 .根据遗尿主症辨证:肾阳不足、下焦虚寒表现为小便清长而频数。脾肺气虚表现为尿频量少。

2 .根据全身兼症辨证:肾阳不足表现为面色晃白,四肢欠温,腰腿酸软,舌淡,脉沉迟无力。脾肺气虚表现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气短声怯,大便溏薄,舌淡,脉缓或沉细。

Page 2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健脾益气,温肾固摄。以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其他治疗【经验介绍】

【附注】【小结】

Page 2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疳证 病名含义 疳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以致脾胃运化失健,脏腑失养,气液干涸的一种慢性病。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精神萎靡等为特征。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营养障碍性慢性疾病。

【病因病机】1 .乳食无度,饮食不节:

2 .饮食不洁,感染虫疾:

Page 2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辨证】

临床以精神疲惫,形体羸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干枯为主症。凡 3 岁以下小儿体重比同年龄的正常小儿减轻 15%者即属本病。

脾胃虚弱:兼见便溏,完谷不化,四肢不温,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虫毒为患:兼见嗜食无度或喜食异物,脘腹胀大,时有腹痛,睡中磨牙,舌淡,脉细弦者。

Page 2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健脾益胃,化滞消疳。以足阳明经穴、胃之募穴及奇穴为主。

主穴:中脘 足三里 四缝

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疗

【附注】

【小结】

Page 3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是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而致的后遗症。本病属中医儿科的“五软”、“五迟”、“胎弱”、“胎怯”等范畴。

Page 3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不充,神失其聪,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语言不清,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或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病因病机】

Page 3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辨证】 主症: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语言不清。 肝肾不足:兼见筋骨痿弱,发育迟缓,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目无神采,面色不华,疲倦喜卧,智力迟钝,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脾两虚:筋肉痿软,头项无力,精神倦怠,智力不全,神情呆滞,语言发育迟缓,流涎不禁,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痰瘀阻络:反应迟钝,失语,痴呆,手足软而不用,肢体麻木,舌淡紫或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或涩。

Page 3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里 合谷

其他治疗

【附注】

Page 3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正常月经 月经是指子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女子一般在 14 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 50 岁左右,即自行断绝。中间除妊娠及哺乳外,通常每月来潮 1 次,正常周期为 25~ 38 天,青春期及绝经期所出现的周期紊乱,若临床无多大痛苦者,不作病论。每次持续 3~ 7 天,出血量以第二三天为最多,每次出血量约为 50~ 200ml 。

Page 3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2 .月经不调的含义 中医妇科中月经不调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月经不调,泛指一切月经病。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但教材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而经期的异常往往会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临证时当全面分析。

Page 3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素体阳盛,过食辛辣,热伏冲任;

肝郁化火,热扰血海; 月经

久病阴亏,阴虚内热,热扰冲任; 先期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

因而统摄无权, 冲任不固

Page 3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外感寒邪,血为寒凝;

久病伤阳,影响血运; 月经

久病体虚,阴血亏损; 后期

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化源不足 情志抑郁,疏泄失常;

肝气不疏,血为气滞; 月经先后

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冲任 无定期

失调,血海溢蓄失常,

Page 3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 l )月经先期 实热证 :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 虚热证 :月经量或少或多、色红、质稠。 气虚证 :月经量多、色淡、质稀。( 2 )月经后期 寒实证 :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 虚寒证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稀。(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证 :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经行不畅。 肾虚证 :月经量少、色淡。

Page 3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 1 )月经先期 实热证: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虚热证: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气虚证: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2 )月经后期 寒实证: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 虚寒证: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证:胸胁乳房作胀、少腹胀痛、时常叹息、嗳气不舒、苔薄白、脉弦;

肾虚证: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

Page 4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关元——为任脉经穴,足三阴经之交会,故为调理冲任要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血海——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善于调理血分,治血分病证,清泻血分之热 。

Page 4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之气;灸可温经散寒;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且与肝经、肾经交会。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 ;

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Page 4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关元—为任脉经穴,精血之室,元气之所,补肾培元,通调冲任;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又是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

