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回回 1970 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 —— 神神神神神神 神神神神神神神神神 体、 神神神神神神神神回回回 回回 回回回 回回0304011 回回20050615
17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Jan 19, 2016

Download

Documents

Annick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 神经末梢中的体液性递质及其贮存、释放和失活的机制 的发现 学生:杨欢欢 学号: 0304011 日期: 20050615. 曾经的想法. 长时间以来,人们相当自然地假设神经冲动的传递是借助于物理方法进行的,就像电流在两根电线之间流过一样。 然而,在 20 年代, Henry Dale 和 Otto Loewi 已证明冲动传递是以化学的方式进行的。在神经末梢处冲动引起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这些物质再引起下一个神经或神经所支配的结构的电活动. 问题. 这样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是怎样合成、贮存和释放的?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神经末梢中的体液

性递质及其贮存、释放和失活的机制的发现

学生:杨欢欢学号: 0304011

日期: 20050615

Page 2: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曾经的想法• 长时间以来,人们相当自然地假设神经冲动的传

递是借助于物理方法进行的,就像电流在两根电线之间流过一样。

然而,在 20 年代, Henry Dale 和 Otto Loewi 已证明冲动传递是以化学的方式进行的。在神经末梢处冲动引起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这些物质再引起下一个神经或神经所支配的结构的电活动

Page 3: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问题• 这样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是怎样合成、贮

存和释放的?• 它们怎么能在不到 1 秒的时间内出现、产

生作用并消失?• 神经过程中发生的快的链索过程的话,有

哪些种物质参与其中呢?

Page 4: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卡茨 Sir Bernard Katz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 1911 年 --

• 卡茨对运动神经冲动作用于运动终板引起肌肉活动中发生的电变化特别感兴趣。

Page 5: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奥伊勒 Ulf von Euler 瑞典 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学院 1905 年 --1983 年

• 奥伊勒对交感神经系统特别感兴趣,并早已鉴定了肾上腺素物质,去甲肾上腺素。

Page 6: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阿克塞尔拉德 Julius Axelrod 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所 1912 年 --

• 阿克塞尔拉德主要对递质物质去甲肾上腺素从神经末梢释放后的命运感兴趣。

Page 7: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卡茨传略• 1911 年 3 月 26 日出生于德国来比锡 • 1921 ~ 1929 年他在来比锡艾伯特高级中学受教育 • 1929 ~ 1934 年在来比锡大学学医 • 1933 年得到生理学研究的 Siegfried Garten 奖金,并在 1

934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 在 1935 年 2 月离开德国,有伦敦大学学院的 A.V.Hill 的

实验室工作到 1939 年, 1939 年他获得哲学博士 ( 伦敦大学 ) 及 Beit 纪念研究员职务。

• 1942 年被授予科学博士学位 ( 伦敦大学 ) 。• 1939 年卡茨作为一个卡内基研究成员参加到澳大利亚悉

尼医院的埃克尔斯的实验室。 • 1952 年卡茨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 1969 年他被封为爵士

Page 8: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卡茨传略• 1945 年卡茨与新南威尔士的 Cremorne 的

Marguerite Penly 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David(1947 年生 ) ,在伦敦学习药理学和医学; Jonathan(1950 年生 ) ,在牛津彭布罗克学院学习古典文学。

Page 9: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奥伊勒传略• 1905 年 2 月 7 日生于斯德哥尔摩 • 1922 年入卡罗琳学院学医 • 1926 年起,他在 G.Liljestrand 的药理系当助手 • 1930 年他在那里写成了学位论文,当年他被任命为药理

学助理教授 • 他在肠浸出物中发现了一种生物活性因子- P 物质 • 又陆续发现了前列腺素和精囊素 (1935) 、哌啶 (1942) 及

去甲肾上腺素 (1946) • 1938 年他在伦敦又从 G.L.Brown那儿学到神经肌肉传递

的研究方法。 • 1946- 1947 年,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B.A.Houssay 实

验室与 E.Brarn.Menéndez 合作研究有关内分泌学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的许多方面的问题。

Page 10: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奥伊勒传略• 1930- 1957 年奥伊勒与 J.Sodenstierna 结为夫妇。他

