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讀書分享: 石頭的代價 謝艾珊 2013. 05.02 宏恩團契/信友堂信友團契第五組 Email: [email protected]
27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Jul 13, 2015

Download

Education

happytw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讀書分享: 石頭的代價謝艾珊 2013. 05.02

宏恩團契/信友堂信友團契第五組

Email: [email protected]

Page 2: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詩篇 118:22

Page 3: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參與』,是石頭的代價,更是讓代價結實纍纍的養份。過程中的每個當

下,都有化成永恆的可能。付上了代價的石頭,成了每個孩子們生命的房

角石!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在尋找自己,也許我們很難真的尋到完美的我,但我

們卻可以在每個選擇上,陶塑自己,讓自己更『完整』。而更珍貴的,是

我們越過從『我』到『我們』的岔路,就創造了人與人之間互相陶塑的過

程,這樣的一趟人生之旅,將何等值得!

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時刻,是願意花幾分鐘深刻的默想,默想一個脆弱無助

孩子的痛苦;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投資,是願意花幾分鐘深刻的為他們禱

告,願意用心採取一些行動,給予一些支持,而看到即便是最窮困的孩

子,都有全世界最美的笑容!

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冷漠;關心的反面,不是加害,而是忽視。阻

礙孤兒成長的,其實並不是病痛,而是我們的忽視;捆鎖他們發展的,並

不是窮困,而是我們的冷漠;諷刺的是,物質的富裕,輕易的欺騙了我們

活在以「我」為中心的人。這些孩子並不需要施捨,只有用謙卑來打包關

懷的行動,才能走入孩子的靈魂深處;只有用同理來包紮孩子們的痛苦,

才能讓傷口癒合;也只有用尊重當作包裹的郵票,才能讓孩子們收到最珍

貴的禮物。

永不放棄 杜明翰

Page 4: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我們實在不懂得珍惜,因為我們不懂得所謂價值就是一種選擇,錯誤的選

擇,導致許多浪費,但比浪費更令人痛心的奢侈,是我們輕易的忽視了一

些機會,一些可能讓痛苦中孩子的夢想成真的機會!

威西格葉.傑克森.卡古里,這個出生在在烏干達西邊,一個默默無名的

奈卡葉茲村的孩子。一個心中微小的呼喊,一個溫柔的力量,扭轉了許多

愛滋孤兒的命運,扭轉了許多陪伴他一起走這條道路者的生命。

但這並不容易,他說:「我選擇的這條道路沒有街燈!」

他卻明白:「要看到最閃亮的星空,就必須等到最黑暗的深夜」

當生命的氣息,從躺在草蓆上堅持穿著紫色制服的絲卡維亞身上一點一滴

的流失時,威西說:「我不能哭泣,因為只要我開始哭泣,就永遠停不下

來!」但生命終究不應停留在眼淚和歡笑的交界處,生命中值得我們用一

切努力換取的,是無論多麼艱難,無論多麼失望,我們還是能在暴雨中歌

唱,在強風中前行!那群讓作者驚訝的孩子,讓作者這樣脫口而出:「天

都崩塌下來了,他們為甚麼還能唱歌?」

人生的轉折點常常在正確的問題中,這個故事帶著我進入了三個深刻的思

考:我看見了甚麼?我正在走一條甚麼樣的道路?我正在做甚麼樣的選擇

Page 5: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我看見了甚麼」關乎一個重要的動力,就是「希望」 ~

這是一個教導我甚麼是「希望」的故事:當耗盡部落每個慕卡卡(祖母)一

生積蓄的,竟然是他們兒女的喪葬費,然後必須再度拾起鋤頭,為的是養

活孫兒們;當原本一間間美麗的房舍,變成一座座無名塚…我開始瞭解讓

希望永存於心是何等艱難。這個故事讓我學到,只有愛能夠讓希望延伸,

永不凋零。但我們如何學習去愛呢?我們豈不是早已在混亂的價值觀中迷

失了方向嗎?愛的定義不是早已錯亂得足以埋葬我們的靈魂嗎?