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功。

Page 4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针灸治疗本病的时机 一般多在经前 5~ 7

天开始治疗,连续 5~ 7 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

也有认为实证宜在经前 7~ 10 天开始治疗,每日 1 次;虚证于行经后 1~ 2 天即开始治疗,隔日 1 次。行经期间停针。连续治疗 3~ 5个月经周期。也有人主张在排卵前期针刺治疗,或将皮内针埋于所选腹部任脉穴,改善迟发性排卵,治疗卵巢功能异常。

行经期若进行针刺治疗,应注意不用过强刺激,尤其是小腹及腰骶部穴位,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Page 4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耳针法: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 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 1 次。

(3)穴位注射法: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 2-3穴,用 5%当归注射液或 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 0. 5毫升,隔日 1 次。

Page 4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秦其兴用针刺归来治疗经迟,对各型经迟患者均首选归来穴,针直刺或向耻骨联合处横刺 1 . 5~ 2寸,针用泻法,针感以放射到小腹及外生殖器为佳。血寒者加温针灸,泻血海;血虚加针补三阴交,针补血海;肝郁加针泻曲泉、太冲穴。用本法治疗经迟,屡用屡效。

2 .吴思平将 18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与电针组。两组选穴相同,均取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穴。电针组得气后用 G- 6805电针机分别接在关元与气海、肾俞与肾俞、足三里与足三里。通电 20min ,每 2 天 1 次, 6 次为 1 疗程。艾灸组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皮肤处,点燃施灸,每穴 6壮,每隔 3 天 1 次, 7 次为 1 疗程,疗程中间休息 3~ 5 天,月经期暂停针灸。结果艾灸组 98例,总有效率 90 . 8%。而电计组共 82例,总有效率 68 . 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别非常显著( P< 0 . 005 )。

Page 4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 针灸对月经不调有一定的效果或较好的效果。取效程度除与治疗恰当与否有关外,还与原发病性质有关。

2 .预防措施 应嘱患者注意经期卫生,少吃生冷及刺激性饮食;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Page 4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本篇所论的月经不调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要症状。

月经不调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病理有寒热虚实之别,辨证根据月经情况及全身其他兼证。

针灸治疗以选用任脉的腹部穴及足三阴经下肢穴为主治疗,针灸根据寒热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或配合用灸,针灸治疗考虑时机问题则有助于提高疗效。

Page 4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含义 痛经的主证,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或腰骶部疼痛、胀痛,甚则剧痛难忍,发生昏厥,或伴有恶心呕吐等,影响正常工作或日常生活。因此应该注意痛经具有时间特点,注意其主症部位,注意其疼痛的性质及严重程度,注意伴有症状。

还应该注意痛经是一种自觉症状。有些妇女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而产生小腹轻度坠胀,腰部酸痛,这并非属病理性质,则不作痛经论。

Page 4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2 .分类 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

两种。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

痛经或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

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常于婚后或

分娩后自行消失。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所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

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肿瘤、子宫颈

狭窄、阻塞等。

Page 5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外感风冷寒湿————寒滞

血滞—不通则痛

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气滞 (实证)

 

大病久病、气血俱虚

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胞宫

禀赋素弱、肝肾不足 (虚证)

Page 5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根据病因、痛势、腹诊、经血等情况辨别虚实。

痛经实证与虚证的鉴别

实证 虚证

时间 经前、经期 经后

性质 胀痛、掣痛 隐痛

痛势 剧烈、阵发性 绵绵不休

腹诊 拒按 柔软、喜按

经血 紫红、有血块 量少

Page 5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

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之气,散寒行气;

次髎—为治疗痛经之经验效穴;

三穴合用,以达通经散瘀、温经止痛之功效。

Page 5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气海——为任脉经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调理气血;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补益胃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胞脉得养,冲任自调。

Page 5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 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每次留针 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入,外用胶布固定,埋入 2天后取出。

Page 5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3)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 10~ 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 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 2 毫升,隔日 1 次。

Page 5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史晓林等用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全部病例为中学生,共 164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120例与药物组 44例。针刺组取穴三阴交,快速提插捻转手法,使局部有麻胀感并向上传导为佳,行针 2min 后留针 30min 。药物组口服去痛片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与缓解时间,以评定疗效。结果有效率针刺组大于药物组( p< 0 . 005 );疼痛 5min 缓解率针刺组大于药物组( P< 0 . 005 );针刺组中 32例,随访 3个月,痛经未再发作,说明针刺三阴交对痛经发作有预防作用。(史晓林,等.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 120例疗效分析。中国针灸 1994 ; 14 ( 5 ): 17 )