们有四个孩子: Hans Leo ,是美国贝塞斯达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管理人员; Johan Christopher ,斯德哥尔摩塞拉菲默医院的麻醉师; Ursula katarina ,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系文学士助理; Marie Jane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化学工程师。

•  1958 年,奥伊勒与 Dagmar Cronstedt女伯爵结为夫妇。• 奥伊勒教授是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院士、哥本哈根皇

家科学院院士、海牙利奥波德科学院院士、巴塞罗那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哲学学会会员,也是美国内科医师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临床心脏学委员会、瑞典内科医师学会、意大利药理学会、瑞典内分泌学会和航空医学学会的荣誉会员

Page 11: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阿克塞尔拉德传略 • 1912 年 5 月 30 日生于纽约市 • 1933 年在纽约市学院获理学士学位 • 1941 年在纽约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 1955 年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 • 1933 ~ 1935 年,他在纽约大学医学院细菌系实验室任助

教, 1935 ~ 1946 年他在工业卫生实验室人化学师, 1946 ~ 1949 年任 Goldwater 纪念医院、纽约大学第三研究部的研究助理, 1949 ~ 1950 年为 NIH 国立心脏研究所化学药理学部的助理化学师, 1950 ~ 1958 年为 NIH 国立心脏研究所的化学师,并于 1953 年成为高级化学师。1955 年他被任命为健康、教育和福利部,健康服务心理卫生局,国立心理卫生研究所临床科学实验室药理部主任。

Page 12: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阿克塞尔拉德传略• 阿克塞尔拉德 1938 年与 Sally Taub 结婚,他们有两个

孩子。 • 阿克塞尔拉德曾接受下列荣誉和奖励:国家科学基金会游

学奖 (1958) ;德国药理学通讯会员 (1959) ;国际生理学会游学奖 (1961) ;纽约大学医学院 Otto.loewi 纪念讲座(1964) ;神经精神病协作研究会卓越研究奖 (1965) ;费城内分泌学会 Karl E.Paschkis 纪念讲座 (1966) ; Gairdner 基金会奖 (1967) ;国立卫生研究所讲座 (1967)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Nathanson 纪念讲座 (1968) ;乔治华盛顿大学卓越成就奖 (1968) ; DHEW 高级贡献奖 (1968) ;蒙特利尔大学 Claude Bernard 教授职位 (1969) ; DHEW卓越贡献奖 (1970) ;现代医学杂志卓越贡献奖 (1970) 。

Page 13: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横向比较

杨欢欢

出生在上海一个小家庭

18 ~ 22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卡茨 奥伊勒 阿克塞尔拉德

家庭背景 出生于德国莱比锡 祖父为将军 出生于纽约市

俄罗斯犹太人后裔 父亲为 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外祖父是元素铥和钬的发现者化学教授

母亲植物学的哲学博士,教授

教父 190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学历过程 18 岁 来比锡大学学医 17 岁卡罗琳学院学医 21 岁理学士学位

23 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1 岁药理系当助手 21~ 23 岁细菌系实验室助教,化学师

28岁哲学博士及研究员职务 25 岁药理学助理教授 29 岁文学硕士学位

31 岁科学博士学位 26 岁在肠浸出物中发现了一种生物活性因子 34~ 37 岁医院÷研究部的研究助理

39 岁生理学讲师 30岁发现发现前列腺素和精囊素 33 岁博士学位

44 岁伦敦大学生物物理教授 37 岁发现哌定 37~ 38 岁 心脏研究所化学药理学助理化学师

41岁发现去甲肾上腺素 38~ 46 岁化学师÷高级化学师

43岁国立心理卫生研究所临床科学药理部主任家庭 34岁结婚 25 岁 ~52 岁 一婚; 53 岁 再婚 26 岁结婚,生有 2子

Page 14: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必要条件

• 良好的先天条件(家庭氛围, EQ,IQ)• 后天的努力(博、专)• 良好的机遇(实验室交流)• 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个人修养)• 社会的科学氛围(大环境)• 成年后都有比较完整幸福的家庭作为后盾

Page 15: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Page 16: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Page 17: 回顾 1970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