我在石頭的代價中找到了一些線索,當我遙視故事中那個叫做「喜樂」的

女孩,是怎樣從被迫賣淫的桎梏中回到學校;當我從心中看到故事中一個

個在泥屋中努力活下去的孤兒,如何讓作者的心糾結在一起;當我體會奈

卡孤兒小學第一批畢業生的歡樂,和促成這些歡樂背後的眼淚與代價…我

開始了解甚麼是愛,而那頑固的「塔塔」(父親),用一隻還能看得見的眼

睛,緊盯著一磚一瓦,看到這一磚一瓦將如何讓被棄的孤兒在這上面踏出

希望,我了解為了愛的頑固,是石頭的代價。

愛,讓希望閃亮!

Page 6: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我正在走一條甚麼樣的道路?」

石頭的代價是一條從「我」到「我們」的路,這關乎我們的價值觀,關乎

我們的選擇。當小小的威西翹家渡水,只為了一睹甚麼是「上課」,他的

心跳隨著從學校傳出來越來越清晰的歌聲而越來越劇烈時,我好像跟著這

個孩子穿梭在香蕉樹和灌木叢間,終於能悄悄的趴在教室的窗口了,他

說:「粉筆在黑板上答答作響,終於讓我的好奇心變成了火焰,一抹大大

的微笑在我臉上泛開…」

但這樣令人動容的小小心願,沒有停留在威西的心中,卻逐漸長大,

從「我」轉成「我們」。在這條道路中,一顆顆石頭不僅逐漸打造了孕育

孩子歡笑聲的教室,一顆顆石頭,更是一個個代價-- 一顆顆眼淚的代價:

擠在叔叔家寄養的珍妮,和十三歲持家的布魯諾,還有影響他一生的哥哥

法蘭克,威西說:「我的心在哭泣」,但這些眼淚終於化作披荊斬棘、突

破困境的力量,讓許許多多人把感動轉成行動,一起投入建造學校,一起

投入建造孩子們的生命。我們看到兩個方向的「我們」,一個是從小小威

西到一群小小孤兒的「我們」,另一個是從長大的威西到好多好多「威

西」的「我們」。

Page 7: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我正在做甚麼樣的選擇?」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選擇之一,是我要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而我要如何

度過每一個當下?人生也許無法避免經歷「哀傷哭泣」的時刻,但勇敢的

經歷它,就一定有「熱淚盈眶」的時刻。

每個當下都當珍惜。選擇,是需要勇氣的。威西並非不害怕,擔心焦慮、

挫折失望是每個選擇的必經之路,我發現這也是一個讓我學習「勇敢」的

故事,嘲笑沒有阻止作者的腳步,在成全孩子們的過程中,其實也成全了

作者本人。成長是雙軌的列車,一軌是我,一軌是我們。在最大的挫折和

傷痛中,威西了解所謂「完整」,是有哀慟的哭泣也有喜悅的熱淚,有艱

難的過程也有歡欣的收割。他說:「我看到了完整的我自己。」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在尋找自己,也許我們很難真的尋到完美的我,但我

們卻可以在每個選擇上,陶塑自己,讓自己更「完整」。而更珍貴的,是

我們越過從「我」到「我們」的岔路,就創造了人與人之間互相陶塑的過

程,這樣的一趟人生之旅,將何等值得!勇敢的反面,並不是害怕,而是

逃避!成功的反面,並不是失敗,而是放棄!

Page 8: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在非洲,下雨的夜裡,天空中一顆星星都沒有時,路總是最黑暗的。在那豐盛的黑暗裡,人生必須繼續下去,即使死亡將我們往下拉。在烏干達的一個村落,一次一顆石頭地,他們蓋起了一所學校......這是關於奮力拯救一整個世代兒童的冒險歷程。

這是奈卡的孩子們在黑暗中努力睜大眼睛,看到越來越多小星星閃爍的故事

Page 9: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為了我們的孩子The Price of Stones : Building a School for My Village

這本書敘述著「奈卡愛滋孤兒學校」創立的動人故事。作者卡古里在書中交織年少時代的回憶,以及他用一顆顆石頭慢

慢建造起學校的過程中鼓舞人心的紀錄。

Page 10: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烏干達共和國(斯瓦希里語:Jamhuri ya Uganda,英語:Republic of

Uganda)