Page 5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李积敏用皮肤针叩刺治疗痛经,叩打胸背、

腰背、骶部及腹股沟、气海、三阴交,手法由

轻到重,于痛经前 1 周开始治疗,隔日 l 次。治

疗 254例,痊愈 223例,好转 23例,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96 . 8%。(李积敏.梅花针治疗

痛经 254例的临床体会。贵阳中医学脘学报

1992 ;( 3 ): 38 )

Page 5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l .针灸治疗痛经的疗效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既能镇痛,又能改善全身症状,调整内分泌功能。一般连续治疗 2~ 4个周期可获痊愈。针灸可作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方法考虑。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减轻症状后,应诊断清楚原发病,针对原发病治疗。

2 .注意预防 应嘱病人注意经期卫生。经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消除焦虑、恐惧,避免精神刺激;禁忌房事;防止受凉、过食生冷。

Page 5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痛经病位在小腹,与冲任、足三阴经有关,证有虚实,但临床痛经实证为多见。

疼痛发作之时应急则治其标,以通为法。对反复发作的患者,或非发作阶段的患者,应辨明脏腑虚实,对证处方,施行相应方法,于月经前 1 周开始治疗,连续数个周期,直至治愈。

Page 6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理解遗尿病名时需注意的问题:第一,患者的年龄范围。因未满 5 周岁的儿童,其排尿主要是由于脊髓的反射作用,随着大脑皮层逐渐发育完善,膀胱排尿就由大脑皮层控制,成为随意动作。因此满 5 岁的儿童大多可以控制排尿,偶因疲劳或饮水过多而遗尿者,不作病态。第二,应区别遗尿与尿失禁。尿失禁是指小便频数或滴沥不断,知而不能控制排尿,与遗尿不能自主是不一样的。

Page 6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2 .遗尿的发病率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

之一。据国内外统计资料综合,平均为 10

%~ 15%。发病率高峰是 4~ 5 岁之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但在青春期还

能出现 1%~ 2%的发病率。任何发病年龄

的患儿总是男性多于女性,大约为 1 . 5 :

1 。

Page 6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先天肾气不足 下元虚冷

肾亏 膀胱失约 水道制 遗

病后失调 脾肺气虚 约无权 尿

上虚不能制下

Page 6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可以根据夜间遗尿的次数、每周遗尿的次数区分重度、中度、轻度。如每夜发生 1 次或多次,此为重度;每周发生 2~ 4 次,此为中度;每周发生 1~ 2 次,此为轻度。遗尿可以是一时性的,也可以连续数月,有时消失,有时再现。本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常到性成熟前而自然消失,但也有直到成年而未痊愈者,严重者可影响发育与智力。

Page 6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关元—培补元气,益肾固本。

中极—乃膀胱之募穴 俞募相配,能振奋

膀胱俞—乃膀胱之背俞穴 膀胱气化之功能;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之经气而止遗尿。

Page 6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临床上,针灸治疗本病常用下腹、腰骶穴位为基本方,用穴较为集中,如中极、气海、关元、肾俞、膀胱俞等。远道常用三阴交、足三里以补益脾胃,也有用百会升提中气,列缺补肺益气者。 针灸治疗遗尿的方法: 毫针针刺用补法,常配合用灸法。要求下腹部穴针刺时针尖向下斜刺,以不穿透腹壁为度,使针感放射到前阴部,行热补法。艾灸常用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艾炷灸隔物灸可用隔姜、隔附子饼等。施灸部位多在下腹部或腰骶部。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针灸并用,或单用灸法,特别是儿童怕针不合作者更宜。

Page 6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根据儿童接受与方便,选用不同方法。

如耳针法,便于长时间、定时按压,治疗间歇

时间长;激光穴位照射无痛、无菌、无副作用,

儿童乐于接受;穴位注射每次治疗所花时间少,

较大儿童比较适合;皮内针埋藏便于定时按压。

其他如穴位磁疗、穴位敷贴等也可选用。

Page 6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耳针法:选肾、膀胱、皮质下、尿道。每次选 2-3个穴位,毫针刺用轻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睡前按压以加强刺激。

