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Banner
1 ܋10 ਗ਼ଡఊພБ(ݱ)/2015 /3 /29 / 005 ϱ 2014 ਗ਼ଡఊ൧ݓބ࠶ഠ߶ؿ܄࠹Б ਗ਼ଡఊ൧2014 đਗ਼ଡఊ൧ಪᆇӞઋൌϖᇏaඹᇏಆ߶aؽՑᇏန۽ቔቖซ߶ ބሱᇍϖՑaϖՑಆ(ঔն)߶ၰപၛ൧ՑaՑಆ(ঔն)߶ၰപđ ಡഠ߶໗ބקӉᇍνᆃ၂ሹଢѓބሢငđӻ໗ᇏaڿԷđളॴ ᄀൔؿᅚđൌགྷਔഠ߶ؿᅚđ൮کഠ߶໗ބקӉᇍνקԤb ၂aሸ ކಆൌགྷളӁሹᆴ(GDP)2510 ၡჭđοбෘđбഈᄹӉ 10.5%bఃᇏđ ၂Ӂြൌགྷᄹ30 ၡჭđᄹӉ 5.6%ĠؽӁြൌགྷᄹ955 ၡჭđᄹӉ 12.2%ĠӁ གྷᄹ1525 ၡჭđᄹӉ 9.3%bՑӁြܒࢲб২ 1.2:38.1:60.7b οӈᇾದ१ෘđದनളӁሹᆴ 71105 ჭđᄹӉ 7.0%đοन߸ᅼ ކ11575 ჭb ಆཨࡎٮбഈഈᅨ 2.8%đбഈઋ 0.7 ۱Ϥٳbϖնোഅڛༀཛଢᇏđ Ԣტ໓߄ڛༀোбഈ༯ 0.1%ຓđఃোഅڛༀཛଢᆷඔनӯགྷ҂ ӱ؇ഈᅨđᅨږनႵ෮ઋbఃᇏđൊোഈᅨ 5.6%aোഈᅨ 1.1%a၉ሢোഈᅨ 1.3%a ๖ഡСႨڛༀোഈᅨ 1.2%a၄ਏЌބ۱ದႨোഈᅨ 1.4%a๙ބ๙োഈᅨ 1.3%aᇾোഈᅨ 1.1%b ಆ൧۽ြԛӌбഈ༯ 4.6%đ۽ြളӁᆀܓ2.3%b(і 1)b
10

第 1 页 共 10 页

May 13, 2023

Download

Documents

Weimin Zhang
Welcome message from author
This document is posted to help you gain knowledg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o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Share it to your friends and learn new things together.
Transcript
Page 1: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1页 共 10页

乌鲁木齐晚报(汉)/2015年/3月/29日/第 005版 文告

2014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2014年,乌鲁木齐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十届七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和着眼点,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紧贴民生推进跨

越式发展,实现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首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1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0.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30亿元,增长 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955亿元,增长 1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525亿元,增长 9.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2:38.1:60.7。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1105元,增长 7.0%,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 11575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8%,比上年回落 0.7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比上年下降 0.1%外,其他七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涨幅均有所回落。其中,食品类上涨 5.6%、烟酒类上涨 1.1%、衣着类上涨 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 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 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 1.1%。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 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2.3%。(见表 1)。

Page 2: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2页 共 10页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1.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0%。其中,农业产值 29.29亿元,增长 0.5%;林业产值 3.84亿元,增长 2.9%;畜牧业产值 24.98亿元,增长 10.0%;渔业产值 0.94亿元,下降 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94亿元,增长 17.6%。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93.67万亩,下降 5.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29.93万亩,下降 15.7%;棉花播种面积 2.25万亩,下降 16.7%;油料播种面积 5.36万亩,下降 30.9%;蔬菜(含薯类)播种面积 35.99万亩,增长 4.6%。 主要农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蔬菜产量(含薯类)108.30万吨,增长 20.4%;水果产量 7.33万吨,下降 24.0%;粮食产量 14.61 万吨,下降 16.1%;油料产量 1.11 万吨,下降 33.5%;肉类产量 7.71万吨,增长 5.9%;奶类产量 9.82万吨,增长 0.3%;禽蛋产量 1.89万吨,增长 24.3%(见表 2)。