• 東非的一個內陸國家。烏干達也被稱為「非洲明珠」。

• 東南鄰接維多利亞湖,東部與肯亞接壤,北部和南蘇丹相鄰,西部是剛

果民主共和國,西南則是坦尚尼亞和盧安達。

• 東非共同體五國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蒲隆地與盧安達於2010年

建立了統一的經濟市場,並將傾力於2015年合併成為統一的聯邦國家

(擁有共同的憲法、總統、議會和貨幣)

Page 11: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 1888年-1962年英國管轄(保護領) ; 1971年-1979年,阿敏政權

(獨裁統治約30萬烏干達人喪生/坦尚尼亞烏坦戰爭 ; 1986年-現任

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

• 首都: 坎帕拉, 2010年估計總人口:31,800,000人(世界第37名)

• 內陸國家,濱臨很多大湖,如維多利亞湖,艾伯特湖,愛德華湖

和基奧加湖。整個國家座落於高原之上,平均海拔900米。大多數

地區為熱帶氣候。

• 平均國民所得僅210美元。

• 烏干達土地肥沃,礦產有銅,鈷等。農業是經濟最重要部門,有

8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

•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傳到烏干達,現在大多數

烏干達人是這兩種宗教的信徒

• 烏干達是全世界國家中位數年齡最低的國家,2010年只有15.1

歲。

• 坎帕拉馬凱雷雷大學是烏干達重要大學之一

For God and My Country「為了主和我的國家」

國歌:《喔,烏干達,美麗之地》

《Oh Uganda, Land of Beauty》 烏干達國旗 烏干達國徽

Page 12: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作者介紹

威西格葉.傑克森.卡古里 TwesigyeJackson Kaguri

烏干達出生長大,畢業於烏干達馬克瑞瑞大學(Makerere University),曾

為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密西根州立大學東蘭辛分校(MSU, East Lansing)發展部主任,烏干達奈卡(Nyaka)與庫塔巴(Kutamba)愛滋孤兒學校創辦人和校長。

蘇珊.厄巴奈克.林威爾 Susan Urbanek Linville 生物學家與作家,現居費城。

Page 13: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人生不該是如此

烏干達西部有許多茂盛青翠的橡膠園跟種著豆子與樹薯的梯田

往西邊茶樹樹叢覆滿綿延起伏的土地,生產出將運送到全世界各

地的產品

我無法了解為什麼這麼少人富有,而這麼多人受苦

當時是1989年我們沒有電力沒有乾淨的水,只有最低限度的醫療

和大多數都負擔不起的教育

這裡面有很大的問題我迫切的渴望解決這個問題

卡古里 :

Page 14: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 從烏干達的首度坎帕拉開車到奈卡葉茲村要一整天主要的公路橫越

過,沿著維多利亞湖北岸的台地之後開始慢慢爬上西南方的高地

• 這個區域的西邊是剛果共和國南邊臨盧安達魯文佐里山脈、西瑞夫

特湖區,好幾個烏干達的國家公園以及世界上僅存的山地大猩猩棲

息地都在這裡,這個地區充滿令人敬畏的美景但也是眾多窮困人民

的家鄉其中大多數人民勉強靠著種作自給自足的農民

• 除了這樣壯麗美景與驚人貧窮的強烈對比之外更讓人驚異的是這裡

始終存在的堅毅的希望

• 這是一個複雜的共生環境穿著西裝的男人走在塵土飛揚的公路邊緣

橡膠樹隨意生長在房子的前院,長腿的鸛鳥在樹上築巢就像是後院

的燕子或知更鳥, 還有小孩子到處都有小孩子不斷叫我渴望獲得注

• 這裡好暗,我以前一天到晚摸黑走這些路,我的腳知道這裡大大小

小的石頭,從來不會迷路,會不會就是這金城武的方向感讓他繞了

一大圈又回到這裡

• 這有許多讓他景仰的模範例如孟都教授(不曾忘記自己同胞當地人

的英雄)以及傑克森的哥哥年復一年回來跟自己家鄉分享財富的慷

慨人物還有堅定的信仰

蘇珊 :

Page 15: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 法蘭克

豐田汽車;雞肉都是骨頭,多吃點,你會需要很多力氣;

