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物物物物 物物物物物物物 物物 物物 (一) 物物物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48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Apr 16, 2017

Download

Law

maxfungo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所有權(第一冊)張永健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實證研究中心執行長

Page 2: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编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物权法之经济分析:方法导论 第三章 物权与所有权的本质与界分 第四章 物权法定与自由之争议 第二编 具体问题 第五章 物权习惯 第六章 法定通行权 第七章 越界建筑 第八章 附合与混合 第九章 共有物分管 第十章 事实上处分权 附 录 法律经济分析对中国物权法之研究有用吗? 参考文献 中文索引 法条与判决索引 英文索引

目次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編 理論基礎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第三章 物權與所有權的本質與界分 第四章 物權法定與自由之爭議 第二編 具體問題 第五章 物權習慣 第六章 法定通行權 第七章 越界建築 第八章 附合與混合 第九章 共有物分管 第十章 事實上處分權 附 錄 法律經濟分析對中國物權法之研究有用嗎? 參考文獻 中文索引 法條與判決索引 英文索引

Page 3: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基本問題 什麼是物權法的經濟分析?

實然: 人受誘因影響 法律產生誘因,但人不總是完全明白法律 產權歸屬,是資訊,不一定為人所知

應然: 法律應該降低交易成本與資訊成本 偶爾,法律可以直接干預配置狀態 終究要達到合乎生產效率的配置效率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

Page 4: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基本問題 什麼是理論分析?

從核心假設、價值出發,經過一連串合於假設、價值的推演,得出結論 經濟分析符合此種理論分析取徑 經濟分析的對手是誰?是否符合此種理論分析取徑?何種其他理論可以完整解釋民法問題?

其核心假設為何?其價值為何? 是法釋義學?

法釋義學是論證模式還是理論分析?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

Page 5: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基本問題 比較法是什麼? 兩重的理論分析

德國民法的價值預設、核心假設,透過某個與我國民法不同的規定,得到如何結果。評價此結果。 我國民法的價值預設、核心假設,是否相同?

若不同,比較德國法或美國法是否 valid? 若相同,我國民法是否有同樣的周邊條件,使結果會一致?即令結果一致,是否應為同樣評價?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5

Page 6: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思考步驟 如何思考民法問題

先立法論、後解釋論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6

Page 7: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一章 導 論 經濟分析有助於解釋民法

以償金為例 經濟分析作為法學方法

法學是以主題還是分析方法來界定? 經濟分析與法釋義學

法學者的法經濟學 vs 經濟學者的法經濟學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7

Page 8: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一章 導 論 美式經濟分析方法解釋大陸法系民法

任何理論都是條件式的論述、陳述 法學能力的關鍵…

法律經濟分析是完整的法學論述嗎? 真正的「一本書主義」?!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8

Page 9: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Page 10: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一編 理論基礎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10

Page 11: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壹、事前觀點與事後觀點  貳、交易成本與資訊成本  參、寇斯定理與經濟效率  肆、共用、共決、半共用  伍、財產原則與補償原則  陸、經濟效率與公平正義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11

Page 12: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事前觀點: 767, 789 事後觀點: 796-1, 787

Page 13: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Coase (1960) 制度費用 = 交易成本 + 資訊成本 交易成本

Establish, maintain, use property rights 資訊成本

Ascertain title 舉例

契據登記 v. 權利登記 v. 私下記錄

Page 14: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先劃出資訊成本(與制度運行相關之資訊取得代價),再將其他產權相關費用稱為交易成本,並將兩者合稱制度費用。 與張五常教授定義之差異是:

第一,本書定義之制度費用,範疇廣於張五常教授定義之制度費用,因為前者包括一人世界仍存在之費用。 第二,一人世界不存在、二人以上世界才存在之資訊取得代價,例如確認談判對手的保留價格,在本書定義下之資訊成本,在張五常教授定義下應該屬於交易成本

Page 15: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寇斯在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s批評 Pigou 的福利分析有誤,但 Pigou 式以租稅來內部化外部性的作法,至今仍常被運用在公共政策。為什麼?