Page 3: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3页 共 10页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71万吨,增长 1.9%;农村用电量 2.72亿千瓦时,增长 10.6%。 全年设施农业数量 38720个,较上年增长 44.4%,设施农业占地面积 3.31万亩,增长 7.8%,其中新建温室大棚 0.60万亩;新增蔬菜生产面积 1.8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780亿元,比上年增长 12%。在全部工业中,非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 475亿元,增长 20%;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 305亿元,增长 4.4%。在全部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 592亿元,增长 13.0%;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 188亿元,增长 6.0%。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 96.7%,其中:轻工业为 93.0%,重工业为 97.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见表 3)。

Page 4: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4页 共 10页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亏损面 30.4%,较上年扩大 7.4 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 280.80亿元,下降 5.7%;实现利润 110.41亿元,下降 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151.9,比上年回落 19.1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 9.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5.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 2.11次,资产负债率为 60.6%,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100.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8.6万元/人。 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688.39亿元,比上年增长 4.9%。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4259.9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1075.91万平方米。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 26.48万元/人,增长13.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1526亿元,比上年增长 20%。

Page 5: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5页 共 10页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 7亿元,比上年增长 31.4%;第二产业投资 417亿元,增长 5.3%;第三产业投资 1102亿元,增长 26.7%。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投资 271.85亿元,增长 20%(见表4)。

Page 6: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6页 共 10页

Page 7: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7页 共 10页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投资 201 亿元,比上年下降 14.9%;地方投资 1325 亿元,增长 28.0%;基础设施投资 627.13亿元,增长 13.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1%;民生投资956.60亿元,增长 2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62.7%。 全年共有 314个亿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增长 16.7%,完成投资额 1150.48亿元,增长 19.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 75.4%。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359.44亿元,比上年增长 32.4%;商品房施工面积 4370.01万平方米,增长 29.1%;竣工面积 721.78万平方米,增长 71.3%;商品房销售面积 488.08万平方米,下降 11.2%;商品房销售额 307.84亿元,下降 7.6%。 全年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 23个,累计投资达 35亿元,建设房屋 132万平方米,完成市政配套管线 16.6公里;新建廉租房、公租房 9513套、经济适用房 2571套。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70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959.75 亿元,增长 10.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110.25 亿元,增长 8.0%。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 1065.70亿元,增长 10.3%;乡村零售额 4.30亿元,增长 9.1%。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 13.1%;日用品类下降 7.8%;金银珠宝类下降 19.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5.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10.2%;汽车类零售额下降 4.8%;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 4.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 2.1%;通信器材类下降 26.5%;书报杂志类增长 12.5%。 住宿餐饮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住宿业营业额 24.70亿元,比上年下降 7.0%;餐饮业营业额106.34亿元,增长 10%。全年新增国家钻级酒家酒店 30家。 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组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 17个,主办承办 2014年丝绸之路国际食品展览交易会暨第四届中国清真美食文化节、文化创意博览会等展会 86个。 启动中心城区 6 个大型农贸市场建设,改建 28 个标准化集贸市场,在取消早夜市区域新建27个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8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3%,其中:出口总额 72.17.亿美元,增长 12.8%;进口总额 10.68亿美元,下降 23.6%。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 41.58亿美元,增长 5.8%;加工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 0.56亿美元,下降 0.8%;边境小额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 29.61亿美元,增长 12.4%;旅购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 9.12亿美元,增长 7.0%,其他贸易方式实现进出口总额 3.21亿美元,下降 45.3%。 从贸易对象国看:对哈萨克斯坦实现进出口总额 27.84 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吉尔吉斯斯坦12.63亿美元,增长 18.0%;伊朗 6.35亿美元,增长 27.0%;乌兹别克斯坦 5.95亿美元,下降 13.0%;塔吉克斯坦 5.80亿美元,增长 11.0%;美国 2.19亿美元,增长 34.0%;俄罗斯 1.82亿美元,下降6.0%;阿联酋 1.54亿美元,增长 3.1倍;乌克兰 1.49亿美元,下降 35.0%;德国 1.36亿美元,增长 22.0%,其他国家 15.88亿美元,增长 3.2%。 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 305项,引进区外到位资金 626亿元,增长 21.2%;实际利用外资 2.6亿美元,增长 15.7%。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含一日游)2014.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1%,其中,接待国外游客 31.57万人次,下降 10.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274.57亿元,下降 0.8%,其中国际旅游收入 11.84亿元,下降 9.9%。 七、交通、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 27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92公里。年末拥有各种机动车辆 74.29万辆,比上年增长 16.2%;其中私人拥有汽车 55.78万辆,增长 21.5%。