(2)穴位激光照射法:选中极、膀胱俞、三阴交。用氦—氖激光仪照射相应穴位,每穴照射 5分钟,每日 1 次。对于畏针患儿尤为适宜。

Page 6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3)穴位注射法:选中极、膀胱俞、气海、肾俞、关元、关元俞。每次选 2穴,用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 B1 注射液、维生素 Bl2注射液、硝酸士的宁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药液 2 毫升,隔日 1 次。

(4)皮肤针法:选夹脊穴、气海、关元、中极、膀胱俞、八髎。用皮肤针轻叩,使皮肤微微潮红,也可叩刺后加拔火罐,隔日 1 次。

Page 6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包兆贵针灸合用治疗小儿遗尿,针刺取通里、大钟穴,得气后留针 15min 。起针后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 5mi

n ,每日 1 次。共治疗 62例,治愈 35例,显效 21例,好转 4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 96 . 8%。(包兆贵.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 62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 1993 ; 34 ( 1 ): 26 )

2 .王正礼用传统灸法及拔火罐治疗遗尿,主穴为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配穴为合谷、足三里。以上穴位均取双侧。治疗时在第二腰椎旁拔两只火罐, 15min 后取下,然后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等穴位上温和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共治疗 220例,治愈 9

0例,显效 121例,无效 9例。(王正礼.温和灸治疗小儿遗尿 220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0 ; 25 ( 5 ): 20

5 )

Page 7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疗效评价 针灸治疗遗尿疗效较好,特别是大脑皮层失调、营养不良、感受风寒等引起者。这类患者多在 3~5 次治疗后明显好转,若 10 次以上治疗无效者,多说明有其他致病因素,应查明原因,再作治疗。针灸治疗遗尿的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机体功能状态,头脑反映灵敏者疗效好,下午治疗,特别睡前用灸法效果好等。

2 .调养护理 首先应给患儿解除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怕羞心理。避免精神刺激,严禁斥责体罚。

其次应培养良好习惯,纠正贪玩,避免过度疲劳;晚间限制进水量,少进流质饮食;睡前排空小便,侧卧睡,在其经常尿床的钟点前唤醒起床小便。

Page 7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遗尿多由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

胱约束无力,或病后脾肺气虚,水道制约无权

而致。因而发生遗尿。

治疗大法以补虚扶正为主,处方以膀胱

俞、募穴为基础组成。除针刺外,还常用灸法

及其他无损伤性穴位刺激方法。

Page 7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疳”的含义包括两种。其一指疳证的患儿气液干涸,身体赢 (lei)瘦。这是就本证主要病机与症状而言的。故有“疳者干也”之说。其二指疳证多由饮食失调,恣食肥甘所致。这是就发病原因而言。故有“疳者甘也”之说。

Page 7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如母乳不足,或断乳过早或过迟,或食物过于单调而形成营养缺乏。脾胃为水谷之海,生化之源,若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则渐成疳证;或喂养虽充足,但不符合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致乳食停滞,损伤脾胃,耗伤津液,亦能形成疳证;或恣食肥甘生冷,蕴积中焦,积久生热,精微无从运化,气液亏损,终成疳证。

Page 7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2 .饮食不洁,感染虫疾:小儿脾胃虚弱,若年幼不知卫生,感染诸虫,可消耗机体营养,而致肌肤消瘦,气血虚弱,转化成疳。

本病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本证形成后,日久不愈,又可变生他证。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性有虚有实。

现代医学认为营养不良是由蛋白质、热量不足而造成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多由喂养不当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多发生于 3 岁以下的小儿。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皮下脂肪减少、体重下降、水肿、肌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常伴有身体各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Page 75: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辨病情轻重:若为轻症,表现为体重不增,继则体重减少,比正常体重减少约 15%。皮下脂肪减少,如将腹部脐旁皮肤和皮下脂肪用手捏起,两指间厚度不足 1cm ,肌肉松弛。并兼有脾胃失运表现,如食欲不振、腹胀、泄泻、面黄肌瘦、精神不振,或有掌心热等。

若为重症,表现为面颊脂肪消失,颧骨突出,额有皱纹,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 25%~ 40%,胸壁皮下脂肪厚度不足 0 . 5cm ,甚至脂肪层消失。临床表现为气血两亏,如皮肤干燥无弹性及光泽,头发稀疏而脆。精神不正常,烦躁好哭,或萎靡嗜睡,表情淡漠,口唇指甲苍白,体温低于正常,呼吸浅表无力等。重症还可伴有各种并发症。