我不知道你怎麼能做這件事做這麼多年,這麼多人

你只能盡力而為, 弟弟,上帝知道我們不可能幫到所有

的人

• 卡古里

烏干達西南部一座小農場裡長大

受教育: 馬凱雷雷大學,主修社會科學

研討會的激勵: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人權組織 :當我在為提昇人權促進男女平等奮鬥時,我的

烏干達同胞為了活下去而奮鬥

父親的期望: 十二歲時,幫你找個勤勞的女人,你跟她結

婚她會待在家裡耕田,生小孩,讓你繼續升學

瘦削病的疾病

行過死蔭的幽谷, 100多棵樹,我的痛苦不是一種懲罰

而是一次學習

我選擇得這條路沒有路燈

故事的主人翁們

Page 16: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大學時主修是社會科學; 研討會上我第一次聽到「聯合國世界人權宣

言 : 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

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

從來沒有人提過人權在這裡農民要求得溫飽很保有自己的土地都

萬分艱難

他們認為健康和福利 奢侈品而非權力

人權關懷組織: 性別角色的關注, 活動裡男性負責煮飯上菜;女性

工程師跟男性廚師來顯現平等原則鼓勵大家再教育很工作選擇上

更加自由這是對社會有用的工作但是無法滿足我想做些有意義的

事來對抗貧窮的慾望

愛滋病在非洲被稱為瘦削病的疾病

1982年在烏干達的拉凱首次發現,

1991年有15% 烏干達成年人被用為可能有這種疾病, 城市裡30%

的孕婦受到感染

因此當我在為提昇人權促進男女平等奮鬥史我的烏干達同胞仔仔

為了活下去而奮鬥

研討會的激勵

Page 17: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 神 感謝你上帝,戴爾,艾瑪

• 塔塔 好鬥,一英畝,監督建造

• 母親 說甚麼話,念甚麼禱文,他的力量

• 慕卡卡 「你現在上帝手中了,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

在全能者的蔭下,我要論到耶和華說,他是我的避難所,

是我的山寨,是我的神,我所倚靠的」;每天晚上,兩條

溪,月圓的光;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

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耶和華是我的亮光

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 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

的箭,因他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

護你,天使將上帝的光帶到年輕的生命裡

• 貝蘭達 我們得做點甚麼,阿門;村落幾千個的孤兒,國家 兩

百萬個孤兒;沒有時間等了,當你遲疑時;積蓄

• 孟都教授(榮譽部長) 堅持;握手;早晨和演說

• 森帕 內向、小聲、熱心腸、擅長數字、樂觀;醫療程序 、太

太三個女兒、保健中心;懷孕婦女、小嬰兒

• 珍妮 & 布魯諾 &米爾頓

Page 18: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Ch.21 不追求,就不可能得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卻都不願意給予孟都教授不屬於

那群人但是他卻撐的比絕大多數人更久,我們都會遇到挫折我

想儘管這無法讓我寬心,但是接著我想到挫折可以引發怠惰也

可以激發行動,可以讓人絕望,也可以帶來極大的啟發,真正

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回應挫折。

Ch.22 任何有價值的事都不容易

就像一場奮戰,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練習,面對奮戰長久下來

就會比較沒那麼困難。

本來可以領導發展這個國家的年輕人,被這個疾病殺害,貧窮

也因此而來。

我已經學會要讓別人認真看待你,你就對避免情緒化的思考情

緒化的思考,會激情熱情,確實如此但是腦筋清楚理性的思考

才能解決問題,因此我現在都隨時保持警戒,鮮少容許自己流

露情緒,我的信念是耐心跟清晰的思考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Page 19: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Ch. 24 誰是我的鄰人

聖經要我們幫助所有受難的人,不問任何問題,有權利與責任

去評斷的是上帝,不是我們。

我們經常不會將信念化為行動,對需要的人,棄之不顧的是我

們。

如果我們不需要犧牲任何東西,有多少人會拒絕拯救一個

孩子?我想應該不會有任何人拒絕,但是到哪一個點,我們會選

忽視哪個孩子,把自己的需求擺在前面,顯然數百萬人都劃出

了那條界線。那個撒馬利亞人不但對躺在路邊的男人發了善心,

還在他傷口上倒了油跟酒來包紮。他讓那男人騎著他的驢子到

鄰近的旅店,還留下錢請店主人照顧他。他甚至承諾會回來看

他的狀況。不只是最低限度的回應,而是完全的付出,我們對

自己的要求應該比這更低嗎?