Page 8: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8页 共 10页

全年完成交通货运周转量 249.8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7.6%,其中,铁路货运周转量 84.54亿吨公里,下降 2.6%;公路货运周转量 162.54亿吨公里,增长 13.9%;民航货运周转量 2.8亿吨公里,增长 5.3%。 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 285.4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8%,其中,铁路客运周转量 35.23亿人公里,下降 2.1%;公路客运周转量 31.55亿人公里,下降 12.5%,民航客运周转量 218.66亿人公里,增长 6.3%。·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 63.16亿元,比上年下降 3.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43亿元,增长 7.7%;电信业务收入 58.73亿元,下降 4.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144.60万户,比上年减少 2.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463.40万户,比上年减少 3.5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 91.80万户,比上年增加 5.95万户。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452.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40.62亿元,增长 12.8%,四大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42.79亿元,增长 57.1%;营业税 100.13亿元,下降 9.1%;企业所得税 41.77亿元,增长 21.4%,个人所得税 20.92亿元,增长 17.6%。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 516.15亿元,增长 14.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04.80亿元,增长 14.6%。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 301.5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74.5%,增长 15.2%,其中:教育支出 65.77亿元,增长 11.4%;公共安全支出 33.02亿元,增长 16.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3.76亿元,增长 2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6.19亿元,增长 17.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6233.97亿元,比上年增长 11.1%。其中:单位存款 3695.89亿元,增长 1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974.84亿元,增长 4.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4502.33亿元,增长 14.3%。其中:短期贷款 1283.01亿元,增长 14.2%,中长期贷款 2539.94亿元,增长 12.9%。 年末全市拥有保险公司 200家,全年保费收入 104.44亿元,比上年增长 1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3.04亿元,增长 21.1%;人身险保费收入 71.40亿元,增长 16.1%。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 34.51亿元,比上年增长 16.3%,其中,财产险 17.07亿元,增长 11.7%;人身险 17.44亿元,增长 21.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 675 所,较去年增加 5 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 20 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41所,普通中学 153所,小学 133所,幼儿园 324所,特殊教育学校 4所。 各类学校共招生 19.23万人,增长 0.5%,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4.58万人,增长 2.1%;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2.41万人,下降 14.5%;普通中学招生 5.73万人,下降 1.0%;小学招生 3.78万人,增长 2.1%;幼儿园招生 2.71万人,增长 15.3%;特殊教育学校招生 161人,增长 40%。 年末各类学校在校生 66.16万人,比上年下降 0.1%。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 15.27万人,增长 4.6%;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 6.68万人,下降 18.6%;普通中学在校生 17.08万人,增长0.8%;小学在校生 20.23万人,增长 1.8%;幼儿园在校生 6.84万人,增长 4.2%;特殊教育在校生 498人,下降 0.8%。 年末各类学校毕业生 17.44万人,下降 0.5%。其中普通高等学校 3.55万人,下降 4.4%;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2.94 万人,增长 3.0%;普通中学 5.41 万人,增长 1.3%;小学 3.17 万人,下降4.1%;幼儿园 2.35万人,增长 2.4%;特殊教育学校 154人,增长 24.2%。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 79家;专业化科技中介机构 18家;专业从事技术开发的机构 113家;从事技术服务的机构 67家;批准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家;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 52个;建立了 5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化基地。经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193家,占全疆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52.0%。全年专利申请量 4545件、专利授权量 236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22.8%和 5.5%。乌鲁木齐地区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 597份,合同总成交金额达到 2.89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文化中心“六馆”建设稳步推进,一批区(县)文化场馆和社