在沒有交易成本的世界中, Pigou稅是多餘的 但在正交易成本的現實世界中,並非所有資源都能產權化。是故,環境主管機關還是要用罰鍰或租稅手段,讓污染者切身感受社會成本。

Page 16: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內部化外部性問題就是制度費用問題。 有正的制度費用,才有外部性。 並不是所有的正制度費用產生的問題,都是外部性問題。 外部性問題,也不是只能利用 Pigou 式的手段解決。 轉換制度(法律制度或非法律制度)往往會影響外部性的高低。

Page 17: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外部性不一定應該被解決 (production

cost) 外部性也不一定要用政府直接干預來解決

Ex. 住宅小區中的外部性引入「預期」,仍是外部性? 如果能以夠低的代價揭露資訊, separate

equilibrium 「住宅規約」與「規約內容強制揭露」之制度設計,使個別小區的居民可以自己互相約束

Page 18: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reciprocal nature of harm

所以,侵權行為訴訟都沒有經濟道理? 在 0 TC 的世界,損害相互性成立。 TC>0 ,而系爭資源(如空氣)的產權沒有被劃定時,損害相互性的概念也很重要。 TC>0 ,法律已將系爭資源財產化,並將物權初始分配給特定人;並留待市場自願交易來促進資源的有效率使用。

不能套用損害相互性

Page 19: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無效率」仍是有用概念! 和張五常的制度經濟學思想如何接軌?

不同的侷限條件會產出大小不同的「租值」( rent ),或說租值消散( dissipation of rent )多寡不一。 亦即,不同的制度,隱含不同的侷限條件;不同的侷限條件下,租值也不同。 重點在找出現實可達、租值最大的制度。從低租值的制度轉變到高租值的制度,只要改制成本不要高於制度轉變帶來的淨收益,就可以用「較有效率」來形容「租值比較高的制度」。 不同制度下的交易 / 制度費用高低,或租值消散多寡,縱使無法計量,至少可以在理論上辨明其相對大小。

Page 20: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章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方法導論 共有、公有 VS Commons, anticommons,

semicommons

喜劇與悲劇

Page 21: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三章 物權與所有權的本質與界分 財產 / 物權是一束人與人間之關係

「物權關係」 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如何描述抵押權人與抵押人之關係? 財產關係的三個核心效力

對世、排他、追及 財產關係:四種典型

排他策略與管理策略的不同組合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1

Page 22: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三章 物權與所有權的本質與界分 所有權(而非財產)才是一束權能( a

bundle of rights ) 定限物權是一個或多個權能的組合 物權法定原則限制了權能組合之方式

權能之分類 使用、收益、處分、占有… . ?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2

Page 23: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三章 物權與所有權的本質與界分 債權物權化=準財產關係

具有部分的對世、追及、排他效力買賣不破租賃—承租人並無可以任意轉讓他人之承租權

債權物權法之公示 425 的公證,是公示嗎?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3

Page 24: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四章 物權法定與自由之爭議 物權類型的最適量

與簡資修、蘇永欽等教授之爭辯 邊際社會利益遞減 邊際社會成本不變或遞增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4

Page 25: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四章 物權法定與自由之爭議 創設最適數量物權類型的制度安排

物權自由 為何物權自由不會完美?

避免侵害權利所支出之成本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5

Page 26: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四章 物權法定與自由之爭議 創設最適數量物權類型的制度安排

物權法定 物權法定 +習慣 物權自由

為何物權自由不會完美? 避免侵害權利所支出之成本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6

Page 27: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四章 物權法定與自由之爭議 創設最適數量物權類型的制度安排

物權自由 為何物權自由不會完美?

避免侵害權利所支出之成本 確認交易對象而支出之成本:動產 系統成本:新型物權類型對稅制之衝擊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7

Page 28: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四章 物權法定與自由之爭議 創設最適數量物權類型的制度安排

物權法定 為何物權法定讓人憂心?

沒有完整的未來利益 可以用的信託形式乏人使用;部分信託形式未明白被允許使用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8

Page 29: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四章 物權法定與自由之爭議 創設最適數量物權類型的制度安排

物權法定 +習慣 事實上處分權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29

Page 30: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二編 具體問題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0

Page 31: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五章 物權習慣 資訊成本理論與物權習慣

預測:資訊成本越低的物權習慣,越可能被法院承認 驗證:臺灣司法實務中的物權習慣

None…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1

Page 32: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六章 法定通行權 通行權之問題本質:法定而非意定

Hybrid rule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2

public road

neighboring parcel

landlockedparcel

neighboringparcel 6neighboring

parcel 8neighboringparcel 7

public road

public road

neighboringparcel 1

neighboringparcel 2

neighboringparcel 3

neighboringparcel 4 neighboring

parcel 5

landlocked parcel

neighboringparcel 9

public road

neighboring parcel

landlockedparcel

Page 33: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六章 法定通行權 通行用途:高邊際社會利益 必要性:邊際社會利益> 邊際社會成本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3

Page 34: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六章 法定通行權 選擇通行處所與方法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4

  客觀標準 主觀標準偏鄰地 模式 1:鄰地損害最少

Minimize CFMV

模式 2:鄰地所有權人選擇Minimize CEV–CFMV偏己地 模式 3:己地利益最大

Maximize BSOCIAL

模式 4:己地所有權人選擇Maximize BSOCIAL–CFMV

Page 35: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六章 法定通行權 為何 789限制袋地通行處?