身為基督徒,我們有三件事可以做,我們可以禱告,我們可以

付出,我們可以行動。或者我們三個都做。

成功沒有神奇的配方,唯一確定的就是努力、決心加上對人生

的熱情,只要我們的學生對未來充滿興奮期待,這場戰役就是

勝利的了

Page 20: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Ch. 24 誰是我的鄰人

聖經要我們幫助所有受難的人,不問任何問題,有權利與責任

去評斷的是上帝,不是我們。

我們經常不會將信念化為行動,對需要的人,棄之不顧的是我

們。

如果我們不需要犧牲任何東西,有多少人會拒絕拯救一個

孩子?我想應該不會有任何人拒絕,但是到哪一個點,我們會選

忽視哪個孩子,把自己的需求擺在前面,顯然數百萬人都劃出

了那條界線。那個撒馬利亞人不但對躺在路邊的男人發了善心,

還在他傷口上倒了油跟酒來包紮。他讓那男人騎著他的驢子到

鄰近的旅店,還留下錢請店主人照顧他。他甚至承諾會回來看

他的狀況。不只是最低限度的回應,而是完全的付出,我們對

自己的要求應該比這更低嗎?

身為基督徒,我們有三件事可以做,我們可以禱告,我們可以

付出,我們可以行動。或者我們三個都做。

成功沒有神奇的配方,唯一確定的就是努力、決心加上對人生

的熱情,只要我們的學生對未來充滿興奮期待,這場戰役就是

勝利的了

Page 21: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我不曉得這個危機的時代會如何被歷史紀錄。每個世代都要面

對不同的事件與災難,而這些事件最終都會定義他們。每個世

代都有屬於他們的為與不為的罪。你要看看世界史就知道。沒

有人能準確預言愛滋危機的結果,是否或何時會有疫苗發明出

來,或者有多少人會因此而死。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耶穌會

希望我們怎麼做。我很確定神對祂子民的期望。我確定神因為

這些寡婦與孩子都是我們的鄰人。不論他們住在奈卡葉茲或是

坎培拉,也不論他們是新教徒、穆斯林和天主教徒,都沒有差

別。他們都是我們得鄰人,受了毆打而在路邊淌血,無助而痛

苦。神沒有召喚我們停下腳步嗎?神沒有要我們發揮同理心,安

慰他們,包裹他們的傷口,照顧他們嗎?

那個湖好大,董事長。但是我不能讓一片海洋減緩我努力的速

度。

Page 22: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在非洲我們有時候會被提醒,如果想看到

這宇宙中的行星,究竟有多亮就必須等到

天空最黑暗的時候。

我們必須在晴朗而沒有月亮的晚上來到戶

外,一開始會覺得似乎什麼都看不到,在

愛滋病大流行的沉重壓力下,你一開始也

會有這種感覺,覺得好像每個人都在垂死

邊緣未來一片淒涼四周完全黑暗,但是隨

著時間過去讓我們努力睜大眼睛,便可以

見見看到越來越多小行星,在黑暗中閃爍

星星,總在無月黑夜顯得最亮。

今日的非洲就是如此這些星星就是給予我

們希望的全世界的孩子而其中也包括了奈

卡愛滋孤兒學校。

Page 23: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塔塔監督建造的過程,拒絕劣等的石頭,

為沙子討價還價,戴爾遠到烏干達來挖地基,

孟都從城裡來演講,麥克萊利改變講道內容來宣傳

這所學校,艾蜜珍捐出他一部份的社會福利金還有

其他數百人的捐獻,這才是石頭真正的代價~

Page 24: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分享

互助

誰是我的

鄰人

信念

行動

感動

了解

感恩

惜福

Page 25: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http://www.nyakaschool.org/

https://www.facebook.com/NyakaAIDSOrphansProject

推薦, 分享給朋友、教會、團體或是學校

推薦, 分享給圖書館

寫一篇心得

成為捐助人

申請志工或實習

奈卡的小英雄

Page 26: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Page 27: 石頭的代價 小組分享

感謝上帝

感謝弟兄姊妹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