Page 9: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9页 共 10页

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继建成。新建公益电影固定放映场所 50个,放映公益电影 9216场次,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3700 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 482 万人次。新增自治区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6家。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 1723个,比上年增长 2.4%,其中:医院 14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31个,其他卫生机构 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 2.76万张,增长 6.4%,其中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2.70 万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10.4 张。卫生技术人员3.38 万人,比上年增长 2.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30 万人,注册护士 1.44 万人;全年总诊疗2211万人次。 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冰上运动中心场馆项目全面建成。为 16 个乡镇、109 个社区、34 个小游园配建公共体育设施,建成乌鲁木齐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米东区体育公园。在自治区第十三

届运动会上,乌鲁木齐市代表团取得总成绩、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在第八届少

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一等奖 16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和 2014 年公安人口年报资料测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353 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 7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55元,比上年增长 11.5%。农牧民人均纯收人 13335元,增长1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9.8 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88.9%,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56%。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10.2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607人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净增 8.6 万人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 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9%。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 110.95万人,比上年增加 3.5万人;医疗保险 114.61万人,增加 3.29万人;失业保险 76.64万人,增加 1.5万人;工伤保险 76.02万人,增加 1万人;生育保险 65.7万人,增加 1.45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 99.6%。连续 10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达 2376.6 元。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达 132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月 380元和 195元,全年发放低保金 1.17亿元,支付医疗救助金 5320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建成区面积 412.2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 5.4%,其中:居住用地 141.59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27.88平方公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63.91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 20.7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 75.51平方公里。 2014年,全市绿化覆盖面积 2.6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5.9%,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 1.46万公顷,增长 7.4%。绿化覆盖率达 38.5%,比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绿地率 35.4%,提高 0.7 个百分点。 全年城市供水总量 2.9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3.1%,用水普及率 99.96%;天然气供气总量29.57亿立方米,增长 27.9%,燃气普及率 99.85%;供热总量 6722.46万吉焦,增长 3.7%,供热面积 94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 7093万平方米,增长 5.6%。 2014年,全市道路长度 2158.97公里,增长 6.0%;道路面积 3101.26万平方米,增长 6.4%;桥梁 172座,增长 14.7%,其中立交桥 53座,增长 26.2%;路灯盏数 12.71万盏,增长 5.2%。 全年道路保洁面积 2682万平方米,增长 9.9%;生活垃圾清运量 136万吨,无害化处理量 125.97万吨,增长 4.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2.42%,提高 0.93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和更新公交车 303 辆,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 19 标台,增长 11.8%,出租车数量达12388 辆,增长 1.3%。新开通(优化)公交线路 16 条,新增公交站点 118 个,改造规范公交站点1215个,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实现智能化调度全覆盖。

Page 10: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10页 共 10页

“煤改气”成果得到巩固,全年投资 122 亿元实施 16 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完成了 4 家公用电厂、5 家自备电厂脱硝和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升级,完成了 5 家重点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了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冷凝改造 1600 蒸吨,改造老旧供热管网 337 公里。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60万平方米、供热计量改造 1058万平方米。关停污染企业 300家,实施清洁能源改造企业 119家。首府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 310天,优良率达85%。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率为 0.058;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 3.26;煤炭百万吨煤死亡率为 11.8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 2.68。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医疗卫生机构数不含兵团、武警、军队驻乌医疗卫生机构。 4、科学技术资料为乌鲁木齐地区、不含兵团数据。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2015年 3月