避免外部化成本 為何 789容許無償袋地通行?

誘使當事人事前安排; 0元比較容易作為談判起點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5

P A

B C

Public road

Page 36: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七章 越界建築 知而立即異議

在「重大過失越界者」與「明知越界而不即提出異議之鄰地所有權人」之間,臺灣民法第 796條選擇保護後者,或可以下列經濟理由解釋之:越界決定在前,異議動作在後。越早防止糾紛發生,越能減少社會成本,並越可能讓雙方透過自願交易解決資源使用衝突問題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6

Page 37: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七章 越界建築 法院所定之「相當價額」應等於市價

雙方都是在「法院判決的陰影下」協議——若法院總是判定低於市場行情的價額,越界者就沒有太大誘因要接受鄰地所有權人等於市價的出價,因為上法院爭訟使越界者付出更少價額。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7

Page 38: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七章 越界建築 設置安全閥與否:事前與事後觀點的平衡

If 拆除成本+越界者之房屋因而減少之價值+ 外部成本-被越界部分土地在拆屋還地後之利用價值-外部利益> 0 Then拆屋還地之成本大於利益,淨社會福利下降

拆除成本,相對於房屋與土地之價值,通常會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外部利益與外部損害並非每個個案都有。是故,究竟移除有無效率,關鍵在於「越界者之房屋因而減少之價值」與「被越界部分土地在拆屋還地後之利用價值」孰大 此即第 796 條之 1 所謂之「當事人利益」 第 796 條之 1 所謂之「公共利益」則應該考量外部利益與外部損害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8

Page 39: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八章 附合與混合 動產之附合、動產之混合

「非毀損不能分離」或「分離需費過鉅」 「不能識別」或「識別需費過鉅」 If (分離後兩物之總價-合成物之價格)<分離費用 Then 分離需費過鉅

主物 以附合、混合前之價值而非數量來判斷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39

Page 40: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八章 附合與混合 不動產之附合

「重要成分」 = 分離需費過鉅 建造中房屋的定性

學者:重要成分動產不動產 實務:動產不動產 本書:動產重要成分不動產 本書:若契約另有約定,不適用附合、混合規定

附合、混合規定(在一定限度內)是預設任意規定! 實務見解需奠基在此見解之上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0

Page 41: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八章 附合與混合 排除惡意附合與混合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1

Page 42: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九章 共有物分管 不動產分管權 動產分管權

準財產關係 分管契約之效力繫於第三人掌握之資訊

分管權不一定能滿足對新型財產關係之需求 有稅金? 不分割期限 30年可能太短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2

Page 43: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十章 事實上處分權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3

Page 44: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2005年至2012年既有新、舊違建未拆除總數

44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500000

550000

未拆違建數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年

Page 45: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十章 事實上處分權 出資建造者原始取得所有權之論證,在未有法律明文規定之前提下,應該奠基在 accession

principle 及其「排除約定」之交互作用。 Accession principle 「添附原則」 811-814 、 766 、 69-70 新生事物之產權歸屬,應該考慮其相關事物之產權歸屬,並儘量作一致處理 766 :可以用當事人特約排除。(立法理由)

45

Page 46: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第十章 事實上處分權 事實上處分權作為習慣創設之物權類型

房屋稅籍登記作為公示 永久使用、收益、處分權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6

Page 47: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附錄 法律經濟分析對中國物權法之研究有用嗎? Richard Epstein 的先占理論

無主物先占原則的替代品是中央集權,是政府部門掌控龐大的資源分配權力。 Lior Strahilevitz 的物權拋棄理論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7

  無主物先占之實定法( de jure)權利有 無

拋棄動產之實定法( de jure)權利有 ( 1)敗壞成本:低混淆成本:高競賽成本:高

( 2)敗壞成本:高混淆成本:零競賽成本:零

無 ( 3)敗壞成本:零混淆成本:低競賽成本:低( 4)敗壞成本:零混淆成本:零競賽成本:零

Page 48: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第一冊 151124

END

張永健 ( 課堂用,請勿轉寄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