Page 76: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中脘——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可和胃理肠;

足三里——扶土以补中气;

四缝——为奇穴,是治疗疳疾的经验效穴。

Page 77: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配穴:食积者,加下脘、璇玑、腹结;虫积者,加天枢、百虫窝;重症疳积者,加神阙、气海、肺俞、膏肓、肾俞。

操作:一般毫针刺用补法,是否留针应视患儿配合程度来决定,一般对婴幼儿采取速刺不留针。治疗本病关键是掌握刺四缝方法。首先应严格消毒,用三棱针或较粗毫针,迅速刺入 2~ 3mm,出针后轻轻挤出液体,并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四缝穴一般隔日 1 次。四缝穴位于第 2~ 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近代临床有人称远端指间关节中央为“上四缝”,称指掌关节处为“下四缝”,刺法与四缝相同,据称有同样作用。

Page 78: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皮肤针法:选夹脊穴 ( 第 7 ~ 17椎 )、脾俞、胃俞。从上而下轻轻叩刺,每次叩打 10~ 20分钟,隔日治疗 1次。

(2)捏脊法:部位为脊柱及其两侧,使患儿俯卧,裸露背部。从长强穴向上,用手指捏起皮肤,一捏一放,交替向上,一般至大椎穴为 1遍。 3遍后再从白环俞沿脊柱两侧 1.5 寸处捏起,自下向上,随捏随放,至大杼穴,反复 3遍,每日 1 次。

Page 79: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3)割脂法:选鱼际,作局部麻醉后,作纵切口约 4厘米长,用止血钳插入切口,作局部按摩,如出现得气感则疗效较好,然后取少量脂肪,用酒精棉球压迫防止出血,然后作外科包扎。

(4)穴位敷贴法:选内关、神阙。用桃仁、杏仁、山栀等份研成粉末,加冰片、樟脑少许,研末拌匀备用。取药末 15 ~ 20克,用鸡蛋清调匀敷于穴位上, 24小时去除。

Page 80: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针刺治疗本病疗效 本病为针灸的适应症之一,古今临床皆有丰富经验,多数患儿单用针刺即可痊愈。针刺除用经验穴四缝外,还应辨别证候,从整体调整,方可取得满意疗效。因部分患儿是由于其他慢性疾病所致,如肠寄生虫、结核病等,故应查明原因,不能单从消积除疳治疗,而应根治原发病,及时防治各种急慢性感染,彻底治疗慢性消化道疾病及各种消耗性疾病或寄生虫病,身体才能逐步康复。

2 .饮食调理的意义 本病的发生与喂养不当关系密切,故治疗的同时还应通过调理饮食来提高与巩固疗效。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根据患儿病的轻重,消化力的强弱选择富有营养、成分齐全、易于消化的食物,并注意合理的育儿方法,定时定量进食,纠正偏食习惯。

Page 81: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本病的发生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使积滞成疳。其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虚弱,运化水谷功能失调,不能将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各脏腑及四肢肌肉。本症形成后,日久不愈,又可变生他症。

针灸治疗以健脾化滞、驱虫消积为法,在辨证选穴基础上多点刺经验穴四缝。

Page 82: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方义:百会为督脉穴,督脉入络脑,故能健脑调神;四神聪为经外奇穴,有健脑益智之功;悬钟为髓会,可益髓补脑,强壮筋骨;足三里培补后天之本,化生气血,滋养筋骨、脑髓;合谷调理气血,化瘀通络;夹脊穴通阳活络、强脊。

Page 83: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头针法:选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 1线、顶旁 2线、顶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用 1.5寸毫针迅速刺人帽状腱膜下,然后将针体与头皮平行,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区,留针 2~ 4小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隔日 1 次。

(2)穴位注射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 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 B1 、 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 0.5 ~ 1毫升,隔日1 次。

(3)耳针法:选枕、皮质下、心、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Page 84: 《 针灸学 》   第 七 章

1 .针灸治疗本病的轻型有一定效果,

可以改善症状,并应重视早期治疗。

2.针刺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功能训练

和智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